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1 09:08: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識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有效教學是指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采用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造力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課程內容。因此,衡量有效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應該是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高低。
開展有效教學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明確和分解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理解學習目的和明確各個知識點需要掌握的程度;第二,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注重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能夠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擺脫傳統的“填鴨式”被動學習和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能夠主動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二、如何開展初中地理有效教學
初中地理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之一,為學生開拓眼界、掌握基本地理常識奠定了基礎,是一門實用性很強,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筆者認為開展初中地理有效教學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將知識點與日常生活現象相聯系
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的是教育群體特點,教育方式要適應教育群體特點。初中生群體的特點是自律性差、好奇心重、專心程度不高。因此,采用講解知識點的傳統教學方式過于枯燥,教學效果較差。而地理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因此,筆者認為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將地理知識點與日常生活現象聯系起來,從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出發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思考,促進他們的好奇心,再通過在解釋這些問題的時候滲透知識點,這樣的講解方式容易吸引學生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例如,在講解季節變化時,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先自由發言談一談四季的變化特點,然后讓他們思考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最后再慢慢滲透地球公轉的知識點。
2.借助多媒體設施,加強情景教學
初中生的認知能力還沒有得到完全發展,抽象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情景教學。借助多媒體設施,可以向學生播放一些地理相關影片或展示一些地理相關圖片,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影片和圖片直觀的了解到各地的氣候特點、地理形貌。通常,圖片和影片給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學生產生深刻印象后,地理教師再通過知識點講解,讓學生理解這些氣候、形貌形成的原因,從而使他們更容易掌握知識點。
筆者認為,與讓學生掌握知識點相比,初中地理教育更重要的作用是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通過情景教學,向學生展示一個多彩的世界,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形貌、氣候,展示南北極的寒冷、赤道的炎熱,會讓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奧妙多彩產生興趣和好奇心,從而自發的去探索地理知識?!秶业乩怼冯s志和相關的視頻以生動的方式詮釋了地理學科,可以作為初中地理教學中參考的重要多媒體素材。
3.加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建立知識體系
地理是一門知識點很多的學科,各知識點之間看似瑣碎無序卻又是彼此聯系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點網絡,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比如,可以在學習一個地區時,將這個地區的氣候特點、地理位置、所在時區等情況綜合起來講述,讓學生能夠對一個地區的特點建立全面的知識體系。
另外,地理學科是一門文科與理科交叉的學科,有一些計算規律存在于自然現象之中,如公轉、自轉現象,經度變化引起的時區變化計算,緯度變化,坐標概念等。要將具有相同內在規律的知識點歸納在一起講解。比如,先讓學生掌握時區概念和時區變化計算方法,然后讓學生計算從中國的北京到美國的紐約時間的變化,以及北京到東京的時間變化等,通過舉一反三的練習,幫助學生掌握計算規律。
4.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理念。因此,在開展地理有效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梢越o學生布置一些開放式的作業,如讓學生自己查資料選擇一個最美麗的地方和同學們分享,向同學們講解這個地方的位置、地理形貌、氣候特點等。通過這樣的作業可以促進學生自主的去學習,也加強了學生們之間的學習溝通。
同時,要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例如,給學生布置一些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任務,如讓學生們組成小組實地去考查周邊某一地區,根據學習的地理知識分析該地的地理特點和形成原因,最后小組合作形成小組地理報告。另外,當布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們的解答不一致時,教師不要急于公布正確答案,要鼓勵學生們展開充分討論,這樣有助于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三、結語
總而言之,有效教學是指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采用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造力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開展初中地理有效教學,要注意在教學中將地理知識點與日常生活現象相聯系,啟發學生的好奇心;要借助多媒體教學,加強情景教學,豐富教學方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要注意在教學中加強知識點之間聯系,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金燕.新課程實施中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出現了多種教學模式:開放式模式、洋思模式、先學后教等等。要形成一種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教學模式,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不斷實踐,打造出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我經過多年的實踐,有了一些思考。
