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7: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貿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如何構建和運行“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有效改善教師隊伍的結構和質量,需要積極創新發展路徑,破解改革難題。文章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探索“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改革為例,闡述了該模式的內涵、特征、運行機制和運行保障,剖析了實施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及已經取得的實踐成效,并從學校、系部和專業層面提出高職院校實施“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改革的建議。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院校應注重教師隊伍的“雙師結構,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強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從2006年開始,結合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項目,進行了“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路經。
“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是指:校內專任教師通過培養成為優秀的教師職業人;從大量外貿從業人員中遴選出優秀外貿職業人隊伍(行業兼職教師),兩者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將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外貿職業人。
團隊“雙元雙優”。“雙元”是指專業教學團隊“雙師”結構,“雙優”是指優秀教師職業人和優秀外貿職業人。優秀教師職業人的特征主要體現校內專任教師要掌握先進的職教理念,擁有較高的職教能力;熟悉外貿業務操作,具有較強的業務操作能力,具備這兩種能力的校內專任教師得以構成優秀教師職業人隊伍。優秀外貿職業人的特征主要體現在校外兼職教師要深諳外貿業務操作要求,具有豐富的從業經驗,擁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同時,具有與學校共同努力為外貿行業培養合格人才的意愿,具備這種主客觀條件的校外兼職教師得以構成優秀外貿職業人隊伍。
運行“全程雙軌”?!半p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相互配合、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在人才培養準備階段,共同開發崗位職業標準、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在人才培養實施階段,共同編寫項目教材、共同備課、共同授課、共同命題、共同指導工學交替、頂崗實習,把學生培養成合格職業人。
一、實施“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
高職院校實施“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時,將會面臨以下主要問題:
1.校內專任教師不懂職教理論,無法準確駕馭高職專業課程教學。目前,大部分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都不是師范類專業科班出生,成為教師前都只學了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的皮毛,對于職教理論知之甚少,不了解職教規律和原理,因而很難準確實施高職專業課程的建設和教學。
2.校內專任教師頂崗實踐難,很難成為“雙師型”教師。校內專業教師絕大多數都是從校門到校門,缺乏實踐經驗。盡管各校強調培養教師的雙師素質,但由于教學任務重、下企業難等客觀原因,使得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機會和時間較少,無法使大量專業教師真正成為“雙師型”教師。
3.行業兼職教師數量不足和質量不高,不能滿足“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要求。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團隊以校內專任教師為主,行業兼職教師為輔。在數量上,行業兼職教師與校內專任教師的比例達不到1:1;在質量上,許多行業兼職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達不到培養職業人才的要求。
4.行業兼職教師參與人才培養的廣度和深度不夠,不能滿足職業人才培養要求。目前,有些高職院校聘請的行業兼職教師,往往都只是做一兩個講座或上一兩次課,流于形式,參與人才培養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無法勝任職業人才培養職責。
5.學校相關的人事分配和教學管理制度不配套,導致“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缺乏機制保障。由于行業兼職教師一般都沒有教學經驗,且在時間和精力上要保證本單位工作的前提下,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如果學校沒有配套合理的人事分配和教學管理制度,很難建設和運行“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
二、“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結合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項目,從2006年開始,進行了“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探索與實踐,有效地解決了前述提到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效果。
(一)構建措施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構建“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通過培養機制與遴選機制分別打造兩支優秀職業人隊伍。
1.培養校內專任教師。校內專任教師,通過學習先進職教理念,掌握先進職教方法,組織參加職教能力測評的方式提升其職教能力;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到外貿企業掛職鍛煉,提高其業務操作能力;受客觀因素制約無法大面積推廣掛職鍛煉時,通過專任教師與行業專家一對一、緊密的“朋友式”結對,使業務專家對專任教師業務能力的指導打破時間與空間的諸多限制,更具靈活性與針對性。
2.遴選行業兼職教師。行業兼職教師,產生于專業用心建立的外貿職業人才庫。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通過行業協會、學會及主管部門牽線搭橋,廣泛深入外貿行業,利用專業指導委員會、校外實訓基地等平臺逐漸積累外貿職業人才庫的儲備人才,從中遴選構建優秀外貿職業人隊伍(行業兼職教師)。遴選原則從隊伍整體來講,要求數量穩定、結構合理、覆蓋外貿行業相關崗位;從專家個體來講,要求從業經驗豐富、行業資源豐富,主觀上愿意參與人才培養過程。
(二)運行機制
在人才培養準備階段,“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共同開發外貿職業崗位標準、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人才培養階段包括準職業人培養和合格職業人培養兩個階段,在準職業人培養階段,“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開展共同編寫項目教材、共同備課、共同授課、共同命題等系列項目教學活動,把學生培養成準職業人;在合格職業人培養階段,“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共同指導學生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實戰訓練,使學生實現從準職業人向合格外貿職業人轉變。
1.人才培養準備階段:標準開發
在該階段所進行的職業崗位標準、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開發為人才培養運行確定依據。
