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20: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園骨干教師研修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切實加強培訓需求調研,做好培訓規劃設計
各?。▍^、市)要對“國培計劃”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調研,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摸清需求,并根據本地教師隊伍建設實際,進一步明確“國培計劃”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規劃設計。要根據骨干教師高級研修、在職教師提高培訓和新任教師崗前培訓的不同要求,科學設計培訓項目,確保按需施訓。要重點關注未參訓教師的需求,擴大培訓覆蓋范圍。
二、進一步加大實踐性培訓比重,切實提高教師教學技能
要根據“國培計劃”課程標準,緊緊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點難點問題,以提升教師教學技能為中心,以典型案例為載體,合理確定課程內容,開展主題式培訓,實踐性課程原則上不少于50%。要將師德、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和信息技術列入必修課程。要切實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培訓方式,大力推進實踐性培訓,強化基于教學現場、走進真實課堂的培訓環節,通過現場診斷和案例教學解決實際問題,采取跟崗培訓和情境體驗改進教學行為,切實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各地要加強專家庫建設,重點遴選一線優秀教師和教研員。進一步加大一線優秀教師和教研員在培訓項目師資團隊中的比重,應不少于50%。
三、積極推動培訓模式創新,不斷增強培訓實效性
要積極變革遠程培訓模式,推進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設,將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緊密結合,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培訓常態化。要積極進行教師培訓選學探索,為教師創造自主選擇培訓內容、時間、途徑和機構的機會,滿足教師個性化需求;探索將國培學分納入教師培訓學分銀行,推動教師非學歷培訓和學歷教育學分互認,激發教師參訓動力。要加強教師訓后跟蹤,通過網絡研修、課題研究、定期回訪等模式,對教師進行有效跟蹤指導。
四、嚴格項目規范管理和質量監控,提升培訓專業化水平
各地要切實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培計劃”示范性集中培訓項目管理辦法〉等三個文件的通知》(教師廳〔2013〕1號)要求,認真做好參訓學員選派管理、項目招投標、項目組織實施、經費使用管理、培訓質量監管等各項工作。要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學員電子檔案,實行參訓學員統一管理,加強對培訓機構和師資團隊的培訓過程監管。要嚴格培訓質量監控,細化網絡匿名評估,推動第三方評估,加強訓后實效評估,及時公布檢查結果。
要進一步優化資金配置,“中西部項目”置換脫產研修經費安排55%左右,短期集中培訓安排20%左右,遠程培訓安排25%左右;“幼師國培項目”置換脫產研修安排40%左右、短期集中培訓經費安排35%左右,轉崗教師培訓安排25%左右。嚴格培訓經費使用管理,項目經費專款專用,經費須直接撥付至中標的培訓任務承擔機構,不得以任何名義挪用,食宿安排厲行勤儉節約,不得安排與培訓無關的參觀考察活動。各地要落實必要工作經費,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附件1
2013年“示范性培訓項目”重點加強教師培訓團隊研修、特殊教育教師和體育學科教師培訓,啟動教師高端研修,推動遠程培訓模式變革,開展培訓優質課程資源建設,設置以下子項目。
一、一線優秀教師培訓技能提升研修。對擔任兼職教師培訓者的6 000名中小學幼兒園一線優秀教師和教研員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技能專項培訓,重點提升其培訓教學和組織實施能力。開展骨干教師高端研修,將集中研修與教師工作坊相結合,將“種子”教師培訓與研修團隊打造相結合,培訓300名“種子”教師,輻射帶動不少于3萬名教師。
二、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對1 800名特殊教育學校的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導能力。要對從事盲教育、聾教育、培智教育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培訓,為全國每所特殊教育學校至少培訓1名骨干教師。
三、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采取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52 000名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其中,對2 000名幼兒園骨干教師和教研員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重點提升其培訓能力;對5萬名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50學時的遠程培訓,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高骨干教師的保教能力和園本研修能力,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促進學前教育科學發展。
四、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對5 000名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和雙語教育等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和教研員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和培訓能力。其中,對100名農村兼職體育教師和培訓者進行專項培訓,探索兼職體育教師培訓模式;對1 000名“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骨干培訓者進行專項培訓,引領各地開展教學點教師培訓。
五、培訓團隊研修。采取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高等學校和各級教師培訓機構的16 500名專職培訓者進行針對性培訓。其中,對1 500名高等學校、省級和市級教師培訓機構骨干培訓者進行10天集中培訓,對15 000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者進行50學時培訓,提升其培訓項目組織實施能力。
