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0: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酒店來說,它的經營目標、類型,甚至建筑風格、服裝服飾、規章制度、儀容儀表都透視著企業領導者在創業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是其人格魅力的再現。單純的統一服裝、統一標志,喊口號、搞公益活動以及CI形象設計都只是企業文化的塑造過程,當今社會,企業文化已成為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領導者的思想才是企業文化真正的原動力。由領導者思想凝練而成的企業文化,是培養員工積極性的動力,也是員工產生積極性、創造性的根源,它可以將全體員工的事業心和成功欲望化為具體的奮斗目標和行為準則。只有當企業文化滲透到每一個員工內心深處,員工真正明白企業追求的價值標準,才能自覺維護企業的利益,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本職工作當中。我們的員工在年齡、經歷、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個人與酒店、酒店的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利益也存在著差異,如果他們滲透著領導者思想的同一制度、同一氛圍、同一環境的導向,這種導向就容易形成精神共同體,形成每一個員工共有的目標及方向,成為企業的一種無形的約束。以海爾的企業文化為例,張瑞敏總裁本人喜好研究傳統哲學,如《老子》《論語》《孫子兵法》,其企業文化就極大程度地體現了他本人的思想:以中國傳統哲學為基礎,糅合現代企業管理,做到兼收并蓄(老子言:內圣外王)。他所起的導向作用就是引導員工不斷學習,爭創世界第一。
2企業文化對酒店員工的調試作用
廣州麗嘉酒店有這樣一條座右銘:“我們以紳士淑女的態度為紳士淑女服務?!比魏纹髽I的員工不可能都是優秀的,優秀的人只有優秀的領導者才能調試出來。而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通過其特有的價值體系,影響酒店適應市場的策略和處理內部矛盾的一系列準則和行為方式。酒店業普遍都提出“微笑服務“”問好服務”“一站式服務”及“個性化服務”等服務形式,給客人一個可心的微笑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客人不一定永遠是對的,但讓客人帶著不滿意離去,就是我們的錯,把助人當作快樂之本,喜歡看到客人快樂,唯有把服務做精做細,才能贏得客人的心,服務是一種態度和美德,它對人性的基本假設、價值觀和世界觀,都可以通過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及行為規范體現出來,可以制約、調試員工的習慣、信念、素質,甚至人生觀,潛移默化地將企業所需弘揚的文化滲透于員工的思想中去,從而達到提高服務水平及服務質量的目的。
3企業文化是酒店的最佳宣傳途徑
一個企業建立和實施企業文化,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向社會公眾展示自身成功的精神風貌、價值觀念、管理風格和良好的經營狀況,為本企業樹立信譽,擴大影響,從而提升整體形象和競爭力。好的企業文化所表現出的具體形態,會被人們廣泛地借鑒、仿制甚至克隆。因此,它所產生的宣傳效應是巨大的,只要它代表先進、代表優秀、代表時代,就會有很強的生命力及影響力。我們之所以致力于建立一個“學習型”的企業,就是要在管理模式、文化觀念、經濟收入等方面向更高目標邁進。美國著名的麥肯錫咨詢公司提出了21世紀企業發展的新戰略———“協作競爭,結盟取勝,雙贏模式”,它是一種適應新經濟需要的網絡型戰略,也是另一種宣傳模式,其特點是優勢企業抱成一團,取長補短,揚優避劣,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提高知名度,達成共識。太原市洗浴行業協會的成立就是最好的證明,它標志著新的企業文化即將誕生。
4企業文化能增強員工的凝聚力
在酒店業中,服務行為的最直接提供者就是酒店員工。關心、愛護他們,培養他們,給他們展示自己的舞臺及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讓他們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為什么而干,有了清晰的目標后,他們才會將酒店工作視為發展自己的事業,努力為其積累利潤,為社會創造財富,增強主人翁意識,做到“人企合一”。這就是我們一貫倡導“愛兵如子”的領導作風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知道任何企業不養無用之人,而員工也不會在任何一個企業虛度光陰,它只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這就需要以企業文化陶冶人,營造生動活潑的企業氛圍,滿足員工的精神生活需求,凝聚員工,融洽企業內部各種關系。通過開展群眾性的有益的文化活動,營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企業氛圍,使企業員工在共同的興趣愛好中增進溝通和了解,融洽感情,從而不斷給員工注入正能量,激活企業機體,用先進文化理念指導企業員工的行動。利用宣傳標語、店報、板報、店慶等各種形式強化員工的視覺感受,以達到統一思想、增強酒店凝聚力的目的,形成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現在“言傳身教”。因為它所產生出的形象、直觀教育比語言更具體、力量更大,它可以使人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轉化成員工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讓員工擁有自豪感及榮譽感,從而更大程度地發揮其潛能,體現自身價值,盡獻其才。哲學家形容人生是“帶著鎖鏈跳舞”,企業文化何嘗不是?我國的海爾集團,僅用10年的時間,便將一個資不抵債的破舊小廠一崛而起成為進軍世界500強的大型科技型企業!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數百年。”用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的一句話來概括:“每個人,甚至國家都會有很困難的時候,但重要的是精神不倒!”這里的精神,是指企業的靈魂,也就是企業的精髓———企業文化!
