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7: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業分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營銷創新對于一個企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今天同質化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缺乏創新的企業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本文通過論述營銷創新的內涵與重要性,結合煙草商業企業實際情況,提出了目前商業企業創新營銷的途徑。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特別是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煙草業的格局和走向將深刻影響長期以來脫離真正市場經濟礪練而保守封閉的中國煙草產業,跨國公司在中國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必將給中國煙草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做為市場營銷主體的煙草商業企業,要逐步適應市場,提高煙草核心競爭力,營銷創新是關鍵,因此認真探索和研究中國煙草行業在新形勢下市場營銷的創新途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一、營銷創新的內涵和重要性
1.營銷創新的內涵
所謂營銷創新就是根據營銷環境的變化情況,并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條件和經營實力,尋求營銷要素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變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并非要求一定要有創造發明,只要能夠適應環境,贏得消費者的心理且不觸犯法律、法規和通行貫例,同時能被企業所接受,那么這種營銷創新即是成功的。
2.商業企業營銷創新的重要性
(1)構建“大市場、大企業、大品牌”的目標與任務決定了營銷創新的重要性。在國家局提出的“大市場、大企業、大品牌”目標與任務的指導下,截至2006年年底,煙草工業公司從2000年的180多家精簡到30多家,卷煙品牌從1000多個整合到100個左右,但從目前市場卷煙品牌規格數目來看,同檔次同規格的產品依然較多,消費者對卷煙產品的挑選余地仍然很大,能與國際卷煙品牌抗衡、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大品牌、強品牌尚未形成。這就需要商業企業加強品牌營銷的創新工作,在原有細分目標市場、引導卷煙消費、宣傳促銷等營銷方式的基礎上,引入營銷創新元素,培育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卷煙大品牌。
(2)掌控銷售渠道決定了營銷創新的重要性。從國內國際煙草業的發展要求和市場形勢分析,無論是立足于當前還是立足于長遠,卷煙銷售渠道都是中國煙草保持核心競爭優勢所在。零售客戶做為卷煙銷售終端,其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商業企業要樹立“客戶至上,服務為本”的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流程,搞好服務營銷創新的整體策劃,積極為客戶做好服務,讓其有利可圖,有錢可賺,以此增進批零友誼,加深理解,充分提高他們對中國煙草的滿意度、忠誠度和依賴度。
二、營銷創新的四大要素
美國管理大師熊彼特曾提出企業創新的五個有形要素,而營銷創新屬于無形要素范疇。事實上無論有形要素,還是無形要素的創新都需要一種思想或力量上的支撐。從目前商業企業營銷實踐來看,雖然在借鑒優秀企業營銷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特點提出了服務營銷和工商協同營銷等新理念,但在執行過程中,仍然受到了傳統營銷模式的束縛。煙草商業企業要適應國際化競爭、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必須改變營銷方式上墨守陳規、固步自封的思想和行為,在營銷創新過程中切實把握好觀念、思維、精神、制度四要素,才能有效發揮營銷創新的作用。
1.樹立正確的創新觀念
所謂創新觀念,就是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營銷環境中,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而形成的一種創新意識。不破則不立,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創新已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已成為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隨著煙草行業改革逐步走向深化,商業企業逐漸意識到創新對于行業發展的價值和意義,身踐力行,在全國煙草行業開展了以“自主創新,支撐發展”為主題的“創新年”活動。然而觀念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先導,只有正確的創新觀念指揮支配著創新形成的全過程,商業企業的營銷創新才不會流于空泛,夭折于市場競爭中。
對于具有壟斷獨特性質的商業企業來說,要樹立正確的創新觀念,首先要破除“小成即滿”、“小富即安”的思想,要徹底摒棄與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保守落后的觀念和陳舊僵化的思維模式,在學習國際先進營銷模式的基礎上,總結、提升煙草營銷的實踐經驗,促使商業企業站在增強中國煙草整體競爭實力、促進行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和面對國內、國際兩個層面的高度來思考煙草營銷發展的方向,制定適應中國煙草市場的營銷發展戰略。
2.培養正確的營銷思維
企業要做好營銷活動就必須使營銷人員具備正確的營銷思維。思維是認識活動的高級階段,是對事物一般屬性和內在聯系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營銷思維的培養就是要在營銷人員的頭腦中建立起一種營銷意識也即工作狀態。客戶經理做為商業企業市場營銷的“神經末梢”,一是要熟練掌握營銷的理論知識,嚴格區分營銷工作與推銷工作、營銷觀念與銷售觀念的本質差異;二是要明確客戶經理的崗位職能,要從過去以銷售為中心的訪銷員逐漸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的客戶經理,客戶的喜好、需求、滿意應作為客戶經理營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要做營銷工作中的細心人,要善于觀察市場上的卷煙走勢、觀察周圍的事物“消費者”行為,深度挖掘營銷創新的切入點。
3.具備堅韌不撥的精神
面對復雜多變的營銷環境,營銷創新的風險無時不在。營銷創新極容易受挫,或是被束之高閣,或是不敢執行,這樣就打擊了營銷創新的積極性和開拓精神。所以,必須要有堅韌不撥的精神做支撐,才能確保創新的大廈不倒。當然營銷創新不一定成功,但是堅韌不撥卻是營銷創新所必須具備的精神。
4.制定縝密的營銷制度
只有使營銷創新制度化,才能使創新觀念、思維和精神有了根本保障,從而充分的調動營銷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企業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有的放矢的進行營銷活動,適應變化。
三、商業企業營銷創新的途徑
1.樹立知識營銷觀念
知識營銷是指在企業的營銷過程中,使企業的廣告、宣傳、公關、產品注入一定的知識含量與文化內蘊,幫助消費者增加與商品相關并實用的信息與知識,提高他們的消費與生活質量,從而達到推廣產品、樹立形象、提升品牌競爭力的目的。知識營銷觀念是與知識經濟相適應的一種新營銷觀念,它高度重視知識、信息和智力,主張憑知識和智力而不是憑經驗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煙草行業所強調賦予營銷以更高的知識含量,更注重的是與零售客戶和消費者建立起一種和諧融洽的關系,使營銷過程更加知識化。因此,商業企業應樹立長遠的發展眼光,通過改革改制、自主創新,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徹底擺脫計劃經濟的陰影,真正融入國際化競爭大格局,徹底實現政企分離,深入挖掘知識營銷的潛在價值,變無形資本為有形資本,為煙草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經濟保障。
2.建立健全營銷創新組織與營銷創新機制
