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8: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生支援農村衛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您提出的關于“如何破解農村農民看病難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市農村衛生工作和農民健康問題的關心和重視。
農村衛生工作歷來是衛生工作的重點,也是衛生工作的難點。近年來,我市通過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巡回醫療制度,廣泛開展萬名醫師下基層和城鄉對口支援活動,實施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鼓勵醫學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等措施,努力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機構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其醫療服務能力,穩定和加強農村衛生人員隊伍,使農民群眾看病難、看不起病的問題有了很大緩解,健康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由于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農村衛生基礎薄弱,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服務能力不強,農村工作條件差和收入不高等客觀原因,農村醫療機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與大中城市形成了強烈反差。農村衛生人才流失嚴重,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瓶頸。
您的提案客觀反映了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和衛生人才隊伍的現狀,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這些已引起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正在采取措施逐步予以解決。目前,我們已采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農村衛生隊伍建設方面:一是繼續落實好國家對農村衛生人員有關職稱晉升、工資等級等優惠政策,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和分配制度,加強醫學繼續教育和進修培訓,穩定現有衛生人員隊伍;二是采取保障就業措施。為愿到基層工作的高等醫學院校學生提供學費、生活費補助,落實事業單位編制,財政保障其工資待遇,吸引高學歷醫學生到農村工作;三是開展醫學生招聘和在崗人員培訓工作。已為基層招錄醫學大專院校畢業生310人,簽訂本科定向委培協議103份,培訓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912人次,培訓鄉村醫生12962人次。
對口支援基層醫院方面:在繼續做好城市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的基礎上,深入開展了“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每年選派160余名城市二級以上醫院的醫務人員到鄉鎮衛生院開展技術幫帶工作,已累計開展了5年,共選派醫師900余名。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意見》和全市農村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做好我縣農村衛生工作,提高農民群眾健康保障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黨的衛生工作方針,以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為基礎,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為重點,以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為關鍵,以保障全縣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根本,堅持政府主導,市場調節,科學規劃,分類指導,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全面提高農村衛生服務能力和農民醫療保障水平。
(二)工作目標。努力實現以下目標:1、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力爭每個鄉鎮有1所政府舉辦的規范化衛生院、每個建制村有1所規范化衛生室。2、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3、建立一支具有較高專業技術素質的農村衛生人才隊伍,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30%以上達到??埔陨蠈W歷,其余衛生技術人員(包括鄉村醫生)全部具備中專學歷,鄉村醫療衛生人員100%具有執業資格。4、建立健全農村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扎實做好各項衛生防病工作,以鄉鎮為單位的國家計劃免疫規劃“五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80%以上,農村兒童和孕產婦保健覆蓋率達到80%以上,農村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38/10萬以內,嬰兒死亡率控制在24‰以內。5、農村衛生和農民健康的主要指標達到全省中等偏上水平。
二、加快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三)強化農村衛生服務網絡整體功能。建立健全以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中心、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承擔農村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基層轉診、急救以及基層衛生人員的培訓及業務指導職責;鄉鎮衛生院負責提供預防、康復、保健、健康教育、基本醫療、中醫、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綜合服務,承擔轄區內公共衛生管理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任務,負責村衛生室的技術指導和鄉村醫生的培訓等;村衛生室主要承擔傳染病疫情報告、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見病、多發病的一般診治、轉診服務以及一般康復等工作。積極開展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縱向業務合作。
(四)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平臺建設。完成縣人民醫院銀塘新區整體搬遷任務。切實改善鄉村衛生服務條件,5年內建設22所規范化鄉鎮衛生院、115個規范化村衛生室。鼓勵和扶持社會和個人舉辦農村衛生機構,統籌納入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五)發揮中醫藥在農村衛生中作用。篩選推廣適宜農村使用的中醫藥療法和防治技術,提升服務能力。加強縣中醫院建設,爭取達到“二甲”中醫院,重點加強鄉鎮衛生院中醫科、中藥房和村衛生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培訓鄉鎮衛生院中醫臨床技術骨干,公開招考中醫藥院校畢業生,開展鄉村醫生中醫適宜技術培訓。采取提高報銷比例、降低起付線等辦法,鼓勵開展和選擇中醫藥服務項目。
