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8: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語言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肢體語言;身勢;表情;符號性;超級模特
臺上模特的儀態萬方、姹紫嫣紅,給了我們很深的感官形象。她們的肢體語言直接、明快,能以極大的自由靈活度,用來表達人們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某種特殊思想和感情,微妙地反映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獨特意境。因此,作為一種非語言交際的重要現象,筆者試就人頭馬超級模特肢體語言的實現、定義、符號性三方面,作具體的論述。
一、肢體語言的第一性美和第二性美
時裝權威黛安娜·維瑞蘭德曾經說過:“脖頸、脊背、手臂和腿的伸展,以及輕盈的步履是與美緊密相連的”。肢體語言屬于體態語,是其無聲傳情的典型。這種非語言手段,在T型臺上獨領。模特們特有的魅力,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通過她們自身的肢體語言,帶給觀眾愉悅的美感。肢體語言是一種立體、多維的語言,不同于相對平板的書面語,肢體語言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片跳躍、豐富的繽紛景色。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沒有比人體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在它的形象上,飄蕩著一種沉醉的神往?!钡拇_,用肢體語言作為信息載體的模特,更能體現出第一性美和第二性美的完美組合。第一性美指模特們天然的外在條件:勻稱修長的四肢、挺拔健美的姿態、端莊秀麗的容貌;第二性美指模特后天的內在修養:高雅的氣質、良好的學識。第一性美是硬件,只有擁有第一性這個基本條件,才能表現第二性,否則再內秀的第二性也上不得T臺。不過,僅有第一性沒有第二性的輔助,也上不得大雅之堂。第二性為第一性錦上添花,烘托其應有的理性深度。總之,兩者把高度、深度完好結合,提升、表現出模特應有的秉性和靈動。
人頭馬超級模特賽程中,有因身體比例不協調,被評委一針見血指出“不要走彎路”的,雖然她的表演很機智、到位,第二性美展示的淋漓盡致、令人折服,但是,第一性畢竟是第二性之母,所以,只能落得一聲嘆息。當然,對于第一性的外形,不能苛求。有位比薩臉的模特就很令人欣賞,她優雅適度的動作、從容自信的風度讓場內評委和廣大觀眾驚嘆。盡管場外評委對她不屬傳統標準的大餅長相頗有微詞,但這并沒有阻礙她順利進入二十強。
擁有第一性美和第二性美———和諧之美的典型代表,非場內的評委陳穎小姐莫屬。她相貌清麗、眼神知性、舉止嫻雅。坐談時,微靠椅背,面帶柔和明朗的一抹淺笑;站立行走時,步履堅定而輕快、神態雍容而大氣;當觀看表演時,常把雙手合在一起,十指疊加;當發表觀點時用手在身前一頓,干脆利落。難怪廣大熱心觀眾評價陳穎為,“當代T臺大姐大、模特評委的大師級人物、優雅知性的完美化身”。
和諧之美為至美,和諧強調的是整體,是第一性、第二性的協調統一、錯落有致而又相輔相成。和諧之美使人如沐春風,令肢體語言產生“磁力效應”[1]。
二、狹義的肢體語言和廣義的肢體語言
“狹義的肢體語言,指的是伴隨語言二重性(口語和書面語)交際的各種非語言交際因素,即人體的各種動作和姿勢,如面部表情、手勢、四肢動作和身體姿勢等。廣義的肢體語言,指的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切具有示意性的身體姿態、面部表情以及對時間和空間的利用”[2]。無論廣義還是狹義,用肢體語言進行交際的共同目的,都是把無形的語言思維直接轉化為動態的感官形象,來加強整體印象、增強表意效果。絕大多數研究專家認為,在面對面的交際中,信息的社交內容只有35℅左右是語言行為,其他都是通過非語言行為傳遞的。對于T型臺上的模特,我們更是有意識地根據其非語言行為,對她們的內心狀態和綜合實力做出判斷。從屏風后緩緩走出的第一步,到退場的最后一個姿勢,我們始終在用所有感官觀察她們,注意她們的衣著和舉止,留意她們的眼神和臉色,并留心她們唇齒之間的微妙變化。通過對動態的、無聲的及非語言的線索進行判斷,來決定是同意還是否定,是讓她繼續留在臺上還是終止比賽。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之間的交際只憑言語而沒有任何伴隨的肢體語言,是無法進行和難以想象的。因此,非語言交際是整個交際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形體藝術,肢體語言是“個人發出的有可能在他人頭腦里產生意義的非語言暗示的加工過程”[3](Malandro和Baker)。所以,模特的肢體語言重在研究她們的身體姿態和面部表情,以人體作為信息傳遞的媒介,其非語言形象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姿態。姿態包括站姿、走姿和坐姿。良好的姿態應該是挺直而不生硬,輕松而不做作,展現出一種落落大方、颯爽英姿的精神風貌。人頭馬超級模特中個別模特走秀扭胯幅度過大、貓步夸張,直接影響了對她的態度評價和資歷深淺的判斷,尤其是一些新秀。所以,姿態是信息的綜合表現,要想贏得評委的青睞,基本的臺步必須練到爐火純青。
動作。動作是肢體語言中變化最顯著的部分,具有很強的暗示性和感染力,主要是手、足的協調。人頭馬超級模特的歷次比賽中,都會給模特設置一個小道具,讓她們根據音樂用道具來表現形體。同樣是一個杠鈴,選手只是扛著它若無其事地在臺上轉了一圈,但陳穎評委就僅憑它的豎放,再加上一只纖足的輕踏,將自己的健美演繹到完美無倫。動作之美,美在準確、精當,不可輕浮、粗俗。