(1)開發職業崗位標準。由于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外貿單證員、外貿跟單員和外貿業務員三個崗位,在我國尚無對應的職業崗位標準,因此,聘請一批對應崗位專家的行業兼職教師,組建職業崗位標準開發專家委員會,對這三個崗位進行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分析,分析出需具備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專業知識,確立這三個外貿崗位的職業崗位標準。職業崗位標準的開發,為專業建設解決了培養什么規格的人的問題,即人才培養規格。
(2)開發專業教學標準?!半p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在開發的這三個職業崗位標準基礎上,按照以下思路共同開發專業教學標準(人才培養方案):①對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進行科學化、標準性規定,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標準化設計;②用職業崗位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并考慮學生就業后的可持續發展,課程設置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適應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③主要用崗位職業能力來描述人才規格,重點關注學生能做什么;④融合學歷證書與崗位職業證書,把職業考證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專業知識要求融合到各專業課程,結合職業考證時間安排職業考證課程。其內容包括專業名稱、人學要求、學習年限、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職業范圍、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專業實訓課程表、課程結構、教學進程表、專業教師任職資格和實訓裝備等l2項標準化內容。
(3)開發專業課程標準?!半p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根據人才培養定位,重構了基于工作過程的“外貿單證操作”、“出口業務操作”、“出口跟單操作”等9門專業核心課程體系,開發了突出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這9門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每門課程的課程標準對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要求等內容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同時還對課程設計思路和實施建議進行了說明,使課程教學與改革有章可依。為了更好地實施課程標準,使課程標準的執行更加具體,這9門專業核心課程都根據外貿企業真實業務案例開發了項目活動載體,展現了項目課程改革思路,提高了課程標準的可操作性。
2.準職業人培養階段:項目教學
在該階段,“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共同參與9門專業核心課程的教材編寫、備課、授課、命題等項目教學全過程,實現學生到準職業人的轉變。
(1)共同編寫立體化教材。“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通過共研究、分析,確定有代表性的行業、產品、業務種類,并以該行業大型綜合真實業務案例為藍本,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項目活動載體,確定工作項目,設計學習情境,共同編寫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材,并以項目教材的編寫為契機,完成項目活動載體、實習實訓項目等教學資料的積累與搜集工作,為教師施教提供支持;同時,建設課程網頁提供電子課件、實習實訓項目、習題集、案例集、試題庫等材料搭建立體化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多維學習空間。
(2)共同備課?!半p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在授課前,根據課程標準設定的各項目的能力點與知識點要求、行業發展新變化、業務政策新調整和業務操作新方式,確定項目活動載體,使之融入行業發展新要素,符合業務發展新要求;在此基礎上,根據授課對象、授課場所的不同特點將項目活動載體覆蓋的能力目標與知識目標外化為具體、明確的工作項目,配之以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保證教學能力目標與知識目標的實現。“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在共同備課過程中,各取所長,優勢互補,將授課內容準備與課堂組織形式設計都提到更高的水平。
(3)共同授課。“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在課堂授課環節,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其中,行業兼職教師側重實踐教學和實訓指導?!半p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教學,以專業核心課程的項目活動設計為載體,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融入職業素質提升,共同打造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教學場所與實訓場所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每一個學習情境的項目教學過程中,首先將根據業務案例設計的項目活動任務布置給學生,指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發現學生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總結。在教師進行操作示范的過程中,不僅將該工作任務覆蓋的職業能力與專業知識進行講解與示范,并且還需要將學生獨立進行的工作任務完成過程加以分析,使學生在掌握共性的職業能力與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有個性化的收益,包括職業能力的提高,也包括職業素質的提升。
(4)共同命題。“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在完成共同授課后,由校內專任教師根據行業兼職教師提供的真實業務案例,結合課程考核要求,設計考核案例,按照實際業務的表現形式來確定考核形式、分配考核點,形成考核試卷初稿,交由行業兼職教師進行業務把關,對業務案例描述、考核任務設計、考核評價指標進行審核,提出修改意見,由校內專任教師進行修訂,由雙方共同填寫“共同命題記錄表”雙方共同完成共同命題任務。通過共同命題,使課程考核內容與考核形式與實際業務相吻合,使考核結果與崗位要求相吻合。
3.合格職業人培養階段:實戰訓練
“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通過共同指導學生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實戰訓練,完成學生白準職業人到合格職業人的飛躍。
(1)工學交替?!半p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在專業核心課程的合作過程中,除在課堂教學的教學資料準備、備課、授課、命題環節的合作外,還將部分適合進行實戰操作的項目的授課由校內實訓室轉移到校外實訓基地的真實職業環境中,實行工學交替,行業兼職教師充分發揮其社會資源、業務優勢對學生工學交替進行指導,通過實戰操作檢驗課堂教學效果,檢驗學生職業能力與專業知識的掌握水平與應用水平。
(2)頂崗實習。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在“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的指導下,學習掌握了國際貿易實務專業9門專業核心課程設定的能力目標與知識目標,掌握了外貿單證員、跟單員、業務員三個崗位業務操作所需要的各項能力,獲得了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到相關外貿企業對應崗位進行頂崗實習,即“持證上崗”。學生通過至少半年的頂崗實習,提升了職業能力,養成了良好的職業素質,積累了外貿工作經驗,轉變成了合格職業人,實現順利就業和優質就業。
(三)運行保障
為使“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順利實施,我們制定了如下運行制度:
1.“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構建方面
