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0: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在學業領域中呈現出來一種不思進取的態勢
自從我國進入到改革開放的嶄新經濟發展時期以來,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速度就較為穩定,在此基礎之上高等學院入學門檻呈現出來一種越發低下的態勢,因此進入到大學中的學生相較于以往的學生來說,在知識層面之上本來就有一定的欠缺,在進入到校園中之后卻仍然呈現出來一種不思進取的態勢。有的學生是會在上課時間中逃課的,也有的學生在課堂中心不在焉,一般情況之下在課堂教學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學生都是在玩手機的,單純的是想要在經過大學教育之后取得一個文憑,課上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在下課之后也呈現出來這種態勢。一般情況之下高等學院中的學生在校期間都是呈現出來一種三點一線的態勢:宿舍、食堂以及網吧。在現階段互聯網技術和網絡普及程度提升的背景之下,三點一線就逐漸演變為兩點一線:宿舍和食堂。無論是在上文中提及到的三點一線還是兩點一線,課堂。某些學生是沉溺在網絡當中的,當學生在網絡世界中暢游的情況之下,是可以真正意義上做到廢寢忘食的,即便是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業荒廢也是在所不惜的。即便是考試他們一般情況之下也不放在自己的眼里。思想層面之上展現出來的墮落行為自然是會演變為行為層面上的懶散的,進而也就會使得大學校園演變為一個“青年養老院”,小小的年紀就已經學會了享受了墮落,在此基礎之上高的學院中自然也就會呈現出來一定數量的不和諧因素。
2.在日常社會生活當中呈現出來一種道德缺失的態勢
在學校的教室中,雪白的墻壁之上涌現出來無數的烏黑腳印,課桌之上以及廁所當中的文化信息是十分豐富的;在圖書館當中,一般情況之下是沒有幾個學生會正經的去看書的,圖書館中的圖書被破壞的幾率是比較高的;在校園中各個風景好的地方中,談情說愛的人的數量是比較多的。大學生相互之間有一段戀愛其實還是一件較為正常的事情,但是大學生和校園之外的不良青年之間甚至也是會產生愛情火花的,有一些學生甚至是會在現實生活中見網友的,將自身放置在了虛擬的生活當中,甚至在某些嚴重的情況之下,身心已經受到了傷害也不愿意去接受現實。高等學院中的學生在社會交往領域中呈現出來的思想道德問題也是較為突出的,甚至在某些情況之下遵守最為基本的社會公德也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比方說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隊行為出現的幾率也比較高;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教師和學生出言不遜、惡意傷人等等。在拜金主義以及享樂主義等領域中呈現出來一種無下限追求等等。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以及在思想道德領域中呈現出來的問題,也是會使其在用人單位學習的過程中難以展現出來充分的創造力,在日常學習工作的過程中習慣性的將自己作為中心,難以將團隊合作精神呈現在人們的面前。我國社會各個行業中的相關企業其實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得到修養水平也是有一定的意見的,說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當中既不會做人也不會做事。
二、原因分析
學生自身的科學文化修養存在一定的問題?,F階段我國范圍之內各個高校的大學生在入學之前,其實在科學文化以及知識層面之上就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那么在學生入學之后自然也就難以及時的開展知識更新工作了,想要趕上知識儲備較為豐富的學生自然也就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茖W文化知識匱乏程度比較高是引發現階段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是應當將科學的世界觀、較為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用來對自身進行武裝的,在此基礎之上使得自身的思想品格修養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現階段大學生在進入到大學校園之前其實就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一種生活,那么在實際學習生活進行的過程中,思想層面上自然也就不會呈現出來上進的態勢,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是喜歡將自身作為中心的,將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在此基礎之上想要展現出來一定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擔當自然也就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各個領域中的相關工作人員予以大學生道德修養培養工作充分的重視,日后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學相關工作的內容是會變得更加的豐富的,由以往的理論教育逐漸上升到意識教育的范疇之上,在此基礎之上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不單單是知法懂法,更是可以在進入到社會中之后做到守法,以此為基礎大學生的整體道德修養水平自然也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大學生不文明行為出現的幾率在此基礎之上自然也就會呈現出來一種逐步降低的趨勢,最終也就可以使得大學生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的貢獻。
作者:孟鑫 單位:貴州省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志,文學容,吳長清.“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之實踐教學——關于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調查[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9):64-67.
[2]劉相鳳.高?!八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4.
