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5 14:47: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務局消費扶貧工作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目標要求
聚焦農村產品上行,以“農品薈”農產品交易平臺、“郵你行”農產品展銷平臺為依托,提升農村電商“兩中心、一站點”上行服務能力,推進電商利益聯結機制建設,發揮“公共服務中心+平臺+站點”三位一體的功能,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機銜接,促進電子商務與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有機融合,實現發展上層次、上水平、上規模、上品牌、上效益。到2019年底,全縣農村產品網絡銷售額超過10億元,新增農村電商經營主體70個以上,培育25個在農村產品上行等領域具有示范性的電商服務網點,打造農村電商龍頭企業和優秀品牌各2個,農村電商產業特色更鮮明,助力脫貧攻堅。
二、主要任務
(一)優化網點功能布局。牢牢把握農村產品上行、帶動增收脫貧、網點融合共建的要求,調整優化網點,實施分類指導,強化動態管理,注重上行服務和功能覆蓋。鼓勵農村電商企業、有網絡銷售實績的專業合作社、致富帶頭人等承建網點。推進與有條件的村黨群服務中心、就業扶貧驛站、益農信息社等融合共建。(縣商務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農業農村局等,列第一位的單位為牽頭責任單位,下同)培育省級示范點8個,對農產品上行年網絡銷售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網點給予1萬元獎勵。(縣商務局、縣財政局負責)支持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農品薈”農產品交易平臺、“郵你行”農產品展銷平臺與網點合作推進農村品牌消費、品質消費,提升農村流通水平。(縣商務局負責)
(二)加強經營主體建設。推進龍頭企業培育、強化品牌建設,引導集聚發展。培育農村產品上行年網絡銷售額超1000萬元的農村電商企業2家、超100萬元的農村電商品牌2個,并分別給予單個企業(品牌)100萬元和30萬元以內的一次性分檔獎勵。爭創省級農村電商示范縣,力爭培育省級電商示范鎮1個、示范村5個,并分別給予單個示范鎮、示范村30萬元和10萬元獎勵。(縣商務局、縣財政局負責)依托中國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好網貨大賽等平臺,加強農村電商優秀企業和品牌宣傳推廣。(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縣氣象局負責)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15個,加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運營推廣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縣農業農村局負責)。
(三)強化電商利益聯結。以“農品薈”農產品交易平臺、“郵你行”農產品展銷平臺為依托,推動電子商務與農業產業化融合發展,大力推廣“公共服務中心+電商企業(平臺)+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加強農村電商企業產銷對接活動。(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負責)支持電商企業與農業基地或專業合作社開展穩定購銷協作,按實效給予電商企業以網絡銷售額5%內的獎勵。(縣商務局、縣財政局負責)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委托生產、訂單農業等方式,收購、包裝并網絡銷售小農戶自產農產品。(縣農業農村局負責)
(四)提高電商培訓實效。適應電商發展新要求,著力增強培訓實效性和針對性,將農產品電商人才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象,農民手機應用技能、農產品電子商務和農業物聯網等列入培訓內容。(縣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村電商納入就業技能培訓工種目錄,給予培訓合格者1200元/人補貼。(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加強美工、產品設計、宣傳營銷等實操技能培訓,引入社交電商等新型課程,開展電商培訓與就業用工對接。(縣商務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支持職業院校開設農村電商專業或增設電商課程。(縣教育局負責)加強《電子商務法》等宣傳貫徹。(縣市場監管局負責)
(五)精準推進電商扶貧。持續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電商扶貧問題整改,增強農村電商助力脫貧攻堅作用。(縣商務局、縣扶貧辦、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升貧困村網點的扶貧服務功能,指導網點通過電商平臺、網上小程序、微商等開展農產品網絡銷售。(縣商務局負責)對配合電商企業或電商平臺等開展本地農村產品網絡銷售、收購和信息提供等上行服務并形成網絡銷售的網點,給予每個網點2000元以內的分檔獎勵。對電商經營主體收購貧困村、貧困戶農村產品的,給予收購金額10%以內的補助。(縣商務局、縣財政局負責)加強對貧困村網點經營者、創業致富帶頭人、駐村扶貧工作隊、村“兩委”、產業發展指導員、大學生村官、有基礎的貧困勞動者等電商培訓。推進與就業扶貧、特色種養業扶貧等項目協作。(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扶貧辦負責)積極組織開展產銷對接,大力拓展貧困村產品銷售渠道。(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縣扶貧辦負責)
(六)引導電商應用創新。鼓勵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等地方優勢產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優先推薦農村特色產業集聚的鎮、村申建省級農村電商示范鎮或示范村。(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化旅游體育局負責)鼓勵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對農村電商企業開展農產品上行實現年在線出易額50萬美元以上的給予100萬元以內的分檔獎勵。(縣商務局、縣財政局負責)探索提升電商數據應用水平。鼓勵社區電商企業開展農產品直采直供。引導中小電商“抱團”發展,合作開發產品,降低運營成本。(縣商務局、縣供銷社負責)
(七)完善服務基礎設施。實施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130.059公里,推進客運、物流、郵政、快遞等為一體的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點建設。(縣交通運輸局、縣郵政管理局負責)提升行政村快遞通達率、投送頻次和網點快遞收發兼容度,行政村100%通快遞。(縣郵政管理局、郵政分公司負責)支持有條件的鎮在區域節點建設倉儲物流中心,發展智慧物流。(縣發展改革委、縣商務局、縣郵政管理局負責)推動光纖和4G網絡行政村全覆蓋并向自然村延伸,鼓勵電信企業面向農村地區推出專屬的優惠資費產品。(電信分公司、移動分公司、聯通分公司)
(八)提升電商公共服務。明確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運營企業對網點和物流的監督責任和農產品上行實績要求。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運營企業要加強對本地農村產品及小農戶自產特色產品等信息收集,組織動員電商企業參加產銷對接,推進電商展示與線上線下銷售融合。(縣商務局負責)采取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升農村電商公共服務水平,探索公共服務市場化、可持續運營機制。(縣商務局、縣發改委負責)
(九)加強電商政策保障。統籌縣級(含省補專項)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農村電商產品上行、主體培育、品牌建設、模式建設、示范創建、產銷對接等。(縣商務局、縣財政局負責)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示范。(縣農業農村局負責)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農村電商的產品,推廣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倉單質押貸款等金融業務。(縣金融辦、縣人行負責)完善人才政策,支持企業引進急需的實用型電商人才,鼓勵引導青年返鄉創業,做好企業服務保障,促進農村電商政策資源整合。(縣商務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舉辦集市貿易,繁榮城鄉市場。制定下發《商務和經濟合作局關于開展2020年“促消費·惠民生·助脫貧”農牧區線上線下趕集活動的通知》,啟動全州農牧區集市貿易活動,培育“趕集”經濟,繁榮農村消費市場,擴大內需促進全州消費回補增效。截止目前,累計開展30場次農牧區集市貿易活動,超序時進度完成目標任務,帶動社會消費超2億元。二是搭建活動平臺,拓寬銷售渠道。積極組織州內230余家名優特新企業,參加全國、全省市場拓展活動15場次,實現銷售2700余萬元(含訂單);自主舉辦第二屆農特產品產銷對接現場會、2020年.農商對接會、廣東—商務扶貧協作產業對接會等農商對接活動3場次,現場銷售800余萬元,簽訂農特產品采購訂單112個,訂單金額15.06億元,再創農特產品銷售新高。與商務廳、商務局、總工會、建行分行、建行分行等單位簽訂消費扶貧合作協議,多形式、多途徑構建產品省外營銷網絡。三是推進專柜建設,實現聯動銷售。加大對口幫扶合作,主動與省內及廣東消費需求旺盛的地區建立區域合作機制,聯動開展農商對接、產銷推介、“以買代幫”、“以購代捐”等活動。在等城市建設“圣潔”農特產品營銷專柜建設3個,通過“產品+文化+品牌+體驗+網絡”的“精準幫銷”模式,集中展示銷售全州18個縣(市)優質農特產品及資源。極地蔬菜走進了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南派藏醫藥入住了廣州消費商圈,“圣潔”產品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品牌影響力不斷攀升。四是加強督導檢查,推進園區建設。圍繞打造現代商貿物流園區,完善了園區開發建設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實行了園區開發建設月報制度,建立了新都橋物流園工作推進微信群,搭建信息溝通平臺,動態掌握園區各成員單位工作進展情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謀發展,為領導決策部署提供依據。編制完成《現代商貿物流園區總體規劃》、《現代商貿物流園區概念性規劃(一期)》、《現代商貿物流園區開發建設方案》;做好園區項目儲備,積極爭取國家“十四五”、“十四五”,以及省級行業主管部門項目支持。
二、存在主要問題
現代商貿物流園區建設受用地等問題限制,建設推進艱難,根據規劃,園區總用地規模4200畝,經多方反復論證調整,無法避讓確需占用耕地3787畝,其中:原地力培肥區442畝,原土地整理區3345畝,開工項目申報要件受到國家政策影響,用地報建推進遲緩。
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啟動實施以來,我局始終堅持“零障礙”工程與商務工作“兩手抓、兩促進”,努力在規范管理、優化服務、提速增效上下功夫,實現了商務經濟發展的新提升、民生亮點工程的新突破和機關工作作風的新轉變,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全市商務工作的發展。
一、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進展情況
(一)以實施“零障礙”工程為指引,商務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面對宏觀環境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我們牢固樹立“服務零障礙”理念,注重發揮行政推動、政策引導、平臺支撐和環境營造作用,不斷加大對企業指導、培育與幫扶力度,保持了商務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一是全力支持外貿企業發展。我局堅持主動深入企業開展調研,以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突出“傾心”而為、原則與熱情并重的理念,“傾心”為企業排憂解難。多次深入華宏特鋼、沂岸花卉、中能電池等企業,現場指導企業解危脫困,保增長、保市場、保政策扶持,幫助辦理外貿經營備案登記證等。通過政策指導、企業培訓等行之有效的工作,使我市對外貿易逐漸擺脫下滑頹勢,各項指標逆勢上揚,2014年我市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4.3億美元,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2015年1-4月份,我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55億美元,完成全年任務的36.54%,位居市第一位;近兩年我局為企業爭取商務切塊、進口貼息、國際開拓市場、中小企業信用保險等項目資金2139.68萬元,惠及40多家企業,100多個項目。
二是全力服務外資企業落地。我局把著力點放在全面落實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全程協辦制、責任追究制上,從市場準入、立項審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入手,做好對投資者的考察服務、咨詢服務、協調服務、跟蹤服務,認真落實重大項目代辦服務制、部門會辦制,簡化審批流程,強化服務對接,保障外資企業落地生根。在開展外資快速審批試點基礎上,嘗試“六證(照)一體”外資并聯審批模式,爭取實現外資批準證書、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外匯登記證、公章備案“一窗受理、同步收件、六證(照)同發”,辦理時限縮短了50%。同時,我局積極推動外資審批權限下放,將1億美元以下外資項目審批權委托給各鎮(街道、園區),企業辦理業務更加便捷。例如為了確保必康醫藥綜合體項目順利落地,我局安排專人代辦,爭取省市商務部門的支持,僅用3個工作日即完成了該項目6個子項目的手續辦理,促成企業當年到賬外資1億美元。