5企業文化能更好地推動經營理念的實現
沒有客源,酒店何以生存?從事酒店工作的人都知道:客人是我們的上帝,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這就要求企業文化不只是員工認可,更要服務社會,讓賓客受到酒店溫馨氛圍的感染,把更多的客人吸引到酒店來,從而實現酒店社會價值的最大化。大家知道,人可以成為資產,也可以成為負債。這里的人不只指員工也包括客人。以人為本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酒店業要以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為本,以與酒店價值觀同步的人為本。企業不應將工作重點只簡單地停留在抓技能上,而應加大力度提高服務意識、了解賓客心理需求、處理好與賓客關系。員工要端正工作態度,明確崗位職責,最終使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與酒店的企業文化達到高度統一。通過提高賓客滿意度、降低投訴率,關注賓客需求,明確經營戰略,塑造企業形象,用優質的服務潛移默化地引導客人,從而提高酒店的市場競爭能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立于不敗之地。
6結語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塑造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網絡經濟、IT技術蓬勃發展的新時代,而我們正處于知識經濟、信息化建設的巨變環境之中。企業文化正是應這一新世紀的需求逐漸從后臺轉移到人們的視線當中。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企業文化就是它的靈魂,而失去了靈魂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會被淘汰。企業文化的塑造已成為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種社會的需求。
一、企業文化的構成
從理論上講企業文化是在一定歷史環境下,企業及其成員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目標、企業制度、企業道德、企業素質、企業形象、企業公關、企業群體文化等的總和。在實際實施中,不同企業各有側重,一般都首先抓住符合本企業特點的若千方面先行啟動,然后再逐一進行完善和深入。具體包括:
1、企業的經營宗旨。企業的經營宗旨.顯示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理想目標。一般滲透在關系企業全局和長遠的經營發展戰略之中,并對企業的經營戰略、經營目標起導向作用,能在一定時間內為全體職工指明企業發展的基本方向。企業的經營宗旨,可以是企業在目前已經達到水平的基礎上,需要繼續堅持和超過的目標}也可以是企業目前尚未做到而需要努力爭取實現的目標。
2、企業的價值觀念。企業的價值觀念,集中反映了企業職工群體的價值取向,即企業勞動者為人處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以至辨別是非、好壞、善惡、美丑的價值取向。它是企業精神的核心。一個有成千上萬職工的企業,要實現其特定的目標,必須統一全體職工的思想和行動,才能作為一個整體而運營自如。其中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必須在企業里形成正確的、主導性的價值現,并為絕大多數人所接受。
3、企業的道德行為準則。企業的道德行為準則具體規定了職工應當怎么做、不應當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的。道德是人們素質高低的反映,是企業精神建設中深層次的東西,與企業的價值觀念緊密聯系.能夠規范、引導企業及職工的行為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企業的道德行為準則是企業精神的外在表現,一般可以通過企業和職工的行為、作風,以及廠規、廠紀、廠風,廠貌等形式表現出來,能在社會上和消費者中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
二塑造良好企業文化的緣由
我們的企業是社會主義企業,職工是國家和企業的主人,是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深化企業改革,塑造企業文化,培養和發揚企業精神,正是為了充分發揮勞動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它標志著我國的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由低向高發展。只有植根于企業沃土中的文化精神與現代科學技術和科學的管理組織相結合。企業才能充滿活力,并獲得快速發展。
具體的說,我國企業文化的塑造,其緣由在于:
1、它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需要。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使企業進入市場競爭,要求企業提高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而通過塑造有自己個性的企業文化,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實踐共同的經營宗旨,遵守共同的行為準則,可以促進職工隊伍和企業素質的不斷提高,大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對市場競爭的適應能力。
2、它是把企業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的需要。因為企業文化可以把二者融合在一起,使精神文明建設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并為企業生產力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3、它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新文化的需要。企業文化是社會大文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精神是整個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在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中,作為社會經濟細胞的企業,既是社會生產力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礎。只要眾多的企業都建立起自己各具特色的文化,整個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就獲得了廣泛發展的堅實基礎。
三企業文化的塑造原則
企業文化作為一門學科,它是有其基本規律的。而企業文化的塑造,是一項創新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塑造企業文化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目標原則。即要明確企業文化塑造的目標和方向。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就可依此建立相應的價值標準、企業哲學、企業精神、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等,并籍此組織、動員職工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斗。
2、開放創新原則。即要求企業文化具有開放性和創新性。企業文化因具有服務社會、服務消費的廣泛性特點,它必然要與其它企業、社會環境、廣大用戶發生聯系,因此,企業必須堅持開放性原則;同時,由于各企業之間存在著相互競爭、相互比較的現實,又必須有不斷創新的意識。
3、價值原則。企業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企業內發揮著激勵壘體職工的熱情和形成凝聚力的關鍵功能。企業價值觀又是深入職工心靈的共同信仰,是企業和職工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的原動力。
4、參與原則。主要是指要尊重企業壘體員工在企業文化塑造中的主體地位、個人價值觀和心理要求,從而使全體職工能積極自覺地參與企業文化的各個方面的塑造進程。
5、競爭原則。即構建企業文化的總體構思時.要從戰略的高度,通過對企業的成品質量、成本、效益、經銷,服務等各方面分析,立足競爭中取勝的原則.做通盤計劃和部署,務求在市場中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6、個性原則。即應堅持本企業的行業特征,抓住本企業的個性特點.從實際出發,塑造反映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
四塑造企業文化應把握的要點
企業文化的塑造需要一個潛移默他的過程和做艱苦細致的工作。非一日之功,更不是一蹴而就的,為此,必須把握企業文化塑造的要點。
1、要分析繼承本民族、本企業的優良傳統和管理風格,并賦予它時代的內涵。企業在塑造自己的文化時,不能完全否定過去,要繼承過去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管理精髓,立足現在.展望未來,在繼承中求發展。只有把企業文化的繼承性與時代性巧妙地結合起來,企業才能求得不斷發展。
