時間:2023-03-01 16:28: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體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生成性教學是生成性思維視域下所看到的教學圖景,它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學生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的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活動,以促進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課程的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學習、共同建構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認識的動態過程。從國外研究現狀來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是意大利瑞吉歐的“案例教學”、英國的“開放教學”以及美國的“自然發生教學”;從國內來看,目前多數教育工作者對生成性教學的認識有些偏頗,很多教師視生成性教學為“隨機應變”的教學小技巧,有的教師認為生成性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固化等失范現象。事實上,生成性教學強調的是學習的自主建構,更強調知識的動態生成。教學過程應由教師和學生在啟發、質疑、討論、合作、探究、發現中完成,而不是老師講、學生記這種單向傳授。我們認為,生成的起點是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生成的動力是交流互動,生成的目標是共同發展;教學的本質即為信息重組,動態生成。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思維和自主建構,才能真正掌握知識。生成性教學不是刻意地追求知識的增長,更重要的要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深化理解,推理演繹,在此基礎上自然而然的生長壯大,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處于信息時代的當今大學生心智成熟,已經具備相當的知識水平和發展經驗,這就為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學生生成新的認知,尊重學生的現實發展提供可能。
二、生成性教學在運動解剖學教學中的實踐
運動解剖學是體育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石,因此學好運動解剖學至關重要。而運動解剖學概念繁多,內容枯燥乏味,面對如此大量需要記憶的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感到知識繁瑣抽象,難免產生厭煩心理。長期以來,運動解剖學在教學中較嚴重地存在著“重習題輕問題,重結論輕過程,重定義輕推理,重形式邏輯輕辯證邏輯”的現象。如何增加學生對運動解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尋找全新的教學技巧,為此,我們把生成性教學的思想應用于體育基礎理論課程運動解剖學。這種把運動解剖學生成規律和學生思維規律有機結合的教學,即為運動解剖學的生成性教學。運動解剖學課程的生成性教學模型如圖1所示。
(一)運動解剖學概念的生成性教學
運動解剖學的概念可以通過對相應的動作進行觀察和試驗、歸納和類比、推廣和限定、直觀和直覺、聯想和想象等方法而生成,特別是觀察、試驗、直觀等方法。臀大肌是人體下肢最大的肌肉之一,下面將以此肌肉為例來展示運動解剖學概念的生成性教學。臀大肌概念的教學可以從模型觀察開始,從后擺腿和正壓腿動作引出。1.模型觀察。仔細觀察臀大肌的具置,位于臀部皮下,形狀呈四方形,是人體中最為粗大有力的肌肉。2.動作體會。后擺腿:站立狀態,上肢固定,大腿盡量很后擺動,做出類似驢踢的動作,也稱反式腿舉。做動作時,要求學生認真體會肌肉的收縮及伸展過程。3.觸摸。在學生做后擺腿動作的同時,引導學生找到臀大肌的位置,進行觸摸,體驗肌肉收、舒過程中松緊、軟硬的變化。4.生成。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體會,在觸摸的過程中,通過形象思維,生成臀大肌的形態和起止點。臀大肌起點位于髂骨翼外面后部及骶骨背面,止點是肌束斜向下外,腱呈平板狀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脛束。
(二)功能評價與訓練方法的生成性教學
概念明確后,學生可以感受及體驗各塊肌肉的主要功能。以臀部肌群為例。臀部肌群主要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層。臀大肌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伸、旋外;上部肌束可使大腿外展;下部肌束使大腿內收。遠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骨盆向對側旋轉;兩側收縮使骨盆后傾,維持人體站立。體驗該塊肌肉的功能后,可以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如練習俯臥直腿上擺,俯臥直腿上擺類似于反式山羊挺身式向上挺起雙腿,雙腿繃直盡量向上擺起到最高點時。身體下落的時候盡量要慢,身體起來的時候,要快,要盡可能保持慢下快起的頻率。目的主要是利用臀大肌收縮產生力量,而達到鍛煉臀大肌的效果。練習跪姿屈膝抬腿。小腿伸直,可使腘繩肌和臀肌得到鍛煉,如果保持屈膝,就只能鍛煉臀肌。在肌肉伸展終末,可增加或限制動作的幅度,可在動作終末肌肉最大限度收縮時維持幾秒鐘。要得到更大的訓練強度,可在踝部捆扎沙袋。概念明確,功能了解后,然后進行推理分析,掌握訓練方法,整個教學過程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思維和自主建構提,不僅教學效率良好,學生也真正的掌握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訓練效果。
(三)動作解剖學分析的生成性教學
