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5 11:12: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碩士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由文獻調研、相關技術發展水平、具體實驗室條件、主觀能動性等因素決定,對學位論文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論述了以問題作為開題報告中心和整體思路的觀點,分析了開題報告的各個組成部分,并對其進行了評價.
1開題報告的作用和整體思路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獻調研后,寫成的關于學位論文選題與如何實施的論述性報告.碩士研究生作開題報告的時間一般在第三個學期末或者第四個學期初,即基礎課程學習完成之后,研究工作實施之前.開題報告既是文獻調研的聚焦點,也是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展開的散射點,對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對于研究生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國內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都十分重視開題報告,組織相關專業的專家,會議評審《開題報告書》.暨南大學2002年1月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工作并啟用新版開題報告書的通知》.一般,對開題報告選題合適、方法得當、措施落實的,同意論文開題;對于尚有不足的,需要修改報告.有的要求書面回答開題報告會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對于不合格者,必須重做開題報告,通常只有一次重做報告機會,而且在一個學期以后.在審核開題報告時,若評議為科研能力差,缺乏培養前途的研究生,則認為不宜進入論文階段,通過中期篩選淘汰.有的單位還要求填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評審表》,尤其對博士生的開題報告.可是,對如何做好開題報告的文章很少見到,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因博士生開題報告比碩士生開題報告要復雜得多,以下只針對碩士生開題報告加以論述.碩士生的開題報告與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不同.在科研中,重點項目要求寫可行性論證等報告,一般項目寫開題報告,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由有中級職稱以上的科技人員編寫,涉及深度和廣度都遠大于碩士生開題報告.碩士生開題報告目的也不同,主要是培養學生如何選擇論文研究題目、辨認難點、確定技術路線、怎樣計劃安排等,重在科研程序的訓練.對應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過程,開題報告相當于《設想方案》和《實施方案》的階段.中物院研究生開題報告內容包括3個大的方面:立論依據、研究方案和主要參考文獻.立論依據包括課題研究目的、意義和應用前景,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研究方案包括:(1)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2)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3)本項目的研究特色與創新之處;(4)預期的研究進度.其它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研究生開題報告,因學科不同,格式有所區別,但主要內容和關注點,卻大同小意.結合核能科學與工程碩士生近年的實際情況,對開題報告看法如下.按照東北林業大學史濟彥老師[1]的觀點,從課題選擇到論題選擇體現了選題的整個過程,由4個部分組成,其總步驟是:課題選擇→課題綜述→論題選擇→開題報告.因此,文獻調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會相當程度地影響開題報告的質量,在開題報告中反映出來.對沒有太多實際經歷、在相關知識方面積累較少的研究生,要作好論文研究,必須首先做好文獻調研.雖然受到該領域科技發展狀況、具體實驗室條件、指導老師等因素限制,但為了獲得一個好的學位論文選題,充分掌握文獻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客觀基礎,值得學生付出艱苦努力.問題是指事物的實際運行狀態和期望狀態的差異,是與存在、發展、創造、成果等相關的一個概念.馬斯洛[2]認為:科學研究應該以問題為中心,不應該以方法為中心.波普爾的理論中,認為科學研究起于問題,止于問題.這二位科學家,時代不同,角度不同,表述不同,對問題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的看法卻是相同的.文獻調研的目的,除了掌握情況,豐富知識,提高文獻綜述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在研究生開始接觸科學研究之初,就要樹立以問題為中心的觀念.在文獻調研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開題報告中明確研究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
科學研究中的問題多種多樣,對碩士研究生,尤其是應屆本科畢業研究生,不宜選擇難度太大的問題做畢業論文,因為碩士研究生尚處于科研培養初期,且時間有限;但是,在整個畢業論文過程中,需要建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體思路.如何開拓新研究領域可以是問題,如何解決分歧可以是問題,如何提高部分技術指標也可以形成問題.沒有能夠較好地發現問題,深入分析問題,就不會有解決問題的良好方法,對問題的研究就談不上深入,這與研究生培養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其表現形式之一是研究內容擴張,以數量掩蓋質量不足,列舉了許多難度不大的內容,而需要經過努力,克服困難才能夠完成的卻講得較少.特別是有多年工作經歷的碩士研究生,受完成工作任務觀念的影響,容易提出過大的研究范圍,在開題報告中需要糾正.文獻深入調研后,研究生對研究領域的存在問題、解決方法等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對學位論文選題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因沒有實際的科研經驗,對復雜的現實情況了解不夠,要同時兼顧現實性與研究價值,需要在導師指導下,確定學位論文選題.