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7 12:08: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國傳統建筑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中國傳統建筑模糊空間的文化基礎
1.1哲學基礎
中國文化已經得到了全世界范圍內的認可,正如明清家具,傳統建筑、室內空間及其內含物(如隔斷),虛空形象顯著,其風格蘊涵著樸素的哲學精神,象征意義深奧超凡,現在仍在流行。歷經漫長的發展演化,中國傳統建筑空間不僅形成了完備的造型審美體系,而且融入了相當多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哲學根基其實就是佛法與老莊哲學[1]。落實到建筑上,就是虛空與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也有不空的一面即為“中道”。這其實是指有與無之間,是與不是之間的一種中間領域。道教與佛學哲學上在中國發展相互滲透,二者共同成為了中國傳統建筑空間模糊性的哲學根基[2]。中國傳統建筑從來都是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明代造園家計成所著《園冶》一書將這一思想看作是中國園林文化的最高審美理想,其實,這也是中國建筑文化基于“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最高審美境界。[3]
1.2美學基礎
中國古代藝術家們是深深懂得傳統藝術審美觀念的,他們強調虛實相生,以空靈靜謐為醇美趣境,以虛靜超然為最高境界,以實寫虛為藝術,寓“有”于“無”,無中見有,在“空”“無”“虛”的境界中表現豐富的內容。中國傳統美學理論認為,宇宙萬物和人類一切審美活動是“虛”和“實”的統一,虛實結合是人類藝術創作和審美標準的基本原則之一。中國傳統室內建筑空間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和含蓄的、不定的美感。這就涉及到與建筑本質密切相關的建筑美的模糊性這一問題了。在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關于傳統室內建筑空間的美學精神,這種層面與西方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它注重完整性,非常有序,偏愛含蓄性(模糊性)和喜歡情節性,其中含蓄性也是東方美學的核心特征。
2.中國傳統建筑模糊空間的空間特征
中國傳統建筑、室內空間的形態獨特,隔斷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民族性特點濃厚。在傳統文化影響下產生的室內建筑空間的劃分方式,底蘊深邃,極具美學精神。中國傳統建筑是木構架結構,大屋頂、側廊,自然產生了屋檐下的空間,也就是模糊空間(如圖1)。這樣的空間的最大特點就是“虛”,也就是模糊性,如此也為室內隔斷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并且,這種模糊空間普遍存在,也是中國傳統室內空間的魅力所在。建筑的本源在于空間,對于建筑意境的營造最終也必須以實體存在的方式表現出來。建筑中的“模糊”并不等同于“混亂”和“不存在”,相反,它應該是一種更積極意義上的存在。這種建筑中的存在,可能表現為造型的部分缺失,形態上的無形之形;可能表現為空間界定的不確定性,空間功能的多義性,空間感受的含蓄性。圖象的不完全、不完整,形成空缺,不確定,它是一種“不完全的符號”[4]。
2.1“四柱間”
中國儒教、道教文化體系,從未出現過對封閉、隱私、黑暗的空間追求的趨向,其核心空間,一般是由四周柱子限定的通透的“氣”空間。中國傳統室內隔斷的空間模糊性的形成與傳統木結構建筑構建的空間形態密切相關,這也是框架結構發展的必然。中國建筑以“間”和柱布局和組織空間,而所謂“間”即指四根立柱所圍合的空間。如漢代石刻中通透的“四柱間”空間形式以及四柱支撐的原始穴居建筑,半坡F21復原[5](如圖2)。這種四柱支撐的空間即為最初的“模糊空間”。中國傳統建筑的空間組織形式,主要是四合院落,形式封閉型的庭院式布局。建筑內部空間是數量的組合,不是體量的集合,其建筑平面是以“間”為單位,間成為中國建筑的基本單元[6]。一幢建筑空間由一間或若干間組成?!伴g”的適應性很強,建筑空間具有顯著的通用性。這與現代主義大師密斯•凡德羅的“通用空間”理論相符。柱的靈活布置是形成中國傳統室內空間形態的主要手段之一。柱的排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室內空間的劃分,立柱的位置一經確定,即使不安裝隔扇、板門,室內區域也有了一定的格局。柱和“間”為隔斷的產生、發展及空間的模糊性提供了原始基礎。
2.2“隔斷間”
這里說的“隔斷間”是指由隔斷圍合、劃分的空間??梢赃@樣說,中國傳統的室內空間就是模糊空間的典型代表。在宋代,室內空間的分隔稱為“截間”,意思就是將“開間”分截開來。其后,所有分隔的形式和設施都統稱為“隔斷”,隔斷既是“動詞”,又是“名詞”。古代遺留下來的典籍文獻以及圖畫十分清楚地說明,中國建筑最早用于室內空間分隔的設施是不屬于建筑構造的活動性的帷帳、簾幕和屏風。即叢“隔斷”誕生起,它就帶有天生的模糊性,不確定性,矛盾性,隔而不斷。隔斷使室內空間層次豐富,其空間性明顯且重要。如明代計成在《園冶•廳堂基》中所說的“深奧曲直,通前達后,全在斯半間中,生出幻境”的循環流動的空間特性[6]。這些隔斷可以串聯,可以并聯;可以包容,可以穿插;可以規則,可以不規則……空間關系復雜、靈活豐富。
3.中國傳統建筑模糊空間的審美與效應
3.1結構
中國傳統建筑十分重視空間的結構美,主要表現為建筑個體各部分結構之間的邏輯嚴密、條理清晰的形象。室內空間的結構是統一的、和諧的,邏輯聯系是通順的、嚴密的,其木構架由于是以木為構,就發展了一種中國自古所獨有的榫卯技術。木構架體系建筑的承重結構與圍護結構分離,墻體不過是一種填充物可有可無、可厚可薄,這就為創造靈活的室內空間提供了優越的技術條件。
3.2和諧
中國的建筑之道就在于“道法自然”,體現在“和諧自然”。除了塔以外,中國傳統建筑幾乎都是水平發展,從不“冒進”,與自然和諧相處?!疤烊撕弦弧笔呛侠淼淖匀挥^,也是一種時空觀。自然和人是相通的,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從自然宇宙角度看,天地給人類提供了生存環境。以“和”為宗旨的中國宇宙論,并沒有把建筑及室內空間與自然對立,而是讓其與自然和睦相處。
3.3模糊
中國傳統室內的木構架體系講求的是空間之間的配合、協調,這表現在思維意識上,即一種比較模糊、不確定的思維意識。模糊性是指事物屬性表現出來的亦此亦彼的不確定性,通過隔斷的空間分隔,實中帶虛,虛中帶實,似隔非隔,似透非透,空間模糊性的性質確定了。如中國傳統園林中的亭子,幾根柱支撐起頂而不存在墻體,空間形態通透開敞,亭子這種空間的界定不清晰、不明確,因此空間特點是模糊的。
3.4意境
中國人的藝術觀念不像西方人那樣直接和簡明,中國人重物感,重人的內心世界對外界事物的感受。在構思立意上,往往根據繪畫和文學的描寫造景,借景物表現文學意境,或借書畫匾額引導人們更深入地領會自然景色,即運用“詩情”和“畫意”的設計方法,創造出充滿詩情畫意的室內建筑環境。這種意境的產生,和中國傳統建筑的木結構有關,“框架”結構使室內空間通透,柱的支撐和“間”的并聯,給含蓄的意境做了基礎鋪墊。[7]
4.結語
中國傳統建筑的木構架體系為模糊空間提供了物質基礎。可以說,模糊空間一種對構造關系的營造,有著深厚的哲學基礎和美學基礎,是中國傳統文化、美學精神及傳統空間觀的必然產物?!八闹g”和“隔斷間”是中國傳統建筑模糊空間的空間特征,其建筑結構嚴謹,講究和諧,空間模糊,追求意境,詮釋了中國傳統建筑空間的文化精神內涵。我們只有探尋其內在的空間規律、特征及精神內涵,才能使這一傳統藝術形式在當代社會得到真正的繼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幼彬著.中國建筑美學[M].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2-120,280-308)
[2]陸海鵬著.模糊空間的研究及對現代啟示[D].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09:(11-21)
[3]王振復著.建筑美學筆記[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04:(25-125)
[4][美]保羅•利科著.哲學主要趨向(第二版)[M].李幼燕,徐奕春譯.商務印書館.2004.04
[5]楊鴻勛著.建筑考古學論文集[M].文物出版社.1987.04:(6-13)
[6]王貴祥著.東西方的建筑空間[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04:(290-337)
