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8: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承傳統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統計分析;傳統文化;繼承;創新發展
我國是一個擁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國家。傳統文化具有極為強大的傳承性,只有通過對傳統文化繼承,才能夠不斷增強一個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信心。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不斷在困境中崛起,主要在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繼承中從未中斷過。但在科技和文化日新月異的時代,傳統文化的繼承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值得我們深思,要改變這種狀態,只有通過對傳統文化不斷的創新。由于國內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成果大都以期刊論文、學位論文以及科研項目報告的形式出現,本文的數據來源主要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等期刊網站和平臺。數據節選的時間為2000—2016年。另外,為了更好認識了解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本文統計分析的重點主要側重于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成果的數量、質量、關鍵詞、研究區域的分布等方面。
一、國內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現狀的統計分析
以“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為題目在“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上進行精確搜索,得到共計362篇期刊論文、72篇學位論文,其中碩士學位論文46篇、博士學位論文26篇;以“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為題目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中進行精確搜索,發現出版的相關圖書23本,其中包括教育知識管理領域出版的相關圖書14本、以知識網絡命名的有關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圖書9本;以“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為題目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檢索,共計得到386篇學術文章。(一)關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期刊文獻數量分析。我國國內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從2000年起經歷了萌芽期、興起期、發展期、迅速發展期四個階段(如圖1所示)。2000—2004年共計發表期刊論文24篇,為萌芽期;2005—2008年共計發表期刊論文68篇,有顯著的興起跡象,為興起期;2009—2012年呈現出一個較為明顯的發展趨勢,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逐漸發力,此為發展期;2013—2016年,期刊發表數量節節攀升,圖1中坡度變化明顯,這說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受到的關注度正在迅速擴大之中,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學術地位也在持續上升。(二)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期刊文獻的質量分析。通過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學術論文和被引用次數靠前的論文進行檢索,得到的結果如圖1所示。從圖1中可知,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重要論文也就是被高引用論文總體而言被引用的頻率不是很高,高引用論文的出現主要集中在2013—2016年期間,占43.78%;而在2000—2004年期間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高引用文才占到7.7,這說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在不斷的發展,有深度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三)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學者的區域分布分析經過調查統計,關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學者總共有348位,在我國大部分省市都有關于我國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的研究,并且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在區域上比較集中,有50%的學者來自于北京、江蘇、浙江、山東、湖北、上海等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省市。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在全國大范圍的普及說明了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的重要性,而研究學者在一定區域的集中則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有利于發展研究的交流和知識的共享,有利于提高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效率。
二、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發展趨勢分析
(一)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已經成為文化發展領域研究的重點。從近幾年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期刊論文中所出現的高頻率詞匯來看,雖然在2000年就有學者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進行研究,但是那時候的研究成果與現在的研究成果之間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有著迅速的發展,但是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仍然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等待著我們去不斷完善??梢灶A料的是,隨著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不斷完善發展,傳統文化必定會在現代社會中發揮出它積極的作用。(二)青年研究學者將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主力軍。近幾年來,青年研究學者越來越有成為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主力軍的趨勢。雖然當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領域經典論文的發表作者較多的還是中年群體,但是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上來看,青年研究學者由于在搜索和學習先進的方法與執行力等方面的優勢逐漸成為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主力軍,這也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從國家有關部門提供的補助資金上來看,2012—2016年,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所提供的補助資金還是十分可觀,其中大部分資金都資助于青年研究學者所申請的研究項目上。從圖書資料上看,青年研究學者在網絡研究著作的發表中占極大比例,幾乎占據了網絡研究著作的半壁江山。其中,全部碩士學位論文和絕大多數博士學位論文都來自于青年研究學者。總的來說,青年研究學者在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領域具有很大的優勢。(三)國家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資助力度。通過對歷年國家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資助項目和資助資金進行統計分析,我們對國家未來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資助力度可以進行預測。我們預測未來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將會得到國家穩中有升的資金資助支持,這意味著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將具有可持續性的發展,并保持著它具有的獨特優勢,受到整個學術界的普遍重視。在國家資金資助的幫助支持下,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熱潮將會有一段時間的持續,在這段時間中,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相關成果數量將會增多,并且會呈現出更加優質的研究成果,從而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領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完善補充。(四)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成果的數量將不斷增多。通過對歷年有關于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圖書資料的發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我們了解到,由于受到學術界的大力支持和政府資金的補助力度不斷加強,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領域的成果會越來越豐富,期刊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發表數量也將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有關學術專著的發表數量也會慢慢增多。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成果會走向完善化和多樣化,而具有完善化和多樣化的研究成果會反過來帶動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不斷發展,從而將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推向一個更深更高遠的層次。
三、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中的應對策略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許多學者認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來解決。第一,去除傳統文化中的糟粕,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對現代社會的發展仍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文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必須堅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繼承傳統文化并不是頑固不化、封閉保守,而是要融合了如今現實的需要。第二,在繼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步的不竭動力。任何事物都是在變化發展著的,傳統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對于傳統文化的發展需要不斷的創新,要適應時代文化發展的潮流與需要,不斷拓展傳統文化的內涵,創新傳統文化的形式,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也能開出絢爛的花朵,這樣才能讓傳統文化一直正確影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第三,不斷加強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推動傳統文化的融合。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雖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甚至在某些內容上還形成了對立,但是每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擁有屬于它自己的優點,這就是為什么傳統文化能夠一直存在的原因。不斷加強國際文化的交流合作,吸取國外傳統文化中的優點來豐富本國的傳統文化,可以增強我國的文化實力,促進傳統文化的不斷發展。相互借鑒,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合理的文化借鑒可以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發展,充實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使得傳統文化可以更好的適用于當今文化的發展需求。
2000年以來,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國內對于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發展顯現得十分明顯。從2005年開始,發展變化顯現得就更加明顯了,期刊論文和學術論文數量迅速增加。國家對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資金補助力度也是呈現出持續增長趨勢??蒲袑W術期刊上有關于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載文數量的不斷增多也表明了我國學術界也開始投入到有關于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的研究當中。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的不斷深入使得傳統文化更加能夠適應現代文化的需求,也讓相關的科研學者能夠展開更為深入的傳統文化繼承與創新發展研究。
作者:焦美娜 邢長清 左福國 鄧秀武 梁志強 單位:灤平縣文化旅游廣播電影電視局 灤平縣局 灤平縣民政局 灤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灤平縣生產力促進中心
參考文獻:
[1]王成越.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開封農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5.
