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8: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聲樂考核方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校聲樂藝術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師資隊伍來進行實踐,因此,師資隊伍的素質狀況決定著藝術人才的培養效果。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引進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因為學生的擴招導致教師數量不足,就降低人才引進的標準,要注重保好人才引進的關卡和環節,確保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進入到師資隊伍當中,更好地進行聲樂藝術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高校要對師資隊伍進行進一步的培養和訓練加強,確保他們能夠了解當前時展需求,對于人才的具體要求和特點,能夠結合這方面的要素進行人才的培養。除此之外,高校也要注重通過其他的途徑進行師資隊伍的建設,例如邀請社會群體當中,在聲樂藝術表演方面有卓越貢獻的人員,作為校外的導師和特聘團隊,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建立起更加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同時也通過專業化的師資隊伍走專業化的聲樂藝術人才專業培養道路。
(三)創新人才培養考核機制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對于聲樂藝術人才的培養,應該建立起更加科學和專業化的人才培養考核機制,要結合當前社會的實際要求和具體的情況對傳統的考核機制進行優化,避免出現過于主觀的考核方式或者單一的考核要素。在人才培養考核機制的建立過程當中,注重從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問題的解決:首先,對于考核的內容,要從傳統的聲樂演唱考核內容當中跳出來,形成多元化的考核內容格局,注重在這個過程當中加入聲樂藝術人才的綜合素質考核以及一些可創造能力的考核。例如通過考察他們在作品風格融合處理方面的情況,進一步實現對于人才的全方位考核;其次,在考核的方式當中要創造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除了進行作品的演唱之外,也要在一些綜合性的活動當中,對他們的表現進行考核,以此來形成系統化的考核體系;最后,在考核的時間節點當中,要兼顧考核的時間,系統性不僅注重期末的考核,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表現,對他們的過程表現要素進行考核,以其作為學生在表現方面的具體證明。往往來說,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表現狀態會更加真實可以反映他們的整體水平狀況,因此,過程性的考核應該作為重點的考核要素與內容。
(四)基于社會需求導向實施人才培養基于社會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可以準確把握聲樂藝術領域當中每一個系統和環節,對于聲樂人才所提出的具體需求,最終能夠為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動力以及智力方面的支撐。目前,人才的需求體現出一種多樣化的需求特征和特點,此時高校要積極承擔起聲樂人才在培養方面的重要責任,聲樂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結合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提升技術性和表演性的同時增強整體的藝術性和使用性。在教學內容的選擇過程當中,注重考慮市場的需求,盡量讓聲樂專業的學生能夠增加公共管理科目的修讀,同時也應該進行一些交叉學科課程的學習實現多元化的發展道路,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更多的選擇,例如藝術經紀人或者藝術團體管理人員等。
1調整教學內容比重
為突出和強化幼兒教師職業技能的教學內容,在短時間內提高其技能的整體水平,調整部分技能課程教學內容所占比重。如:教師口語課程應在一般交際口語表達基本技能中,增大其在未來工作崗位上最實用的表達技能——講故事和兒歌朗誦的課程比重。壓縮不同文體朗讀和即興演講、辯論、普通話說話的專章專節課程內容,只在涉及到的相關內容授課中簡單介紹。舞蹈、美術、聲樂、鋼琴等課程應根據學習程度的不同側重對個別學生的技能訓練。
2改革技能考試方法
2.1增加階段性考核
幼兒教師專業技能課(包括學前教育專業專(本)科聲樂、舞蹈、鋼琴、美術、教師口語、書法、信息技術、視唱練耳的考核分別在每學期第1、5、10、17教學周,以假期作業、階段性考試、期中考試的形式進行3次階段性評價和1次終結性評價,其評價比例分別10%、10%、20%、60%。以此讓學生驗證每階段所學,明晰自身的技能水平。
2.2教學和考試分開
根據實際情況抽取學前專業技能課程,在期末考試工作中將不再由任課教師作為唯一的考核人,而是外請兩位或多位該課程領域的專家參與到考試中。專家將以考核標準為依據,讓學生從訓練內容中隨機抽取題目進行面試考試,以檢驗任課教師的教學效果,增加考核的公平性。
3挖潛學生課下時間
向早晚自習要時間。把學生的聲樂、鋼琴、舞蹈的課下訓練用早晚自習的時間安排成表,由高年級學生干部和管理員負責監督,由任課教師負責布置訓練任務的方法,督促學生自主訓練。向假期要時間。統籌規定每學期由哪些技能課任課教師布置假期作業,并在下學期開學由任課教師進行考核,學生的表現以10%的比重計入該生本學期總成績。
4制定訓練及考核方案
為解決技能課任課教師授課內容不同、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制定信息技術、課件制作、口語、禮儀、書法、美術、體操、鋼琴、舞蹈、聲樂、說課、邊彈邊唱等20余門課程的訓練及考核方案。各科任課教師在每學期都制定出明確的訓練內容及考核標準,為學生明確在各階段如何訓練及教師衡量學生各階段水平都起到標尺的作用。
5調整課程計劃
綜合以上改革措施,結合學前課程技能訓練及考核方案,進行課程計劃的調整:
5.1開課時間
面對因學前教育市場師資緊缺,學生在第五學期教育見習期間就被幼兒園留用,但一些課程還沒有學完的情況,將原本開設在第五學期的教法類課程調整為第四學期開課。為滿足課程結構均衡需要,將教法類課程先導課提前開設。如:幼兒游戲理論與實踐由第三學期改為第二學期開課;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由第四學期改為第三學期開課。
5.2拆分、壓縮部分課程
