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49: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械制造就業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
為了推進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教育部決定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工程各類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這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創新,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對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針對不同的專業科目,深入研究其教學內容,創建符合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的特色教學模式,對全面落實卓越計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課程特點及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機械制造工藝學”是機械類專業學生須掌握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機械類專業教學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加工質量的分析、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制定和裝配工藝過程設計等幾部分。該課程實踐性強,涉及知識面廣,教學內容組織上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強化學生的工程意識。
作為機械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機械制造工藝學”對機械卓越工程師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教學改革成敗,對“卓越計劃”試點工作有重要影響。
長期以來,大多數高等學校受到教學和實驗條件的限制以及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陳舊、更新緩慢,培養的學生與社會需求脫節。機械制造工藝學的教學存在一系列問題:①缺乏合理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仍以單向灌輸為主,問題討論太少,導致創新思維培養滯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②評價體系將理論學習和考試成績視為評價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考試時以記憶性的問題和選擇題代替了分析性問題;③缺乏實踐環節,應用和實踐能力的考核不足。
落后的教學體系和方式嚴重束縛了人才質量的提高,必須進行深入的改革,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手段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才能滿足實施“卓越計劃”的需要。
2 改革措施
(1)改革課程教學內容,適應行業特色。目前“機械制造工藝學”的教材大概有50多種,但是內容基本相同,甚至連教材的實例都雷同,導致各高校所講授的內容高度一致,致使培養的學生高度同質化。
不同的高等學校其畢業生就業領域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各高校不應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而應該根據畢業生就業單位產品的零件工藝特點進行“機械制造工藝學”的教學,從而緩解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的狀況。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國,擁有眾多的船舶企業,為使我國由造船大國躍升為造船強國,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扎實理論功底,掌握科技發展最新技術以及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人才。而我校是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多年來為各級船舶企業及科研院所輸送了大批畢業生,為使我校畢業生熟悉船舶企業產品的工藝特點,縮小學校教學與企業實際情況之間的距離,我們針對“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在教學內容選取上突出了船舶特色。
船舶企業的產品很多,其中船舶輔機是涉及機械加工最多的產品。船舶輔機包括船用泵、空氣壓縮機、液壓舵機、起貨機、錨機、絞纜機、船舶制冷裝置、空氣調節裝置、船舶鍋爐和海水淡化裝置等一些設備,為提煉這些設備的常用零件加工工藝,對這些設備進行分解,對這些零件進行分類,如軸類零件、盤類零件、箱體類零件、焊接件等。然后就每類零件,選擇2-3個零件進行工藝分析,將這些內容貫穿于教學中。這樣一方面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對船舶產品的濃厚興趣,另一方面,又能使我校將來在船舶企業工作的學生盡快進入角色。
(2)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建立跨越時空、方便學生自主學習的“外延式”教學模式。實施“卓越計劃”后,學生的實踐教學學時將大幅度增加,這將導致課堂理論教學學時一定程度的減少。在實施“卓越計劃”后,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機械制造工藝學”的教學學時也將由現在的32學時減少為24學時。這必然導致課堂上老師講解的時間減少,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模擬仿真教學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基于校園網的資源平臺、教學平臺和管理平臺,豐富網上教學資源,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目前,課堂教學中廣泛采用的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的板書教學方法,可以在有限授課時間內使所傳授的內容更多。但其信息傳遞是單方向的,學生被動地接受,很難在課堂上全部消化吸收。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網絡輔助教學,使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課堂教學中確立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外借助于網絡平臺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將課堂教學延伸到了課外,使“機械制造工藝學”的教與學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另外,網絡教學交互性強,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給教學和學習帶來了新鮮感和樂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創新的能力。
(3)借鑒CDIO工程教育理念,創立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教學的新機制。CDIO工程教育理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學院創立,它倡導工程教育應當從科學向工程回歸。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
