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8 01:55: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車輛工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目前國內高校車輛工程專業網絡通信類課程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課時比重偏低,缺乏對新概念、新技術的介紹;
(2)設備陳舊,缺乏實用性實驗的開設;
(3)科研活動參與率低,未形成完善的創新培養體系;因此,在培養體系、課程平臺、教學模式等方面對車輛工程專業網絡通信類課程進行全新的探討,既可以作為對“機電結合,特色分流”交叉教學的補充和深化,也可以通過車輛工程專業“以點帶面,見賢思齊”,帶動其他專業學生對網絡通信類課程的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培養體系的改革
現有網絡通信類的課程教學以車載CAN和LIN網絡理論的認識為主,實驗教學則以演示性和驗證性內容為主。但是,傳統的車載網絡已失去原有的主導地位。針對“以車為本兼顧網絡”的原則,需要逐步擴大網絡通信類的廣度和深度,鼓勵學生立足本專業課程,學科交叉,勇于探索。通過車輛工程專業導論和認知實習,重點在于拓寬學生視野,初步建立學生對車載網絡知識體系的感性認識。展示本專業前期積累的各項成果,如飛思卡爾智能小車等,為后續知識體系交叉學習打下基礎。在驗證、鞏固和加深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選擇車輛相對獨立、功能簡單,但系統結構較為完整的網絡通信類實驗項目,力求學生能在課程實驗中能加深對車載網絡通信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車載網絡算法優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課程設計、競賽的形式,選擇適當的課題展開具有實際工程應用的綜合訓練。圍繞汽車行業生產、研發過程中具有實際工程意義的問題進行選擇,力求實現能正常運行的實驗室樣機,提高學生在車載網絡通信及優化方面的綜合能力。
3課程平臺的改革
圍繞培養體系的三個層次,對車輛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創新性規劃,在專業基礎課中增設網絡通信類基礎課程,整合優化成“大機械類基礎課程平臺”,并配合車輛工程專業主干課,適當增設專業特色選修課,引導學生進行機械設計方向和車載網絡通信方向的分流。在先修機械類、通信類公共課程的基礎上,以學生的專業興趣為主要依據,搭建“車載網絡特色課程平臺”。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整,既要增設網絡通信類課程,還要兼顧原有機電類課程的設置。相互支撐,構建車載網絡特色課程群,通過車輛機械與電子信息學科體系的交叉,實現創新型、綜合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3.1基礎平臺
通過增設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等基礎課程,結合相應的課程實習,將通信網絡類課程融入到基礎課程平臺中。以主題會議、專家報告等方式向低年級學生介紹行業前沿技術以及網絡在汽車中具體應用,形成直觀的認知,增強學生的興趣。由于總課時的限制,通信網絡類基礎課程以小課時、重實踐、多交叉的形式進行調整。由于機械類課程在車輛工程總課時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網絡通信類的課程根據“不同方向不同要求”的原則進行壓縮。在總課時不變的前提下,壓縮課時量,以增設相關網絡通信課程。需要注意的是,在總學時不變的前提條件下,如果不進行專業分流,勢必會造成機械類課程與電子信息類課程在學時分配上發生沖突。面向高年級學生進行專業分流,形成車輛與通信互為支撐、優勢互補的格局。創新性的將部分學生引導到車載網絡通信方向,有效緩解機械與通信類課時沖突的問題。
3.2特色平臺