三是全力支持我市企業“走出去”。為有效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我局主動深入企業開展自營出口業務指導和外貿政策宣傳,我們還不定期邀請省廳、市局、海關、商檢等部門領導、專家深入企業現場指導幫助,先后為恒乾堅固件有限公司申請廣交會展位,幫助花廳生物科技、利民化工等企業完善境外投資相關材料,組織三和偉業等參加印度玻璃展等,同時加大外向型電子商務企業,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扶持力度,積極引導我市外貿企業利用跨境貿易電商平臺(亞馬遜、速賣通、Ebay等)拓展銷售渠道,推進傳統外貿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促進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
(二)以實施“零障礙”工程為契機,招商引資工作邁出新步伐
作為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牽頭部門,我們時刻秉承“親商、安商、扶商、富商”理念,從“一切服務于招商、一切服從于招商、一切有利于招商”為出發點,積極營造優質高效的招商引資環境,扎實開展“四招四引”,不斷以招商引資的新突破推動經濟發展的新跨越。
一是創新招商工作思路。我局每年都牽頭制定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意見、重點招商活動計劃和招商隊伍培訓計劃。在招商理念上,更加突出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和重點園區招商;在招商方式上,更加突出小分隊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在招商活動組織上,更加突出年度的計劃性、客商的針對性和項目的真實性,使招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強。
二是精心籌辦招商活動。按照“一嚴控四強化”要求,2014年,我們成功舉行了25次招商活動,今年1—5月份,成功舉辦了4次大型招商活動,正在跟蹤洽談的重點招商項目27個,其中超億元項目3個。在每次活動組織前,我局都能做到認真謀劃,選準主題;在活動過程中,把握細節,關注客商感興趣的內容,體現真情、親情服務;在活動結束后,加強跟蹤對接,最大程度發揮招商活動效果,受到了參會企業和客商的一致好評。
三是搭建招商服務平臺。我局加強與各相關部門協調、溝通,不斷完善項目服務機制,從項目評估、項目選址、項目審批、項目推進等不同環節,建立健全項目建設全過程服務機制,將客商投資意向與我市招商資源、招商需求進行有效匹配,更有針對性地為外來投資商和招商單位提供服務。
四是服務園區發展。為強化園區招商載體功能,助推開發區提檔升級,我們深入落實簡政放權政策措施,牽頭抓好保稅物流中心(B型)申報創建工作,目前保稅物流中心316畝合法用地已掛牌摘牌,土地證正在辦理中,其他手續計劃7月份報送國家海關總署審批。同時,我局積極配合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和無錫—工業園創建省級高新技術區,協調新戴運河產業帶、7個鎮級集中區科學規劃、明確產業發展方向、梳理招商思路,使我市經濟發展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增強。
(三)以實施“零障礙”工程為支撐,民生實事項目取得新成效
全局上下認真踐行“便民、利民、為民”宗旨,集中力量辦好了一批順民心、解民憂、惠民生的好事實事,使商務工作更加貼近百姓、服務百姓、惠及百姓。
一是全力抓好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一方面會同財政部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挖掘農村消費潛力,大力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了全市農貿市場改造升級,每鎮(街道)最少新建或改造了一個2000平米以上的農貿市場。其中我市北方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陽光惠民一農貿項目已經全面建成并通過驗收,獲得國家扶持資金210萬元。另一方面搶抓中央、省、市擴大消費的政策機遇,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促銷活動,相繼舉辦了“消費促進月”、“年貨購物節”、“伏羊節”、“窯灣美食節”等節慶營銷活動,實現了“城市揚名氣、企業促發展、百姓得實惠”,有效拉動了消費市場穩增長。
二是全力抓好電子商務運用和發展。我局牽頭制定了《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文件,成立了市電子商務協會和全國首個縣級電子商務專家顧問團,在電子商務項目招引、企業培育、人才引進培養、科技創新、就業創業和傳統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為電子商務發展加油助力。一年來,先后建成5萬平米電子商務產業園、10萬平米美妝園、2萬平米快遞物流產業園,2萬平米皮草和農產品電子產業園正在建設中,成功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市),爭取資金1000萬元,墨河街道新段村成為首批省級電子商務示范村、全國淘寶村。目前,我市通過重點打造“5+2”電商載體和推進6大電商產業發展,基本實現了“全面推進、融合發展”的電子商務“模式”。
三是全力抓好商務綜合執法工作。我局圍繞“規范市場秩序,保障消費安全”的工作主題,按照省商務廳要求,完成了“2014年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縣(市)”各項工作,成立了商務綜合執法大隊以及12312商務舉報投訴服務站。全年共開展生豬屠宰、成品油市場、酒類流通等方面執法檢查265次,現場處理84件,立案查結案件19件,結案率100%,受理舉報投訴咨詢事項167起、回復率100%,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復”,12312服務熱線越來越受到群眾的關注和好評。
(四)以實施“零障礙”工程為抓手,開展“1211”工程,機關作風建設呈現新面貌
一是主動貼近群眾。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們先后召開了10余次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函240余封,征求意見建議216條,并逐個逐條分析原因,認真加以整改。局領導先后3次帶領相關人員走進“行風熱線”,現場解答群眾訴求,作出服務承諾,接受群眾監督。結合開展“三解三促”、“百日家訪”等活動,局機關干部深入基層訪民情、聽民意,先后幫助神山村、塔山村、田吳村幫扶對象和本系統困難職工解決難題30多個,落實幫扶致富項目10多項,協調發放扶貧幫扶資金20余萬元。
二是強化制度建設。制定下發了《商務局作風效能建設考核細則》、《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十條禁令》等文件,修改完善了《商務局機關規章制度》、《商務局機關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和《商務局機關學習制度》等,在局機關全面實施“零障礙”服務全程協辦制,設立協辦崗,嚴格推行首問負責、同崗AB角、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零障礙服務檔案”、政務公開、服務承諾等七項制度,建立電話、手機、網絡“三位一體”的“零障礙”投訴平臺。嚴格實施“四亮四評”即時監督,切實做到業務“零積壓”、溝通“零距離”、辦事“零障礙”、工作“零差錯”、服務“零投訴”,形成了“人人是形象、處處是窗口、事事是服務”的服務環境。
三是擦亮服務窗口。努力開展“1211工程”,即:一件事情一個工作人員負責辦理,辦理結果由服務對象和主管領導兩方面進行評議,然后統一考核,統一歸檔,實現一事一檔。窗口建立了“以責任制為綱、工作崗位為點、工作程序為線、監管制度為面”,環環相扣的工作機制,同時對商務局進駐中心的窗口部門、事項名稱、辦事依據、條件、承諾時限、辦事流程等實行全部公開,對一般事項實行即辦制、特殊事項實行承諾辦理制、重大事項實行并聯辦理制、上報事項實行制、控制事項實行明確答復制。去年,窗口共接待企業、有關部門及中外客商700余人次,受理、辦結外商投資企業新設、變更事項40余件,群眾滿意率100%。
二、存在問題
我局在開展“零障礙”活動中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與群眾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城鎮化提速,綜合商務體系建設還需加快推進;二是面對改善民生的宗旨,商務的服務品質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還有一定距離;三是和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零障礙”工程建設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在活動的制度建設和長效機制建設上有待進一步跟進,各項工作需要長期堅持并不斷深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固本培元,夯實思想根基。我們將持續深入貫徹上級有關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規定精神,堅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作風,充分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一錘一錘接著敲,把釘子釘實釘牢,緊緊抓住服務群眾的宗旨,真正做到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家事”,促進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建設常態化。
(二)強化宗旨,樹牢群眾觀念。時刻把人民滿意作為“零障礙”工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處理好日常工作生活中,和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眾多小事,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大限度的做到“把方便讓給群眾,把困難留給自己”。
(三)提高標準,不斷引向深入。深入落實“馬上就辦”,持續開展“一事一辦”、“特事特辦”,進一步縮短辦事期限、簡化辦事環節、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水平;整合商務局門戶網站,加快網上辦事平臺建設,逐步實現群眾辦事“網上查詢、網上申請、網上報批;充分利用“12312”服務平臺,廣泛聽取企業和群眾的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改進工作質量,提高為企業、為群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9%和10%,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控制在104%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要做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抓好項目和投資工作,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扎實做好項目基礎工作,及早研究,認真把握國家重點投向,謀劃一批有利于長遠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進入國家和省上規劃盤子。做好項目的各項前期工作,建立嚴格的項目基礎工作制度、項目儲備制度、優勢項目選商選資制度,努力形成儲備一批、洽談一批、跟蹤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項目運行機制,保證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市發改委、市經委,各區縣政府)
(二)加強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推進青藏鐵路西格二線、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西過境高速公路、火車站綜合改造、北山地質森林公園、南川河流域治理等重大基礎性項目建設。(市國土局、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交通局、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各區縣政府)
(三)抓好國債資金和各類專項資金的落實,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積極拓展各類融資平臺,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投入,多渠道籌集項目建設資金。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拓寬民間投資渠道和領域,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在工業、旅游、商貿、城市建設、生態保護、舊城改造等方面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年內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60億元以上,其中省外到位資金56億元。(市政府各部門,各區縣政府)
二、夯實“三農”發展基礎,確保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四)按照“保障供給、提供休閑”的要求,大力發展城郊型精品農業,因地制宜發展花卉、食用菌、水果等產品,在產量和質量上求得突破。進一步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新建日光節能溫室6000棟,蔬菜產量達到64萬噸,市場淡、旺季蔬菜供應自給率提高到35%和60%。加大規模養殖基地建設力度,新建牲畜暖棚4000棟,奶源、肉牛(羊)、生豬規模養殖基地各10個,禽類養殖基地5個。(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各區縣政府)
(五)推進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盤道水庫灌區等重點項目進度,統籌建設一批水、電、路、沼氣、太陽能灶等項目,解決4.5萬人、4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加快鄉村道路建設,新建農村公路200公里,硬化村道500公里。(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各區縣政府)
