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8 02:55: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數學課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等數學;微課;教學方法
隨著高校擴招步伐的加快,我校近十年的生源數量急劇增加,每年修高等數學課的學生數在4500人左右,而數學系承擔高等數學課教學任務的老師不足20人,每個教學班學生數平均在140人左右,這種大班教學的現狀在近幾年內很難得到改變.大班教學很容易造成老師對學生的管理不到位,學生遲到、曠課現象時有發生,老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了解很少,甚至老師很少能叫出班上學生的名字,更不要說和學生建立深厚的師生情誼.自古道:親其師,信其道!可相對淡漠的師生關系很難在這里發揮積極作用.學生對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已不再感興趣,而在這幾年興起的微課由于其自身具有的較大優勢而很受學生的喜愛.我校在把微課引入高等數學課中做了較好的嘗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對此總結如下:
一、目前高等數學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知識的探索過程
高等數學是理工科學生的一門側重培養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基礎課.現行教材是經過邏輯加工的、完成了的數學形式,是一個嚴格的演繹體系,大多呈現出一種由“概念一公式(定理)一例題”所組成的數學體系.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更多地追求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邏輯的嚴謹性,而很少涉及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定理)的發現過程、解題的探索過程,呈現給學生的是完整的結論和滴水不漏的嚴格證明.至于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對學生來說基本上是拿來主義,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整個教學過程缺少了師生共同探索的環節,看似完美的課堂實際上少有新意和創新.正如有人說數學家們曾經火熱的思考只剩下了冰冷的美麗.
(二)注重學生共性而輕視學生個體能力差異
一個班級里的學生來自于很多不同省份,學生入學成績也有很大不同,不同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著很大的差異.而現在的高等數學教學中,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對授課學時、授課內容都做出統一規定.不論學生稟賦如何,所有學生統一齊步走,統一的要求造成老師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視而不見.統一的要求對基礎很好的學生來說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消化不良,跟不上老師的進度.這種情況的延續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形成了很大的障礙.
(三)重視知識傳授而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高等數學教材已沿用近四十年(同濟大學第一版編寫于一九七八年),現在使用的是同濟第六版(編于二六年).雖然經歷五次改版,但更多的是概念表述的嚴謹化和部分知識點的刪減,很少增加實際應用的題.老師在課堂上更多的時間在講理論推導和定理證明,對于所學知識的應用很少涉及.學生在學習中也很少有人問為什么要學這個知識點,這個知識有什么作用等問題,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脫節很大.
二、認真學習微課制作方法,提高微課制作水平
針對我校高等數學教學存在的以上諸多問題,我系高等數學課任課教師在系主任的組織下,積極探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特別是進行了如何利用微課進行高等數學輔助教學的研討,并組織十余名高數任課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微課制作,具體做法如下:
(一)集體學習,理解什么是微課,以及微課有哪些特點
微課又稱微課程微課(Miro-Course Online Video),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境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其特點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即短小精悍,“短”是指視頻時間短,“小”是指教學主題小和資源容量小,“精”是指教學設計精巧、教學活動精彩,“悍”是指交互性強,應用面廣。
對微課的實質和特點的了解對后面微課的制作前提.
