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創新創業培訓心得體會
時間:2023-02-27 11:20: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創新創業培訓心得體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就業創業指導培訓心得體會
為期三天的就業創業指導個骨干教師培訓結束了。在培訓方精心組織下,課程安排豐富充實,結構合理,針對性強,我收獲很大。
在朱輝榮老師《創業從0到1》的專題講解中,我看到了一位激情澎湃、對創業充滿熱情、為學生在創業之路上提供專業指導的默默奉獻的老師。朱老師從創業機會、產品打造、產品驗證、團隊建設、商業模式、資金融資等幾方面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解創業孵化過程,運用許多實際案例來解釋理論。從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創業實踐指導,都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魏欣老師的開場自我介紹別具一格,他培訓現場的許多方法和技巧都可以讓我帶入今后的就業創業課程中,創業教學形式以讓學生更全面和深入地掌握知識。魏老師所講解的商業畫布也是一個很大的啟發,對于我們今后指導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大有幫助,可以以商業畫布這一工具進行創業指導和分析。
王春偉老師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員們都在課堂上表現出了積極主動、情緒高漲的學習精神,整場課堂氛圍很好。分小組有效地把控和組織了整個課堂,積分制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在國際勞工組織工作過、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的鄧老師為我們帶來了最前沿的各國創新創業戰略計劃,讓我們眼界更開闊地看到和對比中外就業創業情況。
在這次培訓當中,我被老師們精深專業的學識和耐心細致的敬業精神所深深感動,每一位老師都情緒昂揚,弘揚新時代創新創業精神,充滿正能量。學員們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通過培訓,大家學習了創業知識體系,了解了市場形勢及創業環境,學會去如何組織、計劃、實施、實踐、一步步指導學生等,創業綜合素質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學到了以下幾點:
一是培養了創新思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之下,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主創業,既擴大了就業,又實現對人生的價值追求,同時服務社會促進社會發展。作為就業創業指導老師,我們首先要不斷更新創新創業思維和理念,轉變意識和認識,才能在就業創業指導課上為學生講解創新創業,鼓勵他們培養創新思維,進行創新創業。
二是學習了創業知識。上完課程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加強學習,要全身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學習創業需要的條件、政策及法律知識等。用更加專業的知識指導學生,避免他們在創業過程中走彎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這都基于為其提供正確的方向指導。因此,要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加強業務知識能力學習。
摘要:隨著國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大力支持和推廣,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參與其中,大學生創業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紙上談兵,而是通過創業實踐搭建高校和社會之間的橋梁,在創業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認知水平和就業能力,是當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創新思維;大學生;創業教育;培養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8-0052-02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源泉。隨著國家相應鼓勵政策的不斷出臺,社會刮起創業風潮,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深入校園,成為高校教育的一種新興思路,為培養大學生群體的創新精神和就業技能,高校開展了諸多嘗試和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創新創業既是時展的要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長成才的關鍵途徑。從其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大學生創新創業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切實做到學以致用,使大學生活更有意義,提升自我價值感。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使大學生活更加多元化,豐富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為今后真正步入社會打好基礎,在提高自身就業水平的同時為社會提供了就業機會,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
從高校培養教育人才的角度來看,正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所說,當前高校中存在的“學生創業就業能力與社會適應力不強”、“實用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緊缺”等問題,我國高等教育目前存在很多急需改革和提升的方面,其中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創業精神與創業技能方面比較薄弱。同時,高校普遍面臨提高教育質量、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形成高校自身特色等困境。創新創業教育的推進,不僅為高校的發展提供了一條解決途徑,更有助于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創新型人才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競爭力。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能推動科技的進步,才能為社會、國家創造更大的價值,促進社會向智能化、健康化、和諧化發展。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分析
當代青年正值創業的好時機,“偉大者即時代者,時代者即創業者”。創業的本質是創新,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大學生雖然是未來社會創新的新生代群體,但就目前大學生的整體情況而言,擁有創新思維并勇于嘗試的人并不多,大多數人只是停留在接受和使用前人經驗的階段。究其緣由,還是學生自身對外界的新事物關注少,不善于思考、觀察、總結。因此,培養創新意識除了學生自身需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之外,更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及時總結,遇到問題應從多角度考量對比,甚至另辟蹊徑,拒絕思維定式、墨守成規。結合我們創業團隊的經歷與心得體會,我認為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普遍存在著創新創業意識弱、實踐參與率低、新精神少的特點。就我身邊同學的創業例子而言,很多都是一些傳統的商業項目,重復著前人一貫的經營路子,并沒有迸發出創新的火花。我們要追趕時代的步伐,“創意改變生活”是我們一直思考的關鍵。我們的創業項目“校園零食百貨網”在起步階段運用傳統銷售模式,效果不理想,直到“餓了么”以及“美團”這些APP進入我們的生活,這些互聯網的新生代寵兒帶給了我們啟示和靈感,與我們的創業模式和初衷完美契合,團隊迅速接收了這些新媒體,并結合自身的特點,將網絡營銷成為團隊經營的主流模式,突破了傳統銷售的瓶頸。
生活無處沒有創新,不創新必然走下坡路。我們團隊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員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成長,比如如何提高網絡小店的知名度?我們考慮過利用原始的單頁、海報、擺臺推廣,但如何使結果最為滿意、事半功倍呢?這個問題需要挑戰團隊的集體智慧和創新能力。我們利用的是微信集贊贈送小禮品的方式,相比海報等的傳統宣傳,我們得出了一些結論:微信集贊方式相對于傳統海報宣傳的特點是范圍大、持續效果短、效應大、傳播速度快、成本小、針對學生群體和高校較為適合。再比如:我們都知道,要想提高網店銷售額必須提高網店點擊率,我們的主要受眾是校園的學生群體,為此我們將目標投向了校內微信公共號,除了自己官方的微信公共號外,其他校內閱讀量多的微信號以及QQ群也成了我們的宣傳渠道,團隊成員在其他公眾微信平臺推出的文章欄目下發表評論,評論內容中附加上零食小店名稱以及微信號,受眾自然而然會看見我們的網絡零食店,從而提高店鋪的點擊率。最關鍵的一點是關注微信群,QQ群,它們的廣告不僅范圍廣,且幾乎零成本,大大解決了我們學生創業者資金不足的缺口,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廣告平臺。所以,思維創造機會,創新改變生活。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國家民族發展前進的動力和源泉,也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而一個國家民族的未來是青年,少年強則國強,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意義深遠。
