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0: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供應商管理方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引言
近年來,醫院信息化建設飛速發展,醫院其他各科室都基本建立了從門診掛號、開藥、收費、發藥為基礎的HIS系統。隨著醫院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實驗室LIS、影像科PACS、電子病歷等專業的??栖浖苍卺t院廣泛使用,而醫院對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在信息化方面得到應有的建設和發展。因此,利用信息化搭建一個與醫院發展規模相適應、規范并優化工作流程、有效促進管理水平提升的“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平臺”是破解采購科日常管理難題、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的創新手段,也是推動醫院整體效益提高的重要舉措。
二、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現狀分析
(一)對供應商線下管理困難
沒有建立全程的、規范的、流程化的供應商管理制度,導致院方工作人員對供應商分類管理難、資質證件資料無法及時查閱和追溯。
(二)不能對供應商所提供的醫療物資評價進行及時反饋
醫療物資質量異常、送貨及時評價等數據工作量非常大,供應商最近三個月是否有重復發生的質量問題,要想了解供應商對醫療物資的發貨、質量和數量是否與訂單相符……這些信息采購有關人員完全依靠手工統計,不僅效率低下且無法共享,質量異常反饋等交互郵件,周期長、費用高、效率低且跟蹤難度大。
(三)醫療物資入庫時手工錄入繁瑣、工作量大
醫院對醫療物資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庫管員對采購的醫療物資登記入庫時進行手工錄入是一項量大且繁瑣的工作。
三、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平臺的必要性
(一)規范供應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醫療物資管理系統可對不同類別的供應商進行分類管理,醫院對供應商上傳的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證等證件進行資質審核;證件臨近有效期院方和供應商會收到系統自動發出的有效期預警提示,以此來提醒供應商更新有效證件。規范化的供應商管理,不僅為遠方采購人員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時也避免了供應商對資質證件更新管理不及時的問題。
(二)優化采購流程,減少采購員工作強度
從創建采購訂單到入庫實行網上一條線軌道化流程,操作簡單,節約時間,采購人員可通過供應商管理平臺對供應商直接下單,讓工作人員從繁瑣的采購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也避免了重復作業,規范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
供應商可在線下競標成功后,將合同號及合同簽訂的醫療物資進行編輯和上傳,院方采購員在合同有效期內對供應商進行下單時,選擇供應商后將會自動顯示合同上的物資類別和數量,減少了采購員采購的工作量,提高了采購的準確性和效率。
(四)訂單統計
醫療物資管理平臺可分時段對訂單進行統計。供應商可以通過查看訂單統計了解銷售業績,院方可通過查看采購員的統采購統計單,將各采購員的訂單數量作為員工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
四、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平臺的設計
(一)需求分析
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平臺可以使院方根據供應商的供貨類別對供應商進行分類,科學有效地對醫療物資供應商進行資質證件審核并可將審核結果及時反饋給供應商、平臺下單、供貨評價、掃碼入庫、查詢歷史訂單等管理和查詢業務;供應商可以在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平臺上根據醫院及合同內容進行資質資料上傳、證件資料的更新、對資質審核狀態進行查詢、新訂單的提醒、發貨單管理等。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平臺將現有規范的采、供、入庫流程全面信息化,方便供應商和采購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
(二)體系結構
隨著信息系統規模不斷擴大、復雜程度日益提高,體系結構模式對信息系統性能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同功能的信息系統對體系結構模式有不同的要求,各種體系結構模式的信息系統在開發和應用過程中也有很大的區別。選擇和設計合理的體系結構模式甚至比算法設計和數據結構設計更重要。
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平臺采用B/S結構。B/S(Browser/Server)結構,即瀏覽器服務器結構。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用戶工作界面通過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實現,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實現,形成所謂的三層結構。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戶的總體成本。
(三)平臺的構建
根據需求分析中要實現的功能,選擇基于My SQL和Apache環境下的thinkPHP框架來設計整個平臺的數據庫和后臺。前端采用了Bootstrap、CSS3、HTML5、jQuery等技術。
thinkPHP框架是一個性能卓越并且功能豐富的輕量級PHP開發框架,本身具有很多的原創特性,并且倡導大道至簡,開發由我的開發理念,用最少的代碼完成更多的功能,宗旨就是讓WEB應用開發更簡單、更快速。從1.*版本開始就放棄了對PHP4的兼容,因此整個框架的架構和實現能夠得以更加靈活和簡單。2.0版本更是在之前的基礎上,經過全新的重構和無數次的完善以及改進,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足以達到企業級和門戶級的開發標準。國人開發的PHP框架,目前最新版本為5.0版本。
五、結語
當今,信息技術與現代管理思想的結合,形成了管理信息化的浪潮,帶來了一次全新的管理革命;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信息化,要跟上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并取得迅速發展,將是非常被動和困難的。醫療物資供應商管理平臺實現了這樣的采供信息化。所謂的醫療物資信息化就是通過IT技術的部署來提高采供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采供人員的工作繁瑣度、優化庫管員的醫療物資入庫等一系列工作程序。跟傳統的采供管理模式相比,其業務流程、實現方法等都有較大的變化。另一方面,互聯網的出現,帶動著人類社會向信息時代邁進;國家積極建設網絡基礎設施,互聯網對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的各方面影響越來越大;同時,國家也對信息產業大力支持。
[關鍵詞] 供應商選擇; 供應鏈管理; 供應商選擇的決策支持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16
在當前市場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轉化為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商選擇逐漸成為增強供應鏈競爭力的核心問題。如何評價供應商、選擇供應商,同供應商如何建立良好的長遠的發展關系,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已將其提升到關系企業能否穩定、健康發展的戰略高度。本文試圖在分析供應鏈管理的內涵及特點的基礎上,研究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提出將DSS技術運用到供應商選擇的決策上,開發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建議,并對其總體設計思想予以說明,已明確系統的基本組成與結構。
1供應商選擇在整個供應鏈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
同傳統意義上的供應商選擇不同,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選擇的目標評價指標均有極大的差別。供應鏈作為一個系統,更加強調的是供應商、制造商和分銷商內部的協調與合作關系,而不是互斥關系。因而,首先讓我們深刻把握供應鏈管理思想的精髓,這樣有利于對研究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建立的深層次分析。
1.1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內涵
供應鏈(Supply Chain)是包括信息流在內的從原材料階段到最終用戶的商品流通和傳遞的所有活動。物料和信息貫穿于供應鏈始終。供應鏈包括管理系統、操作和組裝、采購、生產計劃、訂單加工、庫存管理、運輸、儲存和客戶服務。供應鏈是連接供應商和客戶的基礎。同時每個客戶依次是其下游企業的供應商,直到最終產品到最終用戶。供應鏈管理是通過完善供應鏈聯系,將所有活動整合的過程,以此取得穩定的競爭優勢。
供應鏈管理始終以客戶為中心,強調伙伴間的合作關系與利益共享的關系。其特點是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應當加強合作,取得“共贏”。供應鏈管理追求的不是單個企業的利潤最大化,而是整個供應鏈的利潤最大化。供應鏈管理更加注重一體化精細管理的思想,其本質是協同作戰,高度互動的過程。供應鏈由于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提出動態優化管理的要求。
