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8 09:06: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大學課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等農業院校;植物保護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植物保護;
作者簡介:侯明生(1952-),男,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從事植物病理學教學與研究。
國內有不少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高等農業院校植物保護專業及農科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由于相關院校的辦學條件和人才培養目標不盡相同,因此,不存在統一性質的植物保護人才培養體系。本研究依據華中農業大學的辦學條件和人才培養目標,對植物保護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認為,植物保護專業創新人才,是指那些政治思想過硬、敢于肩負時代使命,立足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勇于探索和解決植物保護相關的科學問題、實踐問題和社會問題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并據此建立了一套植物保護專業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主要包括植物保護核心課程、植物保護實踐認知、創新能力培養、科學人文關懷體系建設四個方面。
一、植物保護專業核心課程建設
(一)精煉教學內容,跟蹤專業科學前沿
寬厚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是人才培養的原動力。培養體系重點對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和植物檢疫學等主干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將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和植物檢疫學等課程的學時分別壓縮至48學時、40學時、48學時、40學時、48學時和40學時,大力倡導學生課外自學。強化了夯實基礎知識、注重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科傳統經典理論與學科前沿進展相結合,反映學科發展動態,注重以現代生物學及相關學科的進展解釋傳統植物保護學問題。例如,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學研究進展闡述植物癥狀形成機理、將分子診斷技術引入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教學、將微衛星標記技術引入遷飛性害蟲的教學和結合雷達監測技術講解遷飛害蟲的遷飛機制等。
(二)重視專業教材建設,注重精品課程建設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的教師團隊承擔了國家精品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等編寫工作,擔任主編《普通昆蟲學(第二版)》(雷朝亮、榮秀蘭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農業植物病理學(第二版)》(侯明生、黃俊斌主編,科學出版社,印刷中)、《植物害蟲檢疫學》(楊長舉、張宏宇主編,科學出版社,2009)、《植物病害檢疫學》(洪霓、高必達主編,科學出版社,2005)、《城市昆蟲學》(張宏宇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食用菌栽培學》(呂作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昆蟲生態學與害蟲預測預報》(張國安主編,科學出版社,2012)等,擔任副主編的教材有《普通植物病理學(第二版)》(謝聯輝主編,科學出版社,印刷中)、《植物病理學原理》(宗兆鋒、康振生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園藝植物病理學(第二版)》(李懷方等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和《昆蟲學研究方法》(趙惠燕等主編,科學出版社,2010)等教材。同時,加強主干課程的網絡化教學建設,其中普通昆蟲學課程和農業植物病理學課程為國家精品課程,普通植物病理學課程和植物檢疫學課程為湖北省精品課程,以這些優秀教材為核心構建的精品課程不僅證明了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也為廣大學生的專業學習擴充了廣闊的自學空間。
(三)優化專業師資隊伍,強化年輕教師培養
自2007年以來,植物保護專業先后新進教師26人,其中教授兩人;學院面對海外聘請了“楚天學者”講座教授五人。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和農業昆蟲學等主干課程組建了優秀的教學團隊,每門課程均有三名以上的主講教師,并至少有一位教授擔任主講,原則上允許專業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主講專業教師。如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教學團隊由姜道宏、李國慶、程家森、謝甲濤和張靜等五位教師組成,農業植物病理學的教學團隊由侯明生、黃俊斌、羅朝喜、蔡麗和鄭露等五位教師組成,普通昆蟲學的教學團隊由雷朝亮、牛長纓、周興苗、付新華、朱芬、朱智慧和楊鳳連等六位教師組成,農業昆蟲學由張宏宇、王小平、華紅霞和吳剛等四位教師組成。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實行了導師制,如姜道宏教授和李國慶教授分別負責指導謝甲濤博士和張靜博士的教學工作,侯明生教授和黃俊斌教授分別指導蔡麗博士和鄭露博士,青年教師隨堂聽課、觀摩。青年教師必須參與實踐課程教學、課程實習、生產實習等,并將青年教師是否參與實踐活動作為年終考核及職稱評定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植物保護實踐認知體系建設
(一)建立作物生產實習課程體系
該課程要求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種植稻、麥、棉和油菜等重要農作物,調查病蟲害發生,獲得了解農作物生長發育及病蟲害發生流行規律的實踐機會。作物生產實習課程教學中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為期一年的耕種實踐,安排在大學二年級進行,貫穿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病理學和農業昆蟲學及其實驗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課題組組建了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建立和探索了田間教學方法,如現場指導、評比、邀請知名教授現場教學等。課程要求緊扣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實時關注國家農業生產,根據病蟲害發生動態和氣象因子等對作物的影響,闡述植物保護專業及農業科學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及學習植物保護專業的自豪感。2009年王小平等就該課程建設及運行進行了系統的總結[9]。
(二)重視強化實驗課程體系建設
將普通植物病理學實驗、普通昆蟲學實驗、農業病理學實驗和農業昆蟲學實驗等實驗課程設立為獨立的必修課程,加強了學生對理論課程教學中基本概念和知識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在專業理論基礎課及其實驗課結束后,教學安排長達三周的野外條件下的植物保護專業基礎實習課程,為學生提供獨立、完整的時間進行實踐。該課程在湖北省大別山區進行,對當地常見昆蟲及病害進行考察,并采集、制作和鑒定標本,培養了學生連續實驗和觀察能力,加強和鞏固了學生的植物保護專業的基本理論,同時也培養了其獨立工作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三)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
植物保護專業的大學生科研活動與專業教學緊密相關,而課程教學是大學生接受知識、掌握科學方法的主渠道,可為學生科研能力培養提供理論支撐和應用指導。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植物保護專業教師經常會結合經典實例闡述重要的科學發現,在鍛煉學生科研思維的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植物保護專業科學研究的真實印象。結合理論課程的教學,植物保護專業配備了充足的實驗課程和完善的實驗條件,保證學生能獨立地完成一些基本試驗,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柯赫氏法則,學生需要完成病害標本采集、病原菌分離純化、接種觀察病害癥狀和病原菌再分離純化的整個流程,既加深了學生對病理學基本理論的認識,也鍛煉了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動手能力;學生通過形態觀察和ITS序列測定等技術鑒定病原真菌,不僅涵蓋了傳統植物病理學研究方法,也引入基礎性分子生物學技術。通過這些課程教學及其科研活動,改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興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思路,為他們今后從事更多的科研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四)堅持和重視校外生產實習
為了加強植物保護專業學生工作能力的培養,教學建立并長期堅持畢業生為期兩個月的生產實習制度,完善實習內容和過程,規定每位學生必須堅持深入基層的工作制度。在學生實習方式上,按照專業特點和學生個人特點的發展進行實習單位的分配;在實習單位的選擇上,采取自主選擇實習單位實習和集中安排實習工作的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支由多學科、多技能、責任心強的教師組成的校內教學導師隊伍,并聘任了一批植物保護技術人員、科研院所專家、企業家等做校外指導教師,明確了學生實習單位及校外指導教師的責任。同時,華中農業大學加強各專業實習基地建設,充分保障專業實習的教學質量和校外生產實習的順利進行。從1972年開始,植物保護專業堅持讓學生下基層實習,40年來從不間斷。植物保護專業這種生產實習的模式在植物科學技術學院的農學專業和植物科學技術專業得到了大力推廣,對學校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實踐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將對我國農業高等院校的實踐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建設
(一)建立高端人才培養新模式