,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它以專業理論為基礎,關注實踐,強調人才培養的核心信念:個人、人際交往的能力以及產品、過程和系統的建造能力必須在真實的工程實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取得。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以實際工程為背景,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優勢,增強我國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兩者在人才培養理念上不謀而合,CDIO教育模式,對于我國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實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CDIO工程教育改革成功的關鍵在于運用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實現了學生的“做中學”和“基于項目教育和學習”,構建了一個政府、社會用人單位、高校、學生等多個模塊共贏的一個良性合作機制。在“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過程中,借鑒CDIO工程教育成功的經驗,運用校企聯合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行業企業掌握本行業的發展趨勢、技術前沿、人才需求情況,應該發揮他們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指導作用。
行業企業擁有高校不具備的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制造技術,真實的工程環境,以及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這些對工程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
將行業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豐富實踐經驗和高校教師淵博的知識結合起來,相互取長補短,應用于教學中,進行聯合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教學內容與企業實踐脫節現象。
“卓越計劃”的實施,為像“機械制造工藝學”這種實踐性強的課程進行校企聯合教學提高了難得的契機,強化了行業企業在“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中的作用。邀請企業工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參與制定“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機械制造工藝學”的理論教學內容由高校教師負責承擔,課程設計從企業選題,并由企業工程師負責提供指導或咨詢。按照“術業專攻,雙劍合并,分工協作,有機配合”的原則進行課程教學,使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到課程教學中,創建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教學的新機制,加強學生基于企業實際生產現場的實踐環節,著力推行基于問題的探究式學習、基于案例的討論式學習、基于項目的參與式學習等多種研究性學習方法,從根本上解決工程人才培養中校企脫節的現象。
(4)構建“機械制造工藝學”雙語教學平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明確提出,“卓越計劃”是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培養的學生應該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合作和競爭能力”。參與高校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工程教育資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國際交流、到海外企業實習,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考慮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大、層次和類型多的實際情況,組織大規模大學生進行國際交流和海外企業實習仍然存在很大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構建雙語教學平臺,對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采用雙語教學對“卓越計劃”的實施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教材與教法是任何一門課程“雙語教學”成功與否的三大決定因素?!皺C制造工藝學”的雙語教學過程中,需要處理好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對于高校雙語教師隊伍的建設過程必須堅持“請進來”和“送出去”兩種策略并重?,F在國家及地方每年都派遣一定數量的高校教師出國訪問學習,其中大部分教師都是進行純科學研究。其實,從國家卓越人才教育出發,外出學習人員可利用交流機會,選擇一兩門國外大學的相關專業課程教學進行觀摩學習,從而提高自己采用外語進行教學的能力;另外,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每年在國外學有所成,回國發展的高層次人才不斷增加,高等學校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歡迎那些有志于從事科學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人員加入到學校教師隊伍中來。
在中國高校中,目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廣泛采用的課程體系是前蘇聯模式,大而全、多而細的知識結構形成了機械類課程的主要特色。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由于職業教育起步早并日趨完善,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層次性更加清晰。對于大學本科課程,重基礎、重實踐、重綜合能力的特點比較突出。使用歐美原版《機械制造工藝學》教材更加適合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的實現以及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參與國際競爭能力。
“雙語教學”可分成單語教學與混語教學兩種方法。單語授課要求教師自始至終應用外語(目前主要是英語)授課,不摻入母語?;煺Z授課指在一堂課的教學中可同時混用兩種語言?;煺Z教學法又可分成過渡式與滲透式。過渡式是指課堂師生交流主要使用英語,遇到學生“卡殼”(不理解),可用中文解釋。滲透式是指課堂師生交流以母語為主,教學中逐漸滲入英語。究竟采用哪個教學方法,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靈活變化,不應采用一成不變的模式。
(5)改變考核模式,強化實踐模塊,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正確的方式對待課程學習??荚嚦煽兊母叩椭苯优c學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考試方式成為學生學習的指揮棒。恰當的考核方式對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
長期以來,評價一個學生的“機械制造工藝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情況,都是采用書面考試的形式,這種考核方式導致學生“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后全忘記”,在學習的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不利于卓越工程師人才的培養。
為扭轉這種局面,將過去的一次書面考試方式,變成貫穿于教學過程中的多元模塊綜合考核模式。學生的期末總評綜合平時考核、實驗考核、課程設計、期末考試四大模塊,并且加大平時考核模塊所占的比重。在講解完每一章教學內容時,針對工廠實際課題,留給學生一次大作業,作為學生的平時考核。例如在講解完“機械零件工藝規程制定”這一章時,我們給每個學生一個零件的圖紙,然后讓學生編制工藝過程,再根據工藝過程進行零件的加工,零件加工后分析零件的加工質量,找出問題所在,提出問題解決方案。通過在考核中增加實際部分的考核,使學生對實踐操作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大大增強。