運動解剖學教學中,最基本的是運動動作的解剖學分析,而歸納和演繹模式的綜合運用,生成新的知識點則適合于運動解剖學動作分析教學。下面以立定跳遠為例,講述動作解剖學分析的生成性教學。立定跳遠是一種發展下肢彈跳力的重要練習,也是常用于測定下肢肌肉力量的項目之一,動作可分為預備、起跳、騰空及著地4個階段,其中起跳為功能性動作,這里對起跳動作進行解剖學分析。1.動作演示。學生站立,快速下蹲,減速制動,蹬伸,落地,完成一系列動作后,對各個環節的肌肉、關節、骨骼及上下肢動作的配合有了初步認識;2.分析。以起跳動作的快速下蹲為例,進行解剖學分析。3.評價。立定跳遠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起跳動作,因此,為較好完成立定跳遠,需要發展髖關節和膝關節伸肌群、踝關節屈肌群的爆發力,其主要作用肌為臀大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等。4.練習。進行解剖學分析后,經常做立定跳遠練習,可增大上述肌肉的力量及工作速度,提高彈跳素質。用這種形象、生動的實例來學習運動解剖學的概念及相關功能,學生親身去體驗后進行動作分析評價,了解生成背景,然后進行歸納總結,以自身已有的運動知識和技能來理解新內容,自然而然生成各種新的知識,學習和訓練也會更有針對性。
三、結論
體育文化是指由體育物質文化、體育行為文化以及體育精神文化綜合而成的概念,大學高校的體育文化是由物質、精神、制度等構成的文化。其表現形式有:課外群體活動、運動隊訓練、運動競賽等。體育文化是以人為參與為主題,體育鍛煉為手段,多種多樣的運動項目為其項目,而進行的一種群體活動文化。群體文化的開展有利于增強集體的凝聚力,豐富業余生活,增強體質,提升品味。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進行“深入體會”、“直接感受”等,從而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體育文化的魅力、感受那種積極向上,永不放棄、超越自我的積極進取精神,促進大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以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結實的基礎。
2體育文化的特點
2.1體育文化的精神
體育文化主要是通過體育鍛煉來實現的,而體育鍛煉不只是概念上的身體鍛煉,其中還包括一種內在的文化精神,在實際生活訓練中,對于人們的需求來說,體育鍛煉也不只是肉體上的鍛煉,增強體質而已,更是在享受一種突破自我,永不言棄的“直接感受”,只有“深入體會”這種內在文化精神,才能充分發揮體育鍛煉精神的意義。
2.2體育文化的實用性
體育鍛煉的最直接效果是增強體質,促進身體的健康,這也說明了體育鍛煉的實用性,在進行科學有效的鍛煉以后可以直接轉化成身體的能量,強化身體機能素質,這個過程是不斷成長,汲吸取的過程。
2.3體育文化有助于提升綜合能力
體育鍛煉的內容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表現形式有:課外群體活動、運動隊訓練、運動競賽等。其內容表現出的一種拼搏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是任何事物比擬的,同時它也能培養人們團隊協作能力等,為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發展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3體育文化與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之間的鏈接關系
我國大學高校的體育教育教學的現狀是盲目而又不符合實際的。在課程設置上,每周會有一到兩節體育課程,體育老師只給學生提供一些體育器材,然后在學期末時再進行一次考核,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去上體育課,體育課常常是“必逃課”之一,學生對于體育課的態度就是敷衍了事,渾水摸魚。完全忽略了對體育文化精神的培養,脫離了體育鍛煉的實用性。體育教學要進行改革方面的發展,必須要以體育文化為導向,加強對學生體育文化素質的培育,通過參與豐富的校園體育活動,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磨練學生意志,體現體育文化的內在情感價值和社會價值。體育文化的傳承也需要以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為主要途徑,大學生是建設社會、傳承文化的主力軍,只有抓住這條主線,體育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4傳承體育文化促進體育教學改革
4.1提高教師自身體育文化修養
首先,在傳道授業的教師方面,需要從根本觀念上改變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要把體育鍛煉認為成單純的身體鍛煉,而敷衍塞責,對體育課程的不重視,任學生們“自由發展”?,F代體育教學應該是理論知識和實際鍛煉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體育鍛煉的技巧,更需要把體育精神體育文化滲透入教學中,引導學生真正的認識體育的魅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修養也是時代的需要,老師的能力教育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績、學校的體育成果,加大對老師的教育文化改革要放在首當其沖的位置上來,要不斷棄掉原有的舊教學模式、古板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教育模式和新型的教育觀念來改變老師的文化修養,使教師在教學授課的過程中能夠全新的教學。
4.2加強學習體育文化建設
當今的大學教育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方式,在體育教學中,需要打破以往單純的體育技術教育為主線的教學體質,在“傳道”的基礎上更需要加強對學生體育文化的認識與培養,不斷的改變體育文化的主體地位在社會中的作用,體育文化建設是體育的基礎和核心,只要找準體育文化的切合點就能更好的完善和發展,使體育文化建設步入更好的軌道上來。大力創新和變革,必須傳承和結合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樣性。從文化的視角去研究體育教學改革,使我們能夠有一個新的、更深層的認識。
4.3加強對學生體育文化素質的培養
