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0: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保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高效環保的治蟲技術是發揮生物種群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而達到自然調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歷史,成功經驗,又有新科技新發展新成就,更有建設生態城市的新導向。如能在行業內外被關注,進一步推行,必將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綠色農業的概念被提出來。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工業裝備和先進管理經驗,以促進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倡導農產品標準化為手段,推動人類社會和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態和物理機械等治蟲技術來防治病蟲害,已成為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手段,也是綠色農業生產工作中病蟲害防治的必然選擇。高效環保的治蟲技術是發揮生物種群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而達到自然調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歷史,成功經驗,又有新科技新發展新成就,更有建設生態城市的新導向。如能在行業內外被關注,進一步推行,必將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點是對人畜安全,無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蟲治蟲
以蟲治蟲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稱為以蟲治蟲,其中包括益螨的利用。利用天敵昆蟲是生物防治應用最廣、最多的方法。按天敵昆蟲取食的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
⑴捕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種類很多,其中效果較好。常利用的有瓢蟲、草蛉、食蚜蠅、食蟲虻、以及捕食螨類等,這類天敵一般食蟲量大,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吃掉幾個、幾十個甚至幾百個蟲體才能完成發育。因此,在自然界控制害蟲的猖獗作用十分明顯。
⑵寄生性天敵:這類天敵寄生于害蟲體內,以其體液和內部器官為食,使害蟲死亡,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蠅。
1.2生物農藥防治
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或其代謝產物,以及通過仿生合成具有特異作用的農藥制劑,是今后農藥產業中的朝陽產業。生物農藥包括:微生物農藥、農用抗生素、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和新型生物農藥等幾大類。
⑴物農藥:指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活體微生物或活體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制成的真菌制劑、細菌制劑、病毒制劑、昆蟲病原線蟲、昆蟲病原立克次體等。
⑵抗生素:如春雷霉素、農抗120、中生菌素、瀏陽霉素、鏈霉素等,已經廣泛應用的產品有防治水稻紋枯病的井岡霉素,高效、廣譜的殺蟲、殺螨劑阿維菌素等。
⑶物源農藥:植物性藥物源有魚藤、煙草、除蟲菊、雞血藤、雷公藤、苦樹皮、黃杜鵑、百部、艾、穰、蒜、蔥、韮、、牡菊、蒼耳、芫花、巴豆、苦參、附子、茶葉等。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植物源農藥的開發也成了時尚,是綠色生物農藥的首選。
⑷物源農藥:指動物體的代謝物或其體內所含有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主要包括動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黃蜂毒素、沙蠶毒素等,以及調節昆蟲的各種生理過程的昆蟲激素、昆蟲信息素如棉鈴蟲性誘劑、甘蔗條螟性誘劑及天敵動物農藥等。
⑸新型生物農藥--轉基因農藥:指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的抗病、蟲、草轉基因作物。
2.生態控制
病害蟲的生態控制,是指通過栽培、管理措施,創造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害蟲繁殖、蔓延的環境條件,從而達到避免或控制病蟲害的目的。
⑴適時播種: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都有一定的最適時期和環境條件,在不影響作物生長發育的前提下,適當改變播種期,可避開病蟲害侵染和為害的最適時期,從而減輕病蟲危害。
⑵合理布局及輪作:合理品種布局可以限制病蟲害的蔓延與擴散、推遲或減輕病蟲危害。輪作不僅有利于作物的生長,而且可以減少土壤里的病源積累和單食寡食性害蟲食源,特別是水旱輪作效果顯著。
⑶抑病士利用:對許多病害的研究表明,抑菌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開發利用抑菌土是病害。
⑷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栽培品種的多樣化,能發揮天然防護壁壘的重大作用,不僅節省了土地,而且也牡絕了害蟲與傳染病的大規模侵襲,使農作物免遭滅頂之災。
⑸稻鴨共育(共作)技術:稻鴨共育是利用鴨在稻田中不斷覓食活動,起到捕蟲、吃(踩)草、耕耘且刺激水稻健壯生育等多功能效果。3.物理機械防治
⑴物理機械:常用的是人工用簡單機械如竹竿、掃把、網兜等,利用害蟲的假死性、群集性等習性來消滅害蟲。
⑵套袋栽培:套袋蔬菜無病蟲為害、無農藥污染,品種優良,產量高,效益好,如果品、黃瓜套袋,可直接阻隔病蟲為害,有利于維生素C的形成,保鮮期長,耐儲藏,且增產10%以上。
⑶誘殺技術:主要利用害蟲的趨性將害蟲誘到一處,集中殺滅。
⑷覆蓋防蟲網、薄膜等直接阻止害蟲為害:覆蓋塑料薄膜、遮陽網、防蟲網,進行避雨、遮蔭、防蟲隔離栽培,減輕病蟲害的發生。蔬菜覆蓋防蟲網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蟲、小菜蛾、甘藍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棉鈴蟲、豆野螟、瓜絹螟、黃曲條跳甲、猿葉蟲、二十八星瓢蟲、蚜蟲、美洲斑潛蠅等多種害蟲的為害,控制由于害蟲的傳播而導致的病毒病的發生,還可保護天敵。
⑸人工防治: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沿續至今仍在采用的有效病蟲害防治辦法,是一種省工、省錢、無污染、切實可行的途徑,包括人工捕捉、摘除病蟲枝及清掃田園枯枝爛葉等項措施,以壓低病蟲害發生基數。
4.結束語
發展綠色農業可以保障農業生產能力、保障食物安全、緩解生態惡化、緩解就業壓力、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提高農民收入,是當前形勢下的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可行之策。隨著人們對化學農藥弊端和發展可持續農業重要性的進一步認識,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促進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使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均有符合人們要求的標準,推廣和加強有害生物無污染治蟲技術勢在必行。"綠色農業",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擴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將賦予新的更加豐富的內涵!
