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4 06:03: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閱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科目,也是對語文有舉足輕重的語文水平表現,那么小學作文論文參考文獻的寫作標準格式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小學作文論文參考文獻來和大家一起欣賞閱讀。
小學作文論文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楊樹芳主編語文出版社出版
[2]《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秦訓剛、宴渝生主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3]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張貴新、侯國范主編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4]徐靜.把作文的批改權還給學生[J].考試周刊,2012,(61).
[5]鄭海珊.作文評價過程應注重培養學生讀者意識[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06,(20).
[6]趙存.關于作文評語的新嘗試[J].文學教育,2012,(6).
小學作文論文參考文獻:
[1]李建平.談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0(09)
[2]李銀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0(29)
[3]冒樹紅.讓作文教學水到渠成——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分析及思考[j].內蒙古教育.2008(06)
[4]張正陽.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新課程(中).2011(03)
[5]李曉麗.小學語文教師習作課堂探微[j].語文學刊.2010(06)
小學作文論文參考文獻:
[1]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09)
[2]陳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26)
[3]丁建鳳.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1)
[4]葛金枝.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教師,2015(09)
[5]劉新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考[J].新課程學習(上),2015(02)
小學生學業負擔雖然一減再減,但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測試還是剝奪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另外,學生缺乏自讀的積極性,根本不讀課外書籍,甚至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越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課外越不看書,一些學習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還喜歡看課外書籍。還有一些生活條件艱苦的學生,根本無書可讀。同時在讀物種類的選擇上,有明顯的偏向。作為語文學科的課外讀物,文學作品應該是主要讀物,但現實是小學生更熱衷于電視中播放的一些動畫片的讀本,還有一些笑話、腦筋急轉彎、走迷宮等,根本談不上課外閱讀中的精品意識,也不排除閱讀教學時間的分配隨意性很大,教學空間封閉等因素??赡苡捎诮逃u價制度的“考試化”導致部分教師把課內閱讀教學課變成分析課,滔滔不絕、繁瑣地講解、分析、提問、解答,不見學生的讀書和思考,沒有給學生留下必要的讀、思的時間和機會,不可忽略的讀書活動則被排擠掉。對于學生看課外書,一些老師尤其是非語文學科的老師,總是從負面看得多,從消極面想得多,認為多看了課外書就必然少看了課內書,甚至影響作業的完成,影響課內教學。關鍵是看老師怎么引導,如何處置,要全面地看問題,正確有效地引導學生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矛盾,一味地“嚴禁”、“不準”,只會適得其反。以上是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那么小學生到底需不需要課外閱讀呢?我認為,作為新世紀一代的小學生,要提高語文素質和人生素質,不能沒有課外閱讀,同時學生的生活也不能沒有課外閱讀。
二、閱讀是孩子成長的奠基石
從小學生的生理發育看,他們天真好奇,喜歡了解新鮮事物的特點,甚至連天上、地上的怪事都想知道,沒有課外閱讀,僅僅憑課本上有限的“例子”了解社會和人生是不可思議的。從知識結構看,以識字為入門的語文教育,不僅延續到整個中小學教育的始終,而且一直占據主導地位,是一門必修課。同時,語文閱讀作為一把萬能鑰匙,可以打開各種神奇的科學寶庫。即便如數、理、化中的應用題,也要憑借語文能力對文字的理解推衍解答。所以掌握語文閱讀知識對拓寬知識領域更直接,也更有效。這種知識結構的框架,突出閱讀在課外活動中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語文教學不能沒有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它是課內教學的補充和擴展。首先表現在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而課外時間,尤其是到了節假日,更是課外閱讀的大好時光。其次表現在課堂教學的內容是有限的,幾乎是點到為止。課外閱讀就沒有這許多顧忌,想讀什么就讀什么,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每個學生都可以從自己所喜愛的作品里飽嘗喜怒哀樂的百般人生滋味,由此看來,課外閱讀可以為課堂教學在時間和內容的兩個“有限”作出有效補償。而內容上的補償,不僅表現在數量上的補充,而且表現在質量上的擴展。所以課外閱讀對課內教學,實在是一個更廣闊更豐饒的“第二課堂”,它和課內教學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四、結語
一、變換方式、激發興趣、訓練思維的敏捷性
比如,在低年級教學例題“小雪得了10朵小紅花,小磊得了6朵,小雪比小磊多得幾朵小紅花?”老師先讓學生根據題意拿出學具擺一擺。(用小圓片表示小雪的10朵,三角形片表示小磊的6朵。)接著,老師引導學生用圓形和三角形表示花,把它們畫下來,進而順勢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數學思維的形成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體,多次往復。數學課堂教學就是要讓思維活動充分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之上。感性材料越豐富、越全面,學生的解題思路就越準確、越清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借助各種手段,使學生的思維順利地由具體向抽象過渡。學生閱讀文本信息時,就能自然地想到畫圖、列數量關系式等,思維的敏捷性得到了加強,閱讀能力也就相應地得到提高。