體育教育事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學習體育文化素質的培養是這個時代刻不容緩的期盼,體育教育文化素質的培養是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條件下,我們要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推進學生體育文化素質的培養改革,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自主學習和創新,只有學校改變了教學文化的特點,學生體育文化的素質將得到全面的發展效率、質量將得到提高。通過參與豐富的校園體育活動,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磨練學生意志,體現體育文化的內在情感價值和社會價值。推進高校體育文化素質的培養就要合理的安排體育課程的結構設置和選擇,恰當的使用教學方法手段,引導學生體會出體育的核心作用,建立授課教學的新模式提高教學團隊的素養和學生的人文素質。
1、由于指導大學體育教學的總思想出現偏差致使評價沒有客觀性。目前,很多大學體育教學仍然貫徹的是“老師是中心,課堂是中心”,其重點仍然是教授運動技能,其課堂流程基本上都是感知、認知、領會與鞏固,其評價模式也基本上只是考試的形式存在,致使大學的體育教學評價成為師生為了評價而努力去完成評價,使得師生將評價當成了教與學的終極目標,當然老師的教就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學生的學也是考什么學什么了,不管老師還是學生都缺乏必要的自主性,整個教學活動就成了按部就班的機械行為。
2、靜態評價所占比例過大,缺乏對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方面的評價。長期以來,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受到了“技能與技術”教育思想的重大影響,強調評價的重心是體能、技能和技術,嚴重弱化了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生成績的提升程度,使其評價內容顯得十分片面,當然其評價結果也是片面的。
3、評價的方法與方式也存在不合理性。當前,大學體育教學的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靜態的,主要是對學生通過學習而具有的體育能力和體育水平實現判斷與評估,有利于學生的間的橫向比較,而在學生學習的參與程度、主動程度、能力的提高程度等動態因素方面的評價顯得缺乏,也就是說現行的體育教學評價缺乏動態評價,動態評價有利于學生本身的縱向比較。
二、如何完善當前大學體育的教學評價體系
1、進一步完善指導思想。當前體育教育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體育教育要適應以后社會的更加快速的發展,也還要很好地適應將來基礎教育的快速發展。就現代社會而言,體育教育已成為了人們十分重要的智力資本之一,其發展要與時俱進,放眼于將來社會的發展,使大學生能夠成為具有寬闊的知識面、新穎的思維方式、科學的價值觀以及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社會棟梁之材。另外,在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也要明確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也是促進體育教育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體育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的重要手段。
2、在評價體系中明確評價的主體取向。體育教學評價的過程其實質就是由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一起共同建構的多元素價值判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評價者是主體,被評價都也仍然是主體,兩者間不存在客體。所以,在這種主體取向的評價體系中,強調的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間的互動,還強調整個評價過程是民主的、融洽的、互動的過程,從中也體現出一種時代精神。當然,在評價過程中,還要高度重視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結果的進步程度以科學的計分方法換算成得分,納入到體育的教學評價體系中去。
3、教學評價還必須要具有發展性評價。在思想上,以往的體育教學評價也仍然具備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和促進學生成長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評價往往是為了甄別優生與差生以及選拔人才,嚴重脫離了教學評價的初衷———促進老師自身提高、促進學生進步、完善課堂教學。因此,筆者認為體育教學評價以上的作用外,還應具備下面的幾項作用:第一,反饋與調節作用。在體育教學中,老師要以合適的方式把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以使其能夠較為全面的認識和解析自我,以促進其提高與發展。第二,展示與激勵作用。將評價作為學生向老師和同學展示自我的機會與平臺,鼓勵學生把自身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績展示出來,以此激勵自我發展,使評價成為激勵學生進步的有效手段,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的人格與心理。第三,反思與總結作用。學生被作為評價的主體,參與到評價過程中,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動機,使其對前期的行為進行反思與總結,從面完善將來的行為,為將來取得更好的成績打下基礎。
4、教學評價具有開放性。課堂教學的過程實質就是師生間、學生間以及學生與所學內容間進行的豐富的、多向的、適當的信息聯系以及交流與反饋的過程。在此期間,因為學生的創造力十分巨大,使得在課堂教學中會出現相當多的老師不可預測的種種情況。因此,現代的教學理念都要求課堂是開放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性。當然,教學評價也應該需要開放,使其具有開放性。
