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5: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司考察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考察情況
在山東期間,考察了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本部、青島供電公司、煙臺供電公司、威海供電公司、蓬萊供電公司、濟南供電公司、曲阜供電公司,了解了企業概況,參觀了客服中心、調度、變電工區、多經企業等部門和單位,與各單位領導和主要生產部室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并重點對同業對標指標管理和工程管理情況進行了交流學習。
(一)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及其地市供電公司的基本概況
1、山東電力集團公司
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總部設在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公司現有職工4.5萬人,下屬17個市供電公司,對全省91個躉售縣供電企業進行代管。
山東電網是以30萬kW和60萬kW機組為主力機型、500kV和220kV輸電線路為主網架的現代化大電網。1996年,山東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戶戶通電。20*年,山東省全社會用電量完成1640億kWh,公司售電量完成1188億kWh,實現電力銷售收入499.22億元。集團公司位列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大型工業企業第14位,《世界商業周刊》公布的20*年中國能源200強第10位。
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是全國第一家“中國一流管理的電力公司”。近些年來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中國企業管理杰出貢獻獎”、“全省文明行業”、“全國雙文明電力公司”等榮譽。
2、濟南供電公司
濟南供電公司是山東電網轄區內的大型一流供電企業,擔負著濟南市11個區(縣、市)的供電任務,電網覆蓋面積一萬多平方公里。共有員工1436人,20*年完成售電量115億kWh。供電可靠性、電壓合格率、線損率三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在全國省會城市供電企業中保持領先水平。濟南公司積極推進電網管理自動化系統、營銷管理自動化系統、數字電網“三大系統”建設,城區電纜化率92.9%,共有41座變電站實現無人值守,全面實現城區配網自動化,自動抄表率達86-90%,在全國多數城市電荒嚴重的情況下,保證了濟南電網的安全、可靠、連續運行,沒有出現拉閘限電現象。建立了配電地理信息系統。數字電網系統將所有實時系統互聯為一個統一的平臺,全部電網信息和營銷信息實時顯示、在線統計和查詢。20*年新增變電容量1*0MVA,新建110kV、220kV項目10項。開展了優質服務向移動、網通學習對標工作;開展了組織變革與流程再造;營銷與地調合一,實際了限電不拉路;樹立了“只要您一個電話,其它的事由我來做”的服務理念,建立了“彩虹條”服務監督卡;與8家銀行聯合設立了61個網點收費,方便客戶繳費;設立了供電網站,向全社會公開開放。建立了大學生實踐導師制度和首席專業技師制度。
公司相繼榮獲“國家電力公司雙文明單位”、“全國一流供電企業”、“城網建設與改造先進單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山東電力‘彩虹工程’先進單位”、“濟南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人培訓班、干部進修班、高級主管研修班等等,促進物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舉辦的物業經理人培訓班共有8大類86門學科。如在通論類中包括管理計劃的擬訂、執行與控制,如何招募人員,如何督導指揮與控制、如何建立圓融的人事關系、如何解決糾紛沖突,如何溝通與協調等等;行政類中如何辦好員工考核,作業檢查與巡檢要領,排班作業與加班費計算,如何撰寫簽呈、報告、公告、記錄以及電腦咨詢系統之應用等等;在專業類清潔環境方面,有環境衛生與美化、清潔維護作業準則、主要清潔工具使用要領、清潔用品特性及使用要領等等??颇糠植际衷敿殹T偃绺咝凼泄⒋髲B管理維護商業同業公會1998年8月起組織培訓物業管理事務人員訓練班15期、設備安全服務人員培訓班13期、防火避難服務人員訓練班12期等共培訓上千人。從他們提供的資料看,一般員工受訓的共同科目有5個,事務性工作的專業科目有5個,消防員工專業課目有4個,設備安全類技術服務專業科目有3個。
關鍵詞:證券業;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
中圖分類號:F830.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1-0076-02
一、中國證券業的SCP范式分析
(一)中國證券業市場結構分析
所謂市場結構,是指特定的市場中企業間在數量、市場份額、規模上的關系以及由此對市場內競爭程度及價格形成等產生影響的產業組織特征。描述市場結構的指標很多,主要有市場集中度、規模經濟、市場進入和退出壁壘和產品差異化等。