論文摘要:傳統符號是文化歷史的濃縮精華,在中國傳統建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建筑與符號的內在聯系出發,本文分類解析傳統建筑符號的特征及其在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應用,指出傳統建筑符號的多義性、復合性,及其反映形式與內容間的特定關系。希望通過在建筑設計中對傳統符號的運用來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
一、符號概述
早在中國古代就已有了關于“符號”思想的記述,在《易傳·系辭》中提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救謂之象。象也者,像也?!痹诠帕_馬時期,哲學家圣奧古斯丁對符號下了這樣的定義:“符號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使我們想到在這個事物加諸感覺的印象之外的某種事物”。創造與運用符號能充分體現設計師的藝術功底與素養。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獨特建筑,其建筑隨著文化而興盛衰亡。從符號學的角度來考察,我國的建筑遺產是一份豐厚的,獨特的建筑符號遺產。當今如何發掘和保護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并且使傳統建筑符號文化在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發展,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二、建筑與符號的內在聯系
符號學作為形式語言的—種表現形式,在中西建筑中卻早已存在。
從對符號理論的研究中可以發現,符號是傳遞信息的媒介,建筑的視覺信息正是以符號為載體傳達的。建筑符號是一種藝術符號,也是一種表現性符號,它們都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必須圍繞著一個特定的主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符號如同人類的語言,沒有語言人們無法表達感情、交流思想。沒有符號,建筑也難以顯現其隱喻與象征。因此,應在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的支持下,結合未來世界文明的發展趨勢,重視吸收地域環境文化的優秀傳統,努力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點,不斷地探索傳統審美意識與現代審美意識的結合方式的形式語言,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大眾。
三、傳統符號的分類及其應用
根據符號本身的抽象性及其涵義的復雜性,美國哲學家皮爾斯把符號劃分為圖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三類,運用他界定符號的原則傳統符號也可分為“圖像符號”、“指示符號”和“象征符號”三大類。
1.圖像符號
圖像,即用線條、顏色顯示出來事物的形象。
在傳統建筑中一些具象的彩畫、紋飾石雕、木雕、琉璃飾件及門式、窗式等,都屬于圖像符號或它的復合體。傳統建筑的圖像符號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是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和概括(如來自水波形象的水紋,來自云彩形象的云紋);其二是對動植物的描繪與概括(例如山魚或飛鳥的形象簡化而形成的幾何紋樣、植物、動物紋樣、傳統吉祥圖案以及歷史題材典故等。傳統的圖像符號最主要特點就是它的直觀性。
2.指示符號
指示符號是指表現形式與內容涵義之間存在著內在因果關系的符號。指示符號在建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傳統建筑符號的主干。傳統建筑的構件形象和空間形象,大多數都是指示性符號及其復合體。
指示符號在建筑中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指示符號所表達的內容就是它自身,是—種“本體形態”的符號,實質上反映著作為符號載體的構建自身的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關系,如窗戶的形象表達采光、通風、眺望的功能意義,門的形象表達著出入交通開啟閉合的功能意義;另一類指示性符號是與它所表達的內容相分離的“標志形態”的符號。在一些建筑細部上也時??梢砸姷街甘拘苑柕膶嵗绫硎痉较虻臉酥?、箭頭;表示工作狀態的燈光。
3.象征符號
象征即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象征符號是指表現形式與內容涵義之間存在約定俗成聯系的符號。
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培育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個地區、民族在他們的建筑中都應用了獨具特色的象征符號,它們的研究對于建筑設計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北京香山飯店是現代建筑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筑特色相結合的經典之作,飯店的外墻上有規律地排列著中國傳統的如意等圖案,象征事事如意,傳達著濃濃的中國文化。
四、三種符號在建筑設計中內在聯系性
在中國傳統符號之中,圖像、指示與象征之間并非有著嚴格的界限,傳統建筑符號呈現著多種多樣的復合形態和變叉方式,有時一種符號既具有圖像性,同時又具有指示性、象征性。
建筑符號內容層面的復雜性和內涵層次的多意性,以及認識主體本身的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不同,都會帶來對符號認識的不確定性。建筑符號的意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它是以當地文化作為基礎,與建筑所處的地理環境、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經歷以及人們的觀念有密切聯系的。三種建筑符號的組合運用,是對于符號和符號之間的制約關系的處理,要在實踐中逐漸了解符號同的相同、相似、相反關系,通過恰當組合達到不同的效果。
五、結 語
傳統符號是歷史文化的濃縮精華,在一定時期和地域內產生,是人們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生活文化的反映,具有較大的穩定性。但傳統符號的意義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地點、社會背景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傳統符號具有豐富的多義性,我們可以根據表達需求靈活地運用圖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的手法,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符號文化的豐富內涵,以使其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英]羅賓·喬治·科林伍德,藝術哲學新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8
[2]張書鴻:《室內設計概論》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9
[3][英]g·勃羅德彭特:符號、象征與建筑,北京: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4]羅楠著:《當代建筑創作手法解析》,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論文關鍵詞:傳統民宅;倫理文化;傳承
1傳統民宅建筑中的倫理文化
建筑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它以“文化紀念碑”的形式成為文化的象征,記載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倫理文化的演變歷程。沒有哪個國家的建筑在功能認識和處理上能夠具有像中國傳統建筑那樣強烈的倫理性。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建筑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權力、禮儀、道德的體現。