高校在培養塑造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方面要基于政府政策導向、著力于創業政策調整方向、社會和市場需求、學生自身特點和優勢,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構建高等學校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為進一步普及創業知識,培養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大學生創業,積極摸索特色創新創業培養模式,以提高和培養廣大青年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積極性。比如許多高校創辦了創業學院,此舉對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實施《企業學校雙導師制度》,教師作為指引角色,學生為參與角色,利用企業的資源優勢,結合學校自身理論指導優勢給學生更全面的指導,減少在創業過程中的困惑。建立健全大學生實習基地,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開設創新創業特色課堂,將創新創業課程列入高校學生培養方案的重點考查課程,使之成為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這對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師借助課堂教學平臺,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變一味在課堂上灌輸知識的傳統模式,推崇創新,多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加強學生在創新意識方面的引領。鼓勵學生在兼顧學業的同時勇于創業,善于利用新媒體平臺,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二)打造完備的創業環境
推進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交流的平臺,將企業、學校和學生三方有效聯系起來,為廣大有志于創業的青年學生和三方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使之成為高校與學生、高校與企業、學生與企業溝通的橋梁。比如校方可聘請行業精英或創業人士作為創業導師,定期舉辦創業講堂,為學生指點迷津。設立創業基金和創業項目,構建創業成果展示平臺,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創業、分享經驗的機會。同時,學校也可多渠道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和對接。一可更深入地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更有針對性地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二可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為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檢測、轉型升級、人員培訓提供智力支持,加快高??蒲谐晒D化的步伐,促進高校的產學研建設與發展。
加強高校與當地政府部門的合作,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大學生創業園,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評估的指標,政府在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方面對大學生創業進行一定程度的優惠減免,對于合格的、有潛力的學生創業予以更多鼓勵和支持。將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園和創業學院有機聯動,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讓更多有創業想法的同學能夠創業。讓大家富有創意,勇于創新,敢于創業。同時加強與創業生及畢業生的聯系,形成聯動機制,通過走訪調研等形式深入了解創業生的創業情況,尤其是要了解他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要發揮學校的資源、平臺等優勢,加強與政府部門的聯系,切實為創業生及畢業生提供有力的幫助,做他們的堅強后盾。
參考文獻:
[1]王雅君.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對策與建議[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
[2]萬森林,張平.培養創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務[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01).
[3]岳曉東.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之我見[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
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內實踐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應該按旅游行業規范更新模擬客房實訓室、模擬餐廳實訓室、模擬導游實訓室等設施設備,完善科技含量較高的旅游信息系統等實訓室建設,鼓勵學生多練習實踐操作技能,縮短入職適應期。哈爾濱商業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充分利用哈爾濱商業大學經管綜合實踐中心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和優秀的教學軟件,提高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商大酒店是哈爾濱商業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實習基地,商大酒店作為旅游烹飪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實驗實踐教學中心,2007年被黑龍江省教育廳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旅游烹飪學院教師直接參與商大酒店經營管理,在酒店成立實習管理部,配合學院的實踐教學管理。結合酒店經營實踐,老師指導學生參與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實現資源共享,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建立一批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一)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的作用
校外實踐教學是對校內理論學習的補充與延續。校外實習基地是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長期、穩定的實習單位,有利于學生、學校、企業。可以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有力的保障,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崗位中工作較長一段時間,了解、掌握旅游企業的業務和操作規程,有利于鍛煉、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學校要密切與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區等有關企業的聯系,建立一批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和就業渠道是旅游高等教育辦出特色、辦出成效的關鍵,也關系到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還能為教師深入企業實踐提供平臺。旅游企業通過接收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到企業實習,可以低成本補充人力資源的空缺,提升員工整體素質,同時為企業物色優秀人才提供機會,企業還可與學校進行橫向課題合作,更新企業經營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二)校外實習基地的選擇
高校要選擇專業針對性強、經營管理理念先進、經濟運行狀況良好、合作意愿強的企業作為校外實習基地的首選。高校和企業要加強協作,與相關的企業達成共識,找準學校和企業合作的利益平衡點,加強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責任感,提升企業與學校合作的動力,鼓勵企業盡量為學生提供輪崗實習機會,共同建立較穩定、規范的校外實習基地。學校應與企業簽訂實習協議,雙方要就有關實習事宜按照協議的約定行事。學生的實習地點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選擇。實習單位所在地應盡量選擇中心城市、經濟發達地區、旅游業發達地區。實習單位可優先考慮國內外著名的飯店集團成員單位,知名的旅行社或旅游景區,使學生有機會學習知名旅游企業(集團)的先進管理經驗,為今后工作奠定好基礎,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加強實踐教學管理與考核
高校應注重對學生校外實習、實訓過程進行監管、考核。學校應該專門安排指導教師負責學生實習的組織、協調。由旅游企業安排適當的崗位以及經驗豐富的行業能手對學生進行業務培訓和崗位指導。學生與老師要做好實習前準備工作,應該了解實習單位基本情況、實習內容,制定相應的實習計劃,做好實習的心理準備。實習單位要對學生做好短期崗前培訓。指導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互動,通過現場指導、互聯網、電話等多種方式與學生適時溝通,指導學生增強責任心,遵守實習單位相關要求,鼓勵學生勤觀察,動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從容妥善地處理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積極主動投身于實踐活動中,提高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協調與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收集學生對實習基地的評價意見,并對學生進行理性的職業期望疏導和就業指導。