參考文獻
[1]王愛軍,袁叢英.綠色生物農藥研究現狀及發展,河北化工,2006.
[2]剛毅.生物農藥研究進展,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O3.
[3]世平,產祝龍.誘導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與應用,植物病理學報,2004.
[4]劉雄.應重視農業防治在農業生產上的重要作用,農村實用技術與信息,2006.
裝船機的裝船工藝一般為:后方系統帶式輸送機來料———尾車———中間帶式輸送機(可選)懸臂帶式輸送機———溜筒———艙口。在一已竣工的海外裝船機項目中,是按以下思路實現環保設計的。
1)尾車采用軌道外高架棧橋設計,共軌,軌內的尾車無法實現。軌道外高架棧橋,可通過廊道將后方帶式輸送機系統和尾車包裹住,僅給主機臂架帶式輸送機尾部受料點留有開口,此開口可以用擋塵簾封住。另外廊道內可以布置干式收塵裝置,減少內部粉塵排放量。
2)中間和懸臂帶式輸送機同樣采用以上廊道結構型式設計,通過廊道將帶式輸送機包裹住,將粉塵排放限制在廊道內。為了減少粉塵排放,在轉運點處增加干式收塵裝置。
3)溜筒到艙口的抑塵。如果溜筒底部到艙底沒有抑塵裝置,由于落料高度大,粒度小的物料容易揚起,需要將粉塵壓制在艙口。方法是采用2級抑塵系統。第1級,在溜筒底部圓周上配有噴嘴,形成圓柱或圓錐形的水簾把粒度大的物料引起的粉塵壓制;第2級,在第1級上方圓周配有干霧噴嘴,形成的干霧簾能覆蓋艙口大部分,把粒度小的物料引起的粉塵壓制。
4)廊道內的干霧抑塵裝置。在裝船機中間帶式輸送機的頭部料斗和尾部導料槽處設置了收塵罩殼,將粉塵收集并進行過濾,收集好的粉塵暫時儲藏在收料斗中,達到預設容量時報警并由維護人員在收料斗下放置收料袋,最后將粉塵袋運走。同時利用溜筒噴霧系統的支路在懸臂帶式輸送機尾部導料槽前部增加噴嘴抑制粉塵。
5)廊道內的水沖洗收集。將所有廊道的地板均設計為6mm厚的花紋鋼板。設備需進行沖洗時,將設備移至維護位置。將懸臂架回轉到污水池上方,下俯3~5°,再用水沖洗,污水可通過懸臂架頭部漏水斗排到碼頭的污水池里。中間帶式輸送機由于本身是傾斜的,進行水沖洗,污水通過地板排到尾車棧橋的污水池。另外此項目中間帶式輸送機采用重錘張緊,單獨有個廊道包裹,其底部花紋鋼板也設計成5°傾斜,有利于污水收集,通過低處的漏水斗和管子導到碼頭排水槽。
2總結
【論文摘要】:高效環保的治蟲技術是發揮生物種群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而達到自然調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歷史,成功經驗,又有新科技新發展新成就,更有建設生態城市的新導向。如能在行業內外被關注,進一步推行,必將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綠色農業的概念被提出來。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工業裝備和先進管理經驗,以促進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倡導農產品標準化為手段,推動人類社會和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態和物理機械等治蟲技術來防治病蟲害,已成為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手段,也是綠色農業生產工作中病蟲害防治的必然選擇。高效環保的治蟲技術是發揮生物種群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而達到自然調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歷史,成功經驗,又有新科技新發展新成就,更有建設生態城市的新導向。如能在行業內外被關注,進一步推行,必將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點是對人畜安全,無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蟲治蟲
以蟲治蟲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稱為以蟲治蟲,其中包括益螨的利用。利用天敵昆蟲是生物防治應用最廣、最多的方法。按天敵昆蟲取食的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
⑴捕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種類很多,其中效果較好。常利用的有瓢蟲、草蛉、食蚜蠅、食蟲虻、以及捕食螨類等,這類天敵一般食蟲量大,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吃掉幾個、幾十個甚至幾百個蟲體才能完成發育。因此,在自然界控制害蟲的猖獗作用十分明顯。
⑵寄生性天敵:這類天敵寄生于害蟲體內,以其體液和內部器官為食,使害蟲死亡,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蠅。
1.2生物農藥防治
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或其代謝產物,以及通過仿生合成具有特異作用的農藥制劑,是今后農藥產業中的朝陽產業。生物農藥包括:微生物農藥、農用抗生素、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和新型生物農藥等幾大類。
⑴物農藥:指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活體微生物或活體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制成的真菌制劑、細菌制劑、病毒制劑、昆蟲病原線蟲、昆蟲病原立克次體等。
⑵抗生素:如春雷霉素、農抗120、中生菌素、瀏陽霉素、鏈霉素等,已經廣泛應用的產品有防治水稻紋枯病的井岡霉素,高效、廣譜的殺蟲、殺螨劑阿維菌素等。
⑶物源農藥:植物性藥物源有魚藤、煙草、除蟲菊、雞血藤、雷公藤、苦樹皮、黃杜鵑、百部、艾、穰、蒜、蔥、韮、、牡菊、蒼耳、芫花、巴豆、苦參、附子、茶葉等。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植物源農藥的開發也成了時尚,是綠色生物農藥的首選。
⑷物源農藥:指動物體的代謝物或其體內所含有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主要包括動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黃蜂毒素、沙蠶毒素等,以及調節昆蟲的各種生理過程的昆蟲激素、昆蟲信息素如棉鈴蟲性誘劑、甘蔗條螟性誘劑及天敵動物農藥等。