為符合人才培養方案學時、學分的要求,對一些課程進行拆分和壓縮。如:拆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內容,在新生入學教育時以講座的形式開設對校史、校訓等內容的理解及對未來職業的規劃內容。就業指導的教學內容在第三學期進行。壓縮精簡數據庫課程的教學內容,強化訓練信息技術技能的操作技能,以增強學生對于現代化教學技能的應用。
6加強教師管理
為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要從教師自身和學??己藘蓚€方面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以提高教師整體教育教學水平。
6.1努力提升教師自身業務水平
任課教師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同時,學校創造一定的條件,積極鼓勵本專業教師利用課下時間完成三項內容的聽課任務:到學校相關學科聽課,以盡快達到高校課堂教學水平;到同類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聽課,以盡快掌握行業內培養特質;到優質幼兒園聽課,以盡快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規格的需求。通過完成三項聽課任務的辦法,以期在短時間內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學前教育專業的建設要求。
6.2出臺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辦法
[關鍵詞] 地方高校;聲樂教學改革;培養方案;教學模式;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 G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4-0078-02
地方高校由于大多照搬地方音樂學院的做法,而并未考慮自身所需,從而在與社會人才需求的對接上出現了很大的不合。而在培養人才過程中,過于注重音樂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了聲樂理論基礎的夯實以及相關理論的培訓,一方面,使得學生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培養合格的傳道授業解惑之才;另一方面,類似于口口相傳的模式容易使得學生只關注表面,而不去深究,既不利于學生更好地發展,更有違學術的嚴謹性。同時,在教材的選擇方面,按照專業音樂學院的一整套,直接照搬,不加改革更新,也不融入地方特色曲目的做法即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也是對地方傳統音樂文化的不負責。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聲樂課的教學方式也過于單一,局限于課堂教學的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由此種種,地方高校聲樂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 地方聲樂課教學現狀分析
地方高校聲樂課自開展以來,發展時間尚短,各方面準備也過于倉促,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發展得過于盲目,雖然已經經歷幾次課程改革,但依舊隱藏了很大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地方高校聲樂教學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培養目標
一方面,地方聲樂教學只注重照搬普通音樂學院的一整套模式,埋頭培養,并未真正反思,社會需要何種人才,而學生需要哪些能力,這些能力通過什么樣的教學能夠實現。另一方面,統一的大類培養,根本無法適應逐漸多元化的社會人才需求。并且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需求也在逐步發生變化,對于普通高校的聲樂人才的需求從一開始的單一的教師方面,慢慢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通高校的聲樂人才的培養目標不能再像過去一般只執著于教師一個方向,而應該多向培養,將社會的需求轉化為培養的目標,為部隊,敬老院,企事業單位,文化藝術團體等培養擁有更高綜合素質與音樂修養的人才。
2 教學模式太過單一,無法適應新的培養方案
地方高校的教學模式大多停留在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上,缺乏對實際社會需求的認識,單薄的書本知識,課堂教學形式,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模式,而且使得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實際的需求產生較大的偏差,也不利于學生之間相互的借鑒與交流。只有打破課堂教學的禁錮,才能更好地開拓學生的眼界,培養出更加適應社會需求,更富有創造力的音樂人才。
3 教學方法過于偏重于專業技能,忽視了對于學生聲樂理論的提高
傳統的教學方法,有一個較大的弊端,就是過于強調聲樂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聲樂理論的重視,有點類似于民間早期的口口相傳,學生在上聲樂課時,不僅應該知道自己如何控制發聲,呼吸,更應該知道自己身體以及樂器的結構,產生的共振,發聲的原理,以及伴奏時樂器與人的最佳配合方式,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否則,縱有再多聲樂技巧也無法傳授,與培養目標相悖,而且,豐富的理論知識可以更好地指導實踐的方向,只有摸清原理,才能突破瓶頸,得到更好的發展。
4 課程設置過于單一
首先,課程內容過于單薄,課程門數相當有限,只單純的注重對學生聲樂技巧的提高,單純的開設少量的聲樂專業課程,而未對其他相關聯的課程做出相應的要求,忽視了對學生教學能力,舉一反三能力,實踐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升;其次,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音樂修養的音樂美學鑒賞類的課程過少,只一味的注重知識的灌輸,而使得學生喪失了對于音樂原有美感的把握;最后,課程設置過于籠統,沒有足夠的細分,無法進行更深入的詳解,更無法據此把握學生的興趣所在,對學生因材施教,深入誘導。
二 地方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革方向
1 培養方案的明確與定期更新
根據社會實際需求,結合學生的個人能力與興趣情況,制定更加切合社會需求,也更加科學詳盡的培養方案,根據社會的實際需要,安排相應課程以及教學活動,真正做到培養社會需要的綜合型,高音樂素養的人才,并緊跟社會需求的步伐,進行不定期的調整更新,保證人才培養的與時俱進。