表情。信息的表達55℅靠面部表情,人的面部24塊表情肌,每一塊都能傳情達意。眉頭、面頰、鼻子、嘴唇的蠕動與變化,可以表達出人的喜怒哀樂。一般說來,面部表情是人自然、本能的表現形式,語義的顯現性強,表達的思想更真實,流露的情感更準確。每一次伴隨著“T臺有限,夢想無限”而黯然下場的模特們大多是因為表情僵硬或者慵懶,而被淘汰的。表情是肢體語言中最敏感、最富有移情作用的部分,它能迅速、真實地反映出人的內心體驗和情緒變化,因此,當非語言信息遭遇理性的尷尬時,人們更相信面部表情。良好有加的表情自然應該是自如而不疏放、親切但又富于變化的。
眼神。眼神是聚焦人心的一只攝像頭,是洞察人類靈魂的一把解剖刀。T臺模特的韻致全部濃縮于一雙眼睛里。眼神里的內涵豐富,也最真實,最動人。勝利者的眼神總是昂揚自信、堅定執著。踏著音樂節拍走的步履是否輕盈、到位,從參賽選手的明眸里就可以看出,所謂“明眸善睞”,指美的眼神應是:炯炯有神、友善坦然。
儀表。儀表不僅僅是簡單的外包裝,它體現的是一個人深層的修養。模特上、下場要換兩三套衣裝,但無論休閑服飾,還是泳裝、禮服,每個選手的風采都是迥異的。有的狂野、有的柔媚、有的中性、有的稍顯繁瑣邋遢。其實,儀表也是肢體語言綜合信息的反映,一個人美不美,有沒有魅力,全顯示在儀表里。根據中國人的傳統審美標準,得體的儀表應該是:神清氣爽、天人合一。
肢體語言的定義有廣義、狹義之分,我們更側重特定語境中的狹義觀。
三、肢體語言符號的“能指和所指”
肢體語言是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物質載體,借助于具體的動作,解讀人的內心世界。它是一種表達潛意識的符號系統,可以比之于口語和書面語,而且還是這些系統中比較重要的?!皬臍v時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肢體語言先于有聲語言,當時只是簡單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與客觀事物的直接結合的指意”[4];有聲語言產生后,特別是文字的出現,人們的思維的進一步發達和進化,使得這種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等逐漸有了典型而復雜的意義,即人們可以用看得見、摸得著或感受到的客觀事物,去隱喻這些具有相似點的抽象的事物,而這些肢體語言概念的形成是多層次、多特征的。
肢體語言以人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為物質基礎,指向自然和社會的文明由于受地理環境、文化、歷史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人們運用體態姿勢和面部表情的指向性內涵,就會千差萬別。因為“所指和能指的聯系是任意的”[5],例如,“中國人用點頭表示肯定或同意,搖頭表示否定或不同意,而保加利亞人卻正好相反。西方人見面打kiss或擁抱,而東方人一般只禮節性地握手。肢體語言間的差別和不同肢體語言的存在就是證明。中國人同性攜手是友誼的象征,而西方則有可能被認為是同性戀”[6]。當然,肢體語言符號的任意性是指它的不可論證性。即對現實中跟它沒有任何自然聯系的所指來說,是任意的。
能指的線條性,讓超級模特用行云流水的動作,將其展現的淋漓盡致。一步一步的邁、一點一點的舒展眉心,走臺、微笑,不僅在時間上展開,而且在空間內延伸,既體現一個長度、向度,是一條緯線,又體現一個深度、高度,是一條經線。
“能指對它所表示的觀念來說,看來是自由選擇的,相反,對使用它的語言社會來說,卻不是自由的,而是強制的”。肢體語言并不同社會大眾商量,它所選擇的能指不能用另外一個來代替。這一事實似乎包含著一種矛盾,我們可以把它叫做肢體語言的“強制王牌”。已經選定的東西,不但個人即使想改變也不能絲毫有所改變,就是大眾也不能對任何一個動作行使它的;不管肢體語言是什么樣子,大眾都得同它捆綁在一起。
總之,肢體語言具有符號性,符號按索緒爾的說法是“概念和音響形象的結合。其中,概念等于所指,音響等于能指,所指是能指的內容(意義);能指是所指的載體。它們作為部分或組成要素,既相互對立,又共同構成作為整體的符號”[7]。肢體語言同其他典型符號一樣,具有能指和所指,只不過以身體姿態、表情動作取代音響形象,用來意合概念、情感和思想。符號性特征也是區分肢體語言與人體純生理動作的重要標志。比如,貓步,T臺下的人們也會走,但不代表脫俗的高雅之美,相反,會遭人嘲諷。肢體語言雖然具有與人體動作相同的生理屬性,但它更重在表達某種語境中的獨特思想、具體情感。陳宗明所言“一件事物,只要能夠分析出其中的能指和所指,它便是一個符號;反之,便不是符號”。
綜上所述,肢體語言是非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手段,而模特則把這種語言運用到恰到好處。肢體語言一方面能把人體第一性和修為第二性完美結合,打造生動活潑的個性形象;另一方面,又側重狹義的面對面交際中用各種具體動作和多樣表情來傳達潛在信息,從而達到意會的高境界。同時,肢體語言也是一種表義的多功能的符號系統。作為非語言交際系統的核心和主要內容,肢體語言在T型臺上可以傳達豐富、微妙的信息和情感,表達模特潛在的心理與意向,從而使人頭馬超級模特賽事更火,使超級模特活動更貼近語言現實,使肢體語言的交際活動更生動、更感性、直接而又明確。
【參考文獻】
[1]文靜.試論體態語審美價值的實現[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2,(5).
[2]況新華,曾劍平.論人體語言的交際功能及其文化性[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3).
[3]AllanPease.BodyLanguage[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4]楊平.非語言交際述評[N].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3).
