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9: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機構培訓方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年12月22日,我局已下發《明確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審批管理職權的通知》(杭教成〔*〕23號;杭府法審告〔*〕64號,*年12月14日),明確從*年1月1日始,將我市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審批管理權下放到區教育局(社發局)。*年上半年,我局已根據上述文件精神下放了7所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并根據市法制辦的要求開展了審批管理權下放一年多以來情況的評估工作。
為強化對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的屬地管理,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發揮我局對民辦培訓學校的宏觀管理、指導作用,經局領導班子研究,并請示市政府同意(府辦簡復第B*2247號),決定將市管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下放?,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下放對象
所有市管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共96所。
二、下放方案
按學校法人證書標明的地址,將96所市管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全部下放到所在地的區教育局(社發局)管理。其中,上城區27所,下城區29所,拱墅區10所,江干區3所,西湖區25所,濱江區2所(具體下放名單見附件)。
三、下放的實施
(一)上述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的下放于2009年1月1日生效。即從2009年1月1日始,上述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由區教育局(社發局)主管。
(二)市管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下放后,由主管區教育局(社發局)在2009年3月1日前換發由教育部統一印制的*版辦學許可證,相關學校要及時到區相關部門辦理法人證書、機構代碼證等證書的變更手續。2009年3月1日始,原由我局頒發的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辦學許可證一律作廢。
(三)舉辦者因故要求終止學校,并于*年12月31日前按相關規定提出書面申請的,由我局依法予以終止,并到市相關部門辦理法人證書、機構代碼證等證書的注銷手續,不再實施下放。
(四)個別辦學地點與注冊地點不在同一行政區域,確需調整到學校實際辦學地注冊,并因此而需要調整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的,下放后再由相關區實施調整。
四、下放后的管理
(一)由各區教育局(社發局)負責實施對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的日常管理、年檢年審和統計、辦學許可證的換發等工作;我局負責對全市民辦培訓學校(教育機構)宏觀管理和指導。
【關鍵詞】 績效考核 問題 民辦培訓機構 對策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教育觀念的進步,推動了我國民辦培訓機構的發展。但大部分民辦培訓機構由于教育資源缺乏,管理不規范等弊端導致其從業人員流失嚴重,競爭實力下降?;诿褶k培訓機構的特點,影響其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績效考核。因此,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對于民辦培訓機構有著巨大的作用,加強對民辦培訓機構的績效管理體系的研究至關重要。
一、民辦培訓機構的特點
市場需求巨大且行業利潤高。民辦培訓機構的大勢興起與市場需求和行業利潤關系緊密。以寧波市為例,據2016年寧波市教育局統計數據顯示,寧波各種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已有700多家,其中少兒教育、IT、英語等是民辦培訓機構行業的重要支柱。其中就英語這一項民辦教育培訓在寧波市場上的市值就高達1.3億元。寧波市中運營較好的民辦培訓機構其一年的利潤大都在32%以上,有些民辦培訓機構的利潤甚至還能達到50%以上。
技能培訓為主高端培訓為輔。個人技能提升培訓是主要目標,也是民辦培訓市場的主流。參加具體工作技能上的培訓占到培訓總量的四分之三。相對于基礎層次的培訓來說,高端層次的培訓雖然在市場占的份額不大,但是其需求卻越來越高。然而在很多二、三線城市,高端層次的教育培訓還處于發展的萌芽階段。
師資隊伍對企業發展影響較大。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師資力量。民辦培訓機構師資隊伍有兩特點:弱聯系和培訓娛樂化。一方面,民辦機構與講師之間屬于弱聯系,多靠利益維持,同時對講師的依賴性大;另一方面,為了活躍課堂的氛圍,將教育的本質拋開,過分追求娛樂化。
監管不合理導致市場混亂。民辦培訓機構主要管理部門一般有教育局、工商管理部門、財政局,以及教育協會等。民辦培訓機構市場管理和批文的部門復雜,多部門聯合管理常常造成管理有空白區,重疊區,多級監管導致培訓市場異?;靵y。
二、民辦培訓機構績效考核現狀
(一)對績效考核認知模糊
較小規模的民辦培訓機構受部門設置、管理水平影響,基本上不會有完整的績效考核的概念;在較大的機構中,基層管理人員由于工作任務較重,公司績效考核不合理就會使其滿意度較低,忽視績效考核。一般員工對公司沒有全局把握,唯“任務”是從,對績效的考核沒有完整概念。
(二)績效指標的選擇缺乏科學性
民辦培訓機構在績效考核過程中容易選擇不合理的績效指標。具體有兩個問題:第一,考核標準同質化。民辦培訓機構大都只考察員工的工作業績和工作能力,員工的品德不以考察,各個部門沒有明顯的區分;第二,績效指標缺乏彈性,可操作性不強。
(三)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過于狹窄
民辦培訓機構過于依靠績效考核成績來評價一個員工的工作能力,而忽視了對員工其它方面的考核,績效考核僅僅用來調整員工的工資水平和獎金的標準,在對職位調整等方面完全不使用績效考核標準。