這種過程性評價有效地督促學生將功夫下在平時,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前松后緊”、“期末突擊”的現象。
針對“機械制造工藝學”實踐性強的特點,充分利用“卓越計劃”的契機,借鑒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提高“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質量為目的,以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最終目標,進行“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文中從五個方面闡述了“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措施,以從根本上解決工程人才培養中校企脫節的現象,為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為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文福,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自然地理教學模式的構建[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0(4):136-139
[2]陳賢姜,銳周晨,改進《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6(4):88-89
[3]王維,朱瑛,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 24(4):48-49
[4]彭易菲,CDIO教育理念對我國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啟示[J],現代企業教育,2011(2):143-144
[5]林健,談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引發的若干變革IJ]中國高等教育,2010(17):30-32
[6]楊月全,李亞琴,卓越工程師教育背景下雙語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0):47
關鍵詞:技工學校;機械專業教學;問題;對策;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4-00-01
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的工業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位,是美國的1/4,日本的1/2,與德國接近,中國也一躍成為制造大國并把2020年制造業的發展目標定為力爭進入世界制造強國的行列并成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技工學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樣擔負著重要的責任,高等教育主要培養知識型人才,而職業教育則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技工學校培養的專業應用型人才對我國成為世界制造中心起到很大的作用,機械專業是制造業的基礎和核心。因此,就我國的制造業來講,要想提高整個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必須加強我國技工學校的機械專業教學水平。目前,我國很到制造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相當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待遇很中高層管理人員差不多,還有一些企業和學校合作培養機械人才,這種訂單式的培養模式對技工學校機械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技工學校機械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陳舊。目前,很多技工學校傳授的知識過于陳舊、滯后,遠遠落后于當今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對新產品信息了解較少,沒有能及時地把握新技術的發展方向。
(二)師資力量缺乏。高新技術的發展引起高新技術人力資源的緊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力資源的流動日益市場化。優秀的機電一體化人才紛紛被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吸引,引起機電類師資數量的緊缺。另一方面,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新興的技術產業,對教育人員提出新的要求,而原有的教員面臨知識更新、年齡老化等問題。
(三)培訓課程體系松散,不健全。機械專業是一門應用型的邊緣學科。它融合機械、電子、通訊、儀表、計算機和自動控制等多方面的學科知識,不是機械與電子兩種技術的單混合或疊加。因此,機電一體化必然是作為嶄新的技術問世。它既不是傳統的機械技術,也不是傳統的電氣技術,有鑒于此,培訓也應建立相應完整的教學體系。
(四)教學實踐、實訓設備不足。目前在技工學校中,原有的機械實訓設備陳舊,設備數量不足。實訓的項目單一,與目前的實際應用要求存在很大的距離。尤其職業技術教育側重的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實踐、實訓教育內容的滯后將嚴重影響機械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效果。
(五)課程設置不合理。當前,很多技工學校的教學方法、手段不靈活,不能根據課程的性質靈活選用。而且缺乏一些反映機電專業先進技術的課程?,F有的課程設置也缺乏彈性,沒有設置一定比例的選修課,不能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不同崗位的需求。課程門數較多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沖擊了實踐教學,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完善技工學校機械專業教學的對策
(一)加大實驗教學環節的比重。職業教育更注重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最好手段,對于技工教育,實驗教學是相當重要的環節。通過實踐學生可以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結合起來。因此學校要在實驗環節中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創造實驗的機會,讓他們把理論知識真正的用到實際當中去。機械教育有其對實踐的要求更高,沒有實際的操作是很難掌握和應用的。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技工學校應加強對現有教師進行機械技能強化培訓,同時可以有計劃地從大型廠礦企業引進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積極為他們開展教學素質培訓,幫助他們盡快過好教學關,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搞好機械教育奠定師資基礎。技工學校應從企業聘有豐富的現場經驗、組織能力強的工程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加強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提高了機械專業的教學水平,縮小了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技能與企業的要求的差距。
(三)建立完善的教學課程體系。“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是用來形容軍營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才的流動日益頻繁,中職學校教員的人才流動也成為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學校教員水平資歷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教學質量。因此,為了能夠培養出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首先有必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教學課程體系??梢猿檎{有經驗、有技術的骨干教師進行課程體系的構建工作,并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完善。這樣,若干年以后,技工學校不僅可以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更可以形成一個學院的高等教學風格或專業特色。