(六)繼續完善新農村建設規劃,抓好三縣新農村典型村建設。實施好60個村扶貧整村推進項目,解決4.5萬人的溫飽問題。認真實施“雙百”市場工程,新建冷藏保鮮庫4座,高標準建設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扶持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發新產品,提升特色農畜產品加工檔次。支持引導農民發展專業協會和合作經濟組織,不斷提高農民群眾和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市發改委、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市商務局,各區縣政府)
(七)建立大統一的勞動力培訓市場,全面實施“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年內培訓農村勞動力1.5萬人,轉移就業30萬人次,其中新增長期穩定就業2萬人。重視搭建農民創業平臺,拓展農民創業性就業渠道。(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科技局,各區縣政府)
三、繼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工業經濟平穩發展
(八)認真貫徹省政府產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鋁電聯營、生物醫藥、裝備制造、藏毯絨紡等特色產業,在硅材料、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等領域培育壯大一批新的骨干產業和主導產品。發揮三縣工業園區比較優勢,重點抓好大通宜化公司PVC項目、中鋁擴能、湟中百萬噸干法水泥、湟源大華工業園區建設等項目,促進全市工業平穩協調發展。(市發改委、市經委、市科技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區縣政府)
(九)加快開發區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和工業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多晶硅二期、單晶硅擴產、百萬噸復合肥二期、機織藏毯、中藏藥、銅箔鋁箔、鋁合金及型材等項目建設,盡快形成一批支撐發展的產業集群。各區縣要把支持和服務園區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實。組織好開發區循環經濟試驗區《總體方案》的報批和實施,逐步實現資源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和循環利用。(市發改委、市經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區縣政府)
(十)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項政策措施,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積極協助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通過發行債券、上市等方式,開展直接融資。多渠道引進資本和項目,實施資產重組,培育一批主業突出、創新能力強、帶動作用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推動技術進步,集中力量研發和突破關鍵技術,培育一批市場前景好、產業關聯度大的拳頭產品,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市發改委、市經委、市科技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城司,各區縣政府)
四、做大做強特色旅游業,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十一)圍繞把建設成為高原特色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目標,加快旅游資源的開發、整合和優化,加強重點景區、景點建設。積極發展生態旅游、健康旅游、商務旅游、鄉村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滿足不同群體的旅游需求。加強旅游宣傳和對外推介,全面提升“中國夏都”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抓好旅游商品市場建設,培育旅游消費熱點,支持發展一批具有地方優勢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辦好首屆“夏都地方名特小吃美食節”,提高旅游業綜合效益。(市旅游局、市文廣局、市商務局、市林業局,各區縣政府)
(十二)大力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重點加快朝陽物流園區建設,實施好朝陽鐵路物流中心、建國物流中心、物產建材商貿城等項目。抓好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冬蟲夏草國際交易中心、絨毛交易中心、商業巷步行街、水井巷商務區等項目建設。繼續加快標準化農貿市場改造建設工作。大力發展金融、保險、中介、信息等新興服務業,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會展業,吸引國際國內、各地區、各行業來舉辦會展活動,充分發揮會展經濟的輻射帶動效應。積極拓展社區和農村服務業,不斷完善便民服務機制,拓展服務領域。(市經委、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供銷聯社,各區縣政府)
(十三)發展和完善消費信貸,積極培育住房、汽車、旅游等新的消費熱點,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進一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做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服務,開展農超農市對接試點工作,促進農村消費。(市商務局、市旅游局、市工商局、市供銷聯社,各區縣政府)
五、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升城市綜合載體功能
(十四)繼續抓好城市規劃建設,加快城建項目實施進度,突出城市的精細化、人性化管理,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對城市規劃的研究,認真做好《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市土地利用規劃》的修編,加快編制城市各專項規劃和重點建設區域的詳細規劃。(市城鄉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國土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各區縣政府)
(十五)扎實推進海湖新區開發建設,抓好海湖體育中心、湟水北路、濕地公園等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加快房地產開發和教育、醫療等社會公共服務項目進度,年內完成投資50億元。加快城市環衛、園林、供排水、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火車站綜合改造、中心廣場北側景觀改造、城市交通體系建設、南川河流域整體開發、城市四個出口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項目,打造城市建設的新亮點。實施小橋大街、海晏路、八一路大修整治工程,抓好黃河路、七一路、解放路等6條道路街景整治和城區主干道電力線入地工程,塑造城市新形象。加大天然林、森林公園、生態農業區以及濕地保護力度,實施好大南山生態綠色屏障二期工程、北山地質森林公園建設等項目,做好城市林帶、綠地、盆花造景等綠化建設。認真做好參加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園的設計和建設。(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國土局、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海湖新區,各區縣政府)
(十六)堅持不懈地開展好“建設國家衛生城市日”主題活動,鞏固、提升和發展“創衛”成果,不斷完善“建衛”長效管理機制。加快實施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和國家綠化模范城市創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市衛生局、市城管執法局、市林業局、市環保局,各區縣政府)
(十七)加快小城鎮建設,進一步提高城鎮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逐步放寬城鎮戶籍限制,使符合條件的農村轉移人口在城鎮就業和落戶,解決好農民工就業、居住、就醫及其子女上學等突出問題。堅持把“三集中”試點作為推進城鎮化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全方位搞好協調服務,以點帶面,梯次推進。(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教育局、市文廣局、市衛生局、市公安局、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各區縣政府)
六、強化財稅征管工作,努力實現增收節支目標
(十八)抓好增收節支,努力實現財政收支平衡,保障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和稅源管理,積極挖掘收入潛力,組織好財政收入,做到依法治稅、應收盡收,確保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
(十九)不斷優化和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支出,發揮好公共財政的職能,努力提高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保障能力。繼續加大專項資金的爭取力度,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產業發展、改善民生、生態建設等方面的資金,確保爭取專項資金保持30%以上的增幅。認真落實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的規定,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一般性行政經費增長。(市政府各部門,各區縣政府)
七、切實推進節能減排,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二十)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機制,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快實施遺留鉻渣治理、污水處理等重點減排項目。支持引導企業加快節能技術研發和改造。深入開展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著力推進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揚塵等污染整治。加大對重點工業企業廢水排放和湟水河排污口治理力度,遏制湟水河水質惡化的趨勢。加快市第三污水處理廠、甘河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及市區和三縣排水管網建設進程,不斷提高生活污水處理率。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區監管力度,使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在96%以上。加大對高耗能、高排放重點企業的檢查考核力度。加強建筑節能監督和管理,全面促進建筑節能工作,凸顯節能宜居特色。(市經委、市環保局、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水利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區縣政府)
八、繼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二十一)繼續深化農村改革,積極培育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有利于農業農村發展的制度體系。開展好政府機構改革,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城市公用事業的市場化進程。深化部門預算改革,認真實施非稅收入收繳分離,積極配合“省管縣”財政管理模式改革。深化企業改革,重點抓好城市公交、給排水等公共服務企業改革。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制度,做好教師績效考核評價,加快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和質量效益的提高。穩步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完成基本醫療保險用藥、診療項目等調整工作。推進新聞文化體制改革,建立有利于新聞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資產經營管理理念,規范城鎮建設用地管理,加快政府資產向收益型、經營性資產轉變,增加政府資產經營收益。(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市編辦、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市文廣局、市國土局,各區縣政府)
(二十二)繼續承辦和協辦好“青洽會—丁香郁金香節”、“環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藏毯國際展覽會”、“國際清真食品博覽會”等經貿文化活動,推進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交流合作,從整體上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市商務局、市經濟協作辦公室、市旅游局,各區縣政府)