這一具體如何選題的過程對培養研究生是重要的.反映在開題報告中,學位論文選題不僅要有較大意義,而且具有可行性.科研條件良好的單位,為研究生提供的選擇范圍更寬,學位論文選題若能夠結合研究生的特長與興趣,促進研究深度,則是更好.一般開題報告都要求明確學位論文研究目標,但我們認為,研究目標不宜過分注重,規定得太具體和死板.其原因是,即使條件一定,目標是偏高還是偏低,往往難于準確判斷.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未知因素,各個實驗室條件不同,具體研究時條件不同,評價研究工作的水平是復雜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目的是開展研究工作,培養研究能力,而不同于完成規定任務.研究目標與其理解為衡量指標,不如理解為努力方向,問題的解決程度.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目標體現了研究工作的價值特征.確定合適的研究內容,對碩士研究生培養具有直接作用.研究內容中各種各樣的單元技術讓學生實際地掌握,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是課程學習方式所不能比擬的.一邊用一邊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掌握,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重復能力,為創造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因此,開題報告中研究內容、技術方法應是具體而翔實的,體現以論文問題為中心,廣泛深入地使用相關技術.研究內容體現了學位論文量的特征.關鍵技術、技術路線是達到目標、實現創新的途徑,是解決問題的客觀可能性與主觀能動性的匯合處,體現了學位論文創造的特征.在文獻調研和導師指導下,關鍵技術的辨別是不困難的;但是,確立技術路線與開展可行性分析,涉及多方面技術發展水平、文獻調研、實驗室條件、研究的共性和個性、創新、決策、邏輯和想象等,是開題報告中的難點和重點,需要深入全面地開展具體研究.技術路線與論題選擇密切相關,相互依存,決定了學位論文的最終選擇.在開題報告之前,文獻調研的同時,研究生應該盡量熟悉實驗室情況,尤其是相關系統和關鍵設備.在研究生提出研究進度后,需要指導老師修改確定,一方面是因為研究生缺乏實際經驗,另一方面是向指導老師學習怎樣制定實施方案.開題報告會上,如何安排完成研究工作通常討論較少.實施方案對實際有效開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3開題報告的評價
不同學科的開題報告側重點不同,對應用研究類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一種評價標準是:開展本課題研究的意義,10分;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發展動態,10分;研究目標、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技術,20分;研究方案,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及可行性分析,10分;預期研究成果及創新之處,30分;已有工作基礎,10分;研究計劃及預期進展,5分;參考文獻,5分.檢驗開題報告優劣的最終標準是實踐結果.在學位論文完成以后,回首開題報告,可以看出科技情報是否收集得全面深入,計劃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實際,成果是否明顯,結果和設想有多大差別.研究生在畢業論文研究過程中,對照開題報告和實際進展,能夠不斷加深理解和提高認識,則開題報告這一階段的培養作用就達到了.我院2001級的一位應屆本科畢業的核物理專業推薦免試研究生,其開題報告根據學生特點,論文選題確定為d-t中子穿透鐵球伴生γ射線泄漏能譜實驗研究,涉及加速器、液體閃爍探測器、半導體探測器、mcnp計算程序、n-γ分辨、核探測電子學系統、屏蔽設計等基礎單元技術.研究工作圍繞γ射線泄漏能譜,采用實驗方法,輔以理論計算,以如何獲得精度更高的系列核數據為中心,對研究生進行系統訓練.實際情況與開題報告計劃一致性良好,在執行過程中按計劃順序進行.今年5月份答辯時,核能科學與工程專業8個碩士研究生中,該論文是唯一獲得全優的.開題報告是研究工作的開始,良好的開端為學位論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是以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旨在提高其臨床診療和操作水平。因此,新生入校后,應加強入學教育,讓其認識到醫學科學學位與專業學位培養的區別,做好自身定位,避免因認識不夠、安排不合理而造成臨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兩失誤”。新生應盡早接觸臨床,盡快熟悉醫院環境、操作流程,了解醫學研究、醫療服務以及對整個醫學職業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應用知識,在實踐中感悟,從而激發其熱愛醫學事業、獻身醫學事業的精神。傳統上,醫學院校研究生第一學期主要時間用在理論課程的學習,這樣會縮短臨床實踐實踐時間,不利于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為解決這一矛盾,作者所在院校開始試行新的培養模式:新生報到后便安排進入本專業臨床科室,跟隨導師或導師組成員管理病人,周末集中學習理論課程。這樣時間得到優化,使其快速適應醫院環境,熟悉各種操作流程,迅速由醫學生轉變到臨床醫生的角色,培養重點轉移到臨床實踐能力上。新生入學后,根據專業要求,結合培養目標及個人實際情況制定出培養計劃,并認真填寫培養手冊。導師是培養計劃的責任人,需要做出培養總體安排,如熟悉本專業臨床工作時間,輪轉科室及時間,本專業定向學習時間,論文預答辯、答辯時間等,然后統一送教研室、科研處審查,確保輪轉科室、輪轉時間得到充分合理安排。
2培養方式與實踐
2.1突出臨床能力,強化“三基三嚴”訓練
美國國家醫學考試委員會認為,臨床能力包括如下9方面:①病史采集;②體格檢查;③應用診斷性輔助檢查;④臨床診斷;⑤醫療決策;⑥執行醫療決策;⑦繼續治療護理;⑧正確處理醫患關系;⑨職業態度。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本質是職業型學位,臨床能力訓練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培養的核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三基三嚴”培訓是改善醫務人員基本素養,加強基本技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是臨床綜合能力培養的基礎。“三基”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嚴”即嚴格要求、嚴肅作風、嚴謹態度。把“三基三嚴”貫穿到培訓始終,建立研究生“三基三嚴”培訓檔案,可以幫助研究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各種技能操作。