(四)確定正確培養目標。機械專業是按“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口徑”的原則設置的一個綜合性強的專業。該專業覆蓋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模具制造與設計等專業方向。因此,必須在市場認真調研的基礎上,為該專業確定好專業方向。根據通常的劃分原則,可以分為以下4個子方向:即:1、機械制造及自動化;2、數控技術應用;3、機械電力電子;4、模具設計與制造。
【關鍵詞】《機械制圖》 教學內容 現代技術 生動語言 專業素養
《機械制圖》是機械制造專業中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它主要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空間想象力和應用能力。近幾年中專學生的學習能力急劇下降,如何才能夠讓學生“學會”“看懂”,顯然依靠傳統的教學手段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摸索出新的教學方法,造就成功的教學模式。
一、明確培養目標,調整教學內容
學校培養目標要符合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必須對課程內容進行改革與調整,改變那些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課程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地調整,知識點要適當降低教學難度。以講述投影為例,傳統的授課模式是“點的投影 直線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 基本體的投影”,而在實際中,我們往往看到的首先是立體模型,然后才看到構成立體模型的點、線、平面。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地調整:第一,制作基本體的模型;第二,介紹基本體的投影;第三,從基本體入手簡單介紹點、線、面的投影。這樣學生能夠借助模型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些內容在講解時要做到盡量簡化,做到既不影響后面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聽懂、掌握。針對標準件,要了解國際上的相應規定,能夠識別基本圖形,而在畫法上的要求應盡量減少。同時為了加強讀圖能力的培養,可以將學生在實習中所用的圖紙應用于讀圖,在培養能力的同時也可以為今后的實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采用現代技術,改進教學方法
制圖是一門抽象難學的課程,特別對于那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是如此。學生大多能夠意識到制圖的重要性,在制圖的學習中也花了很多的時間,但效果并不理想。這其中有學生基礎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方面的原因。制圖學習需要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它是讀圖與圖解能力的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手段,自己動手制作模型、多媒體課件以及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等。
在講授基本體時,可以讓同學們制作紙制的模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做好的模型來講授后面的知識點。而在講授組合體視圖時,由于物體比較復雜,不可能讓同學們去制作模型,因此我們可以利用CAD軟件畫出各種簡單形體的三維圖形,然后再將它們進行隨意地組合,通過不同的變化、反復的練習,逐步培養起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這些圖形可以在CAD里任意放大、旋轉(在黑板和掛圖上是不能實現的),我們就能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它的形狀結構,根據投影原理畫出它的二維圖形,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對制圖的學習興趣。另外在介紹零件圖時,可以考慮讓同學們先到車間進行參觀,在觀看了零件的加工過程后再講解相關知識,讓學生先建立了感性認識,那么對于課本的內容則更容易理解。
三、運用生動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制圖是一門專業課程,機械制圖教學的趣味性在于如何把課堂上講的抽象性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所要講的內容表達出來,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和情感上的交流,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在講授點、線、面投影時,把黑板比喻為V面,地面作為H面,右墻壁為W面,學生坐在教室里,把自己的頭看成空間點,自己用的筆、尺子便是空間直線段,教科書便是空間平面形,用不同座位的高矮兩同學來比喻空間兩點的相對位置。這樣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空間點、線、面的投影及其規律。而在講有關剖視概念時,將全剖比喻為西瓜一切兩半,把瓜瓤畫出來相當于剖視圖;將半剖比喻為西瓜切去1/4,有皮有瓤的畫出陰陽臉,相當于半剖視圖,局部剖比喻為買瓜時挑好壞,切一個三角口看看,把看到的三角口的內容畫在西瓜的視圖中,相當于局部剖視圖;制圖教學的趣味性雖能寓教于樂,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不是最終目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制圖中的一些概念、定理和畫法步驟。
四、 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币选稒C械制圖》講得生動形象,把抽象的理論變成直觀,讓枯燥的條文變得有趣,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達能力以外,還必須具有機械專業的相關知識。如機械基礎、機械制造基礎、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等,這些知識在制圖中的零件結構、表面質量、加工方法、材料選擇、技術要求、連接裝配關系等方面都要用到。同時,專業課老師還應該多到企業去調研考察,比如可以將企業生產的圖紙進行一定轉換,讓學生進行“讀圖”練習,讓學生與企業更加貼近,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此外,教師還應具備現代職業教學的理論,需要對就業崗位、教材、學生、教法、學法認識、研究和理解,需要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總之,《機械制圖》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提高教學實效性方面,教師必須不斷充實自己,及時吸取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知識,把握教學改革的動向,增強教學的預見性,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較強實際操作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
【參考文獻】
上海交通大學
力學學科形成了各具特色、實力雄厚的四個二級學科:流體力學、固體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和工程力學。此外,生物力學是力學與生物、醫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其中研究與人類心血管疾病成因及診治相關的血流動力學是發展較快的領域之一,該方向屬于當前國際前沿。
