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8: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產業調研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市政協“發展現代服務業”第四調研組在倪建華副主席帶領下,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采取聽取情況通報、召開座談會、實地察看本地文化企業及赴蕪湖市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產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F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隨著加快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我市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逐年提高,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產業規模初具
我市現擁有安美文化藝術中心、合肥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等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基地4個,1個市級文化娛樂試點街區,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產業分布行業廣泛,新聞傳媒、出版物流、演藝娛樂、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和體育產業等初具規模,多種所有制文化產業競相發展。文化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顯著增強,據統計,20xx年我市文化產業擁有固定資產92.5億元,比上年凈增10.1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4.2%,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省、全國1.9個和1.7個百分點,分別高于鄭州、南京0.1個和0.9個百分點,增速達29%,快于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11.5個百分點,占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7%。20xx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5.23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4.34%。
2、產業結構逐步改善
從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看,我市文化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分量明顯突出。據20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增加值之比為60.5:9.0:30.5,直接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服務”業占絕對主導地位(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各行業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99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為69.5%,比上年增長26%;提供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產業的相關層)增長明顯較快,各行業實現增加值13.64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5%,比上年增長38%。合肥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在全省文化產業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領優勢明顯。
3、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國有文化企業發展迅速,廣電系統近3年來經營創收平均增幅達15%以上,20xx年經營創收總額達2億元,比20xx年凈增4000萬元,增幅達25%,在安徽省地市廣電行業中穩居第一;文化系統截至20xx年底,國有資產達3億元;合肥晚報20xx年經營總收入1.47億元,廣告收入9900萬元,發行收入3440萬元,總資產已達2.2億元。
民營文化企業充滿活力,新的文化業態不斷出現,涌現出“琴港演藝”、“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務”、“中設會展”、“儒林書業”等一批龍頭文化企業。截至20xx年12月,我市網吧、音像、歌舞娛樂等社會文化經營戶近3000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印刷、打字復印、出版物批零等經營戶1100多家,從業人員2.2萬余人,年產值38.8億元;各類體育經營場所70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固定資產投入8.5億元。
4、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為骨干,以社區和鄉鎮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體育場館和重點文化設施興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20xx年~20xx年,合肥市市級財政投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超30億元。文藝創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國、全省獲獎。文化活動惠澤民眾,形成了“廣玉蘭”藝術節、文化新春廟會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成功舉辦了第16屆世界美術大會、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選活動、“兩博會”、“文博會”等文化會展、文化活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獲得了20xx年全國體育大會舉辦權。
5、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近年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相繼推出一系列舉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進一步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實現了政企、政事分開,政府文化管理職能得到切實轉變;二是完成了宣傳文化系統5家經營性事業單位的“事轉企”改革和四家電影放映單位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啟動了文博圖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專業藝術院團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戲、出效益”的思路積極推進改革。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產業發 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了解的情況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總體還處于起步、探索、培育階段,相對于《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15)》中提出的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8%以上的目標,相對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任重道遠,一些影響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
1、管理機構有待加強和理順
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目前我市尚未成立專門的、統抓統管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致使一些政策和項目的落實乏力推進。從政府管理部門來說,20xx年市政府機構改革,經有關部門批準,市文化局作為全市文化塊面的管理機關,單獨設立了文化產業處,指導、協調全市文化產業工作,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經費,20xx年文化和廣電合并后,取消了獨立的文化產業處及相應的編制和財政經費,相關工作納入局科技處(文化產業處),在處室工作職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廣電局科技處工作職責,涉及到文化產業的職能大大削弱,和現在各級領導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及市場的迅猛發展勢頭極不相稱。
2、文化產業總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產業雖然門類較齊全,但主體“小、弱、散”,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比較薄弱。與長沙和昆明兩城市相比,20xx年長沙、昆明文化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171.56億元和84.4億元,占gdp的比重分別是9.5%和6.1%。而我市實現增加值為44.63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2%,明顯低于長沙和昆明。因此,不論是從產業規模還是從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來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尚顯滯后。
3、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
雖然我市新興文化產業發展迅猛,但是總體實力弱小。以公有資本為主體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藝術等傳統文化服務業增加值(核心層)占據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經處于一般競爭性和完全競爭性、國家已經向非公有資本完全放開的文化創意、網絡游戲、廣告會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閑娛樂、文化經紀等高成長性新興文化服務業(外圍層)方面,我市與文化產業發達城市長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增加值的比例看,20xx年我市為60.5:9.0:30.5,長沙為35.6:39.1:25.3,全國平均為42:18:40,合肥的三層次結構與長沙乃至全國有明顯的差異。相比之下,以新興文化服務業為代表的外圍層,占有比重低于長沙30.1個百分點,增加值比長沙少63.04億元,我市新興文化產業仍處于弱小的產業發展階段,透視出我市文化產業結構不均衡,新興產業發展空間亟待開拓。
4、文化產業和產品存在特色危機
合肥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科教人才資源豐富,三國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已成為“合肥名片”。同時,作為省會城市,合肥還有著融匯安徽各地文化的優勢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業態尚未形成?,F有的文化產品多處于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后續的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來,政府支持和鼓勵文化產業的決策受到文化企業的普遍認同和歡迎,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合發〔20xx〕22號)、市政府《關于印發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合政〔20xx〕89號),特別是《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15)》等,對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出臺具體的、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配套政策;文化產業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沒有建立,許多統計數字都是20xx年的普查數據;政府扶持、政策傾斜、稅收及土地優惠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文化市場、行業規范和投融資等體系還不健全;在為文化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信息咨詢、市場拓展、人才培訓等方面還沒形成完整、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平臺,特別是民營文化企業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產業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是奪取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勝因素。文化產業需要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曉文化產業內容、又具有自主創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產品研發又懂藝術創作的實用專業人才,以及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高層次文化領軍人才,而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不夠;二是缺乏文化經營人才。文化經營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他們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和質量。我市的文化經營人才屈指可數。?
