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8 12:17: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租賃準則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字:會計準則租賃上市公司
一、租賃準則實施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在融資租賃情況下,租賃準則規定承租人應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兩者的差額記錄為未確認融資費用。新舊租賃租賃準則的最大區別在于用公允價值替代賬面價值。采用公允價值進行會計計量,減少了上市公司在執行會計準則時的選擇余地。未確認融資費用可以在租賃期內按照實際利率法進行分攤。原租賃準則規定除了采用實際利率法之外,還可以采用直線法和年數總和法對未確認融資費用進行攤銷。用實際利率法對未確認融資費用進行攤銷,符合資金時間價值的原理。同時,租賃準則對攤銷方法的單一規定,避免了承租人利用不同的攤銷方法人為調節利潤的行為。而在租賃活動過程中承租人發生的、可直接歸屬于租賃項目的初始直接費用,如印花稅、傭金、律師費、差旅費等,應當記入租賃資產的價值,初始直接費用資本化,能夠從承租人角度反映企業租賃資產的真實價值。同時,由于融資租入的資產要在較長的時期內為承租企業所使用,為取得這種資產所耗費的費用理應在融資租賃期限內攤銷。
此外,租賃準則還規定承租人應當采用與自有固定資產相一致的折舊政策計提租賃資產折舊。同時規定,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能夠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折舊年限為租賃資產的可使用年限;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能夠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折舊年限為租賃期與租賃資產的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者。這種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上市公司通過對租賃資產采用不合理的折舊政策與折舊年限來調節利潤的現象。如果上市公司作為出租人,其租賃收入的會計處理更為嚴格,與舊準則將初始直接費用作為當期費用處理相比更為科學。另外,新租賃準則的方法對未實現收益的分配更為合理,避免了出租人利用不同的分配方法人為調節利潤的行為。
二、上市公司在執行租賃準則面臨的技術性問題
1.融資租賃的第二條判定標準:“……所訂立的購買價款預計遠低于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边@里的“遠低于”,一般是指購價低于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的5%(含5%)。
2.融資租賃的第三條判定標準:“……租賃期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蓖ǔ樽赓U期占租賃開始日尚可使用年限的75%以上(含75%),但是如果租賃資產在開始租賃前已使用年限超過該資產全新時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超過75%),則該條標準不適用。
3.融資租賃的第四條判定標準:“……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幾乎相當于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幾乎相當于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通常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占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90%以上(含90%),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占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90%以上(含90%)。但是如果租賃資產在開始租賃前已使用年限超過該資產全時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超過75%),則該條標準不適用。
4.作為承租人的上市公司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認當期的融資費用時,應根據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不同,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對未確認融資費用進行分攤:①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作為入賬價值,且以出租人租賃內含利率為折現率,此時應以出租人租賃內含利率作為分攤率;②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作為入賬價值,且以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為折現率,此時應以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分攤率;③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作為入賬價值,且以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為折現率,此時應以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作為分攤率;④租賃資產以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入賬價值,應當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融資費用分攤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于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折現率。
5.如果未擔保余值減少或已確認損失的未擔保余值得以恢復,出租人應重新計算的租賃內含利率,并根據重新計算的租賃內含利率確認后期的融資收入。這里重新計算的租賃內含利率是指在未擔保余值調整日,使后期租賃收款額(包括擔保余值)的現值與未擔保余值的現值之和等于租賃投資凈額的折現率。
關鍵詞:跨期攤提費用會計新變化
一、待攤費用在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處理
(一)按新準則規定,“待攤費用”科目中一些內容已不在該科目中核算。
1.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2.固定資產修理費。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不再采用待攤或預提方式,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生產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預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超過一年以上攤銷的固定資產租賃費用,應在“長期待攤費用”賬戶核算。
4.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采用一次轉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
采用其他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在用)”,貸記“周轉材料(在庫)”;攤銷時應按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
(二)除上述幾項業務外,還有一些需要在“待攤費用”科目中核算的業務。
比如: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和一次交納印花稅額較大需分攤的數額等。但是新的會計科目表中,刪去了“待攤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也刪去了“待攤費用”項目。這幾項業務如何處理,有幾種觀點。