隨著煙草行業的改革不斷深入,商業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由于多方面原因,還沒有實現有效創新,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沒有建立高效的創新組織。商業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根據營銷創新發展戰略,以實現創新的穩定發展為目標,對營銷創新組織結構進行總體的規劃,為整個營銷創新工作提供組織保障。筆者認為商業企業應在確立創新方向并準確把握營銷創新戰略的基礎上,借鑒采用“金字塔”型的創新組織結構,包括設立決策管理層面上的綜合機構;成立不同專業的專家委員會,從社會吸納資深專家擔任委員;按照企業適應市場經濟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設立相應的分中心和課題組,比如在營銷中心下設營銷策劃決策組、市場信息研究小組、營銷創新課題組等。
在建立創新組織機構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完善創新機制,確保創新組織的有
效運轉。一是要建立營銷創新效益控制機制。創新項目的開展離不開項目資金作保障,一方面商業企業應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參考國內外同行業的投入水平,確定自己的創新費用投入;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完善營銷創新的效益控制機制,加強創新資金的管理,保持營銷創新成本的合理性、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營銷組織的合理性。二是要建立科學的營銷創新管理機制。要制定各項基本制度,落實各部門的職能;要同步改革現行的人事、用工及分配制度,形成“全員營銷,人人參與”的氛圍;要制定創新管理程序,使創新工作走上規范、有序的軌道。三是要建立健全與營銷創新配套的風險控制機制。針對營銷創新組織機構、人事用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變化,應制定更為嚴密的營銷創新管理辦法及各個業務環節的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防范和化解營銷創新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3.營銷人員管理制度創新
所謂制度創新,也就是用一種效率和效益更高的制度代替舊的制度。制度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各種創新的前提,沒有一個不斷創新的企業制度,企業的其他創新不會有效也不會持久,特別是在當今煙草行業買方市場時期及知識經濟即將到來的時代,商業企業在經歷了“生產管理型”向“經營管理型”的轉變后,必須適時轉向“創新管理型”,而這其中尤其是要對營銷人員進行管理創新。因為只有擁有符合要求的高素質營銷人才,才能保證企業市場營銷的成功。然而當前商業企業的營銷人員要么素質不高,不適應現代經濟形勢的營銷工作;要么就是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薪酬體制和用人機制的激勵作用很低。這一切都是導致商業企業市場營銷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而使營銷人員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必須盡快予以革新。
商業企業必須改革現有的用人機制和薪酬分配機制。既要建立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的激勵機制,也要建立相應的淘汰機制。商業企業必須樹立使用與培養相結合的長期發展思想,培養選拔優秀的煙草營銷人員。在今天這個正告別短缺步入過剩、告別資源經濟面臨知識經濟的時代,營銷人員的知識更新和補充是不可忽視的。雖然商業企業一直提倡建立“學習型企業”并堅持定期組織學習培訓,然而學習的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目標,關鍵在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能否將知識學以致用的問題。在目前煙草行業改革過程中,商業企業要走出營銷困境,就必須加強營銷人員的學習培訓,并注重知識和能力的轉化。建議一是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重點引進一批管理型、經營型人才,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二是要讓優秀人才優先享受公司的再教育、培訓以及深造、考察的機會。并根據發展需要,開展外聘專家、自辦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工作。三是鼓勵營銷人員在實際營銷過程中總結創新營銷方式,并對學術帶頭人和業績突出的人才給予相當的獎勵,并在工資、職稱晉升和干部選拔方面優先考慮。
4.明確營銷創新目標
營銷創新要有明確的目標,而營銷創新目標建立在商業企業對卷煙市場全面調研、分析的基礎之上。因此,要確保營銷創新活動的有效開展,使營銷創新工作真正推動卷煙經營和市場管理工作的開展,商業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為目標,對目前中國煙草所處的市場環境、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全面診斷,找出企業面對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需要進行完善的重點環節,從而確定營銷創新的目標。筆者結合煙草行業目前的營銷態勢,認為商業企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確定營銷創新目標:一是加強企業基礎管理與創新制度建設,提高管理綜合效率;二是加強品牌培育,提高名優品牌集中度;三是加強服務營銷工作,提高零售客戶的滿意度、忠誠度和依賴度。
5.建立營銷創新評價體系
創新評價體系是創新行為的指揮棒,對營銷創新的發展起著導向性的作用。商業企業應建立起能充分體現營銷人員創新素質和能力的評估內容、方法和標準,形成能客觀準確地評估營銷人員創新能力的評價體系。借助營銷創新評價體系,對企業的營銷創新活動能否有效開展、創新目標能否實現做出全面的、準確的結論,以利于發現不足,總結經驗,不斷推動企業的營銷創新活動。創新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創新體系的有效性和適宜性評價,主要對創新目標、創新組織、創新制度、創新對企業的整體影響等進行定量和定性的評價;二是對營銷創新項目的評價,要根據不同的項目,確定不同的評價指標,進行以定量為主的評價。
參考文獻:
[1]支曉曄顧力剛:《國有燃氣企業創新的途徑和原則》
[2]劉文新:《企業營銷的四大創新法則》
(一)新建投資
跨國銀行新建投資是指一國銀行根據具體情況在另一國設立形式各異、規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機構,如行、分行等機構組織形式。在新銀行中,外國投資者可以以全部股權參與,即設立獨資銀行;也可以以部分股權參與,即設立合資銀行。
(二)跨國并購
跨國并購,是指在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下,一國銀行為獲取對另一國某銀行的經營控制權,有償地收購該銀行的部分或全部產權,以實現資產經營一體化的市場行為。包括跨國兼并和跨國收購??鐕①彽那腊òl起收購的銀行直接向國外目標銀行投資,也包括通過在外國的子公司、分行進行并購活動。
二、兩種路徑各自的優勢分析
(一)新建投資的優勢
1.新建投資使銀行擁有較大的靈活性和主動權。新建投資在投資規模、投資地點的選擇上受外界的干擾較少,擁有較大的主動權和靈活性,能使跨國銀行在較大的程度上把握投資的風險。而跨國并購則不同,要受被并購銀行自身條件的限制。
2.新建投資的成功率要高。經驗數據表明,通過新建投資的方式創建子公司的成功率要大大高于通過并購方式而設立子公司的成功率,銀行也同樣。因為投資新建的銀行是母行的附屬機構,比較容易控制,所以成功率相對較高。而在跨國并購的過程中,國際化銀行與目標銀行處于信息不對稱地位,國際化銀行很難對目標銀行的資產價值和盈利能力做出非常準確的判斷,從而使其難以找到合適的價位;而且被并購銀行原有的管理制度可能不適合收購方,收購方在對此加以改造時,可能遭到習慣于原有管理體制的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抵制。一次并購活動大致由三個階段組成:準備與設計、談判與實施、整合,任一階段沒處理好都可能導致并購失敗。
(二)跨國并購的優勢
1.跨國并購可以使銀行迅速進入并占領東道國市場,實現快速擴張。通過并購,銀行可以充分利用被并購銀行的原有客戶和市場基礎,快速適應東道國市場,以較低成本實現快速的外部擴張。而新建投資只能依靠自己開辟市場,而且對東道國銀行監管法制及政策的把握能力也有限,所以不利于迅速進入東道國市場。
2.跨國并購可以突破機構設立和業務范圍的限制。
現在許多國家、地區對外國銀行進入本國市場都采取嚴格的審查和限制措施,對新開設的外資銀行分行的業務范圍也有很多限制。通過并購,可以規避政策障礙,繞開這些金融服務貿易壁壘,快速進入東道國市場。
另一方面,一些地區尤其是某些國際金融中心如香港、倫敦的金融機構已經趨于飽和,外國銀行開設分支機構的數量受到限制,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并購是最好的選擇。