1.1天人合一的倫理觀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睙o論在晉中,還是在皖南,傳統村落大多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形成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這些講究對于村民的實際生活未必會起到多少實際的作用,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山環水繞、藏風聚氣則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時也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疤烊撕弦弧钡慕ㄖW意義就在于建筑物要適應當地的地理氣候特點,順應自然規律,從而實現“回歸自然、回歸環境、回歸人性”的建筑設計思想。
1.2以“禮”為核心的倫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禮教倫理的教化功能實質上超過了建筑的實用價值,傳統庭院式住宅嚴格的格局布置實為社會禮儀、等級秩序等禮制文化的深刻體現。以華北地區傳統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為例,主要建筑物如廳、堂、長輩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軸線上,附屬房則位居次軸,軸線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側低”為原則,其方位設置并不是出于考慮朝向與通風,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顧及動靜、潔污、主輔分離的功能結構,甚至其名稱也與實際的使用無關。一切秩序只恪守一個唯一的標準,那就是嚴格的倫理分區,其特點就是明確體現尊卑、長幼有序,男女、內外有別的人文倫理秩序。
1.3美輪美奐的倫理意境
中國傳統的倫理與美學思想強調“形神兼備”、“氣韻神動”,以“意境”作為各種藝術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標。中國傳統建筑的藝術構思,尤其注重將建筑的客觀功能與人的審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暢神達意,抒懷。我國傳統民居以其千姿百態的造型,意味深長的情境給人以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獨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現在個體外部形象的構造形式、也表現在變幻萬千的整體組合氣勢,以及生動絢麗的色彩、裝飾和細部構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韻味的美學風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國際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國以戶為單元的普通住宅樓已無本質上的差異,僅是建造標準因經濟狀況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設項目給出的設計條件大同小異,尤其是量大面廣的多層和小高層住宅,有些設計者不作深入的項目研究,不去挖掘項目的特點,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設計,導致住宅千樓一面,缺乏個性和本土特點,失去了地域性的標志,失去了幾千年來形成的地方建筑風格,也淡化了我國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這其中西風盛行,尤其是中高層和高層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連名稱都洋了起來,這在受外來建筑文化影響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璀璨的歷史名城卻難以讓人接受。還應該指出的是,一些項目的盲目抄襲不僅失去了應有的特色,也背離了建筑項目應有的內涵,更無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傳統和現代之間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同現代建筑結合起來的課題。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輩建筑家將中國建筑史引向了系統的科學研究,但這個課題還不曾解決。經歷了30年代的“中國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來的“民族風格、地方特色、時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舊不明朗。而近來,住宅樓市強勁的歐陸風更是虎虎吹來,一時間,美式洋房、北歐風情、法式設計紛紛登場,大有席卷整個樓市之勢。這使得復興傳統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長而艱巨。建筑是屬于社會的.屬于人民大眾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國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師、工程師、業主、開發商的共同努力和協調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對建筑系畢業生說過:“非得社會對于建筑和建筑師有了認識,建筑不會得到最高的發達?!缟鐣瞥?對建筑的)誤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設,然后才能發揮你們的創造力?!?/p>
3傳統倫理文化在當前住宅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雖然將傳統建筑文化與當前規?;a的住宅相結合的理論還不充裕,但通過透析蘊含在傳統民宅中的倫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創作實踐,我們還是可以探索出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可供參考。
3.1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倫理觀
像古村落這種山水田園般的人聚空間和生活場景所蘊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大大提升了人居環境的景觀層次和生存品質,在今天,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國。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這一觀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國所接納,并發展成為可持續發展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住宅設計中,要體現可持續發展主題,就必須推行可持續傳承的文化主題,綠色建筑、綠色文化、綠色思想等都是我們應積極思考的新課題。住宅不僅是生活中的購物大件,更是人類文化主題中極其重要的創造地及承載區,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寶的同時,融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主題思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才是當前及未來住宅發展的新趨勢。
比如.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盡量保持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盡量靠近生態公園、山坡,充分利用項目的地理優勢及景觀資源。為居住者打造一個自然、綠色、環保、生態的居住環境;在建筑設計上將綠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將多層住宅的門廳擴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園,把傳統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內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實現庭園綠化從室外到室內的延伸,還有利于客廳和餐廳通風換氣、采光和降溫等室內微氣候的調節,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環境;或者將花草叢中帶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廳堂,既方便實用,給居住者帶來了綠色,又經濟實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園綠化而帶來的建筑面積。