(四)考核內容不全面
民辦培訓機構績效考核內容比較單一,考核結果只能顯示其員工的工作能力,而對于公司形象、員工工作氣氛、員工道德品質、員工短期目標與企業的目標的一致性等問題沒有進行考核。
三、民辦培訓機構績效考核對策
(一)加強機構人員的績效考核意識
企業的管理者首先在意識上重視績效管理,在應對難度大的管理內容時,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提高自己管理方面的綜合能力,為真正落實績效管理打好基礎;管理者要營造輕松的氛圍,鼓勵員工參與,弱化員工的階層感,強化責任感;管理者要及時做到定期的反饋,復盤,不斷強調機構的愿景和目標。
(二)設計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方案
建立系統完整的績效獎懲機制。培訓機構可以做以下兩方面努力:第一,要加大對績效獎懲方案的研究,建立“過程-結果”型的系統績效獎懲機制。第二,培訓機構要建立正向的績效考核制度,多激勵,少懲罰。
績效考核理念的轉變。民辦培訓機構要重視員工的長期發展,以人為本,讓教師感受到企業對其的重視程度,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發揮教師的教學潛能,讓教育機構的教育質量得到質的改善。為了教育機構的長遠發展,機構要讓教師參與到績效的管理中來,通過教師的互評等策略不斷讓教師發現自身的問題,并及時改正,促進教師和教育機構的關系。
(三)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與反饋機制
考核者與被考核者溝通機制的建立。培訓機構的績效考核者要及時將考核結果反饋給被考核者,并告知其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他們及時改正這些問題;同時被考核者由于身處考核政策中,對政策的執行能力最了解,所以要給被考核者提供方便的通道以便于向考核者提供改進績效考核的建議,考核者在收到建議后要及時對被考核者作出反饋,讓被考核者有參與感和重視感??冃Э己嗽u價系統和反饋系統的建立。培訓機構要重視績效評價的反饋,要讓評價者了解這種公平的意識,要讓評價者根據不同環境做出最客觀的評價。具有公信力的評價才能被欣然接受。
(四)合理利用多種激勵方式
過去民辦培訓機構一般管理人員的薪水構成一般為“基本薪金+獎金+福利”,但未來培訓機構在運用該薪酬模式方式時要對不同的崗位職員區別對待。例如,研發型的員工在進行教學創新時,就要根據其創新的成果來判斷其具體的酬勞;輔助型的員工在結算酬勞時,就要計算其工作時間的長短,和員工整個工作日的業績;教學型員工可以根據其課時量、課堂學生積極度和最終學生的考試情況來決定。
【參考文獻】
[1] 黃濤.關于企業人力資源績效考核新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2(9):15-17.
關鍵詞:早教師資;職后培訓;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120X(2016)08-0121-02收稿日期:2016-02-01
2001年,國務院批準印發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第一次明確提出要發展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養。2010年5月,國務院審議并通過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規劃綱要在學前教育發展任務中,明確要求“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這就意味著國家正式將0―3歲嬰幼兒教育列入到了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之中。
2013年6月,鞍山市開始實行《鞍山市0―3歲早期教育機構審批管理辦法 (試行)》,該辦法對于早教機構師資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明確要求。2014年7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出臺了《早期教育服務規范》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對早期教育機構的教學人員作出了明確規定。
然而,鞍山市目前的早教教師中多數教師不具備幼兒教育經驗及幼教基礎知識,即便原來是幼兒園教師,也缺乏對0―3歲兒童教育的理論知識、教育實踐經驗以及相關的專業技能,不能適應0―3歲兒童教育的特殊性;還有的早教人員經過十幾天的短期培訓就直接上崗,這種短期培訓既不系統也不規范,后續培訓幾乎為零。因此,總體來看,絕大多數從業教師在0―3歲嬰幼兒教育理論知識及教育實踐能力方面明顯不足,調查早教師資職后培訓現狀,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有助于提升早教師資的專業化水平。
一、概念界定
本文中,將親子早期教育活動界定為在早教機構中,面向 0 歲至 6 歲嬰幼兒和家長等,以發展嬰幼兒認知、體能、情感、社會性等為目標,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教師帶領嬰幼兒和家長,有計劃地組織實施的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教育活動與過程。早教師資指的是在早教機構中,以開發嬰幼兒潛能、提升家長教養水平為目標,有計劃地設計、組織、實施教育活動的教師。
由于親子活動是教師、家長和嬰幼兒多方參與的活動,教師擔負著“提升家長教養水平、促進嬰幼兒全面發展”的雙重任務。親子教育的對象和所承載的任務決定了其不同于幼兒園教育和托兒所教育,對師資也有特別的要求。首先,早教教師是親子教育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是家長和嬰幼兒的指導者,同時早教教師還是咨詢者,需要解答家長提出的關于孩子的教養問題。家長提出的這些問題涉及方方面面,無法通過一次活動預設出來,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和豐富的教育經驗,方可應對家長的教養難題。
二、早教師資的專業素養構成
本文結合《鞍山市0―3歲早期教育機構審批管理辦法 (試行)》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出臺的《早期教育服務規范》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兩個文件,提出早教師資的專業素養構成如下:
1專業知識與技能
