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8 02:36: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科技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加強農業科技管理,大力發展知識農業
1、適應知識農業發展需要,創新農業科研教育組織
為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策劃農業科技發展方向與目標,加強科技計劃的管理與考核,“農委會”于1986年成立任務編組的“農業研究發展小組”,于1993年改組,確定該小組的主要任務:(1)農業科技發展政策及法規的擬定;(2)計劃的規劃、評審及預算編列;(3)計劃的推動、管理、成果檢討與績效的考評;(4)人才培養及國際合作的規劃、推動與管理;(5)科技會議的籌劃及其結論與建議事項的推動;(6)與相關“部、會”、學術及研究機構有關農業科技計劃的協調與聯系。隨后又改組為任務編組的“農委會”農業科技研究發展委員會。這一時期臺灣農業科技集中在“農委會”農糧處主管,部分科技項目由“農委會”有關業務處室管理。此外,“國科會”生物處主管臺灣地區農業生物科技的基礎研究。
為了適應知識農業發展的需要,“農委會”著手研究調整農業試驗研究機構,于2000年把擬成立“農業部”作為工作重點來抓,研究設置“農藝研究署”,從事全臺灣農業科技研發工作。
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紀元的到來,“中研院”設立生物農業科學所,臺灣大學成立生物技術中心,中興大學成立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民間企業于1998年投資12億元新臺幣成立了花卉生物技術公司,投資六億元新臺幣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幾年還先后把屏東技術學院和嘉義技術學院擴大為屏東科技大學和嘉義科技大學。
各有關農業科技的研究機構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從事學術及基礎方面的研究工作;大專院校則以教學及訓練人才為主,研究工作為其業務的一部分;公營事業機構研究所及財團法人或類似組織的研究所從事專業性特定項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屬的試驗研究機構為從事臺灣地區全面性的試驗研究工作的主干。有關農業科技研究發展對于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發展與商品化及應用,依上、中、下游各層次負責推動。
2、應對國際農業科技發展趨勢,加快高新技術創新步伐
1992年“農委會”農業研究發展小組依據《臺灣科學技術發展12年長程計劃及6年中程計劃》、《農業綜合調整方案》有關農業科技發展目標,以及歷次“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農業組顧問建議事項,確定生物技術、生物防治、種苗繁殖、栽培漁業、動物用生物制劑等五個領域的研究發展重點,加以推動實施。其灣“農漁牧產業自動化”十年計劃,約投入經費25億元新臺幣。
從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臺灣“農委會”按照臺灣地區“跨世紀農業建設方案”中的有關“發展政策導向的產業科技”要求,在重點產業科技、加強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整合農業科技研究群及區域推廣體系、加速農業自動化與信息科技應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臺灣“農委會”研究擬定“邁進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做為2001年至2004年農業政策藍本。該方案提出了“發展農業知識經濟,厚植農業競爭得基”策略,明確了新世紀初臺灣地區農業知識經濟的發展重點。2001年臺灣農政機關用于扶持農業知識經濟發展的經費預算為450.01億元新臺幣,2002—2004年約需195.18億元新臺幣用于支持農業知識經濟發展。
2001年“農委會”制定臺灣地區農業各領域科技發展中程綱要,包括11個研究領域,分別是作物科技領域、林業科技領域、漁業科技領域、畜牧業科技領域、農業環??萍碱I域、農產品加工科技領域、農業自動化科技領域、農業共通性科技領域、農業生物技術領域、林業防災科技領域,“農委會”計劃從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億元新臺幣用于支持農業科技研究。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紀前十年臺灣地區農業科技發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產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農業生產體系,提高國產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突出加強生物技術的研發與運用,創造臺灣地區農業的新綠色革命:加速農業自動化與信息科技應用,提升產業競爭力。(2)在生活方面:生產衛生、安全、高品質且多樣化的農產品,提升國民生活品質質,重點發展高品質且多樣化的農產品,滿足消費大眾需求;結合民間力量發展食品科技,帶動產業發展。(3)在生態方面:減輕農業生產對環境的沖擊,強化農業支持生態環境維護的功能,重點改進動植物生產、檢疫防疫技術與體系,保護國內農業生產環境;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利用,維護自然生態環境。
3、大力推動農業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鑒于農業生物技術將成為21世紀世界產業發展趨勢,為了加快臺灣生物技術的研究創新及其應用技術的發展,突破臺灣農業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瓶頸,提升傳統農業的技術能力,近十幾年臺灣在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方面,不斷增加研發經費、人力和設備投入。
1995年8月臺灣“行政院”第2443次會議通過《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并于1997年修訂方案內容,確定將農業與醫藥領域的生物技術,作為臺灣全力發展的重點科技?!稗r委會”為落實“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1996年優先執行了花卉種苗、動物用疫苗及生物農藥三個推動計劃。
1997年3月,臺灣“國科會”委員會選定農業生物技術為臺灣四個“國家型”科技計劃之一。同年10月,成立臺灣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專案計劃規劃工作小組。1998年1月,聘任該計劃個案咨詢委員會委員。1998年2月,臺灣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計劃的目標、規劃重點提交“國科會”委員會審定通過,推動執行,課題申請通過率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課題補助金額,共有42項課題列入該“國家型”計劃。其主要研究目標是:(1)整合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研發既有人力、物力與技術資源,落實產業應用,使農業生物技術在臺灣得以生根并茁壯發展;(2)加強本土性的具有產業發展潛力的農業生物技術產品,以提升臺灣生物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3)建立臺灣研發與應用體系,確保臺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永續發展,盡快提升臺灣的農業生物技術水平;(4)整合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尖端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把臺灣建成為亞太地區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研發與營運中心,促進臺灣加入WTO后的農業發展。
該科技計劃的重點研究領域是:(1)、花卉及觀賞植物領域,(2)植物保護領域,(3)水產養殖領域,(4)動物用疫苗領域,(5)農產品保鮮利用領域,(6)農業環境保護領域,(7)保健及藥用植物領域。
4、加快農業科技管理創新
“農委會”為加強農業技術發展規劃及本會農業科技研究發展計劃的執行、管制與運作,設立農業科技審議委員會,該委員會的任務是:農業科技研究發展方向規劃的咨詢,農業各產業技術發展政策、制度、法規、策略及重大方案審議之咨詢,農業科研計劃資源分配審議的咨詢,農業科研計劃成果檢討審議的咨詢,其它農業科技發展事項的咨詢。委員會下設農業、林業、漁業、畜牧及生物技術五個技術領域審議小組,各技審小組的任務是:對“農委會”個別產業技術發展規劃及審議的咨詢,“農委會”科研計劃審查及管理考核咨詢,“農委會”科研計劃與業界合作事項協調及審議的咨詢,“農委會”有關科研計劃事項的咨詢。
為加強農業科技研究發展計劃執行績效評估,促使農業科技研究經費有效運用,“農委會”2001年3月6日成立農業科技績效評估委員會,該評委會的任務是:以農、林、漁、牧及生物技術等領域科技研究計劃為對象,評估過去該領域的研究計劃執行績效;評估農、林、漁牧及生物技術等領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術,對提升臺灣地區農業產業競爭力的效益。評委會設委員23—25人,由“農委會”主任委員遴聘學養優異、經驗豐富,對產業科技、經濟充分了解的相關產、官、學、研界專家兼任。評委會在對各領域專業技術進行評估時,得視需要聘請該領域的相關專家若干位參與績效評估。此外,還在臺灣地區農業生物科技“國家型”計劃中設立了咨詢委員會,在臺灣地區農業科技中程發展綱要各領域聘請評審委員會。
二、注重農業科技投入,扶持技術創新
從下表可以看出,臺灣地區農業科研經費投入常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臺灣地區農業科技經費投入