六、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采取網絡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對5萬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不少于80學時的專項培訓。變革教師遠程培訓模式,建設網絡研修社區,推動網上研修和網下研修結合、虛擬學習和教學實踐結合的混合式學習,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建立校本研修良性運行機制,推動教師培訓常態化和教師專業自主發展。
七、骨干班主任教師研修。對1 000名中小學骨干班主任教師(包括150名骨干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研修,提高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
八、優質培訓課程資源建設。研制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標準,制定教師培訓項目實施指南,開發教師培訓優質課程資源(包括文本、網絡課程和微課程資源),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為各地實施“國培計劃”和教師培訓工作服務,提升教師培訓的專業化水平。
附件2
“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采取置換脫產研修、短期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和轉崗教師培訓相結合方式,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農村幼兒園教師和園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一、置換脫產研修。各地要進一步創新完善置換脫產研修模式,細化項目實施流程,落實“雙導師”責任制,增加教師返崗實踐環節,實現院校集中研修和優質中小學“影子教師”實踐有機結合,推動教師培養培訓一體化改革。要積極利用網絡研修平臺,探索“種子”教師培訓與研修團隊打造相結合的機制,切實發揮“種子”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嚴格參訓學員遴選標準,落實參訓學員公示制度,切實選拔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參訓。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1.繼續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大力宣傳并實施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完善師德考核制度,針對有償家教等師德失范行為,實行評先評優、職稱晉升一票否決。
2.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宣傳教育活動,將師德教育滲透到教師培訓項目中。繼續開展“我的教育故事”評選征集活動。開展市第八批和市第六批師德模范評選活動。開展學陶師陶活動,樹立正面典型,凝聚和激發正能量。
二、加強骨干教師隊伍建設
3.深入實施“骨干教師成長記錄卡”制度,完善記錄卡填寫、檢查要求,加強骨干教師成長過程性管理,提高骨干教師業務成長內驅力,在提高骨干教師層次的同時,逐步解決骨干教師校際均衡和學科均衡問題。
4.深入開展名師送教活動。進一步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完善骨干教師送教工作機制,探索送培工作新模式,根據農村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需求,實行菜單式的送教活動,把骨干教師送教送培與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相結合,把骨干教師送教送培、指導性支教與名師工作室活動相結合,把骨干教師培養與教師有效性培訓相結合。
5.繼續實施卓越教師培養工程,依托有關高校和培訓中心,對我市教學能手層次以上的卓越教師進行專項培訓,促進其骨干層次迅速提升。組織參加市新一輪中小學卓越教師培養工程;組織申報第四批省特級教師后備人才。
三、完善教師繼續教育管理
6.加強教師繼續教育管理。認真制定師資培訓“十三五”規劃,認真實施新一輪萬名教師培訓計劃,完善《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學時認定和登記管理辦法》,促進教師主動研修,自主發展。進一步做好教師培訓信息化管理工作,利用省中小學教師網絡管理系統,更新各級各類培訓信息庫數據。
7.繼續做好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選派工作。根據省市師訓、干訓要求,做好教育領軍人物、卓越教師、青年骨干教師培養,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培訓、校長能力提升、國際合作培訓、音體美兼職教師合格培訓等項目的教師選派和相關組織工作。
8.創新教師培訓模式,認真實施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專項培訓,組織參加市小學語文學科網絡研修、“師說”全員網絡培訓、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等。
9.加強校本研修指導和管理。按照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管理辦法要求,加強對全市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的管理,加大過程性檢查考核,不定期對學校校本培訓工作進行抽查,促進校本研修質量提升。
10.繼續推進學歷提升工作。根據新一輪教育現代化創建指標體系,進一步加大學歷提升工作推進力度,將50周歲以下的在職教師作為學歷提升的重點對象,對重點年齡段的教師,通過行政強勢推動和宣傳引導鼓勵相結合的方法,調動其提升學歷層次的積極性、主動性,確保我市各學段教師學歷提升目標如期完成。
四、規范各類職稱評審
11.規范各類職稱評審的組織工作和評審程序。做好中小學、幼兒園正高級、高級和中職系列中高級職稱材料初評上報工作,組織中小學、幼兒園的初、中級職稱評審工作,試用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充分發揮職稱評審導向激勵作用。
一、幼兒園骨干教師:成長動機與自我教育
幼兒園骨干教師自身是其專業成長的主體,提高幼兒園骨干教師專業素質的各種外在支持和環境都必須以激發和調動幼兒園骨干教師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前提和基礎。否則,不管外界環境提供多么良好的條件與機會,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都會止步不前。
(一)幼兒園骨干教師自身要具有強烈的專業成長動機
專業成長動機是影響幼兒園骨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核心因素,對于喚醒其專業發展意識、激勵和維持其不懈努力起著重要作用,是骨干教師專業成長的內部力量。[4]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名師之所以成為名師,是因為他們努力要成為名師