三、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
(六)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康持續發展。提高參合率,力爭達到95%以上。建立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強化人員培訓。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在保證基金不透支情況下,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水平,擴大受益面。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嚴格控制醫藥費用,為農民提供安全、高效、價廉、方便的醫療衛生服務。
(七)實施農村醫療救助制度。資助農村五保戶、低保戶等生活困難群體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由縣民政部門代其繳納個人應負擔的全部參合資金。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五保戶,實行零起付線;對因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大病患者,在按規定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后,再給予一次性定額醫療救助。對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艾滋病病人的生活救助,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實施十二項民生工程配套文件的通知》(皖政發[2007]10號)的規定,實行醫療費用或生活費用部分救助。
四、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八)切實提高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素質。實行農村在崗衛生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全面普及農村在崗衛生技術人員中專學歷教育,鼓勵已取得執業資格的農村在崗衛生人員按照專業對口原則參加各類高等醫學教育學習。大力組織實施中央財政補助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輪訓鄉村衛生機構技術人員。選派衛生院臨床技術骨干赴省、市、縣級醫院進修,為每所鄉鎮衛生院培養內兒科、產科、普外科業務技術骨干。每年按規定程序向社會公開招考一定數量大專以上的畢業生,充實到基層醫療衛生單位。
(九)建立農村衛生工作對口支援的長效機制。組織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支援鄉鎮衛生院??h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對口支援工作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年度目標考評的重要依據之一。嚴格執行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在晉升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之前到鄉鎮衛生院定期服務的制度。從2008年起,從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每年選派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務的人員到鄉鎮衛生院掛職,每個周期一年。掛職期間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由派出單位解決,縣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對掛職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的技術人員,在生活保障方面予以優先照顧,形成吸引人才到農村服務的長效機制。
五、強化農村公共衛生工作
(十)加強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建立健全鄉鎮防保站(與鄉鎮衛生院合署辦公),加強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報告和管理,突出抓好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結合愛國衛生、改水改廁等工作,切實做好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
(十一)加強農村婦幼保健工作。完善農村婦幼保健網絡,加強鄉鎮衛生院產、兒科建設和人員培訓。鞏固“愛嬰衛生院”成果,認真實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做好孕產婦系統保健和兒童系統保健管理工作,不斷提高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
(十二)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深入開展農村愛國衛生運動,采取多種形式普及疾病預防和衛生保健知識,引導和幫助農民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完善農村衛生機構管理體制
(十三)完善縣管體制,深化鄉鎮衛生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逐步推行鄉鎮衛生院院長公開招聘制度,實行院長負責制、任期目標責任制和離任審計制。推行職工全員聘用制,因事設崗,公開競崗,合同管理;切實分流、清退衛生技術崗位上不具備相應執業資格的人員,嚴禁非衛生技術人員進入衛生技術崗位;改革內部分配制度,體現服務技能和勞動價值,并向技術骨干和重要崗位傾斜??h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的監管,提高診療質量,規范收費行為。
(十四)全面推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業務、藥品、財務及人員等實行統一管理,加強對鄉村醫生的培訓指導。村衛生室要按照規范化的要求進行建設,由村委會無償提供用地,鄉鎮衛生院統一建設和管理。村衛生室執業人員從取得鄉村醫生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者中公開選聘,每個建制村公開選聘一名從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人員。實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的村衛生室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到2010年,全縣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覆蓋率達80%以上。
七、依法加強農村衛生監督管理
(十五)加強農村衛生監督。縣衛生行政部門要依法加強對鄉鎮衛生院依法執業的監督檢查,嚴格農村衛生機構、從業人員、衛生技術準入監管。進一步完善鄉鎮助理衛生監督員制度。切實做好農村食品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健康相關產品、醫療服務市場等衛生綜合執法監督,嚴厲打擊和取締非法行醫、無證生產經營等危害公共衛生的行為。依法嚴厲打擊擾亂醫療機構秩序、尋釁滋事等違法行為,維護醫療機構的正常診療秩序。
