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49: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作履職要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加大宣傳力度,促進認識提高。首先要進一步加強對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力度,把人大代表工作納入街道黨工委總體工作思路,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街道人大代表工作,促進基層人大代表工作和代表聯絡室建設工作的開展。其次要就基層人大代表工作和代表聯絡室建設的宣傳制定宣傳計劃,確定宣傳重點,落實宣傳措施,形成宣傳人大工作和街道人大代表聯絡服務保障工作的長效機制,不斷增強干部、群眾的人大意識,增強代表的履職意識,提升社會各界對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的知曉度和認同感,進一步營造社區群眾尊重人大代表、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良好氛圍。
加大指導力度,促進能力提升。圍繞提高代表履職能力,促進代表主體作用發揮,加強對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工作的指導。著重突出五個“抓”:抓布置,及時下發區人大人事代表工委年度工作要點和閉會期間代表小組活動的通知,指導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制定好年度工作計劃,對聯絡室工作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抓交流,完善“例會”與“片會”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工作交流會議,及時通報工作情況,通過搭建交流平臺,促進聯絡室之間的工作交流和經驗借鑒。抓培訓,加強對人大代表聯絡室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進一步豐富培訓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增強培訓的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促進聯絡室工作不斷拓寬思路,創新理念,提高服務保障水平。抓研討,針對實踐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調查研究、學習考察和交流討論,來提高認識,形成共識。抓考核,推進街道層面考核工作,將人大代表聯絡室納入社區黨工委的科室年度考核之中;完善區人大層面考核工作,在已有考核內容中,重點突出人大代表聯絡室建設和閉會期間代表小組活動的開展情況。通過考核,對工作突出的聯絡室的建設情況要及時進行總結和宣傳。
加大落實力度,促進工作深化。從有利于為代表履職提供服務保障出發,聯絡室人員的工作要切實到位,保證活動時間、內容和效果落到實處。一是精心組織好閉會期間代表小組的活動,安排計劃要細化、深化,讓代表早知道、早準備,時間和內容安排上要便于代表履職,切實提高活動的實效性。二是注重宣傳代表在履職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先進事跡,起到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果,調動代表履職的積極性,促進代表積極依法履職。三是進一步探索、創新代表小組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把實踐當中成效明顯的活動規范起來,形成制度并進行充實、完善和提升,來進一步健全和規范聯絡室建設的各項制度規定,同時還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并完善相應的工作機制,采取措施,狠抓各項制度的落實,促進基層代表工作和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建設的細化和深化,使街道人大代表聯絡服務保障工作更能適應本區域的中心工作和形勢任務發展變化的要求。
加大探索力度,促進功能拓展。在嚴格準確把握好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職能定位的同時,積極探索和創新,進一步拓展聯絡室職責功能的內涵和外延。一是聯系代表工作要做到主動、深入,在代表定期聯系走訪自己所在選區選民的基礎上,適時突出重點,安排代表跨選區、跨單位視察調研,開闊視野。二是積極探索由聯絡室為代表聽取和收集社情民意,提供基礎服務的工作,即積極了解、把握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在讓代表全面知曉的同時,組織代表突出重點,開展調研視察等活動,為代表知情知政和依法履職提供保障。