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4 12:22: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通識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通識教育;課程;知識中心;缺陷;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059(201106-0030-06
一、通識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知識中心傾向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通識教育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界和實踐領域的一大熱點。在中國學術期刊網中輸入“通識教育”進行檢索,從2001到2010年的10年間有1230篇研究文獻與之相關。在實踐中,通識教育從早期的個體的、零星的實踐。到上世紀90年代末政府提倡并大力推廣的文化素質課程(通識教育)實驗,逐漸演化到當下有組織的制度化的實施。除了通識教育課程的建設外,近年來,浙江大學(2000年建立竺可楨學院)、復旦大學(2005年建立復旦學院)、北京大學(2007年建立元培學院)、中山大學(2009年建立博雅學院)等高校紛紛成立專門的獨立學院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把通識教育從理論到實踐上都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通識教育不再僅僅是一部分課程,而是一種整體的育人理念。在紛繁的通識教育理論和實踐中,如何實施通識教育這個問題至關重要。
在實施通識教育上,中國大陸的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吸取美國的經驗,并努力將美國的經驗加以本土化。這些研究者把通識教育的實施模式分為四種:分布必修制、核心課程制、名著課程制、完全自由制。分布必修制是指課程被分為若干知識領域,學生需要在指定的每一領域中選擇規定數量的課程。核心課程指在課程體系中有一些課程比其他課程更為基礎和重要,處于核心地位,因此學生必須修讀。名著閱讀是美國個別精英大學所施行的通識教育模式,課程主要內容是學生閱讀并討論指定的經典名著。完全自由制是指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想要學習的內容。這四種課程模式都在致力于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學習內容的廣度(knowledge breadth):分布制意在使學生能夠涉獵較廣的學科門類,了解并學習多個學科的知識內容和思維方法。集中制則與此相反。我們可以把分布制視為對“博”的追求,集中制是對“?!钡囊?。
*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選修意味著學生有較大的選擇學習內容的自由,而必修則與此相反。
*學習內容的重要性:分布制認為學生需要涉獵不同的知識領域;核心課程制則認為知識體系中一些知識處于核心地位,比處于“邊緣”地位的知識更重要,所以學生也更應該學習它們;名著課程制則認為,最重要的知識都是那些經過時代考驗的、能夠體現人類文明精華和永恒精神的知識,這些知識通常都蘊含在名著經典中,因此學生需要仔細研讀經典著作。
關注學習內容實質就是關注知識。當下通識教育的理論研究多集中于知識層面,尤其是對具體學習內容的選擇和優化,而通識教育的實踐也體現了這一鮮明特色。最近十多年來,通識教育改革圍繞的主線是通識教育的內容。從政府方面來看,教育部在1998年《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重點指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大學生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同時對文科學生加強自然科學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體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笨疾煳幕刭|的正軌課程體系,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政策主要是指“開好文化素質教育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對理、工、農、醫科學生重點開設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對文科學生適當開設自然科學課程”。不難發現,文化素質教育(通識教育)的關注點是在知識上,具體來說就是知識上的糾偏和補漏,以實現平衡學生知識結構、擴展學生視野、促進學科滲透、提高學生文化素質之目的。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大學這些年來進行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建設和通識教育課程改革,其主要目的和形式也在于此。北京大學的通識教育意在“引導學生廣泛涉獵不同學科領域,拓寬知識面,學習不同學科的思想和方法,進一步打通專業,拓寬基礎,強化素質,為適應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打下基礎”。復旦大學通識課程則旨在“打破分門別類的學科壁壘、貫徹人類學問與知識的共同基礎,并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對一個民族的學問創新能力”。表述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對于知識內容尤其是知識廣度的追求(如“涉獵不同學科”、“打破學科壁壘”)基本是一致的。從具體課程設計上看,基本是在原來的公共必修課(如“兩課”和外語)外,加開文化素質類課程。這一類課程在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名稱,例如北京大學的素質教育通選課、清華大學的人文社科類課程、復旦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南京大學的文化素質課等,但是課程內容覆蓋范圍大致相同。從已有的結果看,基本上覆蓋了自然科學、人文藝術類和社會科學三大領域的知識。近年來各個學校自行的課程改革,基本思路也是不斷優化通識教育的課程結構,例如改革舊有的課程內容、增加新的教育內容、重新劃分通識教育模塊,等等。
海外華人學者對通識教育也有很多精彩的論述。甘陽大力提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經典閱讀和小班討論模式。他認為,美國本科教育的真正精華是經典閱讀和小班討論。學生需要直接閱讀經典而不僅僅是上概論課;同時應當鼓勵并組織學生圍繞經典進行討論。除回歸經典外,筆者認為更值得注意的是甘陽對通識教育中教學法(pedagogy)的關注,而這恰恰是當下通識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所忽略的。雖然不少通識教育文獻都涉及教學法,比如鼓勵教師引導學生、提倡課堂討論等,但大都流于空泛而缺乏實踐性。而甘陽則提出了一整套具有操作性的實踐方案:深度閱讀,小班討論,并配之以相應的助教制度。這些思想大大推動了中國通識教育的前進步伐,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了不少學校的通識教育改革。臺灣的黃俊杰認為:通識教育應當貫通古和今,科技和人文,本土和全球。他提倡學生閱讀傳統經典,接觸傳統文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分析現代科技發展中的人文話題;在全球化特別是西方化的大背景下,應當繼承并發揚東亞地區優秀的文化歷史傳統,促進本土文化和全球視野的交融。這兩位華人學者都具有濃郁的人文主義傾向。在他們所倡導的通識教育體系中,經典著作的閱讀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梢哉f,他們倡導的是中國式的“名著閱讀”課程,他們筆下的通識教育就等同于名著閱讀。從通識教育體系的構建角
度看,在這一思想中,對經典著作(知識內容)的選擇,對人文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本質上講,這依然是一種知識本位的教育思路。
分析上文關于通識教育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我們不難發現,它們都有鮮明的“知識中心”(knowledgecenteredness)傾向。在教育學術語中,這一邏輯通常被表述為學科中心(subject centeredness)。這一思路優先關注對知識和課程內容的選擇和安排,著力點都在如何優化教育的內容和學科上。具體來講,它們主要關注下述三個方面:
1.哪些學習內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例如,學生應該學習哪些課程?哪些課程可以作為核心課程?哪些課應該必修,哪些課應該選修?)
2.學習的廣度應當如何把握?(例如,學生需要涉獵哪些學科?每一學科修讀多少學分?)