(二十三)認真落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措施,逐步完善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服務體系,積極創造寬松環境,促使非公有制經濟在擴大規模、做大總量上取得新突破。(市財政局、市經委、市工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區縣政府)
九、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十四)繼續推進科技創新,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市科技局、市經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區縣政府)
(二十五)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工程,充實德育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材內容,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繼續加大投入,實施農村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15萬平方米,完成湟川中學、市一職遷建并投入使用。穩步推進教育布局調整步伐,解決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均衡發展。在全市中小學中推行蛋奶工程,有條件的寄宿制中小學先行一步,保證孩子們每天能喝上一杯奶、吃上一個雞蛋,不斷增強孩子們的體魄。(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各區縣政府)
(二十六)加強區縣、鄉鎮和社區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抓好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打造文化精品,促進文化創意園區的發展。實施文化進村入戶工程,開展送電影、送戲、送歌舞下鄉活動,新建155家農家書屋、10個鄉鎮文化站,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繼續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市財政局、市文廣局、市體育局,各區縣政府)
(二十七)加強鄉村衛生基礎設施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便群眾就醫,提高服務能力。做好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提高群眾健康保障水平。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確保食品藥品質量安全。認真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加強對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穩定低生育水平。關愛女性健康,免費為全市育齡婦女進行一次生殖健康檢查。繼續加大投入,建設40個社區托老服務站和6個社區服務中心,實施兒童福利院擴建“藍天計劃”工程。(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質檢局、市藥檢局、市商務局、市人口計生委、市民政局,各區縣政府)
(二十八)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大力開發社區服務、公共服務等公益性崗位,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容量。加速勞動力資源的整合,建立和完善人才供需平臺,形成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加大對勞動力的培訓,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閑散人員,為更多的人創造就業條件。加快構建政策扶持、服務、培訓三位一體,平等競爭、充滿活力的創業機制,以創業帶動就業。積極支持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拓展農民外出就業空間。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服務工作。培訓城鄉勞動力2.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4萬人,“4045”人員就業1800人。(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各區縣政府)
(二十九)不斷完善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完善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保障城鄉困難居民的基本生活。落實好對低收入家庭的補貼和救助政策,解決好低收入家庭醫療、子女就學、住房、取暖等方面的困難。(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市民政局,各區縣政府)
(三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建設廉租房1000套、經濟適用房10萬平方米,實施棚戶區改造30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困難群眾危舊房6000戶。認真研究促進房地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盤活公積金使用,以改革的辦法解決基層干部職工的住房問題。按照“以安置保拆遷、以安置促拆遷”的要求,加強房屋拆遷管理,加大安置房建設力度。全面完成城東區小寨重點安置小區建設,開工建設2000套政府拆遷過渡安置住房、湟中康川新城搬遷農民安置小區。全面實施暢通交通工程和小城建項目,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市財政局、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民政局、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交通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區縣政府)
(三十一)籌集30億元以上資金,實施10大類45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和10大類48項新農村建設的辦實事工程。(市政府各部門,各區縣政府)
十、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
(三十二)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市民素質提升工程為抓手,通過開展各類創建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強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培養和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文明市民,努力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市文廣局,各區縣政府)
(三十三)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建立健全各項民主管理制度,保證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權力。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下大氣力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認真實施“五五”普法規劃,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監察局,各區縣政府)
關鍵詞:宣恩縣;電子商務;新農村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1
恩縣地處湖北省西南邊陲,此處以山脈地形居多,耕地面積較少,獨特的地理條件形成了各種特色農產品,伍家臺貢茶、貢水白柚、宣恩臘肉、富硒特產等。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充分利用"互聯網+"大環境下的經濟優勢,有利于促消費、擴內需,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1]
一、宣恩縣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1.競爭阻力小,市場潛力大
宣恩縣立足富硒資源,堅持特色發展、綠色發展,突出“有機”“品牌”兩個關鍵詞,先后獲得了“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縣”、“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縣”、“全國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等榮譽稱號。符合現代人的追求有機、綠色、環保、健康的消費觀,深受大眾喜愛。
2.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
鄉村電網改造全面實施,優化了電網結構,提高了供電質量。以“寬帶恩施”為主的信息網絡建設全面提速,城市光纖入戶率達80%,行政村通光纖率達98%,出口帶寬達到250G,以4G為主體的移動網絡基本實現城鄉全覆蓋,移動電話百人擁有率居全省第4位。完成“通暢工程”7646公里,100%的行政村通了瀝青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了客車。[5]縣人民政府積極組織縣商務局、縣供銷社、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電商企業負責人、70重點貧困村書記等人多次組織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和知識講座,縣商務局積極招引電商企業落戶宣恩,有利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3.生產技術制約
宣恩縣地形多為山地丘陵,無法進行規?;?、機械化生產,主要是當地農民的手工種植,以致于生產和經營分散;加之勞動力不足,導致質量與產量無法保證,產品供應不足,且生產產品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也是一大問題。特色富硒產品直接銷售,未有進一步加工與包裝,產品的特色不明顯、品牌不突出。農產品銷售的地域性、周期性、季節性易于受氣候條件影響,生產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等問題。在網上銷售農產品時就容易出現產品季節性銷售、提前銷售、訂貨銷售這類現象,這些對農產品電子商務都提出了新的更具體的要求。
二、宣恩縣發展電子商務的意義
延長了農產品產業鏈,促進高效就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農產品加工、包裝、儲存、保險、運輸等處理過程,為農產品加工、流轉企業創造了機會。電子商務有利于及時反映農產品供求信息,進而為農村勞動力有序流動創造機會,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機會,吸引農民工返鄉就業。[2]電子商務使銷售渠道的多元化可以提升農產品價格,進而增加了農民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水平,解決農村“空巢”問題,有利于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激發農民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提高,農村的老人、婦女和殘疾人都包容進來,提升農民自身的幸福感。以智慧建設新農村,以信息化轉變農村收入方式,帶給農民應有的公平和尊重。[3]宣恩縣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進而減少城鄉差距,在增進社會穩定等相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降低了農產品的生產風險和交易難度。[4]
三、促進宣恩縣電子商務發展思路和對策
1.堅持“農業+旅游+互聯網”的微循環電商模式
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形成一條完整的經濟鏈。大力發展觀光旅游等第三產業,迎合大眾回歸自然和享受田園的心理,依托貢茶產業的基礎、貢茶文化的優勢、貢茶品牌的影響,大力推進以有機茶葉創建、有機貢茶生產、生態旅游觀光為主的三次產業同步發展。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協會引領、市場推進、金融支持、媒體助力“六位一體”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以政府投資吸引企業注資,鼓勵百姓參與。
2.規范平臺
加強網絡監管,統一標準,打擊偽劣商販,把握好質量安全關。提高創新能力,搭建自主平臺,創造規范網絡營銷環境,創優發展環境上下功夫,積極改善電商企業集聚發展條件,建立完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網絡流暢不斷點,數據傳輸可靠無差錯,促進電子商務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建立健全電子商務規范、電子商務進程和實施的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規,包括網上交易、網上支付、數字認證、物流、隱私權保護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相關的法律問題。
3.構建農業電子商務支付平臺及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
網上交易誠信和安全十分重要,完善的農業電子商務體系需要安全高效的電子支付。構建農業電子支付平臺應充分考慮農村的實際情況,操作簡單、安全、方便將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自建縣域物流網點,不僅能夠推動宣恩的電子商務發展,也可以帶動物流行業的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2015]第78號.
