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3: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護理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護理管理者應高瞻遠矚,勇于摒棄一些重復、多余、無用的東西,騰出管理的空間吸納新鮮、實用、有益的東西,塑造專業形象,提高專業品質,體現專業價值。
【Keywords】nursesthespecializedmanagementspecializedvalue
【Abstract】tonursethesuperintendenttobesupposedtotakealong-rangeapproach,todaretoabandonsomerepetitions,unnecessarily,theuselessthing,setsasidethemanagementthespacefreshlytobuyin,practical,thebeneficialthing,portraysthespecializedimage,enhancesthespecializedquality,manifeststhespecializedvalue.
管理是可供開發利用的資源,社會發達的程度越高,行業發展的速度越快,管理就越重要。今日的護理實踐,為適應不斷發展的醫學科學事業,也已迅速進展,將傳統的護理服務與新的護理知識體系及新的護理技術融為一體,使護理的專業價值得到越來越充分的展現。因而,怎樣在管理活動中體現護理專業的價值,使護理事業躍上一個新的高度,是護理管理者應關注的問題。
1傳統管理對護理專業價值的制約
1.1管理理念的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觀念的轉變,護理服務的范圍在不斷擴大,社會對護理服務需要的標準在不斷提高,同時,護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也從單純服從轉向多元思維,實現自我價值的期望值在不斷提高,使管理者感到一些曾經行之有效的傳統方法難以繼續發揮管理效能;另一方面,傳統的管理理念對管理人員的思維影響已產生一定的心理定勢,每個人在管理實踐中仍用某種“過去的、經驗的”觀點指導著自已的行動。有學者提出:護理模式的轉變實際上是一種指導思想的轉變,一種觀念的轉變。
1.2管理方式的問題:過去管理者的工作是告訴人們做什么,并監督這些命令的執行。這種管理方式,是管理的初級階段,護士會感到管理者關心工作本身勝于關心完成工作的人。這種重事不重人的管理,今在不知不覺中用自身的話,言行為給護理人員傳遞一種見物不見人的信息。
1.3管理體制的問題:過去是集權式管理,不利于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主動性與參與感,使她們感到自己更象一架操作機器。
2專業價值的體現方式
2.1護理服務價值的體現:護理服務價值的核心是“態度”,護士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工作,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病人是至關重要的。
2.2護理知識價值的體現:護理人員是知識分子這一觀念并未被社會廣泛認同,護理知識價值未充分體現在護理活動中。護理重點應放在協助及指導病人的癥狀減輕處理,使病人減少依賴性。增強自我照護能力等。護士應學會如何同病人進行溝通,使病人能從理論上得到滿意的答復,才會樹立護士的知識形象。同時,護理論文,護理科研的展開,護理期的繁榮等都是護理知識價值的休現。
2.3護理技術價值的體現:護理服務是一種技術,一方面存在于和治療有關的操作中;一方面是存在于護理過程中的技術??梢猿浞煮w現護理技術的價值。
2.4護士素質的體現:在護理中正確認識和評價護士個體在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讓服務對象對護士進行評價,是她們對自我價值認可的最佳方式之一。
3對策與思考
3.1變革觀念,跳出護理看管理:一個行業的騰飛,必須有有效的管理做保障。管理者思路要開悶,意識更超前。在新的歷史時期,護士的實際工作能力比完成工作的質量更重要,護士對職業規則的理解比她在工作中補動服從更重要,護理管理者的超前意識比制度的補充完善更重要。
3.2以人為本,重視管理心理學:在管理中研究護士的要求,了解護士的要求,尊重護士的要求,滿足護士的要求,將關心人與關心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全方位考慮管理方式,是現代管理的基本要求。
3.3提高效率,將成效作為管理的核心:在護理流程中,凡是與行業的目標、形象無關的環節,都應毫不留情的減掉,既然勞而無功,何必費力為之。“減”字當頭,“效”也就在其中了。在對管理成效的評價中,一看護理人員潛力與能力是否得到開拓與發揮,護士的自我價值是否實現了;二看服務對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護理專業的價值是否得到充分體現。不能做只講動機不講效果的管理者,我們的管理行為如不能給臨床工作帶來效益,就不如不做。
