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7 22:42: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傳媒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所有行業都是一種社會分工結構,而技術是這個行業結構中的一個“內容”①,決定著行業的合法性來源。我國傳統文化行業體系形成于建國初期,是計劃體制下的一種文化生產制度安排,表面看是專業型行政組織系統和資源配置系統,深層次看卻是基于類型技術的社會分工結構。這種社會分工結構依賴于科技發展進程對于文化生活方式的自然界定,使文化領域有別于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而形成相對獨立的范疇和話語體系;傳統的類型技術包括的表演、廣播、電影、電視、出版、文物保護等界定了文化領域的基本范圍,并為文化行業制度即技術管理模式提供了“制度合法性”。由于類型技術能夠為不同的文化行業提供明晰的技術邊界,進而為文化行業的設計提供明確的制度性邊界,因此在各個文化行業之間形成了明顯的界限和壁壘。類型技術構成了文化行業分工的先天規定性。從歷史縱向來考察,農耕社會以人的身體技能為基礎產生了繪畫、雕刻、戲劇、民間工藝等行業,逐步演進并定型為現代意義上的文化藝術行業的基礎。近代第一次技術革命使造紙術和印刷術得到改進和提升,催生出分工細化、規模生產的近代出版業,開啟了紙質傳媒時代。19世紀中葉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社會帶入電氣時代,促進了近代音樂及廣播電影電視行業的形成。20世紀90年代,以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為主體的第三次技術革命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帶入了信息時代,促進了數字電影、數字電視、數字出版、網絡游戲和動漫產業等現代數字文化行業的興起。傳統文化行業架構的確立,得益于類型技術的標識功能。文化領域的類型技術與其他技術一樣,其標識功能源于技術本身的工具價值。作為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既是人類存在方式的核心內涵,同時也使工具成為人們認識社會和標識事物的標尺。人們根據工具來劃分舊石器、新石器、青銅器、鐵器等不同時代,也會利用舞臺表演技術、聲像技術、造紙技術、印刷技術、修復技術等作為工具標尺來標識演藝行業、廣播電影電視行業、出版行業、文物博物館行業等。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看待文化行業的時候,大多把它看成組織系統而不是技術系統。究其原因,制度本質上是一種顯性規定,容易讓人看到制度邊界,而技術則是一種隱性規定,具有自隱特征。因此,外部觀察者很難直接感受到隱藏在行業組織內的技術邊界,久之則形成了“內容是本質、技術是手段”的集體無意識狀態。技術類型所固有的技術范式構成了傳統文化行業的合法性基礎。通過技術的類型特征對文化組織進行標識和分類,形成了文化行業系統進行自我認同的物質基礎和觀念基礎,也形成了行業制度意識形態的重要來源。在由技術范式劃定的社會領域,人們在產品生產、交換、消費過程中內生出一種共同的利益取向和價值認同,進而形成一整套維護其地位和利益的獨特話語系統,并逐漸凝結為一種團體和社會共識,即行業制度意識形態。由此,傳統文化行業制度被賦予合法性。獲得這種行業意識形態支持的文化行業體制形成了我國獨特的超穩定社會結構。
二、類型技術與平臺技術是性質不同的技術體系,對技術管理結構和生產關系模式
具有不同的要求類型技術是指某一類性質相同、功能互補的專業技術集合,是解決某一類生產和消費問題的技術模式。它能支持建立一個完整的產品生產過程或產業鏈,如演藝產業、出版產業、新聞產業、廣播電視產業等。類型技術具有技術軌道的特性,能夠沿著既定的技術方向和路線不斷自我強化。類型技術具有由技術范式性質決定的明晰的外部邊界,因而具有強烈的排他性特征?;谶@種技術范式邊界建立的文化行業系統,必須遵循技術軌道發展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傳統文化行業系統結構具有自我強化的動力和功能。平臺技術則是指基于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的一整套技術解決方案。平臺技術是一種通用技術資源,體現的是技術資源互補和對現有技術資源的統合,是對類型技術的集成創新。②平臺技術具有開放性和通用性特征,可以為任何開發者的創建應用提供基礎服務。與類型技術不同的是,平臺技術能夠同時為眾多產品生產線或產業鏈提供技術支持,同時能夠為類型技術提供信息平臺、數字平臺和網絡平臺支持。從這一意義上說,平臺技術構成了所有類型技術的“母體”。目前在文化行業領域,由云計算為核心的各種云平臺構成的平臺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類型技術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環境。平臺技術能夠為類型技術提供通用性基礎,因而具有包容性特征。從技術類型與制度結構的關系看,類型技術對應專業型管理結構,它與科層官僚體制有著良好的匹配性。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科層官僚體制的日益普及和強化伴隨著類型技術的日益精細化進程。平臺技術對應網絡型管理結構,它與扁平化管理體制有著較好的匹配性。20世紀80年代以來,借助于數字信息技術,管理系統業已不需要疊床架屋的管理層級,管理結構的扁平化趨勢日漸明顯。區分類型技術和平臺技術的意義在于,不同技術類型的創新進程對制度創新的作用不同。類型技術的漸進創新難以對傳統文化行業制度的變革產生決定性影響,相反,它按照自身固有技術軌道的發展甚至可能強化傳統行業制度。平臺技術的發展則會對文化行業的根本性制度產生重大的影響。著名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認為,制度體系本身是一種包含基礎性制度安排與第二層制度安排的層次結構。③行業制度不僅是一種資源配置機制,更關涉所有制與產權制度,因此是一種基礎制度。技術創新(如云計算、大數據技術)與基礎制度創新(文化體制改革)之間既有區別又存在緊密聯系。類型技術的漸進變遷一般難以推動行業制度的根本性變革,而平臺技術的發展創新將會對文化行業制度的整體性變遷提供強大動力。
三、平臺技術抹平了類型技術的軌道特征,消解了傳統文化行業分工的合法性
在技術與制度關系框架下,平臺技術與類型技術對管理系統創新的影響和作用不同。類型技術的發展在創新層次上主要屬于第一個層級的漸進性創新,而平臺技術則屬于第二個層級的質變性創新。漸進性創新體現為技術系統的積累式變革,一般不會伴生技術—經濟范式和社會觀念的重大變革,其影響也不會超出由技術范式劃定的行業范圍。質變性創新則是基于信息技術的綜合性和系統性變革,不僅有觀念上的突破,而且伴有產品創新和組織創新的連鎖反應,并引發產業結構和技術—經濟范式的變化,其影響范圍將遠遠超出行業本身,滲入到所有行業(包括文化行業)和社會生活。因此,平臺技術的創新不僅影響類型技術的發展方向,而且會影響到行業意識形態的演變。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將重建類型技術的范式并改變其技術軌道。信息技術與現代數字技術的發展,改變了類型技術的單向發展軌跡,使電信、廣播電視和出版三大產業從各自的專用技術平臺轉向非專用平臺,從窄帶要求轉向寬帶要求,實現了在互聯網信息平臺基礎上的產業融合。④同時,數字技術對表演、廣播、電影、電視、出版及文物保護等傳統技術進行沖擊并融合而成數字表演、數字廣播、數字電影、數字電視、數字出版、數字文物遺產保護等技術,逐步向以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為基礎,具有兼容性和通用性的方向發展,構建了新型的內容產業,從根本屬性上抹平了傳統文化行業分工的技術類型特征。