[2]李海平,劉偉玲.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與模式創新[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9(2):189-191.DOI:10.3969/j.issn.1000-5811.2011.02.047.
[3]汪向東.農村經濟社會轉型的新模式――以沙集電子商務為例[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3,02:194-200.
一、以科學發展為統領,抓服務,促發展,全面打造高質量的工商行政管理品牌
2010年是工商部門停征“兩費”后職能轉型的第一年,也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關鍵年。按照國家總局“四個轉變”的要求,實現從“收費工商”向“服務監管工商”的實質性轉變,推進從“傳統工商”向“現代工商”的根本性轉變,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為此,我局積極發揮自身職能,優化市場主體、凈化市場環境,努力與政府中心工作“合心、合力、合拍”,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上尋求新突破。
(一)最大限度優化服務舉措,促進全民創業。一年來,我們堅持“非禁即入”的原則,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快速、健康發展。一是進一步降低登記門檻,放寬準入條件,優化投資環境。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快入”的原則,我們先后出臺《關于促進全民創業的若干意見》、《支持、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十放寬”》、《老河口市工商局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實行“十放寬”的意見》、《關于老河口市工商局促進全民創業四十三條意見》等措施,實行“一放到底、一審即核、一趟辦成、一流素質、一票否決”,進一步放開市場主體準入。5月4日,全市50名優秀工商界創業人士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一年中,我們已為返鄉農民工舉辦兩次就業招聘會,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提供政策咨詢服務300余人次,幫助652名返鄉農民工與企業簽訂了用工協議。目前全市新登記各類內資企業120戶,新登記私營企業74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388戶,分別比上年增長26%、290%和2.78%。新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22戶。新登記外資企業2戶,比上年增長100%。二是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服務市場主體工作。3月以來,我們全面開展“百名工商大走訪、大服務”活動,幫助企業解決涉及工商部門的事務問題;協調處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其他疑難問題,促進企業安心生產,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目前,已走訪各類市場主體1077戶,發放服務聯系卡1077份。與此同志,積極為全市10家大企業提供直通車服務工作,對全市117家規模以上企業建立工商聯絡員制度,做到每家企業有1名工商聯絡員,為這些企業提供無假日、全天候預約服務和向導服務。截止目前,提供無假日、全天候預約服務 47 件,提供向導服務 86 件。三是全力引導企業擴大融資渠道。引導中小企業通過股權出質和動產抵押登記,提高融資效能,促進自身發展。
(二)全力支持企業實施商標戰略,促進品牌興市。一是大力發展注冊商標。積極運用商標戰略,幫助企業培育、扶植和發展一批有較高市場覆蓋率、較高社會知名度的商標,并積極推薦爭創省著名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二是深化“一村一標”活動。通過全面推行“三卡”制度,提高企業商標意識,不斷擴大企業和產品的聲譽與知名度。三是加大商標保護力度,嚴厲查處商標侵權行為,維護企業知識產權。我們在全市范圍內采取商標服務“四制”措施,即到期半年前“提示制”、到期前15日“告知制”、寬展期間“建議制”、破產注銷企業商標“提醒制”。并結合企業年檢工作,對全市的注冊商標進行信息采集;利用工商12315行政執法綜合網絡分類監管平臺,將商標納入市場巡查的重要內容,建立商標日常監管工作機制,防范各類侵權行為的發生。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商標已達146件,其中著名商標2件,知名商標4件。今年6月份,我們的商標富農作法(“特色農業創品牌 沙里刨出‘金娃娃’老河口唱響商標富農歌”)作為典型經驗被《中國工商報》專題刊載。
(三)全力招商引資,打造經濟發展軟環境。一是成立招商引資工作專班,定人定責,立足本地資源優勢,采取加大對外宣傳促招商、與地方政府合作共招商、到發達地區上門招商等方式,不斷擴大招商引資成果。二是鼓勵系統干部職工脫產外出招商引資。市局嚴格獎勵機制,形成招商人員“帶著任務出去、領著客商回來、招著項目回來、引著資金回來”的格局。三是加大對招商引資企業的服務力度。對招商引資項目實行上門服務、定人服務、預約服務。一年來,我局充分發揮工商職能,全力打造經濟發展軟環境,順利完成招商引資任務1200萬元。
(四)以人為本,切實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一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成功舉辦“3.15”活動。為了幫助企業擴大知名度,增強信心拉動消費,展示老河口企業形象,促使企業以優質商品、優質服務、優惠價格確保消費者得到真正實惠。今年3月15日,在濱江廣場組織舉辦了以“商機在河口、消費在河口”的大型宣傳活動。為企業設立產品展示一條街,移動公司、電信公司、澳賽太陽能、江南國際等30余家企業設立了產品服務展示臺,當天商品成交額達10萬元;設立投訴咨詢點10個,流動咨詢車4臺,現場受理消費投訴25件,解決23件,挽回經濟損失2.6萬元。二是積極開展農村消費維權網絡建設,加強農村基層消費維權網絡建設。努力作到消費維權進農村、進社區、進商場超市、進學校、進景點,共設立消費維權站點258個,作到有機構、有人員、有電話、有制度、有紀錄簿,作到了投訴不出村、社區、商場超市、學校、景點,及時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三是進一步規范12315值班備勤制度和12315消費者申投訴舉報處置回訪告知制度。12315直接面向社會,直接服務于社會,工作質量的好壞關系著部門形象,關系著社會和諧。為此,我們按照“有問必答、有訴必接、有案必查、有假必打、有查必果”原則,加強值班備勤工作,確保投訴熱線暢通不斷,及時解決每起投訴。對待消費者申投訴案件,調處完結后,3日內向消費者進行回訪,征求消費者對處置結果是否滿意;對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是否滿意;對我們的申投訴工作有何建議;對待舉報的案件,在案件辦結后3日內必須告知舉報人處理結果;征求舉報人對案件處理結果是否滿意;對工作人員態度是否滿意。今年以來,共處置消費者咨詢案件330件,申訴80件,回訪80件,舉報15件,告知15件,回訪、告知率達100%。
(1)
2010年工商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2010年旅游系統工作總結與展望
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工作總結
扶貧開發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
經貿副縣長任期工作總結
區商務局工作開展情況工作總結
2010年廣播電視工作總結
法院研究室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教育局宣傳思想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查看更多>>
二、以科學監管為總抓手,抓安全、強責任,全面促進工商行政管理職能歸位
一年來,我們按照國家工商總局全面推進“四個轉變”的要求和適應“兩費”停征后職能歸位的需要,以及市局加強改革創新的指導思想,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務實創新,初步達到:服務市場主體發展有位置,消費維權有形象,行政執法有權威的效果。
(一)積極構建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一是加大食品市場專項整治力度。落實科室包所、所包片、人包戶的責任制,對食品安全實施網格化、精細化和全過程監管。加強對小超市、小餐館、小攤點的食品安全監管,堅決取締無照經營。二是大力推進食品安全網絡體系建設。依托現有的“一會兩站”網點,組建一支覆蓋城區社區、超市,深入鄉鎮農村經營戶的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隊伍,形成食品安全的社會監督網絡。三是以加強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設為切入點,號召和引導食品經營戶堅持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一年來,我們已對散裝食品快速檢測批次600余批次;查處食品無照無證經營28戶;查處經銷假冒偽劣食品價值4.07萬元,罰沒收入4.75萬元;收繳過期變質食品265.6公斤,下架不合格食品2560公斤;責令經營戶下架無qs食品3126包(袋);向全市89家食品批發經營戶發放1000本融進貨、銷貨臺帳及憑證為一體的“一票通”,與流通環節1220戶食品經營戶全部簽訂了“食品安全承諾書”,提高經營者的自律意識。今年7月10日,首張《食品流通許可證》頒發給襄樊市廣友食品有限公司老河口分公司,標志著老河口市的食品流通進入了法律監管時代。我們“譜寫食品安全監管新樂章—— 湖北省老河口市農村集市見聞”的典型經驗已被《中國工商報》(2010年2月4日星期三第3版各版要聞)專題刊載。
(二)全力推行網格化坐標式市場巡查監管模式。今年以來,我們按照襄樊市局的工作部署,以建立市場長效監管機制為目標,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大力推行“網格化坐標式市場巡查”監管模式,取得了市場監管新成效。尤其是“兩費”停征以后,我們創新思維、轉變觀念、積極探索,利用“網絡化坐標式市場巡查”這一有效工作平臺,充分與各項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對重點坐標實行精細化管理,推進了各項工作整體推進。7月18日晚,我局干部接到贊陽辦事處社區干部舉報一傳銷窩點,與社區干部、公安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執法人員分頭到兩戶出租房內采取法律形式控制了近30名參與傳銷人員,一舉端掉了這一傳銷窩點,維護了全市人民正常生活工作秩序。截止目前,我們已先后下達行政建議書613份,引導規范經營戶433戶。6月3日,我局“湖北襄樊老河口市工商局市場巡查周例會“四到位”提升市場巡查效能”的典型經驗已被《國家工商總局政務信息》專題刊載。