一、扎實個性化備課
備課是上課的前提,個性化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基礎。個性化備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在學情分析基礎上的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確定;在一體化講義基礎上的教學流程與實施的設計;在教學活動中的即時反思與總結。其中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確定是前提,教學流程與實施的設計是關鍵,教學反思是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的保證。
教學重、難點的確定與明晰。在備課的過程中,由于重難點經常是一起提及,所以在分析時往往把兩者混淆在一起。但是重點的突出與難點的突破在上課過程中是有區別的,我理解為是重點中的難點,更講究方法和技巧。
教學流程與實施的設計。教學流程與實施的設計主要包括舊知督查、知識建構等環節。舊知督查,重點在于遷移性試題的設計,把對知識點的直接考察轉換為聯系實際的試題。知識建構重點是引領學生思考活動題的設計,對整個課堂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訓練反饋重點在于針對學生的易錯知識點,通過檢查反饋能真實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偨Y歸納的重點是知識模型的搭建和思維方法的總結,以期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反思與總結的實施。反思與總結的環節是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包括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知識時反映出來的問題,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靈感思路,整堂課的表現與效率,課后學生的詢問情況等,整個知識體系的融合。反思與總結要即時也要有延展。
二、提高學習地理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能持續的保持,對于地理教學的實施有很大益處。個性化地理課堂是基于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做了以下的思考和實踐。
1.用小實驗模擬
自然地理的知識點中有很多實驗可模擬,一方面,自然地理的部分知識抽象,學生難以理解。例如,地球自轉、公轉、大氣運動。有的教師用乒乓球做模型,有的拿地球儀做模版,在地球自轉部分很實用。我的地球公轉的模型設計是:用鐵絲將三個不同大小的球固定在一個支架上,動態模擬地球繞日公轉和月球繞地球公轉,效果良好。
我在教學人口、城市知識點時,師生互動建立了一個區域模型。將學生分為小組(6—8人),制作完成模型的不同部分。在模型中設置城市、鄉村、過渡帶;農業、工業等產業活動;交通線路網、綠化帶等,設置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必修二和必修三知識講解時,既形象生動又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手能力。
2.用地圖和圖片承載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載體。地理試卷大多是以圖形和圖片作為載體,結合地理知識點來考察。所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從各種資料、媒體中搜索收集地圖資料,既讓學習有了新的載體也刺激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地圖冊也是學習的好幫手,初中地理教材中就有很多地圖形象生動,如中國干濕區分布圖、廣東珠三角的基塘農業實例等,還有很多實事材料、如神九等。將這些材料都運用到課堂中讓學生感知地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打造個性化地理課堂
新課改的初期階段,課堂模式在不斷創新。某一階段,教學主管部門要求課堂應該按照某種固定模式開展,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能形成個性化風格課堂,但是這樣的模式不一定與自己適合。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研究與時間,我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1.以有效載體為教學前提的新授課模式
新授課的內容不同就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不管是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必須借助教育載體。一個好的載體肩負著提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責任,更有對課堂承上啟下起主線的作用。運用最多的載體是地圖冊,在這里我更提倡讓學生收集資料,不管是湘教版、人教版還是魯教版,每個版本上都有設置學生收集資料的活動題,鑒于課時和安全考慮這樣的活動題大多都沒有實施,但是這樣的省略卻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學生失去了動手鍛煉的機會,所謂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如果只是坐在教室中進行就變得紙上談兵,這樣的高校教育方式使得學生只停留在理論角度,所以教師經常會感嘆出“現在的學生能力太差”的結論。地理學科也應該建立實驗室,包括室內實驗和課外實驗,實驗的運用尤其是在自然地理知識講授中多用。比如,大氣圈、天氣、氣候等等。單純的用PPT演示,圖片豐富多樣,學生缺少了實踐感知,題目會做了,原理不能真正的弄透,使學習缺少了發現和探索的過程。
實驗既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感性認識也對理性認識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并為大學輸送會學習地理的人才,真正的培養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以知識建構為主的復習課模式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復習階段知識的建構很重要。例如,必修一模型的四章,每章小結會將知識網絡呈現出來,在掌握的基礎上把每節的內容小結充實進去。必修二、必修三按照此方法同樣的構建,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內容的具體填充。新課是微觀學習的過程,復習的過程更注重對知識的宏觀把控,有助于學生領會教材知識點間內在聯系,并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有助于對綜合能力的培養。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必修二的人文地理都是必修三地理知識的載體,在區域的基礎上將自然和人文知識結合的方法。
知識的運用是建立在掌握的基礎上,高中生的理解能力還是有限制的,那么通過適當的讀與練還是有效的辦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也是地理復習時的真理。記憶是淺層面的方法,通過記憶的理解才能有效的學習。
課堂練習的選擇上要注意,在課時很緊的階段用優題帶動知識點的滾動,既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又能鞏固知識,見效很快。
四、結束語
一、理論背景
現在大部分中學地理課堂依舊是傳統的“舊三中心”,即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很多教師都只注重大批量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學習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因而導致有些學生喪失了學習地理的興趣,課堂效率低下,從而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如何改變教學現狀,提高地理課堂效率?