掌握關于嬰幼兒生存、發展和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掌握不同年齡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規律和促進嬰幼兒發展的策略與方法,能根據嬰幼兒自身特點實施個性化教養工作;掌握安全應急處理預案,以及意外事故和危險情況下嬰幼兒安全防護與救助的基本方法;具備與家長有效溝通的能力和指導家長制訂教養方案的能力。
2綜合素質
教學人員應對早期教育服務具有正確理解與認識,認同早期教育服務教學人員的專業性和獨特性;具有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具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信息采集與處理能力。
三、鞍山市早教師資職后培訓現狀
1政府部門對早教師資職后培訓引領不夠
目前,鞍山市的早教機構基本上是獨立辦學,各機構之間沒有溝通和交流,甚至為了保護所謂的知識產權,禁止同行相互觀摩,更談不上共同研討教學。而作為主管部門的教育局或區教委,并沒有像幼兒園的管理那樣,開展業務指導和活動評比,對于各個早教機構的引領很少。教育部門沒有開展早教機構教師的觀摩和評比活動,對于早教師資的業務指導任務更多由早教機構的總部承擔。比如紅黃藍親子園、金寶國際親子園等,這些早教機構的教師接受的是全國總部的業務指導。
2早教師資職后培訓形式以園本培訓為主
早教機構的培訓以園本培訓為主,大多數采用師徒傳幫帶這一傳統師資培訓形式。針對剛入職的年輕教師經驗少,對嬰幼兒和家長指導能力較差的現狀,機構給每位新入職的教師配備一位資深的老教師,年輕教師由聽課開始,逐步過渡到助課,由一個環節的助課過渡到整個活動的助課,進而發展為能夠獨立承擔課程的能手。
3早教師資職后培訓內容單一
通過與早教機構的任課教師訪談得知,他們的職后培訓內容大多數是親子活動課程的培訓,偏重技能,淡化理論。大部分早教機構對新教師的培訓內容是該機構親子活動的環節與培訓流程。由經驗豐富的教學主任進行培訓,將活動環節肢解,每位新教師學習之后進行活動展示,采用磨課的方式進行考核。培訓時間一般為一周到兩周。培訓之后,新教師對于如何組織親子活動有了大致了解,并能夠嘗試采用配課方式接觸家長和幼兒。
另外,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飘厴I生專業理論功底不夠扎實,在親子教育活動中來自家長方面的壓力很大,有位教師吐槽:最擔心家長在活動中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她認為自己缺乏觀察力,看不出嬰幼兒行為的特點,且分析不出行為背后的原因。當家長面對嬰幼兒家庭教養困惑,向自己直接求助時,很難做出正確的指導。即使有時能夠看出幼兒的行為問題,但是如何將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將問題聚焦,用哪些理論能夠解釋這種行為,自己卻分析不出原因。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出臺的《早期教育服務規范》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出早教機構教師應具備與家長有效溝通的能力和指導家長制訂教養方案的能力,而很多早教機構的培訓中卻未涉及該項內容。
4教師參與培訓的熱情不高漲
新教師在經過培訓與配課之后,在剛剛能夠獨立承擔親子活動課程的一段時間內,工作熱情高漲,在面對家長提出的疑難問題而無法應對時,再培訓的需求比較強烈。然而,由于親子課程的流程一成不變,在入職一年之后,很多教師組織親子活動輕車熟路,對于應對家長的問題也有了經驗,工作熱情減弱,再培訓的需求不再強烈。在調查中,偶遇某親子園園內全腦培訓,需要參加培訓的教師一共8人,由于個人原因請假3人,另外5人中,有2人堅持完上午的培訓,下午找了理由退出培訓,僅剩3人,在下午的培訓中明顯心不在焉,不時拿出手機看時間。由此可見,教師參與培訓的熱情并不高漲。
四、鞍山市早教師資職后培訓的建議
1發揮政府部門的教育引領作用
早教機構應經過工商部門的審批后,接受教育部門的業務指導。各機構的辦學歷史淵源、優勢和特色各不相同,辦學經驗也不同,有互相借鑒和學習的地方。應由地方教育局或區教委牽頭,定期組織各早教機構之間互相評鑒、互相溝通和交流辦學經驗,觀摩骨干教師的優質活動。以觀摩與評比帶動全市早教師資隊伍的專業發展,也不失為早教師資職后培訓的有效形式。
2拓展培訓形式
目前,早教機構的培訓大多限于園本培訓,應拓展培訓形式??梢圆捎谩罢堖M來,送出去”的培訓方式;可以聘請醫院的兒科醫生、高校的學前教育專家等到機構進行專項培訓,雖然培訓地點仍在園內,但講座人員卻不限于園內的教職員工,從某種程度上吸取了外部新鮮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另外,可以將教師送到其他教育機構,比如高校課堂、可承擔師資培訓任務的早教機構進行學習和掛職鍛煉,一方面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一成不變的教學流程增添新的內容。
3豐富教師職后培訓的內容
早教師資的專業素養構成包括專業知識與技能和綜合素質兩部分。早教師資職后培訓的內容也應與教師的專業素養相對應,不應僅限于親子活動的設計與組織這一項內容。
早教機構可以將入職教師的職后培訓分層分步進行。首先,新入職教師的培訓從嬰幼兒生存、發展和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入手,如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讓新入職的教師對早期教育服務具有正確理解與認識,認同早期教育服務教學人員的專業性和獨特性。其次,學習有關不同年齡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規律和促進嬰幼兒發展的策略與方法等內容,使教師具備根據嬰幼兒自身特點實施個性化教養工作、與家長有效溝通、指導家長制訂教養方案的工作能力。最后,宣傳有關安全應急處理知識,以及意外事故和危險情況下嬰幼兒安全防護與救助的基本方法。
4將培訓后的教學能力提升與薪水待遇相關聯
新教師成為能手之后,一旦教學方面游刃有余,便容易產生松懈心理。在能夠勝任目前的工作前提下,即使再培訓,教師的薪水待遇也不會發生變化。這一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接受再培訓的熱情。因此,早教機構可以根據培訓后教學效果及可承擔的工作量來計算薪水,這樣教師參與再培訓的熱情會提高很多。
參考文獻:
全國教育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關于對《早期教育服務規范》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的函2014.
王穎蕙0―3歲嬰幼兒早教機構教師專業發展的初步思考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8).
