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1 20:58: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古跡考察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07年4月20日在天津剛剛邀請馮驥才、馬國馨等共同出席“瑰寶”叢書建筑文化研討會,4月23日京津兩地幾十位建筑師又聚在天津院圖書館展開了紀念“世界讀書日”的非建筑弼讀的AT。自3月“風雅運河全國攝影大展”后,申報作品已十分踴躍,為此在“煙花二月”的4月24日下了揚州,確定了可供“大展”的揚州博物館的場地等事宜。26日濱海新區“京津滬”城市建筑景觀設計研討會,則體現了一種新思維,它已展示根植沃土的規劃師及建筑師濱海新區的作品。同在4月29日,上午看望了文化學大家王世襄,品讀了講述他學兼中西長、盛不衰風范的《奇人王世襄》,下午由BIAD傳媒協辦且支持的“費菁+傅剛及其中央美皖等學生設計作品”展在泰康頂層空間畫廊開幕,我認為,它更意味著一種建筑與藝術的文化教育狀態的生成,表達了一批有志向的中國青年建筑師對文化自覺的追求。
對建筑的理解建筑家有太多的定義,但作家馮驥才的一席話,會使建筑師“吃驚”:“建筑是歷史留下的活著的空間,它是一方水土的創造……”這是別有意味的文人的建筑學評說,同樣“世界讀書日”的茶座,讀到建筑師們的“非建筑閱讀”的體會,使之相互滲透,溝通的不僅僅是建筑本身,而是在推進著文化的普及。為此我在“建筑師的書緣”茶座上倡言:我們的努力是希望讓城市可讀,讓建筑可讀讓建筑師可讀。因此,所有這些活動的推進都會營造起最廣博且“原創”之沃土
在4月29日造訪學輩王世襄老人時,他送我三本書刊有“李莊瑣記”的《讀書》雜志2007年3期;名家筆下的儷松居主人《奇人王世襄》及由王世襄書的《宋李忠定公荔支前后賦》,當我向他匯報《建筑創作》雜志自2006年11期開始系列刊出“田野新考察報告”時老人連連贊同,他希望這份“報告”應是對“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的一個繼承,應該成為當下反映中國建筑傳統并能思考傳統與現代如何結合的“新”營造匯刊。4月18日的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為“文化景觀和自然紀念物”,恰恰這一天《中國文物報》刊出徐蘋芳、羅哲文謝辰生、傅熹年的專家建議督促古建筑等遺存調查修繕報告的編寫出版,我想,建筑文化考察組所堅持的“田野新考察報告”或許正為此做出了一個有益的實踐。
“寫在建筑藝術學院成立之時”是中國美術學院許江院長在4月21日《美術報》發表的文章,他提出先生是在一個民族文化行將褪色的時期提出創建藝術大學的理想,他認為中國美院是一所備受活的歷史煎養的大學,對于學院的架構,先生早年就提出四大院設想即繪畫院、雕塑院、建筑院、工藝美術學院。面列先生構想的實現,訥江認為,建筑學科落戶美術學院,本身就是對傳統的工程學科的跨界和超越,其文化指向必須更為重視建筑的文化品格。這些聯想,或許是我們探討為建筑創作營造原創“土壤”、并最終走向世界的基本立意。
關鍵詞:校本課程;體驗式;活動周
課程改革的大潮中,不斷涌現出新穎的體系架構和靈活的課程實施形式。我們學校經過調研,決定在“齊魯文化課程”上另辟蹊徑。既然突出地方文化,為什么不可以走出書本,走進富有文化氣息的山水名勝呢?古人尚且重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何不也讓學生去親近故鄉的山水田園、名勝古跡、文化場館,去身臨其境地感受、體驗呢?據調查,學生甚至家長,對家鄉的政治經濟了解不全,對于歷史文化更是一知半解,只有不到50%的家長到過全市所轄的五區三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才做出了走出校園,走遍淄博的社會實踐課程的設想,并在實施中逐步完善。
根據課程方案的設置要求,校本課程一般都是每周安排一節課,一學年為36~40課時,我們創造性地打破了這一限制,集中一周時間參與課程實踐活動,既保證了課程課時總量,同時又能極好地協調各種教育教學資源,保證課程效果。這種集中的活動,便于組織,教師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家長也因為學生能四處走走看看,增長見識而十分滿意。在確定了以“走遍淄博,探尋齊魯文化”為內容,以“實踐活動周”為形式的活動模式之后,我們著手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
一、初步感知階段
我們以班級為單位,提前一周布置自主探究學習任務,作為實踐活動的開端,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對家鄉各區縣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名勝古跡、民風民俗等內容進行收集整理。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民間采風、傾聽家長或村居長者的講述等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對各自收集的資料進行整合,制作成諸如粘貼報、報告集等文字書面材料,更鼓勵制作成PPT等形式進行直觀地展示。與此同時,任課教師也要進行積極準備,每人詳細地梳理一個區縣的資料,制作成圖文并茂的PPT課件。周一的課程表按照區縣名稱命名,分別安排張店區、臨淄區、淄川區、博山區、周村區、沂源縣和高青縣、文昌湖度假區和高新區等七個板塊,教師這時儼然成為各區縣的“代言人”。課堂分三步完成,首先集中學習學校整理印發的材料;其次是由教師集中展示自己負責的某一區縣的相關資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并制作的相關素材,并進行開放式的交流。在我們的實踐中,教師都對學生收集的相關資料感到吃驚,因為很多甚至連教師也未曾聽說,同時也為學生那種探究的熱情、資料整理的細致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二、實踐體察階段