國內外有關專家近年來對思維導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思維導圖是由關鍵詞或者圖形標識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將放射狀思維過程和結果變為可視化的工具,它和大腦本身的思維方式是一致的,如果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地理課堂,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增加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二、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地理教學的分析
1.運用思維導圖做地理教學的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思維導圖的引進,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站在整體的高度上把握地理知識,使課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預習時間和內容的選擇要以高中地理知識具體的難度和教學進度為基準。目的在于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使高中地理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比如,教學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這一節是本章最難的部分,涉及初中地理、立體幾何、物理知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等,有的學生初中地理沒學好或者沒學,立體幾何也還沒學,高中物理角速度和線速度都還沒有學,所以學生要學習這一節是很困難的。為了讓學生能順利完成本節的學習,布置學生課前預習。但預習不是簡單地把書看一遍,筆者將本節的思維導圖印發給學生,如圖。
通過思維導圖的課前預習,學生對本節的知識體系和知識難點重點有所了解。上課時,通過比較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點,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講述地球運動的意義的時候,可以通過提問、分組討論等方式并結合思維導圖來完成,這樣借助思維導圖,讓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2.課堂上借助思維導圖優化地理板書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上,板書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很多時候的板書沒有經過精心設計,多以線性板書呈現出來。而傳統的線性板書形式強調表達完整,書寫內容較多,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造成課堂效率低下。同時,學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記筆記,影響學生對課堂知識內容的理解,進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必修二農業以農業第一課時為例,通常的線性板書如下面左圖:
直線的、單維的、單調的線性板書形式難以刺激學生自然的發散性思維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右圖的思維導圖式的板書,可將知識的內在聯系性清楚地呈現出來;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思維導圖應用靈活,可節省大量記筆記的時間和復習時間;利于知識的結構化建構和遷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相應激發,能夠更深入地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探究。
3.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復習以往的地理知識
復習和總結對于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實現瑣碎知識點的有效串聯和歸納。思維導圖的應用,通過關鍵詞以點帶線,進而幫助學生構建全面完善的高中地理知識體系,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更省力更高效。思維導圖應用靈活,知識的歸納具有可視性,這也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復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小高考復習期間,對必修2“農業”和“工業”這兩張知識點的復習,筆者借助思維導圖,上課之前在黑板上把板書框架畫好,上課時邊講邊填寫,通過這樣的對比聯系,老師上課順暢,學生記憶比較快捷,讓學生抓住“具體的地域類型”和“區位因素”這兩大主線,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在課后活動中利用思維導圖,鞏固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思維導圖設計的知識脈絡圖為教學基礎,將教學中需要掌握的基本點,教學中的重點以及教學中遇到的難點等等,在圖中標出來。并對這些重難點以及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而對于重難點之外的其他知識點,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引下,以課題為基礎,建立多組課題。通過小組之間合作、討論,最后由教師總結得出問題的正確答案。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組織合作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課題中一直保持激昂狀態,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環境的正理性這一節,討論“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時,先把學生分成四小組,要求學生邊看書邊討論,然后各小組根據閱讀情況畫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思維導圖。最后各小組派代表上講臺用實物投影儀把思維圖展示出來,有一個小組的思維導圖就是圖中的思維導圖。通過畫思維導圖讓學生理解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實質是水文、地貌、土壤、植被、氣候統一的演化過程。