[3]姚振超.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意識的現狀及應對措施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1(10):268-269.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課,是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大學生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律觀的關鍵一課。目前,當代大學生在中學階段的教育功利主義影響下,并不重視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學習,具有輕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慣性思維;作為教師,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導致很多實踐活動無法開展;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也使學生不愿意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因此,怎樣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有效的上好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是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在認真思考、積極探索的問題。筆者從事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課多年,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思政課的課程改革,并將其用之于實踐,現將多年來積累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
一、注重“德”的培養
道德規范是一個社會中除了法律規范之外的最重要的社會規范,它維系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一個國家的醫德水平如何,決定了這個國家的道德底線,因而醫學院校的思政課,特別要加強的就是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即醫德的教育。
醫德的講授不能照搬書本,不能只講枯燥的大道理、講空話、套話,這樣只會抹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醫德的教育必須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精心的課程設計將他們引入到體驗教學的情景模式中來。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如通過“去醫院看病是否送過 ‘紅包’”這一問題的提出,讓同學們自由討論與發言,從而引起他們對“醫生職業道德”這一問題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通過這種“體驗性”的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如:選擇一些正在發生的醫患關系熱點、焦點問題,通過對流行影視劇中關于醫生形象塑造的討論,生發開去,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作為未來的醫生,你們認為醫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美德,等等。這樣的課程設計可以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大學思政課學習的第一課中就意識到樹立醫生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二、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對醫學這個職業而言,人文修養不是萬能的,但是如果沒有人文修養卻是萬萬不能的。只有真正了解生命,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敬畏和關愛生命。
在我們國家,一線城市的大醫院與發達國家相比,技術水平相差的并不是很明顯,差距大的是人文關懷。我們國家醫學院校中更重視的是臨床知識、臨床的技能和經驗,人文課程開設的比例很低。這就造成了在我們的醫院治病不治人、認錢不認人的現象比比皆是。其實醫患關系緊張的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由于醫學中人文性和人文化長期被漠視,醫學中人性缺失,迷信機器、迷信技術,長此以往就造成了今天這樣一個結果。我校的學生主要是以理科生為主,文科的功底不是很好,再加上授課時數、授課內容的限制,不能擴展太多,因而我就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地多給他們介紹一些人物、推薦一些書籍,作為參考書目,讓他們課下閱讀。在課堂里反復提倡多讀書,讀好書,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目前中國正處于轉型時期,當代大學生認知世界的方式與方法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在網絡信息時代,他們接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特別是青年時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容易對傳統教學方式中灌輸的道理產生逆反心理,對教師的教學構成挑戰。因而提高思政課的授課實效,積極地探索學生主體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改變教學中“老師條條框框講道理,學生規規矩矩聽道理”的傳統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師要做好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建構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教師和學生建立起融洽的感情,師生之間才能有默契的互動,才能在某一些具體問題上引發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其次,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認真制作多媒體課件,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堂信息量,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關于愛國主義的專題講授中,我充分的運用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精心制作ppt,利用幾十張圖片展示香港、澳門等地的景色,同時插入關于香港、的視頻與音頻資料,利用大家熟悉的著名詩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導入教學,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的時候,同學自然進入主動學習的情境,通過圖片與視頻的展示,引發他們對香港澳門問題回歸的主動討論,進而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
第三,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將演講、小專題等方法引入到課堂中來。通過事先布置作業的方法,讓學生課下準備,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這些方法也可以豐富、擴展教師授課的內容,使講授的知識體系更加豐富、系統。
四、引導學生正視社會現實問題
對于一直在老師與家長庇護下成長的當代大學生來說,小學、初中與高中的教育,大多數傳遞的是正面的、積極的內容。社會瞬息萬變,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格局下,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此消彼長,對于涉世不深的當代大學生來說,增加了他們認知世界、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難度。
大學時代,是學生價值觀念體系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面對社會的負面新聞,怎樣理解這些負面新聞產生的原因,以及由此應該引起我們自己的哪些反思,這些對于在校的大學生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也是我們每一名思政課教師都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在教學中,老師要特別注意對學生的正面引導,不能因為負面而回避,要積極面對,培養學生正視問題,正面認識社會,正面思考負面新聞的意識,進而形成科學的、獨立的價值判斷方法。
【關鍵詞】師生互動模式;高校課程教學;思想道德修養