3.學生對學習內容選擇的自由度應當有多大?(例如,應當讓學生必修還是選修?)
應當說,這種思考方式對于優化通識教育課程和內容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通識教育也在對這三個問題的不斷深人討論和反思過程中逐漸成長并日益成熟。然而,當下的問題在于,我們過分關注通識教育的知識和內容,各種理論的爭議、現實的變革都旨在優化通識教育內容,而鮮有人對這一思維方式進行反思。
二、知識中心式通識教育的局限性
第一,它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學習內容和現實問題以及學生個人體驗的聯系。當下關于通識教育的各種討論和實踐,主要關注通識教育的內容組織形式。具體來講包括:通識教育應當設置何種課程?應當覆蓋哪些知識領域?應當給予學生多大的自由度?而如何將通識教育的內容與現實問題以及學生的個人體驗相聯系,則相對被忽視。教育應當為學生提供好的、有意義的教育經驗,這種經驗不應當僅僅是所謂的客觀中立的學科內容,而應當努力把教育內容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當代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習成為對學生來說是有意義的活動。
第二,它缺乏對知識內部統一性和溝通性的思考。通識教育的特色不僅在于其公共性(即面向所有學生,為他們提供共同的學習體驗),更在于其系統性和溝通性。通識教育內容應當經過精心系統的設計,不同學科和課程內容應當密切相關并致力于共同教育目標的實現,而非互不關聯。然而,這一理念在當下知識本位式通識課程中面臨嚴峻挑戰。首先,時展和新知識不斷產生,客觀上導致了新科目的增加和課程數量的擴張。不少學校的通識課程數量都有幾十門,甚至上百門之多。龐大的課程數量使通識教育體系內部結構維持相對統一變得越來越不可能。因此,通識教育課程內部結構日趨凌亂和雜亂無章。而很多學校對通識教育課程數量的盲目追逐更大大加劇了這一趨勢。其次,不同學科的知識在知識領域和思考方式上存在先天隔閡。以哈佛大學社會分析領域的三門課程為例,“經濟學原理”、“心理創傷”和“城市革命:早期國家的考古和探索”的基本概念、理論視角和思維方式彼此迥異,因此很難為學生提供共通的學習體驗。[目這一弊病在國內的通識教育體系中更為嚴重。再次,通識課程在國內往往因師設課,隨意性較強,而欠缺系統的謹慎設計。這使通識教育更易流于大雜燴式的課程堆砌。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學到的往往只是一堆互不相關的、雜亂的知識。
第三,它會逐漸遠離通識教育的初衷。關于通識教育的目標眾說紛紜,并且不乏華麗的表述(例如“全人教育”、“人格陶冶”)。其中一致之處在于,通識教育負責培養的是人之所以為人,或者說是作為一個現代社會公民的“公共”部分。我們引用曾任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的羅索夫斯基對教育目標的表述:(1)能清晰而有效地進行思考和寫作;(2)在某個領域學有所長;(3)對我們獲取和應用知識的方式,對宇宙、社會和自身都有批判性的認識和理解;(4)對道德和倫理問題進行過思考;(5)免于對其他文化和其他時代的無知。可以把上述目標簡要歸納為:培養交流能力(第1項);擴展知識廣度、培養廣博視野(第3項和第5項);具有文化道德意識和獨立判斷力(第4項和第5項)。這些目標遠遠超越了單純掌握知識內容的要求。要完成這些目標,不僅要精心選擇教育內容,更要關注這些內容是如何被傳達給學生,以及如何在學生頭腦中生成意義。傳統的通識教育繼承了學科中心和教師中心的特征:內容上很少與現實生活和學生的自身體驗相關聯;不同內容缺乏關聯,流于堆砌;教學方法也多是照本宣科,學生成為被動的信息接收者。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很難有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只是被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更別說實現通識教育的目標了。
三、知識中心式通識教育的認識論基礎
這種過分關注知識和學科的通識教育,從認識論方面來看,在于把知識(knowledge)和生活世界(lifewodd)看作兩個相對分離的領域,而且片面地把知識凌駕于生活世界之上。這種觀點有兩個基本假設。一個假設是,知識領域可以統攝生活世界。因為知識是對生活世界抽象化、理論化、專門化的結果,它脫離具體的生活情境而存在,對生活世界具有普遍的解釋力。由于知識的高度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zed),因此它可以應用于一切情境。另一個假設是,知識可以自發地轉化為人們的行動和實踐。學習者掌握知識之后,就可以成功地把它應用到生活的具體情境之中。在這兩個假設之上,可以把知識和行動視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并在一定時間內優先關注知識領域,讓學習者努力掌握知識。對學校教育來講,關注的主要對象就是知識。
經驗主義者和建構主義者則反對把知識領域和生活世界對立起來的觀點。首先,知識領域和生活世界密不可分,不可能把兩者從時間和空間上割裂開,兩者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對二者進行割裂具有邏輯上的先天缺陷。對二者進行割裂的行為容易導致知識越來越脫離現實生活和學習者的個人體驗。其次,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生活世界的參與。用杜威的話來說,知識是在學習者和周圍生活世界以及和自身歷史不斷互動的過程中被建構起來的。也只有被建構的知識,才是有意義的知識,有活力的知識,從而避免成為懷特海所說的“呆滯的觀念”(inert idea)。第三,知識未必能自發地轉化為實踐。例如:很多事實證明,道德知識未必能直接轉化為道德行為。
在東方語境中,這一話題被表述為知和行(“行”的內涵要比上文的“生活世界”小)的關系。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曾對知和行的關系做過精彩的論述。在王陽明看來,知和行是不能割裂的。知先行后,容易導致知識脫離實踐領域,流于空想;而行先知后,則容易陷人迷惘。知和行本為一體,所以應該知行合一?!爸切兄?。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p>
傳統的知識中心式課程的不足在于:一是割裂了知識和生活世界,忽略了學習者的個人體驗以及學科知識和現實生活的關聯;二是割裂了知和行的關系,把知和行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因此,我們的教
育活動需要做到:關注現實生活以及學習者的個人體驗,而非僅僅提供一些與個人體驗毫不相關的“客觀”知識;把知識和實踐/行動結合起來,知和行是一體的,不存在也不應該存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絕對對立;鼓勵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四、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通識教育可能的新模式
我們需要重新反思這種知識中心和學科本位的通識教育模式,并在溝通知識領域和生活世界、關注學習者個人體驗、推動“知行合一”的基礎上重新構建我們的通識教育體系。在這一思路之下,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 BasedLearning,下文簡稱PBL)來組建通識教育課程。PBL課程與傳統課程設計的邏輯起點迥異:傳統的課程設計是從具體的知識和學科出發來構建課程體系,而PBL則是在知識領域和生活世界相統一的基礎上(體現為具體的問題腈境)來設計課程。
PBL具有深厚而廣泛的哲學和心理學基礎。20世紀初期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和杜威倡導的教育思想和實驗都具有鮮明的PBL特色。在高等教育領域,PBL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醫科教育。之后,由于PBL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方面起到了顯著效果,進而逐漸向其他學科、大學和地區擴展。當前,PBL早已從早期的醫科教育擴展到工程學科、社會學科以及人文學科等各個方面。在實施中,有的院校在部分課程中實施PBL,而有的學校則在全校實行PBL,把PBL作為學校課程設計的基本思想。在丹麥,20世紀70年代興建的奧爾堡大學(Aalborg University)和羅斯基勒大學(Roskilde University)從建校伊始,就把PBL作為基本的課程設計哲學。在中國,當下理論和實踐對PBL的關注主要還集中在醫科領域。香港大學醫學院、高雄醫科大學、武漢大學醫學院、中國醫科大學都對PBL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他學科對.PBL的關注相對較少。就通識教育而言,目前仍然停留在學科中心的思維層面,對教學法的研究相對較少,而對PBL的介紹更是少之又少。有文獻顯示,臺灣的中國醫藥大學在開設通識課程時,有意識地進行了PBL探索。
PBL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問題中心