觀點一、一次記入損益
這種觀點認為,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負擔的攤銷期在一年以內(包括一年)的費用,支出發生時一次計入損益與分期攤銷計入損益對全年的損益影響是一樣的。但這里認為,這樣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沒有嚴格劃分費用的受益期間,不能正確計算各個會計期間的成本和盈虧,不能體現“誰受益,誰負擔費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報刊雜志費,是不能計入2007年損益的。
觀點二、設置“待攤費用”科目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并會計科目。因此,企業如有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等業務,可以增設“待攤費用”科目。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資產”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業10月份通過銀行預付第4季度保險費12600元。其中基本生產車間6900元,輔助生產車間1800元,企業行政管理部門2700元,專設的銷售機構1200元。
支付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待攤費用—預付保險費12600
貸:銀行存款12600
10月份該企業要編制待攤費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據待攤費用分配表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制造費用—保險費2900
管理費用—保險費900
營業費用—保險費400
貸:待攤費用—待攤保險費4200
該企業11、12月份再做與10月份相同的會計分錄即可。
觀點三、不增設“待攤費用”科目
企業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時,在“預付賬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項目中反映。
二、預提費用在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處理
(一)按照新準則,預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預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準則,企業預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應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預提利息時,借記“財務費用”,貸記“應付利息”;支付利息時,借記“應付利息”,貸記“銀行存款”。
2.預付固定資產租金。按照新準則,企業應付租入固定資產租金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
【例2】甲公司從2007年1月1日起,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管理用辦公設備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應付租金。甲公司的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1)1月31日計提應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租金:
借:管理費用8000
貸:其他應付款8000
2月底會計處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費用8000
其他應付款16000
貸:銀行存款24000
(二)除上述兩項業務外,還有一些業務需要在“預提費用”科目核算。
比如:預提保險費等。但是新的會計科目表中,刪去了“預提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也刪去了“預提費用”項目。這幾項業務如何處理,也有幾種觀點。
觀點一、一次記入損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險費,全部計入6月份的成本費用中。筆者認為,這樣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
觀點二、設置“預提費用”科目
核算時,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負債”中反映。
觀點三、不增設“預提費用”科目
【關鍵詞】融資 決策 機會成本
一、機會成本的內涵
要深刻地理解機會成本的概念必須從三個方面入手:(1)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于決策者的機會;(2)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3)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有限條件下,當把一定資源用于某種產品生產時,所放棄的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機會成本是由選擇產生的,一種經濟資源往往具有多樣用途,選擇了一種用途,必然要喪失另一種用途的機會,后者可能帶來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機會成本(訾建章,2012)。在進行經濟管理決策時,力求將機會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圍,是經濟行為方式中最重要的準則之一。
二、機會成本對融資決策的影響
1.機會成本對短期融資決策的影響。在短期融資方式中,機會成本往往會對管理者的決策產生直接影響,如商業信用和票據貼現。商業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預收貨款而形成的企業的借款關系。它是商品交換時由于資金流、實物流在空間、時間上的分離而產生的直接信用行為,屬于自然性融資。商業信用有很多優點,如靈活、簡便、及時、成本低,其缺點主要表現在如果放棄現金折扣時,其機會成本較高。
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折扣率÷(1-折扣率)×360÷(信用期-折扣期)
如債僅人為了鼓勵企業盡早付款,給予企業(2/10,N/30)的信用條件,假如企業應付賬款為10萬元,如果企業放棄10天內付款享受2%的現金折扣機會,相當于該企業愿意以承擔36.73%的年利率的高額代價來融通9.8萬元資金20天的使用權,由此可見,企業放棄現金折扣的資金成本是較高的,企業是否應該放棄現金折扣也是決策者需要面臨的問題,決策者可以與其他短期資本籌措方式相比較,如果其他方式的融資成本高于這個機會成本水平,就不應放棄這一現金折扣。另外,如票據貼現,是指企業將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提前轉讓,以達到融通資金的目的。銀行通常會對企業的貼現行為按一定的貼現率收到一定的貼息。通常,貼現率會低于銀行貸款利率,所以票據貼現是優于銀行借款的短期融資方式。貼現時的機會成本通常按下式來計算:匯票到期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匯票期限÷360);貼現息=匯票到期值×貼現率×貼現期÷360;貼現實收金額=匯票到期值-貼現息;貼現的機會成本=(貼現息÷貼現實收金額)×360÷貼現期。
如3月1日A企業向B企業購進原材料一批,總價10萬元,合同約定雙方以年利率8%、期限6個月的附息銀行承況匯票結算。B企業因急需現金,于7月1日持票向銀行申請貼現,貼現率為6%,則:匯票到期值=100 000×(1+8%×180÷360)=104 000(元);貼現息=104 000×6%×60÷360=1 040(元);貼現實收金額=104 000-1 040=102 960(元);貼現的機會成本=(1 040÷102 960)×(360÷60)=6.06%。如果決策者此時可以以低于貼現機會成本的融資方式籌措到短期資金,可以放棄貼現的決策。
