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9: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實踐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課程考核通知及寫作要求
一、案例分析報告寫作原則
1、選題標準
堅持質量標準,要求在全面系統掌握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基礎上,以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著眼點,圍繞具體主題,深入研究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力求創新。
2、選題依據和范圍
結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解釋實際現象,論證實際問題,提出實際措施,增強論文的實踐價值;綜合運用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突出勞動與社會保障的專業理論特色,提高論文的理論意義;選題要小,力求將實際問題和理論的分析與探討引向深入;選題要新,努力抓住實踐中的新問題,敢于接觸前沿理論;圍繞勞動保障工作的各個領域,涉及了勞動關系、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各個方面,從具體事例入手,從實際操作的角度闡述勞動保障理論知識和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措施,要具有鮮明的應用性和實踐性。通過對實際業務的實踐和分析更好地驗證所學的勞動保障理論知識,更好地融入勞動保障的工作場景,更快地提高勞動保障的工作能力。
二、案例分析報告寫作要求
1、只選擇一個具體案例進行實踐和分析。
2、字數要求在3000字以上。
三、考核要求
1、考生應在實踐基礎上完成案例報告的撰寫。
2、案例分析報告封面寫清考生姓名、準考證號碼(見附件1)。
3、標題字體為宋體小三加粗、正文內容字體為宋體小四,1.5倍行距,報告用A4紙打印并左側裝訂。
附件1
勞動和社會保障業務案例分析
【摘要】十七大報告在分配公平問題上的創新之處,在于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與“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意公平”的分配制度相比有了實質性的突破。為了從理論與實踐統一的高度更好地解決社會公正失衡的問題,我們還必須加強理論研究;《企業勞動產權概論》對解決分配公平問題的新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分配公平問題是當前人們非常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我國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十七大報告總結的十大寶貴經驗,其中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報告在分析新的階段性特征時指出,“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人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還有相當數量’。實際上,收人差距的擴大導致了顯著的社會貧富差距,占
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從完善分配制度角度提出了“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十一五規劃”建議目標更加強調社會發展成果普惠眾生、看重積極調整就業、財稅、社會保障等有關制度和政策,就此重新審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大原則理當有所調整,站在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立場上看,時下必須慎重考慮各種分配中的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問題。
可喜的是,李惠斌研究員的新著不僅從理論思維的高度重新提出了當代
其二,該書作者對馬克思勞動概念進行了新的哲學反思,并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作了重新發掘。
作者開宗明義地提出對勞動概念要重新解讀,開門見山地分析了馬克思的勞動概念。他認為:“馬克思以來,我們對于勞動概念的理解豐富了很多。馬克思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精華,把勞動理解為一個包含著全部內容在自身之內的過程。在我們研究勞動產權概念以前,我們首先要弄清馬克思的勞動概念。此外,馬克思關于‘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概念的界定在今天看來也依然是十分有價值的。
在高度肯定馬克思勞動概念的重要價值的前提下,作者進一步指出,傳統的勞動價值論—把活勞動理解成價值唯一源泉的觀點,實際上是對馬克思原意的一種誤讀或者曲解,20世紀的人類實踐證明:在被曲解的勞動價值論指導下產生的通過國有化解決剝削問題的理論和實踐是錯誤的。而要素決定論所導致的“資本獲得利潤,土地獲得地租,勞動獲得工資”的分配原則,實際上把企業中活勞動創造的價值等同于活勞動的勞動力價值,等同于他們獲得的工資,這樣一來,資本等生產要素,在占有自己創造的那一份剩余價值的同時,也無償地占有了活勞動創造的那一份本應歸活勞動所有的剩余價值,從而使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剝削現象死灰復燃。顯然,要素決定論也有弊端。
鑒于此,作者指出,要想真正公平地解決分配不公的間題,必須拓展馬克思的勞動概念。那么怎樣拓展呢?在他看來,必須重視以下因素:一是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勞動屬性,二是資本作為一種過去的勞動在價值創造過程中的作用及其分享企業利潤的合理性,三是企業中各種活勞動分享企業利潤的權利。