美國斯坦福大學羅蘭德•格林(RolandGreene)教授通過對全球詩歌現狀的調查發現,數字化已經改變了詩歌的定義:“詩歌的媒介載體早已不是印刷物或舞臺表演,而是建構在數字化王國中的媒介手段”⑤。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說,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的出現及創新發展本身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社會革命。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在重建類型技術范式的過程中,逐步消減了類型技術的階梯性特征。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身體表演技能、造紙和印刷技術、電子成像技術、數字信息技術形成了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四個遞進階梯。不同的技術類型具有不同的生產和傳播效率,形成不同的文化行業或文化市場結構的“勢能位差”。這種技術類型之間階梯遞進的特征,在文化消費上即體現為審美替代效應,即高一級技術產品對低一級技術產品的消費具有替代性。如電影對戲劇、電視對電影、數字音樂對模擬音樂、電子書對紙質書、網絡音視頻產品對傳統音視頻產品、移動終端對互聯網終端,高技術產品對于低一層級產品具有天然的效率優勢,因而也具有明顯的市場優勢。如果沒有外力介入,高技術行業逐步替代和覆蓋低技術行業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改變了類型技術的自然邏輯進程,它賦予類型技術新的技術范式,為技術相對落后的文化行業超越類型技術的階梯性特征提供了可能性。如,加拿大太陽馬戲團是一家經營演藝產品的公司,在技術譜系中本身沒有先天的技術優勢,但它借助于信息技術建立了全球資源配置系統和演出營銷系統,這使它發展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演藝公司。據《紐約時報》報道,漫畫出版業在苦苦掙扎多年后,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進軍移動終端。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漫畫書通常在報刊亭和書店銷售,隨后逐漸向專營店轉移,此后陷入近30年的蕭條期。2009年,出版商comiXology公司借數字革命(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的東風吹開了長期籠罩在頭頂上的陰云。從2009年至2013年6月,通過comiXology平臺下載的漫畫數量已達1.8億,其中最近6個月的下載量達8000萬次。comiXology的成功是數字漫畫市場爆發的一個縮影,該領域的交易額已從2011年的2500萬美元攀升至2012年的7000萬美元。數字技術大大改變了漫畫出版業的發展軌道。⑥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能夠突破行業壁壘,形成一體化的市場形態要求。信息技術的平臺效應模糊了傳統文化行業系統的邊界,數字信息技術與戲劇表演、音樂、廣播電視電影、出版、文物博物館等實現行業間的深度融合,產生了諸多交叉性、互滲性的“藍?!毙袠I或領域,傳統文化行業之間不再是行業邊界清晰、技術屬性專一、區別性產品競爭的狀態,邊界模糊、技術互滲、產品互補的新業態將使傳統文化行業邊界分割的技術壁壘逐步消減。文化行業體制下的文化市場存在“物理隔絕”,但在虛擬世界中行業壁壘則被打破。數字信息技術世界能夠為各個行業提供共存的“母體”,推動文化市場一體化進程。盡管道格拉斯•諾思認為制度創新決定了技術進步的步伐,但他也承認,技術創新能通過提高市場潛在利潤空間、降低信息成本和組織成本為制度變遷提供動力。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所具有的跨越體制鴻溝的力量,使傳統的文化市場管理和企業管理方式失去效率優勢,從而從根本上動搖和消解行業管理制度的合法性,為突破現在的行業壁壘提供體制外渠道。
四、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奠定大文化傳媒行業的技術基礎,構建大文化傳媒行業體現了生產關系對文化生產力的能動性
一般認為,現實的科技結構影響甚至決定國家上層建筑的結構方式,不同的技術基礎會對應不同的制度化表達方式。⑦從文化領域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發展歷程看,基于數字和信息的技術創新對于文化行業、文化市場和文化管理模式的影響超越歷史上任何技術創新,表現為一種質變過程。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平臺技術特征,借助文化生產力的自然發展進程對文化市場的一體化進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提供了整合市場進而整合行業的基礎條件。這種文化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體現在生產關系領域,即突破小文化行業的管理方式、重建大文化行業的制度合法性的基礎,推動文化行業的融合創新進程。數字信息技術對演藝、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文物等類型技術的重建,不僅要求進一步完善行業架構技術創新的原有制度安排,而且要求確定一種全新的有利于平臺技術創新的制度結構,這種新型技術管理結構即是超越小文化行業體制的大文化傳媒體制。大文化傳媒體制能夠適應政府與市場關系變化的趨勢。⑧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使基于行政性壟斷所形成的障礙逐步瓦解,引起政府與市場之間邊界的移動和淡化。市場一體化力量的擴張與政府管理職能的縮減,瓦解了文化部與文化藝術行業、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新聞出版廣電行業、國家文物局與文物博物館行業之間的邏輯關系。如國外市場上的“自出版”行為即是明證?!白猿霭妗蓖黄屏苏O置的出版體制壁壘,創造出作者直接面對消費者的“P2C”(ServiceProvidertoCon-sumer)模式。統計數字顯示,在電子書閱讀器Kindle上排行前100名的暢銷書中,有28種是作家“自出版”圖書,排名前50名的圖書中,“自出版”圖書也達到11種。⑨“自出版”現象事實上已經超出傳統的行業管理范圍。大文化傳媒體制應當是一種生產效率型體制。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管理經驗可供借鑒。通過東西方比較不難發現,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區別在于,西方社會的“行業”實行以生產主體—市場主體獨立性為基礎的“果型”或“果樹型”聯結方式,中國則實行以行政管理為骨架、直屬文化單位內化于國家行政系統的“樹型”或“樹果型”聯結方式。⑩大文化傳媒行業體制以呼喚大部制為基礎,以生產效率為導向設計管理流程。建立大文化傳媒體制,首先需要將業務相近、管理重疊的多部門合并,建立管理結構上的大文化部制,并用具有大文化觀念的“文化傳媒”話語代替傳統的“文化、廣電、出版、文物”話語。同時按照決策、執行、評價監督三分離的原則,形成有利于資源開放性配置、社會化大系統循環的職能管理流程,規避傳統行政職能分工中常見的“帕金森現象”和“孤島行為”輯訛輥,使政務流轉從繁雜的縱向管理與橫向聯系中優化為深度的內部有機銜接。