1.2供應商選擇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供應商(Supplier)在供應鏈系統中的位置,在圖1中較好的體現出來。在供應鏈思想未形成以前,供應商同制造商是敵對關系,供應商期望制造商以較高的價格、大批量采購,制造商則愿意采購價格越低越好。實行供應鏈管理思想以后,供應商和制造商之間更多的是合作關系。他們的共同目標是向消費者提供高質量、低價格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逐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占有率,達到共同利潤最大化。
不同行業的企業高層管理者,對供應商選擇重要性的認識逐漸增強。意識到供應商的優劣對企業的影響是深遠的。原因如下:(1)供應商在供應鏈系統結構中“源頭”的位置,直接決定了產品單位成本的高低。(2)供應商的選擇是降低產品成本的需要。(3)供應商選擇同時是提高最終產品質量的需要。(4)制造商要求供應商的需求數量的減少,而對供應商質量的要求提高的需要。
2決策支持系統的興起和應用
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簡稱DSS)實在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簡稱MIS)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以管理科學、運籌學、控制論和行為科學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模擬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手段,面對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決策問題,支持決策活動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機計算機系統。它能為決策者提供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和背景資料,幫助明確決策目標和進行問題的識別,建立或修改決策模型,提供各種備選方案,并對各種方案進行評價和優選,通過人――基對話進行分析、比較和判斷,為正確決策提供有益幫助。
DSS技術應用于供應商選擇,是計算機技術同供應鏈管理結合的產物。目前,DSS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運用還未充分體現其應有的價值,這是目前應予以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的問題。
3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
3.1供應商選擇決策過程分析
供應商選擇決策過程如圖2所示,過程中個階段的主要功能如下:
(1)供應商選擇目標。針對本企業原材料或配件的需求,明確供應商的選擇目標,滿足企業的生產或主營業務的需要,保證供應鏈的順利實施。
(2)限制供應商范圍。從眾多的提供相同服務的供應商中間,根據主觀直接的粗略判斷,選擇有一定實力的有限數量的供應商,進行下一步的重點評價和選擇。
(3)收集供應商的數據。對備選的供應商進行數據的收集,包括歷史數據和當前數據,重點是當前數據的收集整理。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都應具備,如有條件的話,可以親自對備選供應商進行調研,取得完備準確地一手資料。
(4)選擇供應商。該階段在掌握被選供應商數據的基礎上,結合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對供應商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對備選供應商進行科學的排序。將結果反饋給第一階段,如果評價結果同現實情況相差較大,可能對供應商選擇目標的確定不合理或收集的數據不準確。
(5)確定合適的供應商。依據評價結果,確定最優的供應商或幾個供應商的組合。
3.2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
根據西蒙的決策理論,決策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即情報階段、設計階段、選擇階段和實現階段。
在情報階段,尋求要解決決策的條件。該階段需要面對現實,即對決策者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考察。找出要求做出決策的情況,即對問題進行確認和定義。這是決策者需要獲取、處理、檢查數據,以便確認存在的問題和發現機會。
在設計階段,要創立發展和分析可能的行動方案。該階段涉及到建立、開發和分析各種可能的可行方案,其中包括理解問題、產生方案、測試方案的可行性等活動。
在選擇階段,要從那些可行方案中選擇一個滿意的行動方案,對于不同的選擇原則或方法,可能有不同的結果。一般來說有兩種原則:規范性原則和描述性原則。規范性原則是指力圖在允許的條件內選擇一個最優的或是局部最優的方案;而描述性原則是強調能否得到一個足夠好的或者說是滿意的方案。
實現階段就是對一個推薦方案付諸實施的過程。
在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中,我們采用快速原型法來進行開發,然后對其進行周期性的改進、擴展、修改此系統。對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總體結構形式基本采用層次型DSS,結構方案如圖3所示。
針對供應商選擇活動,下面重點談下在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結構中數據庫、模型庫和知識庫的具體實現和管理過程。
(1)數據庫
DSS中的數據和決策過程是密切相關的,一切數據都要進行適當的加工濃縮。一定要強調在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中面向模型,面向模型的生成與決策來設計數據庫。由于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一般面向高層管理者,所以對供應商調研的數據不僅包含有供應商內部數據,如產品質量、產品價格、交貨能力、供應商的財務狀況等數據,還要有供應商外部數據,如供應商外部環境的數據。由于我們強調的是對供應商的激勵和對整個供應鏈的優化,因而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要并存。
(2)模型庫
當前對供應商評價的方法很多,不僅有定性模型,還有大量的定量模型。如直接判斷法、綜合評分法、ABC成本法、層次分析法、采購成本比較法和人工神經網絡等方法。由于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供應商評價最終結果可能有所不同,這直接影響供應商的選擇結果。因而定性模型要和定量模型相結合,模型中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的運用相結合。在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中,一定要強調每個模型運行時都要從數據庫中提取數據和參數值,同時要講運行結果送回數據庫。當數據庫發生足夠大的變化時,模型也要隨之進行相應的修改。
(3)知識庫
由于供應商和本企業內外環境的多變性,在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中強調知識庫的運用。在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中,知識庫主要用來存放供應商選擇策略、物流專家的建議、成功企業的供應商選擇的經驗。
結合供應商選擇決策過程,在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中基本采用模塊化方式,即先按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子系統開發出各個專用的DSS,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充,擴展到整個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這種建立決策支持系統的過程,其優點是整個系統易于理解和實現。
結合供應商選擇決策過程的復雜性,現給出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子系統和各自的功能模塊如下:
A.備選供應商現狀的各自分析
a.供應商的定性分析
b.供應商的定量分析
c.供應商――企業間的相對重要程度分析
B.開發供應商
a.備選供應商的綜合評價分析
b.備選供應商的選擇策略
c.供應商選擇的最終結果
C.優化供應商
a.供應鏈管理專家建議
b.對供應商的績效評價
4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特點及前景展望
通過對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整個建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該系統應具備以下特征:(1)為了增強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適用性,比較完備的完成預定的工作任務,該系統除了提供決策方案以外,還應當有其他支持功能,例如決策咨詢、信息服務和科學的計算,能支持企業中上層管理者進行決策。
(2)由于供應商選擇工作環境的多變性,面對突發的內外部環境,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應當能夠提供意向決策支持的功能。
(3)該系統應能提供友好統一的人機交互界面,強調在決策過程中中上層企業管理者的介入,實現民主的決策過程和真正的人機交互系統。
(4)在目前開發的DSS中,許多系統都過分的關注與定量模型的運用,并且這類模型較為復雜而且不實用,因此在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中應當突出模型的實用性和對定性模型的運用。
供應商選擇的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不同學科的很多領域,是不同學科交叉運用的結果。在供應鏈管理思想蓬勃發展的今天,為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又有助于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水平,對企業高層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了有益的幫助。本文初步分析、設計了供應商選擇決策支持系統的結構與基本功能,更為具體的問題有待于今后作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曉紅.決策支持系統理論和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2] 邊旭,田厚平,郭亞軍.具有激勵特征的供應商評價方法.南開管理評論,2004.