⑸新型生物農藥--轉基因農藥:指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的抗病、蟲、草轉基因作物。
2.生態控制
病害蟲的生態控制,是指通過栽培、管理措施,創造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害蟲繁殖、蔓延的環境條件,從而達到避免或控制病蟲害的目的。
⑴適時播種: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都有一定的最適時期和環境條件,在不影響作物生長發育的前提下,適當改變播種期,可避開病蟲害侵染和為害的最適時期,從而減輕病蟲危害。
⑵合理布局及輪作:合理品種布局可以限制病蟲害的蔓延與擴散、推遲或減輕病蟲危害。輪作不僅有利于作物的生長,而且可以減少土壤里的病源積累和單食寡食性害蟲食源,特別是水旱輪作效果顯著。
⑶抑病士利用:對許多病害的研究表明,抑菌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開發利用抑菌土是病害。
⑷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栽培品種的多樣化,能發揮天然防護壁壘的重大作用,不僅節省了土地,而且也牡絕了害蟲與傳染病的大規模侵襲,使農作物免遭滅頂之災。
⑸稻鴨共育(共作)技術:稻鴨共育是利用鴨在稻田中不斷覓食活動,起到捕蟲、吃(踩)草、耕耘且刺激水稻健壯生育等多功能效果。3.物理機械防治
⑴物理機械:常用的是人工用簡單機械如竹竿、掃把、網兜等,利用害蟲的假死性、群集性等習性來消滅害蟲。
⑵套袋栽培:套袋蔬菜無病蟲為害、無農藥污染,品種優良,產量高,效益好,如果品、黃瓜套袋,可直接阻隔病蟲為害,有利于維生素C的形成,保鮮期長,耐儲藏,且增產10%以上。
⑶誘殺技術:主要利用害蟲的趨性將害蟲誘到一處,集中殺滅。
⑷覆蓋防蟲網、薄膜等直接阻止害蟲為害:覆蓋塑料薄膜、遮陽網、防蟲網,進行避雨、遮蔭、防蟲隔離栽培,減輕病蟲害的發生。蔬菜覆蓋防蟲網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蟲、小菜蛾、甘藍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棉鈴蟲、豆野螟、瓜絹螟、黃曲條跳甲、猿葉蟲、二十八星瓢蟲、蚜蟲、美洲斑潛蠅等多種害蟲的為害,控制由于害蟲的傳播而導致的病毒病的發生,還可保護天敵。
⑸人工防治: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沿續至今仍在采用的有效病蟲害防治辦法,是一種省工、省錢、無污染、切實可行的途徑,包括人工捕捉、摘除病蟲枝及清掃田園枯枝爛葉等項措施,以壓低病蟲害發生基數。
4.結束語
發展綠色農業可以保障農業生產能力、保障食物安全、緩解生態惡化、緩解就業壓力、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提高農民收入,是當前形勢下的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可行之策。隨著人們對化學農藥弊端和發展可持續農業重要性的進一步認識,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促進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使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均有符合人們要求的標準,推廣和加強有害生物無污染治蟲技術勢在必行。"綠色農業",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的擴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將賦予新的更加豐富的內涵!
參考文獻
[1]王愛軍,袁叢英.綠色生物農藥研究現狀及發展,河北化工,2006.
[2]剛毅.生物農藥研究進展,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O3.
[3]世平,產祝龍.誘導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與應用,植物病理學報,2004.
[4]劉雄.應重視農業防治在農業生產上的重要作用,農村實用技術與信息,2006.
隨著環保型消費逐步占據主流,住宅建筑的生產商和消費者都對建材提出了安全、健康、環保的要求。采用清潔衛生技術生產,減少對天然資源和能源的使用,大量使用無公害、無污染、無放射性、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環保型建筑材料,是住宅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所謂環保型建材,即考慮了地球資源與環境的因素,在材料的生產與使用過程中,盡量節省資源和能源,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具有一定積極作用,并能為人類構造舒適環境的建筑材料。
環保型建材應具有以下特性:一是滿足建筑物的力學性能、使用功能以及耐久性的要求。二是對自然環境具有親和性、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即節省資源和能源,不產生或不排放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有害物質,減輕對地球和生態系統的負荷,實現非再生性資源的可循環使用。三是能夠為人類構筑溫馨、舒適、健康、便捷的生存環境。
1、住宅建筑裝飾材料的污染及其原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對住宅建筑的環境設計重視起來,力求創造一個舒適、高雅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但是室內裝修使用不少材料大都是由化工材料制成的,有的本身含有有毒物質,它們不斷地向室內空氣中揮發有毒成分,給人體帶來不良影響。據報道,美國環境保護局的專家們曾經對數個城市的10幢新建房屋建筑作抽樣檢查證實,在現代化房屋建筑內空氣含有多達500余種的化學物質,比室外要高出許多倍。又據美國微生物學會年會有關論文報道,現代房屋建筑的2%~3%有石棉和氡,10%左右有病毒、細菌等微生物。含有這些有害物質的建筑被稱為“病態建筑”,這些有“病”的建筑常常會把自身的“病”傳染給房屋的使用者[1].