實務工作中還有其他進行短期融資決策的案例,如某企業擁有已持有兩年的票面價值400萬、年利率2.8%的三年持有至到期國債,在第二年年末企業發生資金周轉困難,現有兩種方案可供企業選擇,方案一,向銀行申請為期一年的貸款400萬,年利率6%,繼續將國債持有至到期;方案二,將已持有兩年的國債以422.4萬元的價格出售以解燃眉之急。假設國債轉讓收益免稅,所得稅稅率25%,市場平均回報率和銀行貸款利率相等。
像這樣的一個看似簡單的管理決策方案,有時候也會令決策者感到無從下手。如果這個問題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考慮,就會變得比較清晰?,F在管理者無非面臨兩種選擇,不賣國債或賣國債,方案一為不賣,方案二為賣,我們只需比較兩者中誰的機會成本小,就可以作出選擇。因為前提條件假設國債轉讓收益免稅,則不賣國債的機會成本=422.4-400=22.4(萬元),該機會成本出現在第二年年末,賣國債的機會成本=[33.6-400×6%×(1-25%)]÷(1+6%)=14.7(萬元)。在計算賣國債的機會成本中,有兩個問題值得財務管理者關注:一個是銀行利息可以產生抵稅效應,另外一個是該機會成本出現在第三年年末,如果要與前者進行比較,需要以市場回報率折現到第二年年末同一時點進行,通過比較,很顯然,管理層應該選擇第二種融資方案。
2.機會成本對長期融資決策的影響。機會成本對長期融資決策的影響往往不是直接的,它常常潛藏在一些隱性成本之中,但同樣應該引起管理層的足夠重視。我們以融資租賃與銀行貸款這兩種融資方式為例來進行比較說明。融資租賃是由出租人、承租人、供應商共同組成的一種租賃方式。融資租賃有直接租賃、售后租回、杠桿租賃等幾種主要形式。以最簡單的直接租賃為例,直接租賃是指由出租人在資本市場上籌集資本,并向設備制造商支付貨款后取得資產,然后直接出租給承租人的一種租賃方式。由于出租人的資金有可能是從銀行借貸來的,出租人要求的最低報酬率一定會高于銀行貸款利率水平,否則出租人無利可圖,即便是出租人自有資金足夠充足,那么出租人也會要求租賃最低報酬率高于市場平均回報率,因為市場平均回報率可視為出租人行使租賃業務的機會成本,否則出租人行使這項業務便失去了意義,因此融資租賃的名義利率往往會高于銀行貸款利率,決策者往往會選擇銀行貸款而不選擇融資租賃。下面我們從中小企業的角度來說明兩種銀行貸款方式下的機會成本。
(1)中小企業融資比較困難,而銀行往往對中小企業設定苛刻的限制性條款,手續繁雜,且有隱性成本支出,使中小企業可望而不可及;而融資租賃公司主要關注租賃項目的效益,而不是企業的綜合效益,對企業信用狀況的審查也僅限于項目本身,一般不需要第三方擔保。
(2)融資租賃在稅收上有獨特的好處,它可以獲得資產折舊以及支付的租金利息產生的雙重抵稅效應。另外,稅法規定融資租賃按租賃物法定折舊期限與租賃期限孰短原則確定實際折舊期限,可以加速租賃物的折舊,享受延遲納稅的好處,從而獲取資金時間價值。而銀行貸款利息雖也能產生抵稅效應,但相對于融資租賃而言,抵稅效應力度遠遠不及。
(3)融資租賃將融資和采購兩個程序合二為一,企業可以不付或先付很少的資金就能得到資產使用權,因此可以減少項目推進時間,從而提高項目的運行效率,這樣就可以使企業早投入,早產出,搶先抓住發展機遇,提高市場占有率。此外,租賃設備的手續通常比正常貿易簡便、快捷,而且管理程序簡單,尤其是進口項目,租賃公司可代簽進口合同,可大大地縮短進口時間,通常租賃公司進口設備只需要l~2個月。
(4)租金的支付可在設備的使用壽命內分期攤付,而不是一次償還,減少了一次性資金的投入;由于租賃期限一般都比較長,而租金通常又是定期等額支付的,當物價處于上升階段時,租金的成本實質上是在不斷下降。也就是說,租賃可部分地抵御通貨膨脹所造成的影響,在租賃期滿,承租方可以轉移資產貶值的風險,這是銀行貸款融資并購買設備可能要承擔設備貶值的風險所不能比擬的。
(5)融資租賃還租形式靈活,它可以根據企業收入的分布情況確定租賃期限和付租次數,企業也可以根據租金還款計劃靈活安排資金的使用,而銀行貸款穩定性差,在央行收緊銀根的時候或續貸時,會造成企業短期的現金流急速緊張。
(6)銀行貸款的實際利率比名義比率要高,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銀行的限制性條款,如存貸比的要求,實質上減少了企業實際可以獲得的貸款額度。二是因為企業在還款前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實際上變向地縮短了企業使用資金的期限。以下筆者再通過案例進行定量分析:M公司需購置一印刷設備進行生產,設備總價460萬元,資金缺口370萬元,購置后前3年每年因此增加銷售收入200萬元。印刷設備,按照規定,法定折舊期為10年,所得稅稅率25%?,F有兩種融資方式如下所示:
A.貸款購置:貸款利率6%,還貸期限3年,分3次于年末償還。等額還本,余額計息。設備總價款460萬元,假設設備殘值為零,設備使用期內,按直線法計提折,年折舊額46萬元。
B.融資租賃購置:先首付90萬元,獲得設備使用權,融資總額370萬元,租期3年,名義利率6.5%,租金總額442.12萬元,還租期36期,每月月末等額支付租金12.281 9萬元,手續費按融資額的3%一次性收取11.1萬元,另需支付設備三年保險費共計1.99萬元(交保險公司)以及公證費0.55萬元,保險費及公證費于期初一次性支付。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融資租賃應視為自有設備一樣計提折舊,設備可以按租賃期限與法定折舊期熟短原則確定折舊期,但最短不少于3年,因而本例折舊期確定為3年,按照直線法,年折舊額為153.33萬元。
現在通過計算比較一下M公司采取銀行貸款和融資租賃兩種方式下購買設備產生的現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假定實際設備使用期內的資金價值按貸款利率6%折現。
由于每月月末等額支付租金12.281 9萬元,則有12.281 9×(P/A,i,36)=370萬元,通過EXCEL計算查表,i=1%,這個是融資租賃購置設備的實際月利率,上表中租賃購置下利息和償還本金是根據實際利率法計算出來的。通過對兩種融資的現金流量的比較,得到如下結論:
(1)雖然從表面上融資租賃公司收取的名義利率高于貸款利率0.5%,但從二者的凈現金流凈額來比較,租賃購置明顯優于銀行貸款。融資租賃購置下的折現后凈現金流量合計146.73萬元,扣除還需期初支付的手續費,保險費及公證費等合計13.65萬元,凈現金流入凈額為133.08萬元,比貸款購置下凈現金流入凈額71.77萬元高出61.31萬元,究其原因,主要是租賃在還款期內享有的節稅效應明顯好于貸款,同時,銀行貸款的償還本息的方式同樣會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
(2)融資租賃的種種好處所獲取的收益可視為選擇銀行貸款的機會成本,而這個機會成本對決策者來說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實務工作中,管理者應該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則來幫助自己科學決策。
(作者為碩士、會計師)
參考文獻
[1] 夏樂書.資本運營理論與實務[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2] 王家勝.西方經濟學[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3.
[3] 張中秀.稅務籌劃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 中小會計師事務所 中小企業 審計運用
一、風險導向審計運用不足的原因
(一)從風險導向審計方面
1、審計資源偏離高風險審計領域
控制風險導向審計將審計資源的重點分配于客戶內部控制薄弱環節,經營風險導向審計將審計資源的重點分配于客戶的商業經營高風險領域。可見,兩種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均未重點關注管理舞弊,成為實現揭示管理舞弊審計目標的一大缺陷。
2、控制風險導向審計理論假設缺陷
如一個單位建有完善的內部控制,并能夠得到有效運行,則該單位在經濟活動中和財務報表編制中進行欺詐舞弊的機會就會減少;反之,財務報表的可靠性就低。
3、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制度不夠完善
在我國,一系列法律的出臺對規范注冊會計師的執業環境,加強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關于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的規定仍比較空洞,尤其是關于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規定得較少,概念含糊。
4、審計準則滯后