三、發展我市文化產業的建議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為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說,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就難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因此,針對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促進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確立文化產業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國的發展實踐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即進入到文化消費的快速啟動階段;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即進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20xx年,合肥人均gdp達到3853美元;20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這預示著合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已經到來,文化產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戰略期。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氣魄,把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戰略性產業加以推動,確立文化產業在全市的支柱產業地位,力爭到20xx年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產業,成為經濟結構優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2、設立專門機構,推動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F有的工作機構已經適應不了產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協調不了各種關系,必須建立健全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合肥市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宣傳、文廣、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可參照蕪湖的經驗,定期召開協調會和企業家座談會,協調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聽取意見,改善投資及政策環境。在政府職能部門設立文化產業辦公室,具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專項經費,具體實施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行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日常協調推進和統一調控、監管職能。
3、修訂完善規劃,扎實有力推進
我市的文化產業規劃目前還停留在行業規劃和部門規劃層面,缺乏權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建議在十二五規劃制定中,將文化產業真正放到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作為全市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合理布局,提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層次。同時,強化規劃的貫徹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來推動落實,用規委會、土委會的工作力度來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4、培育龍頭骨干,做大做強文化企業
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既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又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建議政府對我市各類文化企業有重點、有階段、有針對的扶持。一是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如“櫻藝緣”動漫、綜藝、“音谷”(與中科院聲學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較長產業鏈,能夠形成企業集群的好項目,通過出臺土地、稅收、規劃、金融等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將其打造為上市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及股份制方式運作,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二是對一些由于歷史原因造成體制不順、競爭乏力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行必要的經營體制改革。例如三個專業演出團體,如果還在“國字”號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須轉變思想和機制,通過產權交易、共同投資、公司化運作等形式,掛大靠強,實施重組,實現新生,及至做活做強。
5、實施大項目戰略,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強化項目帶動,發揮大項目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一是借助外力,積極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特別要吸引具有雄厚資金、經營策略和營銷人才優勢的外來文化投資企業落戶合肥,有重點地打造象蕪湖方特這樣的產業航空母艦;二是確定重大項目,實施定向招商。結合老城區改造,將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戲曲休閑一條街;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的類似于“合鋼”這樣的老企業,其所閑置的部分廠房,可以作為合肥早期工業文明遺址保留下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文化產業開發,改造成為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創意產業集聚區,等等??刹扇≌韧度耄龃笞鰪姾?,再退出方式,如無錫尚德公司那樣,政府投入的資金可以逐步退出。這部分資金可以循環使用,支持新的企業發展。通過大項目的實施,既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也能帶動周邊傳統餐飲業、商業、旅游業的繁榮,形成文化搭臺,多方唱戲,各方共贏局面。我市應抓住20xx年舉辦全國體育大會的契機,有力帶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6、設立專項基金,成立文化產業投資公司
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使其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骨干文化企業的組建和發展。盡快組建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像城建投資公司那樣對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可多渠道籌措,一是幫助骨干企業盡快上市融資;二是大項目、大工程可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三是可以廣泛動員社會資本投資于文化產業;四是可以通過財政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獎勵、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成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小額貸款擔保公司以及風險擔保公司,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導、資本運作、扶優扶強的模式,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投資結構,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一、正視現實,目前我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問題
所謂專項資金,就是指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為落實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撥給行政事業單位,具有專項用途,用于完成專項工作任務,為促進相關事業發展而設立的專項資金。也就是說,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等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近3年來,我區投入到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達到萬元,每年以%的速度遞增。