2 教學模式的改革
傳統的課堂授課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時滯性與隔離性,無法很好地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而教學模式的改革,需要從“引進來”和“走出去”兩方面入手,所謂“引進來”就是地方高校在開展聲樂課教學時,不僅局限于自己學校的教師,多請社會上在聲樂領域頗有造詣的人來給學生授課,傳授聲樂教學經驗,工作心得等,對于路途較遠者,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遠程教學,一方面,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激起了學生興趣,另一方面也將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帶進課堂,讓學生在未踏入社會之前,提前接觸了解相應信息,對日后的職業生涯早做籌備。而“走出去”是指在教學模式上,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多帶學生進入社區,企事業單位,敬老院等,舉辦各類活動或對他人的教學,演出過程進行觀摩,思考。一方面可以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的實踐能力,組織能力以及教學能力得到鍛煉,另一方面,可以提前了解社會所需,有助于學生明確自身發展方向,制定適宜的職業規劃。
3 教學方法的改革
改變傳統的重大課,輕小課模式,改為大小課的互補協調模式,小課雖然方便教師對學生的一對一指導與矯正,但大課可以讓學生們聚在一起,擁有更多樣的交流,對同伴的演唱揚長避短,更好地促進共同進步。另外,多組織實踐活動以及現場觀摩,通過寫下對演唱者的優缺點,存在哪些問題,該如何改進,學生們在一起相互探討,從而減少了日后遇到此類問題的概率,也對聲樂的運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而教師一方面通過學生的探討,對每位學生理解,運用聲樂知識的能力以及應對相關問題的能力,進行相應的了解,從而施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聽取學生的解決方案,總結出更適合學生的矯正方法,為日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4 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
隨著聲樂人才需求量的加大,地方高校的擴招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招回的學生數量龐大,各方面能力水平良莠不齊,傳統的學模式根本無法應對,只能進行培養方案的細化分流,根據學生自身能力以及興趣所在,結合社會需求與實際教學能力,定制適宜的培養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在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側重點的分類培養之后,對于教學考核方式也需要做相應處理,統一評定的同時,也要有所差異,要看到每個學生的能力所在。
5 對課程設置進行徹底改革
一方面,對大類課程進行細分,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學生興趣所在,在全面了解學習的基礎上,因材施教,發展特長。另一方面,適當增加一些關聯性課程。在開展聲樂技巧與理論課的同時,注重關聯性學科課程的開展,將更加有利于音樂的美感與透徹的表達,如通過開展聲樂與心理學的聯系,給觀眾更好的聽覺體驗,另外,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也是不可忽視的,學生在經歷大量的聲樂教學培訓之后,很難再保持當初的熱情,開音樂鑒賞課的目的在于,通過讓學生靜下心來,純粹的欣賞音樂的美感,來喚起學生心中對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其獨特美感的認知,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靈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激情。
三 普通高校改革的其他注意事項
1 加強教師創新能力以及組織能力培訓
地方高校由于招生規模擴大,人才較為緊缺,在教師的選擇上有些放松,但由于其所教授的學生,將來大多會成為教師,所以,對于教師人才的培訓一刻也不可松懈,一方面,應當多組織教師去教學質量較好的學校進行深度觀摩學習,從優秀教師的案例中舉一反三,增強教學能力與組織能力。另一方面,應鼓勵教師多研究他國先進聲樂教學先例以及聲樂發展史,選擇適宜的進行應用,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既可以提起學生的興趣,防止學生思維模式的僵化,又可以使得學生在未來的教學生涯中多有借鑒。
2 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
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學生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時,專業水平不低,卻缺乏組織能力與實踐能力,在開始的一兩年內無法較好地開展教學活動。與其等走入社會后鍛煉誤人子弟,不如在學校內就做好相應準備。相應的鍛煉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盡量多組織學生進入社區、工廠、敬老院等,進行演出或是教學,從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二是開展學生課堂,每位學生都有展示機會,互相授課的好處在于,學生與老師兩種角色的不同體驗,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更加透徹地理解所學知識,也慢慢學會了如何清晰的表達,提高了教學能力。
總之,就地方高校聲樂教學當前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著大量的不足之處,主要原因還是起步較晚,發展較晚所致。地方高校的聲樂教學需要培養的是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才,務必要嚴謹對待。地方高校聲樂教學改革應以傳播地方音樂文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將帶有地方特色的聲樂文化曲目納入教學內容,加以傳授,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宋吟.高校聲樂教學改革初探[J]. 藝術教育,2008(5).