年度經費年度經費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為中程科技綱要需求估計數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臺灣地區農業科研經費為21.135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農業基礎研究(含農藝學、園藝學、農業化學、畜牧獸醫、森林及水土保持、漁業科學及農業工程)的經費投入為3.9450億元新臺幣,其經費主要來源是“國科會”和“中研院”,共執行537個研究課題,參加研究人員1206人。同年度的農業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含農作物科技、林業科技、漁業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經費投入為17.19億元,執行197項整合性研究發展計劃,參與研究人員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專著、934項技術報告發表,完成55項技術創新和923項技術服務,實現技術轉移18項,取得專利權6項、著作權3項。從1996年度的農業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的經費投入結構看,應用研究占70%(12.172億元),應用基礎研究占3%(0.439億元),商品化開發研究和技術發展占18%(3.077億元),其他研究占9%(1.504億元)。
1997年度臺灣地區農業科技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經費投入為15.3857億元。1998年度臺灣地區農業科技應用研究與技術發展經費投入為16.6880億元。從1998年度臺灣地區農業科技各領域經費投入結構看:重點產業及資源保育利用研究發展的經費為10.94648億元,農業生物技術領域經費2.12078億元,食品加工科技經費投入為1.79738億元,遙測技術及精準農業科技經費投入為0.44965億元,農牧漁產業自動化科技經費投入為2.60億元,其中重點產業領域內部經費投入結構為:作物育種及生產技術研究2.822億元,農業生物遺傳資源研究利用0.8億元,動植物防檢疫與病蟲害防治研究1.25755億元,漁業生產科技研究發展0.805億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發展1.46606億元,農業廢棄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術研究0.44431億元,水土森林資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億元,農業經濟、農產運銷技術與農民輔導研究0.52億元,農業科技人才培育、國際合作及計劃管理0.6億元,農業資導系統建立研究與利用1.07515億元。
“農業生物科技國家型計劃”經費,包括臺灣地區“國科會”、“農委會”、“中研院”、“環保署”和財團法人臺灣農業生物技術中心五部分的研發投入,預估1998至2001年度,總額達到8億元新臺幣。各年度分別為0.2億元、2.11億元、2.6億元和3.1億元。
三、加強農業科技推廣,促進技術成果轉化
1、制定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政策法規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農委會”農業科技計劃產學合作實施要點》、《“農委會”科技計劃已有成果擬進行產學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項目一覽表》、《“農委會”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農委會”主管計劃研究成果技術轉移執行要點》等法規。
《“行政院”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提出臺灣地區生物技術發展策略是加強研究發展與其成果移轉、擴散及應用,整合產、官、學、研的研究發展體系,成立“國家型”計劃,暢通研究、發展、生產三者之間的渠道,以加強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其中與農業相關的主要內容有:修訂生物性農藥開發相關法令規范;推動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計劃以花卉種苗、水產養殖、動物用疫苗、生物性農藥、保鮮技術等方向為重點,并落實于產業發展;加強花卉新品種智能財產權保護,并納入植物種苗法新品種命名及權利登記范圍的花卉種類,加強花卉新品種權利保護,以提高育種研發意愿,推動花卉種苗產業發展。
“農委會”為提高農業科技研發績效,鼓勵民間產業界積極參與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應用,以加速落實研發成果于產業發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農業科技計劃產學合作實施要點》?!稗r委會”的經費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費、研究設備費、包括雜支、材料、儀器設備維護等其它研究有關費用、管理費和必要的技術移轉費用。
《“農委會”主管計劃研究成果技術轉移執行要點》提出,移轉研究成果的技術或智能財產權給予廠商時,應以該成果作價取得價款。技術成果移轉作價原則以“農委會”資助研究總經費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參與開發的合作廠商收取5%,未參與開發的廠商收取10—15%。(2)技術成果最終使用者若為供個別農家使用則收取5%,供農企業使用則收取10—15%。
2、推動農業科技推廣方面的研究
臺灣地區各年度的農業科研課題均包括與農業技術推廣和成果轉化方面有關的研究課題。從2001年度臺灣地區“農委會”主管科技計劃研究重點內容看,與推廣相關的研究主要有,在農業政策方面,設有《農產運銷制度、法規、批發、零售、渠道與市場的規劃及評估研究》在健全組織及人力資源,提升農業經驗管理效益方面,設有《農民組織功能研究》、《農業推廣體系研究》、《農村建設規劃研究》、《農業人力資源研究》、《農民福利制度研究》、《農業金融結構研究》;在農業生物技術產業方面,設有《推動花卉種苗、生物性農藥、動物用疫苗及水產養殖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研究》;在農產運銷電子化方面,設有《推動產銷與網絡商城信息整合研究》、《農業自動化與電子化推動配合措施研究》、《農產運銷自動化及電子化研究》等。
從1999年度臺灣地區“農委會”主管農業科技計劃實施結果看,安排與農業技術推廣相關的研究課題主要有,《現有農業網站與農業推廣網絡系統評估》、《農業知識信息推廣體系研究》、《農業推廣遠距離教學系統的規劃》、《農業知識創新的傳播研究》、《作物基因轉移技術的開發應用研究》、《生物技術在植物病蟲害診斷與防治上應用研究》、《生物性農藥的生物技術應用開發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術應用開發研究》、《應用生物技術加強花卉種苗產業發展研究》、《加強推動動物疫苗產業發展研究》、《農產品服務業自動化計劃配合措施研究》、《加強食品工業技術及管理的輔導》、《靈芝和樟芝菌種發酵培養技術開發研究》。
【參考文獻】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鑒,“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農委會”九十年度委外辦理之科技計劃研究重點、匯整單位及匯整人一覽表
山東綠都生物工程高科技園系濱州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綜合示范園區,占地約300畝,由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于2004年領辦創建,園區實行“研究院,企業化運作,研學產一體化”的運營管理模式。按照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要求,大力實施“立地頂天,追趕超越”戰略,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千萬家。研學產一體化與人才科技產業一體化是本園區的突出特色與核心競爭力。
綠都園區駐有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山東綠都生物科技公司、山東綠都安特動物藥業公司三個法人單位,研究院主要從事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高新技術研究等研發推廣 、科技創新與服務社會工作,公司則著力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成了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山東省獸醫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吉林大學獸醫博士、碩士聯合培養基地,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以色列維奧蘭羽公司中國事業部等平臺與載體。
園區一期工程建成了綠都生物GMP產業園項目。其中,綠都生物疫苗GMP產業化項目,總投資2.6億元,擁有10條GMP生產線,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畜禽蜂膠疫苗研發生產基地,可年產各種生物制品200多億羽頭份;動物藥業GMP產業化項目與重大動物疫病消毒劑GMP產業化項目,擁有17條GMP標準生產線;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項目等均進入產業化生產。項目達產后可形成年產值10億元以上、利稅2億元以上的生產能力。
園區現擁有農業部產品批準文號180多個,豬瘟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疫苗系列產品被農業部定為政府采購產品,獲山東省名牌產品;豬瘟、兔用、鴨用疫苗品牌與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產品推廣到全國,新型動物疫苗已成濱州靚麗的名片。園區解決了500多名研究生與大學生的高端就業和1萬多人的間接就業與再就業問題,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在科技部和山東省科技廳“863”計劃、科技攻關、良種工程項目等支持下,綠都研發的安全綠色蜂膠疫苗為國內外首創,居國際領先水平。畜禽用蜂膠疫苗系列產品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部分疫苗產品被列為聯合國采購目錄產品;研發生產的耐熱凍干保護劑活疫苗打破了外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具有節能減排增效的作用,均推廣到全國。
園區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重點實驗室面積6000多平方米,總投資達6000多萬元。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與產業化課題20多項,自選及合作課題40多項。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創新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其中獲國家、省、市科技成果獎50多項,制定國家疫苗、獸藥標準50多項,主編參編學術專著20余部,在國際國內發表學術論文700多篇,100多項配套成果技術推廣應用到全國各地。