學校要綜合考察實習學生紀律、出勤、實習證明、實習鑒定、實習日志、實習報告等,確保學生實習的時間和質量。要求學生按實踐教學計劃進行實習活動,及時填寫實習日志、撰寫實結,將實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及出現的問題認真記錄,方便教師及時了解、檢查、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應對學生的實習日志、總結和報告等定期批閱,及時了解實習單位的反饋意見,認真填寫指導教師工作日志,總結工作經驗。實習結束,學校可對實習期間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彰,頒發證書,進行物質獎勵,并請其在學校與低年級學生進行實習經驗交流座談,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實習積極性,又有利于培養低年級學生熱愛旅游行業及在旅游行業實習、就業的信心。
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培養一個實踐能力強的教師團隊是搞好實踐教學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過培訓、深造、引進、聘用等途徑,打造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有較強實踐操作技能的教師隊伍。應重視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培訓,選派青年骨干教師到國外訪問學習、委派教師到合作企業鍛煉,鼓勵教師兼職從事一定的旅游實踐活動,到相關旅游企業調研,積累旅游行業實踐操作和經營管理的實際經驗,科研選題與旅游企業實際緊密相聯。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取得相關技能考核等級證書,使教師教學和科研工作密切結合行業實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并勝任實踐教學的指導工作。
可從國內外聘請有較高理論素養、豐富實踐經驗的管理專家擔任旅游管理專業的兼職教師或客座教授。邀請旅游行業的企業管理人員到學校為旅游管理專業師生做學術報告、專題講座,開闊師生視野,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哈爾濱商業大學旅游烹飪學院近年來利用承辦發展中國家酒店管理研修班機會,舉辦學術報告會,請發展中國家學員為旅游烹飪學院師生做報告,拓展老師的行業視野與思維方式。
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訓活動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38(2012)07-0009-04
高校是培養自主創新人才的基礎和源泉,開展創業教育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
一、中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現狀
創業教育是指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的教育活動,即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以及進行自我創業的方法和途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提出創業能力是學習的“第三本護照”。要求將“創業教育”與目前的“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對待。在此背景下,加強創業教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一些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已經普及。然而,我國的創業教育由于起步較晚,還處于萌芽狀態,沒有形成一套適合我國國情與教育發展現狀的行之有效的培養方案。
(一)對創業教育的認識不到位,定位不明
創業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即機會意識、創新精神和理性的冒險精神。美國許多高校都要求所有教學科目都能夠體現創業意識,無論是在課程的設置上。還是在教學活動中都將企業家精神的培養滲透其中。法國專門成立了創業計劃培訓中心(CEPAC)。英國政府撥款建立了英國科學創業中心(UK-SEC)來管理和實施創業教育,后又建立了全國大學生創業委員會(NCGE),全面負責國內的創業教育。反觀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從1997年的“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正式起步,之后盡管在中國高校全面鋪開,但是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并未得到足夠重視。在學生的培養目標中,還沒有把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作為一種必備的素質加以對待。有些高校在創業教育的定位上存在著“功利性”思想,認為開展創業教育是為解決學生就業的“燃眉之急”,或者把創業教育等同于就業指導。大多數高校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實質上是“求職發展”、“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之類的課程。甚至有的學校認為,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企業家速成教育”。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創業或一畢業馬上進行創業,而沒有認識到創業教育應該是一種教育理念,是一種人才培養的戰略思想,其真正目的是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得以進發和發展,進而具備積極的創業意識、良好的創業能力和強烈的企業家精神。
(二)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健全,內容單一
美國大多數院校都將創業教育作為一個專業領域或研究方向,創業教育已經形成了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創業意識類課程、創業知識類課程、創業能力素質類課程和創業實務操作類課程等。而在我國,由于對創業教育存在片面理解,有些高校對于創業教育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理念,沒有形成一定的教育體系。從目前我國一些高等學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來看,多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創業教育還未形成相對成熟的課程體系,大部分學校關注的仍是少數人的“創業活動”,而不是多數人的“系統教育”。在專業性和個性化方面,創業教育課程設置與專業教育相分離,所設課程與專業沒有關系或關聯度不高,多為“千人一面”全校性公選課的普及性教育。在已經開設的課程體系中,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成為制約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甚至多年使用相同的教材,理論基礎薄弱,內容淺顯。
(三)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缺乏,實踐不足
師資是創業教育的關鍵,教師的學識和創業經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創業教育的效果。作為理論性和實踐性兼具的一項教育,從事創業教育的優秀教師除了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還應該有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在國外,創業教育教師大多從事過創業或投資實踐,并有擔任企業外部董事的經歷。國內的大多數創業教育教師缺乏創業經歷和投資實踐,缺乏企業實戰經歷,只有少數幾個人經過KAB課程短期培訓后“現學現賣”,多數授課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對學生的指導力不從心。與師資力量薄弱并存的是,創業實踐方面也存在較大欠缺。創業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是在相當多的高校中,創業教育還僅限于理論教育,模擬演習基地、實習基地等平臺嚴重不足,缺乏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的穩定載體。雖然少數高校建立有“創業一條街”、大學生食堂、書報亭,但能夠提供的崗位非常有限,且過于關注一時的投入產出,缺乏長遠的規劃,缺少專業化的指導,“實戰”作用、實踐平臺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由于缺少創業鍛煉機會,大多數學生只能從書本中學習,這也是高校大學生創業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三位一體”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如何正視當前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構建一個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是每一所高校必須正視的問題。高校創業教育工作應以使廣大學生接受創業普及教育為基本使命,以為具有創業意識和知識結構的部分學生提供創業系統培訓為發展方向,以通過教學實踐和專項培訓幫助具有創業能力與優秀素質的精英學生成功走上自主創業道路為奮斗目標,并以“教學主導、培訓指導、實踐引導”為路徑,科學構建分層分類、逐級推進、“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全面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
(一)堅持教學主導,以“普惠性”教育植入創業“基因”
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將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心理品質內化為受教育者的內在特質,成為讓受教育者終生受益的“基因”。學校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渠道,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以及素質拓展等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1 開設創業教育課程,保證創業教育常態化
高校應積極打造國家級、省級、市級等級別的精品專業教育課程,可采用“2+2”的教學模式,即大學前兩年為創業素質教育階段,后兩年為創業能力培養和創業實踐訓練階段。面向大一、大二學生可開設《創業學》、《創造學》等有利于創業意識培養的必修課。面向大三、大四學生和研究生可開設《大學生創業基本理論、方法與實踐》、《大學生KAB創業基礎》、《創造方法論》等選修課,從而有效夯實大學生的創業理論基礎。