“碩彥計劃”是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設立的一種旨在培養植物類科技高層次拔尖人才的探索性培養模式。該計劃根據學生自主報名的原則,從一年級本科生中選拔一批對科學研究具有濃厚興趣且具有良好學術潛質的學生進入教師的實驗室提前接受學術科研的思維和技能訓練;大學三年級結束時進行最后一次考核,合格的學生根據意愿于大學四年級第一學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通過實施攻讀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貫通培養方式,不斷優化辦學資源的育人效能,強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著力培養植物保護專業創新型高端人才。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那些參加“碩彥計劃”的學生在創新欲望、能力和自信力等方面均有顯著的提高。2010年以來共有兩個學生團隊獲得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立項資助,主持校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28項;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榮譽和獎勵主要有校級三好學生標兵兩人,十佳大學生兩人,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5%,研究生錄取比例為45%。
(二)鼓勵本科生申請創新性科研項目
培養學生的科研積極性和實踐操作能力一直是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生培養體系中的重點之一。華中農業大學高度重視開發性實驗教學工作,出臺了多項重要舉措,如制定了“華中農業大學各類實驗室對本科生開放管理辦法”,要求各級各類實驗室應根據“資源共享、對外開放”的要求,在保證完成教學、科研及研究生培養等任務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采取多種形式面向本科生開放,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使用效益,積極為培養優秀人才服務。植物保護專業教學也針對本科生提供了多種類型的機會進入相關實驗室從事科研活動。如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SRF)給了大學生一個實踐與科研的機會,申請者根據個人的興趣及愛好,成立科研興趣小組,在相關教師的指導下,查閱文獻,撰寫申請報告,并通過答辯和專家評審進行立項。立項后,學生獨立自主地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所有項目都必須進行中期檢查和結題檢查。SRF項目是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生開發性實驗教學的重要措施,2011年和2012年植物保護系SRF立項分別達到12項和20項。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成果顯著,獲全國“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銀獎一項,“湖北省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一、二等獎各一項,湖北省創業計劃競賽二等獎一項,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一項。
(三)加強畢業論文研究過程管理
一般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始于第四學年,現已將選題時間提前到大學第二學年結束至第三學年開始。為了使學生能更加系統地體驗科學研究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植物保護專業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要求嚴格,每位學生必須在大三階段進入教師的實驗室。在選題時向學生公布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及擬定的課題名稱,供學生自由選題。學生與指導教師聯系、溝通后確定研究方向,自主查閱相關文獻,確定研究題目、內容和研究方案,進行預備性試驗等,進入開題階段后,學生將在教師或高年級研究生指導下進行畢業論文研究,直至撰寫研究論文和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導師對畢業論文撰寫規范進行指導。答辯時成立答辯委員會,嚴格要求畢業論文答辯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能真正體驗到科學研究的過程,并且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敢于創新的科研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了良好的科研習慣。自首屆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評選以來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學生有七篇優秀論文獲一等獎、六篇獲二等獎、12篇獲三等獎、九篇獲優秀獎;此外,2005年至今,共有17篇論文獲湖北省畢業論文創新獎。
四、科學人文關懷體系建設
(一)搭建“教授接待日”活動,指點學生奮斗目標
學院創建了“問學齋———教授接待日活動”,突出“問學”與“導學”兩個方面,倡導師生平等對話、自由暢談,共同探討感興趣的話題。教師幫助大學生啟迪智慧、開闊思維、廣博知識、提升內涵。通過專業教師與學生的問學交流,一方面學生可以了解到植物保護專業領域最新的科研動態、學科未來的發展前景等。另一方面教師在科研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與人生經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培養學生學術熱情和科研興趣起到了較大促進作用,“問學齋活動”從2008年開展至今,舉行了22期植物保護專業相關的教授接待日活動,植物保護專業16名教授,兩名外聘“楚天學者”,以及一批副教授和講師走進“問學齋”,面對面地與本科生談科學、話學風和談人生等。有的教師多次參加活動,參與活動學生近2000余人次。“問學齋”為師生互動開辟了新的途徑,在校內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多次被《湖北日報》《人民網》《鳳凰網》和《楚天金報》等媒體重點報道。
(二)創辦“三農講壇”學術報告活動,開拓大學生國際視野
為提高大學生培養質量,增強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學院啟動“三農講壇”大學生學術報告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教授、學者和企業家等來學院面對本科生講學,講述學科前沿研究進展、講授自我成長歷程,為學生提供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有效補充傳統課堂內容的不足,提升大學生整體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全面實現學術育人。一方面,積極邀請學界專家和崗位科學家開展前沿講座和特邀報告、推薦優秀博士生開設“博士講壇”、聯絡杰出校友來校開展“校友講壇”等,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三農講壇”的形式與內容。近兩年以來,“三農講壇”共舉辦與植物保護相關的學術報告49場,邀請到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韓國等近百余名國內外知名學者,邀請國外專家開設了全英文講授的暑期分子植物病理學課程,為超過三千人次的學生奉獻了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這些講壇活動拓寬了學生的專業視野、為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提供了重要參考,提升了他們對未來發展的向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廣大學生的普遍認同和大力支持。
(三)師生共建植物保護協會,積極開辟第二課堂
植物保護協會的宗旨是“以趣味讓會員愉快,以知識讓會員認可,以實踐讓會員成長”。除植物保護專業學生外,教師也是該協會的重要會員,為學生提供經費支持和專業知識支撐。植物保護協會關注農業科學,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實踐意識,服務“三農”。協會積極開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的植物保護實踐活動,如開展走進實驗室、走近科學家、走進科學活動,不定期邀請院系知名專家學者和優秀研究生座談;舉辦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如“獅山行,標本集”和“小型書簽”制作等活動;走進校外的農業部門、農資企業以及周邊農村服務“三農”開展科普活動;參與解決植物保護的實際問題,這些活動協會將科技創新和學術活動緊密結合,積極開辟“第二課堂”,為廣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拓展大學生植物保護方面的知識體系,提升大學生自主思考科學問題、自主學習和勤于實踐的能力,推動植物保護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進程。
(四)注重“以人為本”,建立人才管理保障體系
關鍵詞:農學專業人才培養;就業;專業改革
一、華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1.學校農學專業概述農學專業是華南農業大學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在近百年的辦學過程中,專業實力不斷提高,其中作物遺傳育種學科和生態學科被列為學?!?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作物遺傳育種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該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特色專業,2012年成為廣東省的重點專業。2.農學專業教學模式分析2001年,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張桂權教授提出,要結合當下農學專業人才培養需求趨勢,為農學專業設立更為細致的方向,在專業下設立了三個方向,即農業信息技術方向、農產品標準化與貿易方向、農業生物技術方向。每個方向的培養方案各具特色,同時實施教師隊伍的培養提高、教學方法的改革等措施。在各個專業方向課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課程相同,涉及通識課及專業課,即農學專業要求每一位學生具有扎實的農學基礎理論知識,專業上總體呈現大同小異的特點。在技能方面,農學專業注重培養學生進行田間試驗和統計分析、進行作物高產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種、組織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農產品質量檢測和農產品經營管理與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人才培養模式創新(1)特色實踐教學模式。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在課程體系中加大實踐課比重,提出了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辦學,建立特色實踐教學模式,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專業人才。(2)導師制培養方式。華南農業大學教學相關文件規定,農學專業學生大二即啟用導師制,導師負責指導學生進行試驗及畢業論文,每位學生選擇導師一般是先考慮本院系內老師,若是對其他院系老師的研究方向感興趣,亦可跨系選擇導師,甚至可以跨學院跨學校選擇導師。(3)設立本科生科技創新項目??萍紕撔马椖康拈_展對于培養大學本科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團隊意識等都有著促進作用。從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近3年的項目審批情況來看,各類科技創新項目立項已超過82項,參與人數約350人,結題率高達98%,投入金額約10萬元。對比往年數據,每年參與科技創新項目的學生獲得各類獎學金的人數都在遞增,在專業學習、綜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較為明顯的提高。