2.2制定全面、規范的考核制度
臨床專業型研究生考核制度是培養過程中重要環節,也是研究生質量的保證。目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單位采取多種考核方法,如自我總結,理論考試,帶教教師、導師組評論,專家考評意見等。評分有百分制法,主觀判斷法(優、良、中、差)等。主要采取如下考核內容:①研究生階段理論考試。成績以百分制,大于或等于70分為合格,若1門低于70分,可申請下一年補考,若2門不及格延緩畢業或退學處理。②臨床能力評價。每個輪轉科室結束后,科研處統一時間,統一地點舉行考試,內容包括:理論基礎(筆試)、臨床操作、輔助檢查、病例書寫及分析??荚囆〗M專家成員一般3-5人,提供一份本學科常見病例的現成病史資料,或準備一位常見病病人(研究生未參加治療),由研究生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分析資料、作出診斷、鑒別診斷、提出處理意見。在此過程中,考試小組提問,研究生答辯??荚囆〗M提問應注意了解研究生對本學科常見病、多發病的有關基礎知識和臨床診療知識的掌握程度,注意考察其臨床分析及思維能力,以及對學科發展動向和新知識、新方法的掌握與應用情況。診斷治療技術操作考試,內科系統主要考輔助診斷方法或有關特殊檢查,如心電圖檢查、骨穿、胸穿、腰穿、骨髓涂片、X線讀片等。外科系統各專業,主要考手術操作,無菌操作規范。醫療技術學科及專業(如影像、核醫學)則以考有關儀器的使用、操作和診斷為主。③階段考核。研究生應認真填寫《臨床碩士研究生培養手冊》及《臨床能力訓練手冊》,如實作好平時收治病人記錄,如門、急診就診病人數、病房分管床位數、所進行的診療操作、手術類型、術后并發癥、病例討論及參加學術活動次數等。輪轉結束時認真填寫統一制訂的輪轉小結表,對照培養方案的要求進行自我小結,業績記錄,然后由病房負責帶教的主治醫師審核研究生的自我小結,根據研究生在該科室的學習、工作情況,寫出評語,并由科室考核小組,進行臨床考核、評分。④畢業論文答辯。第六學期,培養科室及科研處組織學生統一答辯。
2.3培養臨床思維與創新型思維能力
臨床思維是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關鍵。在臨床上認真對學生進行臨床思維的訓練和培養,達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獨立工作的能力。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臨床思維是在臨床實踐中通過不斷積累得來的,因此,在臨床訓練中,如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基本操作、病例分析等,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主動分析解決問題,具備較強的分析、綜合、判斷、鑒別等臨床思維能力,這是今后在臨床工作中正確診療的根本保證。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曾說過:一流人才與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在于是否具有創新能力。創新型思維是創新能力的關鍵,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必需具有創新思維。創新型思維需在廣泛積累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逐漸養成的。由于研究生整天忙碌臨床瑣碎的工作,憑借個人經驗,機械地接受上級醫生意見,依葫蘆畫瓢,不善于獨立思考,缺乏臨床思維,更談不上創新思維,這樣使得其思維變的狹隘、固化,難以達到高層次人才要求。在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加強“三基三嚴”訓練,更應引導學生從被動中接受變為主動求索的學習方式,在掌握相關疾病診治的同時加強臨床思維鍛煉。
2.4增加人文素質和醫德醫風教育
醫學教育,德育為先。要將德育和職業素質培養列為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當前,患者對自身權利意識逐漸增強,對醫生的期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醫生的服務對象是人,直接面對患者及家屬,在利益與道德選擇上難免不會受到環境影響,稍有不慎便容易引發醫患糾紛。因此,醫學生不但要注重醫技水平的提高,同時要加強人文素養及醫德醫風培養。除在本科階段接觸醫學倫理學、思想品德教育外,在研究生階段很少把人文學科納入培訓計劃內,形成一種重知識、技能,而偏廢人文素質教育。吳孟超曾說過:“醫德比醫術更重要,醫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做人先立德,只有德才兼備的醫生才能盡心盡責為病人服務,才會不斷提高自己的醫技水平。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應加設倫理學、醫療法規、心理學等人文學科,把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成臨床過硬,溝通能力強,具有高尚醫德、較強人格魅力的合格醫生。啟發學生設身處地替病人著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一切為病人。只有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才能贏得病人的信賴,獲得第一手臨床資料,做出符合病人實際情況的診斷,制訂出合理的治療方案。