三是建立健全代表履職檔案信息系統,做到代表履職有章可循、有案可查,通過制度設計和工作安排促進代表增強履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作者系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績效審計是督促基層分支局落實上級局政策、提高履職水平的重要途徑外匯管理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具有公共管理和服務的屬性,肩負著維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和促進涉外經濟穩健發展的重要任務。新形勢對外匯局系統履行職責提出了新要求。過去內控注重對外匯局分支機構履行職責和業務辦理合法性、合規性的檢查,缺少對執行外匯管理政策效力和履職效果的評價。開展績效審計,對分支機構的工作業績、效率和效果進行綜合評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有利于督促外匯局分支機構認真落實國家的宏觀調控措施和外匯管理工作部署,確保外匯管理目標的實現,更加依法、科學、高效地履行職責,不斷增強公共管理與服務能力,確保外匯管理各項工作的高質量完成和外匯管理目標的實現。
績效審計是完善外匯管理系統內控制度的重要方式當前,人民銀行內審部門開展的外匯管理專項審計、紀檢監察部門開展的執法檢查以及外匯局內部開展的內控監督檢查依據的標準主要是現行的外匯管理內控制度和操作規程,對制度本身的規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當地的外匯管理工作實際等內容并不做評價。開展績效審計,能夠從內控體系是否健全、內控制度執行和風險防范是否到位、內控組織管理是否有效、內控監督檢查是否全面等方面對內控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內控制度不完善和薄弱的環節,減少因內控不完善造成的管理不夠規范、隨意性操作等內部風險,減少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作風拖沓等不良現象,進而有效提升外匯局的自我治理水平。
績效審計是推進“五個轉變”的重要保障“五個轉變”不僅是新形勢下對外匯管理理念和方式轉變的要求,也對外匯管理內控工作轉型即由合規性審計向績效型審計轉變提出了要求。目前,國家外管總局正推進外匯管理關鍵領域的改革,行政審核、事前監管的項目不斷減少,總量調控、事后管理的項目不斷增加,這對外匯局分支機構履行職責提出了新的挑戰。外匯管理內控工作不能僅局限于對分支機構業務辦理合規性的監督檢查上,更應注重分支機構在推進改革、轉變方式、促進平衡等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效果,切實解決好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開展績效審計,能督促各分支機構自覺踐行“五個轉變”,銳意改革、勇于創新,積極進取,加快轉換職能,轉變管理方式,進一步提高政策執行力,推進各項改革措施的有效傳導和落實。
績效審計是內審內控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外匯局系統主要通過內控監督工作來強化內控機制建設。實施內部監督,其本質是合規性審計。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民主的進步,績效審計逐漸成為現代審計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審計署明確提出到2012年所有的審計項目都要開展績效審計,人民銀行也開展了對貨幣信貸、貨幣金銀等部分專業的績效審計。外匯局開展績效審計是全面落實審計法、加強內部監督檢查職能的本質回歸,是發揮內審保障履行職責“免疫系統”功能的必由之路。
外匯管理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思路績效審計評價指標是績效審計實施方案的關鍵,是對被審計單位外匯管理履職效果進行有效評價的重要工具。在指標設置中遵循的原則有:一是注重審計的全面性。將工作部署、要點、計劃、崗位職責、考評辦法以及業務操作規程和文件規定等作為審計的依據,將履職過程是否能結合實際創新工作,體現履職規范、高效、創新等作為履職過程考評依據,將履職取得的管理效果、政策效應、社會效益及其他影響等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作為衡量部門工作績效的重要標志。二是體現“業務整合”的思想。外匯管理各部門業務工作具有極強的相關性。在合規性審計中,外匯管理各專業存在較多的性質相似的業務,如經費管理、行政許可、現場核查等。因此在進行績效審計時應將相同或相似的業務充分合并,減少合規性檢查中的重復項,提高審計效率。在評價指標的設計上,要體現對不同性質涉匯主體外匯業務的集中管理即主體監管的思想,以提高外匯管理有效性為重點,促進外匯監管成本的降低,提高外匯監管成效。三是注重績效審計指標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外匯管理系統績效審計尚處于探索階段,對于評價的指標體系沒有成型的經驗或做法可以借鑒。在設計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時,要擺脫合規性審計的束縛,避免總是按合規性審計的項目進行扣分;應充分征求內審部門和業務部門以及外匯一線工作人員的意見,突出評價指標的可操作性;要充分考慮工作的難易程度,對于付出工作多、取得成績難度大的工作給予較大的權重;要注意指標的效果,確保將最能反映審計對象績效特征的指標提煉出來,指標不宜太多,要在科學確定各指標權重的基礎上,注意指標的差異性。四是與合規性審計有機結合。應將合規性審計作為績效審計的基礎,充分體現業務合規、風險防范的要求;在合規性審計的基礎上,對被審計部門履職效能進行全面評價。最終形成以績效審計為主、績效審計與合規審計并存且有機結合的審計格局,切實提高內審工作的效果,發揮好內審工作的“保健醫”作用。