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提出要深人發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內涵,為解決當代
究竟什么是馬克思提出的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所謂按勞分配,就應該是勞動者按照自己向社會提供的勞動量,不但拿到用于保證他最低生活必需的工資部分,而且參與分割一定數額的、由他自己創造的剩余價值。這應該是社會主義的分配方式與資本主義分配方式的根本區別所在。
1.1酒店缺乏實踐教學管理的系統性
(1)實踐層次不高。由于大部分學校沒有所屬實踐保障基地,且接收學生實踐的酒店為保持高效率、高盈利,在安排教學實踐時考慮到管理成本和培訓成本及酒店營業實際,就盡可能的安排一些低技能的勞動崗位,如,客房、餐飲等基礎性崗位,簡單重復的勞動極易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2)缺乏系統的實踐管理機制。很多酒店出于成本原因,僅僅把參加實踐的學生作為短期勞動力來利用,忽視對教學實踐本質即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學生勞動得不到應有激勵,從而導致降低職業認同感、參加教學實踐積極性不高。(3)酒店缺乏教學實踐認真性。通過調查發現,多數酒店接收學生來酒店實習更多考慮的是節約成本,降低用工風險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缺乏與實踐學生的溝通交流,而是僅僅將學生當作短期員工來實用,從而使得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影響教學進程及教學質量。
1.2學生對教學實踐認識存在誤區
(1)學生對實踐教學的目的意義上理解不透徹,沒有認識到實踐是酒店管理專業提升專業技能、掌握專業技巧、培養服務意識、積累經驗的關鍵環節,而是當作了教學中的有償任務來對待。(2)對酒店管理專業存在認識上偏差。相當比例的學生不愿從一線做起,如,鋪床、擦玻璃、洗餐具等最基層的工作,而是幻想直接從酒店管理者開始做起,忽視了一線工作經歷是將來從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這一事實。(3)認為勞資不符。學生參加實踐大部分在客房和餐飲部,勞動強度高,但職位和報酬比酒店正式人員低,從而認為酒店是在壓榨自己勞動,認為實踐就是做廉價勞動力,從而產生厭煩情緒。
1.3學校在實踐前的培訓教育不夠深入
(1)忽視了對學生時間前的教育及培訓。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較高職業素養和服務意識,這種培養教育應貫穿于整個學習及實踐過程。在學生思想定位上應使學生認識到酒店管理不是坐辦公室,而是需要從基層做起的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而學校在實踐教學前的校內培訓中僅僅是照本選科及安全知識普及,離要求標準還有加大差距。(2)缺乏系統的實踐教學方案。雖然學校對實踐教學非常關注,并有實踐教師全程跟蹤指導。但多數情況下,實踐過程中實行的是保姆式管理,老師的作用僅僅是幫助學生處理與實踐單位之間發生的各類問題,而在專業學習上很少去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3)沒有系統的考評體系。學校在實踐教學上考評體系不夠科學合理,多數情況是學生交付一份報告即可。但對報告內容,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收獲體會等沒有認真的去引導學生總結、梳理,使得實踐流于形式,無法起到激勵和督促作用。
二、深化酒店管理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2.1加強教學體系改革,注重培養學生實際管理技能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是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在培養過程中,教學內容要適應市場所需,實踐教學課程要有針對性,要以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核心設計學生教學培養方案。要結合市場對人才需求來對教學體系層層解剖分析,形成專業素質模塊,然后根據專業素質模塊所需知識及技能等合理構建科學高效的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常年實踐教學經驗,總結出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大致可分為:基礎職業素質,專業服務技能和管理應用等三個模塊,這樣每個模塊都合理規劃內容,設定需達到目標和相關要求,并逐步安排實踐教學,確保將目標和質量標準落實到實踐教學各個環節中。要高度重視校內培訓與酒店實習之間的有機結合,如在一些禮儀、化妝訓練上,完全可以在校內開展,而且校內比酒店也有豐富的理論和教師資源。這樣經過學生校內的系統培訓和校外的實踐經歷有機結合,就可促進學生充分利用學習實踐掌握職業崗位的最新專業技能,從而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2.2堅持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在職業學校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與傳統學科的實習相比,無論在教學內容、組織形式、考評體系上都有較大不同,具有較強的行業色彩。落實好實踐教學這一重要環節,對形成符合本校實際的實踐教學模式,提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質量,創出學校特色具有重大意義。要認真研究實踐,加強校內技能模擬培訓與校外實踐基地實習的有機結合。校內技能模擬培訓可在學生接觸專業課開始即可組織進行,如,客房技能模擬培訓、餐飲技能模擬培訓、大堂技能模擬培訓等,使得學生對理論在實踐中應用有初步形象直觀認識。當開始組織在酒店實際崗位中實踐時,前期進行的模擬實踐就可發揮較大作用:一方面可彌補模擬環境與實踐環境之間差距;另一方面可使學生迅速融入工作角色,為畢業后正式上崗打下堅實基礎。
2.3抓規章制度落實,創新完善實踐教學監管機制
