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22: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數學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知識的梳理可以讓學生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同時也能夠為學生建構自己獨有的知識機構提供更多的幫助。在進行知識梳理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更加容易的找到平時學習過程匯總還存在的問題,能夠讓他們及時的進行查漏補缺。
在教材中有“回顧與思考”這樣的一個環節,設置這個環節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們對本章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因此,在復習的過程中要利用好這個環節。雖然是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但是要盡量的避免“總結歸納知識―講解典型例題―鞏固練習”這種模式的出現,應該要鼓勵學生們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這里舉一個例子來說。
“自助餐”式復習課模式。這種復習主要是由學生自己來玩轉知識的梳理,而不是上面說的那種傳統過程。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過程。首先是“自備菜單”。課前,布置給學生具體的復習要求:一是在復習回憶的基礎上對知識要點進行歸納整理;二是記錄與此相關的問題和疑問。這樣既使學生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導向,體現了不同個體的學習需求,又為教師收集信息提供了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認真學習,精心準備。既可記錄自己不懂的問題,也可包含自己已懂但又十分有價值的問題,既可請求同學的幫助,也可明確向同學挑戰,他們的思維始終處在對知識、對問題解決的期待之中。其次是“消化菜肴”。課中,根據學生提供的道道菜肴(再學習的信息)進行逐步消化??煞譃樾〗M交流與小組代表全班交流這兩個環節來進行。學生們需要先在小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識要點并逐漸的完善最后在通過班上的集體討論來繼續查漏補缺。最后是“細品菜肴”。由于“菜單”出自不同的學習個體,就難免會出現有些問題超越大綱,或很難在40分鐘內全部消化,而這些問題中有的極具思考價值。于是便成了一些學有余力或學有興趣的學生課后繼續品嘗的一道佳肴。只要給他們三五分鐘用來展示自己課后研究的發現,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更寬闊的舞臺,就能激勵他們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培養出一部分獨具思維的數學愛好者。同時學生們自己的講解也更加的容易被其他的學生所接受。
2通過交流促進思維發展
數學是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通過數學方法和數學思維,可以解決其他自然科學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數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演繹推理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抽象的能力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在進行數學復習課上也不能夠忘記對學生的這些能力進行培養,特別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需要經常改變復習形式、營造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復習中去。學生通過不斷的自我思考,同時聽取別人的觀點并進行交流,從而逐漸的歸納出屬于他們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規律、技巧以及他們還需要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通過思考為下一步應用創新奠定基礎,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的目的。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必須讓他們充分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的同時暴露出他們仍然存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要爭取將變“教師講解”變為“學生主講”,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復習課堂不能夠出現“以教師的詳細講解代替學生的探索,以個別學生的回答,代替全體學生的思考,造成教師是‘主角’,個別學生是‘配角’,大多數學生則成了‘觀眾’”的無效教學現象。
在數學的學習中因為每個學生的不同,導致在學習中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是參差不齊。面對所學的知識有的學生可能在當時就已經學會弄懂了,而有的學生卻還處于模棱兩可的狀態。這時候就要求老師在上課時,不要一味的將知識點向前推進而是全面的顧及到所有的學生。在前一個知識點講完以后,在進行下一個知識點以前,一定要做好知識點的復習。在復習的時候要將講課速度盡量放慢,多聽聽學生的心聲,對于他們還是不懂或者還是模糊的知識點,一定要停下來追本溯源的將這個對學生來說是難點的知識點進行更加透徹的講解。由于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樣,等到所有的學生將這個知識點真正的消化以后再進行接下來的問題處理。同時對于數學中的重點難點要不止一次的講授、復習。因為這些問題對于老師來說好像很簡單,一學就會,那是因為老師對這個知識點已經相當的熟練了,可是對于學生就不一樣了。這時候就需要老師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幫助那些還不太明白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出一些于這個難點有關的題目讓學生去做,對學生遇到的問題要及時的糾正最終幫助他們完成這個難點的突破。
二、講解例題時的耐心等待