外匯管理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根據外匯管理的業務特點,外匯管理績效審計指標分設多級指標,一級指標主要包括基礎類指標、業務操作類指標、履職效率類指標、改革類指標以及輔助類指標。在一級指標下設立二級子指標,對一級指標予以細化。對各類評價指標分別設定一定的標準分值和指標權重,根據評價得分確定績效評價結果。一是基礎類指標。該類指標主要是對外匯履職的基礎性工作進行評價。基礎類指標是開展外匯業務的基礎性保障業務,是所有外匯工作的前提。主要采取調閱材料和現場查看的方式進行,以扣分為主,側重于合規性審計。二是業務操作類指標。該類指標是對日常工作中外匯局各類操作性業務進行評價。在業務操作類指標設計中,應盡可能突出“業務整合”的思想,打破合規性審計和內控監督檢查中分綜合、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外匯檢查、內控六個方面分類審計的方式,將外匯局各項操作業務進行歸類、匯總設定評價指標。該項指標主要采取調閱材料等方式進行,以扣分為主,側重于合規性審計。三是履職績效類指標。該類指標主要著眼于履行外匯管理職責的評價,圍繞外匯局外部職能履行和內部管理效率進行評價,是對基礎類指標和業務操作類指標在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評價的延伸,是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核心指標。該類指標中部分二級指標難以明確量化,故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主要采取調閱材料、召開座談會、現場查看、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評價,加分與扣分相結合。四是改革類指標。近年來,國際、國內形勢變化較快,我國的跨境資金流動復雜多變。監測跨境資金流動是外匯局的核心工作,在此情況下,外匯局重點工作也變化較大,部分重點工作是某一階段的核心工作但并非永久性工作。因此,在設定外匯管理績效審計評價指標時應設立改革性指標,突出體現當前外匯管理的階段性工作。2011年下半年以來,控熱錢減順差、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和外匯主體監管改革是山東分局重點階段性工作。改革性指標既要突出合規性審計的要點,也要突出履職效果的特點,是合規性指標和績效性指標的結合。該類指標應根據不同審計期間、不同審計對象做適時調整。五是輔助類指標。此類指標作為參考指標,不包括在100分的評價總分以內,主要包括黨建保障、廉政建設、案件防范、履職問責、制度框架建設。但發生行政訴訟敗訴、發生重大案件等對外匯管理履職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事件時,應在總分中予以扣除適當分數,必要時應一票否決。
用層次分析法測算評價指標權重在測算評價指標的權重時,由于缺少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且外匯管理專業與貨幣信貸、貨幣金銀等專業存在較大差異性,指標權重設定存在較大困難。在綜合考慮指標權重測算方法和外匯管理業務工作實際后,本文決定采取層次分析法進行指標權重測算。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教授于上世紀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種簡便、靈活而又實用的多準則決策方法。這種方法整理和綜合人們的主觀判斷,實現定量化決策。首先將所要分析的問題層次化,根據問題的性質和目標,將問題分解成不同的組成因素,按照因素間的相互關系及隸屬關系,將各因素按不同層次聚集組合,形成一個多層分析結構模型,最終歸結為最低層(方案、措施、指標等)相對于最高層(總目標)相對重要程度的權重。測算評價指標權重時,對于同一層次上的所有要素,針對上一層(準則層或目標)的影響或重要程度,由專家進行兩兩間對比,得到判斷矩陣(見表1)。在實際操作時,從山東省轄內選取了五位外匯管理經驗豐富、業務熟悉的專家進行比較,比較時取1—9尺度,具體情況如下:1.一級評價指標的權重測算。一級評價指標包括基礎類指標、操作類指標、績效類指標和改革類指標。根據五位專家對各項指標的對比,形成一級評價指標的判斷矩陣,并進行一致性檢驗。經計算可知:λ=4.021103;CI=(λ-n)(/n-1)=0.021103/3=0.007034<0.1;CR=0.007034/0.96=0.007327<0.1。一致性檢驗過程和結果表明判斷矩陣通過了一致性檢驗,其基礎類指標、操作類指標、績效類指標和改革類指標的權重分別為0.086、0.265、0.506和0.143(見表2)。2.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測算。與一級評價指標權重測算相同,二級指標需要分別對一級指標內部進行指標測算,形成各二級指標判斷矩陣,并對基礎類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經計算可知:λ=7.5892;CI=(λ-n)(/n-1)=0.5892/6=0.098207<0.1;CR=0.098207/1.32=0.0744<0.1。