圍繞新能源汽車、車載網絡等汽車行業重點研究方向,設置課題研究小組,由教授或副教授擔任負責人,配備2-3位中級職稱的教師和實驗室教師,團隊結構合理,知識體系交叉,階梯分工明確形成結構合理的學術團隊。鼓勵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進行自由組合,選擇部分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參加科研課題研究,為學生的科技創新提供支持。創新平臺的課程覆蓋了車輛、機械、通信等領域,涉及汽車電子、新能源和通信網絡等多個方向,滿足車輛工程本科專業學生的興趣要求。團隊結構合理,知識體系交叉,階梯分工明確;對部分優秀本科生,仿照研究生的培養方式實行導師指導的培養制度,進入實驗室協助配合研究生完成相應的課題研究,實現導師負責、研究生協助的雙導師培養制度。
4教學模式的構建
教師在課程中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網絡通信類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同時具備車輛工程和網絡通信的知識,既能將教學內容從機械知識結構拓展到網絡通信領域,也能夠將網絡通信領域的最新技術應用到車輛工程中。但我國高校中在機械工程和電子信息領域中的“雙師型”教師數量明顯不足,缺乏具有實踐經驗的中高級技術人員。為了充實教學隊伍,可以聘請汽車行業有經驗的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同時,支持和鼓勵教師深入企業學習新技術。鼓勵學生將新想法、新創意,以發明專利、科技創新競賽的形式實現。對構思新穎的選題給予必要的科研經費和指導,同時設定創新學分,進一步推動創新研究。
5結語
關鍵詞: 接觸分析;優化模型;優化分析
Abstract: To the wheel and the rail track vehicle special vehicle in mutual contact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theory of Hertz contact, improved calculation factor.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the model, get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cloud chart. The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optimize the result. Combined with examples to illustrate.
Keywords: Contact analysis Optim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analysis
1.概述
本文主要針對軌道車輛車輪與軌道之間的接觸問題建立模型,確定接觸問題為剛性和柔性接觸。對于高度非線性問題,運用ANSYS分析工具,在確定接觸區域及接觸時間前提下,仿真分析得到位移及應力的云圖,運用改進接觸分析計算因子,通過建立優化模型,對結果進行優化處理。
2.構建模型簡圖及確定相關參數通過調節優化參數的數值后,在施加載荷相同的情況下,車輪直徑一定的情況下,車輪和軌道截面的厚度在約束范圍內越大,應力造成的破壞范圍越小,最大應力的數值先減小,后增大,位移所顯示的形變量越小。當車輪和軌道截面厚度一定,車輪直徑在約束范圍內越大,最大應力先減小后增大,位移顯示的形變量較大。在厚度選擇26.82mm接近27mm,輪徑在接近1050mm時,整個最大應力小,形變小,符合優化要求。
6.結束語
本文在分析軌道車輛輪軌接觸問題中,構建剛柔接觸分析模型,以實際車型設定相關參數,ANSYS軟件對模型仿真分析處理,對于處理結果,構造優化模型,確定優化函數,運用改進算子的零階法對模型進行處理,得到較為精確的仿真結果。
參考文獻:
[1]張雪珊,肖新標,金學松.高速車輪橢圓化對車輛系統行為的影響[J].機械工程學報
2010,46(16):67―73.
[2]侯傳倫.翟婉明.鄧銳. 曲線磨耗狀態下輪軌彈塑性接觸有限元分析[期刊論文]-中國鐵道科學2009,30(5)
[3]金學松,溫澤峰,王開云.鋼軌磨耗型波磨計算模型與數值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05,5(2):12~17.