我國目前的審計準則所作出的規定仍停留在控制風險導向審計的模式上,采用的指導思想是“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的審計風險模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風險導向審計的發展和推廣。
(二)從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方面
1、會計師事務所逐利行為。會計師事務所與普通企業一樣,都是一種逐利性組織,他們也會根據外界調節其行為,以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
2、信息技術使用不足。我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既缺乏精通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又無財力建立相應的行業數據庫平臺,制約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技術的使用。
3、客戶的流失對事務所的影響。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沒有品牌優勢,只有通過提高服務質量來贏得客戶?,F在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導致一部分客戶流失,使得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變得十分謹慎。
二、風險導向審計在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運用案例
(一)深圳華發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
實際操作分析本案例選擇深圳華發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的資料,由于與審計相關的部分資料涉及商業秘密并沒有公開,所以資料并不全面。
公司名稱:深圳華發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簡稱:*ST華發A、*ST華發B
(二)戰略分析
1、行業狀況、法律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004年4月28日公告: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公司所有者或者管理者面對如此壓力,2005年度虛增利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本年度的審計重點是審計其是否有虛增利潤的情況。
2、被審計單位經營情況。本年度深圳地區電力及能源緊張,公司為保障正常生產購置并租用發電機自行發電,導致生產成本提高;受銀行政策調整及公司連續兩年虧損的影響,銀行對本公司收緊貸款,生產資金壓力大增;為實現 2005年扭虧為盈的目標,公司董事會于 3月份調整了經營班子。經過第二季度的一系列調整后,下半年公司全面進入扭虧階段,最終 2005年度公司實現凈利潤 662.23萬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3、完善了內部管理。由于本年度的審計重點是防止其虛增利潤,公司財務報表顯示 2005年度的凈利潤為 662萬元,而租賃利潤卻高達 1,693萬元,所以應特別重點關注物業租賃業務情況,是否存在虛假租賃、租金過高和提前確認租金收入等情況。
4、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經營風險。公司未來幾年的主要產品是電路板和注塑件,應重點關注公司現有技術及設備能否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關注國內外生產電路板和注塑件的公司是否會對公司的經營造成影響以及影響的程度。公司新年度生產資金主要以自有資金為主,適當增加銀行貸款,暫無其他融資計劃。為應對市場變化,公司將會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逐步向應用于平板電視、汽車電子、通訊產品、數碼相機等的產品方向過渡。
(三)環節分析及剩余風險決定
1、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在審計過程中應當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層次以及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與披露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這里只以關聯方為例。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情況:公司名稱:深圳市華發物業租賃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實際投資額:60萬元;投資比例:60%;主營業務:物業租賃及管理。眾所周知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以及大股東占用資產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所以此點也需要特別注意。
2、確定重要性水平。根據重要性水平的確認原則,取計算結果的最小值為會計報表的重要性水平,然后將重要性水平重點分配給風險較大的幾個賬戶并隨著審計工作的進程評估對重要性水平的判斷是否仍然適用。
3、編制審計計劃編制審計計劃,主要的內容有: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審計風險初步評價、重要性標準、審計策略(包括重點審計領域以及其他關注事項)、審計時間表以及人員安排、審計實施前準備工作等。
4、審計報告階段。如果審計后確認:被審計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準則及有關規定;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會計報表內容完整,表達清楚,無重要遺漏;報表項目的分類和編制方法符合規定要求,審計風險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就可以出具無保留意見。
三、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許多會計師事務所培訓經費投入不足,培訓層次較低,加之我國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面向市場的培訓機制,后續教育的機會和渠道較少,使得目前的注冊會計師獲得新的知識和提供新服務的能力十分有限。在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實質性測試階段要運用分析性測試程序作為主要的獲取審計證據的手段,必然要求注冊會計師具有較高的素質,注冊會計師需要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運用分析性測試程序,尋求數據間的內存關系來構建模型。大多數程序是以數理統計的廣泛運用為前提的,在要求依據數理統計估算可出可接受的風險水平時,應具有相應規模的審計證據。而目前還有相當多的注冊會計師不具備運用數理統計方法的能力,這成為妨礙分析性程序成為實質性測試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陳毓圭.對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由來及其發展的認識.會計研究,2004.
論文關鍵詞: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盈余管理;會計政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房地產用于對外出租或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為了更好的規范這類業務的核算,財政部于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增加了投資性房地產準則,對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計量和轉換作出了全面的規定,并將公允價值引入到后續計量之中。公允價值有利于增強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有利于信息使用者進行決策。但由于我國資本市場尚不完善,許多商品難以獲得公允的交易價格,并且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選擇余地大,估值技術和估值模型仍有諸多欠缺,這為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1 投資性房地產盈余管理的空間分析
