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6: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離騷教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請聽一位教師的真情告白
一位縣教研室的領導,多次表揚一位備課認真的老師,這位老師無奈地這樣對他感嘆道:“你多次表揚我說我備課認真,格式規范,內容詳細,書寫工整。可那是抄來的呀!這樣的備課對我的教學沒有一點用處,到真正上課時,還得重新想,將真正有用的內容寫在書上……”備課的無效,備課與上課成了“兩張皮”。
分析傳統與現代備課方式的利與弊
傳統手抄備課:一位語文教師剛忙完上課,就拿出一本教案設計,抄呀抄呀,一節課時間下來,時而圈圈畫畫,也就只能備好一課時教案。耗時多,照搬照抄;閉門造車,教法單純。一學期下來,抄了一本又一本,浪費了錢財。傳統化備課,教師埋怨,但領導放心。教師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文本內容,“逼”著教師去熟悉教案,深思
熟慮。
現代電子化備課:一位教師或沉思片刻,或上網查閱資料,或打印分發,一份份新教案生成了。辛苦一個人,資源共分享,大家也有了一份讓人賞心悅目的新教案,教師們甜滋滋的。快捷、方便、美觀;信息新,教法多。但也會給教師帶來貪圖安逸,求現成;“孿生兄弟,同模樣”。教案打印,需要很多的紙張等;不打印抱著電腦又不好操作。
請看在語文書上備課
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象,提高備課的有效性成了課改進程中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那到底怎樣備課才經濟高效呢?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我認為應該把課備到了語文書上。下面以《司馬遷發憤寫
》為例,談談我是怎樣把備課備到語文書上的。
1.備教學思路
葉老說過:“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睂W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憑借課文,抓住“發憤”一詞,引導學生探求體現中心的詞句,通過誦讀來感悟,內化語言,結合對文本的拓展補充訓練,引導學生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領會文章的中心。
2.備教學目標
圍繞目標教學應是永遠不變的宗旨。本課設定三個目標,一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是精讀課文,理解司馬遷為什么發憤寫《史記》以及他怎樣發憤寫《史記》的;三是重點研讀第三段,憑借語言文字,適度拓展,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3.備文本困惑處
我們在備課時首先要以一個普通閱讀者的身份充分地與文本對話,獲得自己的理解感悟,然后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再次研讀,去揣摩哪些地方學生讀不懂,理解上存在困惑,以便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加以解決。如課文中“他不但被關,還受酷刑”,受得什么酷刑?應查閱資料:司馬遷被處以極其殘酷的刑罰――宮刑(古代一種酷刑,生殖器,也稱腐刑)。這種刑罰不僅是對肉體的無情摧殘,更是人格上的奇恥大辱。入獄受酷刑后的司馬遷,將斷子絕孫,成了一個廢人,生不如死。
4.備文本空白處
課本中有許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讀者去感悟。如果我們的老師能激活學生課外儲存作補充,恰到好處地“補白”,就能促進學生感悟,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為深刻感悟司馬遷堅強、不屈不撓,在備課時可利用課文插圖想象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情景。夏天,烈日炎炎時();冬天,大雪紛飛時();天色微明時( );夜深人靜時
()。讓學生想象練說,道出對司馬遷的深深敬佩之情。
5.備文本延伸處
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應是“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語文教學要把課堂延伸到課外,把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結合起來,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礎。魯迅先生曾這樣高度評價司馬遷的《史記》,稱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妒酚洝肥侵腥A文化的瑰寶,因而,我找出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出自司馬遷的《史記》成語:“指鹿為馬,四面楚歌,臥薪嘗膽,唇亡齒寒,毛遂自薦,完璧歸趙,負荊請罪,背水一戰”,讓學生課中讀讀成語,課后讀讀成語里的故事,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指明廣闊的空間。
教法展示
1.宣布訓練重點①理清全文的層次,重點了解古今語匯的演變;②用本文闡述的道理解釋古漢語中的一些語言現象。