[4]張衛華. 空間狀態輪輪(軌)接觸點計算方法[期刊論文]-中國鐵道科學2006,27(4)
[5]劉法炎.接觸應力計算的改進方法 1992
關鍵詞: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培養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新常態影響,我國高等教育正在面臨著關鍵發展時期,為了迎合新時代背景下的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發展,大學生的就業困難已經成為人們不得不關注的社會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很多企業為了迎合產業結構轉型的發展要求,卻難以招到自身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這種矛盾問題則是直接影響到我國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問題。就其大學畢業生“結構性失業”的問題進行分析,主要集中在我國當前的理論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這樣的影響則會造成人才供給和社會人才需求存在著較為嚴重化的錯位情況,難以符合實際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對于本科院校的發展來說,考慮到其正處于這樣特定的歷史時期,則應非常重視如何從傳統的理論型人才向培養到應用型人才的轉型發展,這樣才能符合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才能更好體現出本科院校的發展潛力。這里結合相應的本科院校為例,通過車輛工程專業的培養模式進行深入化的分析,在高舉建設應用型大學為指導方針的要求下,重點積極探討了如何有效進行基于合作辦學、應用導向教學平臺建設,以及全面提升科學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在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相關建議,希望對于廣大同仁能起到一定的拋磚引玉的作用。
1學校轉型發展現存問題
結合當前本科院校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在相應的建設應用型大學為指導方針的要求下,結合學校的轉型發展實際情況來看,主要存在著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2]:第一,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相應的基礎設施普遍較低,經過統計,大部分專業課教師則是高校畢業后直接開始了任教工作,這樣就沒有相關的工程實踐經驗,也難以從工程實踐的角度來進行學生的輔導工作,往往在進行實訓課程中,難以有效結合工程實踐的特點以及要求開展重點的論述,也不利于學生掌握工程實踐中的關鍵點。另外,部分工程實踐中所涉及到的儀器設備數量比較少,存在著一定的陳舊設備難以符合實訓課的教學要求。第二,本科院校的原有人才培養方案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并沒有深入相應的企業來進行調研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部分課程教學活動都是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大都是體現出科研型高校的特點,其中的專業基礎課程所占的教學比例時間比較多,而往往忽視了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其所占比例內容比較低,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的實踐性能力比較低,學生動手能力差,這樣就難以適應當前的工作崗位需求,在進入工作崗位前還需要較長的適應過程。從總體來說,人才培養不能符合當前的汽車行業的應用型人才的實際需求。第三,當前本科院校存在著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大部分教師則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依然采用機械化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師為主體的一言堂教學模式中,主要時間則是用來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難以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沒有足夠的互動教學的內容,難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另外,在開展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過程中,選擇題目過于陳舊以及落伍,并沒有結合時展的特點來實現題目的創新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
2應用型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的探索
在當前的本科院校轉型發展過程中,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應該充分重視如何迎合社會的發展需求,能夠實現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設需求。從我校的車輛工程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重點從校企合作辦學、基于學科競賽、搭建學生學科競賽平臺以及相關科研項目驅動畢業設計的角度出發,重點論述了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有效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對策,希望能全方位實現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
2.1校企合作辦學
利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逐步深入,應加強學生和社會進行平臺搭建的機會,進一步拉近企業和學校的距離,幫助本科院校在轉型發展中獲得足夠的支持,利用在企業的鍛煉機會來全方位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專業化技能人才。本學校的車輛工程專業同當地的企業進行密切聯系,并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再結合企業發展中的實際需求,逐步完善相應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協議,并積極推行校企合作教學實驗班等活動。利用寒假暑假等時間,全方位支持教師去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旨在全方位有效實現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得到提升,并能鼓勵用人單位積極參與到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加強車輛工程專業中的畢業實習、畢業實踐、實驗室建設等項目內容,鼓勵企業能夠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指導等活動[3,4]。經過這方面的不斷努力,簽訂協議的兩年時間中,已經聯合培養了兩屆65名學生。在具體的合作辦學過程中,積極邀請企業工程來學校進行專業課程講解,能從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重視實踐性技術細節的探索,另外,安排學生到企業開展實習過程以及畢業論文的撰寫,要求論文寫在實際工程項目中,以便全方位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專業化的職業素質能力。
2.2搭建學生學科競賽平臺