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上海交大的傳統優勢學科,前身是冶金系,下設3個二級學科,其中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機械工程學科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專業技術人才,擁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和機械設計及理論2個國家重點學科,整個學科的實力都非常強大。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以其科研覆蓋面寬、綜合實力強、人才梯隊結構合理、培養高層次人才數量多、質量高而列居國內同類學科前茅??刂评碚撆c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2個學科從1987年開始就一直是國家重點學科。
創立于1943年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已形成了一批在全國乃至世界領先的優勢學科,造就了一批以院士為核心的著名學科帶頭人,成為了我國學科門類齊全、綜合研究實力雄厚、獨具特色的船舶與海洋工程科研和教學基地,享有很高的學術聲譽。
西安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是西安交通大學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優勢專業主要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等學科。
電氣工程學院是我國高校同類學科中創建最早、學科設置最全的學院之一,歷屆畢業生中有近30人成為院士,應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非常高,學生知識能力強,頗受企業青睞。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品牌”學院,其能源動力學科實力強大,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擁有熱能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4個優勢專業,基本覆蓋了所有能源類專業方向。該學院的學生畢業后一般都進入電力、能源等企事業單位工作,收入高。
管理學院在全國同領域非常知名,工業工程專業具備了工科的扎實基礎和管理學的思維方式,頗受企業好評,出國率是同類高校中最高的。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是涵蓋電子信息領域幾乎所有新興工程學科在內的一個學院,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等專業每年都備受Google等知名跨國企業的青睞。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原本屬于鐵道部,現劃歸教育部,運輸在全國排第一,源于和鐵路的淵源,交大可以說是目前全國僅有的和鐵路聯系密切的學校,全校各專業幾乎都和鐵路相關,所以一些原鐵道部企業最認可交大,交大每年有相當數量的畢業生會去這些企業。
交大的特色還在于和鐵路的相關專業,比如電信學院的通信、信號,土建學院的橋梁、隧道,機電學院的車輛工程,運輸學院的運輸、交規、物流,經管學院的企管、會計等。
電信、經管很知名,每年報名人數很多。理學院也有很不錯的學科。
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學院擁有交通運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在地鐵、物流配送、人機和環境工程、智能交通技術等方面擁有不可代替的地位。上海磁懸浮列車、長江三角洲之間的子彈頭列車,這些先進的交通工具代表著未來鐵路交通發展的方向,而西南交大正是在這方面有著優勢。
電氣工程學院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學科和電子信息學科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地鐵主要是依靠電力能源運行,因此許多電氣學院的學生被聘請到各地鐵運營大市。電氣學院的磁懸浮列車與懸浮技術研究所等重點研究所和實驗室可是幾塊金字招牌,磁懸浮列車的研究國內第一,世界領先。
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是我國高校最早成立土木工程系的,現在的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學院有國家重點學科橋梁與隧道工程學,國家級特色學科土木工程等優勢專業,結合西南地形復雜的特點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北航最有名的學院,下設飛機系、人機與環境系、流體力學研究所、固體力學研究所4個系所,支撐起了北航的學術高峰。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生主要是和飛機、航天材料打交道,擁有大量省部委材料學重點實驗室,如民航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等。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還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材料不僅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還可以廣泛應用于建筑等民用行業,就業范圍非常廣闊。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原名動力系,擁有一批獲得國內同行業公認的高級學術帶頭人作為學院的師資主體。
宇航學院堪稱航天人才的搖籃,有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和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三個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都是以“平臺課方向課”的模式構建,大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專業能力。
計算機學院是一個特別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展現自己才華的地方,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也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飛行器設計是南京航天大學最著名的專業,也是歷年學校招聘會上最受矚目的熱門專業,建有我國直升機技術研究方向唯一的國家級(國防)重點實驗室,建有國內唯一專門從事航空智能材料與結構研究的航空重點實驗室以及CAD中心、結構振動兩個部門開放實驗室。
飛行員專業是這個學校最牛的專業,學校與多家航空公司聯合,對學生實行訂單式培養方式,共有“31”和“22”兩種招生模式,采取國內國外兩部教學,如“31”就是學員前三年在國內校本部進行飛行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第四學年派送到國外飛行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飛行訓練,并取得中國民航總局認可的符合多發儀表等級要求的國外商業飛行員駕駛執照。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十分迅速,且前景很好,擁有航空電源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建立了中航一集團和中航二集團技術工程中心,相關研究領域在國內也具有重要影響力。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環境學院是中國海洋大學最具海洋特色的學院,包括國家級重點學科海洋科學和環境科學,其中海洋學本科專業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首批15個基地之一。
生物科學專業屬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系是山東省重點學科和國家生物學一級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也設在本系。
軍事海洋學是海洋學與軍事學相結合的新興學科。它以軍事作戰需求為牽引,以海洋學的基本知識和研究方法為基礎,研究如何利用海洋要素的變化規律為軍事作戰服務。