園區著力加強以人力資本為核心的組織系統建設,現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名,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1名,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1名,歸國博士2名,博士、碩士100多名。與吉林大學等聯合培養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70多名;培訓實學生1000余人;培訓全國專業技術人員2萬余名、全國養殖能人與專業場戶1萬余名;與100多家龍頭企業建立了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了100多個科研推廣示范基地;與國內外200多個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20多所全國知名高校在園區建立了教學科研基地。園區已成為代表山東省獸醫生物技術與生物制品水平的研發與成果轉化中心、畜牧獸醫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和畜牧獸醫與生物技術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
園區被評為: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技術依托單位、國家綠色農業生物制品產業化示范基地、中國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100強、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山東省扶貧龍頭企業、山東省十佳三農企業、山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AAA級信用企業。園區產品被評為:中國獸藥產業十大著名品牌、中國獸藥市場品質信譽首選品牌、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獲得山東省著名商標1個、山東省名牌2個。
論文關鍵詞:農業科技信息;信息傳播渠道;發展趨勢
農業科技信息是指能夠推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農業科技知識和實用技術信息.這些信息能滿足農業實施者(特別是指農民)需要.并以聲音、文字、圖片、錄像和多媒體等形式存在。利用農業科技扶貧就是希望通過各種信息傳播渠道將農業科技送達到農業實施者手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增加農民收入。
1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從世界各國農業發展情況看.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對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1978年以來.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根據(2007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公布.已減少至1.22億hm2。在土地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確保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將成為重要支撐力。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不斷提高.已達48%.但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這些國家外.農業科技信息傳播不暢也是~個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農業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沒有合適的渠道將科技成果傳播到農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廣大農民找不到合適的實用技術應用到生產中去因此.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將促進兩方面的交流.加快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保證我國糧食安全。
1.2有助于增加農民收入.解決地區農民收入差異
從國際經驗看.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速度越快、途徑越多.農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農民收入就會增加.農民脫困時間就會縮短。另外.農業科技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作用也不同。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的農民更容易獲得農業科技信息,農業科技采用率高.農民收入增加也比較快因此加快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特別是在落后地區加大農業科技信息的宣傳力度.不僅會促進農業發展.提高農民素質.也可增加農民收入.減少地區收入差異。
1.3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將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當今國際農產品競爭不僅是數量競爭.重要的是質量競爭.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后.為了保護本國農產品市場安全.發達國家不斷提高技術壁壘.檢測標準越發嚴格.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屢遭限制和退貨農產品質量的提高則取決于農業科技的應用和推廣.這就離不開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因此.農業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寬將加快農業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速度。
2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
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途徑主要有人際傳播、大眾傳播等形式。其中電視、廣播和報刊等屬于大眾傳播,農技推廣站、農民培訓班等屬于人際傳播
2.1以電視為主的大眾傳媒成為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
郭緒全等人的調查顯示(表1).大眾傳播方式之一的電視在農業科技信息傳播中占據主要地位.近36%的農業科技信息是通過電視渠道傳到農戶手中(因農業科技信息到達農戶才算是真正達到了傳播的目的.故僅引用了調查數據中農戶承認的自己所獲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渠道).這也與近年來中國電視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關截至2006年中國農村的彩色電視普及率為89.43%(表2)
2.2網絡即將成為不可替代的農業科技信息傳播渠道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腦和網絡在農業科技信息傳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雖然現在電腦普及率還遠遠低于電視和廣播等傳統的傳播工具(表2),但從網絡的發展速度和對信息傳播的速度與廣度來看.網絡將會在農業科技信息傳播中發揮著傳統傳播渠道所無法替代的作用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6年農村每百戶中電腦擁有量為2.7臺,比上年增加了0.6臺。另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調查.至2007年6月.農村網民規模達到3741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1%:同期城鎮網民規模達到1.25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1.6%。農村地區互聯網發展水平與城鎮差距很大.但網民規模差距在逐步縮小隨著農民在外打工人數增加,農村電腦的普及率將上一個大的臺階。
2.3農技推廣站一直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隨著對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視.國家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日趨完善。各級農技推廣站的作用大大增強。表1可看出農業科技信息的人際傳播大約占1/3.其中鎮政府農技推廣站為主.農民反響較好從2007底開始.我國開始實施信息大篷車、培訓教室和農業信息化綜合信息服務試點等為農民提供農業科技信息、發放農業科技資料。成為農民學習農業實用技術的重要渠道。
3農業科技信息傳播中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國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還存在一些不能忽視的問題
一是目前農業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內容不全.實施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或應用后會產生的不利影響等不為農民所知:信息針對性不強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二是由于信息傳遞雙方對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途徑的認識不同.雙方對各種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萍夹畔鞑フ哒J為農民主要從培訓班、推廣站和電腦等獲得農業科技信息.他們在傳播過程中也更容易采取這些方式傳播但調查發現農民的大部分農業科技信息是從電視等大眾傳媒中獲得。