3.跨國并購可以實現競爭優勢的轉移。當銀行試圖獲得另一家金融機構在某一方面的競爭優勢時,單純的學習與模仿常常是徒勞的,因為這種優勢往往產生于這家機構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經營積累的組織資本與組織經驗,外部競爭者難以復制。這時,通過并購與目標機構融合,可以實現轉移競爭優勢的目的。而且這種轉移可能是雙向的,會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當銀行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市場時,這種競爭優勢就顯得更為重要。
三、我國商業銀行國際化路徑的選擇
(一)根據我國銀行的實際情況選擇進入方式
跨國銀行如果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優勢和國際經驗可以優先考慮以并購的方式進入東道國市場。中國銀行是最早走向國際市場的國內銀行,目前在亞、歐、澳、非、南美、北美六大洲均設有分支機構,建立起了全球布局的金融服務網絡,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優勢和國際經驗的大銀行,可以優先考慮以跨國并購的方式向海外擴張。工行、建行、農行和交通銀行在國內具有較強的規模優勢和組織管理優勢但缺乏國際經驗,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向海外擴張并不具備優勢,要根據東道國情況靈活采用兩種方式。
而對于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可以采用并購的方式。通過并購設立子銀行是弱勢銀行進入和拓展發達國家市場的有效途徑。采用并購方式可以節省新建投資的開辦費用,縮短從開辦到盈利的時間,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目標銀行的原有市場影響力、信譽、客戶基礎、營銷網絡以及長期以來構建的完整的運作制度和人才體系,迅速打開地區市場,拓展業務網絡,減少新建投資可能帶來的經營失敗風險,克服弱勢銀行難以贏得市場信任和客戶資源的困難。
(二)考慮東道國市場情況。
1.考慮東道國政府對跨國銀行市場準入的監管以及監管當局對兩種方式進入的不同政策。一般來說,在東道國對外國銀行的市場準入有嚴格限制的國家傾向于采用跨國并購的方式進入,以避開東道國對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法律條例的限制,迅速進入東道國市場。從東道國監管當局對兩種進入方式的不同政策看,法國、德國、意大利、挪威等國鼓勵銀行并購,以加速銀行業集中,促成經濟規模化發展,在這些國家,最好選擇以并購的方式進入。
2.考慮東道國市場與本國市場的文化差異。如果兩國市場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則跨國并購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通過跨國并購,銀行可以充分利用被并購銀行的原有客戶和市場基礎,快速適應東道國市場,以較低成本實現快速的外部擴張。
3.東道國銀行的市場集中程度。當東道國銀行的市場集中度低時,競爭壓力小,可以直接新設機構,避免并購帶來的組織學習成本,獲得更高的知識傳遞效率。相反,在一個集中度高的市場中,一般傾向于采用并購的方式進入,因為當有新銀行進入時,原有的市場在位者往往會做出激烈反應,以維護他們的市場影響力,采取并購方式可以避免這種摩擦。
(三)除了考慮上述因素外,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方式選擇時,比較注重的一個因素是成本問題??梢杂猛匈e的理論解釋:Q=企業的市場價值/企業的重置成本當Q
參考文獻
[1]慕劉偉,國際投融資理論與實務[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2](英)斯蒂芬,戴維斯,銀行并購:經驗與教訓[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3]薛求知,楊飛,跨國銀行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4]馬文科,林之診,我國銀行業并購重組的理性選擇,金融時報2003,5(12)
[5]陳衛東,劉康,析國有商業銀行重組改革模式選擇,中國金融,2002,(12)
[6]馮嗣全,銀行國際化的路徑選擇:跨國并購抑或新設投資[J]當代財經,2003,(12)
[7]許南,從并購路徑看商業銀行跨國經營[J]金融論壇,2005,(01)
摘要:WTO后過渡期是國內銀行提高自身實力,迎接外資銀行競爭的關鍵時期。未來銀行的競爭,是新興業務的競爭,尤其是中間業務的競爭。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當抓住時機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增強國際競爭力。本文分析了當下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緊迫性,對現行條件下制約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因素做了一些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競爭中間業務緊迫制約因素建議
一、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緊迫性
隨著全球資本市場快速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迅速崛起,使得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負債業務等傳統業務面臨巨大挑戰,經營風險加大,生存空間日益縮小,這樣的外在環境迫使商業銀行必須進行多元化的發展,拓展新的收入來源。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步放開,越來越多優秀的國外同行加入到爭奪蛋糕的行列,它們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以及強大的研發和營銷能力,讓過度依賴傳統存貸款業務和利差收入的中國銀行業面臨嚴重的挑戰。爭奪利差收入以外的中間業務是中國銀行業必然的出路
二、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現狀和特點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雖然剛剛起步,但可以看到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主要體現在:
產品日漸豐富。1978年以前,我國銀行中間業務只有結算一類,具體品種不到10個。近幾年迅速發展,相繼開辦了、保管、信托租賃、票據承兌和貼現、信用證、型用卡、基金托管等業務,已有上百個品種。雖然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總體上還不太成熟,體現在:
品種單一,結構欠合理。從商業銀行開展的一系列中間業務品種上來看,在傳統的中間業務基礎上創新的產品居多而新興的中間業務品種居少。
收入水平貢獻度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0%以內,有的甚至不足10%。而許多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往往占到總收入的50%以上。我們的中間業務還有相當多的潛力可挖。
科技手段運用有限。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雖然都有比較發達的電子網絡系統,但在對中間業務產品創新的運用上極其有限??萍純瀯葜饕窒拊趨R兌、支付和結算等傳統業務上。
三、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的戰略性對策
(一)提高對發展中間業務重要性的認識
提高發展中間業務認識的高度,關鍵是要實現“十個轉變”,即在營業理念上從專業銀行向現代銀行轉變;在經營目標上從間接創收向直接和間接創收并重轉變;在經營意識上從“副業”向“主業”轉變;經營模式上從“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在經營品種上從傳統產品向新興產品轉變;在經營手段上從科技含量低、單一化向高技術、多元化轉變;在服務策略上從低效向高效轉變;在經營態度上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在經營機制上從僵化向靈活方式轉變;在經營作風上從“以自我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
(二)完善中間業務的組織管理體系
理順部門之間的關系,加強集中統一管理,在中間業務的拓展上要以效益為中心,全面整合中間業務,充分發揮中間業務專業部門或協調機構的統籌作用。中間業務專業部門的功能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定統一的中間業務發展戰略、拓展領域和主導品種;二是提升技術支持力度,加快創新力度,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強成本與收益的核算,避免低效益、高風險的品種;四是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
(三)強化中間業務產品的開發,不斷調整適應市場需要
