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5 07:33: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就業實習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實習目的
頂崗實習是學校教育的最后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走向社會,接觸本專業工作,拓寬知識面,增強感性認識,培養、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風;培養、鍛煉學生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實現學生由學校向社會的轉變。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積累經驗。
二、實習時間和班級
時間:年月1日–年月10日
班級:高職7(1)
三、實習指導教師
四、實習單位的確定
實習單位由實訓就業處會同本系部選擇和確定。學生一般應在學校確定的實習單位范圍內進行實習。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自行聯系實習單位,但必須報實訓就業處和本系部批準,并接受學校、系部、實習指導教師的定期檢查。
實習單位原則上要求到IT行業、企事業單位與計算機相關的工作崗位進行崗位實習。已提前就業的學生,結合就業單位從事的工作崗位進行專業學習。
五、實習內容
1、調查了解計算機的種類、型號、功能以及計算機的發展過程和今后的發展方向。
2、了解計算機局部網絡有關情況(局域網布線、局域網軟件安裝、局域網的維護)
3、了解分析各種管理信息系統在企事業單位中的應用現狀,并展望其前景。
4、各種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和維護工作。
5、了解多媒體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
6、學習、掌握平面設計的崗位實際技能。
7、學習、掌握室內裝潢設計的崗位實際技能。
8、了解影視動畫實際崗位的技能需求。
9、掌握實用網站的設計與開發技巧。
實習生應根據實習單位提供的實習崗位,應對上述內容中的4、6、7、9項進行重點實習;可以從1、2、3、5、8中選擇部分項目(至少2項),驗證理論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并提高自身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實習作業
學生實習期滿后,應于年月11日-月13日將下列實習作業寄給所在班級。
1、實習單位鑒定;
2、實習綜合報告或專題調查。
實習綜合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實習單位概況、實習內容及實習收獲和成果。實習綜合報告的內容應真實充實,實習報告字數應在3000字以上。
專題:可就與專業相關的專題性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專題字數應在4000以上。
學生實習成績由指導老師根據實習作業評定,實習作業齊全為合格,優良等第根據綜合實習報告或專題調查報告內容質量評定,實習分數最后由教務處核定。
未能按實習計劃完成實習、未交實習作業的,不認定實習學分,不進行畢業綜合評價和考核,實習成績及格者方可取得規定的畢業實習學分。
提前就業的學生應根據實習計劃結合就業單位的基本情況和崗位職責,寫出就業及工作體會,心字數在2000-3000字以上,于年月14日-月16日之間交給。
塔里木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后簡稱專業)在10年的建設發展中,提出了“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建設思想,實踐教學不僅針對校內實踐,對校外企業實踐也相當重視,陸續與10多家企業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建設協議。穩定的實習基地是專業實習的質量保證,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從2008年起,專業與中國電信阿克蘇地區分公司各縣分局、中國聯通阿克蘇分公司、中國移動阿克蘇分公司、中國聯通庫爾勒分公司等10余家企業單位簽訂了實習協議。經過不斷地研究實踐,專業開展了認知實習―專業綜合實訓―畢業實習―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一體化的多模式校企合作,努力實現專業的跨越式發展,為新疆通信事業的發展輸送“用得上、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
1 專業認知實習
認知實習是進入企業工作環境中參觀學習的實踐教學方式。本專業認知實習安排在大三上學期進行,這個階段,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通信工程專業理論基礎知識。認知實習中,他們在專業技術人員的講解下,將所學知識和實習內容互相驗證,通過對生產實踐環節的簡單了解,對企業概況和通信工程專業的基本知識有一個良好的感性認識。目前,本專業認知實習已進行六年,認知實習單位有中國移動阿克蘇分公司、中國聯通阿克蘇地區分公司、中國電信長途傳輸局阿克蘇地區分公司以及通信服務及監理相關的企業。認知實習參觀大到網絡全局,小到一次呼叫的完成,有技術方面的學習也有營銷大廳的業務體驗。
2 專業實訓
通信工程專業實訓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擴充大量的系統化的實踐教學,形成對通信工程專業的系統性認識,使學生成為既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又具備良好動手能力的專業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
與北京華晟經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專業從2012年開始在中興通信公司仿真教學平臺開展通信工程綜合實訓,通信工程綜合實訓包括程控交換、TD-SCDMA、WCDMA、光傳輸SDH和數據通信。實訓在大三第二學期后五周進行,這個階段,學生已經學完專業方向課程,掌握了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后期還將增加軟交換及LTE實訓條件。另外,專業與阿克蘇移動公司洽談合作,利用中國移動阿克蘇分公司贈送的退網設備,組建專業實訓實驗室,增強企業級的設備實訓。