(一)申請者資格
1、申請舉辦教育機構的單位,應具有本市的法人資格。公民個人舉辦,應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聯合舉辦教育機構的,應通過有效的章程或經公證機關公證的協議,并確定其中一方為主辦者。
(二)辦學條件
1、全日制學歷教育機構
⑴必須有自己的教育教學場地和校舍。開辦注冊資金為首期建校資金的三分之一。
⑵其設置標準參照同級公辦學校設置標準。
2、非學歷教育機構
⑴注冊資金:舉辦冠名為“中心”的教育機構注冊資金在40萬元以上;舉辦冠名為“學?!钡慕逃龣C構注冊資金在80萬元以上;舉辦冠名為“學院”的教育機構注冊資金在400萬元人民幣以上。注冊資金須存入審批機關指定的銀行,在教育機構存續期間不得抽資,也不得挪作他用。
⑵允許舉辦者以自有辦學場所的房產、教學設施、儀器設備和土地使用權等與辦學有關的財物作為辦學出資,但所占比例不得超過注冊出資最低額度的40%,同時需要經具有評估資質的中介機構依法進行評估,提供相關合法有效的證明。
⑶教學場地:有固定、獨立、相對集中的校園和校舍。不得租用轉租的場所或租用民用住房等不適合辦學的場所申請辦學。如租用現有的校園或其他適合的建筑用房從事教學活動,租期不得少于3年,并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約。
a、凡舉辦冠名為“中心”的教育機構,須具有4間以上標準教室及相應的辦公場地和必須的附屬用房,其校舍建筑總面積不少于500平方米,有一定數量的圖書資料和與教育培訓相適應的教學設施和設備。
b、凡舉辦冠名為“學?!钡慕逃龣C構,必須具有獨立校園面積15畝以上,6間以上標準教室及相應的辦公場所和必須的附屬用房,其校舍建筑總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配置先進教學用計算機不少于30臺,圖書資料不少于5000冊。
c、凡舉辦冠名為“學院”的教育機構,必須具有獨立校園面積30畝以上,校舍建筑總面積不少于3000平方米(并按生均10平方米遞增)。配置先進教學用計算機至少60臺;語音室至少配備語音設備40座;圖書資料不少于10000冊,報刊、雜志不少于30種。
⑷校長(負責人)須具有大學??埔陨衔幕剑哂薪處熧Y格證和5年以上教育教學經歷,管理能力強,年齡在70周歲以下,并能堅持正常的專職工作。
⑸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中心”不少于3人;“學?!辈簧儆?人。
⑹有勝任所設培訓項目教學任務、具有教師資格和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專職教師,原則上每個項目應有一名以上專職教師,專職教師不得少于教師總數的1/4,且總數:“中心”不少于5人、“學?!辈簧儆?0人。
⑺辦學擔保:有資產額超過教育機構注冊資金的本市工商企業作辦學擔保,簽訂擔保協議,出具擔保單位法人相關證明,以及擔保單位最近一個月的合法有效的資產評估報告書,每年年檢時要提供擔保單位的最新情況資料(年度財務報告,通過年檢的營業執照副本等)。
3、獨立性原則
由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舉辦的教育機構,必須確保教育機構獨立運作,具體為四個獨立,即獨立法人、獨立校舍、獨立核算、獨立師資。
(三)機構名稱
教育機構只能使用一個名稱,名稱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教育機構名稱由四個部分組合而成。即:**市+字號(兩個以上的漢字組成)+領域(教育培訓內容)+機構組織形式(專修、進修、培訓學院〈學校或中心〉)。
二、審批程序
(一)申請舉辦教育機構須遞交的材料:
1、辦學申請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⑴介紹機構舉辦者(組織法人或公民個人)的基本情況;
⑵簡述辦學主要理由、辦學宗旨、層次、培養目標、教育項目、教育對象、辦學規模、經費籌措、辦學形式等;
⑶闡述教育機構內部的管理模式、管理結構及崗位責職;
⑷介紹已經創造的辦學基本條件(教學場所、教師、資金、設備、設施)。
2、設立教育機構的可行性報告(主要闡述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擬辦教育項目在本市的教育市場中的情況分析,特色介紹以及為保證教育實施的基本條件,辦學方案等)和三年發展規劃;
3、擬辦教育機構的章程(包括辦學宗旨、培養目標、辦學范圍、組織管理等);
4、舉辦者的自然狀況資格證明文件(單位或團體舉辦的提供法人批件或執照;公民個人舉辦的提供身份證、學歷與職稱證書的復印件、個人簡歷、戶口所在地的戶籍和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證明等材料);
5、擬任校長或主要負責人資格證明材料(聘用協議、專任人員證明書、身份證、個人簡歷、學歷文憑、專業技術職稱證書、教師資格證書、個人無其它職業證明或聲明材料、原工作單位或戶口所在地街道、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政治思想表現和業務能力的綜合評價材料等);
6、擬開設專業或培訓項目的教學計劃與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
7、擬辦教育機構的資產及經費來源證明文件(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資產評估及驗資報告);
8、擬辦教育機構的場所證明材料(產權證明、租賃協議、產權人身份證明等);租用中小學校校舍的,須出具市教育行政部門同意的租賃證明;非學校校舍作為教學用房的,須有消防和房屋質監部門的安全合格證明;有食堂的教育機構須提供衛生合格許可證;
9、財會人員資格證明(身份證、學歷文憑、專業職稱證書、會計上崗證);
10、擬聘專任教師及專職管理人員的資格證明材料(聘用合同、專任人員證明書、身份證、個人簡歷、學歷文憑、專業職稱證書、教師資格證書、個人無其它職業證明或聲明材料等);
11、教育機構的行政、教學、財務等管理規章制度。
12、辦學擔保資料:擔保書、擔保單位營業執照副本、法人代表身份證,以及擔保單位最近一個月的合法有效的資產評估報告書。
13、聯合辦學的,應出具經公證機關公證的聯合出資協議書或經公證的聯合辦學合作協議,并確定其中一方為主辦者。
14、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及基本情況。決策機構一般由5人以上組成,其中1/3以上的人員應當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學經驗。設董(理)事長1人。法定代表人由董(理)事長或校長(負責人)擔任。在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擔任任何形式的決策機構成員。
15、申請舉辦民辦幼兒園、托兒所等學前教育機構的,須提交《江蘇省學前教育機構登記注冊證書》。
16、審批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審批程序:
1、申請。由主辦者遞交申請報告,匯報辦學設想,提供教育行政部門要求提供的有關資料。
2、受理。舉辦者按規定提交齊備的資料后,由教育行政部門發給《**市民辦教育審批登記表》,教育行政部門以收到填好的該表之日起為正式受理日期,并發給民辦教育受理通知書。教育行政審批部門分別于每年的3至4月,7至8月為申報材料受理月。
3、審核。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教育發展規劃、人才需求、學校布局、專業設置等情況,對上報材料進行審核,對教學場地進行實地考察,并在三個月內作出批準與否的書面決定(如申請籌設教育機構則在三十日內作出批準籌設與否的書面決定)。教育行政審批部門分別于每年的5至6月和9至10月為審批月。
4、試辦。獲得審核批準試辦的教育機構,由審批機關頒發省教育廳統一印制的臨時辦學許可證,試辦期一般為一年。試辦期內不得變更任何項目。
5、轉正。試辦期滿前,舉辦者主動向審批機關提出轉正申請,并形成書面材料匯報一年的試辦情況。審批機關對教育機構一年試辦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符合轉正條件的,準予轉正,并發給國家教育部統一印制的辦學許可證。經評估不符合轉正要求的,責令其限期轉正或停止辦學。不按時提出轉正申請的,則自動取消辦學資格。