在接下來的四天時間,是學生真正的體驗活動時間。根據周邊區縣的地理方位分布,我們設計了三條不同的路線:A線向南以淄川、博山、沂源為一線,分別選定蒲松齡紀念館、淄川博物館,博山的趙執信紀念館、文姜祠廣場、沂源博物館、江北第一溶洞、齊長城遺址等景點,并在沂源縣進行采摘活動;B線向東北歷經臨淄的中國足球博物館、齊國歷史博物館、齊都古國遺址、桓臺的王漁洋紀念館、高青的引黃工程、黃河浮橋等景點;C線向西經過文昌湖度假區,到周村的古商城大街、淄博體育中心、高新區、山東理工大學、中國陶瓷館、淄博博物館等主要站點。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沿途經過的大型企業、重點國道省道、重要的地理地標性建筑、以及相關的地理歷史背景等都由隨車教師及時講解。周五上午集中安排學生參觀代表了齊魯文化精髓的山東省博物館。
整個活動過程,從中國最古老的頭蓋骨化石,到淄博現代的繁榮發展,從悠久的陶瓷文化到享譽世界的足球文化,從王漁洋到蒲松齡,從黃河岸邊到齊魯國界,走遍淄博,歷經古今。這樣的活動,對學生是全新的課程,豐富了閱歷,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感受了家鄉的秀美,領略了地域文化的魅力,那種以故鄉為榮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總結提升評價階段
外出探究活動于周五上午結束,周五下午返校后,學生進行總結交流,填寫實踐活動記錄表。利用周末把活動中的感悟整理成考察報告的形式,在自己的空間、博客上。接下來的一兩周時間,學生在網絡上交流心得,把自己拍攝的照片起上一個靚麗的標題,在班級宣傳欄辦起了小小的攝影展??偨Y中,學生有太多的感慨:終于見到“母親河”了;我們家鄉原來有這么多的歷史名人;這么多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一原來就在我們身邊……有的家長這樣說:我們四十多歲了,都沒有機會走遍淄博各地,感謝學校和老師們給了孩子這次機會,孩子們歸來的講述讓我們都知道了很多,學會了很多……在學校層面,組織了“探尋齊魯文化”的圖片展,優秀實踐活動報告展等活動。同時,我們對每個學生在活動過程的表現進行評價,對表現出色的學生進行表彰。有效的評價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成就感,讓他們認識到這項活動作為“課程”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提高了課程實施的力度和效度,落實了課程的育人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這樣的實踐類課程是課程體系建設中的有益探索,豐富了課程內涵、創新了課程實施模式。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善于創新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這種“另類”校本課程,是符合教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的,在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上做出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魏書生,陶繼新.種好心田.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4.
【關鍵詞】語文教學;傳統文化;傳承
那么,如何傳承傳統文化呢?語文教學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原全國中學語文研究會會長,著名學者劉國正認為:“中國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如膠似膝,密不可分。多年來,我們對這方面的探索甚感不足,學習傳統文化,使語文教學豐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幾條筋,還增進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傳統文化教學分量,將其蘊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學生學生心靈深處,并以此為基礎構造自己的精神家園,讓他們從小在心底書寫出一個堂堂正正的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自覺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
一、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
事實上,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不少傳承傳統文化的篇章。比如在詩詞、古代散文小說等等,這些篇目既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輝煌的文化成就,也傳承著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是我們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資料。語文老師要充分挖掘課文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的內涵,用民族文化的精髓來啟發學生,影響學生,使他們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對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愛,以及對杰出人物的愛戴和崇敬,如教學《陳涉世家》,要讓學生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面對殘暴統治奮起反抗的無畏精神。學習《岳陽樓記》要讓學生懂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美德。教學每個名篇要讓學生討論主題思想,這些不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嗎?