[2]徐恩煊,彭一敏.地方院校音樂現狀分析 [J].大家,2011(4).
橫琴新區社會事務局、各區教育局(社會事業局、社會工作局),各直屬中學:
根據《關于印發珠海市2018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與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實施細則的通知》(珠教招〔2018〕10號)和普通高長生招生方案,經相關學??己?,我市2018年中考特長生術科合格分數線及術科合格考生名單已確定。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招生學校特長生術科合格分數線情況招生學校
體育類(分)
音樂類(分)
美術類(分)
珠海市第一中學
排球:68.3
足球:66.8
游泳:61.3
合唱:80.3
管樂:84.5
弦樂:75.2
舞蹈:81.0
--
珠海市第一中學
平沙校區
籃球(女):60.0
田徑:60.0
音樂:80.0
美術:80.0
珠海市第二中學
羽毛球:70.0
管弦樂:70.0
--
珠海市第三中學
羽毛球:60.0
籃球:60.0
音樂:60.0
美術:60.0
珠海市第四中學
排球:70.0
--
--
珠海市實驗中學
體育:67.4
音樂:71.4
管樂:85.0
美術:70.0
北京師范大學
(珠海)附屬
高級中學
乒乓球:60.0
網球:60.0
足球:60.0
音樂:60.0
舞蹈:60.0
美術:60.0
珠海市斗門區
第一中學
田徑(男):69.6
田徑(女):64.5
乒乓球(男):80.0
乒乓球(女):97.8
足球:65.0
武術:85.5
--
美術:70.0
珠海市藝術高級中學
--
音樂:65.0
美術:75.0
廣東實驗中學
珠海金灣學校
田徑:90.0
籃球:60.0
游泳:99.0
聲樂:78.0
弦樂:84.0
舞蹈:76.0
--
珠海市斗門區
和風中學
體育:60.0
音樂:75.0
美術:60.0
珠海市田家炳中學
--
傳媒:85.0
美術:70.0
珠海市紅旗中學
體育:60.0
音樂:70.0
美術:70.0
二、各招生學校特長生合格考生名單情況
根據各校術科合格分數線及考生成績,全市共有838名考生術科成績合格,具體名單詳見附件1。
三、考生成績查詢
特長生考生可憑個人賬號登錄珠海中考管理系統(見珠海教育局官網,即zhjy.gov.cn)或通過“珠海特區教育”微信公眾號查詢本人術科考試成績。
四、其他事項
聲樂是一門特殊的歌唱藝術,但聲樂歌唱不是單純為了表達聲音藝術,而是更加看重情感的表達,所以在聲樂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培養重要。對此,本文在分析聲樂教學中學生情感培養重要性的基礎上行重點就情感培養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
聲樂教學;情感培養;對策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聲樂課程被賦予了更多的教育功能,其中情感培養和情感教育就是聲樂課程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一名與時俱進的聲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做到以學生為本,樹立相應的情感教育理念,促進學生聲樂演唱技能和人文素質的協調化發展。
一、聲樂教學中學生情感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聲樂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培養,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聲樂藝術的表現力、創造力,更好的展示音樂作品的特性,傳遞和表達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其次,聲樂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培養,能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科學的把握音樂風格,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聲樂專業表演素質,如對于很多民族性的聲樂風格,聲樂教師只要加強情感教育,讓學生了解其殊性的民族風情,才能實現對民族聲樂音色、音調的科學把握。再次,聲樂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培養,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聲樂作品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多樣化的聲樂藝術豐富,實現個人專業素質和情感素質的提升。
二、聲樂教學中的學生情感培養對策
(一)更新聲樂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聲樂教學中的針對學生的情感培養,聲樂教師必須首先轉變過去灌輸性的教學方式,更新傳統的聲樂教學觀念,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多同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動。如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下,有些聲樂教師為了維護自己的課堂權威,習慣于對學生進行機械性的知識灌輸和硬性的教學管理,導致聲樂課堂上的師生關系過于緊張,有的學生甚至對聲樂教師懷有抵觸情緒,喪失聲樂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聲樂教學中學生情感培養策略的有效貫徹和落實,必須樹立生本教育理念,積極構建起和諧化的師生關系,多對學生實施積極的情感引導,促使學生對聲樂課程樹立起積極的學習情感。例如,在“歌譜研讀”的聲樂教學中,聲樂教師如果一味灌輸聲樂專業知識很難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只有讓學生成為聲樂課堂教學的主體,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審閱作品的旋律特征、曲式結構,還要讓學生了解聲樂作品創造時的特定歷史背景和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讓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和體驗,進而激發出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那么學生的情感素質就很難得到有效培養和發展。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個性素質發展