2 優化課堂教學師資,確保創業教育專業性
從事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師應通過“選、送、訓、聘”的方式,多渠道、多途徑地充實到創業課堂教學的師資隊伍中去;可聘請校內教授或副教授成立創業教育專家組,對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提供專業意見和方向性指導:應加強對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培訓和提升,如定期選送教師去企業體驗創業并積累經驗、參加SIYB創業師資培訓班等;重視引進校外資源,如聘請知名企業成功人士、杰出校友、創業成功人士、風險投資家等在創業教育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校外人士成為客座教授。定期來校開設不同內容模塊的創業講座或培訓課程等。
3 豐富教育教學內容,加強創業教育全面性
豐富創業教育教學內容要將創業教育教學與學生素質拓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在相關活動中加大創新創業教育元素的比重:要將創業教育教學與學??萍挤找约翱蒲袡M向協作相結合。引導學生參與橫向課題和科技服務:要將創業教育教學與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要將創業教育內容和理念融入專業課程教學;要將創業教育教學與學生就業及實習活動相結合,真正實現以創業促進優質就業。通過以上“四個結合”保證創業教育教學內容覆蓋面廣,綜合性強,加強創業教育的全面性。
(二)堅持培訓指導,以“提升型”教育選育創業“種子”
作為課堂教學主渠道的重要延伸,系統培訓有利于增強創業教育的直觀性、真實性和感染性,有利于在課堂教學廣泛植入創業“基因”的基礎上選育優秀的創業“種子”。因此,做好系統培訓指導工作,是提升創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1 加強創業機構建設,促進創業教育規模化
大力倡導建設高校母體下的創業學院或者創新創業學校等,打造開展創業教育系統培訓項目的主要平臺。培訓項目應注重教學模塊化設計,應包括主干課程、主題報告、社會實踐、論壇交流和畢業設計等模塊,對學員甄選、學制、學時等作出嚴格規定,力求造就一批創新創業精英。
2 舉辦創業專項培訓,促進創業教育系統化
應注重創業理論與實踐模擬有機結合,對于有志于進一步參與創業實踐活動的學生,可建設如“創業模擬實訓室”、“企業沙盤對抗模擬中心”、“網絡創業實驗室”等平臺為其提供創業模擬的機會;對于有意創業或者已經開始創業的學生,分層、分類提供創業教育專項培訓,并可聯合各相關政府部門共同開展專項培訓。
3 打造網絡教育陣地,促進創業教育網絡化
通過開通創業教育官方微博、博客、短信平臺,建立大學生創業教育網站等形式,形成立體式、廣覆蓋的創業宣傳網絡體系,國家以及地方和學校的創業政策、創業活動信息以及創業典型事跡。同時,可開設創新創業名人講壇、科技創新論壇、杰出校友論壇和大學生創業沙龍等活動,營造濃郁的創新創業型校園文化氛圍。
(三)堅持實踐引導,以“針對性”教育培育創業“果實”
創業實踐活動是充分挖掘學生潛能,開發學生創業基本素質的必備環節,有利于引導學生將科學文化知識通過實踐進行轉化,培育創業“果實”。
1 強化實踐基地建設,為創業教育提供演練平臺
高校應該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打造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業實踐基地。一方面,在校內建設創業實訓基地、網絡創業實驗室、創業典范模擬實驗室、創業模擬沙盤室等模擬創業基地,為創業模擬提供平臺。建設集中式校內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有強烈創業意愿、有可行創業計劃的大學生提供實驗基地。另一方面,可在校外投入資源與地方政府共建大學科技園、創業園等,在政策支持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為大學生創業教育創造具有實踐功能的良好環境。
2 優勢投入各類賽事,為創業教育提供展示平臺
高??梢苑e極參與“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等各類創業賽事,以賽事為依托,建設“校、院、班”三級參賽機制,仿照國家和省級創業計劃競賽的競賽機制和賽事規則,在校內開展類似賽事,為有潛力的創業團隊配備導師進行“一對一”指導,為創業大賽精英提供展示的平臺。
3 豐富創業實踐活動,為創業教育提供交流平臺
立足“點面結合”舉辦校園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如面向全校師生舉辦創新創業論壇、赴企業體驗創業等;面向創業積極分子,舉辦創業沙龍,遴選創業項目入駐孵化基地等。高校還應注重發揮創業類社團以及大學生科研立項在創業教育中的基礎性平臺作用,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同時,可以屆次化地組織大學生創新科研立項工作,吸引廣大學生參與這些活動,濃郁校園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三、深入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創業教育的教學和研究體系
首先,必須加大對創業課程建設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到學校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中,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把典型的案例、實踐的心得體會穿插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從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方面去實施;在課程的設置上,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根據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強化實踐操作技能訓練。將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課程真正融為一體,既保證創業教育、專業教育和基礎知識的連貫性,也有利于完善學生創業所需的知識結構。其次,必須加大創業教育優質師資選拔與培養力度。一方面立足自身,組織本校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學術交流、深入企業學習等形式加強教師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面向社會,聘請具有企業相關工作經驗和學術背景的人士,以專兼結合、動靜結合的師資隊伍體系,讓學生在創業道路上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有針對性的指導。再者,必須加大創業教育的研究力度。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創業教育的開展相輔相成,對創業教育的研究可以促進創業教育往更理性和成熟的方向發展。隨著創業教育在我國高校的深入開展,創業教育的研究者也逐漸多了起來。
(二)完善創業教育的相關法律和制度體系
我國從改革開放之初就逐步建立并實施了創業相關法律,尤其是近年來各地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對大學生創業進行指導和扶持,為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包括一定時期的稅收減免及一定比例的貸款扶持,在一定創業年限內免稅、免證件注冊等費用等。但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創業相關法律還是十分欠缺。雖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不少大學生創業政策,但這些政策大都是零散的,缺乏后續體系的支持和配合,沒有形成政策體系,真正能夠受惠的大學生創業者仍然十分有限。尤其是資金問題,成為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我國政府除了制定法律保障之外,還應盡快建立和進一步完善創業投資機制,以解決中小企業創業融資問題。此外,政府還需要注重政策的整體性、連續性和規范性;簡化創業的程序,降低大學生創業的門檻:實行稅收優惠,提供補貼、信息服務、信用擔保等,解決大學生創業資金問題;成立專門負責創業的機構,為創業提供咨詢、貸款等幫助。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創業相關法律與政策的宣傳和普及,使大學生能夠及時接觸到相關信息。
(三)完善創業教育的社會支持體系
關鍵詞:獨立學院;會計專業實習;實踐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6-0301-02
一、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的定位
獨立學院是中國2002年按照新機制、新模式在原來大學二級學院基礎上創建的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的新事物。2008年2月,教育部出臺26號令《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明確了獨立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截至2010年3月25日,全國共有獨立學院322所,在校生超過100萬人。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將獨立學院定位為三類本科,培養有理論、懂管理、實踐應用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是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定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就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和崗位能力是社會對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評估的核心指標。社會的需要是獨立學院發展的力量源泉,要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必須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的研究,重視和加強對實踐教學的管理和指導,正確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擺正理論知識與專業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方法與途徑,構建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市場對會計人才素質的要求