二、以活動為載體,搭建傳播傳統文化的平臺
通過實踐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積淀。一是要求學生對有關的傳統文化進行調查摸底,寫出調查報告,分析現狀,展望未來。這樣的調查能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二是組織學生過各種傳統節日。如春節時,要求學生了解“年”的來由及各地過年的不同風俗習慣,記錄每戶人家有特色的春聯等;清明時,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端午時,組織學生包粽子;中秋節時,舉辦詩歌朗誦會,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重陽節時,去登高秋游等。三是定期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如讀書會、辯論會、詩會、參觀走訪、聽國學講座等。四是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文化之旅,游覽名勝古跡,親身感受與體驗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最后撰寫考察報告。
三、利用綜合性學習的形式
1.開設傳統文化大課堂,加強基本人文知識訓練。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利用學校的大課堂開設傳統文學講座,內容包括詩詞曲賦鑒賞、儒家經典賞析,中國古文化、中華傳統美德、中國民風民俗研究等。同時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訓練,如書法、國畫、作文、誦讀、文學鑒賞、人物評傳、文學常識等,將情感熏陶和審美情趣培養結合起來,將人格培養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2.感受春節、中秋節等民族風情。以某個傳統節日為契機進行語文實踐,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有關的一些信息,如,端午節有哪些別名?端午節的來歷與那些著名的人物有關?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跡嗎?端午節有哪些傳統習俗?還可以看《屈原》,吟詩詞、選艾葉、佩香囊、吃粽子……一個傳統節日,從查詢資料到實踐體驗??梢园才乓粋€較長的周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營造節日氣氛的過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風情,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計劃地去探究、去實踐體驗,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3.體會傳統戲曲的魅力。對于岌岌可危的中國傳統戲曲,可以通過放錄音機、放光盤等形式讓學生欣賞,對于經典名段,讓學生跟唱、讓學生利用節假日、星期天到公園看別人吊嗓子,向別人請教學習,拜師學藝,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借閱傳統的戲曲劇本,欣賞動人的故事,組織一個戲曲舞臺,讓學生排練節目,登場表演,通過這些有聲有色的活動,相信中國傳統戲曲一定會發揚光大,傳承下去。4.把語文訓練和人文素質教育和諧統一起來,將傳統文化寓于語文教學中漢語是最富有詩意的語言,簡單的幾個字不僅表達了豐富的內涵,還可以營造優美的意境。如國畫,在寥寥幾筆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它們可以創造出悠遠的意境。與學生交流是一種啟發學生想象的好方法,能使他們融入意境之中,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有了這些傳統文化的積淀,還怕作文不出彩嗎?