二、農學專業畢業生近年就業情況分析
1.就業形勢好轉《2008-2010年本??茖I就業狀況》數據資料顯示,農學專業就業形勢逐年好轉。據有關媒體報道,近兩年廣東省應屆大學生就業率高達95%,農學類本科生就業率超過95%。經統計,華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就業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兩年排在同類專業的前列,2011年農學院三個不同方向的農學專業就業率達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農學專業有5名本科畢業生因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的資助而出國深造。2.就業流向多樣調查顯示,華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畢業生在2010-2013年的就業率依次為96%、97%、97%、99%。針對農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流向進行調研分析,進入國企相關機構的所占比例連續三年維持在的10%左右,進入私營企業的比例呈增長趨勢。升學深造占農學類總人數的比例依次為8%、12.2%、31.9%、23.4%,農學類專業本科生選擇升學深造的人數越來越多。調查顯示:超過一半學生考研的動機是為了職業發展,考研成為農學專業本科生重要的畢業去向。3.就業對口率低針對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生就業流向進行調研分析,近四年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畢業生所占比例依次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鐚I就業的畢業生中,30%迫于家庭壓力,28.3%對農業不感興趣。
三、農學類人才培養與供需分析
1.人才供給分析通過對2013年畢業生進行就業跟蹤問卷調查,發現華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學生在培養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體分析如下。農學院2013屆畢業生318人,約64%的人認為影響就業的最大因素是個人實際能力,有20%的人的認為是所學的專業,接著是計算機技能、英語能力、學校社會聲譽、家庭背景等。因此,學好本專業知識和提高個人的實踐能力,對農學畢業生來說是就業的重要籌碼。有64%的畢業生認為求職過程中遇到最主要的問題是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24%的畢業生認為是信息嚴重不足。因此,多方面發展自己,增加就業技能,重視拓展就業信息,重視自己的職業規劃,應該是農學院畢業生必須考慮的。2.人才需求分析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現代農學和過去農學有許多不同。農業院校培養出來的農學專業畢業生會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高端測試設備和儀器,從而能在先進的實驗室里學習知識和技能,在現代生物技術、基因工程等技術平臺上進行科學的探索和研究。通過對吸收農學專業人才相關農業企業的問卷調查,總結各用人單位在選聘畢業生中考慮問題的星級指數,可看出,綜合素質與學生專業是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兩個要素。所以,農學專業畢業生在農業領域就業的競爭力是最大的。
四、農學類本科人才培養建議
1.明確培養目標,開展特色培養華南農業大學對農學專業進行整合改革后,構建了“四模塊”的教學體系。因此具體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結合市場實際人才需求開展特色培養,使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優化。根據人才市場需求,從本專業、本學校及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畢業生反映的專業面太窄這一問題,研討出具有廣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把培養能力作為專業教學的重點,培養能在新形勢下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實用型人才。2.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專業培養應該提供較多高質量的課程實踐,使培養計劃落到實處,使學生專業能力能夠得到提高;同時學校應該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訓課程或學習平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除專業技能外的其他綜合能力。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填鴨式”教學日趨嚴重,因此應對施教方法進行改革,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可通過設立論壇演講答辯、討論解析、師生自由辯論等多種形式,把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提高語言表達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等多種能力。3.推動校企交流合作,增強人才培養實效性從企業一線崗位的優秀人員中聘請、聘用一部分流動師資,這些優秀的工作人員相對于長時間待在學?!熬幹啤眱鹊慕處熡懈S富的社會實踐經驗,能傳授給學生更貼近實際的管理、營銷手段。兩種師資相結合,既能保證課程理論體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學生將來更快地適應市場的需求。4.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根據農學類人才的特點,利用本校本地區學科與教學優勢,學??梢蚤_展與動植物生產、電子商務及特色農產品開發等相關的特色創業培訓。在國家農業創業政策、農業市場環境分析及生產技術環節上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讓他們為未來做好準備。
五、對其他農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建議
1.創新農學人才培養模式根據社會對農學專業人才的實際需要,華南農業大學調整了農學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在農學專業教育改革上多次進行創新,形成了較為成功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把專業課程設置的橫向拓寬與縱向深入統籌起來。通過建立教學和就業實習基地,適度、適量地增設研究型課程與實踐型課程,同時在教學計劃中增加并強化了社會實踐環節,把社會實踐和教育實踐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同時,華南農業大學還聘請一線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員走進課堂,講授栽培、育種等的實際情況和實踐經驗,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職業設計和人生規劃。2.優化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企業及學校雙方注重“校企聯合培養模式”。聯合培養不僅限于畢業實習,部分課程實習亦可在企業完成。首先,整個農業行業的企業為學生提供機會和平臺,學生可以學以致用,提高專業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同時,企業也能提前發掘適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決人才缺口問題。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農學專業學生培養除了依靠專業知識教學外,科技創新項目申報也起著推動作用。一直以來,華南農業大學積極申報科技創新項目,同時鼓勵學生畢業論文與教師科研課題相結合,不僅能鞏固農學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知識,還有利于培養其思維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向東,張桂權,蘇雄武.基于現代農業的農學專業改革與實踐——以華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2(9).
[2]李偉,劉春燕,王維.農學專業創業型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近三年實踐教學為例[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
[3]劉圓,陳霄.近兩年廣東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5%[N].羊城晚報,2014-11-09.
[4]朱冬蓮.地方農業院校農學類本科專業學生就業問題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2.
[5]劉向東,郭海濱.現代農學專業實驗課整合改革研究——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J].中國農業教育,2013(5).
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分為春、秋兩季招生。春季面向校內外招收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為直博生,并在校內在讀碩士生中選拔碩博連讀生;秋季面向已經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以及應屆碩士畢業生以申請考核制方式選拔錄取博士生。
一、招生規模
2017年我校博士生總招生規模為800余人。各學院、學科招生人數詳見《2017年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9月版)。待春季招生結束后,將于2016年10月25日前,在《2017年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10月版)中公布扣除春季招生人數后實際的秋季招生人數。
中國農業大學招收定向在職博士生的錄取數量不超過各學院招生計劃總數的5%,人文社科領域不超過10%。對口支援西部高校、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援疆師資項目、高校專任教師及科研院所一線研究人員不受此比例限制,但高校專任教師及一線研究人員須提交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其承擔教學或科研崗位證明,并同意為申請人“在讀期間可全日制在中國農業大學學習”提供保障。