3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角色,是培養高質量專業型研究生的關鍵。一支優秀的德才兼備的研究生導師隊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培養諸多因素中,導師是最基本的,最具有能動作用的因素,始終起著引路、督促、指導作用。導師的人生態度、學術作風以及思維方式,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在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中考慮如下幾點:①研究生導師遴選與考核。研究生導師不僅要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較強科研能力,還要具備較高的道德境界,對自己品行嚴格要求,恪守學術道德和教育規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培養出高層次、高水平的研究生。一但成為研究生導師并不是一勞永逸,還應加強考核,如:科研項目、學術水平、論文質量、研究生實踐與培養情況,對于責任心不強,自身素質差的導師,相關部門應給予停招或取消資格等處理。②培養研究生導師后備力量。把優秀青年教師吸納入研究生導師后備隊伍中,加強對他們的培養,提供更多的深造機會,從而形成較強研究生導師人才梯隊,為培養高素質專業型研究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4加強培養過程中的日常管理
4.1關心研究生身心健康
如今就業壓力大,學習科研任務重,研究生內心脆弱,人生目標不明確、人際關系不協調等問題仍較突出。研究生導師及科研處工作人員應在研究生入學后全面了解其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狀況,每學期應與研究生直面交流,對其學習生活、思想動態及個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困難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生活上應給予關心和照顧,使其順利完成學業。
4.2規范培養過程中的管理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強化院級對培養環節、教學環節的監控及規范化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力保障。醫學專業型研究生除其導師直接管理外,每個輪轉科室應配有教學秘書并與科研處相關人員共同執行培養計劃、監督,使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①做好考勤、考核登記管理制度。認真填寫臨床培訓手冊及訓練手冊。研究生入學后根據培養計劃進入各個臨床學習,教學秘書應對研究生認真做好考勤、考核工作,如實登記,并監督研究生。②加強輪轉管理及階段檢查。據研究生培養計劃有12-18個月輪轉時間,須嚴格按照輪轉培養要求進行,加強輪轉期間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順利完成培養計劃。
5結語
一、開題報告
1、總述
2、提綱
3、要求
4、范例
二、論文
1、論文內容
1) 引論
2) 理論概述
3) 研究方法
4) 個案研究
5) 分析討論
6) 結論
2、論文形式
1) 語言
2) 論文各部分的順序
3) 引文形式
4) 字數要求
5) 定義
6) 圖表
3、排版格式
1) 封面
2) 格式
三、附錄
附錄1- 開題報告范例
附錄2- 引文范例
附錄3- 參考文獻范例
附錄4- 封面范例
前 言
1.教學過程不合理教學過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時代性不足。目前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內容包括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社會論、中國科學技術觀與創新型國家等5個方面。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偏重于經典理論的闡釋,對于科學與倫理關系的探討、思維方式演進規律的探尋等時代焦點性問題至多只能點到為止,無法深入分析。二是課堂規模超大。由于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從1980年的每年不足萬人增加到2013年的53.9萬左右,而師資人員并沒有相應增加,這造成現在高校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班級一般都在150人以上,甚至200人以上。其直接造成兩個問題:一是教師工作量大,疲于奔命,根本沒有時間學習提高,追蹤現代科技發展前沿;二是學生大都來自不同的院系,無法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普遍興趣不高,到課率低。不少研究生認為學習本課程是為了獲得學位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專業碩士研究生在這方面的問題就更為突出,由于其在培養目標上側重于應用性,這導致部分專業碩士研究生錯誤地認為作為公共基礎課的自然辯證法課程并不重要,專業課程才是學習的重點和核心;由于研究生政治理論公共課教學班級規模普遍較大,任課教師教學管理一旦處于“放松”狀態,研究生到課率不高也就不足為奇了。二是即使有部分課堂學生到課率較高,但吸引學生的主要是教師上課時所展現出的幽默感或講述的有趣故事,教師表演的色彩遠大于教育的實際效果,并沒有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
二、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1.自然辯證法課程學科屬性不明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種種問題的首要原因應是該課程學科屬性不明?!白匀晦q證法”的學科名稱源于1925年在蘇聯首次公開出版的恩格斯著作《自然辯證法》。1956年我國在制定全國十二年(1956—1967)科學發展遠景規劃時,首次確認恩格斯所創立的“自然辯證法”是處在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一門獨立科學,暫定名為“自然辯證法”。自其誕生以來,關于其學科歸屬一直爭議不斷。主要是三種意見:一是認為應歸屬于哲學范疇,其基本依據為馬克思恩格斯創建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是由自然辯證法、歷史辯證法與思維辯證法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二是等同于哲學學科門類中“哲學”的“科學技術哲學”,其基本依據是當代中國科學技術哲學的內容和觀點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所開創的“自然辯證法”,是“自然辯證法”在中國的當代形態。三是認為“自然辯證法”在中國并不是作為一個學科而是作為一個“學科群”在發展,其基本依據是這門課程具有“馬列、哲學與政治”三門課程的屬性。而根據《意見》制訂的教學大綱則認為:“自然辯證法”是自然辯證法,是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學科分類中理論一級學科下面并沒有“自然辯證法”二級學科。