為了建立一支“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強化校內專任教師業務操作水平的提高和行業兼職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提升,制定了《行業兼職教師遴選、聘用和管理辦法》、《關于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鼓勵教師參加掛職鍛煉的有關規定》、《關于校內專任教師與行業兼職教師“朋友式”結對的若干意見》等規章制度。
2.“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運行方面
為了適應項目教學改革,保證課程建設質量,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制定了《校內專任教師擔任行業兼職教師助教制》、《行業兼職教師工作手冊》、《共同備課實施細則》、《共同授課實施細則》、《共同命題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
(四)運行績效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通過近3年實踐,取得良好成效:
1.該模式入選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2周年經典案例師資隊伍案例之首;
2.培養了5名專業帶頭人,并人選浙江省高職高專專業帶頭人培養工程,被中國國際貿易學會聘為全國外貿跟單員和外貿業務員培訓認證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主編了3本全國考證教材,參與制定了外貿考證標準。
3.14名校內專任教師均通過職教能力測評,均獲得外貿職業考證培訓師資格,其中8名還獲得澳大利亞TAA培訓師證書,培養了9名骨干教師、4名雙師素質教師。
4.共聘用了外貿業務能力強、行業資源豐富、熱心教育事業的40名行業兼職教師,覆蓋各類外貿相關企業和各種外貿崗位,行業兼職教師與校內專任教師比例超過1:1。
5.2008屆畢業生取得了98%高就業率的優異人才培養績效,人才培養質量有了大幅提升。
三、實施“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的建議
1.學校層面:擬訂人事分配和教學管理制度,保障團隊建設有序運行
(1)在思想觀念和行動上,都要重視“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2)在人事分配上,要明確行業兼職教師的報酬,對行業兼職教師結對的校內專任教師要有相應的獎懲制度,對參加頂崗實踐的校內專任教師要有相應的激勵措施。
(3)在教學管理上,要制定行業兼職教師管理辦法,規范對其管理和運行,如考慮到行業兼職教師有時不能在正常工作日來授課,允許其調到周末或晚上上課。
2.系部和專業層面:擬訂團隊運行的實施細則。有效構建和運行團隊
(1)根據學院團隊建設相關制度,結合系部和專業特點,擬訂團隊構建和運行操作層面的實施細則。
工學結合教育模式解讀
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秉承切合實際的理念,以職業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運作平臺,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并同步提高學校教育對社會需求的適應能力。這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各國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實踐。英國有三明治教育模式,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則稱之為合作教育,2000年,為了進一步從名稱上凸顯工學結合的基本特征,世界合作教育協會(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將合作教育改稱為與工作相結合的學習(Work-integrated Learning),在我國則稱之為工學結合或半工半讀。基于工作過程的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體現高職教育理念的轉型基于工作過程的工學結合課程理念是從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轉向培養學生參與建構工作世界的能力。職業建構能力包括操作性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遷移能力和工作中把握機遇的能力、職業創新能力等。因此,新課程觀下教師的角色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轉變,從重傳遞向重發展轉變,從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從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
強調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基于工作過程的工學結合的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綜合職業能力不僅包括個體從事一門或若干相近職業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還包括個體在職業工作、社會交往、個人生活情境中科學的思維,以及對個人、職業和社會負責的態度與能力。工學結合教育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聯系起來,強調學生在具體、完整、綜合的工作過程中學習與思考,感受職業成長,在培養目標中強調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獨立學院;人才培養;實踐能力;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1)41-0167-02
1 獨立學院國貿專業必須強化實踐教學
獨立學院是本科辦學層次,不是一般??茖哟蔚膶W校,不能只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職業專門化的技術型、技能型人才。獨立學院要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并重,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的本科層次人才比高職高專培養的技能應用型人才有更強的適應性與發展后勁。當然,獨立學院也不能像其他普通本科院校那樣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獨立學院的理論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一定基本理論、學會分析方法,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協調,知識、素質與能力協調,比其他普通高校培養的人才要有更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技巧,能較快地適應崗位需求,解決實際問題。
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迅速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立,對外經貿人才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人才招聘的現實顯示,那些具有扎實英語能力、掌握現代化經濟貿易理論與實際操作技能、動手能力強、能夠直接進入業務狀態的國際貿易應用型創新人才已成為目前最為搶手的人才。獨立學院的國貿專業應該確立掌握基本理論與方法、培養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強化外語訓練,突出實踐環節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能夠綜合運用本專業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運用外語、電子信息技術,具備從事國際貿易工作的實際能力與操作技巧,能夠獨立分析、解決國際貿易領域的實際問題,成為熟練的貿易業務操作員的創新型、外向型、實踐型、應用型的高素質人才。
2 國貿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與體系
2.1 培養基本方法與能力的實踐