2.整體感知布置學生速讀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內容,即完成練習一。
教學任務基本完成時,教師可作如下小結:課文第一部分以《鄒忌諷齊正納諫》為例,從總體上展示語言演變的概貌,說明語言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斷變化著的。第二部分以語匯變化為重點,闡述語匯變化的種種不同,說明語匯變化最快、最顯著的特點。第三部分用舉例的形式簡要說明了語法和語音的變化。
3.點擊“重點”要求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盡量用“原文”回答練。教師在講析“答案”(參見《教師教學用書》時,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分類、比較、舉例、引用等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增強感性認識。
4.心領神會在梳理課文內容特別是研究課文第二部分的基礎上,經過討論,要讓學生自我感悟,達成以下共識:①古今語匯變化較大,閱讀古文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②社會上出現的已經約定俗成的新的語匯和新的表達方法,要認真掌握和使用。③語言的演變具有階段性、規律性,因而有些詞義、有些說法、有些句式要區別對待。④學習語言是一輩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學好。
5.遷移訓練圍繞練習三,先由教師提供一些實例給學生分析;再分小組編輯手抄報,手抄報的內容要求從不同角度展示語言在演變這一現象。
示例(注意加橫線的詞語):
①語音——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cui,今讀shuai)。(賀知章《回鄉偶書》)
②語匯——小大之獄(訴訟案件;今多指監獄、官司或罪案),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③語法——不吾知(即“不知吾”,賓語前置;今很少有這種用法)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屈原《離騷》)
④現代漢語中保存古代漢語的意義和用法:a.疑惑是載著黃昏,沿途散下它陰暗的影子,遂(于是;今很少單用)又自近至遠地消失了。(何其芳《黃昏》)b.有一時,就是民國二三年時候,北京的幾個國家銀行的鈔票,信用日(名詞直接作狀語,一天一天的意思;現代漢語里名詞不直接作狀語)見其好了,真所謂蒸蒸日上。(魯迅《燈下漫筆》)
⑤社會上出現的新詞語——作秀(意思是炫耀,做作,故弄玄虛,含著詼諧調侃的味道,帶有輕微諷刺的傾向)、酷(形容一切有個性、有特點、與眾不同的事和物)。
教案點評
《語言的演咬》盡管屬于節選,但它的篇幅較長,涉及的知識點也多,適宜長文短教。即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總要求確定該文的訓練重點,力爭在兩課時內攻其“重點”,不及其余。
(設計B)
教法展示
1.用導語激發學習興趣導語:常聽說,高考卷中出現的似曾相識的作文,被評卷教師說成是由考生“克隆”出來的;生活中相類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們戲稱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由此可見,“克隆”這個新詞已不單指無性繁殖了,它的使用范圍在擴大,它的涵義在發生變化。對于這種現象,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如是說:“世界上萬事萬物卻永遠在那兒運動、變化、發展,語言也是這樣?!?/p>
2.由《鄒忌諷齊王納諫》引文切入要求學生齊讀或背誦引文之后,閱讀分析文字,并作標記、思考、歸納,總體上了解語言演變的概貌。
3.引導學生完成統所設計的結構提綱可以逐段朗讀,逐空填寫,適當補充和解釋古漢語中的類似的語言現象。
4.閱讀課文第三部分,大致了解語法和語音的變化情況。
5.比較閱讀用一節課的時間要求學生將《語言的演變》和《語言與文學》作一比較,列出發言提綱,談談兩文的異同。通過比較閱讀,希望一石三鳥:加深對兩文的理解,培養鑒賞能力,訓練口頭表達。如果課業負擔不重,可以讓學生課外將“發言提綱”整理成文。
教案點評
《語言與文學》和《語言的演變》,共同的話題是“語言學”,且都是從語言的三個要素——語音、語(詞)匯和語法——切入的。有所不同的是,前者側重論證“語言與文學”的關系,后者著重闡述“語言的演變”。基于此,教學時既要注意兩者的共性,又要突出它們的不同,通過比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設計C)
教法展示
1.一讀課文,弄清“大小分類”,完成練。朗讀時要求全面仔細,逐字逐句。
小結:課文第一部分從總體上舉例說明古今語言是不斷變化的,并分“三種情形”進行說明。第二、三部分把語言的演變分為三大類:語匯、語法和語音。大類之中分小類,如將語匯的消長分為舊詞消失、新詞出現、外來詞滲透等,將古今詞義的變化分為詞義縮小、擴大、轉移、弱化等,將事物名稱的改變分為詞語替換和忌諱引起詞語的變化等。:
2.二讀課文,了解三種舉例類型。重點朗讀課文一、三部分,以默讀為主。
小結:課文中出現了三種舉例類型:一是假設舉例,如第一部分假設孔子與顏回、子路談話,朱熹闖進去完全聽不懂說什么。二是典型舉例,如為說明古今漢語差別大而舉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一例。三是列舉舉例,如用形聲法說明漢字無論聲母、韻母、聲調都已有很大變化時,就列舉了“江、潘、泣、提、通、路、龐、移、諒、悔”等例字。