(二)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微課類型
高數課教學內容多,全書分上下兩冊,共計十二章內容,我們根據教學內容的差異對制作的微課進行分類,并對每一類微課提出了各自的側重點,具體總結如下:
1.新授類微課,著重于講解新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并主要用于翻轉課堂.老師針對新課內容中的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難點知識點做成微課,提前傳給學生,讓學生提前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實現了課內外的反轉;
2.習題類微課,著重于講解典型習題或較難的題,主要用于彌補習題課的不足.老師精選例題,針對一個例題制作一個微課,學生通過觀看例題教學的微課,對于例題解法的理解會有更大的提高,而且可以隨時反復觀看,避免了下課后沒有了板書,沒有了老師的講解而沒法及時把問題搞明白;
3.問題解決式微課,著重于針對難點、疑點來講解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作用是答疑解惑.老師針對章節中的難點知識和學生容易搞混的知識點制作微課,對難點知識進行逐步剖析,學生通過微課的形式反復觀看,同時對一些易錯的知識點,以及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復習類微課,著重于重要概念、重點難點、知識脈絡,主要用于章節復習.老師通過制作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再通過微課的形式制作成視頻,把每章的知識體系、知識脈絡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復習時更容易抓住重點,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
5.思想方法類微課,著重于介紹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領悟數學精神.老師通過歸納整理高等數學課程中所包含的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特別是極限思想、微積分思想、化歸、類比以及數學建模思想,針對一種數學思想方法制作一個微課,并通過具體的例子加以說明,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三)精心進行教學設計,提高微課制作水平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并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要聚焦教學的主要內容,應圍繞主題和教學目標進行內容取舍,確保內容的科學性.同時要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授課類型選擇教學策略,教學步驟清晰,一般要包括引入一主題講解一小結或反思.在進行微課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微課與普通課程教學設計的區別,微課并不是傳統課堂的一個部分或一個環節.決不能重復于傳統的知識講解,否則微課就變成短課時的課堂,和傳統課堂比起來只是時間短了.此外在教學設計中還要特別注意要合理使用教具以及應用多媒體視聽技術.不要為了震撼的視聽效果而有意地加入各種多媒體視聽技術,還是要根據需要合理使用多媒體視聽技術。
一、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結課存在的問題
1.沒有結課或者對于結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進行歸納總結,沒有讓新知識很好地融入到學生實際認知的結構體系之中。有的僅僅是對于數學知識進行淺層次地總結,沒有更好地總結數學學習方法以及對知識點的歸納。
2.結課的方法過于單一。有的只是照本宣科地進行一遍板書學習,或者是一些重點標題和重復一遍講述的內容。有的教師結課的語言冗雜拖沓,這就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有的教師在下課鈴響了之后,還在繼續進行總結,實際教學效果很差。
3.有的結課形式遠遠大于內容,實際收到的效果微少,沒有達到重點突出,有效加深印象以及強化記憶的目的。還有的小結前面有伏筆設疑,后面沒有清晰地解釋,讓整個課程變得斷斷續續,沒有延續的邏輯性。
二、現今盛行的幾種課堂結課的方法和評議
1.最常見的結課方法
最常見的是概括總結的結課方法,就是在數學課即將到達尾聲的時候,教師主動地對數學知識和方法進行梳理概括,讓學生可以迅速地掌握本章節的重點和教學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實現知識的系統化。與此同時,把一些新的知識和新的學習方法引入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之中,讓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掌握新知識的愉悅心情。
評議:概括總結的結課方法,適合在新知識密度很大的章節中進行。這樣的方法除了需要對課堂講授的要點和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之外,還需要采用類比、對比等方法來有效地豐富總結的手段。
建議:概括總結式的結課方法需要根據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進行合理地設計。在一些基礎知識不夠好的班級,就應該側重于鞏固基礎知識,不要過于拔高,注意總結性語言要具有藝術性。
實例:教師在講解“因式分解”這一章節時,因式分解的方法很多,學生一般不能及時準確地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操作。這就需要在小結的時候,做好對多項式特點的分解,總結為“一提二套三分組,十字相乘細評估”,并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具體闡述。
2.最不被推薦的結課方法
簡易式的結課方法是最不被推薦的方法。這樣的方法也就是教師在整個章節結束之后,只是簡要地說一句“我們今天的課就到這里為止”類似的話,就結束了自己的整個教學。
評議:簡易式的結課方法是教師懶惰和不負責任的體現,這樣的方式沒有任何感彩,不能有效地啟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更沒有很好地提煉和升華課堂的內容,讓實際聽課的學生容易出現一種松散的情緒,這既不利于學生的智力發展,更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和學習習慣。
建議:如果實際的教學之中,因為課時緊張,沒有充裕的時間來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周密細致地總結,教師在總結時可以采取“口訣小結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進行濃縮,讓一些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這樣的方式不僅會讓學生記憶深刻,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例:我們在講完“不等式的解法”之后,把不等式組的解集在數軸上的取值規律編成實用的口訣:“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大小取交叉,大大小小是空集?!?/p>
3.最具懸念的結課方法
設置懸念式結課方法就是在課堂臨近尾聲的時候,教師及時地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設置懸念,誘發思考,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可以實現思維和能力的縱深發展。
評價:設置懸念的方法,需要注意語言的幽默,讓語言具有啟發性,設置一些自然的懸念,從而激發學生進行思考。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龍菲爾德(LBloonfield)說:“數學不過是語言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言:“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而語言的學習是離不開閱讀的,所以,數學學習不能離開閱讀。那么,如何閱讀數學書呢?
