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總結
時間:2023-03-01 16:27: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確保公眾飲食安全”這一中心,按照提出的“四個最嚴”的要求,完善食品安全體制機制,大力開展重點問題專項治理,嚴肅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與水平,全省食品安全總體形勢繼續穩定向好。根據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跟蹤檢查食品安全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浙人大常辦傳〔2015〕41號)要求,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化體制改革,嚴格落實監管責任
(一)機構改革基本到位。深入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整合監管隊伍,強化基層工作力量。目前,全省共有10個設區市、23個縣(市、區)實行食藥監、工商“二合一”,1個設區市和67個縣(市、區)實行食藥監、工商、質監“三合一”市場監管模式。已到位的市場監管局,全部保留食品藥品監管局牌子,并加掛食安辦牌子。全省共設鄉鎮(街道)市場監管所906個,已組建到位并履職的822個(含與鄉鎮食安辦合署辦公)。今年9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基層市場監督管理所規范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每個所人員配備原則上不少于8名,至少配備1輛執法車及專業化信息化執法裝備,執法人員每年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在領導干部任用方面強化基層導向,要求縣級市場監管局中層干部應具備3年以上市場監管所工作經歷,新錄用人員必須在市場監管所工作3年以上。完成生豬定點屠宰監管職能調整工作。
(二)監管責任層層落實。一是落實政府責任。年初,省政府與各市政府簽訂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內容涵蓋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和《審議意見》重點關注的問題。二是完善考核評價制度。9月份,省食安委出臺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評價辦法,新增一年2次的暗訪和年中督查,明確了“一票否決”和減分的各類情形,并將考核結果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今年7月,省政府組織食品安全重點工作督查暗訪,并將結果通報各市政府,督促及時整改落實。三是強化責任追究。制定出臺我省《食品安全行政責任追究辦法》、《食品安全行政責任約談辦法》,及時督促各地切實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
(三)基層責任網絡有效運轉。目前,全省1335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全部成立食安委、辦公室,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2472名;行政村(社區)設立社會治理小網格8.7萬個,配備協管員、信息員8.2萬余名;成立食品安全民間組織、志愿者隊伍138支。2014年至今,全省鄉鎮食安辦受理投訴舉報2800余起,協調開展聯合執法6400余次,開展宣傳活動1.2萬余次,協管員、信息員巡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80余萬戶次,發現并上報違法違規行為1萬余起。省食安辦組織編寫出版《鄉鎮(街道)、村居食品安全工作實務手冊》,有力促進了基層食安辦和協管員、信息員能力提升。舉辦省、市、縣三級基層食品安全工作實務知識競賽活動,全省累計有1.5萬名基層食品安全工作人員參加比賽。開展全省優秀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評選活動,在全省掀起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二、健全長效機制,完善全程監管制度
(一)食用農產品準入準出機制建設穩步推進。省農業廳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簽訂食用農產品合作備忘錄,建立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管理、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檢驗檢測資源共享等合作機制。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制定下發《關于加強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各項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分級分類監管要求,積極穩妥推行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嚴格查驗供貨商主體資質、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和合格證明,大力推行農產品批發市場一票通制度,實行供貨商“一戶一檔”全登記,做到票、貨同行,鼓勵引導有條件的批發市場建立IC卡結算制度。嚴格督促落實不合格產品退市銷毀制度,嚴防不合格產品重新流入市場。
(二)全程追溯體系初見成效。省政府確定了五年內90%規模以上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納入追溯體系的建設目標。今年,農業部門、海洋與漁業部門進一步深化農產品、漁業追溯平臺主體信息庫建設。目前,全省已有3.7萬家規模主體納入信息庫管理,82萬條快速檢測數據進入平臺,4261家主體實現主體責任追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制定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指導意見,探索建立農產品智慧監管系統,在全省統一執行《農產品市場信息分類與計算機編碼》,形成食用農產品統一編碼系統。截至9月底,全省539家城區農貿市場已建成全程追溯體系和快速檢測體系,占全省城區農貿市場的50%以上,其中快速檢測體系免費向公眾開放。
