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9 03:50: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研究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研究生論文寫作 常見問題 改進對策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是授予碩士學位的重要依據,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學習階段的梳理和總結,是對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次全面考核。通過這樣的考核,衡量教學水平,從而對相關教學工作提供參考信息,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和研究生學制的縮短,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著重探討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中常見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進的對策。
1.研究生論文寫作中的問題
1.1論文選題方面。這是研究生論文寫作時出現的最常見的問題。選題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論文的質量,這就是所謂的“題對文一半”。有些學生選題太大或者太偏,超出自己現有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而無力完成。有些學生選題過于陳舊,缺乏新意,缺少研究的前瞻性。還有的學生選題脫離專業,沒有體現出本專業學科的特點,從而失去研究的價值。
1.2論文內容方面。論文的內容就是要回答“我的研究是什么?”的問題。在寫作前就要對全篇文章進行構思,緊緊圍繞中心論點。許多學生平時素材準備不足,沒有怎么認真構思就匆匆動手撰寫,文章的素材也是東拼西湊,缺乏論證的整體性、嚴密性和邏輯性。有些學生論文的語言不夠通順,語法錯誤較多,語言論述缺乏條理性和邏輯性。寫出的文章質量不高,影響到發表的價值和意義。
1.3研究方法和和路徑方面。目前,多數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比較局限在文獻收集、歸納演繹、觀點陳述和素材數據證明的路徑上,有些類似規范研究,但又不夠充分和準確,關于比較方法的運用、實證方法的運用明顯不足,明顯缺乏學術論文的基本研究方法論訓練。
1.4論文寫作規范方面。論文的規范在研究生的論文寫作中是相當重要的。論文寫作規范包括論文排版和參考文獻等很多方面。論文規范方面存在的常見問題有:論文排版不整齊,這種錯誤在論文目錄和正文都有體現;參考文獻的標注和格式五花八門;論文章節的編排混亂,缺乏條理。
2.研究生論文寫作建議
2.1注重論文選題的質量。研究生論文寫作選題時應該把握以下幾個原則:選擇客觀上有研究價值的課題,也就是說所選的課題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或者理論價值,能夠推動本學科或本專業發展;選擇主觀上切實可行的課題。選擇的課題應該難易得當,不超越研究者自身現有的能力和水平,在現有條件下可以順利完成的課題;盡量選擇具有創新性的課題。所選的課題能夠反映本學科或本專業發展的最前沿動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這就要求研究者緊跟學科發展,了解學科的最新動態和熱點問題,開闊思路,創新思維,善于發現問題,從新的角度得出獨特的見解,避免守舊重復或者一味求新求異。
2.2注重素材積累和資料收集。研究生要廣泛閱讀各類學術論文和專著,從中學習論文寫作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獻閱讀要有做筆記和札記的習慣,不要直接從文獻中摘抄或者全文拷貝和復印。在研讀資料的同時要記下自己在閱讀與思考過程中的發現與心得體會。在做筆記的時候一定要準確標明每條信息和觀點的出處,以便以后將其融入正式的論文中。特別是要標明并區分研讀文獻的內容和自己的感想與心得的內容,以便在今后的論文寫作中嚴格遵守文獻資料的引用規范。
2.3廣泛閱讀各類專著和學術論文,學習研究方法。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學術論文和專著,了解研究方法;參與調查研究,全程掌握有關實證研究的方法,形成相應的經驗;學習邏輯學,掌握和運用形式邏輯的基本形式,如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熟悉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如實證研究、規范研究、比較研究等研究方法。
2.4加強論文寫作規范的培養。為了規范學術研究,教育部于2004年6月22日正式了《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試行)》。研究生在平時的學習和寫作中就應該樹立學術規范的意識,培養實事求是、扎實嚴謹的學風。學校要開設學術講座或者學術規范課,培養學生的學術規范。研究生導師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學術規范指導,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術規范的重要性,并在論文寫作中自覺遵守。
3.結語
論文寫作在培養研究生的學術研究和創新能力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在本科階段缺少足夠的論文寫作知識的學習與訓練,研究生論文寫作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這要引起廣大論文指導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只要對研究生加強指導,嚴加要求,研究生論文寫作的質量和水平就一定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簡介[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
[2]唐晴,彭強.高校研究生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J].成都:成都大學學報,2008(6).