在聲樂教育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聲樂基礎、生長環境、教育環境、學習態度和音樂思維等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情感素質上也會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有的學生敏而好學,有的學生則是惰性較差,每個學生所擅長的聲樂表演領域也會存在較大差異,所以聲樂教師統一化、標準化的傳統聲樂教學方式會存在很多的弊端,只面向個別學生的聲樂教學不利于班級內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提高。對此,聲樂教師在制定聲樂教學方案時,要富有情感性、層次性,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標準等不能過于統一,而是要體現出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充分尊重,做到“因材施教”,進而促進學生情感素質和個性化素質的有效培養。例如,聲樂表演教學中,為避免聲樂課堂上兩級分化現象的加劇,保護好每個學生聲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聲樂教師要淡化學生的統一化考核,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演奏作品,自己給自己打分,這樣有助于學生聲樂學習熱情的保持,也有助于學生的優勢項目得以更好的培養和提升。
(三)發掘情感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
在聲樂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提高學生的情感素質,應當是一種充滿人性和人道主義的教學過程,所以聲樂教師要充分發揮聲樂課程教學的客觀規律,在聲樂教學課堂中讓學生學會探索人情,了解人性,用音樂來感化和引領學習者,進而逐漸樹立起積極的情感素質。細心的聲樂教師會發現,在聲樂的課堂體系中,其中存在著很多的情感教育資源,關鍵是聲樂教師要有情感培養意識,在平時多針對聲樂教學的具體實踐,加強對情感教育資源的搜集、整理和優化,進而為聲樂課堂上學生情感培養活動提供更加豐富的素材。對此,聲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在聲樂課堂上引入更多與情感教育相關的事實,通過案例教學、講故事、歌詞分析等形式來引導學生感悟創造者在音樂作品中的復雜情感,這樣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對于聲樂作品以及作者的好奇心,借助趣味化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探索音樂與情感體驗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聲樂作用的感悟力、理解力、鑒賞力和表現力,并最終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聲樂表演技能和個人的情感素質,加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發展。
三、結語
總之,聲樂教學中的學生情感培養,需要聲樂教師的各項教學活動,要貼近生的聲樂學習心理和情感特征,充分尊重學生在聲樂課堂上的主體意識和個性化素質,多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聲樂教學和情感教育,激發學生在聲樂課堂上的表現力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作者:秦偉 單位:晉中學院
[參考文獻]
[1]馮倩.論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J].音樂時空,2015,10.
【關鍵詞】工學結合模式 高職 聲樂教學一體化 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8C-0049-03
一、高職音樂專業聲樂教學現狀分析
首先,高職院校音樂專業學生大多缺乏較好的演唱功底和綜合音樂素養,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缺乏對音樂職業教育的認識和了解。其次,我國高職院校聲樂教學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與音樂市場需求脫節。聲樂教學模式是本科藝術院校的模式壓縮,高職院校目前仍沒有編寫出一套適合高職音樂學生學習的系統聲樂教材。更為重要的是,高職音樂專業聲樂教學上缺少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相一致的指導思想,缺少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與市場緊密聯系的教學模式;缺少與各相關音樂學科的相互滲透與綜合的教學理念。因而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符合職業教育,不突出“應用型、技能型”特點的現象。如部分教師相互之間缺乏交流,生產出來的“產品”市場上推銷不出去;課堂教學比例過重,學生在藝術實踐方面能力薄弱,缺乏舞臺演唱經驗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畢業生綜合能力弱等。
二、工學結合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對高職聲樂教學的指導意義