大學期間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由不成熟轉向成熟的時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對大學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會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反之,則會給自己和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就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教學效果來看,很多大學生對該門課程沒有興趣,使得他們也很難從中獲益。采用師生互動模式的教學方法,將會大大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教學質量。下面,筆者就對此問題進行一下探討。
一、師生互動模式應用于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教學中的意義
早在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學生就已經接觸了關于思想道德修養方面的課程,只不過在不同的階段,教學內容、難易程度有所不同,但這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不過,從實際的教學現狀來看,這門課程越來越難以起到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目的。特別是在大學階段,由于社會問題日益凸顯,高校進行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往往會引起大學生的抵觸情緒。所以,將師生互動應用于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互動教學能提高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不大適合這門課的教學[1]。相比于中學生而言,大學生的自我表達需求更高,借助于師生互動模式,恰恰能滿足大學生自我表達的需要,因而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其次,互動教學能解決大學生的一些困惑。很多大學生對畢業之后的工作、婚姻和家庭問題等,感到十分困惑,不知如何解決,而以往的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又達不到解決學生困惑的目的。在師生互動模式的平臺支撐之下,學生能夠暢所欲言,教師也能夠針對這些問題做出積極的回應。
二、師生互動模式應用于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教學的理論依據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師生互動模式的提出,是人們對以往教育思想科學總結的產物。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啟發誘導,教學相長”的教育思想[2]。當然,孔子提出的這種主張,也是對其長期從事的教學工作的思考而產生的。而且,從馬克思提出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可以知道,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交流、溝通的,只有通過交流溝通,人的本質屬性才會越來越完善。大學生正處于求知欲十分旺盛的時期,師生互動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不僅如此,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可知,人的內在需要能夠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在一個人的不同時期,人的內在需要是不相同的。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對社會問題、人生問題都會做出自己的思考。但很多人由于知識、經驗受限,對社會上發生的事情、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困惑、迷茫,師生互動模式恰恰滿足了大學生的內在需要,因而,能夠激發他們的積極主動性。
三、師生互動模式在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一)應用的前期準備
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而且還要求能夠解答學生所遇到的各種難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3]。從這個意義來看,這門課程的責任重大。所以,為了使師生互動模式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首先必須做好前期的調查研究工作。調查研究的具體內容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就該門課程的教學目的而言的,二是就大學生自身遇到的各種問題而言的。對于第一個方面,教師可以收集大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教學目的的一些看法,并將大家的看法整理成文字稿,以備后期使用。另外,教師在收集看法、意見的同時,充分闡述這門課程的教育意義,使大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一個較為深入的認識。對于第二個方面,教師應收集大家在大學期間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大家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這是調查研究的重點內容,因為這門課程歸根結底是服務于學生的,只有幫助他們解決他們所困惑的各種問題,才能改善教學效果。當然,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問題引起大學生的思考。畢竟大學生還沒有進入社會,他們所遇到的問題還不是非常尖銳。教師通過設問的方式,也能促使他們思考關于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問題。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教師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幫助學生分析自我,提高他們對自身的認識。因為在接下來的師生互動教學中,不僅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給學生,同樣的,學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認識。也就是說,通過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和學生都會受益。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必須對自身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方能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否則,教學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學生的受益程度會大大降低。具體地看,認識自我主要包括認識自己的性格、氣質、才能和世界觀、人生觀,當然,也包括認識身體健康程度等。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其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一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也會制約一個人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大學生通過認識自我的這些主要內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了解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從而為接下來將師生互動模式應用于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奠定認識上的基礎。
(二)具體應用措施
1.以學生為本在前期的準備工作進行完之后,教師即可采用師生互動模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應用師生互動模式時,首先可采取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這一理念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教學目的與大學生的內在需要有機地統一起來了,因而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因為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教師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有了基本的了解,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特別是針對大學生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集中進行解答。例如,世界觀、人生觀問題,就是一個根本問題,它直接決定了一個人對各種問題的根本看法。因此,對世界觀、人生觀問題做出充分的闡述,對大學生能起到很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幫助他們提高思想道德品質[4]。學生在師生互動的平臺下,也能夠與教師一起辯論對某個社會問題的看法,學生甚至能針對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水平不斷下滑的問題,找出根源和解決辦法。