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7: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常用關聯詞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小學寫作;仿寫;習作訓練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習作提出了:“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弊鳛橹心昙壵Z文教師要完成這一任務,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編入長春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質完美,語言有特色,結構有特點,或朗朗上口,或引人入勝,或有一定的感染力……教師在課上除了咬文嚼字、品詞析句、訓練構段構篇的特點外,還要講究一下策略手段,在學生感興趣時,適時讓學生仿寫,提高和訓練學生的習作能力。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圍繞課文進行仿寫呢?下面結合現行教材談幾點具體做法:
一、抓住課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仿寫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創設情境,要抓住課文中的精彩詞語,讓學生仿寫。這樣不但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而且還能提高學生語言的表現力,以后運用到寫作中會讓文章錦上添花,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如:在教學《馬》一課時,文中就出現了一系列的精彩的詞語,像躬耕勞作、嘯嘯搏擊、萬馬奔騰、如箭離弦、駿馬雄姿、揚鞭躍馬等。都是較好理解,又不常用到。教師便在本版塊的表達訓練中建議學生用一用,因為這一次的表達訓練就是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同學們將這些詞語用得恰到好處,寫出的文章活靈活現。
中年級課文中的關聯詞語出現很多,不要輕易放過任何一處關聯詞語的仿寫訓練。通過對關聯詞語的仿寫,要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并加以實際寫作運用。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課中出現的關聯詞語較多,在課堂上教師就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既讓學生了解了關聯詞語的作用,又對學生進行表達的訓練,一舉兩得。
三、用修辭方法范例寫句成段
段落的仿寫是句子仿寫的深入。學生想寫一段簡單的話,但是,他們又不知道從何寫、寫什么?就像剛走路的孩子,需要引導。教師就要把握好這個契機,做好領路人。可以從課文中選擇一些較典型的段落,讓學生進行仿寫,培養寫作能力。
四、運用特殊句式構段方式進行習作訓練
課文中有的段落句式典型,脈絡清晰,結構分明。學生很容易仿寫。所以,教師要抓住特殊的句式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第四自然段進行仿寫。這一段采用的是總分的結構方式,先總寫船夫的駕駛技術好,再分寫技術是如何好。同學們可仿照本段句式,贊揚老師無私奉獻,寫小狗的頑皮,寫校園景色的美麗……
五、結合詩歌進行仿寫訓練
現在的教材中編入了一些語言優美的詩歌作品,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詩歌的體裁結構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詩歌仿寫可以保留第一節和最后一節,只仿中間部分就行了。例如,《等我也長了胡子》這一課,教師先讓學生了解這首詩歌的結構,點撥寫作思路。再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拓寬寫作思路,引發寫作靈感,提高寫作水平。
仿寫,學生從模仿開始再到獨自創作,是學生習作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佳作美文的熏陶,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加強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教師要激發學生習作興趣,創設情境,讓學生即興仿寫,讓習作不再是痛苦地搜腸刮肚的事。教師可以把學生仿寫的習作打印成“書”,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進而增添習作的動力。
以讀促寫,巧妙引導,掃除習作的心理障礙,借助拐棍,先走起來,然后逐漸丟掉拐棍,達到張口能說、動手能寫。
語序不當常見的情況有:
1、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
例: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棉花的生產“應為“生產的棉花“)
2、把實語放在狀語的位置上:
例:廣大青年表現出無比的進行改革的熱情。(將“無比“的調至“熱情“前)
3、把狀語放在定語的位置上:
例:應該發揮廣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將“充分“調至“發揮“前,并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
例:展出幾千年前剛出土的文物。(應將“幾千年前“調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我們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強欺侮的國家了。(應將“任意“調至“欺侮“之前)
6、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例: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他“應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顛倒:
例: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于中國青年是不陌生的。(應改為:中國青年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當:
例:對于自己的路,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判斷著,他們在尋找著,他們在思考著。(應改為:對于自己的路,他們在思考著,他們在判斷著,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尋找著。)
(二)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例:他的革命精神時刻浮現在我眼前。(“精神“與“浮現“不能構成主謂關系,可將“精神“改為“形象“)