(二)幼兒園骨干教師要積極地進行自我教育
首先,要制定專業發展規劃。專業發展規劃是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框架和藍圖,對其專業成長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幼兒園教師必須為自己的專業成長制定發展規劃,包括自己的成長目標、優勢分析、成長措施與途徑等。這樣,幼兒園教師才有了明確的專業成長目標和方向,才能夠指引自己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如X 教師所說:當我被評為省級幼兒園骨干教師之后,我就給自己制定了一個三年內要成為省級學科帶頭人、五年內要成為幼兒園名教師培養對象的個人發展規劃。因為有了這樣的個人專業發展規劃,明確了自己3~5 年的專業發展目標,X 教師就能朝著自己的專業發展目標不斷努力提高自己。
其次,要勤于學習。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信息與知識爆炸式的膨脹,終身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播。作為一名教師,肩負著教育的使命,為了適應快速發展變化的教育現狀,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這對幼兒園骨干教師來說更是如此。X 教師在其專業成長過程中一直在勤奮刻苦地學習,如積極參加學歷進修,從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后繼續參加大專和本科階段的專業學習,同時X 教師還積極參加幼兒園內外的各種教師培訓,主動向同事學習,勤于鉆研等。通過這樣堅持不懈的學習,X教師努力提高了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
再次,要善于反思。對于專業人員來說,最難的問題不是應用新的理論知識,而是從經驗中學習,這就要求養成勤于反思的習慣和善于反思的能力。對幼兒園教師來說,就是要努力培養自身的問題意識,養成隨時關注自己身邊的小事、多留心多質疑的習慣,善于對周圍事件和自身教育行為進行分析和反思,揭示事件或行為背后的觀念,促進自己把理論與教育實踐結合起來,把行動與研究融合起來,不斷調整教育行為和改進教育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不斷與自己進行專業對話,不斷進行價值沖擊,逐漸澄清觀念,調整或建構自己個人化的理論,形成教育智慧,實現專業成長。
為此,幼兒園教師一方面應勤寫教育日志,要在仔細觀察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對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點點滴滴進行記錄,包括自己從事教育教學的工作狀況及在工作中的所見、所聞、所言、所行和所感。教師及時記錄自己的教育實踐,并持之以恒地堅持積累,必然會有所收獲,因為這樣做能幫助教師將教育教學和研究、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促使教師將自己的教育實踐過程作為研究思考的對象,引領教師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另一方面,應克服對教育科研的畏難心理,愿意并主動參與教育科研,學會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幼兒、審視幼兒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此外,幼兒園教師還要經常反思自身和他人的差距,進行自我教育,努力追求自我完善,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二、幼兒園:搭建平臺與支持成長
幼兒園不僅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場所,也是教師進行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場所,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環境。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尤其是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幼兒園為其搭建發展平臺。X 教師的專業成長就離不開所在幼兒園的支持,如X 教師所說:我的成長離不開幼兒園的支持,剛入園的時候幼兒園給我配了一名導師,指導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之后幼兒園又經常讓我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并讓我開公開觀摩活動,同事們對我的活動進行點評等,這些對我的成長都起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幼兒園的內部支持能夠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步伐。
(一)提供導師引領
導師引領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有效途徑。對于新教師來說,特別是在初任教的前兩年,正處于職業生涯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發展會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水平、工作滿意度以及職業持久性,并直接關系到新教師未來的專業發展取向。[6]配備導師在新教師入職和專業發展上起著重要的引領和導向作用。X 教師剛入職的時候,幼兒園就為其配備了一名導師,指導X 教師的專業成長。對此,X 教師回憶到:幼師剛畢業的時候,備課、寫教案、開展教學活動等都離不開導師的指導。可見,幼兒園有必要給新教師配備導師,以師帶徒的方式引領新教師專業成長。
(二)提供學習機會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更新越來越快,每個人必須持續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與時俱進,勝任本職工作。如X 教師提到,她入職之后,幼兒園就曾多次派她到上海、廣州、杭州等地培訓,先后參加了國內外各種研討班、培訓班和觀摩會,這些學習和培訓機會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X教師的專業成長。由此可見,幼兒園還要積極為教師提供學習機會,讓教師能夠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理論,更好地勝任幼兒教育工作。
(三)提供展示平臺