事實證明,建筑材料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所釋放的各種氣體如氨、甲醛、苯、氡等對人體的健康非常不利。封閉的室內環境由于溫度、濕度較大,有些材料會為霉菌和細菌生長提供養料,對人體的危害更大。具體來說,住宅建筑裝修的污染物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板材類。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人造裝修板材,內含超標的甲醛,如大芯板(細木工板)、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以及用這些板材制作的復合地板、家具等。甲醛主要來自于制作復合板材所使用的脲醛樹脂膠,這種膠具有膠接強度高、不易開膠的特點,是目前生產各種復合板材普遍使用的粘合劑。脲醛樹脂膠含有甲醛,會形成游離甲醛氣體釋放到空氣中,而甲醛為高毒性物質。
(2)石材類。石材類裝修材料如花崗巖、大理石、石膏、瓷磚等,含有一種叫做氡的有害物質。氡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19種環境致癌物之一,它是僅次于吸煙的第二個肺癌致病因。
(3)涂料類。房屋裝修使用的油漆、涂料、防水材料,以及各種油漆涂料的添加劑和稀釋劑含有有害物質苯。
(4)水泥等。水泥等建材主要含有有害物質氨,它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裝修設計的環保,最主要取決于材料的環保程度?,F在的建筑材料打出了很多環保的賣點,如節水、節能、防霉、防蟲、防菌等,這給了設計師更大的發揮空間。不過,設計師一般是按照客戶的要求,以及開出的價格來選擇用料的,環保材料價格相對較高。
我國目前室內裝修的環境污染問題相當嚴重,但在重視和治理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原因如下:首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條件要求越來越高,但很多消費者的室內環保意識并不強,在裝修時注重的往往是居室的豪華與氣派,而忽視了裝修后的室內環境污染。其次,從我國裝修材料市場上看,大多數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并不了解自己生產或銷售的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因而不能按照國家標準生產或銷售裝修材料,使污染室內環境的建材源源不斷產出并流入市場。再次,裝修材料生產企業資質低生產技術水平落后,沒有采用無污染技術(清潔生產)。
2、住宅建筑應合理選擇和使用環保型建筑材料
2.1注重采用新型環保建材
作為現代建筑工程重要物質基礎的新型建材,國際上稱之為健康建材、綠色建材、環境建材、生態建材等。環保型建材及制品主要包括:新型墻體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溫隔熱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健康住宅應能使居住者在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完全處于良好的狀態,應達到的具體指標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盡可能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建筑裝飾材料,如含高揮發性有機物的涂料;含高甲醛等過敏性化學物質的膠合板、纖維板、膠粘劑;含放射性高的花崗石、大理石、陶瓷面磚、煤矸石磚;含微細石棉纖維的石棉纖維水泥制品等[2].
因此,應該仔細地選擇和恰當地運用環保型建材,將建筑材料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限制在最小范圍內。避免使用那些產生放射性污染的材料,溶劑型油漆、化纖毛毯、復合木板和其他建筑產品都可能在空氣里釋放出甲醛等揮發性的有機混合物(VOC),這些化學制品不僅影響建筑工人和建筑使用者的健康,同時,也會增加環境中的粉塵和有機物污染。
2.2遵循國家的環保法規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于2002-01-01正式實施。室內裝修的環境污染問題已引起國家的重視,最近,國家質監局等部門公布實施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有害物質限量》等一系列環保法規,應努力執行。應選用已通過環保管理認證的材料;減少設計中色彩鮮艷石材的運用;多采用優質聚酯漆和環保型硝基漆,減少或杜絕在空氣流通較差的房間使用醇酸油漆的數量。當然,不同的建筑類型有不同的設計標準,但健康和無害化應該是普遍的原則。
2.3加強宣傳工作,提高環保意識
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進行環保意識、環保知識、環保建材知識的教育,使全民樹立起強烈的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樹立加快發展環保型建材的責任感,自覺地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環保型建材的工作中。室外的綠色營造了美麗的環境,室內設計方面同樣需要環保意識,嚴格控制住宅建筑的裝修污染:
(1)要嚴格選材。首先,要看裝飾材料是否是正規生產廠家的產品,要查看生產廠的商標、生產地址、防偽標志等。然后,要看產品檢測報告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體釋放量是否合乎標準。
(2)要在裝修后找有資質、正規的室內環境監測部門進行檢測,聽取專家的意見,選擇合適的入住時間。最好空閑一段時間,使室內有害物質消釋到安全系數內再入住。
(3)在入往后常開窗戶加強通風,加速室內不良物質和氣體的排放。
(4)如果在入住后有不良反映,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身體,并請檢測部門來檢測,及時清除致病的污染源。
(5)要學習、掌握一些裝修環保標準和法規,在遇到因裝修污染引起的糾紛時,要按照國家的環保法規依法調解或經訴訟解決。
3、住宅建筑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3.1提倡綠色住宅建筑
20世紀90年代開始,“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發展戰略,專家們提出了“綠色建筑”的概念。綠色建筑就是“資源有效利用的建筑”,亦即節能、環保、舒適、健康、有效的建筑,簡言之為低能耗、低污染的建筑。對于材料的選用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提倡使用3R材料(可重復使用、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二是選用無毒、無害、不污染環境,有益人體健康的材料和產品,宜采用取得國家環境保護標志的材料、產品。