(三)實行“三三一”監管模式強化農村市場監管。農村集貿市場和城鄉結合部是監管的薄弱環節,無證無照監管任務大,打假治劣、消費維權任務艱巨,為此,我們把農村市場監管上升到三農問題的政治高度來抓,推行“三三一”監管模式,第一個“三”就是“三定”,即:定責任區、定責任人、定責任;第二個“三”就是“三本”,即一本經濟戶口、一本巡查記錄、一本工作日志;“一”是責任追究制。在推行“三三一”監管模式中,我們“襄樊老河口市工商局大力整頓成品油市場維護農民利益”的典型經驗已被《湖北省政府法制網》(2010-06-03)專題刊載;我們“湖北省老河口市工商局嚴防偽劣食品流入農村市場”的典型經驗已被《湖北新聞網2010年04月09日》專題刊載;我們“老河口構建農村消費維權平臺”、“老河口市《食品安全法》宣傳進村”等典型經驗已被《襄樊日報》專題刊載。
(四)創新監管理念,推行流通領域食品安全電子監管。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進一步加強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提高食品經營者的自律意識,增強食品消費的透明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強化食品監管手段,構建“工商執法、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消費者參與”四位一體的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今年9月份,報經襄樊市局、老河口市政府批準,在全市流通領域食品經營戶推行了食品安全電子監管。食品商(批發商)、大型商場超市建立電子備案系統及信息查詢系統;食品零售經營戶建立信息查詢系統;工商執法人員通過手持移動設備進行食品安全行政執法監督。目前,這項工作在省、市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宣傳發動、安裝培訓、數據錄入等四個階段的工作進展順利。一是《老河口市工商局關于在流通領域推行食品安全信息電子監管的請示》政府以批準同意,并于2010年9月28日,以“老河口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領導小組”名義下發文件,在全市推行。二是成立了電子監管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具體負責食品安全信息電子監管推行的組織、指導、督辦、檢查和綜合協調工作。制定下發了《老河口市工商局關于在流通領域推行食品安全信息電子監管的實施方案》。三是《重要商品質量安全監督系統合作協議》已經簽訂。四是組織開展商家、工商執法人員軟件培訓班3期,參加人員達500余人(次)。五是電子監管平臺基礎數據錄入工作已基本完成。
2010年工商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2010年旅游系統工作總結與展望
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工作總結
扶貧開發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
經貿副縣長任期工作總結
區商務局工作開展情況工作總結
2010年廣播電視工作總結
法院研究室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教育局宣傳思想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查看更多>>
三、以科學考評為突破口,抓培訓、抓考核,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兩費”停征后,人是決定一切的因素,要實施科學監管,人員素質是關鍵。為了真正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抓出成效,推動各項工作向前發展,就必須抓隊伍、強素質、樹形象。為此,我們圍繞五種能力抓隊伍,從高從嚴強化干部管理,全面提升了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一)以提高整體素質為目標,加強隊伍建設。一是深入開展干部素質培訓。按照“分級負責、分類培訓、分層施教”的原則,以規范和實用為要求,通過開展“以案促教”、“一帶一”、“專管員專業培訓”等活動,努力實現全系統機關干部“六能”、基層單位干部“六會”的目標。二是加強人員管理,激發隊伍活力。有效開展中層干部聘任組閣工作,全面實施競爭上崗;一般干部實施輪崗交流、優化組合和雙向選擇機制,激勵全系統干部職工充分發揮主動性,形成爭先創優的局面。三是提高基層領導干部理財能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履職適崗能力。目前,通過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大考核、大考試,引導工商干部爭當服務發展的能手、市場監管的能手、執法辦案的能手和消費維權的能手。機關干部“六能”人員比例已達到50%以上,基層工商所(分局)干部“六會”人員比例已達到40%以上。
(二)加強執行力建設,提升有效落實能力。一是完善績效考評。我們進一步完善績效考評制度,把業務工作落實到人,把監管轄區包片到人,確保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用績效考評如實地評價人、有效地管理人、合理地選用人,形成想干事、干實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工作氛圍,真正體現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二是加強班子建設。首先,不斷提高班子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做到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使每一個班子成員保持“公仆”本色。其次,不斷發揮班子成員的表率作用,自覺做到“四個管好”:管好自己的嘴,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不去;管好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事,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其三,不斷增強班子成員維護團結的自覺性,加強團結堅持四個標準:有基礎的團結、有原則的團結、有核心的團結、經得住考驗的團結。三是加強協作溝通機制建設。一方面加強系統內部的溝通與協調,避免摩擦和“內耗”,努力營造團結協調的工作氛圍。一年來,我們及時制定了《局務會與局長辦公會制度》,堅持每周一上午召開局長辦公會,傳達學習上級領導批示、決定和會議精神,研究貫徹實施意見,安排部署近期中心工作與重點工作,研究解決臨時性、突發性問題。另一方面,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調,處理好“主角”與“配角”的關系,認真履行監管職能;加強與市場主體、服務對象的溝通與協調,構建和諧關系。
(三)加強法治建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今年我們圍繞“作風年”和“能力年”兩年建設,樹立新的法治理念,堅持“執法為民”,堅持“以人為本”,真正成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保護者、服務者、促進者,做到了“五個克服、五個樹立”,即:克服以管理者自居的強勢執法思想,樹立平等公正、親和尊重的執法觀念;克服就事論事、死扣法律條文的機械執法思想,樹立合理行政、寬嚴相濟的執法觀念;克服片面審查把關思想,樹立優質服務、便民高效的執法觀念;克服違法推定、隨意檢查的習慣做法,樹立守法推定、適度監管的觀念;克服執法偏科的傾向,樹立全面履責的觀念。目前,已立查各類經濟違法案件1674件,結案1510件,全部實行網上立案、網上審批;分局自辦各類經濟違法案件1424件,無一起復議、訴訟。
總之,2010年,雖然我們在各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襄樊市局黨組的要求還相差很遠,工作中仍存在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工作創新不夠;二是人員素質還需提高;三是服務企業的廣度、深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按照襄樊市局黨組的工作部署,發揚成績,克服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使我局工作邁上新臺階,為服務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blog.sina.com.cn/s/blog_5071f6470100gvzw.html
【3】
2010年工商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2010年旅游系統工作總結與展望
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工作總結
扶貧開發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
經貿副縣長任期工作總結
區商務局工作開展情況工作總結
2010年廣播電視工作總結
法院研究室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同志們:
這次大會是在我縣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主要任務是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全面推動我縣電子商務邁上一個新臺階。剛才,XX個典型作了經驗發言,講的很好,很有借鑒性,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
下面,就全面推進我縣電商工作,我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發展電子商務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電子商務作為新型經濟活動形式,在穩增長、擴消費、調結構以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們必須順應新時展的大趨勢,舉全縣之力,深入研究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準確把握其內在規律和未來趨勢,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我縣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強力推進。