它有知識(課程)和教學法的雙重意義。從課程設計上看,是通過實際的問題情境而非僅僅依據學科內容來組織課程結構;從學習過程上看,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并貫穿學習的全過程。問題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可以是一個困境(dflemma)或矛盾(discrepancy),可以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工程問題,也可以是一個引導學習過程的議題。真正的問題(problem)不是一個只有固定答案和解決方案的問題(question),而是一個需要不斷進行概念化的過程㈣。例如,當我們提問如何改進教育質量時,我們沒有現成的固定答案;而且當我們發問時。我們意識中的“教育質量”一詞的概念和含義可能也是模糊不清的,所以我們需要對提問的核心概念進行不斷追問和反思。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解決,這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問題本身將成為組織課程和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主要因素。另外需要澄清,PBL與案例學習(case based learning)有著本質不同。案例學習的課程設置基礎依然是傳統的學科知識,案例居于次要地位,只是輔助學生應用書本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而PBL的邏輯起點與傳統課程模式有本質差異,PBL是通過問題(而不是固定的學科知識)來組織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經驗。從學習初始,學生就被置于一個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問題的形成(problem formulation),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拓展學習經驗,實現問題的解決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
第二,跨學科學習
我們所處的生活世界是一個具體、復雜而又綜合的存在。學科知識具有高度的普遍性、抽象性和專業性的特征。不同科目都有著自身獨有的理論視角、概念術語和思維方式。在傳統課程模式中,不同課程之間缺乏溝通,往往各自為政,所以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很難面對復雜的生活世界的具體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打破學科壁壘,在課程設計上引導并鼓勵學生從一開始就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內容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第三。小組學習
現代和當代的教育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都有一個基本共識:與他人的交流能夠有力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所以,PBL提倡學習者以小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果。此外,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還有助于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
五、通識教育PBL課程的構建
我們可以以PBL理念為基礎構建一個新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圖1表示一個PBL通識教育單元。整個課程結構的邏輯起點是一個來自生活世界的具體問題情境。學生從課程一開始就被置于一個具體的問題情境中。一個PBL通識教育單元包含一個項目(proiect)和若干門互相關聯的傳統課程(1ecture)。我們可以把圖中所示的PBL通識教育單元看作一個獨立的PBL通識教育包(package)。每一個package是一個問題情境,包含一個項目和2-4門內容上相互關聯的課程。不同的PBL通識教育包有著不同的問題情境,其所包含的學科課程也不同。學校可以負責設計若干個不同的PBL通識教育包,供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選擇,以增大通識教育課程的靈活性。
具體來講,項目是問題情境的實現形式。問題情境可能是籠統的、概括的、模糊的,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問題情境進行進一步細化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問題;然后通過收集資料、自學、小組討論等形式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最終解決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問題情境的研究發展出自己不同的項目。項目的最終表現形式可以多樣,比如研究性文章、調研報告、產品等。由于PBL中問題占主導地位,項目的比例也相當重。在奧爾堡大學,學生從事項目和參與學科課程的時間大約為1比1。學生真正上課的時間只有50%左右,其余時間都花在討論和完成項目上。
高等教育中都涵蓋著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項內容。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作為相伴而生的兩個概念,在不同的應用語境中,兩者的內涵會有一定的變動。首先,通識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主要是使學生成為一個在心理、生理及知識方面健全的人。只有首先成為一個國家合格的公民、一個能夠獨立思考并且有判斷力的人,其次才能成為某一領域的專才。專才主要是針對于專業教育而言的,就是某一方面比較專業的人才。另外,通識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模式,建立在專業教育上,著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使得學生不僅僅有長遠的見識,又有高水平的專業技能。與之相對應的專業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培養具有一定針對性及適用性的人才。最后,就教育內容而言,通識教育內容主要是非專業的綜合的通用的知識,而專業教育則明顯帶有專業性,主要是一些比較適用的技能和理論知識。
二、促進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統一
在提倡將通識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的情況下,并不意味著對專業教育的全盤否定。專業教育是在知識逐步分化的前提下應運而生的?,F實中,伴隨著職場中對各種能力的需要,高校教育必然會設立專業。為使教育充分實現其價值,我們更應理性對待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
1.避免過分強調專業教育
社會的飛速發展及科技的進步,造就了今天的專業教育,同時,專業發展又督促科技進一步發展。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是建立在科技不斷發展的基礎之上,為此,它們要求專業化教育在高校教育有進一步的發展。這也就意味著專業教育不僅不會低迷萎縮,反而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進一步拓展。因此,我們如果想利用通識教育來阻擋專業教育的發展,必是不明智的選擇。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能夠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進而更好地立足于社會,這也是比較基本的需求。如果這些都不能實現,那么興趣愛好也只能是一句空話。但是如果我們過多過分強調專業教育,必將會付出一定的代價。過多的強調專業教育,將會是高等教育演變為一種比較狹隘的工作培訓,只是為了特定工作而發展的技能,進而將教育局限在一個狹小的范圍中。這樣無疑會造成教育對社會滲透力的減弱,也使得教育不能進一步提出具有重要意義及價值的問題,同時也使教育失去了對于道德的選擇。這也是造成現在社會中一些缺乏職業道德機構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
2.發揮通識教育對專業教育的彌補作用
通識教育不以任何一種專業為教育目標,而是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與專業教育的追求實用和功利性相比,通識教育則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強調對于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識教育主要側重于對人們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和一些一般性知識的教育,把人類生活中比較深刻的和一些基本的問題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所以,通識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獨立的健康的人格,進而有助于他們對人類文明的全面深刻理解。通識教育主要關注學生心智和能力發展,而這些能力的挖掘及培養,可以運用到所有的專業學科學習中。為此,通識教育不僅僅是對專業教育模式及內容的補充,更是對專業教育精神的一種充實。