幼兒園積極為教師提供展示平臺、參與機會,可以提高教師的主人翁意識,既激勵教師,又促進其專業發展。X 教師即提到所在幼兒園曾積極為她提供了各種展示平臺,如每學期都會面向幼兒園內外教師開展多次公開課或專題講座等。這些展示平臺讓X 教師有機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其專業成長。具體來說,幼兒園一方面可以組織骨干教師向全園開展示范課、觀摩課、公開課,幼兒園組織全園教師觀摩、評課,并可以要求評課教師撰寫評課日志,教師在觀摩他人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可以得到一定的教育啟發,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而被評教師在此過程中也能夠不斷擴展自己的教學視野,提升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學評價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另一方面,幼兒園還可以組織教師開展區域活動、游戲活動等方面的觀摩和研討,組織教師學習如何觀察解讀幼兒,就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并在研討中幫助教師明確問題,探討原因和解決策略,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其專業發展。
三、政府部門:出臺政策與培養名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然而,要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幼兒園教師隊伍,還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X 教師從新教師到省級骨干教師,再到目前的省級學科帶頭人,都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出臺的有關名師培養工程方面的政策支持。可見,要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還需要各級行政部門制定相關政策、規劃,出臺相關標準,投入相應經費,并采取多種有效措施。
(一)制定地方國家的名師培養方案
為了加強幼兒園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幼兒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地方國家的名師培養方案,即制定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逐級晉升的階梯式名師培養方案,重點培養一批師德高尚、教育教學功底扎實、具有創新能力的名師隊伍。這就需要選拔一批符合條件的幼兒園教師,通過培訓、培養,使他們在教育理論、學科專業和文化修養方面打下更深厚的功底,并在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教學風格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成為專家型、研究型的優秀教師。
(二)實施政策傾斜
政府相關部門要實行政策傾斜,重點支持名師培養,為此可以頒布有關名師培養的各種文件,制定各級名師認定評選的管理辦法,對各級名師培養對象的參評范圍、評選程序和方法、評選條件、職責和義務、培養和管理等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進行規范。根據名師培養工程目標和要求,政府相關部門還應為各級名師培養對象參加培訓、進修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創造優良環境和必要條件。如各級相關行政部門可以對各級名師培養對象在進修學習、學術研討、課題研究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并對其別優秀者給予重點支持;可以在教師職務評聘、特級教師評選和拔尖人才入選,以及各類評優、獎勵中,對各類名師給予優先考慮。此外,還應努力改善名師培養對象的工作條件,對于經審定符合名師培養目標的各級名師,相關部門要頒發證書,并相應地提高其福利待遇。
(三)實行多種培養方式
根據名師培養目標和任務,可以實行以下多種培養方式:一是專家指導,即聘請高校專家對名師培養對象進行指導,通過講座或導師制等方式,向名師培養對象傳遞先進的教育理論、教育思想,幫助名師培養對象更新專業知識;二是考察學習,即組織名師培養對象到外省的幼兒園進行考察調研,進行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等方面的交流,或參加相關學術會議,開拓其教學與研究的視野;三是建立56名師博客,即支持名師培養對象建立個人博客,搭建其與外界交流的平臺,讓其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課程改革與教育教學成果,以及專業成長的情況,促進名師之間、名師與專家、學者之間的相互分享、互動交流、相互學習;四是名師論壇,即讓名師培養對象通過不斷歷練努力形成階段性的教育教學或科研成果,然后通過名師論壇的形式展示其階段性成果;五是經典閱讀,即選取一些經典書籍作為名師必讀之書。在培養期間,名師培養對象要完成規定的經典書籍的閱讀,并撰寫相應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這可以幫助名師培養對象豐富知識;六是著書立說,即要鼓勵名師培養對象積極養成善于積累、反思、總結和提升教育教學經驗的優良習慣,并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思想與教育特色。這也就是要求每位名師培養對象在培養期間都要以論文論著的形式體現自己的獨有產品,如此可以促進名師培養對象反思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 幼兒教育;骨干教師;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26.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1580(2013)12―0030―03
一、背景和目的
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國培計劃”)是從省一級示范性幼兒園、各級教研部門、縣級教師培訓機構,遴選一批骨干教師和教研員,到高等院校接受15天的專題培訓,提高他們組織、實施幼兒教師培訓項目的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為全省開展各級各類幼兒教師培訓工作,培訓一批骨干培訓者。[1]
為深入了解云南省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工作狀況及培訓需求,全面總結國培計劃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經驗及存在的問題,提升培訓質量,升華培訓效果,切實提高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整體提高幼教質量,我們對“國培計劃(2012)”云南麗江師專培訓點的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對象、方法