(一)發展電商是我們后發趕超的機遇選擇。近年來,國家高度關注電商發展,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和“電商國八條”等一系列指導文件,將電商行業發展納入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省政府今年也出臺了《加快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促進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關注電子商務工作,舉辦了首屆電商大會和“互聯網+人才”峰會,加快了以電商手段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去年,省政府調研組在XX調研期間,要求“各縣要用好大電商平臺幫助農民增收,還要建設自營電商平臺,催生出更多的本地電商企業,帶動更多農戶在農產品營銷領域創業”??梢哉f,電子商務已成為國家和省、市的重要戰略部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身處互聯網時代,躲也躲不開,逃也逃不掉,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越來越無縫隙,我們發展電子商務正當其時、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二)發展電商是拉動經濟的有力抓手。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連續多年快速增長,成為新形勢下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大亮點。自2010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4萬億元以來,每年以2萬億元左右的速度在增長,我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阿里巴巴2017年“雙十一”期間實現銷售額XX億元,2018年實現XX億元,2019年實現XX億元,2019年比2017年增長X%,增長潛力巨大,所以,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嚴峻形勢下,電子商務已成為創造消費增量、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三)發展電商符合X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我縣自然條件獨特優越、生態環境良好、機械化水平高、綠色有機食品生產標準嚴格規范,盛產XX等優質農產品,是典型的農業大縣。一直以來,“好資源如何才能產出好產品,好東西怎樣才能賣上好價錢”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電子商務工作在我們農業大縣就是要解決“互聯網+”在農產品營銷中的應用,推動資源優勢與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結合,傳統農業與新業態結合。因此可以說,發展電子商務,可以使我縣的特色優勢農產品走出農村、走向市場,走出龍江、走向全國,有效減少中間銷售環節,解決“好東西賣不出好價錢”的難題,這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好機會。
二、肯定成績,正視問題,全力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過去一年,全縣上下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全縣網店發展到X家、微商X家,縣鄉村三級服務網點達到X個,電商交易額突破X萬元,成為近年來我縣電商發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的一年。
(一)電商主體不斷壯大。
一是建成了電商平臺。201X年,全省首家微信電商平臺Xxx商城建成運營,入駐企業、合作社等各類市場主體X家,開設微店X個,發展推客X人,上架農產品X個品類,銷售X單,實現交易額X多萬元。商城瀏覽足跡遍布全國X個省(市)區,X品牌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這是個不小的進步,雖然與發達地區差距仍然很大,但讓我們實實在在看到了希望和潛力。此外,京東X特色館、阿里巴巴X特色館交易總額也實現了新突破,截至去年12月末,淘寶網上的XX等淘寶店鋪總交易額突破了XX萬元,XX更是連續XX周獲得“淘寶金牌賣手”稱號。
二是成功對接了X網。X網作為省政府重點打造的本土電商平臺,在我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19年,我們依托阿里云服務器,新建集PC端、移動H5端、微信端和APP端于一體,可支持微信、支付寶和銀聯卡3種支付方式的綜合性X商城,成為全省第一家被X網審核合格允許與其鏈接的商城,并以X萬元的交易額位列全省銷售榜第X位。
三是開展了大城市營銷活動。依托X商城,組織開展了以“X”為主題的第一屆XXX行精準扶貧營銷活動,網上銷售XXX噸,XX一箱X售價XX元,“雙十一”期間每個APP地址只可購買一份,售價XX元,扣除物流、人工等成本后,純效益達到XX元/斤,效益十分可觀。XXx超市一次訂購量就達到了XX噸,“XX”叫響X。在完成以X為主的“囤秋菜”銷售活動后,我們又啟動了大鵝、笨雞和速凍蔬菜等鄉村特色“囤年貨”活動,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在春節前結束的XX省豐收季“綠聚人”新春農品匯上,我縣打造了“X四寶”干菜系列產品,制作了二維碼,既能對產品進行追溯,又能在線下單購買,xx新聞頻道、農業頻道和公共頻道在現場為我縣農產品做了專題報道,黑龍江省最具影響力的中央大街xx商城更是為我縣常年提供免費展位,游客在展位現場通過掃描我們產品的二維碼,就可直接鏈接到X商城,進入商城在線瀏覽、在線下單,客服根據訂單進行物流配送,為我們加快電商發展搭建了良好平臺。
(二)電商氛圍日益濃厚。
一是電商培訓深入開展。聘請xxx等優秀電商培訓機構,組織專場培訓X場、X余人次,廣泛普及了電商知識。同時,縣電商辦深入鄉鎮舉辦電商培訓班4期,培訓鄉鎮干部、創業青年、合作社及民營企業負責人X余人,傳授了電商知識,加快了電商進村步伐。
二是電商典型不斷涌現。發掘打造XX等電商帶頭人X人,X等優秀創業團隊X家,通過廣播、電視、微信等手段大力開展宣傳活動,營造了濃厚的電商創業氛圍。
三是品牌建設扎實推進。利用國家地理標識、有機認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寒地黑土等區域品牌優勢,統一標識、統一包裝,培育了XX、X等優秀品牌,提高了X農特產品知名度。
四是電商孵化效果較好。完善了電商創業園服務功能,被省工信委評為第二期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入駐企業X家,成為我縣電商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
(三)電商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一是追溯體系不斷完善。去年我們整合資金,投入X萬元,建設了農業物聯網指揮中心和X個農業物聯網基地,強化“互聯網+產品追蹤溯源”體系建設,實現農副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障了線上食品安全。
二是物流快遞迅速發展。以交通物流為龍頭,組建物流聯盟,開通鄉村貨運專線X條,設立村屯分發中心X處、村屯物流網點X個,城鄉物流網框架初步形成。
三是庭院經濟初見成效。積極開展電商眾籌活動,構建“電商+扶貧”模式,xxx與幫扶單位開展合作,利用貧困戶閑置庭院,發展綠色有機種植和養殖,通過X商城,幫助貧困戶銷售優質農產品,自眾籌活動開展以來,已收到幫扶單位認購的“村貨優選”配送套餐X份,每套X元,總額達X萬元,貧困戶戶均增收X元以上。
2019年,我縣電子商務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還十分巨大。
一是電商企業規模小、交易額少。大多分散在城鎮小區、居民樓和部分農村地區,呈自我發展狀態,缺乏引導和扶持,市場競爭力弱,2019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為X萬元,僅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X%。
二是園區基礎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孵化器數量少、規模小、功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在貨物倉儲及配送方面還存在價格偏高、效率偏低的問題。
三是發展氛圍還不夠濃厚。電商消費主要以上行為主,群體又以干部職工、老師學生、城市居民等為主,中老年人和農村占比較低。特別是通過電商銷售我縣產品的下行行為不多、產品單一,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四是專業人才缺乏。電商行業快速發展與人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電商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技術不過硬,管理不到位,自我培訓能力不強,典型帶動人才匱乏,加上我縣經濟吸引力較弱,致使電商工作在發展中存在人才短缺的問題。
三、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強力推進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要堅持“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全面推進”的原則,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資源,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到年底,全縣網店發展到X家左右,微商發展到X家左右,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網點達到X個以上,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X億元,交易額較上年增長X%,企業、合作社互聯網應用達到X%以上。要通過“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落地,推進我縣電子商務工作快速發展。今年重點解決以下四個問題。
(一)營造電商發展環境,解決“服務”問題。
一要做好電商孵化基地建設。要利用“電商創業園”被省工信委評為第二期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的契機,爭取項目扶持,進一步完善創業園的服務功能,政府辦、機關局要整合辦公資源,利用現在閑置或整合后的辦公場所,針對互聯網商、電商企業、微商創業者、新農人的要求,進行規劃設計,重新裝修,完善辦公條件,擴大孵化器面積,打造低成本、開放式、便利化的資源共享空間,要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創業輔導、技術對接、信息咨詢、融資擔保,推廣運營、倉儲配送等公共服務產品。同時,多方尋求合作伙伴,引入國內外知名網站、公司和縣內電商企業、合作社、小微創業者入駐園區,力爭引入國內大的平臺X個,入駐企業達到X家以上,孵化電商創業者X人以上。
二要構建智能化服務體系。2019年,我們提出“互聯網+城市服務”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碼上X”,主要目的就是依托同螞蟻金服的政務、支付和大數據的開放能力與我縣擁有的地域、生態、經濟優勢相融合,為廣大群眾提供互聯網政務、便民服務和口碑商家服務,為小微企業、個人消費者和創業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務,這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便民便企的大好事。對此,我們必須抓好推進落實,此項工作已完成前期調研、論證、考察階段,下一步請分管副縣長牽頭,組建項目專題推進組,同螞蟻金服集團盡快正式對接,協商好相關事宜,簽訂好合作協議,明確今后的合作方向、內容和方式后加快推進速度。請商務、工信、人社、教育、衛計、金融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共同抓好數據錄入、城市統一二維碼、支付寶城市賬號和其他相關服務號等設計和開通工作,努力爭取到今年年底“碼上X”項目投入使用。