一致性檢驗過程和結果表明判斷矩陣通過了一致性檢驗,其基礎類中的各項二級指標的權重分別為0.225、0.051、0.088、0.305、0.088、0.372和0.142(見表3)。對操作類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經計算可知:λ=7.255716;CI=(λ-n)(/n-1)=0.255716/6=0.042619<0.1;CR=0.042619/1.32=0.007103<0.1。一致性檢驗過程和結果表明判斷矩陣通過了一致性檢驗,其操作類中的各項二級指標的權重分別為0.045、0.062、0.318、0.125、0.125、0.283和0.041(見表4)。對履職績效類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經計算可知:λ=8.21727;CI=(λ-n)(/n-1)=0.21727/7=0.031039<0.1;CR=0.031039/1.41=0.00388<0.1。一致性檢驗過程和結果表明判斷矩陣通過了一致性檢驗,其績效類中的各項二級指標的權重分別為0.334、0.155、0.060、0.155、0.146、0.060、0.060和0.030(見表5)。對于改革類指標,由于往往是一段時期內的中心工作,其二級指標重要性相差不大,因此設其權重相同,不再設立判斷矩陣。綜上,外匯管理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權重的構成見表6。實際進行績效審計評價時,每項二級指標滿分為100分,根據各指標的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最后按照各項指標的權重測算總得分。
一、績效管理對象
績效管理對象分兩個層面:一是局機關各處室、市地震監測站,二是科級以下在職在編工作人員(含科級)。
二、績效管理的主要內容
績效管理的目標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職能工作目標、管理工作目標、創新創優目標和工作滿意度目標。
三、方法步驟
(一)處室績效管理
1.設立指標體系
各處室(站)設立績效管理指標體系時,要注意與局績效管理指標體系相銜接。設立職能工作、管理工作、創新創優工作和工作滿意度4個一級指標,下設若干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見附件1)其中:
職能工作目標:為個性指標,一般由重點工作目標、常規工作目標和其他工作目標3個二級指標構成。重點工作目標,主要考評處室承擔本局年度重點工作、重點任務,以及黨組確定的重點工作任務。常規工作目標,主要考評處室“三定”規定明確的主要職能(監測站為法人登記中明確的主要職責)以及應當承擔的社會公共服務責任。其他工作目標,主要考評處室承擔的本局領導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管理工作目標:為共性指標,一般由依法履職、高效履職、廉潔履職及其他工作等4個二級指標構成。其中依法履職、高效履職、廉潔履職目標,主要考評處室依法履行職責、作風建設、辦事效率、遵紀守法等內容。
創新創優目標:為共性指標,由創新創優成果體現、工作適時改進2個二級指標構成。主要考評各處室創新創優成果及推廣、未完成工作項目的整改落實等情況。
工作滿意度目標:為共性指標,由內部評議和外部評議2個二級指標構成。其中內部評議,由領導班子評價和處室(站)相互評價兩個層次;外部評議,由省地震局職能處室和市(區)地震局評價兩個層次。
處室績效管理各項指標的權重由各處室(站)確立。
2.確定目標計劃
3月29日前,制定目標計劃書,作為績效評估的依據。其中:職能工作目標計劃,由各處室根據局2013年省政府與市政府簽訂的目標任務書和2013年全市防震減災工作要點和各處室(站)確定的重點工作、處室職能、社會責任、工作任務,梳理本處室(站)承擔的重點工作目標和常規工作目標,并按季進行細化分解,確定相應權重,報分管局長審定后確定。4月3日前經分管局長審定,4月10日前公布;管理工作目標計劃,由局統一制定。創新創優目標計劃,由處室自主申報。工作滿意度評價由績效管理工作辦公室統一組織。
3.績效評估
(1)職能工作目標、管理工作目標、創新創優目標評估
職能工作目標實行每季度評估,管理工作目標和創新創優目標實行年底一次性評估。
(2)工作滿意度測評
工作滿意度測評可采取發放測評表的方式,征集省局職能處室、局機關人員以及市(區)地震局等對被評估處室效能建設的評價,測評由績效管理工作辦公室統一進行。
4.總分計算及等次確定
(1)總分計算
處室績效總得分=職能工作總得分×相應權重+管理工作得分×相應權重+創新創優得分×相應權重+工作滿意度得分×相應權重
職能工作總得分=一季度職能工作得分×25%+二季度職能工作得分×25%+三季度職能工作得分×25%+四季度職能工作得分×25%
(2)等次確定
評估結果分優秀、良好、達標和誡勉4個等次,相應分值段為優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達標:70分以上;誡勉:70分以下。其中:優秀處室(站)設定為1-2個。凡發生處室人員違紀違法受到查處等情況的,當年度處室績效評估結果降低一個等次。
(二)個人績效管理
1.設立指標體系
