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5: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六城聯創工作意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將我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意見報告如下:
一、務實創新爭先干事
回顧上半年工作,主要著力點及其成效是:
1、明確目標任務。按照市委、市政府2006年重點工作和各項責任制要求,系統提出了涉及本局的16類56項分工抓落實意見,并跟蹤督查和嚴格考核。
2、穩定工業大局。改進和落實全市工業部門、鄉鎮經濟目標責任制,召開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會,在水泥產業景氣度低、化工產業增勢趨緩的情況下,實現了整個工業經濟“時間過半、完成指標過半”的預定目標。原創:
從工業總量上看,整體運行“高”開穩走。相對于去年初“低開”局面,市今年工業產值首月增幅升至19%,之后幾個月則穩定在25%至30%區間。前5個月,全市工業總產值69億元,增長27%,完成年計劃的41%,其中“六六”產業產值36億元,增長36%,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2%,支撐作用日益突出。規模企業產值增幅從年初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逐月回升,至5月底已經持平,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延續小幅提升勢頭。
從“2+6”產業看,特色拉動作用顯著。新增長點多于緩沖性因素,特別是六大特色產業繼續發力,1至5月累計增長率從高到低分別是:綠色食品59%;皮革塑料54%;新型電光源52%;機電43%;羽毛球38%;紡織服裝33%;竹木加工27%;消防器材23%。三友電子、江變公司、消防設備、江紡公司、華頓服飾、恒亮蜂產品、航宇文體等重點骨干企業增勢不減,歐派裝飾、三棱塑膠、健康食品、西本木業等新興骨干企業強勁增長。
從鎮域工業上看,你追我趕有序競爭。到5月底止,全市14個工業鄉鎮(街道)產值已突破10億元的有賀村鎮和虎山街道,已達到5億元以上的有上余鎮和清湖鎮,已完成億元以上的有淤頭鎮和峽口鎮等7個鄉鎮,凸現各地加快發展工業的動力足、成效大。
從規模企業用電看,電力供求矛盾平緩。今年以來,相對于前幾年電力對產能發揮的瓶頸制約明顯減弱,1至5月累計用電3577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1%。
3、有序推進項目。
掌握全盤情況。年初即置備全市工業項目、項目用地、項目融資、用工需求等“4個本子”,并追蹤其實施進度或動態變化。經向上爭取,我市列入省“雙千工程”項目1個(三友公司固定資產投資8100萬元、原創:年產7000萬支的10條t5型節能燈管自動化生產線項目),同時列入衢州市重點技術改造計劃的新建項目20個。繼去年虎山集團項目申報國債資金之后,紅火集團項目有望獲得今年國債資金支持。
推進勢頭良好。1—5月,全市工業在建項目227個,投資額10.53.億元,增長80.6%,完成年計劃的52.6%,其中50個千萬元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已有40個開工建設,開工率80%,完成投資3.48億元,其中金龍公司年產300萬套縫紉機梭床、順泰化工公司年產3500噸壓力容器、科力汽配公司年產8萬套汽車制動閥、自動化儀表廠出口精制木制品、華藝服飾公司年產100萬件服裝電腦銹花等6個項目已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六六”產業成為工業投入的主力軍,完成投資額7.47億元,占全市工業項目投資額的71%?!?10”重點技改項目中,江化高純度環氧樹脂生產線項目當年計劃投資6470萬元,1至5月已完成投資1930萬元,已進入廠房建設階段;虎山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動工時間未定,主要是基于當前市場形勢和企業資金狀況。另外,紅火集團投資5000萬元的鐵路專用線預計6月底開通。
規范項目管理。去年底我市出臺的工業投資項目審議協調制度順利實施,今年以來已組織預審項目73個,原則同意落地項目66個,總投資10.88億元,有7個項目因選址、環保等原因未獲通過,發揮了“引導投資行為、規范空間布局、促進產業集聚,改善項目質量、提高服務水平”的積極作用。
創新服務機制。經積極籌備,正式設立“江山市工業項目促進中心”,其主要任務是搭建項目服務平臺,深化項目系統服務,集聚項目服務人才,著重從微觀層面上為企業策劃更多、更好特色產業項目提供可研、對接、包裝等實務支持,充當項目推進和招商引資的“鋪路石”。