也就是說,一旦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問題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那么,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自然會得到很大的提升。2.教師積極引導就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本身的內容而言,教師的積極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大學生的人生觀已經定型了,要強行改變的確很難。若教師采用積極引導的方式,能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與以學生為本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兩種措施的側重點不一樣,前者的重心在教師,后者的重心在學生。同時采用兩種措施,這對教師本身也是一種考驗,教師只有掌握這兩者之間的過渡點,才不會顧此失彼,降低教學質量。就教師積極引導這方面來看,主要是要求教師能夠根據課堂上師生互動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引導方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大膽思考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生雖然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對自身的認識清醒了一些,但這并沒有實質性的解決問題,而只是為問題的解決打下了認識上的基礎。因而,在課堂的學習之中,教師的積極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3.因材施教在大學生群體中,由于家庭背景、教育環境和社會閱歷不同,他們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也是不相同的。即使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學生也會有不同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在應用師生互動模式教學時,應采取因材施教的具體措施,使教學效果最大化。具體來看,主要考慮到以下幾點。第一,大學生的知識狀況和學習能力。在當前的大學生當中,很多大學生的書本知識較為豐富,但對社會的情況了解得不多。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知識容量不夠,很多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的具體內容的理解就會受到限制。因而,很難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得到提升。此外,對于少數知識經驗多,學習能力較強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可能需要其他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否則,他們就會感到這門課程很無趣,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第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狀況。在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整體滑坡的情況下,也有少數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很高,對社會公益事業非常熱心。針對這部分大學生,教師應向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們的思想水平更上一層樓;同時,使他們成為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榜樣。
四、結語
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是一門公共必修課,在這一重要的課程中,應該充分貫穿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因為互動教學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在具體的應用措施中,應扎實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并深入開展以學生為本、結合教師積極引導和因材施教的措施,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不痦椖浚罕疚南岛鲜〗逃茖W“十二五”規劃課題“女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現狀及對策研究”(XJK013QDY003);湖南省普通高校實踐育人共同體項目“協同共建背景下的大學生實踐育人機制建設”?!?/p>
參考文獻:
[1]鄭小燕.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師生互動模式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5):90-91.
[2]沈娟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研究現狀及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5(21):235-236.
[3]王斌.建設師生互動型教學模式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J].世紀橋,2011(19):93-94.
[4]曉榮.淺談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轉化問題[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0):244-244.
一、社會主義榮辱觀全面充實和豐富了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容,為系統開展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依據
社會主義榮辱觀強調要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國家、人民、科學、勞動、團結、誠信、法制、勤儉等一系列問題,重點是要突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這些都是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德育課程要根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豐富內容和基本要求,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精心設計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容。系統開展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思想體系轉化為德育課程的知識體系,把德育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轉化為學生的社會實踐行為,從而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集中體現了思想道德修養的本質要求,為堅持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提供了依據
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思想道德修養的本質要求是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質上是一種價值觀教育,人們對榮譽與恥辱的看法本質上是價值觀念的體現。人們在國家、人民、科學、勞動、團結、誠信等問題上的不同看法和態度,實際上反映了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體現了不同的價值標準與價值選擇。所以,我們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上升到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高度上來認識和實施。只有這樣,才能深刻把握這一教育的本質要求,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教育改革;素質教育;教學模式
一、 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教學存在的不足
教學質量體現了教學成果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教學問題,依照我國傳統的教學培養模式實施教學計劃的同時也需要及時發現不足,及時更正,有助于提升以后的教學質量。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思想道德修養教育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現將本階段教育教學中發現的不足和缺陷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學內容的表面化。思想道德修養的教育教學基本都是將書本上的思想政治方面和道德方面的知識傳授給了學生。深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長期以來都是采用較傳統的理論教學的辦學模式,不能達到讓學生了解學習此門課程的目的,即教學內容過于表面化,學生在未來參加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不能及時有效的運用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思想政治覺悟去處理好事情。