三是農民整體素質還需要提高我國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國農村勞動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過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遠低于農業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如美國25歲以上的農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一些農業科技信息語言太過專業.農民無法理解.這些技術在農村傳播的可能性比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農民參加培訓的機會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無法傳播到農戶一級.即使農戶接觸到了,也因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無從應用。
4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發展趨勢
4.1農業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準
目前國家正在逐步改進農業信息的質量和數量,從長遠來看.網絡和手機等信息平臺將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農業科技信息量將繼續增加同時.農業科技信息在傳播渠道的入El審查將會更加嚴格.只有經過考證的農業科技才能通過大眾媒體進行傳播。國家對網絡傳播媒體的管理將大大加強農技推廣部門的農技介紹也將更加全面.各種農業科技的優缺點和注意事項也會傳達到農民手中各級政府和傳播媒體針對本地區適用的農業科技的宣傳將增加,實用技術將進一步得到轉化.農民更容易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實用農業科技信息。
4.2各種渠道的農業科技信息傳播能力將大大增強
除了繼續利用電視、廣播等傳統大眾媒體外.信息移動技術、網絡技術以及農業科技推廣站等方式將得到積極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對網絡信息服務設施的投入、全國范圍的農業科技信息平臺將全面建立。二是傳遞雙方的互動將進一步增加.農民和專家將利用網絡和移動通訊工具進行互動交流.雙方關系進一步緊密。是農技推廣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將會加大.農技推廣人員的素質將得到進一步提高,真正掌握農業科技的農技人員將不再限于縣級以上的農技推廣站,鄉鎮一級的農技站將從農藥、化肥或種子銷售機構轉為推廣機構,發揮應有作用
4.3農民素質提高將使農業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農民是農業科技的具體實施者.農業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農民的素質決定的。從表3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區,農民受教育水平越高,農民通過科技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國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的目標.努力提高農民素質一是全面貫徹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將有助于提高未來農民的素質。二是加大對成人的再教育和培訓投入,定期(加不定期)舉辦針對農民的免費農業科技培訓班.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與現實接軌.針對性強.符合當地和農業現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戶的輻射帶動下,農民素質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信息將得到有效利用.農民配置有限資源的能力和農業生產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1.1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不斷深入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取得成功。“十一五”以來,東莞市在省內率先完成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改革與建設,全市除莞城外32個鎮街都建立了綜合性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形成了以市、鎮兩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力,一批涉農的協(學)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企業為補充的農技推廣體系。截至2011年,全市基層農技服務中心定編806人,實有工作人員846人,具有中級職稱的40人,初級職稱的111人。在入編的人員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有247人,占在編人數的64%,比全省的(占32.4%)高約1倍,全市鎮級農技中心全部設有獨立的辦公場所,辦公面積達2.2萬m2,檢測(化驗)室面積3800多m2,平均每個中心擁有300m2辦公場所和115m2的檢測(化驗)室,每個農技中心每年財政經費約為284萬元,達到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的“五有”目標,即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有場所、有工具。據省農廳2010年統計,全省54.3%的區域性或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沒有自有辦公用房,67.0%沒有基本交通工具,64.6%沒有技術推廣及辦公必備的儀器設備。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力度不斷增強。“十一五”期間,農業局組織遴選了農作物主導品種累計31個和主推技術39項,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5個,科技入戶點68個,并通過文件、網絡、報刊等媒體宣傳推廣,以科技下鄉活動、基地示范、科技入戶等方式,推廣應用面積1147.2多hm2,覆蓋蔬菜、香蕉、荔枝、花卉和水稻等大宗農產品,示范帶動農戶近2500戶,輻射面積1733.3hm2。
1.2農業科技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東莞農業農村信息網在過去5年繼續保持位居全省同類網站的前列,連續獲得由農業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頒發的“中國農業網站百強”、“中國農業信息化貢獻單位”、“市級卓越農業政府網站”等殊榮。2012年與菜蟲網合作,首次將電子商務完整地應用于荔枝鮮果銷售,開創了東莞網上荔枝節,為果農和普通消費者搭建生產與銷售渠道,有效促進了農產品流通。東莞市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手段,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如2006年開始先后啟動了供莞生豬和蔬菜產銷聯建工作,目前共認定生豬定點供莞基地225家,年供應能力達750多萬頭,認定供莞蔬菜生產基地53個,面積6100hm2,年供應能力35.9萬t,供莞基地的有關資料信息化,方便了消費者查詢和管理部門監管追溯;建設供莞生豬視頻監控系統,目前已覆蓋18個鎮街,其中16個鎮街與市監控中心聯網,實現了動物視頻監控信息化,為保障生豬產品質量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1.3農藝機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隨著農機補貼政策強度的不斷增強和人力工資的不斷上漲,全市農機購置率逐步提高,農藝與農機進一步結合,如水肥一體化技術與滴溉設施結合,果園密弊改造技術與修剪機結合等,加快農機應用,經濟作物機械化、設施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機械化等農業機械化逐年得到發展。2011年全市農作物機械化綜合水平為28.1%,近幾年一直以1個百分點的水平增長;水稻機械化綜合水平達65.0%,近幾年也是以1~3個百分點的水平增長;全市農作物機耕率、機播率、機收率分別為65.2%、1.27%、5.41%。全市農產品初加工動力機械達2.65萬kW,田園管理機982臺,水果分級機1318臺套。
2東莞農業科技發展存在問題分析
盡管東莞市農業科技在改革開放30多年里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隨著農業生產要素的變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科技發展遇到了新問題、新情況,這些問題對該市今后的農業科技發展將構成一定的影響,值得認真分析。
2.1農業科研資源結構不合理
目前,東莞有5家市級科研機構,分別為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重點開展園藝植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利用和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究與示范以及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農產品加工技術、農業設施化、機械化、信息化等農業機電一體化應用方面的研究與應用;市生物技術研究所:重點開展植物組織培養繁殖技術、食用菌、微生物發酵、生物防治等生物技術的研究、示范與推廣工作;市香蕉蔬菜研究所:重點開展香蕉、蔬菜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與利用,優良品種的引進、選育與推廣,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試驗、示范和推廣以及采后保鮮、貯運、加工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市糧作花卉研究所:重點開展糧食作物和花卉優良品種的選育、引進與推廣工作,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糧食作物標準化栽培技術的研究、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市畜牧科學研究所:重點對藍塘豬、大花白豬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開展優質良種豬的引進、繁育和推廣,負責畜禽綠色飼料的研究與應用,畜禽養殖技術及疾病防治的研究、推廣工作。除畜科所和蕉菜所的職能是相對獨立外,其余3家科研單位都不同程度參與園藝花卉的研究,因而出現研究領域相同、課題近似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大致是東莞市農業產業由以前的糧食水稻、水果橙柑桔香蕉調整為現時的蔬菜、香蕉、荔枝和花卉,產業調整后科研單位的研究內容也順應調整。由于研究領域的類同,無論研究的投入,人才的引進都出現類同,在研究項目的立項方面也出現競爭,這對財政資金的安排造成不利,甚至有資源重復浪費的嫌疑。