1 培養認真細致的看書習慣:數學語言精練、語句嚴謹、符號多,包含許多公式、公理、定理、概念、圖表等。所以閱讀時要求做到對每個句子、每個名詞術語、每個圖表都應細致地閱讀分析,領會其內容、含義。特別對新出現的數學定義、定理一般不能一遍過,要反復仔細閱讀,并進行認真分析直至弄懂含義為止。千萬不能像閱讀一本小說或故事書那樣,不注意細節,進行跳閱或瀏覽無趣味的段落。
2 培養勤思多想的看書習慣:數學語言抽象、邏輯性強,前言后語聯系強,具有“言必有據”的特點。所以進行數學閱讀,不但要理解數學材料中每一個字、詞或句子,領會其內容、含義。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數學含義,體會到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并能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達到對材料的真正理解,形成知識結構。
3 培養讀寫結合的看書習慣:數學的許多概念、定理、公式等都要求記憶,而書寫可以加快、加強記憶。所以進行數學閱讀時,對重要的內容經常通過書寫或作筆記來加強記憶:其次,數學教材簡約,數學推理的某些步驟常省略,運算證明過程也常簡略,從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大,這也要求用紙筆演算推理來“架橋鋪路”,以便順利閱讀;另外,數學閱讀常要求從課文中概括歸納出一些東西,如解題格式、證明思路、知識結構框圖,或舉一些反例、變式來加深理解,這些往往也要求讀者以注腳本的形式寫在頁邊上,以便以后復習鞏固。
二、培養“會聽數學課”的習慣
初一學生剛進入中學,普遍反映學數學較為困難。我覺得初中階段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學會聽數學課。所以,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是初一學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養成“想聽課”的習慣
想聽課,即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準備的習慣,讓自己盡快進入課堂聽課狀態。(1)心理準備:數學課往往較枯燥,有的學生一上數學課就覺得膩煩。所以在心理上一定要做好心理暗示,讓自己喜歡數學課:(2)知識準備:儲備好學習新課所需的舊知識;(3)物質準備上數學課需要的數學書、練習本、筆記本、作圖工具等;(4)身體準備:精神好,精力充沛。
2 培養“聽懂課”的習慣
聽懂數學課的關鍵是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做到:聽講專心――思路清晰――及時提問――當堂掌握。學生在聽課時力爭做到“四個超前”:①超前想:老師寫出課題后,能在老師講解之前,想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②超前做:老師寫出例題后,能在老師講解之前,發現思路,甚至做出結果:③超前總結:老師做完解答后,能在老師講解之前,對解答過程進行反思,做出總結;④超前提問題:老師做出總結后,能在老師講解之前,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研究問題。
3 形成“懂聽課”的習慣
“懂聽課”,即學會了聽懂數學課的方法,是最有效的聽課方式。在聽課前,能堅持預習,做好預習筆記,并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在課堂上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聽課時思路清晰,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適時提問;對課堂練習能當堂完成,及時糾錯,當堂掌握;在課后,能回憶課堂的主要內容,整理聽課筆記,對課堂遺留的問題能及時解決。
三、培養“做好數學作業”的習慣
初一學生從小學升到初中,由于知識量加大,知識綜合性加強,知識系統性加強,數學作業的量和難度也自然加大,初一學生普遍感到做數學作業較為困難。那么,怎樣才能做好數學作業呢?