3 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是教學計劃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此時學生的各門課程均已完成,畢業實習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結合起來,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知識系統[2]。畢業實習是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增加社會經驗的有效途徑[3],是學生進入社會的必要過度環節[4]。
專業畢業實習時間為3個月,從暑假到9月底結束,實習合作企業10多個,并且簽訂了實習協議,期間與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實習,發現問題,及時協商解決。通過多年的合作,與企業建立了相互信任。2012―2013年,庫爾勒聯通實習6名同學中,4名同學應聘到公司就業,在運營商實習的同學中50%以上進入運營商就業。實習結束后,根據學生的打分,評選出優秀實習指導單位、優秀畢業實習指導教師和優秀畢業實習學員,對實習單位和員工的付出表示肯定和感謝,對學生的認真和努力給予肯定和鼓勵。
4 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不同于畢業實習,頂崗實習需要完全履行其崗位的全部職責。本專業頂崗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學期。學生在參加3個月企業畢業實習后,頂崗實習顯得更有意義。頂崗實習不是畢業實習的延續,而是就業工作的前奏,期間也要完成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結束后,如果學生與企業單位(不一定是畢業實習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或有就業意向,學生通過與企業溝通,單位、學院和學生簽署頂崗實習三方協議后,方可進行為期半年的頂崗實習。實習期間,單位指定指導教師進行工作指導,學院指派聯絡教師了解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內容,負責與學生和單位指導教師定期聯系,了解學生實習期間的工作、學生和生活,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
5 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計劃中最后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學生畢業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是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綜合考核的重要方式,對大學生今后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5]。畢業設計題目一般來源于教師虛擬、學生自擬、教師科研項目、大學生創新項目等等。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畢業設計也有很大改革。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畢業設計題目應該和工作內容相關,在實習單位完成,通過真題真做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應定期向校內指導教師匯報畢業設計情況,校內指導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與用人單位和校外導師交換意見,使學生能按期、按計劃完成畢業設計內容。這種新的畢業設計模式將指導教師、用人單位和學生三方緊密聯系了起來, 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值得進一步推廣。
6 就業
目前專業的主要就業區域是新疆,由于專業建設時間較短,前些年在新疆通信行業內的知名度不高,隨著合作企業的不斷增加,專業的認知度和認可度逐漸提高,學生在行業就業率也逐年提高。13屆學生的年底協議就業率83%,14屆學生年底協議就業率達到96%。中國聯通南疆各地州分公司召開了聯合招聘會,中國移動阿克蘇地區分公司、阿克蘇長途傳輸局等9家相關企業召開的專場招聘會,為本專業學生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名額。在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化下,專業的就業逐年提高。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 實習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知識的競爭,而知識來源于人才,所以企業之間的競爭最終歸結為人才的競爭,解決了企業人才問題,也就解決了企業的生存、發展的問題。企業每年都有很大的人才缺口,但苦于招聘不到需要的人才,束縛了企業的快速發展,而每年大學畢業生達百萬之眾,按理應該可以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但找工作困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大學畢業生不具備企業所需要的技能,究其根源是部分高校理論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應用所致,學生在學校所學并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需要。為改變當前的窘境,作為人才培養的高??梢詮呐囵B計劃編制、教師培養以及學生畢業實習三個環節進行改善。
一、動態調整培養計劃