(三)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深入開展。在農產品種養殖環節,開展農藥及農藥使用、“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經營使用、生豬屠宰、農資打假6個專項整治行動。全省共出動檢查人員5萬余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主體3.5萬家次,發現問題451起,行政執法立案520件。在水產品養殖環節,以“五水共治”為契機,重點實施養殖塘生態化改造、稻魚共生輪作減排、禁限養區劃定與整治以及規?;锏脑鲋撤帕魉拇蠊こ蹋塾嫺脑烀娣e達150萬畝,實現整治與轉型并舉,促進現代生態循環漁業轉型升級。在食品生產環節,召開食品安全風險專題研討會,梳理歸納24大類食品主要存在的不合格和風險問題,形成相應風險提示和監管提示,指導各地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風險管控。組織開展對2014年度抽檢監測不合格和問題樣品處置情況“回頭看”。組織實施“地產食品533安全保障行動”,以冷凍飲品、肉制品、水產制品、乳制品、白酒等五類食品為重點,加強“飛行檢查”和抽檢監測,治理安全隱患,建立長效機制。在食品流通環節,以乳制品、散裝食用油、肉制品、酒類、糕點、米面制品為重點食品,以農貿市場、食品集中交易市場、城鄉結合部、中小學校園及周邊以及農村市場等問題多發場所和監管薄弱區域為重點,深入排查風險隱患,并根據排查結果,開展了飲用水、臨保食品、網絡食品等的專項整治。在餐飲服務環節,建立全省餐飲環節被行政處罰單位、食物中毒發生單位、食品抽檢不合格單位、被投訴舉報核實單位數據庫,將上述四類餐飲單位列入“飛行檢查”重點名錄和重點約談對象,要求對其檢查覆蓋率達到100%。1-10月份,省級共開展餐飲環節明察暗訪和“飛行檢查”220家次。在突發事件應對方面,省食安辦建立日常輿情實時監測、專項輿情動態跟蹤和月度、半年度及年度輿情匯總分析的輿情監測工作機制,前三季度共編發《每日輿情匯編》186期,相關輿情信息750篇,專項輿情監測30期。制定《食品藥品突發事件應急防范處置規程》,及時核實信息權威,妥善處置20余起食品藥品突發事件及輿情事件。
(四)千萬學生飲食放心工程圓滿完成。2013年至今,省政府連續三年把“千萬工程”列入對各市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內容。今年是收官之年,各地將“千萬工程”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加大經費投入,注重學校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教育,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強化校園周邊食品專項整治,提升學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學校大宗食品統一配送(定點采購)率達97.8%、學校飲用水城鎮管網接入率達98.5%、學校食堂A、B等級達76.6%、品牌超市進校園比例78.4%,上述指標均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五)社會共治格局不斷深化。一是宣傳教育立體多樣。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組織實施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站建設工作,設立市級科普宣傳展示中心12個,區級科普宣傳基地45個,基層科普宣傳站1700多個,開通“浙江食品藥品監管”官方微信公眾號,全省共創建食品安全公眾微信號67個。在浙江經視開辟《食藥聚焦》電視專欄,每周日20:40播放。開展 “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宣傳直通車”、“三品一標”宣傳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百部公益廣告宣傳活動”、“食品安全五進”活動,全方位宣傳食品安全工作。二是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有力推進。出臺《浙江省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指導意見》,成立省級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召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政保對接會,研究推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示范性文本。加強對保險機構落實事前事中事后服務“六個一”措施情況的督查,切實推動保險為食品安全工作服務。目前,全省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投保單位5169家,保費規模比上年增長5倍多。三是“四個你我”活動有聲有色。以“四個你我”活動為載體,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食品安全治理。去年以來,全省共組織“我執法,你參與”活動7160余次(期),參與人數8.8萬人次;開展“我宣傳,你傳遞”活動12580余期(次),開辟媒體宣傳專欄772個,宣傳報道3747期(次),參與人數134.4萬余人次;通過“你點題,我檢測”活動,抽檢10.78萬批次,檢出不合格1883批次;開展“你舉報,我查處”活動,受理公眾舉報線索19355條次,查實舉報7577起(次),發放舉報獎勵金90余萬元。四是農村食品安全征信體系建設試點成效初顯。在麗水開展農村食品安全金融征信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將食品安全信息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庫,實行差別化信貸措施,取得明顯成效,目前正在總結經驗擬在全省推廣。五是食品安全義工隊伍不斷壯大。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與省消保委聯合下發《關于推進全省食品安全義工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積極指導義工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目前全省登記在冊的消費維權義工有7548名。組建“食品安全消費維權義工隊”,開展食品安全義工“啄木鳥”公益行動。成立“產品質量百姓買樣團”,委托百姓購買最關心最擔心最想購買的樣品進行檢測,公布檢測結果,做好后續處理。六是行業協會作用有效發揮。引導各類協會組建 “社會共治監督員隊伍”,加強會員單位管理,強化行業自律,指導和督促會員單位誠信經營。省保健品行業協會實施保健品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公益工程,免費為從業人員開展培訓。
三、整合檢驗檢測資源,提升技術支撐能力
(一)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強勢推進。市級層面,11個設區市均整合食品檢驗檢測資源,組建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湖州、衢州、金華、麗水、杭州、嘉興等6個市級食品檢驗能力項目列為中央投資項目,累計獲得中央投資3546萬元??h級層面,2015年撥付專項資金4800萬元支持縣級食品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工作。61個需整合食品檢驗檢測資源的縣(市),已有45個啟動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其中3個列入全國試點。