外語、計算機等公共課程,每門課用50%的學時來進行實驗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熟練地掌握外語,具有較強的語言交際能力,具有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從事國貿活動的能力。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專業基礎課程,每門課安排不少于10學時的實驗實踐時間。高等數學、微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等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把握“理論夠用、重在方法與能力”,采用案例討論式等教學方法,重點引導學生學會方法,培養能力。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掌握系統的數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以及計量與模型、統計與預測、規范與實證、靜態與動態等分析方法,認真分析與研究問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打好基礎,并能自主學習、終身學習,養成不斷獲取、更新與應用知識的基本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培養專業技巧與能力的實踐
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寫作、進出口企業決算、外匯理論與實務、報關實務等專業課程,每門課安排不少于12學時的實驗實踐時間。而進出口貿易模擬操作、外貿單證制作均是實驗實踐課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托模擬實習平臺,在仿真的國際商務環境中扮演進出口商、進出口地銀行等相關角色,熟悉進出易前的準備、簽訂、履行進出口合同這樣一筆完整的進出口貿易業務各個環節的操作,切身體會貿易全過程,掌握市場商情的調查、分析,信息操作,合同簽署,單證制作和流轉等專項技能,把知識向能力轉化,增強學生專業實踐操作能力。
2.3 培養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實踐
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課外自主創新等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實習是學生在系統地完成專業教學計劃所規定的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行的熟悉進出口業務程序的實踐活動,在實習中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學習新知識,鍛煉、提高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與獨立工作的能力。畢業論文是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實踐鍛煉,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較為復雜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應變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自主創新等實踐有利于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現實,培養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創新能力等。
3 提高國貿專業實踐教學質量應解決的幾個問題
3.1 提高實踐教學師資素質
培養“雙師型”教師,豐富實踐教學能力與經驗,提高師資素質,是搞好實踐教學的決定性因素。一是有計劃地安排國貿專業教師到其他院校培訓學習,到外經貿企業等實際業務部門進行調研、實習或掛職鍛煉。二是支持教師報考國際商務師等相關業務的國家從業資格證。三是聘請既懂理論又有較強國貿實際操作能力的企業老總為兼職教授,定期來校進行業務專題講座,聘請業務骨干為兼職實踐教學教師。四是聘任具有業務實踐才能的人才為專職實踐教師。五是教師要有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運用討論式、啟發式、情景式、案例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尤其是案例教學,選取實際工作中的典型材料作為教學內容,以直觀形象的方式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案例提供的背景資料分析案例、討論案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經歷一系列事件與問題,接觸各種各樣的組織場景,通過深入地研究與分析,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活躍思維,開闊視野,培養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感覺能力和反應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2 建立穩定的實踐場所
要采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方法來建立穩定的實踐場所。一是要根據國際貿易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更新內容,完善校內專業實驗室,使學生學習、掌握與實際相符的操作技能。二是讓學生在虛擬的貿易環境中通過角色扮演,親身操作貨物貿易買賣過程中的詢盤、發盤、還盤等各項環節業務,完成進出口業務的流程,鍛煉、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三是爭取經貿局、海關、稅務局等一些政府職能部門的支持,接受學生的專題調研學習與相關業務實踐。四是逐步探索互利共贏機制,與外經貿企業形成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真正發揮實習就業基地的實踐作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開拓創新等能力,有利于學生在畢業前就積累一定的人際交往與工作經驗,縮短就業磨合期,也有利于企業從中發現、選拔人才。
3.3 提高畢業實習與論文質量
畢業實習、畢業論文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18周的時間進行,是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需要深化改革,確實提高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實踐教學效果。一是把畢業實習與論文統一起來整體安排,從第七學期的最后4周開始。根據授課、研究方向、職稱等情況把教師分成若干組,相應確定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幾個主題,與學生商定,由2~3名專業教師帶隊聯系到外經貿企業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最后確定具體的論文題目與指導教師,學生繼續在企業里進一步了解、熟悉相關部門的業務,親歷一筆完整的外貿業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討解決問題辦法,并對學院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方法等提出自己的建議,形成有實際內容的實習報告。學生邊實習邊查閱資料開始撰寫論文。二是教師認真負責,嚴格按計劃指導學生查閱資料、撰寫提綱與論文、修改與審查、答辯與歸檔等環節。除了規范格式外,在內容上也要有翔實的材料,要密切聯系實際,尤其是調研、實習企業的實際,提出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提高論文質量,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3.4 強化職業資格培訓與考試
參加職業資格培訓與考試,獲得從業資格證書,有利于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是重要的實踐環節。一是在教學計劃中規定學生在畢業前至少獲得1~2 種從業資格證書,獲得相應學分,并制訂相應的獎勵措施,讓學生既有壓力也有動力,早計劃備考,使其在畢業時能達到企業要求的相關技能等級,以提高實踐能力與就業競爭力。二是專業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大綱內容的銜接,幫助學生應考。三是與社會職業資格考試機構聯系,及時獲取有關信息,幫助學生參加各種社會職業技能考試,取得外銷員,單證員,報關員,國際貨代業務員,報檢員,大學英語四、六級等職業資格證書,畢業后能較快持證上崗。
3.5 開展學生課外創新實踐