5、量性評價結合質性評價,心理評價結合行為評價。對體育教學評價而方,量性評價有諸多的好處,但是,它同時也將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體育課格式化和簡單化了,其評價結果也往往丟失了課堂教學中最根本、最本質和最有意義的東西。就質性評價而言,它關注的是豐富而復雜的課堂教學整個過程,注重過程中學生所進行的真實而完整的展示,考察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認知層面,還要考察學生的行為層面。因此,筆者從發展性評價出發認為,在體育教學評價中量性評價必須要結合質性評價,其評價才會有本質性的作用,使質性評價也有一個量化或者趨勢化。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最先進行的量性評價和質性評價,然后才是心理評價和行為評價。其原因就是體育的教學評價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判斷價值的過程,其中不但有外在的、直觀的、具體的一面,而且還存在內在的、間接的、抽象的一面,如果只看其中某個方面或某個量表,就很難對學生的行為和心理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當然這也使評價的難度加大了不小,但其意義也是非常大的。
我來幫你flash動畫的歌曲MTV漫畫的游戲設計的還有廣告相冊等等動畫的設計有很多種可以選擇的我們都做過了可以給你指導去百度文庫怎樣才可以找到免費的flashmtv的畢業論文??急用啊湖南商學院選修課Flash8動畫設計教程與上機指導在哪個教室上課?急用.你們能告訴我哪里有flash的免費論文下載嗎?急用如何免費下載flash動畫設計教程求動畫設計畢業論文急用
大學物理論文去哪下載
免費論文大全免費急求大學物理實驗免費論文下載網址到哪里可以下載免費的大學物理論文啊,最好是能夠復制的急用大學物理論文怎么寫?有關物理知識在高端科技的應用大學物理論文求大學物理論文,論述汽車發動機與熱力學的關系,2000字左右謝謝了hao.
論文關鍵詞:家庭體育,社區體育,融合發展
一、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融合發展特征
(一)目標一致性
社區體育與家庭體育具有一致的目標。家庭體育可以增強家庭成員的身體素質、預防其疾病的發生、保持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同時還可以促進家庭成員間的和睦,構建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開展社區體育的目的同樣是為了提高社區人員的身體素質,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交流,構建和睦又好的社區。社區體育和家庭體育都不關注體育成績的好壞,更多的重視成員的參與度,因此,二者具有目標一致性。二者的目標一致性也說明了社區體育的公益性,然而,社區體育仍有部分項目不符合青少年身心特點,其目的主要是盈利等問題,這些問題亟需相關部門來解決。
(二)主體重疊性
社區是由單個家庭構成的,而單個家庭又是社區的一份子。社區是聯系家庭與家庭、集體之間的紐帶,是公共的活動空間,因此,家庭成員是家庭體育活動和社區體育活動二者的共同主體。
(三)時空連貫性
對社區成員來說,家庭模式主要是“421”結構。對于大多數青少年來說,其活動空間就是家庭、社區和學校,除學校之外,社區和家庭就是青少年活動時間較長的地方;對于老人來說,其活動主要空間就是社區和家庭;對于青年來說,除工作領域以外,其主要活動場所也是社區和家庭。每天出門就是社區,進門就是家庭,足以證明社區體育和家庭體育具有時空連貫性。
二、社區體育與家庭體育的融合發展策略
(一)轉變觀念,加強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融合發展
社區體育作為大眾體育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的新事物,是今后城鎮居民體育運動形式的主要發展趨勢。但由于部分民眾思想觀念上的保守,并未認識到社區體育的重要性,認為體育運動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家庭體育搞好就行了,對社區體育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加之各地政府宣傳力度不夠,導致了當前我國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融合程度不高的現狀。針對此問題,首先要統一認識,要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轉變思想觀念,認識到社區體育與家庭體育互動、協調發展的重要性,積極參加社區體育活動;其次是各級政府要加強宣傳,組織人力對相關方面進行普及教育,增強群眾認識。
(二)把家庭體育作為評價社區工作情況的一個指標
要認真貫徹執行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形成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相結合,社區、家庭共同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工程對家庭和社區的體育活動情況都做出了明確要求和規定,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卻沒能貫徹執行,政策的不執行導致了我國家庭與社區體育運動長時間的發展乏力。要想切實促進我國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融合發展,體育論文推動我國全民健身事業踏上新的臺階,就必須破除一切阻力,嚴格按照“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和規定,貫徹執行相關標準。
(三)完善大眾體育的服務系統
完善服務系統,一是要加強硬件建設,這方面的重點在于資金投入。除了體育彩票籌措的公益金外,要大力吸引社會投資、鼓勵捐贈活動,擴大支持大眾體育事業發展的資金來源,用來建設體育場地、增添體育設施及器材用品等,提高大眾體育的硬件水平。二是要加強軟件建設,軟件方面要積極發揮政府和各類社會組織的引導作用,加強對家庭體育和社區體育的宣傳。具體來講,首先是做好大眾體育信息網,詳細介紹各類體育信息和貼士,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其次是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報紙、電視公益廣告等媒介宣傳造勢,發揮媒體的信息傳播作用;同時普及科學的體育運動方式,常見運動傷的處理方法等內容,引導群眾科學鍛煉,提升運動效果。