2、要在社會主義企業文化的共性中充分顯露本企業文化的個性。社會主義企業在經濟目的、社會責任、管理原則、根本利益等方面是一致的.但一致中又有差別性。特別是每一個企業作為一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基于自身所有制、生產技術、產品性質、經營規模和管理風格等不同,要想在市場競爭的海洋里生存發展,就應當在堅持社會主義企業文化共性的基礎上,突出體現本企業獨特的氣質、風格和個性。
3、要洼意企業文化的外顯形式與內在含義的統一。無論何種事物,一定的內容總要適應一定的形式,但形式畢竟是由內容決定的,企業文化只有富有深刻的內涵,才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企業文化只是注重外在形式,而不具有實實在在的內容,不加以精心培育,它就會失去存在的價值。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企業管理當中的核心要素。在這種情勢下,營造一種企業文化,可以為企業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長效的支持,無疑成為企業管理者的首要任務。縱觀成功企業的發展史,無一例外地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但企業文化又是企業管理中最模糊的領域,也是迄今為止對每個企業來說最具挑戰性的一環,因為它涉及了有關企業的價值觀、員工士氣以及領導方式等諸多領域。這說明企業文化與企業的生存、發展緊密相連,所以構建企業文化,也成為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制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與功能
1.企業文化的定義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并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Schein,1984),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續性的共同認知系統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
企業文化是組織成員思想、行為的依據。企業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論在經歷了“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與“復雜人”假設之后,對組織的管理理念、管理過程與組織長期業績的關系的又一次重新審視。
2.企業文化的內涵和表現形式
企業文化從本質上看是一種產生于企業之中的文化現象,它的出現與現代企業管理在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密不可分,從管理的角度看,企業文化是為達到管理目標而應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業文化不僅具有文化現象的內容,還具有作為管理手段的內涵。
首先,企業文化是以企業管理主體意識為主導,追求和實現一定企業目的的文化形態,并不是企業內部所有人員的思想、觀念等文化形態的大雜燴。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業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標、群體意識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制度。企業文化所包含的價值觀、行為準則等意識形態和物質形態均是企業群體共同認可的,與無組織的個體文化、超組織的民族文化、社會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業文化是一種“經濟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和企業職工在經營生產過程和管理活動中逐漸形成的,離開企業的經濟活動,就不可能有企業文化的形成,更談不上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①企業哲學②企業精神③企業目標④企業道德⑤企業風尚⑥企業民主⑦企業形象⑧企業價值觀⑨企業素質⑩企業行為規范等。
3.企業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粘合劑,可以把員工緊緊地粘合、團結在一起,使他們目的明確、協調一致。企業員工隊伍凝聚力的基礎是企業的根本目標,企業的根本目標選擇正確,就能夠把企業的利益和絕大多數員工的利益統一起來,是一個集體與個人雙贏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企業就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2)導向功能
導向包括價值導向與行為導向。企業價值觀念與企業精神,能夠為企業提供具有長遠意義的、更大范圍的正確方向,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基本競爭戰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文化創新尤其是觀念創新對企業的持續發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構成企業文化的諸多要素中,價值觀念是決定企業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礎,企業必須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使之不斷創新,與時俱進。
(3)激勵功能
激勵是一種精神力量和狀態。企業文化所形成的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將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與激發出來,把人們的潛在智慧誘發出來,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各部門和員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經營能力。
(4)約束功能
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為企業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對那些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不該做、不能做的行為,常常發揮一種“軟約束”的作用,為企業提供“免疫”功能。約束功能能夠提高員工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我約束,使員工明確工作意義和方法,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5)輻射功能
優秀的企業文化向社會大眾展示著企業成功的管理風格、良好的經營狀況和高尚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企業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樹立信譽,擴大影響,是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
二、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八十年代,隨著日本企業的崛起,人們注意到了文化差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進而發現了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的融合——企業文化。它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管理人將其在企業創業階段關于經營理念、基本假設等達成的共識用于教育新成員,并在此過程中將全體員工的價值認同和行為方式進行整合成統一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
1.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在當今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人才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企業取得大量的優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對企業的管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是能夠推動企業實現升值的人力資本。對這些人才的爭奪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使人才爭奪日益國際化,然而在這個人才爭奪戰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企業文化”。