教學制度落實是教學質量提高的保證,不斷完善實踐教學機制是提升實踐教學效益的最終途徑。在酒店管理實踐教學中,要尤為重視實踐過程的監管與指導。專業所在系要成立實踐領導小組,做好分工,制定完善的實踐教學方案及考評計劃,建立定期的檢查、督導制度。每處實習基地都應配齊相應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要實時指導學生制定計劃,組織學生落實實踐單位及崗位,實時掌握每名學生實踐進展,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等。要堅決避免保姆式的實踐教學,造成學生只是簡單的崗位勞動,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在考核階段,要組織實踐教學豐富的教師指導學生確立實踐報告方向,全程指導報告的撰寫,并嚴格組織答辯。要避免這些過程流于形式,確保制度規定落到實處。
三、總結
一、人力資源會計的概念與發展情況
1.人力資源會計的概念。人力資源會計是在運用經濟學、組織行為學原理基礎上,與人力資源管理學相互結合、相互滲透所形成的一類專門會計學科,是對組織的人力資源成本與價值進行計量和報告的一種程序和方法,是會計學科發展的一個全新領域。
2.源流及我國發展情況。
2.1源流。1964年,美國密歇根州大學企業經濟研究所的赫曼森在《人力資源會計》中最先提出人力資源會計的概念,并被引入會計學的研究之中。此間的理論研究為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大,人力資源會計學家認為人力資源會計已進入迅速發展的時期,將使傳統會計產生重大變革。
2.2我國發展情況。1980年,著名經濟學家潘序倫在《文匯報》發表文章,提出我國必須開展人才會計的研究,建議既要計量人才成本,也要講求效益,率先在國內提出人力資源研究的問題。此后,會計學界發表了大量人力資源會計的論文,就人力資源會計的一些理論和方法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20世紀80年代,我國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傾向于介紹有關概念和問題,20世紀90年代,人力資源會計開始轉向系統研究。一直到目前,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還屬于比較新興的會計學科分支,還沒有形成一個得到大家都認可的權威性、系統性的完整理論體系,而企業界對人力資源會計重視程度也十分有限,因此,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發展在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的同時,也有著可觀的發展前景。
二、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現狀與問題
1.人力資源的精確計量存在困難。
1.1人力資源價值不同于普通商品,很難用貨幣進行可靠的計量,后者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完成,而前者主要表現為教育投資的過程,包括家庭投資、國家投資、社會投資甚至企業投資,需要多達數十年的時間,而這些,首先需要對教育的過程有個完整的記錄,其次對各個主體投入的價值也應有個較為合理的估計,目前,我國還未在社會上開展過類似的評估。所以盡管人力資源可能符合資產的定義,人力資源的信息也能影響到投資者決策,但長期以來卻被摒棄于財務會計的范圍之外。
1.2勞動者與企業之間本質上是合同契約關系,人力資源的所有者是勞動者本身而非企業,人力資源價值是可變的,存在許多不可預計的變量,因人事關系、激勵機制等管理模式影響,同一人力資源在不同企業或管理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價值體現。
2.人力資源會計的運用環境有待提高。我國的市場經濟起步比較晚,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都還不完善,對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也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制約因素。從政治環境來看,我國的會計準則是政府制定的行為規范,體現的是國家的意志,代表性不足,不能全面地反應經濟社會各個層面的需求;從經濟環境方面看,我國人力物力資源結構不平衡,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普遍較低,人力資源市場等支持要素還不夠完善,由于市場主體普遍缺乏在人力資源會計方面的實踐,而導致了人力資源會計數據的缺乏,阻礙了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和推廣;從社會環境方面看,目前,我國政府和企業界對人力資源會計的關注度不高,企業在財務管理實踐人力資源會計的較少,一方面是缺乏此類的專業性人才,另一方面是缺乏利益的驅動。而會計學又屬于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缺乏實踐,人力資源會計對于企業管理者在經濟決策方面起到的作用就不明顯,財務意義也就大打折扣。同時,由于人力資源會計的實踐需要耗費企業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且其所產生的實際經濟效益卻未必能投入大于產出,出于企業家的驅利心理,沒有多少企業敢于、樂于嘗試人力資源會計。從而導致運用人力資源會計管好、用好人才的事例很少,人力資源會計的運用在社會上未產生明顯的示范效應,社會影響力不高。
3.人力資源信息披露制度尚未建立。傳統財務報告既不反映人力資產的價值,也不反映人力資本,從而低估了企業資產總額,忽視了人力資源對企業的經濟貢獻,把為取得、開發人力資源而發生的費用全部計入當期損益,背離了收入與費用配比的會計原則。而目前我國尚未要求企業在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中披露人力資源信息,更限制了人力資源會計在研究與實踐中的發展。所以,有必要對傳統的財務報告進行適當的調整,把人力資源這項企業十分重要的資產及其有關的權益和費用,在財務報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
三、對人力資源會計的建議與對策