(二)檢驗檢測能力逐步提升。經過近年來持續投入和建設,我省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基本建成了“省級強龍頭、市級創特色、縣級重基礎”的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23家食品檢驗機構,取得CNAS實驗室認可證書機構31家,國家食品復檢機構8家,我省食品檢驗能力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全面輪訓基層食品檢驗人員,多層次舉辦檢驗檢測業務培訓,邀請省內外權威專家授課,有效提升各級食品檢驗人員業務水平。堅持開放檢測市場,引導市場力量服務監管,通過公開招標確定11家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參與食品檢驗。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能力建設,目前省、市兩級疾控機構設備配置率分別為83.3%、78.6%;在全國率先建成省級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溯源平臺,率先推廣食源性疾病報告卡與醫院信息系統整合工作,提高監測效率與報告質量。
(三)食品抽檢監測全面覆蓋。持續開展監督抽檢和風險檢測,安排食用農產品、水產品、林產品1.7萬余批次。安排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環節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1.5萬余批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約40%,實現地產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品種全覆蓋。同時,加大專項抽檢、評價性監測的力度,根據應急處置、舉報投訴及案件查處、專項整治,以及考核評價等工作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監督抽檢或評價性抽檢,實現對食品安全隱患的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
四、破解熱點難點問題,著力推進食品安全專項治理
(一)全面推進餐桌安全治理行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餐桌安全治理行動三年計劃(2015-2017年)》, 對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工作進行系統、全面部署。以實施農產品、林產品、水產品、進口食品、“三小一市場”和餐飲具及食品相關產品等六大質量提升工程為載體,以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共治為原則,重點整治群眾反映強烈、風險隱患突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進一步完善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管控體系。9月份,省政府對各地餐桌安全治理行動情況開展首次督查,及時通報存在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二)創新“三小一市場”監管。以屬地管理為主,采取綜合治理、網格化管理手段,破解“三小”整治難題。在小作坊監管方面,積極探索負面清單與申報登記制度,初步做到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底數清、情況明、安全可控,為規范管理、提升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啟動《小作坊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地方標準制訂工作,為基層加強日常監管提供明確的依據和規范。在小餐飲監管方面,按照“規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實施監管重心下沉,強化鄉鎮(街道)監管職責,消除監管盲區。同時,擴大持證小餐飲單位量化分級管理覆蓋范圍,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等級公示,提升消費者理性消費意識。目前,全省共有持證小餐飲14.22萬余家,等級公示率達91.7%。在小攤販監管方面,各地結合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全面整治流動攤販,引導小攤販定點定時經營。在農貿市場監管方面,目前全省共建成539家農貿市場快檢室并免費開放,提前完成今年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任務指標。檢測室設立統一標志標識,張貼免費開放信息牌,每日公示檢測結果,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三)破解過期食品與餐廚廢棄物回收處置管理難題。在過期食品監管方面,制定下發《臨近保質期食品管理制度(試行)》,指導企業落實臨保食品提示、臨保食品專區(柜)、臨保食品退貨、過期食品處理等制度。加大監管力度,將過期食品作為日常監管和各項專項整治的重點內容,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超過保質期食品臺賬,如實記錄退貨、回收、處置臺賬。在加強餐廚廢棄物回收處置管理方面,省政府出臺《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行動計劃》,利用5年時間,開展設施能力建設、收運體系建設、資源化利用產品管理,全面推進我省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在杭州、寧波、嘉興、紹興、金華、衢州6個市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督促餐飲單位建立健全餐廚垃圾處置臺賬、日產日清和流向追溯制度。
(四)開展食品冷庫與進口食品安全重點治理。上半年,針對目前肉制品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進口和使用未經檢驗檢疫肉品等8種違法行為、冷庫和倉儲等7個區域為重點,全省開展了肉品和水產品專項整治“百日會戰”。行動期間,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24萬人次,檢查食品冷庫等各類重點區域或場所18.53萬個,排查發現風險隱患817個,查扣問題肉品、水產品760余噸,涉案貨值1600萬元;行政立案4385起,行政部門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18起,公安部門刑事立案139起,形成了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強大聲勢。同時,各地積極探索冷庫監管長效機制,規范冷庫管理標準,建立冷庫經營檔案。目前,杭州、寧波、臺州、湖州等地冷庫管理試點已取得實效,擬在全省推廣。