五、簡要結論
8月22日上午,南京大學歷史系徐藝乙教授應邀來到2016年上海書展現場,為聽眾帶來了一場題為《弘揚傳統,振興工藝》的主題演講。該活動由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同時也是徐藝乙教授新書《手工藝的文化與歷史》的首發儀式。
雖然不是周末,但這場以手工藝為主題的演講活動還是吸引了不少聽眾?,F場座無虛席,許多徐藝乙教授的多年粉絲,以及慕名而來的感興趣讀者、工藝美術大師都齊聚世紀館活動A區,在這里購書并駐足傾聽徐教授的演講,為琳瑯滿目的書展盛宴又增添了一道“工藝文化”大餐。
徐藝乙教授1956年生于江蘇省南通市,從事工藝美術研究、傳統物質文化研究、民俗藝術研究和文化遺產研究工作已經有數十個年頭。近些年,在國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景下,徐教授常有機會到各地和不同的人流。有應專業刊物之約進行寫作的,也有應邀就某個專題進行演講的。這樣的機會日復一日增多,記錄下來的文字也慢慢頗有體系。有朋友提議,不妨將這些文字集結成書,也算是對近些年思考的梳理和總結。于是品鑒篩選,考據增刪,厘清脈絡,豐富圖文,很快這本以《手工藝的文化與歷史》為主題的論文集就和讀者見面了。
這本書收入了徐老師20篇論文和相關演講的文本記錄,基本上涵蓋了他本人最近幾年對傳統手工藝的思考成果。如果您對一些具體的傳統技藝,比如紫砂、刺繡、雕刻、漆畫等感興趣,這里有豐富的圖文供您了解它們的精微堂奧;如果您對傳統手工藝在當下的傳承發展有困惑,這里也有不少的思考結晶;而若您見微知著,想了解更多的傳統工藝歷史與文化,這里也有許多化繁為簡、高屋建瓴的宏觀論述,是一本兼具專業與普及的“手工藝文化與歷史”讀物。而在演講過程中,徐教授也再次重申了他對手工藝的幾點思考。比如手與心的關系:“就高手而言,技術不是問題,問題在于如何忘記技術,用心讓技術如同自身的本能,在面對具體的材料時,能夠自然而然地進行處理乃至創造”;再比如如何看待傳統手工藝行業里的繼承與創新問題:“在傳統手工藝行業里,創新往往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恰恰是繼承。如何繼承老祖宗的智慧,繼承傳統的工藝技術,繼承前輩對許多問題的處理方法,乃至繼承這個行業的全部知識與智慧,這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徐教授一直致力于對傳統手工藝文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指導宣傳工作。自1980年代以來,他已出版有編著、專著、譯著30余部,此次《手工藝的文化與歷史》一書的出版,不僅是徐教授近些年來的思考總結,也是再一次對當下“傳統熱”的呼應。也許正如臺灣錫藝大師陳萬能所說:“傳統就是昨天的創新,創新就是明天的傳統”,從手工藝一門便可窺之一二。
關鍵詞:《拉片分析》;地方院校;教學實踐;特色教育
一、《拉片分析》的課程概述
1.教學活動的視角
《拉片分析》是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下的導演專業、戲劇與影視文學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等的專業基礎課程,是該類專業學生進行“基礎性原理研究”、“應用性理論探討”、“技藝性實踐研習”、“綜合性實踐構思”的等教學活動的核心構成課程。該課程的教學是最終實現影視藝術創作實踐的關鍵環節。提高該課程教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能為之后學生創作影視藝術精品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此,從教學活動的視角出發,我們可以窺得《拉片分析》之重要性的一斑。
2.實踐創作的視角
長期以來,地方院校學生的影視作品往往存在文化藝術水平一般、影視理論原理欠缺、影像思維邏輯紊亂、影像語言條理不清、經典敘事結構欠缺、細節處理與整體架構不佳等問題。而這一系列問題最終導致,地方院校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的學生的作品層次不高、精品不多、專業性不強,困擾這一創作實踐問題的癥結其實就在于《拉片分析》課程的開展沒有得到良好地落實。在當今業界和學界高度重視“拉片分析”活動,國內外諸多電影大師、知名導演都是在“拉片分析”的瀚海孤舟漂泊、曠世漫渡,經歷了無數影像的滌蕩、眾多情節的凈化、萬千情景的陶冶才度達彼岸、開創輝煌、成就大器。由是,從實踐操作的視角出發,我們可以領略《拉片分析》之巨大作用的風采。
3.科研創新的視角
《拉片分析》的開展不僅為創作實踐活動提供了修煉的道場,也為影視藝術學科的科研創新開創了另一處洞天福地。法國新浪潮主將、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曾經在圖書影像資料館中夜以繼日地開展拉片活動,忘我地投入影片、沉寂于影像。通過對近三千余部影片的潛心觀摩、悉心剖析、精心研習,戈達爾最終拍攝了《精疲力盡》、《芳名卡門》、《隨心所欲》等一大批驚世駭俗之作;同時,在經歷了拉片分析的洗禮后,戈達爾在《電影手冊》等電影理論雜志上發表了多篇精彩評論、經典論文。為此,學界往往將法國電影界,劃分為“前戈達爾時期”和“后戈達爾時期”兩個階段。由此可見,《拉片分析》對影視藝術類學科之科研創新有著無與倫比地功效。
下面我們將從地方院校、教學實踐與特色教育等三個方面就《拉片分析》課程建設的相關問題展開更進一步地探討。
二、基于地方院校發展規劃的探討
在新時期我國普通高校應用型教育宏觀規劃藍圖的指引下,地方院校的辦學理念往往基于區域發展的需要與滿足地方建設的需求為出發點。強調對服務區域社會、適應地方環境之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注重學校與地方企事業單位及各級用人部門之間展開“聯合辦學”、“合作培養”、“實踐教育”的立體教育。在“立足地方自身情況”和“適應長遠發展形勢”的前提下,將“培養實踐技能、提高應用能力、培育創新精神、增強實用效果”的應用性人才教育思路,注入到各自的辦學理念;把區域社會發展、地方人民生活需要的“教學質量水平、科研創新方向、人才培養層次、特色建設目標”作為“立校、興校、強校、名?!钡幕痉铰?。具體來講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對地方高校培養實用性人才的規劃方略展開討論。
1.開設實用性專業為基礎
地方院校的建設和發展需從實用性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向出發,開設實用性強、實效性強的學科專業。隨著我國當今社會文化建設的總體形勢的蓬勃發展,地方精神文明建設與文化消費市場的空缺,呼喚文化傳媒藝術產業生產、經營、管理專業的開設與配備。對扎根地方、融入地方的院校而言,雖然不能深入到地方文化市場每一個細胞,但從結構層面調控和服務地方文化消費市場的專業設置還是可以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滿足地方需要的。就當地的文化影視傳媒行業而言,對地方民眾的文化消費影響最為廣泛而深刻;于是,相關專業的開設就成為更進一步增強服務效果的必由之路;繼而,由于文化傳媒專業的開設,又催生對相關專業的課程建設的訴求。此時,以實用性專業為基礎與實踐類課程為路徑的地方院校建構,成為解決地方民眾文化消費需求的最佳方案。
2.開發實踐類課程為路徑
實踐類課程的建設,是旨在完善專業的實用性特質,最終能培養高效能干、專業會干的實用性人才,以此來服務地方社會需要、實現地方高校在新時期的綜合建設目標。以傳媒學科為主導的實用性專業建設,對地方院校服務職能的達成起到了關鍵地作用;而此時,影視傳媒學科專業課程的打造,成為完成該目標的必由之路。在開發實踐類課程的道路上,《拉片分析》作為凝集了“基礎性原理研究”、“應用性理論探討”、“技藝性實踐研習”、“綜合性實踐構思”等內容的綜合實踐類課程,其課程建設的狀況直接關系到該路徑的最終顯效。