(十六)加強農村藥品監管。深入推進農村藥品監督網和供應網建設,建立和完善適合農村實際的藥品監督體系和供應體系,嚴厲打擊向農村銷售假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鼓勵藥品批發企業、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向鄉村衛生機構集中配送藥品。加大對農村藥品、醫療器械市場的監督管理,進一步降低農村藥品價格。
八、加大農村衛生的投入力度
(十七)完善農村衛生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對開展免疫預防接種、血吸蟲病防治、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和控制處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所需經費予以保障。實行對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定編,逐步提高鄉鎮衛生院編制內在職人員工資的財政差額補助標準;實施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從2008年起,對承擔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鄉村醫生(每建制村1人)每人每月補助100元,所需經費按省和縣5:5的比例,分別由省級財政和縣財政列支,縣財政列支納入財政預算。
關鍵詞:競爭;鄉村醫生;分稅制
基金項目:國家課題“農村衛生適宜技術及產品研究應用”(合同編號:2007BAI07A08)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
鄉村醫生的前身叫“赤腳醫生”,曾經在五十、六十年代的農村衛生醫療保健工作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他們和縣鄉村三級衛生網、“合作醫療制度”并稱為我國農村衛生的“三大法寶”。然而,隨著集體經濟的解體,赤腳醫生隊伍也逐漸消失,農村衛生醫療保健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威脅。1985年2月衛生部決定停用“赤腳醫生”這個名稱并對這一群體進行考核,凡通過考核并已達到相當于醫士水平的,稱為鄉村醫生;而達不到醫士水平的,改稱為衛生員。盡管政府對農村衛生工作的發展相當重視并大力推進,但仍面臨衛生資源分布不均、醫生整體業務水平偏低等諸多問題。因此,單獨研究重慶市鄉村醫生發展狀況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重慶市鄉村醫生隊伍所面臨的困境
(一)鄉村醫生收入不均衡,且普遍偏低,缺乏社會保障。根據我們對重慶市三個欠發達地區的調查顯示,68%的村醫收入在1,000元以下,21%的村醫收入在1,000~2,000元之間,也有11%的村醫收入在2,000元以上。村醫的收入主要來源于醫療服務。67%的村醫沒有補貼,僅有32%的村醫得到了政府給予的50元長期補貼。同時,在對村醫的社會保障調查中發現,90%的村醫沒有社會保障,這也是他們最為擔心的事情。
(二)鄉村醫生工作條件差,醫療設備簡陋。據調查顯示,只有不到20%的村醫是在村委專門的修置的衛生室里工作,大部分都是自己家里專門設置的房間和租用的房間。地方政府和村委會對村衛生室及鄉村醫生的支持十分有限,大部分鄉村醫生需要自己解決村衛生室的業務用房問題。村衛生室的用房條件、房間配置、通風采光、清潔衛生等條件很難得到滿足。
除此之外,三個被調查縣絕大多數的村醫擁有的儀器設備在1,000元以下,設備較簡陋,再加之行醫技能不高,導致村醫難以應對復雜的病癥。
(三)鄉村醫生學歷低,以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證書方式行醫的醫生匱乏。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鄉村醫生管理條例》建立了鄉村醫生準入機制。條例規定,自《條例》公布之日起,進入村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不具備這一條件的地區,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允許具有中等醫學專業學歷的人員,或者經培訓達到中等醫學專業水平的其他人員申請職業注冊,進入村醫療衛生機構注冊。樣本縣數據顯示,僅有7%的村醫考取了全國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但同時仍有9%的村醫未取得縣衛生局頒發的行醫資格證書。同時,被調查的村醫大多數為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文化程度不高,接收新理論、新技術的能力不強。
(四)鄉村醫生在行使預防保健等工作職能時流于形式,造成資源浪費現象。被調查樣本縣的農村衛生服務主要是由私營診所提供,鄉鎮衛生院對村級衛生室無實質性的預防、保健工作的指導,僅是以會帶訓,宣讀文件的方式進行防保工作的宣傳與開展。而村醫也僅做發放糖丸、監督結核病人吃藥等工作。
二、鄉村醫生所面臨困境原因分析
(一)現行“分稅制”體制讓政府喪失了農村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基金?!胺侄愔啤睂嵸|上調整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明確了本級財政只負責本級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這樣,縣鄉財政承擔了70%的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投入職責,中央財政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投入相對減輕。眾所周知,重慶市屬于欠發達地區,縣級財政大多需要上級部門的撥付,一個連自身都難以保證的財政哪里有能力支撐農村醫療衛生保健工作。因此就表現為:政府無力支付給鄉村醫生報酬、地方政府無力開辦完全公益的村級衛生室,并且無力為其配備良好的醫療設施、地方政府無力為村醫提供社會福利保障。這就直接導致了村醫為追求自身利益,重視有償服務,輕無償服務,出現了“重醫不重防”的現象。然而,預防保健工作是村級衛生事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預防保健功能更多的體現公共產品的特性。丹尼斯曾說過,對于公共產品,隨著人口數的增多,個人的力量所能提供的公共產品數量趨近于零。因此,政府有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的責任。但由于經費不足,政府只有通過行政手段強制村醫履行其職能,村醫被動地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就造成了疾病防保資源的浪費。從長期看,演變成疾病防保資源無效配置的現象。在防保的系統中,就出現投入不足與資源浪費兩個矛盾體并存的現象。
(二)缺乏相關的法律規范,使鄉村醫生逐漸變成“弱勢群體”。盡管鄉村醫生已經發展了近60年,但真正為鄉村醫生頒布的法律法規只有僅具有指導意義的《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很多具體的行為規范或者是行醫規范都沒有法律條文。這樣,一方面很容易引發當地政府“亂收費”的行為,滋生腐敗現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鄉村醫生自身的發展和隊伍的建設。例如,由于中央政府沒有明確界定村醫開展的業務范圍,有些地方主管部門從安全性考慮大大限制了該地區村醫的業務范圍,使得他們的業務能力下降,或者導致鄉村醫生被迫轉業等。