2.學科組織體系不順,師資隊伍水平偏低由于學科屬性不明直接導致學科組織體系不順,表現為自然辯證法課程在《意見》中明確規定為理論公共課,其課程應歸屬于承擔高校公共政治理論課的獨立教學實體二級單位,一般為學院或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但許多重點大學一般都有專業的哲學院系,甚至設有科技哲學專業,這些院校自然辯證法課程一般由這些哲學專業院系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其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科技哲學相關內容展開,大大削弱了該課程的意識形態教育功能。由于“自然辯證法”學科有明顯的“大口袋”特色,即該學科具有開放性、動態適應性、交叉性、跨學科性等特點,這實際上對任課教師有較高的要求,而目前自然辯證法教師大都是文科背景出身,自然知識匱乏,更談不上緊跟最新科技前沿成果。
3.課時數較短和教學內容豐富性之間的矛盾自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自然辯證法”教學已按照《意見》和新的教學大綱全面展開。《意見》規定將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概論”從必修課(3學分,54學時)調整為選修課(1學分,18學時)。經過2012年、2013年兩個教學周期的教學實踐,筆者明顯感覺到與自然辯證法課程豐富的教學內容相比,18個課時過于短少,根本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而在2013年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的過程中又增加了十精神的相關內容。主要是在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三個方面,將十的新觀點、新提法體現在大綱的各個章節中。[1]65這使得兩者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提高專業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有效性路徑分析
1.加強自然辯證法課程學科建設是基礎當前“自然辯證法”學科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科定位。學科定位的基本依據在于準確理解學科的研究對象。2012年版教學大綱將“自然辯證法”定義為“是關于自然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相互作用的理論體系;是對以科學技術為中介和手段的人與自然、社會的相互關系的概括、總結?!彪m然在表述上同1979年版、1991年版以及2004年版全國統編講義或教材略有不同,但其基本觀點都是一致的,即“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的方法。這種觀點顯然是對理論板塊化理解的產物,即將簡單的分為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規律)、科學社會主義(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自然辯證法(對自然界的認識規律)。實際上,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著作中所闡釋的“自然”其內涵絕不僅限于自然界,是包含“社會和思維”意義上的自然,是全部現實世界。這也就是為什么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全書內容的安排上,既講“各門科學的辯證內容”,也講了“自然界和社會”的原因。如這樣理解自然辯證法,是不是同唯物辯證法相混淆了呢?顯然不是,前者強調的是對全部現實世界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后者則強調的是在掌握前者的基礎上,對全部現實世界能動的改造,即社會實踐。這同科技哲學的研究對象———人們對自然、自然科學及其技術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是根本不同的。所以,為了自然辯證法和科技哲學的共同發展,在“理論”一級學科下再設一個“自然辯證法理論”二級學科,哲學門中保持現有“科學技術哲學”二級學科,是個不錯的選擇。
2.理順學科組織體系,提高師資水平是保障學科定位準確為理順學科組織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將“自然辯證法”定位在理論二級學科之后,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與研究的教師自然應歸屬學院。鑒于在國內重點大學目前大多數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的教師大都屬于哲學院系,可以讓教師自己選擇是到學院從事自然辯證法的教學和研究,還是繼續在哲學院系從事科技哲學的教學和研究。這樣有利于自然辯證法和科技哲學兩個學科的共同發展。對于在學院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的教師,應加強相關學科內容的培訓,盡快提高其教學科研水平。因“自然辯證法”學科具有“大口袋”特色,所以,應根據任課教師學科背景的不同,分別進行培訓。就目前全國自然辯證法教師隊伍現狀而言,人文學科背景的教師占大多數,所以要加強任課教師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在教學班級的組成上,鑒于專業碩士研究生規模逐漸擴大,可以把教學班級分為兩大類:專業碩士類和學術碩士類。任課教師也可分為相應的兩類。
關鍵詞 情報學;碩士論文;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14-0013-02
當前,世界各國的許多高等院校和科學研究機構都在加強對圖書情報的研究,許多世界一流院校,比如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等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情報學教育體系。而比較而言,在我國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對圖書情報學的相關研究,明顯要相對落后,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有關情報學的招生和課題研究有所提升,并呈現出較為快速的增長態勢,然而由于研究內容相對較為高深,而且研究的靶場顯得較為前沿化與多元化。基于關鍵詞對學位論文進行統計、研究與分析是文獻計量學的范疇,是圖書情報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即以學位文獻或學位文獻的某些特點為標的,以聚集梳理一定數量文獻為基礎,由此展開對某一時域某一領域科學技術基本狀況與基本特征的研究,并由此論述和預測該領域科學技術在今后一段時期的研究趨勢與特點規律態勢?;讵毺仃P鍵詞進行圖書情報領域的碩士學位論文進行分析,是情報學研究的一項重要方法,是一種將文獻資料中的眾多核心要素關聯起來,進行統計分析的引證分析方法,其可以較為科學地評價文獻所研究與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揭示學科當時研究的熱點,較為準確地評價文獻所代表的學術水平。