二、學制及最長修業年限
直博生、碩博連讀生學制為5年,最長修業年限為7年。
普通博士生學制為4年,最長修業年限為6年。
特別優秀的博士生經導師推薦可以申請提前進行學位答辯,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準予提前畢業。
三、春季招生辦法
錄取為2017年的直博生、碩博連讀生需在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招生信息網上填報個人信息。時間為2016年10月25日上午9:00至12月20日下午4:00。直博生、碩博連讀生免繳報名費。
四、秋季招生辦法
(一)報名條件
1、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報到前取得碩士學位)。補充條件如下:
(1)在境外獲得的學位需經教育部學位認證機構出具認證報告(學士、碩士學位都在國外獲得的,兩學位均需認證);
(2)在讀的“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和“非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人員,不得以應屆生身份報名,須獲得碩士學位后方可報名。
(3)報考非定向就業生的年齡不超過45周歲。報考定向就業生年齡不限。已獲博士學位者只能報考定向就業生。
2、符合招生學院對申請人英語水平的基本要求(詳見附表1)
3、國家專項計劃
(1)申請“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申請人除滿足上述報名條件外,還需提交填寫完整的《報考2017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生考生登記表》,該表由定向培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民族教育主管部門提供。
(2)申請“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和“援疆師資項目”的申請人,除滿足上述報名條件外,還需經過受援單位推薦。
我?!皩谥г鞑扛咝!眱H指西藏大學、新疆塔里木大學兩所大學人事部門推薦專職教師的專項培養項目?!霸畮熧Y項目“僅指新疆大學和新疆農業大學人事部門推薦專職教師的專項培養項目。
(二)報名時間及辦法
2016年10月25日上午9:00至12月20日下午4:00在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報名,逾期不予受理。操作方式: 進入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博士生招生網上報名系統/admission/index.do申請人在報名前須仔細閱讀《網上報名系統使用說明及報名須知》,并按照要求和提示進行操作。
(三)報名費:200元
請申請人務必在報名前仔細閱讀“中國農業大學2017年博士生招生簡章”及“2017年學院申請考核制實施方案”中的申請條件,自審合格后再進行網上報名,否則造成不予復核、不予錄取等后果完全由申請人自己承擔,并不退還報名費。
(四)提交申請材料的要求
(1)申請人網報同時上傳電子版材料
2017年博士生網上報名時,申請人在網報同時按要求提交各項電子版材料。網上提交電子版材料時間與博士生網上報名時間一致。
提交電子版申請材料注意事項:
1、申請材料在初審階段以電子版形式在報名系統中提交。
2、成績單、外語成績以圖片JPG格式上傳,上傳內容須清晰可見,單個圖片文件在100K左右。
3、應屆生請務必提交“學生證照片”、“論文摘要、目錄”等材料 。
4、往屆生請務必提交“學位學歷復印件”,“學位論文”等材
料。
5、一項材料需要提交多個電子材料時,請將電子材料壓縮為RAR
壓縮包后上傳,如“獲獎證書、公開發表的論文、專利“等等。
6、推薦信上傳:申請人到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表格下載”中下載推薦信格式,兩名副高以上推薦人填好后,申請人以圖片JPG格式上傳,單個圖片文件在100K之內。
(2)通過學院初審進入復核的申請人需給學院提交紙質版材料
2017年1月學院初審后(部分學院是春季開學時進行初審),招生學院在學院網站上公布進入復核的申請人名單。進入復核名單的申請人3-4月份來學校參加復核時,需按學校招生簡章和學院實施方案要求,將所有蓋章、簽字的紙質材料和證書原件交到學院審核,學院審核后留紙質材料和證書復印件留存備查。
提交的紙質申請材料主要包括:
1、通過網上報名系統打印的《中國農業大學2017年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
2、碩士學位、學歷證書和身份證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研究生提交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
3、蓋有研究生成績管理部門或檔案室公章的碩士成績單;
4、中國農業大學研招網上下載并填寫《研究生思想政治情況表》,定向在職人員加蓋所在單位黨委系統公章,未就業人員加蓋檔案保管單位公章,應屆生加蓋所在學院分黨委公章;
5、往屆碩士生(2017年春季畢業生算往屆生)需提交碩士學位論文。應屆畢業碩士生提交論文摘要和目錄等;
6、兩位與所申請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于副教授)及以上職稱專家的推薦信;
7、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本人研修計劃(不少于3000字或5000字,具體要求參見學院規定);
8、獲獎證書、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及其他原創性研究成果的證明材料;
9、學院要求的英語成績證明:英語四、六級、TOEFL、雅思A類、專業英語四、八級、WSK(PETSS)、 GMAT。其他英語成績不能作為申請的報名條件,只能作為英語能力的補充材料;
10、其他可以證明自己科研或英語能力的補充材料;
(五)碩博連讀生和直博生不用上傳電子版材料
已取得碩博連讀生和直博生資格的學生不用上傳電子版材料。2017年元旦后,碩博連讀和直博生將打印的報名登記表簽字并加蓋研究生學籍管理章(本校生加蓋學院公章即可),交2封紙質版專家推薦信、一份思想政治情況表到相關學院,以便存入個人檔案。
(六)相關說明
1、凡符合國家專項招生計劃的申請人(如報考西部對口支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援疆師資項目等)應在報名時填寫相關信息,經核實后,學校僅按照報名信息庫內容作為錄取類別依據,不接受后補報名。
2、現役軍人申請人,按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3、現為定向就業培養的應屆碩士畢業生擬申請定向就業博士培養或正在履行用人單位服務合同的在職人員申請定向就業博士培養,報名時須征得定向培養單位或服務單位的同意,并提交用人單位簽署了意見并加蓋單位人事部門公章的報名登記表。申請者與定向培養或服務單位因報考問題引起的糾紛造成不能錄取后果的,我校不承擔責任。
4、凡在報考過程中隱瞞重要信息或在以往學術活動中存在學術不端行為或通過弄虛作假取得初試、復試及錄取資格的考生,一經查實,一律不予錄取;已經錄取的,取消錄取資格。
5、招生導師信息查詢: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招生學科與導師招生專業招生導師。
(七)程序與時間進度
1.初選:2017年1-3月
(1)由學院組織專家小組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綜合審查結果和招生導師的意見,形成進入復試考核的申請人名單,并在申請學院主頁及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公示。對初選結果有異議的申請人可以通過公布的電話申請復查。
進入復核階段的申請人在相關學科專業范圍內選擇填報導師。
(2)國家專項計劃申請人通過學院初審后,需提交學?!皩m椨媱潯闭猩鷮徍私M對當年專項招生計劃進行審核排序,本著擇優原則確定進入復核階段的人選。
2.復核與錄?。?017年3-4月
由招生學院組織,按學科或研究方向組成專家組擔任考核工作。對進入復核階段的考生進行專業能力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專業知識考查與綜合能力面試兩個環節,主要內容包括申請者的學科背景、科研經歷、專業素質、操作技能、外語水平、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己说木唧w時間、地點和內容屆時詳見申請學院主頁公告。
學院對申請者的考核記錄及考核成績進行嚴格審查,確定擬錄取名單。擬錄取名單將在校園網上公示一周,公示無異議后報研究生院。
3、錄取結果:2017年6月。
研究生院確認學院錄取名單后在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公布,公示期為一周,有異議者可以通過公布的監督電話進行舉報。
五、錄取類別
錄取類別分為非定向就業生和定向就業生兩類。
1、非在職生均錄取為非定向就業生。學費及獎助標準見后并享受公費醫療,畢業后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就業。
2、在職生錄取為定向就業生。在讀期間的學費、生活費、醫療費及其它福利費由本人與原工作單位協商解決。正式錄取前申請人本人、定向培養單位須與我校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書》,畢業后按協議回原工作單位工作。
3、納入“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 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專項計劃” 和“援疆師資項目”的博士生均錄取為定向就業生。
六、體檢
博士生在復核階段參加由學校統一安排的體格檢查,體檢醫院為中國農業大學校醫院。體檢標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七、學費及獎助政策
(一)學費:10000元/年;所有直博生、碩博連讀生及博士生均須繳納學費。直博生一年級按學術學位碩士生標準執行8000元/元,直博生二年級及以后年級、進入博士生階段的碩博連讀研究生按博士生標準執行。學制內按博士生標準繳納四年,按學年繳納。第一學年的學費在8月1日前繳納。此后每年的7月10日前繳納下一個學年的學費。
(二)獎助(詳見《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教育收費及獎助體系實施辦法》gradsch.cau.edu.cn/homepage/)
1、獎助對象:二年級及以上的直博生、進入博士生學習階段的非定向碩博連讀生及所有基本修業年限內的非在職(無固定工資收入)博士生。
2、獎助類型及標準
(1)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12000元(一年級直博生為每生每年6000元),按月發放。
(2)學校助學金:每生每年10000元(一年級直博生為每生每年8000元),按月發放。
(3)學業獎學金:二年級及以上年級博士生每年8000元,獲獎比例不低于30%(一年級直博生為每生每年4000元,獲獎比例不低于40%)。
(4)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博士生30000元,獎勵人數按國家下達數量執行。
(5)校長獎學金:博士、碩士生共20名,獎勵標準為博士生10000元。
(6)助研、助教和助管崗位津貼:研究生導師支付助研津貼,博士生最低標準為每生每月1000元,直博生和碩博連讀生一年級按碩士生資助標準執行每生每月300元,二年級及以后年級按照博士生資助標準執行。
八、監督機制
繼續對博士生復試考核進行校院兩級紀檢檢查現場巡視。經查屬實的招生違規行為,屬于考生的問題,將取消其錄取資格;屬于導師的問題,將視情節輕重,取消該導師當年乃至以后的招生資格。
九、其它
(一)學校實行校、院二級管理,申請者在提出申請、學科考核、學院審查、錄取過程中的相關問題請與申請學院聯系咨詢。學院聯系人詳見附表2.