三、解決欠發達地區鄉村醫生隊伍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良好的籌資模式。要大力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保障事業,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是關鍵。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鄉村醫生現在面臨的問題,建立一個持久、穩定增長的籌資機制是必要條件。
1、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力度。鄉村醫生作為最基層的醫療工作者,承擔了很多預防保健的公共職能,因此中央應該加大對鄉村醫生建設和管理的支出。在農民收入水平不高、增長不快的情況下,財政補助的穩定增長是穩定鄉村醫生隊伍的關鍵。用政府新增的支出來為他們建立完全公立性的村級衛生室、增添醫療設備以及增加他們的收入。
2、增加補充性籌資來源。盡管政府投入是最主要的籌資來源,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鑒其他地方有用的經驗來保障鄉村醫生的權益。比如可以借鑒上海市南匯縣的方法引入商業保險,解決村醫養老問題。具體的做法是:村醫按年齡的不同,一次性支付不同的價款,再按鎮人均水平由政府和集體兩方籌集余額并為村醫購買商業保險。待村醫退休后,每月享受一定的退休金。
(二)優化村醫素質,壯大村醫隊伍。第一,衛生行政部門應對新增村醫(村衛生室醫務人員)嚴格控制學歷關、行醫資格關、技能和業績考核關,重點提高村醫準入門檻、規范村醫執業和用藥行為、加大對在職衛生人員的培訓力度,優化培訓效果;第二,完善村醫的培訓體系建設,提高村醫的行醫素質;第三,推行村醫支援計劃。我們可以推行類似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行動舉措,鼓勵大學生(包括醫學院、衛校生等)進行村醫支援計劃,而這個則應該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即原住地籍貫的學生優先納入到支援計劃,鼓勵本地籍貫學生留下從事村醫服務。并且由于村醫的職業素質沒有特別高的要求,所以可以降低支援計劃的學歷要求;第四,就地培養醫療衛生人才。加強當地衛校等較低學歷的人才培養工作,合理利用和分配醫療衛生人才,鼓勵他們繼承村醫事業,減少醫療衛生人才全部往大醫院、大診所流動的現象。
(三)改進農村醫療設備現狀。首先,政府要規范醫療器設備購買渠道。根據農村當地的基本情況,政府應幫助鄉村醫生使他們的醫療設備達到基本的標準。同時,有關部門也要嚴格醫療設備的購進渠道,規范采購行為,確保采購的質量關,杜絕低廉劣質的設備進入農村。其次,要培養專業的技術人員,加強監督力度。加大對農村醫療機構質量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期組織培訓,在各個方面對其進行嚴格要求。增強專業人員使用醫療設備的技術、職業修養、法律、安全及風險等方面的意識。最后,認真做好農村醫療機構使用設備的調研工作。只有做好農村醫療機構在用設備的調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在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的同時,對農村醫療機構、村衛生室和鄉村診所在用設備的購進、使用情況進行審查,并建立監督信息檔案,對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切實考慮農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
主要參考文獻:
[1]陳飛.“赤腳醫生”的來龍去脈.山東衛生,2008.1.
今年“兩會”繼續呼吁看病實名制
據記者了解,遲寶榮教授上世紀60年代中期就讀于白求恩醫科大學,畢業至今始終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內科工作,研究方向為消化內科疾病。她曾多次赴日本北里大學、信州大學、日本病毒研究所、日本國際國立醫療研究中心、日本東芝病院研究部、日本大學醫學部、日本橫濱DDW-japen、日本東京日美醫學協會從事客座研究或任高級訪問學者,是吉林省第一位內科博士生導師。當了15年全國政協委員,遲寶榮教授最大的感悟是:“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看問題起點要高,覆蓋面要廣,關注問題要有針對性、代表性,建議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更要敢于講真話、實話!”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遲寶榮教授的多項提案被表彰,并被編入全國政協優秀提案選――《把握人民意愿》。一份提案雖然只有一千多字,但為了這一千多字,遲寶榮教授卻會訪查數千家醫院,其中既包括擁有幾千張病床的大型醫院,也包括只有一個人的鄉村衛生所。剛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不久,遲寶榮教授到四川偏遠地區搞調研,沿著崎嶇的山路走進大山深處的一戶農家,聽病床上的老人說她做了手術剛拆線就被兒子背回家、聽背著孩子在山坡上干農活的兒媳說丈夫接回婆婆就外出打工了、看著在媽媽背上背簍里不??摁[的小孩子,遲寶榮教授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錢……多年過去,這些不斷累積的經歷給了她太多的觸動,也越發堅定了她“關注問題要有針對性、代表性,建議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更要敢于講真話、實話”的信心!
這一點,也是她今年從小處著眼,呼吁“看病就醫實名制”的原因。遲寶榮教授告訴記者,早在2001年4月,北京協和醫院就推出了看病實名制。所謂看病實名制,是指患者在掛號或就醫時要向醫院提供本人的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此后的2003年5月26日,北京市衛生局即發出了關于醫院看病實行實名制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為了更好地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有效地抓住源頭、控制傳播,請各醫院從即日起,在患者就診掛號時,必須憑病人的有效身份證明(身份證、戶口本、駕駛執照、單位介紹信)實行實名掛號,對所有就診患者都須建立正規的門診病案。負責掛號的人員必須在門診首頁上認真填寫就診者的身份證號和聯系方式。醫院的接診醫生,要認真填寫門診病案中的有關項目,診療之后由接診醫院按照病歷管理的有關規定統一保存與管理。對于急診、病情危重的患者,要按照首診負責制的原則,先進行搶救治療,待病情平穩后,再核實有效身份證明?!庇纱耍^去那種隨便寫個名字(甚至故意使用假名)看病,用家人或朋友公費醫療開藥、檢查,書寫信息如姓名、年齡、性別、地址、需掛科室等不全或不夠準確的患者,都在就醫的后續過程中遇到重重困難――各類醫技檢查得重新做、疾病證明醫生不能開、醫保報銷不能實現。6年后,衛生部下發《關于在公立醫院施行預約診療服務工作的意見》,要求自2009年10月起,三級醫院須開展實名預約掛號。為了推動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2010年,衛生部先后在廣州和成都舉辦了兩期預約診療管理培訓班,對各省(區、市)衛生廳局和部分大型醫院的主管人員進行了培訓,并在一些全國的會議或其他會議中適時安排了工作情況介紹和經驗交流。在建立預約平臺、預約方式、預約途徑和預約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實名制預約尚處于“繼續推廣”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冒用醫保用戶涉嫌騙保法律不允許外,國家并沒有強制要求實名看病,直到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們還可以經常通過報紙和電視看到類似‘就醫不用真名引起大麻煩,實名制就醫有待普及 ’的新聞,”遲寶榮教授說,“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在今年的‘兩會’上再次呼吁看病實名制!”