1.人力資源是可以計量的?!镀髽I會計制度》的規定,資產的確認必須符合三項條件即:(1)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2)能為企業擁有或控制;(3)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人力資源的取得是企業通過招聘程序,簽訂勞務合同,支付一定薪酬來實現的,其符合資產確認的條件:一是人力資源是企業通過招工招聘等程序在眾多應聘者中篩選出來的,符合企業用工用人需求的勞動力資源,企業通過支付工資的方式來購買勞動者的勞動力,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資源是符合第一個條件的。二是從《資本論》中我們知道,企業需要的并不是勞動者本身,而是勞動力。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簽訂勞務合同,從而固化了勞資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建立起了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企業通過支付薪酬,取得或控制了勞動者聘用、培訓與解雇的權利,也就獲得了對該勞動者所擁有的勞動力資源的使用權與支配權。此外,人力資源具有的某種專門技術、工作技巧或擁有某些特定信息,當企業用人環境適合勞動者發揮專長時,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就產了相互信賴的關系,勞動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體現其社會價值,從而使勞動者不會輕易離開企業。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資源是符合第二個條件的。三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生產的核心要素是知識,企業效益的高低,將取決于知識的擁有者——人力資源的利用程度。企業就是出于勞動者能夠為其帶來經濟效益這個預期才聘用勞動者的,而勞動者也是出于企業能夠實現其勞動價值這個預期而接受聘用的。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資源是符合第三個條件的。四是企業最大限度地開發人力資源價值,是企業進行聘用、培訓與投資的過程,而這些都需要相應的成本支出與資源耗費,這種成本支出與資源耗費都是能以貨幣計量的。綜上,人力資源價值=取得人力資源支出(包括招聘、選拔人力資源所需費用等)+維護人力資源支出(包括工資、獎金、勞動保健、醫療保健、社會保險、人事管理部門支出等)+開發人力資源支出(包括崗前培訓、脫產學習等)。但是,人力資源的貨幣計量要達到或追求精確性計量也是不可能的。實現上,財務會計的計量本質上就是精確性計量、近似性計量和模糊性計量的復合和交叉運用,因此,對人力資源會計而言,計量過程必然含有估價的成分。
2.完善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力資源的因素對企業經營的影響越來越大,投資者對人力資源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建立人力資源會計披露制度,將企業在人力資源投資情況、人力資源投資的收益情況等方面的信息向公眾披露,能夠為投資者和管理者提供更加科學、明智決策參考。此外,通過人力資源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政府可以了解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維護與開況,并從宏觀上調整人才政策,保障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筆者建議可以對傳統的財務報告進行適當的調整,把人力資源這項企業十分重要的資產及其有關的權益和費用,在財務報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一是在資產負債表上,有關人力資產的數據,應該作為一個單獨的項目列示。因為“人力資產”其流動性類似于固定資產,由于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和主觀能動性,所以應將其列于“長期投資”與“固定資產”之間,相應在“所有者權益”里增記“人力資本”。二是在利潤表上,可增設“人力費用”,作為“營業利潤”項目的減項,用以反映企業為使用人力資源而發生的不應資本化的費用和人力資產的攤銷,同時對原“管理費用”賬戶反映的內容作必要的調整。
3.營造人力資源會計的良好運用環境。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目前正處在學術研究階段,任何科學的理論缺乏實踐檢驗,都是無法付諸推廣實施的。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強,如此豐富的人力資源,如果不加以開發利用,人力資源優勢就會變為社會的包袱,在此情況下,如果能夠制定一套合理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把豐富的處于閑置狀態的“人力資源”開發轉換為具有現實生產能力和知識技能的雄厚“人力資本”,是推動整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而這一套管理制度的落實離不開政府的支重視與支持。首先,建議沿海經驗發達省、市可以建立人力資源會計“試驗田”,選取幾個人力資源素質較高且占企業總資源比重較大的企業,開展人力資源會計的實踐,通過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方式,不斷擴大人力資源會計的實施范圍,為今后的全面推廣積累經驗,也為其他企業提供示范作用。其次,必須引導企業經營者重視人力資源價值,健全激勵機制,這就要求建立評價經營者業績的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價值計量模型,并利用它對人力資源價值進行預測、核算、評估,為人力資本參與利潤分配、健全激勵機制提供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于春梅人力資源會計問題探討[J].會計工作.2009年9期.
[2]李桂芳,關于人力資源會計的確認與計量問題探討[J].經濟研究,2005,(11).
[3]王軍.我國推行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9年04期.