1.市場集中度。市場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場或產業中少數幾個較大的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的大小。一般來講,某一市場集中度越高,則少數企業所占市場份額越大,壟斷程度越高。測量市場集中度的最基本的指標是CRn指數。該指數指某行業中前n家最大企業的有關數值的行業比重。指數值越大,表明該行業中壟斷程度就越高。
據統計,在2000―2004年、2006―2007年間證券公司的競爭程度呈現逐步提高的趨勢。且中國證券公司在規模上的差距還很大,2007年中國注冊資本最大的證券公司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67.1576億元,而最小的證券經營機構齊齊哈爾市證券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僅為1 000萬元,前者是后者的600多倍。對比中國證券公司注冊資本的CR5、CR10、CR20可以發現,中國證券公司并沒有形成寡頭壟斷,處于前二十名的證券公司競爭力旗鼓相當,因此中國證券業市場表現出數量多、規模小、經營分散的局面,競爭異常激烈,這一結論也符合中國證券業市場的實際情況。
從證券公司的承銷業務和經紀業務集中度來看,由于中國證券公司的服務業務主要集中在以上兩項業務上,所以研究這兩種業務的集中度能夠較好反映證券業市場結構的特征。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承銷業務市場結構屬于D型(準中寡占產業),即集中度相對較高。和經紀業務相比,承銷業務市場處于明顯的壟斷狀態。二是經紀業務市場結構尚處于E型(低集中產業),屬于明顯的競爭狀態。三是營業收入結構介于D型和E型之間,營業收入結構呈現此起彼伏的狀態。四是中國證券承銷業務和經紀業務集中度逐年提高。
2.規模經濟。隨著證券公司凈資產規模的增長,其業務總量和利潤總額也成倍的增長。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證券公司的生產能力過剩,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事實,一方面中國證券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事實上,98%的股票投資者都同時持有深滬兩市賬戶,造成中國的股票投資者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另一方面也顯示中國證券市場吸引投資、引導投資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因此,中國證券業并沒有真正實現規模經濟。
3.市場壁壘。(1)進入壁壘:一是政策和法律壁壘?!蹲C券法》規定,“設立證券公司,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準,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不得經營證券業務。”二是必要資本壁壘。中國《證券法》規定綜合類證券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經紀類證券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為5 000萬元人民幣。三是規模經濟壁壘。小券商如果沒有市場細分后的特色優勢服務,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2)退出壁壘:一是政策性的退出壁壘。因為一方面證券行業較高的進入壁壘直接造成了證券公司的經營許可權成為重要的“殼資源”,有關利益方特別是當地政府不會輕易放棄。另一方面委托理財業務和經紀業務中的保證金具有一定的社會性,也會影響當地政府的形象。二是沉沒成本性退出壁壘。證券公司的各種營業設施具有一定專用性,退出市場時有一定轉讓損失,即沉沒成本。
4.產品差異化。(1)證券公司主觀差異和客觀差異小。證券公司之間的客觀差異主要體現在不同的證券公司在證券市場的業務類型,中國證券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證券承銷和經紀服務兩塊狹小的領域,業務趨同,承銷和經紀業務服務能力上的差異微乎其微,各證券公司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基本上是一種無差別的產品。品牌、廣告和推銷能行為構成主觀差異的主要方面,但是各證券公司商信譽度差別不大,因此證券公司橫向和縱向差異度都比較小。(2)證券公司地理位置差別大。地理位置的差異能引起證券公司之間的業務差異,如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以及不同位置的營業部。中國證券公司的橫向差異和縱向差異度比較小,而在地理位置上表現出相當大的差別。
(二)中國證券業市場行為分析
1.價格行為。由于中國券商之間的產品差別化程度比較低,券商之間大多采用價格競爭戰略,即通過傭金的價格戰來吸引客戶而排擠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一些中小型券商為爭奪客源,不斷壓低傭金比例,少數券商甚至打出了“零傭金”的旗號。這些熱衷于打價格戰的中小券商大體上主要是由以下三類公司組成:一是剛剛增資擴股,手里有大把現金的券商。二是網上交易和銀證通有全國品牌的券商。三是選擇自己所占份額處于弱勢的地區打價格戰的券商。