三要推進電商服務進農村。XXX縣發展電商的經驗和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各鄉鎮黨委書記和部分鄉鎮長都參加了這次考察活動,親眼目睹了XX電商發展的良好態勢,要以此次考察為契機,盡快建立專門機構,組建鄉鎮電商服務中心,安排專人負責管理,每個鄉鎮至少要選擇X個以上的村,建設集農業信息、電子商務、生活服務、物流配送和農產品收集、包裝于一體的電商服務點。同時,要有機整合農業部門益農信息服務站、交通部門物流網點、供銷社農資網點和商務部門電商服務點等資源,發揮集聚效應,共同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服務支持。
(二)做好電商產品,解決“貨”的問題。
一要深度挖掘產品。發展電商,關鍵是要拿出叫得硬的優質產品,更要挖掘帶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商品。春節前,在上海新春大聯展和黑龍江省“xx”農品匯上,我們的農產品十分熱銷、備受關注,這說明我們的農產品有市場、有需求、有潛力。近年來,X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林下養雞、養鵝,打生態有機牌,XX。我們的XX等鄉鎮是否可以利用林下資源,引導農民發展“電商+林下經濟”模式,我們XX個國有林場是否可以動員林場職工發展林下經濟,進而觸電上網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結合市場需求,深度發掘我縣的地方特色農產品,通過給農產品梳妝打扮和營銷宣傳,開展線上線下銷售,提高經濟效益。當前,互聯網已完全融入我們的生活,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干部還是農民,都逃離不了、脫離不開,不管你接不接受都得接受,不管你能不能做到都得去做。今天,各鄉鎮、各村主要領導都在,你們要帶頭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融入電商、走近電商,當然,并不是讓大家一窩蜂都來搞電商,而要因人而宜,通過“互聯網+”,實施分工分業,有條件的可以開辦電商網店或進駐電商平臺,直接經營電商,并面向市場開發小包裝、高附加值的產品。
沒條件的可以和電商合作,積極對接電商企業,采取“互聯網+訂單”模式,按照電商主體的要求,為其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這都是參與對接電商的有效方式。今年,每個鄉鎮至少要選出5個基礎條件好、有發展潛力、有電商發展意愿的合作社、家庭農場或專業戶,以“圖片(視頻)+文字”的形式,展銷基地產品,展示生產全程,提高影響力。
二要塑造知名品牌。隨著農村電商的深入推進,大量的農產品上網,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同質化競爭中取得差異化營銷效果,品牌是最終制勝的法寶。所以,我們要把打造X特色品牌作為電商推廣的重點,通過深度挖掘地方人文歷史,以地方優勢產品為主導,依托國家級生態示范縣、首批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的金字招牌,在原有X品牌的基礎上,再塑造幾個具有縣域特點的公共品牌,針對特定人群開發差異化產品,在品牌設計上要引進知名團體,用互聯網思維提升品位,升級產品包裝。
全縣各家企業和合作社都可以向電商辦申請授權,共同使用X品牌,并把每個產品都設計成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掃碼可直接進入該產品鏈接的X商城,瀏覽或下單訂購該產品。各部門要強化X品牌推廣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商務局、電商辦利用這次大會機會,將X商城二維碼印到礦泉水瓶、水杯和材料匯編等顯著位置,讓大家了解X,掃碼加入X商城,還有河北鄉發放的印有二維碼的“XX”宣傳單,通過電商眾籌的模式,出售小菜園,帶動地方休閑觀光農業發展,這些做法都非常值得宣傳。
三要發展“互聯網+庭院經濟”。XX開展的“互聯網+庭院經濟+扶貧”眾籌工作做得很好,已初見成效。北聯鎮、北興鎮和商務局做了很多工作,值得肯定和表揚。由于眾籌前期工作到位,在完成第一批貨物配送后,網上訂單又增加了XX份,訂單總量達到X份。通過互聯網眾籌模式,把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小菜園,一家一戶散養的小笨雞、笨鵝,秋后曬的干菜都賣出去了,還賣了個好價錢。這一模式的成功運作,對我縣發展庭院經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
今年,我們要邀請認購套餐的代表人員,到我縣來實地體驗農村生活,豐收季還要入村采摘,營造濃厚的電商眾籌氛圍。XX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真抓實干,把庭院經濟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xx村、xx村的模式成熟后,商務局和扶貧辦要在全縣所有駐村工作隊所在的村進行推廣,并重點研究如何在此基礎上使這一模式走向商業化、市場化。
同時,各鄉鎮還要充分借鑒XX縣XX鄉xx村“互聯網+農家樂”和我縣互聯網眾籌模式,著力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互聯網+庭院經濟”,今年要重點抓好XX等線上銷售,讓小菜園、小庭院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新渠道,成為精準扶貧的一個新亮點。
(三)用好電商平臺,解決“賣”的問題。
一要用好農業物聯網平臺。好產品賣不上好價錢,關鍵是產品標準化不夠和食品安全不過關。在城市,大部分消費者都在糾結于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因此要想使好產品賣上好價錢,必須實現農產品物聯網化。去年,我們完成了農業物聯網可追溯體系建設,在全縣建設了X個農產品可追溯基地。但是我們沒有將電商產品與原料基地物聯網應用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致使科技成果轉化不佳、效果不好。今年,農業、發改、國土、財政等部門要和商務部門通力合作,加大建設農業物聯網可追溯覆蓋范圍,通過完善產品二維碼制作,實現所有網上銷售的農產品都能通過手機掃碼追溯到是什么地方產的、哪個農戶種植的、在生產過程中噴了什么藥、用了什么肥、最終檢測合不合格、能不能放心吃,只有這樣才能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安全信任體系,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二要用好全網營銷體系。農產品銷售是一個復雜工程,不是單靠政府助力就可以的,也不是一兩個平臺和企業就能干起來的,一定要把網上銷售路徑打開。我們建設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搭建X商城,開通京東X特色館、阿里1688特色館,打造Xx商城,其目的就是要實現農產品的全網營銷。今年要繼續完善X商城平臺建設,引導和鼓勵傳統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商貿超市、批發市場等經營主體積極擁抱互聯網,鼓勵能自主搞電商的入駐平臺、開辦網店,點對點銷售,也可以通過了解,認識電商,主動對接電商,做電商的供應商,電商創業者和普通農民可以借助電商、微商等渠道,實施個性化定制營銷,通過眾籌、拍賣等方式,提供適銷對路產品,將自己的農產品搬到網上進行銷售。
三要完善物流配送網絡。要結合我縣實際,積極構建“城鄉互動、供需流通、低價優質”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鼓勵快遞物流企業投資建設倉儲基地、快件分撥中心。要抓住京東云倉100公里經濟圈倉儲建設和順豐快遞打造冷鏈物流的契機,實現在倉儲、冷鏈運輸上的合作。繼續整合全縣物流資源,實行統一分揀、統一配送,讓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渠道更暢通,降低電商物流成本。
(四)抓好組織領導,解決“責任落實”問題。
一要強化組織領導。結合人員變化,調整電商工作領導組織,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主管領導為組長和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電商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要按照縣委要求,把電商工作擺上重要日程,成立電商工作領導小組,充實力量,配齊設施,解決好鄉村兩級電商工作無人抓、無人管的問題。要盡快研究出臺促進電商發展的扶持政策,對在電商重大項目發展、推廣應用、試點示范、人才培訓、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企業、個人,不論域內域外,只要是對我縣電商工作做出貢獻的,就可以通過年終評優的方式給予資金獎勵。要抓好電商人才引進工作,通過公開招聘,吸納一批學歷較高、科班出身的電商人才,充實到電商辦,逐步補齊人才短板。
要整合人社、民政、農業等培訓項目資源,加大電商培訓力度,設置電商課程,聘請電商專家授課,提高電商創業者專業技能?!皟赊k”督查室、縣考評辦要加大電商發展的督查和考評力度,將考評結果作為年終單位評優、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據,督促鄉鎮和有關部門切實抓好電子商務發展。
二要強化典型帶動。要發揮好現有電商典型的示范作用,經常組織他們到鄉鎮、村屯、企業和合作社現身說法,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投身到電商發展中來。要通過電視、網絡、報刊等傳統渠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大力宣傳這些典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今年,每個鄉鎮要培養農民應用電商創業典型5個以上。
三要強化監督管理。網絡是虛擬世界,誠信風險大,監管難度大,疏于管理就會引發信用危機、商業糾紛,甚至影響社會穩定。網上售賣的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投訴不斷。這就要求我們要牢牢把住質量關,守住誠信關。當前,我縣就有一些企業和合作社誠信度不夠,有的合作社拖欠金融部門貸款,到期也不主動上門說明情況,躲貓貓、玩失蹤。要知道,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做人要有誠信、講操守,做誠信人、誠信企業、誠信合作社,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線上線下產品讓消費者放心。對于失信合作社,今年XX種植基地一畝都不給他,就從這里開始制裁,以后國投項目也不會讓不講誠信的企業和合作社來承擔。只有真正采取制裁措施,才能讓企業和合作社樹立起“誠信是生命、誠信大于天”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