一、開題報告的內容
1.研究背景。也就是說明“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讓課題有一定的實際意義,才有研究的價值。
2.研究內容。對研究的內容進行闡述,讓人知道研究的是什么。
3.研究意義。即說明此次研究想要達到的目的,或者想要實現的意義。還可以說明課題的可行性和創新性,突出所選課題與同類其他研究的不同之處。
4.研究方法。前面提出了問題,那么這個問題該用什么方法解決呢?開題報告中的這一部分內容就是說明采用的方法或者資料來源,常見的課題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文獻搜索法、人物采訪等。在課題研究中,要按照研究內容合理選擇方法。
5.研究步驟。明確了研究目的,確定了方法,那個整個研究工作要花費多長時間,需要分成幾步完成呢?一般來說,研究工作無非包括準備階段、查資料階段、數據采集階段(包括實踐考察、問卷調查、采訪等)、資料整理與分析、得出結論、對課題的反思。
6.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研究工作通常是一個大項目,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還需要合理的分工,才能保證各司其職,避免重復工作,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
7.經費估算。一個課題的開展,必然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例如外出采訪、資料購買、問卷印刷等等。因此,開題報告中還要估算好經費,才能后枕無憂地開始研究。
二、開題報告寫作注意事項
開題報告篇幅不算太長,具體寫作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論文題目一定是對論文中心思想的概括,遵循準確、規范、簡潔原則,一般不超過20字。
2.介紹課題的意義,一般先從存在的問題導出研究的實際意義,然后再談理論及學術價值,要遵循時代特征、地區特點,切忌空洞無物的口號。
3.介紹課題背景、現狀、發展趨勢,要用文獻綜述的形式。“綜”即綜合,查閱的文獻要全面,包換歷史、發展、最近研究現狀,“述”不是敘述而是評述,立足前人觀點,也要有自己的見解。
4.介紹研究方案,要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突破的難點,預期的結果。在整個研究在時間及順序上如何安排,對每一階段的起止時間、相應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確的規定,階段之間不能間斷,以保證研究進程的連續性。
1.研究生法學教學方法之選擇
2.論非法科法學研究生的培養
3.法學研究生案例教學研究
4.中國最早的法學研究生教育
5.對法學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的思考
6.中國法學領域內碩士研究生教育之路
7.法學研究生教學中應用性教學方法的運用研究
8.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9.談法學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改革
10.法學研究生課程教學方式反思與拓展
11.法學研究生診所式教育探析
12.法理學研討式教學及其對培養法學研究生思辨能力的作用
13.對現行法學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思考
14.對高校法學專業研究生法律英語教學的思考
15.環境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
16.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反思與探索
17.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反思與探索——以實踐性教學為視角
18.“三嚴三寬”育英才——民事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培養之檢討
19.地方高校法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亟需解決的幾個問題
20.試論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21.法學類碩士研究生法律職業能力培養路徑探索
22.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機制研究
23.論法學類研究生教學方式的改革
24.法學碩士研究生教學改革目標導向與教學方法變革
25.法律碩士(法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問題與對策
26.金融全球化新時期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轉型之思考
27.法學碩士研究生的“三教”
28.改革法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制度芻議
29.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30.對法學專業研究生教學模式的反思
31.法學思維在研究生管理中的應用
32.論法學碩士研究生課堂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構建
33.法學碩士研究生法律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混合方法)實證研究
34.法學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內涵與路徑探究
35.論法學碩士研究生教學模式改革
36.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評價方法
37.全國法學專業研究生“企業法務征文獎”專題——公司非破產清算中的制約與權衡
38.碩士研究生導師期望值研究——基于法學類碩士研究生對導師期望的調查分析
39.法學碩士研究生課堂實踐教學的進階路徑
40.優化法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思考
41.創新型法學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
42.我國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芻議
43.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學碩士研究生分類培養研究
44.法學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阻卻性因素研究
45.我國法學研究生教育現狀之檢討——以中日課程設置及教學方式為中心
46.關于當代法學研究生培養的思考——以純粹學術型法律人為視角
47.談法學研究生的學術研究及論文寫作
48.未來法學研究生的成功指導之道
49.法學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改革
50.論法學研究生的討論式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以西南政法大學教學實踐為例
51.法律史、法解釋和法釋義學——對法學研究生學術路徑的一點建議
52.法學研究生的狂與貪
53.法學研究生如何學習和思考
54.國際法學研究生教學方法改革探析——以法律實證研究為視角
55.專業設置對法碩(法學)研究生思想狀況的影響分析
56.論非法科法學研究生的培養——兼談法學教學理念之革新
57.如何讀法學研究生
58.論法學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基于價值序列和創新動力構成的雙重視角
59.當前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分析——以海南大學法學院為例
60.環境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
61.醫事法學研究生培養現狀分析
62.法學研究生教學中知識拓展、知識鏈接與能力提升的探討
63.我國法學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改革——從評估標準切入
64.德國、澳大利亞、中國法學研究生教育治理能力比較
65.我國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現實困境和改革方向
66.論法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67.淺談法學研究生知識結構的構筑
68.論法學研究生教育中的法律思維培養——兼論WTO案例教學
69.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學問、常識、以及道德
70.學生打工遭遇法律空白--一個法學研究生受騙后的醒悟
71.新形勢下法學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的系統思考——以湖南高校為例
72.法學研究生課程教學方式反思與拓展
73.中國法學研究生學術成長的思考——從貝卡利亞學術成功之路談起
74.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井田之治抑或阡陌交通?