3.2以“禮”還“理”的倫理秩序
如果說尊卑有序、男女有別的倫理秩序是封建禮制的產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設置的宗法體現,那么,在今天,傳統的“禮”應順應時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倫理觀念,取而代之的應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變“禮”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間中,這個“理”字主要體現為——尺度要適當合理,功能分區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線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適當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養生息的安樂窩,其尺度應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親和感,不宜尺度過大,尺度過大形成的大面積、大空間不僅加大各項開支,造成個人經濟和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也失去了家庭應有的溫馨感。普通標準的家庭住房面積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設計合理就已很舒適了。住宅的進深與開間應根據住房面積的大小測算出最佳合理值:進深太大,內部空間采光通風條件差,進深太小出房率低,結構浪費,不宜保溫隔熱,室內空間也不好劃分:開間以大為好,可靈活布置各功能空間,大的程度要符合結構上經濟性的要求,開間過小室內空間窄長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間的面積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間除確保最低使用面積之外,還應使房間平面的長寬比例合理、房間形狀方正,以方便使用。層高則應根據戶均住宅面積和套內最大功能空間面積來確定。
3.2.2功能分區清晰合理
公共活動區、私密休息區、輔助區要分區清楚、位置得當,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擾、視線干擾、噪音干擾、氣味污染。要爭取臥室、起居室、廚房和衛生間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保證住宅的衛生質量。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住宅功能空間將進一步細化。比如,隨著家庭辦公的出現,要求住宅中增加相應的工作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豐富,專用的家務室已成必須;隨著社會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家庭中設置陽光室供老年人休閑已成時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線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間的位置,可縮短戶內的交通路線,減少交通所占的套內面積。交通路線的長短還與住宅的進深與開間的尺度比例有直接關系,當比例得當時交通路線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倫理風格
中國傳統民居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建筑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我們應從民居建筑中繼承經過長期檢驗后留存下來的寶貴設計遺產,在現代社會條件下,營造應用現代建筑材料和現代建筑工藝、滿足人民群眾現代生活方式、體現傳統建筑風貌的現代風格建筑。
論文摘要:通過對中國新農村建設區域性審美構建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符號審美的概念出發,運用符號學的觀點,提出走中國傳統文脈繼承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的道路,得出中國新農村建設區域性審美構建方式。
論文關鍵詞:新農村建設文脈繼承區域符號審美構建方式
國際著名現代建筑大師賴特說:“土生土長的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中國自然環境的多樣性及各地區民眾對自然環境認識的差異和其方法的選擇,形成了適應各種自然環境的建筑文化模式,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是根植于本土地域的獨特文化資源。農村建筑不僅僅是經濟現代化的地域體現,也是生活方式現代化的載體,對于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和農民素質的普遍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當今中國受外來文化沖擊的社會文化狀態下,如何讓中國傳統文化在農村建筑中繼續發芽,不埋沒于世界文化大潮中。尋找適合中國有地域特點、民族特點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道路和探索應遵循的理念變得尤為重要。
1目前新農村建設中區域性符號審美存在的問題
1.1中國區域性符號審美存在的問題
1)千村一律。中國農村各地一個樣,無地方特色。2)一些地方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了所謂的新農村建設,也意識到了繼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3)地方政府村與村之間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甚至“廢舊立新”,把原有的舊村莊全部拆掉,重新建立“新”的村莊,不理解“新農村”的真正內涵是什么,造成了傳統文化丟失,自然環境和歷史建筑嚴重遭到破壞。4)農民之間盲目攀比,在民間,特別是北方農村,存在比“層高、地基高”“房寬”的建房習俗,造成了空間和材料的浪費。
1.2國外可以借鑒的方式
韓國新村運動取得了巨大成就。韓國農村從注重家教、構建和諧農村;公司幫扶農村共同致富等方面努力,新村運動后農村生活環境勝似城市。日本農村中,堅持保留原有的自然環境,將農村特有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著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突出區域特色和鄉村特點的原則,在農村地區,既不會出現成排成行的“別墅”建筑,也沒有寬廣的馬路,居民分散居住,功能劃分明確,村落環境非常的優美,人們生活閑適、富裕,處處呈現出一幅美好的田園景色。德國經歷了從傳統農村到現代化農村,再到生態農村的轉型。德國農村建設中,優先考慮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的建設,注重環境建設和保護古建筑,特殊地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傳統文化的保存與應用,都巧妙地與現代旅游相結合。
構建有區域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應該從以下幾點人手:1)合理繼承傳統文脈,與現代生活相結合;2)注重環境建設和保護古建筑;3)因地制宜,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道路;4)加強農民文化素養教育,提高農民審美水平;5)加強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作用。其中,運用符號性審美,合理繼承傳統文脈,使之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是構建新農村區域性符號審美的主要方式。
2新農村建設中區域性符號審美構建方式
2.1文脈性繼承