按照市委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要求,今天我們召開全局動員大會。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省、市委領導的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我市勞動保障工作實際,安排部署我局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全體黨員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來。對這次學習實踐活動,局黨組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剛才振忠同志宣讀了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實施方案》,這是我們學習實踐活動的統領性文件,必須認認真真抓好落實。
為加強對我局活動的指導,市委派出了以市糧食局黨委書記、副局長楊萬華同志為組長的檢查指導組,負責指導、督促和檢查我局活動的開展。一會兒楊萬華同志還要作重要講話,提出總體要求,我們將按照指導檢查組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下面,我就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深刻認識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黨的十七大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用中國特色理論體系武裝全黨的重大舉措,是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對于全面完成十七大部署的各項戰略任務,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月17日,市委召開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預熱升溫會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魏福剛同志作了重要講話。3月2日,市委召開了全市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動員大會,會上,對全市學習實踐活動作了總體部署,市委書記許寧同志作了重要講話,他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強調了開展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并對開展好這次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此,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的戰略部署和具體要求上來,充分認識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深遠意義和現實意義,切實增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一)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強化勞動保障行政職能、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勞動保障事業大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勞動保障工作承擔著促進就業、完善社會保障、維護勞動者權益等多項職能,這些職能都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特征相聯系,都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穩定基礎的要求相適應。勞動保障系統的干部職工大都處在與群眾接觸的最前沿,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樣,這也使我們面臨著更加艱巨的歷史重任。因此,我們要緊緊抓住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這一重大契機,力求解決我市勞動保障工作中的創新意識不足、發展意識不強等方面的問題。要把深入學習實踐活動擺在突出位置,切實把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實踐轉化為推動我市勞動保障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出良好的和諧氛圍。
(二)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推動我市勞動保障工作向前發展的現實需要。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科學發展觀著眼于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在發展動力、發展目的、發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為我們進一步深化勞動保障各項工作改革指明了方向。當前我市勞動保障干部隊伍中,有的黨員干部在保持黨的先進性,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等方面與科學發展觀要求還存在不符合、不適應的地方,思想不夠解放、工作思路不夠清晰,改革創新不夠有力,有的宗旨意識、大局意識比較淡薄,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不足,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等等。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就無法滿足新時期、新形勢對勞動保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勞動保障工作的新期待,無法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光榮使命。因此,我們要通過這次開展深入學習實踐活動,使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高,著眼于思想有新的解放、改革有新的突破、工作有新的成效,在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我市勞動保障工作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推動我市勞動保障事業再創新的業績。
(三)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推進我市勞動保障工作實現新跨越的需要。近年來,我們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勞動保障工作,積極推進勞動保障事業穩步發展,在促進就業、完善社會保障、維護勞動者權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廣大群眾的肯定。特別是今年初,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確定了以“強培訓、穩就業、重保障、促和諧,加大保險擴面、基金征繳和爭取資金力度,完善機制和能力建設”為核心內容的指導思想,明確了勞動保障十項重點工程,確立了推進五項創新,實現五“強化五突破”的工作目標。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勞動保障工作與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還存在不相適應的地方,離市委、市政府“保增長、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的總要求還有差距,存在著如:就業形勢緊張、社會保險覆蓋面還比較窄,各項社會保險之間相互銜接、跨區域轉移不暢通等問題,一些帶有全局性、傾向性突出問題急需從政策、制度上創新等等。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就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入查找、剖析存在的突出問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剛性政策彈性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實現我市勞動保障工作新的跨越。