75.關于法學研究生課程設置和學位論文的思考——以廣西師范大學法學院的教學實踐為例
76.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我們的路,我們的未來
77.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如何上課
78.試論司法考試和法學研究生教育的關系及其對策
79.法學碩士研究化法律碩士專門化——我國法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芻議
80.法學研究生培養方式的革新——優勢教學法與團隊研習法的結合
81.我國法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82.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83.訴訟法法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以“四個結合”為基本指導思想
84.法學研究生教育中的化學知識
85.法學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質量分析
86.法學研究生與導師比例失衡問題研究——基于法律碩士招生的實證考察
87.法律方法課程在法學研究生教育中的引入——法律思維的視角
88.法理學研討式教學及其對培養法學研究生思辨能力的作用
89.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德國的Seminar
90.法學研究生的時間分配——對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的問卷調查
91.法學研究生教學方法創新探討
92.法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93.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日本法學研究生教育改革透視
94.論法學研究生教育方式的革新
95.關于法學研究生教育的幾點思考
96.中國最早的法學研究生教育—東吳大學法學研究生教育
97.法學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路徑選擇——以墨爾本大學法學院為例
98.澳大利亞法學研究生教育的靈活性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特別是Internet與校園網的接軌,為中小學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網絡教學真正成為現實,同時也為中小學教育開辟了廣闊的前景。陳至立部長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全國實施中小學'校校通'工程,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薄啊PMāこ痰哪繕耸怯?年到10年時間,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使全國90%左右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資源,提高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薄靶PMā惫こ痰膯雍桶l展,給中小學教學帶來革新的機會,為學科教學信息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如何有效地利用網上的資源,建構基于網絡的現代教學模式是一個迫切研究的問題,而開展網絡教學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就是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因此,開展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探索與實踐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課題研究背景
(一)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統性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的學術刊物(如《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網站和國際國內有關學術會議(GCCCE、ICCE、CBE等)的論文集進行分析,網絡教學的設計研究主要是關于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和協作學習的設計等方面,缺乏系統的研究??梢哉f,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利用虛擬情境進行探究學習、利用通訊工具進行協商學習、利用工具進行創造學習的設計以及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2、網絡教學的評價研究才剛剛起步
隨著Internet應用的普及,網絡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場所。然而,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的質量保證體系卻顯得不夠完善、健全。如何保證網絡教學的質量,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網絡教學評價模型,已成為網絡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時至2000年,教育部批準全國31所高校建立網絡教育學院,但卻沒有制定出如何保證網絡教育質量的相關政策。美國國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發表了一份名為"在線教育質量:遠程互聯網教育成功應用的標準"的報告,然而,這些文章(報告)也僅僅是描述性的定義網絡教學的評價指標,而對如何組織評價、如何獲取定量數據、評價數據如何促進教學等方面則很少涉及。目前,網絡教學的支撐平臺中的學習評價模塊往往只含有測試部分,而缺乏相應的分析與反饋。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促進網絡教學的發展,提高網絡教學的質量
由于網絡教學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網上組織最優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學習者在網上可以學到最新的知識,因此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與實踐,使網絡教學更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不同情境下去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行動的反饋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從而提供網絡教學的質量。2、尋找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學生遠程交互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的技術解決方案
3、完善和發展教學設計理論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僅是教學環境的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傳播形式上都有本質的區別。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能夠解決網絡環境下,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調控教學過程,如何有效實施教學活動以達成教學目標,是對教學設計理論的完善和發展。
二、課題研究內容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
1、網絡教學設計理論體系的研究
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建構性學習環境的設計、學習情境的設計、學習資源的設計、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學生協作學習活動的設計、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學習評價工具的設計等。
2、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的研究