但是,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我區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方面,沒有完全發揮出資金的真正功效,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與不足。同時,管理考核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沒有形成集束效應,專項資金安排比較分散
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全區缺乏整體的規劃,造成有關部門各唱各的調,各走各的臺,大量低水平項目建設專項資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財力資源被無形之中支解,“撒胡椒面”現象較為嚴重。
(二)沒有考慮統籌兼顧,專項資金使用相對浪費
由于片面強調“??顚S谩?,專項資金使用單位和管理部門在發揮資金使用效益上主動性不足,對專項資金的整合缺乏研究和實踐,產生了許多規模小、效益低的工程,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時有發生。
近幾年,我區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投入持續增長,但總量相對較少。據粗略統計,全區文化產業投入中民營企業占%以上,政府財稅引導作用發揮不夠明顯。2012年我區設立的萬元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至今尚未完全到位。
(三)沒有體現科學考核,專項資金績效考核難以實施
由于大多數專項資金被分散使用,有的只是短期行為,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因此考核目標難以確定,我區績效考核工作難以開展。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容忽視,一定程度阻礙與影響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效能。
二、提高認識,充分理解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從規模上講,能夠促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
專項資金項目越來越多,數額越來越大,使用范圍越來越廣,迫切要求我們對之進行整合。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區專項資金數額萬元。到2012年專項資金數額達到萬元。近年來,隨著財政收入總量的不斷增加,以及發展經濟、保障民生、文化強區等重大決策的實施,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增長勢頭更加明顯,迫切要求我們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對專項資金進行合理有效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設立,可以進一步促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促進全區文化產業發展;
(二)從模式上講,可以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大膽改革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模式,推行整合捆綁使用,更好地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多年來,專項資金多頭管理,各自為戰,使有限的財政資金很難形成規模效應,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在統籌和整合上下功夫。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必須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的整合工作。
(三)從管理上講,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與管理層次
探索建立科學、規范的專項資金分配管理機制,可以更好地顯示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經過改革創新,通過全區范圍內開展專項資金績效考評試點,對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項目組織管理、項目實施、項目資金管理、項目工作績效等方面的指標的考評,以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與管理層次。以項目建設促進各地文化資源、人才資源、市場資源的高度聚集,形成有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拉長產業鏈。
(四)從規范上講,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工作
與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相結合,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工作勢在必行。在《南京市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核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中,市里將對區縣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實行績效考核,將根據《區縣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評體系》進行綜合測評,并按得分高低進行排序。確定排序前2名的區縣為優秀單位,排序3-6名的區縣為先進單位。為了實現我區在全市“文化發展爭第一”的目標,我區必須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獎優罰劣,爭先創優,激勵發展。
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就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專項資金的支撐、鼓勵和促進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整合使用的思路和建議
(一)注重規劃,增強資金整合的契合力
發揮“集束炸彈”功能,解決好安排分散、重點不突出問題。首先,我們要從規劃抓起。規劃是開展一切工作的指南,只有規劃做好了,資金整合才有依據,具體工作才有方向,整合目標才能落實。當前,緊要的是圍繞我區產業發展,要通過科學調研、專家討論論證,進一步明確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投向、扶持方向為重點,制訂有利于資金整合的產業發展規劃。制訂規劃要統籌考慮各方面的資金資源,進一步明確全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區域、重點問題,為專項資金集中投向,發揮聚合效應奠定基礎。
(二)加強領導,增強組織保障的控制力
沒有組織保障,整合資金就會變成一紙空話。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改革投入使用的方式方法,調整資金投入的方向和重點,涉及部門利益時,勢必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要加強區政府的統一領導,重點解決好工作協調問題,建立日常議事決策機制,及時根據政府的產業規劃、工作規劃,精心設計整合平臺;圍繞所規劃的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建立相應的工作責任制,形成在同一項目區資金的統一協調和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口管理的工作溝通聯系機制。
(三)搭建平臺,增強資金整合的影響力
借鑒外地成功實踐經驗,著重在建平臺上下功夫。搭建以重點產業為載體的整合平臺,根據我區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制定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整合措施,把專項資金捆綁使用,使主導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做特做精。搭建以重點項目為載體的整合平臺。要對重點項目比如等項目分類排隊,本著先重點、后一般,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思路,每年確定一批扶持的重點項目,同時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任務,切實增強專項資金投入的針對性,做到目標同向,形成合力。著力引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有效投入,集中財力解決突出問題。
(四)強化考核,增強資金整合的附著力