1 做好作業前的準備
做作業的目的:一是鞏固所學知識,二是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所以做作業前必須先深入復習,抓住所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掌握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把定義、定理、公式在理解的基礎上都記住,并對某些問題深入思考,以求透徹理解和靈活運用。這樣,做作業時才會有解題思路,或有自己的創新解法。
2 養成獨立思考的作業習慣
做作業貴在獨立思考。不經過認真思考獲得的知識是不扎實的,“懂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對不會做的題目,要多變換角度去思考、嘗試,設法溝通已知與未知的聯系,直到實在解不出時,才和同學討論或問老師,直到把它徹底解決。千萬不要抄作業,給老師發出錯誤信息,認為同學們掌握了,就不評講了,把問題掩蓋過去。
3 養成“一氣呵成”的解題習慣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3―0086―01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督導活動中,我認識到一堂好的數學課應當是一堂問題課,一堂實踐課,一堂答疑糾錯課,最終是一堂學生認識的升華課。教學過程應當是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引導和啟動過程,是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的指導下得以鍛煉的過程,是學生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是學生學習和認知方法的養成過程,也是學生的收獲過程。下面,筆者就結合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一堂數學課應當是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問題課”
數學離不開問題,問題是數學的“心臟”。為此,教師要善于把教學目標滲透在若干個有趣且容易接受的問題中,使學生在對這些問題的積極思考中完成教學目的。評價一堂數學課,首先應看教學是否有問題提出,看教師是否在課堂留下問題讓學生思考?是否留下空缺讓學生去補充?是否設下關卡,引導學生去攻破?是否鼓勵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其次,應看問題設計是否具有目標性和可行性?是否具有難度而又一躍可得?有了切合學生實際水平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情感,才能使教學過程充滿猜想、驚訝、困惑、期待和發現,才能使緊張的沉思、激烈的爭論、迫切的尋找反例和證明的欲望占據課堂四十五分鐘。最后,應看問題設計是否具有啟發性。教師設計的問題應促使學生“登高遠望,高屋建瓴”,深刻把握問題實質。教師應提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比如,從這一條可以得出什么結論?這一結論與所求所證有何關系?要解決問題還需要什么?所缺條件能否從已知或圖形中得到?學生從這些問題中受到啟示,經過認真思考就能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從中學到有利于今后解決其他問題的思維方法。
二、一堂數學課應當是對學生思維的一次實踐課和訓練課
一節數學課總要教給學生一些東西,比如對一個定理的教學,傳統的教法是教師承包定理全部推導過程,學生只是被動承認和接受,沒有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不能把握教師思維過程,弄不懂為什么這么想、這樣做?于是在作業和練習中生搬硬套。這種做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事實上,每一定理的發現都不可能是一時一地的妙手偶得,多有千辛萬苦、艱難曲折的過程。這時不妨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身經歷定理的發現和證明過程,飽嘗失敗的辛酸,領略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思維得到鍛煉,能力得以發展,意志得到磨練,增強學習的信心。同時只有通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發現總結的東西,才有可能算得上是理解的東西,記憶才會長久。
三、一堂數學課應當是對學生認識過程的一堂答疑糾錯課,是師生情感的交流課
任何一堂課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教師的問題提出后,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不應急于問結果。對有難度的問題,還要根據學生的反應看是否有必要降低難度。若學生確有困難時,或通過轉換角度降低難度,或略加暗示。同時教師還應從學生的神態、表情中去觀察、揣摩學生心理,準確把握學生思維進展程度,確定相應的對策,以便有效地指導教學。不可避免,學生解答常常會出現許多錯誤,為此,教師要尊重學生,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要巧駁謬誤,暗指正道,使全體學生都從剖析錯誤的過程中,吸取教訓,提高認識,把握實質。教師要從學生“答”中切中“脈搏”,掌握“病情”,學生要從教師“導”中獲取“良方”,糾正偏差,因此,一堂數學課應當是對學生認識過程的一堂答疑糾錯課,是師生的情感動態交流課。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總結
1、啟發性總結。啟發性總結,就是在學生掌握了課堂講授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啟發性問題作結。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得的知識得以條理和升華,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在課堂結尾時,教師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不作解答,留給學生課余時間去思考、印證,以造成懸念,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從小培養孩子熱愛數學的興趣。如在學習“圓周率”后,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一些老木工經常說:“一尺圓三寸”,這句話在數學上有什么樣的道理?如果按照我們今天學習的計算方法,要做一個直徑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總寬度約是多少?這樣,既鞏固了本節課乃至本階段的學習內容,又讓學生把數學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大時事等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了單一枯燥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發展思維能力。
2、概括性總結。這種總結方法是絕大多數教師采用率最高、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每節課結束時,為了讓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準確簡練的語言,對該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提綱契領的說明,并對教學重、難點和關鍵問題加以概括、歸納和總結。這樣可給學生留下系統、完整的印象,在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鞏固新知識的同時,還能為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基礎和動力。這種總結方式,多用于新授課。在一節數學課里,或者為了形成某一個數學概念,或者為了確立某個法則、性質,或者為了講授某種數學方法,課堂總結時,將新授內容歸納、概括、梳理,實有必要。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快速、精煉地再現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起到深刻理解、鞏固、強化知識的作用。如,在教學幾種專用名稱百分率問題時,其名稱和公式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廢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們分別又有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何交給學生一條“繩子”,讓學生把零散的知識“捆”起來,輕松地“背”著走呢?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共同總結出“求誰的百分率,就用誰除以相關的總數量?!备爬ㄐ钥偨Y,要簡明扼要,畫龍點睛。這樣做,既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能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懸念性總結。文學作品中的“懸念”,可引人入勝,激趣。數學課的總結,也可以通過巧設懸念,撥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特別是前后聯系非常密切的教學內容,可考慮設置懸念。例如,一位教師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教學中,給學生一道只有條件、沒有問題的不完整的題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弊寣W生思考,根據這樣的條件,可以提出哪幾個問題。學生提出了六個問題:男生占女生人數的百分之幾?女生占男生人數的百分之幾?男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女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男生人數比女生多百分之幾?女生人數比男生少百分之幾?對前兩問,讓學生口頭列式教師板書;中間兩問讓學生書面列式集體訂正;對后兩題告訴學生放在下節課研究,還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均放在下節課研究。這樣做使一題多變做到了適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下節課做了鋪墊。