關鍵詞: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健康;措施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高護生)是高校學生隊伍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個群體,它的特殊性是女生占了99%以上,是真正的女性天下。這些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7~22歲之間,正處于青春期到青年初期的過渡時期,也是心理上變化最為激烈的時期,尤其是女生更易產生心理問題。因此,研究她們的心理特點,發現她們的心理問題,消除她們的心理障礙,提高她們的心理素質,對于培養高素質實用型護理專業技術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采用上海鐵道醫學院吳文源引進修訂的Derogafis,L.R1973年編制的Hopkin’s癥狀清單(Symptomchecklist90,SCL-90)[1]。該量表在我國廣泛應用,具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河南省信陽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2004級、2005級、2006級護理專業??茖W生組成樣本,學生年齡最小16歲,最大23歲,均為女生。共發出問卷2393份,回收有效問卷2305份,回收率96.32%。其中,五年制學生1367人,三年制學生938人。
2研究方法
主試選取學院護理系(2006年5月)??圃谛I职嗉w問卷測試。被測學生在統一指導下相對獨立完成問卷。時間限定為35~45分鐘。收集原始數據整理后,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分析
1心理問題檢出率
從表1可以看出,SCL-90因子均分≥2的人數及百分率,除軀體化、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癥狀均較嚴重。特別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和偏執各項分別高達46.11%、34.83%、31.24%和33.23%。這表明,高護學生有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是很高的。
2主要心理問題
從表2差異檢驗結果可以看出,采樣對象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明顯高于全國青年組常模[2],其中偏執、敵對和焦慮更為突出。這說明高護學生相對一般青年有較多心理健康問題。
三、高護學生突出的心理問題
1自卑
高護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成績一般,高考決定了她們只能進入高職高專類院校。與其他本科院校學生相比,她們自然會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造成這種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我國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近30年來,我國形成了較為強烈的應試教育社會氛圍。從家長、教師到學生,都是以考上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為成功的標志。沒有進入這一行列的學生,多數會產生一種失敗的心理,別人問起在哪個學校讀書,往往羞于啟齒。二是對高職認識上的誤區。高等職業教育是近年來興起的教育類型。目前,社會、家長和學生對高職教育還存在較多的認識誤區,把職業教育看成是低層次、低水平的教育,把護理職業看成是低人一等的職業。在加上當前輿論宣傳不到位,部分學校辦學水平相對較差等原因,造成部分高護生心理上產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2焦慮
產生焦慮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現實與理想相差太遠。部分學生是在家長的壓力下來上高職的,自己內心并不愿意;還有些學生是所報志愿未實現,被迫同意調劑到現在學校的;也有些是根本不了解這個專業而盲目報考的,一到學校才知道與自己原來理解的完全不一樣;等等。二是就業壓力。在全國范圍的就業壓力居高不下,在畢業生增長率遠高于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增長率的情況下,高職畢業生面對嚴峻的人才市場競爭形勢,自然容易產生焦慮心理。
3人際交往錯位
處于青春后期的高護生,自尊心和好奇心都很強。她們中的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在自己的家庭里一般都有一種特殊的優越感。到高職后,這種優越感消失殆盡,便產生了許多人際交往問題。首先,是社會交往萎縮。到了學校,失去了家庭小環境的庇護,再加上自己是高職生,感覺地位低,怕別人瞧不起,就有意回避正常的社會交往。更重要的是網絡技術的廣泛普及,難藝在現實社會獲得滿足的學生,很容易被吸引到虛擬的網絡社會里。久而久之,沉溺于網絡世界的她們更加忽視真實可靠的現實人際關系,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較嚴重的人際交往心理障礙。其次,是異往錯位。青春后期年齡段的學生,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到了較強渴望與異往的欲望期。她們渴望有能夠親近、信任她們的異性朋友。但由于感情的沖動性和迷惑性,部分學生分不清友誼和愛情的界限,不少學生還以沒有男朋友而感到羞愧,極易誘發品德心理問題,極個別的學生可能由感情問題產生自殺念頭。再次,是師生交流障礙。高護生在中學階段,學習成績多數處于中下等水平,常被被老師忽視、指責或排斥,因而或多或少地形成了師生間的不信任、敵對和疏遠的心理。這種心理很自然地帶到了高職學校。還有就是高職的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少數老師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不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教育學生,也是產生師生交流障礙的重要原因。