[2]鄭文堂,鄧蓉,華玉武,高建偉.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J].現代化農業,2015,(2):46-48.
[3]季曉蓮,吉文麗,康晉.西北地域傳統文化保護背景下的景觀設計研究[J].北方園藝,2014,(17):212-216.
[4]王艷,淳悅峻.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問題芻議[J].山東社會科學,2014,(6):103-106.
[5]亞合亞江•吾拉依木.喀什地區維吾爾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4.
關鍵詞: 國學基礎類課程 高師院校 教育價值
國學是傳統文化之根本,是中華文明延續幾千年的精華之所在。自清末西學東漸以來,國學地位不斷飽受挑戰和打擊,以至于有一蹶不振之象。然自上個世紀末以來,一股對于國學重視和研究的潮流卻悄悄興起,彰顯了傳統文化的強勢回歸。在這種國學熱的影響下,各地有關國學的各類教學機構和研究院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需要注意的是,傳統文化的弘揚絕不是以社會上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熱情便能完成的。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不僅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還需要通過教育的手段來完成。正如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所說:“世運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學?!雹僦挥性诮逃屑訌妭鹘y文化的熏陶和滲透,才能讓國民不忘傳統,才能讓民族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因為高等師范類院校有著為國家教育培養后備人才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高師院校中開設國學基礎類課程,其必要性和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
一、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偉大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根基所在,它不僅是維系民族團結的向心力,更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數千年而依然不倒的精神源泉。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說:“不管愿不愿承認,也不管是不是喜歡,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國家的文化傳統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談行為顯示著這個傳統的或優或劣的特色。而國學作為固有文化傳統深層的部分,已經滲進民眾的心靈,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現代生活?!雹?/p>
傳統文化的精華包含在國學當中,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更需要通過國學的教育和傳承來實現。高師院校在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承體系中有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吧倌曛莿t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大學是一國青年教育之根本,是國民素質養成的搖籃,高校既是培養人才、研究學問的主要場所,更是傳承文化、影響社會風氣的重要陣地,在高校推進國學基礎類課程的教學改革和教學實驗,能夠最直接地影響整個社會,讓傳統文化的觀念深入人心。高師學生是當今高校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將國學教育推行至高校在校學生可以讓傳統文化能以更快的方式傳播,也能以更深遠的方式進行傳承。國學課程的開設,并不僅僅是某部國學經典的學習,而是要通過國學課程的開設和傳授引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從而讓傳統文化理念通過大學校園傳播到整個社會。
另外,高師學生將來是中小學教育乃至大學教育的主要師資力量,只有在他們的身上實現傳統文化的熏陶和積累,將傳統文化傳至整個社會的目標才能順利實現。我國高校師范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面向將來的中小學教師,高等師范院校的教育目的便是為將來培養合格的中小學或大學教師。從這個方面來說,高師學生的身上背負著為國家教育下一代乃至下數代的神圣使命,如果連他們都沒有很好地接觸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甚至缺乏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將來整個國家教育的前途堪憂。所以,只有從教師后備力量的培訓基地——高師院校開始,增設國學基礎類課程,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品德、審美情趣首先通過高師學生來傳承,再通過他們繼續傳承到中小學學生中去,這樣才能從教育的根源上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二、有利于高師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
對于高師院校中文專業的學生而言,獲取國學中古代文學及文化類相關的知識是他們提高專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及從教能力,國學基礎類課程的開設顯得尤為必要。
1.國學是中文專業學生學習和提高的基礎。中文專業的學生如果沒有深入接觸過經典的原典作品,只靠從教材上獲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如今在研究生以上層次的教育和教學中,原典的精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不僅中文專業,其他文科類專業的導師也都非常重視研究生對于原典的深入理解和剖析。但在本科階段,目前高校中文學科課程設置中課程越設越多,導致專業越分越窄;各類概論、通論設置過多,導致學生只會用教材上面的觀點應付考試,而很少讀甚至不讀經典作品,以致空疏學風日盛,踏實作風漸衰。
正是由于高師院校中大部分中文專業的學生對傳統國學原典接觸過少,導致基本專業知識不夠牢固,知識面既不深厚,更不寬廣。筆者通過對數所師范院校文學院的問卷調查,發現許多學生甚至連四大名著都沒有通讀過,更遑論對其他經典原著的閱讀。而且即便有部分學生對于四大名著有所了解,對于其中的基本梗概和重要細節也沒有印象,透露出當今中文專業學生對于原典的精讀、細讀遠遠不夠的現實狀況。