[3] 王國華.中國現代物流大全.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4] 馮耕中.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5]羅伯特•M•蒙茲卡.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1)李月(1977-),男,山東魚臺人,安徽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技術經濟及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與物流。
關鍵詞:電子制造;供應商;層次分析法;灰色關聯度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07)03-10776-01
1 引言
經濟全球化和企業信息化促使企業從傳統的管理模式向供應鏈管理模式轉變。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供應商和企業之間不再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交換上的簡單的貨物買賣關系,而是一種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就決定了供應商的選擇是企業的一個重要決策,而供應商的評價是供應商選擇的關鍵所在。
供應商評價包括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和供應商評價方法兩部分。對于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很多學者從不同的環境和角度進行了闡述,Dicksong.W、Hartherall分別提出了23條和8條評價標準。對于供應商評價方法,目前常見的供應商評價的方法有線性權重計分法、統計法、成本估算法、層次分析法、神經網絡算法等。
本文從電子制造類企業的特點出發,建立了一套適合該類企業的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并提出了一種基于層次分析法和灰色關聯度之上的供應商評價方法。
2 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
電子制造類企業與傳統的制造企業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技術更新速度快。
根據電子制造行業的特點,建立如下的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
2.1 質量
產品的質量是供應鏈生存之本,如果產品的質量低劣,該產品必然缺乏市場競爭力,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質量是企業產品質量的關鍵之所在。質量標準可以具體細化為產品合格率和返修退貨比率。產品合格率是一定時期內合格產品數占總采購量的百分比。返修退貨比率可采用一段時間內累計返修退貨數量占總銷售數量的比例表示。
2.2 交貨
供應商的交貨情況將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計劃和銷售計劃。所以,交貨也應該是評價供應商的一個重要指標。交貨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指標來描述:準時交貨比率、訂貨滿足率、訂貨提前期和訂貨批量。其中準時交貨率和訂貨提前期主要從時間角度來考察供應商的交貨能力,準時交貨率越高企業需要保留的安全庫存就越低,而訂貨提前期越短供應鏈對顧客需求的響應能力越強需要持有的存貨就越少。訂貨滿足率從數量的角度評價供應商的交貨能力。訂貨批次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應商的柔性,該指標越小越有可能降低供應鏈的庫存成本。
2.3 技術能力
電子制造類企業的產品技術更新是非??斓?,產品技術的落后將直接導致市場競爭力的缺乏。而供應商的技術能力將直接影響到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因此,技術也是企業評價供應商應該考慮的一個因素。技術指標可以通過技術創新率、技術密集度、技術合作開發比率這三項來進行衡量。
2.4 價格
供應商產品的價格會對企業生產利潤產生影響。因此,價格也是企業評價供應商應該考慮的一個因素。價格指標可通過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價格與行業同類產品的均價進行比較來衡量。
2.5 柔性
柔性反映了供應商對制造商需求數量變化的適應能力以及變更訂貨時間的反應能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評價:供應商是否支持生產的柔性化和生產提前期的縮短情況;供應商是否適應大的訂單的更改執行;供應商對制造商的需求是否能作出快速的反應并為持續改進作出貢獻。
3 供應商評價方法
由于層次分析法在比較指標時存在較大的主觀性且存在著信息不完全,所以單獨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供應商評價并不是一個好方法。而鄧聚龍教授提出的灰色關聯理論可以彌補層次分析法的缺點。本文以層次分析法和灰色關聯理論為基礎提出了如下的供應商評價法。
3.1 構造初始矩陣
設有m個供應商,n項指標,以xij表示第i個供應商第j項指
標的值,可建立如下的初始矩陣
設X0=(x01,x02,…,x0n),Xm+1=(x(m+1)0,…,x(m+1)n)分別為評價系統內的最優和最差方案,作為評價的參考標準。
3.2 規范化指標
由于各指標的量綱不同,所以需對原始指標值做相應的規范化處理,設指標矩陣為X,規范化處理后的矩陣為Y。對于值越大越好的指標,采用(1)式標準化;對于值越小越好的指標,采用(2)式標準化。
3.3 求單一指標的關聯系數
指標規范化以后即可求關聯系數,設第i個評價方案對最優參考方案第j個指標的關聯系數為θij,對最差參考方案第j個指標的關聯系數為λij。其中ρ為分辨系數,ρ∈[0,1],一般取ρ為0.5。
3.4 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
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教授于七十年代初期提出了“層次分析法”(AHP),該方法是一種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定性問題定量化的實用決策方法。
運行AHP方法確定各評價指標權重時,主要有如下四個步驟:
(1)分析系統中各元素之間的關系,建立系統的遞階層析結構;
(2)對同一層次的各元素關于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了兩兩比較,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3)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元素對于該準則的相對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查;
(4)計算各層元素對系統目標的合成權重,并進行排序。
3.5 對各關聯系數進行加權求和
設AHP法求得的各指標權重為W=(w1,w2,…,wn),第i個方案與最優比較方案和最差比較方案的關聯度分別為αi,βi。則
3.6 求評價值并進行排序
設第i個方案的評價值為ri,則
按 從大到小的順序對各評價方案進行排序,該順序即為評價方案的優劣順序。
4 應用舉例
某電子行業制造商根據前面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獲得的部分供應商主要指標數據如下:
(a)運用(1)或(2)式規范化后的指標矩陣
最優參考序列Y0=(1,1,1,1,1),最差參考序列Y4=(0.82,0.84,0.85,0.88,0.90)。
(b)分別運用公式(3)和(4)求得關聯系數矩陣θ和λ。
(c)利用層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標的權重系數W=(0.28,0.26,0.16,0.21,0.09)
(d)分別運用公式(5)和(6)求得各方案的加權關聯度α和β。
(e)最后根據公式(7)得到r1=0.59,r2=0.31,r3=0.65。通過各供應商對應的ri的大小順序可以確定待評供應商的優劣順序。最終供應商的優劣順序為C公司、A公司、B公司。這一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
5 結束語
本文首先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介紹了一套適合電子制造類企業的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再在層次分析法和灰色關聯理論基礎之上提出了一種新的供應商評價法。最后通過實例論證該方法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鄧聚龍. 灰色系統的基本方法[M]. 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6.