區政協常委會、專委會(辦公室)、活動組20__年工作活動安排,已經區政協常委會審議通過,現發給你們。希望全體政協委員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加政協的調研、考察、視察等活動,充分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與全區各族各界人民一道,為把__新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新區而奮斗。
一、常委會工作要點
1、第一季度召開區政協六屆四次全會,完成會議各項任務;協商決定區政協20__年常委會、專委會、委員活動組的工作安排。(1月)
2、第二季度組織常委視察__新區文化產業發展情況。(5月)
3、第三季度組織常委視察__新區功能園區建設情況。(9月)
4、第四季度召開常委會,聽取區政府關于政協提案辦理情況通報;討論區政協六屆五次會議的籌備情況;審議通過區政協六屆五次會議的有關事宜。(12月)
5、召開區經濟形勢通報會,組織常委、委員聽取管委會領導通報我區上半年經濟形勢。(7月)
二、專委會(辦公室)工作要點:
提案委員會工作要點
1、搞好區政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提案的整理、交辦和督辦工作。篩選重點提案,處理好沒有立案的提案。
2、配合__新區“兩委辦”搞一次承辦單位領導和專干培訓會。
3、搞好三次提案督辦活動。會同__新區“兩委辦”督查處召開一次部分提案承辦單位匯報會,搞一次重點提案辦理視察活動,開展一次對“b”類提案(列入計劃擬解決的提案)進行督辦的活動。
4、對我區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建設情況進行一次專題調研。(6月)
5、做好六屆五次全會的提案征集工作,面向社會征集提案線索。
6、協調__新區“兩委辦”督查處搞好20__年提案辦理情況通報會的準備工作。
7、年底做好優秀提案評選工作和提案工作報告、優秀提案選編等會議材料的撰寫工作。
8、進一步充實網上提交提案的各項功能,為政協委員提出提案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徑。
9、做好新一輪政協民主監督員的選聘工作,選擇兩個政府職能部門開展民主監督活動。
10、完成《社情民意》的編寫任務。
經濟科技委員會工作要點
1、協調、指導所聯系的活動組制定并落實全年活動計劃。
2、針對新區提出的“一產精、二產強、三產優”的產業結構發展目標,上半年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優化新區產業結構,促進新區經濟健康發展等方面進行調研,6月底前形成調研報告。
3、承辦區政協常委會視察新區功能園區建設情況活動,9月底前形成視察報告。
4、組織部分委員視察新區海洋牧場建設情況,7月底前形成視察報告。
5、堅持走訪委員活動,加強與委員的聯系與交流。年內對新委員進行一次普遍走訪。
6、加強對所負責指導、聯系的各活動組“雙優”評選工作的日??己?。
7、完成《社情民意》編寫任務,做好《政協簡報》的信息采集和提供工作。
文教法制委員會工作要點
1、負責協調、指導所聯系的活動組制定并落實全年活動計劃。
2、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__新區基督教活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9月底前形成調研報告。
3、承辦區政協常委會“關于__新區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的視察活動。
4、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__新區創建“全國安全社區”情況開展專題視察活動,8月底前形成視察報告。
5、加強與政協委員的聯系與交流,走訪所負責指導、聯系的活動組的__協委員。
6、在教師節前夕,組織召開政協委員中教師委員座談會。
7、加強對所負責指導、聯系的各活動組 “雙優”評選工作的日??己恕?/p>
8、完成《社情民意》編寫任務,做好《政協簡報》的信息采集和提供。
辦公室工作要點
1、牽頭辦好《政協簡報》。認真做好區政協簡報內容的采編和印發工作,使廣大政協委員及時地掌握區政協工作動態,推動各委員活動組的工作。
2、做好《社情民意》專刊的牽頭和服務工作。按主席辦公會議的意見,《社情民意》繼續由各專委會輪流承辦,辦公室在負責做好編輯、印送工作的同時,完成編寫任務。
3、做好區政協信息反映工作,及時宣傳我區政協工作情況。
4、負責《__年鑒》(20__卷)“人民”的編撰上報。
5、完成“關于我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情況”的調研,于10月底前形成調研報告。
6、做好政協機關的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保證政協工作的協調、正常運行。
三、各委員活動組活動計劃
工業一組:
1、視察__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調研新區石化產業發展狀況。(3月)
2、參觀__跨海大橋工程建設現場、視察東芝__有限公司,了解外資
企業管理及發展情況。(5月)
3、視察金港集團,了解灣里街道經濟發展情況。(7月) 工業二組:
1、定期走訪本組委員企業,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召開座談會,形成全區中小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2、對新區重點項目進行視察,了解和掌握新區項目建設的發展現狀及進展情況。(4、8月)
3、赴外地對民營企業發展情況進行考察。(9月)
農業組:
1、視察凱富隆蘑菇生產基地、__迪輝農業生態園,了解新區現代農業發展狀況。(5月)
2、考察新區及周邊地區海洋牧場建設情況。(8月)
3、赴先進地區考察休閑農業、農業產業現代化建設情況。(9月)
科技組:
1、赴外地考察生態園林城區建設情況。(4月)
2、定期視察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情況。
3、對新區信息產業發展進行調研。(8月)
服務業一組:
1、赴外地考察旅游服務業發展情況。(2月)
2、視察新區旅游景區休閑旅游規劃建設情況。(6月)
3、視察新區現代服務業區發展情況。(10月)
服務業二組:
1、舉辦服務業相關知識培訓。(3月)
2、視察新區服務業先進典型企業。(5、7、9月)
3、考察服務業發達地區發展情況。(10月)
城建一組:
1、春節前走訪貧困戶,開展扶貧幫困活動。(1月)
2、視察金石灘規劃建設、杏樹漁港建設情況。(6月)
3、赴外地考察民營經濟發展和城市發展規劃。(9月)
城建二組:
1、對新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狀況進行視察(5月)
2、對新區房地產業和重點企業進行視察調研。(7月)
3、考察外地城市先進的城市建設管理經驗。(9月)
教育組:
1、視察__新區__楓葉學校、__模特藝術學校辦學情況。(4月)
2、赴先進地區考察學校管理的先進經驗。(8月)
3、調研__新區學校特色建設情況。(10月)
文化組:
1、視察__新區文化產業發展情況。(5月)
2、赴先進地區考察文化產業的國學保護情況。(7月)
3、調研__新區網吧經營管理情況。(10月)
醫藥衛生組:
1、赴外地考察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先進經驗。(5月)
2、視察__新區相關醫療機構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工作情況。(7月)
3、調研__新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現狀。(8月)
政法組:
1、赴外地學習考察綜合治理先進經驗。(4月)
2、視察__新區創建“全國安全社區”活動開展情況。(8月)
3、調研__新區部分街道中小企業對提供法律法規援助的需求情況。(9月)
機關群團組:
1、赴外地考察殘疾人事業建設情況。(4月)
2、“助殘日”前夕對新區殘疾人工作進行視察(5月)。
3、視察__新區園區與街道實施一體化管理工作情況。(8月)
4、調研__新區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及促進農民增收情況。(10月)
民族宗教組
1、赴外地考察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3月)
2、赴鞍山市考察宗教場所管理情況。(5月)
3、視察__新區宗教場所及活動情況。(6月)
4、調研__新區基督教活動情況。(9月)
派組
1、視察__新區金石國際運動中心區建設情況。(1月)
自區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召開后,我局高度重視,按照會議精神和要求召開班子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并成立了由局長郝建成同志任組長,各分管局長為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學習實踐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工作的組織和協調。
二、提高認識,注重學習
我局將學習貫穿在整個學習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局領導小組要求局班子成員、各黨支部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采用集中學習和自學的形式相結合,深入學習了相關精神、文件,提高思想認識。通過學習,全體黨員干部更加深入思考了科學發展觀,提高了認識水平,打好了思想基礎。同時還組織文化系統全體黨員進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知識考試,通過考試,全體黨員、領導干部職工更加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了做好學習實踐活動的信心和決心。