目前高校的學生培養計劃編制工作通常在新生入學前完成,如果沒有特殊原因,這個培養計劃將從學生入學開始執行直到畢業。當前是知識爆炸時代,各行各業的知識都在不斷更新,日新月異,培養計劃執行到學生入學第二年以后就已經表現出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很好地把當前各行業的變化融入教學環節,也就意味著大學四年畢業時學生所學內容還是入學前制定的內容。而企業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必定會采用新的知識和技術來提高生產率,相比之下高校的理論教學顯得有些落后,這也是當前企業招聘不到合適人才的主要原因。
提前編制培養計劃滿足了高校教學管理的要求,但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用人的需求,而高效培養人才的目的就是為企業所用、為社會所用。為縮小高校理論教學和企業實際需要之間的差距,應該根據知識技術更新的情況定期進行調整,調整周期可設置每兩年或每年,使高校教學內容盡可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使學生所學內容更貼近企業需要,從而緩解兩難的現狀。
二、加強教師培養、提升理論聯系實際能力
教師是有效執行培養計劃、培養學生成才的重要教學資源,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讓學生學到知識、感受知識的運用。目前高校教師的主要來源是各個高校高學歷的優秀畢業生,理論基礎扎實且有一定科研能力,但對專業知識在企業中實際運用狀況卻缺少深入地理解,不利于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畢竟高校培養的學生中能夠繼續深造的只是小部分,絕大部分都是選擇直接就業。
鑒于當前高校的理論教學和企業實際需要之間的差距,教師作為重要的知識傳遞者,各個高校都很重視,很多高校已經開始從企業吸引人才來完成教學任務,但只是解燃眉之急。教師缺少實際企業工作經驗是普遍現象,學校更注重教師的學歷和職稱,缺少對知識實際運用經驗方面的要求。教師大都只顧理論教學,在知識實際運用方面缺少經驗積累,也就難于做到言傳身教了,即使是從企業招聘的教師由于長期脫離一線工作,幾年后經驗也逐漸貶值了。高校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取決于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而教師作為知識的傳遞者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提升教師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管理制度導向,鼓勵教師走出去。當前大多數高校不鼓勵甚至禁止教師兼職,主要原因是擔心教師兼職影響本職工作,但忽視了教師兼職給學校帶來的潛在價值,兼職的教師絕大多數從事本專業的兼職工作,對提升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大有幫助,通過言傳身教傳遞給學生,對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大有益處,間接地提升學校的社會影響力,總體上看利大于弊。鼓勵教師去兼職、加強校企之間的溝通并定期派教師到企業鍛煉,通過親身體會提升理論聯系實際能力。
2.加強培訓,把握前沿應用技術。當前掌握前沿應用技術的專家往往都是企業中的員工,走到前面的高校教師可謂鳳毛麟角,想要學生掌握最新的應用技術,教師作為知識傳遞的橋梁必先掌握。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單純靠教師自學已經遠遠不能跟上時展的步伐,要培養優秀的學生,首先要培養優秀的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師培訓計劃是高校培養優秀學生以及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提高學生畢業前到企業實習實效
大學生畢業實習通常安排在畢業前的最后一年,目的是使學生在就業前到企業進行鍛煉,熟悉企業工作環境,為畢業后順利進入工作角色打下基礎。但當前環境下,大部分企業不愿接受實習學生,一來企業辦公資源有限,二來缺少有效實習生管理體制,大部分學生實習期間沒有合適的事情可做,學生不易管理。找到實習單位的學生基本上是滿足企業招聘條件的,對于大多數不滿足企業招聘條件的學生很難找到單位實習,更談不上鍛煉,從而使實習環節不能達到教學管理的預期效果。
畢業前到企業實習是大學生培養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到就業。學生畢業實習應該是每個學生機會均等,但目前實際情況卻不然,多數無實習單位的學生大都選擇了培訓機構再學習。如何改進實習效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調整培養方式、提升學生實習就業能力。目前大學生培養計劃完全是學校自己制定并執行,處于一種封閉狀態,不利于與企業順利對接。適當調整培養計劃,將與實際工作最接近的部分專業課程進行置換,由專業的培訓機構完成教學,將最新的知識和技術引入課堂,利用社會力量銜接高校和企業,利于學生實習和就業。
2.加強校企合作、將企業請入校園。當前學生實習都是走出去,對于沒有找到實習單位的學生卻處于一種失控狀態。通過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將部分優秀企業請入校園,讓沒有實習單位的同學在校實習,由企業提供項目并派專業人員按企業模式進行管理,一來為學生提供實習環境,二來加強了學校對學生管理,三來利于企業降低提供學生實習的成本,達到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面共贏。
三、結束語
本文在分析目前就業市場存在問題的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目前我院已經在動態調整教學內容和加強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對提升學生的實習就業率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尹戴忠.高校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及破解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7).
[2]廖曉緯.校企合作低成本高效率畢業實習的一種新模式[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1).