如果單純以金錢報酬為標準,只會造成員工沒有歸屬感,頻繁跳槽,企業不敢投資對員工進行培訓,長此以往,對人才成長和企業發展都會造成消極影響。在世界許多優秀的企業中,企業會幫助員工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他們設計自己的未來。這種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對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這樣可以使員工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有一種自我實現的感覺。同時,優秀的企業文化與企業領導者的人格魅力以及領導者的領導方式也是緊密相連的,只有企業領導者具備了偉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人性化的領導方式才是優秀的企業文化。
2.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戰略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的競爭對企業的經營思想、價值觀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設和行為規范,都將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因此,許多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都紛紛調整發展戰略,以適應撲面而來的全球化經濟浪潮。要想在經濟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為的企業,沒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就難以在世界大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企業文化是創造和諧的企業氛圍和優良的企業環境,使企業能夠在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面前得以穩定、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邁克爾·波特指出,“如果企業文化與競爭戰略相適合,企業文化可以強有力地鞏固一種基本戰略以尋求建立競爭優勢。企業文化本身并無優劣之分,它是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3.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營銷的影響
隨著營銷組合內容的不斷發展充實,人員(people)、公共關系(PR)都成為營銷組合中的新內容。而公共關系的一個核心目標即是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促使雇員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有助于雇員感到自己這個角色在整個公司形象中的重要性和個人責任感,讓雇員感到“自己擁有這個組織”,并通過與顧客的接觸,讓顧客知道他們的這種感情,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使顧客加深對這個組織的良好印象,更加信任依賴這個組織。這樣消費者的任何細小的要求都會很快反饋回組織,使組織依據原始的
信息反饋來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以此來成功滿足顧客的需求。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可見,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營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優秀企業文化的建設
企業文化屬于“亞文化”的范疇,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精神、經營理念,并體現在企業員工所共有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梢詮娜齻€層面理解企業文化,外層是企業物質文化,包括企業的產品包裝設計、環境空間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業經營者的特點、風格和作風等;中層是企業制度文化,包括企業的規章、規范以及滲透到員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等;內層是企業精神文化,包括企業的經營哲學、經營戰略、價值取向,以及由此體現的企業員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三個層面中,物質文化是基礎,制度文化是關鍵,精神文化是核心和靈魂。要建設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從這三個層面入手,規范企業文化各個層面的內容,使之為企業管理服務。
首先,規范企業物質文化層,如統一標志、企業名稱,統一服裝、環境空間、產品包裝設計等等。其次規范企業制度文化層,完善企業的組織機構,規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使企業文化的最深層,有關企業的價值觀、經營戰略等深入人心,被所有員工所認同和接受,并在實踐中成為自己行為的唯一準則。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全體員工要不斷學習,使學習成為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唯一方式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為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一種學習型組織——能夠使各階層所有成員全心投入,并持續不斷學習的組織。企業未來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具備比競爭對手更快速學習的能力。當然,在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轉型的新形勢下,必須調整和建立新的企業文化以適應現代經濟的要求。①新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注意學習氛圍的培養。②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中要注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③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將更重視以人為本的思想。④企業家的素質、決策力將越來越重要。
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到底如何有效地激發組織的創新和創建成功的學習型組織早已成為現代管理的兩大主題。全球化和網絡化的到來使得企業為了適應新形勢不得不進行一系列的革新,如何成為學習型組織將成為新的管理革命的重要內容。企業要通過學習最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中這樣描述一個學習型組織:在這個組織中,人們不斷地開拓他們的創造能力……新穎的、擴展型的思維模式被培育起來……而且人們不斷地學習如何在一起學習。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競爭的核心是讓員工更快地學習,使企業進入自我學習、自我組織、自我控制、自我發展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郭紀金.企業文化[M].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
美國歷史學家戴維·蘭德斯在《國家的窮與富》一書中斷言:“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么啟示,那就是文化乃舉足輕重的因素?!蓖瑯樱髽I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哺育。有資料表明:只有大約30%的經濟合作是由于在技術、財務或戰略方面出現問題而擱淺;與之相對,大約70%的失敗是由于文化溝通方面出現的問題造成的。這說明克服“文化障礙”,進行文化溝通,在現代經濟合作中的意義,說明建設開放的、有成效的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一個成功的企業不僅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和管理團隊,更要有積極和諧的優秀企業文化。縱觀各成功企業的背后無不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做支撐。一個沒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很難自強于市場競爭中,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企業健康成長的基石。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一種力量,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它對企業興衰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要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就要力爭建立優秀而獨特的企業文化。而這種企業文化的核心便是“和諧”。