與傳統建材相比,制造新型建材不僅可以降低自然資源的消耗和能耗,而且能使大量的工業廢棄物得合理的開發與利用;新型建材不僅不會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污染,而是有益于人體的健康,有助于改善建筑功能,起到防霉、隔音、隔熱、殺菌、調溫、調濕、調光、阻燃、除臭、防射線、抗靜電、抗震等作用;制造新型建材不僅可以采用不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生產技術,而且在產品結束其使用壽命后,還可以作為再生資源加以利用,不會形成新的廢異物。
3.2提倡清潔生產(無污染技術)
減少建材生產對地球環境和生態平衡的負面影響?,F代社會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建設規模龐大,建筑材料的大量生產和使用一方面為人類構筑了豐富多彩、便捷的生活設施,但同時其發展是以能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筆者認為,忽視原材料的“環境價值”是建筑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原因之一。因此,要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的建筑設計,就必須把原材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加入衡量建筑的價值體系中去。建筑是取之自然又回歸自然的創造性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不應對人體及周邊環境產生危害,如墻體采用粘土磚即是對自然的破壞。并盡量采用低蘊能材料,避免有毒污染材料。建材生產避免以破壞、占有土地林木為代價的,在我國每年的建材資源消耗達50億t,毀壞農田6700萬公頃。就可持續發展建筑而言,對木材的選擇需要慎重進行。樹木的砍伐可能帶來相當多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如運輸能耗、生物差異多樣性的損失、可能發生的局部經濟環境被破壞等問題。
環境親和的建筑材料應該耐久性好、易于維護管理、不散發或很少散發有害物質,當然,同時也得兼顧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藝術效果等。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將建筑材料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內,需要開發研究無污染技術,清潔生產環保型建筑材料。例如,利用工業廢料(粉煤灰、礦渣、煤矸石等)可生產水泥、砌塊等材料;利用廢棄的泡沫塑料生產保溫墻體板材;利用廢棄的玻璃生產貼面材料等。既可以減少固體廢渣的堆存量,減輕環境污染,又可節省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對環保和地球資源的保護具有積極的作用。免燒水泥可以節省水泥生產所消耗的能量;高流態、自密實免震混凝土,在施工工程中不需振搗,既可節省施工能耗,又能減輕施工噪音。
3.3節約資源,降低能耗
按廣義生命周期的觀點,建材能耗包括:建材生產、建筑物營運、建筑物的日常使用、建筑物的拆除解體、建材再利用等方面能耗。加工越細致和制造過程越復雜的產品和材料,通常要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更多的能源。一般來說,耐久性越好的材料,導致室內污染越少。綠色建筑師們往往就地取材,減少使用金屬、混凝土之類加工程度高、能耗大的建材;就地加工,減少使用金屬、混凝土之類加工程度高、能耗大的建材,重新開發短壽易耗廢舊材料。選擇再處理(如油漆、再加工、防水防火處理等)較少的建筑材料,或者選用那些對其維護只產生最小環境影響的材料。另外,功能要求的變化,使用期限的限制,城市發展的需要等等都可能需要建筑被拆除或改造。如果在設計時就考慮了其拆除時的問題,則可對材料的再生和循環使用起到相當的幫助。積極利用可循環使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減少垃圾掩埋的壓力和節省自然資源。建筑物到達使用期限后,其材料應能自然降解或轉換。
3.4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
發達國家在對環保型建材的研究、開發、實施上起步較早,制訂了一些有機揮發物散發量的試驗方法,規定了一些環保型建材的性能標準,并且開始推行低散發量標志認證,同時,開發了一些環保型建材新產品。國外消費者對建筑裝飾材料的環保程度要求很高,西歐各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建材目前達環保標準的已超過90%,日本還推出了無化學住宅。在倡議和發展環保型建材的基礎上,一些國家已經建成了居住或辦公用的樣板建筑,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充分利用老舊建筑的材料,盡可能使用由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由再生原料制成的建材產品可以減少固態垃圾,以及制造的能量消耗,而且節省自然資源,這也是具有環保意識的做法,在世界上逐漸流行起來[3].比如,在西班牙塞維利亞1992年世界博覽會上紙制建筑曾大量登場,展覽會的入口標志塔就是由預制紙構件來建成的,它的直徑為13m,高達33m.由于這座塔是可完全分解的,所以,在展覽結束后其材料不會浪費。再比如,美國弗里斯特兒童商店總部的地毯是使用處理過的塑料瓶,入口門廊則使用回收的玻璃燈泡制成的瓷磚。許多國家還致力于研究建筑廢材(包括工業廢材)的改造再生技術,及其與成本的關系,以更廣泛地節約資源、減少地球垃圾。
4、結束語
環保型建材是一個內涵深邃、外延廣袤的概念,它是生態建筑賴以發展的基礎。材料的革新往往引起技術上的革命。近年來,各種各樣的有利于節能和環保新材料的問世,如透明泡熱材料、高強輕質材料、高保溫玻璃等,大大推動了生態建筑的發展。
我國環保型建材的發展已開始起步,目前,我國已開發的裝飾材料有壁紙、涂料、地毯、復合地板、管材、玻璃、陶瓷、纖維強化石膏板等。如防霉壁紙,經過化學處理,排除了壁紙在空氣潮濕或室內外溫差較大的情況下易出現的發霉、起泡、滋生霉菌的現象;環保型內外墻乳膠漆,不僅無味無污染,還能散發香味,可以洗滌、復刷等。應該積極注意新型建材的信息,新型建筑材料在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材料將能積極主動地應付自然環境的挑戰??梢韵嘈?,大力推廣環保型建材,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設計,實現住宅建筑可持續發展會逐步變為現實。
參考文獻:
[1]許亞文,魯坤元,楊慧。設計面向21世紀的綠色住宅[J].四川建筑,1999(2):56-57.