3.三讀課文,領悟比較和引用說明方法的妙處。為節省時間,可單以第二部分為例進行朗讀,漸漸領悟。
小結:沒有古與今的比較,就無法說明語言在不斷變化;不引用文獻資料,就只好空對空地發一番議論而已。課文很好地運用了這兩種方法,大大增強了說服力。
4.課外完成練習三,方法參見設計A。
關鍵詞:“語文味”;情感;氣質;本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9-0036
現如今,教好語文難,教出“語文味”更難。“語文味”理念的提出并不新鮮,可能有些語文教師一直是帶著“語文味”教學,只是沒有把這一做法形成系統理論?!罢Z文味”這一概念符合語文具有審美性這一功能,對目前不景氣的語文教學有很大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程少堂先生這樣定義語文味,語文教學過程中體現出語文學科作為一門既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礎學科的性質來,體現出語文學科的個性所決定了的語文課的個性執著者、學習者的個性來,從而使語文洋溢著一種語文課獨有的迷人氛圍和人性魅力,使學生對語文產生強烈的興趣,進而使師生雙方都得到共同發展。語文味是語文教學應該具有的一種特色、一種整體美,也就是語文教學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語文味是語文教師“自我實現”和“高峰體驗”的產物。
筆者想程先生的“語文味”來源于鐘嶸提出的“滋味”說。語出《詩品序》:“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滋味是指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好詩應該是耐人尋味的。語文是最具人情味的一門課,學生的靈性和語文學習是分不開的。當下,一些名牌中學所謂“高明”的做法,壓縮語文課課時,為的是給其他課抽出時間。這種做法迎合了學生厭倦看語文課本,厭倦上語文課的心理,大家何樂而不為??墒菑膶W生長期的發展來看這是極其“近視”的做法。學生不喜歡語文,學校也認為學語文出力不討好,還不如給其他課讓路,以犧牲語文成全其他課。豈不知語文學不好,其他課也不會學的太出色。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在夾縫中尋找一條生路。反思我們的傳統教學模式,一本書、一個教案、一個黑板、一支粉筆教一輩子,時代變了,語文教學的方式也得與時俱進。帶領學生品出語文味來,讓學生不得不喜歡語文,讓學生從語文課上能得到美感,享受到語文的滋味來。
記得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在她即將離開她奉獻了一生的語文課堂時,她說了這樣一句話:“讓我引以自為豪的是,我的每一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是幸福的,他們帶上了語文的味道生活著?!蹦茏寣W生帶上語文味道生活的語文教師在中國又有幾人呢?
語文教師的個人氣質、人格魅力、學識水準直接影響一代又一代中學生。我們的語文教學太急功近利,題海戰術走進了語文課堂,大量的練習題對學生狂轟亂炸,鬧得學生題做得太多倒分不清是非,寫的文章犯“幼稚”這一綜合癥。語文教師埋怨學生不讀書,試問語文教師一年能抽出幾天讀書,理由是教學太累。不喜歡讀書的語文教師又怎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呢,我們語文教師是讓參考書牽著走,這怎么能教出語文味來,培養出有靈性的學生呢。語文教師如果喜歡寫作,即使寫得不好,對學生的寫作也是有幫助的。一位年輕的語文教師總是把自己當作學生,每次給學生布置作文,她也跟著寫,時間長了,學生越來越喜歡寫作,作文成績提高的很快。教師的學識可能此時已經被教師的一種人格魅力所代替,學生由仰慕教師的才華從而更加熱愛語文的學習。這樣的寫作是帶上了人情味,也就是語文味的寫作。一位學生曾這樣評價他的語文教師:“我們的語文老師很有文人氣質,才華橫溢,能說能寫,與這樣的老師學語文很享受。”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長流水,教師想讓學生品出語文味來,教師首先得從題海里解放出來,多讀幾本書,多寫幾篇文章,讓自己身上洋溢著一種語文人身上所特有的語文味來。有些語文教師十幾年都寫不出幾篇像樣的文章來,又怎么指望學生提高作文水平呢?有些語文教師的頭腦已經被習題所麻醉,背不了幾篇古文,又怎么指望學生古文有所突破呢?語文味的喪失和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有很大關系。有怎樣的語文教師就有怎樣的學生,語文教師滿身語文味,學生身上的語文味就會濃些。
語文課應該是制造美的場所,各種美好的東西都匯集在此。千年前的《詩經》,讓我們品出了先民發自心底的樸實,我們將劃著藝術的雙槳引領學生品出千年前《蒹葭》的可望不可求的朦朧美,品出《關雎》男子對女子熱烈追求和率真美。一曲《離騷》,是屈原血淚匯成的歌吟,學生將在我們的感染下,理解一位悲劇偉人的愁腸百結,體味穿越時空的深沉愛國熱情,品出屈原獨立不遷的俊杰人格之美。一首王維的《山居秋暝》,師生共同進入幽靜的山林意境,品出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夾雜著禪味的淡雅之美來。語文課在師生共同的陶醉和享受中,達到了品出語文味的最高境界。