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對參與麗江師專培訓點的云南省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176人作為本次問卷調查的被試。問卷內容包括培訓專家、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效果、培訓期望等項目,一共25個題目。問卷在培訓間隙以直接發放的形式,發放問卷176份,回收158份,回收率89.7%。數據采用 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三、數據結果及分析
(一)幼兒骨干教師基本情況
“國培計劃(2012)”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的女性學員149名,男性學員9名。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問卷調查的教師一共涉及到11個民族,其中居前三位的是漢族、彝族、納西族,這三個民族占培訓總人數的78.5%,符合云南省滇西北地區民族多樣性特點。參訓學員中21~40歲的教師占86%,大多數骨干教師處于中青年階段。大多數骨干教師的教齡在6~10年期間,即處于專業發展成熟期的教師占44.3%。小教二級及其以上職稱者,占72.2%,大多數幼兒骨干教師的職稱已經基本達標。大多數幼兒骨干教師的學歷都在??萍捌湟陨希?9.8%比例,大多數的學歷得到了基本、暫時性的解決,但只有高中、中專學歷的幼兒教師的學歷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二)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的選擇充分結合《“國培計劃”課程標準(試行)》(2012年)、《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工作實際,主要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維度構建相應的培訓內容模塊。培訓內容以培訓課程為載體,以培訓模塊為形式,培訓模塊最后通過培訓專題來實現。一共設計了13個模塊28個專題。學員傾向前幾位的專題是幼兒保健、急救、護理、教師心理健康與心理維護,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總共占了45.40%,如表1。
(三)培訓形式
培訓的基本形式是理論學習――分散實踐――觀摩交流――參觀考察――總結提高――成果展示。學員比較熱衷于示范公開課觀摩、學前教育前沿話題專題討論和專家互動等相結合的培訓形式、跟崗實踐,如表3。
(四)培訓專家團隊
根據培訓學員對專家培訓團隊的滿意度問卷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學員的滿意度非常高,如表4。在培訓的個性化服務、培訓反饋和培訓的靈活性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
表4 培訓專家
四、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模式初探
(一)培訓理念
培訓理念是貫穿整個培訓過程的基本指導思想,是培訓有效性的決定性因素。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盵2]一切教育均如此,培訓也不另外,即自我教育是培訓的制高點。培訓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使接受培訓者不受培訓。通過有效的培訓使受訓者能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培訓,是培訓的基本理念。
(二)培訓目標
以全面升華幼兒園骨干教師的業務能力為宗旨,采取系統培訓,提高其工作崗位中的教育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影響力。具體目標:1.通過學前教育最新發展前沿,保教并重、幼兒快樂健康成長等理念的貫徹,更新教育觀念。2.在充分領悟學前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關系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幼兒骨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育活動變革的能力,積極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影響作用。3.提升學前教育問題判別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優質保教的活動策略。4.掌握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分析,規劃設計,培訓方案的撰寫和實施等基本的培訓知識和技能。
(三)培訓需求判斷
對幼兒園教師培訓的需求分析,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方法獲得其需求。
(四)培訓團隊組建
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團隊成員主要以幼兒園骨干教師、高校學科專家為主,專兼職結合,其他方面的成員為輔。具體任務分工方面,幼兒園骨干教師以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組織設計、開展、評價等為主,高校學科專家以幼兒教育理念培養、知識理論建構等為主。搭建一個能力結構合理、知識背景深厚、培訓技能強的專家庫是培訓團隊建設的不可缺少的環節。
(五)培訓內容篩選
培訓內容是培訓的要素。培訓內容的選擇與設計既要充分考慮綱領性文件要求,如教育部《“國培計劃”課程標準》(2012)中“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課程標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還要結合工作崗位實際及其培訓對象的需求、特點,同時還應結合培訓專家的學科專長。培訓內容既要有學前教育前沿領域,也要有非常貼近受訓者工作情景的實際內容。骨干教師的培訓內容選擇應遵循前瞻性,引領性,精要性,可操作性,挑戰性等原則,對于那些基礎性,常規性的內容應該大膽地拋棄。
(六)培訓形式
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培訓形式強調“參與式”、開放性、多樣性和創造性,具體為:1.“四個結合”:即集中培訓與分散指導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教育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業務指導與品格熏陶相結合。2.基本形式:理論學習――分散實踐――觀摩交流――參觀考察――總結提高――成果展示。3.集中培訓:聘請有關專家、學者、導師講學,采取講座、授課、案例教學、學員論壇、課題研討、實地考察、論文交流等方式。分散指導采取導師指導下的個人自修、課題研究、課件研制、教學實踐、論文撰寫等方式。4.重視培訓學員的個體差異,導師根據各自學員的特點,制訂出個性化的“帶教計劃”,加強個別指導,培育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
(七)培訓評估