(四)努力吸引社會贊助
在組織家庭和社區體育活動時,可以通過對贊助商實行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對家庭、社區體育活動的支持和贊助,同時要通過網絡、電視、報紙、廣播等各類媒體加強對家庭和社區體育活動的宣傳力度,利用廣告效應來吸引企業贊助。努力吸引社會資金對家庭體育和社區體育進行贊助,一方面可以提升企業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又有效促進了家庭和社區體育活動的發展,可謂雙贏之舉。
(五)社區組織,家庭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健康活動
社區體育和家庭體育不同于正規賽事的競技體育,可以有更多的隨意性和趣味性,增強對普通大眾的吸引力,提高參與積極性。由社區牽頭組織體育運動會活動,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既加深了社區居民間的了解和友誼,又通過體育活動增強了身體素質,為全民體育健康活動的推廣和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
三、結語
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全民健康體系的體系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庭體育和社區體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兩者的融合發展、共同促進能為我國全面健身運動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傳志,翟愛民,楊冉.家庭體育與全民健身體系的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5).
[2] 龔忠勇.社會轉型期西部地區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的互動發展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6).
摘 要 由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上的落后,內容上的重復等原因,使得學生對體育課興趣隨著年齡增大而銳減。體育教師應以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創新體育教學形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本課題的研究能夠為廣大體育教師尋找學生缺乏體育課興趣的原因提供參考,同時對于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課興趣,調動學生在體育課或體育活動中的積極主動性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 中學生 體育課 興趣 激發
興趣就是一個人的大腦兩半球內的有關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暫時神經聯系,因而特別易于感受某類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別易于在這類事物的刺激作用下,形成優越的興奮中心的傾向。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很大程度上受興趣的制約。為此,探討學生興趣,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方法是至關重要的。中學生是學校體育的主體,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體育課的順利進行是師生的雙邊教學活動的配合,是把教師的知內化為學生的知的教學過程,是推動學生終生參加體育活動的關鍵[1]。通過對大理地區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研究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創新教學方法有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對大理第三中學初一至初三年級學生隨機抽樣1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初一年級男女生各15名,初二年級男女生各20名,初三年級男女生各15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搜集查閱了大量與其有關的體育教學相關的書籍、報刊、雜志、網站獲取有力的論據資料,并對其進行了檢索,分析和利用,通過研究分析,從理論上對此進行指導,為本論文的調查,設計提供依據。
2.問卷調查法
根據論文需要,科學地設計了調查問卷,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大理第三中學在校1-3年級不同年齡男女中學生共發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別為100%。符合統計學要求。
3.運用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問卷中獲得的數據進行了常規統計處理。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中學生對體育的動機
中學生體育動機是對體育功能的攝取,是對體育價值實現的動力,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既是實現體育功能的實踐,又是實現體育價值的結果,中學生只有對體育產生了強烈動機,才使得學校體育存在與發展[2]。因此,了解中學生的體育需要,掌握興趣愛好,促進其發展,通過對大理第三中學不同年級共100名學生調查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參考。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是多層次,全方位。有積極主要的一面,也有消極次要的一面,積極主要的一面占了很大的比重,主要動機方面是:強身健體(91%)、娛樂(86%)、調節情緒(80%)、為了考試(88%)。說明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動機首先,是對身體素質的加強,從而考試就很簡單;其次,是娛樂、調節情緒也很實用,可以培養學生興趣從此入手。次要方面的動機是體育文化(10%)說明了很多學生對體育的內涵及其淵源的歷史很不想去理解是消極被動的。