我們必須注意在發展過程中牢固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要,來開發、設計、推廣中間業務品種。具體要做到(1)整合現有中間業務品種,及時淘汰沒有效益又消耗資源的業務品種,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有市場發展前景的項目和品種中。(2)要加大金融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力度,開發創新出適合不同類型企業、居民要求的中間業務新品種,提高綜合化、個性化金融服務功能。在產品的開發上,集中力量發展高價值品種,如投資銀行、理財、銀行卡增值服務、網上銀行交易、外匯業務等等,發揮自身優勢打造主打品牌,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確立優勢品牌的市場地位。
(四)完善人才培訓機制,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步伐
壯大中間業務隊伍,一是要立足現實,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辦法對現有員工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以適應業務的急需。二是要在內部公開選拔,挑選精通業務、年富力強、善于鉆研且具有開拓意識的人員安排到中間業務崗位上來,并通過國內外的專職培訓、理論研修和實務培訓相結合等方式,對他們進行中間業務、外語、計算機、公關藝術等較高層次的知識培訓。
(五)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
為規范收費行為,維護商業銀行和客戶的合法權益,監管當局應當盡快出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管理辦法》,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方式及其它相關事宜做出具體規定。商業銀行以此為據,中間業務的收費自覺地接收入民銀行監管以及客戶和社會公眾的監督。在中間業務收費標準的調整制度上,應堅持收入與支出匹配、風險與收益對等、向國際管理靠攏的原則,堅持以成本費用為基礎,加上法定稅金和合理利潤,并充分考慮市場狀況和客戶承受能力。
銀行信貸文化戰略是商業銀行增強核心競爭力和整體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隨著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金融同業競爭的升級,信貸文化競爭已經上升到戰略高度倍受商業銀行的關注。對于商業銀行來說,要建設信貸文化,就應建設卓越的信貸文化,并通過信貸文化來體現和豐富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只有培育起廣大信貸員工自覺獻身于商業銀行信貸事業的責任意識、價值標準、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并使之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動力源,人格化的銀行信貸行為也就將會不再是一種帶有強制性或被動性的行動,而是員工自我價值不斷追求和不斷實現的過程,以主人翁的積極姿態投身工作,使銀行的意志變為全體信貸員工的共同意志,銀行的目標變為全體信貸員工共同奮斗的目標。因此,商業銀行應以價值為導向,重規模、重成本、重質量、重結構、重效益,深入挖掘持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創新設計銀行信貸目標文化模式,充分探索現代信貸文化戰略,通過建立符合現代商業銀行價值取向的信貸文化規范,培育與銀行共同的價值觀,體現管理者和員工的共同利益取向,來促使全體員工從精神、理念、風氣、言行直至符號和環境都產生充分的認同和自覺,進而使這種價值體系被社會和客戶認同。
2以管理為主線,夯實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基石
一是要加強組織與領導。要明確有關職能部門加強對銀行信貸文化的組織管理工作,要分別從觀念文化層面、制度文化層面、員工道德行為規范、重點業務、“品牌”等方面總結典型經驗,把經驗加工成理念,把理念闡釋為規范,使價值內化為信念,以制度約束行為,使規范行為形成習慣,再用先進的信貸文化觀念教育和引導員工,調動廣大員工積極爭當信貸文化建設的實踐者和傳播者,以點帶面,唱響文化旋律,盡展文化魅力,把信貸文化建設引向深入。
二是要加快培育與挖掘現代銀行企業家。一方面,建設卓越的企業信貸文化,造就銀行的核心人物——銀行家尤其重要。他們作為銀行全體員工的最優秀代表,是銀行價值觀和精神的集中體現者,是銀行生存和發展的中堅。另一方面,銀行的個性出自銀行的理念,銀行的理念也就是銀行家的理念。銀行家作為成功銀行的靈魂人物,是銀行凝聚的核心,必然是銀行信貸文化建設的首要主體,肩負重任。
三是要實現科學管理與人本管理的有效結合。實踐證明,只有將管理制度與人本主義有效結合,銀行經營才能成功。建設以人為本、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為核心內容的企業文化,應體現企業文化中“人情化”管理的內涵,強調了環境因素與人本管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四是要建立并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清潔工是不能代替銀行行長的,但競爭機會應是均等的。因此,必須要建立與完善責權利相結合的機制,要讓責權利的對等,體現在銀行信貸運作的全部環節與要素,并且作為價值觀念支配著每一個員工。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實際功效與牢固商業銀行卓越信貸文化基石。
3以特色為品牌,增強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競爭力
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競爭力。如果銀行信貸沒有特色,就等于沒有品牌;沒有品牌,就等于沒有卓越的文化;沒有卓越的文化,就難以有客戶的絕對忠誠與市場的生命力。
一是要以市場為導向,實施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品牌開發戰略。信貸文化應為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發展和創新服務,為商業銀行增加盈利與創造效益服務;否則,銀行信貸文化就會失去它的固本之源與應有意義。實施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品牌開發戰略,就是要根據金融市場發展需求和客觀規律,去提煉、開發與創造品牌。只有經過創意、包裝和營銷以及長期的市場培育并得到市場和客戶認同的信貸產品、信貸觀念等,才能成為叫得響、放得開與具有生命力的信貸品牌,才能升華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信貸文化。
二是要以客戶為中心,以個性化服務為特色,增強銀行信貸的競爭力。由于商業銀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替代性強的特點,因此,“客戶”觀念對于銀行來說尤為重要。誰擁有讓客戶滿意的品牌特色,誰就擁有了市場競爭和持續發展的主動權。在為客戶提供信貸服務的過程中,應以滿足客戶的需要為目的,以個性化服務為特色,讓“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貫穿于信貸文化定位、包裝和營銷的全過程,通過特色品牌積累和“特色效應”的放大,增強客戶的品牌消費信心,鞏固商業銀行的市場地位,保持同業競爭優勢。
三是要以科技為手段,提高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科技含量??茖W技術作為一種生產要素,不僅可提高金融增長速度,還可提高金融增長的質量。技術領先,服務領先,文化領先。只有實現科技規劃、科技開發、科技應用、科技創新與銀行信貸業務的密切融合,實現信貸文化的科技雙翼的成功打造,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競爭力才能獲得更為實質有效的提升與飛躍。四是要以傳統優勢為基礎,著力打造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品牌。國有商業銀行分別在各自領域占有優勢,如建設銀行在中長期信用、項目融資、項目管理、工程預決算、投資咨詢等業務方面,有著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擁有較高水平的專業隊伍,享有良好的社會信譽和擁有穩定的客戶資源;在房地產金融、住房消費信貸等新型業務方面領先銀行同業。因此,商業銀行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比較優勢,把自己的優勢核心產品塑造成客戶忠誠度高、創新能力強、技術含量高、品質卓越的金融品牌,形成特色化的品牌競爭優勢,再通過這些文化優勢與品牌效應來拓展市場、贏得客戶。
4以品質為生命,提升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品位與素養
創造文化的卓越品質與創造文化同等重要。