太陽能技術從當前形勢來看,建筑工程中使用太陽能技術的主要目標便是散熱、遮陽和能源收集一體化各功能朝著混合型技術方向發展,并通過陽光反射設備為建筑提供充足的光照和熱量,最終實現節能的目的。雖然如今已較大范圍應用太陽能技術,但卻仍舊存在著諸多問題,諸如成本過高、易受天氣狀況影響、地域差異較大等。因此,面對這些問題還需要有關工作人員不斷進行實驗和創新。風能技術風能作為一種可循環使用的純天然能源,不僅具有環保優勢,同時應用起來還十分便捷。一般情況下,風能的應用主要是將自身通過設備轉換成為電能,進而提供給社會各領域使用。若將風能和太陽能進行比較,兩者各有其優點。地源熱泵技術一般條件下,建筑物內部部分空調系統都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這主要是因為應用了地源熱泵技術,而地源熱泵的工作原理便是應用地表層內部所儲存的大量能量,利用它對室溫進行調節。由于室外溫度早晚差異較大,而地表以下的溫度又通常變化較小,具有穩定性。在干燥炎熱的夏天,建筑物內存在的熱量會不斷排出,并且能夠被地表吸收,這便會使建筑物內部溫度控制在較為穩定的狀態之下,繼續保持良好態勢。
二、建筑工程環保和節能技術的應用
建筑工程屋面施工的環保節能技術這一部位施工的環保節能技術應當充分結合不同地域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等多種因素,同時針對這些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案。例如,我國東北地區夏季炎熱濕潤而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在對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時,應充分保證室內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效果,具體做法是在屋面結構的上下部位安放通風隔熱層,并設置一定數量的保溫材料。此外,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全面考慮建筑設計要求,科學調整屋面的厚度和坡度,避免在房屋建筑屋面形成“熱橋”。建筑工程門窗施工的環保節能技術這一部位施工是工程環保節能技術的重中之重,應使用經濟且實用性較高的施工材料。目前,較為常用的材料便是低輻射玻璃,它能夠有效減少玻璃門窗反射的效果。此外,在建筑工程門窗施工環保節能技術中,熱傳系數以及隔熱效果也極為重要。國內頒布的節能技術標準,針對房屋建筑門墻及窗墻都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具體是東向、北向房屋建筑不大于20%,南向房屋建筑不大于35%,西向房屋建筑不大于30%。建筑工程外墻體施工的環保節能技術
(1)普通外墻體的施工環保節能技術
外墻體的磚承重墻通常應用整磚平砌,孔洞豎直方向且長圓孔沿著墻長方向進行設置,不應對空心磚進行砍鑿。在整磚不夠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空心磚完成外砌,墻中洞口預埋件以及管道部位應使用空心磚砌筑,在砌筑時需要進行預留或預埋,不應隨意用水泥填孔和鑿孔,以防外墻體出現不嚴密等問題。此外,針對墻體熱阻值較低、易開裂、滲透等問題,應使用相應施工技術進行鞏固。
(2)外墻體保溫施工的節能技術
通常,墻體保溫層設置在墻體的內側或外側。若是將其設置在內側,那么施工技術就變得比較簡單,但保溫效果卻遠不如外側。而若將其設置在外側,便可達到節省使用面積的目的,但這樣粘合性較差,易產生滲水、開裂甚至脫落等問題。對于施工工藝,一般使用復合、干掛、噴涂、粘貼以及抹灰。
三、結語
城市規劃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目標和計劃,是城市建設的綜合間署,也是城市建設的管理依據,它與很多學科密切相關。近年來,由于環境保護規劃沒有與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同步落實,使城市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城市環境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因此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規劃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城市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城市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的產生和發展決定于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受上層建筑的影響,近幾十年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環境關題:
1.水體污染問題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的飛速發展,大量的污水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致使水環境遭到嚴重的破球。我國的水體污染近期呈上升趨勢,全國有監測資料的1200多條河流中,850多條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遼河、海河、淮河污染嚴重,在統計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個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國范圍內78%的河段不適宜作飲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許多城市也出現了供水危機。據估計,我國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400億元。
2.城市大氣質量嚴重惡化