課外實踐是課內實踐的補充與提升,能夠了解社會、接觸實踐,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科研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一是把課外創新實踐作為必修課程,納入教學計劃管理。二是采取形式多樣、動員全體學生參與,要根據不同年級開展假期社會調查、到企業參觀學習接觸實際業務、請專家來開專業講座、與企業共建模擬操作的實務實踐活動等,要動員組織參加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自主創業創新活動、科研基金立項等。三是堅持密切聯系專業計劃與課程學習,以訓練提高實踐能力為目的,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四是充分發揮團支部、學生會、專業社團的主體作用,專業教師認真指導,學生自主謀劃實踐。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教學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發展的動力,兩者相輔相成。只有把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
0.引言
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而科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推進器,以科研促進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核心,它不僅可以增強教學的深度、拓展教學的廣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師知識結構、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沒有科研的支撐作用,教師便不能對學科的前沿、動態有及時和深入的掌握,無法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學科特點以及相關學科之問的關系,往往淪為有限知識傳授的輸送者,難于啟發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科學是源,教學是流,只有把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
1.科研帶動了教學改革
現代科學的發展速度驚人,新思維、新方法、新成果、新觀點層出不窮,國際貿易學科發展更是如此: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學科的發展有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為:第一,國際貿易研究對象出現了新領域、新課題,諸如“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標準化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第二,國際貿易理論出現新理論、新原則。伴隨各國經濟發展,利用外資理論、新保護主義理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國際貿易非零和競爭理論、國際貿易“雙贏”理論誕生。第三,國際貿易實務出現了新方式、新崗位。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飛快發展,出現了以計算機為媒介的網絡上所達成以貨物(或服務)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移為標志的電子商務。新形勢下,外貿行業內的分工趨向細化,新的崗位不斷涌現,如外貿跟單員、報檢員等等。
如果我們對國際貿易學科發展不加研討,對社會需求不予莢注,對本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不進行改革,所培養的學生顯然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因為國際貿易學科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國際貿易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精通國際貿易相關法規慣例,又能獨立完成各類企業的進出口各項環節的運作。而我校原人才培養方案無論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上還是在專業課設置上都存在很大問題。教學理論與實踐環節脫節,專業技能課程缺失。正是從國際貿易學科發展角度探討我校國際貿易專業教學,我們才大膽提出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包括課程設置要改革。相關論文——“從學科建設的角度探討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建設”于2007年公開發表。實際上,課程設置是高等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也是專業教師科學研究的一部分。更廣義地說,教學研究可視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方案,就是本校國貿教研室專業教師深人研討國際貿易學科發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脫離科研工作的教師,往往沒有機會或熱情對本學科發展和專業設置、課程建設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難以實現對本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綜合應用。其教學內容必然容易枯燥、過時。專業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其專業方向領域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學術前沿的動態。這一目的得以實現則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動教學與時俱進。
2.科研提升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本科教育階段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檢驗學生四年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指導是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的質量和水平是檢驗四年教育、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認真指導學生畢業論文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個收集文獻,調查資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造,提升學生研究問題能力的一個過程。帶領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舉措。人才的培養不僅在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必須經過實踐丁二作的鍛煉。在05級國貿專業論文設計中,大多數同學都參與到我的科研課題。如虢威同學畢業論文課題“湖北糧食物流產業外資進人現狀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湖北糧食物流安全問題探討”中的部分內容。梁華迪同學的畢業論文題目“湖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分析與對策”同樣是我參與的省級項目——“中國農產品國際營銷環境研究”中的一個分支。在沒有參與論文課題申報前,多數學生對論文的架構、國內外研究現狀和論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對收集的資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論文中。論文沒有太強的邏輯性,中心也不突出。通過反復指導并闡述自己在科研論文所表達的觀點以及課題研究所要實現的目標,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幫助他們歸納提煉論文所要表達的觀點,經過多次比較國內外相關論文,激發他們獨立研究并找到與課題有關論據,使他們在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巾得到切實鍛煉。這種啟發式的指導學生參與科研,并嚴謹負責地把守論文質量關避免了學生盲目抄襲或草率應付。教師在科研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強烈的進取心,往往對學生的創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學態度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學生對知識整體把握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科研過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往往涉及到本專業的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對于國際貿易專業教師而言,需具有寬廣的知識,能夠將專業課教學中涉及到的多個領域的知識如國際經濟學,國際商法,國際金融,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實務,WTO規則等融會貫通。