基層衛生面臨人才窘境
說起她的多項提案被表彰,我們的話題很自然地就談到了遲寶榮教授在去年“兩會”上的提案。
“去年‘兩會’,我帶來的是關于培養農村衛生人才、確保新農村建設的提案。”關于這份提案,遲寶榮教授介紹說:建國60年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覆蓋城鄉的醫藥衛生體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醫療保障覆蓋人口逐步擴大,人民群眾健康明顯改善。但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仍面臨很多問題,一是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尚不完善,二是衛生事業發展的財政支持尚需加強,三是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亟待提高,農村衛生人才匱乏亟待改善。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有縣級醫院6111所,鄉鎮衛生院3.85萬所,村衛生室63.28萬個。有縣級衛生技術人員172.96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7.18萬人。有鄉鎮衛生院人員113.11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95萬人,衛生技術人員執業(助理)醫師41.89萬人,占衛生技術人員44.09%。衛生事業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特別是城鄉衛生資源分配不合理,農村每千人口鄉村醫生1.18人。農村衛生人才匱乏、業務水平低、專業結構不合理,尤其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目前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才中高級職稱只占0.8%,本科及以上學歷占2.2%,大學??茖W歷占20.3%,中專學歷占58.7%。鄉村醫生104.23萬人,執業(助理)醫師僅有15.92萬人,大專以上學歷占3.99%,中專學歷和中專水平占68.95%。農村衛生技術隊伍不斷弱化,隊伍結構失衡,專業知識落后,助理及初級職稱多,中高級職稱極少,專科及醫技人才緊缺。100多萬的鄉村醫生亦農亦醫,其中一部分是過去的“赤腳醫生”和“老春苗”。
“他們大部分年過半百、體弱多病,沒有任何社會保障,一部分是子承父業的傳統中醫,還有部分是家住農村的、最近幾年畢業于中等醫學專科學校的醫生。鄉村醫生從事的工作崗位是全科醫學專業,擔負著基礎醫療、健康教育、疾病預防、康復指導、婦幼保健、愛國衛生、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報告和處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計劃生育指導。而且,目前我們還沒有針對鄉村醫師的職稱考核評定標準,各省自定的考核標準僅限于本省使用。鄉村醫生工作量大、生活條件艱苦,缺少培訓學習的機會,專業水平難以提高?!边t寶榮教授說。
衛生部回復:
多舉措提高鄉村醫生專業素質
“人才興醫,人才強醫,為了多層次、多渠道培養適宜的衛生人才,建立一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衛生人才隊伍,我建議制定基層鄉村醫生培訓計劃,規范考核評定標準,從體制層面制定優惠政策,提高鄉村醫生專業素質水平,提高他們對患病群眾的救治能力?!边t寶榮教授介紹說,“這個提案交上去之后,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很快就收到了衛生部的回復。”
遲寶榮教授介紹說,關于提高鄉村醫生專業素質水平的問題,衛生部的回復是:村衛生室是我國農村衛生服務網絡的網底,承擔著為農民群眾提供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為提高鄉村醫生的專業素質,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面向鄉村醫生開展崗位培訓。2004年至2010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4.89億元,在中西部22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面向鄉村醫生免費開展了傳染病、急診急救、合理用藥、中醫中藥、內兒科、公共衛生、婦產科基本知識技能等培訓,累計培訓人次達302.18萬。通過培訓,提高了鄉村醫生開展常見病、多發病診治的能力,規范了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行為。“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將繼續投入資金,面向鄉村醫生開展實用崗位技能培訓。201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強鄉村醫生的培訓,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合理制定鄉村醫生培養培訓規劃,采取臨床進修、集中培訓、城鄉對口支援等多種方式,選派鄉村醫生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或醫學院校接受培訓??h級衛生行政部門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每年免費培訓不少于兩次,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兩周。通過培訓學習,鄉村醫生的服務水平得到提高。二是支持鄉村醫生中醫中專學歷教育。2004年至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2.4億元實施了鄉村醫生中醫中專學歷教育規劃,提高了鄉村醫生的學歷層次。三是規范培訓工作。為規范鄉村醫生培訓工作,2009年,衛生部印發了《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管理辦法》,對培訓的組織實施和管理、經費管理、監督考核等作了明確規定。四是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2003年8月,國務院曾經頒布了《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由此把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納入了規范化、法制化建設的軌道。2011年7月國務院發出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健全對鄉村醫生的多渠道補償政策。對鄉村醫生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合理補助。對鄉村醫生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主要由個人和新農合基金進行支付。將村衛生室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政府對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的村衛生室,綜合考慮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補償情況,采取專項補助的方式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給予定額補償。補助水平與對當地村干部的補助水平相銜接。此外各地在推進新農保時,要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參加新農保,對符合新農保待遇領取條件的鄉村醫生發放養老金。各地政府可以采取補助等多種形式,妥善解決好老年鄉村醫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難問題。