工學結合的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就是把工作與學習結合起來的職業人才培養模式。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際應用能力為目標,以校企合作為載體,把課堂教學與工作實踐緊密結合;強調理論、技能知識的實用、精煉性和綜合濃縮性,強調教、學、做、用合一,學以致用。工學結合的聲樂教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就是把音樂市場實際工作需求與聲樂學習有效結合起來的職業人才培養模式。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際應用能力為目標,以校企合作為載體。它強調聲樂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實踐緊密結合;強調理論、技能知識的實用、精煉和綜合濃縮,強調教、學、做、用合一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國內外工學結合模式下音樂專業聲樂課程建設的研究為數不多,而由中師轉型高職的聲樂課程建設的研究改革則更為罕見。因此,探索一條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的、工學結合模式下的聲樂課程建設新思路,將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發展建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把聲樂作為工學結合、工教結合、校企合作的音樂實訓平臺,作為音樂專業與培訓市場緊密結合的重要手段,是體現高職音樂專業職業化發展,實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切入點,對高職聲樂教學的培養模式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工學結合指導下高職聲樂教學一體化實踐探索
(一)加強聲樂教學與音樂文化產業市場的聯系
首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生活質量的提高,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和藝術的推廣傳播媒介,已成為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部分,在促進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既可以滿足社會需求,又可以因生產者的目的而作為一種產業進行專項投資。社會之所以要投資音樂,就是要實現某種效用,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音樂可以作為一種產業,作為一種音樂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模式進入市場,可以通過市場化運作,大量地直接進入到民眾生活之中,并被不斷地物質化和價值化。因此,音樂職業教育的發展建設與市場經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產生和發展受到社會市場需求的直接影響。其次,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需求上,聲樂合唱等形式具有投資小、見效快的特點,對企業文化的發展具有較大誘惑力,可快速提升企業的文化形象和藝術品位。因此,良好的企業文化的發展建設離不開高素養的音樂人才的營造。這為高職聲樂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高職聲樂專業教學必須根據文化產業市場需要來培養人才,根據人才的需要來調整專業,根據專業教學需要來更新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并以市場為導向,逐步實施“訂單式”培養模式,使高職院校真正成為為音樂市場輸送急需音樂人才的基地。
(二)加強音樂職業教育辦學定位,加快聲樂教師職業思維轉型
高職教育突出以“職業性”為特色,以培養高職生的音樂實際應用能力為宗旨,強調藝術實踐是高職藝術教育的重要環節。而大部分從事高職聲樂教育的教師是高職院校升格前中專的教師,或是升格后從本科院校引進以及本科院校畢業的,這些師資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大多數人未真正了解高職教育的內涵。因此,要對從事高職聲樂教育的一線教師進行培訓,加快教師的職業思維轉型,甚至把職業指導作為教師業務考評和專業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而使教師在思想觀念認識上發生改變。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音樂實訓平臺中逐步培養出一批具有高職教育特色,順應市場要求的聲樂教師。提高聲樂教師的音樂綜合分析能力和職業音樂素養,是實現高職聲樂教學一體化的關鍵。
在教學理念上,教師應主動適應高職音樂職業教育的發展特點,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在聲樂教學實踐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多能一?!钡摹澳軒熜汀苯處?。在教學內容上,以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音樂表現力為目的來安排教學環節。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安排教學。在教學考核上以聲樂考級教材為藍本,并能獲得相應級別的聲樂考級證書。在教學模式上,改變傳統聲樂教學中片面強調聲樂技能技法的教學模式。突出音樂職業化,強調以學生實用能力和聲樂綜合素養的培養為目的。形成聲樂學習與實際應用一致的教學培訓模式。在教學方法上,強調綜合音樂感知教學一體化教學方法,即在教學中強調音樂分析、和聲分析、樂曲風格分析與聲樂技法結合為一體化的實用綜合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綜合演唱與教學的能力和綜合音樂感知能力。在教學手段上,改變以往單一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根據聲樂培訓市場需求,實施“訂單式”培養和“個性化”培養方案。一年級采取集體分組教學的形式,二年級則根據學生基礎和學習程度以快慢班形式分組教學。并開始對有發展潛力、基礎扎實的聲樂學生集中實施“一對二”的主修教學。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以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強調學生集體合作形式的學習。在教學單元中逐步提供真實的教學情境,讓有一定聲樂基礎且示范能力好的學生帶低年級或基礎淺的學生上課,教師再點評總結指導上課。逐漸形成良性循環的互動式多邊教學模式。同時,教師還應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每學期定期開展班級音樂沙龍展示音樂會,鍛煉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聲樂考級和比賽。同時,成立學院的藝術培訓機構或校企合作的聲樂藝術實訓培訓基地,直接面對本地音樂培訓市場進行招生、教學和培訓。鼓勵高年級學生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兼職教學,學會把聲樂技能合理有效地應用到聲樂教學實踐、培訓教學工作中,為畢業就業及自主創業積累經驗。