2、動賓搭配不當:
例:紀念三領先節的到來。(“紀念“的只能是“三八節“,不能是“到來“)
3、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例:我們嚴肅地研究了職工們的建議,又虛心地征求了專家們的意見。(“嚴肅“不能修飾“研究“,可以改為“認真“、“慎重“等)
4、主賓搭配不當:
例如:我們堅信,有這么一天,中國的農業和農業會成為發達的國家。(應將“國家“改為“行為)
5、關聯詞語搭配不當:
例:既然你來了,我也該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應將“也“改為“就“)
(三)成分殘缺贅余
1、成分殘缺
(1)缺主語:
例:由于她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應改為“由于這樣好的成績,她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2)缺謂語
例:舊社會,勞動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過著)
(3)缺賓語:
例:他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大力發揚了敢拼敢搏,終于奪得了冠軍。(應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開春,小麥就長得很好,獲得了可喜的收獲。(應在“獲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時間)
(5)關聯詞語殘缺:
例:這次學術會,收獲很大,時間并不長。(應在“時間“前加“盡管“一詞)
2、贅余
(1)主語多余
例:我們的革命前輩,為了人民的利益,他們流了多少血,獻出了多少寶貴的生命。(前邊有了主語“革命前輩“,因而“他們“不必要有。)
(2)謂語多余:
例:同學們正在努力復習,迎接高考到來。(“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來“,故應刪去。)
(3)賓語多余:
例:今天,我來到揚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覽了白塔、鈞魚臺和五亭橋等風景點。(“的地方“多余,應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為精簡字數,不得不略加刪改一些。(“一些“與前“略加“重復,可以刪掉一個)
(四)結合混亂
(1)句式雜糅
例:你不認真學習,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績是可想而知。(把反問句和判斷句式糅在一起,破壞了句子結構和語氣的完整。如果用反問句,應是“那怎么會有好的成績呢?“如果用判斷句,應是“成績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語句雜糅
例:上海文藝出版社會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華裔作者之手。(是主謂謂語句和動詞謂語句雜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這種主張“到底是指“接受“,還是“反對“,交代不清。)
2、句子歧義: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媽媽心里很著急。(究竟況是“妹妹“心里著急呢?還是“爸爸““媽媽“心里著急呢。還是“媽媽“心里著急呢?可在“爸爸“和“媽媽“中間加逗號,也可在“爸爸“前加逗號)
(六)不合邏輯: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既然“幸免“,自然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是“死難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幸免的一個。)
2、范圍不清:
例:從事業的發展上看,還缺乏各項科學專家和各項人才。(各項人才包括科學家,不宜并列,應說“各學科的專家和其他人才“)
3、強加因果:
例:我兩次看見他從這個工廠走出來,我才知道這個熱心幫助病人的老人原來是個工人。(憑兩次看見老人從工廠里走出來就斷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當:
例:幾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無時無刻“即“任何時候都“,句子表述剛好相反,可將“忘“改為“在“)
小結:以上對病句的分類并不嚴格,對于病句,不必死記其類型,只要多練習,能夠發現語病并能夠改正就可以了。
一、方法指津:
辨析語病的方法常有:
(一)緊縮法
先去掉句子的枝葉部分(定、狀、補),緊縮出主干(主、謂、賓),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無問題,再檢查枝葉。如:“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的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捌渲鞲墒牵骸拔覀兗訌娊逃凸芾??!爸鞲蔁o問題,再檢查枝葉。這句的介賓短語緊縮后為:“為了防止不再發生?!帮@然是動賓不搭配,“防止不“的意思是“應該“或“要“,與下文明顯矛盾,造成語意不明。把“不“字刪掉,就通順了。
(二)語感法
調動語感,從感性上察覺語句的毛病,即按習慣的說法看是否別扭。若別扭,則再作分析比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如:“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了頂峰。“這個句子第一分句“不管……都極端不利“,顯然不合習慣?!安还堋昂蟮膬热輵遣淮_定的,把“不管“改成“盡管“,就通順了。
(三)類比法
有些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時拿不準。這時依照原句的結構再仿造幾個常用的句子。經過比較,問題就搞清了。如:“忠王李秀成臨刑時是不是表現得很英勇呢?從一些歷史資料看,并不是這樣?!罢б豢床恢獙Ψ?,但仿寫一句就可以看清了:“你是不是很勇敢呢?從現實看,并不是這樣?!帮@然,“這樣“含糊不清,表意不明,是勇敢還是不勇敢,尚未表述清楚,有些模棱兩可。因此可以推斷原句有語病
(四)邏輯法
有些句子從語法上找不到毛病,就得從事理上進行分析,這就是邏輯意義分析法。這要從概念使用、判斷、推理等方面考慮是否恰當,看語句的前后順序、句間關系是否合適。如:“該市有人不擇手段仿造偽劣產品?!皬恼Z法上看,該句無語病。從邏輯上看,該句有語病?!胺略靷瘟赢a品“是不合事理的,應該改為“仿造名牌產品“或“制造偽劣產品“。
二、答題技巧點撥:
認真細致審讀每個選項,重點注意分析并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將并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當否。對于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對于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有多重否定或還有反問的句子,要將否定換成肯定來理解。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見詞語題。對邏輯概念方面的不協調,可以憑事理推斷。