而要做到這些的前提則必須在科研工作中不斷了解國內外的最新動態,不斷積累豐富的研究成果資料,了解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這樣才能將專業最新的前沿帶進課堂。大學專業教學內容雖有基礎性的一面,但其流動性,變異性最強。確保教師和學生一起站到最前沿,其保證就是大力開展科學研究。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和傳播者,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依據,它包含教學的內容并反映學科的最新進展?!锻赓Q函電》是我校雙語教學的示范課程,身為主講教師,在對該課程近40本國內外教材深入學習同時,不斷總結并探索新的教學內容,大膽摒棄國內諸多《外貿函電》教材中已完全過時教學內容,例如,電傳的格式及運用根據學科發展,把電子商務運用及電子郵件的運用充實到教學中,并主編了《商務英語函電教程》。在完成這本教材的同時,視野開闊了,創新意識、實踐精神、獨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見,科研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強教師底蘊的重要途徑。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一、引言
“就業難”已不是什么新話題,始于2007年末的金融危機對國內外各行各業的影響至今仍未消除,尤其是對外貿行業影響巨大。雖然國家采取了許多諸如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等多項措施,但終因主要出口市場需求下降而影響巨大。與之相對應的是外貿企業的裁員、減薪等措施,使本已嚴峻的就業形勢更是雪上加霜。 國際貿易形勢趨冷,國際貿易專業就業形勢令人堪憂。據《中國就業報》關于國貿畢業生流向調研報道: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從事與國際貿易行業的只有20%,約有50%從事與所學專業毫不相關行業。另外,從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成為排名第十的所謂失業量較大,且薪資較低的“紅牌”專業。就內蒙古財經學院國際貿易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實際情況來看,情況與全國趨同,出現了就業難、就業不對口的現象。
二、國際貿易專業就業現狀分析及折射出的問題
近年來,內蒙古財經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就業現狀堪憂:其表現在就業率較低、專業不對口,長此以往,對我院的國際貿易專業的發展極為不利,下面以我院國際貿易專業2009屆及2010屆已畢業學生為例,分析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就業的現狀及折射出的問題。
(一)畢業生就業統計情況分析。
2009屆共有我院共有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117人,截止到畢業生離校止,共有50人簽訂了就業協議,67人處于待分配狀態,就業率42.7%,具體就業方向如下:
表1:2009屆國貿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表
2009屆
共有畢
業生:
117人,
其中50
人就業
就業方向
所占比率(在就業人數中)
20人進入企業(與專業有關的企業)
40%
18人進入銀行
36%
8人西部計劃
16%
1人當兵
2%
1人考研
2%
1人教師
2%
論文關鍵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職業教育 社會需求 職業素質 職業能力
論文摘要:針對我國對外貿易日益頻繁,社會對貿易人才的需求從數量到質量上都有提高的現實,開展社會對國貿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與素質要求的問卷調查,根據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匯總,提出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國貿專業學生的建設性建議。
1.我國外貿發展趨勢與國貿專業學生培養現狀
1.1我國外貿發展趨勢
自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的對外貿易突飛猛進的發展,貿易額逐年上升,2007年底,中國進出口貿易額達21 738億美元,同比增長23.5%我國的對外貿易還將持續保持高速高效的增長勢頭。國際貿易的不斷快速發展,對貿易人才的需求從數量到質量上都有新的要求。
1.2國貿專業學生培養現狀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以下簡稱國貿專業)涵蓋國際商務、國際貿易等范圍,是由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等基本理論及相關實務所組成的學科。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國際經濟及貿易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業務知識,深入了解國際市場運行規則及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熟悉我國對外經貿方針、政策。
當前,社會對外貿人才有如此大的需求,已有很多高職院校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然而他們培養的國貿專業學生能否真正滿足社會需求,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職業教育的本質應當是“在專業教育的過程中完成相關職業的職業化基本訓練”。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就要體現出職業化這一特點。目前,很多國貿專業學生不能勝任與專業有關的相關工作,知識結構偏向理論,缺乏實際操作、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就向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國貿專業學生提出了不少新挑戰。
2社會對國貿專業學生能力與素質的要求
針對如何培養現代國貿專業學生的問題,2007年,沙洲職業工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進行了社會對國貿專業學生職業素質要求調查問卷活動。調查對象面向江蘇省各個市、地區從事生產加工、制造業,基本要求前三年平均產品出口銷售收入占企業平均全年總營業額10%以上的中小型企業,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27份,其中有效問卷74份。問卷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重點調查外貿企業用人標準的傾向問題。
我國外貿持續保持快速發展,在這種形勢下,社會需要更多的高素質外貿專業人員。劉于國貿專業的學生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社會對該專業畢業的學生能力與素質有何要求?以下是對調查問卷整理的結果。
2.1國貿專業學生的社會需求
從調查的結果得知從事外貿出口的企業80%是中小企業,調查顯示,82.19%的企業需要外貿人才,但數量并不多,這跟企業本身的規模有關。近些年來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快速穩定,但真正有實力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并不多,大部分是加工型的中小企業,因此,這些公司在招聘工作中主要是針對外貿綜合性人才。
2.2國貿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
每個企業的用人標準會有所不同,但他們都要求應聘者具有一定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求員工愛崗敬業、忠誠、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多數企業都更青睞于用得上、留得住、動手能力強、工作有闖勁的員工。作為一個外貿工作人員,出色的專業知識和英語水平非常重要,2.53%的企業認為應聘者應同時具備專業知識、職業道德、英語水平這3種素質,27.59%的企業最重視專業素質,其次分別是英語水平、道德素質。