三、領導帶頭,發揮表率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局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帶頭統籌、帶頭組織、帶頭參與,帶動全體黨員、干部職工認真學習理論、制定整改方案、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等,有力地推進了各階段工作的順利實施,始終發揮“火車頭”的作用。如:帶頭結合個人工作實際,進行深入的自我檢查、深挖根源、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認真撰寫個人的調研分析報告;帶頭開展談心活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帶頭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帶動撰寫、修改分析報告,并結合個人黨風、黨紀、黨性情況談心得、寫體會;帶頭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到下屬單位調研和指導工作,帶頭探索破解阻礙文化事業發展的路徑、突出問題和體制障礙。局領導班子的帶頭作用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認識有了新提高,調研有了新突破,分析有了新進展,工作有了新加強。
四、積極投入,材料詳實
一是要求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對這次學習實踐活動予以高度重視,為他們征訂了相關學習書籍,做到人手一套,還配備筆記本,以便做好學習讀書筆記及相關資料的整理歸檔。二是要求結合本職工作,認真撰寫學習心得體會。三是及時組織學習有關文件精神,發放宣傳學習資料和學習實踐活動意見征求表到每位黨員手中,要求他們認真學習,確保學習的時間和質量,并結合工作實際提出意見或建議,從思想上進一步加深認識。
五、階段工作,落實到位
1、制定實施方案和各階段的工作意見。我局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加快文化工作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和目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并結合*文化工作的實際,制定了《常州市*區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意見》,使全局黨員、干部職工對如何搞好這次學習實踐活動及各個階段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認識,使他們更好地以高昂的政治熱情、良好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做好學習實踐活動的各項工作。
2、召開動員會。3月18日上午,我局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正式啟動學習實踐活動。之后,我局又分別召開多次轉段會議。在每次的轉段會議上,我們都認真及時學習,傳達區委的有關會議精神,確保了每個階段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
3、制定方案,開展調研。針對文化工作實際及當前影響和制約文化工作科學發展的問題,我局召開班子會議認真研究,要求抓調研求實效,精心安排部署,制定調研工作方案,確立調研的問題,把要調研的問題分解落實到科室和個人,形成了各科室和全體干部共同參與的格局。同時要求要在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上下功夫,在扎實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科學、實用的高質量調研報告,做到全面準確評價現狀,深入細致分析問題,科學可行解決問題。
4、開好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為開好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我們認真做好會前的準備工作。一是廣泛征求意見。廣泛征求意見是找準問題的關鍵。在這一環節中,我局充分發揚民主,堅持走群眾路線,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征求對我局領導班子集體及成員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等方面的意見。另外,我局還印制發放了征求意見表,分別向局機關及下屬單位的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征求意見。同時通過走訪等形式,廣泛征求對文化局領導班子和成員的意見。二是開展談心活動。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開展談心活動,在班子成員、黨員、干部職工之間開展“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面對面”的談心活動。在談心活動中,我局嚴格按照區委的要求,在班子成員之間、上下級之間開展談心活動,并要求在談心活動中要做到與人為善,坦誠相見,從而達到溝通思想,增進團結,找準問題,形成共識的目的,為開好民主生活會打好思想基礎。三是認真寫好個人調研報告,做好發言準備。局班子成員認真撰寫調研報告,并充分利用個人調研報告,按照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的用途,進行相應修改完善,為專題民主生活會做好發言準備。
5、撰寫局班子分析報告。按照區委的要求,我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第一階段形成的調研報告,綜合相關意見和建議,按照“認真查找問題,客觀看成績,重點推經驗,關鍵明方向”的原則,認真撰寫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的分析報告。同時認真學習領會各有關的文件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分析報告予以修改完善,更加具體地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
6、制定整改方案。我局針對在學習調研和分析檢查階段梳理提煉出來的突出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整改內容、目標、措施、時限、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六明確”。整改方案制定后,將整改方案在一定范圍內公布,讓群眾了解改什么、如何改、什么時候改、解決了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標,聽取群眾意見,并認真接納群眾意見,不斷調整完善。
7、完善文化工作科學發展的思路和有關制度。我局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緊密聯系文化工作實際,充分發揚民主,充分吸收民智,經局班子集體討論研究,進一步完善文化工作科學發展的工作思路。同時,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我局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針對突出問題,從制度上查找原因和漏洞,把解決問題和建章立制結合起來,結合實際,總結好的做法,提煉好的經驗,把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建立切實可行的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8、搞好群眾滿意度測評。在學習實踐活動基本告一段落時組織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是貫徹群眾路線、吸收群眾全程參與學習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措施。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的目的是真實了解民意,客觀、全面掌握活動開展情況,實事求是評價活動的成效,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足,確保活動取得實效。文化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向政府各部門、文化系統各單位和文化市場部分經營戶發放了學習實踐活動群眾滿意度測評表。經測評,參加測評人員對我局學習實踐活動均表示滿意,滿意率為99%。
六、學踐結合,解決問題
1、以民生幸福為己任,精心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按照“水上舞臺周周演、流動舞臺村村演、傳統舞臺定時演、節慶舞臺高端演”的思路,在全區范圍內精心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
今年,周末文藝匯演的場次增加到了40場,且常州市各轄市區都以我區為范本開展周末文藝演出,作為文化周末的創始者,區文化局一如既往地全力投入,與區委宣傳部一起,聯合區婦聯、殘聯、雪堰鎮、鄒區鎮、新城房產等為城區群眾奉上了多場精彩的演出。截止目前,周末文藝匯演已演出20多場,觀眾達10萬多人次,品牌效應不斷擴大。
“先進文化進百村”活動是今年新推出的文化惠民舉措。區政府斥資近百萬元,購置了一臺文化部定點生產的現代化流動舞臺車,配備給我局作為送綜藝下鄉之用,并將這一活動列入*區2009年30項為民辦實事之一。我局與中國百興集團以政企合作的形式成立*百興藝術團,專門負責全年200場下鄉演出。活動自2月9日開始以來,已分赴湖塘、牛塘、湟里、遙觀、橫山橋、鄭陸、橫林、嘉澤、大學城等地為老百姓奉上了110多場精彩的綜藝演出,受到了廣大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受益群眾達30多萬人次。錫劇團的送戲200場下鄉活動已在雪堰、橫山橋等地獻演110多場,觀眾達30多萬人次。按目前進度,這兩項活動均能保證在年內完成巡演200場的既定任務。