2.2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投入力度不夠
農業科研資金投入少。“十一五”期間東莞市實施“科技東莞工程”,市級財政每年投入10億元,“十二五”期間更增加至20億,但投入到農業科研、技術推廣、教育培訓等方面的經費卻很少。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東莞市對農業科技投入強度為0.5%,而廣東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強度為0.8%,世界平均水平為1%,而發達國家已達5%。據統計,2011年市科技計劃項目投入農業方面的(含科研單位及農業企業)共9個項目128.55萬元,僅占“科技東莞工程”總投入的0.064%。
2.3農業科技成果應用率低
2010年,廣東省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約為40%,東莞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約為46%,遠低于發達國家的65%~85%,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面:(1)科研立項與實際需要不夠緊密。目前科研單位仍有部分的項目立項沒有遵循當地農業生產需要,僅從本部門需要出發而爭取資金,這必然導致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不對應的現象,也就難以成功向農民或農業企業推廣轉化。(2)科研與推廣脫節。目前我國的科研與技術推廣分屬不同的體系,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以承擔科研項目、開展研究工作為主,當項目完成,成果得到鑒定,該工作便告一段落,科研人員的工作責任也告一段落,沒有后續的推廣責任和經費,則該成果很有可能束之高閣了。而目前東莞市基層農技推廣力量嚴重不足,開展技術應用推廣主要還是依靠高端的科研與技術推廣單位的力量,若高級科技人員與生產結合力度不夠,必然影響成果的轉化應用。(3)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制約了成果的應用。東莞市目前的農業生產模式仍以單家獨戶的分散經營模式為主,農民是最傳統守舊的群體,加上在生產一線的農民年齡大都是40~60歲,文化素質和生產生活環境的形成,導致這一群體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率偏低,造成成果轉化速度慢。(4)成果考核評價體系不夠科學。目前科研項目的成果考核評價,以論文、專利或標準等指標為主要考評依據,沒有設置轉化應用方面的要求,因此科研人員缺乏動力去落實成果的轉化工作。
2.4整體產業技術水平不高
東莞市目前的農業產業主要是蔬菜、香蕉、荔枝和花卉。蔬菜現時主要是大田種植,常年復種面積達1.98萬hm2;少量的設施蔬菜分布在麻涌、清溪、洪梅、東城、石排、望牛墩、企石、橋頭等部分鎮街。該產業的關鍵技術是高效、安全和采后加工保鮮與貯運,實施這些技術需要一定的經營規模和相對應素質的生產者,低素質、小規模生產經營影響該產業技術水平提升。香蕉一直是東莞市傳統的優勢農產品,在東莞市原種植面積超過5333.3hm2,因枯萎病的影響,現面積縮減至3330多hm2,抗枯萎病優良品種選育成為該產業的當務之急,目前還未有可大面積推廣且品種優良的真正抗病品種,輪作間作技術、無傷采收和保鮮技術、非冷藏運輸保鮮技術是該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同樣受規模種植與經營的制約,這些關鍵技術在小規模分散的種植戶中難以應用。荔枝是東莞市的主要農產品之一,以糯米滋、桂味為主栽品種,面積約8.67萬hm2。由于多年來果熟期相近,保鮮無法解決,價格低,出現近九成面積失管的現象,省人工的小型機具與農藝結合應用技術、采后保鮮和果品上市期的調節技術成為該產業的關鍵技術,只有少數一些種植大戶敢投入,精心管理,每年才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ɑ苁菛|莞市發展較晚的產業,規模較園林綠化行業小,以露地和簡易大棚種植為主,包括觀葉植物、切花和盆花,種植面積約18萬m2,組培快繁技術、穴盤苗基質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花期調控技術是該產業的關鍵技術,由于該產業起步晚,生產高檔花卉需要投入較大的溫室大棚,而東莞市的土地租賃期短、規模小,制約了投資方投入信心,沒有投入相關的設施設備,關鍵技術就難于解決,產業發展也受到限制。
3東莞農業科技發展對策
3.1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扶持農業科技創新
由于農業是弱質產業,相對二、三產業利潤低,農業科研更多帶有公益性,解決農業科技創新的后勁疲乏,需要大幅增加農業科研投入,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其他社會組織參與的多元化農業科技創新投入體系,形成穩定的投入機制,確保科研與推廣的延續性,當中政府投入起著關鍵的作用。東莞農業科技的投入強度應爭取達到1.0%的目標,短期應從0.5%上升到省的平均水平0.8%,可考慮在“科技東莞工程”專項資金中設置農業科技專項,以穩定扶持和部分競爭的形式,對全市農業科研、技術推廣、科技人才培養、科技成果獎勵等方面進行資金扶持,營造良好的農業科技發展政策環境。
3.2設立重大專項,破解產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難題
東莞農業發展至今,高消耗、低產出的發展模式已不能適應農業發展的總體要求,限制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瓶頸”日益凸顯,要求農業的發展方向必須轉型。針對各產業發展現狀,設立重大專項,突破產業發展的難題,重點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加強主要作物品種的選育研究。以荔枝、香蕉、特色蔬菜和特色花卉等大宗農產品為對象,加強上述作物優良抗病品種的引進和選育,每個產業努力選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有關鍵技術和市場競爭力強的3~4個主打品種,逐步建成主打品種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和市場,為產業化打下基礎。(2)以安全、高效生產為重點,開展相關的栽培技術與管理模式研究與示范。針對東莞市農業產業技術現狀以及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的需求,開展高產、優質、高效的食用農產品生產關鍵技術、安全生產與管理技術以及技術集成的研究,建立示范基地,在全市范圍內逐步加大推廣應用的范圍,提高食用農產品的安全保障能力。(3)加強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采用傳統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重點農作物開展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和鑒定及數據庫建設工作;建立多個種質資源圃,開展種質鑒定評價技術、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利用分子標記進行遺傳多樣性、親緣關系鑒定及指紋圖譜構建等方面的研究,保護作物的多樣性,發掘優異基因資源,為良種培育創造條件。(4)開展主導產業關鍵技術攻關,解決共性技術難題。對全市目前的水果、蔬菜、花卉等主導產業的共性技術與關鍵技術進行梳理,制定攻關計劃,確定重點,綜合現有的技術力量,并借助國內高等院校的力量和資源,聯合攻關,提升東莞市主導產業的技術水平,使農民增收,促進產業良性循環發展。
3.3加強統籌協調,綜合利用資源
針對目前市級科研單位研究內容出現類同的境況,在開展科研創新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協調和統籌資源組合利用,集中力量進行科研創新與推廣,從而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至“十五”初,東莞農業科技貢獻率為55%[4],與發達國家的70%~80%還有很大差距。要利用省產業技術體系在東莞市所設的綜合示范與培訓站,積極與省相關產業體系對接,將相關的技術和資源為我所用,同時也結合市人才工作中有關創新團隊的培養政策和東莞市科研單位的實際,以產業技術為主線,以創新團隊為技術依托,以市級首席專家負責制為模式,合理分配資源,實行聯合攻關,產學研、農科教結合,發揮資源的最大利用價值和效能,為農業科研服務。
3.4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高產業科技素質
關鍵詞:黃岡市;農業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突破
中圖分類號:S-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2)07-1497-03
Study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of Huanggang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LIU Chi,CHEN Zhan-peng
(Huanggang Agricultural Bureau,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of Huanggang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was expounded. The bottlenecks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was analyzed. In view of this, the breakthrough from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the supporting system and the transformation-models was explored, thereby the pa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was sped up.