[2]劉思峰,郭天榜,等. 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 科學出版社,2000.8.
[3]許樹柏. 層次分析法原理(第一版)[M]. 天津大學出版社,1988.
[4]Diskson G.W. "An analysis of vendor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s", Journal of Purchasing 2, 1996.
1.1采購和供應商關系的轉變
供應商跟采購之間的關系由原來的普通買賣變成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以外采購操作在跟供應商合作時,都是盡力去采用壓低采購價格的手段,費盡心機讓供應商妥協。而新型合作關系的建立,完善的解決這些問題,使得采購可以尋找到更多的供應商,并采用了分散單獨治理的方法。在采購和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后,在供應關系鏈上,雙方可以共同分享庫存的數據信息,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庫存積壓成本,很好地解決了產品質量和成本問題,最后達到控制采購成本的目標。還有很多的企業跟供應商建立了技術合作組織,也有效地縮減了新產品的開發成本。
1.2采購的運作必須結合生產的訂單需要
在以前的模式中,采購運作的目標都是為了能夠及時的補充庫存,以防止庫存出現空缺的情況。而在現在的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模式,就以生產的訂單需要方式進行的,所以企業的訂單需要在客戶的需求訂單后才產生的。而適合時期的生產訂單驅動方案,使得企業原材料的采購可以直接配送到制造部門,從而降低了采購部的庫存積壓和運作成本。
1.3采購管理的重點轉移
采購管理向外部資源管理重點轉移。傳統的采購活動最大的缺陷就是跟供應商沒有進行良好的合作溝通,更缺少對客戶需求做出及時積極反應的能力。因此,適時生產采購理念的提出和推廣,對企業的采購管理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且企業必須大力改革,改變過去“為庫存而采購”的經營管理模式,同時也要提高采購工作人員的柔性管理和市場反應能力,大力加強和供應商的信息溝通和合作,努力建立一個共同雙贏的戰略發展合作模式。在跟供應商信息溝通過程中,通過供應商的信息反饋,及時地做出必要的調整,同時也加大對供應商的培訓力度,也要積極參與到供應商的新產品設計開發中,把握產品質量,在這些參與過程中,把事后把關轉變為實時把控。
1.4在供應鏈管理下采購管理有利于采購流程增值
過去的采購管理模式,采購的完成往往需要幾個不同部門協助才能完成,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這種管理模式也有不足的地方,第一,采購的申報需要經過多個不同職能的部門的審核,工作效率低下;第二,由于各個部門之間本位主義的作用,使得信息不能夠順暢的流通,導致內耗的加大,最后也造成經營成本上升。而供應鏈管理的經營模式下,信息化技術日漸成熟,加快了管理審批流程的速度,從而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
1.5庫存管理方式也發生改變
在過去的采購活動中,供求關系的作用使得采購跟供應商分離開來,企業采用單獨的保持一些庫存來解決需求變化帶來的波動,并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作。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高庫存的管理模式已經使得企業負擔加劇,把企業推進被動的位置。而供應鏈管理下庫存管理,從各個細節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以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
2供應鏈管理下采購管理具體的實施策略
2.1采購管理策略制定的關鍵要素
采購方案考慮的關鍵因素就是價格,所以過去傳統采購模式,就是采購人員通過不斷地增加供應商數量,提供多方貨源,讓多個供應商之間相互形成競爭,從而降低采購材料的價格,最后贏得采購的價格優勢。而在現在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下,采購部門人員所面對考慮的問題,相比于原來情況要復雜得多,需要考慮多個方面。比如質量、價格、能否及時交貨等因素。而且在目前的交易市場中,同一類產品材料的價格漲跌或質量的優劣,都會嚴重地影響到采購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能否及時的交貨,同樣也對企業的采購方案的實施產生巨大沖擊力,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對客戶能否及時的按時交付貨物和對客戶的要求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都關系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總的來說,在新型供應鏈模式下,交貨及時性和交貨提前期是選擇和評價供應商的重要指標。
2.2采購要和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過去傳統的采購管理早已經不適合日益更新的經濟發展需要,所以企業采購必須跟供應商建立起戰略合作關系。企業采購管理和供應商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具體的操作過程如下:
(1)在制定采購方案時要對各種關鍵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2)對有意向供應商可以先發出招標文件,等供應商接標后再進行初步的審核。
(3)要詳細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和評估,擇優選用。
(4)與選擇的供應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5)和供應商共同提高經營利潤。
(6)實施供應商的風險防范方案。
供應商的考核對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業在對供應商的考核指標務必要公正、科學、合理。此外,對供應商的考核指標中,不僅僅要重點考察供應商的質量、交貨時期、價格等核心指標,同時也要注重其相互協調能力、開發能力等因素的評比。
2.3對庫存管理要精細化
庫存管理在一個企業的整個經營管理和采購管理中占據著重大的作用,是價值鏈實現增值的關鍵一步。因此,科學合理的建立和改進庫存管理模式,是企業實施采購策略必須考慮的重點問題之一。只有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實施科學有效庫存管理,才可以跟供應商建立和諧優勢的合作關系,然后通過計算機技術手段完成采購計劃的制訂,實現零庫存管理。所謂零庫存管理,就是在客戶訂單的作用下,從客戶到生產,再到采購,最后返回到供應商這樣一種逐級驅動的拉動式生產模式。零庫存管理,不僅可以降低庫存量,還可以提高庫存的運作周期。
3結論
總而言之,在采購中降低采購價格,從而獲得穩定有利的價格競爭力,同時也要密切跟進供應商之間的信息溝通,能較快速的針對新產品設計做出反應,進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降低庫存水平,大大提高了企業的效益能力。而對供應商而言,跟采購達成的戰略合作關系,能更好地掌握采購需求,改善生產的流程和質量,也獲得較高的利潤。所以采購管理策略的實施,可以讓采購方和供應方實現雙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薛麗.應用戰略采購優化化工采購成本管理[J].上?;?2011(1).
