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8: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關聯理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聯理論的發展是對Grice合作原則的創新性、批判性修正。其批判性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對于“合作原則”中的“質”、“量”、“相關”、“方式”準則及次則的性質和來源,Grice沒有加以詳細闡明,顯得模糊不清;二是語境在真實場景話語交際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合作原則卻忽略了語境的重要作用;三是合作原則提出的會話含意理論,缺乏足夠的理論依據作為支撐,整個理論框架也缺乏論證所需的嚴密性。反觀關聯理論,其將關聯定義為“命題P和一個語境假設C1…Cn集合之間的關系”,是“語境效果和處理明示刺激所需努力的函數”。從這一定義,不難看出關聯理論對語境的重視。而且,關聯理論將“邏輯信息、百科信息、詞匯信息”納入交際雙方的語境來源,并認為話語含義的理解過程,就是尋找話語和“語境假設”之間的“最佳關聯”。這些論述,也進一步體現了認知語境在關聯理論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關聯理論對合作原則的創新性修正,進一步簡化了合作原則的準則及次則,提升了關聯理論的概括力和解釋力;此外,關聯原則將真實場景中的語境納入到理論中,更適用于日常交際語言。
二、關聯理論視角下的翻譯觀
(一)關聯理論與翻譯
傳統意義上的翻譯,通常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上的翻譯單指口筆譯;廣義的翻譯除了包括口筆譯外,還涵蓋摘譯、節譯、轉譯、影視作品字幕翻譯及對白翻譯等。翻譯活動的參與者主要包括原作者、譯者和譯語接受者;這三者之間存在語言、文化、心理等多個方面的不同,因而翻譯活動也就必然具有了跨文化性、跨語言性?;诜g活動的這一跨文化、跨語言的交際活動實質,Gutt提出可以將翻譯融合進關聯理論的研究視角,并認為統制翻譯的基本原則是關聯原則。關聯理論視角下的翻譯活動,出發點為原作者的明示交際行為,通過譯者的翻譯活動,為譯語接受者提供最佳關聯性,活動的終點為譯者所傳遞的語境效果到達譯語接受者。我們認為,基于關聯理論的翻譯觀,為翻譯研究搭建起基于認知視角的理論體系,揭示了背景知識在翻譯活動中的不可或缺性,體現了譯者在這一交際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正是基于此,我們可以看到,關聯理論在翻譯上的應用前景越來越為更多的學者所認同。孟建鋼指出,“完全可以用來解釋已有的各種翻譯理論以及各種看似矛盾的翻譯現象”;趙彥春也談到,可以通過“關聯理論”證偽翻譯界的不可譯性和對等原則,并以此“佐證關聯翻譯的合理性和解釋力”。
(二)關聯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
由于翻譯活動參與者之間的語言、文化、心理差異,譯文要達到“信”、“達”、“雅”,就必須對這些差異進行全面考慮,僅僅體現原作者或譯者單方面文化或心理的翻譯,很難產生好的翻譯作品。以關聯作為基本原則的關聯翻譯觀,將認知科學與翻譯研究結合在一起,著力于探尋原文的交際意圖和譯語接受者的要求在認知環境方面的相似程度,開創性地凸顯了翻譯的認知特性,將翻譯研究從傳統的“描寫-分類法”的翻譯行為,提升到一種旨在建立一門翻譯學的理論高度。近年來,“關聯理論”已經在翻譯研究中展現了其強大的解釋力和生命力。蔣超男和劉祥清從“關聯理論”的視角探討英漢姓名翻譯,總結了翻譯過程中文化意象傳遞時的文化缺省現象以及導致文化缺省的因素;何三寧提出“關聯理論盤活了傳統意義上的忠實和對等等靜態概念”,并建構起“關聯理論”視角下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張俊強運用“關聯理論”,對趙本山小品中的言語幽默進行研究,揭示了小品中言語幽默的潛在機制。
三、關聯理論視角下的美國影視劇字幕翻譯
隨著信息化和網絡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影視劇已經成為全球性的語言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之一。影視劇所承載的社會文化、時代特性、民族精神,以及其特有的廣泛傳播性、緊密的時代性,有利于觀眾更為直觀地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有助于增強觀眾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通過影視劇欣賞,觀眾能夠簡單、便利、高效地學習和了解其他國家的語言和文化;其中,字幕翻譯則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影視劇字幕翻譯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傳遞語義信息,幫助觀眾跨越語言障礙,了解故事情節”。不同于傳統的書面翻譯,影視劇字幕翻譯具有較強的時空限制性,必須做到“簡潔生動、清晰流暢、通俗易懂”。在正確理解影視劇原語的基礎之上,翻譯者還需要全面掌握原語與譯語之間的認知、文化差異,“將那些不能直接推導出的暗含意義轉化為明示意義,提供最大的語境效果”。影視劇字幕翻譯者需要把關聯理論作為指導原則,盡可能地讓觀眾獲得最好的語境效果和最佳關聯。《黑客帝國》是一部為中國觀眾所熟悉的美國科幻影片,影片中對于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超前的科幻思想和文化精神的探索,使得該片成為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影片之一。筆者認為,這部影片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應歸因于字幕翻譯者。譯者將TheMatix譯為《黑客帝國》,中國觀眾結合自己的百科信息語境知識,就可以很好地接受到明示刺激,順利地將語境與影片結合起來,達到最大關聯。反之,如果譯者把片名TheMatix翻譯為影片英文名的字面意義,即母體或者矩陣,觀眾在觀看影片時所能納入自己認知范疇的語境知識就會被大大削弱,處理影片內容所需付出的努力必定會成倍增加。而《黑客帝國》這一翻譯,則成功地將影片名和內容最佳地關聯起來,讓沒看過或聽說過該片的觀眾,僅通過片名譯文帶來的語境效果,就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它的題材內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正確掌握歐美科幻影視文化。
四、結語
當今世界是一個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在這樣的一個世界,需要在各種不同文化之間架起橋梁,促進文化交流,增進跨文化交際。影視作品本身具有的全球化性、眾多性、廣泛性、再生性,使得其在傳播文化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關聯理論視角下的影視劇字幕翻譯研究,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關聯理論強調將翻譯視為一個言語交際過程,是原語作者、譯者和譯語接受者之間的互動。
這一理論模式,為探討三者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個理論支撐平臺。
2.語境在翻譯中不僅體現為原文語境,更體現為譯語接受者的語言文化、言語習慣、思維方式等百科語境知識。
關聯理論為譯者搭建的理論模式,有助于進一步將譯語接受者的百科語境知識融入到翻譯過程中,有助于加深譯語接受者對影片內容、影片搭載的原語文化的了解。
3.關聯理論是一門建立在認知科學基礎之上的語用學理論,關聯理論視角下的翻譯觀也就具有了認知基礎。
關鍵詞:氣象科技 關聯理論 最佳關聯 語境效果
一、引言
近年來,氣候災害事件的頻繁發生,需要世界各國及時了解和共享最新的氣象信息,攜手應對氣象災害。然而在科技翻譯研究中,國內外學者多從功能理論、目的論等角度展開研究,很少運用關聯理論探討氣象科技論文翻譯。趙彥春曾指出:“關聯理論不是翻譯理論,但可以有效地解釋翻譯活動,指導翻譯活動,奠定翻譯本體論和方法論的基礎”(趙彥春,1999:276)。
二、讓中國氣象科技“走出去”