(二)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及各學院不舉辦任何課程補習班,工作時間接待咨詢。咨詢電話:010-62734286 咨詢郵箱:bozhao@cau.edu.cn
(三)單位代碼:10019;單位名稱: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址:/admission/index.do
現在2017年教育部有關博士研究生招生文件還沒有下達,我校公布的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屆時如與教育部文件有所不同,以教育部公布文件為準。
附件:附表1、各招生學院對英語水平的基本要求
附表2、學院聯系電話和郵箱
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學 院
聯系電話
郵箱
農學院
010-62732565
zwwmq@cau.edu.cn 園藝學院
010-62732449
rongding@cau.edu.cn 植保學院
010-62733257
weijianing315@163.com 生物學院
010-62733542
swxyyz@cau.edu.cn 資源與環境學院
010-62731427
zhangle@cau.edu.cn 動物科技學院
010-62731266
xu@cau.edu.cn 動物醫學院
010-62732772
dy001@cau.edu.cn 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010-82381443
shbx@cau.edu.cn 工學院
010-62736275
wangbz@cau.edu.cn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010-62736743
dyjw@cau.edu.cn 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010-62737728
zhangliwei@cau.edu.cn
理學院
010-62733474
pestici@cau.edu.cn 經濟管理學院
010-62738510
cheny@cau.edu.cn 人文與發展學院
一、招生規模
2014年我校博士研究生總招生規模約為780人。各學院、學科招生人數詳見2014年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9月版)。秋季招生人數將于2013年10月22日前在2014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10月版)中公布。
學校招收非脫產委托培養在職博士研究生的錄取數量規定為:不超過各學院招生計劃總數的5%,人文社科領域不超過10%。對口支援西部高校、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除外、高校專任教師及科研院所一線研究人員不受此比例限制,但其中來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申請人須提交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其承擔教學或科研崗位證明,并同意為申請人“在讀期間可全日制在中國農業大學學習”提供保障。
二、學制及最長修業年限
直博生、碩博連讀生學制為5年,最長修業年限為7年。
申請考核制選拔錄取的博士研究生學制為4年,最長修業年限為6年。
特別優秀的博士研究生經導師推薦可以申請提前進行學位答辯,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準予提前畢業。
三、春季招生實施辦法
按照《中國農業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選拔工作的通知》(研生[2013]17號)規定,2014年接收本校優秀在讀的一年級非定向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為碩博連讀生;按照《中國農業大學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工作實施辦法》接收直博生。直博生需繳納報名200元報名費;碩博連讀生免于繳納報名費。
四、秋季申請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報名條件及辦法
(一)報名條件
1、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境外所獲得的學位需經教育部相關機構認證;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2、招生學院提出的對申請人英語水平的要求(詳見附表1)
3、其他說明
(1)在讀的“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和“非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人員不得以應屆生身份報名,須獲得碩士學位后方可報名。
(2)報考非在職博士生的年齡不超過45周歲。報考委托培養生年齡不限。已獲博士學位者只能報考委托培養生。
(3)申請“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申請人除滿足上述報考條件外,還需提交填寫完整的《報考2014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該表由定向培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民族教育主管部門提供。
(二)報名時間及辦法
2013年10月22日上午9:00至11月26日下午5:00在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報名,逾期不予受理。操作方式: 進入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博士生招生網上報名系統,申請人在報名前須仔細閱讀《網上報名系統使用說明及報名須知》,并按照要求和提示進行操作
(三)報名費:200元
請申請人務必在報名前仔細閱讀“中國農業大學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及“學院申請考核制實施方案”中的申請條件,自審合格后再進行網上報名,否則造成不予復核、不予錄取等后果完全由申請人自己承擔,不退還報名費。
(四)需提交的申請材料
網上報名結束后,申請人應于2013年11月27日-12月9日按照招生學院在網頁上公布的要求提交紙質申請材料,并關注報名系統中材料登記審驗情況。請隨時關注學院公告并及時辦理,逾期不補,網上報名失效。提交的申請材料主要包括:
1、通過網上報名系統打印的《中國農業大學2014年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
2、碩士學位、學歷證書的復印件(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提交所在單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管理部門的在讀證明);
3、蓋有研究生成績管理部門或檔案室公章的碩士成績單;
4、中國農業大學研招網上下載并填寫《研究生思想政治情況表》,委培生加蓋所在單位黨委系統公章,未就業人員加蓋檔案保管單位公章,應屆生加蓋所在學院分黨委公章;
5、非應屆碩士生需提交碩士學位論文和碩士學位研究生學位審批材料中的評議書,并在評議書上注明申請人姓名并加蓋檔案室公章。應屆畢業碩士生可提供論文摘要和目錄等;
6、兩位與所申請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于副教授)及以上職稱專家的推薦信;
7、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本人研修計劃(不少于3000字或5000字,具體要求參見學院規定);
8、獲獎證書、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及其他原創性研究成果的證明材料;
9、學院要求的英語成績證明。其他可以證明自己科研或英語能力的補充材料;
10、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出具的半年內體檢合格證明。
(五)相關說明
1、我?!皩谥г鞑扛咝!眱H指經西藏大學、新疆塔里木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這三所大學人事部門推薦專職教師的專項培養項目。
2、凡符合教育部專項招生計劃的申請人(如報考西部對口支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等)應在報名時填寫相關信息,經核實后,學校僅按照報名信息庫內容作為錄取類別依據,不接受后補報名。
3、現役軍人申請人,按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4、現為委托培養或定向培養的應屆畢業碩士生、擬申請委托培養的申請人、正在履行用人單位服務合同的在職人員申請人,報名時須征得委托培養或定向培養單位或服務單位的同意,并提交用人單位簽署了意見并加蓋單位人事部門公章的報名登記表。申請者與委托培養或定向培養或服務單位因報考問題引起的糾紛造成不能錄取后果的,我校不承擔責任。
5、招生導師信息查詢: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招生學科與導師招生專業招生導師。
(六)程序與時間進度
1.初選:2014年1-3月
(1)由學院組織專家小組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綜合審查結果和招生導師的意見,形成進入復試考核的申請人名單,并在申請學院主頁及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公示。對初選結果有異議的申請人可以通過公布的電話申請復查。
進入復核階段的申請人在相關學科專業范圍內選擇填報導師。
(2)國家專項計劃(包括“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和“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申請人通過學院初審后,需提交學?!皩m椨媱潯闭猩鷮徍私M進行審查,在2014年教育部下達的專項招生計劃范圍內,本著擇優原則確定進入復核階段的人選。其中,申請“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須由受援高校按照我校的報名條件和招生計劃推薦。
2.復核:2014年3-4月
由招生學院組織,按學科或研究方向組成專家組擔任考核工作。對進入復核階段的考生進行專業能力考核。復核階段的考察內容包括專業知識考查與綜合能力面試兩個環節,主要考察內容包括申請者的學科背景、專業素質、操作技能、外語水平、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己说木唧w時間、地點和內容屆時詳見申請學院主頁公告。
學院對申請者的考核記錄及考核成績進行嚴格審查,確定擬錄取名單。擬錄取名單將在校園網上公示一周,公示無異議后報研究生院。
3、研究生院審批:2014年5月。
研究生院通過審核學院公布的相關初選和復核辦法、聯合學校紀委和研究生教育專家組成巡視組對實際選拔程序進行監督、接受考生質詢等程序。在保證選拔過程的合理、合法和透明的基礎上審批錄取名單,并在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公布最終錄取名單,公示期為一周,有異議者可以通過公布的監督電話進行舉報。
五、獎助政策
中國農業大學將根據國家最新出臺的研究生教育收費以及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等相關文件精神和規定要求,在以下現有研究生獎助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研究生收費制度,執行國家助學金制度,加大研究生助研、助管和助教崗位津貼資助力度,落實國家獎學金制度,繼續實行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制度;積極完善研究生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和配套措施。通過推進新的獎助體系建設,使我校博士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總體上享有更好的待遇水平。新的獎助政策將根據國家相關文件的要求開始實施。
六、錄取類別
錄取類別分為非定向生、委托培養生和定向生共三類。
1、非在職生均錄取為非定向生,學費及生活費(包括助學金、助研津貼等)將按教育部最新文件執行,其中生活費每人每月不低于1500元,并享受公費醫療,畢業后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就業。
2、在職生均錄取為委托培養生,在讀期間的學費、生活費、醫療費及其它福利費由原工作單位支付。按學年繳納學費,共計四年。繳費標準及辦法將執行學校有關規定,相關規定出臺后我們將及時公布。正式錄取前申請人本人、委培單位須與我校簽訂《委托培養協議書》,畢業后按協議回原工作單位工作。
3、納入“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和“ 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專項計劃”的博士生均錄取為定向生,學費來源將執行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學校向非在職定向生提供助研津貼。
七、監督機制
在2013年實施申請考核制的基礎上,將繼續對復試考核進行校院兩級紀檢檢查巡視。經查屬實的招生違規行為,屬于考生的問題(如提供虛假材料),將取消其錄取資格;屬于導師的問題,將視情節輕重,取消該導師當年乃至以后的招生資格。
八、入學體檢
新生入學報到時學校統一進行體檢,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體檢醫院為中國農業大學校醫院,體檢標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未通過體檢者不予入學注冊,可辦理保留入學資格一學年。期滿經復查合格后正式注冊入學,不合格者取消入學資格。
九、其它
(一)學校實行校、院二級管理,申請者在提出申請、學科考核、學院審查、錄取過程中的相關問題請與申請學院聯系咨詢。學院聯系人詳見附表2.