4、趣味性總結。課堂總結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學生感到乏味,設計一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課堂總結,能使學生調節疲勞,保持學習興趣。通過與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有關的音樂、童話、故事,或是看錄像、聽兒歌、詩朗誦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音樂之間和諧而統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結束一節新課的學習。教師可以把一節課知識的重點、關鍵編成歌訣。如,“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學后,教師可以這樣幫助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外移幾,里移幾,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補‘0’莫忘記,上下點點要對齊?!绷硗猓n堂總結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也是饒有興趣、大膽而有益的嘗試,即在總結時運用新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總結
1、啟發性總結。
啟發性總結,就是在學生掌握了課堂講授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啟發性問題作結。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得的知識得以條理和升華,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在課堂結尾時,教師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不作解答,留給學生課余時間去思考、印證,以造成懸念,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從小培養孩子熱愛數學的興趣。如在學習“圓周率”后,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一些老木工經常說:“一尺圓三寸”,這句話在數學上有什么樣的道理?如果按照我們今天學習的計算方法,要做一個直徑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總寬度約是多少?這樣,既鞏固了本節課乃至本階段的學習內容,又讓學生把數學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大時事等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了單一枯燥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發展思維能力。
2、概括性總結。
這種總結方法是絕大多數教師采用率最高、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每節課結束時,為了讓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準確簡練的語言,對該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提綱契領的說明,并對教學重、難點和關鍵問題加以概括、歸納和總結。這樣可給學生留下系統、完整的印象,在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鞏固新知識的同時,還能為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基礎和動力。這種總結方式,多用于新授課。在一節數學課里,或者為了形成某一個數學概念,或者為了確立某個法則、性質,或者為了講授某種數學方法,課堂總結時,將新授內容歸納、概括、梳理,實有必要。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快速、精煉地再現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起到深刻理解、鞏固、強化知識的作用。如,在教學幾種專用名稱百分率問題時,其名稱和公式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廢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們分別又有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何交給學生一條“繩子”,讓學生把零散的知識“捆”起來,輕松地“背”著走呢?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共同總結出“求誰的百分率,就用誰除以相關的總數量。”概括性總結,要簡明扼要,畫龍點睛。這樣做,既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能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懸念性總結
文學作品中的“懸念”,可引人入勝,激趣。數學課的總結,也可以通過巧設懸念,撥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特別是前后聯系非常密切的教學內容,可考慮設置懸念。例如,一位教師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教學中,給學生一道只有條件、沒有問題的不完整的題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讓學生思考,根據這樣的條件,可以提出哪幾個問題。學生提出了六個問題:男生占女生人數的百分之幾?女生占男生人數的百分之幾?男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女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男生人數比女生多百分之幾?女生人數比男生少百分之幾?對前兩問,讓學生口頭列式教師板書;中間兩問讓學生書面列式集體訂正;對后兩題告訴學生放在下節課研究,還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均放在下節課研究。這樣做使一題多變做到了適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下節課做了鋪墊。
4、趣味性總結
關鍵詞:數學;專業課;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都是以課本為基礎的,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一些適當的變化。但是在中職學校,由于中職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差異性,要求中職教育不能在課本的基礎上進行一些適當的變化。而是要我們找到新的方法,來應對中職教育,特別是數學學科。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理工科專業(如數控技術應用、電子專業等)與專業結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筆者就以案例來進行分析和總結。
筆者所教授的課程為數學,分別是數控技術應用和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在上學期的教學中有一段時間筆者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平時上課比較認真的學生現在上課的時候有一點不知所措,平時上課表現一般的學生現在竟然開始睡覺。經過和大部分學生的交談,了解到由于他們在聽課的時候覺得數學這門課程和他們的專業沒有多大關系。經過筆者的反思,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以課本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一些適當的變化。怎樣才能使學生覺得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并和他們的專業學習密切相關呢?