[5]胡明揚.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的本質差異
1、語言習得的特征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1環境方面(surroundings):
兒童習得語言是在一個自然的語言環境中進行的,他所面對的是一個習得語言的世界。習得過程中具有接觸語言的廣泛性,兒童可以從父母那里,從所有可能接觸的人那里接受全方位語言輸入,周圍的一切都是兒童習得母語的真實語境,語言的輸入(languageimput)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兒童在多次重復的現實生活的真實語境中,逐漸習得了言語的能力,即與人交際的能力。所以母語習得的環境是整個社會,離開了這個社會環境就不存在習得的過程。
1.2認知方面(cognitive)
兒童學習母語是一個學會用母語來認識周圍世界,判斷事物的過程,也是一個學會語言進行思想交流的過程。兒童的母語習得過程往往是一種潛意識(subconscious)的認知活動,無論是學習過程本身(process),還是語言知識的獲得都是無意識的。例如,兒童在習得"milkbottle"的過程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肚子餓了,想吃牛奶?!彼恢榔孔踊虮永锩嫜b的東西可以給他吃。兒童在習得時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學習。
1.3目的方面(purpose):
語言習得是伴隨著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進行的。在兒童母語習得之前,不可能對客觀世界有很多的認知,由于兒童對客觀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就成了習得母語直接而自然的能力。對每一客觀事物的認知,都會對兒童帶來滿足,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既是出發點,又是目的所在。因此兒童習得母語的目的是為了認識客觀世界,并不是為了學習語言而學習語言,兒童周圍的人們與其說是在糾正他們的語言錯誤,還不如說是在糾正他們對客觀事物的錯誤認識。
1.4習得者主體的特征:
母語習得的主體是兒童,好奇心與模仿能力(imitation)乃是每個兒童的天性,在生理上(包括大腦與發育器官)都處于發育時期,兒童出生時在知識上是一片空白,不存在其它任何干擾。
2、外語學習的特征也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2.1外語學習的環境是一個有限的空間,課堂教學往往是學習外語的主要途徑,學習外語的過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既要受到時間的限制,又要受到環境的制約。學習者的工作環境是一個本族語(mothertongue)的世界。他們只能從外語教材中,在教室里接受非本族語的輸入。學習者學習外語的語境不是真實的,而是虛擬的。學習外語過程,大多數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這是一個人為的受客觀條件制約的語言環境,離開這一語境,又被淹沒在本族語的大海中了。
2.2外語學習的認知過程是一種有意識的自覺的過程,學習者往往需要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認知手段,完成學習任務。其認知基礎與母語習得的認知基礎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前者是在認知了事物的基礎上學習語言,而后者則是在語言習得中了解事物。
2.3學習外語的目的: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是都是有目的地進行著,即使是本能,也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兒童習得母語的目的是為了認知客觀世界,而外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掌握一門外語。誠然,外語學習者具體的學習目的雖有不同,他們共同的一點是為了掌握一門外語,所以其學習認知的出發點和歸結點已從客觀世界轉移到了語言本身。
2.4學習者本身的特征:外語學習的主體是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外語學習一般都是在學習者母語習得已完成以后進行的。從生理方面來看,學習者掌握外語往往是在智力已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從心理功能來分析,學習者主體已經具備了感知能力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學習者在知識上已經具有了母語建構及表達習慣,從而對外語學習形成了一種語言的遷移(languagetransfer),已有的母語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對再掌握另一種語言會形成干擾。
語言習得對外語教學的啟發
盡管語言習得和外語學習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但它們之間又有共性,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是為學習掌握一種語言以達到交流與交際的目的,因為任何一種語言的最終目點在于交際(communication),在這一層次上,二者是完全統一的。另外,二者在各自的過程中也有重合的現象,習得中含有學習因素,學習中也會有習得因素,學習的主體都是能習得語言能力的人。兒童之所以如此快,如此地道地習得母語,是因為他們有一種自然的語言習得環境與很強的求知欲望。客觀環境與主體者內在的因素與母語的習得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而客觀環境是可以不斷改善和創造的,學習者內在的潛力也是可以不斷調節和發揮的。因此,如果外語教育工作者能努力創造有利的語言學習環境,使外語學習的語境盡量接近于語言習得的語境;如果教師能充分調到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習者對外語抱有好感,對該語言的結構和表達法感到新奇,感到學習外語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不斷發現新鮮事物的過程,那么外語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語言環境的進一步改善:
對于一個外語學習者來說,他對自己所處的語言環境,有些是難以改變的,學習者往往必須到課堂聽課,接受指定教師的語言指導,學習規定的教材,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任務,通過各種外語考試等。語言環境的改善就落到了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習管理部門肩上。
教師對于語言環境改善的作為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設計。在外語教學中,外語教師是學生直接的學習對象,教師的的教學用語是學習者最直觀、最真實的語言輸入。首先,教師的教學用語一定要貼近這門外語,善于模仿真實生活中不同環境,各種角色的語言語氣特征,對語言的例示要貼近生活,形象生動。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把有限的課堂教學環境設計成各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例如當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西方人“購物”時的語言及言語特征時,就可以把教室設計成一個真實的商場;講授“打電話”時,就可把教室設計成為一個真實通電話的場所,讓學習者在近似于習得的真實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其次,學習者手中的教材只是一種語言符號系統,外語教師要將這套系統變為學生的言語能力,需要大量的創造性的工作,活化語言是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重要表現。課堂語言環境的改善同教師自身的外語水平也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個合格的外語教師不但應該掌握所教課程的內容,而且能較流利地、地道地用外語表達一切客觀事物,用外語進行思想交流,如果達不到這一點,指望教師為學習者創造語言習得環境將是一句空話。所以,外語教師需要努力做到的是既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又要提高自己的外語教學能力。此外,學校里各級管理部門應當竭力為外語學習者營造一個外語的氛圍:齊全的外語教學設備,英語電臺的開播,豐富的音像教學資料。英語角及各種英文書刊報紙,都能給學習者提供和改善語言實踐的客觀環境。試圖創造一種完全等同于母語習得的語言自然環境,似乎是不現實的,但是通過教育者的努力與教育管理部門的不斷重視,盡可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習得環境,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外語學習雖說是一種有意識的自覺學習過程,但在充滿外語的氛圍和語境中,也可以有類似習得的收獲。
2.2學習者興趣的培養:
外語教學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許多學習者本身的內在因素,如個性差異、學習風格及策略差異、不同的原有基礎、不同的學習目的等。但最為重要的卻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當學生對學習語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會有動力去投入到外語學習中去;只有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進行有效的外語教學。學習者學習語言的興趣不同于兒童語言習得過程中對客觀事物認知的興趣,而主要產生于自己目標的確定以及利用外語技能獲取外來信息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一位外國語言學家曾經說過,掌握一門外語就等于多了一雙認識觀察世界的眼睛。因此,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學外語的目的和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動機。其次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一種安全、溫暖、友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感到在學校里學習外語就如同在家里看電視小說一樣愉快、興奮。此外,改進教學方法并靈活運用各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也是提高學習者學習外語興趣關鍵之一。學生對學習材料是否有興趣,對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是否有興趣,都會影響學習情緒和學習效果。教學實踐證明,學業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對該學科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取得學習成功的關鍵,失去了興趣就失去了動力。無論在母語習得過程中,還是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興趣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小結
母語習得與外語學習之間存在許多差異,但外語教學可以從兒童語言習得中獲得不少有益的啟示。外語教學應從它們兩者之間的共性著手,不斷創造有利于語言學習的習得環境,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外語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Krashen,S.Principle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NewburyHouse,1982.