2.3國貿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
現代職業教育認為,職業能力不是職業知識與職業技能的簡單疊加,而是在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實際運用、遷移和類化,并與相關的一般能力整合而成的。根據調查的數據統計,企業要求同時具備外貿知識水平和產品知識的人才,比例占到86.1 %,外貿知識為主而產品知識為輔的人占9.7%,僅有4.2%的企業要求員工是產品知識為主而外貿知識為輔。由此可見,外貿人員必須要有過硬的外貿專業知識。同時,有近71%的外貿企業認為,英語是國貿專業畢業生必須掌握的語言,從事貿易工作對英語掌握的必要性可窺一斑。
再看用人單位對國貿專業學生的職業資格證書要求。各企業對英語能力要求是較高的,多數企業要求畢業生擁有大學英語六級證書,同時對職業技能也有較高的要求,外銷員、單證員、報關員三種證書位列前茅。
證書要求是基礎,能力要求是核心。有80%的企業要求國貿專業學生應突出英語會話能力(見表1),還應突出市場開拓能力(42.96% )、公關與交際能力(37.14%)及外貿業務管理能力(27.14% )。由此可見,社會對國貿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要求特別高。不僅要求學生全面、系統掌握國際貿易的理論與實務,還要求學生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國貿專業學生培養的建設性方案建議
根據調查的結果,高職院校國貿專業應該根據社會對學生的職業化要求,構建特色化專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
3.1國貿專業培養目標要定位準確
國貿專業建設理念應該鮮明、貼近社會實際,應該以外貿職業應用能力培養為中心,建設實用性強,職業氛圍濃厚,校內、校外互補的實踐教學環境;構建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探索教學做一體化、多媒體、案例式等專業教學模式;逐漸培養理論知識夠用、實踐操作能力強的職業應用型人才。建設目標應該明確:堅持與時俱進的科學精神,以服務地方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圍繞雙證融通、產學結合,完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造就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素質外貿職業技能型專門人才。國貿專業的設置必須體現其專業特色。
3.2國貿專業學生能力培養
2005年10月國務院的《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強調職業教育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根據專業培養目標,按素質全面、基礎寬厚、技能多元的原則構建課程體系,按強化素質課、拓寬基礎課、優化專業必修課、加強實踐課的思路設置教學課程。
(1)構建適應社會要求的能力體系
構建理論和實踐交互滲透的課程體系,圍繞理論基本知識點,強化技能訓練,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綜觀國貿專業,主要應該培養語言應用能力、職業基本能力和外貿開拓能力。根據三大能力體系,分別結合專業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的考核要求設置三個系列課程;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專業技能方向課程,以適應就業方向的能力要求。
第一大能力是語言應用能力,開設有大學英語、英語口語與聽力等課程,培養學生英語閱讀、寫作和會話技能,外貿英語表達方法和技巧,安排英語聽力與口語綜合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第二大能力為職業基本能力,體現制單、報檢、報關、業務管理能力。學習外貿單證實務、海關報關實務、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概論等知識,進行外貿單證員技能訓練、報關員技能訓練、報檢實務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分析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大能力是外貿開拓能力。學習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市場營銷、國際金融與結算、電子商務等課程,進行相應技能訓練,突出學生的外貿開拓能力。
(2)突出具有專業特色的職業能力
論應用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革新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各類人才,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其中的大部分就屬于應用型人才。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應該本著基礎理論適度、專業知識牢固、應用能力突出的理念,加大力度強化實踐教學。
一、實踐教學在國際貿易專業培養中的重要性
1、國貿專業的發展現狀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多數高等院校已經意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專業培養方案到教學計劃的制定,都紛紛向實踐教學傾斜。但是許多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仍然過多地沿襲了舊的做法,重理論、輕實務,課程設置的調整還很不到位,沒有突出實踐教學的地位,實踐教學環節課時在整個教學課時中所占比例過低。有的高校即使在教學計劃中明確規定了實踐教學環節,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也沒有嚴格的質量監控體系和檢查標準。我國的民辦高校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國貿專業的發展較滯后,競爭的激烈性和發展現狀決定了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中的重要性。
2、培養目標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高校是以培養實踐型、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國際貿易專業又是操作技能很強的應用型學科,與生俱來地具備應用型的特點。本專業的學生除了要掌握國際經濟和國際貿易方面的基本理論以外,更要具備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在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融資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的基礎上,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熟練進行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融資業務的能力,成為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國際經貿高級人才。而要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僅有理論教學是不夠的,因為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是教學、研究與關注真實世界問題的結合。
3、社會的需求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社會產生了對人才的多層次需求。它不僅需要高層次的具有領導才能的精英群體,也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線高素質員工。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國貿專業各類層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國際商務專業應運而生。但是,畢業生中真正從事國際貿易工作的卻寥寥無幾,出現了外貿行業急需要大批國貿人才,而國貿專業的學生卻無法就業或不在外貿崗位就業的現象。外貿企業需要的外貿人才,不僅要懂得外貿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貿業務能力。據2005年麥肯錫咨詢公司對83家高等院校畢業生進行的調查,畢業生進入企業后馬上能夠勝任工作的僅占10%。這些年的情況也大體如此。如何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面臨的一項新課題。