工業和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將粉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質排入大氣層,使大氣質量嚴重惡化。我國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全國城市空氣中總懸浮微粒濃度普遍超標,平均濃度達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濃度水平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當嚴重,北方城市平均值達到83微克/立方米。我國的本溪市也曾經因煙霧彌漫而被稱為“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氣中硫化物、氮氧化物業重超標導致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酸雨,宜賓、長沙等城市酸雨出現頻率大于90%,長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達到3.54,酸雨的降落不僅破壞生態環境,而且加劇建筑物,鐵道、橋梁的腐蝕與破損,給工農業帶來巨大的損失。而由大氣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更是直接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3.固體廢物泛濫成災、垃圾圍城現象嚴重
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物,目前我國每年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為6.6億噸,其中有害廢物為3000-4000萬噸,累積量超過64億噸,侵占5億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為1噸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長。由于我國的固體廢物露天堆積,全國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處于垃圾的包圍之中。固體廢物到處堆放,不僅有礙觀瞻、侵占土地、傳染疾病,而且在自身嚴重污染環境的同時加劇了水體、大氣土壤的污染。
4.噪聲擾民現象普遍存在
目前隨著我國城市工業、交通運輸和文化娛樂事業的快速發展,噪聲擾民的現象愈發突出,據44個國控網絡城市監測,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分布在51.5-65.8dB(A),其中洛陽、大同、開封、??诤吞m州五座城市噪聲平均等效聲級超過60dB(A);道路交通噪聲等效聲級范圍為68.0-76.3dB(A)。
二、城市環境保護規劃及其主要內容
正是基于上述的環境危機,近幾十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并開始運用科學的規劃指導城市建設。城市規劃的提出克服了以往城市發展的無序性、盲目性與隨意性,為城市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技術保證和法律保障。城市環境保護規劃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城市總體規劃中城市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的基礎上,依據對城市環境質量現狀的調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減少污染、節約資源為目標的規劃體系。按照我國環境保護應“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統一”的總方針和總戰略,城市環境保護規劃應主要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前期準備
這些準備工作是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基礎,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環境資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態環境、氣象、水文等;城市的社會與經濟狀況,如人口、國民生產總值等;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如大氣、水體、噪聲的監測資料、固體廢物的來源與歷年累計量,對污染的治理狀況等;城市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功能區劃等。
2.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城市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并按擬定的環境目標計算各功能區最大允許排放量和削減量,從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氣污染的治理應根據城市的能源結構與交通狀況確定首要污染物即濃度高、范圍廣、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時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燒方式燃煤和汽車尾氣引起,由此而來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因此規劃的遠景目標應該是改進落后的烯煤方式,提高燃燒效率,盡量使用氣體燃料、型煤、太陽能、地熱等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實行區域集中供熱、消滅千家萬戶的小煙囪,提高道路硬化率,通過強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術等手段創建無煙控制區。調整工業布局,根據大氣自凈規律科學便理的利用大氣環境容量;強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過技術和行政的手段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提高城市綠化率、選擇抗污染性好的樹種,大力發展植物凈化。
3.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在對水污染現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計算最大允許排放量并確定最佳治理方案。當前我國七大水系的水質污染程度在加劇,范圍在擴大,長江、黃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502.9億噸,含化學需氧量704萬噸、重金屬1514噸,氰化物2457噸以及砷、酚類、油類等污染物數萬噸;生活污水約占年排放總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根據我國水污染的具體情況,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應該通過改革落后的生產方式,采用少廢、無廢工藝實現清潔生產,是高污水處理效果和資源化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加強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終達到有效保護水資源的目的。