很多老師在講課時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在例題的講解速度都比較的快,為了追求課堂內容多樣化,不顧學生們實際接受的能力。由于老師在講授例題時速度較快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例題更沒有時間去深入思考例題。而老師則認為學生們都已經學會了,隨即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講解。這時候學生們就不能很好的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就會因為聽不懂而走神。面對例題的講解時,老師要給學生們足夠的時間去審題,讓他們讀懂題意后再講解例題。這樣看似浪費時間,實際卻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如果學生們在一開始就根本不懂這個例題要求是什么,任憑老師在講臺上講的天花亂墜,學生們也是照樣不會理解的。在講完例題后也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們懂得例題中每一步都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等等。在等待過程中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很多學生在解決了一道題后會聯想到其他題目與這個知識的關系。但是他們又不知道這道題和例題具體的聯系。哪里是一樣的哪里又會使用到下一個知識點。這時候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做判斷,由于他們的知識面還很狹窄,很多的判斷都是錯的。如果老師不能夠及時的指出其中的錯誤,就會在學生的印象里留下錯誤的認識對以后的學習極為不利。這時候等待就可以體現他的價值了,學生有自我探索的意識并在這時將他們探索的知識梳理清楚。最終讓他們對每一個知識點都分析的清清楚楚。
三、耐心等待學生記筆記
數學的學習中肯定會有很多的演算過程,這些過程需要同學們在下面要做好相應的筆記。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老師并不知道每個學生做課堂筆記的快慢。就在黑板不斷的講解,馬不停蹄的趕著知識點。學生根本沒有聽明白就在哪里拼命的做筆記。這樣講授者和接受者完全不處于同一個頻道上,當然是你講你的我記我的,這樣老師和學生就被完全的隔離開來了。相應的知識當然也只是空中樓閣,學生們只可遠觀而不能深入理解。所以老師在講課時要要求學生們盡量先聽他講,然后再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做筆記。還有就是在講授重要知識點是語速要稍微放慢給想記筆記的學生一定的時間,使他們在不影響聽課效率的同時也很好的記下了課堂筆記。
四、耐心等待學生的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在數學教學中是極為常見的也是數學比較重要的教學手段。練習題能很好的練習到舊的知識同時更好的利用和理解新的知識。練習題的練習其實就是舊知識點于新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的一個過程??墒怯捎诤芏嗤瑢W做題速度比較慢,很多練習題還沒做完。老師就已經開始講解了,導致很多同學對一些問題還沒有接觸到就被老師給一筆帶過了。這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老師應該耐心的等待所有同學將練習題做完再去講解。這樣就可以顧及到所有的同學對知識的理解。
五、結語
分層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和學習快慢程度,對學生進行優良差三個層次的分類,再針對這三個層次中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達到實現因材施教、培育人才的目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異,基礎知識有差異,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動因.對于分層教學,有些家長、學生表示不理解,認為對學生的優劣分檔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進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情況是可能發生的,但為什么還要實施分層教學呢?這是因為分層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的分層次問題,只要教師做好合理的引導,就可以避免因為分層所導致的后果.告訴學生與家長,實施分層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為了對他們進行更加合理的教學計劃,這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十分有效.讓學生和家長了解到,分層教學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成績,讓學生在提高成績的過程中不斷地縮短與曾經優于他們的學生的差距,最終實現共同進步的目的.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初中數學學習能力,分層教學是必須要進行的.在傳統的教學中,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同一層次的教學,由于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有的學生的學習進度趕不上,而有的學生的學習卻是學有余力而不知該不該跟著進度來.這樣一來,由于學生層次的不一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只能盡量地走中間路線,就使跟不上進度的學生跟其他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而超前進度的學生又被教學進度所拖累,教學成果不佳,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從而把學生培養成才.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
要實施分層教學,首先要做好實施分層教學的思想引導工作,不能讓初衷是為了提高學生成績而實施的良好的教學方法反而淪為打擊學生自尊心、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錯誤手段.因次,在實施分層教學之前,要先對學生和家長進行思想教育開導工作,告訴他們,實施分層教學,對學生進行優良分類的目的,是為了對學生進行適合他們學習進度的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分層教學下學生的能力都會得到提高,會使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越來越小,讓所有人都成為優秀學生,畢竟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就那些知識,早學會,晚學會,在分層教學下學生都會學會,而且學生會學得更扎實,這樣學生會切切實實把初中數學學好,最終的效果是學生由最初的分層變為學生在同一層次上的優秀.這樣,讓學生意識到實施分層教學的優勢與目的,讓學生在無思想負擔的情況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其次,教師要把學生根據知識的扎實程度和學習的能力強弱進行優良差三個層次的分類,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進行不同程度的知識教學.比如,就二元一次方程組而言,對于優層次的學生,他們的知識扎實,學習能力強,對他們就要求高一些,不僅要會課本上的解法,還要有自己的見解,能夠對題型歸類,達到一題通、百題會的程度.對于良好層次的學生,要求他們會解題,多思考,多練習,達到對這一類型題目的掌握.對于差層次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學會課本上的方法,務實基礎,能夠熟練掌握課本方法,最終達到熟練運用即可.如此對于學生按能力水平分層次進行教學和要求,實現學生再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題目時,無論是用課本的方法,還是用自己的方法,不管是簡單方法,還是復雜方法,最終學生都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達到殊途同歸.這就是分層教學的實際應用.