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前提是了解、熟悉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梢圆扇《喾N手段對學生進行了解。如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定期發放心理健康教育問卷調查、教師一對一直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等等。在較深入地掌握學生心理狀況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科學的完整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開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開設心理健康課、開展網上心理咨詢、舉辦心理教育講座、設立專項的心理咨詢與治療門診、班級配備專兼職心理輔導員等等。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環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和完善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第一,做好校園內物質環境的凈化、綠化、美化工作,創造一個賞心悅目、清新高雅的校園文化環境。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文化、藝術、體育和娛樂活動。第三,加強校風、學風和班風建設,堅持依法治校、規范管理,形成團結、求實、文明、創新的校風和勤思、博學、活用的學風;加強班風建設,嚴明班級紀律,優化人際關系,增強凝聚力,提高榮譽感。第四,加強宣傳輿論陣地建設,利用校內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等宣傳工具,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討論有關熱點問題[3]。通過一系列文化環境建設,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健康有序的和諧校園環境。3加強畢業生就業心理輔導
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在校學生的心理。學校應為畢業生就業配備心理輔導員,為畢業生進行職業心理定位。心理輔導員可以為畢業生設計興趣、人格、職業能力傾向等測試表,通過對畢業生狀況逐條分析和心理輔導,學生可以更加明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時對自己的職業也能做出比較準確的定位。通過這類測試,為學生提供職業心理定位的服務,學生可以了解適合自己的職業,在學習中拾遺補缺,找工作時能沉穩應對。就業心理輔導員還可以向畢業生介紹求職心態調整和擇業技巧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開設就業形勢指導課,請知名人士做專題講座等。同時,給畢業生配備就業心理輔導員,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心理輔導。學生的就業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大緩解學生的焦慮心理。
參考文獻:
[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筆者設計了中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問卷調查表,對安徽淮南市17家醫院的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及部分科主任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回收調查表匯總進行了統計處理;對中職護理專業實習生的問卷調查由學生科主持,在各實習醫院進行,并當場回收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處理。筆者還邀請安徽淮南市17家醫院的分管護理院長、護理部主任及部分優秀護士長座談,征求對中職護理專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意見和建議,并進行了認真分析。
護理崗位調查的內容與分析
為切實了解醫療衛生行業對中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情況,以便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提出中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筆者分別對醫療衛生用人單位(醫院)及中職護理專業實習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對用人單位中職護理專業崗位需求的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表870份,實際回收852份,其中有效問卷738份,有效回收率為84.83%。調查問卷涉及安徽淮南市17所醫院的院領導、護理部主任、部分科主任及護士長。