2.非價格行為。(1)兼并行為,中國證券行業的兼并主要集中在橫向兼并。國內證券公司的第一次兼并浪潮出現在1996―2000年期間,在政府力量的主導下造就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券商。中國證券市場雖然已經形成了若干主導證券公司和一大批中小證券公司,但是至今沒有形成一兩個市場領導者,由于資本集中度低和業務集中度偏低、市場競爭相對低效,阻礙了證券業的健康發展,沒有形成較為穩定的市場結構。(2)多元化經營,目前中國證券公司業務逐漸多元化,主要利潤來源除了經紀業務外還包括投行業務(主要是IPO、資產管理業務、創新業務三大塊)。(3)混業經營,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在政策上已逐步放松了對分業經營的管制,面對目前中國正從分業經營模式逐步走向混業經營模式這一現象,理論界提出了在堅持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的框架下,通過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控股或參股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的方案。證券業與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品種互相滲透已經成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金融創新的熱點之一。
(三)中國證券業市場績效分析
1.行業成長性分析。在2000年中國股票總市值占GDP比重為53.79%,超過了50%,此后,這一比重又是一直下降的,到2005年股票總市值僅占GDP的17.61%。而在2005年底隨著股權分置改革工作全面推出,在證監會加強上市公司監管、提高清償力度、人民幣升值等一系列利好的因素影響下,到2006年,這一比重又大幅度提升。但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2005年底美國股市市值占GDP比重高達130%,東盟國家是70%~80%。由此可以看到,中國證券業的發展仍舊處于起步階段,離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2.行業利潤分析。據分析,中國2004年中國證券公司是虧損的,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恢復發行,中國證券行業實現營業收入約600億元,凈利潤257億元,扭轉了全行業四年虧損的局面。2007年中國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增長,實現凈利潤1 901.72億元。
二、主要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主要結論
1.對證券業市場結構的研究說明,中國證券公司承銷業務的集中度呈現承銷業務市場結構屬于D型(準中寡占產業),即集中度相對較高。經紀業務市場結構尚處于E型(低集中產業),屬于明顯的競爭狀態。隨著近幾年證券業大規模重組的興起,預計市場集中度會有所提高;中國證券業沒有實現真正的規模經濟;政策法律制度壁壘森嚴;證券公司產品差別化程度主要表現在各證券公司主觀差異和客觀差異度小、地理位置差別大。
2.對證券業市場行為的研究說明,由于中國券商之間的產品差別化程度比較低,券商之間大多采用價格競爭戰略,即通過傭金的價格戰來吸引客戶而排擠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經紀業務競爭激烈,證券公司除了運用價格策略,更多的運用非價格手段,如兼并、多元化經營、混業經營等。
3.對證券業市場績效的研究說明,證券業的績效低下,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不穩定,歷年的利潤收入波動較大。券商的盈利能力與市場結構和行業規模之間沒有明顯的相互關系,但是與證券市場的總體收益率、國家政策、全球經濟狀況存在較強的相關性。
(二)政策建議
1.進一步深化制度創新,大力推進證券市場的規范經營,為證券公司的業務擴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從政策上鼓勵證券公司以市場化手段,進行兼并重組,以存量資本調整彌補增量資本的不足。
2.完善治理結構,強化證券公司的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管。在提高證券公司的經營績效的同時,還可以加強證券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以及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使得中國證券市場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
3.改善單一趨同的業務結構,使得中國證券公司的業務多元化發展。由傳統的經紀業務占優勢的格局向著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等業務并重的格局發展,這樣可以從整體上提高中國證券業的利潤水平,增強證券公司抗風險的能力。
4.政府應盡量合理而有序地降低行業管制,推動證券行業的市場化。證券公司業務的多元化有賴于政策的支持、制度的變革。伴隨證券公司業務結構多元化,其收入結構、盈利模式也必將多元化,使得證券市場的資源配置達到優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干春暉.2008年中國產業發展報告[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2]李艷紅,王聰.中國證券業的產業組織研究[J].經濟學家,2009,(3).
[3]楊學兵,張濤.銀行間債券市場的SCP分析[J].金融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