關鍵詞:獨立學院;金融學;應用型人才培養;建議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8-0164-02
一、加強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的必要性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到市場經濟時代,進入到大眾化教育階段的產物,2002年獨立學院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了積極貢獻。從近幾年筆者所在高校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的招生情況看,2002-2009年金融學專業每年的招生人數都在200人左右,2010年,金融學專業招生人數為180人,2011年為167人,2012年為123人??梢?,自2010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擴張逐步降溫,各高校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生源競爭壓力,特別是對于獨立學院來說,競爭更加激烈。因此在這種招生日趨激烈的環境下,獨立學院的金融學專業必須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體現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與此同時,加強對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培養具有操作能力和熟悉金融業務的應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利于服務市場經濟建設;有利于體現獨立學院的特色和優勢,確保穩定生源,促進獨立學院長久發展。
二、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涵
1.獨立學院的性質與特征。獨立學院的顯著性質與特征在于其獨立性。按照教育部26號令的規定,獨立學院要求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等。由于其獨立性,其經費來源不是來自國家撥款而是由學院的舉辦方通過各種方式籌集得到,因此經費相對有限。獨立學院的另一重要特征是生源特征。各省市獨立學院學生大都是在本科第三批錄取。因此,獨立學院應探索建立符合實際,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和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
2.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獨立學院它區別于傳統的本科院校,它的性質和特征決定了其在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有自身的規律和特點。獨立學院培養的應用型人才要比母體學校培養的人才具備更強的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以便學生畢業后能迅速適應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就業崗位。這種定位是比較實事求是的,既體現了獨立學院的客觀條件,也避免了與傳統高校的專業競爭,是符合社會分工和發展需要的。
三、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1.人才培養方案欠清晰。我國的獨立學院一般是在申辦高校的優勢學科、特色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母體高校在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方面的雷同現象十分嚴重。本文以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金融學專業及其母體學校湖南農業大學金融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為例(見表1),分析獨立學院與傳統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區別。很多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極其相近,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尚不夠清晰準確。同時,從表1可以看出,兩所高校金融學專業教學計劃相差不大,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并沒有體現出更強的動手能力的培養目標。
2.課程設置亟待優化。課程教學內容陳舊。從金融學科發展趨勢來看,目前國內一些綜合性院校和財經院校開始將金融學培養重點放在財務管理、公司金融等微觀金融領域,開始與國際接軌。筆者所研究的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的金融學專業主要開設的專業課程仍然放在傳統貨幣銀行、國際金融等宏觀金融領域,而對公司金融、金融營銷、金融風險管理等較前沿的課程僅僅安排在選修課程中。很多選修課程往往因為選課人數的限制等等原因,實際無法開出,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在金融技能方面比較缺乏,與社會需求脫節。課程設置的專業性不強。以筆者所研究的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在的大學為例,金融學人才培養方案中政治類、英語、數學等公共基礎課學時數930學時,占必修課程1834總學時的51%,所占比重很大;專業基礎課836學時,占必修課總學時的46%,但設置過于寬泛,基本為與經濟、管理有關的課程,比如會計學、管理學、統計學、經濟法、政治經濟學等,而實際上針對銀行、保險、證券等相關知識開設的基礎課程比重不大;專業主干課程只有6門,學時數304學時,占必修課總學時的13.8%,但相對于畢業額定學分而言,所占學分僅為16.6%,比重過低??梢?,從目前的獨立學院金融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情況看,盡管近幾年有一定程度的更新和變化,但真正從理論體系上全面更新,適合獨立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適應金融發展趨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3.實習實訓環節薄弱。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金融學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26學分,占總學分的16%,所占的比重較低。并且所開展的實踐環節主要是課程論文,教學實習,以及社會調查和畢業論文等,除了教學實習環節,能夠利用學院的實驗室資源,幫助學生熟悉和掌握銀行、證券、保險等相關業務知識,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外,其他的實踐環節仍停留在傳統的論文形式上。這主要是因為受到獨立學院教學經費、教學條件、師資隊伍等方面的諸多限制,金融學專業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難以建立,與外界經濟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交流溝通也較少,使得獨立學院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只能停留在口頭上,與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的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目標的實現還相距較遠。另外,從實施的效果來看,也不盡理想,實踐環節往往被忽視。課程論文原本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結合現實熱點進行分析和運用的能力,但學生普遍從網上查找資料組合甚至抄襲文章,缺乏獨立思考。由于學院不具備集中安排實地調研的條件,一般要求學生利用假期各自分散進行社會調查,而實際上真正開展調研的很少。這使得實踐教學環節很難發揮檢驗、整合、實現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換的效果。
4.師資隊伍參差不齊。在金融專業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情況下,獨立學院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比較繁重,因此,現階段獨立學院教師隊伍成分呈現多元化。以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為例,其師資隊伍構成主要為:外聘母體高校的教師、一定數量的本學院培養的青年教師。由于獨立學院學生在文化基礎和學習習慣上與母體高校學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母校的授課教師往往以在獨立學院授課以賺取報酬為主要目的,并沒有根據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而獨立學院招聘的教師,以青年教師為主,缺乏教學經驗,更談不上實踐經驗,難以實現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四、加強獨立學院金融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建議與對策
1.合理定位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綱領性文件。獨立學院金融學人才培養既要符合獨立學院的生源特點,更要塑造獨立學院的特色,尤其是隨著當前金融對經濟的影響不斷凸顯,社會對金融學專業人才的數量需求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更要求獨立學院必須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才能在高校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獨立學院培養的金融學應用型人才需具有較強的市場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特別是具備從事具體金融業務工作的實踐能力和業務素質。包括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具有較好的科學素質、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
2.優化課程體系設置。課程設置對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尤為重要。培養“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可以針對目前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優化改革。第一,目前公共基礎課所占的學時和學分比重均較大,而很多學生對公共基礎課缺乏興趣,只是為了獲得學分應付學習。實際上厚基礎應體現在更扎實的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上。因此,建議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減少公共基礎課程,可以將減少的公共基礎課程放到專業基礎課部分,以保證學生專業基礎的厚實。第二,獨立學院不同于綜合性大學,金融學專業課程設置應體現應用型的特色,建議首先突出專業方向,比如商業銀行、金融理財、保險精算等,然后根據方向設計課程,如果是金融理財方向,可以將一些重要的金融學專業選修課進行更改。第三,增強實踐課程的學分比重。專業課程的學習應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尤其是商業銀行學、證券投資學、保險學等主干課程的學習,應配合安排一定的實踐學時,在學習了理論知識后,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業務技能。
3.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絕不能喊口號、走過場,必須要落到實處。第一,加強校內模擬實驗室建設。課程設置的優化改革,必須配合校內實驗室建設,引進一些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金融軟件,這些軟件模擬環境與現實情況基本相符,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重視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獨立學院通過建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產學合作等途徑,加強對學生業務技能的培養。同時學校也可以聘請校外實踐經驗豐富的管理和業務人員作為學院的校外指導教師。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教師是教學質量的決定性因素。獨立學院應該建立能體現自身優勢與特色的,符合自身人才培養與專業課程定位的師資隊伍。第一,獨立學院師資以聘請母體高校師資為主,應積極支持骨干教師、專業教師到外校進行培訓學習、研討和交流,在提高教師專業學術水平的同時,也調動教師對獨立學院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第二,青年教師和獨立學院自己培養的教師往往在教學態度和教學經驗上有所不足,建議獨立學院經常邀請教學名師進行示范教學,或是邀請本領域的知名專家進行講學,定期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或是采取青年教師導師制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第三,應該積極聘請金融企業、富有實踐經驗的“教師”走上教學崗位,培養一批具有“雙師型”特點的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冀滿祥.明確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搖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路徑[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321-32.