四、利用主題班會形式
利用主題班會形式,教學生學會感恩。由于現在大多數學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他們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獨立意識差,不懂得感恩,為此可以召開以“學會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先向同學們介紹不同的感恩故事教育大家學會感恩,應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予我們如此美好的生命,是他們辛辛苦苦掙錢供我們讀書,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應感恩我們的老師,是老師傳授知識給我們,啟迪我們的智慧,讓我們的人生更精彩。應感恩朋友,是他們在我們無助的時候,激勵我們向上……學會珍惜,學會負責,學會有理想,學會善良,學會先人后己,學會無私奉獻,通過這些活動,去領會感悟,這樣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意義無窮。
早在20世紀80年代,絲綢之路這條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與融合的貿易往來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就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格外重視。當時,教科文組織曾先后組織相關專家分別對絲綢之路的沙漠、草原和海上線路進行了考察。進入21世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組織過兩次絲綢之路沿線專業考察,形成了較為專業的考察報告。
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聯合申遺工作的重點。新疆申遺的成功,將對我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友好往來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促進我國與中亞國家的文化交流、貿易往來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疆的申遺工作最早起始于上世紀90年代交河故城的申遺工作。限于當時社會經濟發展、遺產保護、遺產管理以及遺產地環境整治工作的滯后,以交河故城為代表的新疆第一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沒有取得成功,引起我們的深思。2000年,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吐魯番地區文物保護與旅游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啟動,于2003年完成,2004年批準公布。這是國內編制的第一個區域性文物保護規劃,為以交河故城為代表的申遺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新疆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的高速發展,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新疆自治區遺產地的文物本體保護、環境整治工作都有了巨大變化。新疆各族人民對文化遺產的渴望愈來愈強烈,新世紀之初新疆申遺工作再次提上了日程,絲綢之路(新疆段)跨國聯合申遺工作再次成為新疆各族人民的大事。
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在人類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歷史中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動脈,新疆正處于這條大動脈的中樞地域。新疆現有文物保護單位3327處,其中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8處。這些遺址、遺物構建了新疆古代文明的框架,復原或補充了新疆古代歷史的脈絡,真實反應了古代人類生活的畫面,是新疆古代人民聰睿和才智的象征,更是新疆古代各民族融合和團結的寫照。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世界遺產戰略中,大型線性文化遺產跨國聯合申遺是目前世界遺產申報中的新趨勢,絲綢之路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項目。為了加強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合作,復興這一古老而聞名的貿易通道,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啟動“絲綢之路區域”項目。世界遺產中心在2003年8月和2004年7月兩次派專家組對絲綢之路沿線部分國家進行考察調研,2005年11月又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召開了聯合國關于中亞后續申報的定期報告會。
2006年7月,國家文物局召開了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國內協商會議,經專家評審,由新疆自治區文物局推薦的與絲綢之路主干線有關聯的15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確定為“新疆段絲綢之路擬認定點”,新疆段絲綢之路申遺工作正式啟動。
2006年8月1~8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和世界遺產中心共同在吐魯番市召開了絲綢之路申遺利益相關者國際協商會議。會議就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事宜進行磋商、協調,形成、通過了《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吐魯番行動計劃》。2006年10月23~30日,來自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中國、意大利、世界遺產中心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的代表約40人,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召開國際協商會議。與會各方就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工作組織上的支持、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資源提名等方面達成了共識。
2007年4月16~21日,世界遺產中心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召開了第三輪中國與中亞國家間的國際協商會。2007年6月17~19日,國家文物局在烏魯木齊市召開了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工作會。與會代表對新疆的申遺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并順利通過了預備名單的初步認定工作。根據申遺工作計劃,將在2011年6、7月間,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5屆會議上提名絲綢之路申遺項目。