1 研究對象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的對象定位于對國內圖書情報領域這一總體框架,并于此基礎上將“靶向”集中于碩士學位論文的統計、分析與研究,將“靶標”聚集到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熱點、趨勢、重點、前沿以及其變化情況,從而更加清晰地梳理出我國情報學研究的發展脈絡,從而為我國情報學教育發展提供參考。研究的主要數據來源集中于國內著名的學位論文收集庫――中國知網CNKI學術文獻總庫、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臺與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三大論文數據庫”,以及國內高等院校圖書館自建特色數據庫。其中,中國知網CNKI和萬方數據庫是國內收錄學位論文最為全面的數據庫,因此,為了確保分析研究的數據具有較高可信度與代表性,分析研究檢索的數據源即來自該兩個數據庫,著重定位于“學科專業名稱”、“學科專業分類”選項進行檢索,而檢索的時間區域定位于近10年,對于兩個數據庫檢索出來的文獻,對于相同的通過采用SQL 語句進行篩選,剔除重復的以及不符合的。
由此,以“情報學”作為檢索詞,從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獲得1640篇碩士論文,從萬方數據庫中獲致1315篇碩士論文,通過SQL篩選剔除重復的以及不符合的795篇,總共獲得有效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碩士論文2160篇。
2 基于高頻關鍵詞的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碩士學位論文特點
通過對獲取到的2160篇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碩士論文進行研究,綜合統計論文的關鍵詞,累計關鍵詞有13976個,經過分析研究,去除不能表達論文主題概念的關鍵詞3645個,共得10331個,平均每篇碩士文獻關鍵詞數為4.78個,由此可說明該統計是科學的,與國外科文獻資料對關鍵詞的標引規則相符(國內外科技期刊要求的每篇關鍵詞應標出 3-8 個),接著對關鍵詞的詞頻進行統計分析,將關鍵詞的頻度大于60作為標準,將其定義為“高頻詞”,通過對“高頻詞”的統計分析,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有關“知識管理”這一主題的頻次最高,多達126次。無疑,這也證實了近些年來,學術界對知識管理這個方向的研究熱點。此外,“電子商務”為121次、“信息化”為118次、“信息技術”為112次、“競爭情報”為102次、“信息服務”為98次、“信息檢索”為96次、“數據挖掘”為87次、“數字圖書”為84次、“信息資源”為79次、“電子政務”為75次、 “知識服務”為71次、“知識共享”為68次、“數據倉庫”為63次,從中也反映了我國對信息化建設、知識服務、數字化建設等關注在日益提升,也驗證了我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重新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的實效,表明了情報學與管理學之間滲透和結合日益加強,也可以折射出當前研究的重點、熱點仍然集中在情報學基礎領域,并預示著今后情報學研究的一個重點將是對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整合與利用。
3 基于聚類共詞的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碩士學位論文特點
通常來說,僅僅通過孤獨地察看論文的某一關鍵詞,通常是難以有充足的理由說明該論文所研究的主題,然而通過關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關鍵詞,將可以給予人們更加充分的信息去把握論文的大致內容和論文的主題脈絡。通過采取計算機數字高效處理作用,充分發揮Excel的數據透視功能,再次對出現次數高于60的高頻出現的關鍵詞進行“聚類性”分析,統計在同一論文中兩兩同時出現的關鍵詞,從而構建出60 × 60的“聚類共詞矩陣”,通過這一矩陣的研究,非常清晰地顯示出“聚類共詞矩陣”是一個對稱矩陣,其中位于矩陣對角線上的數據顯示的是某關鍵詞自身一同出現的頻次,這個一同出現的現象就實質來說,就是論文之間的相關度,對于非對角線上的數據,則表示不同關鍵詞之間的共現頻次。通過這個矩陣可以從另一個側反題出,關鍵詞分布既有交叉、相互滲透又具有群組分布的獨立性。通過Excel的數據透視處理得到共現頻次較高的有:“知識管理”為124次,“電子商務”為106次,“競爭情報”為101次,“高校圖書館”為98次,“信息服務”為92次,“數據挖掘”為87次,“數學圖書館”為83次,“信息資源”為81次,“電子政務”為79次,“知識共享”為72次,“數據倉庫”為66次。由此可以看出,在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中,當前基于數字化、信息化、電子化的知識管理與數據挖掘是個熱點,同時也說明我國情報學教育研究的領域在不斷拓寬。
綜合以上,關注獨特關鍵詞下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學科結構特點,獲得了基于高頻關鍵詞的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碩士學位論文特點,以及基于聚類共詞的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碩士學位論文特點,通過對研究結果的比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較為充足理由支撐的結論,那就是從中可以較為清晰地得出,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期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側重點在于“數字化、信息化、電子化的知識管理與數據信息挖掘”。
參考文獻
[1]曾學喜.網絡輿情突發事件預警指標體系構建[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11).