2. 教材內容陳舊化。思想道德修養教材在不斷的改編,但是仍然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許多新生事物對學生的沖擊是頗深的。以教材為主,以教師教學相輔的枯燥教學模式只會遵循應試教育,對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她們對社會充滿了好奇心,更是對新社會下的新情況有著敏感的反應,在守舊的教材背后怎么把新社會的新現象和課本知識結合起來就顯得尤為重要。
3. 課本知識抽象化。所有的教育都是遵循教與學的結合,而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問題卻比較抽象,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填鴨式的教學,只能讓學生死記硬背教材內容,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能通過學生反饋的學習知識及時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不僅達不到教學的目的,甚至難以保障有效的教學。
4. 教學體系的不完整化。我國高校的思想道德修養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以理論為主,實踐為輔,甚至沒有實踐教學,更談不上將所學的內容真正的運用到社會的生活中來。重理論知識,輕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空學了一身的專業知識,沒有扎實的思想道德修養作基礎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二、 思想道德修養教學改革中的幾個矛盾
思想道德修養課是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它將思想性、知識以及實踐融為一體,把多門學科知識綜合在一起的思想教育課程。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理論、參加實踐,激烈的人才競爭要求大學生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除了運用課本知識以外,還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未來的工作中,大學生在不同的行業從事著不同的工作,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到自身的競爭力,也影響著各行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而思想道德修養教學中的問題也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情況。
1.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矛盾。應試教育下要求教師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又有教育成果,而且在新的教育體制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然而卻不能完全脫離應試教育,長期以來通過應試教育衡量教育成果的指導思想始終是學校的教學宗旨。實踐證明,素質教育很難真正地得到推廣。這個道理給我們的啟示是:應試教育確實為國家的各行各業培養出了大量人才,但是素質教育的發展也影響著我們文明大國的發展。
2. 共性與個性的矛盾。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是遵從大眾化的思想問題和道德問題的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學生共性方面的發展,同時兼顧正常的個性需要,現行的思想道德修養教育體制向前推進往往受到各方面的阻礙,有學校的成績要求,有社會的教育成果期待,有學生的無負擔學習期望,還有學生共性和個性的矛盾,經過多年的努力,仍無法協調好教育下共性和個性,兼顧到兩者共同發展。
3.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矛盾。教師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知識,學生的目的是通過學習學到知識,而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授課方式往往會對學生的主動學習造成影響,另一方面教師受教學成果評估的影響,只是盲目的遵從教學計劃,沒有更好的激發出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沒有真正的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很難真正學到知識。
三、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改革的對策
在學生素質培養過程中,思想道德素質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也是以后從事其他職業必備的基礎素質,要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就必須把教學環節抓好,在這方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 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如果讓學生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得到由量到質的改變,就要提高教師的教學理念,沖破傳統的教育觀念,將當代新情況下的新生事物在教材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做些變動,例如根據不同群體、不同問題學生、突發事件的應對,及時改變教學戰略。同時通過教學評價,將反饋的信息作為教學的一個環節,從而實現真正的教與學。
2. 采用多種教育模式。教學只以教師為主,只考慮教材而不考慮學生的心里特點的話,就會造成課程內容單一化,從而影響學習效率。除了講述書本知識、運用板書、啟示法和多媒體的教學相結合以外,通過加入社會上真實案例的討論環節,正面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用合理的話語和學生無障礙的溝通,及時發現學生的觀點問題,并幫助學生及時糾正在問題思考和處理上的不正確的做法。此模式不僅能讓教師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情況,并且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動腦能力。
3.因人而異的教學模式。學生除了課堂的學習,更希望學到更多的書本以外的思想道德修養方面的知識,甚至是解決自身的問題。那么,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反饋的問題,采用談心法、引導法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發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從而真正的幫助學生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教師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和綜合水平直接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果,除了采用多種教學模式,高校還要注重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例如:(1)學校給教師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多鼓勵教師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探討出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2)邀請優秀的高級教師進行定期專題講座,通過經驗交流,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3)通過學生反饋教學質量,及時整改教學中的不足。
結語:
德是人才教育的基礎,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是培養人才的保障,思想道德修養課在培育社會主義接班人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改革與創新已勢在必行,除了從教材出發,結合社會新形勢以外,還要多聽取學生的心聲,真正做到教與學的統一,做好素質教育的推行者。(作者單位: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
參考文獻:
[1]劉驚鐸21世紀中國學校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 1992(12)
[2]趙志毅文本與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J]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7
[3]吳安春回歸道德智慧――轉型期的道德教育與教師[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89