3.推動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
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較發展的國家,美國的教育發展也離不開通識教育的強化。在美國歷史一系列事件中,都不曾動搖通識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識教育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專業教育和自由教育之間的矛盾,使學生在個人發展過程中將兩者有機結合。美國的教育發展歷史無疑給予我們一定的啟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統一將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的實現方案
僅僅通過專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始終只能做為一個有用的機器,卻不能成為一個健康和諧發展的人。對學生的教育,首先應該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對于事物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及判斷力。而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中,依舊存在著過分強調專業技能進而忽略對人本身關注的狀況。為此,我們對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做了深入的探究。
1.將通識教育思想融入到人才培養工作中
高等院校中,對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有以下幾種觀點:①通識教育是對專業教育一些不足的糾正及彌補,也就是說在專業教育之外,讓學生再學一些基本的、綜合的知識或技能。在這種觀點下,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無疑是并列的觀念。②通識教育主要是對專業教育的拓展與延伸,也就是將專業教育進一步通識化。這種觀點下,專業教育作為主體,通識教育主要處于從屬服務的地位。③通識教育思想是主導,專業教育也應遵循通識教育理念。這種觀點下,通識教育是主體,專業教育是貫徹實施通識教育思想的對象。針對以上三種比較常見的觀點,我們贊同第三種觀點,即將通識教育思想作為教育工作開展的核心。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絕不是不可調和的對立面,在通識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專業教育依舊是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將通識教育思想作為核心,并不意味著僅僅開設一些通識課堂,而是要將這種通識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這就需要我們通過適當有效的措施來進一步落實。
2.實施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教育思想與教育內容的顯示。培養方案主要包括培養目標、課程安排等幾個方面。為有效實施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方案,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在通識教育思想的基礎上,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綜合型人才。②確定人才培養實施具體方案,培養具備合格公民資格的專業型人才。③構建相關評價機制,例如職業技能評價體系。④制定有效貫徹實施通識教育理念的相關制度,例如學分制教學。當然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需要學校及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國家相關制度的出臺,以確保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結合。
3.創建具有通識教育特點的校園文化
1.1適應新形勢下醫療單位用人的新標準新的社會形勢下,用人單位對高職高專醫學專業的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包括畢業生的專業素養及技能、道德誠信、合作精神、敬業精神、職場適應能力、學習力及創新能力等。但高職高專醫學教育開展過程中,強調學生知識及技能的專門化、技能化,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的重點培養,學生在校表現良好成績優異,卻不一定真的適應醫護崗位工作。通識教育的應用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學會做事的同時,明白學會做社會合格人的重要性,有利于全面發展型醫護人才的培養。
1.2建立和完善新型醫護人才的培養模式患者在疾病治療時,需要更多的來至于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對醫護人員溝通交流技巧、服務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發事件也需要醫護人員具備足夠的應對能力等。通識教育重視學生學習中的自主性、創新性,提倡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多方法全面性地解決問題。通識教育有利于在高職高專醫學教育中新型醫護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與完善。
2通識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對教育模式理解不深,教學應用簡單化、形式化在人們的普遍認識中,高職高專教育是一類專門面向就業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就業為最終目的。學生將學習重點放在了與就業有關系的專業技能上,老師也只講授與就業有關系的課程,使專業課內容顯得淺顯單一;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通識課程在人才全面培養中的作用,而院校也多采用選修課的形式開設通識課程,使得很多學生有選擇地去上通識教育課程。
2.2課程設置體系有待完善在高職高專院校中,通識課程的開設類型多分為兩種:公共必修課及公共選修課。公共必修課是面向所有專業的學生,公共選修課是面向有該方面興趣愛好及特長的學生。這兩類課程的設置比例缺乏合理性,必修課所占的比例比較大,失去了通識教育開展的意義;選修課的開設大多比較隨意,缺乏全面性的考量及統籌安排,且選修課的課程體系較為凌亂,課程類別、數量較少,缺乏綜合性較強、跨學科的課程。
3針對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的改進對策
3.1全面貫徹通識教育理念在高職高專醫學院校中,醫學專業的教育課程在學生的學習課程及時間中已經占據了絕大部分,因此,要在醫學專業教育過程中不斷滲透通識教育理念,發動專業課教師參與通識教育工作,強化專業課老師對通識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教師在向學生教授醫學知識的同時,把醫學當作一種文化精神,把醫學專業學生的洞察力、探索精神等個人素養的培養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來抓。
3.2完善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學校要深入人才市場,了解新形勢下醫療單位的用人要求及標準,并將這一新的用人要求及標準及時轉達給學生,讓高職高專醫學專業的學生從根本上了解通識教育、通識課程的必要性,在學生中減少只憑個人愛好進行專業選修課選讀的情況。另外,學校要針對教育部規定的課程進行課程設置改革,增加實踐類課程內容設置,調整專業必修課的開課比例,重視社會實踐、實習見習、社會公益活動、各類競賽等隱性課程的開設。
3.3加強通識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重視通識課程相關任職教師的選拔及培訓,努力改善通識課程任職教師的學科及知識結構,選拔教學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對通識教育具有較高熱情和潛能的教師等,參加通識教育課程授課培訓;開設并完善通識教育科研室,對通識課程的選課、選教材、教學大綱的編寫等進行慎重的審核,完善高職高專院校通識教育課程的開設流程,加強通識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完善通識教育的配套管理措施。
(一)缺乏良好的運作機制