如何提煉傳統建筑文化中具有現代價值的傳統建筑的靈魂,把握好中國傳統文脈。馮友蘭先生提出了對中國傳統文化“抽象繼承”的基本思想,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這種‘抽象’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而是傳統文化和思想經過時間的過濾,保持下來的精神價值,是抽去了具體的特殊的歷史內容與形式之后保持下來的某種精神特質;不是對傳統建筑形式、風格、式樣的簡單模仿、照搬和剪貼,而應認知與體悟其內在的精神信仰、審美意境和對空間的特殊認知,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深刻把握傳統建筑文化超越性的內涵”。吳良鏞先生也曾在《廣義建筑學》一書中做過深刻闡述,他說:“所謂‘抽象繼承’是指從建筑傳統中將傳統建筑的設計原則和基本理論的精華部分(設計哲學、原理等)加以發展,運用到現實創作中來?!?/p>
2.2與現代生活相結合
“文脈的精髓在于變,不變則廢,變則通”,傳統文化“抽象繼承”,并非形式的抄襲或舊零件的排列組合,要用抽象的方法加以表現,要將傳統文化的精華轉化為足以支持與指導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文化資源,這其中既有創作原理的繼承與發展,又有形象的借鑒與創造。我們應該從社會倫理、社會文化、觀念形態以及民風民俗上去把握傳統民居的特征,去審視其內在氣韻和空間意境,深入到文化,避免局限于其功能和技術層面。當代很多著名的建筑大師對于傳統建筑文脈的現代應用都進行了努力的探索和實踐,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崔愷先生在北京豐澤園飯店設計中再一次延續了中國建筑傳統,并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在傳統建筑語匯的運用上失傳統之形而不失傳統之神。日本建筑師磯崎新設計的筑波中心,包括西方從古典時代到米開朗基羅、列度等西方傳統建筑師的很多建筑符號甚至現代建筑常用的各種符號,卻唯獨沒有日本傳統的建筑符號。但整個建筑的空間和形象卻讓我們感到濃厚的日本民族氣息。其實,筑波中心建筑雖然詞匯幾乎完全來自西方,但是運用的是日本民族的語言組織方法,這也恰恰說明了唯一產生強烈民族特點的是組織詞匯的語法。這種建筑的語法根源于歷史特點卻永遠隨時代更新并期待著被重新定義。磯崎新的設計手法告訴我們,傳統文脈不僅僅與現代建筑材料和技術相結合,也應將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結合,把國外好的建筑詞匯運用民族的精神,即傳統文脈加以組合的重要性。
2.3符號性審美
傳統建筑文化中我們抽象出的無形的東西,也就是傳統文脈始終是不斷變化和更新的,我們運用符號學的觀點,重新審視和強調符號審美在傳統文脈繼承上的重要性,以期達到有中國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符號的現代應用。符號論美學盛行于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西方美學界,它的奠基人是德國哲學家卡西爾。卡西爾指出,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符號語言,藝術作為人所創造出來的可以直觀的符號形式,不是對現實的摹仿,而是對現實的發現和創造,是一種特殊的符號語言。
“符號”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把感性的具體內容抽象為某種普遍形式,使之代表一定的意義??ㄎ鳡柕膶W生蘇珊·朗格提出“情感符號”,也即是藝術。她在《情感與形式》中指出:“一件藝術作品往往就是一種自發的情感表達方式,即作家思想狀態的時候,如果它們代表人,很可能就表達某種面部表情,以顯示人所應具有的情感”。藝術“成為一種表達意味的符號,運用全球通用的形式,表現著情感經驗”…l。
在朗格看來,藝術創造實質上是一種藝術的抽象,是制造非現實的藝術“幻象”或“虛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意境”與朗格之所謂“虛象”事實上在本質上有許多共同之處。正如“繪畫空間是一種符號性的空間,它訴諸于視覺的組織結構是活生生的情感表現符號”,建筑文化,作為一種人工創造的事物,具有某種傳達性,是社會文化載體,是一種文化符號形式,建筑也就構成符號的一般性特征,傳統文化語言也是一種符號性語言,也是一種情感表達符號。不同地區的建筑又有著各自符號語言,形成了建筑文化地理特征,即區域性符號審美。蘇珊·朗格曾說:“一個記號只能被理解為使我們去注意被它所規定了的事物或情況,而一個符號卻能被理解為當一個觀念呈現時,我們所能想象的一切東西”。這也是新農村建設中,建立符號性審美的重要性所在。
關鍵詞:建筑,塔,教堂,意味,形式,風格
正文:縱觀中外之建筑、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唯有建筑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與民族和歷史的靈魂共生的。建筑是人類生活創造出來的藝術,是人類在生產活動中克服自然,改變自然的藝術創造。反映著無數民族的社會生活與政治經濟制度。建筑涵蓋了社會科學,技術科學與美術。它以物質材料、科學技術、營造法式,精神性的生命形態,空間意象綜合融匯,以獨特的意味喚起人們心靈深處的幽情與遐想。滿足人類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中對審美與精神的追求與宣泄。
建筑文化主要是由建筑物、建筑與建筑空間意象三者構成的。建筑空間意象就是由建筑實體,建筑空間與在建筑環境中的人及其精神文化所共同構筑的。于是建筑文化具有和人類一樣的雙重性格,即理性的構建和感性的意味。
一、有意味的建筑歷史文化淵源
在中西建筑文化的大熔爐中,我在傳統宗教建筑文化的縱橫探究和異同對比中,發現佛塔與教堂均具代表性地在中西傳統宗教建筑文化中體現出了“有意味的形式”這一共同特色。立普斯在《空間美學與幾何學、視覺的錯覺》中提到:建筑作為一種大地上的空間形式,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建筑“審美的空間是有生命的受到形式濡染的空間。它并非先是充滿力量的、有生命的而后才是受到形式濡染的。形式的構成同時也就是力量、生命的形成”。[1]
中國古人未像西方一樣把建筑當成藝術之母,所以中國的建筑是在中國文明萌生并發展中得以擴散的,我們祖先的戀木情結來源于土生土長的中華大地,西方傳統建筑系統是采用壘石制度,木料構架法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理性特點。中國文化思想中的儒家、道家與佛家的哲學、論理學、美學與宗教學思想對中國建筑的影響造就了中國傳統建筑的感性特點。結合了感性與理性特點,孕育出我國傳統建筑特質與外來文化的相互滲透的結晶代表——塔;而在西方,與塔同樣作為 “有意味的形式”出現的便是西方的宗教建筑——教堂。本文針對二者異同之比較與研究正是對中西傳統宗教建筑文化的“知己知彼,溫故知新”。
在中國,佛塔的出現,是蕓蕓眾生對精神的需要,是人類對佛教禪宗思想與儒道兩家文化融會貫通與運用的物質表現形式,可以說即是《周易》“言以成象,象以盡意”的進一步發揮?!吨芤住分^象即是表達主觀精神認識,又是源于客觀事物。而“意”同樣也是主客觀復合的產物。[2]據史書記載,在兩漢之際之前,中國建筑主要是受儒道兩家學派思想的影響,自佛教于西漢末傳入中土,中國建筑便逐漸受到佛學精神的濡染,從而使中國建筑空間意象的靈魂更深邃。論文大全,風格。
儒家宗師孔子雖以入世的教義教化世人,但其中提倡理想人生,社會道德等宗旨又與功德圓滿是如出一轍的。因而在經歷了從佛學傳入與中國儒道傳統文化三足鼎立到董仲舒對神學的宣揚,三者才被后世逐漸融會調和成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自己的學說。論文大全,風格。這是吸收外來文化同時提煉而成的成功典范。而佛塔作為供奉佛祖舍利,代表涅槃圓果境界的宗教建筑典范,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土后吸收外來文化融入本土文化創造出來的韻味獨特,有意味的形式的產物。它凝聚著“人”的情調,有很濃烈的人情味[3]。
二、有意味的佛塔建筑造型與結構
塔是由地宮、塔基、塔身與塔剎四部分組成的。塔身是中國的傳統建筑樓閣的演變,而塔剎則保留了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的外族建筑樣式。根據《后漢書陶謙傳》所述的“浮圖”(佛塔)是“下為重樓,上疊金盤”。重樓是中國原有的多層建筑,是塔的本身,金盤只是上面的塔剎,就是印度的“窣堵坡” [4]