三、結束語
思維導圖可運用于地理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如運用得當,能夠使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變得更為容易,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全面。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融入思維導圖教學,并不斷積累經驗,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都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地理教學方法探究
地理課是中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我國將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定位為:通過初中地理課程的學習,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所以,地理課對于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好地理很有必要。那么如何學好此門課程呢?本人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認真鉆研教材,精心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
為使學生盡量輕松掌握知識點,我認為三方面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最重要的作用。
①是興趣,培養興趣是很重要的。應注意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講氣候時,穿插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天氣現象,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對地理有濃厚的興趣,學習起來才會有味道.也不會覺得很難。
②是基礎,難度不一定很大,但要緊扣課本,認清每一章節的知識點,對書上的每一個知識點都不能放過,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③是地圖。讓學生認識地圖、了解地圖、喜歡地圖。
二、“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學中不可忽視
初中地理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需從地理教師的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加速。目前,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拘泥于教材,強調地理事實的記憶和地理思維的嚴謹,缺乏生動活潑的地理情趣,也就是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但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悅、興趣是他們學習的一種驅動器,甚至對地理老師的好感也會成學習的驅動力。
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么,怎么會喜歡“地理”?怎么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更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知趣相融”努力創作一個輕松、和諧、舒暢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共同處于無拘無束的“自由地呼吸”這種親切的地理教學氛圍中。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歡聲笑語進課堂,需要地理老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在整個教學中,教師精湛、詼諧、幽默的語言,可親可敬的教態,機敏的教學機智,都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初中階段,“愉快”仍然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之一。
三、“地圖化”是地理教學過程的必然趨勢