(四)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繼續解放思想、加強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機制體制障礙,全面推進了勞動保障工作。同時也應看到,面對勞動保障事業的新形勢新任務,與科學發展觀要求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能力素質與黨的執政能力要求還需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手段與勞動保障事業發展還需不斷加強,一些黨員、干部在黨性黨風黨紀和作風紀律方面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必須不斷提高全局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整體素質和破解難題的能力。我們要抓住學習實踐活動的契機,在解放思想中堅持科學發展觀,在指導勞動保障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中解放思想。創造性地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以學習實踐活動的實際成效,向市委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二、明確任務,認真實施活動方案
市委印發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施方案》、許寧書記的講話以及我局制定的實施方案,是這次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我們要吃透精神,把握總體工作要求和工作重點,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準確把握活動的主題和總體要求
按照市委提出的“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要求和“提高思想認識、解決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科學發展”的方針,我局確定以“深入實際、破解難題,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活動主題,以“強化培訓、穩定就業、注重保障、促進和諧”為活動總目標。并要求把活動落腳點重點放在落實“四項活動”和“七項制度”上,充分體現勞動保障特色,體現活動效果,努力達到樹立新理念、彰顯新優勢、建立新機制、塑造新形象、實現新跨越的“五個新”的目標?;顒又芯诸I導班子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全面把握目標要求,堅持“解放思想、突出實踐特色、貫徹群眾路線、正面教育為主、邊學邊查邊改和實施分類指導”的原則。緊緊圍繞我局確定的主題和總目標,緊密聯系實際,確保學習實踐活動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實實在在開展。
(二)準確把握活動的主要步驟和環節
按照市委的要求,我局學習實踐活動分為學習調研、分析檢查、整改落實3個階段,需要抓好10個環節。
第一階段要抓好學習調研。這一階段的重點是抓好學習培訓、調查研究和開展大討論三個環節。一是要抓好學習培訓。著重抓好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各支部的學習,切實做到“三嚴三?!保瓿伞傲鶄€一”規定動作。在這里我再強調一次,理論學習是學習實踐活動的基礎和重點,各單位領導必須認真抓實,各黨總支、支部必須認真組織,全體黨員必須高度重視,決不能在這個環節上走過場,必須保證“三嚴一?!?。在學習中要努力做到“四個結合”。即要把理論學習與科學發展觀學習結合起來;與“講黨性、講大局、講奉獻”學習結合起來;與“作風建設年”干部思想作風教育結合起來;與勞動保障業務學習結合起來。二是要抓好調查研究。要結合正在開展的“搞調研、解難題、促發展”活動,針對當前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企業、社區、鄉村開展調查研究活動。特別是針對當前金融危機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影響,如何穩定就業局勢;如何解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啟動前破產、改制企業退休職工的醫療保障問題,實現真正的全民醫保;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仲裁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等問題進行重點調研。每位處、科級干部都要從工作實際出發,圍繞局里確定的專題或本科室確定的專題開展調研,寫出一批有份量、有價值的調研報告或建議對策。三是要抓好深化解放思想大討論。一方面要圍繞市委提出的“*能不能科學發展、如何科學發展”,開展大討論,另一方面還要結合我局的的實際,探討如何實現勞動保障工作科學發展、快速發展的新途徑。在此基礎上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將解放思想大討論成果整理成專項報告,為轉入下一階段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要深刻剖析問題,理清發展思路。這一階段的重點是抓好四個環節:一是抓好聚焦提煉問題工作。要緊密聯系工作實際,認真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舉措和辦法。二是開好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局領導班子成員要在“談心、交心、靜心”的基礎上,主動查找問題,深刻分析主觀原因,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認真查找差距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三是要下功夫撰寫好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這是分析檢查階段的中心任務。要通過回顧我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認真查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要剖析主觀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符合勞動保障發展實際的科學發展思路、主要工作目標和舉措,同時謀劃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的具體措施。各科室也要針對自身負責的工作寫出分析檢查材料。四是細心抓好群眾評議工作。在這一環節中,要組織機關干部職工、離退休老同志代表、上下對口部門、業務聯系單位代表等開展評議,著重從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深不深、查找的問題準不準、原因分析得透不透、發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進行評議。并將分析檢查報告和評議結果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開。
第三階段要搞好整改落實,干實事、見實效。這一階段的重點是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制定整改落實方案。要以分析檢查報告為依據,對查擺出來的突出問題和需要完善的規章制度,按照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研究制定整改落實方案,整改措施要體現目標化、具體化、責任化。二是集中解決突出問題。要本著什么問題突出就集中解決什么問題的原則,把職能范圍內影響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作為重點。對解決條件比較成熟的問題,要制定集中攻堅計劃,集中解決,努力取得一批重要的實踐成果。對通過努力有可能解決的問題,要積極創造條件限期解決;對暫時不具備條件的,要明確責任,分步解決。三是完善體制機制。要認真清理現有規章制度,按規定該廢止的馬上廢止,該完善的抓緊完善,該堅持的認真堅持。在此基礎上,緊密結合實際,建立健全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規章制度。
學習實踐活動結束前要采取召開測評會、無記名投票等方式進行群眾滿意度測評,讓大家來評判我們這次活動是不是能過關。最后要實事求是地評價學習實踐活動的得失和成效,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局總結報告經黨組討論通過后,要及時召開總結大會,向黨員、群眾通報。
總之,以上步驟的每個階段,相互聯系,環環相扣,完整統一,我們必須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做好、做到位,既不能圖形式、走過場,也不能偏離重點,避重就輕。