[2]陳耀峰.供應鏈環境下采購管理的競爭優勢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1(15).
[3]薛文情.供應鏈環境下的采購管理策略研究[J].機電技術,2012(6).
關鍵詞 新版GMP 凍干無菌制劑 整體解決方案
新版GMP的實施,關鍵在于增強企業藥品生產和質量管理保障能力,實現藥品生產質量的均一性和重現性,保障用藥安全。企業實施新版GMP,關鍵在于依據自身產品的工藝特性,進行有針對性地實施改造。
由于新版GMP對藥品生產企業的上游供應商沒有進行明確要求,而是由藥品生產企業自行選購供應商,并掌控實施GMP改造,這對藥企的要求與壓力明顯加大。事實上,多數藥品生產企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問題,通常選購不同檔次的供應商的產品來組合生產,導致GMP改造完成后,生產不配套、協調性差,認證過程中一般缺陷多,使藥品在生產過程中的無菌保障風險加大,沒有實現新版GMP改造的預期目的。作為藥企的上游供應商,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天科技”)積極響應、深入研究新版GMP,為藥企提供技術升級方案,為藥企新版GMP認證保駕護航。
1 無菌藥品凍干制劑生產設計的常見問題
無菌凍干制劑生產設備主要包括抗生素瓶洗烘灌塞聯動線、凍干機、自動進出料系統、軋蓋機、膠塞(鋁蓋)清洗機及配套的配液系統。有國外專家論證,以上設備在無菌藥品生產中,對無菌藥品保障水平可產生80%的風險。目前這些主要設備大多由藥品生產企業分開采購、自行組合,廠房設計如圖1所示。
圖1所示總面積約700 m2,其中B級區面積126 m2。這種設計布局容易帶來以下問題:(1)人流與物流相互交叉,尤其是在B級區內,抗生素瓶洗烘灌塞聯動線采用直線式結構,灌裝加塞機前后兩側均為操作面,灌裝加塞機操作人員至少2名,B級操作人員需穿越固定式自動進出料軌道區域(A級區)進入灌裝加塞機后端進行操作,其產生微粒和微生物的風險很大。灌裝加塞機操作與維修均在B級區完成,其維修對B級區污染風險較大,并可能直接影響到環境監控。(2)操作區與維護區均在B級區內,維護對B級環境影響大,B級區域面積大,建造及運行成本高。(3)灌裝聯動線與凍干機之間物料傳輸交接點多,交叉污染的風險大。(4)客戶前期考察中,需分別對各個藥機設備供應商進行考察,增加考察成本,降低考察效率,且各個供應商設計理念和技術水平各有差異,造成需方選型時,其技術和工藝設計對接協調性差,加大了企業管理難度,增加了企業管理成本。(5)根據新版GMP附錄一第三條:無菌藥品生產必須嚴格按照精心設計并經驗證的方法及規程進行。特別是藥企在做無菌藥品培養基模擬灌裝的驗證確認和風險評估時,若存在重大缺陷,則各供應商往往會互相推責,導致藥企技術人員難以評判是哪個供應商出了問題,嚴重制約了藥企管理效率和效益。(6)在設計院的最終設計中,因藥企主要設備來自不同的供應商,加大了設計管理成本,比如其聯動生產協調性差,主要生產數據不能集成管理等。(7)藥企設備采購成本高。因來自不同的供應商,單體采購合同價值少,采購性價比低,導致藥企采購成本升高。(8)備件供應與售后服務由多個供應商負責,加大了備件供應與售后服務的管理成本。
2 無菌藥品凍干無菌制劑生產整體解決方案
在藥品生產過程中,提高產品質量的核心就是要控制生產環境中的懸浮粒子、微生物和熱原污染。其中,懸浮粒子主要源于生產過程中人員活動次數及公用設施設備系統、操作系統、工藝物料系統及設備或用具;微生物主要源于操作人員及室內空中微粒。因此,在項目設計與主要設備采購過程中,應盡量考慮減少人流與物流的活動次數,重點控制交叉污染是主要驗證指標。這就要求制藥企業必須提高裝備水平,針對藥品自身工藝的特性要求,采用整體解決方案,實現自動化、無菌化、標準化與集成化生產和管理。
楚天科技自2010年已組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省級制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致力于制藥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究。在2010年初啟動凍干工藝系統整體解決方案項目后,經過三年多的研發試制,結合目前成熟應用的抗生素瓶洗烘灌軋聯動線,成功推出凍干制劑產品整體解決方案(如圖2所示),并得到成熟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藥品生產無菌保障水平,降低了生產質量控制風險,受到行業的廣泛認可。
圖2總面積約590 m2,其中B級區面積88 m2。整體解決方案主要具有以下優勢:(1)人流與物流無交叉。在B級區內,抗生素瓶洗烘灌塞聯動線采用L型機型,灌裝加塞機采用入墻式結構、單側操作面,操作人員為1名,僅在B級區內操作活動,且活動量少,其產生微粒和微生物的風險很小。(2)操作區與維護區有效分開,灌裝加塞機操作在B級區完成,維修在D級區完成,避免了維護對B級環境的影響。同時合理利用B級區面積,車間建造成本和運行成本均相應減少。(3)灌裝聯動線與凍干機之間物料傳輸交接點小,交叉污染風險小。(4)藥品工藝需求設計和整體方案的設備設計與制作,均采用同一供應商。其聯動生產協調性好,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主要生產數據可進行集成管理。(5)在對供應商考察當中,可由一家企業完成,可降低考察成本,節約人力資源成本。(6)在對培養基模擬灌裝與驗證中,可由一家企業進行驗證確認及風險評估,避免了多家提供設備企業互相扯皮之現象,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7)在進行項目前期設計當中,可由一家企業與設計院對接,減少了技術對接中的差錯,降低了整體技術方案的差錯概率。(8)主要核心設備集中于一家企業采購,采購成本低,性價比好,避免了與多家供應商的商務洽談,降低了采購成本。(9)備件供應與售后服務由一家企業來承擔,有利于企業備件供應與售后服務集中管理,還可與供方簽訂備件供應與售后服務打包式協議。既讓專業的人做好專業的事,又降低了生產成本及以后的運行管理費用。
3 總結
綜上所述,采用圖2中的整體解決方案優勢明顯,大大提高了藥品生產無菌保障水平,降低了生產質量控制風險,可實現合理有效的改造投入與運行成本控制。當然,還可根據藥廠工藝布局的不同,采用各種布置方案予以解決。
[關鍵詞]第四方物流 信息化 標準化
一、第四方物流的產生
隨著企業之間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把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的物流公司,即所謂的第三方物流。盡管第三方物流(3PL)方式具有明顯優點,但其預期效益常難以實現,尤其難以整合整個地區、國家乃至全球范圍內所有的物流資源,難以解決當今物流瓶頸,達到最大效率問題。