(1)網絡教學策略的研究,如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內容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情景營造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對話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的課堂管理策略等
(2)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如項目化學習模式、探索性學習模式、研究性學習模式等
3、網絡教學評價的內容體系、方法、步驟與模型的研究
4、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5、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總課題下設如下子課題:
1、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的理論研究(謝幼如、李克東)
2、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鄧文新)
3、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系統的開發(柯清超)
4、Web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及支持系統的研究(陳品德)
5、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理論的應用研究(余紅)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
本項目的研究目標是: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通過教學改革與實驗,探索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理論和方法,開發相配套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和評價系統軟件,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絡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三)預期成果形式
1、論文與專著
發表有關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一系列學術論文,出版專著《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
2、電腦軟件
開發《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和《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制作《網絡教學設計》專題教學(學習)網站,建立《教學設計》多媒體資源庫。
三、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一)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項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實驗研究、評價研究等方法。
對于較大規模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將采用行動研究方法。
對于個別帶有創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見解的小范圍的教學研究,則通過建立科學的假設,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
關于教學模式的評價和有關教學效果的分析,則采用評價研究方法。
研究步驟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資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開發軟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學試驗,評價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擴大試驗,歸納總結
(二)關鍵技術
1、基于網絡的協作化設計思維工具的通訊模型的構建;
2、教學設計系統中師生教學活動的可視化表示與分析;
3、網絡教學的教學評價模型的構建;
4、網絡教學過程中學習反應信息的自動采集與處理。
四、課題研究價值
(一)創新點
1、建立網絡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與方法。
2、建立基于網絡環境的各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3、開發出操作性強、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件。
(二)理論意義
傳統的教學設計是應用系統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學的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他們的方法與步驟,并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F代教學設計理論已經不拘泥于系統論的理論基礎,不強調對教學活動的絕對控制,逐漸放棄呆板的設計模式,開始強調教學設計的關系性、靈活性和實時性,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課題的理論成果將完善和發展傳統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
(三)應用價值
1、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總結并形成基于網絡環境下學科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結構。
2、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并總結信息化時代如何改革傳統的思想和模式,使學生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方法和經驗。
3、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的途徑與方法,形成一批優秀的網絡教學課例。4、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開發出具有應用推廣價值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件。
五、研究基礎
(一)已有相關成果
1、曾于93年、97年兩度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其中《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項目的成果在全國的大中小學廣泛應用,《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李克東、謝幼如編著,科學出版社)多次再版發行。
2、出版的《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含教材與光碟)(謝幼如等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制作》(含教材與光碟)(李克東、謝幼如、柯清超編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李克東、謝幼如、柯清超等,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國廣泛應用。