(一)根據標志詞查找語病
1.關聯詞使用的常見語病
一個語句出現了關聯詞,我們要想到,關聯詞搭配是否恰當,關聯詞是否放錯了位置等等。
如:①無論干部和群眾,毫無例外,都必須遵守社會主義法制。(1992年)(“無論“是表無條件的關聯詞語,后面不能帶并列性的詞組,只能帶選擇性的詞組,“干部和群眾“應說成“干部或群眾“。)
②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了頂峰。(93年)(“不管“相當于“無論“,故例②有與例①一樣的毛病,可以將“不管“改為“盡管“。)
③其實,細究起來,“華夏漢民族文化“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而并非是一個封閉的穩定的范疇。(2000年春季卷)(“并非“意思是“并不是“,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上“是“了。)
2、介詞使用的常見語病
介詞的運用上,極容易出現語病。
如:①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1992年)(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詞,使得整個句子缺少主語,要或去掉“經過“,或去掉“才使“才可以。)
②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1997年)(“在“應改為“從“,因為“在……中“這種格式常用來表時間或空間,而不表示來源或由來,漢語中表來源或由來的往往用“從……中“。)
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在大限度的保護。(1999年)(介詞“所“是多余的,因為“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的,“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即成了“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一是“廣大消費者“不能修飾“歡迎“,二是“深受“后面應帶動詞或主謂詞組。)
3、并列短語使用的常見語病
并列詞組的運用上,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當的毛病。
如:①這個文化站已經成為教育和幫助后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1993年)(“挽救““失足青年“講得通,“培養““失足青年“則講不通)
②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1995年)(“安排“后面是由四個并列短語組成的賓語,顯然,“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不能與謂語“安排“搭配。)
③有關部門對極少數不尊重環衛工人勞動、無理取鬧、甚至毆打侮辱環衛工人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1996年)(“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是并列詞組,但只有“嚴肅處理“與“事件“搭配,“事件“是不能“批評教育“的。)
4、包含詞使用的語病
(7)由于戰云籠罩,伊拉克各大醫院藥品非常奇缺,很多傷員只能硬撐,形勢十分嚴峻。(語義重復)
說明:常見的包含詞使用還有“當前“和“當務之急“在用,“十分“和“酷“連用,“首開“和“先例“連用,“開始“和“正式“連用,“忌“和“不“連用,“十分“和“懸殊“連用,“防止“和“不“連用,“最初“和“初衷“連用;“目的“與“為之“連用,“之所以“與“因為“連用?!傲钊恕芭c“堪憂“,“令人“與“震攝“,“過分“和“溢美“,“即將“和“欲“。
5、否定詞使用的語病
一個句子,如果多次出現“不“、“沒有“之類的否定詞,很有可能出現語病,即句子字面意義可能和要表達的意義正好相反。
如:①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和“不再“形成雙重否定,表示肯定,恰與應表達的意思相反。)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擋風。(“忌“實際上相當于一個否定詞,后面再加上一個否定詞“不可“,也形成雙重否定,使得句意與要表達的意思正好相反)
③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否定詞有“否認“和“不“,另外還有一個反問詞,也相當于否定詞。這樣,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從而將意思搞反了)
④世界各大報刊、關于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作了詳細報道。(望見有“對“、“對于“、“關于“等介詞,檢查是否患虛詞使用不當)
6、雙面詞的使用
一個語句,若出現“能否“、“是否“、“有沒有““好壞“之類的兩面詞,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句子可能犯有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的毛病。
如:①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并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于要加速訓練并造就一批專門人才。(1993年)(前半句中“能否“是兩面詞,是從兩個方面來說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詞,只是從“能“的方面來說的,這就造成“一面對二面“的毛病。)
②機器質量的好壞,是保證生產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1995年上海卷)
③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四有“新人,是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也是教育戰線的根本任務。(1996年)
7、數詞的使用
①專家指出,我國西部廣大中小學在未來的5到10年左右,學生入學人數會快速上升至飽和。(約數詞“左右“多余)
②看上去,他只有近20歲左右的年齡,那里會有35歲?(重復“近“與“左右“)
③這個煉鋼車間,由十天開一爐,變為五天開一爐,時間縮短了一倍。(倍數詞使用不當,表降低,減少只能用分數)
(二)句式雜糅和中心語殘缺解讀
①如何才能讓全村老百姓都富起來呢?關鍵的問題是知識在起決定作用。(雜糅,去掉“是“和“在“,在“知識“前加“讓“。)
②經過多方打聽,我們終于了解到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你們學校一位女教師丟的。(雜糅)