今年秋季,全國高校普遍實施新課程設置方案。如何改進和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是實施新方案首先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是高校面臨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一、用社會主義榮辱觀統領教學
1.用社會主義榮辱觀統領教學,是由教學培養目標決定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適應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幫助同學們正確認識人生價值的課程,其教學目標是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必須明確:當代大學生,應該怎樣發展?向什么方向發展?以什么標準來衡量7t~會主義榮辱觀通過對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等優良道德風尚的弘揚和尊崇,以及對危害祖國、背離人民、愚昧無知、好逸惡勞、損人利己、見利忘義、違法亂紀、驕奢逸等不良思想行為的反對和貶斥,非常具體地為我們指明了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究竟應該發展什么、反對什么的時代標尺,為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根本的價值導向。因此,“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要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在教學中貫
穿社會主義榮辱觀。
2.用社會主義榮辱觀統領教學,是由教學根本任務決定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根本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幫助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最根本的是要澄清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明確堅持什么、反對什
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科學定義了我們這個時代應具備的是非觀念、善惡分野和美丑界限,為大學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判斷是非善惡美丑,確定價值標準、道德尺度,提供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行為準則和規范。因此,用社會主義榮辱觀統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是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的中心環節和根本要求。
3.用社會主義榮辱觀統領教學,是由教學基本內容決定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涵蓋了落愛國主義教育、勞動觀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誠信教育、法制
教育、艱苦奮斗教育的內容,集中反映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體現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有機統一,體
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風尚的本質要求,對新
時期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時代感
的具體要求,同時也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賦予
了新內容,提出了新要求,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
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必須用社會主義榮辱
觀統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把引導學生樹
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滲透到教學的各部分內容中去,使他們
自覺地實踐社會主義道德行為規范。
二、將“三貼近”原則貫穿于教學始終
“三貼近”,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只有堅持
“三貼近”原則,把教學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相結合,才能
達到在大學生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
制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的目的。
1.貼近實際。貼近實際的本質就是貼近以人民群眾為
主體的社會實踐,貼近不斷發展著的社會現實。“長期以來影
響‘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程實效性的一個重要因
素,就是教學內容與客觀現實的脫節。其造成的直接后果
是,非但不能使學生掌握道德規范和法律條文,反而造成道
德觀念和法律意識的扭曲?!睘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
礎”課教學一定要貼近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實踐,貼近
不斷發展著的社會現實。一方面,要堅持具體生動、貼近實
際、針對性強的原則,從社會的現實性出發,緊緊圍繞社會
上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及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組織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內容,綜合運用馬克
思主義理論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幫助學生解惑釋疑,提
高他們對現實生活的認知能力,指導他們解決在人生觀、價
值觀、道德觀、法制觀、榮辱觀上遇到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
題。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通過“三下鄉”、志愿服
務、專業實習、社會調查、勞動鍛煉等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
20__.1l學校黨建s晷椽教育
使學生融人社會,了解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實踐中凈化心
靈、熏陶思想、升華認識、提高覺悟。
2.貼近生活。貼近生活就是要融人到大學生的日常生
活中去。要從大學生的身邊事、眼前事、點滴事人手,把學生
生活中有實際感受的道德教育素材納入教學中,使生活過
程德育化,把教育培養融人生活細節中,使德育過程生活
化,使學生在鮮活的生活中自覺升華道德境界。要引導學生
反思自己的生活,內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為人處
事,進而對自己曾經有過的不良行為進行悔悟,把社會道德
要求從外在的要求變成自己內在的主動追求,不斷完善人
格。要引導學生從身邊事、眼前事、點滴事做起,從細節做
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將“八榮八恥”內
化為榮辱信念,外化為道德行為,自覺揚榮抑恥,做當榮之
事,真正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
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3.貼近學生。貼近學生的根本點在于貼近學生的心靈。
道德教育在本質上是精神和心靈的活動,只有真正觸及心
靈、引領精神成長,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一方面,要注
意抓住學生的心理,深入發掘足以引起學生強烈共鳴和心
靈震撼的素材,盡可能人情入境,撥動學生的心弦,使他們
感受到社會道德與他們息息相關,是他們情感和內心世界
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和學生的道德
需
要與選擇。大學生作為現實社會中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
個性,有自己的思想感情、興趣愛好和追求,有豐富自己和
發展自己的需要。但是,現代社會的復雜多變性,使學生遇
到了許多適應性困難,特別是需要與選擇、判斷與認可上的
困難。所以,要把社會道德的普遍要求與學生個體的具體情
況結合起來,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教育,避免空洞說教,
要盡量幫助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進行正確的判斷和選
擇,發展和完善個性。
三、實現從教材體系到教學體系的轉化
根據中央的部署和統一要求,今年秋季,高校將使用全
國統編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敖滩姆浅V?/p>
要,是我們教學的基本依據?!钡?,“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
系轉化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