三、基于進行特色教育建設的探索
地方高校的戲劇與影視學專業教學如果不能立足當地的區域文化特色,進行富有地域風情、或時代風貌、抑或學科風采的特色教育,那么該專業的學生就很難適應當地的文化市場需求,在將來也不易順利地在當地就業。對于一門功課而言,若能在體現學科專業風采、反映時代文化風貌、映射地域人文風情等方面具有涉獵,并形成自己的特色風格,將所在學科特色支撐起來,那么該以課程為基礎的特色教育將得到良好地建設。
就《拉片分析》而言,不同院校的定位設計體現了各自的思考。在美國的紐約電影學院,該課程以類型片為主的拉片實訓為主要內容,注重的是學生對各類型影片之“故事框架、情節線索、敘事風格、情結特點、主題建構、人物設置、畫面構成、音效創意、攝像技藝、后期特效”等內容程式化的研習。在國內類似于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重點影視專業院校而言該課程的核心環節放在對各時代主流電影運動和導演之實踐創作、藝術風格、技藝手法的探討。而某些地方高校的相關專業卻將本課程設置為一門影片分析的強化版,忽略了其在引導深入解剖、強化創意構思、啟迪創作實踐方面的重要作用。對于地方院校而言,我們沒有一流的拉片實驗設備、缺乏完整的影像資料儲備、缺少必須的創意手法模擬實訓設施,我們無法和國內外一流高校在硬件方面比拼,但我們卻擁有自身獨特的優勢――扎根基層、深入地方、貼近底層、反映實際需要。這些為我們打造特色課程、建構特色專業建構、樹立特色學科、開展特色教育提供了無與倫比地資源條件。
總的來講,開展特色教育活動,對于地方院校的《拉片分析》而言,一者,要多多設置與地方文化相適應、同區域傳播媒介相切合的影像分析實驗和創作實踐活動;這是確立其地域特色的主要突破口。二者,要多多設計分析新媒體影像、剖析全媒體視頻實驗內容,這是該課程反映時代傳媒特色的重要基點。三者,將拉片實訓與創意實踐、創新設計、創作實驗相結合,把探討基本原理、研討實用理論、模擬大師技藝、演練經典手法的實驗,同具體的影視創作實踐相貫通,這是該課程完善本學科特色建設的核心所在。
四、結語
對于《拉片分析》課程而言,其核心意義不在于傳授紛繁的理論知識、也不在于探討高深的學術問題,其主旨應該立意于為影像創作服務,為影視創意實踐做輔助與提升作品質量。用較為學術的表達來講,就是要力圖建構影像的史詩。此外,該課程需要有一個立足的基本點,對于地方院校的影視藝術專業而言,其教育的基點在于地方媒體、區域文化需求;同時,《拉片分析》課程的建設,需要明確其培養的人才是滿足地方需求的實用性、操作性、創新性人才。為此我們的課程應該更多地體現實用技能的研習、創意實驗的演練與區域文化內容的實訓練習,以此強化專項課程的建構。
參考文獻:
[1][德]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著,邵牧君譯.電影的本性[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2][法]克里斯蒂安?梅茨著,劉森堯譯.電影的本性[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3][法]雅克?奧蒙著,吳慈譯.當代電影分析[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4][美]路易斯?賈內梯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
[5]程青松著.青年電影手冊[C].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論文內容摘要:本文初步地闡釋了文化、影視文化與“衛視”臺標及中國衛視臺標設計等相關概念的內涵,并就中國目前衛視臺標設計的情況作了一個批判性的剖析,最后著重探討并指出了中國衛視臺標設計的必然之途,即中國衛視臺標的設計只有燃起文化之火才有可能點亮世界影視星空。
影視文化的興起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中國影視文化是伴隨著世界影視文化的發展而產生的。這就注定了它要面臨機遇與挑戰的雙重考驗。英國于1936年建成世界第一座電視臺,隨后各發達國家紛紛興建電視臺,世界影視文化的發展也隨之開始蓬勃興起。相比之下,中國的影視文化有點姍姍來遲。中國最早開始播送電視節目是在1958年。盡管如此,20世紀90年代之后,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衛星轉播技術的運用,中國衛視的發展開始呈現出一片雨后春筍之勢。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之后,中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影視文化的迅猛發展。于是,作為影視文化點睛之筆的中國衛視臺標的設計,也逐漸受到各方面的重視,顯然,這是中國衛視臺標設計所面臨的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然而,在面臨這種機遇的同時,來自衛視臺標設計內外的文化挑戰卻不容忽視,這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是“衛視”臺標設計的“模仿性”太強,缺少應有的原創性。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是最早運用臺標的官方電視臺。其“臺標”原有兩套,一套是以“(中國)中央電視臺”英文單詞的首寫字母“C、C、T、V”為元素的變形,它組合成兩個橢圓形軌道交叉環繞的“X”視覺圖形,因種種原因,現在已很少使用。另一套為單純的“(中國)中央電視臺”英文單詞的首寫字母“CCTV”字體設計型組合,目前還一直在使用。也許是(中國)中央衛視的權威性所致,類似手法的設計,成了眾多地方電視臺或省、市級衛視臺標設計的范本。如重慶衛視的臺標設計,前一段時間就曾備受爭議。
二是“衛視”臺標設計的“文化性”太弱,缺少品位。如前所述,由于臺標設計的“模仿性”太強,造成只注重形式的“模仿”,而忽視了它也是“有意味的形式”,或者說是“有意味的符號”,衛視臺標作為文化傳媒之眼,如果其自身都缺少文化的精神,甚至顯得過于淺薄,就很難讓它成為世人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歷史上,能夠代表基督教、佛教和道教文化的標志,非十字架、萬字符和太極圖莫屬,其中的太極圖甚至還成為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所以有學者指出 :“太極圖是真正能代表中國文化特質的符號,人類世界能與之相比的符號,是佛教的‘’(萬)字符和基督教的十字架。將一個民族的思想、哲學、宗教、科學統一于一個符號中予以表示的,只有中華民族的太極圖?!倍l視臺標設計的“文化性”太弱,同時也失去了應有的識別性。
三是“衛視”臺標設計的“民族性”太弱,因此也缺少應有的世界性。如前所述,由于臺標設計的“模仿性”太強,而“文化性”又太弱,這就必然造成“有意味的形式”的缺失,進而在所謂的設計的“國際化”下,造成設計民族性的虛無。
如前所述,中國衛視臺標的設計,在面臨機遇的同時,還面臨著來自衛視臺標設計內外的各種文化挑戰。那么,中國衛視臺標的設計,又該何去何從呢?為了讓衛視臺標真正成為世界觀看中國的窗口,不少國內設計師已經在臺標的設計實踐中努力地探索著。
最初的中國衛視臺標設計,多采用純文字型設計。實際上這類臺標幾乎是沒有進行"設計"的文字說明性標志設計。而今,挖掘主題文化,宣揚各地人文特色的設計思潮成為主流。如湖南衛視的"外魚內米"形象即是如此,其標識簡潔而富有深刻的地域特點,與此同時以“快樂中國”為辦臺宗旨,使其成為地方電視臺的杰出代表。據央視索福瑞公司的數據, 2005年全國衛星頻道收視排名,湖南電視臺位于中央一套、八套、三套后,排名第四,得到了較好的形象提升。