(二)中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
從表(2)表(3)可以看出,男女中學生在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上有所不同,男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籃球(80%)、足球(76%)、乒乓球(74%);女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健美操(90%)、游戲(80%)、籃球(58%)。說明男生喜歡激烈,對抗性強,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項目;女生則喜歡對抗性不強,身體接觸少的運動項目。調查說明,男、女中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是有差異的,但是中學生初中畢業升學考體育加試的內容并不是學生喜歡的,反而討厭其體育考試的項目。如:實心球、跳遠、跑800米三項調查結果表明,中學生最不喜歡跑800米。學生都不愿去嘗試的運動項目非得要去考試,就不是一種健康快樂的體育了。
(三)中學生對體育的態度
體育態度是學生對體育所持有的評價和行為的傾向,由于對體育的認識、情感、行為意向3個因素構成[3]。調查結果表明有85%的學生認可體育課的重要性,但有47.5%的中學生喜歡體育課,42.6%的中學生喜歡體育課一般,有9.8%的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三者是并立存在的,說明要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不僅要從學生自身占主體地位的個人出發進行思想指導,而且要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制度改革,太多的考試給予學生更大的精神上的壓力,應以快樂體育,新穎的教學、方法來給學生達到一種真正的強身健體的作用,這不僅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還要求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去發現它,開創它積極投入到體育課中。
三、對大理地區中學生興趣培養對策
(一)環境對體育興趣影響
人對任何興趣都是針對一定的事物而發生的,至于針對什么事物而發生,卻因人而異,就拿體育教學來說吧,體育專業的學生對體育產生的興趣多數來自本人對體育運動的愛好,而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也對體育很感興趣,但他們的興趣出發點不同,有是為了健身,有的是為了娛樂,也有的是對某項體育項目頗有特長,情況就比較復雜了。雖說大多數體育專業的學生愛好體育愿終生從事體育事業,可是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接受體育教育有別,再加上客觀條件的影響,其興趣的傾向性也完全不一[4]。例如,一個身材高大,從小就受父母在籃球方面的熏陶,他自然在籃球方面有特殊興趣;一個終年生活在海濱,或從小就在游泳館里長大的學生,必然對游泳偏愛;作為北方的學生,從小就跟冰雪打交道,冰雪運動則成為他們的拿手項目。從心理學角度講,人們大腦皮質的不同部分在不同刺激作用影響下,形成各種性質不同的暫時神經聯系,因此,不同的人在生活實踐的進程中,就會把自己的有關心理活動優先地指向而集中各種不同的事物[5]。
(二)如何激發中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由于受考試制度的壓力,初中各年級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也有所不同,初一年級對體育課很感興趣,每次上課前都很興奮。初二年級快到初三了,面臨考試了,體育課上對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心情也更沉重了。初三年級快畢業考試了,成績對于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只有不停地練,反復的內容覺得累不上體育課該多好!這可是他們的心聲。在此,我們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用積極的眼光來看待,學校應加強體育師資力量的建設,培養一些有責任心的老師給予學生更新穎的教學方法,使其漸漸喜歡上體育課,有些教師心情好就好好的組織每一堂課,心情不好就給學生隨便兩個籃球玩了給學生的知識沒有形成系統化,技術動作沒有形成動力定形,漸漸的學生也就討厭上體育課了。因此,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首先,從學生自身出發正確認識體育的重要性;其次,體育教師應具備良好的素質;再次,學校制定相關政策,落到實處[6]。
四、結論與建議
中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祖國的花朵,是學校體育的主體,他們對體育的認識與發現具有時代氣息,是體育發展最重要的一環。初中這一年齡段的中學生,在校參加學校體育課、課外活動是最多的人群了。我們只有在這一年齡段給予學生正確對待體育運動的思想,使其養成良好的鍛煉方法。培養其興趣愛好養成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從而增進健康,擁有健康的身體為祖國的建設增添一份力量。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未來需要你們來掌握,希望更多的體育工作者能夠盡其所能,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天惠.體育興趣的培養與激發[J].濟寧師專學報.1996.6(20):52.
[2] 陳大偉.體育的興趣培養[J].體育與科學.2002.23(2):47.
[3] 李晉裕.學校體育論文選集[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7.
[4] 楊國洪.體育興趣與培養[J].觀察理論.2004.5.