③我國現行的公費醫療制度,醫患關系、病人的權利以及醫療的計劃事故鑒定仍然有許多亟待改進和完善。(缺中心語,加“的方面“)
④出于對廣大農村學生進行課外寫作輔導,中國教育出版社最近新出版了一批關于寫作的新書,希望大家積極購買。(缺“的需要“)
(三)短語語序排列
并列短語可按下列方法排序:
1、依時間先后排序
秋收、秋耕、秋種,都要忙完了。(秋季農作的先后順序)
2、依空間距離排序
牧女們騎著駿馬,健美的身姿映襯在藍天、雪山和綠草之間。(人們觀察事物由上到下的順序。)
3、依范圍大小排序
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范圍排序可由大到小,也可由小到大。此處為由小到大。)
4、依程序輕重排序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懷恨他們、憎惡他們、咒罵他們。(程序上一層強勝一層)
5、依情感流程排序
她沒有什么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
6、依時局變化排序
和談失敗了,欺騙不行了,戰爭揭幕了。
7、依數目常規排序
有時使繁:用黑如潑,汩汩滔滔,雖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8、依成績名次排序
中國、烏克蘭和俄羅斯分獲第二十七屆奧運會男子體操團體總分前三名。
9、依法定位置排序
黨委、人大、政府和政協四大家齊心合力抓經濟,帶領人民奔小康。
10、依對應承接排列
小琳的爸爸是醫生,媽媽是教師,哥哥是軍人,他們分別在自己的崗位上救死扶傷,教書育人,站崗放哨。
(四)解讀歧義
了解歧義產生的原因
1、用詞的原因
某些兼類詞運用不當會產生歧義。如“我要熱飯“,形成歧義在于“熱“是視為動詞還是名詞。某些量詞(如兩個),即可限制人,也可限制物,往往也會造成歧義。此外,像“我去上課“、“雞不吃了“這類句子中,上語是施動還是受動,也往往形成歧義。
2、結果的原因
結構層次的切分或停頓不同,會產生歧義。如“熱愛人民的“,就屬此類。此外,像“學習文件“一類,對結構關系的理解不同(是動賓,還是偏正)就形成不同的語意。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能力培養 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而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又離不開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在語文教學中,既重視發展兒童語言,也重視思維訓練,努力把語言與思維訓練緊密地結合起來,使思維和語言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為此,在教學中我嘗試著往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 培養閱讀能力,還要加強學生的詞語訓練
大量的詞語知識積累和句子知識積累,是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墩Z文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運用詞語十分重要,這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詞語訓練主要注意兩點:一是要重視對詞語的理解和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把閱讀和理解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關聯詞語的運用,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并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珍珠鳥》一課中有一句:“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本渥拥囊馑紝W生不能理解,所以我就重點詞“流瀉”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讓學生學生用“流瀉”一詞口頭造句。通過說話,既加深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又對學生進行了創新思維的發散。
2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應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閱讀。我教學古詩《秋思》時,讓學生仔細讀一讀,想想準備用什么方法來學習。通過思考,有的學生說:“我準備一句一句地讀,邊讀邊想象,那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庇械恼f:“我準備和同桌比賽背誦,看誰背的快?!边€有的說:“我要試著能不能讀出思鄉之情來?!薄傊?,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選擇,滿足學生的愿望,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從而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
3 在口語交際中發展學生的思維
口語交際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和思維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口語交際訓練一定要與發展思維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注意挖掘教材有利于發展智力和提高語言水平的因素,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新型玻璃》時,為了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湯老師精心設計了一次推銷一種新型玻璃的口語交際活動:為了迎接3.15消費者權益日,我縣將在文化廣場特舉辦一次新型玻璃大型展銷活動,玻璃家族的成員聽說了這個消息后,紛紛匯集此地,想找一個適合的家庭去施展本領,為人民服務。你愿意幫這些玻璃娃娃出出主意,更好地宣傳、介紹自己嗎?學生相互介紹,小組推選出一名最佳代表上臺示范表演。接著老師順水推舟——“你們想的主意太棒了,玻璃娃娃們在展銷會上大獲成功。顧客們聽了他們的介紹后,都對新型玻璃非常感興趣,向玻璃娃娃提出了許多問題。玻璃娃娃為難了,你們好人做到底吧!根據顧客們可能提的問題,編演一出以玻璃娃娃與顧客們之間的交流對話為情境的課本劇?!弊詈罄蠋熣f:“同學們自編自演的課本劇真精彩!下面,根據你家的環境,說說你家最需要哪種新型玻璃?為什么?”老師水到渠成的引導,讓學生暢抒己見,不斷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語言和思維相得益彰。
4 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