要讓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沒有激情的語文教師,不能激發起學生各種情感的語文教師,即使有再高的學問,再高的專業修養,很難培養出學生的語文味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句精彩絕倫的論述,一句恰倒好處的點染,一句令人回味的幽默,一段激情澎湃的抒情,都是語文味的最佳詮釋。講《夢游天姥吟留別》語文老師就是仙風道骨的“詩仙”李白,我們的全身都要充滿李白的飄逸浪漫,我們要有李白天馬行空的氣質。這樣的語文課是以生命的感動喚起生命感動的課堂,整個課堂充滿了人情味,彌漫著語文味。學生的情感被調動起來了,他們再也不會討厭上語文課,他們會把語文當成學習的調劑,把學習語文當成享受而不是受罪。
一、營造和諧氛圍,讓生成成為可能
人唯有在愉快和諧、輕松自如的氛圍中,才能思維活躍,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因而教師不能本著“一張冷臉走天下”的原則來開展課堂教學,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做一個合作者、促進者,傾聽學生的真摯心音,尊重學生的獨特思考,理解學生的情感體驗,應該盡可能地給學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解放學生的心靈,解放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去探索、去創造。
開學第一課,按照常規,會進行一番自我介紹和提出關于這一學科學習的基本要求。當筆者進入教室后,卻看見學生都在欣賞手中的新書,一面翻閱一面小聲議論,當有的學生看到我已經進入教室后,急急地“噓”了一聲,全班陷入了一片寂靜,學生有些緊張地望著我,我想他們是不想給老師留下一個如此“不好”的第一印象吧,我卻依舊微笑著說:“今天你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一位是我,一位是你手中的‘它’?!睂W生緊張的神色緩和下來,我接著說:“你和手中的‘新朋友’第一次見面,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爭先恐后地站起來,有的說主席《沁園春?長沙》的書法很大氣,有的說交接儀式的莊嚴震撼人心,甚至有學生跑到黑板前寫了幾個小篆,說是剛剛學會的……我順勢引導學生,語文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厚重悠久的歷史,是富有生命力的生活,需要我們共同研究,一起品味。這節課奠定了語文教學的基調,讓學生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暢所欲言,雖然教師并沒有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但從學生欣喜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們對語文課的渴望與期待。
二、創設情境,推動學生主動生成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一個對話過程,新的課堂觀認為課堂應呈現生命態,課堂不是凝固僵化的,而應是一幅幅鮮活的、生動的畫面,因而我們應該及時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移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把生活情境帶入文本情境,把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使文字轉化為學生內心鮮活的形象。
朗讀是語文課堂最基本的活動,因而也是最富有彈性、最具生成性的活動。在教授《雨巷》一課時,筆者先后請三名學生朗讀課文,他們雖然都能準確無誤地朗讀,字正腔圓,斷句恰當,卻全然沒有詩歌的美感,如果就此進行下一步的內容解讀,恐怕學生很難全神貫注地思考分析,更不可能理解戴望舒筆下那幽深的雨巷和哀愁的姑娘。想起自己在大學時曾參加過校朗誦比賽,參賽篇目就是《雨巷》,當時用了一首名為《此生不再》的曲子作為背景音樂,于是我當機立斷,馬上用班級的電腦下載了這首曲子,一面播放背景音樂,一面讓學生以男主人公的口吻去朗讀這首詩,反復揣摩人物的情感,然后進一步分析丁香姑娘的形象。學生在朗讀時,融入了深深的情感,他們用聲音營造出了哀婉迷蒙的意境。這樣,就把學生從文外拉進了文中,使學生暢游于課本中,放飛想象,仿佛置身于悠長寂寥的雨巷,徘徊踟躇,逢著一個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移情入境,更深更活地理解文本內容。
充分的朗讀品味過后,學生的討論積極熱烈,從感受丁香姑娘彷徨憂愁的外在形象,進一步去體味她的象征意義,更好地完成了對文本的分析,以及對丁香姑娘的內在意義的多元把握。
三、因“疑”利導,為課堂生成搭建支點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地學習和探究,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享受潛心學習的樂趣,他們就會對文本有獨到的理解,從而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果我們對學生的這些“出人意料”的問題置若罔聞,那么學生的熱情將會煙消云散;如果敷衍塞責,將會使學生疑竇暗生,不知所措;如果嚴厲指責,那么無異于“封殺”了學生思考探究的權利。實際上,學生的反饋和追問,常常能發掘出隱藏于文本之中的深層的資源,生成始料不及的課程資源,因而我們應因“疑”利導,順勢延伸,把握住這不曾預約的“精彩”。