由于準則規定在成本模式下,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和《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對已出租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權進行計量,計提折舊或攤銷。因此,投資性房地產盈余管理的空間主要集中在公允價值后續計量模式中。
1.1 利用后續計量模式的可選擇性進行盈余管理
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并且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計入當期損益。由于近年來房地產價格呈現總體上升的趨勢,企業所持有的房地產賬面價值往往低于市場價值。對于坐落于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區的房地產,通常具有活躍的交易市場,因此,這些房地產滿足使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條件。雖然準則規定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應按會計政策變更處理,轉換無法立即產生收益,但企業在以后各期卻可能由于這種會計政策的選擇獲益。一方面轉換可以增加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同時增加企業的資產和所有者權益,降低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降低了企業的財務風險,有利于企業進行融資,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實施并購重組。轉換相當于因為資產的重估增值而調整賬面價值,而這在歷史成本計量原則下一般是禁止的。另一方面轉換后的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折舊,減少了企業每期的費用,同時在房地產價格上漲的條件下,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增加能在當期確認為收益,這都有利于增加企業的利潤。并且,由于稅法不將資產重估增值的收益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對于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的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權也一律需要計提折舊或攤銷,因此,在目前的條件下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不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也不會使企業失去折舊的“稅盾”作用。
1.2 利用資產類別的轉換進行盈余管理
準則規定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于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于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企業可以與關聯方簽訂租賃合同,將閑置的房地產從原先的固定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核算。同時,如果滿足準則中的相關規定,便可以使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同時,企業可以將原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轉換時轉回,從而規避了《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損失》中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不得轉回的規定。準則還規定,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其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可以在適當的時間解除與關聯方簽訂的租賃合同,重新計提折舊,并將轉換時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當期損益。這樣通過兩次轉換,企業在轉換期間內減少了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獲得了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收益,同時增加了資產的賬面價值,從而達到粉飾報表的目的。
1.3 利用公允價值計量方法的不同進行盈余管理
根據準則的規定,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該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這表明公允價值首先應該從公開市場報價中取得。當無法從公開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時,可以使用估值技術取得公允價值。但由于我國市場經濟起步較晚,市場機制尚不完善,房地產市場尚不成熟,公開報價不易獲得,并且由于存在大量的投機行為,公開報價也未必是公允的價格。因此,上市公司目前更傾向于使用資產評估機構或房地產評估機構的評估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其次是通過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獲取公允價值。現行準則中,沒有對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作出明確適當的規定,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對經營業績有利或能夠達到特定目的的方法。估值模型本身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容易受到主觀判斷的影響,但準則對于估值模型的選擇和關鍵參數的設定缺乏必要指導和規定。企業還可能選擇關聯方資產評估機構進行房地產評估,出具對自身有利的資產評估報告。這都給企業進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空間,使企業可以通過操縱公允價值滿足自身利益,降低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損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2 投資性房地產盈余管理的實例解析 1 世茂股份的盈余管理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的上市公司。2009年6月30日,世茂股份臨時股東大會通過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政策變更的決議,公司根據準則規定進行了追溯調整,導致增加2009年度利潤總額408萬元,其中因不計提折舊增加2009年度利潤總額102萬元,因公允價值變動增加利潤總額306萬元,增加投資性房地產1317萬元,增加留存收益987萬元。當年下半年,因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1.61億元,約占當年利潤總額的54.51%。2010年,世茂股份因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4.26億元,約占當年利潤總額的31.14%。然而,該公司并未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進行會計政策變更的原因。