反觀我國近現代優秀的學者、文學家,他們無不具有良好的國學功底,如魯迅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郭沫若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十批判書》,朱自清著有《經典常談》,聞一多著有《古典新義》等優秀的傳統文化研究著作,其他如巴金、老舍、冰心、茅盾等人,也都具有深厚的傳統國學功底。國學經典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精練含蓄的語言表達,細致傳神的描段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數千年的文化積累和精神沉淀造就了國學經典作品的渾然天成,使其既覃思深致,又簡約易懂。加強國學基礎類課程的開設,讓中文專業的學生從整體上對傳統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和把握,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作為將來的中小學生語文教師,如果缺乏國學根底,缺乏對于傳統文化的深層理解,不僅無法提高自身的學術素養,而且無法滿足日常教學。在當今的中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國學基礎的教育和啟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曾經明確提出:“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范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睆男W教材中的識字啟蒙詩《一去二三里》,到高中教材中《左傳》、《論語》的選篇,人教版、高教版等主流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國學經典作品在中小學教材中所占的比重隨年級的增長而逐漸遞增,包括古典詩詞、古典散文、雜劇戲曲、明清小說在內的國學經典作品幾乎占到部分年級課時的百分之五十。如果教師對于這些國學經典沒有透徹的認識和了解,深厚自身的國學底蘊,就無法適應當前的教育需求。因此,面對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相關課程比例增大的實際問題,在高師院校中文專業中增設國學基礎類課程,是提高高師院校中文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有利于高師學生的師德養成
師德是教師教育的靈魂,良好的師德是一個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這就意味著,要想將高師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教師,單純教會他們高深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學校必須加強對他們的師德培養,讓他們在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就具備良好的師德。對于高師院校學生而言,在大學過程中形成高尚的師德,是他們在大學學習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師德教育可以讓高師學生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明確教師的職業職責,加深對于教育和教師職業的理解。
當前的高校師德教育主要通過開設專門的師德課程如《教師職業道德》、《師德修養》等對學生進行師德方面的教育,然而這種僅僅希望通過一兩門課程的道德學習便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的想法不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相當不負責任和危險的。因為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是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實現的,單一途徑的教育很有可能變成純粹的道德說教和道德灌輸,這樣不但難以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還很有可能引起學生的漠視乃至反感。所以,高師院校一定要通過多個渠道,運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師德方面的教育。
國學基礎類課程的開設,除了讓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使其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通過國學課程的學習了解前人的智慧外,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當前師德教育的壓力。因為中國古代教育實際上是一種人文主義的教育,它是“以做人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與智慧,而不只是單純的知識”。③比如,《論語·述而》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痹诳鬃拥慕逃?,作為知識的“文”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對于德行的教育則占了三個方面。《論語·述而》中也將德行列為孔門四科之首。
另外,在國學基礎類課程的學習當中,不僅可以學到孔子、荀子、朱熹等古圣先哲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而且可以學到很多中國古代教育家的優秀品德,從而對學生良好職業道德的樹立產生積極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如《論語》中孔子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及“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強調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及教育中“身教”的重要意義。又如通過《禮記·學記》的學習,從中領會教學相長的思想:“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另外,古代師生之間交往的佳話如孔子對學生的接濟、對生病學生的探望,以及朱熹帶病教學等典故也都可以在專門的師德課程之外引入,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師德教育。
注釋:
①張之洞.勸學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42.