2、以城鄉共建為策略,全面推動文化陣地建設。在城區陣地建設方面,今年1月1日起,區圖書館、博物館和名人館正式免費對社會開放,我們堅持“免費不減服務質量,不減服務項目”的原則,全力做好此項工作。開放后,三館人流量均大幅度增加,特別是區博物館,參觀人數最高時達每天萬人次以上,收獲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堅持不減服務質量和項目的基礎上,區圖書館和博物館還通過挖掘陣地潛力,不斷創新思路,拓展內涵。區圖書館依托館內報告廳的硬件優勢,推出“陽湖大講堂”這一全新的惠民舉措,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前來講課,并免費向群眾開放,同時還投入大量資金,在區圖書館內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全區各鎮村均建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為基層群眾創造學習便利。區博物館精心研發了一批高品位旅游紀念品,探索利用免費開放后的客流優勢創造經濟收益。
在農村陣地建設方面,我局圍繞“農家書屋”建設,做了大量認真細致的工作。今年,“農家書屋”建設也被列入我區3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要求實現各行政村“農家書屋”全覆蓋。我局專門組建班子,在深入開展調研的基礎上,積極向上爭取專項經費,并與區級機關工委聯合開展“愛心系民生、書香進農村”圖書捐贈活動,到目前為止全區共捐贈圖書18000余冊。此外,我們還召開了全區推進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工作會議,全方位推進此項建設,以確保在年內完成全覆蓋的任務。
3、以藝術之鄉為感召,積極實施藝術精品生產。今年,我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攝影之鄉)”,對我區攝影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在此榮譽的感召下,文化系統創作人員振奮精神、潛心創作,目前包括書畫、攝影、小戲、小品、歌曲、舞蹈等各門類作品正在緊張創作中,有十多部作品即將參加常州市第九屆小戲、小品、曲藝大賽,力爭取得優異成績。此外,為帶領、組織全區文學、戲劇作者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區文學藝術研究室、劇目工作室特聘了19名特約創作員和2名創作顧問,有效的整合了我區文學創作力量。
4、以文企合作為鍥點,著力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我局將文企合作作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切入點,全力推進此項工作。在新年伊始之際,就召開了“文企合作、共謀發展”新春懇談會,邀請我區及常州市部分文化、企業界的知名人士前來共商*文化和企業合作發展大計。會上各位藝術家與企業家紛紛踴躍發言,就*文化事業的發展與文化產業的推進發表各自的真知灼見,并達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此外,我局還鼓勵和引導民資投入文化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淹城文化街區的招商工作。會同淹管委、太湖灣數字狂歡谷、新天地不夜城等部門積極主動向省市申報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
在文化市場管理方面,我局大力加強對網吧、娛樂場所、音像市場、印刷市場和書刊市場的管理。截止6月底,共組織開展網吧專項治理、音像市場專項整治、出版物市場等執法行動58次,出動執法人員293人次,檢查經營單位860家次,查處網吧違法接納未成年人11家,收繳盜版、音像制品3.8萬張,盜版圖書3760冊,取締無證游戲機室75家,收繳涉賭電路板150塊,進一步凈化了市場。
5、以非遺保護為抓手,大力加強文保工作力度。今年,我局在非遺普查和申報工作上取得階段性成果。在省文化廳組織開展的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評審工作中,經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專家初評和評審委員會審議,我區申報的“陽湖拳”、“常州掐絲琺瑯畫”、“常州象牙淺刻”和“橫山橋百葉制作技藝”四個項目入選了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實現零的突破。在全區范圍內征集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2116條,其中有效線索1881條,并高質量編纂我區非遺項目匯編,極大地豐富了我區非遺資料儲量。
在文物保護方面,我局編纂了《闔閭城遺址總體保護規劃設想》、《寺墩遺址總體保護規劃設想》等材料。并計劃對境內的三大春秋遺址(淹城遺址、闔閭城遺址、胥城遺址)進行“捆綁”,聯合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今年,我們還專門召開了“紀念季子誕辰2585年暨延陵季子、地方文獻研究會成立大會”,以保護、傳承*地方特色文化遺產。
同時,在整個調研過程中,調研組獲得了一次“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現實教育,深刻感受到當代中國現實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和重大變化,感受到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正全面提升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質,感受到科技對文化發展的創新驅動正從選擇性介入走向深度融合,感受到文化科技創新正在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等領域帶來強大創新驅動效應,以及深刻感受到整個社會正以一種高度文化自覺姿態致力于文化科技驅動文化創新的探索實踐。調研組在深入調研、反復討論、精心修改的基礎上,形成了本篇相對成熟和完整的調研報告,并作為專項調研課題的最終成果形式推出。
本刊編輯部刊發本篇調研報告,目的在于讓我們更多地了解當前國家文化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深刻把握文化科技發展與文化創新驅動力關系的時代脈博,增強我們對于文化科技驅動區域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作用和價值認同,同時也是對學界特別是藝術理論建設中亟需的現實把握和深層積累,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以及進一步推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應有的力量。
按語:文化科技創新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創新驅動發展中占有核心地位。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精神,全面落實、文化部大調研專項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組成了以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董偉教授為組長,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長于平教授等5人為成員的“文化科技對文化創新驅動力”調研組。調研組深入基層一線,尋找好經驗、好做法,了解真問題、難問題,真誠傾聽人民群眾和廣大基層文化工作者對當前文化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圍繞文化科技對文化創新的驅動力這一前沿性議題,詢政于實,問計于民,以期推動理論和實踐層面的進一步突破,為打造文化建設升級版積累第一手決策資料。調研組從文化科技發展的創新主體、創新動力、創新能力、創新環境幾大關鍵環節出發,主要調研了我國東部代表性地區江蘇省、中部代表性地區河南省和東北代表性地區遼寧省的區域文化創新驅動發展的總體情況,包括文化創新驅動發展的基本現狀與特點、主要做法與經驗、存在的不足與問題、發展思路與愿景、政策需求等方面的情況。經過本次深入調研,調研組認為,一是要建議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廣泛開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知識普及,增強全社會對文化科技驅動文化創新的價值認同感,動員更多的媒體和專家就文化科技驅動文化創新的發展趨勢、基本規律和探索實踐等進行全方位討論,營造文化科技融合與文化創新的社會氛圍,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凝聚智慧,形成合力,以理論先導推進文化自覺,以文化自覺引領文化創新。二是要建議強化制度設計,尤其要強化頂層制度設計,創新體制,完善機制,將文化科技融合及其對文化創新的有效驅動,提升到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層面給予制度安排。三是要建議盡快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激勵人才,撬動項目,引導更多文化科技企業實現研發升級,促進文化科技融合可持續穩步推進。四是要建議著力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平臺,彰顯“文化發展”的本質要求,破解文化與科技“兩張皮”難題,著力形成文化科技融合戰略優勢。五是要建議將已經實施的各類文化科技融合項目做大做強,增加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強化支持有效性。要進一步加強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聯合會商制度,形成行政合力,由文化部門與財政部門共同主導。要較大幅度提高“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的資金規模與項目支持力度,按照適當的年度遞增比例,力爭到“十二五”時期末不低于1億元的年投入規模,使相關國家工程能名符其實地真正發揮引導調節功能。