個人績效管理,設立工作考核目標、內部管理目標、工作滿意度目標3個一級指標。其中:工作考核目標,為個性指標,主要考評個人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內部管理目標,為共性指標,主要考評個人遵守學習制度、工作紀律以及遵紀守法等情況;工作滿意度目標為共性指標,主要為局內部對被評估人的評價。(見附件2)
2.確定目標計劃
3月29日前,制定目標計劃書,作為績效評估的依據。其中:工作考核目標計劃,由個人根據處室分工,將任務按季分解后申報,4月4日前經分管局長審定,4月10日前公布;內部管理目標計劃,由辦公室結合內部管理制度制定。
3.績效評估
工作考核目標按季評估。內部管理目標由辦公室負責日??己?,做好相關記錄,年底一次性考評打分。工作滿意度目標,分為領導班子評價、中層干部評價和一般工作人員評價3個層面,年底組織測評。
4.總分計算及等次確定
個人績效總分=工作考核目標總得分×相應權重+內部管理目標得分×相應權重+工作滿意度得分×相應權重
工作考核目標總得分=一季度工作考核得分×25%+二季度工作考核得分×25%+三季度工作考核得分×25%+四季度工作考核得分×25%
工作滿意度得分=領導班子評價平均分×40%+中層干部評價平均分×30%+一般工作人員評價平均分×30%
個人績效評估結果分優秀、良好、達標和誡勉4個等次,相應分值段為優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達標:70分以上;誡勉:70分以下。其中:優秀個人設定為1-2個。凡個人因違紀違法受到查處或2次以上(含2次)不服從組織安排等情況的,當年度個人績效評估結果降為誡勉等次。(附件3)
四、結果運用
局加強對處室和個人績效評估結果的運用,把評估結果作為職務晉升、后備干部培養和事業人員績效獎金發放的重要依據。對績效評估確定為“優秀”的處室(站),年度考核優先考慮安排優秀等次名額。同時被確定為“誡勉”的處室和個人,應向黨組提交書面情況報告,并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五、幾點要求
1.加強領導。局加強對績效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各處室(站)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內部績效管理辦公室,由同志兼任組長。各處室(站)負責人負責本處室(站)績效管理的日常工作。局辦公室、支部配合做好內部績效管理資料的收集整理、考核、測評、評選等相關工作。
規范監理市場必須從監理企業做起。監理單位在投標時,監理單位必須對投標項目進行充分分析,配備一個合適的項目監理機構來承擔這項業務,特別是選擇一個能勝任該類項目的總監作為監理機構的領導者尤為重要,人員配備要齊全,滿足工程需要。不要投標一幫人,干活另一幫人,否則就容易出現問題。監理企業不得轉包業務,不得允許別人掛靠,如果這樣,其實際害的不僅是企業,還害了總監,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轉包、掛靠的項目在監理投標時監理機構人員用的都是本企業的人員,而實際到崗從事監理工作的往往不是本單位職工,他們缺乏事業心、責任心,可想而知會對工程負責嗎?在實際監理工作中,監理機構的人員應到崗到位,特別是要保證總監的到位率,總監一定要全面掌握工程進展狀況和受控情況。監理單位在業務洽談時,企業之間不得相互無限制地壓價。壓低監理費的最終結果是監理企業不可能虧本做生意,只有采取減少監理人員的辦法維持生計,這樣必然導致人員配備不齊,不到位,監理控制就會出現漏洞,就容易導致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2總監負責制要落實到位
總監負責制是指由總監全面負責建設工程監理的實施工作,這是法律法規賦予總監的權力和職責??偙O一方面代表監理單位全面履行監理合同,依法行使合同賦予的監理權力,實現合同規定的工程建設目標;另一方面主持監理機構的工作,管好監理機構的人員,帶領全體監理人員做好施工現場的“三控、兩管、一協調、一履職”的監理工作。因此,落實總監負責制非常重要。監理企業在管理制度上必須體現總監的權力和應負的責任,要充分賦予總監應有的權力,包括人事調配權、內部管理權、財務權、分配權等,通過具體、充分的授權,使總監在監理機構管理上底氣十足,更易打造以總監為核心的和諧監理團隊。同時,監理企業要建立定期對總監和監理機構考核及總監對監理人員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評機制,考核結果與總監年薪掛鉤。通過考核及時掌握總監、監理機構監理目標的控制和職責落實情況,掌握各監理人員工作表現和工作動態,使監理項目處于受控狀態。總監的管理要到位,要清楚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的定位,帶好自己的隊伍,要盡心盡責去管理、做事、履職,要狠抓工程質量和安全,充分調動全體監理人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確保工程目標的實現。
3總監必須有過硬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