3、97年《多媒體技術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應用實驗研究》和《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獲國家教委全國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改革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4、承擔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研制開發與應用》(簡稱96-750)《小學語文科學小品文》、《小學語文古詩欣賞》、《小學語文擴展閱讀》、《初中語文新詩賞析》四個子課題的研制與開發,4個項目6張光盤全部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鑒定,被評為優秀軟件,并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在國內及東南亞地區發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學習反應信息分析系統》獲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軟件一等獎,并出版專著《學習反應信息的處理方法與應用》(謝幼如、李克東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條件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單位,我國的教育技術學博士點之一。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擁有從事計算機教育應用研究的人員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講師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碩士研究生近15名。他們在長期的研究工作中,對各種多媒體教學軟件、網絡教學應用軟件、學科教學工具、資源庫管理應用系統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并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擁有先進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實驗室兩個、國家級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基地一個,在國內教育技術領域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三)參考文獻
1、《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李克東、謝幼如編著,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謝幼如等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李克東、謝幼如主編,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2001年
4、《學習反應信息的處理方法與應用》,謝幼如、李克東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學設計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韋杰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謝幼如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
8、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第一屆至第五屆論文集,1997年(廣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門)、2000年(新加坡)、2001年(臺北)
9、《改善學習--2001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選編》,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認知過程的評估》,J.P.戴斯、J.A.納格利爾里、J.R.柯爾比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李克東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一、研究生學位論文存在主要問題
1.在研究中存在浮躁之風。
研宄生學風中存在相當浮躁之風,一方面由于“就業”的壓力,外部社會形形的誘惑,使部分學子心潮難平;另一方面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研宄精神。主要表現為:1)在研宄中,實驗記錄不完整,臨畢業前臨時“拼湊”實驗記錄;(2)為了達到理想結果,修改、篡改實驗數據或虛假數據;(3)平時不努力,臨時抄襲他人研宄內容拼湊畢業論文;(4)不遵守應有的學術規范,時采用“一稿多投。
2.學位論文選題方面存在的問題。
(1)選題主線不突出,缺少創新意識。研宄課題的選提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研宄結果文的成與敗以及論文質量。選題應是帶有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探索性的工作,主線必須清晰。論文的題目應該論文的主線而各章節只是分論點或是論據點,導師的作用是導學,幫助研宄生選擇適的研宄的方向,并具有理論價值或應用價值的選題,并如果選題存在問題,應該說在很大程度上,是導師導學的作用沒有發揮好。
(2)選題不適時機,思路欠清晰。主要表現為對國內外研宄現狀掌握不清,復習文獻不足,缺少對文獻的消化和吸收,為應付檢查匆匆選題,沒有把握恰當的研宄時機,研宄內義和研宄價值的課題,并把握適當的選題及研宄撰寫論文的時機。滯后于科學發展的選題勢必失去其研宄價值而不為人們認同;過于超前的選題也因受條件限制無法達到預期成果o
(3)文獻綜述能力較差。資料綜述是從學術角度闡述別人是如何做的,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存在的問題等,必須立足于學術性。介紹研宄方向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你的工作引申出來,讓讀者對你所研宄領域的現狀有直觀的理解,也在頭腦中建立了你研宄工作的思路并提取出進步點。如果切入點不正確,讀者就無法把握作者的脈搏。能否將資料給以充分的綜述,既反映作者對資料的占有程度,也反映作者的科研思路是否明晰。
(4)科研論文寫作技巧掌握不好??蒲姓撐牡膶懽?,長時間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師很少給學生講解科研論文的寫作技巧,有的論文還存在概念不清、論證不嚴謹、規范運用能力不足等缺陷以及對計算結果的盲目推崇,不會客觀分析計算數據的可靠性等。
3.論文評閱標準降低
研宄生論文答辯之前的論文評閱是對論文質量進行把關的關鍵步驟。從目前的評閱結果來看,評閱的通過率高。宄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不外乎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主觀原因為論文評閱者都是同行專家,出于人情降低了評閱標準。客觀原因有:一是評閱與答辯的時間間隔太短,從評閱意見返回到答辯僅有幾天時間,評閱后學生沒有足夠時間修改論文。二是從目前研宄生在讀期間的時間安排來看,寫論文時間與考博和找工作時間同步,特別是兩年制研宄生,完成課題研宄的時間本生就己經很緊張,此時,還面臨考博和找工作,論文送審時間一推再推。評閱人處于十分被動位置,從嚴要求可能使學生失去答辯資格,造成學生無法找到工作或失去繼續深造機會。因此對有些明顯不合格論文,評閱人不得不違心放行。
論文通過評閱以后進入答辯程序。答辯應包括兩部分內容:回答問題、學生與委員之問的辯論。通過幾年實踐,在回答問題方面做得比較好,在辯論方面做得還不夠。但恰恰是辯論更能體現學生的真正水平,如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思維與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現行的答辯體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由于參加答辯的人數較多,一個答辯小組一天要完成10多個碩士生的答辯工作,每人介紹論文、委員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和辯論時間不超過30分鐘,因而沒有充足的時間展開,整個論文答辯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部分研宄生的畢業論文答辯常流于形式。
(2)答辯委員多為知名專家,工作很忙,沒有時間仔細閱讀論文,個別專家甚至只在答辯現場臨時翻閱一下論文,導致答辯專家根本提不出既有針對性又有爭論價值的問題。
(3)參加答辯的委員名單由各學科專業的導師提供,不可避免存在各種人情關系,答辯委員為顧及導師的面子,讓論文輕松通過,由此造成學位論文質量不高。
(4)論文答辯缺乏科學的評分標準,答辯委員會對論文質量的評價只有兩點,即學生是否通過答辯以及是否建議授予該生學位。這種評價的標準比較模糊,無法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較全面地衡量研宄生的論文答辯水平,增加了答辯評價的隨意性。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加強研究生的科學道德教育,解決做學問的浮躁之風。
一方面要提高研宄生導師的整體科研水平和素質,建設一支導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嚴于律己、淡泊名利,高水平的導師隊伍。另一方面加強對研宄生科學道德的正面教育,營造有利于形成良好科學道德品質的育人環境。同時制定嚴格處罰條例,加強科研中檢查監督力度,發現不良苗頭就嚴肅處理,維護學術尊嚴。
2.加強研究生論文質量管理.