〔2〕Pimsleur,P.ThePsychologyofSecondLanguageLearning,Cambridge,1971.
〔3〕Richards,J.ClassroomLanguage,WhatSort?G.Ailen,1978.
〔4〕Wuzongjie,ReadingsforAppliedLinguisticandLanguageTeaching,ZhejingTeachers''''University,1998.
〔5〕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論文摘要:教學語言的風格美,就是不同個性的教師在教學的具體情境中,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的語言要素進行別具一格的創新運用所表現出來的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的語言格調。它既是教師藝術性、創造性勞動的表現,又是教師藝術性、創造性勞動的結晶。
教學語言的風格美,就是不同個性的教師在教學的具體情境中,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的語言要素進行別具一格的創新運用所表現出來的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的語言格調。它既是教師藝術性、創造性勞動的表現,又是教師藝術性、創造性勞動的結晶。教師的勃勃生氣所營造的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氣氛,誘發著學生的美感共鳴。放眼當今政治課教學,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學語言風格,應當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
一、豪放的美
豪放就是氣勢浩瀚、激越高昂、豪壯剛健英武奔放的語言格調,即人們常說的陽剛之美。形成豪放的語言風格的要素,主要表現在對詞語聲音色彩的大量選用上,“音節高則神氣必高,音節下則神氣必下”(劉大槐:《論文偶記》)。博大高遠、氣勢恢宏、色彩鮮明、胸襟開朗是豪放的主要特征。豪放的語言風格能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強烈的感染力,給學生一種豪壯英發的動感美。在講初三《思想政治》“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目標”這一問題時,我是這樣說的:“我國的宏偉目標,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宏偉目標,集中代表了全國人民振興中華、強國富民的愿望,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
二、柔婉的美
柔婉是與豪放相對應的語言風格。柔婉的特點是語句優美,情意纏綿,韻味深長。柔婉風格的語言,大多來自于使用語句的變幻多姿,短句急而促,長句舒而緩,偶句勻稱凝重,奇句綺麗灑脫。這些句式錯落而諧調地結合起來,造成一種情調婉轉的藝術效果,使學生久久難忘。
如在講上例“怎樣才能實現宏偉目標”時,我進一步闡述:“宏偉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今天的奮斗。強國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雖然困難多,畢竟在克服;雖然路遙遠,畢竟腳踏地;雖然是夢想,畢竟能實現?!?/p>
這一語句,通過一波三折、一唱三嘆的抒情格調,反復強調和逐層烘托出實現宏偉目標的希望、決心和感情,用語言聲調描繪出奮斗之歌的多層次旋律,使學生在逶逶迤迤的情緒意蘊中,加深并鞏固教材內容的深刻意義。
三、靈秀的美
靈秀就是綺美絢麗的語言格調。它能給學生以錯落有致、輕松諧趣、色彩斑斕的優美感受。靈秀風格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如何使用形容詞和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它的節奏既充滿著強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蕩著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強對教學內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
在講授高二《思想政治》(下冊)“人生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這一問題時,我引導學生說:“同學們還記得寫的《松樹的風格》一文嗎?”(學生答,略)然后,我滿懷激情地朗誦道:“我贊美你,松樹,你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你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你照亮了人們前進的道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苯又疫M一步引申道:“我贊美你,英雄模范人物,你們所追求的是無怨無悔的人生。從、英勇獻身到焦裕祿、孔繁森甘做人民的好公仆,從徐洪剛、白雪潔見義勇為到徐虎、李素麗無私奉獻、真情為人民……索取不屬于我們,我們只有付出,絕不期待回報,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p>
在這一語段中,我用松樹的頑強生命力和自我犧牲精神來比喻那些在革命戰爭年代不顧個人安危,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不顧個人得失,夜以繼日、廢寢忘食、開拓進取的人們的崇高品質。這綺美娟秀的語言、深厚的情感,形成跌宕起伏的音律和景外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畫面,恰如其分地把各個段落要表達的意思銜接起來,一氣呵成,使教學情景交融、絲絲入扣、燦爛可觀。正所謂“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下)。四、含蓄的美
語貴含蓄。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正如坡所云:“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逼涮攸c表現在把烈火般的感情蘊蓄在冰冷的語言里,必須在細細體會之后才感到熾熱逼人;它不是直截了當地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人自去體味。
在講授高二《思想政治》(下冊)“生活理想”時,涉及到了愛情、婚姻、家庭等問題。于是,我針對這個班學生中出現的“早戀”現象,講起了這樣一件事:“今年秋末冬初,我家陽臺的花盆中,不知誰無意丟下一粒西瓜子。不幾天,我驚奇地發現,花盆里竟然長出了嫩芽,而且一天一天地長高,變成了藤并開出了一簇簇小小的果花。過了不久,花謝了,居然也結出了蘋果般大小的西瓜。可惜沒過幾天,霜凍就來了,葉落盡了,小西瓜也長不大了。我這才明白:不該開花的時候開花,不該結果的時候結果,是要受到自然生長規律的懲罰的。今天,發生在同學們中的一些事情又引起了我的思索,你們是否也從中得到了一些啟迪呢?”同學們聽后,頗有感觸,早戀現象在這個班竟慢慢地消失了。
關鍵詞:會計準則體系企業會計準則體系
2006年的春天將成為中國會計發展史的一個重要紀事年。2月15日,國家財政部了39項企業會計準則(以下簡稱“新準則”)和48項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這標志著我國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按財政部的規定,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將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并力爭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在所有大中型企業執行,這就意味著從2007年起,中國企業將使用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與全球企業對話。
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順應中國經濟快速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需要,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核心,強化為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提供決策有用會計信息的理念,首次構建了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國際準則趨同、涵蓋企業各項經濟業務、可獨立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并為改進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提供了有益借鑒,實現了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建設新的跨越和歷史性的突破。與近年財政部先后的16項準則(以下簡稱“現行準則”)相比不僅增添了若干新的準則內容,而且對現行準則進行了重大的修改,現就新會計準則變革的八個方面進行探討。這八個方面分別是:會計核算基本原則的變動;更注重公允價值的運用;存貨計價方法變革;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變革;債務重組收益確認的變革;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變革;合并報表基本理論變革;關聯交易內容的細化。