雖然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逐漸被重視起來,但是依然屬于高校的薄弱環節。無論是在師資力量上,還是在硬件設施設備上,在公共藝術教育方面,高校的投入力度還是有限,難以達到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高效開展的運作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傳統觀念中,藝術教育的實用性不高,而且作為公共教育,更是與學生的將來就業沒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在以就業為主要導向的高校教育理念中,公共藝術教育可有可無。也正因為如此,很多高校在公共藝術教育方面的投入很是有限,這直接導致公共藝術教育硬件設施設備或者落后,或者陳舊,致使公共藝術師資匱乏,開展活動所需專門場地和場館的欠缺也使得藝術教育活動效果大打折扣。這不僅嚴重挫傷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而且直接導致學生失去興趣,還嚴重制約了藝術教育和藝術活動的開展。
(二)缺乏系統完備的課程體系
從現行的高校藝術教育教學體系,無論是教學目標的制定、教材的選擇,還是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評價機制的制定等,都沒有一致的要求或者標準。每個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基本上都是按照自身的需要,由公共藝術教師結合已有經驗選擇教學內容等。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高校的公共藝術教師都是專業的藝術教師,不僅接受的是專業藝術教育,而且擔任的專業藝術教育工作,這些教師的教育理念過于專業,導致沒有任何專業基礎的普通學生難以適應。這樣,師生之間就難以交流,即使教師經驗和學識豐富,講授認真,學生也難以理解,更談不上將知識進行掌握,實現靈活運用、融會貫通。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中,通過公共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思維能力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能是空談。
二、通識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改革措施
(一)做好教育普及和師資建設
通識教育一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二是要使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得到充分的發展。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不是要培養藝術家,而是要一種人人參與的大眾化的滲透式教育。高效要在通識教育理念下,將公共藝術教育做好普及,要保證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接觸藝術、體驗美和感悟美的機會,要通過公共藝術教育教會學生用藝術的思維和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對待生活。針對師資匱乏問題,高校領導和教育工作者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加大在公共藝術教育方面的投入,同時搞好教師建設,力求培養出一專多能的教師,使既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又具備深厚的文化整合功底,能承擔起藝術普及教育工作,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完善課程體系,改進評價機制
通識教育主張培養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高校公共藝術教師要力求將課堂打造成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新能力、探索精神等的陣地。這就要求教師要明確公共藝術教育的特點,盡可能全面考慮學生的特點,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理解和接收能力,還要及時掌握學生的接受程度,切忌按照專業藝術教學模式授課。高校要科學合理地完善公共藝術課程體系,不斷豐富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方式,如研究和討論結合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使得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良性互動,可以將通識性價值理念落到教育教學的實處,使得課程講授內容朝著多元化的目標不斷邁進。同時,在評價機制上,高??刹捎枚嘣脑u價方式,公共藝術教育的成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僅考查學生對理論的掌握程度,更關注的是對學生藝術素質、完善人格的養成,審美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發展等。
(三)開發藝術實踐課程
目前,很多高校的藝術實踐課僅僅是針對少數藝術團的藝術骨干提升水平而設,真正讓大多數學生參與進來的藝術實踐課程在很多學校還是空白。藝術實踐課程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直接參與藝術活動的平臺。當代大學生很多在中小學階段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藝術教育。對于很多藝術愛好者來說,其迫切希望將壓抑多年的“藝術夢”得以釋放,而藝術實踐課程恰恰可以給他們提供親密接觸藝術和感悟藝術的機會。藝術實踐課程應不設門檻的面向所有學生,學生通過參加實踐課豐富了課余生活,用藝術愉悅心靈、豐富情感體驗,感受現實生活的美。同時也讓學校的每個角落都充滿濃郁的藝術氣息。
三、結語
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高等教育實際上都是精英教育,包括一些高等??茖W校也可稱為精英教育。當時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只有8%左右,也就是說,100個同齡學生中只有8人能夠上大學,其中還包括大專院校。經過從1999年開始持續12年的擴招,到2011年我國大學的招生規模已經達670萬,相當于1998年100多萬的6倍左右。普通高等學?,F在也已經有2300多所。根據國際通行的標準,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一國的高等教育就進入大眾化時代。對應此標準,我國高等教育在2002年已實現大眾化。但大眾化不意味著所有的高校都進行大眾教育,每所高校還應有不同的人才培養定位。
從我國高等教育的資源配置看,進行精英教育的學校主要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除了少數高校進行精英教育外,更多的學校實行大眾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和職業型人才。這些學校主要包括地方本科院校以及高職高專。而總體看來,我國的高校缺乏清晰、明確的定位。比如某知名學府校領導曾在公開場合說該大學要培養藍領,這讓輿論一片嘩然。如果重點大學的辦學目標都變為培養藍領的話,那其他學校該有怎樣的定位?但與此同時,卻有一些高職高專宣稱要實行精英教育,培養社會精英。這就是該培養精英人才的學校培養職業型人才,該培養藍領技術人才的學校卻要不切實際地以培養精英人才為目標,由此導致精英教育出現尷尬局面,大眾教育的目標也很模糊。社會要和諧發展,各個層面的人才都需要培養和發展,但精英的定義并不是局限的。有人把工作崗位好、待遇高、有特權的人視為精英。實際上,真正的精英人才是與權勢無關的,如在美國,社會對精英人才的要求是有杰出的能力、平民情懷和社會責任心,而我們這里提到的精英教育只是一種培養模式。對于中學同學來講,應該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哪些學校是進行精英教育的學校,哪些學校進行大眾教育,并根據大學的辦學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教育。
對應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就有兩種教育——通識教育和職業教育。一般而言,實行精英教育的學校更注重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以學生的能力為導向開展教育教學,而實行大眾教育的學校更關注學生的職業教育,以職業技能和就業為導向組織教育教學。
美國的一些大學招生基本上不分專業,甚至一、二、三年級都是在學校的選課平臺上學習,可以自由選修學校里的通識核心課程,到四年級時,才選一個專業方向,學習一些專業技能。與美國大學不同,目前我國所有大學都是按專業招生。有的學校招生專業數很多,達六七十個,這樣的招生專業口徑很窄,通常是按二級學科設置。如今我國處于經濟轉型期,漠視人文精神和生活意義使得功利心理和浮躁情緒彌漫。這樣的社會背景深刻影響著青年的成長,市場化不僅改變了社會,也全面滲透入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大學曾不自覺地跟著市場走。社會和家長對學生的期望更多地和職業以及收益聯系在一起,使大學的專業設置圍繞市場的需要,使學生對課程的選擇緊跟職業的需求,使教學成為知識疊加和技能操練,而忽視了品性的培養和思維的訓練。這種過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養不出優秀人才的。學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追逐社會熱點、聽任市場擺布,其結果是非常不妙的。因為,市場是多變的,社會也很無情,盲目追逐就業熱可能反被拋棄。