排解發展難題。精心組織“項目服務月”活動,由局領導親自帶隊,兵分10路上門走訪“2+6+x”產業、百余家規模工業企業,問卷征集、匯總梳理、協調解決或向上反映企業各類發展難題個。對水泥企業近期重現的運輸難題以《緊急情況反映》形式雙向報送市政府和衢州經委。
4、提升拓展平臺。前5個月,“兩區”基礎設施投入3989萬元,新入園企業41家,引進市外到位資金8706萬元,完成工業總產值27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9%。組織開展我市工業園區、基地、鄉鎮功能區基本情況和“十一·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調查,確切掌握2006年現規劃范圍可開發土地面積和鄉鎮工業區塊可利用土地面積,并圍繞“強化平臺支撐力度,逐步形成“2+5”的總體空間布局,即兩個省級開發區、五個市級工業基地,規劃總面積10.7萬畝,滿足我市今后20年工業發展平臺需要”加強對接與協調。
5、不遺余力招商。強化考核,全員參與,1—5月我局已上報(數)新招商引資項目20個,到位市外資金4000萬元。局領導帶頭創意謀劃,年初至今已提出重大前期項目建議30個。經積極推動,我市加強利用外資工作,首次實行單項責任考核,并已推出江山市2006年利用外資項目(中英文對照文本)37個,分類指導,全力推介。上半年,新審批外商投資項目個,注冊資本萬美元,全市實際到位外資萬美元。
6、充分重視商貿。前5個月,全市外貿自營出口1950萬美元,增長31%,完成年計劃的39%,骨干企業出口規模擴大,特色產業出口亮點頻現。我市被商務部列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縣。精品商廈完成整體設計和招商包裝,前不久赴寧波、義烏推介。省級龍頭企業——左鄰右舍便利有限公司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工程選址已定,需要協調事宜經我局轉報市政府后已有抄告意見。“千鎮連鎖超市”工程走在衢州市前列,全市已建有鄉鎮連鎖超市或村便利店百家以上。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成品油調價后的市場穩定。農村散泥市場開發經驗在全省會議上交流發言。強有力打擊私屠濫宰和“瘦肉精”行為,穩定部分鄉鎮定點屠宰管理秩序,市區肉品4月1日起實施“市場準入制”。民爆物資配送市場整治取得積極進展。
7、綜合協調服務。
積極建言獻策。衢州“兩會”期間我局代表提出的“發揮‘科工會’作用、推動產學研聯合”建議,得到厲書記的重要批示。相繼提出的工業納稅大戶財政融資政策建議;創建風林、大橋制造業基地和虎山、雙塔特色產業區塊建議;淤頭小企業創業基地若干建議意見等,均受到市領導的充分重視。
充實規劃內容。從形勢發展需要出發,進一步完善了我局去年擬定的除產業空間布局規劃以外的江山市“十一五”工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商貿業、開放型經濟、互通口(江郎、四都)、生態工業、散裝水泥發展等7個發展規劃。
推動產業進步。組織召開我市機電產業工作會議暨中國機電信息網站開通儀式,以及變壓器、開關生產企業發展研討會。牽頭完成《江山市企業科技進步與創新的調查報告》,在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作“立足科學發展,推動技改創新”的書面發言。深入皮革注塑企業調研,著手制定發展規劃和組建行業協會。研究制定石灰窯整治實施方案。推動和指導企業開展節能和清潔生產。
聚焦企業關注。及時組織申報并兌現2005年度“市長特別獎”(18家企業獲獎)和出口補貼、退稅等政策。向全市社會各界贈發千冊《江山市涉企政策匯編》。指導我市4家企業編制《商業計劃書》,參加衢州市(上海)融資洽談會,同時組織36個工業項目企業參加我市融資推介會。組織申報(年審)企業“創業綠卡”。
堅持開放兼容。以協辦全省農產品加工工作會議為契機,推動我市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經積極爭取,我市被列為省有機產品生態試點縣,并承辦衢州片認證培訓班。積極申報商務部“新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信福工程)”試點縣。
強化服務本領。開通網上“對話平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進一步提升機關服務效能。開啟干部“互動學習年”(共設11課),著眼全市發展大局,各抒己見出新招。輸送局領導赴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辦公室掛職鍛煉。
二、只爭朝夕狠抓落實
1、經常“回頭看”。