在《氓》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有個學生對“淇水湯湯,漸車帷裳”一句提出了疑問,為什么在敘事過程中,忽然插入了一句景物描寫,而且看起來與上下文關系也不大。筆者并沒有直接進行解答,而是順著他的思路說:“我也對此有一個疑問,這個景物描寫究竟是女主人公眼前實景,還是想象之景呢?他想通過這個景物描寫向我們揭示什么呢?”我和學生的問題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表述自己的觀點。有的說是回想之景,表現當初跋山涉水遠嫁的艱辛;有的說是眼前實景,展現了女主人公此刻內心的憂傷和悲憤;也有的說就是單純的想象,因為淇水是曾經的甜蜜的見證……學生滿懷興趣地馳騁自己的思維,智慧與智慧碰撞,情感與情感交融,他們主動地解決了心中的疑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景中的情感。
四、把握時機,不讓生成轉瞬即逝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指出:“課堂應是向未來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可能出現現有通道以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園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拘泥于展示詳盡教案而不加任何必要的調整,不顧學生生命活動的多樣性,則常常會使寶貴的教學機遇流失。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頭腦靈活,才思敏捷,細心體察學生各種稍縱即逝的瞬間變化,善于捕捉來自不同層次學生的聲音,及時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盡最大可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氓》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齊聲朗讀課文后,筆者讓學生自己結合書下注解疏通文意,在教室的一側突然小范圍地爆發出了笑聲,尋聲而至,探其究竟,一個平日里比較調皮的男生站起來,不好意思地說:“為什么一定是‘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课矣X得士之耽兮,也不可說也?!毖援吶啾l出一片笑聲,我也忍俊不禁,但并沒有斥責他“脫軌”的思維,而是順勢切入了學生的經驗領域和情感世界,與他們一起回溯了文本中的那個時代,也與他們共同走進了屬于他們的青澀園地,學生既學會了要結合時代背景來分析文本的學習方法,也豐富完善了自己關于情感的理解,都受益匪淺、心滿意足。
雖然在探討的過程中,學生的認識和理解有高下之分,但都融入了他們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他們獲得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升華,如果教師對這名學生的“節外生枝”采取壓制態度,那么就會坐失良機。
五、懸置自我,防止生成流于形式
生成性教學的基本理念是“以生為本”,關注學生自主學習欲望的引發,關注學生自學自思的指導,尊重學生獨立的思維和自身的感悟、體驗,關心學生完整的人生成長需求,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目的,倡導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因而許多人認為只要課上一片熱鬧場景,學生與教師展開了對話甚至是熱烈的探討,這就是一堂動態生成的好課。實際則不然,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心目中存在著標準得近乎完美的答案,學生與教師的對話目的不過是為了接近教師的意志,學生的話語不是自己真實思想與情感的流露,只是一個有待評價的請求。所以,要真正做到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要學會懸置自我,摒棄作為成人所形成的固有想法,要有的放矢地利用空白處讓學生自由生成,切不可以教師自己的分析和結論替代學生的思考和體驗。
在學習屈原的《離騷》時,學生第一次與這個偉大的歷史人物“零距離”接觸,并且深深地為他高潔的人格所折服。但卻有學生對屈原投汨羅江而亡的選擇頗不贊同,認為正如俗話所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縱有多么純潔的理想和高潔的品格,一死皆空。他的看法遭到了許多同學的強烈反對,學生要求教師給他們一個“公正”的評判。筆者卻采取了“置身事外”的態度,讓學生以“你如何看待屈原的選擇”為話題進行討論。
學生最后將觀點歸納為三種:一是無悔的選擇。屈原性情堅忍,他一再申訴“雖九死其猶未悔”,“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因此這是屈原為堅持理想信念所做的必然選擇。二是無奈的選擇。屈原空有滿腹韜略,卻無處施展,縱使“美政”的理想那么完美,卻難逢圣主,“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故土難歸,無人理解,只得投身汨羅。三是草率的選擇。若屈原能如司馬遷般承受得住精神的重負,也許可以給予我們更多寶貴的財富,而自己也將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屈原的形象在學生的分析中逐漸豐滿,學生已真正地走進其精神世界,教師又何必越俎代庖呢?