在引進西方先進的氣象科技時,我們也要讓中國的氣象科技“走出去”。氣象科技論文作為學術研究與信息傳播的載體,在科技合作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氣象論文英譯的需求日益突出。
氣象科技論文是科技文獻的一種,用以“陳述地球大氣圈、氣象科技領域所發生或出現的事情,描述其特點、規律、過程等,能有效記錄大氣科學和氣象科技界的動態”(壽邵文,姚永紅,2008:178),具有專業性、客觀性、科學性和準確性等特點。本文的研究案例――《邊界層參數化方案對邊界層熱力和動力結構特征影響的比較》是典型的氣象科技論文,具有代表性。
在漢語中,由動詞構成的動核結構是句子在語義平面上的結構。一個動核結構體現著一個事件或一個命題。因為氣象科技漢語描述的主體是從事研究、分析和觀測的研究者或設備,而客體往往是客觀的事物、自然現象、觀測的過程或實驗結果,所以在客觀描述氣象研究內容時,氣象科技漢語注重功能和意義,多用主動句,大量使用含動核結構的簡單句或分句描述邏輯事理。
三、關聯理論與翻譯
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中,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提出了有關交際與認知的關聯理論,在中西認知語用學領域都產生了較大影響。他們認為,“交際是一個涉及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的明示――推理過程”(Sperber and Wilson,2001:50)。1999年,Ernst-August Gutt率先將關聯理論運用于翻譯研究中。Gutt在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提出,“翻譯是一種言語交際行為,是與大腦機制密切聯系的推理過程”(Gutt,2004:107)。為了實現原語作者與譯語讀者之間的最佳交際,譯者在處理作者要傳遞的信息意圖時,要作出最佳語境假設,以尋求信息的關聯,然后再根據關聯度進行推理,取得最大語境效果,使作者的信息意圖與讀者的心理期待達到最佳關聯。氣象科技論文屬于信息文本,以傳播氣象科技信息為主。本質上講,氣象科技翻譯可視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際活動,譯者不僅要將原語作者的信息意圖推理出來,還要將此信息意圖展現給譯語讀者。
四、關聯理論指導下的氣象英譯
氣象科技論文英譯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而準確地傳達原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在關聯理論指導下,為了滿足讀者的心理期待,譯者要準確分析原語邏輯關系,合理調整語序和劃分意群,靈活采用順譯法、倒譯法、合譯法及轉譯法等翻譯策略。下面從關聯理論角度,列舉幾個典型案例來研究氣象科技論文中句子的英譯。
(一)順譯法
氣象科技漢語中的句子較為簡單,句子間邏輯關系比較獨立。作者與讀者的認知語境雖有差別,但也存在共性。依據關聯理論,為了再現原語語境,可以采用順譯法,即按照漢語原句的語序進行翻譯。句與句之間的簡單對應必然不會對讀者的推理過程產生阻礙。但有一點不同,為了準確描述客觀規律,英語句子偏長,結構復雜,常常采用各種從句。
案例1:原文:YSU邊界層參數化方案是MRF方案的改進版本,次網格尺度擾動通量(w′c′)與平均量(C:u,v,θ,q)的關系為
(二)倒譯法
關聯理論認為,翻譯不能單純地根據字面意思進行翻譯,而是要準確推測原文的深層次語義,把握原文所要傳遞的信息意圖及最佳關聯。在描述一些氣象定義或實驗過程時,氣象科技漢語通常先敘述方法后呈現結果,而英語則先結果后方法。所以,為了準確傳遞作者的信息意圖,給讀者提供最大的語境效果,常采用倒譯法,根據譯文讀者的語境表達習慣,將內容忠實、規范地表達出來。
案例2:原文:本文采用①高分辨率中尺度WRF模式,通過改變邊界層參數化方案進行多組試驗②,評估③該模式對美國北部森林地區邊界層結構的模擬能力,同時比較④五種不同邊界層參數化方案模擬得出的邊界層熱力和動力結構。
譯文:To assess③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at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ary layers at the forest areas in the northern Unites States and compare④ the thermal and dynamic structures of boundary layers simulated by the five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s, a high resolution mesoscale WRF model was employed① in this paper to carry out② multiple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 configurations.
分析:原文描述的是一個氣象實驗過程,采用動核結構,分句較多,如果順著翻譯,譯文將生硬難懂。根據關聯理論,可以采用倒譯法。將“結果”譯成“目的”并置前,將中文動核結構譯成非謂語動詞結構,即“to assess...and compare”、“to carry out”,把主動漢語分句整合為含有一個主謂結構的被動英語長句,描述“方法”。這樣句子結構嚴謹,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實現了原文與譯文的最佳關聯,準確清晰地將作者的信息意圖傳遞給讀者。
(三)合譯法及轉譯法
在關聯理論框架下,翻譯不僅要把握原語語義,還要考慮譯入語的邏輯表達習慣,實現話語語境的最佳關聯。比如,氣象科技文獻在解釋研究原理時,往往采用表示邏輯連詞“因為……所以”、“于是”等。但英語中,有些動詞(如cause)或動詞短語(如result in,lead to)本身已含因果關系。此外,漢語習慣采用不同詞語(多為形容詞)表達同一個意思,若逐一翻譯,則顯得重復嗦。在描述氣象現象時,論文大量使用動核結構,含有多個主謂結構,這跟英語的形合句型完全相反。這時,為了更清晰地表達原文邏輯,實現更大的交際效果,通常采用合譯法和轉移法,將重復的表達簡單化,并靈活轉換詞性,多使用名詞化結構。
案例3:原文:這主要是因為③太陽輻射不斷增強①,地表熱量也不斷增加②,于是③由浮力產生的湍流動能不斷增加④,邊界層內強的湍流混合能發展到更高的高度⑤。
譯文: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increased solar① radiation and surface heat flux result in② the continual increase③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generated by buoyancy and strong turbulent mixing energy in the boundary layer.
分析:原文中①、②、③、④和⑤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依據關聯理論,采用合譯法和轉譯法,將①”和②合并“the increased”,動詞轉換為形容詞,使信息明確。③中的連詞翻譯為動詞詞組“result in”,準確地體現了邏輯關系。同時④和⑤合譯為“the continual increase of”的名詞結構。這兩種譯法的巧妙結合實現了最佳關聯,為讀者提供了最大語境效果。
四、結語
和傳統的翻譯理論相比,關聯理論框架下的翻譯觀突破語義層面,更側重翻譯活動的認知與交際屬性,將作者的信息意圖與讀者的心理期待聯系起來,以實現最佳關聯為目的。這對以傳遞信息為目的的氣象科技論文翻譯具有較強的解釋力。依據關聯理論,為了準確傳遞氣象科技論文的信息意圖,譯者應以最佳關聯原則為翻譯準則,使譯語讀者在推理過程中付出最小的信息處理努力,實現理想的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文妍,范新勇,等人.邊界層參數化方案對邊界層熱力和動力結構特征影響的比較[J].北京:地球物理學報,2014(5):1400-1414.
[2] Gutt,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07-199.
[3] Sperber,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Seco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0.