三、總結
第一,在數學教學中模擬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增強數學的趣味性,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索數學的目的.在教學中模擬情境的學習方法非常有效.在新課改下教學內容發生了變化,教師教學的方法也要隨之改變.模擬情境讓數學課堂不再枯燥,帶領著每一個學生一起探索,可以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效學習,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了對學生綜合培養的目的.例如,在講“三角形的性質”時,教師要將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帶入課堂,如有些方便折疊的桌椅,其內部都是有呈現三角形的鋼體結構,在打開桌椅使用時,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生活中的晾衣架,之所以掛上沉甸甸的衣服不會變形,也是因為其形狀類似三角形,結構十分穩定.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些生活中的問題,并讓他們獨立思考并加以解決.第二,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每一個學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好強心理,如果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挫折,會嚴重打擊學生對于學習的自信心.初中學生的年齡只是十幾歲,心理需要更多的是鼓勵,如果打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就不會再對這方面的事物產生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科學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進行鼓勵,加強他們的自信,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第三,把握好學生的好奇心理.初中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因為他們的心理還比較稚嫩,對于許多不懂的事物的好奇心更加強烈.好奇心的增強,伴隨著興趣的增強,把握好這一點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恰到好處地提出數學問題,難度最好要適中,問題要有趣味性,增加學生想要知道答案的欲望,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增強興趣,他們就會因為興趣而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講“拋物線”時,教師可以用打籃球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究竟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角度出手,才能投籃更準呢?這就需要教師帶領著學生共同去解決這個問題.利用學生對籃球的好奇心,能夠讓學生高效地學習關于拋物線的知識.
二、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的教育理念要改變,要以學生為中心,要將學生的“學”作為教學的主題思想,以前的灌輸式的教學不再適合新教材和現代學生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不再是教師的個人任務,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互動教學是目前為止在新課背景下比較適合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整個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教師要圍繞這個中心開展教育工作.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到輔助作用,要讓學生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機會.同時,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把握住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以及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師生共同努力研究問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采用啟發式教學
關鍵字:信息技術 初中數學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定位
第一,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為目標。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要充分結合初中生的特點來促進學生的原上草教學論文自主學習。因為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真正主體,而且教學成果的評價也是以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基準的,所以,一切教學模式的改進和優化都應該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重要目標。
教師需要認識到,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不僅是教師講解初中數學知識的重要工具,同樣是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嶄新方法,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可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科學建構教學情境、提供學習資源等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之下實現自主學習。
第二,以彰顯數學思維特點為標準。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原上草教學論文要充分考慮數學課程的思維特點。數學學科的思維模式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更加強調理論的概括性、知識的抽象性以及邏輯展開的縝密性,并且數學知識當中大量使用各種符號化、形式化的語言,讓習慣于形象思維模式的初中學生很難適應。