對照市委、市政府2006年重點工作和部門責任要求,逐項檢查,側重對經濟運行、項目推進、平臺構建、招商引資等進行跟蹤、督查、協調和服務,確保達到或超過全年各項經濟指標和發展目標。原創:
2、堅持規劃指導。
按計劃、高質量完成由經貿局牽頭的江山市工業發展規劃、中北部工業經濟區、鄉鎮工業功能區布局、皮革注塑、城市商業網點、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等6個新規劃的制定。
3、確保走穩走強。
密切關注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把握我市經貿運行態勢,確保走穩走強,并加快產業發展預測應對機制建設。重在整合兌現,發揮我市“工業30條”等政策的激勵效應和引導作用。指導成立江山市皮革注塑行業協會,并推動其實質性運作。及早謀劃和明晰下一年工業經濟發展思路。
4、推進項目建設。
新老項目“兩手抓”。多方面保障以“310”為核心的50個千萬元重點工業投資項目按計劃實施,力爭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增強工業項目投資審議協調制度的可操作性,促進項目盡快落地。盡早摸排和深度開發2007年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技術創新、節能降耗、清潔生產、企業信息化、資源綜合利用等新的亮點項目。發揮“江山市工業項目促進中心”平臺作用,著力從微觀層面上為企業策劃更多、更好特色產業項目提供可研、對接、包裝等前期實務支持,充實工業投資項目儲備庫。
緊抓招商引資不放松。捕捉最新招商信息,強力推進產業招商,緊盯在談意向項目,跟蹤服務協調支持,注重“扶上馬、送一程”。組團參加浙洽會(已參會)、廈洽會等?。ň常﹥韧馔顿Y洽談會,溝通聯系我市海內外同鄉聯誼會,力求我市利用內、外資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
5、優化發展空間。
勾劃“大”平臺框架。結合我市工業布局規劃編制,深化工業園區、基地、鄉鎮功能區調研,進一步掌握全市工業熟地和待開發土地情況,包括各區塊的用地潛力、產業布局、政策配套、準入制度和基礎設施的投入模式(如民企或部門單位建設標準廠房)等政策建議。
利用“小”平臺空間。著力完善和培育小企業創業基地(平崗山——已入選省第二批、十里牌——已申報省第三批),使其成為加速企業成長的搖籃和集聚平臺。
6、提升商貿服務。
強化“政策引導、規劃布局、招商推進”。及早出臺我市促進商貿服務業發展若干意見(含特色街扶持政策),以及“千鎮連鎖工程”補充意見。突出抓好城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探索編制《城市社區服務型經濟產業目錄》,促進城市經濟與工業經濟互動發展。突出抓好精品商廈推介招商和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開工建設。
壯大出口主體隊伍,擴大出口大戶業績。力爭全年外貿自營出口首次突破5000萬美元大關。
繼續推進“放心工程”,順應新形勢要求。年內實現“千鎮連鎖超市”鄉鎮全覆蓋,連鎖超市或便利店要增至200家,其中進學校6家。開展“放心肉”進店堂、進學?;顒?。繼續推進省有機產品生態縣試點工作,加快我市認證步伐。力爭成為我省“新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信福工程)”試點縣。
7、優化要素配置。
(1)為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持。引導和推動“創新型企業”建設。擬組織我市400多家企業參加衢州“科工會”產學研項目對接,全程跟蹤,務求取得更大成效。深化“創業素質工程”,選送參加衢州工商管理研修班,組織培訓企業中層骨干60名。
(2)千方百計緩解企業資金瓶頸制約。組織實施我市工業納稅大戶財政融資政策和50家重點微小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金制度。積極引導企業參加各級工業項目融資推介會。主動爭取2006年度省先進制造業基地等財政專項資金和省級外貿發展基金向欠發達地區(我市)的傾斜。原創:
(3)運用部門職能資源為企業排憂解難。密切關注事關經濟運行的成品油、運力、用工等階段性、結構性因素,制定并落實我市2006年有序用電預案,加強綜合協調。積極探索機電產業聯合做強和校企合作辦學等有效途徑。
8、發展生態工業
淘汰落后生產,加快產業提升。推進實施2006年我市水泥機立窯拆除和石煤燒石灰窯關停,以及清潔生產審核等環境整治計劃。加快農村水泥散裝化步伐。
9、參與“四城聯創”。
全面完成經貿局職責范圍文明建設、城市園林、旅游城市、愛國衛生等工作,并支持和配合所在社區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