【論文摘 要】 在口譯過程中,譯員可以通過關聯理論中的明示-推理交際模式正確理解、傳遞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要求口譯人員必須具有深厚的語言功底和較強的跨文化意識。
一、關聯理論與口譯
1986年法國語言學家、哲學家dan sperber和英國語言學家deirdre wilson出版了《關聯性:交際與認知》(relevence:co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提出了涉及交際與認知的關聯理論。關聯理論主要研究信息交際的推理過程,尤其注重語言交際的話語解釋原則。該理論認為交際是一個認知過程,交際雙方互明的前提是在于最佳的認知模式:關聯性。關聯理論的翻譯觀把翻譯看成是一個對原文進行闡釋的動態的明示—推理過程,而推理所依據的就是關聯性。關聯理論的提出表明了翻譯實踐又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進行,即可以通過在語境中尋找關聯來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這些研究為口譯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
1、口譯的類型與特點
口譯,即將一種所講的語言當場口頭再現為另一種語言,是促使操不同的語言的人們進行口頭交際的一種特殊的有聲語言活動。一般說來,口譯工作有四大特點:(1)要求快,不容仔細推敲或查閱資料。(2)迅速見效。語言意義通過聲音,面部表情和體態語形式得以傳達,從而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3)表達方式比較靈活。(4)接觸面廣,工作方式多樣。
2、明示—推理交際模式
sperber和wilson認為,交際的模式有兩種:代碼模式(code 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 model)。語言交際同時涉及這兩種模式。他們明確指出:語言交際是一個明示-推理的過程(ostensit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交際者雙方根據共有的認知環境用言辭和其它手段把自己的意圖明示出來,旨在盡量降低聽話人對其話語的加工努力程度,以達到成功交際的目的。
根據sperber和wilson的明示—推理交際模式,明示行為提供兩層理解話語的信息:第一層信息是被指出來的信息;第二層信息是有意指出第一層信息的信息。辨認出這種明示行為后面的意圖是有效地對信息進行加工的必備條件。
3、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
一般來說,說話人在交際的過程中都會預設自己所講的話是有關聯的。他還會考慮到對方的背景知識,使自己說出的話對自己和聽話人都很明確,以達到交際中雙方的互明。這就是關聯理論所提出的明示行為。關聯理論認為,交際者的明示行為后面一般都有意圖,并區分了說話人的兩種意圖:信息意圖(informative intention)和交際意圖(communicative intention)。前者指話語的字面意義,是說話人欲向聽話人傳遞某種信息的意圖;后者則指說話人欲向聽話人表明自己有傳遞該信息意圖的意圖。兩者關系密切,缺一不可。如果說話人沒有傳遞信息的意圖,交際的意圖也就不存在。例如:貴公司想與我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此例中,說話人傳遞信息的意圖為:貴公司與我公司都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想法。其說話人的交際意圖是:我們也有意同貴公司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這種不謀而合的想法為進一步的磋商提供可能。說話人意圖表明己方的誠意,達到傳遞交際意圖的目的。這表明說話人既表現出向交際對象表達或進一步表達一組信息的行為,又表現出一種積極交流信息的態度。譯員翻譯此句話時,須把這種積極交流的態度表達出來。此話語可譯為:your wish to establish long-term cooperative relations coincides with ours.
二、關聯理論對口譯的啟示
我們不難看出關聯理論作為一個新的理論,對理解、解釋以及進行任何這兩種語言的互譯,特別是對這兩種語言的口頭互譯,有極大的啟示。
1、關聯理論提出理解說話的標準是人類認知假設,即人類的認知靠的是關聯。當譯員從每個話語的語言解碼中獲得信息時,其心理過程則表現為對話語做出多種理解,即作出語境假設。然后,譯員須在極短的時間里作出決定,推斷出最可能的假設,尋找出原文與語境間的最佳關聯,并將其用目的語表達出來,從而完成一次交際活動。
2、譯員靠其百科知識、原文語言提供的邏輯信息和詞匯信息、原文的文化背景信息等對理解原文有用的信息來尋找關聯。以使論文既符合原語所傳達的信息,又能反映出目的語的特色。因此,譯員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廣博的知識、敏捷的反應能力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等,以便成功的找到話語的關聯,從而達到出色地完成口譯任務。
3、要求譯員有較強的跨文化意識。由于譯員是將信息從一種語言形式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形式,這就涉及到跨文化、跨民族的交往。因此,這就要求譯員有較強的跨文化意識。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亦是文化的載體,譯員只有具備較強的跨文化意識才能使其更好地完成口譯任務。
【參考文獻】
[1] 李越然.論口譯的社會功能[j].中國翻譯,1999(3).
[2] 廖開洪.談“合作原則”在口譯中的作用[j].中國翻譯,1999 (1).
論文關鍵詞:勸說,語用學,言語行為,綜述
引言《現代漢語詞典》對“勸”的解釋是“拿道理說服、使人聽從。”“勸說”是“勸人做某種事情或使對某種事情表達同意”的意思。勸說是一個古老的研究課題,中國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就有“勸說難”的感慨,西方國家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建立了以傳授勸說技巧為核心的修辭學。人們已經從修辭學、社會心理學、傳播學、經濟學和廣告學等多維度、多層次對勸說言語進行研究。近年來西方的語用學理論和觀點被廣泛引入到勸說的研究,在界定勸說言語行為的基礎上,對勸說言語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對于勸說言語來說,Austin、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預設、禮貌原則與Grice的合作原則和JefVerschueren的順應論等對其有一定的解釋力。
⒈ 社會交往的角度
(1)勸說的言語行為研究
英國語言哲學家奧斯?。↗ohn Austin)在他的《如何以言行事》一書中提出了言語行為理論。奧斯汀把言語行為分為:言內行為、言外行為和言后行為。言內行為是指說話者說出的這一個句子;言外行為是指說話者通過這一句話所表達的隱含的真實意思;言后行為則是指這一句話在聽話人方面產生的效果,它與特定的語言環境相聯系。Searle發展了Austin的理論,提出了實施言外行為的條件:基本條件、命題內容條件、預備條件、真誠條件。Searle又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IndirectSpeech Act),即用一個言語行為來間接地完成另一個言語行為。
勸說通過某種交際形式(通常是語言),根據語境、目的和對象選擇相應的策略來實施一種行為,并以此來影響或改變他人的信念或行為方式。所以,勸說就是一種言語行為。(申智奇,2004)勸說者有目的地使用語言作為傳播媒,且指向說話本身,是言內行為;博取勸說對象的好感與同情是常用的有效策略;傳遞某種信息指通過說話實現告知,是言外行為;影響、干預他人或一定群體態度和(或)行為指通過說話做事實現感化,是言后行為。(唐霞,2009)
勸說現象極其復雜,間接言語行為在勸說過程中使用頻繁言語行為,主要可能是因為該行為所體現的勸說力往往受到禮貌原則的制約,表現得較為禮貌、溫和,容易讓人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因而易于激起人們的積極響應。同時也受到不同文化因素和適宜條件的制約。徐昌華(2002)認為勸說語可以通過疑問、推量、陳述、命令等間接言語行為達到勸說的交際功能。孫淑芳(2001)也認為間接言語行為(指愿望式、疑問句式、及帶模詞的陳述式)是勸告類言語行為的表達手段之一論文的格式。曹希紳在他的著作里提到勸說可以采用間接言語,但是一定不要使對象對勸說內容產生歧義,否則將達不到勸說的目的。張明芳(2002)認為廣告主更傾向以間接言語的形式傳遞信息,因為直接言語比間接言語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質疑和抵觸,而間接言語行為能使消費者對廣告產生積極地評價。王桂琴,劉長慶(2004)運用言語行為有關理論以書面語(印刷)商業英語廣告為研究對象,通過統計分析,探討了廣告語言中的勸說力的問題。他們總結出英語廣告勸說力的實現,直接言語行為和間接言語行為都是普遍使用的,但是直接言語行為(占56℅)多于間接言語行為(占44℅)。這種差異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奧斯汀與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解釋了日常語言的一些現象,對勸說言語的特點做了分析,總結歸納了勸說的策略和技巧,但是忽視了對情景與語境的研究。其次勸說過程中不僅需要勸說者實施勸說行為本身,還需要在聽話人中產生一定的效果,當需要對人們的態度、觀點的改變進行解釋時,言語行為理論就顯出了局限性。