②袁行霈.國學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一、結合現實,提煉出具有時代意義的新國學思想。
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高中階段,以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性認識為重點,引導學生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閱讀篇幅較長的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學和傳統藝術鑒賞能力;認識中華文明形成的悠久歷史進程,感悟中華文明在世界歷史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貢獻,吸取前人經驗和智慧,培養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抵抗困難挫折的能力;感悟傳統美德與時俱進的品質,自覺以中華傳統美德律己修身;了解傳統藝術的豐富表現形式和特點,感受不同時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接觸和體驗祖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民俗風尚,了解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遺產。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認識國家前途命運與個人價值實現的統一關系,自覺維護國家的尊嚴、安全和利益。”
二、讓國學教育與各學科教學融會貫通,真正成為啟智育人的源頭活水。
在國學進校園后“由誰教”“怎么教”這些問題上,不同的學校也會采取不同的舉措,如有些學校讓語文教師放在語文課中作為拓展閱讀資料,有些學校則由德育教師或心理教師放在班會課上教,還有些學校專門開辟出校本教材,由專職教師來教?!安煌娜撕筒煌恼n時,必然會導致不同的教法。其中絕大多數學校就更側重于字詞含義的理解,而非生命的感化?!边@讓“國學教育”變成了語文教學的“擴展版”,學生自然不會喜歡。
這種傳統文化教育“語文化”的傾向,尤其表現在對字詞、語法的過度關注上。中國古代文化中有音韻學,并沒有語法學,而國內目前的傳統文化教育卻本末倒置,學生并不在意其文化內涵和價值是什么,只是為了考試而糾纏于支離破碎的字詞意義。
真正的國學教育是要通過各學科的教學將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慢慢浸潤到學生心中,既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逐步內化成學生的自身修養,也進一步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弘揚和滲透傳統文化的內容,培養和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使學生成為既有傳統美德,又有傳統文化素養;既有民族精神,又有時代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三、堅持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方法,注重發揮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
傳承傳統文化要堅持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的路子。既要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又要加強家庭、社會與學校之間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通過對學生進行民族文化了解程度與接受內容等情況的現狀調查分析,依托社團開展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研究,具體內容可包括古詩、成語故事、歇后語、諺語、對聯、古代名人故事、家鄉傳統文化等。要讓學生通過開展國學實踐活動,繼承和弘揚本土文化。開展探求家鄉特有節慶、傳統習俗,傳統文化節日及淵源、名勝古跡與由來、歷史名人和遺跡等活動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節慶紀念日中蘊涵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舉行古詩文默寫大賽、誦讀大賽和書法作品展覽活動,在文化熏陶的基礎上,汲取鄉土文化,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料,成為祖國優秀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學校應通過報刊、板報、活動和創建專題網頁等載體,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如在校園走廊上布置以古今中外詩文與格言為主要內容的文人字畫;校廣播站定期播放美文欣賞,網絡下載電視散文節目;每學年舉行一次校園文化藝術節和讀書節;定期開展文學社活動等等,創設濃郁、高雅、互動的傳統文化學習環境提升師生文化素養。同時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勵志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繼承良好的傳統道德品質。努力實現國學教育在中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時代價值,初步形成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升國學時代價值”為主要內容的校園文化建設經驗。
讓國學成為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踐和研究,通過各種渠道引領學生在祖國燦爛的文化長河中遨游,將優秀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我校從2003年提出“三禮”教育至今,學生的文明禮貌修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學生仍然缺乏書卷氣,學校的人文氣息仍然不夠。面對這種現狀,結合我?,F有資源,本著“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的原則,通過傳承經典文化,將誦讀經典作為提升我校學生人文氣息和文化素養的突破口,努力實現“書香校園,人文課堂,涵養教師,儒雅學生”的辦學愿景。
一、校園文化,營造書香文化氣息
為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生活情操,我校打造校園傳統經典文化氛圍。校園門口兩側建立“詩詞墻”;校園操場建立“雅儀厚德文化”長廊;“孝悌”文化墻;“論語”墻;“歷史故事”墻等,教學樓各個樓層根據不同的主題,展示各有側重的經典文化:經典名畫,經典唐詩,經典宋詞,經典人物等。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學校緊緊圍繞傳統經典文化來布置班級墻報;每月在校園展示櫥窗展示傳統經典文化主題;校園網站、微博上定期介紹學校開展傳統經典文化活動的動態;每天上學、放學時,無論學生走在校園的哪個角落,都能在學校生活中處處與名人、名家、名作、名畫、名曲作伴。
二、校本教材,編撰經典文化讀本
根據課題研究需要,學校組織隊伍編寫校本教材《經典誦讀選本》《三禮小手冊》《國學小知識》等讀本,從知識、文化到行為,把傳統經典文化知識與行為習慣融入國學教育,融入課程教學,融入課堂,融入學生的每日行為。
三、國學課程,經典文化融入課堂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但不應只是簡單的知識學習,更應肩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大新小學把國學經典引進課堂,開設國學校本課程,每學期有計劃、有方案、有落實、有檢查,以校本教材為主,兼收并蓄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的傳統文化知識,融入校本課程中。教育形式多樣化,鼓勵各年級的語文課教師大膽進行創新,以更多的教育形式進行課堂,并在相互之間進行交流。