同時,在整個調研過程中,調研組獲得了一次“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現實教育,深刻感受到當代中國現實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和重大變化,感受到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正全面提升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質,感受到科技對文化發展的創新驅動正從選擇性介入走向深度融合,感受到文化科技創新正在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等領域帶來強大創新驅動效應,以及深刻感受到整個社會正以一種高度文化自覺姿態致力于文化科技驅動文化創新的探索實踐。調研組在深入調研、反復討論、精心修改的基礎上,形成了本篇相對成熟和完整的調研報告,并作為專項調研課題的最終成果形式推出。
第四,繼續推進權力陽光運行建設。一是督察所有行政執法事項無條件上網運行,杜絕雙軌運行現象。截止6月底,上網辦理169件。二是加強對所有辦件流程的科學性、合理性審查,針對行政執法自由裁量、辦理結果外網查詢等功能需求,不斷加工完善。三是加強對行政執法網上操作流程全程監控、監督。五是加強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做好便民服務。 9年4月23日),已由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施行。二是根據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開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關政策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寧政辦發〔2009〕66號)的要求,完成了《**市文化產業發展政策評估報告》的課題研究和課題報告的撰寫、報送工作。三是組織開展了全市文化系統文化理論創新工作,《**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若干政策研究報告》榮獲省文化廳2008年度文化理論創新工程一等獎,《2007年**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度報告》榮獲省文化廳2008年度文化理論創新工程三等獎。四是對江寧區錫劇團、浦口區揚劇團進行調研,形成了《**市區縣國有專業藝術院團發展現狀調研報告》。初步完成了《**歷史文化名城法制保護對策研究報告》。五是受文化部市場司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的委托,組織我市參加了“中國文化市場三十年”網上征文活動,截至6月30日,報送和發表征文43篇。文化部文化市場司“中國文化市場三十年”網站開設了“**征文專欄”。這些征文從多角度、多視野反映了**市文化市場三十年的發展歷程。六是完成了對《2008年**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度報告》的修改,該報告被收入《中國創意產業報告(2009)》一書,已于今年4月出版發行。完成了對《2008年**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報告》的修改,并被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文化藍皮書—公共服務》一書,該書2009年8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
第六,努力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協調發展。根據市委宣傳部的要求,參加研究了組織**文化產業考察團到臺灣考察、招商工作;與**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共同研究了**文化產業考察團創意產業協會分團組團工作;修改、審核、報送了協會起草的《**文化產業考察團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分團方案(草案)》。根據棲霞區委宣傳部的請求,協助、配合棲霞區政府組織2009首屆中國“龍潭杯”金箔金線應用創意設計大賽活動。向**鐘山創意產業園管理委員會(**鐘山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dtz載德梁行房地產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介紹了我市創意產業相關政策。應棲霞區政府的邀請,實地考察了**鐘山創意產業園,并就該園區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議。對**垠坤投資實業有限公司宣告西祠街區網絡實體店經營失敗,園區轉型為青年創業園,提出了意見。
二、2009年下半年的主要任務
第一,認真組織實施《**市游藝娛樂經營場所2009-2011年總量與布局規劃方案》和“網吧發展計劃”。繼續保持取締無證游藝娛樂經營場所和“黑網吧”的高壓態勢,在反復查處、堅決取締中建立較好的市場經營秩序。突出抓好全市網吧監管系統建設,按照全國一個標準,全省一個軟件的原則,將安裝和反卸載作為長期的工作目標。實行區域責任制,做好文化聚集場所易燃裝修材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檢查全市文化行政機關對《2009年**市文化(文物)系統普法、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設工作要點》和《2009年**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學法安排》的執行情況。加強對本機關和各區縣文化局制定的涉法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加強對本機關和各區縣文化局文化行政執法的法律監督。認真做好行政許可聽證、行政處罰聽證、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工作和規范性文件登記備案審查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報備工作。
第三,繼續開展“五五”普法宣傳,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以江寧區文化局、建鄴區文化局、溧水縣文化局行政執法案卷規范化建設示范單位為重點,2009年10-11月開展對各區縣文化局和機關行政執法處室行政執法案卷的評查工作。
第四,進一步做好對各區縣文化局和機關各處室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涉法問題的研究和答復,特別是對其帶有普遍性傾向性的涉法問題進行調研,提出解決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民俗文化品牌產業傳播
民俗文化是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獨特審美的文化符號。民俗文化資源就是與之相關的可利用的各種資源,以及對民俗文化的一種類別數量的統稱。在現代信息化的今天,可通過文化經營,在流通、傳承、積累和提升中實現其經濟價值。素有“天下之中”的駐馬店市,文化底蘊厚重,擁有中國四大傳奇中的兩大傳奇,梁山伯與祝英臺、董永與七仙女的愛情故事均發源于此。傳說中的開天地和伏羲畫卦之地也可以在這里找到遺跡。從漢代流傳至今的重陽登高、尊老敬賢之俗,在上蔡延續至今。雖然駐馬店擁有如此多的民俗文化資源,但開發與發展卻令人堪憂。
一、駐馬店民俗文化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
駐馬店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但卻面臨諸多問題。民俗文化缺少全面、科學、系統的發展規劃,而且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對國家扶持的依賴心理強,缺少開拓創新意識;對民俗文化發展的市場化運作問題研究不夠、方向不明確;民俗文化產業缺少有效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已有民俗文化產業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包裝不夠精美、缺乏品牌宣傳等等①,這些都是駐馬店民俗文化發展所面臨的瓶頸。
1、認識不足,導致開發存在誤區
駐馬店民俗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性讓其具有天生的產業優勢,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這無疑有最具資本活力的潛質。但是如果僅僅是讓這一資源止于生活化的展示,而不加以整合和開發,這種優勢也會慢慢消失殆盡,而且極容易被別人利用,甚至屬于原產地的民俗也會被別的區域爭取走。例如,駐馬店的泌陽有一座山,民間自古流傳“之鄉”之美譽,也是關于神話的發祥地,圍繞而衍生的故事也不勝枚舉,最原生態的是存在磨、墓、村、井、百神廟等,與神話有關的村名、地名及遺跡;從歷史角度看,從唐代開始,泌陽就有祭祀的歷史富,流傳至今年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從這兩個角度講,泌陽占據了文化的天時地利,但是,“中國之鄉”的稱號卻被相鄰的桐柏縣搶先爭去,無緣“中國之鄉”。這一個案例顯示出民俗文化資源“產地權”的重要性。