此外,中國海洋大學的水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專業也是很具有優勢的,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水產養殖學、海洋技術、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會計學等專業屬國家級特色專業。
大連海事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的航海技術專業可謂久負盛名,實力非凡,1983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國際海事組織在學校設立了亞太地區國際海事培訓中心,1985年設立世界海事大學大連分校。
如果說航海學的是開船,那么輪機學習的就是如何修船了。輪機管理(輪機工程)專業現設有輪機管理和船機修造兩個專業方向,屬于國家級重點學科。由于這個專業自身的特點――工程部件精確度要求較高,所以對所招收學生的要求也是格外高。
法學院是遼寧省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單位,其中海商法專業在國內同類法律高校中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大連海事大學進校要求分數最高的專業。它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求具有扎實的英語和法學基礎,而且還要求熟悉海運及相關業務,精通海商、海事法律,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
海事管理學科主要培養的是負責水上安全運輸監督管理的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后一般進入海事局、海上監察、港口監察等單位工作,是海上運輸的第一道防線。
海上物流專業是解決港口運輸、海洋運輸的各種問題的學科,備受歡迎。
長安大學
公路學院是長安大學最好的學院,是我國公路交通建設行業學科最齊全、專業配套規模最大的公路交通學院。公路學院公路建設學科與技術學科均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學院還是全國交通系統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檢測工程師和公路交通高新技術培訓基地。
汽車學院也是長安大學很牛的學院,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幾個權威學科點之一,只有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可與之一爭高下。學院有自己唯一的汽車高速實驗環道和綜合測試場,給學生們提供了很多實驗機會,讓學生在賞車、鑒車、試車的樂趣中發現和學習。
資源學院、建筑學院、工程機械學院等都是在公路交通這一大學科的基礎上不斷細化而建立起來的,從地質勘探到建筑開發,與公路交通相關的各個方面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強勢專業學科作支持。
關鍵詞:區域;產業;軟件人才;培養
1 前言
寧波大紅鷹學院軟件學院是國家首批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自2004年9月開始,至今已有五年的高職軟件技術人才培養經驗。2008年,軟件技術專業成功申報浙江省新世紀教改項目,主要進行基于區域產業發展細分軟件專業方向的研究工作。項目組分別對浙江省的產業發展及軟件應用情況、軟件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作了調查,本文是基于產業及行業軟件應用情況的調查結果,提出了在軟件人才培養過程中,應適當地加入相關行業知識的觀點。
2 浙江省區域產業發展概況
浙江產業集群涉及的產業分布在浙江工業中的110多個大小行業和經營性農業中的30多個農副產品方面,主要以傳統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為主,如紡織、服裝、鞋業、普通機械制造、塑料等。據2006年12月國家統計局調查,在全國532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浙江產量居前10位的有336種,占63%。根據統計,浙江省工業產值居前十位的行業有紡織、機械制造等,具體如表1所示。
3 軟件在各大產業中的應用
基于同業競爭與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各大產業都在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以企業信息化為重點,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和改造。據統計,80%以上的企業實現了計算機輔助設計,80%的連續工藝過程實行計算機網絡化控制;大中型企業裝備的信息化程度達到20%,重點骨干企業達到50%,100%的重點骨干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電子商務發展特色明顯,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互動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優勢行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浙江省產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組成部份,信息化建設離不開各種硬件環境的搭建和軟件的使用。通過調查,我們獲得了產值居前10位的行業中主要企業的軟件使用情況,具體情況見表2所示。在表中,分別對管理軟件和專業軟件進行劃分;考慮到不同行業的企業數量不同,調查過程中著重考慮總產值排名在前企業的軟件使用情況。
通過統計發現,使用較為廣泛的管理軟件有:財務軟件、ERP軟件、考勤管理系統、OA辦公軟件、客戶關系管理軟件、生產管理軟件、銷售管理軟件、進貨管理軟件、企業管理軟件;而專業軟件則根據行業的需要品種繁多。
4 依托產業發展,培養軟件人才
浙江及長三角地區傳統制造業信息化工程中非常巨大的應用需求和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給浙江的軟件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且使浙江的軟件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自2000年以來,浙江省軟件產業規模逐年增大,收入逐年提高,2008年軟件產業的收入超過了300億元。
在浙江,許多軟件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行業軟件上,因此浙江在行業軟件上擁有很多成功的經驗,行業應用類軟件在全國領先。軟件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不同層次的軟件人才。因此具備相關行業專業知識的軟件人才往往更受歡迎,而只具備計算機軟件知識的人員往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行業實習后才能進入。
當前,在各高校軟件技術專業的培養計劃里,與計算機技術無關的其他行業知識,如紡織、機械等浙江省優勢產業的知識幾乎沒有。同時,“無縫連接”一直是各高校進行人才培養所追求的境界和用人單位的要求,但真正能做到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如為某一確定的單位進行崗前培訓或專門開設班級,但只有少數企業才有能力與教學單位進行合作,更多的單位是要到“人才市場”上去尋找自己所需的人才。所以在軟件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加入我省優勢產業的相關課程,使學生走上社會后能更快地適應崗位的需要。
因此,我們在進行人才培養時,就要為更多的軟件公司提供他們所急需的人才,讓人才在市場上能找到更合適的買家;在軟件業主要是對本省的各產業行業進行量身定制的大環境下,軟件技術人才的培養自然就不能離開產業發展而只追求軟件設計技術的掌握。
考慮到軟件技術與其他行業在專業上的關聯性不是很大,以及學生就業的可選性和行業的多樣性,我們建議在軟件專業的培養計劃中以選修課的形式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適當的單項或多項選擇。表3 就是根據浙江省的優勢產業給出的相關選修課。
5 結論
在學習行業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會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有了一定的著陸點,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接觸、了解真實軟件運行環境的過程。我們相信,既掌握軟件設計技術又了解相關行業知識的人才,走出校門時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走上社會后能更快地回饋社會。