Key words: Huanggang city;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breakthrough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資金投入不斷增加,科技隊伍不斷擴大,科研實力不斷增強,黃岡市農業科研院所在科學研究、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很多成果都止步于實驗室,沒有得到合理利用。只有合理利用所取得的農業科技成果,將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新知識推廣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才能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生態效益,增強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1 黃岡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
1.1 農業科技優勢顯著,成果豐碩
湖北省是全國科技資源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隸屬湖北省的黃岡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擁有強大的農業科技支撐和豐富的教育資源,農業科技發展上在全國具有明顯優勢。一是人才優勢。全市共有農業科研人才251人。其中,黃岡農業科研院所現有科技人才90人,包括農業科技特派員5人,農技110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7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貼4人,團中央青年積極分子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省級創新能手1人,省勞模2人,市勞模3人,市突出貢獻專家1人。二是基地優勢。全市農業科研院所共17個,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10所,星火培訓基地158個,有15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入選全省100家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是地市級重點科研單位,設有5個研究所、4個綜合試驗站、3家經濟實體,現有3個科研基地,占地面積38.00 hm2,其中,海南陵水縣育種基地1.33 hm2。三是專業優勢。“十一五”期間,全市農業科研單位共完成各類農業相關課題2 336個,取得科技成果148項,其中獲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1項,獲地市級科技成果獎39項,在省級以上各類刊物上發表科技論文200多篇,培育稻、麥、棉、油新品種(系)52個,累計推廣0.19億hm2,增加社會經濟效益近120億元。
1.2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步伐緩慢
黃岡市農業科技發展成就斐然,然而農業大而不強、全而不專的情況依然沒有完全改變。資料顯示,全市每年產出近50項涉農科技成果,但長期以來,受傳統科技體制的制約,農業常規應用技術升級緩慢,農業科技與生產嚴重脫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30%~50%,真正形成產業的不到20%,而發達國家已高達70%~80%[1]。“十五”期間,黃岡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僅為48%,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目前,面對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效益、增強國際競爭力等緊迫任務,必須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滿足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
2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遭遇各種瓶頸
農業科技成果由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涉及多個要素和環節,需要多方面的技術支撐和人力配合,受到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的雙向制約,具有轉化周期長、過程復雜的特點[2]。當前,黃岡市農業科技成果在轉化過程中正遭遇各種瓶頸,嚴重阻礙了科技的全面應用、推廣和農業產業升級。
2.1 資金瓶頸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增加科技投入做出了很大努力,但與需求相比,科研投入強度還是不夠。一是科研投入總量不足。黃岡市每年的農業科研投入資金為468萬元,僅占農業總產值的0.02%,而全國的比重為0.17%~0.27%,世界平均水平為1.00%,發達國家已經超過了5.00%[3]。二是科研院所科研投入資金不足。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每年科研投入資金約為150萬元,僅占全市總投入的32.05%。相對來說,公司、大專院校等單位在資金來源、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的優勢較為突出。三是科研院所用于成果轉化的資金不足。黃岡市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重研究項目的投入,輕推廣試驗的投人,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每年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約為10萬元,僅占科研投入資金的6.67%。目前我國已啟動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專項,但黃岡市農業科研院所獲得資助的項目少、金額少。許多科技成果都滯留在實驗室,不能及時轉化為生產力。
2.2 技術瓶頸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存在技術上的問題,主要因為農業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給不足。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科技需求已突破單純傳統產業技術的范圍,而轉向養殖、加工、貯藏、運輸等各種新型產業技術;同時也已突破單一生產環節的專業技術范圍,而轉向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綜合配套技術。但是,受體制限制,黃岡市現有農業科研部門在選題、立項、申報等方面缺乏市場選擇性,往往關注“錢多利大”的好項目,而不關注項目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主管部門往往重視農業科研成果“多不多”、“大不大”,而忽視成果出來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這就使得許多科研成果從誕生開始就“不成熟”,根本無法及時有效地運用于生產實踐,最后只能“死在搖籃里”。
2.3 產業瓶頸
目前,黃岡市農業產業規模大不起來,農業經營模式多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科技成果難以大范圍應用,形成規模效益。一方面,小規模家庭經營模式阻礙了新的農業工藝的應用。特別是綜合性強、技術強的科技成果,推廣起來要求整體推動、綜合應用、大面積配套才能取得經濟效應。另一方面,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較低,對科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的吸收、消化能力有限,科技成果應用的動力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生產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影響。因此,鼓勵和動員更多農民參與到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難度較大。
2.4 組織瓶頸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工作的組織者從本質上看應該以政府為主體。而我國農業科研、技術推廣和農民教育培訓處于彼此分離狀態,缺乏統籌協調、合理配置的功能[4]??蒲性核谶M行技術推廣工作時,因為缺乏有效的行政推動和公益性,很難達到理想效果;而政府機構因為缺乏經濟利益的刺激和技術支持,也難以達到讓農民滿意的目的。同時,農業科研、推廣和教育部門普遍存在管理上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現狀[5]。這種缺乏有效分工、共同協作和資源合理流動的成果轉化工作,是在“小打小鬧”,往往事倍功半,既浪費資源,又“吃力不討好”。
3 尋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突破口
3.1 運行機制上突破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運行機制,就是要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出發,依據政府主導、市場導向、競爭優化和成果市場準入等原則,以政府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機構為主體,以農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等應用研究機構為依托,以農業科技中介機構為橋梁,整合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民間經濟實體的科技力量,建立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3.2 支撐體系上突破
一是人力支撐。首先要大力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和教育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其次要充實農業科技成果推廣人員,穩定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加強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和再教育工作,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推廣能力;再者,要在農業科研人員的績效考核上下功夫,增加科技成果轉化在績效考核中的比例,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成果轉化激勵機制。
二是財力支撐。要多途徑、多渠道吸收資金,力爭政府、社會團體和企業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的多元化投入。通過提供貸款貼息、補助資金、風險投資等方式推動成果轉化。農業科研院所應從產業開發收入和其他收入中劃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專門用于本單位的成果轉化項目。
3.3 轉化模式上突破
1)“科研院所+企業”模式。即通過技術轉讓合同,或者農業科研成果(專利)入股或參股等形式,由企業負責經營及銷售科技成果,而科研院所分擔一定風險,共享一定利潤,既能有效緩解農業科研單位不熟悉市場規則的問題,又能有效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促其效益最大化。
2)“科研院所+農業科技示范園”模式??蒲袡C構要積極爭取地方產業發展項目,建立示范基地、觀光農場、科技園、試驗站等,將最新研究成果優先應用于項目中,積極利用項目資金、項目優勢發展科技成果示范,將示范基地建立成為科技成果的展示平臺、推廣平臺、教學平臺,將科研項目的執行人員打造成科技成果的研究者、推廣者、傳授者。
3)“科研院所+農業科技示范戶”模式。科研機構要選拔培養一批基礎好、能力強的種養殖大戶作為科技示范戶,在運用科技成果的前期,給予他們一定的資金、物資和技術補償,幫助他們做大做強。由此讓周邊的農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親自體驗到科技成果應用帶來的經濟利益,驅使他們自動加入到科技成果應用推廣中來。
4)“科研院所+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業院?!蹦J???蒲性核訌娕c政府部門的合作,用行政手段推動自身科研成果轉化。要充分利用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技術優勢、執行優勢和位點優勢,充分利用農業院校的科研力量、師資力量和教學力量。要以政府為強有力的后盾,通過與推廣部門、農業院校簽訂科技成果轉化責任書等途徑,細化工作方案,強化責任目標,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 麗,王華華.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難”問題的思考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6):8406,8415.
[2] 曾德儀,朱冬云.淺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湖南農業科學,2009(5):123-124,128.
[3] 鄭江波,崔和瑞. 中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推廣模式比較及借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6(1):14-16.