世茂股份租售并舉的經營模式導致該企業擁有大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且其商業地產主要坐落于北京、上海等地區,市場交易活躍,這給使用公允價值模式提供了必要條件。2009年全國范圍內房地產價格普遍高企,發達地區漲幅尤為明顯。世茂股份在此時進行會計政策變更,公允價值的大幅變動直接導致了當年及此后一年的利潤大幅增加,相對于其他采用成本模式的房地產企業而言,業績更加“漂亮”。并且,由于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凈利潤暫不得用于利潤分配,上市公司無需擔心這部分并無實際現金流入的利潤將增加企業利潤分配的負擔。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企業使用公允價值模式的憂慮。 2 海南航空的盈余管理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航空運輸的上市公司。2009年12月14日,海南航空董事會通過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政策變更的決議,根據準則規定進行了追溯調整,導致2008年合并報表層面投資性房地產增加447萬元,減少營業成本442萬元,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807萬元,最終減少凈虧損999萬元。2009年合并報表層面投資性房地產增加投資性房地產6.8億元,減少營業成本1902萬元,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9億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變更直接導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由-1.14億元變為3.34億元。通過會計政策的變更,海南航空的累計虧損減少了4.52億元。2010年,該公司因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3.48億元,約占當年利潤總額的7.96%。2009年,海南的房地產價格漲幅明顯。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文件,海南國際旅游島正式獲批,此舉更是推動了房地產價格的又一輪上漲。海南航空的投資性房地產主要位于北京,三亞以及博鰲,受益于這輪漲價,其房地產的市場價值已經遠遠高出賬面價值。海南航空此次的變更在當期就產生了巨大的效果,直接使公司扭虧為盈,并且在第二年給公司帶來了近8%的利潤總額,效果十分明顯。
3 投資性房地產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1 重新規定后續計量模式的使用范圍
現行準則以能否持續可靠取得公允價值為依據進行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的選擇,并且企業對所有投資性房地產只能采用同一種后續計量模式。對于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或建筑物,企業獲得的是租金收入,與該項資產的市場價值并無太大的聯系。通常在合同簽訂時已載明租賃期間承租方支付的費用,且出租房并無租賃到期時將其轉讓的意圖。因此,對于這類資產使用成本模式即可。并且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折舊或攤銷,企業只有營業收入,卻沒有營業成本,收入費用在邏輯上不配比,違背了基本的會計原則。而對于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士地使用權,由于企業持有的目的是待其增值后進行轉讓,需要及時了解資產的市場價值,掌握充分的信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外出售,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有必要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準則可以規定企業應根據投資性房地產的業務類型選擇后續計量模式,且企業可以區別不同的投資性房地產同時使用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 2 增加不同類別資產二次轉換的限制條件
為了防止企業利用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重分類操縱利潤和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盈余管理,《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對于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重分類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由于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首先在金融工具領域得到廣泛使用,其準則制定相對較為完善。因此,投資性房地產準則可以借鑒金融工具準則,規定企業將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且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因持有目的改變,轉換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在本會計年度及以后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內不得再次轉換為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同時對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狀況導致可以轉換的例外條件作出規定。這樣即截斷了企業利用資產類別的轉換進行盈余管理的道路,又可以保護企業必要而合法的利益。 3 加強投資性房地產的信息披露
論文關鍵詞: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盈余管理;會計政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房地產用于對外出租或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為了更好的規范這類業務的核算,財政部于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增加了投資性房地產準則,對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計量和轉換作出了全面的規定,并將公允價值引入到后續計量之中。公允價值有利于增強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有利于信息使用者進行決策。但由于我國資本市場尚不完善,許多商品難以獲得公允的交易價格,并且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選擇余地大,估值技術和估值模型仍有諸多欠缺,這為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1 投資性房地產盈余管理的空間分析
由于準則規定在成本模式下,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和《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對已出租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權進行計量,計提折舊或攤銷。因此,投資性房地產盈余管理的空間主要集中在公允價值后續計量模式中。
1.1 利用后續計量模式的可選擇性進行盈余管理