校企合作
所謂校企合作,顧名思義,就是學校和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實現從理論知識到實踐能力的轉換,也大大彌補企業的人才缺口,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雙贏。
這里的學校,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實施全日制學歷教育的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一種是實施全日制學歷教育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院校。后一種學校的學生與企業合作統一安排頂崗實習時,企業的義務與普通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單位進行實習時是一樣的,下文會有詳細闡述,此處不再贅述。此處所指的校企合作方式,僅指前一種職業學校。在這種方式下,“新規”里面提到了三種實習模式,即認識實習、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企業應當首先區分學生屬于哪一類型的實習方式,才能確定本身的法律義務。這一類實習受“新規”的約束,企業應對照“新規”的有關條款履行相關法律義務。
認識實習
認識實習是指學生由職業學校組織到實習單位參觀、觀摩和體驗,形成對實習單位和相關崗位的初步認識的活動。這類實習,企業一般能夠較好地進行區分。這些學生們進入企業后,并不直接參與實際工作,僅通過參觀或觀摩的方式初步了解工作崗位的一般要求,熟悉日后的工作環境。一般時間很短,一兩天左右即完成。
跟崗實習
跟崗實習是指不具有獨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適應實習崗位要求的學生,由職業學校組織到實習單位的相應崗位,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部分參與實際輔助工作的活動。
這種方式下,企業應當在學生參加跟崗實習前,與職業學校和學生簽訂三方實習協議。協議文本由當事方各執一份。實習協議應明確各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且約定的內容不得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企業應當把握兩個問題:
1.認識實習和跟崗實習都是不能由學生自行選擇的,因而,凡是學生未經學校安排,而自主應聘至企業實習的,都不符合跟崗實習的條件,都不屬于跟崗實習。
2.為了避免確認跟崗實習或頂崗實習的爭議,企業最好在實習協議中明確學生的實習類型。
另外,企業在使用跟崗實習的學生時,應當做到以下兩點:
1.查核學生的身份信息及年齡信息,拒絕未滿16周歲的學生跟崗實習,對于未滿18周歲的學生參加跟崗實習,應取得學生監護人簽字的知情同意書。
2.學生跟崗實習期間,企業應遵守國家關于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比如不得安排學生從事高空、井下、放射性、有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較高安全風險的實習;不得安排學生在法定節假日實習;不得安排學生加班和夜班等。
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指初步具備實踐崗位獨立工作能力的學生,到相應實習崗位,相對獨立參與實際工作的活動。這類實習的學生一般是高年級學生,即將畢業。他們進入企業后,可以直接在生產一線的多數崗位直接從事生產性勞動。因此,也是不少生產制造類企業彌補用工缺口的重要途徑,國家對學生頂崗實習也給予了較大保護。根據“新規”,企業應當履行如下義務:
1.企業應當合理確定頂崗實習學生占在崗人數的比例,頂崗實習學生的人數不超過實習單位在崗職工總數的10%,在具體崗位頂崗實習的學生人數不高于同類崗位在崗職工總人數的20%。
2. 企業應當會同學校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學生的頂崗實習期限,一般為6個月。也就是說,并不是必須6個月,在合理的情況下,適當延長或縮短都是可以的。
3.企業應當在學生參加頂崗實習前,與職業學校和學生簽訂三方實習協議。協議文本由當事方各執一份。實習協議內容,在跟崗實習協議的內容基礎上,還應當包括實習報酬及支付方式。
4.企業應參考本單位相同崗位的報酬標準和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工作時間等因素,合理確定頂崗實習報酬,原則上不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并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
另外,企業在使用頂崗實習的學生時,還應當做到以下三點:
1.核查學生的身份信息及年齡信息,拒絕未滿16周歲的學生頂崗實習,對于未滿18周歲的學生參加跟崗實習,應取得學生監護人簽字的知情同意書。
2.查實學生的就學信息,拒絕接收一年級在校學生頂崗實習。
3.學生頂崗實習期間,企業同樣應遵守國家關于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比如不得安排學生從事高空、井下、放射性、有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較高安全風險的實習;不得安排學生在法定節假日實習;不得安排學生加班和夜班等。除了上述所列的情形以外,在校企合作的方式下,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實習,企業都應當遵守以下七條規定:
1.應當選派經驗豐富、業務素質好、責任心強、安全防范意識高的專門人員全程指導、管理學生實習。該專人還應定期向職業學校報告學生實習情況,及時處理實習中出現的有關問題,并做好記錄。
2.安排的實習崗位應與學生所學專業對口或相近。
3.要建立實習學生住宿制度和請銷假制度。學生申請在統一安排的宿舍以外住宿的,須經學生監護人簽字同意,由職業學校備案后方可辦理。
4.要確立安全第一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有關規定,并會同職業學校對實習學生進行安全防護知識、崗位操作規程教育和培訓并進行考核。未經教育培訓和未通過考核的學生不得參加實習。
5.應確保實習學生投保實習責任保險。責任保險范圍應覆蓋實習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學生實習期間遭受意外事故及由于被保險人疏忽或過失導致的學生人身傷亡,被保險人依法應承擔的責任,以及相關法律費用等。投保人可以約定為企業或學校,但不得向學生另行收取或從學生實習報酬中抵扣。
6.不得安排未成年學生從事《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中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通過中介機構或有償組織、安排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不得向學生收取實習押金、頂崗實習報酬提成、管理費或者其他形式的實習費用,不得扣押學生的居民身份證,不得要求學生提供擔?;蛘咭云渌x收取學生財物。