物流管理的日益復雜和信息技術的爆炸性發展,使供應鏈管理越來越需要一爪“超級經理”以監控制造企業或分銷企業的供應鏈運作,并在客戶、企業及供應商之間充當唯一“聯系人”的角色。當前在國外悄然興起的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運作方式對中國企業開展4PL將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二、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和特征
1、第四方物流概念
美國著名管理咨詢機構埃森哲公司最早提出了4PL的概念:“4PL供應商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所擁有的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4PL主要是對制造企業或分銷企業的供應鏈進行監控,在解決企業物流的基礎上,整合社會資源,解決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會物流資源充分利用的問題。4PL對物流過程進行功能整合,對物流作業有了更大的自。它以整合供應鏈為己任,向企業提供完整的物流解決方案,能控制和管理整個物流過程,并對整個過程提出策劃方案,再通過電子商務把這個過程集成起來,以實現快速、高質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務。
2、4PL兩個明顯特征
1)它提供的是一套完善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2)4PL通過影響整個供應鏈來增加價值。
4PL通過提供一個全方位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來滿足企業所面臨的廣泛而又復雜的需求。在綜合的供應鏈系統中,4PL主要通過四個途徑來實現增值:增加收入;減低運營成本;減少流動資金;減少固定資產投入。
三、中國發展4PL的思路
由于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獨特的機遇,中國極有可能出現一些大型的4PL公司。全國范圍內復雜的物流設施和各地迥異的交通狀況以及差異化極強的地區性物流標準和立法,都為出現幾個大的4PL來有效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提供了條件。中國發展4PL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政府應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制定物流產業發展政策。
4PL發展的前提是先進的物流基礎設施,因而政府應統籌規劃,加大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并積極引導社會各方力量涉足物流業的投資建設,促進我國物流業發展和整體水平的提高。為有準備地引導和促進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政府還應制定規范的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總體目標,以形成良好的制度環境。政策的制定應著重考慮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應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以物流服務需求為依托,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社會的物流總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加快物流產業標準化、規范化進程。
要實現4PL,首先要實現物流的標準化、規范化。對物流行業來說,首先需要用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式將物流環節有機鏈接起來。如果沒有相適應的物流接口標準,很難想象其鏈接的難度和成本;其次還應對有關細節做出明確規定,如物流用語、計量標準、包裝標準、裝卸標準等。對物流企業來說,標準化是提高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的有效措施:對消費者而言,享受標準化的物流服務是消費者權益的體現。為適應國際貿易的需要,網上信息傳輸也應采取國際通用的標準。
3、大力發展3PL企業,為4PL發展作鋪墊。
中國目前供應鏈管理技術尚未發育成熟,供應鏈/物流管理專長稀缺,企業組織變革管理的能力較差,同時整個物流的基礎設施落后,通常客戶規模較小。因此,4PL的發展必須在3PL行業高度發達和企業供應鏈業務外包極為流行的基礎上才能夠發展起來。目前我國物流企業分散,既有改制后的大型物資集團,又有生產企業延伸供應鏈而形成分管專業化物流公司,還有外商和民營企業,為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需要,必須大力發展3PL,培育大型企業集團,這樣既可以在不增加資本投入情況下,提高物流業的效益,同時為4PL發展作為鋪墊。
4、建立全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發展4PL。
4PL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能實現信息共享、有能力整合所有的物流資源。而真正滿足這些條件的只有一種虛擬的物流網絡平臺,這就是全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它能提供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以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提高我國物流產業的綜合協同能力。建立在Internet上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可讓所有用戶輸入的資料都直接進入數據庫以便進行各種各樣的數據處理。所有的數據可以永久儲存,所有的用戶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互動式經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整合了社會資源,解決了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會物流資源充分利用的問題。它作為客戶間的連接點,通過合作或聯盟提供快速、優質、高效、低耗的多樣化服務。它作為新的生產方式所產生的時空概念,可以大大縮短物流時間,為企業帶來盈利和利潤的新增長點。目前日本、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在宏觀上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物流網絡體系,并且在企業運作過程中也能提供網絡化服務,我國應盡快建立這種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重點培育已經具有4PL雛形及有一定物流基礎的物流信息平臺,促使我國的物流產業真正成為“第三利潤源泉”。