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及身心素質調查(1)政治素質方面。認為我校畢業生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團結協作精神較好的各占97.28%、97.27%、89.29%、87.94%,認為我校畢業生法制觀念一般或較差的占21.41%。(2)文化素質方面。認為我校畢業生基礎文化知識與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各占94.17%、90.92%;對我校畢業生評價較差的方面依次為:計算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各占31.16%、15.31%、13.55%、6.23%,故應加強對學生人文知識、計算機應用能力、創新與應變能力的培養。(3)業務素質方面。對我校畢業生評價較好的方面依次為:基礎護理操作能力、醫學基礎理論知識、??谱o理能力,各占96.83%、95.39%、83.06%。評價較差的方面為:護理文書書寫能力、心理護理能力、健康指導與宣教能力、急救護理能力、整體護理能力,各占20.73%、15.58%、13.00%、6.78%、3.93%。(4)身心素質方面。對我校畢業生的身心素質普遍反映良好
中職護理專業教學計劃實施情況調查調查表明,認為需要增加理論教學課時的課程依次為:計算機基礎、護理心理學、預防醫學、醫學倫理學,各占42.82%、18.70%、16.12%、15.58%;認為對護理工作有指導作用的傳統專業課與醫學基礎課因理論教學課時比較合理而無需改變課時安排的課程依次為:外科護理學、內科護理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物學、婦產科護理學、五官科護理學;認為與護理職業關系不大、需要減少課時或刪除的課程依次為:物理、數學、政治、化學,各占66.53%、56.91%、48.51%、40.24%。認為需要增加實踐課時的課程依次為: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預防醫學、護理心理學、外科護理學、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各占54.47%、40.38%、38.48%、36.99%、34.96%、33.47%、30.89%,因為這些學科的臨床應用性與針對性較強,越來越受到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的重視,而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五官科護理學等傳統上比較注重實踐的學科則無需改變實踐課時。認為政治、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課程應適當減少課時或刪除的,各占56.77%、49.42%、48.77%、42.22%,因為這些課程與本專業聯系較少。從調查排序可以看出,認為需要增加課時的課程排在前六位的依次為:法律基礎、社區護理學、老年護理學、人際溝通、表達能力訓練,各占91.12%、84.14%、83.74%、78.18%、74.39%,這些課程多是適應現代護理專業的發展,能體現時代特征的課程。
(二)對中職護理專業實習生的問卷調查
中職護理專業的實習生經過兩年的在校學習和近一年的護理臨床實習,對護理專業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和體會,并且非常關注自己未來的發展與就業前途,通過對其進行問卷調查,有助于了解學校教學的薄弱環節及需要加強與改進的地方。
本項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為100%。
調查表明,選擇在畢業后到二級以下醫院就業的占58.26%,選擇到社區醫院就業的占10.09%,選擇到鄉鎮醫院就業的占5.96%,還有選擇到外省就業的,占19.72%,說明大多數畢業生能夠面對現實,實現就業目的。
在對“中專畢業后的打算”的調查中,選擇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占66.05%,選擇通過考試升入高職院校繼續學習的占25.22%,說明當前在中等衛校中“就業導向”仍是主流。
在對課程設置的調查中,認為護理專業實踐教學需要加強的學生占46.79%,認為護理專業理論教學需要加強的學生占23.39%,認為醫學基礎理論教學需要加強的學生占17.43%。學生希望學校增加有助于提高人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護理文件書寫能力的課程,另外認為增加實習、見習時間,特別是社區見習的時間非常重要,這與對用人單位護理管理人員的調查基本一致。對于教學方法,所有學生均不喜歡傳統的授課法,喜歡案例式教學法的學生占38.53%,喜歡角色扮演法的學生占31.65%,喜歡多媒體授課方式的學生占29.82%,說明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在就業途徑方面,選擇由學校推薦的學生占48.16%,選擇由家長找關系的學生占36.69%。在當初選擇護理專業時,大多數學生家長也是看中護理專業能學到一技之長,便于就業,這說明學校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職業指導,提高育人質量,提高就業率,為學生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措施
課程體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是提高人才素質和教育質量的核心。隨著醫學教育模式由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向現代醫學模式轉變,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也要充分體現現代護理學科的發展與現代護理理念,應通過崗位需求調查,提出課程改革措施。