(五)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加強隊伍建設,6個市、29個縣(市、區)相繼掛牌成立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專門機構。強化涉食品犯罪問題打擊工作,明確5大類食品安全犯罪打擊重點。召開部門聯席會議,梳理可能涉嫌食品犯罪的種類,解決農產品種植中使用禁限用農藥等的定性問題。截至9月底,全省共偵破涉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17起,刑事打擊1065人,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8%、11.2%,端掉犯罪窩點110個,破獲公安部督辦案件40起,破獲的3起走私牛肉等凍品案件被公安部表揚通報。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省食品安全工作仍處在食品安全風險高發、監管職能磨合和監管力量薄弱的“三期”疊加階段,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一是基層監管力量不足?;鶎邮袌霰O管體制改革以來,食品安全監管的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但一些地方也存在食品安全監管力量削弱、專業人才流失的現象?;鶎邮嘲厕k雖已全部組建,但運行機制、經費保障仍顯不足,協管員、信息員發現問題、排查隱患的能力相對欠缺。市、縣漁業、林業主管部門缺乏專職的質量安全監管編制和人員,鄉鎮(街道)市場監管所設置尚有84個未組建到位,仍有5個地市、61個縣(市、區)未設立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專門機構。二是難點問題鞏固成果難。食用農產品限用農藥殘留超標時有發生、常用農藥殘留超標現象仍然存在?!叭∫皇袌觥奔靶@周邊食品經營秩序雖有明顯改觀,但尚不穩固,無證經營、臟、亂、差等現象容易死灰復燃。三是食品安全犯罪打擊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食品犯罪呈現跨省、跨區域、組織化、網絡化趨勢,案件偵辦成本高,影響全鏈條、全環節的犯罪打擊。對于超限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定性問題,法律適用上缺乏統一標準。同時,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方面也存在檢驗鑒定不規范等問題。四是食品行業基礎薄弱。目前我省乃至全國食品產業發展仍處于低、小、散、亂階段,產業層次和集聚程度低,安全風險隱患還比較高,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主體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不強,嚴重制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也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很大的困難。
下一步,我們將以省人大常委會跟蹤執法檢查為契機,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以餐桌安全治理三年行動為抓手,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創建為主線,認真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食品安全的審議意見,強化食品安全監管,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努力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一是進一步推進“兩個創建”。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對于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國家已同意我省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杭州、寧波兩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下一步,我們將把“兩個創建”作為重點工作,圍繞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手段創新,完善政策舉措,加強經費保障,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局、取得實效。
二是進一步強化基層監管力量。推動基層市場監管所應設盡設,加強規范化建設,配齊配強基層監管力量,強化執法保障,改善基層監管條件。組建專業講師團隊,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和執法人員培訓,提升基層監管能力與水平。深化基層責任網絡建設,健全各項運行機制、保障機制,切實發揮協管員(信息員)作用。
三是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體制機制。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準入準出、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完善食用林產品、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執法機制。繼續推進食品安全犯罪專門偵查機構建設,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完善線索通報、信息交流、案件會商、倒查督辦等制度,充分發揮刑事打擊精準有力、震懾違法的作用。
四是進一步深化餐桌安全治理行動。繼續開展餐桌安全治理六大提升工程,著力治理農產品源頭、小餐飲、小攤販、小作坊、校園及校園周邊食品、進口食品等重點難點問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隱患排查、專項治理、應急處置等工作機制,深挖風險隱患,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五是進一步貫徹落實新食品安全法。抓緊開展我省食品安全法實施辦法、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等相關地方性法規制(修)訂的前期工作,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訂和清理工作。通過組織舉辦全省食品安全論壇、食品安全法征文比賽、食品安全知識展覽等活動,進一步深化新食品安全法宣傳教育工作,提升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