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線性標志之一,振興絲綢之路經濟將是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政策的最為具體的成果。從國內外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案例看,成功申遺將對打造地區文化品牌、推進旅游業發展、振興社會經濟有著積極作用。同時,申遺工作也是一項積極的文化遺產整體保護工程,遺產地的環境整治、文物本體的保護、遺產地的管理水平、保護專業隊伍的培養等狀況都將得到極大的改善。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對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抵御不良文化的入侵,對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疆自治區成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絲綢之路(新疆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項目執行辦公室,主要負責、組織實施新疆段絲綢之路擬認定點的本體保護工作。文物局專門成立了由局領導、絲綢之路沿線地州文物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新疆段)工作領導小組”,開展與新疆申遺相關的工作協調、資料收集和宣傳工作。相關各地州也成立了協調領導機構,完善了各遺產點的管理機構,設置了文物保護管理所或文物保護工作站。
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和庫木吐喇石窟等六處已經完成保護規劃并開始實施。其他遺產地的保護規劃正在編制之中。管理規劃已委托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編制,截止目前,規劃已經完成工作量的70%。
2004年起,庫木吐喇石窟環境整治與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已順利展開。各地大規模的環境整治工作將于管理規劃正式批準后進行,環境整治與基礎設施取得了顯著成績。
2005年,自治區正式啟動《絲綢之路新疆段重點文物搶救保護計劃》,以正在申遺的遺產地的本體保護工作為重點,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實施文物保護工程取得了突出成果。完成了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石窟等開展考古發掘、巖體錨桿及化學加固、城內參觀道路、防洪壩等工作,遺產地的本體保護工程全面展開。
中圖分類號:TV-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04-0083-01
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備要素,同其他資源相比,水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多少年來,人們習慣向大自然索取,很少去考慮大自然的承載能力。作為干旱的敦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積的拓展,早已超過了水資源的承載能力,致使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生產、生活用水供需矛盾日趨緊張。為了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對有限的水資源優化配置,既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又要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一、水資源利用現狀
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總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境內因擁有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和沙漠奇觀鳴沙山――月牙泉等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而名揚海外??側丝?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3萬。由于地處內陸,降雨十分稀少,年均降水量為39.9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2486毫米,是降水量的60倍。
敦煌區域的水資源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地表水,為祁連山冰雪融水,發源于祁連山西端的冰川群。地表水源主要由冰川融水和大氣降雨補給,年均徑流量2.98億立方米,引入農田的凈水量1.56億立方米左右。
二是泉水,主要是敦煌陽關鎮區域的泉水。年平均徑流量0.99億立方米。
三是地下水,儲存總量2622.08億立方米,其中黨河綠洲儲水量197.92億立方米,陽關鎮區域地下水儲存量211.98億立方米,其他均分布在山區及荒郊野外。經省水文專家評定,黨河綠洲區地下水最大允許開采量為5040萬立方米,目前地下水開采已達到飽和,危及生態環境趨勢十分嚴重。
隨著農業和旅游業、工業的發展,水的需求逐年加大。黨河水幾乎被全部用于農業灌溉,生態用水很少。自1975年黨河水庫建成蓄水后,黨河斷流,灌區干、支、斗渠相繼層襯砌,地下水滲補量劇減。灌溉面積由解放初期的13.4萬畝,發展到現在的41萬畝,地表水由于時段分布不均,不得不開采地下水以彌補河水的不足。另外,境內亂開濫墾荒地,更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二、目前水利發展面臨的問題和產生的后果
(一)水利發展面臨的問題
1、水資源優化配置尚未形成,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積的拓展超過了環境的承載能力,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每年來敦旅游的中外游客達67萬人次以上,而且有逐年增長趨勢。受利益驅動,近年來無計劃開荒,無節制放牧現行十分突出,超過了環境的承載能力,破壞了天然植被。除此之外,地處敦煌上游的阿克塞縣實施了“引黨濟紅”工程,每年從黨河引水500萬立方米。加上月牙泉應急治理的滲漏補給工程每年引水800萬立方米,更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2、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治理任務艱巨:
黨河和疏勒河水系,由于上游截流開發,已斷流干涸多年,致使敦煌綠色屏障受到嚴重威脅。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瓜州雙塔水庫,玉門昌馬水庫相繼建成,疏勒河流入敦煌北部的水量激劇減少,使該河在敦煌境內長達300多公里的河道斷流,無法與黨河匯合,1974年敦煌黨河未截流開發前,在敦煌北部和西部的大片天然林和植被,維系著敦煌境內的水環境動態平衡,形成了敦煌的“綠色屏障”。兩河斷流后,敦煌北部、西部沒有了地表徑流,地下水沒有了補給,致使地下水位急劇下降,造成敦煌綠洲區濕地萎縮、植被退化動植物種群消失,生物多樣性降低。嚴重的水土流失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治理任務非常艱巨。
3、地下水管理亟待加強:
建國以來,敦煌先后建成黨河水庫及小型塘壩3座,近年來,共完成干支渠更新改造150公里,新襯砌防滲斗農渠400多公里,建成管灌控制面積近12萬畝。與50年代相比,渠系水的利用率由33%提高到60.2%,灌溉水的利用率由30%提高到57.8%。水利用率的提高減少了對地下水的滲漏補給。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灌溉面積的不斷擴大,為了保證農作物的適時灌溉和解決城鄉人蓄飲水困難,從70年代中期到現在,全市共新打機井1200眼,每年開采地下水量達4300萬立方米,其中用于農業補充灌溉提取地下水2370萬立方米,城鄉工業.人蓄飲水提取地下水1948萬立方米。地下水的大量開采,使境內地下水的補給量每年僅為26277萬立方米,而排泄量高達33968萬立方米,均衡差為7421萬立方米,地下水呈負均衡狀態。 據觀測,1975年-1978年地下水位下降年平均1.08米,1979年―1984年地下水位下降年平均0.3米,1985年―1991年地下水位下降年平均0.2米,1992年―2001年年平均下降0.433米。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敦煌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以0.24米的速度急劇下降,舉世文的莫窟面臨風沙侵蝕,千古名泉――月牙泉也同樣面臨著干涸的危險。
(二)產生的后果
1、地下水位下降后,大片天然林和草場枯死,天然林比建國初期減少了40.1%,原來為219萬畝,現在只有130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原來為576萬畝,現在只有135萬畝,減少了77%。 2、敦煌綠洲區沙化面積增加,自1994年以來沙化面積增加了近20萬畝,平均每年增加近2萬畝。
3、舉世文明的世界文化遺產面臨風沙侵蝕,千古名泉面臨干涸之虞。
4、大風及沙塵暴強度增大,次數增多。
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對策
1、全面規劃,統一管理,確保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按照國家對西部大開發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爭取國家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以節約用水、合理用水、高效用水為核心。制定敦煌水資源長遠發展規劃。將地表水、泉水、地下水全部調入計劃之中,按比例分配實施農業灌溉.城市供水.旅游用水.生態用水.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原則,使有限水資源發揮其綜合效益。建立黨河水資源管理機構,實行統一管理和統一協調制度,實施取水許可證和水資源論證制度,保障水資源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2、合理利用,走節水保水、綠化美化之路。
首先,利用和涵養相結合;其次,宏觀指導農戶量水種田、科學用水,夏秋比例要適中,不能說市場經濟放開發,農民全部種秋禾作物就可以種,而要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依據,保證時段、均衡受益,避免造成水資源供需失調的不利局面。三是要加強黨河水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對黨河上游的采金、開礦等要嚴查處,嚴禁將水源引上岸淘金,浪費水資源。通過加強管理和保護,以確保黨河水源水質不被污染和下游的生態用水需求。
3、大力實施節水工程,切實改善水利基礎條件。
敦煌水利設施大多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工程老化失修。二是功能不完善,如渠首引水無保證,防洪標準低:三是地下水資源開發過度造成生態惡化。因此,必須對現有灌區進行節水改造和配套,進一步完善工程化灌溉體系,提高灌溉保證率和水的利用效率。
在農業節水方面要建立節水新技術的促進機制,創造有利于新技術推廣普及的環境。因此,要加大農業節水技術研究開發投入力度,建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加快新技術成果轉化。通過水利現代化和節水新技術促進農業生產集約化。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要努力從政策上、體制上和機制上創造條件,推進水利現代化和推廣節水新技術。
4、嚴禁開荒,嚴禁打井。
據調查,從土地二輪承包到現在,已累計開墾3.8萬畝。按水資源承載能力和環境影響,開荒對農業全面增產增收有害無利。為確保敦煌區域水資源的良性循環,對無效益開墾的荒地應退耕還林還草,以保證現有農田適時灌溉,植被、防風林和田間樹木不在枯死,免遭沙塵暴侵蝕。地下水開采已接近飽和,應嚴格限制打井,收取地下水資源費,并逐步關閉部分機電井,以涵養水源,維持生態環境良性循環。
5、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水的經濟效益。
農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布局要考慮以下因素,并適時進行調整;一是滿足區域糧食生產的基本自給,二是保證生態環境用水外的水資源可利用量,三是經濟結構中不同品種的比較效益等綜合因素。敦煌的農業結構中,主要產品是棉花、糧食、瓜果等。目前,黨河灌區棉花種植面積偏大,造成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因此,應適時調減種植面積,通過改善品種提高單產,減少水量消耗,保持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應大力發展林果業,敦煌林果及其加工業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并兼有生態效益。發展林果業可使有限的水資源產生經濟和生態兩個方面的效益。除實施水資源優化配置外,還應改善農業糧棉品種,壓縮面積,提高單產;大力發展草業基地、蓄牧業及蓄產品加工業:建設綠色農業產業園區。通過上述途徑,提高農業產業集約化生產水平和農產品的市場價值,使水資源滿足生產、生態需求。
6、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實現城鄉水務一體化。
針對流域水資源管理相對薄弱的實際,進一步理順關系,強化流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實現城鄉供水水務一體化,減少地下水的提取,引黨河水庫河源水,建輸水管道和凈化水廠,供應城鄉人飲和生態用水,逐步提高生產、生活用水水價,引導、教育、鼓勵城鄉居民節約用水。封閉城鄉機井,緩解地下水位下降,涵養地下水。水資源短缺是制約敦煌長遠發展的瓶頸。因此,要統籌考慮大小水庫的建設。同時,加強引哈濟黨調水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爭取早日實施。
總之,我們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勇于實踐,開創新,在做好各項工程節水的同時,積極探索出適合敦煌市情、水情的相關配套制度,才能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敦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敦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2010年規劃》
[2] 《敦煌市城市水資源規劃》
[3] 《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