(2)勸說的語用預設研究
預設(presupposition)也叫前提,作為一個哲學概念最早出現于德國哲學家弗雷格(G.Frege)的著作《意義和指稱》(On Sense andReference )。自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語義學的發展和語用學的興起言語行為,預設就成為語言學家關注的熱點。(何自然,陳新仁,2004)有關勸說的語用預設的研究也在這兩年剛剛開始。預設在勸說過程中發揮著委婉功能、隱藏功能、自我保護功能,從而可以增強語言的勸服力。厲燕(2007)通過實例論證了進行勸說時可以采用潛隱說勸法將重點信息以潛隱的方式表達出來,更利于達到預期的勸說效果。唐霞(2010)對勸說語篇中的語用預設進行分類,結合中國特有的文化背景論證了勸說者利用人品預設、過程預設、內容預設和文化預設建立特定的話語假設,實現預設的勸說功能。語用預設所具有的特點和廣告的語言特征有很多相似之處,預設由此可以從不同角度為廣告實現其勸說目的,語用預設在廣告語言中出現頻率很高。張軍益,高曉琪(2009)將廣告語用預設分類,并且論證了預設在廣告成功實現勸說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閆毓芳,楊惠麗(2007),趙宏(2001)運用語言學知識,從語用預設在廣告語中表現出的特征、分類以及功能三個方面進行論述,說明了不同類型的預設能從不同的角度服務于廣告,為廣告語發揮最大功效提供了可能性,增強廣告的說服力。
從以上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出語用預設對于勸說言語的產出過程做出很好的解釋,可是說話人所預設的內容與聽話人所理解的內容之間會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語用預設并未解釋勸說言語的理解機制。
(3)勸說的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研究
美國的哲學家格萊斯(Grice)認為在所有的語言交際活動中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一種雙方都應該遵守的原則,他稱這種原則為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又包括四項準則,每項準則又包括一些次準則:①量的準則,即給聽話人提供充足的信息;②質的準則,即提供準確的信息;③關系準則,即提供的話語要彼此相關;④方式準則,即講話要有條理,要簡潔。唐霞(2009)認為合作原則對勸說言語具有重要意義,勸說的價值在于促使對方選擇合作并持續合作,贏得合作原則至關重要。張明芳(2002)、高契(2010)等從語用學角度運用格賴斯的合作原則理論分析廣告語言的說服性。勸說的實質在于試圖改變他人的觀點和行為,從本質上說是威脅面子行為。勸說情況也并不像看起來言語行為,說起來那樣簡單。人們不僅選擇使他們能夠成功進行勸說的技巧,而且這些技巧必須幫助他們達到其他目標,即要保持自己的身份,要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要與人保持良好的關系。人們自覺不自覺地處于一種尋求認同的情景之中。Leech的禮貌原則能更好的解釋勸說言語行為及策略。唐霞(2009)認為勸說者遵循禮貌原則的“得體準則”和“慷慨準則”,做到盡量少讓別人吃虧讓自己多吃虧,盡量多使別人受益少使自己受益,從他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隱藏或弱化自我利益和對勸說對象的不利因素,凸顯和強化對其有利因素;遵循“贊譽準則”、“謙遜準則”、“一致準則”和“同情準則”,多用贊美少用貶低,減少雙方的分歧和反感,增加雙方的一致和同情,最終實現勸說目的。黃紳(2007)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多數人在通常的情況下會利用報答的方法來進行勸說,幾乎沒有人使用懲罰這種勸說方法。
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對勸說言語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勸說的目的在于試圖改變勸說對象的態度和行為,勸說的方式要被勸說對象接受,在心理上產生好感。因此勸說者要遵守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但是,合作原則在解釋勸說言語行為時有自身局限性。Grice的交際理論基于交際雙方必須合作的觀點之上,而實際上勸說對象對勸說者經常持有敵對態度或沒意識到勸說的存在。現實生活中勸說者為了達到目的,有時會根據具體的語境和被勸者的性格故意不遵守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
(4)順應論關于勸說的研究
維索爾倫(Jef Verschueren)的語用綜觀說認為把語用學看作是從功能方面對語言的綜觀比把語用學看作是語言學的一個分科來研究更加科學和完善。順應論是語用綜觀說的核心內容,它闡明了這樣一個觀點:使用語言的過程就是選擇語言的過程。語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夠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作出種種恰當的選擇,是因為語言具有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性,根據語用綜觀說和順應論,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描述和解釋語言的使用,即語境關系的順應、語言結構的順應、順應的動態性和順應的意識程度。在勸說言語產生的過程中勸說者通過不斷地調整、協商、選擇合適的語言,以便達到最佳的勸說效果論文的格式。
目前運用順應論對勸說言語進行解釋的文章并不多見。安美麗(2004、2010)通過對服裝銷售人員的語料分析,運用語言順應論從語用學的角度對服裝銷售語言進行了解釋。她把商品銷售中的勸說語言分為:順應物理環境、順應社會規約和順應心理動機。邵廣(2008)以順應論為依據,結合勸說的三要素,研究分析了商品銷售語言如何實現勸說的三要素,形成了商品銷售勸說語言的框架。
順應論提出了新的語言觀和語言使用觀,把語言當作整個人類和個體擁有的一種交際順應手段。(謝朝群言語行為,陳新仁,2007)順應論對勸說言語作出了更加全面的解釋,是對言語行為理論、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關于勸說研究的補充,加深了我們對于勸說的了解。但是順應論本身具有先天不足,即:“將‘順應’看成一把萬能鑰匙,以解釋所有的言語使用,有運用過度之嫌”(劉正光、吳志高2000)勸說的順應論解釋過于籠統和片面,因此也未能觸及其本質。
⒉ 認知的角度
關聯理論被看作是Grice合作原則的深化。關聯理論把交流看作是一種認知活動,而為了達到交流的成功,對話雙方必須要遵循最佳關聯(optimalrelevance)。運用關聯理論對勸說言語進行研究的成果不多,目前國內有申智奇運用了關聯理論中的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分析了商業廣告如何實現勸說的目的。(申智奇,2004)勸說過程中,說話人期望通過勸說性言語在勸說對象的大腦里產生某種效果,比如控制思想,改變態度,誘發或抑制行動;說話人期望自己的意圖能夠被勸說對象識別;最后,說話人期望自己想要的某種效果能夠通過勸說對象的識別而出現。關聯理論認為只要有辦法識別交際者的意圖,交際就是有可能的。斯波伯和威爾遜把意圖看作是一種心理狀態,認為意圖的內容肯定會在心理層面上得到表征,而交際者的意圖直接改變的不是受眾的思想而是認知環境,交際者之間相互認知環境的改變則會影響后續言語互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因此,從關聯理論的角度看,勸說者期望通過所傳遞的信息意圖強化或者改變勸說對象的認知環境言語行為,使雙方的認知環境互明,實現勸說對象對勸說言語的認同,產生勸說效果,最終實現其交際意圖。勸說是極其復雜的現象,對勸說的全面研究需要結合人類社會各個學科的知識,正如肯尼斯.伯克認為的那樣:那些由人類學家、人種學家、心理學家等所作的論斷都能對語言學的勸說功能產生影響。關聯理論集合了認知語言學、語用學、心理學、哲學等學科的觀點,是一種跨學科的理論,其主要觀點具有較強的解釋力,能夠得到各學科研究成果的支持。
小結:從以上勸說言語的文獻綜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國內語用學界對于勸說言語的研究多采用某一理論對其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出勸說言語的特點以及語用策略。但是從認知模式、心理機制角度著手的少,因為沒有從其認知本質出發解讀,所以對勸說言語的生成和理解機制的解釋不夠全面。勸說是一極其復雜的人類交際活動,其背后有著特殊的心理認知機制,因此從認知語用學的角度給予界定將對我們更深入地研究勸說言語提供了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曹希紳.說勸心理和說勸技巧[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2]孫淑芳.俄語祈使言語行為研究[M].黑龍江: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1.