7.學生在實習期間受到人身傷害,不屬于保險賠付范圍或者超出保險賠付額度的部分,企業應按照實習協議約定承擔責任,并妥善做好救治和善后工作。
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單位
所謂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單位,顧名思義,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等因素,在就業市場上自主尋求合適的實習單位。
頂崗實習
在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單位進行頂崗實習時,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會導致企業需要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處理。
第一種情況是學生來自實施全日制學歷教育的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這類情況下,企業對于學生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比如協議內容、薪酬待遇、安全管理等等,均與校企合作方式下的頂崗實習類型的實習單位義務一致,并且這類頂崗實習的人數,與校企合作模式下頂崗實習的人數是要合并計算的,在合并統計的情況下,應符合“新規”所提到的人員比例要求。同時,由于學生不在學校統一安排下前來實習,企業還應當確保在實習前將實習協議提交所在學校。
第二種情況是學生來自實施全日制學歷教育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院校。這類情況的實習,不在“新規”的約束范圍內,也就是說,企業在使用這類學生時,不會受到“新規”的約束。那么,是不是也同樣意味著不受勞動法律法規的約束呢?筆者認為,未必!高校的學生多數已經年滿18周歲,符合《勞動法》規定的就業年齡,也具備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行為能力和責任能力,因而,企業在使用過程中是有可能被認定為勞動關系的。那么,企業要避免這類勞動關系的認定,建議與學校、學生簽訂三方實習協議或只與學生簽訂實習協議,但要求學生定期提供實習心得。
也就是說,企業在使用實習生時,應體現出與使用其他普通勞動者的區別所在,明確實習生的社會實踐工作目的。這一點,雖然在國家層面上沒有類似規定,但在2014年北京《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二)》中有提到,在校學生在用人單位進行實習,應當根據具體事實進行判斷,對完成學校的社會實習安排或自行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實習,不認定勞動關系。但用人單位與在校學生之間名為實習,實為勞動關系的除外。
帶薪實習
帶薪實習是指在校生在教學計劃之外自行聯系企業進行的實習活動,并通過為企業提供勞動來獲取一定的報酬,即我們常說的“勤工儉學”。這類實習在性質上與來自實施全日制學歷教育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院校的學生自主聯系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活動的性質是一樣的。兩者的區分主要在于,頂崗實習的實習心得或工作成果,是在學生的教學培養計劃之內的,通俗來講就是學生在實習完畢后需要由企業出具實習證明,提交學校以獲得學分;而帶薪實習,則是在學生的教學培養之外,即不占學生學分的。
根據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應視為就業,也就未能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即便如此,企業也不應當覺得使用起來就毫無用工風險。
就業見習
就業見習是指由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對離校后未就業畢業生到企事業單位實踐訓練的就業扶持措施。嚴格來說,這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在校學生實習還是有所區別的。
現階段所提到的就業見習,主要依據的是2009年4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部委共同制定的《“三年百萬”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該計劃決定自2009年至2011年,用3年時間組織100萬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并且根據該計劃的規定,見習之前,要指導見習單位和參加見習的高校畢業生簽訂就業見習協議,明確見習期限、崗位職責、見習待遇、見習計劃安排,以及見習單位和見習人員的權利義務……見習期滿,見習單位應為見習人員出具見習證明,作為用人單位招聘選用的依據之一。高校畢業生在同一單位見習時間一般為3-12個月。見習期間或期滿后被見習單位正式錄用的,單位應及時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見習時間可作為工齡計算。
那么,對于企業來說,區分就業見習和其他實習類型時,就應當著重把握三個關鍵點,一是企業自身屬于相關政府部門確定的就業見習基地;二是與學生簽訂了就業見習協議;三是學生暫未正式就業。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黨的xx大會議精神,認真領會貫徹落實全國、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進一步落實“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發展理念,鞏固學校招生成果,提升學生就業層次和質量,拓展對外合作企業,創新招生就業工作機制,求真務實,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二、工作目標:
以學校整體工作為核心,強化招生就業工作。通過加強招生就業工作,切實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效益。一是招生工作方面。針對20xx年的招生嚴峻形勢,做好20xx年的招生準備工作,招就處要調動每位教職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全面招生,全員招生,全程招生。注重學校形象宣傳,創新招生宣傳方式,邀請和吸引教育媒體、社會媒體更加關注我校的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和取得的成績,積極做好20xx年招生籌備工作。二是就業工作方面。努力構建多渠道、立體化就業工作網絡,在原有就業渠道基礎上,充分挖掘潛能,進一步拓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開拓市場,多方、主動搭建與企業的互動合作平臺,及時收集相關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繼續加強畢業生的就業管理、就業服務、就業指導,完善就業跟蹤調研體系。