學校設置《國學》課程,開設《國學》早讀,建立國學誦讀制度,編撰《三禮小手冊》,編撰《古詩詞誦讀選本》等,內容主要包括《三字經》《古詩誦讀》《弟子規》《論語》等選篇,讓孩子與經典同行,和圣賢對話,讓瑯瑯書聲彌漫校園,讓孩子接受傳統文化熏陶,仁義敦厚品行的培養,也讓語文課程和語文知識得以延伸。
通過每日一讀,每周一讀,師生共讀,親子共讀,達到全員參與、全員受益的教育目的。語文科組開展“讀國學經典,誦中華美德”朗誦活動檢查孩子們誦讀成果。
我們還通過開展古詩詞鑒賞社團、書法社團、古典樂器社團等,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孩子們學國學興趣盎然,舉手投足、言談舉止都有顯著進步。我們相信經過小學六年的堅持,孩子們儒雅的風度定會得以彰顯。
四、活動豐富,落實經典文化教育
在經典文化教育中融入豐富多彩活動,每周分年級開展詩文誦讀、名家介紹、名曲欣賞、名畫鑒賞集體展示活動。每學年開展古詩考級、誦讀之星、書香班級評選,書香家庭評選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等活動。學校每學期舉辦國學活動月,活動形式豐富,包括國學知識競賽、國學作文比賽、國學經典誦讀展示等,在活動中落實經典文化教育。
五、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文化素養
加強教師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通過不同形式的培訓、講座,教師讀書、分享等加強教師自身的文化修養。學校邀請專家進校園,為老師們開展講座培訓,分批次派教師外出參加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的經典文化素養。學校連續三屆參加全國傳統文化進課堂研討會活動,均有老師參加賽課、論文比賽,成果豐碩。
論文摘 要:人文傳統教育是以人的道德感、崇高感、理智感、美感為內容,以情感狀態、感覺水平、想象加工為形式,以自我愿望、情緒調控、體驗理解為功能,它既不脫離也不隸屬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而是作為教育的理念滲透,貫通于諸教育之中。隨著科技進步,利用現代傳播手段進行高校人文傳統教育越來越重要。本文從教育導向作用、凝聚激勵功能以及創新功能三方面闡述現代傳播手段在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一、教育導向作用
現代傳播手段的教育行為導向功能,就是在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的過程中,運用良好而恰當的現代傳播手段對受教育者進行引導的功能。高校人文教育通過現代傳播手段的運用和行為導向,形成良好的社會行為,從而促進我國高校人文教育的發展。
(一)整合信息,提高傳承品質
在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中,內容包含了文、史、哲、藝等學科總論性質的人文科學,該教育內容資源龐雜、信息量大,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積淀都有可能被納入其視野。這不但對參與者的資料掌控、知識積累和學術視野是一個全面的檢閱,同時也對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提出極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人文傳統教育既需要集成豐富的素材,同時要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輕松接受。運用現代傳播手段并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將文字、音、圖片、影像等靈活集成起來,通過選擇適當的媒介方式來呈現各種不同種類和用途的教學材料,使得需要具體展示的內容形象化,單一傳播形式生動多樣化,增強教學內容的表現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信息傳播的效率和品質。
根據認知理論,人類信息加工系統包括兩個獨立的通道,即加工聽覺輸入和言語表征的聽覺通道和加工視覺輸入和圖片表征的視覺通道,每個通道的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即僅有有限的加工發生在聽覺通道,同時也僅有有限的加工發生在視覺通道。人文傳統教育的大量信息,對學生接受來說,如果僅通過單一的通道加工,很容易造成高校人文傳統教育的思考負荷超載,而通過現代傳播手段的加工形式呈現的信息,讓學生能夠利用聽覺通道和視覺通道同時進行認知加工,從而提高他們獲得信息的效率。
(二)發展觀念,引領傳承方向
教育思想一般是較深層次的認識,是經過比較深入的研究形成的比較系統的穩定的思想體系,主要包括教育價值觀、教師觀、學生觀以及教育發展觀等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知識的傳遞,高校人文傳統教育是對人文社會知識的傳遞與創新,并為社會提供服務?,F代傳播手段改變了以往的教育價值觀念,以傳遞和創造知識、科技為主要責任的高等教育不僅在經濟上具有服務性的“外在價值”或“工具價值”,而且在經濟上具有獨立的“內在價值”。 現代傳播手段的發展為我國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的跨躍式發展提供新的機遇,數字產品和網絡生存的普遍化使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觀念面臨新的挑戰。現代高校應把現代傳播手段作為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文化教育發展的立足點,提高一個認識層次,把現代傳播手段看做是學校在人文教育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平臺,它應是高校提升水平和層次的最重要的立足點和支撐點。目前我們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實現信息傳播的自動化,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文化傳承。從本質上說,現代傳播手段之所以能使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產生革命性的變化,不在于它能提高傳統教學的效率和范圍,而在于它能創造出一種新的知識探求方法和學習方法。
二、凝聚激勵功能
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僅出現了大學生“國學熱”等現象,而且正逐步引領和示范著一個民族文化基礎的形成,這也表明現代傳播手段對我國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發揮著凝聚激勵的功能?,F代傳播手段對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的凝聚激勵功能主要體現在引導、凝聚、規范、精神激勵,通過現代傳播手段的應用,促使高校人文教育積極開展,對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模式、機制產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并努力實現理想的目標。
(一)凝聚力量,傳承優秀文化
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來源于我們對價值觀的認同,使我們個人把自己和國家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自愿遵循這些原則,創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高校作為文化重要的傳播地,現代傳播手段的在高效的應用加速了文化的傳播,大學生們亦因該強大的凝聚力而緊緊地走在了一起,激勵大學生團結合作,奮發進取。