近年來,有一些高校開始發現過窄的招生專業口徑不利于學生報考大學,也不利于培養基礎更扎實的學生,同時影響學生的就業——如果專業面窄,學生一旦無法在本專業就業,就會面臨跨專業就業的障礙。因此,有部分院校開始逐漸將細分的招生專業調整為按專業類招生,比如按經濟學大類招生,按工商管理大類招生,這樣一來,學生報考大學時選擇相對容易。進入大學之后,先在專業大類平臺上進行公共課程的學習,到了大學二三年級才分專業學習。早在2001年,北京大學就開辦元培教育實驗班,試圖開創一種全新的培養人才模式。2005年,復旦大學建立復旦學院,對全校新生不分專業進行六個大平臺的通識教育。2009年,中山大學推出通識教育平臺,開展全校性通識教育,同時建立了“博雅學院”,進行通識教育的全新探索……各種院校采取大類招生的發展動向顯示,通識教育正逐漸重新被關注。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被稱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博雅教育。按通俗的理解,通識教育是非職業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還有一種說法是“無用之學”,因為這些教育在現實中派不上什么用場,比如哲學有什么用?歷史有何現實用處?實際上,這些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基本素養,有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在這些基本能力、基本素養之上再去學習職業技能,可以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因此,通識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其就業競爭力在畢業的時候實際上沒有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強,不像職業教育的學生馬上可以上手做一個零件或操作一項工作。通識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職業化培養才能“上手”,但是他們的發展潛力更大。一位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的IT行業工作者這么對記者說:“我如果可以再回到學校,我會多學一些經濟、歷史、管理、心理,我經常覺得自己只懂一點技術,對于整個環境缺乏認識和理解,但這些是技術難以教給我的?!?/p>
對于精英教育、大眾教育,通識教育、技能教育,本來同學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對這些教育的認識,按照自己的人生發展規劃進行選擇。但是,由于職業教育在現實中還低人一等,因此一些適合學習職業技能的學生也一心想選精英教育學校。這種錯位的選擇,造成學校的定位不清、學生的要求也很模糊。有的同學進了一所“985工程”高校,畢業時發現自己技能還不如高職院校畢業生,于是感嘆自己四年大學白讀了。其實,不是大學辜負了他,而是他將自己的精力嫁接在了不合適的教育上,當然不能結出最香甜的果實。可以說,急于就業的同學可以選擇一門操作性、實用性更強的專業,或是直接到高職高專學習,而還沒決定自己未來想發展方向的同學,可以選擇通識教育,或者大類專業,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發掘和體會,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方向。
【編者后記】印度靈性導師Krishnamurti在《一生的教育》里談到:“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自我了解。目前我們所謂的教育,只是由書本匯集知識、見聞,這是任何懂得閱讀的人都能辦得到的。這種教育提供了一條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樣,它無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無減的苦難。
伴隨教育學者對于教育現狀的不斷反思和教育理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把視線逐漸轉向了“全人培養”。1829年,美國博德學院教授帕卡德是第一個把“全人培養”的教育理念運用到大學教育當中的人,并把這種教育稱為“通識教育”(GeneralEducation),但是“全人培養”并不等同于“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又被稱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一般教育”等。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巴ㄗR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既是教育理念又是教育目的,是教育資源整合的全新模式,是全新的知識體系構建模式。
二、全人培養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指出:“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全面發展以及各種素質之間的均衡協調發展?!比绻驹谌祟惪沙掷m發展角度來說,人的全面發展才是我們教育的根本任務所在,曾任中華民國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的先生曾經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性之事業也。”因此,教育的本身遠不止收獲多少知識,掌握多少技能,而是關乎人性培養的事業?!叭伺囵B”的關鍵就是如何能夠達到“全”的培養目標?!掇o?!逢P于“全人”的解釋為:指善于契合天然而又應合人為的全德之人;指完美的人;肢體齊全的人;指整個人、整個面貌;保全人的身體和生命;指保全百姓?!叭伺囵B”即是從以人的全面、完整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理念,反對的是以功利的眼光培養工具化的人。
三、全人培養與通識教育的關系
1.“全人培養”是“通識教育”的最終目標“通識教育”是在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的教育現狀下提出來的,所以它的提出豐富了教育理論,為教育發展提供了另外一條途徑,一條不拘泥于“精英教育”的具有更加開闊視野的教育途徑?!巴ㄗR教育”的提出使低頭前行的教育學者停下腳步,對現代教育和教育本質進行反思和重構,最終找到教育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培養完整、和諧的人,即“全人培養”。
2.“通識教育”是“全人培養”的重要途徑“全人培養”的途徑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來源于外在因素,另一種來源于個人內在因素。“通識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模式,它在外在體制上為“全人培養”提供了保障并使之得以實現。
關鍵詞:創新素質 通識教育 全能培養 情商素質 高情商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to enhanc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ofimplementati onstatus of our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ongoing gene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have not yet realized the “human cultivation” . This paper argues that high-quality EQ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develop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enhance students’ EQ. Teachers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ng functions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im to educ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good humanity accomplishment,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high EQ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ollege graduates to better adapt to society and change society.