一、會計核算基本原則的變動
與現行基本準則相比,新的會計基本準則中取消了對歷史成本原則和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的明確規定,并且對于配比原則也未在“總則”中單獨列項反映,而是在“費用”第35條中規定:“企業在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于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這實際上就是現行準則中所謂的“收入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相互可比”,但新的說法更加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此外,該條中還規定“企業發生的支出不產生經濟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夠產生經濟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導致其承擔了一項負債而又不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這實際上已經反映了現行準則中關于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規定,但上述說法更能反映“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要求。現行準則的“權責發生制”不再作為會計核算基本原則,而是在新準則的基本準則第九條中將權責發生制列為一項基本假設,這是因為國際上現行會計核算框架結構體系中都假定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得出企業收益方面的信息,這比只依靠現金收付實現制說明的財務狀況更為有用,然而,這一假定并沒有得到實際的驗證,甚至還有要求編制現金流量表這樣的反證。因此,新準則將其列為一項會計假設,這種做法與國際會計準則一致,是與國際趨同的一項舉措。
二、增加了新的會計計量屬性
基于計量在財務會計系統中的重要地位,新準則中的基本準則部分新增了會計計量的規范內容,對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計量基礎的概念、含義、應用條件等做出原則性規定。其主要原因是隨著我國會計實務的發展,歷史成本之外的計量基礎被逐步引入到會計準則中。而現行準則沒有對會計計量做出一般性規范,僅在一般原則中對歷史成本作了原則性規定,顯然無法滿足要求。新準則在基本準則中單列一章(第九章)對會計計量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規定,除了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和現值等已有計量屬性外,特別增加并強調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并明確規定“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交易公平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肮蕛r值”的計量屬性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房地產性投資》、《生物資產》、《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等17個具體準則中得到了具體的運用。新準則明確的將公允價值作為會計計量屬性之一,表明我國會計向國際趨同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公允價值的廣泛應用,意味著我國傳統意義上的單一的歷史成本計量模式被歷史成本、公允價值等多重計量屬性并存的計量模式所替代,是我國市場經濟日趨成熟的重要標志,對于提高我國企業在參與國際經濟的競爭力更是意義深遠。
三、存貨計價方法的變更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14條明確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比∠爽F行準則中所允許的發出存貨計價采用“后進先出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規定,這與《國際會計準則第2號-存貨》相一致。新準則的這種變革主要是考慮經濟社會中,成本流和實物流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一致的,企業可以根據各類存貨的實物流轉方式、企業管理的要求、存貨的性質等實際情況,合理的確定發出存貨的計算方法以及當其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真實的反映企業存貨流轉的情況,同時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的規范,也是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和協調的一項重要體現。
四、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與沖回的新規定
我國現行制度和《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都允許對已經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予以轉回(國際會計準則對于商譽減值損失不允許轉回),但是從我國實際運行情況看,該規定已經成為一些企業操縱損益的主要手段,不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此,針對我國目前所處的特殊經濟環境,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17條明確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绷硗猓覈F行八項資產減值準備都要求以單項資產為基礎計提,但是在實務中,許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難以單獨產生現金流量,因此,要求以單項資產為基礎計提減值準備在操作上有困難,為此,本準則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要求對于不能獨立產生現金流量的資產,應當按其所歸屬的資產組為基礎進行減值測試,計算確認減值損失。本準則還對資產公允價值、處置費用以及現值的計算等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指南,以便于實務操作。五、債務重組收益的確定
新會計準則改變了現行準則中,將原先因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豁免或者少償還的負債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詳細規定了可能產生損益(根據慣例主要為利潤)的債務重組四大情況:第一,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實際支付現金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第二,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第三,當債務轉為資本,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之間有差額,也可產生損益;第四,修改其他債務條件,使得重組債務的前后入賬價值之間存在差額??傊切┴搨痤~較高又有可能獲得債務豁免的公司,可能會因此獲得較高的收益水平。
六、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變革