總監能力的高低是工程項目監理工作成敗的關鍵,更是建立項目團隊、發揮整體實力的基礎保證。作為監理機構的領導核心,總監不但要熟悉業務規范和掌握管理技術,還要為參建單位在管理規范方面出謀劃策,在施工中配合業主處理建設的“疑難雜癥”,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有力應對繁重的監理任務?!按蜩F還需自身硬”。在工程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的今天,總監自身能力和素質必須得到提升,平時應注意培養和提高自身的領導藝術。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技術文件和其他文件、報表需要總監批復,同時由于工程的復雜性,常常會遇到一些技術難題和突發事件,需要總監親自出面解決處理,因此保持冷靜的頭腦,謹慎、果斷地處理問題是總監必備的能力之一。監理行業是一個高智能服務的行業,監理工作是向建設單位提供技術咨詢服務的工作,因此總監應充分發揮監理組織的技術優勢,協同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共同解決工程中的技術難題,以獲得建設方的信任、認同,逐步樹立起監理的威信。工作中總監要適當把握處理問題的度,既要嚴格把關,又要掌握好分寸,剛柔結合;要協助建設單位利用競爭和激勵的機制,促進施工單位自身的質量管理??偙O要善于利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監理機構成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內部監理工作的質量,強化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作為總監還要努力做到“四勤”,即:勤學、勤看、勤問、勤查。勤學就是勤奮學習,“勤”能補拙,勤學習以不斷擴充知識面,努力使自己從單純技術型人才發展成復合型人才。勤看就是將承包合同、設計文件及相關規范、標準勤看,做到對整個項目的概況及關鍵要點心中有數。勤問就是對外要勤詢問業主對進度、質量、投資、安全及其各方面的要求,了解施工單位總體情況、計劃安排和施工過程中的阻礙、困難;對內勤問各監理人員在“三控、兩管、一履職”工作中的情況,做到決策有據、調整有方。勤查就是要勤查崗位職責,強制性規范,資料管理,監理日志等執行情況;通過動態巡查、平行檢驗、跟班旁站等方式檢查工程實體質量和安全狀況,勤查會議紀要、監理通知單、備忘錄,施工組織設計及合同落實情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監理項目少出問題??偙O要當好監理機構的火車頭,就要靠自己敬業、謙虛、勤奮來增強團隊凝聚力,提高團隊的戰斗力。
4監理控制要嚴格
兩次檢查:集中檢查+跟蹤檢查
新一屆區人大代表自當選以來,表現出較強的履職能力和較高的履職熱情,今年區人大共收到代表書面意見83件,其中年初人代會期間收到66件,閉會期間收到17件。為了確保這些書面意見落到實處,區人大采取了“兩次檢查”的工作方法——
年中,在代表書面意見集中辦理工作結束后,及時召開代表座談會,由區商務委、區教育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建交委、區房管局、區金融辦等承辦書面意見較多的部門分別匯報辦理工作,聽取代表的意見建議,并組織代表實地察看部分書面意見的辦理情況。年末還將組織代表對重點督辦書面意見和答復為“正在解決”的書面意見再次開展跟蹤檢查。
“兩次檢查”的做法進一步增強了承辦部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督促其將集中辦理和常年受理相結合,對代表在大會期間和閉會期間提出的書面意見“一視同仁”,使辦理工作長效化、常態化。目前,代表提出的83件書面意見中,已辦復77件,其中“解決采納”的為65件,解決率為84.4%。
兩次聽?。喝鎸徸h+重點督辦
區人大常委會將代表書面意見的督辦工作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列入到常委會工作要點和監督工作計劃中,融入到常委會的相關工作中,并就該項工作進行“兩次聽取”——
在年底的區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聽取和審議關于代表書面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全面了解當年全部書面意見的辦理情況。此外,還在年中的常委會主任會議上,聽取和討論代表書面意見集中辦理及重點督辦情況,重點了解上半年書面意見集中辦理,尤其是常委會重點督辦書面意見的辦理情況,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提升辦理成效。
“兩次聽取”的實行進一步增強了人大督辦的力度,提高了辦理工作的質量。從第一次聽取的情況來看,今年辦理工作總體進展良好,許多代表反映集中、社會普遍關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不少破解工作難題和化解社會矛盾的工作建議被采納和吸收,多個政府部門正在實施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全區各項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得以進一步推進。
兩次征詢:工作滿意+結果滿意
今年的書面意見辦復率達到了100%,代表對辦理工作是否滿意?答復代表的措施是否真正落實到位?辦理工作是否取得實效?為此,區人大還對辦理工作開展“兩次征詢”——