(三)辦學前所需辦理的其他手續:
1、一般應到民政部門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手續。
2、到物價局辦理《收費許可證》,進行辦學項目收費備案。
3、到地稅局進行稅務登記,領取收費稅務票據。
4、籌設期內,不得招生辦學。
三、辦學管理
(一)廣告管理。教育機構需招生廣告的,按廣告法及省教育廳、無錫市教育局有關招生廣告管理的規定,到審批機關辦理廣告備案手續。
(二)教育機構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財務管理參照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進行核算。
(三)教育機構不得將教學任務承包給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采用分成的方式私分辦學積累。
(四)每年的年度檢查前可以提出新增培訓項目或變更其它項目的申請,在年檢中一并審批,其它時間一律不受理增加培訓項目或變更其它項目的申請。
(五)教育招生廣告有關規定
1、教育機構在新聞媒體招生廣告,必須經辦學主管部門審核,并經市教育行政部門備案方能。
2、學校招生廣告時,校名必須使用全稱,即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有類別、層次和行政區域的校名,不得增刪。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不得在廣告中出現“國際”、“中華”、“中國”、“江蘇省”等字樣。
3、招生廣告的出證權限:大專院校的招生廣告,由國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廳出具證明;高中段學校的招生廣告,由市教育局出具證明;義務教育段以及其他各類非學歷教育的招生廣告,由縣(市、區)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出具證明。
4、廣告中有“中×合作辦學”、“頒發××國外教育機構的證書”、“美國××大學MBA課程”等內容的,應出具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的證明。
5、招生廣告內容必須真實、合法、清晰、明白,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含有不科學的表示教育效果的斷言或保證;不得有教育合格率或頒發證書比例的許諾。
關鍵詞:教師教育 培養模式 園校合作 長效機制 構建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高等職業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新類型,也是職業教育的一個新層次。既要有別于一般高等教育,又要區別于中等職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與培養模式,就成為高職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重點研究和長期研究的基本課題。近十多年來,高職教育理論與實踐工作者,圍繞解決高職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如何培養這么樣的人才”問題,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方案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特別是實施“示范?!?、“骨干?!?、“示范專業”、“骨干專業”等項目建設以來,各高職院校緊扣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問題,基于產業發展需求與學校辦學優勢,積極開展探索創建符合中國國情的、適應區域高職人才培養需求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在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開展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訂單式培養、專業教學與職業技能考證對接等方面,不少院校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強的政策規范與激勵,行業(企業)參與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合作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不足,普遍存在高?!皢晤^熱”現象。成為制約高職院校普遍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1]
培養教師職業從業人員的教師教育專業,既是傳統的職業教育,又面臨著新的職教理念與模式的沖擊。其“校校合作”、“學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還面臨著特殊的困難:一是政府推行的高師院校(專業)“師范生畢業頂崗實習置換中小學教師脫產培訓”機制,在實際執行中經費分擔制度的落實遭遇諸多實際問題,一時難以成為普遍意義的長效機制;二是公立中小幼學校因人事管理體制及其工作性質的特殊性,難以提供足夠數量與足夠時間的頂崗實習職位,也無法提供帶薪頂崗實習職位,更無法做到實習與就業掛鉤。[2]
近年來,隨著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而迅速壯大起來的學前教育專業,園校協同合作培養學前教育師資工作,發展趨勢亦不容樂觀。打破“瓶頸”,構建園校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長效機制,是必須的,也是迫切的。
二、問題解決策略的探討
根據我國國情,結合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現狀,必須建立由政府主導,行業組織、學前教育機構和舉辦學前教育專業高校共同參與,“四方聯動”,才能切實構建實施園校協同創新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長效機制。
1.政府要進一步加強政策的引導、規范與推動作用
政府及其主管部門,是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行政管理者。培養優質學前教育師資,作為用人單位,學前教育機構是受益者之一,也應該成為責任者之一。應通過進一步制訂、落實相關政策,引導、規范與推動學前教育機構參與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工作。
1.1國家和地方出臺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方面的專門文件,要進一步明確學前教育機構與高校一樣都是學前教育師資培養主體,規定學前教育機構必須參與和承擔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工作。當參與和承擔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工作成為學前教育機構的義務與責任,也就把“份外事”轉變成“份內事”,有利于以政策規范推動學前教育機構主動、自覺參與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工作。
1.2教育主管部門將學前教育機構參與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納入年度績效考評和辦學資質年度檢查指標體系。一方面,有利于引導學前教育機構從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切身利益出發,認識和參與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工作,將有力促成“要我做”向“我要做”轉化,變被動參與為主動擔當;另一方面,通過細化考核指標,一可讓學前教育機構明確任務要求,二可利于學前教育機構與高校的合作更具操作性、實效性。