二、應用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內容
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徑,是學生理解、消化課堂知識的重要過程,為學生創造了廣闊開放的空間、身臨其境的感觸和發展變化的社會經濟背景,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活力。
1、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模擬訓練
可以對學生進行如制單、報關、網頁制作等單項實訓,也可以進行綜合業務實訓,亦即貨物出口整個流程,從洽談簽約到貨、證、船、匯,直到核銷、退稅等環節逐一地操作,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水平。
2、課內仿真案例討論
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理論教學中,可以精選真實案例組織討論。案例核心事實應接近事實,對采用的處理方式和結果可以拓展討論。
3、組織專業講座
請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專家為學生講授工作實例、常見問題以及新動態、新趨勢等,增加學生的間接經驗。
4、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假期社會實踐能夠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道德。近年來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主辦的全國商科教育學科競賽,是結合國際經貿專業的一項很有實踐意義的行業社會活動,高校應當積極組織學生參與。
5、專業實習
安排學生到商貿流通領域進行專業實踐,從而讓學生了解商貿活動的一般規則和基本要求,參與進出口業務流程及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并了解行業人才的素質要求。
6、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
畢業實習是學生在畢業前的練兵,能為就業做好準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畢業論文的設計和制作,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
三、目前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
1、校內實踐性教學環節上存在的問題
在校內實驗、實訓條件方面,首先需要投入相當大的財力,建立實驗室、實訓室,購買適合本專業的教學軟件、硬件,配套的教學設備。其次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有較高的要求。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師資隊伍的質量與結構確實有所優化,學歷結構與科研能力迅速提升,但真正能夠勝任實踐類教學課程的師資顯然不足。從實踐教學考慮,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同時還要有嫻熟的業務經驗,較強的外語說聽能力,能理論聯系實踐地將知識與業務能力傳授給學生。而事實上,許多專業老師是高校畢業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的,理論功底沒有問題,但在國際貿易實務、運輸保險、商檢報關、國際結算、商務外語溝通等領域的實踐環節顯然薄弱。教科書上的有些內容在文意上空洞艱澀,但只要有實踐經歷,通過簡單的解釋就能讓學生理解掌握。
2、校外實踐性教學環節上存在的問題 要使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應用能力突出,必須建立健全良好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對這類基地來說,既要能配合教學需要安排生產作業周期、配備經驗豐富的職業人士傳授和指導實踐操作,又要完成企業的工作任務和經營運作。學生到公司實習,對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形成一定的沖擊,因而有些公司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同時對學生實習的管理需要嚴密的制度安排,需要學校、指導老師和企業的潛心合作。往往因為管理的缺失,使得實踐教學環節得不到較好的效果,甚至有些內容根本無法落實。
以通常教學安排來說,大學一年級要組織學生到相關外貿企業參觀學習,使學生對國際經貿活動建立基本認識,為專業課學習做好鋪墊。而進出口業務涉及到商品生產、包裝、運輸、保險、商檢、報關、制單結匯等多個環節,這一過程不可能由一次參觀而達到深入全面的效果,也不可能給學生帶來深刻影響。
實習階段是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性教學最為關鍵的階段。但是外貿企業除了前面分析的不太歡迎學生實習的一般原因以外,還有其特殊原因:首先,在洽談簽約環節,貿易談判及營銷策略涉及到進出口雙方的商業機密,而且在談判中也需要營造特殊的談判氛圍,一般不會讓實習生親臨其境,當然談不上實習效果。其次,進出口業務涉及時間較長,實習單位很難有一單完整的交易過程讓學生觀其首尾。最后,進出口貿易涉及很多部門,業務工作量大面廣,所需的人力、物力較多,實習過程的組織頗費周章,如果安排不好,費時費力還不見效果。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實習生到實習單位后,也只能感受一下外貿企業的工作氛圍,要想達到真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效果比較困難。
四、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建議
1、配備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為了保證實踐教學效果,配備一支高水平的指導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是必不可少的。從事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課堂教學知識和經驗,更要具備豐富的實踐教學能力和經驗。要使教師達到相應的要求,需要不斷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首先,引導教師樹立基礎理論適度、專業知識牢固、應用能力突出的培養應用性人才的教育理念;其次,通過培訓使教師改進教學能力和方法;再次,通過進修學習和到企業實踐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與企業共建師資隊伍是實踐教學勢在必行的選擇。所謂共建,就是在校內教師走出去的同時,還可以以請進來的方式聘請既懂理論又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業界人員做教師,可以在實訓實習階段請他們授課,也可以不定期請他們來校面向師生進行業務專題講座。
2、對校內實驗資源加大投入,同時進行科學整合,開設特色課程,設立學用密切結合的實踐環節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開設實踐課程時,應充分考慮學校學科優勢及特點,開設相應特色的實踐教學環節。考慮到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已經成為當今國際商務往來的主流,國際經濟與貿易課程中的實踐教學完全可以和電子商務課程整合,讓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國際電子商務的常見處理方式及運作手段。在軟件環境建設方面,配備世格外貿實習平臺、國際貿易實務教學軟件、外貿單證模擬軟件、國際貿易全景仿真系統軟件、電子商務實驗軟件、信息管理系統軟件等形成軟件平臺和知識連鎖,創造一個完全仿真的國際經貿環境,讓學生掌握進出口業務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操作技能,增強涉外商務實踐能力。
3、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實習場所
穩定的實訓、實習基地是實踐性教學環節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學校應當與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建立長期固定的實訓實習基地,與基地簽訂學生實習合同,落實學生實踐環節的實訓安排,并保持密切的溝通聯絡。實習結束以后,由實習基地對學生的綜合表現做出鑒定。這樣緊密合作的方式,便于高校和企業的及時溝通和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可以保證學校對學生實習過程的跟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