(三)建立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的聲樂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
1 加強聲樂教學與視唱、音樂分析、鋼琴編配等音樂學科綜合一體化教學。聲樂和視唱、音樂分析、鋼琴編配是關系非常密切的學科,以“唱――聽――想”為核心手段,以聲音、音準、分析、編配為具體內容。在教學中,應以音準和聲音為橋梁,來融合聲樂、視唱、分析、編配,并結合網絡教學,進行“看-唱-聽-想-做-用”合一的立體化聲樂教學。這樣,不但有助于聲樂的音準提高,更能在一個良好的音準基礎上提高聲音,完善聲樂技法,幫助聲樂教學。在視唱教學中增加聲樂技法,如在練習曲的演唱過程中增加聲音的表現力,強調聲音的規范性,加強氣息的連貫性無疑都會給視唱帶來極大的方便。有了適當的聲樂技巧,視唱練習就能帶來一定的美感,聲音圓潤加之音準正確,能使視唱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聲樂的教學過程中,學會分析和為歌曲進行鋼琴即興伴奏編配也是整個聲樂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伴奏無論在作品的前奏、演唱過程中,還是間隙、結束時都起著強化主題、渲染氣氛、升華情感、轉折補充等重要作用,完善了對聲樂作品的再創作。因此,應充分利用鋼琴與聲樂水融的特點,加強聲樂教學與視唱、分析、編配等音樂學科綜合一體化教學的聯系,準確表達作品音樂內涵,共同塑造音樂形象,完美展現作品藝術精髓。
2 加強聲樂教學與重唱、合唱與指揮一體化教學。聲樂教學與合唱訓練存在多方面的聯系,聲樂是合唱必不可少的基礎,而重唱、合唱又是聲樂非常重要的表現手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文化層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使得合唱、重唱在當今社會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具有廣闊的發展市場。把重唱、合唱和聲樂教學緊密聯系起來面對龐大的音樂市場需求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重唱、合唱和聲樂的一體化教學,有助于聲樂學習的拓展,在作品中美化聲音,在演唱形式上能不斷拓寬學生的綜合聲樂能力和音樂素養。但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這三門課程是分開進行教學的。合唱與指揮隸屬于作曲系列的分支課程,重唱課程則屬于可有可無的,有了比賽才臨時開設的課程。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會出現能唱不能教,不會指揮;會指揮又不能唱的尷尬局面。因此,應在傳統聲樂教學的基礎上,以網絡聲樂、合唱重唱音樂資源為平臺,對這些課程進行綜合一體化的教學。學生一入學就開始在聲樂教學中進行合唱必修課程學習,直到畢業,既讓學生在個人的聲樂技能技巧方面得到訓練和提高,又在合唱的學習中培養多聲思維、聽覺能力和集體協作的團隊精神,不斷發現和挖掘搭配合理的重唱苗子,形成立體的、多方面的綜合一體化教學手段,把有限的教學資源高效率地分配給學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總之,借助強大的網絡教學資源平臺,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真正實現聲樂教學與視唱、音樂分析、鋼琴編配等多個音樂學科綜合、立體的一體化教學,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合理提高教學效率,逐步建立起一套體現高職聲樂教學特色的課程體系,為今后的聲樂一體化教材研發提供實踐案例和素材。
(四)加強聲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課程一體化教學
新時期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是培養??茖W歷層次為主體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掌握一定的音樂專業理論、技能,面向音樂產業市場,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的職業音樂人。因此,應根據音樂文化產業市場的需求,加強聲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課程一體化教學,在實踐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聲樂表演和教學應用能力。
1 抓好音樂教學實踐與校內音樂實踐實訓基地建設。定期為學生舉辦班級、學院的音樂會、沙龍、比賽及各類積極有益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學生音樂基礎知識、提高學生音樂實踐學習技能、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及就業需求,建立院校級大學生合唱團、藝術團,為學生積極提供音樂實踐舞臺,使學生的音樂個性需求得到充分發展,音樂與表演技能得到提高。合唱團中下設有混聲合唱團、男聲小合唱、女生小合唱,重唱、獨唱等。根據學生各自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需求,積極組織,精心排練,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比賽、演出及社團活動,使優秀的學生在舞臺實踐中脫穎而出,使更多的學生的視野得到開拓、潛能得到開發、心智得到鍛煉,音樂表演和演唱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團隊精神得到夯實。