培訓前的評估主要對受訓者的已有認知結構、能力水平進行評估,可以采用筆試、問卷調查或訪談等方式獲得。培訓中的評估,主要是對理論學習、技能掌握等方面的評估,可以通過出勤、課堂討論表現、作業、活動設計、說課稿、學結、情景模擬活動等;培訓后的評估,主要考察受訓者在工作崗位上把受訓內容轉化為實際工作效果的評估,可以采用相關的研究論文或者調查報告等形式。通過有效的培訓評估,對培訓的各個環節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全面系統反思培訓活動,不斷總結提升,促進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的內涵建設。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國培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EB/OL].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34
[2](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昆編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陳惠菊,李昌慶.農村幼兒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模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3(08).
【中圖分類號】G612
在課程與教學改革如火如荼著的今天,教研員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日益凸顯,甚至成為影響一個區域發展水平的關鍵之一。2010年7月,國家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我們由衷地感受到黨和國家對學前教育工作的空前重視,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藍圖之宏偉和自己作為一名民族地區幼教教研員的責任之重大。在近幾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偉大實踐中,就如何做好學前教研工作談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結合本地區幼兒教育現狀,關注理論,強調實踐
地區發展差異,造成了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特別是幼兒教育,本地區幼兒教師中,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的只占教師總數的45.6%,幼兒教育尚處于發展階段,一是發展嚴重滯后,入園率低。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相當落后,除個別省級示范幼兒園條件相對較好外,大多數舉步維艱。三是量少質弱,多數家長還停留在幼兒老師是“高級保姆”的意識上,教師隊伍專業水平低,老化現象嚴重,許多“照顧”對象到了幼兒園,高水平、專業型的幼兒教師不多。
基于現狀,作為一名教研員,對幼兒教育特別是對本地區的幼兒教育,要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才能因地制宜,制定計劃出一線老師真正需要的一系列教研活動。
課程改革在向前推進,教研員應有宏觀的視野和學科的遠見,及時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的動向和進展;應有對學科建設作出深入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增強有效實施課程管理和指導教學實踐的本領。教研員要進一步提高教育理論修養,并將理論用于實踐;要堅持植根于學校和課堂的課題研究,勇于攻堅排難;教研員應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能力,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教育教學活動予以切實的、強有力的指導。
二、關注一線教師的業務需求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劃分為5個層次,頂部的自我實現屬于成長型需要。專業發展是教師不斷實現自我需要的重要途徑和變現方式,而教師的專業發展與研訓工作高度相關。
(一)絕大多數教師有專業發展的空間。教研員應深入一線,了解教師的業務需求,找到更貼近教師的方式,幫助教師成長。
(二)一線教師盼有多種途徑展示自己。剛做教研員時,有教師對我說:“前幾年,年度考核、職稱評定的分數不高,原因是活動少、證書少?!边@并非教師的功利思想在作怪,切好反映出他們的發展需求和成果意識。在甘孜州,幼兒園老師的這種愿望或許更強烈些,學校點少面廣,教師老齡化的現象嚴重,幼兒多,老師少,專業老師更少,同備課組的人少,與同事開展研究的次數不多,所以個別學校時常邀請教研員去指導教學。教師希望經常舉行跨學校的聯片教研,也希望有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我們常舉行論文評比、課堂教學比武、經驗交流、校本研修論壇等區域性活動,為一線教師搭建舞臺,許多教師愿意借機展示自己,自我發展的動力也很足。
三、為一線教師做好服務工作
(一)面向全體教師。我們經常說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因材施教,使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同樣,教研員也應該面向全體教師,不以成見看人,為每個教師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許多研訓活動受到名額限制,教研員為了增強活動效果,考慮骨干教師的多,容易存在欽定傾向。
(二)真誠尊重教師。教研員尊重一線教師必須從實際行動做起,從細節做起,改進工作方式和策略,以服務為宗旨。
(三)教研員要帶頭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要養成嚴謹治學、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優良作風,用人格魅力去影響教師。教研員應是學科課程的教學專家,對本學科的前沿研究有所了解,熟知課標和教材,熟悉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對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有見解,勤于思考,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具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研員要力爭在學術上走在教師前列,爭做有深厚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的科研型教研員,少一些“行政氣,多一些“學者氣”,更好地發揮專業引領作用。