[2]黎紅梅.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0,(16):18.
[3]周孟亮,李海燕.金融學創新性人才培養研究[J].浙江金融,2010,(11):34-36.
一、高校教育科研課題管理現狀分析
當前,高校教育科研課題來源有四類,一是國家級和省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二是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廳的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三是各高等教育學會的教育科研項目,四是學校立項的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規劃課題以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重視基礎研究,推動理論創新,加強應用研究,增強教育研究為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開發研究,加強研究成果的轉化[ 4 ]。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著眼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特別注重加強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各高等教育學會的教育科研項目,主要是憑借學會優勢,建立短周期的課題平臺,以本區(領)域的教育改革重點為主。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立足學校,以學校急需研究和重點解決的問題為主要研究內容。提高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的質量,與研究機構對高等教育科研的組織和管理緊密相關。高等教育科研的組織和管理主要包括方向管理,機構與隊伍管理,選題與成果管理,信息與情報管理,學會管理,刊物管理,中外高教研究的比較、鑒別與借鑒等[5 ]。我國目前的教育科研管理機構主要包括教育部高教司,各省教育廳高教處,全國及各省的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各高等教育學會,各高校的科研處、教務處或高教所。以湖南農業大學的教育科研課題管理為例,湖南農業大學的各級各類教育科研課題管理歸學校教務處統一負責。除各高教學會立項的課題教務處不參與管理外,對于其它類別的課題主要有兩種管理方式:在規劃課題和省教育廳的教改課題的管理上,教務處主要是上級課題管理部門的協作者,負責文件的上傳下達,報送課題相關材料;在校級教改課題管理上,作為管理者,負責課題指南擬定、下文、組織評審、立項、開題、中期檢查、結題鑒定等全流程的管理。不論是作為協作者還是管理者,高校在整個教育科研課題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一)課題成果轉化管理亟待加強
隨著高校教學質量工程的實施,各有關部門加強了對高校教育教學研究的投入,各級各類教育科研課題的立項數量有了很大的增長。為加強對這些課題的管理,許多高校都出臺了專門的文件。但這些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尤其是課題成果轉化管理這一環節還存在很多問題。湖南農業大學早在 2000 年就制定了《湖南農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并于 2006 年再次修訂,對各類教育研究項目的申報、評審、管理,結題與鑒定,經費管理辦法等作了進一步完善。這對于加強學校課題管理的規范性有著重要且有效的指導意義。但是,所修訂的《湖南農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中包含附則在內的 7 章共 30 條的管理條例里,沒有專門涉及課題成果應用與轉化的管理辦法。這就導致課題結題就基本上意味著研究的結束,后續研究和成果的推廣及應用較少,很多研究成果只是些文字材料,未真正轉化成現實的教育力。雖然教育科研項目在轉化成教育生產力上有較長的時滯性,且對教育政策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但為研究成果尋求更多的轉化機會應該是課題主持人重點考慮的問題,為課題創造更好的轉化環境也是課題管理者應盡的義務。
(二)課題管理單位工作熱情不高
當前,各高校十分重視科研工作,將其視為學校聲譽和發展的中心工作之一。高校不僅成立專門的科學研究管理部門,而且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科學研究管理制度??梢哉f,絕大多數高校對科學研究工作是積極主動的,但是對教育科研則另當別論。高校一般沒有將教育科研歸屬于科研管理部門管理,而是歸屬教務管理部門管理。教務管理部門的中心工作是教學管理,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常常被邊緣化。目前《湖南農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學校教育科研項目管理工作由分管教學的副校長與學院分管教學的院長負責領導,教務處負責日常管理;省級規劃課題由省規劃辦管理,教務處協助;國家級課題由教育部或國家級相關單位管理,主要由課題主持人與所立項課題的管理單位直接聯系,教務處基本上只保存最后的材料;在省教育廳立項的課題管理上,開題與結題由教育廳統一組織,教務處只負責轉發文件,報送材料。因此,在國家級和省級教育科研課題管理上,教務處扮演的只是一個中間人的角色,成了發文單位、材料保管單位和組織評審單位。在校級教改課題管理上,教務處作為主要的管理單位,對于課題研究過程的檢查力度不夠,除一次中期檢查外,很少與分管教學和科研的副院長交流各院教改課題的進展情況以及各院對于教改課題的支持情況等。課題管理上的不主動導致做課題成了課題主持人一個人的事,使課題質量受到影響,于教學改革,于教師自身發展,于學科教學團隊的建設,于學校發展都不利。
(三)課題結題質量不易衡量
教育科研課題成果的表現形式特殊,最常見的形式是論文、著作,也有心得、建議、評論等,或是成果在教育制度、條例中體現。而且教育科學研究對象比較復雜,其研究成果未必能獲得揭示事物規律的結論,即使有結論,又因教育本身的遲效性,其社會效果的顯現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結題質量不易衡量。目前,教育科研課題的結題材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材料、PPT課件和師生做課題期間的紀實材料(如學生所發表的論文,實地考察的紀實照片與記錄)等,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文字材料中以課題主持人及參與者發表的論文為主,也有著作或論文集,還有少量調查報告形式的材料。各種結題材料裝訂成附件,厚厚的一本,但體現課題研究過程的材料很少,反映課題推廣效果的材料很少,尤其是反映學生對課題中所涉及的教學改革的反饋的材料很少。因此,一般來說,課題只要能通過中期檢查,結題前能發表一定數量論文,就基本上能過關,至于課題是不是對促進學校辦學或學科或某門課程的質量提高真正起到了作用,課題管理者和專家僅憑借的數量和級別,以及少量的反映實效的材料,難以客觀衡量結題質量。
二、改進高校教育科研課題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課題管理部門的成果轉化職能
教育科研要同教育實踐相結合,教育科研成果必須轉化成現實的“教育力”,才是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和歸宿。第一,鼓勵、支持項目研究與外校的合作。從湖南農業大學2000 年以來教學改革課題參與人的單位可以看出,課題的完成人基本上以各院的教師為主,與外院或外校合作的極少。立足本校,聯合外校和外企一起開展教育科研活動,不僅能拓展教育研究的視野,而且更利于教育改革的創新和成果的推廣。第二,定期召開教育科研成果匯報會。成果匯報會分為院一級的和校一級的。院級的成果匯報會主要在校級成果獎評審前,由各院教務辦公室組織相關專家、學生和同行參加。這也是學校進行教學成果獎評審的前奏,既可以避免評審中專家因時間不允許而無法詳細閱讀上報材料影響最終成果的評定,又可以及時指出匯報成果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為以后研究的開展指明方向,提高結題質量,同時還可以在無形中消減教師們對成果獎評審中的種種疑慮。校級的成果匯報會由教務處主辦,報告會時間可在每年度校級教學成果獎評審會后,請所有獲得一等獎的教學成果獎主持人或相關人員向全校師生匯報其成果。成果匯報會不僅是檢驗成果質量的重要手段,同時也為各院教師相互學習、改進教學提供了機會,有利于推動教育科研成果的應用。
(二)整合教學資源,加強教育科研課題合作
嚴格意義上來說,教學成果并不是一個單獨的教育科研課題,而是多個相關課題的整合,以更好地促進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發揮,整體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增強教育科研的后續能量。湖南農業大學于 2009 年對 17 個實體性的二級學院下的一百多個基層學術組織進行了優化設計,將之前的“系、教研室、實驗室、研究所、研究中心、實驗中心、研究基地、實驗教學科研中心、專業(課程)小組、基地管理中心、實驗室管理中心”以專業或課程群為依據成立“系”,各院再另設一綜合性的實踐教學中心,并在《湖南農業大學教學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明確規定各基層組織應根據專業與課程群特點,結合教學改革規劃,組織教師申報教學研究課題?;鶎咏M織的優化為促進各院各系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形成教學研究的合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為更好地整合教學資源,在課題申報前實行分塊申報。即在課題申報中,分教師個人申報課題和團體合作課題。在省級、國家級課題申報通知下來后,教務處應及時要求各院組織學科帶頭人進行會議討論,根據各院實際情況,向教務處告知其申報意向;教務處在匯總各院意向后,作出初步分析,再次召開各院院長,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分管副院長會議,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對申報項目進行整合,形成各院在教育科研上的互動合作。在校級教改課題的申報上,教務處應該結合教育部、省教育廳的立項指南,結合本校的發展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課題指南,正確引導課題的申報,調控好教改方向。校級校改課題分重大課題和一般課題兩類。重大課題以團隊名義或單位名義申報,一般課題以個人名義申報。重大課題依據實際需要加大資助力度,鼓勵跨學科、跨部門的合作研究,鼓勵教育理論工作者針對教育教學實踐工作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專業引領與智慧共享的“對話”,形成教育理論者與實踐者真正協作性的“研究共同體”,促進教育理論與實踐者的共同發展[ 4 ]。教育科研項目申報成功后,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團體合作申報項目的主持人所在的學院或領頭的學院應為參與課題研究的各院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負責。這種合作不僅是分管科研的院長們之間的合作,還要加強同一級學科下的科研合作,以學院老師的微觀研究為基礎,提升教育科研層次,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研究成果,以提高教學改革實效。教改課題的管理不僅是教務處的事,同時也是各教研室的日常工作之一。教研室主任有責任重點掌握本教研室教師的教改情況以及粗略了解本院其他教研室教師的教改情況,為教師們的教育科研整合提供切實服務。