從企業自身所處的地位看,主要體現在以滿足社會和顧客的正當需求和欲望為導向的企業經營哲學。它要求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看作是一個不斷滿足社會和顧客正當需求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簡單制造或銷售某種產品或服務的過程。從企業構想,到商品服務的設計、定價、促銷、分銷的規劃與實施的全過程,不僅要努力滿足社會和消費者的正當需求和欲望,并由此獲得利潤,同時還要求整個經營全過程都要與消費者和全社會的長遠利益一致。正確處理企業自身利益與消費者的正當需求和全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做到統籌兼顧,全方位考慮,求得三者利益的平衡、統一。當三者利益關系發生矛盾和沖突時,企業首先考慮和保證的是社會整體利益,其次考慮和保證的是消費者的利益,最后才是企業自身的利益。也許,企業會因此暫時犧牲一些眼前的利益,但是企業也必定會因此獲得長遠和更大的利益。這種規劃與實施包括了產前與售后的一系列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它不僅僅限于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流通領域,而且還滲透到生產和消費領域之中,即決定生產和銷售產品的在于三者的共同利益與全社會長遠利益的協調和統一。其具體內核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生態文化有機的結合,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生態文化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論,它包括生態環境、生態倫理和生態道德,是人對解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的思想觀點和心理的總和。生態文化屬于生態科學,主要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體現的是生態精神;而企業文化則屬于管理科學,主要研究人與人的關系,體現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質上二者都屬于一種發展觀,運用系統觀點和系統思維方法,從整體出發進行研究。在世界日益倡導“綠色”的社會里,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態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后不僅可擴大企業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形象。
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融和,提升企業文化品質
1.企業與顧客的關系
從價值鏈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到兩個啟示:第一個就是企業的價值鏈從供應商開始,到終端用戶結束,只有每項活動都是有價值的增值活動,才能為最終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因而企業必須摒棄無價值的活動;第二點就是在價值鏈上,下一個活動的執行者是上一個活動的客戶,在企業內部也是如此,這樣客戶的含義就突破了一般意義上的客戶概念,從“外部客戶”(即一般意義上的客戶)擴展到“內部客戶”。
要深入理解客戶導向,還有一個關鍵的概念需要弄清楚,那就是“需求”。就最普遍的理解而言,“需求”就是客戶需要什么。但我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要滿足客戶需求,不僅需要了解客戶需要什么,也需要了解“客戶的客戶”需要什么。換言之,就是不僅要了解用戶的顯在需求,也要了解用戶的潛在需求。
2l世紀,企業競爭除了人才與科技的競爭以外,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誰最先發現消費空擋,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據消費之心,誰就能占居市場,不斷擴大經營效益。
創造財富的人比財富本身更具價值,人才是創新的關鍵。“如果把我們公司20個頂尖人才挖走,微軟就會變成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北葼枴どw茨如是總結微軟成為世界級企業的秘訣。所以,處理好企業內部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2.企業內部人員之間的關系
(1)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關系
企業文化作為微觀的文化范圍,構成了企業內部的心理環境,企業領導者怎樣避免企業文化建設流于形式,關鍵在于領導者按照心理學規律,采取相應措施,營造適宜內部的心理環境,使全體員工在感染熏陶中形成共識。在企業文化建設應注意遵循運用心理定勢、重視心理強化、利用從眾心理、培育認同心理、激發模仿心理和化解挫折心理等心理機制。(2)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
企業只有具備一流的素質,才能創造出一流的產品。凡是人本企業都有它明顯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員工的基礎上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能動性;二是倡導員工進行有效學習,推動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三是培養有利于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價值觀。為此,企業應以品牌文化建設為契機,帶動企業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綜合素質的提升。企業品牌的培育過程必須是一個全面提高企業整體素質的過程。
培養企業整體意識與企業團隊精神是企業文化管理的實質。儒家學說中“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以維護社會穩定和群體和諧為宗旨,強調個人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自覺把個人融入群體之中,以求保持整體的和諧與穩定。這充分說明了以“和為貴”的價值觀在培養企業整體意識與團隊精神過程中的作用。在當代企業文化管理中,其目的無外乎是謀求內外團結的氛圍,員工之間相互了解,關系和諧共融,員工歸屬感強,愿意參加企業活動并承擔工作中的相關責任,維護企業利益和榮譽,企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通過以“和為貴”價值觀培育為主的各項有效措施來塑造企業團隊精神,激勵群體意識,構筑員工與企業的命運共同體,強化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鼓勵職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企業要培養員工良好的敬業習慣:操作認真的習慣、負責任的習慣、使命感和事業心的習慣。號召員工為實現企業目標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為企業發展形成強大的“合力”。要培養員工樹立起“以企為家”的思想,企業的命運與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連,自己努力工作就會有好的回報,進而激發他們的勞動熱情。
確立職工的主人翁地位。依靠職工群眾共同辦好企業,使職工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從而想主人事,操主人心,干主人活,真正把自己和企業融為一體。同時鼓勵職工積極參與企業管理;重大決策廣泛征求職工的意見;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職工加強自我管理。使企業上下和和睦睦,相親相融。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要努力培育“生死與共”的價值觀,使企業全體員工增強主人翁意識,能與企業同呼吸、同成長、同發展、共生死,做到企業精神與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實現“人企合一”。價值觀是關于價值的一定信念、傾向、主張和態度。價值觀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員工心中的燈塔,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設都是以某種價值觀的傾向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也不例外。經營思想的革新、企業綜合素質的提高都要以某種價值觀為指導,中外企業概莫能外。
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以人為本,以顧客為中心,努力服務社會,同時,平等對待員工,平衡相關者的利益,提倡團隊精神,并鼓勵創新。企業文化絕對不是片面的發掘職工體力,更重要的是發掘職工的智力資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況且,企業文化理論的本質特征是倡導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學。所以企業不能再受商業化的束縛,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強“人”的建設,努力構建和諧一體的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王文元:企業文化探討[J].中國經濟快訊周刊,2001(30)