(1)加強對研宄生學位論文寫作的指導,開設針對研宄生論文的撰寫開設專業性的指導課程。
(2)對選題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研宄生導師應切實負起責任。導師必須站在學科的前沿,對論文的選題應有方向性的把握;同時,要求研宄生在開題前認真查閱文獻,引導其思維創新,同時聘請同行專家參加開題報告會,對其選題嚴格審定,多角度考慮選題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創新性。
在研宄生論文的整個寫作過程中,要引入導師組監督的機制及個人自評制度,研宄生在進入論文寫作階段之后,其學習和科研工作大多呈分散性的特點,因此,除了對他們進行曰常管理之外,還應著重培養他們的自我高標準、嚴要求意識,列出寫作進度細化表,注重論文進度自查,按時按質完成論文。同時導師應定期召集研宄生參加論文進度匯報會,每個學生匯報各自研宄及論文的寫作進展,目前存在的問題給予必要的指導與督促。
(3)研宄生處提出相關的管理要求,對導師提出明確的論文審核指標要求,采用導師指導、學術帶頭人審核,最后學科帶頭人統一把關的思路。
3.注重和完善論文評閱管理工作。
學位論文評閱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導師及管理部門在實際操作中要將評審條例落實到實處,按照規定時間送審論文,以保證評閱人有足夠的時間閱讀論文并對論文質量進行判斷。為保證論文評閱的客觀性,有必要由研宄生處組織,對論文雙盲”評閱,將論文送外校同行專家,保證專家有充足時間仔細閱讀論文,要求各專家客觀、公正地對論文進行評價,同時細化評分指標,研宄生處負責對申請者保密。
4.規范和健全論文答辯制度、建立評估論文質量的有效機制。
成立研宄生論文答辯工作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專門機構聘請,建立各專業的專家庫,在指定時間進行公開答辯。通過與學位論文相關論著公開發表期刊的等級來衡量論文質量的高低,同時將其帶來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高低作為指標之一,并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予以激勵。
5.開展末位淘汰。
關鍵詞:運動人體科學;論文選題
中圖分類號:G80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612(2006)09―1231一04
本文對1982―2003年全國體育院校及部分重點大學體育院系、國家體育總局等30多個單位的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博士生研究生論文選題進行了分類統計和比較分析,并對其選題方向和特點進行歸納總結,以期為今后運動人體科學學科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共收集1982―2003年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論文505篇,其各專業的分布情況如下表:
1.2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搜集了研究生論文選題方面的文獻并進行了分類整理,獲得了相關資料和信息。
1.2.2數理統計法 對論文的題目、研究對象、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特征等指標進行了初步統計,并對統計結果進行了數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人體運動科學專業論文分布情況 運動生理方向的研究生論文數量占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研究生論文總數的46.34%(表1),這與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代表的一批體育院校運動生理學科點開設較早、而其他學科點開設較晚有關,同時與80年代某些院校只設立運動生理專業碩士的現象也有一定的關系。數據顯示:運動生物力學方向的論文數量較少,90年代后有所增加,這主要是由于運動生物力學為一門較為年輕的學科,在我國的起步較晚;而運動解剖學方向的論文數量總數也相對比較少,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的3年中運動解剖方向的研究生數量急劇減少,其原因主要在于各院系的招生培養結構所致,該學科屬基礎理論學科,且與運動訓練相關性不大所致。
從圖形及數量分析可以看出,各研究方向在年代分布上,盡管呈現出一些波動,但總體趨勢是各研究方向的數量和總數都在逐漸增多。
統計結果顯示,近年來運動生理學研究生的選題方向主要集中在骨骼肌生理、疲勞與恢復、機能評定和心血管等范圍內,其數量占運動生理方向研究總數的55.98%,這與目前國內體育期刊上相關領域的研究方向與研究趨勢基本相符。其原因是骨骼肌生理,運動性疲勞與恢復,運動員機能評定及心血管等方向與運動訓練關系密切,這些研究可以解決運動訓練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進入21世紀后,內分泌功能的調解、訓練效果等與大眾健康、全民健身關系密切相關的問題也將受到了重視,其研究生論文數量必然有所增加。
2.2各專業方向研究生論文選題方向分析
2.2.1運動生理專業
2.2.2運動生化專業
如表3所示,營養是運動生物化學方向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其研究生論文數量約占總數的1/3。在運動訓練中“沒有恢復就沒有訓練”的新觀點提出之后,人們開始逐漸著眼于營養學的相關研究,如何應用合理的營養手段來延緩運動性疲勞的產生,促進運動后恢復已成為體育科研領域中的熱點問題。但這些論文的研究對象多采用動物實驗,對人體的研究相對較少,而運動營養及合理的恢復段在運動員當中推廣使用,還須更多的人體實驗作為更直接的依據。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體育健身在我國的開展,近年來針對各種健身鍛煉項目的訓練效果的研究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呈現了與運動生理方向相一致的變化趨勢。