我們在課本教材上所學的那些文章雖然都是經典,但是遠遠不能滿足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需要。如有位教師教了《狼與鹿的故事》后,有個學生提出問題:“這種事情只有這一件嗎?”這位教師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他愣了一下,馬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能想出來?”有個學生回答說:“不,在我們中國也曾經出現過……。”教師接著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學生答:“我在一本雜志上看到的?!睂W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這無疑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總之,語文活動的蓬勃開展,不僅幫助學生鞏固了課內所學的知識,還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積極開展語文活動,充分發揮語文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為孩子們創造學習的空間,讓他們在語文活動這個廣闊的空間中展翅飛翔。
參考文獻
1 劉學民.讓語文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沃土.河南教育,
2008.7
一、精讀博覽,廣為采擷
1.從課內獲得積累語言
語文課本是運用祖國語言的典范,是祖國文化的精髓。在課堂上,教師應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學生文化素養的感悟。在學習寫景的文章時,教師要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意境之美;學習寫人記事的文章,要指導學生品讀重點語句,學習思想品質,感悟事理之美,體會人物的心境,感知人物的形象美。學生在閱讀中感知到美、欣賞到美、領悟到美,便會有積累的興趣。這樣,學生從課本中收集大量的語言文字信息,在大腦中儲存下來,長期積淀,就為寫作奠定了基礎。
2.從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
(1)多途徑,精心為學生選擇讀物??捎嗛喩賰嚎瘓?,并組織學生交換閱讀。低段學生可指導其讀童話、寓言、兒歌等活潑有趣的讀物;中段學生可指導讀詩歌、古詩、民間故事、科幻小說、歷史故事;高中段可指導他們讀科普讀物、短篇小說、名家作品。電視、廣播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文字傳播手段,學生能從聲情并茂的講解中知道事物的善惡,對未講的內容產生好奇心,學生耳熟能詳,積累語言文字就得來全不費功夫了。
(2)指導背誦的方法。積累語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誦,但不是死記硬背,要有正確的方法。如提綱背誦的方法:列出段落的層次提綱,抓住重點詞,然后循著主導詞熟讀成誦;有些名言警句、詩歌,可采用手抄與背誦相結合的方法。再如理解背誦法,沒有以此為基礎的記憶是機械記憶,機械記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言積累。為防止遺忘,在熟讀成誦后隔三差五就要復習一下。
(3)指導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要指導學生養成一邊讀一邊圈點勾劃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查閱工具書的習慣等,從易到難逐步提高。學生進入中年級后就要求每人準備一個積累本,取名《朝花夕拾》,專記文中的成語、名言警句、含有修辭手法的句式、含有關聯詞的句子等。
(4)及時歸類,納入舊知。對積累的語言進行歸類,有助于建立與舊知的聯系,實現新的知識構建。可按詞語組合方式積累,如“ABB”式、“AABB”式、“AABC”式、ABAC式、ABCC式、ABCB式。有含有相同部分的詞語如天長地久、天翻地覆、天高地厚,都以“天”開頭;有用反義詞組成的詞語,如南轅北轍、聲東擊西、大驚小怪、出生入死等。
(5)剪貼法。在閱讀過程中,可讓學生把好的文句剪貼在自己的本子上。
二、汲生活之水,開闊視野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痹谄綍r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1.以社會為背景,指導學生觀察生活
作文教學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要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觀察新農村的重大建設與細微變化,留心家庭中的一些生活設施的添置;觀察身邊人物的工作表現,如教師熱愛關心學生、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爺爺奶奶勤儉節約;觀察大自然的花草樹木、瓜果蔬菜、田野莊稼、蟲魚鳥獸、日月星辰……通過觀察,能激起學生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情操。
2.以活動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有意識地組織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習作材料,這不僅關系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系到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寫一個熟悉的人,進行作文訓練時,若單靠作文指導時啟發學生選材是遠遠不夠的,學生一時想不起來而無從下筆。在作文前教師組織開展“夸夸他”或“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演講形式的主題活動,學生就會有較多時間有意回憶,搜集所寫人物對象的材料。這樣,既可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產生作文興趣,又有可能選取出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材料。
3.以實踐為契機,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一、在品悟字詞中達到言意兼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詞語,反復咀嚼詞語所表達的含義,就能夠把語言文字符號轉化為學生內心鮮明的畫面,讓學生在品情悟意中,感受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妙,達到言意兼得。如蘇教版四年級《徐悲鴻勵志學畫》一文,第五自然段中體現徐悲鴻刻苦學畫的“潛心臨摹”一詞,我是這樣教學的:
師(邊板書,邊說)“臨摹”就是手上拿著筆,照著原作寫或者畫,這就叫“臨摹”,所以,“摹”下面是一個“手”字。說說“潛心”是什么意思。
生:用心、專心。
師:那“用心,專心”可以用什么成語來形容?