①茅荊壩特長隧道洞身平面線形組合不利于行車安全,行車舒適性差。隧道內僅靠采用復合式路面來增加路面摩阻力是不夠的。為了保證運營階段的長期行車安全,結合路線研究調整線形組合來解決根本性的長大下坡帶來的行車安全問題。茅荊壩特長隧道僅有兩個鉆孔,應補充勘探孔,保證主洞和地下風機房勘察能夠滿足設計深度要求。茅荊壩特長隧道地下風機房空間高、大,地下結構復雜,應基于詳細勘察后對地面、地下兩種設置方式予以全面的量化比較,同時應詳細比較特長隧道全縱向射流、豎(斜)井送排通風,依據全壽命周期成本給出量化數值。曹家溝隧道軸間距應優化,減小車通和人通長度,同時減少洞口三角占地。南溝隧道左、右洞進口淺埋段長約230m/90m,且進口為長路塹,運營期易積雪,應提出應對措施;變坡點離洞口太近,應調整縱坡組成。②黃地溝隧道應設置超高。③除霍家溝1號隧道位于圓曲線外,其余隧道均處于圓曲線+緩和曲線+直線組合線形上,尤其是頭道溝、大松樹溝、霍家溝2號隧道平面線形復雜,應優化洞口位置?;艏覝?號隧道長144m,進口路塹挖方量大、出口接橋梁,最大埋深40m,為減少挖方與占地、降低洞口邊仰坡高度,與連拱隧道方案深入比較。頭道溝隧道進口間距可適當減小,大松樹溝隧道沿溝進出洞出現淺埋偏壓,應進一步優化洞口位置;黃地溝隧道出現多處淺埋、出口接線路塹邊坡較高、挖方量和后期維護量大,應進一步優化;西平臺隧道出口接線為粉質黏土,挖方與維護量大,坡高,適當減小洞間距,并核實洞口段地基及其承載能力。
2互通立交
2.1主線
全線共設置大廟、七家、兩家、頭溝、東營子、雙峰寺、避暑山莊、單塔子(預留)、夏臺、東園子、灤河和紅石砬互通式立交12處,間距、布局、位置、選型基本合理,技術指標采用基本適當,設計指標滿足規范要求。應修改完善以下內容:全線單喇叭互通較多,環形匝道半徑偏大,應適當減小。①大廟互通:減速車道距離隧道口較近,應加強交通安全措施。②頭溝互通:應進一步優化A匝道縱斷面,與被交道平順相接。③東營子樞紐互通:BK0+648變坡點應適當抬高,減少挖方,避免縱面起伏過大。④避暑山莊互通:主線與被交路高差將近90m,A匝道平均縱坡約3.6%偏大,應根據地形條件適當調整,以降低平均縱坡[2]。⑤單塔子互通:應結合張承高速公路實施進展情況,統一籌劃,一次設計,分期實施。該互通應按十字交叉全互通預留建設條件。⑥夏臺互通:深入比較簡易菱形互通方案與單喇叭互通方案,擇優選用。落實改移道路的位置,避免侵占伊遜河河道。⑦東園子樞紐互通:被交路為西環高速,應采用T型的全互通方案;同時將A匝道向南移,為內環預留空間,將B匝道向山體靠攏,縮短橋長。至少應增加由灤河互通來車去唐山方向匝道。⑧灤河互通:A匝道與被交路交角過小,應向小樁號移動,優化平交口位置。應增加改溝設計及工程量。
2.2支線
①藍旗卡倫互通:平交口應正交設計,同時遠離村莊。優化調整A匝道縱坡,緩解D、E匝道縱坡。②四合永互通:應結合地方要求調整互通立交位置,并設計成半苜蓿葉形式,以方便四合永、圍場和S254車輛上下。
3橋涵
①全線橋梁橋臺均采用樁基礎,應結合具體橋梁的地質特點,合理選用橋臺結構形式。細化每座橋梁的橋孔布置,有效控制橋梁工程規模。橋址區各工程地質層位的容許承載力、極限摩阻力等巖土參數,應在對各結構層地基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巖土設計參數建議值。部分橋梁無巖石力學試驗指標,采用嵌巖樁或擴大基礎的橋梁,應提供持力層巖石飽和抗壓強度指標。個別橋位區鉆孔數量偏少,鉆孔間距偏大,無法全面控制橋梁墩臺基礎的工程地質性質,應結合詳勘補充完善。②橋梁布置應按防洪評價要求進行復核。③高墩宜采用墩梁簡易固結形式。④結合棄方,核實匯水面積及流量,優化縮減橋梁長度或取消部分橋梁。⑤壩底、小草溝特大橋。花瓶式橋墩宜增加豎向線條,以改善景觀;由于采用斜交、變截面箱梁,壩底特大橋橋下凈空530cm偏小,宜適當提高。⑥頭溝特大橋。宜對橋墩和主梁外觀適當美化,以改善橋梁景觀。穿越頭溝鎮的高架橋高出地面35m,應采取妥善的環保措施(如增加橋下拆遷寬度、設置聲屏障、采取集中排水等措施),減小對沿線居民的干擾。⑦頭道溝1~5號大橋、黃地溝大橋、前營子1號大橋等7座跨越溝谷的高架橋,在滿足泄洪要求的前提下,應結合路線平縱面、路基廢方處理等,適當優化橋長。⑧雙峰寺互通B匝道橋跨承朝高速的(39+66+39)m現澆連續梁,宜采用薄壁橋墩;在滿足受力的條件下,可采用墩、梁固結的連續剛構橋。⑨釣魚臺大橋樁基嵌入中風化巖,根據地質資料,核查嵌巖深度,合理確定樁長。
4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
4.1安全設施
①應取消設于被交道路上的高速公路入口1km及2km預告標志。②防眩板不可用PVC,應為玻璃鋼加噴塑保護。③中央分隔帶開口不應采用推拉式護欄,不安全。④長大下坡路段增加“連續下坡低檔慎行”等告示標志,此路段兩側的車道邊緣線采用振動標線。⑤對采用了極限值路段,應調整優化;受地形條件限制而無法調整的,應在相應路段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以確保行車安全。⑥對特長隧道及線形不良的互通匝道等路段,應加強交通管制。
4.2機電工程
①全程閉路電視監視系統應取消部分事件檢測器,保留平均2km一臺遙控攝像機和一臺定焦攝像機;監控系統中的部分主線外場設備距離遠端接入設備距離超出了設備接口允許的傳輸距離,應進一步核實并增加數據光端機數量。②隧道監控系統及通風、照明、消防系統均應在統一的防災預案的指導下進行設計,首先應明確隧道內防火區段劃分、指揮調度機構職責及防災救援流程、各系統功能和聯動要求,而后進行系統構成和設備布設。③茅荊壩和大廟特長隧道,運營存在較大風險。為保證運營安全,按照火災發生后8min救援隊伍趕到現場的國際通用要求,應在距洞口合適位置各設置一處隧道管理(或救援)站。④茅荊壩隧道由冀蒙共建,隧道的監控和防災指揮調度應實行統一管理。兩省(區)建設管理處應進一步簽署相關協議,使得該隧道的監控、消防、通風、照明及供電系統等統一設計、建設和管理。茅荊壩和大廟特長隧道應設置完善的監控設施,應補充洞口的可變情報板等設施。其他隧道可予以適當考慮設置,并設置必要的洞口信號燈和車道標志等基本管理設施。⑤長大下坡和避險車道,應從預防事故、發現事故、組織救援、預告信息、防止二次事故發生等流程出發完善監控設計。長大下坡宜考慮增加超速報警系統;避險車道應增加照明、車檢器和懸臂式可變情報板等設施。⑥對閉路電視圖像傳輸做壓縮和非壓縮技術經濟方案(含通信系統干線傳輸方案)比選,取消指令電話系統。
4.3房建工程
①服務區建筑物總體布局應盡量緊湊,主體建筑物盡量建成單排式,以增大停車區面積。七家服務區位置應與七家互通對調。②監控分中心的監控室要滿足機電設計單位提供的技術條件。③服務區加油站雨棚頂建議設計成型鋼結構。
5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