三、工作措施:
1、總結近幾年招生工作經驗教訓,根據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不斷加強和改進招生工作,借鑒兄弟學校的有效經驗和方法拓展生源空間,堅持宣傳、定點聯絡、全員招生的方針,立足我縣,再向外縣擴充,建立相對穩定的招生網絡,形成相對穩定的生源基地,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1)、精心組織,提前安排準備,切實做好20xx級高一新生的預錄取、收費、報名、登記、信息匯總上報等工作。
(2)、加強市場調研,緊貼市場設置專業,開發具有前瞻性、市場需求大的特色專業。
(3)、借鑒兄弟學校的有效經驗,并與各初級中學多方聯系,深入溝通,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生源基地。
(4)、早準備、早謀劃、早安排,制定20xx年招生方案和招生計劃。制作20xx年招生宣傳簡章,及早做好文字、照片充實、版面設計等工作。
(5)、建議學校及早召開招生工作動員會,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專門的招生宣傳隊伍,落實招生指標和招生任務,形成群策群力,全員招生的工作機制。
(6)創新思路,多渠道探索開展招生工作。面對當前招生工作的嚴峻形勢,根據今年招生工作的信息,我們了解到,全縣及周邊地區初級中學的領導、教師、考生及家長對我校的辦學實力知之甚少,信息渠道依然不夠暢通。對此,我們在采用常規模式招生的同時,積極探索招生工作的新模式,多渠道、多途徑進行招生,形成招生工作的新格局。
2、周密部署,統籌安排,廣開門路多渠道拓展就業途徑,優質高效的做好實習生就業推薦工作。
(1)、摸清學校待就業學生人數,積極主動與用人單位聯系,重點考慮合作企業,為本學期的學生頂崗實習和學生安置到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崗位和企業就業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2)、切實做好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加強對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指導教育,培養學生創業成才意識,為適應企業崗位需求及今后的創業成才奠定基礎。
(3)、強化就業制度,嚴格按就業程序操作,確保就業工作質量穩步提高。
(4)、加強對學生就業跟蹤調查和服務工作,要與已就業學生
和企業保持密切聯系,通過QQ、電話等方式及時溝通,了解掌握企業的工作環境、用工信息、新上項目、薪水待遇以及學生在企業的工作能力、工作實績等情況,為學校下一步就業安置工作夯實基礎,確保學生就業滿意。
(5)、重視和加強實習工作。提前拿出實習方案,做好實習安排。本學期,招就處將會同教務處加大實習檢查力度,對就業班學生的實習提早計劃,提前聯系實習單位,切實做好學生的實習準備工作。
四、工作安排:
現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1、3月份:
(1)制定部門工作計劃;
(2)做好學生控流工作(3月20日前);
(3)協助會計室核準高三職高班繳費工作;
(4)做好江蘇萬宇鑒定考試工作;
(5)落實好高三職高實習工作。
(6)抓好各專業的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素質培養和就業 創業指導工作;
(7)多方聯系企業,做好高三年級社會實踐調研工作;
(8)分組到各生源校調研招生工作,摸準各生源校實際在校學生數;
2、4月份:
(1)加大校企合作辦學力度和深度;
加強校校合作,推行五年一貫制大專班,提高招生吸引力;
(2)積極開拓我校和西部招生,擴大生源市場;
學習外市縣招生經驗,起草縣關于20xx年中職招生工作安排意見;安排好高三年級綜合班社會實踐工作;
(3)上報20xx年招生計劃1200人(縣內1100人,省外 100人)。
(4)做好江蘇京一鑒定考試工作;
(5)做好江蘇省高新技術考試工作。
3、5月份:
(1)加大招生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法;
通過電視招生廣告等形式,宣傳我校中職招生情況;
(2)準備20xx年招生工作的相關資料,完成20xx年中職招生簡章;
(3)出臺20xx年招生方案;
(4)配合縣教育局召開20xx年招生工作總結暨20xx年中職招生工作會議;
(5)完成本縣各生源學校兩輪招生宣傳工作;
組織全縣初中學校部分初三年級班主任及部分學生和家長到我校參觀和介紹我校辦學情況。
4、6月份:
(1)全校教職工赴各生源校預錄取工作;
(2)請電視臺記者進行學校專題報道,介紹學校概要、招生計劃等;
(3)錄取考取本科的學生電視臺點歌工作;
(4)縣局實行預錄取旬報制度。
5、7月份:
(1)全面招生,鞏固、穩定生源,實施包校包組責任制對20xx年“未升學人員“一對一”上門招生宣傳錄取工作;
(2)做好新生報名接待工作;加強網絡聯系,加大跟蹤服務力度;
(3)舉辦一期就業招聘會,提供企業與學生雙向選擇的平臺,參會企業主要是簽訂了聯合辦學的企業,采取多家企業與學生同時見面的策略,提高就業滿意度;
(4)完成學校臨時安排的工作。
論文摘要:高等教育擴招與就業制度改革,使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的矛盾凸顯,學生多把實習時間用于尋找工作。對此,各高校應進一步提高對畢業實習重要性的認識,主動深入基層與用人單位了解信息。使實習與擇業有機結合起來;政府主管部門要規范畢業生就業市場,調整各類招聘會的時間,并加強就業信息網絡建設,以減少畢業生的求職成本與求職時間,保證學生畢業實習質量。
畢業實習是學生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畢業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訓練、掌握和應用理論知識、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但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的深入,畢業實習與擇業之問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
一、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的矛盾表現
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體制。在這種管理體制下,高等學校的畢業實習、就業分配帶有計劃性和指令性,接收單位把學生的畢業實習與學生就業作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來安排,實習單位與實習內容吻合,就業單位如期安排落實。