鼓勵學生從自身的學習需求出發,積極參與到全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巴哈大賽等項目中,全方位為學生的發展而構建學科競賽平臺,利用競賽方式來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鼓勵學生全面參與到活動過程中。在這種學科競賽平臺的基礎上,應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實際工程設計的契機,有效實現了解并參與到毛坯制造、零件加工裝配到整車組裝、調試、維修等過程,這樣能夠結合相應的競賽需求而獲得符合要求的賽車。正是利用上述方式,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個人專業性知識水平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有助于保障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得到提升。在進行全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以及全國大學生巴哈大賽汽車大賽中,正是本著全方位搭建學生學科競賽平臺的教育理念,我們學校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的優異成績[5]。學生利用學科競賽活動,一方面能有效全方位保障專業理論知識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激發。
2.3基于學科競賽和科研項目驅動畢業論文
在當前的本科院校轉型發展過程中,一般存在著畢業設計題目陳舊、學校實驗資源不足的問題,這樣在進行本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以及指導工作中,都是結合相關的學科競賽以及教師科研項目等來將其進行創新發展畢業設計的主要方向,這樣也能有效全面提升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充分體現出在進行畢業論文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比如,針對全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項目的相關內容,所涉及到的學生畢業論文題目可以為大學生方程式賽車懸架運動學分析以及優化、方程式賽車空氣動力學仿真模式分析等方面的題目,這樣則有利于學生的創新型思維能力的提升,也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相應要求。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車輛工程專業導論;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8-0180-02
一、引言
目前很多高校大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缺少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的教學方法既不適應以知識創新為需求的社會發展,更不利于培養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我校2015版的培養方案中要求各專業開設新生專業導論課,以激發大一新生探索學科奧秘的興趣,引導學生按照學科專業的特點和要求開展學習。因此,為了改變目前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專業導論課程中顯得尤為重要[1]。
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組織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調查、閱賣、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他們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種特定教學方法[2]。案例教學法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法,它與傳統教學中一味突出教師的單一主體地位、強調單向交流、教材多年不變等有很大不同[3]。
二、《車輛工程導論》課程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1.選擇和制定案例。案例教學法需要搜集很多案例,這個過程雖然煩瑣但是非常重要。然后,根據教學需要,對搜集到的案例進行選擇和整理。選擇的案例必須和教學內容的關聯度大,而且成一個系統,起到案例為教學服務的作用。圖1列出了《車輛工程專業導論》課程中所用的案例。
2.案例實施和組織過程。在案例實施過程中,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1)從案例開始,引出課程新內容。在開始某一章新內容教學時,可以先給出一個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溫習已學過的知識,然后提出新問題,把學生的思路引導到要講的新內容上,從而把前后兩次課的內容銜接起來。(2)以案例作為課堂的主線。給出案例之后,需要精心設計針對該案例的提問,這些問題一定要圍繞本節課所要講授的理論知識,讓學生通過解決一個個的問題而逐步掌握全部理論知識,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3)以案例結束,突出教學重點。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應始終貫徹啟發式教學思想,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恰當的案例,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來分析案例,做到有的放矢。
三、案例教學法實施后的效果
案例式教學引入本校2015級《車輛工程導論》課程后,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起到了以下效果。
1.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運用案例教學法,在問題的引導下,促使學生去認真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得到提高[4]。通過該種教學方法在2015級車輛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的實施,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上課積極性很高,幾乎沒有缺席的學生,出勤率在100%。
2.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思考問題,而且能把學到的知識綜合運用起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該種教學方法在2015級車輛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的實施中,剛開始利用案例教學時,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學生不知道怎樣參與到課堂中,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也不高。通過幾個案例的講解,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后面的課程中利用案例講解時,首先讓學生提前預習,查閱相關資料,在課堂中學生會踴躍發言,課堂氣氛活躍了不少。學生的考核是以寫論文的方式進行,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從學生提交的論文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能歸納總結2500字左右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點,有些學生還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對于大一學生來說非常不錯。因此,通過案例教學方法的實施,對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
參考文獻:
[1]唐金花,王奎洋.高?!捌嚫耪摗惫x課的教學改革與探討[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5(4):50-53.
[2]葉敏芳.初探案例式教學在汽車構造課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0,(28):171-172.