(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師:(指著板書)大家再看這個“潛”字,本義是沒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動。
生:哦,老師,我明白了。這里的“潛心”除了專心以外,還有深入、透徹的意思。
生:就是很專注、很用心而又學得很深入。
師:你看,一個“潛心臨摹”就把徐悲鴻刻苦學畫的情形表達出來了。
(生齊讀“潛心臨摹”)
接下來,我圍繞“潛心臨摹”相機創設情境:在天氣晴朗或天氣寒冷的日子里,同學們會做些什么,徐悲鴻又是怎么做的?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動作、語言等,在學生自主表達后補充徐悲鴻刻苦學畫的相關資料……這樣,緊扣關鍵詞語,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情感,達到言意兼得。
二、在比較句子中提高感悟能力
句子比較是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學生在比較中反復揣摩、品味與對比,能明晰句子的表達特色。久而久之,感悟語言的能力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徐悲鴻勵志學畫》一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學,除了讓學生體會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表現徐悲鴻學畫的勤奮之外,還要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感受課文語句在文中所起的承上啟下的作用,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出示兩個句子: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
讓學生說說兩個語句有什么不同,并通過反復誦讀,體會第一個句子用上比喻的手法,更能形象生動地體現徐悲鴻的奮發努力。
接著又出示: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從此,徐悲鴻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多一個“更加”,句子的表達又有什么效果呢?引導學生聯系上文“達仰很看重這位刻苦努力的中國學生”,體會到一個“更加”就很自然地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讓學生在品析領悟的過程中明白這是一個過渡段,也懂得了讀書的時候一定不要放過這些看似普通的字眼。這環節,教師通過兩次引領學生比較句子,既品味出運用比喻手法的精妙,又感受到作者在謀篇布局上的特點。
句子的比較方式還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關鍵句在文中的地位,采取不同的比較品析句子的策略,在不流于形式的同時,切實提高學生對句子的分析領悟能力,更好地服務于以后的閱讀與寫作實踐。
三、在情緒體驗中領悟語言內涵
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常常會產生各種情緒體驗。積極的情緒體驗會成為學生新的活動動機,使他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因此,應引導學生透過段落中的關鍵詞句,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更好地感悟語言的內涵。
如蘇教版三年級《每逢佳節倍思親》一文,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教師為了引導學生體會王維身在異鄉的思鄉之情,首先出示課件,播放重陽節街上熱鬧的情形。歡快的樂曲和熱鬧的畫面,很自然地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了。而后指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找出人們歡度重陽佳節的相關聯詞語,采用聯系生活實際解詞,并通過想象畫面、感情誦讀等形式,讓學生感受到人們的快樂。接著出示文中插圖,找出描寫王維的有關語句,想象王維的所思所想,此時人們的“興高采烈”與王維的“孤獨、思念”,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最后,讓學生說一說,作者在第二句話中描寫人們的表現,第三句話描寫王維的心理,這樣對比描寫有什么好處呢?讓學生透過課文中的“熱鬧、扶老攜幼、興高采烈”與“更加思念家鄉親人”等語句的比較,進行有效的自主閱讀過程,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四、在隨文練筆中遷移運用語言
葉圣陶先生指出:“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語言文字的學習重在內化語言,運用語言。在課堂教學中,隨文練筆不失為引導學生運用語言的有效途徑之一。如蘇教版六年級《半截蠟燭》一文,環境描寫很有特色,教師可以抓住關鍵詞句,指導學生隨文練筆。
師:請同學們找出第五自然段中描寫環境的語句。
生:“燭焰搖曳,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p>
師:你怎么理解“燭焰搖曳”和“可怕”這兩個詞語?
生:“燭焰搖曳”是指蠟燭也許很快就要燃盡了,那么情報就會暴露。我覺得這就是可怕。
生:可怕就在于大家緊張可是又很無奈,似乎只有等待死亡了。
師:“燭焰搖曳”“可怕”就是描寫環境的關鍵詞語,再次讀讀這句話,你能說說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呢?
(引導學生體會環境描寫所起的渲染氣氛的作用,并且感受人物內心世界的復雜。)
師:孩子們,咱們讀小說不可忽略這樣的環境描寫,寫作文時也可以加上恰當的環境描寫,使文章更吸引人。
……