1.努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研員應利用校本研修、集中培訓、遠程培訓、聯片研修等各種形式,采取團隊學習、課例研究、敘事研究、課題研究、專題研討、集體備課等方法,努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研員是區域性研修活動的設計師,要不斷豐富研修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通過高質量的研修活動,為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研究、推廣教學理念和經驗的平臺,促進課程改革深入開展;幫助教師認識自己的發展潛力,引導教師用研究的眼光審視自己的工作,建設科研型教師隊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要持之以恒,培訓和指導不像在商店里買東西時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它的作用或許是“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
2.打造良好的團隊形象。一個好的研訓團隊,應該是一個學習型組織,是一個善于合作的團隊,是一個”百家爭鳴“君子和而不同”的團隊。一個優秀的單位,總是集合了一個優秀的群體;一個優點的群體,總是塑造出一種共同的心態,這就是文化。作為教研員,就應該努力打造這樣的文化團隊,是個人和團隊的作用和能量最大化。
(四)要努力建設好一只骨干教師隊伍
目前,我州教育科學研究所就一個專職教研員,很多縣現目前還沒有幼教教研員。教研員要開展工作,單槍匹馬是不行的,還必須緊緊地團結和依靠本學科的骨干教師力量,要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一個骨干教師群體。
多形態 網絡教研 模式 實踐
隨著幼教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教師間的互動交流與成果共享也越來越迫切。然而,傳統的集會式教研活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廣大教師的需要。于是,網絡教研越來越受到關注。我縣教研部門從2009年起開展了網絡教研的探索與實踐,本文就開展多形態網絡教研的背景意義、運行模式的實踐過程進行簡要闡述。
一、多形態網絡教研的背景與意義
隨著“浙江省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網絡協作組項目的開展,我縣邁入了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步伐。開發與創建網絡交流平臺,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開展多形態網絡教研意義深遠。
1.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
網絡教研是一項可研發的、有效的教研載體和形式。2005年5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正式立項并全面啟動“新課程網絡教研”建設工程。同年6月,全國首次“新課程網絡教研工作會議”在海南召開,9月,第二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副司長在會上講到:“網絡教研是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內在價值和長遠意義。”
2.傳統教研形式的明顯局限
傳統的教研形式一般是集會式,通過會議形式開展報告、講座、觀摩、交流等活動。會議規模經常受到場地及設施的限制,如本縣開展一次教研活動,幼兒園的多功能廳最多只能容納100余人,要讓全縣800余名教師都集中參加根本不可能。其次,會議前期準備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再加上與會人員交通食宿費用等,綜合起來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第三,由于幼兒園師資配備緊張,農村幼兒園每班只有一名教師,如果參加教研活動的話,就無法開展正常的教學工作了。第四,傳統的教研活動通常只能一人講眾人聽,教師對講座者的觀點只能被動接受,缺乏雙向或者多向交流。因此,傳統的教研形式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
3.網絡教研的創建優勢
隨著我國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網絡教研已成為現代教研的主流趨勢,具有眾多的優勢所在。首先,不受時間、空間和人員的限制。其次,信息容量大,全國和全世界的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第三,能夠節約時間和經費,網絡的信息可以第一時間送達,而且教師們尤其是鄉鎮幼兒園的教師不用耽誤一天的教學參加教研和報銷差旅費。因此,提出以網絡為平臺的新型幼兒園教研模式,旨在為教師提供多元化、便捷式的研修方法,便于隨時互動交流,使研修行為具有常態化、開放式、實效性的特點。
二、多形態網絡運行模式的實踐
在探索多形態網絡運行模式的過程中,我們邊實踐邊研究,經歷了靜態運行模式、動態運行模式和自主運行模式三個階段,具體闡述如下:
1.靜態運行模式,引領教師走進網絡教研
靜態運行模式主要以學科資源、信息為主,以幼教博客的形式為平臺,基本上沒有互動交流的內容。此模式在運行的起始階段,由于沒有形成網絡研究的氛圍,參與的教師比較少。我們教研部門根據這樣的情況,為教師們創造了學習參與的機會。比如,在繼續教育培訓中,把相關的資料放在網絡里,可以節約文本書籍的費用。還利用網絡平臺提交培訓的作業,考核試卷等。骨干教師培訓中,將網絡教研納入培訓內容,使骨干教師在網絡中發揮他們的骨干輻射作用。鼓勵她們將自己撰寫的優秀論文、案例上傳到網絡上,與大家交流分享。在教育技術培訓中,進行各種網絡技術平臺使用的操作指導。使網絡平臺的使用不成為參與網絡教研的障礙。在學科教研培訓中,利用網絡中的優秀資源作為培訓內容之一。比如國家級的學科培訓資源,各種網站中的名師課堂實錄等,真正引領教師走進了網絡教研。
各個幼兒園還開展了網絡資源庫的建設,將本園的教育資源分類上傳到網絡上,供全縣幼兒教師共享。資源庫中的類別有:教學論文、教育案例、活動方案、教學課件、環境創設、幼兒作品、圖書資料、教玩具材料等,教師只要一點擊鏈接,相應的資料就會呈現,大大節約了教育成本。
2.動態運行模式,引領教師參與互動網絡教研
動態運行模式是以浙江省教研室創建的“浙江省教育資源網”――幼兒教育協作組為平臺,開展教師需要的網絡在線教研、網上答疑等活動。網絡在線教研形式靈活,參與面廣,不受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發起者只要在幼教資源網上發起一項教研活動后,教師們就可以隨時隨地根據該研討主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疑問。直到該活動結束時,發起者再進行整理、匯總,形成在線教研活動的成果,在縣域范圍內推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園園長帶頭做出表率,積極參與研討交流,引領教師發現問題、探討方法、共同解決。
另外,還利用“園長教師QQ群”的形式,進行動態式網絡交流、資源共享。管理員和群內的園長隨時隨地幫助教師解決日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還組織教師開展網上集體備課,即骨干教師設計了優秀的教案后,教研員審核把關后上傳到網絡上,成為各個幼兒園教師集體備課的藍本,各園教師再結合本班實際,通過集體備課形成自己的教案,切實提高了教案的質量,同時也促進了年輕教師的專業成長。
3.自主運行模式,創建自我網絡研修平臺