KeyWordsinnovationquali
rehensivecultivationemotionalintelligencequalities; high EQ
當今世界各國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創新素質的競爭。創新素質教育是高校一種新的教育內容,創新素質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等素質的培養,而這些都有賴于對大學生情商的培養與提高。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必須具備較高的情商水平。目前我國高校正在實施的通識教育,如果真正落實到“人的培養”上來,就是為了提升大學生情商素質。
只有智商與情商有機結合,才能獲得事業的成功。情商可說是一種中介能力,決定了我們怎樣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發揮我們所擁有的各種能力。我們正在實施的通識教育是為了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而這些方面正是高情商所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
2013年5月14日 ,在天津和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座談時,問村官楊代顯“情商重要還是智商重要?”楊代顯回答“都重要”。說,做實際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眾工作和解決問題能力,也就是適應社會能力。
為迎接和參與世界科技與人才競爭,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高校必須重視通識教育,培養大學生具備高素質的情商,為培養復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情商培養與通識教育的關系
中國的教育體系和文化忽略了情商的培養,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可能逐漸把學生培養成為自私的人,而與“團體精神”是背道而馳的。
近年來,我們的大學生都是從應試教育的模式中培養出來的,往往被看重的是智商和成績,而對其心理健康水平和情緒狀況卻很少有人關注,更談不上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了。情商是心理素質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它反映一個人控制自己情緒、承受外界壓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動中的重要指標。智商不能代替情商,智商只是為學習提供良好的智力條件,是一種潛在的認識和創造能力,這種潛能發揮得如何還要看他的情商。一般來說,人的智商很難改變,但是人的情商可以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得到培養和造就,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不斷得以提高。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在其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情商對大學教育極其重要,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學習、工作、愛情、婚姻、人際關系以及整個事業。因此,在大學教育中,有意識地培養、訓練、提高學生的情商,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情商有助于大學生正確擇業,是學生適應社會生存、競爭、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通過情商的開發,可以使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增強他們對挫折和打擊的承受能力,使他們有主見、有堅定勇敢的奮斗精神,更重要的是情商的開發將使他們走出懼怕復雜社會的誤區,能夠較好地處理人際關系,也因此更能使他們較冷靜、較全面的看待自己、審視自己、客觀地評價自己。
通識教育 (General Education)是一種旨在發展人的理性、心智,全面培養人的各種潛能的教育理念。是對所有大學生進行的一種非功利的、共同的教育,主張教育要關注人的價值與意義,尊重生命,弘揚個性,并強調通過人文學科的訓練,提升大學生的情商素質。
通識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在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非本專業的知識有所了解,并加強在各個知識層面和領域內的知識交流。這不僅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還有利于對自然科學和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在道德領域內的通識教育,有利于幫助人在社會生活環境中提升自身的情商素質,有利于大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至此,我們不難看出,通識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新模式,更是一種教育新思想。大學是學生在人生時間維度內提升情商素質的重要場所之一。大學在培養學生科學技能的同時,不應忽視以通識教育為核心的情商教育,這種教育理念有利于大學生發揮其自身潛力,促進其自身全面發展,促進學生情商素質的全面提高。
通識教育作為拓寬學生眼界的重要渠道,將多種思想、歷史、文化和道德的知識和觀念作為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內容傳授給學生,這是情商素質提升的基礎。
其次,通識教育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教育。人的全面發展既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之一,也是情商教育的培養目標。人的自由發展歸根到底是要求人依據自己的特長和潛力,擺脫固有模式的束縛,讓自身的知識技能與情商素質等各方面互相結合,讓自身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再次,通識教育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措施。通識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接受較為全面的技能訓練,提升大學生情商的全面素質,促進大學生的知識體系達到一個較為合理的層次。大學不僅應關注學生成績,還應重視通識教育對學生科學地認識世界能力的培養,幫助他們辯證地看待社會的發展。
最后,通識教育具有多元性特征。這種多元性的特征不僅體現在不同人對通識教育本身的認識,還體現在不同學校對通識教育教育方法的認識。與之相對應的,由于認識的不同導致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學校、不同學科內的通識教育的內容不盡相同,但這種不同都是建立在促進學生情商素質的全面提升的基礎之上。
二、通過通識教育提升情商素質的必要性
社會轉型期對人才素質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商無疑成為當代大學生人才素質培養的重要要素。李開復在《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信》中指出:“大家都認為在高新技術企業中領導的智商很重要,但實際上情商的重要性超過了智商?!敝巧搪浜蟮娜巳绻麚碛懈叩那樯桃惨粯幽軌虺晒?,所以對大學生情商的培養比智商更為重要。
(一) 根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當前大學生的情商缺失的主要表現:
(1)自我表現欲強,自理自律能力較弱。隨著社會經濟文明的進步和家庭經濟條件的好轉,當前大學生表現為較強的成人感和自尊感,過于關注自己的感受。上大學后遠離了父母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呵護和老師們在學習上的百般督促,來自家庭壓力和學習壓力減小了,自己支配的時間增多了,周圍的誘惑也增多了,自理自律能力較弱,對獨立生活感覺不適應。一些學生便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高校中每年都有不少的同學因沉迷網絡影響學習或違紀違法等原因影響學業、就業,乃至走上犯罪道路 。
(2)自我情緒性強,人際交往能力較弱。個人最基本的情商表現為對自身情緒的感知和管理、對人際關系的認知和判斷,它是決定個人情商高低的關鍵因素。有些大學生自我情緒性強,過多注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只是關注自己的優點,滿足于別人對自己的贊揚,個性叛逆,對老師和同學給自己的批評難以接受,甚至懷恨在心。情感體驗比較豐富強烈,有時因為一些小事情難以把握自己的情緒,表現為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遇事愛沖動,做事不顧后果。在與人交往時,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容易產生主觀臆斷,對他人缺乏包容心和同情心,事事斤斤計較,不懂得尊重別人和幫助別人。
(3)自我好勝心強,成功動機較弱。自我好勝心強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重要表現,而一旦經歷挫敗后表現萎靡不振、成功動機弱化。有些大學生表現出學習積極性不高,畏難情緒較重,缺乏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的進取精神,學習動力不足,如逃課、網絡成癮、抄作業、難以集中精力學習,考試作弊等現象屢屢出現,缺乏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在好勝心、挫敗感雙向維度擠壓力下成功動機弱化。
(4)自戀傾向性強,社會適應能力較弱。一些大學生由于個人職業發展目標模糊和對現實情況估計不足,出現了個人理想、職業期望和社會現實需求和人才市場制約的矛盾,表現在擇業過程中誠惶誠恐,茫然無措,悲觀失望,對職業選擇產生不穩定性,信心不足,甚至有業不就。更有的缺乏誠信,隨意違約,既耗費了自己也延誤了用人單位。有的就業心理準備不足,對失敗預測不夠,一旦遭遇挫折便心灰意冷,自暴自棄,對社會的一些負面現象容易擴大化,形成偏頗看法,甚至采取一些極端行為。
(5)自我意識性強,團隊協作精神較弱。團隊協作精神,是用人單位最為看重的能力之一。許多大學生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因為在家庭中地位優越,并且家庭成員一直較為忽視對孩子習慣養成的教育,造成他們自我意識強,習慣從個人角度考慮問題,性格固執、自私,過分注重個人得失,受不了半點委屈,對他人缺乏謙讓,在團隊中不善于與他人協作。
(二)通過通識教育提升情商素質的必要性