一、努力學習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按照區委的統一部署,積極參加機關組織的學習,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重要意義,并能結合我委的工作實際,學以致用。
二、認真搞好區xx屆人大三次會議有關材料的準備工作。仔細核對相關內容,努力做到不出差錯。
三、認真梳理區xx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的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05件,每件議案建議都仔細閱讀,對有些表述不清、措詞不當的議案建議進行必要的修改,提出初步處理意見,提交大會主席團審議,閉會期間收到代表建議6件,及時將這些材料送給有關機關和組織辦理。
四、努力搞好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各項服務工作,及時將本屆的市人大代表56件議案建議送交大會的有關機構。
五、深入調查研究,密切保持與人大代表的聯系。拓寬人大代表的知政知情權,為使廣大代表及時了解常委會和“一府兩院”的工作,我們安排了20多位區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組織了50多位人大代表聽取“一府兩院”半年度工作通報會。為了了解人大代表的思想和工作情況,我委與分管領導一起到鄉鎮、街道、社區、村社、企業等20多家單位和6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進行走訪、座談,向他們介紹常委會的工作情況,同時也初步掌握了代表的一些基本情況。并與區政府辦公室經常保持聯系,檢查了解代表議案建議辦理進展情況,及時反饋代表的意見,使人大代表與政府有關部門保持良好互動,議案建議的辦理也順利進行,為人大常委會依法審議打下了基礎。
摘 要 責任就是職責和任務,是指分內應做的事情。加強責任文化建設,是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執行力的重要途徑,更是管理的一項長期任務。明析責任文化的內涵及意義,把握責任文化建設關鍵點,才能不斷創新責任文化建設載體,確保工作落實,推動一個地區、一個單位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 責任文化 內涵 意義 要點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擔當大小,體現著干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這里所說的“擔當”是指勇擔責任。近年來,一些先進地區、成功企業都在不斷強化責任文化建設,用先進的責任文化激發潛能,凝聚力量,推動發展。明析責任文化的內涵及意義,把握責任文化建設關鍵點,才能不斷創新責任文化建設載體,確保工作落實,推動一個地區、一個單位又好又快發展。
一、責任文化的內涵
所謂責任文化,是“人人都講責任的文化”,是在文化的基礎上加入責任的成分,即是組織及其全體成員共同信奉并實踐的以責任理念為核心的價值觀。責任通??梢岳斫鉃椋阂皇侵阜輧葢龅氖?,如職責、盡責任、崗位責任等;二是指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后果或強制性義務。從實踐層面看,責任是一個系統,包含責任意識,是“想干事”;責任能力,是“能干事”;責任行為,是“真干事”;責任制度,是“可干事”;責任成果,是“干成事”,這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構成了責任文化的骨架。
二、推進責任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責任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有社會就有責任。在社會的舞臺上,每種角色往往意味著相應責任。就黨員干部個體而言,是否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決定了其個人價值是否能夠得到充分展現,決定了其事業能否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只有對工作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盡職盡責、恪盡職守,才能高標準完成工作任務,才能贏得上級的肯定、同事的尊重和群眾的認可。反之,如果對工作敷衍塞責、處處推諉,避重就輕、消極應付,必然會招致上級批評、同事輕視、群眾抱怨,工作陷入被動落后,事業發展無從談起。就集體而言,濃厚的責任文化氛圍是凝聚一方合力、突破重點難點的重要保障。只有明確樹立責任標桿,持續加強責任文化建設,以責任文化的力量感染人,以責任文化的理念熏陶人,變“要我盡責”為“我要盡責”,全面激發各級各部門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推動一個地區一個單位平穩較快發展。反之,如果責任文化建設只是停在表面、流于形式,沒有真正人腦人心,必然造成干部隊伍履責意識不足、擔責意識不強、盡責意識不夠,進而阻礙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快速發展。
三、責任文化建設的要點