當教師對網絡教研越來越需要時,就會自覺主動地規劃自己的發展。個人博客是一種理想的、自主式的網絡研修形式。教師們可以通過經營個性化的教育博客,創建自我網絡研修平臺,把自己的教研成果、研修資料積累起來,為自己服務,也便于和同伴分享。兩年來,已經有50多名骨干教師注冊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她們可以隨時隨地發表自己的教育心得體會、展示教學研究成果、開展交流對話。據統計,共上傳日志、資料1000余篇,成為網絡教研的一筆巨大財富。
教研員也設有自己的博客,博客的內容包括本學期的教研計劃、各類活動通知、優秀論文、經典案例、研究成果、課件資料等,供全縣教師下載使用。自主運行模式的建立,真正使教師的研修成為了一種習慣。
總之,幼兒園多形態網絡教研是對傳統教研方式的重大變革,是對園本教研的延伸和拓展,是一種新型的教研文化。開展多形態網絡教研,不僅提高了廣大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而且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常規教研網絡化,網絡教研常規化,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一、和諧課程的內涵解讀
和諧課程以生活、游戲、多元、綜合為特征,以培養完整幼兒、凸顯游戲價值、強調幼兒自主、發展個性品質為目的,確立了游戲為基、自主為要、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以課程類型的多樣化來適應幼兒的整體發展。致力于為每個幼兒提供充分協調適宜的教育機會與條件――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讓幼兒快樂發展每一天,擁有幸福的童年。
和諧課程體系主要由基礎課程、自主游戲課程、特色主題課程、生成課程四大板塊構成。如圖:
基礎課程――指向基本知識技能,是有計劃對兒童施加影響的主題活動。
特色主題課程――指向德行品格、生活習慣,為幼兒適應社會生活奠定基礎,強調的是生活中與家園互動的教育。
自主游戲課程――指向自我意識、自信心、自我決定、問題解決、創造性以及同伴交往。這是和諧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
生成課程――滿足幼兒的興趣及需要,在整個和諧教育課程體系中生成課程發揮了延展的作用。
二、和諧課程中的教師專業成長
課程是外顯的,教師的成長卻是內隱的,是一種觀念到行為的轉變。如何理解課程的核心價值,做好課程之間的對接和融合,使得課程得以有效運行和實踐,既離不開園長對課程的領導力,更離不開教師對課程的執行力。如何在和諧課程中孕育教師的專業成長,六個字:領、引、督;踐、研、訓,帶領我們在“人和”愿景下,走著課程開發與教師和諧發展之路。
(一)以“領引督”發揮課程領導力,在整體統領中提升教師的完善推進能力
和諧課程體現的是“人和”精神,創造的是和諧教育,所以,它需要幼兒園的所有教職員工共同參與和實踐。從園長到教師、到行政人員,再到每天迎接幼兒入園的保衛工作者和每天給幼兒提供膳食的炊事員,從園長的角度,如何將數量比較龐大、種類相對較多的人員凝聚起來推動課程的實施與發展呢?領、引、督是關鍵。
1.以“課程領導”完善頂層設計,提高教師對課程架構的把握能力
在和諧課程理念下,課程領導組帶領團隊做好頂層設計,以“六每行動”定格課程框架,確立理念、目標、細化內容、建立評價體系,提升教師對課程架構的把握能力。
每年:整合優質課程資源,結合園本特色課程,分層做好學年課程計劃;
每期:承上啟下,做好上下學期計劃安排和對接;
每月:月末反思和梳理,根據兒童當下發展適時調整課程計劃;
每周:按月計劃統籌安排周計劃,做好每天的課程預設;
每天:做好每一天的課程實施,關注身邊每一個、每一天、每一刻;
每刻:當你出現在孩子面前那一刻,你的教育就開始了。
2.以“課程理解”增強課程意識,提高教師對課程價值的覺察能力
保教人員是課程實施的保障,由此,引領和指導教職工理解課程就變得尤為重要。實作性教研、個性化培訓則是引導教師理解課程核心價值、關鍵要素和指導要領的必修課,增強課程意識,做到人人心中有課程,從而提高教師對課程價值的理解力和覺察能力。
3.以“課程督導”確保課程實效,提高教師對課程品質的調控能力
督導是確保課程實施的重要方式,更是幫助教師提升課程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幼兒園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對接的督導方式,定期聽取一線教師對課程的實施意見、實踐困惑,繼而調整具有彈性空間的課程內容,在督導互動中提高教師對課程的反思能力及調控能力。
(二)以“踐研訓”強化課程執行力,在細節管理中提升教師的實踐研究能力
我們以教師專業能力與發展需求為出發點,通過在課程中不斷實踐、反思、調整、探索,落實教師對課程的執行力。
1.在和諧課程實踐中,提高教師的實施力
教師是幼兒園課程發展重要的推動力量,幼兒園課程的建設和發展推動了教師隊伍的發展和成長。也只有與課程建設相聯系的教師隊伍建設才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師對課程的實施力更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舉措。
(1)在特色主題活動實踐中,幫助教師主體意識、品格、策略的形成
它包括教師的主人翁角色意識、師幼間德行品格的共生、教育策略的多元。如特色主題活動中的每月“三走進”――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走進社區,在促進師幼間德行品格的共生的同時,教師的教育策略也變得豐富和多元。每月的特色主題活動從開啟前的方案預設和責任分工,從頂層設計到課程實施,全園教師參與其中,樹立主人翁意識,增強內驅力。
(2)在自主游戲活動實踐中,助推教師組織藝術、觀察力、調控力的發展
在自主游戲中,每月的自助餐活動需要教師敏銳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學習與發展,助推教師關注生活中的教育細節;全園七巧板活動從內容設定到組織實施、材料調整,都需要教師有對活動價值的判斷能力、對核心經驗梳理的能力,以及對這種彈性課程的調控能力。而全園體能活動,不僅提升教師的體能素養,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組織指導策略。
(3)在生成活動教育實踐中,滋生教師創新設計、建構、發展的能力
和諧課程體系中留有一定的生成課程空間,這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跟隨兒童,潛心觀察、及時發現、調整課程、靈動生成活動,并創新設計,給予兒童支持和幫助的同時,教師創新設計、建構的能力得以提升,師幼共同獲得成長與發展。
2.在園本實作研修中,培育教師的持續力
教育的初衷指引我們在園本研修中回到基本原點,引領教師關注幼兒發展的核心要素,以實作式研究推進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次研討中半小時的實作練習、問題會診,促使教師在不斷地觀察和反思中匯集教學中的真實問題,同時借助課程實踐中的亮點、難點,邊研究邊修正,培育教師對課程的持續研究能力。從單純的課程執行者到研究者、從支持者到合作者、教師角色慢慢發生轉變,教書匠研究者、點餐者菜單提供者、施教者指導者、獨奏者協奏者,角色轉變的背后正是帶給教師專業能力的持續提升。
3.在全納分層培訓中,涵養全員的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