三、精心組織,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這次學習實踐活動時間較長、環節詳細、要求很高,能否順利開展、取得實效,關鍵在于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在于我局黨員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為此,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統籌安排;必須嚴格按照市委領導的要求,完成“規定的動作”,同時要有創新,創造性的完成“自選動作”,必須總體謀劃,分段進行,穩步推進,一次達標。
(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一是成立機構。經研究,局黨組成立局活動領導小組,由我任組長,各位處級領導為副組長。下設辦公室,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李兆憲任辦公室主任,成員有紀檢監察室主任、黨委辦、二級局黨總支副書記以及局機關、就業局、社保局辦公室主任等人員。我局“活動”的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已經成立,并從就業和社保局各抽調一名同志,希望你們團結合作,齊心協力,周密布暑,嚴格把關,認認真真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局領導小組成員既是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督查督辦者,要結合各自分工盡職盡責,做好檢查指導工作。二是領導示范,以點帶面。局黨組成員要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當好表率,帶頭學習、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帶頭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各科長、事業單位負責人要抓好總體部署,整體推進,并親自過問,親自督促,抓緊每個環節具體措施的落實。三是虛心接受市委指導檢查組的指導。市委派出的指導檢查組代表市委來我局指導檢查工作,每位成員都具有很強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站位高,思路廣,所以我們一定要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指導,也希望他們把其他單位好的經驗和做法傳授給我們,促進我局活動更好地開展。
(二)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在活動形式、具體方法上我們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豐富活動內容,堅持做到:載體要新,有新形式,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法;內容要實,結合實際,講求實效,不搞花架子,不準走過場;特色要鮮,確定的主題要鮮明,學習實踐活動體現我局特色;效果要好,通過活動,思想認識有新提高、解決難題有新辦法、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三)要依靠群眾,服務群眾。一是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要采取座談會、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多種形式,征求群眾對我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領導干部要虛心聽取意見,深入剖析,積極整改。二是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學習實踐活動的全過程,都要接受群眾監督,特別是在解決問題階段,要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整改方案和整改結果,讓群眾關心、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使整改工作始終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中。三是努力讓群眾滿意。學習實踐活動的效果如何,要讓群眾來評價。通過群眾評議、滿意度測評等方式,形成群眾參與積極、監督有力、評價客觀的良好局面,切實達到服務群眾和讓群眾滿意的要求。
(四)要統籌兼顧,妥善安排。學習實踐活動既要與日前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緊密結合,又要與做好當前勞動保障工作緊密結合,做到統籌兼顧,妥善安排?,F在正是第一季度,一年之際在于春,各科室各部門都在部署和落實全年工作計劃,應該說工作任務比較重,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妥善安排時間和精力,防止顧此失彼。要合理調整工學矛盾,處理好學習實踐活動與“作風建設年”活動的關系,處理好參與活動與開展業務工作的關系,要通過活動促工作,以工作的成效檢驗活動的效果?;顒悠陂g,要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確?;顒尤藛T、時間、內容、效果的四落實和全年業務目標的圓滿完成。
一、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現狀與問題
1.人力資源的精確計量存在困難。
1.1人力資源價值不同于普通商品,很難用貨幣進行可靠的計量,后者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完成,而前者主要表現為教育投資的過程,包括家庭投資、國家投資、社會投資甚至企業投資,需要多達數十年的時間,而這些,首先需要對教育的過程有個完整的記錄,其次對各個主體投入的價值也應有個較為合理的估計,目前,我國還未在社會上開展過類似的評估。所以盡管人力資源可能符合資產的定義,人力資源的信息也能影響到投資者決策,但長期以來卻被摒棄于財務會計的范圍之外。
1.2勞動者與企業之間本質上是合同契約關系,人力資源的所有者是勞動者本身而非企業,人力資源價值是可變的,存在許多不可預計的變量,因人事關系、激勵機制等管理模式影響,同一人力資源在不同企業或管理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價值體現。
2.人力資源會計的運用環境有待提高。
我國的市場經濟起步比較晚,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都還不完善,對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也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制約因素。從政治環境來看,我國的會計準則是政府制定的行為規范,體現的是國家的意志,代表性不足,不能全面地反應經濟社會各個層面的需求;從經濟環境方面看,我國人力物力資源結構不平衡,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普遍較低,人力資源市場等支持要素還不夠完善,由于市場主體普遍缺乏在人力資源會計方面的實踐,而導致了人力資源會計數據的缺乏,阻礙了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和推廣;從社會環境方面看,目前,我國政府和企業界對人力資源會計的關注度不高,企業在財務管理實踐人力資源會計的較少,一方面是缺乏此類的專業性人才,另一方面是缺乏利益的驅動。而會計學又屬于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缺乏實踐,人力資源會計對于企業管理者在經濟決策方面起到的作用就不明顯,財務意義也就大打折扣。同時,由于人力資源會計的實踐需要耗費企業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且其所產生的實際經濟效益卻未必能投入大于產出,出于企業家的驅利心理,沒有多少企業敢于、樂于嘗試人力資源會計。從而導致運用人力資源會計管好、用好人才的事例很少,人力資源會計的運用在社會上未產生明顯的示范效應,社會影響力不高。
3.人力資源信息披露制度尚未建立。
傳統財務報告既不反映人力資產的價值,也不反映人力資本,從而低估了企業資產總額,忽視了人力資源對企業的經濟貢獻,把為取得、開發人力資源而發生的費用全部計入當期損益,背離了收入與費用配比的會計原則。而目前我國尚未要求企業在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中披露人力資源信息,更限制了人力資源會計在研究與實踐中的發展。所以,有必要對傳統的財務報告進行適當的調整,把人力資源這項企業十分重要的資產及其有關的權益和費用,在財務報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
二、對人力資源會計的建議與對策
1.人力資源是可以計量的。
《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資產的確認必須符合三項條件即:
(1)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2)能為企業擁有或控制;