(三)進一步健全課題管理制度 ,加強課題的過程管理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水利水電工程;教學改革
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坐落于渤海新區黃驊新城中心地帶的科教園區,距離黃驊港綜合大港40公里。2011年以來,河北沿海地區發展成為國家重點發展區,省委、省政府將渤海新區列為舉全省之力打造的河北省及“兩環(環渤海、環京津)”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和隆起帶。筆者基于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地域優勢,針對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教學和實踐兩方面入手,初步探討其改革措施。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2011年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首次招生,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引進教師數量有限,大部分為畢業兩年或者剛進入社會的碩士研究生,教師隊伍普遍年輕化。一方面,年輕教師接觸實際工程項目較少,擅長理論性研究,對教學中存在的施工技術性問題認知不足;另一方面,年輕教師大部分時間用于備課溫課,對于專業前沿問題研究甚少,甚至沒有了解的途徑。針對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師資隊伍的現狀,考慮從下面幾個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1.完善招聘制度,拓展師資來源,優化學緣結構。嚴格把關高校教師招聘,首先,高校教師應具有較高的學位水平,選擇錄用重點大學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其次,教師要有一定的學術研究經歷,具有豐富的科研成果,以表明其能夠勝任當前的教育、科研工作。另外,除了具有高學歷,教師還需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擁有良好的品德及多方面的才能。學緣結構是指一所高校教師隊伍中,本校畢業生與非本校畢業生之間的比例。在教師聘用時防止“近親繁殖”,因為這樣會阻礙新鮮血液的注入,長期發展下去會導致“一言堂”和“學霸”的產生[1];另外,引進教師時也不要過分依賴應屆畢業生的師資渠道,因為新教師需要經歷漫長的成長過程才能成為合格的教師。因此,可考慮招聘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專家型教師,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2.對新教師實施一年試用期制度。從新教師聘任之日起一年內對其綜合素質進行考察。對新任教師的教學能力、綜合素質、學術研究水平進行評估,合格者與高校簽訂長期任職合同,不合格者責令按期整改,再次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3.適度增加教師數量,優化學生比例。目前高校招生人數不斷增加,若不增加教師,勢必會出現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壓力過大等問題,會拖垮教學質量,降低科研水平。因此,要根據招生人數,合理增加教師數量,優化學生比例,保證教學質量。4.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政府、學校要為教師提供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培訓機會。對于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來說,可有效借用本部的師資力量,采用導師制度,即年輕教師在本部尋求指導教師,基于雙方互相選擇的原則,年輕教師幫助老教師分擔一部分課題項目,在學習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教研能力。
(二)整合教學資源,多方位攫取知識
大數據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學習知識。在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學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料,獲取更多知識。1.教學方式改革??刹捎冒鍟?多媒體資源的講授法[2],避免講課過程過于單一,導致學生上課走神。例如,在講解材料力學扭轉變形時,學生普遍分不清扭轉角和切應變,通過動畫放映扭轉過程,學生會很容易理解。2.整合網絡資源。近年來,網絡上不乏優秀教師的精品開放課程,如愛課程等。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多加涉獵,開闊眼界,增加知識。為了拓展學生知識面,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專門開展了科技文閱讀與寫作課程,利用學校數據庫資源,學會文獻檢索及管理,豐富了教學資源。除此之外,可以多瀏覽相關的專業論壇。例如,水利論壇、土木工程論壇等,拓展教學視野。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實踐改革措施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可分為四大部分: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實踐教學改革也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
(一)實驗改革
傳統的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學生按照實驗指導書簡單操作即可完成,缺乏創造性??煽紤]在完成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己擬定實驗,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實驗。對于有價值的實驗數據,學生還可以深入分析,撰寫論文。
(二)實習改革
渤海校區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生的實習主要分為:測量實習、地質實習、認識實習及施工生產實習。這里主要針對認識實習和施工生產實習談具體的改革措施。1.認識實習改革。結合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的地域優勢,可以把認識實習的重點放在黃驊港區域。黃驊港的煤炭港區、河口港區和綜合大港的主要水利設施,以及港口周邊的新能源開發等都可作為認識實習的目標。不同于以往的一次實習終身制,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大膽地提出了“多節點實習制度”并加以探索。以參觀黃驊港散貨港區航道南側圍堰二期工程為例,該工程實施過程中有22道工序,挑選課堂上不好講解的幾道工序進行參觀,比如,打設塑料排水板、鋪設土工布、拋填壓臺大塊石、鋪設模袋混凝土等,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生不僅對施工的關鍵環節及概念有了清晰的認知,又能把握全局。2.施工生產實習改革。施工生產實習主要是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程中,但由于管理難度及安全風險較大,生產實習開展不易,因此,學校與實習單位要加強溝通,學校為實習單位提供人才,實習單位要為學校提供技術支持,以此達到供需平衡。在此基礎上,提出以下改革方案:①在生產實習之前,可以讓學生對將要參觀的典型水利工程進行初步了解,通過網絡收集國內外相關的工程資料,在實習過程中與實際工程進行對比,提高學習的自主性。②由教師帶隊進入施工單位、業主單位或設計院進行參觀學習,使學生了解到畢業之后要面對的工作。③為了對具體工程及工作有更為詳細的了解,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與實習單位建立聯系。由實習單位分配簡單的任務,學生可將任務帶回學校完成,通過網絡與實習單位進行時時溝通。④最后,由實習單位和指導教師分別給出分數,以此提高生產實習的質量[3]。
(三)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改革
改變傳統課程設計模式,教師在選題方面要多加研究,選題既要針對本門課程的要求進行,又應多樣化,結合實際、與時俱進?;诖耍山梃b天津大學李明超[4]的教學改革模式,摒棄以一個實際工程為背景的單一方式,布置基于多個實際工程的課程設計任務,采用以分散設計為主、集中設計為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既對自己的任務有深刻的理解,又能站在整個工程全局的高度,掌握各方面的設計流程及相關知識。
三、結語
培養高素質的水利水電人才是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終極目標。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的具體教學實際,從教學改革、實踐改革兩方面探討改革措施,為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創新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教師不斷努力,積極探索。
作者:李軍雪 王剛 王竹青 李海濤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理工學院
參考文獻:
[1]張萍,安雙宏,尚致遠.完善我國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思考[J].成人教育,2011(3):33-34.
[2]鄒珊,宋愛紅.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力學課程教改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