長期以來,在中職護理專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設置模式是傳統的“三段式”,普通文化課程偏多。因為中職生入學分數偏低,基礎知識較差,教師普遍反映難教,學生也反映難學,很難達到教學目的,結果是基礎沒有打牢,而與實際工作相關的職業能力也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訓練,導致教育與崗位需要脫節。據調查,考入中職衛校的學生大多是因為分數低、不能升入高中或高職,家長與學生之所以選擇護理專業,主要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為就業奠定基礎。在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的情況下,中等衛校過度強調普通文化課的教育,不僅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與自卑心理,既不利于學生成長,也有悖于職業教育的規律。因此,筆者認為應適當刪除或減少文化課,如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課的時數,增加人文類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課學時,如護理心理學、醫學倫理學、法學基礎、預防醫學、老年護理學、社區護理學、護理概論、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精神病護理學、創業與就業指導、康復護理學等,將預防保健、康復等理念貫穿于護理專業教育的全過程,還要堅持對學生進行品德操行訓練、表達能力訓練與職業技能訓練的“三個不斷線”。
1.1研究對象
采取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新疆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0級101名護理專業本科生,發放問卷101份,回收問卷101份,有效問卷91份,有效率為97.3%。被試者中女生83人(91.20%),男生8人(8.80%)。學生在性別、年齡等不同背景變量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采用現場問卷調查的方法,學生按照統一指導語,以學生所在實習醫院為單位進行測試,問卷現場發放,現場收回。研究工具主要為自編的基本情況調查表,除包括學生基本人口學資料外,著重調查學生性別、民族、目前的就業狀態、所找工作的醫院類型、對就業薪酬的要求及面對就業難的態度等因素,并把這些因素作為影響護理專業學生就業的不同背景因素,對其就業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構成比、χ2檢驗和Logistic回歸法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性別、民族學生的就業情況
被調查的91名護理專業本科應屆畢業生就業的為77人(88.6%),未就業的為14人(11.4%);就業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女生的就業率(85.5%)高于男生就業率(75.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維吾爾族學生的就業率(92.2%)高于哈薩克族學生(72.7%)和漢族學生(56.2%),各民族學生就業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專業本科生就業的影響因素
在護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中,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有工作地點的選擇31人(40.3%),學歷優勢33人(42.9%),對工作崗位人才需求缺乏了解31人(40.3%),就業遇到困難時當面請教老師44人(57.1%),對就業形式與政策的了解23人(29.1%),學校的就業指導的作用33人(42.9%),新的工作環境的適應30人(39.0%);在未就業大學生中,和就業大學生的看法基本一致(除了認為發展前途很重要和遇到困難時的解決途徑。2.3就業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以是否就業為自變量,以性別、民族、就業意向、求助方式等影響因素為因變量,進行各維度線性逐步回歸,結果顯示:民族、就業意向、求職中的困擾因素、遇到困難時的求助方式、就業中的最多壓力、優勢及對就業指導的看法對護理專業本科生是否就業具有預測作用(P<0.05)。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應屆護理專業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為88.6%,與郝繼偉等研究結果比較,就業率偏低。本研究認為這一方面與目前高校的大規模擴招,畢業生較多,就業困難,而社會需求量逐漸減小,趨于飽和有關;另一方面是由于現在的醫院編制減少,大部分護士是聘用的,部分畢業生希望能找到穩定的工作,而選擇了考取一些事業單位或公務員等;此外,部分護理專業本科生不愿意從事臨床護理工作,選擇了轉行或考研。但總體來看,護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較高,位居國內高就業率專業的行列。在性別方面,女護士的就業率高于男護士,原因主要是男性從事護理工作的社會認同感較低,男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同感也較低,這樣就可能會使男護生在性別上的優勢難以發揮。在民族方面,維吾爾族護士的就業率最高,原因為新疆地區的維吾爾族護理專業本科生大部分來自于南疆地區,因受到個人定位的影響及對家庭的依賴心理,希望畢業以后能回到家鄉工作,相對與北疆而言,南疆的地域廣闊,醫院較多,就業機會也較多,高層次人才較少,比較容易就業。而漢族同學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大部分希望能留在烏魯木齊或其周邊工作,甚至有的想去內地工作,給自己的就業增加了難度。另一方面,由于經過大學教育的維吾爾族大學生,各方面的素養都在提高,再加上語言方面的優勢,有些醫院還是非常需要高層次的維吾爾族護理大學生,以滿足來自南、北疆的各族病人的溝通和護理需求。