衛生部還在答復遲寶榮的提案時說,目前,北京、上海、江蘇、福建、陜西等省(市)已經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了鄉村醫生養老政策,解決了鄉村醫生的后顧之憂。此外,為表彰鄉村醫生愛崗敬業的精神,衛生部連續6年組織開展了全國優秀鄉村醫生評選表彰活動,共有1199名優秀鄉村醫生受到表彰,每人給予5000元人民幣獎勵。
××年全市中醫藥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和《××省發展中醫條例》,,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www 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堅持“人才興業”、“科教興醫”戰略,大力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加強中醫機構建設,繼續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加大中醫醫療機構專項整治力度;強化基層中醫工作,完善農村三級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重大疾病防治以及農村衛生、社區衛生工作中的作用;努力開創我市中醫工作新局面。
一、加快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建設,積極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重大疾病防治。
將中醫藥納入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強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和急診科建設,組織開展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業務知識培訓,提高隊伍素質,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疾病防治以及農村衛生、社區衛生中的作用,積極參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二、加強醫院管理,提高中醫醫院服務能力。
按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特色年”要求,在各級中醫醫院繼續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認真落實《中醫醫院管理評價指南》,加強中醫本文轉載于網醫院內涵建設,突出中醫特色的辦院方向。依據《××省中醫醫院管理評價指南實施細則及評價考核評分辦法》和《××省中醫醫院中醫特色考評辦法》,加強對全市中醫醫院督導檢查和綜合評價,命名表彰“××市示范中醫院”,爭創“××省示范中醫院”。對忽視中醫特色的中醫院給予“黃牌警告”。
鞏固“二甲”中醫醫院等級評審成果,提高醫院科學管理水平。對未上等級縣(市)中醫院,要加大督導力度,年內力爭要有所醫院達到“二甲”標準。
繼續落實衛生部等七部委“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方案”、“××市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方案”,結合我市中醫醫療市場的現狀,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中醫醫療市場監管,重點對虛假醫療廣告、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擅自擴大診療科目、對外承包科室進行嚴厲查處,營造良好的中醫醫療市場環境。
整頓和規范中醫醫療性保健按摩、中醫美容市場。
三、強力推進專科建設,努力形成學科優勢。
進一步加強重點中醫??疲▽2。┙ㄔO,做好重點專科發展規劃,加強中醫優勢病種研究,優化診療方案,探索單病種管理規范,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扶持發展勢頭好、中醫特色濃的省級重點??疲蛟熘嗅t品牌。
四、積極開展“農民健康保健工程”和中醫藥進社區工作。
認真貫徹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中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的意見》,認真落實“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增強對口支援的實效。結合中醫工作先進縣建設、中醫藥進社區、農村,萬名醫生志愿支援農村,多種形式開展便民、惠民活動,在縣級以上中醫院按的床位比例開設惠民病房,開展“流動醫院”下鄉活動,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扎扎實實開展好“農民健康保健工程”。認真研究并逐步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推廣新市區全國中醫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經驗,深入開展“省級社區衛生服務中醫藥特色示范區”創建工作,積極探索中醫藥融入社區衛生服務的途徑和方法,不斷豐富中醫藥服務項目,強化中醫藥服務功能,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
五、完善中醫藥服務網絡,整體推進農村中醫藥工作。
以建設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市)為載體,縣抓中醫院、鄉抓中醫科、村抓中西結合方法,積極推廣實用技術。認真按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的指導意見》、《××省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發展規劃》中醫藥工作指標要求,保證鄉、村衛生組織中醫藥人員比例和中醫藥業務開展。結合落實《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完善鄉鎮衛生院中醫科功能,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
加強農村衛生室建設,做到人員、房屋、設備、管理四配套。使鄉村醫生能中會西、能西會中以及采用中醫藥適宜技術開展中醫藥服務,用簡、便、效、廉的方法為人民群眾防病治病。
繼續深入開展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建設,制定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規劃。各地要按照省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標準積極創造條件,列出計劃,全力爭創。年內在××、××等縣開展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創建工作,年底力爭達標?!痢粒痢灵_展“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創建工作,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加強人才培養、制度建設等基礎性工作。爭取早日通過國家驗收。
六、加強人才培養,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按省中醫藥管理局的要求,成立中醫藥繼續教育辦公室,啟動“杏林工程”。大力培養中醫藥合格人才。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
做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加強中醫藥繼續教育基地建設促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實施“××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項目”和“項目”,抓住“讀經典、做臨床、拜名師”三個關鍵環節,培養高級中醫臨床型人才。
深入開展中醫藥師承教育,做好全國第三批和省級第二批師承的結業出師考核工作。
加強管理人才培養,通過舉辦中醫院院長培訓班等形式,建立一支懂經營、善管理的醫院管理人才隊伍,努力提高全市中醫醫院管理水平。