二、以身作則,引起關注
數學老師的示范閱讀的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老師的示范閱讀直接影響著學生數學語言的表述能力。這就要求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通過老師閱讀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老師如今的課堂,多數老師習慣把題目一出示,然后指名讀題或者自己直接泛讀一遍,緊接著就開始讓學生“開工”。老師給學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讀一遍題目,又怎么能期待老師的學生認真讀題呢?老師不能因為自己已充分理解了就認為學生也熟悉了。如果老師在每次讀題時能讀兩遍、三遍,指導學生來閱讀,那么學生對閱讀也會更加關注。
三、課內課外,雙劍合璧
老師要努力創造機會讓學生閱讀。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課外也要讓學生盡情地讀。課內閱讀以讀圖、讀符號為主,課外閱讀應以游戲為主,不帶任何任務,自由的閱讀、自在的游戲。在教學中,凡是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讀得出的問題一定讓學生自己讀;教學中,可以提供充分的觀察材料。如板書、演示、圖形、實物等。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比較、思考,在觀察感知中積極思維,并讓學生用清晰的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觀察過程,不僅能反映學生思維的正確性,掌握知識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并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變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在進行小學生閱讀指導時,應該積極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從而達到小學語文閱讀目標。第一,教師要將閱讀生活化。語文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狀態來教授相關知識,降低他們的閱讀技巧學習難度,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語文閱讀知識的魅力,能夠通過閱讀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拓展自身的視野。比如,教師在講解《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程時,就可以先讓學生去搜集一些與前后相關的歷史資料,了解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然后再讓他們對這些歷史問題進行分析,提高他們對當時中國社會的認識,使其對圓明園的毀滅有更深入的了解,幫助他們把握好文章的思路,增強他們的民族情感,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從而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第二,豐富閱讀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游戲、辯論、競賽等形式來增強語文課堂的吸引力,讓小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調動他們學習閱讀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講解《兩小兒辯日》這一課文時,就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堂辯論課,雙方就文章中的觀點進行辯論,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他們掌握文章主旨,提升他們的語文閱讀興趣。第三,積極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小學生通常情況下很難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就要為他們創建相應的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講解《珍珠鳥》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他們播放一些與鳥有關的視頻,提高他們對鳥類,對自然的認識,讓他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從而降低他們對文章的理解難度,最終達到文章閱讀的要求。
(二)提升閱讀引導的科學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時,應該要做好科學的指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掌握更加系統的閱讀方法,為他們以后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時,首先可以為學生系統講解閱讀技巧,讓他們對閱讀技巧有大致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書籍,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將教師講解的技巧運用其中,從而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認識,提高他們自主閱讀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提升小學生的朗讀水平,讓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去發現文章閱讀技巧,加深他們對這些技巧的印象,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在這樣的教學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情感,讓他們感受到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比如,學生在學習《秋思》這首詩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講解一下自己對秋天的認識,然后再引導學生閱讀該首詩,讓他們自己去體會詩人的情感,提升他們對該詩的認識。
(三)尊重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