1.3完善配套政策,切實推廣“師范生頂崗實習置換教師培訓”的師范生實習支教模式。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的試點經驗和李海、李澤民等人的相關研究證明,該模式能夠實現四方受益:高師院校、地方教育部門、實習學校和師范生。但也發現最大的問題是經費支持不足。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的意見》(教師〔2007〕4號)提出的“切實保障師范生實習支教經費。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加大對高師院校教師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安排用于師范生實習支教的專項經費。高師院校要加大師范生實踐教學經費投入,保證師范生實習支教經費。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師范生實習支教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要求落實有困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是高校獨立支撐,長期開展與面上推廣難以為繼。所以,教育部應會同財政部出臺實施指導意見,明確經費安排要求和標準,列入地方政府考評體系。同時,對經濟欠發達市縣予以轉移支付,確保經費支持政策落到實處。由此保障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順利開展,進而扎實促進園校合作長效機制建設。
2.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橋梁、協調與促進者功能
目前,我省已經成立了有高師院校、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幼學校參與的“廣東省高職教師教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了有高師院校、行業協會、學前教育教學與研究機構和幼教產業相關企業參與的“廣東省學前教育職教集團”,東莞等地市還成立了“學前教育行業協會”。要切實依照《章程》開展工作,成為高師院校與學前教育機構及其與教育部門之間緊密聯系的橋梁,整合區域學前教育資源,著實促進園校合作長效機制建設。
2.1爭取更多政策與經費支持,推動師范生實習支教進一步落到實處。借助廣東省建設南方教育高地的教育創強計劃,爭取省教育廳會同財政廳設立“園校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專項資金,擴大師范生實習支教置換教師培訓試點工作,開展園校協同創新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驗(示范)區”建設,開展會員單位之間的園校合作試點工作,加強園校協同創新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科研工作,以豐富的、多樣化的試點經驗和工作取向的科研成果,以及由此促成的省級指導性文件,切實帶動、推動更廣泛意義上的園校合作長效機制建設。
2.2完善學前教育機構等級評定與評優評先考評指標體系,引導學前教育機構主動、積極參與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門授權開展學前教育機構等級評定和獨立開展學前教育先進單位與優秀個人評選工作中,將參與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工作情況納入評價指標體系,激發、引導學前教育機構及其個人更加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園校合作培養學前教育師資工作,促進園校合作培養學前教育師資長效機制建設接足“地氣”、落到實處。
3.學前教育機構要確立師資培養主體意識
教師職業工作對象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快速發展中的人(尤其是學前兒童);“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職業工作的當前、顯性目標,而其隱性的、終極的價值訴求,則是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由此決定了教師職業工作,“有法、無定法、貴在得法”,是技術活,更是藝術活、情意活。也由此決定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建基于實踐性經驗的積累。而師范生實習,就是通過“做中學”, 領悟、掌握與積累教師職業實踐性知識,形成職業技能,培養職業認同,培育愛生情感,養成職業道德,著眼于提高師范生整體職業素質的師資培養活動,是師范生從學生向教師“蛻變”的關鍵性環節。這個“蛻變”的質量,是最終決定師資培養工作成敗的關鍵。而這個“蛻變”,只能在高師院校與中小幼學校合作、以中小幼學校為主、在中小幼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實現。所以說,學前教育機構要確立師資培養主體意識,以保障充分發揮師資培養主體的功能。
3.1要充分認識承擔學前師范生培養工作是利益所在、責任所在。“辦學以教師為本”,優質師資是辦優質學校的根本。而辦優質幼兒園,是所有幼兒園的夢想,也是每一個幼兒園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所在。在培養學前師范生方面,幼兒園與高師院校是利益共同體。同時,又是分工合作的“雙主體”:在通用知識與學科理論知識學習和教師基本技能訓練方面,以高師院校為主;在實踐性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和教師職業關鍵素質養成方面,以幼兒園為主。所以,在學前師范生培養上,我們幼兒園不該是被動的“配角”,而應是主動的“主角”。
3.2要充分發掘與高師院校合作培養人才的“附加值”。高師院校在理論師資、實訓條件、科研資源、政策研究、對外交流等方面有相對優勢。幼兒園在開展園本教研、園本培訓、提升在職教師理論修養與基本技能、辦學診斷與咨詢、特色創建等方面,可以爭取高師院校的更多支持,為幼兒園的又好又快發展,爭取更多的提升“軟實力”方面的外部資源支持,把合作高師院校發展成為幼兒園辦規范園、高水平園、特色園的“戰略合作伙伴”,做到一項合作、多樣收獲。
4.高師院校要樹立“服務換合作、互惠享共贏”的合作理念
在學前師范生培養工作中,高師院校與學前教育機構是互補共建的利益共同體,各有職責、優勢互補、不可或缺。從合作現狀看,高校單頭熱現象較為突出,師范生教育見習與頂崗實習工作步履艱難。高師院校要主動爭取財政專項經費投入,要進一步加大校級財政實踐教學經費投入,切實推進校外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指導與過程質量監管。同時,要轉變簡單尋求學前教育機構單向支持的合作概念,樹立以“服務換合作、互惠享共贏”的合作理念,著實推進園校協同創新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建設,著實提升學前師范生實踐能力與職業關鍵素質,著實提高學前師范生就業競爭力。
4.1轉變觀念:實現從要求幼兒園單向支持到通過提供專業服務爭取幼兒園主動參與的雙向合作的轉變。既然需要幼兒園的合作,就要讓幼兒園有主動合作的理由,就要通過專業服務激發幼兒園的合作意愿;既然是雙方合作,就應該建基于互惠共贏的共同訴求,不能只期望對方無私奉獻、主動配合。所以,高師院校要樹立“服務換合作、互惠享共贏”的園校合作理念,才能建設實質合作的長效機制。
4.2練好內功:加強內涵建設,深入一線調研,整體提升專業服務地方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能力。主要是加強教學團隊、科研團隊、實訓條件、課程與教材、質量管理制度機制建設;組織專業教師開展幼兒園保教一線教學調研與體驗,引導專業教師開展幼兒園保教研究。著實提高專業建設水平,整體提升服務地方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能力。