開展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工作,積極創建省級、國家級重點學科,培養學科帶頭人。
進一步加強農村中醫藥隊伍建設,重點加強鄉村兩級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繼續實施鄉鎮衛生院中醫臨床技術骨干培訓項目和鄉村醫生學歷教育項目,努力提高農村中醫藥隊伍的學歷層次和技術水平。做好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工作。
七、注重繼承創新,提高中醫藥自主創新能力。
加強中醫藥科研實驗室規范化建設,加強對中醫藥科研課題的在研項目管理,保證研究工作按計劃實施。精心組織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專項和省科技計劃課題的申報,繼續開展科研培訓,提高中醫藥隊伍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h級以上中醫院要制定科研計劃,年內力爭市級以上科研立項項,科研成果不少于項。各單位要設立科研專項獎金,鼓勵中醫藥人員開展中醫藥臨床科研工作。
八、進一步做好中醫藥信息和新聞宣傳工作
建立全市中醫藥信息網絡,強化中醫藥行業信息宣傳意識,培訓中醫藥行業信息宣傳專兼職人員。做好媒體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宣傳黨的中醫藥政策,宣傳中醫藥的科學性以及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方面的地位、作用和優勢。
一、基本情況
全區有6個鄉鎮衛生院,無中心衛生院,編制病床為77張,現有職工235人:其中退休人員61人,在職職工174名。專業技術人員148名:其中醫生78名,護士44名、藥劑檢驗人員19名。職稱結構:副高以上職稱有5名,中級職稱有38名,初級職稱有105名。年齡結構:35歲及以下有93名,36歲至40歲有16名,41歲至45歲有16名,46歲至50歲有7名、51歲以上的有16名。5個衛生院總建筑面積為6681平方米,其中醫療業務用房面積為4550平方米。__衛生院即__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拆除正待重建。
二、取得成績
我局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高度重視農村醫療衛生工作,以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為突破口,不斷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扎實推進新農合工作,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素質不斷提高。
(一)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達標化建設工作進展順利。鄉鎮衛生院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樞紐。為此,我局把鄉鎮衛生院改造改建作為深化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突破口。一是加強領導。成立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加強對鄉鎮衛生院建設工作的領導。二是加強國債項目建設。20__年爭取到國債項目資金100萬元,已建成四個鄉鎮衛生院門診住院綜合樓。20__年爭取到國債項目資金52萬元,用于一個鄉鎮衛生院和四個村衛生室建設。20__年爭取到國債項目資金320萬元。
(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新農合制度是一種嶄新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我國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央為解決“三農”問題而做出的重大決策。對此,我局高度重視,行動迅速。成立了新農合管理局,及時出臺管理制度和有關文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性措施,對參合農民補償范圍、報銷比例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從20__年工作以來,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多方籌資、運轉有效的新農合工作機制。20__年,全區參合農民達10.2萬人,參合率為85.63%,統籌基金使用率為99.43%。
(三)農村醫療衛生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農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直接關系到農村醫療衛生工作質量和水平。我局始終堅持把隊伍建設作為推進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環節抓緊抓好。一是不斷加強對現有農村醫療衛生技術人才隊伍的培訓。每年對6所鄉鎮衛生院的技術骨干和110余名在崗鄉村醫生進行集中培訓一次。二是積極開展遠程教育等形式的學習培訓,多渠道多形式提高農村醫療衛生隊伍的業務素質和知識水平。三是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高素質和高水平的衛生人才,充實農村醫療衛生技術隊伍和管理隊伍。近三年有“三支一扶”大學生、招聘的衛技人員到各鄉鎮衛生院工作。
三、存在問題
(一)工作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我區農村衛生落后的狀況依然存在,衛生院公益性還不強,仍然有市場化現象,未跳出“以衛生辦衛生”的傳統思維,工作重點突出不明顯,缺乏前瞻性,被動應付局面較多,“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
(二)財政投入少,自我發展能力弱。目前我區農村衛生院的財政差補僅為人頭經費的55%。近二年來,全區有四個衛生院通過國債項目建設,雖改善了衛生院基礎設施,但由于資金缺口較大,給自身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四個農村衛生院國債項目建設總投資261萬元,國債資金100萬,負債161萬元)。
(三)技術力量薄弱。隨著新農合工作的實施,衛生院業務量有了較大幅度提高,呈現出醫療技術力量明顯不足。一是整體衛技人員結構、層次極不合理,缺乏臨床醫療和公共衛生人才,使得醫療衛生服務功能不全,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開展不平衡,難以滿足農村人群的醫療需求和有效開展農民健康體檢工作。二是中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缺乏,高層次、高素質人員明顯不足,醫療質量難以保證,較難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診,以藥養醫問題依然存在。
(四)缺乏特色專科,競爭能力不足。由于部分衛生院設備、技術力量業務水平一般化,缺乏特色???,為群眾提供服務的項目手段不能明顯優于鄉村醫生,且鄉村醫生憑借其身居村民之中的“地利”條件和靈活、方便、人員少、消耗低、積極性高等特點,使衛生院競爭能力不足,形成“小病找村醫,大病送醫院”的格局。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亟待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是籌資機制相對落后,目前參合農民個人出資收繳工作,基本依靠鄉鎮、村干部分片包干上門收繳,耗時費力,再加上在外經商、打工人員較多,給參合資金收繳造成了很大困難,個別村委會還存在墊資問題。二是新農合基金管理尚需加強,由于其信息化建設程度不高,也缺乏專業人員操作,存在基金審核、補償和監管的薄弱環節,影響其正常運行和規范發展。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一是健康體檢任務的完成情況欠佳。二是健康體檢的后續工作不到位。較多人員反映,參加健康體檢后,即使查出了問題,小毛病不愿治,大毛病無錢治,還增加心理負擔。
四、幾點建議