2 科學合理地安排校外實踐實訓基地,積極參與當地音樂文化發展和企業文化建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根據地方特色及專業特點合理安排實訓實習場所,與藝術劇院、歌舞團、合唱團、藝術團、群藝館、少年宮、少兒活動中心及中小學校建立長期的音樂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實踐實訓中提高聲樂專業技能,將課堂上的音樂知識在實踐實訓中變成實際能力,提高學生技能,發展個性。同時,積極參與到當地的音樂文化市場發展和企業文化活動中,使學生能參與到民歌節的節慶晚會、大型音樂會和企業搭臺的音樂促銷文化活動中,在真正的舞臺實踐中得到發展和鍛煉。
(五)不斷挖掘整理當地民族音樂資源,進行特色民族聲樂教學
以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南寧國際民歌節為契機,根據廣西的民族民間音樂特點,培養具有廣西少數民族特色的高職類音樂人才,為東盟音樂市場服務。廣西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歌的海洋,有壯、侗、瑤、苗、京、毛南、仫佬等多個少數民族,蘊藏著豐富的民族音樂資源,有待我們去保護、開發和再創作。應根據廣西的民族民間音樂特點,充分挖掘、利用好這些資源,逐步開發、創作和建立一套符合高職音樂發展特點的,體現廣西少數民族特色的歌曲聲樂教材,并轉化到高職音樂的課程建設和聲樂教學實踐中,培養富有民族特色的高職聲樂人才,為廣西和東盟搭起一座音樂文化交流發展的橋梁。
課程設置與內容改革
調整專業教學時間安排。學前教育專業實行學年“2+1”和教學周“4+1”人才培養模式。學年“2+1”指理論學習時間為2年,實踐學習為1年。教學周“4+1”是指每四周理論與實踐學習之后安排一周技能鑒定。
加強課程建設與內容整合。為實現“2+1”人才培養模式,按照“理論必需、夠用,強化實踐技能、培養崗位工作能力”的改革思想,本校構建了科學整合的、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科學合理、整合有度?;A課針對高職學生特點,注重與后續專業課內容銜接,適應高技能人才可持續發展要求。專業課突出職業能力培養,改進了人才培養方案。同時以崗位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校企合作為工作平臺來整合教學內容。首先,將視唱練耳、樂理、聲樂課程整合為音樂綜合課,突出特色教育。其次,將健康、語言、數學、藝術、社會課程整合為五大領域綜合課,結合幼兒教師口語課,培養學生授課基本素質。再次,將舞蹈課建設成舞蹈系列訓練課,開設蒙古舞、傣族舞、藏舞等民族民間舞、現代舞及古典舞的教學,結合技能鑒定、文藝演出等活動,培養學生舞蹈表演及創編能力。最后,將軟筆書法、硬筆書法、幼兒簡筆畫、國畫、剪刻紙、泥塑整合進大美術課堂,實行項目教學法,普及基礎知識,因材施教發揮特長。在教學與實踐結合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然后進行改革、完善,實現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教材,并組織學生到崗位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每門課程都配有完整的教學大綱,除大綱中規定的專業知識、技能外,每年在學生專業見習、實習之際,學校還會對用人單位和就業學生開展跟蹤調研,征求對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課程、選擇內容。專業課教師在教學時也會結合行業需求、行業規則進行指導或提出要求;聘請的行業專家在專業講座、前沿理論與實踐課、第二課堂教學中更是結合實際強化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的養成。
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教學中積極探索工學交替、課堂與實訓場所一體化等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展開教學活動,音樂綜合等課利用多媒體或實訓教室,幼兒英語教法等課約有20%的時間在校外實訓基地進行。教學中也積極探索各種考核方式,舞蹈、音樂綜合課實施小組考核;幼兒英語教學、五大領域綜合課實行模擬教學;蒙氏教育、親子教育理論與實踐實行現場操作;育嬰知識與技能、營養配餐與衛生實行以證代考;Flas制作、電腦美術實行無紙化機考。在考核中,針對不同科目,還制定了計算機隨時達標考試。教、學、做、練、考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感知、體驗、操作中學習,強化了學生能力培養。
強化技能訓練和實踐教學。開設舞蹈、聲樂、器樂、書法、繪畫等活動社團,并定期舉辦鋼琴、舞蹈、手工、英語故事表演、課件制作等職業技能競賽,強化技能訓練,提高技能水平,大力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級別的專業技能大賽,評選技能標兵以促進學生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從而形成良好的教風學風。
規范教學管理,嚴格監督檢查。教學過程中,認真貫徹落實專任教師聽評課相結合、學生測評與學生座談會相結合、行業專家檢查督導相結合的“三結合”法;教學評價時,堅持課堂內外評價結合、試卷與大賽(理論與實踐)考核結合、行業專家與專任教師考核結合、課程成績與資格證書結合的“四結合”舉措。除學校制定的實踐教學相關制度外,學前教育專業也制定了《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培養方案》、《學前教育見習班主任活動方案》等十余項規章制度,確保了教學基本功訓練的落實、見習實習“雙師配給制”(行業指導教師與專業帶隊教師共同指導、檢查)的貫徹執行。
優化團隊建設,加強隊伍培養。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研究和成果應用過程中,學前教育專業逐漸建設成了一支科研實力強、教學能力高、業務水平精的教師隊伍,建立了有利于提高教師質量的機制與政策,形成了教學與科研骨干隊伍和梯隊結構。
教學條件建設
本校全體教職員工努力創建校內外教學實訓科研一體化的工作基地。校內設有琴室、畫室、舞蹈室、手工制作室、微機課件制作室等專業訓練場室。校外建有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等不同類型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工作崗位,這些充分保障了開放式辦學、工學交替教學模式的實現,保證了校企聯合開發課程與教材,也保證了教師掛職鍛煉工作的開展與任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