[3]何自然,陳新仁.當代語用學[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4.
[4]何自然主編,謝超群,陳新仁編著.語用三論:關聯論.順應論.模因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唐霞.勸說言語的語用研究[J]. 長沙大學學報, 2009,23(3).
[6]郜峰.《紅樓夢》勸說語的語用分析[J].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09,11 (26).
[7]徐昌華.關于勸說語的語用考察[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2,25(3).
[8]唐霞.勸說中的語用預設[J]. 隴東學院學報, 2010,21(2).
[9]厲燕.預設在說服學中的運用[J]. 語言應用研究, 2007.
[10]張軍益,高曉琪.廣告語言預設的元語用分析[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9(6) .
[11]閆毓芳,楊惠麗.語言預設在廣告語中的應用[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7,6(2).
[12]趙宏.語言預設藝術在廣告言語中的應用[J]. 貴州大學學報, 2001,2.
[13]張明芳.從語用學角度分析廣告的說服性[J].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2,2(1).
[14]高契.廣告語說服藝術的語用學探析[J]. 文史, 上月刊 2010.
[15]安美麗.服裝銷售交際語言的語用分析[J]. 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0,12(3).
[16]杜金榜.司法語篇隱性說服研究[J]. 現代外語(季刊), 2008,31(3).
[17]蔡榮壽,鄧杏華.跨文化交際中的勸說技巧[J].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27(4).
[18]李冬梅.銷售勸說言語行為的實證研究[J]. 商場現代化, 2008 , 526.
[19]申智奇.關聯理論對說服行為的解釋[J]. 外國語言文學(季刊), 2004, 4.
[20]邵廣.商品銷售中“勸說言語”的語用特點研究[D]. 大連海事外國語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2008年.
[21]商珍.商務語篇的修辭勸說分析[D]. 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年.
[22]孫文娟.從修辭學的角度分析廣告語言中的勸說手段[D]. 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5年.
[23]黃坤.從跨文化角度分析勸說技巧[D]. 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年.
[24]叢丹.俄漢語勸告類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 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9年.
[25]唐霞.中美“勸說”言語行為的對比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關鍵詞:單證實訓;教學效果;影響因素;灰關聯度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4-0175-02
進出口“單證實訓”是在學生掌握單證理論知識后,通過多樣的實踐教學進一步熟練掌握單證操作的課程。為更好地提高“單證實訓”的教學效果,有必要對整個教學中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系統地分析。
由于實踐教學的環節多及教學方法多樣,使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的數據量不大,為小樣本,很多因素的信息未直接顯示,是典型的灰色系統,[1,2]因此可采用灰關聯分析以彌補影響因素數據量不足。本文應用灰關聯分析研究了各因素對不同教學方法的影響和彼此間的關聯性,找出教學中的問題,以改進教學方法并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一、研究方法
灰色系統是指混有已知、未知信息的系統。該系統中反映的信息不確切、不全面,具有灰色性?;谊P聯分析可有效研究小樣本灰變量間相互作用、相互關聯的復雜關系,確定影響事物的主要因素,使各影響因素間的“灰”關系清晰化?;谊P聯分析法克服了常用的回歸分析方法對數據量要求大,主觀因素比較大等缺點。
關聯度是定量描述因素間關聯性大小的量度。關聯度大,則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變量或因素變化的態勢基本一致,反之則說明變化的態勢不夠一致。
設系統參考數列(單證實訓教學效果)為X0(k)={x0(1),x0(2),…,x0(n)},n為數列的長度指標,比較數列(教學影響因素)為Xi(k0={xi(1),xi(2),…,xi(n)},i=1,2,…m,k=1,2,…n。m為比較數列個數。X0(k)與Xi(k)之間的灰色關聯度系數計算式為:
ξi(k)=minimink|x0(k)-xi(k)|+ρmaximaxk|x0(k)-xi(k)|
/|x0(k)-xi(k)|+ρmaximaxk|x0(k)-xi(k)|?搖 ?搖(1)
其中,ρ為分辨率系數,選0.5。
將上述關聯系數代入式(1),測算各影響因素和特征變量之間的關聯度,得到X0與Xi之間的相對灰關聯度:
δi=1/nΣξi(k)?搖 ?搖(2)
二、指標選擇
據以往教學經驗并與其他該課授課教師及修過該課的學生溝通分析后,論文認為主要有基礎理論,實訓教學方法,學生基本能力和學習態度幾方面影響該課教學效果。
由于單證理論課程已完成,所以基礎理論因素采用了該課程的考試成績。實訓教學方法涉及實訓教學中采用的各種方法和形式,如按教學內容將實訓分階段進行;各階段中先復習理論知識,再進行實訓教學;上機操作;校內實訓平臺模擬實際操作等,論文中對不同教學班采用了不同的上機操作形式并分別進行考核,采用的指標為各不同實訓教學方法下的實訓考核成績。學生基本能力方面主要指制單操作中涉及的非制單操作技能,如打字速度和專業外語水平等,論文采用打字速度成績和專業外語考試成績作為研究指標。學習態度方面如學生是否用心聽講,復習和出勤情況等方面,由于聽課效果考核不便,所以論文僅考核了復習和出勤情況,指標為課外作業成績和出勤率。
設X0為單證實訓期末考核總成績,X1為理論考核成績,X2為上機實踐相結合訓練形式的階段考核成績,X3為采用上機實踐和結合校內實訓平臺模擬操作的階段考核成績;X4為課外作業成績,X5為打字速度,X6為出勤率,X7為專業外語成績。
為對比研究影響因素,對二個班級采用了不同的實訓教學方法,分別為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訓練形式和直接上機操作的形式,考核指標和成績分別如表1和表2所示。
三、灰關聯度計算
由于原始數據量綱不統一,需進行無量綱處理,即將各指標原始數列中各列的值除以總成績指標中各列的值,處理后的數據分別代入式(1)中進行計算,將計算結果再代入式(2)中進一步計算,得到上機實踐訓練形式和上機實踐加校內實訓平臺模擬操作相結合兩種教學方法下學生總成績與各影響因素間的灰關聯度分別如表3,表4所示。
四、灰關聯度與教學影響因素分析
從表3可見在上機實踐訓練形式下,單證實訓期末考核總成績受各個影響因素影響程度不同,其灰關聯度排序為:X0(δ2)>X0(δ7)>X0(δ4)>X0(δ6)>X0(δ1)>X0(δ5),即各影響因素按影響程度由大到小排序為:①實訓教學方法;②專業外語;③課外作業情況;④出勤率;⑤基礎理論;⑥打字能力。
從表4可見上機實踐加校內模擬操作實訓形式下,灰關聯度排序為:X0(δ3)>X0(δ6)>X0(δ7)>X0(δ5)>X0(δ1)>X0(δ4),即各影響因素按影響程度由大到小排序為:1.實訓教學方法;2.出勤率;3.專業外語;4.打字能力;5.基礎理論;6.課外作業情況。
可見,不論哪種教學方法,實踐訓練都最為重要,在有校內模擬操作訓練時,出勤率對成績影響很大,而課外作業影響最小,沒有校內模擬操作時,課外作業就顯得很重要,說明校內模擬操作是個很重要的環節,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實際工作能力,若沒參加該訓練,就得通過課外作業來理解單證理論和熟悉操作;專業外語水平對制單成績影響也很大,它能影響學生對信用證的理解和制單速度;打字能力對制單成績也有影響,主要是影響速度;結果顯示理論考核成績影響不大,但實際上基礎理論對制單水平影響應該是很大的,分析認為這是由于每次實訓前都先結合實訓內容復習了基礎知識,使得理論考核成績顯得影響不大了,所以實訓前復習基礎知識很重要。
五、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結論:
1.采用灰關聯度分析法研究影響“單證實訓”課程教學效果的因素是可行的,并具有較好的效果;
2.“單證實訓”是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對學生熟練掌握單證技能起到重要作用;
3.在實訓平臺上進行模擬操作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是較好的訓練形式,在教學中應加以重視;
4.若沒有實訓平臺模擬條件,應更加重視課外作業;
5.專業外語水平對制單能力有很大影響,要在課前督促學生加強學習,特別是對信用證內容要非常熟悉;
6.專業基礎知識和打字能力是制單的基本功,要注意在平時進行積累。
參考文獻:
[1]葉鵬.灰色系統理論在教育評價中的應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5:17-191.
[2]邵珠艷,孔繁之,魏曼莎.課堂教學效果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J].西北醫學教育,2003,11(3):1901.
[3]鄧聚龍.灰色預測與決策[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6.
關鍵詞:畢業論文;創新性;開題答辯;開題報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2-0004-03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泛在網絡等新型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知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使得這個時代的本科生幾乎與大學課堂的教師同步地接觸來自國內外最新的新聞和咨詢。與此相比,大學課堂的教學內容更新換代較慢,四年的本科學習,學生基本上接受的是本專業最基本且已形成共識的專業知識,或者說學了一些本專業領域最基礎的知識,而對本專業科技前沿的知識和未來發展趨勢了解甚少。這就造成理工科學生進實驗室做畢業論文開題時會遇到很多問題,如選題時不知道查閱哪些資料,不知道選擇什么內容或者具體用什么方法來研究,撰寫開題報告時不會進行分析和歸納等等[1-2]。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大學教育在課堂教育階段過于重視對知識的灌輸和注入,造成學生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已有知識的理解上,忽視了對學生歸納、整理、分析并輸出知識能力的培養。
畢業生輸出畢業論文的質和量取決于其對專業知識輸入的質和量,缺乏對本專業科技前沿研究現狀的了解,就不能發現比較有價值的科學問題?,F就各個階段學生需要認真對待的內容及指導老師應給予的專業引導淺談幾點看法。
一、確定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確定是本科生畢業論文進行的第一步,研究方向應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個性,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未來社會發展方向。好的研究方向給學生提供一個了解該學科科學前沿和發展前景的機會,也是學生能夠窺探本學科未來發展的一個窗口。由于一個學科所涉及的知識領域非常廣泛,與本領域相關的研究工作非常繁多冗雜,讓毫無科研經驗的學生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本專業的、難度適中的研究課題,無異于大海撈針,毫無頭緒。
絕大多數本科生畢業論文研究課題基于本學科現有老師研究方向基礎上的,是由本學院老師所指定的,是指導老師已有研究的深入和創新。本學院老師從事的科學研究大都與本學科相關聯,這些研究方向中有些屬于本學科已有基礎知識的延伸,有些屬于本學科新興的邊緣學科,有些屬于本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運用本學科已有的基本知識理論去解決其他學科存在的問題或者運用其他學科的基本知識理論去解決本學科當前存在的問題。有經驗的指導老師所指定的研究方向大都是自己在本學科多年科研探索和積淀的基礎上提出的,有些比較偏基礎理論,有些比較偏實際應用,有些屬于比較成熟、前期研究較多的,有些屬于科學前沿、帶有探索性質的等,需根據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水平及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差異,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給予個性化選題指導。對于學有余力,有志繼續從事科研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擇安排與前沿科學有關、比較基礎性地研究課題,這樣可以為學生研究生階段地學習打下基礎,也有助于提高畢業論文地質量。對準備參加工作的學生,選擇更接近生產實際的或者與就業方向密切相關的課題,將畢業論文課題與將來就業要應用到的知識之間建立起直接的關聯,切實調動學生參與畢業論文的積極性[3-4]。學生需在明確自己興趣的基礎上,經過查閱資料,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與指導教師充分溝通的情況下,深刻理解該研究方向的具體內容、當前研究的熱點和未來發展前景,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熟悉研究現狀
任何研究過程都是本學科知識探索領域中的一個環節,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是在繼承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確立的,確定研究方向后,學生就需要熟悉本方向的研究現狀,梳理前人的成果并找出其內在的邏輯關系。這就需要學生首先圍繞研究方向搜集相關的文獻資料,這些資料大部分來自互聯網上本專業常用的中英文數據庫,如化學專業常用的有中國知網(CNKI)、美國化學學會全文數據庫(ACS)、Elsevier/SCIRUS、John Wiley、Springer Link、Sciencedirect、RSC和Beilstein等數據庫,也有部分資料來自圖書館、閱覽室和專業資料室。要想透徹地了解本方向的研究現狀,必須盡可能全面地查閱中英文文獻,全面的資料搜集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本專業目前的研究現狀。
其次需要學生對文獻內容進行分析和歸納整理、分類,并認真閱讀。與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獻浩如煙海,一一梳理總結難度太高,可以找指導老師找一些該方向具有代表性或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論文進行精讀,挑選一些本方向做得比較好的課題組或者牛人寫的綜述進行通讀,其余關聯性不大的論文可以泛讀全文或者僅僅讀取摘要即可,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對于英文不怎么好的同學,英文文獻的閱讀是必須要克服的一道障礙,理工科現有高質量的科學研究成果大都刊載在英文期刊上,包括國內大牛也都在英文期刊發表自己比較重要的近期研究結果。閱讀過程中要寫好筆記,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的理解和想法,這樣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表達能力,提高閱讀水平,便于梳理歸納。學生通過閱讀文獻對本方向的研究現狀有了初步了解,在研究內容上有了初步的知識積淀,結合自身已有專業知識能夠初步了解本專業目前比較熱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點上,現在研究到什么程度,未來比較有前景的發展方向主要有哪些,還有研究人員是為了何種原因而展開科學研究工作的,如何綜合運用各種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來分析解決問題的等等。
再者需要學生對本課題組前期所做的研究有透徹的了解,主要包括實驗室有哪些實驗條件,主要開展哪方面的研究,前期研究生和往年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主要通過哪些實驗手段做了哪些相關研究,過程中有哪些比較有意義的發現,哪些發現具有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這就需要指導老師將近3―5年內自己所做的研究比較大概地講解給學生,明確其中比較有意義的內容,就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內容與學生交流溝通。