開展情商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新的歷史使命,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不但學生受益,而且社會受益,為社會的穩定和諧和國家的繁榮富強準備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大學生通過專業教育是無法實現情商教育,只有通過通識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情商教育的培養目標。
(1)對當代大學生加強通識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舉措。當代大學生大多精力旺盛,求知欲也非常強,對任何新鮮的事情都想接觸。但是目前社會文化多元化、市場經濟負面因素及家庭條件客觀狀況一直影響和沖擊著當代大學生的內心,導致了當代大學生經常會出現心理障礙問題,很容易對自我的情緒控制不好,從而出現壓抑、抑郁、焦慮和偏執等心理障礙。如果能對當代大學生分層、分階段地進行情商教育,就能幫助他們覺察出自己的情緒變化狀態,然后找出導致自我情緒問題出現的原因,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從而大力提高自我認知能力。
(2)對當代大學生加強通識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可以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當代大學生都是剛走出中學校門,然后慢慢要走進社會的群體,他們剛剛接觸社會競爭,大多都還是閱歷非常淺的,也沒有什么社會經驗。他們對于社會也缺乏深層次的感悟和認識,內心感受到的還多是學業、戀愛和就業等問題。如果不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情商教育,大學生就不能正確面對和順利解決馬上面臨的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就會讓他們形成心理障礙。而通過情商教育就可以有效疏導當代大學生因情緒而產生的壓力,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態度,有效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從而幫助他們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3)對當代大學生加強通識教育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他們的社會核心競爭力。當代大學生不僅僅要學好知識和技能,而且更要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自己抵抗挫折和解決困難的能力。對于正處在人格完善和能力培養關鍵時期的當代大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就可以幫助他們發現自己,做自己的情緒主人,學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只有能從容面對困難和挫折,有了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在日后的社會競爭中擁有過硬的核心競爭力。
三、通識教育提升情商素質的途徑
高等學校的基本職能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高質量的專門人才必然是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心智的人才。大學生正處在走向心智成熟的關鍵時期,高校作為情商教育的主陣地,對大學生情商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識教育通過對歷史的追溯與反省,對異質文化的比較、批判與吸收,對道德標準的辨析,對傳統文化的推陳出新,對藝術的欣賞與投入等幫助學生建立超功利主義的思想,建立其良好的道德良知,積淀其豐厚的人文底蘊,引導學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養和造就一批全面發展、敏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繼承、勇于創新、樂于奉獻、善于團結和交流的道德情操高尚、人格完善的社會合格人才。這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也能為學生智力因素的發揮起到促進作用,如藝術修養有助于創新靈感的發揮,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人品可以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和諧的人際關系,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
通過通識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情商素質是現在高校素質教育改革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育與訓練。
(一)開展通識教育,激發學習動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教師應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從而培養學生對學校、對專業的興趣確立正確的奮斗目標。哲學模塊教學,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人生觀、世界觀教育是培養和發展大學生高素質情商的重要途徑。一個情商發展健康的人,就會對人生有抱負,對社會有責任感,對人正直,遇事誠實,對學習與工作積極進取。
(二)開展通識教育,培養抗挫折能力,鍛煉堅強意志
當今的大學生心理抗挫折能力相對較弱。比如:學業競爭中受挫,人際交往中受挫,目標過高而受挫等。人文素質模塊教育引導學生面對挫折,迎接挑戰。大學生的意志培養關鍵在于學會面對挫折在從事創新活動中,不可能立刻享受到成功,需經過無數次的失敗,需要鍛煉自己堅強的信心、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這樣才能磨練人的意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三)開展通識教育,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教育
通識教育是一種積極的人生體驗和自我覺醒,要發揮學生在通識教育中的主體性作用和個性特點。它利用大學生善于自悟、自醒的特點,考慮大學生的主體性來編排通識教育計劃和教學要求,把學生的自我教育融入到通識教育的系統之中。通過閱讀經典的教育形式,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悅納自我。通過開展喜聞樂見的通識教育課堂活動,激發和培養大學生自信、自愛、自尊、自強的心理品質。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既要符合社會準則和道德規范,又要正確地分析和評價自己的性格特征。激發大學生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地評價自己,對自己的人生進行積極樂觀的創造。引導學生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啟發大學生的自我教育,主動改善與提高自己的情商素質。激勵大學生產生開發和更新潛能的動力,從而完善自我。
(四)開展通識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性格、加強團隊合作
培養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大學生實現理想目標順利成長、成才。一個與人和諧相處的人 能汲取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順利實現與別人的合作,獲取創新成果 ?,F代科學技術發展要求人具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善于與人相處的能力,通識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塊注重培養學生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鍛煉他們在團隊活動中的互相協作能力,學會尊重、寬容他人, 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學會反省自己,善于調節情緒。在共同協作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責任感和合作精神,塑造良好的性格,以適應現代社會生存、競爭和發展的需要。
(五)開展通識教育,創設新型情商訓練計劃,培養大學生自信心、增強競爭意識
大學生成才的關鍵在于自信,要做好每一件事情都要有自信。通識教育課程使大學生從心里感覺到老師的理解和贊賞,他們會樹立起很強的自信心,變得想學、樂學,能夠很自信地處理難題和探索未知,進而獲得創新成功。競爭是時代的要求,通識教育課程應加強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教育,從多角度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為他們樹立競爭目標獎優罰劣,讓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中有緊迫感,逐漸形成競爭意識。
通識教育除了需要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外,還需要創設新型情商訓練計劃,拓展情商教育有效的課外形式,提升大學生的情商水平。
大學生畢業后, 將在各自崗位上不斷迎接新的挑戰,他們會面臨復雜的環境、艱巨的任務,碰到障礙和挫折,這都要依賴于他們高質量的情商、他們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去披荊斬棘、開辟未來。如果大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就能夠完成高素質的情商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歷練, 構建其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就能為大學生今后適應社會、改造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史承軍.強化情商培養 提升創新素質[J].職教論壇,2012(17):98.
[2]徐獻紅.試論情商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J].職業技術,2008(9):89.
[3]蔣蘇苓.理工科院校實施人文通識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4):80.
[4]李開復.與未來同行[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0.
[5]胡盛華.當代大學生情商缺失和情商素質培養[J].九江學院學報,2011(3):117-118.
[6]徐 微.當代大學生加強情商教育的必要性及對策探析[J].青年文學家,2011(1):174.
[7]劉茂福.大學生的情商問題及情商教育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0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