一是要綜合治理各種不良的信貸文化。即要全面、正確地評估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現狀,對信貸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進行準確定位,對不利于商業銀行信貸事業長遠發展、不利于商業銀行卓越信貸文化培育的各類信貸觀念、信貸制度、信貸產品甚至信貸人員等,都要進行全面、徹底地清理、規范與整治,趨利除弊,以切實保證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先進性與卓越性。信貸文化要確立與保持自己應有的內核,如風險控制、穩健經營、強化管理、自覺約束、質量第一、規范運作等,要用實際、深遠的眼光,以新形勢下的信貸市場為導向,以品質為生命,全面分析、衡量信貸文化的市場潛力,提升信貸文化的品位。
二是要著力規劃整合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內涵。即要將構建卓越的信貸文化當作是金融競爭新格局下國有商業銀行的新任務,認真做好信貸文化課題研究。商業銀行作為大型企業,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允許信貸文化有一定的地域差異,允許探索具有局部特色和地域特點的信貸文化表現形式,但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內在涵養不能任意闡述,必須要有全局意識與整體概念。在信貸文化的統一規劃與整合設計中,要將分散的文化相對集中,將信貸理念、服務客戶的價值觀等文化內涵予以梳理,將傳統的單一產品宣傳、信貸業務培訓等與企業形象樹立、價值觀宣揚結合起來,并將各種有形的、無形的宣傳渠道與傳播網絡等予以整合、疏通,通過多樣化的渠道來體現一個優秀企業的文化特質。
三是要敞開胸襟,放寬眼光,大膽學習、汲取和借鑒國內外先進商業銀行的信貸文化精華。即要從商業銀行生存和發展的內外環境出發,立足國情行情,克服“文化障礙”,實現“文化溝通”,注意學習各類單位,尤其是外資金融機構先進的經營管理和信貸文化建設經驗,分析鑒別,消化吸收,揚己之長,避己之短,不斷豐富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內涵,從而使商業銀行信貸文化更具開放、兼容的國際化特性,更能緊跟先進信貸文化的發展潮流,更加適應未來國際信貸競爭的環境,更具卓越品質。
5以創新為動力,持續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生命周期
實施信貸文化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延伸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競爭優勢和生命周期的原動力,是21世紀商業銀行活力之源和商業銀行獲得全社會以及廣大客戶認同的保證。實施信貸文化的創新,必須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堅韌不拔的創新精神,要與時俱進,注意創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通過有計劃、有意識的創意和策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創新、催生出符合時代特點和客戶消費心理的信貸文化。信貸文化的創新還要注意推動文化的持續發展,即要與商業銀行的發展需要從根本上一致起來,要加強學習與超越文化、虛擬與借力文化、速度與效率文化、協作與共享文化,實現商業銀行利潤性、社會性和倫理性三者的協調統一,最終促進商業銀行成為一個有社會感召力、經濟貢獻力和持久影響力的、卓越的現代商業銀行。
參考文獻
1交通銀行課題組.西方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及其借鑒[J].新金融,2004(9)
2王進軍.論構建卓越的建設銀行信貸文化的政策取向與路徑選擇[J].財經政法咨訊,2002(4)
3彭力,芮軍,李念斌.商業銀行應加強信貸文化建設[J].中國金融,2006(5)
(一)宏觀層面
1.廣義貨幣供應量與狹義貨幣供應量持續背離。2005,M2連續數月超過預期15%的增長率,M2與M1增速從年初3.3%增長到年末的5.8%。2006年8月末,M2余額為3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增速比上年多2.94個百分點。M1余額為11.48萬億元,增速比上年低1.8個百分點。2008年3月末,M2余額為42.31萬億元,同比增長16.29%,增幅比上年末低0.45個百分點,比上月末低1.19個百分點;M1余額為15.09萬億元,同比增長18.25%,增幅比上年末低2.80個百分點。
2.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2005年3月以來,整個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其中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利率從最高位的2.18%下降到最低位1.11%左右;年末質押式國債回購七天品種加權平均利率僅為1.56%,比年初的1.84%下降了28個基點,受此影響,貨幣市場收益率曲線呈現回落態勢。當前銀行間市場一年期國債和中央銀行票據的收益率徘徊在1.32%和1.42%左右,兩年期金融債發行利率也跌至2.0%以下,均低于一年期2.25%的銀行存款利率,貨幣市場利率與銀行存款利率出現了倒掛現象。
(二)微觀方面
1.商業銀行存差持續擴大。自2004年國家實行新一輪宏觀調控以來,金融機構的貸款余額增速逐漸低于存款余額增速。而且兩者差距逐漸擴大,出現明顯背離。隨著貸款余額增速的不斷放緩,金融機構的存差持續擴大,貸存比大幅下降。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數據統計,2006年8月,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達到323903.07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到218843.14億元。存貸差超過10萬億元,存貸差比2000年末和上期分別增長了330%和20.3%。截至2006年8月末,存量的貸存比為67.6%,新增量的貸存比為65.8%。這就意味著,2006年,商業銀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約有66元進入實體經濟領域,近一半的資金留在金融體系進行體內循環。
2.超額準備金居高不下。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的超額準備金由2000年末的4000億元增長到2004年末的1.265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32.9%。2005年3月17日,中央銀行雖然下調超額準備金率0.63個百分點,但金融機構上存中央銀行的超額準備金依然是只升不降,到9月末達1.26萬億元。截至2006年7月末金融機構超額存款準備金率達2.7%。銀行作為未來金融市場的主導者以及盈利單位必然面臨資金運用的壓力。
(三)流動性過剩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1.低收益的流動性資產增速加快,銀行盈利能力受到影響。銀行存貸差的持續擴大以及超額準備金率不斷攀升,影響了銀行的盈利能力。盡管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銀行資產多元化,但是目前中國銀行業的資產尚未實現多元化。因此流動性過剩帶來的問題是:銀行資產結構的變化表現為低收益的流動性資產對高收益的貸款資產的替代,說明商業銀行貸款過程受阻。
2.銀行投資債券等長久期產品積累大量風險。超額流動性大部分集聚在國內商業銀行的體系中,從而導致銀行間資金融通的貨幣市場利率的不斷下探,并且拉動債券收益率曲線整體下移。目前國內銀行在貸款之外,債券投資是富裕資金使用的重要渠道;而2005年流動性增速加快后,銀行間債券收益率也不斷下移,客觀上使得銀行不斷滾動投資的長期債券積累了大量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3.高利潤企業囤積大量資金,資產價值不斷重估催生泡沫。流動性過剩也導致投資的結構失衡問題。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中仍然出現:大企業資金過剩、中小企業資金不足;東部發達地區資金過剩、中西部亟待發展的地區資金不足;熱門行業重復投資、需要更新換代的行業發展不足的問題,證明了并不是總體的流動性過剩。少數被資本追逐的高利潤行業“囤積”了大量的資金,其資產價格被不斷重估,從而帶動相關資源的價格一路攀升,例如房地產、資本市場等,并會帶來相應的泡沫。
二、中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從宏觀角度分析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
1.儲蓄率偏高。截至2007年12月,中國儲蓄率已經達到46%,而全世界平均儲蓄率不到20%。偏高的儲蓄率正是導致中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國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大部分居民在面對高額教育費用和住房費用時,微薄的收入會增加他們對為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致使人們不敢增加消費。