5、大力開發通用4PL決策信息系統
在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中,4PL決策信息系統開發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通過對大量國內外4PL企業的調查分析,結合國內物流企業的實際特點,設計出了通用的4PL決策信息系統的總體功能模塊。4PL決策信息系統是在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共享的基礎上,對3PL供應商進行評價,對物流業務的解決方案進行優化與決策,以行業最佳為目標,更好地為客戶提供物流服務。
1)物流基本信息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地理交通信息、港口信息的基本管理。
2)3PL供應商信息管理模塊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①網上注冊:為3PL供應商提供網上注冊的功能:信息維護:為3PL供應商提供信息維護的功能。信息主要包括運營業務范圍、提供的運營工具、可提供的運營路徑及可提供物流服務的大致運營時間等??捎觅Y源管理:是提供給3PL供應商的網絡信息維護功能。這里的信息主要是指3PL供應商可以提供的物流系統的資源,即在不同的時間段里,可以提供的運輸載體及數量,以及可以提供的倉儲能力等,需要3PL供應商實時更新維護。
3)客戶、供應商交互信息管理模塊主要有以下三個功能:①客戶物流服務咨詢與反饋:客戶通過網絡提交自己的物流服務的具體需求。4PL服務商通過3PL供應商能力和自身能力的綜合,給用戶一個反饋信息,主要包括是否有能力承接此項物流業務,以及解
決物流業務的具體方案。②3PL供應商物流指令執行狀態功能模塊:3PL供應商可以通過此模塊在網上實時修改相關物流業務的執行情況。③客戶物流業務執行情況查詢:客戶可以通過此功能來查詢自己相關物流業務的執行情況,包括是否已經執行或已經執行到什么地步等。
4)物流解決方案優化決策模塊可實現下列功能:①優化方案:根據合同要求,分析貨物從送貨地點到目的地的可選路徑,以及倉儲及配送的策略,并做出選擇。②運輸載體選擇:根據貨物的具體尺寸、體積和質量等,分析可以選用的運輸載體,并做出選擇。
5)3PL供應商評價模塊:通過建立對3PL的評價體系,對眾多的3PL供應商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作為3PL供應商選擇時的一個參考因素:同時,這個評價結果隨物流業務的進行,根據各個3PL供應商的表現不斷修正。
6)運輸路線及3PL的選擇模塊能實現下列功能:①3PL供應商選擇:根據上述選擇,在3PL供應商評價的基礎上,分析物流成本、物流時間和物流質量等,最后對3PL供應商做出綜合選擇。②路徑選擇:一方面,使用一定的方法對提出的模型進行優化,提出可供選擇的各種方案;另一方面,對上述的路徑選擇結果和運輸載體選擇結果做出一定的調整。③下達3PL物流業務指令:根據以上優化、決策的結果,與3PL供應商聯系,簽訂協議,下達相關物流業務的指令。
6、加強對物流配送模型的研究。
目前在物流配送模型的研究,大多注重配送順序的設計,優化目標為使車輛路徑最短,但較少考慮實際道路交通網絡因擁擠與阻塞導致的時間延誤給車輛配送過程帶來的不便和不準時。國外有關車輛配送的模型從最初的Salesman問題和0-1背包問題逐漸發展到分析簡單的車輛路徑問題與一個配送中心多個配送點的配送策略問題上,也有一些研究致力于較復雜的實際配送問題、隨機庫存問題或對這些相關問題的整合。隨著物流需求的急劇增長及物流成本節省給企業的利潤增長,基于零庫存與準時配送制(JIT)要求考慮,對配送的時間要求越來越嚴格,限時配送成為配送的最大約束。另外,由于各種配送車輛的容量限制不同,車輛裝載能力成為車輛配送與配載模型中的重要約束。我們除了繼續靜態模型的研究外,還要組織力量加強對動態的車輛路徑問題的研究。
7、建立第四方物流合作的績效分析體系。
SWOT是西方企業常用的進行經營管理戰略分析方法,同樣也適合于第四方物流企業的合作績效分析。4PL使用SWOT分析就是4PL企業根據自己所面臨的內部優劣勢和外部環境的機遇與威脅進行系統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并綜合評價各種備選方案,從而實現4PL內部及企業之間的高效合作的分析過程。在具體應用中,4PL企業不僅要考慮所選方案最優,而且還要使該方案對4PL的整體合作為最優。
[關鍵詞] 招投標;高校;經濟效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18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1- 0036- 03
0 引 言
隨著高校在人才培養中更加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養成訓練,使得各校近年來的實訓室建設招投標工作顯得頻繁。盡管實訓室招投標項目屬于財政撥款,??顚S?,但作為高校層面仍需要注重其中的經濟效益問題。這里的經濟效益可以從三個環節來進行認識,供應商搜索階段、招投標實施階段、實訓室設備使用階段。高校若是在招投標工作中重視的經濟效益,那么實訓室建設項目所帶來的“產出/投入”比值也應該是較為理想的。這里的“理想”主要是從學生參與實訓的頻率,以及相關專業因共享實訓設施而獲得的規模經濟效益中來得到體現。可見,高校在依規實施招投標工作時,還需要從校本要求下來全方位審視其中所產生的交易成本、機會成本問題,而不能僅僅局限在顯性的會計成本范疇。為此,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討論。
1 對高校招投標經濟效益內涵的認識
結合上文所提到的三個階段,這里分別對此進行內涵認識:
1.1 供應商搜索階段的經濟效益內涵
供應商的誠信度和供貨能力在本文存而不論,而供應商對本校實訓項目需求的理解程度則是本文所關心的。從經濟學角度出發,高頻率的合作將能增強供應商服務的匹配程度,這種基于學習效應所釋放出的紅利,將能提高實訓室建設與本校教學之間的契合度,進而由于降低了事后調整和整改來產生了經濟效益(節約效應)。特別對于高校實訓室建設項目而言,針對特定教學設備的引進事宜,往往需要對現有教室進行優化改造,若存在著供應商無法充分理解本校教學實際需要的情形,則將為高校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