本研究發現:就業意向、求職中的困擾因素、遇到困難時的求助方式、就業中的最多壓力、優勢及對就業指導的看法對護理本科生是否就業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提示護理專業本科生擇業優先考慮的因素首先是工作地點,依次是工資待遇、發展前途,此與郝繼偉等的研究結果一致;在擇業中,認為學歷和能力以及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都很重要,這說明護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已充分認識到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必須不斷地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依靠個人能力和自我奮斗,才能在就業競爭中站穩腳跟,所以大部分護理專業本科生認為自身素質的提高是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發現對招聘會的流程和要求缺乏了解是擇業中的遇到的最大困擾,這說明在護理教育過程中,因加強對招聘的一些常識的講解以及對一些招聘場景的模擬,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當遇到困難時大部分學生選擇向老師當面請教,這說明護理專業本科生沒有充分利用社會和網絡資源,高校在進行護理教育時,應指導學生如何充分利用有利資源,尤其是在不方便向學校和老師咨詢的時候,如何能夠及時解決就業中遇到的困難。本研究發現面對擇業時最擔心的是不能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其次為專業不能勝任和擔心父母不能接受自己不能就業等。這說明大部分護理專業本科生進行就業時,還是缺乏自信和對就業有點茫然。另一方面,護理專業本科生已意識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今天,護理專業就業市場的競爭實際上是個人素質和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競爭,要把握就業的主動權,就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大部分學生認為就業指導非常適用,而且對就業形式和政策的指導最重要,其與陳煜等的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提示高校應加強就業指導,可以在大學生剛進入校門的時候就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和職業特點教育,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和職業的關系,了解本專業就業現狀和前景,使學生清醒地意識到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需要及早樹立就業競爭意識。其次,高校應積極營造校園環境,形成有利的外部環境配合思想教育,如開設就業形勢報告會及利用廣播、校報、宣傳櫥窗等開展相關的宣傳教育,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就業市場調查,了解當前就業市場的現狀,讓學生切身體驗社會供求關系的事實。通過這些積極有效的宣傳教育手段,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自覺形成科學的人生觀、擇業觀。最后,學校應及早開設就業指導課,組織學生系統全面學習國家現行的就業政策、程序,宣傳有關就業的形勢和信息,使學生掌握就職的一些基本知識、應聘的技巧等,為學生進行就業規劃,給學生提供一個系統的、持續的方法去探索和發展他們的職業選擇。
1.1問卷回收情況本次共發放問卷教師組68份,臨床護理工作畢業生組105份。回收教師組67份,其中組Ⅰ29份、組Ⅱ38份,組Ⅲ104份,回收率98.8%,對回收問卷檢查,每人均按要求答卷,則回收問卷有效率為100%。
1.2對護理醫學基礎課實驗了解程度組Ⅰ100%、組Ⅱ83%和組Ⅲ88%選擇了解。
1.3醫學基礎課實驗與護理專業課關系方面2.3.1總體看法將各題目三組看法比較集中的(選擇率>50%)項目入選,三組人員對醫學基礎課實驗的地位、目的、作用的看法見表1表1對醫學基礎課實驗的總體看法(選擇百分率%)從總體選擇率看100%的教師和畢業生認為醫學基礎課在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醫學基礎課設置比較合理。護理專業學習醫學基礎課程的主要目的,選擇為學習專業課程提供基礎知識82%。護理專業基礎課程的實驗課在專業課程中主要起到的作用,被調查者62%認為既是為學習專業課程打基礎又為更好地掌握基礎醫學理論知識服務,73%的被調查者認為我院醫學基礎課程的實驗有體現專業特點。