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并且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計入當期損益。由于近年來房地產價格呈現總體上升的趨勢,企業所持有的房地產賬面價值往往低于市場價值。對于坐落于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區的房地產,通常具有活躍的交易市場,因此,這些房地產滿足使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條件。雖然準則規定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應按會計政策變更處理,轉換無法立即產生收益,但企業在以后各期卻可能由于這種會計政策的選擇獲益。一方面轉換可以增加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同時增加企業的資產和所有者權益,降低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降低了企業的財務風險,有利于企業進行融資,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實施并購重組。轉換相當于因為資產的重估增值而調整賬面價值,而這在歷史成本計量原則下一般是禁止的。另一方面轉換后的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折舊,減少了企業每期的費用,同時在房地產價格上漲的條件下,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增加能在當期確認為收益,這都有利于增加企業的利潤。并且,由于稅法不將資產重估增值的收益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對于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的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權也一律需要計提折舊或攤銷,因此,在目前的條件下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不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也不會使企業失去折舊的“稅盾”作用。
1.2 利用資產類別的轉換進行盈余管理
準則規定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于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于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企業可以與關聯方簽訂租賃合同,將閑置的房地產從原先的固定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核算。同時,如果滿足準則中的相關規定,便可以使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同時,企業可以將原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轉換時轉回,從而規避了《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損失》中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不得轉回的規定。準則還規定,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其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可以在適當的時間解除與關聯方簽訂的租賃合同,重新計提折舊,并將轉換時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當期損益。這樣通過兩次轉換,企業在轉換期間內減少了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獲得了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收益,同時增加了資產的賬面價值,從而達到粉飾報表的目的。
1.3 利用公允價值計量方法的不同進行盈余管理
根據準則的規定,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該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這表明公允價值首先應該從公開市場報價中取得。當無法從公開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時,可以使用估值技術取得公允價值。但由于我國市場經濟起步較晚,市場機制尚不完善,房地產市場尚不成熟,公開報價不易獲得,并且由于存在大量的投機行為,公開報價也未必是公允的價格。因此,上市公司目前更傾向于使用資產評估機構或房地產評估機構的評估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其次是通過參考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獲取公允價值?,F行準則中,沒有對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作出明確適當的規定,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對經營業績有利或能夠達到特定目的的方法。估值模型本身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容易受到主觀判斷的影響,但準則對于估值模型的選擇和關鍵參數的設定缺乏必要指導和規定。企業還可能選擇關聯方資產評估機構進行房地產評估,出具對自身有利的資產評估報告。這都給企業進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空間,使企業可以通過操縱公允價值滿足自身利益,降低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損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2 投資性房地產盈余管理的實例解析
2.1 世茂股份的盈余管理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的上市公司。2009年6月30日,世茂股份臨時股東大會通過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政策變更的決議,公司根據準則規定進行了追溯調整,導致增加2009年度利潤總額408萬元,其中因不計提折舊增加2009年度利潤總額102萬元,因公允價值變動增加利潤總額306萬元,增加投資性房地產1317萬元,增加留存收益987萬元。當年下半年,因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1.61億元,約占當年利潤總額的54.51%。2010年,世茂股份因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4.26億元,約占當年利潤總額的31.14%。然而,該公司并未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進行會計政策變更的原因。世茂股份租售并舉的經營模式導致該企業擁有大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且其商業地產主要坐落于北京、上海等地區,市場交易活躍,這給使用公允價值模式提供了必要條件。2009年全國范圍內房地產價格普遍高企,發達地區漲幅尤為明顯。世茂股份在此時進行會計政策變更,公允價值的大幅變動直接導致了當年及此后一年的利潤大幅增加,相對于其他采用成本模式的房地產企業而言,業績更加“漂亮”。并且,由于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凈利潤暫不得用于利潤分配,上市公司無需擔心這部分并無實際現金流入的利潤將增加企業利潤分配的負擔。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企業使用公允價值模式的憂慮。