[2]秦在東:現代企業管理新方略[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3]鄭羅平:儒家文化對中國企業管理實踐影響力研究.經濟與管理,2004年10月
論文摘要:起源于美國的新經濟不僅改變了世界經濟增長的軌跡,而且也使中國民營企業的傳統產權和管理模式受到了影響。本文在簡單闡述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契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后,提出了兩者的最佳契合點—構建和諧民營企業。
起源于美國的新經濟不僅改變了世界經濟增長的軌跡,而且也對傳統的經濟增長理論提出了挑戰。新經濟的興起,為人類在新的實踐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它同時也對當代中國社會的經濟,尤其是作為社會經濟的細胞—中國民營企業,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在新經濟條件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提供了新的載體和途徑,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支持和保證。如何實現傳統的企業思想工作與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契合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課題。
一、新經濟、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民營企業文化的含義及對中國民營企業的影響
1.新經濟、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民營企業文化的含義。對于新經濟這個概念,很多人對其有不同的解釋。有的人認為,新經濟就是與舊經濟相對立的;也有的人認為,新經濟就是知識經濟、網絡經濟,只不過美國人講的是新經濟,而歐洲人講的是知識經濟、網絡經濟,兩種說法是等同的其實,僅從新經濟的表現形式來說,新經濟確實是相對于舊經濟而言的。但是,從其表現的內容來講,新經濟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知識要素來驅動、以網絡經濟為核心內容的經濟。因此可以說,知識經濟和網絡經濟的有機結合構成了新經濟。
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民營企業自身開展的、對職工進行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職工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的思想教育,是培養“四有”職工,提高民營企業綜合效益,增強民營企業凝聚力,化解各種矛盾,理順員工情緒,振奮企業精神,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動員和發動職工為企業當前和長遠目標而奮斗的社會實踐活動。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營企業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是以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為研究對象,以民營企業中企業文化的結構、內容、功能、作用及其運行理論為研究內容的企業文化體系。所以,民營企業文化可以定義為:民營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民營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逐漸形成并共有的一套觀念、信念、價值觀、行為規范及制度安排等,它主要是指民營企業內部成員的共同價值觀體系。
2.新經濟對中國民營企業的影響。當世界正在步入一個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知識的生產、分配、使用為最重要的時代,中國的民營企業才在逐漸擺脫計劃經濟的模式。中國的民營企業要想在全球競爭的壓力下生存,勢必要把握住新的經濟時代的脈搏,迅速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特征和要求,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傳統經濟下的民營企業比較注重用規章制度來管理和建設企業,這種管理方法在以往企業的成長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當前新經濟時代,在人們重視知識管理的時代,僅靠規章制度來管理企業,企業已表現出力不從心。所以,民營企業在重視規章制度的同時,應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放在企業建設的重要位置。新經濟對企業管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組織結構、生產和銷售、管理的模式等一些硬件方面的因素,還影響到企業的軟件方面的因素,例如對人的因素中知識的重視以及對企業文化的重新思考并加以改革等等。
在新經濟時代,要求現有民營企業要與這一時代潮流相適應,首先要培育一批中國的民營知識型企業以搶占新經濟的制高點;其次是民營企業要實行全面的知識管理,以適應這一時代的需求。而企業的知識管理將會覆蓋企業管理的全方位,使以往的、舊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發生深刻變化。在企業知識管理這一過程的實現中,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形成以人為中心的嶄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將淘汰舊有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二、新經濟時代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契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在新經濟時代,隨著更多的民營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民營企業文化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關注和重視,它已成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精神動力和保障,成為企業的一種重要戰略資源,成為企業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鑰匙”。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我黨的傳統優勢,是經濟工作和企業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民營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特點在于:通過改變企業生產力中最活躍的成分—“人”來達到改變物質產品的目的,從而在本質上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在這種形勢下,如何使現代的民營企業文化理論與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機契合起來,更好的為民營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已成為我們現在要迫切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2.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契合是進入新經濟時代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人類己進入新經濟時代,使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認識到:人力資本和文化資本在企業的發展中越來越顯示其巨大的作用,傳統的權利和資本己經不能有效地促進企業發展。重視人的價值,激發員工的能動意識,使員工自我發揮、自我實現的需要在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中獲得滿足,使員工自愿的把自己的智力資源提供給企業,以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也就從根本上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也達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企業進入市場,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進入市場;經濟與國際接軌,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與國際接軌,而企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國際化語言”,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更豐富,外延更拓展,能夠增強思想政治土作轉化為物質力量的能量。