三、選擇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
理工科的科學研究始于問題,提出問題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探索的第一步。在學生有初步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指導老師應鼓勵學生梳理本方向已有研究問題,要求學生理清研究問題的起源、發展和現狀,清晰揭示研究問題的演進,支持學生批判性地看待本研究方向已有的觀點和看法,引導學生提出獨特新穎且有價值的問題,選取學生自己感興趣的、有發展前景的研究問題,鼓勵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找出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并理出解決問題的大致思路。理工科科研的復雜性決定了任何一個問題所涉及的影響因素都是多方面的,引導學生對可能影響研究問題的因素進行分析,并從中找出關鍵性的影響因素,找出該影響因素與實驗現象之間已經存在的關聯,從而對已有實驗結果進行解釋,或者改進與批判針對現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類研究,發掘新的研究方法與途徑驗證其他相關研究,以不落俗套的思維嘗試性地解決問題,避免畢業論文中低水平的重復或者模仿,思考未來研究中是否可找到更有意義或者更有價值的結果。在這一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問題不能提的太大,必須是有限時間內自己獨立或在指導老師協助下相對獨立完成的問題[5]。
四、撰寫開題報告
理工科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一般包括選題的意義,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主要研究內容,具體的研究方案,主要參考文獻等幾個部分。一個好的畢業論文必須要明確清晰地闡明選題的意義,也就是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而不做其他課題,這個課題讓你感興趣的關鍵點在哪里,比如或是前期研究出現相互矛盾的研究結論,或是性能更好的新化合物,或者是新的概念,或是新的能夠大大地提高現有生產效率的工藝路線。而目前本科生所做的開題報告中,普遍存在選題不明確或者選題不合適,根本原因在于對選題內容的認識不足,本科生對很多科學前沿的了解來自于報紙、雜志或者網頁等一些科普性的新聞,這些新聞為了吸引眼球,通常會夸大或者歪曲一些基本研究科學問題的研究現狀和研究結果。實際上關于科學研究方面的重大新聞都有對應的更專業的學術論文,這些論文的表達相對來說更客觀,也是學生在畢業論文過程中更應該關注的東西。摒棄偏見和成見,從更加客觀的角度看待研究課題的意義是做畢業論文過程中應該具有的態度。選題過程中另一個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選題范圍太大,研究內容太多、太寬泛,或者難度太大,不切合實際。如有的學生提出“絲素蛋白在固液界面的有序結晶及其應用”,此選題有意義,有創新,研究思路也比較正確,但論文選題范圍太大,影響絲素蛋白結晶的因素太多,實現起來難度也很大,后具體細化為“流動剪切力對絲素蛋白有序結晶的影響”,將影響絲素蛋白結晶的因素縮減為單一的流動剪切力的影響,研究內容明確,范圍進一步縮小,就具備了可實現性。明確選題意義后,就需要對所選題進行系統的思考,圍繞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分析總結以往研究人員大都是從哪些角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要運用了哪些理論和方法,對這些理論和方法存在的優點長處及其缺點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指出自己相對于其他研究者的長處,理出自己圍繞關鍵問題需要進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并制定更加具體的研究方案。
大學及后續的研究生學習均是為了培養某一方向的專業性人才,因此畢業生在開題報告的書寫過程中,切記要運用專業術語進行更準備的表達。對于理工科學術性的論文,富有主觀色彩或濃郁個人感情的語句,是開題報告撰寫過程中必須要避免掉的。開題報告內容屬于專業的、學術性的論文,要求學生用專業的態度和專業的詞匯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對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客觀的描述,在相對合理范圍內對已有實驗現象進行推斷。另外,思維和邏輯的連貫性也是開題報告撰寫時要注意的要點,開題報告中引用他人的文字及說法要標明出處,所引用的論文和專利等都是要與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密切相關的,不能為了湊字數或者湊內容而加些與研究問題無關的東西進來。
五、開題答辯
開題答辯就是要求畢業生詳細地口頭闡述畢業論文的具體研究內容,就是該課題的研究現狀,需要解決的問題,具體實驗內容及實驗方案,研究意義等。對老師和學校來說,組織開題答辯是為了考察學生對研究課題的認識程度,所選課題難易程度是否得當,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否正確,是否具有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而言,參與開題答辯可以深化對研究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入地理解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觀點,為接下來的實驗研究和畢業論文答辯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開題答辯通常包括學生口述、問題答辯和建議評價等環節。學生口述階段需要學生事先做比較充足的準備,深入透徹理解與研究問題密切相關的本專業知識,用簡單的圖表或文字展示本學科前沿的其與研究問題密切相關的研究成果。問題答辯環節答辯老師可以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如針鋒相對的觀點或完全不同的理解,激發學生對研究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針對老師提出的不同觀點,學生應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和理論為自己的觀點辯護,證明自己的理解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建議評價環節答辯老師要給予開題報告和開題答辯客觀公正的評價,指出其中的優點和長處,同時明確其缺點與不足,并給予改正的建議和方向。畢業生應根據開題答辯中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對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加以補充完善,是自己更加透徹地理解課題,力爭取得更好的研究結果。
開題答辯的過程是學生和老師就接下來需要研究的課題進行的學術思想交流過程。開題答辯一方面為老師提供了了解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和對研究課題理解程度的機會,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表達自己學術思想,展現自己自信心的平臺,能夠鍛煉學生理論概括、語言文字、口述表達、邏輯思維能力。
總結:
本文從培養具有初步創新能力人才的角度出發,圍繞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的五個階段,淺談各個階段學生需要認真對待的內容及指導老師應給予的專業引導,為學生和老師的畢業論文開題工作提供建議,為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奠定基礎??傊厴I論文開題階段是學生和老師就研究課題和研究問題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階段,好的開題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助于學生“站在前人的肩上”進而“看得更遠”。
參考文獻:
[1]徐建邦.對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幾點思考[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7,(4):83-86.