此后,較為流行的衛視臺標設計是文圖綜合型設計。這種文圖綜合型的衛視臺標可細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文與圖的單純組合設計,即純圖像加純文字說明,如中國教育電視臺原來的“綠樹形象結合CETV”等即是這樣。 第二種是以圖為主,以文為輔的設計。如廣東衛視的臺標,以英文 "TV"為基本要素,通過適當而巧妙的變形處理,其主體組成一個字體粗獷的"廣"字,同時又構成輕盈并具動態的拼音首寫字母"G",圖下配以"廣東" 二字,顯然這比第一種更具特色和識別性。第三種是圖文一體化設計,文即圖,圖即文,圖文渾然一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臺標最具創意性,其難度也最大,它集純文和純圖的二者之優點,同時又比單純的文圖結合與圖為主、文為輔的形式更加精煉和視覺化,并有其自身的可視形象,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
在目前中國省級地方衛視中,山東衛視的臺標堪稱是中國衛視臺標中的優秀設計之一。具體而言,它以"山東" 兩字的漢語拼音首寫字母"S、D"為元素,通過變形和處理,組成一個“山”字的草書體視覺形象,使其既具有國際慣例性的可識別性和標志性,又具有濃郁的魯漢文化氣息。與山東衛視類似的還有四川衛視臺標設計,不過,與山東衛視臺標稍有不同的是,一方面它以"四川"二字的草書體為要素,再稍作變化而成一個極具動感的視覺形象,其創意性與文化品味不在山東衛視臺標之下 ;另一方面,又在其下配以"四川電視臺"的漢字說明,顯然,它充分考慮到國內的普及性和國際化趨勢的標志性和識別性。
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與河南衛視臺標設計,它們分別將中國圖騰文化的觀念融入到可識別性符號的設計當中,這是很難得的事。
相比之下,要想真正成為走向世界的設計藝術,那么,對于中國衛視臺標的設計,文圖綜合型中的文圖一體化的臺標設計理念,特別當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設計的文圖一體化觀念,應當是目前國內各家衛視進行臺標設計時所首先應該予以重視的。
關鍵詞 武俠小說 武術學習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方法
1.1文獻綜述法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收集整理有關影視作品對武術影響的文獻資料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1.2訪談法
向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侯介華教授請教關于傳統武術文化發展影響因素及與民族傳統武術系學生交流討論獲得相關資料。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影視作品和武俠小說影響著武術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視、電影、網絡、廣播等一系列的大眾傳播承擔著人類文化的傳播,特別是電影電視和小說文學作品一直影響著甚至主宰著年輕一代的業余生活,而武術的傳播和發展也離不開媒介的傳播,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人最早接觸武術就是從金庸筆下的《射雕英雄傳》和李連杰的《少林寺》開始。
2.1.1俠義精神促進社會和諧
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武俠小說,主人公除暴安良,匡扶正義的俠義精神深深的渲染著每一位讀者和觀眾。武俠小說中始終貫穿的正義與邪惡斗爭以及邪不勝正的真理,無形中激勵著我們見義勇為和不法勢力斗爭到底的信心,武俠小說中主人公言必行,行必果的這種“信”,以及對待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正是現代經濟社會人們所推崇的,這種渲染無形中促使了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2.1.2俠義精神增強民族精神
《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雖然天資愚鈍,可是忠厚老實,對父母孝,對國家忠,對朋友義,最后成為一代大俠,雖然身處江湖可是心系百姓和天下蒼生,帶領宋軍保衛襄陽力抗蒙古的侵略;武俠小說中諸多鮮活的人物:喬峰、郭靖、張無忌等他們深受讀者所喜愛,并非是他們高強的武藝,以及顯赫的功名地位,而是他們的責任感和正義感,以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那種民族氣節,這些一幕幕的經典形象無形中增強了讀者和觀眾的愛國情感和民族氣節。
2.2影視作品和武俠小說對于高校學生學習武術的影響
2.2.1影視作品和武俠小說對大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影響
武術教學內容在高校公共體育課上的普及,使得大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接觸練習武術。但是在此之前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可能從未接觸或者練習過武術,因此對于武術的了解也僅僅存在于武俠小說或者武打電影;武俠小說中出身入化的武林絕學和武打影片中眼花繚亂的精彩打斗無不賞心悅目,使讀者觀眾尤其是年輕大學生對于學習武術有著無比的向往和憧憬,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對于將要學習的武術內容充滿了期待。
2.2.2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對大學生學習武術的消極影響
(1)期望與現實的差距。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往往采取夸張的藝術表現方式,客觀上增加了武術的神秘感和魅力,使武術在作品表現中不切合實際,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期望與現實的差距過大,所以及早地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2)急于求成。大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急于求成,對于弓馬步、踢腿、柔韌等常用的武術訓練方式感到枯燥無味,甚至在學習初期的泛化階段不注重基礎練習而是單純地想動作路線,最終導致動作的僵硬或者產生錯誤。
3結論
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等大眾媒體在傳播過程中上促使更多的人了解武術,吸引了更多的人去學習武術,但是影視作品和武俠小說在其表達效果上將武術夸張化,藝術化,因此導致不少觀眾和讀者曲解武術,將武術的功能割裂,對青少年的心理成長也起著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武術課開展的過程中,應該重點加強武術文化部分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于武術能有正確的認識,在練習過程中能以身體動作聯系到傳統文化,真正做到武術的內外兼修,從而提高武術文化再傳播過程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梁紅宣.淺談傳統武術的傳承和發展[R].第二屆世界武術節論文報告會,2006.