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是在自然環境、經濟模式、政治結構等客觀條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現象與文化沉積。它既有深刻的內涵又有廣泛的外延,它散見于經典文獻、制度規章等客體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價值取向、倫理規范、行為方式、審美情趣等主體形式之內,經過數千年的演繹與揚棄,這種文化沉積已經深深的融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之中,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精神生活等各個領域,成為制約社會歷史發展、支配人們思想行為和日常生活的強大力量,它是中國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傳播手段極大的促進了文化的傳播,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也得到大力發展,對于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對于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以及重視大學生情操的陶冶,都因現代傳播手段的應用而得到極大的改善?,F代傳播手段以計算機技術作為支撐,靈活應用計算機處理文本、圖形、音頻、視頻的功能,并采用大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圖像、聲音,生動逼真地傳播和傳承傳統文化。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貫通,相互滲透,培養大學生團結協作、剛毅奮進、厚德載物、愛國愛家、憂國憂民、不屈不撓的基本精神。
(二)整合資源,協同文化傳承
現代社會價值觀逐步呈現多元化趨勢,文化的核心是價值。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未曾中斷的根本原因,是其價值的連續性?!凹核挥鹗┯谌恕保凹河⒍⑷恕?,“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為貴”,“仁、義、禮、智、信”等這些已是進入到我們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茖W與真理、民主與法治、自由與平等,這些共同的價值,既是中華民族團結凝聚的紐帶,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指導。文化的紐帶是知識,大學的全部活動以知識為聯結。大學的教學是傳播知識,大學的科研是創新知識,大學的為社會服務是運用知識,大學的圖書情報是收藏和處理知識,大學的國際交流是交換知識。知識就是大學的內涵,大學是文化的集中概括。
在從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要素看,它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和依托,以傳統文化本質為組成要件,并在形并包含了傳統倫理觀中的忠、仁、智、良、義、信、禮、儉、勇等基本要素,而這些恰恰是民族凝聚力形成與發展的基石與基因。一方面,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顯現著傳統文化的豐厚積淀,是精神與文化的結晶,另一方面,傳統文化對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起著決定作用,它制約民族精神的走向與發展,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靈魂。同時,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鞏固,又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增強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知識大爆炸的今天,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國高校傳承文化傳統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現代傳播手段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該整合多方面的文化資源,通過擴大現代傳播手段的有力方面,協同文化傳承。
(三) 兼容并蓄,激勵文化創新
我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精神激勵是長期的,現代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為我國高校傳承文化傳統教育帶來了契機。我國的傳統文化并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條件下,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文化的兼容。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重視人、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發動人、引導人、教育人、培養人和塑造人的人本主義。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常常在自覺和不自覺中對大學生產生巨大的精神激勵作用,使大學生們處于一種和諧人際關系的文化氛圍之中,擁有一種自信與自豪感,保持一種高昂的、積極的精神狀態。傳統文化讓大學生從內心產生一種高昂向上的情緒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它對人的激勵不是一種外在的推動,而是一種內在的引導,它不是被動消極地滿足人們對實現自身價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過文化的塑造,在企業群體中產生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每個成員從內心深處自覺地產生為國家走向成功而努拼搏的獻身精神。
三、創新功能
創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質和能力有三個方面:一是創新精神,即在創新活動中高度的熱情、自信心、獨立思考的品質和探索精神;二是創造性思維,即在創新過程中的思維,它是創新活動的核心;三是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一切創新都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只有在活動中依靠勤奮的勞動、高超的技術,才能把創新的思想變為現實。這種高水平的能力——創新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以扎實的知識和一般能力為基礎,從一般能力發展而來的。就是說,創新能力是和不同領域的學科知識及有關能力相聯系的。創造性思維不是一種單一的思維,而主要是兩種思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新穎的、靈活的、有機的結合。
(一)突破思維定勢,注重教學多元化
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強調在既定的目標下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學生總是照教師設計好的模式、計劃和教學步驟去學習,往往是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機械地記筆記,教師和學生都停留在“學會”的要求上,最終局限了創造思維和發展的空間。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應用,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要注重培養創造思維,拓寬發展的空間,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運用啟發式、談話法、討論式、研究式、實驗式的教學,將講授、自學、討論、研究、實踐結合起來,重視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讓學生從“學會”轉向“會學”。