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尊重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制定出比較科學的教學方案,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激發小學生參與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一些學生喜歡閱讀中國古詩詞,教師就可以從他們的興趣出發,給予他們相應的閱讀空間,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學習詩歌。還有一些學生比較喜歡閱讀散文,教師就可以為他們推薦一些名家散文作品,讓他們掌握散文閱讀技巧,提高他們的閱讀質量,同時也可以增強他們的散文寫作能力,為他們以后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總結
1.情境創設的藝術性和實效性的內涵
情境創設的藝術性,是指通過老師們運用豐富、美感的語言、形象的肢體動作以及利用其它憑借來給學生營造美的感覺,美的情感陶冶以及思想意境。而情感創設的實效性是指老師們在營造情境時,能夠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更好地掌握課文里的知識,達到應有的教學成效。
2.達到教學目標與提高學生興趣的統一
在情境創設過程中,通過提出問題與假設等方式引發學生的興趣,再通過多媒體、朗讀以及表演討論等活動帶動學生進入到課文所要傳達的意境之中,這是情境創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將所要表達的文章主旨、思想等教學目標穿去。
3.陶冶學生情操與語言文字知識的掌握
情境創設的藝術性,可以培養學生的性情,陶冶情操,有助于學生體會中文的博大精深。而實效性可以將具體的知識點、文字語言藝術以及文章情感等融入到情境創設過程中。藝術性與實效性的結合避免了情境創設的空泛、乏味以及知識培養的缺乏。
二、提升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的方法
1.圍繞文章主旨進行情境創設
文章的主旨是作者需要表達的核心內容,只有圍繞文章主旨進行的情境創設才會讓學生領悟到作者的意境、文章的美感以及思想。這樣不單給學生帶來了興趣同時也傳授學生以知識,完成了教育目標。例如,在課文《望廬山瀑布》中,老師們根據文章的主旨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古代大詩人的廣闊胸襟時,也感受到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學生們通過老師優美的聲音、抑揚頓挫的語調以及唯美的語言來感受文章所要營造的情境。
2.根據文章題材不同選擇不同的情境創設
如果所有的題材都采用相同模式的情境創設,不僅讓學生對上課產生厭煩,同時也不利于知識的傳授。應該根據不同的題材選擇不同的情境創設,例如寓言童話類,記敘類以及古詩類題材的文章,應該選用不同角度,不同類型的情境創設。比如,寓言童話類可以通過閱讀課文之前提出問題,激發同學們的想象力,創造力,還可以通過表演等形式,加強學生對寓言童話主旨的理解,而像記敘類文章,老師們可以聯系學生生活、身邊的人或事,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到文章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3.定期對老師開展專業培訓
老師們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定期開展情境創設相關內容的專業培訓非常有必要。老師們掌握情境創設的專業知識后,可以帶領學生更好地學習,同時也提高了情境創設的質量,有利于老師們抓住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的結合。
三、結語
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很多抽象的描述和文字僅靠教師的語言講授學生是很難充分理解的,而多媒體可以用形象直觀的圖像解釋抽象難懂的文字,展現圖、文的交相呼應,通過視覺化效果,使得教師能夠向學生深入淺出地講授抽象的內容,化難為易,幫助學生解決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等方面的困難,突破教學難點,使教學方便、生動、高效。例如,教師在講授《爭論的故事》一文時,可出示一張兩人在爭論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從圖中你能看出什么?”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說道:“從圖中人的穿著可以看出時間是古時候,從表情可以看出他倆都很生氣,從山、樹木、房子可以看出地點是在小山村?!币粡垐D片學生自然而然地就能把時間、地點、人物看出來。根據學生觀察的結果,教師開始提問:“你們想知道這兩個人是什么關系嗎?他們為什么生氣?”這樣通過圖片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也引出了教學的重點。教師還可將兩人爭論的話語設計成課件,把內容進行提煉濃縮,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體會到“反問句的使用”會讓爭論更激烈,更具有說服力,這樣學生就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重點。在進行古詩教學時,經常會碰到一些需要重點分析的字詞,但很多小學生無法理解,而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就可以突破教學中遇到的這些難題。例如,“兒童疾走追黃碟”中的“走”字,“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字,可以使用多媒體再現詩中形象,把學生引入古詩的藝術境界中,學生在情境中自然就理解了關鍵的詞語。多媒體還可以將說明文中的抽象描述視覺化,幫助學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用詞。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時,僅靠課本中的一張圖片學生無法理解爬山虎生長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爬山虎生長的環境,它的腳長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向上爬的過程。這樣,不僅學生對課文本身產生了興趣,教學的難點也同時被化解了。