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學科的基礎性特點,學習者無須死記地理知識,完全可以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借助地圖來學習掌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對初中生而言,是幫助其樹立空間地域概念的基礎。也是培養其地理思維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圖在一定意義上既是教具,也是學具。地理教學中涉及各種各樣的原理圖、示意圖,綜合景觀圖,系統聯系框圖,統計圖表等,是培養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一種手段,應指導學生在平時讀書過程中加強對這些圖像的了解,掌握判讀方法。教師應讓學生從以往的題海中解放出來,把培養讀圖能力作為教學主要目標之一。地圖教學能力也是地理教師教學能力強弱的體現。地圖能力包括觀察、記憶、想象、演繹、分析、比較、判斷等綜合能力,也是最具地理學科特點的能力。地圖教學能力是指地理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制作地圖,指導學生閱讀、分析地圖的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地圖也將越來越多地進入課堂,對地理教師的地圖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師本身缺乏地圖能力和地圖教學能力,就很難成為一個好的地理老師。
四、培養空間概念,學會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于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于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于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于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于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
五、以圖為主,以文為輔的學習模式。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生命。只要遇到書上有的地圖,都要認真對待,尤其是要做到圖文結合,通過自主觀察、小組或師生交流、填圖、繪圖等方式,把握地圖與知識點的關系,雖然比較麻煩,但是最關鍵的一環。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們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①填、寫結合,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地理規律和相關的地圖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間、都有一定的分布規律這一特點,對地理事物及規律進行定位。具體做法是:準備一張空白地圖(自繪或由教師印制作),把有關地理事物,如山脈、河流、自然帶、交通城市礦產等,按位置、比例,分別“定位”到空白地圖上,把眾多的地理事物歸納為一圖,使地理事物或規律更加一目了然,達到圖形合一(圖文合一),從而使學生的知識水平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起到深化和鞏固地理知識的作用。
1.主動思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的課程都逃不了思考這個關卡。要想學好高中地理,個人的思考是少不了的,對課程的思考、對內容的思考、對問題的思考,都是學習高中地理的思考方向。只有學生自己主動地思考,才能把被動變成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從自己出發,去努力地理解和記憶高中的地理,也才能使他們對地理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和透徹。
2.主動總結
思考之后,便是總結。而高中地理的總結又是顯得尤為重要,個人的總結既是對知識的進一步加深又是對知識的一種升華,在總結中尋找著自己的不足,在總結中才能看到自己是否真正的學到了知識,高中地理既是社會科學的延伸又是自然科學的補充,只有在總結中才能使自己在思維上的想象有了載體,也才能讓自己的思維在學習后更具體、更直觀。
二、方法篇
1.文理區分
高中地理由于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匯點,所以它有自身的特殊性,換句話說就是文理交融,也就是具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同時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動與靈活性。人教版的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也就是必修一,其中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這些屬于理科內容。在學習這些知識時應該用理科的邏輯性與嚴密性進行分析與思考,同時按照理科的學習方法去練習,以便能夠加強對這些知識的融合與記憶。在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也就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和必修三,這些屬于文科內容,在沒學習這些內容之時,應該在有了自己觀點和認識之后以記憶為主,把握住書本知識的脈絡和走向,以達到在學習中記憶,做到高中地理的輕松學習。
2.實際與理論結合
生活就是地理,地理同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高中地理在某些方面就是來源于生活,因此,與生活的聯系也是非常的緊密。眾所周知,任何課程的學習都有其一定的路線與規則,地理的學習也不外乎其中,首先便是眼睛直觀地看到某種現象,進而尋找現象的起因而進行分析,最后就是驗證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確,進而推廣展開。高中地理學科的實用性極強,在生活中只要我們有所留意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反過來說,也就是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地理的學習的,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地理學習中要聯系實際,要努力地將其融入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感到我們所學的地理非常實用而且非常有趣。在擁有學習興趣之后,我們難道還怕學不好具有生活氣息的高中地理嗎?