對待民俗文化開發和保護上存在的另一誤區為“涸澤而漁”,這是一種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效果的市場行為,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既是對民俗文化的踐踏,也是文化開發的鼠目寸光。比如,文物古跡的“新包裝”,改頭換面本末倒置,失去了古跡文物的原貌;民間的舞蹈、曲藝、風俗習慣被簡單化,庸俗化、原汁原味的東西越來越少,導致失去了原有的神韻。駐馬店的西平縣合水鎮在歷史上原本是一個有許多廟宇的小鎮,譬如關公廟、火神廟、添喜廟、二郎神廟等等,而且口頭上還流傳著“橋上橋,廟上廟,石二連坑鐵瓦廟,還有二柏架葡萄,還有一棵椿包棗。”這些生活化的民謠展示了當年的景象,但觀念的缺少扭曲和市場的沖擊導致古跡的不復存在。
2、觀念滯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
目前駐馬店民俗文化產業缺乏管理創新意識,管理模式落后。駐馬店市現行的文化管理體制基本上還是沿襲計劃經濟的管理體制,對文化建設采取單一管理模式,由政府包攬,一切按照計劃進行,致使文化發展缺乏活力和競爭力,很大程度還停留在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階段,沒有培育出能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的民俗文化產業和品牌,這與駐馬店市的民俗文化資源優勢是不相適應的。
在管理機制中,融資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駐馬店大部分民俗文化產業資金不足、規模較小。開發投資主要來源于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和機制,資金不足仍是駐馬店民俗文化發展的瓶頸。所以有必要建立以國有資本為主導的投資主體,引入多渠道民營資本投資方式、投資機制,從而建立市場化的新型民俗文化投融資體制,為駐馬店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鋪平道路。
3、忽視市場,無有強勢品牌突破口
駐馬店民俗文化發展缺乏市場創新意識,現有民俗文化產業產品附加值低、民俗文化產品大部分為初級文化產品,既無高技術含量又沒有把文化內涵做深,而且宣傳包裝過于簡單,甚至沒有包裝。更沒有品牌和大型龍頭企業的帶動。在駐馬店民俗文化中,樹立品牌,確定民俗文化產業重點,是關鍵一步。駐馬店市的一級民俗文化品牌可以包括:“梁祝文化”、“文化”、“嫘祖文化”、“重陽文化”;而分析利弊,著力培育哪一個品牌應作為突破口是重中之重。其次二級民俗文化品牌可以包括:上蔡的“蔡國文化”、汝南的“南海禪寺宗教文化”、平輿的“車輿文化”、西平的“冶鐵鑄劍文化”、作為后續開發重點,二級品牌形成替補,這樣就形成一個“梯隊”式的開發模式,無疑能夠培植出強勢的駐馬店民俗文化品牌。
二、品牌塑造是駐馬店民俗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品牌學研究理論認為:“品牌能夠制造果樹效應、光環效應,強勢品牌能夠產生巨大良性的推動作用,使得相關產品、行業的發展得到強有力的支持,迅速脫穎而出,獨占鰲頭。”②
1、學術奠基,注重品牌理論研究
民俗文化要取得長足發展,一定程度需要理論的研究支撐,依托學會平臺,定期堅持學術研討活動開展,是活躍宣傳一種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做一是有利于把繁雜的民俗文化進行清晰梳理;二是能夠就一些學術問題進行攻關,同時反過來可以出一批學術成果;三是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同仁進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團體;四是能夠為駐馬店民俗文化培養人才,有了人才方能興業。
在理論基礎工作中,需要注意一點的是不能為理論而理論,田野調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把民俗文化的內核進行發掘,并進行系統的整理,從而提煉出駐馬店民俗文化獨有創意點,在駐馬店九縣一區的廣袤土地上的實際考察是發展駐馬店民俗文化的基礎。田野考察除了借助民俗文化團體,另一方面就是聯合高校,共同進行理論工作的建設,當前,民俗研究趕上了國家大力發展繁榮文化的大好時機,打好民俗文化理論基礎,多發表出版論文專著,再讓民俗文化成為駐馬店新的經濟增長點。
2、分析市場,做好品牌長遠規劃
品牌戰略是駐馬店民俗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但磨刀不誤砍柴工,必須對當前的駐馬店民俗文化資源和市場進行系統調研與總結,并分析其市場潛力,然后進行分類培植,重點發展。
首先是分析品牌戰略下的市場架構問題。第一是市場需求要素分析,精確分析市場需求,找出市場中名俗文化的分類與特色,并確定其差異,然后根據一手資料制定相應的品牌戰略,差異化、區別化一定程度上是形成品牌的基礎。第二是供給要素。主要包括民俗文化內容和產品上,需要什么樣的供給和如何開發供給是關鍵所在。第三是產業鏈要素?!懊袼孜幕a業價值鏈應該分為六塊,包括資源、創作、生產、包裝集成、流通、展示。產業鏈縱向不斷延伸鏈條,產業鏈不斷拉長、細分和開放,加入一些新的市場主體和價值創造者;橫向不斷深化分工和擴展協作伙伴,穩固和提升每一個環節的價值形成能力,逐漸催生出更加相互依賴、緊密協作的價值網絡?!雹?/p>
其次做好受眾的基本分析,然后對這些人群進行相應的定位。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特性,具有豐富、通俗、稚拙、民族、地域等特點,它是在消費一種自然、淳樸、單純、原始的東西,與現代文明有明顯區別,所以必須確定好這類人群的職業、年齡、人群、生活習慣等,這也是我們制定品牌戰略的重要元素。
第三做好成本的核算問題。民俗文化的消費在整個市場經濟中的地位,以目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來看,應該是屬于可消費可不消費的地位,它不同于人們的衣食住行,一定程度上是生活的消遣和愛好,但是品牌戰略又需要把民俗文化打造成高端,這就形成一對矛盾,這就是以雅俗共賞下端生產模式為主還是以高端的禮品上游消費為主,這其中的尺度和抉擇關系到成本的核算,而成本一定程度上關系到民俗文化的市場之路的存活。例如,河南西平的“棠溪寶劍”,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劍之一,與龍泉、干將莫邪齊名,但是現在只能是平淡經營,更無一定的國際品牌,這一悠久的民俗工藝在現代社會處于尷尬境地(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比對日本的武士刀的制作與品牌推廣),從通俗與高雅角度講,應該把“棠溪寶劍”定位高雅之列,以高成本打造。有高就有低,高低兼顧,協調發展,只有把這兩者平衡好才能創造出具有生態性的民俗文化品牌。
3、圍繞品牌,做足民俗文化的品牌營銷工作
文化的營銷傳播需要有自身的識別體系,這既是品牌的要求也是民俗文化區別于其它的特性,一方面把民俗文化從大文化中剝離出來,形成原生態的還原,使得每一種民俗文化都能夠變得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民俗文化傳播的共性特征,就是民俗文化產品的包裝、宣傳策略、展示等。在視覺傳播中,由于文化市場上的商品非常豐富,個性突出的視覺識別才能引起受眾的關注,也就是所謂的建立良好的CI識別系統。
其次是整合性營銷傳播體系的建立。第一,媒體的優勢組合,宣傳旗幟做好。在宣傳中確立自身民俗文化的“符號”特征,以“符號”(標志)為基礎,運用平面傳媒、影視媒體、故事軟文等廣泛傳播,等區域知名度上升之后,向周邊地區輻射,然后走向全國。第二,學術公關宣傳。品牌的塑造除了基本的媒介宣傳,還應注重學術的傳播,所以說民俗文化資源可以通過組織豐富的文化節、展銷會、研討會等,有效傳播本地民俗文化資源。第三,與時俱進,注重互聯網新媒體的傳播。網站建設是打開文化門窗的開始,建立“天中民俗文化網”勢在必行,再如大數據時代傳播,微信、微博營銷等等,都應該加以利用,因網制宜,為品牌戰略做好鋪墊。
4、管理取勝,品牌管理的實施
第一是要品牌管理運營與品牌保護促進,用一種前沿的觀點,明確未來文化發展的陣地與市場是未來經濟的重要領域,所以要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高素質的管理人才,能夠把握民俗文化品牌管理的基本特性,在知識產權、品牌運作、市場應對等各方面做到民俗文化原生態、品牌化導向。
第二是從大產業鏈角度進行民俗文化資源整合力度。民俗文化品牌需要有一條產業鏈的建設和支持。一般來說傳承發掘、注入創意、形成產品、鍛造品牌是一個系統生態鏈的基本過程,然而環環相扣是我們必須做到的。
第三是品牌原生態維護。要讓民俗文化原生態發展,而且有一個品牌文化的支撐,這需要長久的品牌質量管理。對于地方來說,民俗文化品牌不僅是企業的形象,更是一個區域,一方人民的精神寄托和自豪感的展現,只有持續不斷地維護一個品牌,才能讓這個品牌走得更長遠。
最后,駐馬店雖然有豐富民俗文化資源,然而從產業角度和品牌角度來看,與其它省市相比還是比較薄弱,面對當前激烈的地域文化競爭(從央視的省市地域廣告可見一斑),系統的、有步驟的品牌戰略是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雖然打造一個有知名度的、有生機的民俗文化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循此思路駐馬店必將成為河南民俗文化品牌的重鎮。
注釋:
①駐馬店市人大常委會文化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組.關于駐馬店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N].駐馬店日報,2008-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