[5] 葉鋼.體育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陜西教育.2005.12.
[6] 淺議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EB/OL].學校體育網(理論研究).
[7] 苗大培.論體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7.
[8] 學校體育大詞典編委會,學校體育大詞典[M].武漢: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5:23.
摘 要 社區體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社區文化活動和新的社會體育形態,在我國城市管理和社會體育發展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鄭州市城市社區體育開展的狀況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社區文化氛圍,同時也影響著社區建設。城市社區體育發展帶動了鄭州市經濟,文化的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城市社區 社區體育 社會發展 影響
一、社區體育的定義及構成要素
我國社區體育實踐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首先以“區域性單位橫向體育聯合體――街道社區體協”的形式出現。1991年,群眾體育管理部門(天津市體委群體處,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的同志開始對“社區體育”下定義。1993年11月,國家體委在南京召開的“全國職工體育論文報告會”首次將社區體育研究作為征文內容,在會議上肖淑倫、王凱珍、李建國3位同志報送了3篇社區體育方面的論文,他們三人都對社區體育下了定義,后來呂樹庭、任海、盧元鎮也對社區體育下了定義。
根據我國學者對社區體育所下的定義,作者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將這幾位學者的定義概括后得出:社區體育是:
(一)區域性體育,區域范圍相當于基礎居民社區(街道辦事處轄區的基層社區);
(二)面向全體社區成員;
(三)以社區的體育設施和自然環境為基礎條件;
(四)是滿足社區居民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鞏固和發展社區感情為目的,就近就地開展的群眾體育。
我國學者王凱珍、李建國、呂樹庭、任海、肖淑倫、盧元鎮等,他們對社區體育構成要素分別進行了研究。作者根據他們對社區體育構成要素的分析,總結得出:社區體育組織是社區體育的主導要素;社區成員是社區體育的活動主體;場地設施和經費是社區體育的物質保證;管理者和指導者是聯系社區體育各要素之間的紐帶;社區體育活動是社區體育的具體表現形式和直接目標。
二、鄭州市城市社區體育興起的背景
鄭州市城市社區體育興起的背景主要是;社會體育需求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鄭州市經濟的發展,居民的經濟實力得到改善,人們的體育需求和健康意識日益增長,是社區體育興起的必然結果,社區體育也主動去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體育社會化是社區體育興起的促進因素,逐步完善的社區管理體系是社區體育發展的適宜條件,社區老齡人口增多,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生活方式的改變,對體育需求增長和居民參與意識增強是社區體育興起的催化劑。
(一)是社區體育興起的必然結果
鄭州市城市社區體育的興起是社會體育發展適應鄭州市的必然結果。對于體育來說,單位再也不能像計劃經濟時代那樣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占用工作時間來組織本單位和本行業跨地區的各種體育活動,制度化的“單位體育”受到了單位專業化功能限定,單位經濟壓力等方面的制約,這一系列的變化沖擊了以往的“單位社會化”現象,單位的許多職能正在分給社會,由社區承擔起來,一向以“條條管理”“單位管理”為主的社會體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限制。而人們的體育需求卻在不斷的增長,其體育利益取向開始由單位轉向社區,于是20世紀90年代初鄭州市城市社區體育應運而生。
(二)逐步完善的社區管理體系是社區體育發展的適宜條件
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對鄭州市基層社區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眾多的社會服務職能分離到社區,加強社區建設,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以成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緊密相關,是一項完整的系統工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的質量與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關系日益密切,盡快建立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的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的社區管理體制已是眾望所歸。社區體育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社區文化和社會生活,它對改變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加強人際關系的交往,培養社區感情,增強社區凝聚力,強化社區意識,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社區老齡人口增多,對體育需求增長是社區體育興起的動力
隨著我國離退休制度的建立,大批的離退休人員涌向社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以及人們的健康意識的提升和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人均壽命的逐漸增長加快了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據有關資料報告,我國目前60歲以上的人口約1.8億,我國已進入老年型國家的行列。同時為了擴大青年人的就業機會以及企業改制,大批的中年人提前退休擴充了這支隊伍。老年人擁有大量的空余時間,而且還有迫切的健康長壽愿望,體育活動正好是他們保持健康,消除孤獨與寂寞,延緩衰老,打發閑暇時間的理想途徑,老年人對體育的熱愛,推動了社區體育的發展。
(四)體育社會化是社區體育發展的促進因素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人們對體育鍛煉需求的增長,政府一家辦體育已不能適應居民體育發展的需要,必須走體育社會化道路,體育社會化要求全社會都要關注體育,重視體育,支持體育事業。社區體育既是社區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體育社會化的產物。
三、鄭州市城市社區體育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對鄭州市經濟發展的影響