塔剎就是塔的頂,在梵文中稱“田土”即相輪,象征佛國,中國保留了印度窣堵坡的樣式,同樣以蓮華,覆缽,華蓋,露盤,火焰,華瓶之類作以裝飾,蓮華同蓮花,在我國民族文化中,蓮花代表“出污泥而不染”;在佛學中,是佛降生的坐床,佛土潔凈之物,意味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成為塔的建筑文化中畫龍點睛之筆。 塔剎通常的造型為尖頂,但與西方中世紀的教堂有別。教堂尖頂往往是以十字架型,有的一座教堂上有眾多尖頂,而佛塔的塔剎則象征佛的空幻與崇高。
塔身以中國閣樓的樣式建造,閣樓一名重樓,重樓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建筑形式,兩漢時期墓葬中殉葬的冥器中的重樓多有斗拱作為支撐結構,各層分布平坐和檐,建筑有門窗等精細結構,建筑平面大多為正方形。漢代冥器重樓模型的結構特征與魏晉之后木塔的建筑結構有著明顯的源流關系。就塔本身的平面造型而言,由正方形向八角形,多邊形演變,方形是以儒學為傳統文化思想之皇權崇拜結合的產物,四邊、八邊形體現佛法中“四相八相”的底蘊;正六邊形象征著“六根清凈”的佛性意味;正十二邊形象征佛說中的“十二因緣”,如嵩岳寺塔。盡管塔的平面造型多為方形,但隨多邊形的演變,也出現了近乎圓形的塔,如唐代泛舟禪師塔則為圓形,具有圓果的象征意義,以“圓”象征事物完美無缺,喚起人人心中佛教情感,具有濃厚的佛性意味。
閣樓式塔以二層或多層為基本造型,樓閣的坡頂屋檐出挑,造型優美壯觀。其造型的最大特征就是塔檐出挑與檐角反翹。論文大全,風格。正所謂“如鳥斯革”,像翼舒展的屋頂與出檐是中國建筑中最主要的建筑特征之一,其飄逸的裝飾手法意味著羽化登仙,向往極樂世界。后來塔身逐漸變為多層造型,于公元三至四世紀,即有三層塔身出現,其后更有五層、七層、九層、十三層、十五層、十七層,乃至三十七層等多層結構。我們發現,層數均為奇數,源于《易經》中奇為陽,陽為天的思想。可見,處處反映出“有意味的形式”。
塔基本是用于負重、穩固塔身之建筑功能,卻從佛性意味中發展為金剛不壞的佛國世界的佛教象征意義,故又稱“須彌座”。這一神秘寓意的詞匯來源于佛教經典所言的“世界中央”——須彌山中心的最高佛座,是傳說中居于世界之“中”的妙高山,高聳巨大,從而象征了佛塔整體形象的雄偉壯美。塔基的位置在地宮之上,突現于地面,自遼代始,塔基文化有了巨大的發展,即不僅把塔基看成是一個技術,結構必須存在物質基座,而且發展其精神象征的不凡意義。論文大全,風格。
地宮又被稱為龍宮。龍乃中國民族的圖騰?!兑捉洝分幸札堌詾榈谝回?,即乾卦,對龍十分崇拜。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因此,將地宮稱為“龍宮”可見對佛塔的崇敬。與印度佛塔不同的是,窣堵坡是印度埋葬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神圣場所,中國將其建筑樣式保留作為塔剎,卻將寶貴的舍利埋葬于塔的地下,也就是地宮中,而對佛的信仰與崇敬就不僅僅是用以埋葬高僧遺骸的普通意義的墳了。也有的佛塔內安放著經書、佛像與其他法器。地宮一般以磚石砌成,其平面形制與整座佛塔的平面一致。
綜上所述,塔的設計并非印度傳入,它結合了中國印度兩種文化,塔身完全是中國的,印度因素只在塔剎部分可以看到。按照佛塔的平面布局與立面造型結構,根據和諧形式規律組織創造出的建筑形象是一種既理性又感性,既抽象又具象的美,它不同于佛教文學和壁畫作品那樣,向人們描述佛的本生故事,宣言佛法,卻能用特定的建筑文化語言,象征性地暗示佛教內容,文化意緒。
三、有意味的教堂建筑風格
西方國家對圣人遺物的掀起了各地朝拜的熱潮,代表宗教意味的教堂應運而生。教堂與中國佛塔同樣反映著人們的感受與領悟,暗示著宗教內容,文化意緒,體現著“有意味的形式”。在西方國家,基督教占有統治地位,決定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方式與藝術形態。教堂的建筑風格主要有羅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式。
在公元1世紀,人們還只能在私人宅邸內舉行宗教儀式,場地被成為“民古教堂”。后來為了逃避官方搜查,這種儀式被轉移到公共地下的墓窟(用以合葬基督徒),成為早期基督藝術的寶庫,流行于羅馬城區。合法化后,轉移到地上成為羅馬現成建筑模式的長方形公共建筑——巴西里卡。羅馬式教堂是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筑式樣。它是仿照古羅馬長方形會堂式樣及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形式的建筑。[5]隨著宗教儀式日趨復雜,在祭壇前擴大南北的橫向空間,其高度與寬度都與正廳對應,因此,就形成一個十字形平面,以象征耶穌釘死的十字架,更加強了宗教的意義。如中國佛塔的平面造型同樣有意味。
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分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就是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與特征是穹頂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蓋穹頂,并把重量落在四個獨立的支柱上,這對歐洲建筑發展是一大貢獻。拜占庭式教堂象征宗教皇權,是政教合一的產物。光線與圓頂的相結合,突出了圓頂在宗教建筑中的心理功能。圣索菲亞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與羅馬式的一樣,呈長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頂由一巨大圓形穹窿和前后各一個半圓形穹窿組合而成。此建筑風格與我國傳統建筑中的構架法極為相似,柱與穹頂代表著西方建筑風格典型。
公元10世紀到12世紀,華麗的哥特式教堂取代了羅馬式建筑風格。哥特式哥特式教堂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飛券、修長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筑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再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門的兩側增加一對高塔。其建筑特征是直線上升的風格。哥特式教堂是用人類的智慧恭維上帝的智慧。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為了掙脫精神上的束縛,肯定現實生活的積極意義,提倡人權反對神權。論文大全,風格。在教堂的雕塑與繪畫中體現出更多的人情世俗之美感。巴洛克為17世紀最為流傳的一種藝術風格,它無疑與反宗教改革有關。在巴洛克建筑中重視雕塑與繪畫藝術的綜合。
教堂建筑文化在宣傳基督教的宗教文化的同時也在表現藝術家虛幻莫測,不平靜的心靈。西方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就是對不同性別的人體分析性;中國人重視人的內心世界對外界事物的領悟和感受,以及如何藝術地體現或表現出這種領悟或感受,二者均強調其意味性。論文大全,風格。
結論:由此可見,中國建筑和西方建筑最大的差別在于兩個地方的文化不同。中國文化重融合,講究并存與一體性,西方則重不同時代或多種流派的獨特精神。同樣具有濃厚的宗教意味和特色的中國佛塔與西方教堂,這兩種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建筑物不僅在建筑造型上有著不謀而合的相似之處——“有意味的形式”。并且都寄托了人的精神與思想,讓人們雅俗共賞。正如梁思成先生提出的,我們的建筑應該是大眾化的,為人服務的建筑。
美的建筑,就是生命及其思想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建筑空間意象具有生命的體現。不論建筑風格與材質,倘若沒有了靈魂與意味,我認為它就只是一個死物,冷冰冰的土木磚石之物而已。所以,我們要找到中西建筑文化的魂魄,民族和歷史文化的精髓。如何將其延續,知己知彼,溫故知新,在技術與藝術上不斷雄厚才是我們研究中外建筑文化的最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宮室之魂、儒道釋與中國建筑文化》復旦大學出版社,王振復著。
[2]《藝術學:問題域和焦點的掃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山西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編著。
[3]《藝術學:問題域和焦點的掃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山西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編著。
[4]《大拙至美》中國青年出版社,梁思成著。
[5]《外國美術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編著。
關鍵詞:場地設計 傳統理論 整體 環境