[2]柯穎.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對策思考[J].學術論壇,2008,(10):203-205.
[3]路輝,寧煥生.“以人為本”促進本科畢業設計開題工作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09,(4):55-57.
[4]周仕東.論科學探究中的科學問題[J].化學教育,2005,(8):15-17.
[5]羅海鷗,包國慶.學位論文答辯:一堂智慧升華的課程[J].學園,2008,(2):34-38.
To Improve the Specific Ideas of Innovativ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 Thesi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IANG Yan-ke,GAO Xue
(1.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Of Chongqing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and functional organic molecules,Chongqing 400067,China;2.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Of Chongqing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drug research,Chongqing 400067,China)
畢業論文(設計)撰寫方法及基本要求
(適用于環保機械、數控技術等各方向)
一、 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及基本要求
1、 如何選題、開題
選題、開題必須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課題有沒有價值,從為什么要選這個課題?選取這個課題有什么背景,這個課題的研究,從理論上看有什么價值,從實踐上看,有什么價值。
2)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的知識結構、實驗條件、資金等方面的情況選取適合自己研究的課題。
3)課題要與所學專業相關,且忌選擇與所學專業相差太大的題目。作為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所選課題最好與過程裝備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制造及工程科學研究有關,盡量選擇結合生產和科研單位的實際任務,也可以是教師科研或研究生課題的一部分; 或者是同本專業、學科內容密切相關,符合教學要求的自擬課題。
2、開題報告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開題報告一般包括:
1)課題的名稱。課題名稱是所要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要簡練,一般不要超過20字;
2)問題的提出。從為什么要選這個課題?選取這個課題有什么理論的價值,實踐的價值,預計從幾方面來完成。
3)這個問題研究的現狀。國內研究到什么程度,國際研究到什么程度,主要通過文獻綜述來闡述。
4)確定自己要研究的主要內容。
5)確定研究擬采用的方法和步驟。就是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研究這個課題具體分哪幾個步驟進行。
6)對研究課題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如自己具備哪些條件、研究路線是否行得通等。
7)列出時間安排。
8)列出參考文獻。
3、如何查閱文獻資料、怎樣寫文獻綜述查閱文獻資料可根據如下步驟進行:
1)課題確定后,要根據課題的研究的內涵確定課題的中英文關鍵詞;
2)根據中英文關鍵詞檢索該課題領域的期刊、學位論文、專利、國際會議、經典著作或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建議從以下幾條途徑入手:一是通過檢索學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如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超星數字圖書館、Elsevier數據庫等,一般能查到較新的文獻,找到幾篇“經典”的文章后“順藤摸瓜”,留意它們的參考文獻。質量較高的學術文章,通常是不會忽略該領域的主流、經典文獻的。二是利用學校圖書館的外文過刊閱覽室,能夠查到一些較為早期的經典文獻。三是利用國家或省市圖書館或一些科技情報檢索機構,也能夠查到一些相關文獻。四是利用互聯網,從一些專門的網站上也能獲取一些信息。
在寫文獻綜述時,可參照以下步驟:
1)首先要將與你課題題目相關的國內外研究認真介紹一下(先客觀介紹情況,要如實陳述別人的觀點),從而了解到國內外目前研究的現狀如何,別人都采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研究;
2)然后進行評述(后主觀議論,加以評估),評述目前研究的水平,研究方法的適用性或其不足;
3)最后評述一下自己擬研究課題有何意義,目前處在什么水平,自己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學合理。
4、如何合理的安排時間進度
根據擬定的研究內容及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詳細列出進行課題研究所需的工作(工作劃分得越細,越容易統籌安排)根據總的課題時間進行統籌安排,合理分配。
有的研究內容相互之間關聯性較強、則需要分步進行;而有的研究內容關聯性不是很強,則可以齊頭并進,同時展開研究。例如,很多課題需要實驗分析且往往需要在理論分析或數值模擬分析之后進行,但是實驗分析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如果按部就班地進行研究,往往會拖很長的時間,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將實驗分析的內容進一步細化,如可分為試樣制備、實驗條件準備、實驗、檢驗或標定等,可以將試樣制備和實驗條件準備等實驗工作提前,在進行理論分析時就開展這些工作,這樣就節省了時間。
合理安排時間進度與具體的課題有關,此處只給出了指導性原則,建議同學們可參照企業施工或維修計劃圖的方法,將細化的工作排列在時間進度表中,找出最優工作進度安排路線。
5、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包括書籍、期刊、專利、會議論文等,總數一般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獻一般不少于3篇,參考文獻要能體現相關研究領域科技發展的新進展。
二、畢業論文撰寫基本要求及方法
1、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
論文篇幅為1.5萬字左右,一般不少于30頁。
主要內容及編排順序如下:
1)摘要;
2)目錄;
3)前言或緒論(包括研究課題的目的意義、相關情況的介紹、前人工作等、課題研究內容等);
4)按研究的內在邏輯關系給出理論分析、數值分析、程序或實驗等研究過程中的步驟、數據、結果等的描述;
5)結論與展望;
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不少于10篇,其中英文不少于5篇,需要在正文部分引用出處。
2、畢業論文撰寫的方法
畢業論文是在完成各項研究內容的基礎上,按上述內容闡述研究的目的、過程、成果及結論。
在撰寫論文過程中,理論依據要充分,數據要準確,公式推導要正確,能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畢業論文中。另外,要注意論文結構的合理性;數學模型建立的正確、合理性;實驗方案的合理性,實驗數據的準確性;社會調查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是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或者創新。
另外,撰寫論文時要概念清楚,內容正確,結構嚴謹,文字通暢,用語符合技術專業規范,各種標準資料的運用符合學科、專業國家標準的規定,圖表清楚,圖面質量符合要求,書寫格式規范。
三、畢業設計的要求
1、 設計說明書內容
1)文獻綜述(研究課題的意義與作用、研究方案確定的原則與說明);
2)總體結構設計、技術方案依據及原理說明(有實驗的應包括實驗流程示意圖);
3)技術實施過程、工藝計算、機械設計和強度設計、零部件結構設計;
4)材料的選用和說明、機器或設備的制造、安裝或檢修;
5)結論、總結或專題討論。
2、設計圖紙的內容、圖紙量的要求
設計說明書篇幅為1.5萬字左右,一般不少于30頁。
設計圖紙:指機械設計標準所指的圖紙,圖紙繪制的規范及標準優先采用國家標準。設計圖紙的總量不少于2張A0或4張A1的圖紙。對于大紙畫小圖的現象應予避免或進行適當的折扣計數。
所有圖紙須有圖框和標題欄。圖紙要有人審核并在“審核”一欄上簽名,學生在設計一欄上簽名。原理圖、程序框圖和流程圖以及其它一些拋去文字就失去
意義的圖不計其內。圖紙可以用計算機繪制;任何人不得拷貝或抄襲他人的圖紙,一旦發現則以作弊論處。
四、論文(設計)選題方向
1、產品設計
2、創新設計
3、表面工程
4、機械設計技術研究
5、機械設計
6、機器人設計
7、動畫設計
8、振動控制及減振材料
9、逆向工程
10、圖形處理網頁設計
11、虛擬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