以前我國沒有制定有關企業合并的會計準則,實踐中主要參照財政部頒布的《企業兼并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等法規文件。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以及證券市場的發展,采用企業合并來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企業越來越多。隨著合并方式的創新尤其是換股合并方式的出現,現有的相關法規已逐漸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此外由于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企業的利潤往往有很大的影響,缺乏相應的規范將使會計合并信息缺乏可比性,也不利于投資者了解合并所使用的會計方法。同時,合并會計方法選擇的混亂,也使證券市場的投資理性受到削弱。新的企業合并準則立足中國的實際,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的合理內容。新準則明確了企業合并的概念,劃分了企業合并的類型,明確規定: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采用“購買法”進行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采用“權益結合法”進行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并規定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以賬面價值為會計處理基礎,而對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則以公允價值為會計處理基礎。新的規定限制了上市公司通過合并或置換等手段制造利潤的行為。
七、合并報表基本理論變革
新的合并會計報表準則以國際上現在通行的實體理論為基礎,規定以控制為基礎確定合并財務報表合并的范圍,明確在確定合并范圍時不再強調重要性原則,即無論是小規模的子公司還是經營業務性質特殊的子公司均納入合并范圍,重要性原則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內部交易的抵消和相關信息的披露上;取消了1995年財政部并一直以來實施的《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中的“比例合并法”;新準則還規定了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不屬于母公司的份額,應作為非控制權益在合并資產負債表所有者項目下單獨列示;另外在新準則中還明確了合并現金流量表正表和補充資料的編制方法。新準則對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作出了比較全面的規范,其依據的理論已經由原來的側重母公司理論轉化為側重實體理論,并更多地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要求對所有母公司能夠控制的子公司均應納入合并范圍,而不一定考慮嚴格的股權比例。這一規定將使上市公司利用母公司或子公司進行利潤操縱的行為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八、關聯交易內容的細化及關聯交易披露的變革
新準則關于關聯方的界定,無論在內涵上還是外延上都對現行準則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和細化,例如:現行準則規定的關聯方有“(1)直接或間接控制其他企業或受其他企業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業控制的兩個或多個企業(例如: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間);(2)合營企業;(3)聯營企業;(4)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或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5)受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或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直接控制的其他企業?!倍聹蕜t對上述規定進行了細化分類和補充之后變為九條,例如:將現行準則的第一條直接明確細分為3條:(1)該企業的母公司;(2)該企業的子公司;(3)與該企業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業。還增加了3條:“對企業實施共同控制的投資方”、“對企業施加重大影響的投資方”以及“該企業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或與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其他企業”。另外,新準則還對“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和“與主要投資者或關鍵管理人員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等概念進行了明確的界定。除此之外,在不構成企業關聯方的內容中增加了“與該企業共同控制合營企業的合營者”。新準則在對關聯方的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取消了現行準則中有關“個別財務報表中關聯方的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豁免”,增加了有關信息披露的內容,這對規范上市公司的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遏制關聯方之間不公允的關聯交易必將起到十分重要的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6.
[2]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企業會計準則》,2001
(一)研究性教學的類型研究性教學的類型
主要有第一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教學。第一課堂教學指的是專業教學計劃之內的教學過程,而第二課堂教學是正規教學計劃之外的教學過程。第一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是主體,第二教學課堂更強調應用性,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為密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性教學以第一課堂教學為主,但也要充分考慮第二課堂的教學,即充分發揮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研究性的作業方式讓學生通過實際調查,更深入地理解第一課堂所學知識。
(二)研究性教學的方式
1.案例式教學
運用案例進行教學的方法,就是由教師或學生提供案例作為教學對象。教師和學生一起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評價,學習、借鑒案例提供的策略,吸收案例討論中有價值的觀點、方法,內化為自己所學知識,增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專題式教學
就是教師或學生提出有代表性的問題,在課堂上以專題的形式進行教學。基于提出的具體問題,師生間可以充分地互動,相互探討。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最后,針對提出的具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
(三)研究性教學的手段
1.課題牽引,以研促教
現在,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授課教師,手里都有立項的課題,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把課題相關的內容帶入課堂教學之中,把自己的一些研究性的觀點或方法傳授給學生,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這些意見一方面說明學生的注意力被教師吸引,提升了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師對研究的課題認識得更為深入,可謂一舉兩得。
2.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為研究性教學提供了設施條件上的保證,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它比傳統板書式教學具有明顯的優勢,使課程內容由無趣地灌輸變為圖文并茂的動態傳播,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量,也使課堂氣氛變得既緊張又活躍,需要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有助培養學生思考分析的能力。
二、黑龍江省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性教學的成果與收獲