(一)推進責任文化建設須內化于心。弘揚責任文化,關鍵是要立責于心,堅持把責任文化教育作為廣大黨員干部轉變作風和提升效率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責任升華成一種宗旨觀念,深刻理解權力就是責任、干部就是公仆、領導就是服務,時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滿腔熱情地做好服務群眾的各項工作。把責任升華成一種人生態度,無論個人能力大與小,都能清楚地明確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并且敢于承擔責任、善于承擔責任,以強烈的責任心折射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把責任升華為職業精神,盡管職務有高低、崗位有差別,但工作就是責任,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清楚自己承擔的責任,努力由擔責于背轉向立責于心,將責任內化為自己的信仰,升華為一種人生的追求,真正做到“我的工作我負責,我的崗位請放心”。
(二)推進責任文化建設須外化于行。責任文化重在落實,贏在執行。強化各級干部的責任,實際上就是強化狠抓工作落實的責任。只有使責任文化理念融人經濟發展、社會建設、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等中心工作,落實在各級干部的行為上,才能發揮責任文化的最大價值:把責任文化建設觸入本職工作,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認真對待每一個工作環節,把履職盡責變成自覺行動,小事不馬虎、大事不含糊,不斷提高服務標準、規范服務行為、豐富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真正讓群眾滿意認可。把責任文化建設與領導交辦任務相結合,把上級根據工作需要部署的臨時性工作逐項落實到位,當承擔時義無反顧,當開拓時勇往直的,真正做到為官不避事、干事不避難,切實做到讓領導放心。把責任文化建設貫穿于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全過程,讓責任文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以腳踏實地的作風、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信任、擁護和支持。
(三)推進責任文化建設須普化于眾。責任文化建設不能僅僅停留在領導干部層面,必須深入到每一個崗位、每二個環節,落實到每一名責任主體頭上,只有這樣,才能聚起強大的發展合力,才能真正讓責任文化落地生根、迅速成長。對領導干部來說,講責任就是對地方發展有一種“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強烈使命感,既要有立足現實、攻堅克難的魄力,又要有思慮將來、高點謀劃的遠見,解放思想敢于擔當,凝聚力量勇于突破,真正擔負起推動一方發展、富裕一方百姓的重任。對黨員干部來說,講責任就是貫徹好、執行好黨委政府發展規劃,把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待化作工作的動力,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注意言行、樹好形象,當好黨委政府和群眾聯系的橋梁與紐帶。對群眾來說,講責任就是要樹立“地方發展、人人有責”的主人翁意識,著重培養開放包容的胸襟,大力培養文明誠信的意識,以開放的姿態、創業的勇氣,打造一流發展環境,拓展更大發展空間。
(四)推進責任文化建設須固化于制。少數黨員干部有職不負責,不想干事,不認真干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推進機制不完善,制度建設沒跟上。只有把責任文化形成機制、長期堅持,不斷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才能使之由“虛”變“實”,由文化形態的軟性訴求轉化為體制機制的硬性規定。及時把責任文化建設中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規章制度,切實增強責任文化建設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嚴肅性,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制度的力量推動責任文化建設不斷深入、取得實效;要根據工作實際,對責任文化制度進行適當調整,推動制度建設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責任文化建設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制度定了就要嚴格執行,要大力加強干部隊伍執行力建設,增強干部制度意識,嚴格按制度辦事的規則,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切實把責任文化制度轉化為黨員干部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嚴肅查處各類不知責、不履責、不盡責現象,以強措施硬手段推動制度落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