2.外匯占款規模不斷擴大。2002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大量資金內流,造成國際收支賬戶的雙順差和外匯儲備的較大幅增長。截至2006年6月,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9411.1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01.45億美元,在強制性結集匯制度下,隨著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以及外商之際投資的持續增加,加之人民幣升值預期下所進行的各種套利行為,商業銀行的存款來源也隨之快速增加。
3.資本市場形成機制不完善。商業銀行過剩的流動性不斷壓低銀行向市場的利率,目前已出現了銀行向市場利率與存款利率倒掛鉤的現象。金融管理層已經著手為商業銀行過剩的流動性尋找出路,如果央行加大了發行央行票據回籠貨幣的力度,允許商業銀行合資建設基金管理公司等。然而,由于中國資本市場形成機制不完善,資本市場發展滯后,導致資本市場形成的資本質量不高,真正可供投資的有效資本不多,從而使資金持續向銀行系統集聚。
(二)從微觀視角分析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
1.工業企業整體效益下滑引致信貸萎縮。由于前幾年GDP及工業利潤的高速增長,特別是部分行業的高投資和重復建設,刺激2005年工業投資過度擴張,部分工業產能出現過剩,導致工業利潤增長整體出現大幅下滑,且工業企業虧損總額增長不斷加速。企業效益下滑,虧損面擴大,將直接減少對銀行的信貸需求規模。
2.直接融資工具發展對銀行信貸的代替。2005年央行開始大力推動企業短期融資券業務,當年發行規模累計就已突破1000億元,由于包括發行成本再內的一年期短期融資券的融資成本最多在3%左右,遠遠低于同期的貸款利率,這比銀行貸款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因此對普通貸款的替代作用十分明顯。而且近三年來,央行發行500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鼓勵發行公司債券等多元化直接融資工具,這對銀行信貸需求尤其是大型優質客戶信貸需求的沖擊是很大的。
三、商業銀行針對流動性過剩應采取的措施
1.流動性壟斷的情況將更為集中,中小機構應該防范流動性風險。自2005年開始,央行為了鞏固宏觀調控的成效、穩定經濟增長,進行了緊縮的貨幣政策、連續性回收流動性的一系列措施;以股份制銀行為代表的中小金融機構的流動性超額備付由于原本基數較小已經大大減弱,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由于龐大的存款基數,仍具備一定的抗流動性風險能力。資金壟斷一面倒的情況將更加集中。在資金壟斷的前提下,資金市場的利率和流動性容易被少部分機構掌握。中小機構應該建立起相應的流動性應急方案以及儲備一定的流動性資產,防止在流動性突變時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
2.管理流動性部門需根據市場和自身投融資計劃綜合管理。目前國內銀行管理流動性的部門一般為總行機構的計劃財務部門以及資產負債部門,經過匯集分支機構的存貸款計劃以及日常資金用度情況以后,將全行剩余頭寸或者短缺頭寸的需求以拆借、回購、買賣央票及短期債券、短期商業票據、本外幣掉期等手段在銀行間市場進行平補。計劃財務部門主要著眼點是全行資產負債的時點結構平衡以及在一個階段內與全行存貸款以及其他投資、融資等變動的趨勢配合進行資金擺布。
3.建立系統的流動性管理指標和預緊體系。雖然流動性過剩的局面在未來短時間內暫時不會改變,但是隨著匯改的完成,央行將會逐漸獲得價格調控的主導權;資本市場、國際市場的變動,均可能會對加劇商業銀行頭寸的波動,對于流動性管理造成壓力。這就需要銀行深入了解發行模式的真實影響、長期短期效應,形成具體的跟蹤制度,預測頭寸變動情況,才能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流動性管理指標。
4.多元化發展業務,分散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商業銀行應該不斷通過制度創新來促進資產結構的多元化以及盈利的抗風險能力。首先,建立拓展中間業務,商業銀行減少自身直接投資的風險。目前中國銀行貸款占總資產比重雖然不斷降低,但是對于國外大銀行貸款一般都在40%左右,大部分來自無風險的理財產品、資產證券化等渠道,真正做到了作為社會資金融通和中轉的媒介的職能。其次,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增加面向個人及中小企業的貸款種類,增加銀行資產的多元性。再次,通過公開和定向發行銀行不同期限的債券等方式,改變目前銀行負債基本來源于存款的單一結構,增強資產負債的期限利率匹配度。
參考文獻:
[1]倪慶東.商業銀行發展趨勢[J].金融教學研究,2007,(1):12-16.
[2]謝沛善.外匯占款對貨幣政策有效性沖擊及調適[J].廣西金融研究,2006,(1).
[3]方陽娥,張慕瀕.理論有效性與實施有效性[G]//西方貨幣政策有效性理論述評.經濟評論,2006,(1).
[4]巴曙松.流動性過剩加劇結構失衡[N].中國證券報,2006,(5).
[5]李剛.制度變革下的銀行流動性過剩[N].中國城鄉金融報,2006,(4).
1中國商業建筑蒸汽能耗現狀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商業建筑的面積日趨增大,建設規模和建設速度逐漸加大。據統計,目前中國已經建成大約2000多幢高級賓館和寫字樓,800多家大型商場,其中絕大部分的高級賓館、飯店都設有蒸汽系統。根據我們對二十多幢商業建筑的能耗調查統計,設有蒸汽系統的商業建筑每年僅鍋爐的燃料費用就接近60元/平方米,現有商業建筑的每年的能源消耗費用就高達225億元人民幣。
賓館類建筑的蒸汽系統主要由蒸汽源、蒸汽輸配系統、蒸汽用戶三部分組成。蒸汽源一般為蒸汽鍋爐。使用燃料各有不同,包括:燃氣、燃油和煤。蒸汽輸配與回收系統包括蒸汽由蒸汽源輸送至用戶和部分蒸汽凝水由用戶處回收至蒸汽源兩部分。蒸汽用戶一般有以下四個:第一個是建筑內所需生活熱水,通過與蒸汽換熱的方式提供;第二個是是空調和供暖系統在冬季時使用的熱水通過與蒸汽換熱提供;第三個是洗衣房,使用蒸汽熨洗衣服;最后是廚房,使用蒸汽蒸煮食品和消毒餐具。此外對于一些采用吸收式冷機的商場、飯店,蒸汽系統還提供溴化鋰吸收式冷機運行所需的高壓蒸汽。對于醫院,蒸汽系統還提供蒸汽供大部分醫療室消毒器械使用。表1顯示了北京市幾種不同的商業建筑的蒸汽消耗各成份比例。
表1:北京市幾種不同的商業建筑的蒸汽消耗各成份比例(%)
生活熱水空調采暖洗衣房、廚房消毒用備注
賓館1215821--夏季用吸收式冷機
賓館2483022--
醫院4032208
2蒸汽系統存在的問題和節能潛力
通過對北京市商業建筑中蒸汽系統的調查和分析發現,目前蒸汽系統的應用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同時也反應了蒸汽系統具有巨大的節能潛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中國商業建筑的能耗高于國外發達國家的商業建筑能耗。從我們對北京市近10棟賓館、飯店和醫院的全面測試和統計可知,這些商業建筑的全年運行能耗平均大約是188kwh/m2.a,而氣候條件大致相當的日本的同類建筑的平均全年能耗大約是135kwh/m2.a,也就是說北京市的賓館的能耗要比日本高出將近40%。這其中,空調能耗占到50~60%,而其中設計到蒸汽系統的建筑結構冷、熱能耗又占到空調能耗的40~50%(如果夏季采用吸收式制冷,冬季采用蒸汽換熱采暖和空調)。
*同類型的的商業建筑之間的能耗也有較大差別。圖1顯示了北京4家四星級以上賓館的全年每平方米耗燃料量,從圖中可看出耗燃料量最高的商場比耗電量最低的商場能耗高出將近2倍。
圖1北京市4家四星級以上賓館的全年每平方米耗燃料量比較
從蒸汽系統的凝水回收系統運行情況看,各個賓館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由于蒸汽凝水中含有大量的水的顯熱,因此凝水回收率越低,系統的能耗損失就約大。圖2顯示的是我們調查的北京市幾個賓館、醫院的蒸汽凝水回收情況。從圖2中可以看出,一些賓館蒸汽凝水回收率達到80%以上,凝水回收效果較好,而還有一些系統的凝水回收率低于20%,且大部分蒸汽系統的凝水回收率較低。
圖2北京市賓館蒸汽凝水回收率
*近年來已有不少的節能改造項目竣工,這些改造項目都顯示出較大的經濟效益,說明商業建筑有巨大的節能潛力。例如在亮馬河大廈,提高蒸汽凝水的回收率和減少二次蒸汽的產生等技術手段,一年可以節約運行費用80多萬,所需的投資不到一年的時間即可回收。
上述分析表明,中外對比、同類建筑的對比和商業建筑成功的改造實例都充分說明中國的商業建筑蒸汽系統具有巨大的節能潛力,蒸汽系統節能改造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3蒸汽系統節能的途徑和方法
蒸汽系統包括蒸汽輸送系統,蒸汽用戶,蒸汽凝水回收系統。因此蒸汽系統節能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分別下手。從調查情況看目前高壓蒸汽輸送系統其輸送效率較高,節能潛力較少;而蒸汽用戶的節能潛力則主要體現在空調用戶如何有效的利用冷、熱源上,在這里就不詳細說明了;所以目前蒸汽系統的節能則主要體現在蒸汽凝水回收系統上,即如何提供凝水回收率和減少系統的二次蒸汽產生。
3.1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運行水平