(一)形成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科研———教學”一體的專業特色
“研究性教學”不需要固定不變的教學形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地進行教學方式的靈活變通。學生從問題出發,在教師引導下自由探究,既獲取知識,又產生問題意識,形成研究習慣,增強研究與創新能力。這樣一來,就可以把漢語言文學這一傳統的以教師“教”為主的專業,逐步發展成“科研———教學”一體的專業,既保持了該專業原有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加入了應用性、社會性、研究性的要素,這也是時展的需要。
(二)推進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改革
漢語言文學專業包含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等10來門課程,我們應將課程進行科學的優化,將課程的內容進行必要的精簡,每門課程內容的設計都要綜合考慮最新的知識結構,結合社會發展和新知識結構,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內容;將課程結構合理優化,考慮學科的基礎,科學設計內容體系;將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減少或避免內容的重復。另外,為了提升該專業學生的能力,還要將課程內容設計得具有一定的應用性,結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讀、寫、說能力。
(三)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研究性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學習運用知識、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原有的知識權威優勢不復存在。這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比傳統教學方法更高的要求。同時,研究性教學也給師生間提供了更多接觸的機會,這有助于拉近師生間的關系,這便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互動,也使得教學在相互配合的良性氛圍內有序地進行,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四)培養了大批研究型教師
關鍵詞: 英語論文寫作 教材編寫 高原理論 知行結合通變律 母語正負遷移
引言
從2005年開始,各高校陸續進行了英語課程設置改革,使得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基本思路是在綜合英語的基礎上,增加文獻閱讀、英語文化與論文寫作等課程,形成基礎+文化+論文寫作的課程設置模式。筆者從2012年開始對學生需求進行調查,并從學院學報入手,分析非英語專業科技人員在論文寫作方面的短板,從而明確學生需求和教學努力方向,于2013年完成了科技論文寫作教材的編寫,并已在學院正式使用。
一、市售通用英語論文寫作教材簡介
目前市售英語論文寫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陸效用的《研究生英語論文及應用文寫作》、戴福林的《英語論文寫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程》。上述寫作教材針對所有研究生,在語言水平和專業材料的選編上沒有很強的針對性。另外,由于傳統教材一般將各項規則和常用語句羅列在文中,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引起疲勞。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編教材,提高專業和語言水平的對應性,如俞炳豐的《科技英語論文實用寫作指南》面對的就是本校制冷與空調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選用的示范及練習材料均為制冷與空調專業材料;而陳蘇、黃彥的《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則針對材料化學化工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業大學相關專業。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軍校沒有專為博士生開設的用英語講授的論文寫作課,且由于專業設置的特殊性,往往沒有合適的市售教材,因此,相關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學校專業的設置,自行編寫適合本校使用的英語論文寫作教材。
二、教材編寫的理論依據及實現方法
(一)理論依據。
英語論文寫作教材的理論依據主要有:
1.高原現象。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語言的綜合應用和抽象的歸納能力成為語言水平的體現。在高級階段,語言水平的進度明顯放慢,此稱為高原現象。心理學家將學習劃分為六個階段:無進步階段、迅速進步階段、學習速度逐漸減慢階段、高原階段、再次緩慢進步階段、進步再次減慢并臨近極限階段。博士生英語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階段,即高原階段。到碩士階段,學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書面詞匯,并以英語知識的形式保留在學生記憶中,但并沒有固化為學生的語言技能。這些英語知識正是博士階段英語論文寫作中需要大量運用東西,如果在博士階段沒有及時、足夠地應用,這些知識將很快遺忘。
2.寫作過程中的知行結合通變律。路德慶認為,寫作理論與寫作實踐必須結合起來,將詞匯和寫作知識綜合應用到實踐中,才能最終將語言知識轉變為真正的技能。寫作具有實踐性、操作性、綜合性和動態性的特點,是一個逐漸積累提高的過程。
3.學習過程中的母語遷移。根據二語習得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克服”母語規則,以避免對目標語的學習造成影響,此為母語負遷移;如果母語固有的語音、詞法、句法與目標語相同,學生就可借助母語順利進行目標語的學習,此為母語正遷移。
(二)實現方法。
根據以上理論,我們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現象。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不再進行單一的知識灌輸和條框羅列。本教材每一課分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組成,通過這些task的練習,學生由被動方轉為主動方,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枯燥,在練習過程中有很強的成就感,學習樂趣和教學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據寫作教學規律進行教材內容設計。筆者根據知行結合通變律和寫作活動的四個特點,在設計練習時環環相扣,逐步提高。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大量操練,對科技論文的結構、常用句型有了較深刻了解,可積極運用學到的知識寫出合格的英語論文。
3.利用母語正遷移,克服母語負遷移。博士生對漢語論文的結構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對照英語論文范文進行語篇結構的構筑。范文材料全部選自權威期刊,語言簡潔準確流暢,一些常用語句,如文獻綜述、論文結構敘述、研究結果的表述和結論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對應段落,對學生掌握英語論文結構和以上部分語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國學生在進行論文寫作時,很容易受到漢語的影響,在題目翻譯、摘要翻譯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筆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學生推敲、評判和改進。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選自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學術期刊,具有語言錯誤比較典型的特點,可對學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據以上理論所編教材的特點
(一)實用性。
本教材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和寫作規律理論,參照國家教委《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英語學位課程考試大綱》的要求,在語言上符合非英語專業博士生的外語水平,適合課堂應用。