從會計專業人才近年就業情況來看,用人單位一般都比較青睞有工作經驗的會計人才,因此招聘時要求數年的工作經驗,換句話說要求應聘者無須上崗培訓就立即能夠為單位帶來經濟效益,事實上,這是市場經濟下的今天企業作為經濟人的必然選擇。然而目前中國多數院校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經濟、管理、財會等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能,熟悉會計專業英語和計算機操作技術,具備較強實踐能力,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中介機構、機關團體從事各種財務會計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考察上述情況可以發現,目前中國大多數學校會計專業仍然側重理論培養而對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重視不夠,這種目標模式事實上已經很難適應新形勢對會計人才的要求。根據國家教委提出的“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培養要求,本科會計教育應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的應用型人才。學生應具備實用性、創新性、通用性和外向性的素質特征。其中實用性即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工作的能力應成為會計專業學生必須首先具備的能力,相應也應成為會計專業教學首要的或基本的目標。而提高實際工作能力需要會計專業教育和教學內容必須緊扣社會實際需求,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實踐性教學,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所需的會計人才[2]。
三、構建獨立學院特色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中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問題,結合獨立學院的培養特色,我院采取了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每學期從理教課時中取出3周作為實踐教學環節,第7學期用整個學期進行專業綜合實訓,構成了培養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1.專業認識實習。專業認識是獨立學院學生進入專業、了解專業,為以后專業學習進行鋪墊的關鍵環節,其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和熱情。為達到實習的最佳效果,我院會計學專業經過精心安排和經驗總結,采用了“專業導論+專業資料查詢分析+小組討論發言+基礎常識”的模式。新生入學第一周,就針對還在軍訓的學生進行兩個課時的專業教育,使之了解我院會計專業的培訓方案、三類人才培養模式、開設的專業相關課程、專業稱職證書等。經過一學期《初級會計學》的學習,為了使學生后續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工作的展開,在專業認識實習中增加了會計基礎常識這一個重要環節,主要是指導學生認識諸如各種支票、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外來原始憑證并掌握如何填寫,熟悉常用的自制原始憑證的種類、編制要求和常設項目,熟悉各類賬簿各類及其各自的作用。專業資料查詢的內容有:專業特色及定位、行業狀況、法規變革、各種會計相關證書的考試、就業趨向、考研定位、會計典型案例分析等。學生自由結合組隊,按實習內容分模塊收集資料,在規定的時間每組派代表發言,陳述本組相關內容的觀點,指導教師當場點評并給予成績,該成績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實習結束時每人上交一份手寫實習報告,寫出心得體會。學生通過收集、整理、分析資料,學生準備了大量的發言稿件及獲取了豐富的專業相關知識的準備,為后續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樹立了信心,堅定了未來學習、就業的方向。
2.會計崗位模擬實訓。《會計崗位模擬實訓》是會計學專業一年級學生必修課,是學生接受會計實驗的第一步,學生主要掌握原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賬簿的登記、對賬及結賬、更正錯誤、試算平衡、編制簡單的會計報表等會計基本的實務工作。實習的任務是通過課程設計實習,結合剛學過的《初級會計學課程》,了解會計實務工作程序,掌握實際操作方式和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會計核算的能力,為今后學習專業知識打下一定的感性認識基礎;培養學生的務實敬業精神和堅持原則、嚴謹認真、刻苦鉆研的工作作風;加強基本技能的練習,使學生熟悉財會部門各崗位之間以及與其他職能部門、不同單位之間的聯系。
3.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通過《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了解會計電算化在實務中的具體應用;掌握會計電算化專業軟件的操作方法。以《會計崗位模擬實訓》中的資料為建賬資料,利用財務軟件實現手工賬的業務,并與手工賬實訓流程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加深對整個會計核算流程掌握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和體會實現會計電算化的意義,使學生對電算化的優缺點有一直觀的認識。在掌握用友ERP-U8財務軟件的基本操作的同時,還能夠處理會計核算工作中常見的問題為,以能夠獨立操作該軟件系統為最終目標。
4.ERP沙盤模擬實訓。在實訓模擬中學習和認識ERP沙盤及其在企業運營中的重要性,了解真實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模擬企業經營運作全過程,直探經營本質,要求學生根據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對企業經營和未來市場環境變化,分別做出發展戰略、生產、產品研發、營銷等方面的決策,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為學生將來選擇就業崗位提供一定基本知識。
5.會計手工賬綜合實訓。實際工作中的經濟業務是綜合的、全面的,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使他們能夠勝任實際工作單位的所有會計工作。會計手工賬綜合實訓是在《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完成后的實踐,主要是配合會計教學的需要,從進行一些簡單的會計業務操作,到綜合運用所學的會計學、稅法等知識,在校內實驗室里進行成本核算、納稅申報表的填寫、財務報告的分析等,通過對企業的會計實務進行模擬練習,既可扎扎實實掌握會計實務課程的各個知識點,又有助于學生對該課程體系的理解,從而建立起該課程的完整性、系統性及科學性。
6.網絡創業實訓?!毒W絡創業實訓》是為培養創業型人才模式而設置的實訓環節,是培養與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實訓。通過本實訓,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復合型特征的、高技能的創新創業人才,使學生能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實訓的宗旨在于:將必要的理論知識融入到相關的項目中去,以項目任務為驅動,以學生動手實踐完成項目任務為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為目標,以阿里巴巴淘寶網為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的平臺,為學生提供了網絡營銷與創新創業一流的全真的實訓環境。
7.財稅會計綜合設計。財稅會計綜合設計是我院從2008級才開始試點進行的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具體實訓內容為:選擇一家一般納稅人的制造企業的3個月的業務進行會計業務處理,每人為一個單位,用12周的時間,分別對該企業的業務進行會計綜合處理、會計信息系統實訓、納稅申報、納稅籌劃、公司財務報告分析等工作,使學生掌握會計各個崗位在企業的具體任務。之后是為期4周的企業崗位實習。
8.畢業實習。雖然在模擬情況下進行了綜合設計的實習,但模擬的結果畢竟與現實的工作環境有一定的差距。為彌補模擬實習和實地實習相比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實際工作的了解,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充分達到勝任會計工作的程度,在畢業學年共安排8周的時間,赴校外進行全方位會計實務實習。積極利用企業資源,在畢業班中開展三方人才定制培養,直接為企業輸送人才,促進學生就業。
四、展望
一個地區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水平,取決于該地區實踐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程度。中國教育文化的傳統、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功利性期望、教育體系的不完善、教師與學生的素質不高等多種因素制約著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實施。解決這些問題,將是一項較為長期的工程,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別是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真正落到實處,其方法和模式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總結。此外,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就業形勢的變化、外部企業資源平臺的擴展,我院所構建的實踐教學體系還需在以后的實踐教學進程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博迪.從實踐教學環節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 陳玉榮.應用型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6).