[2] 李成銀.再論加強傳統武術發展的思路與對策研究[R].第二屆世界武術節論文報告會,2006.
[3] 喬鳳杰.傳統武術的現代價值[J].武術哲學,2007.
[4] 宋永加,辛治國.武俠小說與武術發展的思考[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5] 余小平,李率文.武打影視在普通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1.
[6] 石健.民國武俠小說對中華武術的弘揚[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
[7] 代凌江,趙斌.淺談武俠小說和武俠電影對峨眉山武術的誤讀[J].搏擊(武術科學),2008.
[8] 石華畢.從文化視角看武術文化傳媒[J].搏擊(武術科學),2010.
[9] 張德勝,姜曉紅,于淼,張素芳.武術文化的當代傳播方式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
[10] 喬鳳杰.中華武術與傳統文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論文摘要】目前圖書館的知識信息傳播及服務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在新形勢下如何強化圖書館知識信息傳播功能?本文通過對近年來圖書館讀者信息資料的調查、統計和分析后認為,創新是圖書館強化其知識傳播功能的唯一出路,只有迅速實現制度創新、服務創新、傳播方式創新.從“文獻傳遞”向“知識傳遞”的過渡.才能重新確立并強化圖書館在知識信息傳播領域的主體地位。
1圖書館目前的現狀
隨著現代科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各類文化傳媒行業呈現不斷擴張態勢。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信息繁雜的社會,電視、網絡、報紙、電臺、手機等媒體各種各樣的信息鋪天蓋地,充盈著人們的視聽,使人應接不暇。不論人們愿意不愿意都被裹在這巨大的信息旋渦中。而圖書館正在被各種各樣文化傳媒行業排擠出公眾的信息消費領域,已逐漸被邊緣化。其社會影響力、信息知識傳播功能和服務功能正在弱化。表現在一是宣傳少;二是讀者人數減少;三是公眾閱讀率下降。以筆者所在的南華大學圖書館為例:館內藏書160萬余冊,1998年合并以前,在校人數合計7800多人,有圖書館兩個,年進館人數6.5萬人次左右,進人21世紀尤其是合并以來,雖然在校人數增加了,但相對進館人數逐年下降,2002-2003學年在校人數約20000多人,年進館人數約12萬人次,2006-2007年在校人數達28000人,而年進館人數僅有15萬人次。人均年進館借閱次數由1998年8.3次下降到2007年5.8次。wWw.133229.Com下降約30%多。再從學生所進閱覽室的類別和時間點來看,統計數字顯示:進小說庫、語言庫、計算機庫的讀者位列前三位,而且進語言庫和計算機庫的讀者流量高峰出現在四六級考試、研究生人學考試和計算機考試前,而小說庫的讀者流量高峰出現在這些考試后,這充分說明大部分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才來圖書館的,是屬于被動閱讀型的,而考完后理應“放松放松”,因而出現了小說庫的閱讀流量高峰。從衡陽地區其他幾所高校圖書館調查了解,情況基本差不多。
2圖書館知識信息傳播功能弱化的原因和它現有的優勢
圖書館知識信息傳播功能弱化原因主要是由外部競爭環境和圖書館自身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進人新世紀以來,網絡的迅猛發展和網絡技術的不斷完善,網絡已成為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來源,在網絡迅猛發展的同時,電視、報紙、電臺等也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在大眾信息消費市場中占有一定份額,呈現出多彩繽紛的繁榮景象,因而進一步蠶食了圖書館的“市場份額”。圖書館自身因素:長期以來,圖書館一直在計劃經濟模式下生存,在知識信息提供方面一統天下?!盎实鄣呐畠翰怀罴蕖啊ⅰ爸夭剌p用”,行政上的條塊分割使圖書文獻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借還不方便,傳播方式落后,效率低下。不能與時俱進。舊有工作方式和讀者知識信息消費方式錯位,使得人們越來越遠離圖書館。當然我們也應當看到,圖書館與其它資訊業相比,依然尚有很大優勢。首先在知識信息供給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網絡信息雖然方便、快捷、但其內容龐雜而無序,其信息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可信度都大打折扣。其次報紙、電視、電臺所對的信息消費群體主要是一般大眾或特定人群。而圖書館則集中了網絡、報紙、期刊和圖書等眾多的媒體優勢,擁有眾多的知識信息資源;并且知識信息大都經過專家的審定,因此在知識信息領域,圖書館的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更高。第三是圖書館自誕生至今經過百年發展,已成為一門獨立的系統的知識學科,擁有一支龐大的從業人員,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很高資歷和建樹的專家、學者,在知識信息傳播方面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圖書館對人類知識保存和傳承起到了無可替代作用;第四是圖書館擁有一批忠誠讀者和用戶,在服務讀者用戶的同時,讀者和用戶也在有形或無形的支持著圖書館的發展。從而實現圖書館與讀者用戶的共贏。這是圖書館寶貴的資源財富。是圖書館賴以生存之基石。
3創新是圖書館強化其知識信息傳播功能的唯一出路
盡管圖書館擁有這些優勢,然而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和市場競爭,如何應對嚴峻的挑戰,將自身優勢轉化為巨大的市場能量和讀者效應,使圖書館具有更為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是擺在我們每個圖書館人面前的刻不容緩的課題。因此,唯有創新才是強化圖書館信息知識傳播功能和服務功能的唯一出路。也是新形勢下圖書館發展的必由之路。
3.1制度和機制的創新2005年7月,由武漢大學發起并組織的“中國大學圖書館館長論壇”發表了《圖書館合作與信息資源共享宣言》,初步實現了區域之內館際合作和信息資源共享模式,成為制度創新的先例,也是由理論跨入實踐的重要一步。m圖書館在知識信息資源共享方面,可實現一個地區乃至全國館際合作和信息資源共享;在圖書信息資源專業化、特色化建設等方面,高校圖書館應借鑒并采用這種共享模式。同時對館藏文獻資源的學科結構應與各學院的專業設置、重點建設學科、重點項目及各專業學生的分布比例相一致,并根據學校各專業的發展規劃和相關學科的未來發展趨勢,在保持館藏體系相對穩定情況下適時調整,確保各專業核心文獻的收全率。還應根據專業特色和教學特色確定資源建設特色。確保特有館藏資源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知識信息產品作為一種文化消費,其中不僅有文化成分,同時也有產品的特性??山梃b其它資訊業的市場營銷理念,建立一套以市場為導向、以讀者用戶為中心的順暢、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管理、運作體系。對工作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對傳播方式進行徹底改革,為廣大讀者用戶提供系統化、完整化、個性化的知識信息和優質高效服務。