經過思考,我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了如下調整(以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為例):首先,上課之前對學生的專業課課本進行研讀,從中提取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如公式、方法等信息。其次,讓學生的專業課任課老師將專業課本中,與數學有關或學生遇到的問題是由于數學知識缺乏所導致的一類問題,以書面的形式反饋給筆者。再次,筆者讓學生把他們專業課學習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以書面的形式反饋給筆者。最后,筆者結合以上得來的信息,將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進行有機的結合,在數學課上進行新的教學嘗試。在這個過程中筆者發現原來專業課中的數學內容還不少,比如,在《電工基礎》這本書中有數學中的科學計數法、三角函數等相關內容。其中有一節課是這樣的:在筆者進教室之后宣布:“這節數學課把你們的《×××》專業課本拿出來,我們來上一節數學課?!睂W生都很納悶,就問“老師,上數學課我們為什么要拿《××××》這本書”我故意不回答。這時候我發現所有的學生都非??释胫澜酉聛砦視趺醋觥=酉聛砦易屗麄儼选丁痢痢痢痢贩健另?,這時候我發現學生的好奇心更強了,都非常認真地把課本翻到我指定的頁面,帶著疑惑的眼神認真地尋找著。這時有個學生問我:“老師,你這節課要給我們上《××××》嗎?”我故意回答“是的,那你們一起來看一下我上《××××》怎么樣,好不好?”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好!”開始上課了,我給他們講了這一頁的一個公式的推導,其中牽扯到一個數學問題,當講到這類問題的時候剛好數學課本上把這個問題歸結到了一課。我就順水推舟把這節課講完了,公式的推導相當于這節課的一個導入。在講課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興趣非常高,課后在和學生談到這節課的時候,幾乎每個學生都要求在今后上數學課的時候,與他們的專業知識結合,這樣他們學習數學的時候才會很
輕松。
為什么按照“以課本為基礎的,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一些適當的變化”的教學方式和“數學與專業知識結合”的教學方式教學,學生的變化會這樣大。筆者分析原因有下面幾點:
1.學生的情況
中職學?,F在大規模招生,有一部分學生是沒能考上高中才來職校就讀的,他們對自己所選的專業并不了解,有些甚至專業都不是自己選的和自己喜歡學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起點低、差異大、厭學現象嚴重。與這些差異相對應的,是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識水平和態度之間的差異,很多學生害怕數學,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濃、動機不強、信心不足。
2.教學內容的情況
據調查,75%的學生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和專業課學習的需要;22%的學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數學素質;3%的學生是為了升學。大部分中職數學課是以瑣碎的知識性傳授為主,缺乏與專業相結合的應用性內容。而絕大部分學生學習數學是以應用為目的。
學校應該立足本學校所開的專業課特點,確定不同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數學內容,使數學教學能聯系實際,突出專業個性。中職數學教學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即基礎的數學、實用的數學、發展的數學。基礎的數學是中專數學最基礎的知識與內容,是不同專業、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要學習與掌握的最基本內容(可考慮在第1學期內學習),可以使更多的學生學得會、用得上。實用的數學是在完成基礎的數學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就業方向學生的專業特點而選學的數學內容(可考慮在第2學期內學習)。實用的數學強調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強調實用性,特別是與專業相關的應用。
專業學習是職業教育的特征,數學作為一門文化課,要發揮其工具性的功能。所以,要求中職數學課教師授課時合理補充相關專業的應用性教學內容。首先,應從學生所學的專業中挖掘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的結合點。其次,要求數學課教師在教學中合理補充數學知識,為專業課教學做好鋪墊。
總之,學生只有看到數學能夠應用到專業以及實際中去,才能獲得學習的動力,提高數學素養。作為教師,應該正視中職數學教學的客觀實際,結合所教專業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進行教學,使數學課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景斌.數學[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