在政治治理、經濟制度、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社會生活發生根本變化的現代社會,學生更需要的能力有:發現問題的能力而非只是理解問題,鎖定問題的能力而非只是回答問題,制定方案,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只是做題,找尋知識的能力而非只是記憶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而非只是理解知識,組織團隊、合作做事的能力,交流、溝通的能力等等,而培養這些能力最好的途徑就是教師要科學有效地引導學生做事。那么,新背景、新模式下教師應具備哪些能力呢?下面列舉幾種教師必須具備的新能力供大家領會認識,比照,自查。
一.領悟知識意義的能力,簡稱意義領悟能力。
意義是學習的原動力。當教師要求學生學習某種知識的時候,首先應該明確;學習這些知識的意義是什么?
這里所述的意義不是諸如“這些知識對大家未來的就業、成就有用”,“這些知識在期末考試,高考的范圍內”“這是國家明文規定的教學任務”等等,而是屬于那種需要去體驗、感受、領悟的存在,屬于心的層面活動。知識的意義指知識的某種性質,它可以被學習者所感受,所領悟,能夠激起學習者對知識的熱愛,使學習者與知識建立起感情,有助于滋養學習者的心智品質與公共精神。教師職業的特點在于,教師不僅要懂知識,用知識,更要享有知識,領悟知識的意義。英文enjoy一詞,它表達的不是擁有,而是享有。顯然,擁有知識是一回事,享有知識是另一回事。能寫出一個數學公式是一回事,理解這個公式的意義,甚至喜歡這個公式是另一回事。只有教師具備知識領悟能力,教師才可能引導學生去享有學習,享有知識,教育才可能保障學生心智的成長。
知識的意義是多層面的。至少它具備兩種意義:由真及美的意義,由真及善的社會意義。人類所以有強烈的、不可泯滅的的好奇心,求知欲,重要原因在于求知過程和求知結果都充滿了美的享受。這也是許多教師一生熱愛的教育工作的重點原因。只有當教師對他所教學科的知識持有喜愛、欣賞的態度時,他才有可能把對知識的這種感情傳遞給學生,或引導學生去感悟知識的美。比如,語文或英語教師對語言特有的感受力,一個詞的豐富性,一種句式的簡練,一種表達的雅致。比如,歷史教師特有的懷舊情懷:贊美那些令人敬仰的歷史人物,那些激動人心的歷史事件,驚嘆人與事背后的歷史規律,欣賞一件件、一處處文化遺產所傳遞的先人們的智慧。比如,物理、化學教師對科學美的感悟:散亂繁雜現象背后的規律與秩序,無處不在的對稱與平衡,科學公式的簡潔優美,學科知識體系的井然有序的結構,學科與學科之間令人稱奇的關聯。
與知識之美相關聯的,還有知識創造者們美的品格,美的思想,美的故事。物理學家彭加勒說:“科學家所以研究自然,并非因為它有用,而是喜歡它。他所以喜歡它,是因為它是美的。當然,這種美不是給我們感官印象的美。科學美在于自然的和諧有序。”可見科學家探究最深層次的動力,是對自然之美的追求?;A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喚醒、培養學生對自然之美的感悟,熱愛和追求。數學家羅素說:“科學的精神氣質是謹慎,試探。它并不認為自己知道全部真理。它懂得,任何一種學術遲早都要被修正?!逼鋵?,科學的精神氣質也就是科學家的精神氣質。正是這種謹慎、試探的美好品質,支撐了科學事業的無限輝煌,基礎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在感悟這種精神氣質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這種精神氣質。
每個學科的教材都存在著兩個版本,一個是體現學科知識體系的有形版本,一個是由相關專家,學者的品質、思想、故事構成的無形版本。只有教師把這兩種版本融合貫通,融為一體時,才能更好地彰顯知識的審美意義。
知識的社會意義體現在知識對社會進步,人類福祉的推進和貢獻,基礎教育階段各個學科的知識都是本學科最基本、最精華的知識。每一種知識,從它誕生起,就開始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一部文學作品,比如《離騷》;一種哲學思想,比如康德的“人是目的”;一種經濟學理論,比如亞當·斯密的市場調節理論;一個科學發現,比如能量轉化等等,都可以寫一本它們如何影響后世社會進步的書,都有激動人心的故事,都是以使學習者熱愛,敬畏這些文明成果,甚至愿意投身于完善、發展這些成果的事業中。
教師的一大任務就是復活知識與社會進步的關系。數學家懷特海談道:“首先注意到7條魚和7天之間共同點的人,是第一個具有純數學觀念的人。這個人的出現使人類思想史前進了一大步?!边@就是符號思維、建模思維的意義。有了數學的發展,才可能有以物理為代表的近代精密科學的誕生和發展。如果學生從這樣的層面去學習數學,他會感恩數學,敬畏數學,由此喜愛數學。如果學生只是為完成作業、為考試分數而學數學,學生可能會反感數學,逃避數學。
對知識不同層面的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態度,可以斷定,一個懂知識、懂考試要點的教師,和一個既懂知識更領悟知識意義的教師,所培養出的學生時有區別的,盡管考試成績可能相同。