[論文摘要]從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戰略、我國農業科技與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等方面,對我國的農業科技對農村經濟的作用提出對策和方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過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面對目前的國內外形勢,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農業可否通過科技革命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一、發展農業科技的十項戰略對策
(一)加大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業科技體制
既積極推進改革,又充分考慮農業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點。一是優化專業結構,使產前、產中、產后三個環節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學合理,當前的重點是加強產前,特別是產后的科技力量;二是優化布局,逐步改變農業科研機構按行政區劃設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態類型區為基礎的新型科研組織體系;三是擴大開放,更多的吸收國外有益的經驗加強國際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進資金和先進的設備、設施。
(二)切實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和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
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作用,促進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多元化,推廣形式的多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在改革的基礎上,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下大力氣把農民和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為主導,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民、企業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宏大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
(三)圍繞推進農村經濟產業化,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針對農業產業化對技術的需求,篩選一批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適當引進進行組裝配套,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廣,并通過科技攻關計劃、國家重大成果推廣計劃、星火計劃,大力推進農村的科技進步,積極引導東部鄉鎮企業上水平、上規模、出效益。
(四)切實提高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能力
一是突出應用研究,努力解決嚴重制約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性、戰略性技術難題;二是抓好基礎研究與基礎性工作,為農業科技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特別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機理、雜交優勢機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遙感技術、核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與產業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農業高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四是要針對21世紀養活16億人口對技術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與技術儲備。
(五)建立一個宏大的、高質量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大幅度地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我國的人口多,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還很低,農業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大。這一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農業科技體系。
(六)加速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建立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新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應由研究開發、技術服務、科技管理和科技企業等部分組成。針對農業科技多頭管理、重復和分散的現狀,建立協調高效的農業科技管理體系;對農業科技機構進行分類重組,建立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科技機構。將農業研究開發機構分為技術開發類、科技服務類和基礎公益類三大類,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術開發類機構轉變為科技企業或進入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主發展;科技服務類機構轉變為企業或實行企業化管理;公益類農業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項目和基地的形式給予支持。對農業技術服務體系進行改革,建立隊伍多元化、運行市場化、形式多樣化的服務體系。提高農業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民營農業科技企業,逐步形成國家、地方、企業、民營等多元化的農業科技體系,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擇優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基地,培養一批世界知名的農業科學家。
(七)增加科教興農的投入
要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各級政府、全社會對農業科技的投入,特別要增加各級財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撥款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于重點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設。到20世紀末,使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2%。
二、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從以下六個方面的比較中,可以看出我國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一)農作物品種
我國擁有豐富的品種資源,但在種質資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發掘利用,野生種、邊緣種優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術保存種質資源和人工創造新種質等方面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比較落后。資源鑒定和品種資源工作體系也不夠完善。另外,在良種繁育體系與制度方面,不如發達國家規范化、科學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個體、器官或細胞水平上,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1.植物生物技術。目前國外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程度相當高,形成產業的產品主要有:細胞和組織培養產業,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試管苗和脫毒苗;微生物農藥,如蘇蕓金桿菌;生物技術農產品;獸醫治療藥物和防治疫苗品;農用診斷試劑;家畜胚胎移植技術;單細胞蛋白;人工種子和胚芽等。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技術水平仍然較低,研究設備和手段,工業化生產還相當落后,生物產品商業化生產、產業化發展還不夠。
2.畜牧業科技。目前我國畜牧業科技水平只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總體上落后10-15年。特別是在畜牧業基礎學科研究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比較明顯。有些研究還幾乎是空白。
3.農田灌溉技術。瑞典、英國、奧地利、羅馬尼亞、法國等國的噴灌面積均已超過80%,美國、俄羅斯約為40%,美國微灌面積到20世紀90年代初就已達到總灌溉面積的3%,以色列灌溉面積中約2/3為微灌,1/3為噴灌。我國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無論在材質、性能、自動化程度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自動控制設備方面差距更大。
4.農業機械化技術。從大量生產的現有產品來看,機具性能、質量技術水平,只相當于20世紀60年代國際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應用方面,農業機械化程度,機耕率為80%,機播率為77%,機收率為70%,而發達國家則全面實現機械化。超級秘書網
5.林業科學技術。我國現有的林業技術水平同林業發達國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茖W技術對林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頃蓄積只有33.3立方米,遠遠低于我國森林總蓄積每公頃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國有林地面積只占全部林業用地的50%,而美國為95%,瑞典為98%,日本為96%;我國的樹木利用率很低,樹林出材率只占全樹的25%,而林業發達國家已從原來的全樹利用發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的利用;我國每公頃森林年均凈生長量僅為2.7立方米,而德國是6立方米,芬蘭是4立方米,美國和日本是3.1立方米。
【摘要】
農業科技檔案為農業科研工作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對提高科研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開發農業科技檔案的信息資源,為農業服務已經成為相關工作人員的新課題。但是由于農業科研管理需要畢竟長的周期才能看到效益,所以影響了農業科研檔案的利用。所以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農業科技檔案提出相關措施。
【關鍵詞】