目前對大學生的創新方面的教育多放在“實”的方面,即在開發腦功能,培養創新思維和觀察、想象、實驗、推理、分析、綜合等各種具體技能上下工夫,而對“虛”的一面,對創新的人文因素、環境的作用討論較少。但創新的原動力恰恰在“虛” 的一面,在人文,在人際環境。創新是在一定的知識、能力的培養訓練基礎上依靠環境的醞釀、啟迪、激勵而爆發出來的。人的創新思維也是這種起潛移默化作用的環境的引致變量。
因此,現代傳播技術為基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且直接參與思考和交流的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同時注重營建濃郁的人文氣氛,以實現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文化的教育多元化。
(二) 改革教學內容,高度注重個性的發展
一般而言,創新人才是有個性的人才,他之所以能夠創新,是在具備良好的全面素質基礎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個性。由于先天稟賦和后天養成的個體差異,大學生必然有自己不同的個性特征,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創新型教師是進行教育創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客觀需要和基本保證。教師隊伍只有具備創新素質,才能擔當起培養創新人才的重大歷史使命。應當從知識、能力和個性品質三個維度來構建創新型教師的綜合素質結構。創新型教師同時需要對知識結構有深入的把握。合理的知識結構是進行創新思維的硬件系統,是形成創新能力的基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同專業同年級學生按統一的學制、統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學習同樣的課程,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需要的多樣化。因此必須根據創新人才的成長規律,精選經典教學內容,注意把體現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特征的、多學科的知識交叉與滲透的趨勢和動向反映到教學內容中來。
因此,將學生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針對性有機結合起來,就要在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個性培養。我們的事業需要大量的個性鮮明的創造性人才,所以學校把“基本要求+特色”當作人才培養的總模式,其中的“基本要求”是指全面素質的培養,“特色”是指個性的發展。堅持這種模式,可望造就出一批頂尖人才來?,F代傳播手段的應用,為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和多元化,培養個性人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穎.《多媒體教學應用于高校人文學科的思考》,載《科技創新導報》2011年第7期.
[2]姚利民.《陳劍光.多媒體網絡技術背景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載《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第6期.
[3]蔣嶸濤、蔣雪湘.《培養創新能力——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載《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第7期。
語文看似是一門非?!办o”的學科,但實際上語文卻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許多文化都需要學生通過實際接觸才能真正有所領悟、有所感知。并且地域文化作為地域性極強的一種地域性文化,其本身就來源于生活,學生要想對該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就必須走出課堂,走入生活,通過親身感悟,親自實踐,才能真正領悟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所在。教師在授課時也不能僅僅將眼光局限于有限的書面內容,而應著眼于生活,將語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相聯系,充分利用周圍環境,通過實踐性教學讓學生走出課堂,在課堂外、生活中尋找不同于書面教學的學習機會。教師在開展地域文化的實踐活動時,還應注重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如在組織活動時,可以將一部分任務交給學生,由學生通過討論、設計、組織活動,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到家鄉的風土人情,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能力等,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若是在學期內組織實踐活動遇到課時有限,學生難以集中等問題時,教師還可以將這一實踐活動安排在寒暑假等假期中,如此一來,既豐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也充分地協調了各種問題。在實踐活動之后,教師還可組織一個交流會議,讓學生將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收獲通過各種形式展示出來,如圖片、論文、視頻等,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有所總結,有所收獲,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充實了文化底蘊,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增進交流,分享收獲。
二、將地域文化融入生活,將生活融入寫作
寫作是語文綜合素養的一個集中體現,也是學生情感最直接的宣泄方式,因此,教師應注重在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有意識地將地域文化融入他們的寫作之中。寫作往往需要學生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現狀,抒發真情實感,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地域文化融入其日常生活,將他們對于生活的感知融入寫作之中。通過上文中提到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對于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觸和感受,接下來教師就要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并將實踐后最深刻的感受融入自己的寫作之中。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有感情地朗讀自己的作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地域文化帶給學生的震撼,從而進一步地去體會那種感受,加強對于中國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的熱愛,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朗誦水平。
關鍵詞:傳統節日;困境;傳承;路徑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敝腥A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