3.優秀的民營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兩者既存在同一性又存在差異性,誰也不能代替誰,這為兩者的契合提供可能性;與此同時,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支持和保證,民營企業文化建設也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兩者存在互動關系等等都為二者的契合創造了條件。
三、構建和諧民營企業,是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最佳契合點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做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和諧社會提到確保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思考,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來謀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來部署。民營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社會經濟細胞,其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穩定和諧,而構建和諧社會也離不開和諧企業建設。和諧企業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微觀基礎又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最佳契合點以及共同的價值取向和奮斗目標。
1.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構建和諧民營企業的物質保障。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契合的目標就是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經濟發展,在實際操作中必須與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相結合、與企業命運相結合才會使兩者真的具有生命力,只有占據生產經營的制高點,著力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和員工各方面待遇的提高,把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堅持“以人為本”統一起來,才會受到民營企業主與職工的信賴和歡迎,從而有效地開展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
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是否有效,是否得力,同樣要靠企業的經濟效益來檢驗,當然這種檢驗并不是直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產出的是“精神產品”,是人的認識態度、思想覺悟和素質能力,但“精神產品”可以作用于物質產品,它可以通過人的思想轉化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保證企業生產效率經營效益的提高和競爭力的增強。
2.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構建和諧民營企業的制度保障。企業制度主要包括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產權制度決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企業制度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著企業的成敗。
第一,從產權制度來看,我國絕大多數企業民營企業都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這種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二為一的管理方法即容易造成決策失誤,又容易使家族外的員工喪失對企業的信任。在創業階段由于規模小、人員少,產權集中于個人及家庭,這種管理模式在企業創業初期基本能夠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有利于貫徹創業者的經營思路,及時決策,充分發揮創業者個人及家庭成員的經驗和合力。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管理工作的日益復雜,隨著員工隊伍的擴大和業務的拓展,專業技術分工趨勢明顯,所有權和經營權統一的產權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出來。這時候就需要建立一套成熟的產權制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第二,從管理制度來看,沒有嚴格的制度規范,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勢必流于形式,這是許多企業從實踐中得出的結論。民營中小企業相當一部分管理粗放,源于集權式結構,不是以制度管人、管事,而是信奉人治。由于權力、利益和責任的高度統一,企業主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機強烈。個人化的權力動機很可能給組織過程帶來小團體主義、官僚化和非人格化,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扼殺個人和組織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與協調,是非、爭執、排斥、拉幫結派就會隨之而來,企業的不穩定不和諧成為常態。
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要著眼于企業的現代化,著眼于和諧企業創建的長期性和系統性,在大力推進制度型企業文化建設的同時,大力推進企業管理制度的變革和產權結構的多元化。
論文關鍵詞:知識管理顯性知識隱性知識流程技術
一、知識管理的內涵
企業中的知識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能用文字和數字表達出來,容易以硬數據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編輯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則。所以,顯性知識通常是指可以文件化、標準化、系統化的知識,可以從知識庫中直接提取和進行獨立的學習。而隱性知識一般是指頭腦中的經驗、訣竅、靈感類知識,很難表述出來,不容易被傳播學習。
知識管理是知識創造、儲存/再利用、移轉與應用知識的流程,在企業中進行知識管理就是要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創造的知識有效地進行分類、加工和儲存,通過一定的知識共享機制讓這些知識發揮作用,從而為企業創造新的知識和新的財富。關于知識管理系統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研究觀點:一種是系統觀,以T·H·Davenport、LPrusakPeterMaeso、RobetrSmith和國內的丁蔚為代表;另一種是技術與工具觀,以BrentGallupe、TakingQuinn以及國內的樂飛紅、袁紅清、邱暉為代表。
企業的知識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基本內容有效地連接“知道者”和“需要知道者”:認知員工的綜合技能、經驗和專長,及時地為合適的人提供所需的知識;將個人知識轉化為企業的組織知識;確保知識為每個員工所運用;創造一個不斷學習的企業(學習型組織),一個能不斷獲取、發展和積累知識以增加人力資源服務價值的企業。
二、企業知識管理的流程
本文將企業知識管理的流程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知識獲取、知識整理與分類、知識共享、知識更新、知識價值評測。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知識獲?。褐R創新的源頭并非僅局限在企業內部,企業應建立一個廣納企業內部、企業問以及企業外部知識來源的機制;知識整理與分類:知識在由內隱到外顯的引導過程中,不應將外顯知識僅局限在文件檔案的儲存與管理,應包括個人的核心專長,如訓練、著作、專利、證照的儲存,也應包括將思考化成文字的知識社群機制。而文件檔案,也不應只是文本文件,還應包括簡報文件、影像文件、聲音文件、圖形文件等;知識共享:知識經過大量傳播后,才能產生價值,因此企業必須建立開放性的知識社群與在線學習機制;知識更新:建立能讓寶貴的經驗與知識不斷更新的企業智能庫和知識顧問團隊,是企業知識管理永不落伍的保證;知識價值評測:透過正確的行動方案與專業的知識行銷,將知識分享給有需要的個人或企業,才能讓知識的價值真正產生,進而協助企業創造知識利潤。
三、知識管理不同流程需要的相關技術
(一)知識的獲取和檢索