[2]Miao Adam X,Zacharias Greg L.A computational situation assessment model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oper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2011(9).
開題報告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指為闡述、審核和確定畢業論文題目而做的專題書面報告,它是研究生實施畢業論文課題研究的前瞻性計劃和依據,是監督和保證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訓練研究生科研能力與學術作品撰寫能力的有效的實踐活動。
《中國青年報》報道: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19級研究生所做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獲一次性通過,而78位碩士研究生,10人沒獲通過,僅有19人獲一次性通過。這在復旦大學乃至于全國研究生教育的歷史上“都很少見”。但據筆者了解,倘若以嚴肅的眼光審視目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論文開題報告工作,可以說,管理部門、導師、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認識不足的問題——視“論文開題報告為走過場”、視“論文開題報告為形式”。除思想上重視不足外,對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鑒于此,筆者結合自己的管理工作體會,就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寫法和技巧做一探討。
1.1 1 畢業論文選題的原則
畢業論文選題一般要求滿足以下原則:
①開拓性:前人沒有專門研究過或雖已研究但尚無理想的結果,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或是學術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
②先進性:碩士畢業論文要有新的見解,博士畢業論文要做出創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選課題應有需要背景,針對實際的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即應有實際效益或學術價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課題的內容要有科學性,難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適當,充分考慮到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說明,畢業論文題目不是給定的,而是研究出來的,只有在對所研究領域的過去、現在的研究資料等信息進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夠確立滿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選題,從而為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奠定堅實的基礎。無論是結合導師已有科研任務的選題,還是自選課題,選題之前的“信息積累”與“發現問題”均是研究生所必須經歷的過程,盡管導師已完成了以上過程,但導師并不能替代研究生,這就是研究生學習、研究的獨立性要求。
1.2 2 開題報告的內容與撰寫要求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立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設備、協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等。
2.1 開題報告——畢業論文題目
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準確、規范。要將研究的問題準確地概括出來,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質,反映出實驗研究的基本要求——處理因素、受試對象及實驗效應等。用詞造句要科學、規范。
②簡潔。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一般不得超過20個漢字。
2.2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立論依據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① 畢業論文的選題目的與意義,即回答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價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談現實需要——由存在的問題導出研究的實際意義,然后再談理論及學術價值,要求具體、客觀,且具有針對性,注重資料分析基礎,注重時代、地區或單位發展的需要,切忌空洞無物的口號。
此外,文獻綜述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應予著錄,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論的真實依據,另一方面也是對原著者創造性勞動的尊重。
2.3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研究方案
開題報告中要考慮:
① 研究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保證具體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干擾。
② 研究的內容。要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要求全面、詳實、周密,研究內容籠統、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義當作內容,往往使研究進程陷于被動。
③ 研究的方法。選題確立后,最重要的莫過于方法。假如對牛彈琴,不看對象地應用方法,錯誤便在所難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過的課題,只要采取一個新的視角,采用一種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創新的結論。
④ 研究的過程。整個研究在時間及順序上的安排,要分階段進行,對每一階段的起止時間、相應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確的規定,階段之間不能間斷,以保證研究進程的連續性。
⑤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對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關鍵性困難與問題要有準確、科學的估計和判斷,并采取可行的解決方法和措施。
⑥ 創新點。要突出重點,突出所選課題與同類其他研究的不同之處。
2.4 開題報告——畢業設計條件分析
突出儀器設備等物質條件的優勢。明確協作單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確各自的工作及職責,同時又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導師組,導師組成員的選擇要充分考慮課題研究的實際需要,要以知識結構的互補為依據。
以上就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之構成要素的撰寫進行了簡要的介紹。要寫好開題報告,除了掌握必要的開題報告的寫法之外,筆者認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視,平時要勤動筆,并善于學習借鑒他人開題報告的優點。(選自:《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19.9,原文:“撰寫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技巧與方法”作者:張紅)
開題報告寫作規范
一、 開題報告的寫作應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2、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3、研究步驟、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進度;
5、主要參考文獻。