師:(課件出示課文插圖,鐘表的滴答聲)現在,讓我們回到那個夜晚,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燭焰搖曳,蠟燭在一點一點地變短,伯諾德的屋子里死一般地沉寂,靜得可怕,靜得讓人窒息,一家三口的心里有緊張、有恐懼、有絕望、無奈,還有……請同學們拿出筆,寫一寫此時此刻,他們一家三口的心理活動。可以任選一個人來寫。寫后,匯報交流。
同學們,為使文章段、層之間聯系更加密切、連貫,當以下情況出現時,便需要你“搭橋擺渡”了。
1.在文章開頭與正文銜接時用過渡。劉紹棠《本命年的回想》開頭用“村風鄉俗中,四時二十四節色彩繽紛,而最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濃郁鄉土風味的,卻是二十四節之外的春節?!币痪溥^渡,自然引出正文“春節是……”
2.在敘述順序轉換時用過渡。莫泊?!段业氖迨逵诶铡芬晃闹杏谩案赣H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時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這以前則是全家的恐怖?!边^渡,插敘了勒叔叔的過去和全家急切盼望他歸來的原因。
3.在文章層次復雜、兩層意思跳轉時用過渡?!短僖跋壬芬晃闹忻钣谩暗絼e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一句實現了敘事地點由“東京”到“仙臺”的轉移。
4.文章在人物轉換、表達方式改變時用過渡。宗璞《紫藤蘿瀑布》這樣寫道: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過渡,由描寫換為議論)……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那么,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過渡呢?下面介紹四種常用的過渡方法,幫你搭起過渡的“橋梁”。
一、用詞語過渡
例如:“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句中用一“但”字,筆鋒直轉,自然引出“我”在百草園的種種樂事。又如:余光中《鄉愁》一文,文章就用“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時間詞巧妙過渡。寫作時,大多數關聯詞、時間詞、序數詞都能做“過渡詞”。
二、用句子過渡
如法布爾《松樹金龜子》一文,“它們在忙什么呢?”、“那么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等句子借用設問自然引出下文。而聞一多《七子之歌》,連用“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重復過渡,表達七子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
三、用過渡段過渡
周國平《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中有這樣一段話:“其實,無需舉這些名人的事例,我們不妨稍微留心觀察周圍的現象。我常常發現,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點不起眼的靈魂生活的跡象,也會閃放出一種很動人的光彩?!币环矫娉薪由衔摹懊耸吕?,另一方面引出 “列車上的那個少女和展廳里的那些青年”平凡小事,在整篇文章中起橋梁作用。
四、空行過渡
所謂空行過渡就是寫完一個方面,空一行,再寫另一個方面,使人一目了然。如普里什文《林中小溪》、田曉菲《十三歲的際遇》等便使用了空行過渡。
精彩的過渡往往在輕描淡寫中達到連接文章的目的,可同學們也不能將“過渡”使用“過度”。如果過渡太多而內容太少,就像在電視劇中頻繁插播廣告一般,沖淡主題,使讀者興趣索然。所以,掌握過渡的方法后,還需靈活運用,方能妙筆生花。
附:學生例文
感恩奶奶
作者:相甜甜
在學校的倡導下,我們校園里時時都能聽見感恩之歌。《父親》、《母親》、《感恩的心》每天都掛在我同桌的嘴邊,可在我聽來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原來歌詞里缺少了一個人,那就是奶奶。翻遍歌詞本,都沒有找到奶奶的歌。于是我只能找來一首《外婆的澎湖彎》來聽,歌聲使我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用“歌聲使我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一句自然過渡到對奶奶的回憶。)
小時候,我們家里特別窮,爸爸媽媽相繼外出打工,把我一人留在奶奶家。奶奶有點嘮叨,每天總是重復著“丫頭,多穿件衣服”、“上課聽老師話”、“作業做好再玩”等讓我厭煩的話語。奶奶還有點迷信,有一回我出“麻疹”在家休息,偶然發現奶奶時常蹲在一條破舊的長凳旁,手里輕捏著一枚硬幣,然后放下,試圖使硬幣“站”起來,據說可以為家人帶來好運,這讓那時的我暗自感到好笑。其實,我也知道奶奶的嘮叨與迷信都是為我好。
奶奶對我的好不僅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更是時時給予我學習上的關心與幫助。
(由“不僅”“更是”構成過渡段銜接了“奶奶對我生活上的關心”與“學習上的幫助”兩件事,使文章生動流暢,層次分明。)
還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因為成績優異,常常自以為是。終于在一次期中考試的時候我考出了語文60數學50的“好”成績。突然之間我就覺得天塌了下來,而后整天悶悶不樂,老師的談話我一句也聽不下去,甚至還和老師頂嘴。當奶奶知道這一情況后火冒三丈,揀起藤條就要打我,可我分明看見藤條還沒有落到我身上,奶奶的淚水卻早已滴在我衣服上。最終我還是被打了,可那一次我流下的不是疼痛的淚,而是一種心痛的感覺。
晚上,奶奶疼愛地撫摩著藤條留下的痕跡說:“孩子,你別怪我。想想你父母整天在外面爭錢為了什么?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
我再一次流淚了!奶奶!別同學都在感恩自己的父母,可看到您滿頭銀絲還在為自己的兒女操勞,還在為您的孫女燃燒您生命的殘燭,照亮孫女的心扉。此時此刻,我最想感恩的便是您――我最親最親的奶奶!