*對運行管理人員、操作工人進行思想品質,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提高覺悟,盡職盡責地運行管理設備。
*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規范職員、工人行為,這是實現良好運行管理的客觀保證。
*對職工、工人進行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運行管理水平,有益于改善他們的工作,減少能耗。
末端蒸汽用戶的節能意識也對蒸汽系統的能耗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北京市某賓館的洗衣房,洗衣房的工作人員為了工作方便,大部分用汽設備(如熨燙機等)都采用無疏水閥運行,這不僅使得整個洗衣房的蒸汽凝水溫度偏高,造成了大量的二次蒸汽損失,同時還使一部分動力蒸汽也由凝水管道排到室外,造成了大量的能耗損失。
3.2提高系統設備的管理運行水平
這主要體現在
*對設備進行嚴格管理、合理使用,確保使之高效運轉。
*及時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更換低效設備,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建立詳細的工作計劃和節能措施,確保節能改造工程的節能效果,防止徒勞無功。
由于設備老化造成的蒸汽系統的能耗增加,在我們的測試調查中經常發現。如北京市某四星級賓館,其凝水箱內凝水長期硬度檢查不合格,被迫再度軟化或者就地排走,造成很大的能源和經濟損失。經調查發現是由于一臺生活熱水用的殼管式蒸汽熱水交換器的內管破裂,使得大量的未軟化的生活熱水直接進入蒸汽管道回到凝水箱而造成的。
此外采用合理的蒸汽凝水回收系統也是減少系統能耗的一個關鍵因素。從圖2中我們可以看到賓館B和D的凝水回收率較高,這主要是由于賓館B中對蒸汽凝水進行了多極預冷,才進入凝水箱,即蒸汽經以及換熱器換熱后,得到的溫度較高的凝水再和二級換熱換,使其溫度進一步降低。這樣避免了大量的二次蒸汽損失,而且溫度較低的凝水也更容易打回鍋爐房。賓館D中則將鍋爐補水直接打到凝水箱中和凝水混合,降低凝水箱內的凝水溫度,這樣也避免了能耗損失。
圖3賓館B中蒸汽系統簡圖
圖4賓館D中蒸汽系統簡圖
3.3節能新技術的推廣
技術手段的推廣和合理利用是商業建筑節能的關鍵。適合中國商業建筑的節能的方法并不是建造一兩幢新的商業建筑來展示新技術,而是通過一些投資小見效快的技術手段對現有商業建筑的改造和提高運行管理水平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從蒸汽系統自身的特點來看,蒸汽系統問題最大的地方是蒸汽凝水回收系統。目前一種射流-噴射泵系統非常適合于代替蒸汽系統中蒸汽熱水換熱器。它采用的是將蒸汽直接噴到需要加熱的水中,通過混合來達到換熱的效果。由于它不存在凝水回收系統,固避免了目前蒸汽凝水回收系統中的大量問題。但由于它將處理過的軟化水直接噴到了未處理的熱水中,其增加了鍋爐房處理軟化水的費用。
如下是噴射泵系統與傳統的板式熱交換器的運行能耗費用比較:
初始條件:
1.采用燃氣鍋爐,燃料為天然氣,價錢為1.8元/m3,熱值為44175kj/m3,鍋爐效率93%
2.都提供4公斤壓力的蒸汽,溫度為143.4,蒸汽熱值為2732kj/kg
3.自來水價格為3元/噸,軟水價錢為5元/噸,自來水水溫為15℃,熱值為62.85kj/kg
4.生活熱水供應水溫為60℃,熱值為251.4kj/kg
5.板式換熱器的凝水溫度為70℃,熱值為293.3kj/kg
計算步驟:
1、采用FTS系統生產1噸生活熱水所需耗費
(1)耗蒸汽量
設生產1噸生活熱水的蒸汽耗量為Gsteam,由:
Gsteam×2732+(1000-Gsteam)×62.85=1000×251.4
可得蒸汽耗量為:Gsteam=70.64kg
(2)耗燃氣量
由于FTS系統無凝水,所以生產1噸蒸汽所需燃氣量為:
1000×(2732-62.85)/(44175×h1)=64.97(m3)
所以生產70.64kg蒸汽需燃氣量為
Ggas=64.97×70.64/1000=4.589(m3)
(3)耗自來水量
從上面計算可知消耗自來水量為1000-70.64=929.36kg
(4)耗軟化水量
消耗軟化水量為70.64kg
(5)總費用
總費用為:4.589*1.8+929.36*3/1000+70.64*5/1000=11.40(元)
2、采用蒸汽-熱水換熱器生產1噸生活熱水所需耗費
(1)耗蒸汽量
設生產1噸自來水的蒸汽耗量為Gsteam,認為換熱器換熱效率為1,由:
Gsteam×(2732-293.3)×=1000×(251.4-62.85)
可得蒸汽耗量為:Gsteam=77.32kg
(2)耗燃氣量
設凝水回收率為X(以下計算數據基于X=100%)
生產1噸蒸汽所需燃氣量為:
{1000*(1-X)*(2732-62.85)+1000*X*(2732-293.3)}/(44175×h1)=59.36(m3)
所以生產70.4kg蒸汽需燃氣量為
Ggas=59.36×77.32/1000=4.589(m3)
(3)耗自來水量
從上面計算可知消耗自來水量為1000kg
(4)耗軟化水量
消耗軟化水量為77.32*(1-X)=0kg
(5)總費用
總費用為:4.589*1.8+3*1=11.26(元)
從計算結果中可以看出,
(1)在采用噴射泵系統時,系統運行費用僅比采用換熱器+凝水回收裝置系統在凝水回收效率為100%時的費用高出1.2%
(2)采用相同的計算過程可以得出當換熱器+凝水回收裝置系統的凝水回收率為87.9%時,所用費用與噴射泵系統相同。
此外噴射泵系統還節省了凝水回收系統的初投資。
由此可見噴射泵系統是一個值得在蒸汽系統中運用的新技術。
參考文獻:
【1】章熙民,任澤霈等,傳熱學(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
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是指商業銀行的組織結構和相關制度的設置,具體來說就是董事會、管理層、監督層等的組織及制度安排。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到來,我國的商業銀行治理也逐漸被提上日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盈利的目的更加突顯出來,這也說明了銀行已經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盈利性企業,所以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具有一般公司治理的共性和特點,但是由于商業銀行的特殊性質其治理又具有特殊性。我國對于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研究正在逐步地完善和深入,這些研究有助于我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進一步完善。
2從商業銀行的特殊性看我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存在的問題
商業銀行作為一種企業,具有企業的一般的特點,但是作為一種主要從事貨幣信貸的企業,它又有自己的特殊性,然而,正是這些特殊性給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帶來了一些相關的問題。
(1)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特殊性。商業銀行從事的業務主要是存款、放款、轉賬結算。商業銀行就是在貨幣的存放款利息之間賺取差額及轉賬結算收取手續費等來進行盈利,可見商業銀行也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但是同時銀行從事的是貨幣的吸收和發放的特殊企業,相對于其他類型的企業而言,面臨著擠兌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信貸風險、衍生風險等種類繁多的各種風險。隨著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出現和金融市場投機機會的增多,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在加大。銀行的管理層,為了避免銀行經營失敗甚至倒閉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在追求風險最小化。于是銀行就存在了雙層目標即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但是收益和風險一般都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這就構成了一個矛盾體。在風險和收益上我國商業銀行的高層管理者常常處于兩難的境地,但管理者的績效又與銀行的收益相掛鉤,導致有些管理者為了贏得好的績效為公司創造效益不惜從事高風險的業務,這樣商業銀行就有可能因風險發生面臨困難。