我們也希望,本論文能給各高校的軟件人才培養提供積極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交通運輸專業 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課程體系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2)03—0089—02
[作者簡介]劉曉惠,孫慶峰,北華大學交通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吉林吉林 132013)
立足地方,面向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這是構建交通運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以“應用”為宗旨設定培養目標
交通運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秉承“應用型”的人才定位,按照“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要求,培養具備交通運輸學科基礎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適應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社會與科技發展需要,富有創新精神,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能在運輸與物流、汽車運用與改裝及汽車營銷與服務等領域,從事交通運輸與物流的組織、規劃、管理、生產經營、汽車營銷和售后服務、汽車運用與改裝、汽車備件設計制造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根據上述人才培養目標,交通運輸專業應用型人才應達到如下要求:(1)融會貫通交通運輸專業必需的機械、力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基本知識,具有較寬廣的相關學科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2)掌握交通運輸與物流工程、汽車運用與改裝、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營銷和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本專業基本技術操作和必要的實驗、設計、分析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政策和法規,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科技發展動態及相關的國際規則和慣例。第四具有較強的獨立獲取、消化、應用新知識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4)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5)掌握一門外語,能順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和文獻。
二、構建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體系
培養應用型交通運輸專業人才,應以夯實基礎、突出創新、強化能力為宗旨來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依據交通運輸專業實際,推行與行業相銜接、凸顯專業特色、重在與就業需求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同時,要密切關注我國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交通運輸專業的課程體系做出動態調整,體現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體系的相對穩定性和機動靈活性。
1.彰顯“應用”特色,完善課程教學體系。按照交通運輸專業培養目標,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及就業需求,應將交通運輸專業的課程劃分為“通識教育模塊”、“學科專業基礎教育模塊”、“專業方向教育模塊”、“創新與素質拓展模塊”、“實踐能力模塊”五個模塊進行培養。其中,通識教育課、學科專業基礎課的目標是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專業方向課程的目標是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方向,增強就業競爭力;創新性課程、新技術前沿選修課的設置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為完善課程教學體系,應根據培養目標的需要體現“四增四減”,即增加專業特征、減少專業方向特征,增加選修課比例、減少必修課比例,增加實踐教學時間、減少理論教學時間,增加新技術前沿課程比例、減少傳統課程比例,提升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結構。
2.強化專業基礎,增強設計能力。專業基礎和專業主干課程包括工程圖學、工程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運籌學、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汽車構造、汽車電器與電控系統、汽車運用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汽車市場營銷、交通運輸工程、供應鏈管理、物流工程、汽車維修工程、汽車檢測與診斷和汽車改裝。通過專業基礎課程教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交通運輸學科理論知識和技能,以及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將習題作業、專題研討、實驗、實習等多種教學形式作為理論學習的補充。
為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要通過整合設計類課程和分散在其他專業課程中的設計類內容,形成一套完整的交通運輸設計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從事設計、管理和研究的能力。同時,強化課程設計、專題設計和畢業設計,推進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和結構設計競賽,為造就交通運輸應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實踐環境。
3.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交通運輸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應包括:基礎制造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專業綜合實習、汽車電器與汽車檢測實訓、汽車駕駛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其體系與科學技術發展同步,與社會、企業緊密聯系,體現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
三、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體制改革
1.改革理論課程體系。在教學計劃中,應將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其他課程的比例進行調整,前兩年主要學習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后兩年根據社會需求、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專業方向學習。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同時學習兩個專業方向。同時,應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大膽改革,增加創新和實踐類課程,擴大選修課的課程比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一、中職學校機械專業教學現狀