農業科研檔案;收集;現代化;成果轉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農業的科技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中指出:“科技成果轉化是以提高生產力為目的,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展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后續開發、實驗、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品的活動?!钡怯捎谙嚓P部門對農業科技檔案的利用跟不上發展的節奏,所以如果開發農業科技檔案的信息資源,成為了相關工作人員的新課題和根本任務
一、農業科技檔案的收集
為了確保農業科技檔案的完整性與準確性,我們需要做出有效的農業檔案的收集工作,遵循科技檔案形成和科技指導工作的的客觀規律
(一)強化農業科技檔案的收集意識
農業科技檔案記載著各種農業生產活動中的具體情況,成果和經驗。這些檔案對農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為生產跟領導決策提供了大量的,可靠的數據。所以我們要對所收集到的信息有“建檔”的意識,通過各種形式在科技干部中宣傳科技檔案建立和交流的重要性,順利推進科技檔案的收集工作。
(二)制定科學的檔案歸檔范圍
與其他科技研究工作不同的是,農業研究大部分是在田間地頭進行,所以農業研究數據的內容和分類比較復雜,數據采集量大增加了農業科技檔案的形成、積累的難度。這就要求檔案管理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出詳細的農業科技文件材料歸檔范圍,讓科技人員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圍。通過確定收集資料的種類、形式、內容等來增強對檔案形成過程的掌控,保證資料來源的完整性和豐富性,才完善科技檔案的收藏。
(三)及時的對檔案進行歸檔
科研工作的內在競爭導致一些科研人員為了個人榮譽和個人利益,將在科研工作中一部分科研資料當作個人資源而不及時歸檔,影響了科技檔案歸檔的完整性。并且農業科研周期普遍較長,農業科技信息處理后得到的結果需要時間驗證,這無疑延長了農業科技檔案收集歸檔的時間。因此,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需要制定合理的收集時間,定期收集農業科技資料歸檔,如每次收集的時間間隔太長,將導致檔案更新速度過慢,使最新農業科技信息難以共享。時間間隔太短又會增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對農業科技檔案數量的增補不顯著。檔案管理人員應根據合理的時長定時到各科室收集應歸檔的材料,督促有關人員及時補辦缺少和不符合歸檔要求的文件材料,填補信息空白處。
二、當前對農業科技檔案利用存在的問題
(一)檔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檔案的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檔案信息服務多為坐等上門,等有人來查閱的時候才提供檔案,沒人用的時候就放在庫房,缺乏主動服務意識。有些科技檔案信息屬于保密范圍并有查閱的權限,但是由于一些管理人員處于自身的情況,將未解密的檔案提供給不具備查閱權限的人查看。造成科技檔案信息泄密的情況。
(二)檔案信息資源開發不足,開發利用的手段和方法落后。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還僅僅只是停留在利用計算機進行簡單的編寫,信息采集還是多為手工進行。檔案的研究工作進行的比較少,特別是對已經鑒定過了科技成果檔案,并沒有及時的跟進信息采集。這樣不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廣與利用。
(三)科技檔案成功轉化的相關制度不夠健全
目前我國一些農業科技檔案部門“重保管”“輕利用”的特點仍然存在,認為檔案機構只是像圖書館一樣的做好資料的保管就算完成任務了,并沒有認識到檔案利用的重要性。這樣使檔案館的哪些科技成果轉化成為了一些可有可無的事。這是對科技資源巨大的浪費。農業科技檔案機構工作的被動型較強,檔案管理與科研機構以及使用者缺乏聯系,一些有價值的檔案無法進入到農業科技檔案部門,所以不能很好的包裝檔案的完整性。
(四)相關人員對農業科技檔案的價值沒有足夠認識
由于一些單位的領導對檔案缺乏重視,主要是由一些學歷相對較低,年齡相對較大的成員來安排工作。但是現在對于檔案管理人員的要求已經比以前高了很多,要求對農業科技檔案人員對農業專業知識、計算機、網絡、英語、管理學等等都要有一定的涉獵。另外由于對檔案工作不重視,經費不足等客觀原因。也導致了相關管理人員沒有機會接受培訓,思想觀念老化,知識結構無法跟上。這樣也嚴重的影響了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
三、對于如何加強農業科技檔案利用的建議
(一)加強規范化管理,為農業科技檔案的利用奠定基礎
農業科技檔案的價值是通過開發利用其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來實現的,檔案的質量對開發和利用影響非常大。檔案部門要保證其完整性,所以要建立健全的管理規范,要將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等程序分到應有的人去管理。科技檔案工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列入研究課題、科研計劃等工作中去。科研單位應該將所有的材料進行歸檔,材料收集整理后交給有關職能部門統一管理,以保障檔案的完整、系統和有效利用。與此同時,科研單位也要對歸檔的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考核,作為以后晉升、授獎等榮譽的重要考核條件。實現檔案的規范化管理,確保檔案的質量,為開發利用打好基礎。目前,園藝檔案室保存的農業科技、文書、財會、聲像、書稿等各種門類檔案達5000余卷。2000年以來,各類檔案的歸檔率達98%以上,檔案的齊全完整達到99%以上。同時,中心還系統保存了大量有價值的報刊、圖書和農業資料。
(二)利用農業科技檔案,必須注重實效
首先要明確服務的方向,端正服務的態度。在現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農業科技檔案要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適應改革開放的形式。主動了解農業科技生產與管理工作對農業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的實際需求,滿足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其次加強檔案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我國頒布了《檔案法》《專利法》等法律法規為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科技成果的轉化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隨著科技體制改革和科研手段的日益發展,農業科研工作出現了課題寫作的多樣化、學術交流多元化。因此,要正確處理新形勢下農業科技檔案的開發利用中公開與保密的關系,采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保證農業科技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的安全運行,要保護國家利用的前提下,進行農業科技檔案的成果推廣、實現農業科技信息資源共享,促進農業的發展。近年來我所通過省級以上審定品種34個,其中國家審(鑒定)4個;出版專著8部,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或學術會議上發表交流論文312篇;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一千多萬多畝,創社會效益3億多元。
例如:本地區某農戶承包100畝耕地,在選擇施肥方案時,得知我們有土壤肥力檔案和土壤測速儀器,在我們的指導下,利用土壤肥力檔案和土壤測速儀器,確定了施肥方案,每畝節約化肥投資20元,而且創造了單產550公斤的好成績。
(三)充分利用檔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長期以來,因為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科研單位普遍是重科研,輕推廣。一項研究工作一旦結束,檔案就放到檔案柜,無人問津,很少有人去研究這項成果如何去利用,導致大量的科研成果永久的積壓,有關資料表明我國農業科技檔案的轉化率僅僅只是20%30%。為了實現科技成果貢獻率達到50%以致更高,首先要積極應到科技成果研制者轉變觀念,更加重視成果的轉化,堅持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堅持科研源于生產,成果服務生產,發展依賴生產,科研要以經濟建設,服務經濟建設為中心。其次,檔案管理人員要參與科技成果的轉化,組織農業科技檔案信息的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交流,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例如借閱、復制、科技咨詢等等服務,加強科技檔案的成果轉化,將其充分利用。我所每年推廣柑橘、獼猴桃等果樹優質新品種10萬畝,創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0億元以上。湖南省園藝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企業―湖南格瑞園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具有城市園林綠化二級資質,先后承建綠化工程200余處,總面積達68萬平方米,工程交驗合格率達100%。
(四)加強檔案信息網絡建設,促進檔案開發
信息化是工業化與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作為農業科技檔案開發工作更應該如此,加快采用信息技術,開發科技檔案信息資源。同時加強信息化法制建設,強化信息網絡的安全保障體系。不但要保證科技檔案所有者的權益,而且也是為了科技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檔案部門應該注意科技檔案信息必須經過加工之后才能放到網上交流;建立農業科技檔案信息服務中心,把有關單位、人員聯合起來形成網絡,增加信息交流,這樣更加有利于農業科技檔案的利用。不斷拓展檔案工作服務對象,擴大檔案工作的影響,加快農業科技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目前我所檔案網站上載開放檔案目錄10多萬條,檔案網站保持了較高的點擊率。
(五)培養優質的管理隊伍,強化管理人員建設
通過講解檔案管理基本知識,了解檔案工作的重要意義,了解自己在檔案管理上的責任和義務、全面開展農業科技檔案連著你、我、他的主人翁意識教育活動。在加強《檔案法》宣傳教育的同時,重視檔案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每年堅持對專兼職檔案員進行檔案業務知識培訓。各農業單位的辦公室作為檔案工作管理部門,帶頭認真學習檔案法律、法規,檔案管理知識,虛心吸取其他單位經驗,全力支持、配合專職檔案員抓好檔案工作,很好的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農業的科技化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推廣自主科技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新熱點。但是目前我國農業檔案科技的成果轉化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相關的制度不夠健全,與農業科研機構缺乏聯系等等的問題。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了研究成果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農業科技檔案部分只有加強相關法規與制度的建立,加強農業科研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廣泛的將信息化與數字化應用在檔案管理的技術之中、增加農業科研與應用推廣工作的密切配合。這樣就可以更好的促進提高農業檔案科技成果的轉化。
參考文獻:
[1]張偉.發揮農業科技檔案在生產中的作用[J].吉林農業,2011(2):1
[2]許正春.新時期強化農業科研檔案管理的對策探討[J].福建農業科技,2005(6):7778
[3]王濤.加強農業科研檔案管理思考[J]山西檔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