[3] 齊偉超.以從業能力為導向的會計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職業時空,2007,(6).
1.1創業教育認識存在偏差
目前,我國各方面主體因各種原因對創業教育的認識與國家的主導方針存在一定的偏差或缺失,導致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情況不理想,實際操作呈現各種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高校領導和教師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沒有從本質上將創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進行區分,對社會缺乏創業教育宣傳,不能把正確的創業觀傳輸給學生,結果導致高校對創業教育缺乏政策導向和經費支持,也致使社會對創業教育不重視、不配合,阻礙了我國創業教育發展。另外,從大學生自身角度看,絕大多數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本質認識不夠,只認為可以通過創業賺錢,而沒有將創業視為一種切實的謀生手段,所以就會忽視積累和培養創業知識、能力、技巧、方法、環境等。從國家層面看,十以來,各級政府都越來越關心創新創業,也對創新創業提供了政策支持,媒體宣傳力度也不斷增大,進而從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高校創業教育經費、場地等制約。但因各高校對創業教育的認識程度不同,導致對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也不盡相同,有的高校還停留在表面上,有的高校雖然對創業教育意識較深,但不夠全面,無論是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保障體系、評價體系等都沒有達到預期高度,創業實際活動與生活缺少緊密聯系,繼而導致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
1.2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欠合理
合理的課程體系是構建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核心問題之一。當前,關于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至今仍沒有形成共識,也沒有構建出統一的、系統的課程體系。其主要原因為:首先,從專業建設整體看,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等仍沒有與創業教育課程形成有機融合。因高校領導和教師創業教育認識的欠缺,導致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雖然有些高校教學計劃中已增加了創業相關課程,但還沒有與專業教學體系相融合,表現出學科教育與創業教育相互隔離的現狀,進而使得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脫鉤。其次,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課程仍沒有實現學科化、體系化。盡管大部分高校在國家大環境下都開設了“創業理論與實務”、“創業市場調查”、“小企業管理”等相關課程,但這些課程間相互脫節,沒有形成理論體系、學科體系,進而有機銜接力度不夠。再次,各高校創業教育整體目標不明確。創業教育教學內容校際差異較大,所使用教材沒有體現實用性、操作性,只是將一些與創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案例進行簡單堆砌,片面強調理論學習,忽視培養實踐動手能力,進而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
1.3創業教育手段欠科學
很多高校認為創業教育就是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幾門創業課程即可,且這些課程基本由從事經濟管理類課程教學及就業指導工作但沒有創業經歷的教師授課,故授課內容理論性太強,很少有能切實體現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創業實踐課程。換個角度講,只有通過創業實踐,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創業技巧、創業流程等。由此可知,創業教育要關注創業實踐的落實,才能判斷創業成功與否。從目前我國高校創業實踐的現狀看,各高校都采取措施,想方設法舉行如開辦虛擬公司、建立科技園區、創設創業實訓基地等在內的創業實踐活動,也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整體而言,這一類型的創業行為還非常少,且某些活動舉辦表面上似乎很紅火,實際上這些創業實踐活動因資金、政策、場地等原因,處境相對較為尷尬,活動缺乏長期延續的機制,導致高校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和真正創業意義上的指導,還有待可行方案的細化和落實。
1.4創業教育文化缺失
當前,雖然國家層面出臺了相關的鼓勵政策,但整個社會對創業普遍持懷疑、否定等偏見態度。學生家長層面,普遍希望子女大學畢業后能進入體面的公司從事體面的工作,不希望、也不鼓勵子女進行開小店、擺地攤等創業行為,這種誤解和低認同度對學校的創業教育負面作用顯著,很多學生由此就對創業教育、創業實踐興趣下降,從而使得國家和高校的創業教育目標大打折扣。整個社會環境層面,雖然國家通過不同渠道表達了對創業的支持和鼓勵,但整個社會的創業文化氛圍還較欠缺,且在創業政策層面也沒有真正落實,進而導致當代大學生的創業熱情不高、意識淡薄、觀念落后等,這些情況對當今高校的創業教育也有抑制作用。除此以外,我國創業歷程較短,很多關于創業的政策、法規、制度等還不完善,政府的宣傳和鼓勵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不健全,教育與培訓脫節,社會對創業曲解,創業氛圍薄弱,各種社會媒體也沒有系統的有效宣傳,進而創業教育發展受到了各種阻礙和限制,進入發展的瓶頸階段。
2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優化
2.1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課題組成員于《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上發表了題為“論高校創業教育的系統構建”一文,論文從目標體系、課程體系、師資體系、組織體系、評價體系等五個方面構建了相應的創業教育系統框架圖,如圖1。
2.2優化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策略和措施
課題組構建高校創業教育體系后,在渤海大學、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針對當代大學生創業意愿與創業行為的影響因素,對省內外近千名大學生進行實地調研,發現11個影響當代大學生創業意愿與創業行為的維度中,創業教育、創業能力、創業意愿、制度環境、稟賦等5個維度對創業行為的影響度較大。由此可知,創業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創業行為的作用非常重要,由此敦促我們進一步探索當代大學生創業教育問題,不斷優化和完善前期構建的創業教育體系,更好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堅實基礎。
2.2.1優化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策略和措施
科學、合理、有效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創業教育實施的基礎。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有必要對目前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進行重新整合,將創業課程融入專業學習,可以對目前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具體措施如下:
(1)構建創業類通識課程體系平臺
通識課程即是各專業的平臺課程,我們在實踐過程中,要求通識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各章節要有機融合有關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這類課程雖然分散,但涉及面廣泛,這樣可以引導大學生從低年級就開始關注創業,激發他們的創業興趣,進而對培養學生的創業品格和素質有基礎性引導作用。首先,針對公共選修課,為了更好地服務全體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公共選修課中我們建議增設了創業教育模塊,且要求學生必須修滿相應的學分,開設了《創業理論與實務》等創業類基礎課程。另外還可以根據地方特色和創業經營需要,增設一些創業類特色課程,如《蘇南模式與蘇商精神》、《商業音樂管理》等創業類選修課程。同時,實踐中,我們不斷地改革公共選修課的授課方式和技巧,建議采取“集體備課”、“一課多師”、“專題講授”等,也可以圍繞某一特定創業主題推出每周一次的企業家系列講座,授課形式為2/3時間由創業指導師講授,1/3時間為創業指導師與學生互動時間。其次,針對公共必修課。我們要求必須融入創業教育元素。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相關章節適當增加當代蘇商、滬商及大學生成功創業者的故事,進而在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上與創業教育實現契合和對接;《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課程的相關章節授課過程中增加民營經濟發展史、非公經濟發展歷程等的介紹,進而讓學生意識到創業的利益,從而有信心進行創業。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參觀考察民營經濟發展教育基地、新農村建設教育基地,讓學生在考察過程中與企業家、大學生村官、農民工等社會人士開展對話交談,并要求學生考察后能運用教材相關原理進行分析評述,撰寫考察報告,在課堂上交流考察心得體會。
(2)創新和優化專業類創業課程體系平臺