所以,在常規教學模式下學習數學知識比較艱難,而以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利用非常生動的視覺形象來向學生展現比較原上草教學論文抽象的數學公式,揭示思維過程、描述求解流程等,化抽象為形象,讓學生覺得具體可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領悟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呈現形式的活潑新穎,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就是強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主體地位。同時新《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睋Q言之,數學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索學習。應用“幾何畫板”、“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等多媒體工具,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索,親自去體驗,更強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為學生實現“意義建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如在教學“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我們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工具,演示兩圓相離、外切、相交、內切、內含的運動變化規律,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來表現幾何關系,那么通過學生自主探索,觀察就發現了原來兩個圓運動會產生這么多的可能情況,他也就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最后可根據圓心距和半徑的關系對兩圓的位置關系進行驗證,從而實現了對知識意義的構建。
三、巧借信息技術的豐富資源,培養學生的發現式學習。
信息技術很大程度來源于網絡教學,網絡中有很多初中數學教學中所需要的資源,因此信息技術的豐富資源,能為數學教學提供并展示各種所需的資料,包括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能創設、模擬各種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為所有學生提供探索復雜問題、多角度理解數學思想的機會,開闊學生數學探索的視野。例如,為了讓學生較深刻地理解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可以讓學生利用幾何畫板做一次這樣的數學實驗;在該實驗中,學生可通過任意改變線段的長短和通過鼠標拖動端點來觀察兩個三角形的形態變化,從中學生可以直觀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并不需要由教師象傳統教學中那樣作滔滔不絕的講解,而學生對該定理的理解與掌握反而比傳統教學要系統得多,全面得多,深刻得多。再如“探究性活動:鑲嵌”,可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進入問題情景階段,教師投影“美麗的鑲嵌世界”,把學生引進一個五彩繽紛的圖案王國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種問題。第二階段為實踐體驗階段,學生利用校園網資料,搜集一些平面鑲嵌圖案,在教師的啟引下,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探究各種問題,并總結規律和歸納結論。第三階段為表達交流階段,每組學生把探究成果貼在“我的成果”目錄中,互相交流,對比,歸納。特別一提的是,教師提供了邊長相等的3—24邊正多邊形,配上不同顏色,鼓勵學生設計一、二個地板的平面鑲嵌圖,課堂氣氛頓時高漲起來,學生經過設計,復制、粘貼、組合,排列出的圖案千姿百態,有些圖案大出教師意外,很有創意。由此可見豐富的信息資源,開拓了視野,激活了思維,增強了想象,從而培養了學生發現式學習能力,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四、利用網絡無法比擬的優勢,讓學生自我調控、自我發展
基于網絡技術的課件更具有優勢,它除了具有多媒體課件的優點外,還具有對學生全員的可控性優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自主選擇學習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調節學習的進程,在師生、生生、人機、個體與集體之間多緯度的交流,憑借網絡資源的優勢,在開放的環境中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過程。
中數學總復習是完成初中三年數學教學任務之后的一個系統、完善、深化所學內容的關鍵環節。重視并認真完成這個階段的教學任務,不僅有利于升學學生鞏固、消化、歸納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業學生的實際運用。同時是對學習基礎較差學生達到查缺補漏,掌握教材內容的再學習。因此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實施總復習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師的基本功之一。
一、緊扣大綱,精心編制復習計劃
初中數學內容多而雜,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三年的教科書中,學生往往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因此,必須依據大綱規定的內容和系統化的知識要點,精心編制復習計劃。計劃的編寫必須切合學生實際??刹捎没A知識習題化的方法,根據平時教學中掌握的學生應用知識的實際,編制一份滲透主要知識點的測試題,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然后按測試中出現的學生難以理解、遺忘率較高且易混易錯的內容,確定計劃的重點。復習計劃制定后,要做好復習課例題的選擇、練習題配套作業篩眩教師制定的復習計劃要交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再按自己的學習實際制定具體復習規劃,確定自己的奮進目標。
二、追本求源,系統掌握基礎知識總
復習開始的第一階段,首先必須強調學生系統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好課本關。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①對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不僅要正確敘述,而且要靈活應用;②對課本后練習題必須逐題過關;③每章后的復習題帶有綜合性,要求多數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少數困難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
三、系統整理,提高復習效率