3.圖與文的結合
何為地理?那就是“地”和“理”?!暗亍本捅赜袌D,而圖是高中地理學習必有的一個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圖是高中地理知識的一個重要的載體和學習高中地理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能夠運用圖來完成“理”,是一個很重要同時也是一個必須學習的手段。以圖來記憶和認識高中地理知識是現在看來最準確和最有效的學習和記憶方法。高中的地理課程內容極其雜亂,但這些知識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的知識都有其相應的圖來解析。所以在學習高中地理時,一定要做到看書和看圖相結合,做到由知識點能想起圖,由圖能夠聯想到知識,從而達到圖文結合的目的,能夠認識和理解以及掌握記憶高中地理所學的知識以及地理規律和原理。
4.知識結構的融合
【關鍵詞】初中地理 讀圖能力 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51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了讀圖能力,可以說地理就學好了一半了。我們都知道,歷史上很多著名的地理學家都是專心研究一些地理圖片,如我國古代西晉時期,就出現了一位制圖理論家裴秀,一位外國名人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可以說是世界古代地圖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不堪上下,通過自己多年的精心研究,編制成了《禹貢地域圖》18篇,他在繪制地圖的過程中注重圖標的標記,也注重比例尺大小的規則,可以說是當時很嚴謹的地理制圖集,對后世我國地理學科的研究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及一些天文學科、農學的發展都有著一定的作用。
地理學科作為一門中學生必修的學科,必須注重地圖在學科中的重要性,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也要提高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繪圖能力的意識,采用適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促進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的真正學科素養,感悟到地理的魅力。筆者根據近幾年的初中地理教學經驗,主要淺談一下讀圖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幾點重要措施。
一、掌握地理學科讀圖能力的重要性
地圖是用圖文來表達一定的信息和知識,而在地理學科中,地圖可以說是學好地理的重要技能之一。地理教師們要想掌握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就得要好好研究地圖中所蘊含的知識,很多地理知識都是通過地圖展現出來的,如果教師們不能準確、高效的掌握讀圖的技巧,那么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很難將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也就不能讓學生們很好的學到地理的精華和正真內涵。因此,教師們首先就得要掌握地理學科的快速精確讀圖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識,才能更全面、精準的把專業知識教授給學生。
同樣,學生們作為學習的主體,就更要提高自己的讀圖的能力,這樣才能高效的提高地理學科的學習成績。我們都知道,初中地理的教材中很多是以圖表的形式展現的,如果學生們不能好好的掌握讀圖的技巧,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是非常吃力,也很難跟上教師的講課節奏,也就不能高效的學習地理。地圖中蘊含著很多地理知識、人文特色,簡單的圖表卻蘊藏著豐富的信息量,掌握好讀圖的技巧,地理學科的很多難點知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學生們要想高效、高質量的學習地理學科,就得要把讀圖技巧精準的掌握,并能快速應用。
二、地理學科中讀圖能力提升的途徑
(一)培養學生讀圖的興趣是提高讀圖能力的重要前提
初中地理的教材中包含很多的圖表,有些以地球的形狀出現的,也有些以餅狀出現,還有一些是以柱狀圖出現的,等等。這些圖表雖然簡單,但是蘊含的地理信息可謂是相當豐富,掌握了讀圖的技巧,對地理學科的學習就會感覺很輕松。然而,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地圖的讀圖能力很差,當看到一幅圖時,很多學生都是很困惑的,不知道從哪開始讀取信息,也不知道什么樣的信息是重要的、有用的,這種讀圖狀態很容易讓他們感覺到地理學習的困難,時間長了,也就缺乏學習地理的興趣。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讀地圖的興趣,教師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比較有趣、幽默的教學方法,如:先拿一些簡單的有趣圖片,讓學生們進行看圖說話,進而激發他們讀圖的興趣,然后再拿一些信息量比較大的圖片讓他們再挖掘圖中的信息量,慢慢來培養學生的讀圖意識和主動獲取圖表中信息的能力,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或者活動來調動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由重理論輕圖表轉向兩者并舉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以及素質教育的進一步開展,很多學科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也進一步細化,如:地理學科教學中對學生和教師們的地D讀圖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但是,回看一下傳統教學中遺留下的一系列教