鄭州市城市社區體育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內需,帶動了居民的消費。居民不管是參與哪一種體育鍛煉活動,都需要有一定的條件,這些條件本身就帶動了鄭州市經濟的發展。居民參與社區體育活動就必須有相應的場地和器材,所以,社區居民的要求就是政府需要服務的領域,政府把這些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調動各方面的資金去建設,這種基礎建設,也是促進鄭州市經濟發展的一種動力。城市居民參加各種社區體育活動,就需要購買體育服裝用品和器材,這種體育消費,也是促進鄭州市經濟發展的一種動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將會更加注重娛樂性,健身性,達到效果的全面性,社區體育對鄭州市經濟的促進作用將會越來越大。
(二)對鄭州市文化發展的影響
城市文化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意識形態,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而社區體育活動不僅可以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還可以讓他們在鍛煉中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社區體育文化已與社區居民息息相關,對人們日常生活有較大影響。社區體育文化表現出大眾化、生活化、本土化。社區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抵制不良文化,還可以發揚本土優秀文化。鄭州市在發展過程中常常伴隨著一些不良文化現象的泛起,迷信、賭、黃、毒等,給一些居民的生活方式帶來不良影響,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有關部門除了運用社會強制手段之外,還利用社區體育活動在健康本質精神上與這類現象對立形成的有效控制手段,借助于體育手段鏟除其存在的根源,再進行一定程度的遏制,促使居民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改變一些居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讓他們從物欲的沉迷中解放出來,獲得身心上的健康,從而排斥了不良文化的存在與發展,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發揮本土化的優勢,河南省是武術傳統之鄉,少林寺,塔溝武校等武術訓練基地都集中在鄭州市郊縣,傳統的習俗對居民的影響至深,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對武術,太極的熱愛,帶動了這項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
(三)對鄭州市社區居民的影響
根據作者的調查,近80%的居民都不同程度的參與了社區體育活動,他們也肯定了參加社區體育活動對自身發展的促進作用。社區體育活動調節了人們的情緒,提高了人體各個系統器官的機能,消除了人們在工作中的疲勞,提高工作效率,使居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居民的業余生活,參與社區體育活動可使人們從中獲得重要的基本經驗和感性認識,通過參與社區體育活動,使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的不愉快能夠得以快速發泄。居民開始走到一起來,由不認識到認識,再到熟悉,形成一個社會文化交往的圈子,通過參與輕松愉快的體育活動,體驗自我存在和自我實現的快樂,懂得了互相關心,支持和配合,促進居民相互交流與合作,使居民對社會責任和道德價值觀有了進一步認識,從而獲得身心健康發展。社區體育活動對建立人們之間新型社會關系和融合家庭與家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社區體育活動作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有益的休閑娛樂健身活動,吸引眾多的居民參與到其中,善度了居民的閑暇時間,豐富了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抵制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對建設和諧社會的促進作用
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社區體育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屬于精神文明范疇。社區體育活動形式多樣,活動內容豐富,全面開展的社區體育活動使社區居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還加強了社區內部居民的交流,發展了社區經濟,改善了社區環境,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社區的穩定繁榮,社區的功能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是政府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高度關心,更是積極倡導人民群眾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社區體育作為連接政府與社會、居民與居民、政府與居民的紐帶,在融洽情感和凝聚人心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社區體育活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凝聚力,發揮了社區的紐帶作用,加強了社區體育建設,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促進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文明的和諧發展。
鄭州市城市社區體育推動了社區建設,帶動了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調節了居民的情緒,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使居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加強了社區的穩定,對構建和諧社會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社區體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在滿足居民體育需求的同時,對促進社區整合、增進社區居民溝通、規范人們行為、提高人的整體素質和社區文明程度有著很大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體育的功能也在日益增強,它已成為精神文明和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在力量,促進了社會和人全面和諧地發展。
基金項目: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青年基金項目。
參考文獻:
[1] 徐永祥.社區發展論[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 顧淵彥,李明.21世紀中國社區體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3] 樊炳有.社區體育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4] 任海等.我國城市社區體育概念、構成要素及組織特征[J].體育與科學.1998(2).
[5] 王凱珍.對北京市城市社區體育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4(6).
[6] 周傳志.新時期社區體育的機遇與對策[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6).
[7] 盧紅梅.河南省城市社區群眾體育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