(3)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人力資源的取得是企業通過招聘程序,簽訂勞務合同,支付一定薪酬來實現的,其符合資產確認的條件:一是人力資源是企業通過招工招聘等程序在眾多應聘者中篩選出來的,符合企業用工用人需求的勞動力資源,企業通過支付工資的方式來購買勞動者的勞動力,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資源是符合第一個條件的。二是從《資本論》中我們知道,企業需要的并不是勞動者本身,而是勞動力。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簽訂勞務合同,從而固化了勞資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建立起了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企業通過支付薪酬,取得或控制了勞動者聘用、培訓與解雇的權利,也就獲得了對該勞動者所擁有的勞動力資源的使用權與支配權。此外,人力資源具有的某種專門技術、工作技巧或擁有某些特定信息,當企業用人環境適合勞動者發揮專長時,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就產了相互信賴的關系,勞動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體現其社會價值,從而使勞動者不會輕易離開企業。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資源是符合第二個條件的。三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生產的核心要素是知識,企業效益的高低,將取決于知識的擁有者——人力資源的利用程度。企業就是出于勞動者能夠為其帶來經濟效益這個預期才聘用勞動者的,而勞動者也是出于企業能夠實現其勞動價值這個預期而接受聘用的。由此,可以看出人力資源是符合第三個條件的。四是企業最大限度地開發人力資源價值,是企業進行聘用、培訓與投資的過程,而這些都需要相應的成本支出與資源耗費,這種成本支出與資源耗費都是能以貨幣計量的。綜上,人力資源價值=取得人力資源支出(包括招聘、選拔人力資源所需費用等)+維護人力資源支出(包括工資、獎金、勞動保健、醫療保健、社會保險、人事管理部門支出等)+開發人力資源支出(包括崗前培訓、脫產學習等)。但是,人力資源的貨幣計量要達到或追求精確性計量也是不可能的。實現上,財務會計的計量本質上就是精確性計量、近似性計量和模糊性計量的復合和交叉運用,因此,對人力資源會計而言,計量過程必然含有估價的成分。
2.完善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力資源的因素對企業經營的影響越來越大,投資者對人力資源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建立人力資源會計披露制度,將企業在人力資源投資情況、人力資源投資的收益情況等方面的信息向公眾披露,能夠為投資者和管理者提供更加科學、明智決策參考。此外,通過人力資源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政府可以了解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維護與開況,并從宏觀上調整人才政策,保障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筆者建議可以對傳統的財務報告進行適當的調整,把人力資源這項企業十分重要的資產及其有關的權益和費用,在財務報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一是在資產負債表上,有關人力資產的數據,應該作為一個單獨的項目列示。因為“人力資產”其流動性類似于固定資產,由于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和主觀能動性,所以應將其列于“長期投資”與“固定資產”之間,相應在“所有者權益”里增記“人力資本”。二是在利潤表上,可增設“人力費用”,作為“營業利潤”項目的減項,用以反映企業為使用人力資源而發生的不應資本化的費用和人力資產的攤銷,同時對原“管理費用”賬戶反映的內容作必要的調整。
3.營造人力資源會計的良好運用環境。
請進來、走出去是認識論在教學的運用,體現了課題的要求。請進來、走出去體現了政治課改革的要求,體現了開放性、主體性、互動性和時代性的特征。請進來、走出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請進來,就是把課堂以外的事物通過人的表述或實物資料的形式,引入到我們的政治課堂,從而開拓新視野,激發學生興趣。請進來可包括兩種形式: 一是請人作報告或講座。這是普及科普文化知識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常用的、有效的形式。根據情況和需要,學??梢耘e行關于國內外形勢的時事報告,本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勢報告,慶祝革命節日、紀念日的專題報告,學習先進模范人物先進事跡報告、科普講座、法律講座等等。開展這些活動,要求事前做好充分準備,報告或講座的內容應該是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切合些實際,富有教育意義。
二是請進各種文獻資料。它是指一切用各種形式保存下來的,對教育教學研究有一定使用價值的事實材料,包括實物、圖書、資料、文件和原始記錄、幻燈片、照片、電影、錄音、錄像帶、磁盤、課件等。使用這些文獻資料,一是可以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開拓知識面;二是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教材內容,加深記憶;三是可以為學生節約大量時間,降低學習成本;四是更有利集中學生的主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走出去,就是走出課堂,采取各種形式深入農村、工廠、市場、機關等地去做實地調查研究,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從而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走出去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是按人數的多少分,可分為集體性活動、小組活動、個人活動。集體性活動可以充分吸收大批學生參加,有利于活動的普及,是組織學生進行實地學習的良好形式。 小組活動機動靈活,小型多樣,能讓學生獲得學習和實踐各個專項活動的機會,有助于學生擴大和加深某些方面的知識,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殊才干,是走出去的基本形式。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成員應是對這項活動有興趣愛好的學生,要確定專人指導。個人活動是單個人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的資料查閱、社會實踐等活動,這種活動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鍛煉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二是按地點分,可分工廠、農村、市場和其他地方。工廠是生產單位,讓學生進入工廠參觀,可以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社會、了解企業的生產過程,培養學生的工農情感,讓他們尊重勞動,尊重他人,同時也有利于培養他們互相協作的意識。農村是農民、農業的天地,我們的大部分學生都是來自于農村,讓學生深入農村進行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農民的感情,了解農民的生產生活實踐,學習農民熱愛勞動和淳樸敦厚的優良品質,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農村,認識到農村發展的制約因素,認識到農村發展的廣闊前景,并樹立立志農村、服務農村的思想。市場是進行交易的場所,讓學生到市場上去參觀、實踐,可以豐富他們的社會知識,認識市場機制的作用,并感受經濟的發展狀況,提高他們的市場意識和法律意識,以便能順利地進入市場進行消費、交易活動。另外,師生也可根據需要到機關、學校等其他地方去進行考察和實踐。
三是按時間分,可分為課內、課外和寒暑假。課內是指利用思想政治課堂時間走出去,利用這種形式要注意和所學教材知識相結合,要有針對性地走出去。課外主要是利用課外活動和雙休日時間走出去,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到校外,可以在圖書室、微機室,也可以到市場、工廠、農村等地方,主要活動是查閱資料和進行實地考查。這種形式宜以個人或小組活動為主,不宜采用大規模集體活動。寒暑假期間時間較長,且相對集中,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調查實踐,是走出去進行社會調查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