總復習的第二階段,要特別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初中數學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依據基礎知識的相互聯系及相互轉化關系,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組織,變為系統的條理化的知識點。例如,初三代數可分為函數的定義、正反比例函數、一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數、二次不等式;統計初步三大部分。幾何分為4塊13線:第一塊為以解直角三角形為主體的1條線。第二塊相似形分為3條線:(1)成比例線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3)相似多邊形的判定與性質;第三塊圓,包含7條線:(4)圓的性質;(5)直線與圓;(6)圓與圓;(7)角與圓;(8)三角形與圓;(9)四邊形與圓;(10)多邊形與圓。第四塊是作圖題,有2條線:(11)作圓及作圓的內外公切線等;(12)點的軌跡。這種歸納總結對程度差別不大、素質較好的班級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共同去作,即由學生畫龍,教師點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級由教師歸類,對比講解,分塊練習與綜合練習交叉進行,使學生真正掌握初中數學教材內容。
四、集中練習,爭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塊,把握教材內容之后,即開始第三階段的綜合復習。這個階段,除了重視課本中的重點章節之外,主要以反復練習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常以章節綜合習題和系統知識為骨干的綜合練習題為主,適當加大模擬題的份量。對教師來說,這時主要任務是精選習題,精心批改學生完成的練習題,及時講評,從中查漏補缺,鞏固復習成效,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選綜合練習題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選擇的習題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規律性。如,函數的取值范圍可選擇如下一組例題:
(2)y=13-2x
(3)y=3x+2x-1
(4)y=1x+1-1
一、布置作業也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標準提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而我們相當一部分老師布置數學作業都是按照統一性要求來做的.畢竟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與數學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按照統一要求,會導致學習困難的學生“吃不下”,而學習優秀的學生又“吃不飽”.這樣的作業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所以我們在設計作業的時候也應“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找到適合自己練習的作業.我們可以將作業設計分為必答題與選做題.適量的、基礎的、典型性的題目必答,便于老師了解學生,了解教學效果.選做題不作統一要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力選做,從而對作業在難易上、數量上有了合理的調控,把“桃子”掛在每位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的位置,使學困生能緩解原有的心理壓力,也使優等生能提高探求能力,從而讓學生喜愛做作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作業感興趣了,他才會去做,做了才會有效,我們的教學才會有質量.
二、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犯錯誤
老師普遍都很頭疼學生作業的抄襲現象,束手無策.那么是什么導致抄襲現象的發生而又屢禁不止呢?其根源還在于我們布置的作業上.量大、題難是一個原因,對學生作業質量要求的一刀切也是一個原因.我們知道學生學習有好有差,智商有高有低,學習水平更是參差不齊,而我們現實中對作業完成的要求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往往是搞“一刀切”——全部做好.作業質量差的學生往往會被老師罵,本子上叉叉多的甚至還會被家長罵,這樣就導致了部分學生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而去抄襲作業.所以老師要容忍學生在作業中出現錯誤,只要是學生通過自己思考做的作業,不管怎么錯老師都應給以鼓勵,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杜絕作業的抄襲現象,增加作業反饋的真實性,刺激學生學習的欲望.雖然學生作業本上有許多叉看似不舒服,但畢竟是通過他們自己思考的,事后學生會強烈地認識到自己學習的不足而去努力,讓自己從“不會”變成“會”.這樣能培養學生誠實,勇于承擔的品質.當學生不會時,不是去抄,而是去思考,實際上是一種誠實的表現,沒有去抄襲,而是選擇了勇于承擔,這對學生以后的成長非常有利.老師授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數學課堂效果的好壞主要通過學生做習題來體現.
三、“數學作業全批全改”存在的問題
初中數學作業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隨著數學改革的深入進行,明顯地暴露出作業“全批全改”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花費在評改作業上的時間過多.初中數學作業天天有,學生天天做,教師天天改.如果一個教師任兩個班,每班按50人計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業;若每次留4個題,一次要批改400道題,若每本作業平均用2分鐘,就要花去3個多小時的時間.尤其是批改幾何作業,還要花費更多的一些時間.再加上平時小測驗、單元測驗、班主任工作、備課……忙得團團轉.探索教學改革的時間難以保證,數學教師對教科研的研究時間嚴重不足,所以數學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的數量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是少的.
其次,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素質教育下突出的特點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可是作業的“全批全改”是在學生頭上的“緊箍咒”.使他們天天忙于按時完成作業,不管對與錯.學生主動思考,自我檢查的積極性受到壓抑.
還有,師生雙方獲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學生做作業,教師批改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師生雙方獲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學生作業很不錯,但一考試成績很差,因為學生為了老師“批改”只好抄襲作業,教師也只好“上當受騙”.由于時間緊,教師批改作業常用“√”、“×”、“\”等簡單的符號,學生由這些符號只能知道哪個題錯了,但不知道錯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