一、中華傳統節日的主要功能
傳統節日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眾性的特點,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發揮著凝聚民族精神、調節人際關系及娛樂休閑等主要功能。
(一)凝聚民族精神功能。
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有效載體。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這一精神深深蘊含于傳統節日中,以清明和端午最為代表。端午節是最能反映愛國主義的一個傳統節日。公元前278年,面對汨羅江畔的叩問“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以自己的生命詮了釋愛國主義。清明節也體現了濃烈的愛國精神?!案钊夥罹M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倘若主公知我心,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苯樽油苽鬟_了自己的拳拳愛國心。
(二)人際關系調節功能。
傳統節日期間,人們通過祝福和贈禮等方式表達關心和掛牽,起到了調節人際關系的功能。春節的除夕之夜,家人團圓,和睦融洽。年后,人們拜年賀喜,聯絡感情。中秋同樣強調家庭和睦、人際和諧的重要性。清明節期間,人們除了舉行祭祖儀式,還相邀鄰里好友出游踏青,欣賞美好春光,這同樣能增進人際和諧。九月九重陽節注重尊老敬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人陪同年長的老人登高望遠,祈福老人長壽安康,這對于和諧代際關系,促進家庭和睦具有重要作用。
(三)休閑娛樂功能。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歷來具有娛樂性。春節,家家張燈結彩,戶戶燭火通明。年后,人們逛廟會、觀社火、觀賞舞龍舞獅,娛樂氣氛濃烈。元宵節,人們賞花燈、猜字謎,娛樂身心。清明節,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放風箏等風俗同樣具有較強的娛樂性。端午節龍舟競賽,重陽節登高就菊等都發揮著娛樂休閑功能。中秋節也頗有趣味。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
二、中華傳統節日遭遇的困境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改變,傳統節日或是被庸俗化為簡單的假日,或是淪為洋節>中擊的對象,或是變成商家吸金的噱頭。
(一)庸俗化。
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通知》,將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這使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有了保障,卻在客觀上埋下了傳統節日庸俗化的種子。購物、吃喝、聚會KTV、旅行等,成為人們“消磨”節日最流行的方式。傳統的互贈禮物的做法衍化成了行賄受賄、權錢交易;親友鄰里聚會蛻變成了講究排場、奢侈浪費的大吃大喝;走親訪友,娛樂嬉戲變成了聚眾賭博、酗酒鬧事……承載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節日,被庸俗化為購物節、吃喝玩樂節。
(二)邊緣化。
西方節日作為資本主義文化的一個載體,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洋節因其奇異性、趣味性贏得追捧,尤其青少年更是趨之若鶩。與洋節風盛行形成對比的是傳統節日的邊緣化。主要表現在:很多人崇尚洋節,而對中華傳統節日興趣淡漠,不甚了解傳統節日的起源、禮節、習俗和內涵意蘊等;許多青年兒童更多的認為年糕、月餅和粽子比不過肯德基、麥當勞等西洋快餐,認為逛廟會、放風箏、觀舞龍舞獅表演等習俗比愚人節、圣誕節等西洋習俗乏味無趣。
(三)商業化。
節日期間,商家盲目炒作禮品、宴席的檔次,而不顧節日所應傳承的思想文化內涵。如除夕的年夜飯,即是被商業化的一個重要工具。近年,一些地方一些酒店的天價年夜飯報道常常見諸報端,引發廣泛熱議。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本是最熱鬧愉快的時候,然而當下這種團聚卻也跌入了商業陷阱。商家將傳統節日視為賺錢贏利的契機,無視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這種行為有礙于傳統節日的傳承。
三、中華傳統節日的傳承路徑
我們需要從節日內涵、形式和產業化等層面探尋傳統節日的傳承路徑,堅持與時俱進。
(一)普及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要更好地保護好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就要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創新文化內容,使之既富有傳統韻味,又富有民族特色,還具有時代氣息,使男女老少都樂于參加?!?/p>
還原節日的本來面目,闡釋節日的緣起、習俗及內涵,并將闡釋規范化、權威化。青年對于傳統節日內涵及習俗知之頗少,相關部門必須向他們闡釋節日的成因和文化。只有節日內涵被接受,節日習俗被傳承,節日寓意被領悟,節日才能長久流傳。
拓寬民眾了解節日文化的渠道。人們主要通過“老一輩說的”這一途徑了解傳統節日及其內涵。在信息化時代,作為信息傳播主渠道,網絡、電視、報紙、雜志、書籍等大眾傳播媒體要擔起文化責任,為民眾提供更多了解傳統節日和節日文化的渠道。
(二)推進傳統節日的與時俱進。
我國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等方面發生了許多變化,這就要求對傳統節日保護及傳承的與時俱進。
傳承傳統節日,應該做到“保護”與“發展”、“創新”并重,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效對接。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說:“要過好傳統節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也就是說,在保持傳統文化基因的同時,要重視與時俱進?!蔽覀儽仨毴∑渚A,去其糟粕,不斷為傳統節日注入時代元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使傳統節日與現代生活方式相適應,與人們的精神需求相一致,形成“人人了解節日文化、人人參與節日文化、人人弘揚節日文化的良好社會氛圍?!?/p>
(三)發展傳統節日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以系列化、標準化、生產分工精細化和消費大眾化等方式,為公眾提供文化產品、服務和娛樂活動,對于傳統節日的保護和傳承具有重要作用。陶思炎認為:“節日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傳統節日風俗的傳承可以并行不悖。把‘產品’、‘產業’與‘傳統節日’相提并論,既順應了時勢的需要,也體現了文化創新精神。”
對于傳統節日文化產業而言,節日美食、飾物、服裝、賀節晚會、賀歲電影等都是重要的節日文化產品,這些產品在滿足當代人們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時,也能起到保護和傳承傳統節日的重要作用。節日旅游、書刊、動漫、體育等同樣應該構成節日文化產業的發展領域。
四、結論
我們應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積極倡導健康、科學、理性的節日理念,在全社會應形成一個傳承傳統節日、弘揚節日文化的良好氛圍和文化生態,使傳統節日成為弘揚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陣地。
參考文獻:
[1]高占祥.中國民族節日大全[M]上海:知識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