[3]鄒鳳華,谷赫.案例式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3-34.
>> 基于Arena的供應鏈庫存策略仿真研究 基于供應鏈的供應商管理庫存模式研究 基于灰色預測理論的庫存預測模型研究 基于可控提前期的供應鏈庫存優化模型研究 基于供應鏈管理導向的企業聯合庫存問題研究 基于供應鏈的工程項目物資庫存管理研究 基于物聯網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模型研究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制造企業庫存管理優化研究與實踐 基于供應鏈的企業庫存成因及優化控制研究 基于庫存成本的供應鏈需求信息共享價值研究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車輛器材庫存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供應鏈的警用車輛器材庫存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家具制造業庫存控制研究 基于仿真的裝備供應鏈庫存模型研究 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協議庫存物資計劃預測管理探討 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協議庫存物資計劃預測管理 基于戰略與需求預測的庫存管理研究 基于供應商管理庫存信用風險的供應鏈違約風險控制 基于供應鏈的企業庫存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庫存優化與相關技術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 Younjung Kim, Youngho Lee, Kyung-Yong Chung,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topic and methodology[J]. October 2015,74(20):8849-8860.
[3] 劉學恒,汪傳旭,許長延. 帶有時限的多點應急系統庫存策略優化研究[J].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2(7):212-216,230.
[4] 李正艷. 基于數據挖掘的物流運輸系統研究[D]. 重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5] 傅家良. 運籌學方法與模型[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6] 何榮宣. 傳統物流向現代供應鏈管理轉變的策略[J]. 企業經濟,2011(9):41-43.
[7] 朱清華. 基于供應鏈的管理信息系統構建[D]. 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8] 許會元. 企業物流的數據挖掘與智能管控[D]. 杭州:浙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9] Pang-Ning T, Michael S, Vipin K. Introduction to Data Mining[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對于大多數工科專業的本科學生來說,畢業設計實質是用來模擬現實工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全面檢驗[1,2]。然而,設計選題欠缺合理、學生應付僥幸心態等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指導教師和學生參與畢業設計的熱情,出現了畢業設計套路化,甚至抄襲或剽竊現象,致使畢業設計質量和整體水平呈下滑趨勢[3]。為發揮畢業設計環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眾多高校對其改革和實踐給予了極大關注[4],其中,以強調成員之間協作達到團隊最大工作效率的團隊協作畢業設計模式得到廣泛重視和推行[5]。另外,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科研課題,協助解決一些具體問題,使學生具有明確的工作任務和研究對象,可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6]。為此,文章結合作者所在學院近幾年的探索效果,探討支撐課題驅動的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團隊模式。該模式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具有明確對象的科研課題,并按照課題研究歷程,將畢業設計進程恰當融入支撐課題的研究進程。搭建由教師指導團隊和學生協作團隊構建的畢業設計團隊模式,并分析教師指導團隊應具備的職稱、年齡、知識等結構水平,說明學生在協作過程中應明確的團隊目標、團隊精神與獨立意識。最后結合具體實例,從團隊組建、課題分解、設計效果以及發展規劃等方面對工科畢業設計團隊模式進行驗證和分析。
二、畢業設計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影響因素分析
從畢業設計的具體表現來看,其現狀并不令人感到樂觀,整體質量讓人擔憂。導致該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離不開指導教師和學生本身參與的積極性。