(“我再一次流淚了!”一句巧妙的將文章表達方式由記敘轉為抒情。)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能力;聽力水平;理解能力;英語成績
美國教學專家里弗斯(W.M.Rivers)和坦珀利(M.S.Temperly)說過,人們所獲取的信息中45%來自聽,30%來自說,25%來自讀和寫。此可見,聽的能力是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教學當中必須和應該把聽力教學放在重要地位。聽力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如何使學生從語言因素中提取信息和理解信息。聽力能力的提高也會對學生其它各項能力如說讀寫的能力起到促進作用。聽力在我們的中考試卷中的比重為30分,占全卷分數的四分之一,是必須高度重視的一道大題。同時聽力不僅是英語能力測試的需要,更是英語語言知識的實際運用和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1]目前的初中生對英語聽力的重視程度不足,應變能力不強,很多學生對于聽力往往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師教學的難度。對于大部分的初中生來說,小學以來一直都是“啞巴英語”、“聾子英語”,上了初中或者說初二初三,才開始正式接觸聽力訓練。哪怕是簡單的日常用語他們往往也會覺得不知所云,無從應付。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偏低已是制約學生英語成績提高的一個頸瓶。必須盡最大所能幫助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一 、平時多聽和保持輕松的心理狀態
熟話說“熟能生巧”,所以平時多聽,養成聽英文錄音歌曲等的習慣對于提高英語聽力成績是很有效。同時保持平靜輕松的心理狀態對學生聽懂和理解測試內容至關重要。 聽力測試較于筆試,學生更容易緊張害怕,因為考試的內容通過錄音來完成,它的清晰程度、難易程度學生都不知道,且錄音放完,考試也就結束了,不像筆試可以認真反復地讀題思考,因此,考生要學會放松情緒。比如:考前可做深呼吸或閉目片刻,這樣一旦開始放音,考生便很容易進入答題狀態。
二、聽前快速審題,概括話題內容
學會聽前搶讀,要充分利用兩題間的停頓時間,快速有效地預覽試題,通讀題目和選項,帶著問題去聽聽力材料,這樣在聽錄音期間可以縮小注意范圍,把注意力集中在與所提問題有關的關鍵詞上,從而減少了盲目性,有利于獲取針對性的信息,易于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還可以通過讀題來推斷對話發生的背景、地點及對話者之間的關系。對對話背景、地點、對話者之間關系的理解程度,體現了一個人對英語的理解力。
三、學會預測話題
拿到試題后,要先將全部題目與所給選項快速閱讀一遍,根據題干中的語言信息,預測對話或短文的語境、大意、人物身份等,這樣學生在聽錄音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答題的準確率。預測的依據可以是答案的選項短文標題,文章或段落的主題句,上下文及說話人的語氣等等。如考查事實細節的 :
How will the man get to school?
What did the man buy?
Why did the man go to England?
When was the man born?
所涉及的事實細節,涵蓋時間、地點、原因、方式、數量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考查簡單推斷的: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man’s family?
所推斷的內容考生均須通過運用簡單邏輯思維推斷方可得出答案,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如考查觀點意圖的: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restaurant?
What is the woman’s attitude towards the online chat?
考查考生對談話人語氣態度的準確理解,要求考生養成運用思維習慣和語言運用意識。如考查主旨大意的: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conversation?
考查考生綜合性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從獲取的事實信息中綜合概括出主旨要義。
四、 學會邊聽邊記
養成邊聽邊記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做好較長的對話和獨白 記錄時要有重點,有技巧,用簡單明了的字符記號,如、首字母 箭頭等,以備喚起記憶 。數字用阿拉伯數字,記地名或人名用字母代替,單詞用縮寫,句子記關鍵詞等比如: a.m.代表 in the morning;p.m.代表 in the afternoon等” 。注意聽短文的首句和首段,文章的開首和開首段,往往是對短文內容的概括,如講話目的、主要內容、作者、論點、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事由等。
五 、記住聽力要點,抓住關鍵詞語或關鍵信息
目前中考英語聽力測試中短文理解大部分是記敘文或講話稿。所以在聽錄音時重在聽懂每句話的意思和內涵,注意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時間(when)、地點(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how soon、howmuch)、數字(how many、how much)、選擇(which...)等,以便檢查答案。有的考生雖然基本上能聽懂短文內容,可是題目做得并不理想,這是因為他們在聽的過程中不善于抓關鍵的詞語或信息 聽力材料中表示比較、假設、轉折或虛擬關系的復合句,都有非常明顯的關聯詞。例如,if表示條件或假設;however, although表示轉折;as if...表示虛擬;so, therefore表示因果等;還有表示數字、時間、年代等概念的數詞。
六 、答題原則 棄前保后或棄小保大,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1)要學會暫時放棄 。要知道即使是聽力很好的學生,也并不是個個單詞聽得清清楚楚的。只要掌握了大意,做起題目來一般是不成問題的??朔q豫不決的毛病,對自己有把握的試題應快速作答,對無把握的試題也要學會根據內容排除錯誤選項,進行最優化處理;不會作答的,立即暫時擱置,準備聽下一題。如果猶豫不決,錄音稍縱即逝,就會影響做后面的題目,最后只會導致一處未聽清,全文沒聽懂 ,得不償失。
(2)要學會自我安慰,我沒聽懂的地方,其他的考生也未必能聽懂,個別題目不會做沒什么關系 。不管聽什么英語聽力材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體內容的理解上,千萬不能只停留在個別單詞或單句上,聽不清時馬上放棄,不要強求自己聽清每一個詞,要把重點放在聽關鍵詞即實詞上。
總而言之,必須幫助養成良好的英語聽力理解習慣,掌握正確的答題技巧和方法。多聽多練不僅是提高英語聽力的前提,也是增強語感,提高聽力能力水平之本。英語教學中必須把聽力訓練和提高英語聽力能力水平擺在突出的位置并貫穿于中學英語教學過程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