(2)商業銀行委托關系的特殊性。商業銀行存在復雜的委托關系,商業銀行的委托關系包括存款人、股東與銀行的關系;貸款人與銀行的管理者的關系;監管者與銀行的關系等。復雜的委托關系導致了我國商業銀行的一些問題:首先,銀行的委托成本較高,委托的鏈條長。由于銀行存在多方面的委托關系,為了維持這些關系銀行就必須為此花費較多的成本。其次,由于商業銀行要處理多種委托關系,而個利益主體又是一個矛盾集合體,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的,因此銀行為了滿足不同主體的要求,往往會有相互矛盾的行為,這也是商業銀行進于行經營活動的一個窘境。第三,由于銀行的委托關系所涉及的利益相關者多而復雜,所以各個利益主體都把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寄希望于別的利益主體,尤其是中小利益相關者普遍存在著“搭便車”行為,對商業銀行來說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最后,由于商業銀行涉及的利益很多,銀行與股東、債權人、債務人、政府等的信息具有不對稱性,這不利于銀行及時準確地獲取有效的信息,從而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和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
(3)商業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特殊性。存款保險制度是指國家貨幣主管部門為了維護存款者的利益和金融業的穩健經營和安全,在金融體系中設立負責存款保險的機構,規定本國金融必須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保險機構交納保險金進行投保的制度。可見,商業銀行的存款保險制度降低了銀行的風險,對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存款保險制度的存在降低了外界對銀行的監督,同時由于有了一定的保險措施會降低商業銀行破產的風險所以有些管理者就會不在考慮風險而從事高風險的業務,這就是存款保險制度對商業銀行的負激勵作用。(4)我國商業銀行的歷史特殊性。我國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是由原來的四家國家專業銀行改造而成的,其產權制度為國家獨資。國家獨資也就是國家控股,產權單一。因此,我國商業銀行的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設置及經營管理層的任命基本上是由政府負責,四大商業銀行基本上是行長兼董事長,決策機構與執行機構合二為一,在資本回報、利益體現、風險制約等經營目標約束方面,責權關系不確定;國有銀行的董事會、監事會更是形同虛設,不能充分有效地行使監督職能作用。在上市公司中,國家擁有高度集中的股權,是最大的控股股東即“一股獨大”。使得大股東委派的董事控制了董事會,造成董事會結構的不健全和公司治理的制衡功能失效,董事會變成大股東會,缺乏多元股權制衡,無法形成對經營管理者的有效約束。在各種重要事項中仍沿襲舊有的決策模式,造成了我國商業銀行效率低下、效益不佳和整體競爭力較弱的狀況。
(5)我國商業銀行政府管制的特殊性。我國的商業銀行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和監督。政府為了保證商業銀行的正常運轉對商業銀行實行嚴格的限制和約束,并制定了相關的管制的制度和措施,雖然這能夠保證商業銀行的存在和發展,但是政府的嚴格管制降低了外部要素市場競爭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同時也限制了大股東做為監管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6)我國商業銀行資產交易的特殊性。商業銀行從事的業務主要是貨幣的信貸,它所接觸的主要是存款人和貸款人,而且商業銀行與他們的交易主要是通過合同來約定的。這樣,由于保密性及一些私人的原因,銀行的資產交易一般都是不公開的,通常只有存款者或貸款者和銀行知道具體信息,雖然存款者和貸款者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對于對方的交易信息雙方都不知道。由于商業銀行資產交易的非透明性,外界很難獲知相應的信息,這樣就會產生信息不透明、內部人控制、管理者短期行為的問題。3解決我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問題的對策
(1)合理定位商業銀行的目標。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銀行都是以經營效益最大化及股東收益最大化為目標,這就給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帶來誤區,為了更好的實現商業銀行的治理價值,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目標應立足于追求社會福利最大化,實現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的原則。
(2)調整和優化股權結構,建立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我國商業銀行應積極引入境內外戰略投資者,這不僅可以增強資本實力、改善資本結構,更重要的是可以借鑒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和方法,促進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與國際先進的商業銀行接軌。同時我國應推動銀行在境內外上市,這有利于進一步形成多元化的股權結構,解決我國商業銀行委托中的相關問題,強化金融交易過程中的產權約束,完善市場“用腳投票”和“用手投票”的監督機制,使商業銀行治理機制更加合理。
(3)建立對商業銀行管理者的長效激勵和約束機制。首先,在商業銀行管理者的任用上要完善選拔制度,實現商業銀行管理者的市場化選擇。其次,要建立管理者薪酬與經營績效和個人業績相聯系的機制,合理確定激勵機制的水平,明確激勵重點。在激勵方式的選擇方面,除了薪酬收入和風險收入,還應建立股票期權激勵制度、員工持股制度等多種激勵機制。最后,要強化對管理層的內控機制和監督機制,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道德風險成本。
(4)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組織結構。首先,要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以及高級管理人員之間的職責和權利,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其次,要確定董事的任職資格和構成,尤其是要引入獨立董事,實行董事責任追究制度,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以避免國有股控股可能帶來的效率損失。第三,要進一步強化監事會的功能,確保監事的獨立性,以此來增強對銀行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的監督。第四,要盡可能減少政府的外部干預,提高銀行經營自主性。
(5)加強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設。要規范我國商業銀行的規范信息披露的原則和標準,增強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相關利益者和社會的監督,保護股東和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商業銀行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內容一般包括:商業銀行經營業績、流動性與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與風險管理情況、主要股份所有權和投票權、董事和主要執行人員以及有關銀行激勵結構的信息,關聯方交易的性質和范圍、重要可預見的風險因素等。
(6)完善商業銀行的外部治理環境。首先應加強金融法律建設,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商業銀行治理的合法性,同時也為我國商業銀行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建立合理的外部監管體系。主要是建立商業銀行的利益相關者如債權人、債務人、中小股東、國家、社區等的監管體系。再次,強化行業自律監督。引進和加強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機構等社會機構的監督,保證商業銀行財務狀況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李維安,曹廷求.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基于商業銀行特殊性的研究[J].南開學報,2005,(1).
[2]中國建設銀行福建省武夷山市支行.我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研究機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3,(6).
[3]范黎波,李自杰.企業理論與公司治理[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4]布萊爾.所有權與控制:面向21世紀的公司治理探索[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5]沈藝峰,林志楊.相關利益者理論評析[J].經濟管理,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