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則是政府宏觀管理、學校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的體制。在這種管理體制下,以追求盈利為目標的企業,接受學生畢業實習不再是指令性計劃,而是互利互惠性質的。其結果是,部分企業囚經濟利益的驅動,拒絕接受學生實習,或者是在收取費用的前提下接受;有的企業緣于企業之間的競爭,對企業技術進行保密,不愿意讓學生接觸先進的技術。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只能自尋實習場所。在自尋實習場所中,有的實習場所與學生所學專業內容完全沒有關系,加上近年來高等教育就業形勢嚴峻,有的學生就把畢業實習變成了尋找就業崗位,為滿足有錄用意向單位的要求,在實習單位從事與專業要求完全無關的工作。在目前“就業率指揮棒”的控制下,學校對此大多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
2005年5月,筆者對廣州地區6所職業學院2002級4977名學生的畢業實習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安排的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占44%,學生自找實習單位達到56%(見表1)。
對實習單位與專業對口情況的調查發現,完全對口的占55%,基本對口的占36%,不對口的占9%(見表2)。
另據周大現等學者調查發現,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參加供需見面的時間和參加次數比較多,不少學生畢業實習后期的主要精力、時間都花在擇業上,嚴重影響了畢業實習質量。
二、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的矛盾成因
自1994年以來,我國逐步實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由過去“統包統分”和“包當干部”的就業制度,調整為由學校和有關部門推薦,學生和用人單位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通過人才市場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畢業生就業制度。在目前人才市場不太規范的情況下,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在每年的上半年比較頻繁,而每年上半年的前幾個月,正是畢業生的實習時間。在某種程度上,畢業生的擇業與實習相沖突的情況比較多,學生無心實習,全心應付各種招聘會、面試及用人單位的測試。
此外,從1999年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規模迅速增長,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逐步加大,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太樂觀。據統計,截至2004年9月1日,2004年全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為61%,與普通本科院校84%的就業率相比有較大差距。喲推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教育部2OO3年專門下發了文件,文件指出:年度招生計劃安排與畢業生就業率適度掛鉤;從2003年開始,對連續3年7月份畢業生就業率低于本地區平均就業率的高校,控制專業總數。噠一文件的出臺,引起了高校領導對就業率問題的高度重視,特別是民辦高校,更把就業率看成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將“以就業為導向”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對就業率的過分追求,使得教學工作與就業工作發生矛盾時,教學工作包括畢業實習主動為就業工作讓步。
三、解決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矛盾的措施
(一)充分認識畢業實習對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性
高新技術產業化與社會生產手段高技術化,導致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培養出大量以智力為主的技能操作型人才,以滿足當前我國科技發展的需求,成為當前高職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畢業實習是學生了解、掌握先進生產技術及流程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徑。另外,筆者從一項調查報告中了解到,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不滿意的素質與品質排在前5位的是:吃苦耐勞精神(62.6%)、責任感與使命感(55.6%)、愛崗敬業精神(52%)、動手能力(42.4%)、社交能力(37.4%)。而這些素質和品質的養成,在很大程度上可在畢業實習時得到鍛煉。因此,高職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學人員應正確認識畢業實習的重要性,以便采取措施,把畢業實習環節真正落到實處,以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畢業實習安排形式,使畢業實習與擇業有機地結合起來
目前,有部分學校采取在校企結合、產學合作單位安排學生畢業實習,這種形式下的實習效果比較理想。近幾年,高職院校和企業在這方面進行了多層面、多形式的實踐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論,較好地解決了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的矛盾,成為我圍高職教育辦學的楷模。如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的“2+1”人才培養模式,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學工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實訓——科研——就業”一體化合作教育模式,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的“雙定生”人才培養模式,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的“工學結合,校企雙向介入”人才培養模式,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結合地方經濟全面合作”模式,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的“以企業為主”的合作辦學模式。