1.3.2對于開設實驗課的必要性和實驗課類型及設置的看法見表2。其中99%的教師認為護理專業的醫學基礎課程有開設實驗課的必要性,認為實驗課類型選擇率為驗證型71%,演示型69%,創新型20%,在開設實驗課的看法上各組看法也比較一致認為有必要開設實驗課的醫學基礎課及選擇率:人體解剖學96%、微生物與免疫學84%、生物化學85%、藥理學88%、生理學83%、病理學85%、組織學46%。
1.3.3對護理專業醫學基礎課實驗內容設置及教學的看法見表3。各組被調查者對實驗課內容設置及實驗條件、實驗考核方式等方面看法比較一致。在“教學條件中影響學生醫學基礎實驗課教學效果學習的因素”這一條目中,選擇率比較集中,超過50%的分別是實驗指導教師相關知識水平、授課方法與技巧、配套教材、課時數多少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2.討論
2.1護理專業醫學基礎課實驗的地位、目的、作用醫學基礎課的實驗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專業課的基石。100%的被調查者認為醫學基礎課在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重要,并且醫學基礎課程有開設實驗課的必要性,尤其是提高靈活性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職業素養的養成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起到的作用既是為學習專業課程打基礎又為更好地掌握基礎醫學理論知識服務,這些觀點是比較一致的。但組Ⅲ對醫學基礎課實驗的作用選擇率更高可能與當今護理工作者希望自身的知識儲備和護理技能的不斷提高改進的發展形勢有關。實驗課內容設置的原則方面,多數被調查者認為一方面應與護理專業課相銜接,另一方面應以臨床應用為目的,但三組的選擇率有差異,組Ⅰ選擇率相對較低可能是基礎課教師偏重于基礎課內容的完整性,而組Ⅱ和組Ⅲ選擇率較高可能因為他們直接與臨床護理工作接觸,更加重視醫學基礎課為臨床工作應用的實用性和實效性,所以更強調應以臨床應用為目的。
2.2護理專業醫學基礎課程實驗課的設置醫學基礎課所占的比重在減少也是現代教改和護理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但99%的被調查者認為醫學基礎課有必要開設實驗課,而且選擇率多數超過50%,這也說明基礎課實驗對護理專業課教學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中人體解剖學的選擇率最高達到96%,這提示教師要注重解剖學理論與實驗教學的緊密聯系,適當考慮在教改中趨向于理實一體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對組織學開設實驗課的必要性的選擇率三組看法存在差異,組Ⅰ選擇率83%相對較高可能是基礎課教師更注重實驗課本身對組織學課程的直觀輔助教學作用,而組Ⅱ和組Ⅲ選擇率48%、35%,較低可能組織學對護理專業實踐的指導意義不明顯有關。本次研究顯示被調查者普遍認為演示型和驗證型實驗是比較適合護理專業學生的實驗類型。創新型實驗選擇率低,這可能是由于醫學基礎課實驗主要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醫學基礎知識和鍛煉基本操作技能有關。這與現在教改提倡提高創新型實驗比率的觀點不盡相同,可能由于多數被調查者認為學生的基礎知識有限,創新性條件相對較差有關。
2.3醫學基礎課實驗內容設置及提高教學效果方面的思考在教學中如何使醫學基礎課實驗有機的與護理專業課銜接互滲,提高其在專業課中的作用是我們的教學目標也是今后教改的目的所在。在調查中多數80%被調查者認為醫學基礎課實驗內容的設置應以臨床應用為目的,只有這樣才能使醫學基礎課程實驗更好的為臨床教學提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不斷提高繼續學習能力,使自身技能水平達到臨床工作要求。調查中79%的教師認為醫學基礎實驗課教師應適當進行系統護理知識的學習有必要,同時87%的被調查者認為專業課教師參與基礎課實驗建設是使基礎課程實驗能更好的服務于專業課教學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國外有研究表明學生學習完醫學基礎后,不能很好的將醫學基礎知識與護理實踐相聯系,不能利用所學知識解釋臨床實際問題[2],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研究者提出讓醫學基礎課教師進行臨床教育來進行學科知識的滲透,醫學基礎課及實驗指導教師進行專業的護理知識的學習,同時護理專業課教師充分參與基礎課實驗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案的制定也有助于基礎課實驗與護理專業課內容的銜接和互滲。由此可見,教師進行雙重知識背景學習有助于進行知識的銜接與互滲。[4]在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調查中,被調查者認為對教學效果影響最大的是教師自身因素(授課方法與技巧、指導教師的相關知識),其次是客觀條件(教材、課時量)。這說明教師注重自身修煉,內涵的提高及自身在教學中的作用,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考核方面85%被調查者認為應采用實驗報告+實踐操作+平時成績的綜合成績比較合理,可見教師們已經轉變過去的期末一次操作考試定成績的方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在實驗考核環節,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結論