3.2服務創新圖書館的性質和宗旨是服務,因此服務是貫穿圖書館發展的主線,服務是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圖書館發展的目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務,圖書館的立身之本是“讀者第一,服務至上”。那種“坐等讀者上門”的被動服務模式,在信息化社會自然是與讀者的需求極不相適應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是讀者奔波與工作、科研之中,不能在“定格”的時空內進人圖書館,雖然有些單位也開通了互聯網,但并非所有資源都能在網上閱讀,且人們的閱讀心理、習慣也不盡一致,對紙介質文獻一往情深的仍然不在少數。}z}如果要保持館藏文獻不破損,不丟失,陳列美觀,排架有序,那就只能是保持傳統意義上的“藏書樓”,而現代意義上的圖書館則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實現人性化管理,完善實施人文關懷的制度建設,營造人文關懷的內外環境。包括人性化的服務理念、人性化的規章制度,體現在人文關懷的物理環境、文化環境、功能布局、操作手續及服務設施等多個方面。圖書館的本質始終是人文的,“以人為本”應當貫穿圖書館服務的全過程。其核心的價值觀是“讀者第一”,其終極目標是讀者的需要,其實現的過程是盡最大可能方便讀者。人性化的服務應體現在:第一,一切以滿足讀者需要為前提,點點滴滴體現“助人”的一面。哪怕是面對讀者的一些超規范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盡量滿足。“服務不是僵化的條文,也不是冷漠的循章辦事,而是面對活生生的讀者,投人相當的情感和思考,對各種規范之外的需要,要給予富于人情味的關注和作出富于創造性的應對。第二,尊重、平等對待每一位讀者,不因其經濟、身份、個性的差異、身體的殘疾、缺陷、感情的親疏而厚此薄彼或區別對待。因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特別是對某些身心不健康者,決不能表現出輕視和反感的態度,相反,更應該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讓其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視。蔣永福先生提出的“無等級差別服務、無身份界限服務、無強制服務、無歧視服務”的“四無服務”是對平等服務具體、精辟的診釋。以改變原有的單一的館藏文獻外借與內閱,應利用網絡平臺提供各種數據庫、知識庫以及在線或離線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服務對象是教師和學生,圖書館工作者要以主動熱情的工作態度,文明禮貌的服務語言和精湛的信息服務技能,圍繞著教學和科研實施職務工作。為讀者提供咨詢幫助和信息保障。幫助讀者選擇信息、評價信息、并與讀者取得聯系。變館員為“知識導航員”,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對讀者有強烈吸引力的學習環境和開展綜合素質教育的理想場所。
3.3傳播方式創新長期以來,圖書館知識信息傳遞方式主要以“文獻傳遞”為主,這種方式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發展和讀者需求。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在知識信息領域多學科交叉滲透,信息海量增加,各種信息混雜現象嚴重,對信息選擇難度加大。再者,現代讀者對知識信息的需求,向深度和廣度再延伸,有時對知識信息的需求要精確到一個知識單元,甚至是知識點。有時對某個知識信息需求會擴展到同類所有信息。知識信息內的復合性和讀者用戶對信息要求的綜合性,迫切要求圖書館實現“文獻傳遞”向“知識傳遞”的轉變?!爸R傳遞”是圖書館工作人員根據讀者用戶的需求,利用館內外知識資源,從中篩選、加工、整理出適合讀者用戶需求的知識信息。以供讀者用戶對知識信息需求的選擇,具體包括:第一,特色資源建設。利用數字技術建設專業性、地域性較強的專題數據庫,可以方便專業人員對本學科的科研成果、最新研究動態的隨時掌握利用。例如可以建設學士、碩士、博士論文數據庫;教師課件多媒體數據庫;重點學科成果論文數據庫;館藏視頻、錄音、圖片等多媒體數據庫;互聯網信息采集數據庫等。再通過信息平臺,將這些建成的數據庫到web頁面上,方便讀者進行全文檢索。第二,個性化定制服務。數字化環境下圖書館的個性化定制服務是指根據不同用戶的特定信息需求來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具有個性化特點的信息服務方式。它包括兩個方面:按照用戶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務;按照用戶或用戶群的特點來對信息資源進行二次組織與開發,創建個性化的信息環境。因此,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應該做到:一是利用各種現有電子期刊數據庫向讀者定期發送其關心的最新期刊目錄(如果提供的目錄全文鏈接有效,可直接鏈接全文)。二是提供基于統一檢索平臺的個性化檢索,實現對用戶選定的異構數據庫的跨庫檢索,并對當時所獲得的檢索結果實現全文鏈接。三是進行實時的專題信息,按照用戶的檢索定制,實時從用戶選定的各種專業數據庫中檢索最新記錄進行主動推送。四是把圖書、報刊等各類印刷型文獻,通過書頁掃描、壓縮打包等工序,快速優質地生成電子“圖書”,供不同閱讀需求的讀者瀏覽。五是進行互聯網信息采集。集頁面下載、頁面內容分析與提取、內容加載為一體的自動化采集系統,可以從互聯網上大量的資源中選擇所需的信息進行實時下載,來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第三、數字資源的整合:隨著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種類的不斷增加,不同種類的數字資源往往存儲在不同地點、不同服務器或不同存儲系統中,它們常常使用不同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平臺,應用各種不同的檢索系統。這種不同數字資源結構和應用系統上的差異性,給高校用戶在檢索查詢數字資源時帶來了許多困難,人們迫切需要一個能夠提供集成信息服務的平臺,使用戶能利用一個統一的界面,用一個檢索表達式或檢索詞,就能完成對不同數字資源的檢索查詢工作。因而,數字資源的整合目前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基本點,也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文獻揭示領域的一個重大課題,其最終目標是實現統一檢索平臺、一次性用戶認證、不同系統之間的無縫鏈接和完整的服務體系。