1.2 招投標實施階段的經濟效益內涵
有關圍標、串標的失范行為在本文存而不論,本文關注的則是招投標在合規基礎上的實施問題。從現有程序來看,主要以競價、建設方案為考察客體來進行供應商選擇。根據上文所提到的“學習效應”,通過強調建設方案和售后服務方式,便能在規避出現系統性風險而降低日后使用中的交易成本,從而經濟效益得到了體現。這里也暗含著一種價值判斷,即高校作為事業單位應發揮其向社會提供公益性專業技術服務的職能,所以在招投標中還應關注社會效益目標。
1.3 實訓設備使用階段經濟效益內涵
實訓設備使用階段的師資培訓和試運行等環節,仍屬于招投標的工作范疇。通過供應商提供師資培訓服務,首先節約了本校的師資培養費用,同時在“以點帶面”的傳幫帶機制下又能提高本校實訓師資的人力資本存量。從經濟學原理中可知,上述機制本質上實現了知識外溢效應,從而使得人力資本提升價格變得便宜。從這一點來看,其存在著經濟效益。
2 提升高校招投標經濟效益的路徑思考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路徑思考:
2.1 強調供應商的學習效應
在防止供應商采取尋租行為而獲得項目建設資格的同時,還應強調供應商的學習效應。供應商學習效應的獲得,主要建立在與高校合作次數和溝通頻率的基礎之上。為此,高??梢苑謱I、分學科篩選出優質供應商資源,進而在招投標前積極與之進行聯系。這里還需回答一個問題,即供應商為何有意愿主動獲取學習效應呢。從廠商理論中可以知曉,供應商追求穩定的利潤預期,進而在穩定的利潤預期激勵下則能夠使他們有意愿主動“學習”高校的教學需求。因此,在我方強調供應商學習效應的同時,還需要建立起供應商在合作時穩定的預期。
2.2 優化招投標的考察客體
事實上,在招投標中高校所關注的供應商指標,將對供應商產生相應的激勵。如,高校更為關注造價指標,那么供應商在方案設計中便會突出自己在這一方面的優勢,但卻可能會技術弱化其他方面的功能。因此從長遠考慮,高校應聚焦于實訓設施的方案與本校教學、專業共享之間的契合度。那么在招投標實施過程中的事前控制上,還需要針對專業共享、系室共建問題進行現場調研,只有這樣才能在招標中將高校的教學意圖向供應商表達清楚,進而降低在項目施工中的信息溝通成本。
2.3 提高實訓師資培訓績效
借助供應商的教育資源來培訓本校實訓師資,這本身就節約了高校額外的培訓支出,若是在傳幫帶機制下形成規模效應,則能使得高校獲得類似于“經濟租”的額外收入。因此,需要提高供應商對于實訓師資的培訓績效。對于培訓績效的考核,不但需要從供應商的培訓表現來展開,還需要對受訓師資的現場操作中來考察,同時根據實訓師資操作情況來綜合評價培訓績效。
3 實施策略
根據上文所述,實施策略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3.1 拓展對招投標成本的理解
高校招標團隊應拓展對招投標成本的理解,即不能僅僅限于對會計成本的核算,還需要將視野拓展到沉淀成本、交易成本中來。若是實訓室建設方案在設計中未能考慮到專業共享問題,則將加大實訓設施設備的沉淀成本,進而可能導致高校在未來會額外再次投資建設新的實訓室。交易成本主要發生在對供應商的搜索、談判、事后協商等環節,這將嚴重影響實訓室的建設進度。而且,由于高校招投標需要納入到公開采購環節,這就勢必會在高校科層結構下延長審批時間,這種情況不僅增大了招投標實施的時間成本,也與供應商所處的市場規則不相適應。
3.2 建立優質供應商資源檔案
高校在實訓室或其他職業教育場地建設中,需要重視建立優勢供應商資源檔案。通過發揮這些供應商的學習效應,來降低高校在招投標中的交易成本,并能在充分領會專業使用要求下,增強實訓項目與實訓要求之間的契合度。當然,在這里需要注意規避供應商的尋租和高校方的設租問題。對于高校重大招投標工作,還需要對意向供應商進行實地考核與調研,從而避免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逆向選擇問題的發生。在調研過程中主要考察這樣幾點:第一,供應商的安裝能力;第二,供應商的售后服務能力。
3.3 重視投標方案技術性指標
高校在招投標中應重視投標方案的技術性指標,這樣就能激勵供應商將主要精力用于解決高校實訓室建設中的實際問題,而且也能相應思考日后的技術支持和耗材供應問題。從長遠來看,高校通過降低故障維修率,以及將實訓室快速、穩定的轉換為教學資源,所有這些都將顯著優越于因重視造價控制而可能導致的日后維修成本過高,或者實訓室使用突然中斷所帶來的不足。但這里也需要指出,高校在實訓室建設上應本著技術指標達標和夠用的原則,若是按照“企業級”來進行技術指標設計,這不僅將增大造價成本還將造成實訓教學中設備資源的浪費狀況。
3.4 合約管理下提升培訓績效
在與入圍供應商簽訂合約時,需要強調實訓師資培訓條款,并通過量化的指標來規定供應商在培訓中所需承擔的職責。高校應在加強合約管理的基礎上,來提升實訓師資的培訓績效。事實上,通過增大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頻率,將能激勵供應商按質按量完成合約所規定的條款。與師資培訓相聯系的供應商售后服務,也需要在強化合約的管理下來展開。由于師資培訓所獲得的人力資本增進效果屬于內隱性信息,所以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將其外顯化。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對師資進行現場考核則成為了較好的外顯化途徑。
不難知曉,在高校招投標工作中引入經濟效益目標,這在當前還無法引起管理層的足夠重視,其可歸因于委托問題使然。但隨著高校財政撥款體制的逐步調整,在未來的招投標工作中則需要強化對經濟效益內涵的理解。
4 結 語
本文認為,高校招投標經濟效益可以從三個環節來進行認識,供應商搜索階段、招投標實施階段、實訓室設備使用階段。高校若是在招投標工作中重視的經濟效益,那么實訓室建設項目所帶來的“產出/投入”比值也應該是較為理想的。高校招標團隊需要從校本要求下來全方位審視其中所產生的交易成本、機會成本問題。具體的做法為:拓展對招投標成本的理解、建立優質供應商資源檔案、重視投標方案技術性指標、合約管理下提升培訓績效。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家玫. 招標投標機制與高校投資效益[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2,19(1):128-132.
[2]周建華. 談高校建設工程的招標工作[J].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z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