(二)專業針對性強,具有鮮明的軍事特點。
本教材所選材料覆蓋了本院博士生各專業,對于學生熟悉本專業論文結構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符合寫作課程教學規律,針對中國人學習英語語言的特征設計練習。
本教材選材精細,學生可通過閱讀范文較快掌握英語論文的結構和常用句法,并接觸大量的專業詞匯。另外,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評判和改進,可讓學生在今后的論文寫作過程中避免中國式英語的錯誤。
(四)理論講述和練習不枯燥。
本教材用大量的引導性、適應性和提高性練習克服了傳統寫作教材的沉悶枯燥,學生通過練習熟悉了寫作理論,強化了成就感,提高了學習論文寫作的興趣。
結語
博士研究生論文寫作教材的編寫是一個比較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針對學生所學專業進行內容上的選編,在編寫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實際水平,又要避免課程內容的枯燥。按照高原理論、寫作過程中的知行結合通變律和母語正負遷移規律編寫的論文寫作教材針對性強,趣味性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浸潤在本學科或相近學科的語言材料中,有利于熟悉專業詞匯和句法,避免中國式英語,寫出符合國際規范的英語論文。
參考文獻:
[1]胡庚申.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陸效用.研究生英語論文及應用文寫作[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近義詞;辨析;研究綜述
一、引言
本文對七大期刊進行了近義詞辨析論文窮盡式的搜索。這七大期刊分別為《漢語學習》、《世界漢語教學》、《語文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語言文字應用》、《語言研究》、《中國語文》。并把所有已找到的近義詞辨析的論文按照詞性的不同進行了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名詞(84篇);動詞(64篇);形容詞(19篇);副詞(80篇);代詞(15篇);數量詞(15篇);介詞(6篇);連詞(15篇);助詞(16篇);語氣詞(3篇)以及還有可以歸為套語(2篇)和格式(14篇)的近義詞辨析的論文。
下面對近義詞辨析的論文的時代特點進行進行簡單的總結和概括,使讀者能對1979年以來的近義詞辨析的論文有一個總的了解,以便讀者能夠明確將來的研究方向,為讀者的研究指明方向。
二、二十幾年來近義詞辨析論文的特點歸納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漢語作為外語教學逐漸發展壯大起來?,F在的發展速度已非常驚人。但初期到現在的近義詞辨析的論文呈現出一系列是特點。下面簡單說一下。
1.論文寫作形式的特點
有的文章是以隨感和雜記的形式出現,它們的篇幅往往很短小,特別是在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研究初期更是這樣,沒有現在發表的論文那么規范正式,甚至連摘要、關鍵詞以及參考文獻都沒有。當時的文章只是簡單的對兩個近義詞進行比較,說明兩者之間的不同,而且辨的也不是很透徹。如:龍啟群1982年發表在《漢語學習》第1期的《“啟事”和“啟示”》就是一個例子,主要從不同的詞性角度對二者的基本意思加以區別。再如:金有景1982年發表在《漢語學習》第4期的《“惡夢”和“噩夢”》、金有景1986年發表在《漢語學習》第1期的《“糖坊”與“糖房”》等等。
但近幾年,論文變得更加規范,辨析地更加深入,語料來源也明確起來,變得更加地規范,格式也變得更加完善,趨于完美。舉個例子:莫彭齡2004年發表在《語言教學與研究》第6期的《詞匯的“詞”、語法的“詞”和修辭的“詞”》主要從詞匯、語法、修辭三個角度對“詞”進行了考察。這是因為對外開放以來,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發展地更快了,有更多的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漢語,它們對能夠解釋漢語近義詞的書需求更大了。原來只是對本族人的漢語教學的那些知識已經不能滿足外國人學習漢語近義詞的需要了。原來漢族人認為沒有問題的詞匯,也不會想到它們之間存在著差別的詞匯,因此也就不會說出不象話的漢語句子,但對外國人來說卻成了問題。比如:“被”、“被…所…”、“為…所…”之間的差別就是很多留學生困惑和出現偏誤多的地方。再比如“重視”和“講究”之間的區別也是留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因此,這就需要我們作為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研究者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漢語里的近義詞,深化和細化它們之間的微妙差別,使留學生能更好地學好漢語的近義詞。
2.研究對象:
詞性多,基本覆蓋了所有詞性,覆蓋面廣。
1)由原來的單一語言內部詞匯的比較轉向多個語言詞匯的對比研究,出現了漢外對比的論文,研究變得更加深入。例如:由章紀孝和水野義道兩位先生1984年合寫并發表在《語言教學與研究》第01期的《漢語“更”和日語“もっと”》主要從語法關系和意義上進行了比較兩者的異同。周時挺1986年發表在《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的《and和而》主要從十大方面說明二者在語法關系上的相似之處。再如王鐘華1986年發表在《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的《漢語的“什么”和法語的“que”》以及元元1981年發表在《漢語學習》第2期的《“”和“們”》都屬于這一類漢外對比的論文。
2)除此之外,方言詞匯對比分析比較的論文也漸漸多了起來,對方言詞匯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例如:史秀菊2003年發表在《語文研究》第1期(總第86期)的《臨猗方言的結構助詞“奈”與“哩”》主要從臨猗方言結構助詞的分布、“奈”的語法功能、“哩”的語法功能、以及“奈”、“哩”成因分析這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再比如饒長溶1996年發表在《語文研究》第2期(總第59期)的《長汀方言助詞“嚟”和“咧”》;以及陳茂山1995年發表在《語文研究》第3期(總第56期)的《定襄方言的“咾”和“唡”》均屬此類。
3)另外也有普通話與方言詞匯的對比研究。比如:沈懷興2005年9月發表在《語言研究》第3期的《“知不道”和“不知道”》說明了兩者不僅來歷、結構均不相同,而且本義完全不同,引申義亦不盡相同。
4)當然也不乏普通話近義詞詞匯之間辨析的論文,而且這一類論文占的總數是最多的。簡單舉一例加以說明:周小兵1994年發表在《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的《“常?!焙汀巴ǔ!薄分饕疾炝诉@兩個詞在語法分布上的區別并解釋了它們在意思上的差別。再如周小兵與鄧小寧2002年發表在《漢語學習》第1期的《“一再”和“再三”的辨析》、張發明1984年發表在《漢語學習》第6期的《“一會兒”和“不一會兒”》均屬于此類論文。
5)辨析論文從原來單純辨析幾個詞的區別到研究幾個近義詞的功能應用。肖奚強2002年發表在《語言研究》第4期(總第49期)的《“正(在)”、“在”與“著”功能比較研究》,文章分析了“正(在)”、“在”及“著”之間的異同。認為“正、正在、在”是表態副詞,都表示動作的進行,其態意義的核心是“進行”。但三者在語用功能上也互有異同。
6)最后,我們從各個詞性角度分類的論文數量可以看出名詞、副詞和動詞類的辨析論文的數量是最多的。相對地,虛詞類的文章則相對較少。所以,虛詞類方向的辨析論文應是今后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1)從原來單純的辨析到現在綜合運用綜合、分析、定性與定量的方法來闡釋詞語之間不同的文章漸漸地多了起來。早期的文章只是單純地說明詞語間的不同,而沒有運用數據統計等各種分析手段來辨析。如徐靜茜1981年發表在《漢語學習》第6期的《“起”和“上”》以及金有景1981年發表在《漢語學習》第4期的《“實驗”和“試驗”》都屬于這一類的文章。而近幾年的辨析論文的研究方法變得愈加地完備而科學。例如:莫彭齡2004年發表在《語言教學與研究》第6期的《詞匯的“詞”、語法的“詞”和修辭的“詞”》。
2)從原來的手工到現在利用高科技計算機手段來收集語料。收集的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身有體會的。
3)不僅只是詞匯層面的辨析,也擴展到了語法層面。如:李茉莉1990年發表在《漢語學習》第3期的《試比較漢語表示完成的動態助詞“了”與日語表示完成的助動詞“た”》對比了“了”與“た”在“時”、“限制性”、“單一性與多用性”方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