學問題,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教師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很少注重培養學生讀圖的能力,大部分在課堂上只是根據課本教材的知識進行講解,也不在黑板上對教材上的圖表進行詳細講解,導致圖表中蘊含的很多知識點都被遺漏,沒有教師們的詳細講解和引導,學生們更不可能有讀圖的意識和能力,這樣是很不利于學生地理學科的學習,也不利于教師們地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們要不斷迎合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和轉變,把教學重點也要放在學生們讀圖能力的提升上來,在日常教學中,遇到一些圖表類題目或者知識點時,要放慢講課的速度,把圖表中的圖標進行詳細講解,也要把比例尺如何讀取給學生們講解明白,還有其他學生們應該掌握的圖表知識也要面面俱到的講解清楚,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慢慢形成讀圖的意識和能力,才能更深入的學到地理學科的真正學科素養。
(三)要給學生們上好地圖要素的講解課,讓學生們充分掌握各種圖標的概念
一、科學統籌復習計劃――高考教學教研工作的重要前提
近兩年的“五嚴規定”和選修學科的等級選拔制使地理學科復習時間更緊、課時更少,如果沒有周到的復習計劃,那么復習課只能是“豬八戒腳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滑到哪里”。因此,統籌安排高二到高三的教學計劃,顯得非常重要。
結合地理學科的初中地理內容、必修三個模塊和選修兩個模塊特點,一般將有限的復習時間分成三個階段(表1)。
(1)高二上學期直接進入必修1的教學(而不是像以往接著學習必修3)。因為學生剛進入選修地理班,易于管理,時間也較第二學期(有小高考壓力)充足,因此,可利用這些有利條件主攻地理學科中的難點(即必修1)。同時也有利于引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避免像以前教必修3所帶來的可學可不學的錯誤思想認識,以致影響整個后續學習效率。
(2)教材整合巧妙,時間高效利用。根據必修1和初中地理內容、必修3和《環境保護》模塊的連貫性,在教學中將它們整合在一起,大大節約教學課時,并為高三的一輪復習提供后續時間保證。
在教研室的統籌以及經過2011年的實踐體驗,全市地理選修學科的教師基本達成共識,普遍感覺這樣的安排較為科學合理,整個學習過程由自然基礎―人文拓展―區域發展,符合地理學科認知規律,且各學期學習模塊內容分界清晰。
二、重點指導課堂教學――高考教學教研工作的核心元素
課堂一直是教學的主陣地,尤其是目前選修學科的課時已大大減少,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是局領導、教研室主任一直督促思考的焦點主題。為此,教學、教研工作也以此為主題多次召開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骨干教師的交流研討會,通過“同課異構”、“教學案評比”等活動,重點對備課、上課、作業等環節加以指導,并具體落實在教學案上。為達到低耗高效地教學,特別強調備課時應在教學案上下功夫。
(1)強調基礎知識的系統實用。尤其是在第一輪復習中以基礎為主,依據《考試說明》考點進行“拉網式”梳理,整合四種版本教材的優勢,根據考試要求進行編排,不是教材知識的原形翻版,也不是大量瑣碎填空的堆砌。對于考試說明中沒有的內容可以舍棄,而對于考試說明中有而教材中沒有的內容要補充,不能存僥幸心理?!盎A不牢,地動山搖”,事實上相當數量的高考題,也都是基礎題的組合、加工和修改,離開基礎的教學必然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在考試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也大多并不是因為能力的欠缺,而是因為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或者是因為試題信息與基礎知識脫節。
(2)強調主干知識的方法解讀??v觀近幾年高考地理試卷不難發現,主干知識總是支撐著整個試卷,因此先研究高考試題,以高考試題為范例歸類地理學科核心知識;再融入平時的備課中,以這些主干知識為教學重點,目標明確,理出復習思想和方法,整理在學案上;后將這些知識點進行變式演練,要求學生狠抓實練,復習效果具體實在,不言自明。
(3)強調例題練習的精選分層。合理定位、分層教學是當前高考形勢下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尤其是選修地理的學生普遍基礎較差,但也有小部分學生較好,兩極分化現象突出,平時上課很難兼顧到每一位學生,教學中也難以把握好知識的難度。因此,應充分利用教學案中的基礎知識部分,形成基礎知識的系統性,加強基礎測試和訓練。在練習部分要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要求,對較好學生適當進行培優訓練,對中等學生則提高綜合能力,對落后生則重基礎督查。
精心選題、高效用題也是在時間較少的教學形勢下較為有效的備課策略。題海太廣、太深,學生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做大量習題,這就是教師主導作用和教學能力的充分體現。
三、抓實抓細質量分析――高考教學教研工作的有效抓手
結合每次的質量調研檢測,認真做好試卷的分析總結工作,具體落實到單個考點、考題、班級、考生,極為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及時調整復習策略,這也是今年教研室工作的一大新舉措。盡管每次數據分析、撰寫材料較為艱辛,但這樣的質量分析細致實在,有針對性、實效性。
例如,在兩次南通卷質量檢測后,均發現學生在讀圖、析圖題類中仍存在審題不細、定位不準的問題,在人文地理答題套路上存在思路不明、表達不清的現象,在自然地理方面存在基礎不牢、理解不全的頑疾,為此應對癥下藥,特別是第一類讀圖、析圖題最易于在短期內調整,只需講清解題思路,適當進行訓練,學生極易拿分,2011年江蘇地理高考卷中這類題所占分值比重不小,具體如表2。
四、滲透指導積累教學――高考教學教研工作的成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