農村小康社會,農民健康首位。我們要抓住機遇,積極探索,加強農村醫療衛生管理體制建設,促進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新發展,切實抓好農村衛生工作,從根本上徹底改變農村醫療衛生事業落后的面貌,確保廣大農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一)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衛生事業是社會公益事業,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是層衛生院義不容辭的責任,要進一步明確農村衛生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職責,牢固樹立為農民群眾服務的 宗旨。要以政府為主導,加強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增加對低收入人群的醫療衛生資助,逐步縮小農村不同收入人群之間獲得醫療衛生服務的差距。進一步增強前瞻意識,敢于像發展經濟一樣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切實加快改變農村衛生工作落后狀況。
(二)理順農村衛生管理體制,改革農村醫療機構運行機制。一是要轉變觀念、深化改革。要規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現行衛生院的薪酬分配方式以及衛生院人員的獎金應與衛生院的經濟收入脫鉤,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通過這些措施,將衛生院目前的運行機制,從“經營創收”轉到“服務保障”上來。二是要合理設置村衛生室。按照相鄰相近、便利群眾的原則,根據人口分布、服務半徑和醫療需求,合理設置村衛生室,達到“每個行政村至少有一個衛生室”的要求。通過加強村衛生建設,并將其納入農村整個衛生服務體系,承擔由鄉鎮衛生院交給的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報告、健康檔案建立、常見病初級診治和轉診等農村公共衛生項目相關工作。三是要積極探索、不斷完善采購制度。加強監管,從源頭上約束藥品采購銷售環節的創收行為,切實改變目前不合理收費和藥價虛高現象。
(三)加大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是社會公益性、福利性的事業,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決不能簡單地市場化。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加大投入力度,衛生事業費應達到區財政支出的6%以上,并逐年有所提高。要制定傾斜政策,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重點支持農村衛生事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四)改革農村衛生人員培養模式,推動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關鍵是人才。要結合農村實際,努力培養一批業務素質精、用得了、留得住、勝任農村衛生事業的人才。一是要充分利用現有農村衛生人才資源,進行規范化培訓,使他們掌握全科醫學理念、知識和技能,以提高業務水平。二是要制定和落實有利于引導、吸引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的政策。三是要建立城市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制度,繼續嚴格執行區級醫院醫生晉升中、高職稱前到鄉鎮衛生院累計服務一年的制度。四是建立在鄉鎮衛生院工作滿8年以上,可交流到區級醫療衛生單位工作的制度。五是要強化繼續教育制度,加強農村衛生技術人員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對在職的鄉村醫生采取多種途徑的全科醫學教育和培訓,鼓勵有條件的鄉鎮醫生接受醫學學歷教育,力爭至20__年,鄉村醫生均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執業資格。六是建立農村衛技人員引進、交流制度,使引進和招聘農村衛技人員制度化。
(五)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改革運行機制。一是要提高實際參合率,擴大參合覆蓋面,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提高籌資效率,降低籌資成本。二是擴大農村醫療救助范圍。目前我區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對象為農村低保戶、特困戶;建議對農民大病救治自付部分費用超過一定數額的,也應通過醫療救助制度進行二次補償,解決農民因患大病出現的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問題。三是盡快開展新農合的門診統籌。目前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種保大病住院制度,門診費用不能報銷,而農民最關心的是門診費用。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快把門診費用列入統籌范圍,以提高農民參合積極性。
您提出的關于“合理布局醫療優質資源,讓百姓都能輕松就醫”的建議收悉,非常感謝您對衛生事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
近年來,為有效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扎實開展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加強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年第四季度以來,市衛生局根據國家政策,積極申報項目,爭取資金。3年來,共籌措資金4.5億多元(其中中央資金2.9億元,地方配套資金1.6億元),對9個縣醫院(含中醫院)、44個中心鄉鎮衛生院、2982個行政村衛生室、20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達標改造并配置了部分基本醫療設備。截止目前,大部分項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還有部分項目正在建設中。年還將為每個縣醫院配備400-500萬元的醫療設備和信息化系統,起動基層監督體系和農村120急救體系建設。這些項目完工后,以“縣醫院為龍頭,中心鄉鎮衛生院為骨干,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即將形成。
二是有效配置整合醫療資源。按照“盤活存量、擴大增量”的原則,正在積極推動現有醫療資源合理流動和重組,整體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從年開始,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市正在積極實施《市優勢醫院倍增發展計劃(-2013)》及《市優勢醫院倍增發展實施意見》。11家優勢醫院3年實現床位倍增,總體床位達到10700張。既科大一附院在新區核心區建成1所1200張床位的三級綜合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新區拓展區新建1所1200張床位的三級綜合醫院。市第五人民醫院、市婦兒保健中心新區新建分院,項目均已開工。原城市區則根據實際需要對8所三級醫院進行改擴建。中心醫院、市一中醫院項目已竣工,科大二附院、市第三人民醫院、東方醫院、市二中醫院、正骨醫院倍增項目正在建設中。倍增計劃完成后,將形成洛河以北城區東、中、西,新區核心區、拓展區五個區域,組建以三級醫院為核心、輻射周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集團,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實現分級醫療、上下聯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