2.2 海南航空的盈余管理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航空運輸的上市公司。2009年12月14日,海南航空董事會通過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政策變更的決議,根據準則規定進行了追溯調整,導致2008年合并報表層面投資性房地產增加447萬元,減少營業成本442萬元,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807萬元,最終減少凈虧損999萬元。2009年合并報表層面投資性房地產增加投資性房地產6.8億元,減少營業成本1902萬元,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9億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變更直接導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由-1.14億元變為3.34億元。通過會計政策的變更,海南航空的累計虧損減少了4.52億元。2010年,該公司因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3.48億元,約占當年利潤總額的7.96%。2009年,海南的房地產價格漲幅明顯。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文件,海南國際旅游島正式獲批,此舉更是推動了房地產價格的又一輪上漲。海南航空的投資性房地產主要位于北京,三亞以及博鰲,受益于這輪漲價,其房地產的市場價值已經遠遠高出賬面價值。海南航空此次的變更在當期就產生了巨大的效果,直接使公司扭虧為盈,并且在第二年給公司帶來了近8%的利潤總額,效果十分明顯。
3 投資性房地產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3.1 重新規定后續計量模式的使用范圍
現行準則以能否持續可靠取得公允價值為依據進行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的選擇,并且企業對所有投資性房地產只能采用同一種后續計量模式。對于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或建筑物,企業獲得的是租金收入,與該項資產的市場價值并無太大的聯系。通常在合同簽訂時已載明租賃期間承租方支付的費用,且出租房并無租賃到期時將其轉讓的意圖。因此,對于這類資產使用成本模式即可。并且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折舊或攤銷,企業只有營業收入,卻沒有營業成本,收入費用在邏輯上不配比,違背了基本的會計原則。而對于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士地使用權,由于企業持有的目的是待其增值后進行轉讓,需要及時了解資產的市場價值,掌握充分的信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外出售,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有必要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準則可以規定企業應根據投資性房地產的業務類型選擇后續計量模式,且企業可以區別不同的投資性房地產同時使用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
3.2 增加不同類別資產二次轉換的限制條件
為了防止企業利用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重分類操縱利潤和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盈余管理,《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對于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重分類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由于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首先在金融工具領域得到廣泛使用,其準則制定相對較為完善。因此,投資性房地產準則可以借鑒金融工具準則,規定企業將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且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因持有目的改變,轉換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在本會計年度及以后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內不得再次轉換為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同時對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狀況導致可以轉換的例外條件作出規定。這樣即截斷了企業利用資產類別的轉換進行盈余管理的道路,又可以保護企業必要而合法的利益。
3.3 加強投資性房地產的信息披露
萬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等領域,著有《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研究》、《租賃會計》等專著,其中《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研究》2006年獲得遼寧省政府頒發的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主編《成本會計學》、《成本管理》、《中級財務會計教程》等教材、工具書等40余部。近幾年先后在《會計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有關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等方面的學術論文80余篇,《解決企業社會成本問題探討》一文在2006年獲得大連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承擔教育部、財政部、遼寧省等有關部門的多項科研課題。曾到臺灣東吳大學、韓國中南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等多所學校進行學術交流,并在相關會議上宣讀學術論文,近幾年多次到香港大學講學。主持教育部、財政部、遼寧省等有關部門下達的多項科研課題,在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等領域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
萬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成本管理方向,2003年主持了財政部《企業成本管理》課題,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改革、成本管理的體系和方法等問題進行了詳盡的論述,該課題最后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作為財政部企業司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成本管理培訓的教材,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在成本管理中最為重要的是產品設計成本管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取勝,是大多數企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如果仍然采用降價等傳統的方法,在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會使企業處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企業應從戰略的高度,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地采取措施來降低成本。而產品設計成本是成本管理的源頭,在成本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產品成本組合中的70%~80%的成本,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已經固定下來,而在生產過程中采取措施進行降低的幅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加強產品設計成本的管理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企業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發,對產品設計成本的內容、方法等問題進行全面管理,才能取得較好的成本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