1.1一般資料選取護理專業接受無菌操作技術實驗教學課的4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1.2.1課前準備實驗課前準備分為三個環節:一是布置臨床模擬護理工作任務,護理專業學生在無菌操作技術理論課中已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將其已掌握的“戴無菌手套”、“無菌溶液取用方法”、“無菌持物鉗使用”、“無菌容器使用”、“無菌包使用”、“無菌盤鋪法”等操作技能融入到臨床模擬護理工作中,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自主制定實施方案;二是進行視頻學習,由于學生初次接觸無菌操作,直接讓其獨立完成臨床模擬護理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可以通過視頻學習,理論聯系實際,為其完成無菌操作方案設計提供參考;三是教師集中答疑,對學生臨床模擬護理工作設計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進行集中答疑,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2實際操作實驗具體操作分為三個環節:一是確定臨床模擬護理工作實施方案,通過護理專業學生思考、分析及討論,以組為單位上交具體操作方案,由實驗帶教教師進行總結,并評點出最佳操作方案,進行臨床模擬護理操作;二是臨床模擬操作過程,將已掌握的基本操作融入到已選定的最佳操作方案中,進行臨床模擬護理操作,如學生在吸痰操作時應戴無菌手套,打開無菌包,用無菌鉗夾取無菌治療巾,鋪無菌盤,每個步驟都要嚴格按照無菌技術進行操作,預防感染;三是教師點評,實驗結束后,先由各組學生相互糾錯,然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并為學生提供示范性操作步驟,指導學生課后練習,最后書寫實驗報告,重點闡述無菌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方法,培養學生無菌操作意識。
1.3評價指標無菌操作技術實驗教學課后,通過問卷調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實驗教學效果進行評定,對無菌操作技術實驗教學課開展前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差錯率進行統計,分析學生學習效果的滿意度。采取10制評定方式將學生對無菌操作技術的掌握情況進行整體評定,8~10分為優,5~7分為良,1~4分為差。
1.4統計學方法以SPSS11.0軟件處理所獲數據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健康照護專業的畢業生工作環境為醫療環境,運用與工作情景有關的醫療術語,與客戶、醫療保健團隊成員及其他人有效溝通;參與跨學科醫療團隊,幫助客戶達成預期健康結果;收集、組織和解釋來自各種渠道的相關必要信息;準確書寫醫療文書及報告;收集病人病史,以協助病人進入健康保健系統;解釋本地健康保健系統流程及服務;運用各種體格檢查工具及技巧協助病人及醫療團隊;確認客戶提供的健康信息,指導病人獲得適當的醫療資源。護理專業畢業生則是運用護理程序為服務對象實施系統化整體護理。
二、加拿大健康照護專業與護理專業交叉課程少,整合后的課程負荷大
經過對比分析,兩個專業項目的課程有一定的交叉,主要是人體解剖與機能、計算機、健康照護技巧和程序、人際溝通、求職等。其課程設置的差異遠遠大于共性基礎,雙方商議整合后的課程實施難度很大。其中難度最大的是加方要求健康專業的某些核心課程須用英文授課。高職層次的學生英語底子薄弱,學生很難達到雙方的課業要求。該項目合作了三屆學生,課程設置的負荷和薄弱的英語底子使得大部分學生放棄了學習,最終沒能達到合作的預期效果。
三、關于高職層次的護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途徑的幾點思考
1.明確護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的方向,逐步提升辦學水平開展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要從嚴把握中外合作辦學的領域,鼓勵高職教育機構與國外知名的高職機構合作辦學,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要以職業技能教育項目為主。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引進的健康照護專業不適合聯合辦學,也沒有促進辦學水平,造成了此合作項目的停滯。前期對合作方向領域的調查研究是能否合作辦學成功的基礎。
2.引進西方發達國家護理領域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西方發達國家對注冊護士的要求,高職層次的學生很難達到,但是比注冊護士低一級的職業資格證書可以通過努力獲得。如:新加坡的登記護士資格證書、沙特的注冊護士證書,澳大利亞的老年護理資格證書、美國的助理護理和護理員證書等。通過外方提供培訓,使學生獲得此類證書,既可拓寬就業渠道,也可促進高職護理專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3.組織學生國際訪問交流,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踏入護理國際舞臺的信心高職層次的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薄弱,不敢奢望進入國際護理市場。與西方發達國家護理專業或相關專業的學生交流,能更好地推動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形成國際意識,為各種形式的合作提供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