場地設計是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具體建設項目所處的地段環境,為滿足一個建設項目的要求,以基地現狀條件和相關的法規、規范為基礎,有效地組織場地中各要素之間關系的設計活動。其根本目的是通過設計使場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與其他要素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工作內容上看,場地設計即整個建筑設計中除建筑物單體的詳細設計外所有的設計活動,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設施、綠化景園設施、場地豎向、工程設施等的總體安排以及交通設施、綠化景園設施、場地豎向與工程設施的詳細設計。從建設流程來看:實際建設流程中,一般首先是業主確定一個建設項目,并取得了相應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師來設計,建筑師是在業主所提出的設計任務和基地條件的基礎上開始工作的。設計者在進行具體的設計一前要做細化和完善設計任務的工作。
城市規劃也影響著場地設計,城市規劃對場地設計的要求如下:1)體現在城市總體規劃對于城市用地的發展方向和布局結構的控制之上。2)體現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是具體性的,對場地設計一有更直接的影響,場地設計對控制性詳細規劃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項細則必須做出恰當切實的反映。比較二者,場地設計在現代建筑理論指導下偏重于工程實踐;而中國傳統建筑是人們在理想環境追求的指導下,通過工程實踐來營建詩意的空間。二者雖然采取了不同的過程,但我覺得在指導思想上是一致的。
1相同的自然觀—道法自然
場地設計所賴以依存的對象是自然。作為人類營造家園的工程活動必須以大的自然環境為基礎,不能妄想去征服自然。人類作為一個生于自然,根植于自然,受自然哺育的群體,只在乎用自然的方法去尋找并發展與自然系統一致的法則。應該說,自然法則指導和奠定所有合理的規劃思想。當然,這種與自然的互動要通過一定的要素才能體現出來。場地設計中對諸要素的綜合考慮必須放在人與自然相互協調作用的前提之下。
這種思想不僅體現于中國傳統建筑的創作過程之中,而且始終貫穿于華夏文化與傳統建筑的觀念之中。作為中國所特有的宇宙觀,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有機整體性上,不僅認為認識自然的組成部分與人是平等的,而且認為天地運動往往直接與人有關,人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在這種宇宙觀念的指導下,“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成為我們認識事物的總原則。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認識論,從天、地、人與自然結合的觀念去看待事物并且長期影響人們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我們民族崇尚自然的風尚。同時,“道法自然”又為我們提供了方法論的依據,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成為我們日常行為活動的最高指導原則。
2相同的有機整體觀
如果說城市規劃是從更大的范圍考慮城市各元素之間,城市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那么場地設計則是從建筑具體地段環境來協調各方關系,但整體性的觀念、和諧的觀念始終貫穿其中。在尊重具體地段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協調氣候、土地、水、植物、建筑、人及道路、管網等之間的關系,使它們與具體地段相呼應,成為一個具有自身景觀特點的有機整體。在場地規劃的實踐中,它既包括了整個建筑項目與地段環境的協調,盡可能少破壞自然環境,利用已有的自然環境;或采用合理的方式適當改造地段的環境使之符合人的理想環境要求,同時也包括了建筑與自然環境、建筑與人工環境、建筑與室內外空間的相互貫通和交融,效仿自然界有機理念,創造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境。
中國的風水學與場地設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是中國古代一種有關建筑環境的基址選擇與規劃設計的理論,又稱“地理學”。中國古代建筑成就矚目,恰恰是風水學術中記載的規劃、設計、建設的理論和方法,為中國建筑的輝煌助有一臂之力。古代風水師也承擔了建筑師、規劃師、設計師的角色,研究風水淵源、沿革、流派、宗旨、方法及其成就,關聯了中國古代城市、村鎮、住宅、陵墓等,其中包括地理、地質、生態、小氣候、綠化、建筑群及外部空間設計、心理學、倫理學、哲學和美學等方面的話題。
3具體處理手法上的一致性
在具體場地設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觀察地形、地貌,了解當地的氣候條件,植被以及水文資料,作出合理的判斷,進而形成符合具體地段環境場地的規劃設計。與此同時,在中國傳統建筑理論的相地理論里也同樣講究望、景、觀、卜,“望”是從遠處觀看地形、地貌;“景”是考察地段與太陽高度角、風向的關系;“觀”是去實地考察植被、水文情況;“卜”是指用龜背等器具來進行占卜。古人在進行完這些程序之后才具體來規劃用地建造房屋。在上述“天人合一”的認識論,“道法自然”的方法論及有機整體論的指導下,場地設計在具體的處理手法上,例如建筑的處理、樹木的處理、水體的處理、道路的處理以及景觀視覺處理都與中。國古典園林的營建方式極其相似。中國古典園林的最高原則講究“雖由人做,宛若天開”,因此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中國古典園林對于樹木、建筑、水體及其道路的營建都極力模仿自然有機形式,恢復人對自然共生本性的回歸,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空間環境。
4建筑的處理—與環境共鳴的人工環境
建筑往往是一個基址上最重要的人工環境,是精神與物質的載體。物質可以通過具體的建造來完成,而精神需要與環境的共鳴設計來達到。西蒙茲認為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場址和景觀環境的最佳組合,并把這一目標的實現程度作為衡量居住成敗以及居住者適應性、健康程度的標準。于是在建筑具體處理上往往通過分析場地,結合地形恰當布置田園和建筑,適應地質構造,盡量減少對現存生態系統的干擾,反映氣候條件并且考慮景觀的布局,強調最佳的效果,整合各種要素,營造理想的人居環境。中國園林中的建筑既要滿足各種園林活動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園林景物之一,園林建筑是與園林環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結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環境的有利條件。任何建筑設計時都應考慮環境,而園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環境中的比重及分量應按環境構圖要求權衡確定,環境是建筑創作的出發點。我國古典園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為景觀構圖的主題,建筑只為觀賞風景和點綴風景而設置。
因此,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場地設計的理論體系中有許多中國傳統理念的影子,現今,場地設計在建筑實踐活動中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人們對于環境的珍視已經超越了建筑本身,建筑師更不應該始終沉迷于自我的世界中,不斷地忘記自己的身份,使我們的聚居環境時時處于令人尷尬的境遇,而應該幫助人類,使人、建筑物、社區、城市以及人們的生活同地球和諧相處。這不僅是場地設計追求的最高宗旨,也是中國傳統建筑理論所推崇的。
參考文獻:
1、 霍小平 傳統建筑理論與現代校園設計的融合《工程建設與設計》2005年 第7期
2、 李強 淺談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協調發展《建材發展導向》2010年 第7期
關鍵詞:中國傳統建筑;現代建筑;啟示;發展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2-0019-02
一、城市建筑離不開中國的傳統建筑文化
(一)未來城市的初步分析
未來到底是怎樣的?