(一)教學、科研壓力以及自身水平等因素限制了教師指導積極性擁有一支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隊伍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6]。然而,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使得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環節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其次,有些青年教師本身就缺乏廣博的知識結構和工程實踐經驗,對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規程了解欠深,以致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很難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訓練和熏陶,顯得力不從心。這些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指導教師參與畢業設計工作的積極性。
(二)就業、個人認知以及設計場所等因素阻礙了學生參與積極性畢業設計期間正是企事業單位招聘的高峰期,大多數學生忙于求職擇業,難以全身心的投入畢業設計;其次,部分學生認為以后的工作內容或研究方向與所設計內容不一致,忽視了畢業設計的作用,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出現應付心態與僥幸心理,更有甚則寧愿選擇去公司實習,而不愿花費時間在畢業設計上,只是將設計環節看作畢業的手段[4]。另外,由于設計場地的限制,學生很難在設計場所完成整個畢業設計的框架構思、理論推導、數據分析以及論文撰寫等工作,致使部分學生難以得到指導老師有效的指導和督促,從而使學生缺乏實際工程實際的臨場感,很多問題只能紙上談兵、照搬公式,得不到充分訓練。
三、教師、學生協作下的畢業設計團隊模式
支撐課題驅動的工科畢業設計團隊模式由教師指導團隊和學生協作團隊組成,該模式要求教師在科研項目研究進程中,需要學生適時參與,并根據指導教師需求做些如查資料、調試、實驗等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結合支撐課題研究進程,將畢業設計所需的任務書形成、開題報告撰寫、論文撰寫和畢業答辯等過程,恰當的融入到課題方案設計、分系統凝練與分解、系統集成與調試,直至課題總結,歷經課題準備、實施和總結三個階段,完成本科畢業設計。
(一)準備階段
教師指導團隊由學科帶頭人或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團隊責任人,負責召集層次與年齡搭配適當、知識結構互補、研究方向相近但專長各異的多位教師組成教師指導團隊,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教學圈層結構。結合學科特色和就業需求,由教師指導團隊采取集中討論的方式,經過凝練、分解、論證,形成側重點不同、難度差異化的系列子課題,以滿足學生不同的知識水平和興趣的同時,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團體協作意識和能力。并為學生詳解課題立項依據、涉及學科、研究思路、各子課題之間的關系,以及完成課題需采用的方法和技術等知識。學生在理解課題背景,明確課題目標和各子課題任務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專業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與教師指導團隊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雙向選擇方式確定選題。
(二)實施階段
這一階段是畢業設計的主體,學生將在教師的指導和督促下,結合不定期討論、每周集中匯報、中期檢查、學術交流等方式,完成從子課題方案設計到總課題集成與測試的整個過程。其中,每個子過程除集中討論外,均安排具有相應專長的教師進行精細化指導,改變傳統的掛名教師自始至終的“單一化”指導方式,實行“掛名但不僅僅屬于”的指導模式,即團隊中每位指導教師均無偏見、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以確保畢業設計順利進行的同時,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學習和鍛煉。學生在深刻理解團隊目標的基礎上,一方面要明確所做的論文工作只是團隊工作的一部分,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應能相互融合,從而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共同實現團隊整體目標;另一方面要了解團隊協作并不意味著依附他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畢業設計,每個子課題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以激發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獨立判斷與策劃的能力。
(三)總結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對畢業設計工作的總結、驗收與反思,指導教師團隊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定具有寫作專長的指導教師開展畢業論文撰寫講座,使學生明確論文在結構、思路、語言以及圖表等方面的撰寫技巧,以提高畢業論文寫作能力;二是教師指導團隊采用交叉評閱的方式檢查與審閱畢業論文,要求學生精心準備答辯材料,通過進行預答辯,提前發現學生答辯過程可能出現的思路與語言表達等問題;三是做好畢業論文的總結與存檔工作,積極引導學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團隊與個人工作,總結經驗,以提升認識水平,并制定畢業設計發展規劃和成果延續方案,逐漸完善畢業設計工作。