二.設計探究活動、學習項目的能力,簡稱問題設計能力
在新教育背景、模式下,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設計讓學生探究的問題,或實施的項目。這是教師職能的一個重要變化。如果說舊模式下好教師的最高標準是能讓學生愿意聽講,那么,新模式下好教師的最高標準就是能讓學生愿意做事。這就凸顯了教師問題設計能力的重要性。
好的問題首先要能體現相應的教學任務,要能把需要學生理解的知識、形成的能力、確立的價值觀念等教學任務體現在做一件件事情的過程中。要設計出好的問題、好的項目,僅僅熟知知識點、重點、考點是不夠的。面對任何一種教學任務,教師首先要清楚地知道:為什么要讓學生學習這些內容?這些內容的實質是什么?教師要真正了解、把握知識的產生過程、產生背景,以及知識所能,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要有能力站在高處俯瞰知識,解析知識,組合知識,讓知識融于一個特定的探究過程,或項目實施過程。所謂教師的問題設計能力,強調的是“設計”,而不是將諸如“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誰?”發生在哪一年?“什么叫勾股定理”?這些把陳述句改為疑問句的提問。凡真正能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問題,是需要精心設計的。比如,以下三個問題所引出的學習活動和所產生的教育作用是不同的,“中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為什么選擇這個城市建都?若重新建都,請提出你的選都報告?!弊詈笠粋€問題不僅包含了前兩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做事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設想如果前一個學生接受的是前兩個問題性質的教育,另一個學生接受的是后一個問題性質的教育,這兩個學生的在校生活質量和走向社會的發展方向將會有什么樣的區別?如果這種區別不是在兩個學生之間,而是在兩代人之間,兩個民族之間,又會形成什么樣的結果?
對今天的學生來講,授魚和授漁都是次要的,首要的問題是開啟引擎,點燃激情。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學校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推動力”問題。居高臨下給任務的思維,以長者、權威自居,施恩,施愛等施舍思維,都會碰壁,都會遭遇尷尬。教師設計問題的能力,首先體現在對學生的尊重與理解上。有了這個前提,就會找到以學生的感受、感情、思考、生活為起點的問題。這里有一個大家熟悉的案例:美國獨立戰爭是由英國強征稅而引發的。一位教師在上這節課時,首先宣布:近來學校經費緊張,所以,從今天起,課堂用紙都要收費?,F在,請大家拿錢來買試卷。這個開場立刻激起了學生騷動。在學生體驗了不滿、憤慨、無奈以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美國獨立戰爭的教學內容,理解華盛頓的心情。只要教師有尊重學生的意識,就能找到學生的心,就能使學習活動從心出發。
好的問題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設計問題、確定項目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因素:貼近學生生活嗎?能行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動欲望嗎?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活動的意義嗎?能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嗎?基礎的教育內容,應該說是更貼近自然,貼近社會生活,絕大多數教學內容都能找到與學生思維、感情相適應的切入點和結合點。
教師的問題設計能力從何而來?一方面,來源于教師對學科本質、學科結構、學科歷史、學科背景的透徹把握,而不僅僅是對學科知識點的識記、理解,或對考點的熟悉。另一方面,來源于教師自身的開放性思維風格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學校應對教師開展專項培訓,專題教研。應該把問題設計能力作為教師評價的新標準。可以通過開展優秀問題設計競賽、優秀問題設計征集等活動,幫助教師適應新教學模式的需要。
三,制定學習規則的能力,簡稱規則制定能力。