2.2.3運動解剖學
統計數據顯示,兒童少年體質現狀和生長發育規律及體育運動在人體塑造方面的作用是運動解剖學方向研究者們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其論文數量分別占該研究方向論文總數的37.14%和28.57%。涉及骨骼肌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的基礎性研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其它方向的論文數量比例均相對較少,呈現出明顯的“選題分布極不均衡”的特點,這一現象說明運動解剖學知識領域廣泛,可供研究的問題相對比較多,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運動解剖學已經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研究領域,這也是一個學科發展基本成型的表現。
2.2.4運動醫學
統計數據顯示,運動醫學方向研究生的選題方向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生理、訓練效果、骨骼肌生理及運動損傷等方向,各個方向的科研討論數量分布均衡,占其方向的百分比均在15%左右,且這些研究相對集中,與運動訓練實踐結合比較緊密,體現了科學研究服務于訓練實踐的基本指導思想,和運動醫學實用性較強的學科特點。
2.2.5運動生物力學
統計數據顯示,運動生物力學方向的研究熱點集中在對運動項目的某些技術環節的動作分析上,其研究主要是利用運動生物力學的手段輔以現代化技術手段展開探索研究,從而得到一些敏感指標、數據,并采用計算機評價系統進行分析、評價。其中涉及動作技術分析的占42.86%,而涉及計算機評價系統的研究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達到生物力學研究生論文總數的23.81%,體現了運動生物力學與計算機科學的聯系日趨緊密。隨著科學的發展運動生物力與數學、物理、計算機、醫學等學科的交叉將逐漸增多。
2.2.6 各專業方向選題特點的分析 從表2~6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各方向的選題方向一方面呈現了各自專業的學科特點,同時各學科之間互相關聯,存在一些共同點。
從各自專業方向選題特點來看,運動生理方向選題中骨骼肌生理及疲勞與恢復的內容較多,尤其是在90年代前后,對肌纖維類型、肌纖維組成比例的研究很多,采用無損傷方法測定肌纖維類型,對延遲性肌肉酸痛以及骨骼肌疲勞后超微結構改變的研究,都是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
運動生化方向對運動員營養補充問題以及運動后恢復手段的研究得到越來越多的注視。“沒有恢復就沒有訓練”這一新觀點提出之后,營養及其他恢復手段成為競技體育中的熱門問題。
運動解剖學方向論文選題明顯集中在“兒童少年體質現狀和生長發育規律的研究”、“體育運動對人體器官組織形態結構影響的研究”和“骨骼肌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研究”這3個方向,占論文總數的80%。
運動醫學的選題則集中在創傷、心血管、訓練效果及骨骼及生理四方面,而且分布比較均衡,各占該方向論文選題的13.04%、17.39%、15.22%和13.04%。
運動生物力學是相對較為獨立的學科,其選題集中在兩個方面:動作技術分析(42.86%),其次是計算機評價系統的研究(23.8l%);除此之外人體組織力學、動力學及身體素質等方面的論文選題也逐漸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
2.3各專業方向研究生論文的研究對象
統計數據顯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研究對象中動物實驗占到總數的41.05%。運動員只占到19.26%左右,位居第
三位的是體院學生,占12.26%。近年來,動物實驗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人體實驗在逐漸減少。
從科學研究的實際應用價值上看,人體實驗的科學研究通常具有更直接的實用價值。但是,由于人體實驗時,實驗條件不一,且實驗對象在實驗期間難以控制,作為受試對象的人本身個體差異較大,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會造成很大的困難。動物實驗的優點是樣本個體差異小,條件容易控制,測試結果更為準確,特別適合做一些機制性的研究。其缺點是動物與人的親緣關系太遠,有時候反映在動物身上的變化,未必可以在人體上得到重現。而且,動物采用的運動模型較為單一。從目前來看,常用的動物運動模式為大鼠(或小鼠)游泳,以及在動物跑臺。且不說這些運動模型的控制是否嚴格,從這些運動方式上看,與人體的運動畢竟有一定的差異。而且疲勞點如何確定的問題,一直是動物實驗論文中存在爭議的問題。
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將人體實驗與動物實驗的優勢結合起來,一直是研究生論文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好的選題不僅在于題目本身,實驗設計也是論文成敗的關鍵。
2.4各專業方向研究生采用的研究手段
2.4.1運動生理專業
2.4.2運動生化專業
2.4.4運動醫學專業
數據顯示,運動生理、生化、解剖和運動醫學方向研究生論文中使用的各種研究手段中,運動生化指標的測定占相當大的數量和比例。尤其與運動實踐結合比較密切的論文多采用生化指標對受試者進行評定,觀察受試者身體機能的變化。如:血乳酸一直是科學訓練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另外,血常規、血尿素指標以及以血清酶的變化都是運動訓練中經常涉及的問題。另外,在一些機制性的研究中,如運動性低血睪,運動性閉經或月經紊亂等問題,都需要對激素及激素受體輔助生化手段進行定性分析。近些年來,隨著基因分析手段的日益更新、先進,實用性的基因分析手段逐漸應用到了體育科學研究中來,例如對骨骼肌a―actin基因表達的研究,對β-腎上腺素受體基因表達的研究,對衰老過程中線粒體DNA缺失的研究等等,都是現代基因手段與運動實際相結合的有益嘗試。