四、實踐與效果
近年來,作者所在學院高度重視本科畢業設計團隊的搭建,依托湖南省重點學科“電氣工程”、湖南省高??萍紕撔聢F隊“復雜電氣系統測控技術及應用”等平臺,組建了電機傳動技術及故障診斷、現代電力電子技術與系統等8個具有優勢和特色的畢業設計團隊,每個團隊均有1位負責人和5~6名指導教師,且至少1名或以上擁有多年現場工作經驗。在畢業設計工作開始之前,教師指導團隊會結合當年的就業需求和發展趨勢,從承擔的項目中選擇一個課題作為總課題,并分解為多個關聯子課題。以我院電機傳動技術及故障診斷畢業設計團隊為例,該團隊2013-2014年度選擇校企合作項目“城軌車輛電力牽引傳動控制系統”作為總課題,其整體目的是開發一個高性能城軌車輛電力傳動新型控制系統,為保持城軌車輛傳動控制系統的先進性和持續競爭力發揮作用。經研討,課題被分解為總體設計與分析、融合動態磁場削弱和穩態磁場削弱的自適應控制方案設計、逆變器全速域的線性控制器設計、定轉子磁鏈觀測器模型設計、高效電壓利用的逆變器非線性補償環節設計共5個子課題,每個子課題又下設3-4個工作內容,每個工作內容由1名學生完成,由此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設計與開發方案,并組建了一個由1位團隊責任人、5位指導教師和18名學生組成的畢業設計團隊。歷經數次的集中匯報、討論、學術講座等方式,通過嚴格執行任務書下達、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等流程,該團隊共完成畢業設計18篇。經學院和學校學術委員會評審,8篇畢業設計被定為院級優良及以上成績,校優秀畢業設計4篇,并經修訂與完善,已投稿學術論文3篇、申請專利1項,高質量完成了本科畢業設計任務。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接軌不暢引起的矛盾凸顯了現行畢業設計機制的弊端,文章從教師指導團隊和學生協作團隊的組建方式、工作流程和信息交換等方面,探討了支撐課題驅動的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團隊模式。將畢業設計環節恰當的融入支撐課題研究進程,使設計對象明確化;通過搭建職稱、年齡和知識結構優化的教師指導團隊,催生了教師科研與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興趣相同的學生匯聚起來,以完成相互關聯的多個子課題,不僅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學習和鍛煉,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最后結合具體實例,分析了畢業設計團隊模式在人才培養質量、畢業設計質量以及后續的學術論文、專利申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作者:劉建華 李哲姝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韓作生,許崇敬.畢業設計的流程化跟蹤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07-109.
[2]周建民,朱軍.工科學生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模式的探索[J].高教學刊,2015(19):195-196.
[3]毛力,袁勵紅.高校本科畢業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8(8):35-36.
[4]白忠喜,朱小芳,溫軍.提高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的舉措[J].中國大學教學,2005(8):45-46.
關鍵詞:研究生教學;實踐教學;故障診斷;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I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0-0135-02
一、引言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汽車故障診斷主要由專業的維修工程師借助專業設備來完成,靠維修工程師的豐富經驗來實現準確的故障診斷,認為理論基礎不深。其實不然,隨著汽車技術的日益發展,其整體結構已經形成了一個集機械、液壓、電器與電子控制于一體的綜合體,診斷技術也逐漸從傳統的人工經驗模式向智能化儀器方向發展?!镀嚬收显\斷學》被許多高校列為機械工程、車輛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專業課。在研究生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理論講授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根據研究生教學培養的要求,在專業課學習時,應注重理論學習、文獻閱讀、工程實踐、歸納總結等環節的提高,筆者結合自己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時經歷的美國高校研究生專業課學習中課堂教學、文獻閱讀、工程實踐等幾個環節,結合美國高校在工科研究生專業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提出在《汽車故障診斷學》的研究生課程教學中的幾個改進點,并應用于實際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二、教學改進方法
改進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在完成基本的理論教學的同時設置專業文獻閱讀、工程實踐與課程設計、總結報告撰寫等環節,每個環節要求學員認真閱讀資料、嚴密組織實驗、詳細分析實驗數據、撰寫總結報告,并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報告,課終按正式論文格式撰寫學術論文,并以各環節的打分來綜合評定最終課程成績。