(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缺乏有機結合。
學科體系的課程結構導致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分割,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分割,知識排序的方式與知識習得的方式分割。這些與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相悖。
(二)教學管理與教學評價“一刀切”。
傳統教育在教學管理形式上采用的是班級授課制,以班級為中心,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教材、教法上強求統一,在教學的評價與反饋上,通常是以學生的卷面分數為標準,把考試作為評價課程的唯一依據,過度強化了考試成績的反饋作用,不太重視學生掌握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被忽視,同時容易使教師產生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造成教學效果較差。
(三)傳統教學模式下畢業生的表現。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畢業生在各方面的表現相對比較差,主要表現為動手操作能力差、綜合職業能力差、自學能力差、再就業能力差、個人發展潛力小。
本校的教學現狀也不例外,尤其是機械類專業的教學,雖然學校領導、教師都在不同程度上作出努力,但是效果不是很顯著,仍然無法改變這種現狀,甚至出現學生就業趨向越來越不對口的現象。這從大的方面看,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愧對社會;從小的方面看,則是愧對了家長和學生。因此教學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已經成了當務之急的重要課題。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來調動教師、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探索出一套既科學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適合當前產業發展的需要,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二、提高中職機械專業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對策
目前中職機械專業教學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模式形成科學性、系統性的理論闡述不多,需要教師在實踐中創造性地應用現有的理論,不斷探索、總結、歸納、概括,形成適用于中職機械類專業教學的思想、原則、策略并上升為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的有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技巧,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工學結合、校企互動。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筆者在提高機械專業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形成一套有效的培養模式。
(一)制定總目標
制訂項目實訓課程開發的方法和要求,構建中職機械專業教學、實訓教學項目課程教科書體系,指導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學成效,推廣研究成果的總體目標。具體目標是:一要體現機械專業教師在教學中的個人與集體智慧的價值,提高教學效率;二要促進學習型教研組的構建,促進“雙師型”教師的成長,促進教師專業素質及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三要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具體措施
為了提高研究這個培養模式的有效性,主要采用觀察法、實踐法、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等方法。(1)制定合理的教學、實訓模塊,供學生選擇;(2)對教學、實訓模塊制定教學流水線;(3)實施改“課程制”為“項目制”的教學實踐;(4)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來檢驗評定教學質量。使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探尋中職機械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模式。
(三)主要模式
1.教師合作教學模式。
以一個具體的任務為驅動,在本學科內,教師圍繞這個目標任務開展教學研究,通過集體備課、相互聽課,學要求,規范教學行為,共同開發校本教材,實現資源共享,產生合作效益。以CAD/CAM課程為例,由多位專業教師,包括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CAD與CAM軟件、數控加工工藝、數控銑、數控車等學科教師共同參與,集體制訂學期目標任務,讓相關教學內容既體現出各課程的原本知識結構,又符合中職學生本學期的定位和知識水平,合理分配學時,根據目標任務完成本學期的目標任務。 (下轉第45頁)
(上接第36頁)
2.學科滲透教學模式。
以一個項目為向導,結合職業學校的特點,加強學科之間,學科與專業之間,以及專業之間的合作、創新教研活動,體現學科專業之間知識的滲透和整合,并開展學科與專業教學的整合實踐,共同進行課程設置,編寫學科與專業之間的整合實踐教材,運用于教學實踐中。根據機械專業的特性,以及知識的連貫性與滲透性來開展滲透式教學。比如“小”滲透模式:把機械基礎與機械制圖,機械制圖與CAD,CAD與CAXA,職業生涯與數控實習兩兩結合在一起進行滲透教學。“大”滲透模式:把機械識圖、械械基設計礎、CAD、CAXA制造工程師、數控銑、數控車等課程全部整合在一起,設計成基于生產過程的大項目,直至完成某一產品的加工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明白整個生產過程的來龍去脈。“大”滲透模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以CAD/CAM類課程為對象,前輻射到機械專業基礎知識《機械制圖、識圖》,后連接數控加工。又如,CAXA 學科可以與模具、數控專業結合,共同進行課程設置,編寫學科與專業之間的整合實踐教材。再如,把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心理教育、德育等學科整合到專業教學上,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校企互動教學模式。
請企業技術人員參與學校教學,把行業(企業)所需的技術教給學生,并讓學校專業教師從中了解最新的行業、企業信息,利用頂崗實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企業技術人員通過與學校教師的合作交流,更好地了解學校教學實際和學生能力實際,幫助學校教師改進課程設置,調整教學計劃等,以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學生。例如,學校邀請企業專家,根據企業生產實際,甚至可以根據某一(系列)產品, 進行實訓課程開發,跟上時代步伐,讓學生在實訓中也能真實地體會到實際的生產狀況,了解實際的生產過程,盡可能地發揮校企合作的作用。
中職機械專業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科,要形成一種行之有效的提高中職機械專業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模式,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有一支良好的教師團隊,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有計劃、有目的進行探索與研究。加強專業、課程教材和教學方法的綜合配套改革,將素質教育滲透到專業教育之中,使學生較早地參與社會生產實踐,才能普遍提高中職學生的人文素質、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增強社會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