在研究手段的選取上:運動生理學使用較多的是生化指際、生物電技術和常規生理指標,共占其研究總數的74.99%,近幾年來,借助生化指標檢測的研究數量逐漸升高。運動生化方向則是生化指標占絕對統治地位,達到總數的85.19%,充分體現了本學科的特點。運動解剖學則較多地應用身體素質指標、組化電鏡、生物電技術及常規生理指標等,所采用研究手段相對較多,且分布均勻,即運動解剖學的研究手段呈現多元化。運動醫學方向中應用較多是生化指標、常規生理指標和組化電鏡及生物電技術,占該方向研究手段總數的89.36%,體現了運動醫學監測過程中需要借助生理、生化手段的特點。各方向的研究手段呈現出互不相同特點,歸結原因在于不同專業研究的側重點不同所致。
動作技術分析系統是運動生物力學專業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占生物力學各研究手段總數的42.22%,它是運動生物力學為運動訓練直接服務的最常用手段,在近幾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數碼拍攝技術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也逐漸進入體育科學研究領域,其主要運用在計算機分析、評價系統中,這些先進、準確手段的引入對運動訓練和科學研究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4.6 除運動生物力學外所有專業不同年代研究手段的對比
表13顯示,80年代采用較多的是生物電技術、常規生理、生化指標,各占總數的28.87%、25.77%、25.77%,他們之間的分布相對均衡。進入90年代后,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一些簡單手段,如生物電技術和常規生理指標的應用比例逐漸減少,而生化指標等反應受試者機體機理的研究手段所占比例增大,達到總數的52.30%,體現了各學科研究的精確、精細化和定量分析的逐漸增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前沿科技手段,如基因技術開始在運動人體科學領域中應用。本文所統計的只是2001―2003年的研究生論文,樣本量相對較少,但其變化趨勢基本和90年代相同,這些變化趨勢反映了體育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研究手段的不斷發展,同時也反映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科水平的提高。
3 結 論
1、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可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經導師審定后確定,也可由導師提出一些課題,由研究生本人選定。
2、論文選題應與研究方向一致,論文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或較好的實踐價值,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應遵循的原則是:
(1)選題的著眼點應從本門學科出發,著重選擇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課題;
(2)課題應具有先進性,使研究生有可能在論文中提出新見解;
(3)課題的份量和難易程度要適當,應能在1年至1年半時間內完成;要考慮完成論文的條件是否具備;
(4)選題應盡量結合研究生所在學科的研究方向或導師的科研任務;
(5)選題應考慮研究生本人的基礎和實際能力,結合研究生本人的特長。
3、論文選題可在第二學期開始,不應遲于第三學期。
二、論文開題
(一)開題時間
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可在第三學期開始,開題報告完成時間不應遲于第四學期。
(二)開題報告內容
1、題目的來源及意義。
2、國內外該領域的研究現狀。
3、課題研究主題及主要內容。
4、課題研究方法。
5、工作量和工作進度安排(包括文獻閱讀、方案設計、論文撰寫等)。
6、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三)論文開題工作程序
1、論文題目選定后,研究生應填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一份,經導師簽署意見后報學科組。
2、研究生的開題報告通過學科組初審后,由學科組邀請有關教師、專家作為評議人參加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會,報告會具體組織工作由研究生所在系(部、所)負責。報告會上由研究生匯報所選論文課題的目的和意義、當前國內外該課題的研究動態和研究成果、研究方案、論文內容及安排、完成論文的時間和預期結果、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等方面的情況。研究生報告后,指導教師可以作必要的補充和說明。然后,評議人就選題的意義,方案是否正確和完善,研究成果的學術水平、科學意義、經濟或社會效益等進行審核和評議。
3、根據研究生的開題報告和對問題的回答,評議人對研究生的開題報告進行評議。評議人的評議意見分為“同意”、“棄權”和“不同意”三種。獲評議人2/3(含)同意的開題報告為通過;未獲評議人2/3同意的開題報告為不通過。未通過開題報告的研究生應在指定時間內對論文開題報告作進一步修改、補充,重新參加論文開題報告會。
4、《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經導師、學科負責人批準簽字后,連同《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評議表》報研究生處備案。
(四)開題報告考評依據:
1、成績合格的依據:
(1)具有獨立搜集和綜合分析資料的基本能力;選題合理,能掌握與本選題有關研究方向的國內外動態,學術思想清晰。
(2)研究方案可行,基本掌握關鍵問題;對可能遇到的主要問題,分析思路基本正確;開題條件基本具備。
(3)研究工作計劃安排合理。
2、成績不合格的依據:
(1)參考資料不足,綜合分析能力較低;選題不當,論述欠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