1.基本課堂教學?!镀嚬收显\斷學》的教學內容涉及了工程數學、可靠性理論、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在課堂教學中,除了介紹基本的概念、診斷參數的獲取、特征信號分析、狀態識別方法外,還需要給研究生灌輸本領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方法,如小波分析、神經網絡診斷原理、模糊診斷與模糊神經網絡、專家系統診斷原理等內容,這些內容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在講解時以筆者從事汽車故障診斷方面的科研項目為牽引。
采用這種方式可以讓學員進一步了解本課程學習內容與工程活動的密切關系,并結合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展開聯想,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
2.文獻閱讀。文獻閱讀是研究生學習期間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為提高學員的學術能力,在課程教學中引入文獻閱讀模塊。多年來有一些重要的學術期刊,如國內期刊《振動、測試與診斷》、《振動工程學報》等,國際期刊《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Shock and Vibration》等,這些期刊為本環節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具體做法是課前搜集本領域的最新研究論文,布置給學員帶著問題去閱讀這些論文,進行歸納總結,提出存在的問題,最后總結形成報告,在課堂上做口頭報告,并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這樣既鍛煉了學員的文獻閱讀、分析歸納、口頭演講的能力,也使學員對投稿期刊有所了解,對于研究生學習有著重要幫助。
3.工程實踐與課程設計。工程實踐是專業課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對于《汽車故障診斷學》這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環節中,合理設計工程實踐過程、確定課程設計題目是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在本課程的教學中,結合知識點設計工程實踐內容,如以“柴油發動機故障信號采集與分析”為題設計工程實踐內容,如表1所示,明確了實驗對象和實驗工具,涉及內容涵蓋了故障診斷研究必須經歷的信號采集、特征提取、模式識別等內容,并對實驗過程提出了具體要求。
完成實驗后,要求學員寫出實驗報告,對數據處理與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并在課堂上向其他同學進行口頭匯報,分享實驗過程的心得與體會,通過交流,使學員能充分掌握實驗中的細節問題,形成完整的實驗報告,給出合理的數據計算結果,熟悉相關知識點。
4.課終論文。在完成專業課的課程教學后,需要學員根據課堂教學和實踐環節的學習,撰寫學術論文,該部分的要求應緊密結合教學的知識點,依據實驗中采集的數據,也可以根據論文題目的需要,引導學員自主完成需要補充的數據,為論文撰寫提供支撐。具體實施時采用教師命題、學員自主組合選擇的方式來開展,表2列出了最近一期教學中布置的論文題目與完成人員。
5.成績評定。課程考核根據各教學環節的學習情況給出綜合評定。在課程學習之初,對各環節成績的比例、評定方式給出明確說明,在每個環節完成后按照評定標準進行嚴格打分,最終根據各環節的打分計算本課程的成績。具體成績組成與標準如表3所示。
三、結論
在《汽車故障診斷學》中進行教學改革,引入文獻閱讀、工程實踐、論文撰寫等環節,使學員在學習本課程基本知識點的同時,還鍛煉了文獻理解、歸納總結、動手實驗、語言表達、綜合分析等能力,通過在實際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學員普遍反映本課程的學習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對自主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有較大提高。
參考文獻:
[1]肖云魁.汽車故障診斷學[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2]鄭妮娜,楊溥,李英民.美國工科研究生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方法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5,(3):66-69.
[3]李政民卿,王黎娜,陸鳳霞,等.美國基礎教育給中國工科研究生專業基礎教學的啟示[J].大學教育,2014,(11):22-23.
[4]蘇紹Z,王躍科.工科研究生實驗教學精品課程建設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08,(29):183-184.
[5]常瑞,陳文智,郭玉東,職玉峰.面向工科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EPI教學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6,(3):71-74.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Automobile Fault Diagnosis" under New Situation
ZENG Rui-li,MEI Jian-min,ZHAO Hui-min,SHEN Hong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