二、多媒體激感,實現入“境”解“意”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的創設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通過入“境”才能解“意”。教師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撥動學生的“情弦”。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限,再加上時代背景的差異,有些課文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小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借助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進入文本所描寫的特定情境,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入“境”生情,從而觸發、喚醒和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準確把握和理解文本的意蘊。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具有濃重的感彩,記敘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長街送別敬愛的的感人場面。但由于學生年齡的原因,要想深刻感受還有一定難度。因此,可借助多媒體,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當講到的靈車緩緩開來,人們悼念總理時,教師可播放人民在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紀錄片,讓學生在觀看中體會人民的悲痛心情,并進而產生對總理的無限崇敬和愛戴之情。這樣,學生帶著這種感情朗讀課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也就落到了實處。當然,教師必須意識到多媒體不是萬能的,多媒體效用的最佳發揮離不開教師對文本的深入解讀。教師要不斷修煉解讀文本的功力,準確地把握“語文味”,采用恰當的方法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文本情境中去。
三、多媒體啟發多種感官,培養思考力和想象力
參考文獻是體現作者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同時也是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那么小學教育畢業論文參考文獻要怎么寫呢?關注學術參考網查看更多優秀的論文參考文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育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1]黃路陽、郇紅.小學教育專業的專業定位和培養模式[J].繼續教育研究,2009(3):122~124.
[2]何齊宗.高師教育改革與教師發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4~6.
[3]黃麗.淺談數學教學中良好軟環境的營造[J].中學教研,2000(8),13~15.
[4]劉久成.建構本科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思考[J].揚州大學學報,2004(1):88~90.
[5]李玉.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現狀調查[J].繼續教育研究,2009(9),:129~132.
[6]柳夕浪.課堂教學臨床指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劉興杰.臺灣小學教師素質培養及其啟示[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1997(4):6~9.
[8]劉瑞瓊.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教學素質提高與自我發展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0(9):69.
[9]劉聰.區域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素養的現狀及提高對策[J].新課程學習,2010(12):191~192.
[10]蔣亦華.我國小學教師培養路徑的現代特征與實踐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5):26~28.
[11]榮鴻利、王麗麗.論小學教師專業素質[J].教師園地,2006(9):64~65.
[12]蔡秀玲.課程改革與小學教師專業素質能力要求[J].教育管理研究,2010(37):60.
[13]李瑾瑜.專業精神——教師的必備素質[J].中小學管理,1997(4):13~15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1]彭玉琨,張捷,賈大光.教育平等理論內涵分析與促進教育平等進程策略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1998(06)
[1]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國經濟轉型時期的地區差距分析[J].經濟研究.1998(06)
[2]都陽,JohnGiles.城市勞動力市場上的就業沖擊對家庭教育決策的影響[J].經濟研究.2006(04)
[4]岳昌君.教育對個人收入差異的影響[J].經濟學(季刊).2004(S1)
[5]孫志軍.中國教育個人收益率研究:一個文獻綜述及其政策含義[J].中國人口科學.2004(05)
[6]張紅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機制:工業化中期階段的經濟增長與政府行為選擇[J].管理世界.2004(04)
[7]林光彬.等級制度、市場經濟與城鄉收入差距擴大[J].管理世界.2004(04)
[8]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選擇偏差、比較優勢與教育的異質性回報∶基于中國微觀數據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4(04)
[9]董先安.淺釋中國地區收入差距:1952-2002[J].經濟研究.2004(09)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1]張丹.我國地方政府支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
[2]馬越越.低碳約束下的中國物流產業全要素生產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4
[3]范丹.低碳視角下的中國能源效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
[4]顏敏.能力偏誤、教育溢價與我國工資收入差異[D].東北財經大學2012
[5]黃萬陽.人民幣實際匯率錯位測度、效應與矯正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
[6]孟軍.能源節約、碳減排與中國經濟增長[D].東北財經大學2013
[7]潘祺志.我國工業能耗強度變動與節能路徑選擇[D].東北財經大學2010
[8]張有緒.品牌資產模型與測度方法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9
[9]徐勇.中國國內旅游業發展及其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計量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