規則制定能力是新教育模式下教師的一種全新的、重要的能力。新模式要求學生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做事情意味著一個過程;過程就需要步驟,需要程序,需要標準。做事情還意味著合作;合作就需要有組織、有分工,有評價。要保證學習活動的持續有效,就必須有科學的機制;用機制保障持續的激勵與必要的約束。概言之,新模式需要新規則。比如,需要小組建設的規則,需要實施科學實驗的規則,需要開展社會調查的規則,需要課堂展示的規則,需要撰寫學習報告的規則,等等。
好的規則可以最大可能地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最有效地解決第一推動力的問題。比如,在市場經濟制度下,制度在保障著企業家的熱情,不存在由政府去激發,去調動的問題。政府的任務是制定必要的規則。同時,好的規則有制約人性弱點的功能。分粥的故事是非常有說服力的;七個人分吃一桶粥,如何能分得公平?權威法行不通,因為有權分粥的人總是給自己分得最多;道德法也行不通,因為人們很快就開始討好、賄賂道德高尚的分粥人。最后的辦法是規則法:輪流分粥,但分粥人只能拿其他人挑完后剩下的最后一份。于是,全部的問題解決了。
規則不能與紀律等同。規則水平體現著教師、學校的教育水平。好的規則首先體現在價值維度上。比如,學校不是市場,不允許優勝劣汰。學校必須謹慎地、有條件地應用競爭法則。好的規則還體現在系統性上。規則既要有激勵功能,還要有制約功能,既要保障效率,還要保障公平。比如在課堂展示中,既要發揮優秀學生的引領,分享作用,又不能把課堂變成優秀學生的獨角戲。好的規則還應該具有簡單性,易操作性。
對教師而言,規則制定能力首先是一個觀念問題:是靠教師全能的教導、要求、命令,還是靠完善的規則?是靠良好的愿望,還是靠體現理性、體現集體智慧的規則?其次,規則制定能力體現著教師作為教育者的智慧,而不是作為學科專家的學識。所以,只有專業修養是不夠的,要的是教師組織、治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要的是教師的職業智慧。
新教育模式絲毫沒有削弱教師的作用。教師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制定規則、應用規則等組織,引導方面。撲克的發明者諳熟人性的優點和弱點,將規則的功能用得淋漓盡致。我們該從撲克發明者身上學點什么??倳幸惶?,也許一個不善表達、表演的教師,會因為他在學習規則設計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贏得學生的認可,獲得最高的教師職稱。
四.引導學生利用教學資源的能力,簡稱資源利用能力。
舊模式下,教學的主要方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所以,教學資源實質上是“教”的資源,是那些如教材,復習資料,圖書,音像等可講、可聽、可看的資源。它們是通過教師的選擇,過濾而傳授給學生的。而新模式下,做事情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教學資源,準確地說,應該是學習資源,而不是教學資源。學習資源的范圍因而幾乎是無限地擴大。教材、教輔等書本資源僅僅是學習資源的冰山一角。自然、社會有取之不盡的可用資源。比如,學生家長可能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電視、雜志、報紙等大眾的或專業的傳媒都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
就像社會資源,在舊模式下,自然、社會這些本來是一切書本知識之源泉的學習資源,恰恰被排除在教育資源以外。教師視鮮活的、有血有肉的教育資源于不顧,然后一門心思地練就自己的表達能力,堅定不移地向自己的嘴要形象,要生動,要鮮活。本該是靠視覺、聽覺、觸覺等所有感官通力完成的任務,全由聽覺獨家包攬,于是,教師講,學生聽成了學習的主渠道。例如有這樣一個鮮活的案例,一所中學的旁邊,有一個建于20世紀30年代的天主教堂,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而這個學校的美術教師,每次上有哥特式建筑美術課時,總是在黑板上講哥特式建筑的特點。為什么不能讓學生站在學校旁邊的教堂旁,教堂里學習哥特式建筑呢?
開發、利用社會資源,是教師一種主要的職業能力。任何一所學校,不論是城市還是在鄉村,都有自己豐富而獨特的教育資源。一座古橋梁,一個古院落,一座古廟,一條河流,一片農田,幾棵老樹,醫院設備中的物理,社區管理中的政治,飯店商店中的經濟,下水道治理中的化學,地方曲藝中的文學,公交車線路設計中的數學,等等,都是級其鮮活的教育資源,都應該是教師備課、教研的對象,都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場所和學習的內容。
學校與教師做了許許多多辛苦而低效的工作,比如,無休止的聽課評課,無休止的討論教材,改進教案,無休止的判作業改作業,若能擠出點時間和精力,去開發,利用學校所在地的社會資源,也許是對教師的一次解放,更可能是對學生的一次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