不同的專業,因特點各異而導致人才培養目標也不盡相同,我們在實踐中嘗試基于各個專業大類的教學平臺,根據不同專業的不同特征,不同程度地在專業課程學習中,融入創業教育,以此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能力,提升他們的創業精神。學校鼓勵專業課教師針對創業群體,面向全校開設創業教育專業任選課,并要求教師講解專業內容時結合實際的創業案例,不斷地滲透創業內容;注重從應用角度對相關專業課程的授課內容進行增減,尤其是加大專業實驗實訓、課程專用周、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有助于學生從感性上認識企業、理解創業,并能夠強化創業氛圍,依托學校的實驗實訓室,加強“學業、就業、創業”三位一體的教育改革,在專業教師指導下,學生組建創業團隊參加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或者成立實體經營公司,將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懂管理、善創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總之,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涵蓋創業理論、創業實務和創業實踐等三大課程模塊。創業理論模塊、實務模塊、實踐模塊課時占總課時的65%以上。
2.2.2構建創業課程的教學方法體系的策略
若要不斷地提升創業教育的水平,就要求授課教師要有高水平的授課能力,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實踐為主導進行創業教學設計。創業課程的授課方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創業項目導向制。通過大力宣講,鼓勵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組建創業團隊,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專業優勢,進行創業項目的調研、考察、論證及實際落實等,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創業積極性,體現了其專業價值。如將《創業市場營銷》課的教學從課堂內搬到課堂外,由班級學生組建不同的團隊,指導教師布置不同的創業任務,在專業教師指導下,圍繞創業目標分別進行營銷方案設計、產品定位等,在體驗中實現教學目標,完成創業項目中的營銷任務。
(2)穿插角色扮演法。首先建立一個模擬公司,授課中對參與教學的試點班學生進行模擬公司各職能劃分,這樣團隊成員就能夠各司其職,充分激發其學習潛能。在角色扮演法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依托校內外如大學生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工作室及企業現場等各種實訓基地,分專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實習,重點學習其創業營銷戰略。
2.2.3優化創業教育師資體系的策略
若要培養出高水平的創新創業人才,就需要從事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能夠實現多元化,我們建議各高??梢猿浞掷眯F蠛献鞯臋C會,聘請一些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技術骨干、管理精英等來到校園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培訓,這些人因為具有豐富實戰經驗,其課堂講解勢必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從而吸引學生參與創業教育和創業行為;另一方面,校內創業師資,我們建議推薦那些具有企業工程技術經驗、企業工作經歷較長的技術技能型教師擔任,這樣既可充分發揮教師的專長,也能讓教師和學生相互促進。專業教師支持創業教育并不是內源性的,故需要高校各部門支持,建議學校建立一些激勵機制,鼓勵擅長創業的教師和學生參與創業活動,極大地激發專業教師參與創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熱情。創業教師對學生的考核要有別于其他理論或實踐課程,考核形式重過程,課程考核貫穿全過程。以創業營銷課程為例,學生帶著了解營銷案例的目的到營銷做得特別好的相關企業實習,然后每人上交一份營銷的創業案例,采用答辯形式考查學生創業實戰能力。最后的畢業考核,將根據課程考核結果、企業調查實習報告、創業工作室實踐、創業比賽參與情況及最后的創業計劃書等,通過答辯的方式綜合評定最后的成績等級。
2.2.4優化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的措施
論文摘要:把高職創業教育納入專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使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體現了社會發展對高職創業型人才的需要。創業教育的開展,必須把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等三個創業要素統一起來,實行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整合、師資隊伍優化,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創建創業教學教育網絡互動平臺和構建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等途徑,實現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當今社會,知識經濟初見端倪,高科技產業迅猛發展,人才的需求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社會對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以及對企業家隊伍的培育要求,使得創業教育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已經被提到國家教育改革的議事議程上來。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鼓勵高校積極開展創業教育和實踐活動?!眹摇吨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nbsp;
另一方面,從1999年開始,由于我國連續大幅度擴大普通高校的招生規模,擴招后的畢業生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已經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穩定,成為制約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這種制約作用將會更加突出。
把創業教育納入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創業型人才,才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必由之路。
1、我國高職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創業教育開展晚,創業教育觀念落后。長期以來,我國很多人對創業教育概念的理解都不對,單純的認為創業教育就是針對一部分想開公司、做老板的學生,所以和不想創業的學生關系不大,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很多學生對創業漠不關心,也使我國創業教育發展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根據統計,連續十年,我國大學生畢業參與自主創業的人數比例一直在0.3%-0.4%,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20%-30%的比例。
1.2 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欠妥。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課程沒有形成體系,內容和目的都不明確。創業課程或者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或者是簡單的把企業中創業培訓課程復制過來,同時,大多數創業課程都是選修課,或是以課外輔導的形式出現,沒有受到廣大學生和教師的重視。
1.3 適應創業教育的師資缺乏。現在高職院校中的教師,雖然具有"雙師"素質的比例大大增加,但有創業經驗的少之又少,并且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大多是專業全職教師,沒有過多時間從事創業實踐活動,對于創業教育,只能是紙上談兵。
1.4 創業實踐形式單一?,F在各高職院校的創業實踐形式大都是創業講座,或者是創業大賽。只有學校單方參與,與企業的聯系較為薄弱,不能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沖擊,沒有呈現出創業教育實踐的多樣性。
1.5 政策不完善。我國雖然制定了一些支持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政策,但政策的普及和落實還不夠深入,主要還是依靠學校自發組織實施?,F有的商業環境沒有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力保障,如學生創業所需的資金支持,還有學生創業風險等。
2、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創業要素
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高職學生中開展創業教育,必須要按照創業的三個要素來開展。
2.1 創業意識。創業意識是創業要素的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創業意識的建立,是學生把握創業知識和提高創業能力的驅動力,是從事創業活動的出發點。需要和沖動構成創業意識的基本要素。教育實踐證明,創業意識是可以強化的,所以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建立,必須從大一入學開始,就在其接受專業教育的同時,灌輸于大腦中。如何讓學生從思想上有一種創業的需要和沖動是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需要考慮的重點。