要不斷創新教學觀念、教學內容和教學考核形式,真正實現
從教材體系到教學體系的轉化。
1.創新教學觀念。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
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體現在教學目標上,要
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實施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
點;體現在教學對象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
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
用;體現在教學內容上,要著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體現
在教學方式上,要突出對學生需求的重視,以學生是否接受
和歡迎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尺度。
2.創新教學內容。當前,創新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方
o20__.1l學皎黨建與器幔教育
面,就是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有關內容融人到“思想道德
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換言之,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榮
辱觀為核心整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關于道德
觀、法制觀和榮辱觀的內容,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榮辱觀進教
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一是整體融人?!八枷氲赖滦摒B與
法律基礎”教材已把“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提高
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作為緒論中的一節著
重地加以論述。雖然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
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這些內容在以
往的“思想道德修養”教材中隨處可見,但是,“八榮八恥”更
為全面系統和深刻,每對榮恥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補
充,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構成了道德建設的整體要求,充分
體現了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整體性目標。另外,“八榮八
恥”以榮辱對立的形式表達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給人以強烈
的震撼力,因而也更具有警示作用。二是有機融合。根據“思
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自身的教學規律和特點,在不影
響教材的基本結構、框架和理論體系的基礎上,把社會主義
榮辱觀的有關內容有機地融合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
礎”課的有關章節中,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進行社會主義
榮辱觀教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闡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
科學內涵,解答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疑難和困惑,從
而真正使社會主義榮辱觀入耳、人腦、人心,達到使學生牢
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目的。
3.創新教學考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
不僅要向學生灌輸正確的理論觀點,讓學生知道是什么、為
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知行合一、自覺提高道德修
養,將正確的理論觀點內化為心靈的道德品質、外化為自覺
的道德行為,真正實現是非判斷、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統
一
。因此,在考核上要加大平時學習考核和道德實踐考察的
比重,建立“理論知識考核 平時學習考核 道德實踐考察”
三位一體的考核模式。理論知識考核主要考查學生對理論
觀點的正確理解和對實際問題的認識分析程度;平時學習
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包括出勤、課外作業等1、課
堂討論(包括發言、辯論、演講等)情況;道德實踐考核主要考
察學生道德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及書面總結。
參考文獻:
[1】.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J].求是,20__,(9).
[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征求意見座談會述要[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o6,(7).
[3】周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建設應注意的幾
個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__,(19).
[4】《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編寫的有關問題——訪
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召集人)羅國杰教授[J].思想理論教
搭好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情、意臺階
當前高校的學生思想道修養教育工作過于重視與研究社會需要,過分的強調培養的人應該符合社會規范,而忽視了思想道德修養教育工作中學生的真實需要,對滿足、尊重、發展學生的合理需要方面的工作存在欠缺;這必會導致教育實施者不管學生愿不愿意接受、能不能接受,而硬性的將社會道德規范、學校規章制度、學生行為規范等灌輸給學生;由于這樣的教育工作沒有入情,便不會使受教育者入心,更談不上達理;所以,搭好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的情、意臺階十分重要。有效培養學生道德情、意的方法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創設有意義的教育情境,把“情、意”寓于情境之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美好的氛圍中感受心靈變化。一開展感恩系列教育教育就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既是成功教育的前提也是保證。愛的教育的核心在于“愛”字,教育就是施以一系列愛的行為,通過這些愛的行為給學生以愛,讓學生在接受愛的過程中感受愛。通過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從認知愛到發現愛,由受愛到施愛,由施愛再到愛的自覺;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是一項愛的工程,應該將這個過程予以系統化,使學生有愛人如已之心;感恩教育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感恩教育能夠從最樸素、最真摯的“愛父母”、“愛親情”為切入口,培養學生愛他人、愛黨、愛國的高尚情懷。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高校的校園文化環境是一個歷史積淀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主動建設營造過程。應該讓每一種校園文化、每一次校園文化活動都發揮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的作用,讓校園每一個角落、每一面墻壁、每一個告示欄都體現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的意義??梢越柚?、校刊、校內廣播與電視臺、校園網站的建設與管理等,占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的陣地,遏制錯誤思想、錯誤觀點、歪曲言論的傳播,抵制社會有害文化、腐朽生活方式等對大學生的侵蝕與影響;同時結合建設價值導向鮮明的校風、班風、教風、學風等,營造鮮明、自然、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讓學生從老師、同學身上感受激勵、尊重與友愛的良好品質,從班級教學活動中感受溫暖,從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加強學生思想道德行為訓練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