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校企結合、產學合作的模式只限于少數學?;蛏贁祵I。多數學?;蛘叨鄶祵I的畢業實習還是采取其他形式進行。無論采取什么形式安排畢業實習,要考慮的不但有專業對口、操作機會、企業接受意向等問題,還要考慮用人單位與學生就業的結合問題。在人才市場上,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方缺乏了解,在選擇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性、偶然性。如果學校在確定畢業實習單位前,能深入社會基層、用人單位多做些調研工作,了解相應專業用人單位的生產、崗位設置、人才需求以及企業發展規劃等狀況,不但能為畢業生找到專業對口實習單位,而且有利于用人單位了解畢業生、選擇畢業生,真正做到畢業實習與擇業的有機結合。
目前國有企業的改革與高等教育擴招,使得學校統一安排畢業實習變得不太現實。學生的畢業實習不但要發揮學校的作用,而且要發揮學生個人的主動性,實行學校安排與學生白找相結合的模式。不但要集中安排,還要采取分散的方式進行。其形式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情況靈活選擇,包括委托實習、頂崗實習、用工實習等形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學生自己尋找實習單位的,首先要考慮實習單位是否與實習內容一致,不能為擇業而實習。對這類學生,學校要嚴格審批,要求學生按實習要求來做,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審批;不按要求交實習手冊、實習日記、實習鑒定表及實結的,不給實習成績。絕不能讓學生以自找實習單位為由,把整個實習階段用于尋找就業單位。
(三)規范招聘時間、形式,提高擇業效果
根據我們的調查,多數學生從畢業前一年的11月份一直到畢業時的6月份,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參加各種類型的供需見面會。學生迫于就業壓力,不得不奔走于各個招聘會,不但畢業實習受到影響,而且參加招聘會的各類費用也不少。建議教育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根據高校的教學特點,明確規定各類招聘會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每年5月份以后進行,各用人單位不得提前面試。在此時問前只接受書面材料,根據書面材料進行初步挑選,若需進一步面試,要求應試者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參加麗試。
(四)加強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絡建設及信息服務
英國推行“國家實習計劃”
英國政府計劃推行一項“國家實習計劃”,幫助未能找到工作的學生到企業或其他機構實習3個月,培養職業技能,幫助他們最終實現就業。這也將有利于在英國畢業的中國學生們留在當地找工作。
盡管參與實習計劃的畢業生無法從實習機構拿到全額薪水,但薪水略微高于政府給予學生的助學金和助學貸款總和。目前,英國巴克萊銀行和微軟公司等4家知名企業已決定加入“國家實習計劃”,一些公共部門、慈善和志愿者機構也收到參與邀請。
德國優先照顧本國畢業生
德國為了保證本國國民的就業,給外來的勞動力設置了很高的門檻。很多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發現,要在德國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崗位很容易,但要獲得德國勞工局的工作許可卻非常困難。因為德國勞工局原則上只允許外國人填補那些德國人不能勝任或無法填補的空缺崗位。
此外,德國統計部門、勞工部門以及各經濟企業協會經常就業指導信息,這對大學畢業生選擇職業具有宏觀指導作用。德國政府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并鼓勵他們學習實體經濟所需要的自然科學。
美國、法國獎勵企業補貼學生
美國聯邦政府為了鼓勵大學畢業生到特定的地區或從事特定的職業,采取了許多激勵措施,其中最為常見的做法是免除學生的貸款。
美國政府貸款大體有兩類:FFEL/直接貸款與聯邦帕金斯貸款。就FFEL/直接貸款而言,除了借款者完全和永久性殘疾或死亡等原因之外,對于連續5年在指定的小學或中學作為全職教師從事低收入家庭學生的教學服務工作的大學生,可以享受貸款免除的政策。
法國政府也采取一些優惠措施鼓勵企業聘用應屆大學畢業生。對那些聘用應屆和失業大學畢業生的企業,政府在一定期限內對其社會福利分攤金及一些稅收予以免除,并且視情況按聘用大學畢業生人數給予一定補貼。
巴西打造促進青年就業網
在巴西最近推出的“初次就業計劃”中,重點支持就業市場中的弱勢群體,尤其是增加和改善青年人的就業。據統計,目前巴西城鎮居民的失業率達7.6%左右,而且就業市場仍在進一步縮小。盧拉政府推出的“初次就業計劃”,旨在發揮社會各階層的作用,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促進青年就業網。
巴西政府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并沒有特別優先的政策,無論畢業于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畢業生都與其他青年一樣,必須遵守勞動力市場法則,自我解決就業問題。政府鼓勵企業多雇用年輕人,企業可以從政府獲得資助,享受政府資助的企業必須保證在12個月內不解雇年輕人。政府還向自主經營的年輕人提供低息貸款、經營指導及培訓。
加拿大企業學校合作
“合作教育課程”是加拿大高等院校普遍實行的一種企業和學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它最早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于1957年從美國引入。目前,加拿大全國提供“合作教育課程”的大學已超過100所,每年參加的學生約7萬人。
對于參加“合作教育課程”的學生來說,到企業去不僅僅是“帶薪實習”,還是一門重要課程,只有經企業和學??己撕细?才能取得學分。每期“合作教育課程”結束,學校都要組織專門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企業對學生的工作態度、團隊精神、業務能力等的評價,還有學生在工作結束后寫出的報告質量等。
有統計表明,參加“合作教育課程”的學生不僅更容易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起薪也比一般的畢業生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