該階段所涉及的技術有搜索引擎技術、Internet技術、門戶技術及知識地圖技術等。企業級海量數據搜索引擎信息檢索技術是知識管理實現的核心技術之一,信息檢索技術的優劣,決定了知識管理解決方案的優劣。算法先進、高效率的企業級海量數據搜索引擎,允許用戶在海量數據和各種數據格式中進行全文檢索和特征檢索,支持多關鍵字檢索、相似度搜索、條件搜索等高級搜索功能。
企業知識門戶(EKP)是企業員工訪問企業知識的統一入口,通過門戶可以方便地了解每日的行政公告、會議培訓通知、新聞、內部論壇上的最新話題以及每日的工作內容、完成這些工作所需的知識等。通過企業知識門戶,任何員工都可以實時地與工作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取得聯系,尋找到能夠提供幫助的專家或者快速連接到相關的門戶。企業知識門戶通過數據的高度集成,以一個入口,在單一界面實現企業內部、外部的所有相關資訊與知識的充分分享,并且能夠提供個性化的界面設計選擇。很顯然,從管理的角度來講,知識門戶的管理對象是知識,其目標是要實現知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在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方面,目前占據國內主要市場份額的是lBM、0racle、BEA、Sybase、SAP和PeopleSoft等歐美公司,三星、富士通等日韓公司也緊隨其后。國內也有許多軟件廠商推出或準備推出自己的EKP。企業知識門戶的建設必須要有可以用于建設的工具。目前提供這方面技術與產品的國內外著名廠商、獨立軟件開發商和集成商較多。
(二)知識整理與分類
該階段的方法有編碼法和人員法,與本文相關的是編碼法。編碼法是在知識輸入后,對其進行識別、收集、分類、提取、組織、標準化等系列的加工和處理過程,使之便于公開、共享和交流,并能夠通過信息手段進行傳遞。企業將所需的知識借助知識管理整理工具,編輯存儲在一個完善的數據庫中,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每個員工都能方便地接觸和使用其中的信息。如友邦保險公司的知識傳遞采用的就是這種策略。它把客戶在投保過程中會產生的一些疑問搜集起來,請專家和資深人員編寫答案,然后建立一個強大的數據庫進行匯總和存儲,并對每個業務員進行培訓。這樣每個業務員都擁有一個由上千個問題及答案組成的資料庫,當客戶發問時,他們只需按已經成文的材料進行回答就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三)知識儲存
該階段將整理、分類后的知識存儲起來,以備員工今后使用。有供應商提供的使用獨有的文檔元數據元素(KnowledgeMetadata),能夠記錄文檔分類、摘要描述、文檔來源和文檔定義。內建強大的文檔樹管理機制,清晰記錄文檔的使用狀況。支持多種資料來源,可將不同格式的資料(HTMUword/TXT/PDF等)存儲于同一系統中,建立一致的索引及關聯??蛇B接分布環境下的遠程知識庫,使分布環境下的知識庫互聯。另外,利用知識管理平臺,通過技術手段處理,解決知識管理中視頻等文件數據量大、傳輸困難等問題,提高數據的管理能力。
知識管理平臺創建了自動和手動備份機制,通過數據備份確保知識管理的安全,避免知識災難。數據庫備份文件名采用日期時間進行保存,還原時選擇備份文件即可。
對于顯性知識,知識儲存很容易實現。而對于隱性知識如經驗、技能,如何將其轉化為顯性知識,可以通過建立專家目錄的方式,并借助專家定位的手段使這種個人化的經驗性知識能為更多的人分享;還可利用BBS、電視會議、郵件等方式來學習。
(四)知識共享
該階段所涉及到的技術主要有培訓系統、學習系統、虛擬工作組、媒體與電子出版技術、最佳實踐社區、知識推送技術和E—mail等。培訓系統經歷了從有導師指導的課堂錄像教學法到虛擬大學等發展階段,使得培訓系統成為知識傳播和共享的主要途徑。知識推送技術主動地將知識推送給用戶,媒體與電子出版技術、學習系統和E—mail也是知識傳播和共享的主要工具。
整齊化一的紅黃標識、標準統一的紅色工裝、安全健康的行為習慣、談吐文明的行為舉止、嚴格明確的規章制度成為辨識是否是石油工人的基本方法。由于人類在社會分工上的不同,形象標示成為大致區別人們工作性質的手段。企業標示是一個優秀企業文化建設的結果,是向社會和大眾展示企業管理是否成功的旗幟。因此,企業要展現自身良好的經營狀況,展示優良的精神風貌,擴大社會影響力,并成為企業的無形資產,請從塑造企業的整體形象開始吧!
二、企業文化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人類社會中,文化以其對社會歷史的巨大作用力,貫穿、滲透在社會生活中第一個角落、每一個環節。文化的力量不僅體現在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重大社會實踐之中,而且在企業管理中,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地釋放著巨大而無窮的能力,以其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力,影響著每個員工的工作和社會生活。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公司都有一套堅持不懈的核心價值觀,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中國石油了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其核心價值觀是:我為祖國獻石油。這是中國石油人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具體體現,閃耀著中國石油人“特別能創造、特別能奉獻、特別能負重、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的卓然風采,鼓舞著一代代中國石油人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拔覟樽鎳I石油”不僅是中國石油人矢志不渝地擔當保障我國石油安全這一歷史責任的真實寫照,更是中國石油人內心深處炙熱的情感和神圣的使命。在新時期,百萬中國石油人堅持油氣發展不動搖,共同為打造綠色、國際、可持續的中國石油,建設忠誠、放心、受尊重的中石油,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優質能源。企業文化的本質體現在其核心價值觀上,企業成長的可持續關鍵是它追求長治久安的核心價值觀要被接班人確認,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這樣就能使核心價值觀在適應技術與社會環境變化的前提下得以繼承和延續。雖說沒有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也可以成長,但沒有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卻難以實現可持續成長。沒有文化的企業就好像沒有靈魂的企業,沒有指引企業長期發展的“燈塔”,就無法獲得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因而,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不斷奮進的號角。
三、良好的企業文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能否引進優秀人才,并留住優秀人才,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內地知名醫院專家來油田進行一個階段的技術援助后,他的一段告別致辭使我至今記憶猶新:我一直以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在中國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了真情,但今年我在新疆、在油田上找到了,找到了我童年時才有的美好的環境和氛圍。從此,這位原來極不愿意來疆的專家,成為年年主動要求來疆進行技術援助的先鋒。他所帶來的國內最新的醫療技術和診治方法及最新藥品,為在醫療技術相對落后的油田員工和家屬帶來了福音??梢?,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于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巨大。每個企業作為一個利益的共同體,其擁有的員工是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來:生存+發展。這個事業目標既是企業對員工的一種利益吸引,也是對大家行為方向的一種界定。企業文化是企業優良傳統的結晶,是維系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企業文化的建設要建立在員工對本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認同的基礎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較實在。企業文化的形成過程,也是全體企業員工對企業所倡導的價值標準的認同過程。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已經逐步開始擺脫以單純金錢報酬或計劃經濟下家長式管理模式。在勞動合同約束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已經越來越走向簡單的工作關系,員工普遍存在對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沒有歸屬感,員工跳槽頻繁,企業一般不敢投資對員工進行培訓,長此以往將形成惡性循環,對人才成長和企業發展都會造成消極影響,而優秀的企業文化使員工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