關鍵詞:近代;城市史;城鄉關系;研究述評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12)05-0124-05
一、一體化機體:城鄉關系研究的概念認知
城鄉關系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大分工的產物,自城市產生后,城鄉關系便隨之而產生。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指出的那樣:“分工引起商業勞動和農業勞動的分離從而也引起了城鄉的分離和城鄉利益的對立,一切發達的、以商品交換為媒介的分工基礎,都是城鄉的分離。可以說,社會的全部經濟史,都概括為這種對立運動?!盵1]
同時,作為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兩大地域空間,城市和鄉村也是通過一定范圍人的社會關系積聚而形成的地域社會,[2]從這個角度上,城鄉關系也體現為城市和鄉村這兩大人類生存空間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的依存關系,[3]城市因素與鄉村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城鄉結合體,成為社會有機連續體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
因此,廣義上的城鄉關系主要是指廣泛存在于城市和鄉村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普遍聯系與互動關系,是一定社會條件下政治關系、經濟關系、階級關系等諸多因素在城市和鄉村的集中反映,包括城鄉間的政治、經濟、人口、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相互關系,其本質是城市和鄉村兩個地理單元之間、兩種不同居住形態之間實行有效的資源配置和流通問題。從這個概念出發,城市史研究中對城鄉關系的認知通常通過兩個渠道: 一是將城鄉各自看作是區域中的一個點,研究城鄉個體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一般從人口的規模和密度、居住形態和社會異質性的角度將二者分類論述;一是將城鄉看作一個線或面,研究某區域內的城鄉群體各要素的組成、變化與發展,認為從農村向城市是一個連續變化的過程,各種社區形態都可以被確認為這一軸線上的某個位置。[4]
國外學者已經注意到城鄉關系對城市史研究的重要意義?!俺鞘惺愤@個概念是建立在如下觀點之上的:城市有其獨特之處。如果城市與社會的其他地方沒有什么區別,那么再把‘城市史’當作一個單獨的研究領域進行討論就沒有意義?!魏尉C合性的城市史都應該包括對城鄉關系的考察。” [5]因此研究城市史的學者十分關注城鄉關系,重視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城鄉的聯系和互動。美國芝加哥學派認為,城市的發展是與周圍的環境相聯系的,周圍環境的諸多因素決定著城市的發展前景與特征;美國后現代主義的新城市史學派則把鄉村和城市作為一個有機過程的兩端,論述城鄉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中國大陸的城市史研究從個案起步,逐漸擴展到群體城市、區域城市、不同類型城市以及制度、體制等各個層面,其中對城鄉關系也多有涉及。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明清社會與經濟研究的細化與深化,掀起了新一輪城鄉研究的。
二、多元化特色:城鄉關系研究的區域解讀
近代城市史研究興起后,學者們認識到對城鄉關系的研究應當是且必然成為城市史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和拓展方向。早在1991年出版的《近代重慶城市史》一書中,隗瀛濤先生就提出了要重視城鄉關系的研究:“在近代中國城市史研究中,不能僅局限于探討城市本身的發展,而必須從城鄉關系的更廣闊的背景來探討城市的發展。”[6]而在近代城市史研究起步的四大個案城市研究著作中,著者各自從不同角度部分論述了近代不同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關系。在隨后的近代城市史研究進程中,城鄉關系作為不可或缺的部分被反復提及。學者們立足于不同區域,著眼于不同領域,有側重地開展對城鄉關系的研究和探討,形成了各具代表性的多元化地域性成果。
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張仲禮等主編的《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的現代化》等著作中分析了早期開放口岸城市對中國近代城鄉關系的影響,展示了近代通商以后東南五口岸所表現出的“矛盾的統一體”的城鄉關系:一方面,鄉村既支持了城市的近代化,自身也獲得了發展的利益,而另一方面鄉村又不得不受制于城市,為城市的現代化付出代價和犧牲。[7]
戴鞍鋼的著作《港口·城市·腹地》和圍繞上海及其周圍鄉村的系列論文集中闡釋了近代上海開埠后,都市發展對區域腹地以及鄉村在經濟、文化、職業選擇乃至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所產生的輻射和影響。[8]張忠民對鄉村中的非農產業進行了考察,指出沿江城市周邊鄉村非農產業的分布以及發展態勢,大致上與沿江城市本身的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水平相關。[9]
另外,羅蘇文考察了近代上海周邊市鎮的升降存廢,指出都市與郊區市鎮在人文景觀、居民生活方式方面呈現的強烈反差,顯示了近代上海都市發展對市鎮的巨大影響力。[10]張曉虹等人對開埠后上海東北部地區聚落變遷進行了細化研究,指出由于受到上海開埠影響,上海東北部地區的鄉村聚落空間結構呈現出以租界城市建成區為中心的圈層構造。[11] 林星在對東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鄉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城市近代化的歷程形成了城鄉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新型結構關系。[12]
以重慶為中心的長江上游地區。隗瀛濤先生主編的《近代長江上游城鄉關系研究》率先以“城鄉關系”為研究主題,內容包括清代前期四川農業社會的恢復與城鄉關系的構建、城鎮與鄉村經濟的互動過程、場鎮及其對鄉村的意義等9章,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城鄉關系對城市發展作用的認識和主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