2.2 創業知識。創業知識是創業意識的進一步的具體形式,是學生向創業能力發展的平臺,是學生創業所必須的硬件。創業知識的積累與儲備,對于創業風險的規避與創業能否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創業知識不是簡單的講創業所應具備的知識,而應包括專業知識,創業所需法律知識,創業所用到的經營管理知識和綜合知識等。創業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難點。
2.3 創業能力。創業能力是創業要素的最高層次,是成功創業的關鍵。創業能力包括學生的創業心理品質、經營管理能力和創業所需的綜合能力等。學生具備創業能力是高職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學生創業能力的高低則體現了創業教育的成功與否。
上述三個要素是相輔形成,逐次遞進的關系,創業意識和創業知識是創業能力的前提,創業能力的學習與培養又會強化創業意識和創業知識。
3、高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途徑
目前,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人才質量觀在我國高職院校越來越受重視,理順創業教育的三個要素,按照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對學生的要求,實施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已經成為必然,其融合的途徑考慮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把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中心環節,是實施人才培養的路線圖。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高職教育要樹立全面的創業教育觀,注重人才培養方案的頂層和整體設計,把創業型人才培養與高技能型人才放在同等的位置,探索高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制定新的創業型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從“就業導向”向“創業導向”轉變,把培育具有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技能的人才作為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貫徹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全過程。做到創業教育進計劃、進課堂,貫穿在學生入校直至畢業的每一個教學環節,使創業型人才培養成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3.2 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
3.2.1 深化教學內容??茖W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機制,實現理論教學和創業實踐相結合,目標要在專業教學內容中融入學生創業意識與創業心理品質的訓練與培養,將創業精神的教育和創業實務知識的普及作為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
在具體做法上,可探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如案例法、培訓講座、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等,培養學生對創業的興趣;推行彈性學習制度,為學習者在校工學結合和創業創造有利條件,通過課堂教學和實踐鍛煉,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和主動參與創業的興趣;堅持通過校企合作、校內外創業實訓基地建設等模式實施教學,注重校內創業基地的建設與實際創業實踐活動的一致性,增加學生的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
3.2.2 課程體系改革。課程體系改革是實施創業教育的重點,目標要在現有專業課程體系中融入創業教育課程,以培養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新型勞動者為導向,立足創業與專業相結合,圍繞創業要求,積極與創業成功人士、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逐步形成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并加大創業精品課程的建設與投入,系統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和基本的創業技能。
要把創業教育課程列為必修課或選修課并保證教學時間,安排專門的教師負責課程的考核,最后的課程成績評估要給予創業通識教育學分和創業技能學分,并按照接受創業教育的時間增長逐步加大比例。
最后,創業課程的設置,一定要注意創業實踐課程的比例,因為創業實踐課程是最能體現創業教育性質和特點的課程方式。
3.3 建設適應創業教育需要的師資隊伍。師資隊伍是開展創業教育的基礎,而創業教育歸根到底是創新的教育,廣大教師必須解放思想,轉變教育觀念。為此,一方面可以選拔具有創業意識的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業教育專業培訓,增強教師的創業實踐教學能力。比如通過合作培訓形式,把教師送到國內創新型企業培養,或為教師提供參加國際創新創業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研究的條件,送到國外具有優良創業教育模式的學校去培訓。又如制定激勵措施,給予現職教師一定的創業實踐機會,鼓勵教師到創業一線兼職;或支持具有創業潛質的教師從事創業實踐活動,熟悉市場運作,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踐指導。
另一方面,從校外聘請一些成功的創業者、企業家、技術創新專家,作為“創業導師”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或客座教授,同時通過他們進行創業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學或研討,交流創業教育經驗,著力培養學校"本土化"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最后,要完善師資隊伍管理辦法,留住人才,形成穩定的、高水平的、能適應創業教育需要的師資團隊。
3.4 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3.4.1 要把創業文化納入校園文化建設范疇,推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融合滲透。通過舉辦創業論壇、規劃競賽、支持建立創業教育社團等形式多樣的課外創業文化活動,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動機,增加創業的熱情。
3.4.2 學校要切實加強校內外創業基地建設,解決大學生創業實踐的空間問題。既可在新校區建設中為大學生創業團隊規劃建設"創業園";也可以利用現有的校內場地,建立學生創業市場等創業基地,讓學生增加對創業的直觀感受,使他們能夠在創業前親身體驗創業的過程,將學到的創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創業者增加經驗,提高創業成功率。
3.4.3 要堅持項目帶動,引導學生參與具體的創業項目,體驗創業過程。高職院校應結合本校的專業教育資源積極開發可行的創業項目,并為每個項目提供具體的創業策劃方案,指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同時要面向社會和企業,積極承擔行業課題,為大學生創業實踐拓展項目。也可以通過資助大學生創新項目立項、引入創業孵化機構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
3.5 創建創業教學教育網絡互動平臺。在校園網創建創業教育教學網站和創業互動平臺網站,開設大學生創業論壇、創業項目信息、創業案例分析、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等,為大學生學習創業理論、創業知識提供資源。通過網站,大學生也可找到與自己有共同志向的創業好友,彼此間可交流心得體會,還可以及時了解哪個地區有適合創業的項目,哪個地區提供了優惠場地、稅收減免等,避免大學生創業常常出現的“盲人摸象”的狀況。另外,大學生也可以與創業課程主講老師之間通過qq群加以聯系, 以便老師更快捷的對學生創業中出現的困惑加以指導。
3.6 創造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
3.6.1 高職院校領導要統一思想,認識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具有同等地位,政策上要給予大力支持,并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加大創業教育的宣傳,提高全體師生對創業教育的認識,鼓勵教師用創業教育思想教書育人,參與有關創業的學術研究,營造出濃郁的創業教育氛圍。
3.6.2 為大學生創業盡量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如給予學生寬松的學籍管理環境,支持大學生建立創業協會,安排老師參與學生創業大賽指導,并創造條件使學生成果走向產業化,給予適當的創業資金支持,引導學生如何規避創業風險等,形成適合學生創業的良好教學環境。
4、結語
創業教育是新時期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將高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進行融合對于進一步創新學生就業與擇業的觀念,提升大學生應對就業壓力的綜合能力,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友明﹒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工作的途徑和方法﹒職業技術教育,2009(2)
[2] 牛長松﹒英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政策探析[ j]﹒比較教育研究, 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