我想這一直是我們所關注的話題。也是我們對于現世的一切,堅持下去、努力下去的一種動力,是對于美好的一種預期和希冀。未來的城市到底是怎么樣的,也是我們更為關注的話題。
城市,首先是歷史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碩果,這也便意味著城市是歷史和文明的產物??v觀世界城市發展的近一百年歷史,總共出現過三種大型的城市模式,分別是:浪漫主義的城市模式,現代主義的城市模式和后現代主義的城市模式。然而這三種城市模式,均可以用英國社會學家霍華德在1898年提出的田園城市理論①來闡釋。為了針對19世紀工業發展帶來的快速城市化,試圖建立未來城市的新模式。在霍華德的眼中,田園鄉村是一切美好事物乃至智慧、財富的起源,工業的迅猛發展一方面滿足了我們對于未來科技的好奇和期盼,也大大地提高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但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工業垃圾,導致了嚴峻的生態環境,于是乎創立一個新的城市模式就必須考慮到工業文明的因素。它不能是虛擬的,而必須是現實可行的,不能像電影《大都會》②中那種一切細微末節都是經過設計,幾何學與電氣設備配合默契的預想化的虛擬的城市模式。城市是歷史和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因此,城市必須是充滿歷史韻味與文化沉淀的,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你都能在城市中感受到文明的氣息和現實的內涵,就像歷史上那些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古城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文化名城,不論新城市如何的摩登、時尚、日新月異,最終讓我們感悟的總是那些歷史和傳統。
(二)城市的生命力依然體現在歷史和文化傳統上
說到都市的生活品質問題,那必然離不開經濟全球化這個話題。由于經濟全球化的迅猛擴充,帶來的不但是經濟方面的變革,同時政治、文化、藝術等多方面都遭到了侵襲。全球化帶來的正面效應是顯而易見的,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突飛猛進,帶給了我們全新的大都市和高品質的生活。但是其負面效應也是層出不窮的。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已經造成了許多城市粗看起來沒有什么區別,都是一個模式,毫無特色可言,失去了其本身所固有的地域性和文脈的延續性③?,F在許多人都喜歡談到的一個詞叫做“未來大都市”。未來都市,顧名思義,就是不久的將來的大城市。我們都生活在現實的城市之中,而不是一直處于想象中的虛擬狀態下,盡管現今的社會發展之快速令我們始料未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依然居住在現實的城市之中,所以我們在建造都市建筑時必須維持著現實的頭腦,而不是保持一種對未來的幻想去建造那些聞所未聞、奇特思維的虛擬化的建筑。任何新興的事物都需要一個支撐的基點,未來大都市也不例外,那便是一切都要建立在原有的城市基礎之上,既要具有歷史和現實,又要充滿預期與希望。
傳統意味著代代相傳,不僅從過去延伸至當代,也將延展至未來。也可以說,傳統分看得見的傳統和看不見的傳統。未來再怎么變幻莫測,都市的建筑都離不開傳統的文化底蘊。要實現中國建筑的現代化,然而又必須完整保留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內涵,那就必須完美地融合中西文化。中國近代建筑是在獨特的文化環境中形成的。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傳統建筑復興,是由一大批學貫中西的近代第一代建筑師們所倡導的,梁思成、楊廷寶、劉敦楨先生的貢獻功不可沒,第一代中國建筑師們奠定了中國近代建筑的基礎④。但是我們現在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不同,歷史時期也不同,不能像第一代建筑們那樣去追尋中國古典主義建筑,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只有努力探尋出一條適合的道路,追尋現代化,以我們的傳統建筑文化為根基。
二、近代日本建筑師對傳統建筑的探索所帶給我們的啟示
日本的現代建筑一直處于亞洲領先水平,日本的許多建筑師也同樣蜚聲國際。這不僅僅得益于日本領先的經濟水平,而且得益于他們與其他發達國家相互交流所獲得的先進思想。但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還可以感覺到一種更深層次的、更理性的、融合了日本民族特點與日本傳統建筑文化息息相關的東西。
在明治維新以后日本走上了全盤西化的道路。那之后日本的建筑師開始摒棄東方傳統建筑,把西方的建筑理念奉為神明,徹底拋棄了自己的傳統,完全進入西方軌道。但是他們漸漸發覺到只有堅持自己本民族所特有的東西,即民族傳統,才能在世界建筑領域獲得尊重并占有一席之地,全盤西化并不能為他們帶來任何的關注與側目;任何形式的建筑都不可能凌駕于民族和歷史之上,只有熱愛自己本國的文化,通過對異文化的交流反過來認識到自身傳統的價值,并能將民族傳統風格繼承發揚,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水玻璃這座建筑位于日本靜岡縣,熱海市面向太平洋的一塊用地上,主要用途是賓館。她是一座由純玻璃打造而成的透明建筑,盡管在材料方面采用的都是玻璃、不銹鋼等現代工業產品,但空間設計原理卻是借鑒了日本的傳統建筑空間。在日本的傳統建筑中,非常注重地面的設計,把墻體的存在盡量抹去是一貫的主題。而在室內空間與空間之間的分割也盡可能的不使用墻體,采用拉門、拉窗等可動輕便的隔扇替代之。在水玻璃當中,同樣重視地面的設計。隈研吾在對地面的處理中做了一個水的緣側(注:日式房屋中緣側即房屋中介于室內外的外廊),鋪了水的地面是房子的主角,墻壁全部采用玻璃,這一切都是為了把建筑與其眼前廣闊的太平洋結合起來,水緣側的邊緣采用整齊切斷的處理方式讓建筑與周圍環境看起來更加協調融合。水玻璃的設計理念,正是建立在日本傳統建筑文化的基礎之上,通過對異文化的交流反過來認識到自身傳統的價值,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深思的。
作為一個建筑師,必須學會尊重每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筑才是建筑文化傳承和發揚的有效方法,才是現代建筑師所應當側重的目標和方向。并不需要如何過多的使用傳統建筑材料,建筑作品也需要講究一種“意境”,“物”雖不同,但“形神”俱在,使用現代工業材料一樣能夠把傳統建筑所特有的東方神韻――“禪”表現出來,這種手法比一般的仿古手法要高明并且適合的多。
時代在發展,現在的我們,缺乏的是對異文化的交流并反過來意識到自身民族傳統的價值,而且深刻領悟我國歷史文化淵源并具有深厚文學功底的中國建筑師。通過隈研吾對于水玻璃的建筑理念和設計手法,感悟到“形”與“神”,我們的癥結在于如何把看得見的傳統和看不見的傳統通過形神表現出來,著眼于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特有的東方神韻在空間與細節的表達,致力于看不見的傳統,而不是通常的仿古。
注釋:
①詳見《未來大都市與生活品質》,鄭時齡(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空間研究所所長),《住宅科技》2004年第6期,第5頁。
②電影《大都會》,德國導演弗里茨?朗格(Friz Lang)執導,表現主義科幻默片,故事設定在2026年,電影完成的100年后,人類被分為二個階層,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二個世界――權貴和富人都住在夢幻般的大廈里,每天過著享樂的生活;而貧窮的工薪階層則長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與冰冷的機器為伴。
③詳見《未來大都市與生活品質》,鄭時齡(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空間研究所所長),《住宅科技》2004年第6期,第8頁。
④同上。
參考文獻:
[1]鄭時齡.未來大都市與生活品質.住宅科技,2004年第6期.
[2]鄭時齡,章明,張姿.延續城市空間,匯入城市歷史.建筑學報,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