4.3主動服務:要利用專業教學資源,主動為幼兒園提供專業服務。一是政策與發展資訊咨詢與輔導服務。二是提供幼兒園在職教師職務培訓服務:結合見習實習,選派教師送教上門,開展理論培訓;利用校內實訓條件幫助幼兒園教師提升保教基本技能水平和學習特色教學法。三是通過園校雙方教師合作開展課程開發、教材編寫、教學改革課題申報,提供教科研指導與帶動服務。四是師資支持服務:幼兒園家長接待日、教學開放周、六一節或園慶等活動,往往感到人手不足,高??梢赃x派教師帶領優秀學生前往支持。
4.4深度融合:建立多層面、常態化、實質性的園校合作關系。一是師資共享,通過構建全程實踐教學體系:從第二學期開始每學期一周的校外見習或校內實訓、畢業前一學期末兩周的專業技能集中實訓、畢業頂崗實習構成校內外實踐課程(環節)兩條主線,每年上半年舉辦“六一兒童節”(本校教職工子女參加)下半年舉辦藝術技能展示活動、課外微格教學與專題研討活動、寒暑假與雙休日義務支教活動三條輔線,邀請幼兒園教師參與指導;幼兒園家長接待日、教學開放周、六一節或園慶等活動,選派教師和優秀學生前往協助,以此加強日常合作。二是園校雙方教師在課程開發、教材編寫、教改課題研究等方面開展校(園)本研究合作。三是結合入學教育、經驗介紹或事跡報告、畢業教育,邀請幼兒園教師進校講座,開展學前師范生職業道德教育;選派教師結合見習實習到幼兒園講座、調研、體驗教學,促進教師交流。[3]
三、結束語
園校協同建設人才培養合作長效機制,是培養高素質學前教育師資的必然需要和迫切需要。只有在培養優質師資、促進區域學前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共同目標下,政府及其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學前教育機構、高師院校四方各自發揮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做到互動共建,才能切實建構起實質性的人才培養合作長效機制,切實推進園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協同創新,切實提高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工作的整體效益。任何一方的缺位,都將導致無法建立完整意義上的長效合作機制。
參考文獻
[1]、鄒偉:在示范建設中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OL].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2008-9-10
關鍵詞:校企合作;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搖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8-0221-02
一、引言:什么是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辦學,是指學校與企業根據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共同投資,利用校企雙方資源共享,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提高勞動者素質,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一種合理結構體系。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需要不斷壯大和發展自己,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支持,而人才來源的主要途徑是依靠各類學校。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當代大學培養出的畢業生普遍存在理論知識水平高,但是動手實踐能力低的情況。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無法立即融入到工作崗位,而是必須經過“二次教育”――技術培訓才能適應本職工作。這對于企業來講是一種額外的資源消耗,對于我們的畢業生來講也是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因此,以校企合作的模式開展學生的實踐教育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也相當于讓學生提前接觸和融入社會。計算機專業是一個對實用性、實踐性要求很高的專業,并且在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應用的很廣泛。而企業需要的是有一定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強且能快速適應崗位的計算機人才。因此現在很多大專院校都在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針對計算機行業的特點,評估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以尋求最佳的校企合作方式。這也是本文的意義所在。
二、目前的方式有哪些,有什么問題
由于計算機專業屬于高技術型專業,技術和硬件的升級非常快,因此學生所受的教育和實際動手能力方面與企業的實際需求有相當大的差距。同時,由于計算機專業的應用范圍過于廣泛,涉及到的其他專業的知識和技術也比較多,因此學生僅憑計算機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很難勝任各行各業的計算機相關工作。針對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需求,目前在各高校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現總結如下。
1.頂崗實訓。學生在學校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和掌握了基本的崗位技能后,再到用人單位進行頂崗實訓,最終達到學生就業和企業選擇人才的目的。這種模式在實施的時候,實際上用人單位和學生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就業意向,只是將新員工培訓實習提前到了大學階段。如果沒有達成就業意向的,就很難實現這種模式。
2.訂單式培養。企業提供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并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結合崗位需求組織教學,學生畢業后到企業直接上崗工作。這種方式目前推廣力度較大,例如北京尚觀公司和我校提出的“學分置換”方案就屬此類。
3.校企共建。按照高校校企合作的基本辦學思路,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在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或者在校內合資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建立學校和企業長期的合作關系。例如學校與某IT企業合作成立“軟件學院”、“網絡學院”,形成共同體。目前中興公司就與我校就網絡通信專業的建設進行相關溝通。
三、探討適合我校的方式,以及實施過程中的保障