二、開題報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為四號宋體,正文為小四號宋體,頁邊距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標準字間距,標準行間距,頁面統一采用A4紙。
1科學修訂專業培養方案是創新培養的指導原則
近年來,隨著我校課程體系的改革,課程學習由原來的1年改為半年,培養方案的更新成為迫在眉睫的工作。在學??傮w規劃下,基礎醫學院在對各相關學科進行充分調研基礎上,以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完善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標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為指導,結合我院基礎醫學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特點,制定、修改并完善相應的課程體系和研究生培養方案。在課程體系的創新中,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規范新入學研究生實驗操作出發,到常規實驗的系統化培訓;同時利用新建成的基礎醫學科研中心平臺開設“生命科學技術前沿”課程,進一步對研究生實踐技能進行培訓,為創新培養奠定堅實基礎。在培養方案的創新中,突出“學術交流”在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性。要求研究生在學習期間至少參加各種類型的學術交流或做學術報告每年10次。
2創新團隊建設是創新培養的人才保障
強大的師資力量,優秀的學術團隊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研究生的人才保障。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引進富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進入我校比較困難。因此我們重點加強現有人才梯隊的建設。近3年來,該院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出國學習共有10人次,國內高級訪問學者4人,中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14人,已獲得博士學位10人;引進具有博士學位9人。同時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并做大會報告,加強對外學術交流。當前,我院中青年學術骨干正逐漸成為我院研究生培養的中堅力量。
3構筑高端科研平臺是創新研究生培養的物質保障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基礎醫學科研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該中心面積2.2萬m2(其中公共平臺5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達4600萬元。中心以開放、共享為理念,可以開展核酸水平、蛋白質水平、細胞水平、組織學水平等各項生命科學研究。同時擁有P2實驗室,為人類病原學研究提供平臺。該中心自對外開放以來,為基礎醫學各專業學生開展高新實驗儀器設備培訓25次,參與培訓356人次數。迄今,使用各類儀器設備人數達230余人次;此外,兩個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重大疾病發病機制研究及藥物防治特色重點實驗室與現代病原生物學實驗室)也參與構成了基礎醫學科研中心。高端科研平臺的搭建,為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物質保障。
4搭建學科合作、校企合作平臺為創新培養插上騰飛的翅膀
打破學科界限,加強多學科合作,是當前醫學發展的趨勢。基礎醫學作為醫學相關學科的基礎,加強多學科合作更有利于學科的縱橫貫通,拓寬研究思路。我?;A醫學相關學科在這條路上已經邁出第一步。如人體解剖學和臨床影像科室及骨科學專業合作,進一步加深了學科的縱橫研究,為研究生的科研選題增加思路。又如病原生物學與臨床血液科、循證醫學合作,探討病原感染在血液系統腫瘤發病機制的相互關系;與臨床檢驗科室合作篩查臨床耐藥菌,探討臨床耐藥菌株的耐藥機制,為指導臨床用藥提供原則;與流行病學、統計學、傳染病學合作,探討感染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等等;這些合作一方面增加了學院申報大項目的競爭力;另一方面,研究生也在多個實驗室及不同學科導師及同學中擴大科研接觸面,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因此,改變傳統模式,加強多學科的合作,是今后提高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必然趨勢。
同時近年來,隨著研究生培養規模的日益擴張,大力拓展和挖掘各種現有或潛在的教育資源已成為解決當前教育資源供需矛盾的一個重要切入點[5]。因此,經過學院的多方努力和深入磋商,基礎醫學各學科與貴州省疾控中心、貴醫附院、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省肺科醫院、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為研究生培養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同時,發散學生的研究思路,促進產學研轉化。
5加強學術交流為創新培養提供沃土
以基礎醫學“宗恩”博士論壇為載體,在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病原生物學、免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等二級學科內部根據自我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旨在為研究生培養營造學術氛圍,增強學術交流,激發研究生創新思維,展示研究生風采。如“病原生物學論壇”,一方面通過邀請校內外,省內外,國內外專家、教授做客“病原生物學論壇”,為病原生物學專業教師和研究生做學術講座,在學科內部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鼓勵研究生努力學習,勇于創新;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每學期做讀書匯報或課題進展匯報等,通過將他們的工作在學科內部展示,從而營造一定的內部競爭氣氛,促進研究生的共同進步;迄今各種各類報告已開展60余講。同時,基礎醫學院每年年底舉行學術年會,要求3年級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報告,2年級學生進行研究工作進展匯報,請相應專家打分,評選出學科內部的優秀碩士研究生并給以一定的物資鼓勵。除此以外,各學科內部常規還有圍繞導師團隊的課題組會,進一步推動研究生培養工作。通過這一系列工作,逐步增強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同時在學科內部,不同學科之間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拓寬了學生與教師的學術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潛能。
6創新研究生管理模式,為研究生創新培養提供政策保障
當前我校研究生管理是在校級管理制度下開展二級管理模式。盡管還沒有很大的教育與管理自主權,但是二級管理的優勢已經顯現。作為二級院系,通過二級管理,可以掌握學生第一手資料,從而更好地督促導師加強管理。當前,基礎醫學院設有專人進行研究生管理?;A醫學院設有1人專門負責研究生培養管理工作。主要負責研究生培養各環節的監管和督促。自開展二級管理以來,已初步擬定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主要包括基礎醫學院研究生教學中期檢查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開題報告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參加學術報告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參與教學管理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課題進展檢查制度,基礎醫學院研究生與預答辯、答辯制度。這些制度的制定和實行進一步規范基礎醫學院研究生各項工作。同時基礎醫學院還成立了研究生培養督導委員會,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為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