我校屬三本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成立時間不足十年,在師資和硬件方面不存在優勢,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也不存在競爭優勢。要改變目前的現狀,選擇合適的校企合作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本校實際,我認為上述三種方式中的2、3種都可以選擇,并可以作為未來校企合作的短期和長期實施方案。訂單式培養模式,可以作為我校近幾年校企合作的短期方案。目前國內有一些從事教育服務和教育產業投資發展的公司,這些公司緊跟前沿技術,采取以企業的真實項目為教學案例,以項目設計為學習任務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如“銳捷網絡學院”、“Cisco網絡技術學院”、“北京尚觀公司”等。學校與這些教育機構或公司形成戰略合作伙伴,能結合雙方優勢資源,在教學中完全嵌入以企業真實需求為導向的課程計劃、教材和教學方案來開展教學活動;還通過一系列的教師培訓合作計劃提升了本校的師資水平和能力。同時,這些教育機構提出的實際操作方案也比較靈活,例如“學分置換”方案,學生在大學的最后1~2個學期參加教育機構組織的培訓和實踐學習,并參加由教育機構組成的期末考試(考核),考試通過的將獲得由學校認可的學分。即學校原來教學大綱中的某些課程(大多為選修課)或者實習課,被置換成了教育機構組織的新課程和實習內容,其學分值是對等的。在學費方面,某些教育機構提出“工作抵學費”的方案,即上學時學費可以暫時不交,等到畢業后為指定公司服務一年,從其工作報酬中抽取欠繳的學費。這樣學生的經濟壓力也不會很大。正是因為這些靈活的、人性化的合作方案,使得校企合作的“訂單式”培養模式成為可能。2013年的畢業生中,已經有十幾個學生參加了北京尚觀公司為期一年的“嵌入式”培訓,這是我校校企合作的首次嘗試,我們期待一個令人滿意的成效。校企共建模式,可以成為我校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師資水平的長期目標。作為獨立學院,更傾向于培養操作型、執行型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目標是以能力為中心的。校企合作無疑是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而思科網絡學院教育項目則是校企合作的典型實例。美國Cisco(思科)系統公司是世界公認的計算機網絡巨頭,它對全球互聯網的發展和網絡技術及設備的推廣的成就在IT行業是首屈一指的,它在網絡路由器、交換機等方面的成就目前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作為教育項目的推廣,美國思科公司在全球開設了數以千計的思科網絡技術學院,在中國就有近200所,其宗旨就是讓全世界的年輕人都有機會接觸和學習最為先進的網絡技術。通過多所院校與思科公司合作證明:校企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是切實可行的。在教學內容方面,思科網絡學院CCNA(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課程采用全球統一的英文原版電子課件,由美國Cisco System公司作技術后盾,教學內容每三個月動態更新,學生可以在第一時間學到最為先進和實用的網絡技術,保證了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在教學方法方面,以理論教學結合實訓的方式,運用模塊化實訓和系統性實訓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系統運用能力。同時引用先進的E-learning教學手段,使學生隨時、隨地能享受到網絡教學資源。在師資隊伍培養方面,校方可以選派本校教師參加Cisco公司舉辦的網絡學院教師培訓,并取得了Cisco網絡學院要求的教師資格,這對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四、總結與展望
成功的校企合作,能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為學生就業鋪就更為理想的道路;能提高學校的知名度,使社會對畢業生能力的認可度提高;能從實質上提高學校的教育辦學能力、師資隊伍建設。總而言之,實現了學校、學生與企業的“三贏”。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學習新理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韓高軍,等.行業劃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以武漢工程大學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0,(2):20-21.
(一)不能單純的以傳統視角來看待學校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在職業培訓教育的市場氛圍中,絕大多是是采取機構和學院簽訂合同形成委托關系。從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角度思考,作為委托的這種合約形式,雙方應當在法律層面是權利義務責任對等。但是,現階段的傳統思維模式中,職業培訓機構和學生仍然處在從屬關系的層面,其消費者的個人屬性沒有得到有效的法律權利保護。職業培訓機構往往從傳統管理模式出發,主要通過授課式的管理方式開展教育活動,并不會考慮到學員是否學會,是否達到合同中所要求的水平。
(二)教學的市場必然會在近年面對嚴重的“買方市場”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愈發提高,職業培訓機構的成果產出將被完全的市場化和商品化。而現在很多職業培訓學校并沒有從市場出發,其教育產品已經落后于時代,甚至學院學習的知識已經在互聯網大潮下被淘汰,長此已久教育產品的落后必然會沖擊培訓教育機構的活力與升級,職業培訓機構自然實力也會不斷減弱。我國人口最高峰的一代將會面對職業教育,全國各大職業培訓機構將會面對強大的“買方市場”,職業培訓機構的競爭將會從地區性的競爭向寡頭競爭逐漸發展。因此,職業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必須認識到市場的殘酷性,和自然選擇的優勝劣汰,認真對待新公共管理模式之下的“買方市場”。
(三)二本、三本院校等優勢地位教育機構進入職業培訓市場
隨著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到來,國家教育部將會在開辦職業培訓機構的準入門檻上再次進行嚴格限制。同時,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國家必然會通過各種方式調整、開設職業培訓機構。而在近幾年,職業培訓機構必然會面對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于大批二本、三本院校的改革要求,屆時將會有大量處于優勢資源地位的本科院校進入職業技術培訓的領域。因此,在政府政策還沒有放開前,職業培訓機構必須要認真做好打一場硬仗的準備。
二、新公共管理模式下職業技能培訓的改進對策
(一)增強職業教育行政的靈活性
新公共管理模式下將政府治理與市場經濟互相融合,從市場角度將各種私人企業的先進管理模式引進到公共部門。現階段,很多職業培訓機構多為政府背景支持的傳統教育機構,其特性在于沿用的是體制化的教育模式,并沒有發揮出市場經濟下的充分靈活性和競爭力。因此,職業培訓機構應當數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以人為本”思想,轉變傳統教育模式,將學員是否能夠獲得知識、是否將知識轉化成可操作性作為切入點,認真考評每一個學員在離開培訓機構的時候其所獲得的技能培訓是否能獲得市場的合理估價。
(二)強化市場引導和消費者導向
新公共管理是行政管理和經濟學的交叉學科,其主要前提質疑就是市場經濟。因此,政府應當引導職業培訓機構進入市場競爭,強化市場引導和消費者導向,利用市場的競爭與效率調整來逐步改善公共部門。未來,職業培訓機構的競爭力度將會快速增強,市場上也逐漸涌現全國性的大型職業培訓機構,隨著大型培訓機構的進一步擴展,必然會與各個地區的區域性培訓機構發生沖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不可能采取地區保護主義來限制巨頭的進入,因此很容易導致大量區域培訓機構的倒閉。因此,政府應當立足自己分管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引導職業培訓機構建立起以兼職、人才培養庫、多專業分類的管理模式,對地區緊缺型人才立即由職業培訓機構進行專業化培養,這樣才可以在市場經濟中與壟斷機構進行競爭,而不是因為市場經濟的影響而走向衰敗。
(三)實施嚴格的績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