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7 03:30: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政治學原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政治學概論;學習困難;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8-0170-02
《政治學概論》作為政治學類和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基礎性必修課,往往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具有為該專業的本科生培育政治學興趣、奠定政治學理論基礎和認知框架的目的與重要功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缺乏學術思維的訓練,對所授內容的接受感知與課程的教學要求往往相差甚遠,普遍存在學習困難。
一、《政治學概論》的學習困難
(一)學生受應試思維影響,學習中缺乏學科意識
學生往往把《政治學概論》看作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延續,在學習思維上也沿用了以往的應試思維。最明顯的表現是學生習慣在學習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標準答案,對教材介紹的同一名詞的不同定義,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往往缺乏獨立思考,無所適從。甚至要求教師提供練習冊,通過題海戰術來應對考試復習。這種應試思維嚴重影響了學生以學科意識來整體把握《政治學概論》課程的內容體系,奠定政治學理論基礎和認知框架,造成學習的困難。
(二)學生學習政治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存在困難。
《政治學概論》往往安排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同時,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論性、系統性較強,對于大學新生來說,學習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論會有一些困難和挑戰。往往是名詞聽起來熟悉,但卻不能準確表述與理解,如“政治、國家、權力”等。對政治學中的基礎理論,特別是某一理論的不同觀點,如“民主理論、國家理論”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談不上用其概念與理論分析現實政治問題。[1]
(三)學生課外閱讀政治學經典著作存在困難
閱讀經典著作是人文社會學科入門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會提倡學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閱讀經典著作。但政治學經典著作多數來源于西方學者,無論是內容體系還是理論分析邏輯,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學生覺得艱澀難懂,難以堅持。例如《政府論》、《學術與政治》,還有馬列經典原著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夠輕松讀懂的著作,單純強調學生閱讀經典著作,不僅無助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反而加深了學生認為政治學是一門枯燥、難懂的課程的刻板印象。[1]
(四)學生自主運用理論分析現實政治現象存在困難
《政治學概論》教材由于內容的相對穩定性,并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簡單介紹理論的主要觀點或是簡單得出結論。表現為作者在論證觀點時僅僅限于從理論到理論的思辨與價值判斷等傳統的規范手段,缺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數據等事實資料作為觀點的支撐,懈于進行田野調查等實證研究方法,未能及時反映政治生活中的變化。雖然教師常常運用“討論法”、“案例法”等去彌補教材的不足,但學生往往還是難以信服結論,更難以自主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問題。
二、《政治學概論》的教學建議
上述學生在學習政治學中存在的困難,既涉及到中國政治學研究發展的問題,也涉及到政治學的教材建設的問題,但筆者主要就教學中的應對學習困難提出了一些建議。主要是課程講授中應凸顯學科意識與學科研究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述議”能力,引導、推動學生的課外學習。
(一)教學體系安排應凸顯學科體系的完整、獨立,幫助學生建立學科意識
政治學的知識體系龐大豐富,《政治學概論》課程到底應該涵蓋哪些基礎性政治學知識呢?為使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政治學概論》的基本框架及其獨立的學科地位,需要對其內容進行分類,進而明確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聯系。[2]而且這不僅僅是在導論課給學生做一次性的介紹,教師應在每一章節的課程講授中起到“串珠成寶”的作用。以政治內容可分為實體、觀念、活動三個方面為線,根據所選教材的分析框架,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科體系的基本框架,系統把握政治學概論的課程內容,而不是通過“背多分”的應試方式來獲得概念或理論觀點。
(二)理論教學過程注重學科研究方法的介紹與分析
關于政治學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導論中的一節內容,但這遠遠不能讓學生掌握政治學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讓學生自主運用這些學科方法去學習、研究。學者們的理論成果是通過一定的學科研究方法得出來的,教師進行理論分析也運用了一定的學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們疏于介紹與分析方法的使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以接受知識性內容為重,以方法的學習與運用為輕。就如大廚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嘗到食材,卻不懂炮制方法一樣。師生之間的教學,不僅要授之以魚,亦要授之以漁,因此強調理論教學過程注重學科研究方法的介紹與分析。如:在講授歷史上“非政治觀”的內容時,需要對每一思想家的歷史背景、經濟地位、階級地位以及歷史地位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不同政治觀的合理性、局限性進行辯證分析,作到有理有據、全面客觀,可以向學生介紹綜合運用到的文獻研究法、歷史分析法、經濟分析法。
(三)構建互動課堂,培養學生的“述議”能力
構建互動課堂的方式,已經有很多學者作了有益嘗試,提出了“引導討論”式、啟發式、辯論式、師生角色互換式等,這都值得我們在課堂中學習應用。值得重視的是,構建互動課堂不能僅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習的生動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養學生的“述議”能力,提高學生的明辨、批判和創新等思維水平。例如,在介紹了非政治觀與政治觀之后,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政治的概念,可以鼓勵學生對不同的界定進行發言,講出自己贊同或者反對的理由。在涉及到觀點評價的講述時,還可以讓多個同學針對彼此的看法進行發言,以更深入明了觀點的邏輯?!笆鲎h”能力的鍛煉,能夠培養學生在表達思想觀點時擁有清晰的概念、嚴密的邏輯、有力的論據和明確的觀點,這十分重要?!皯{借這種思維,在了解必要的預備知識后,對于關乎國計民生的社會熱點話題,就能夠獨立思考并得出正確結論;對于社會上的種種爭論,也能夠給予恰當評價?!盵3,4]
(四)教師引導、推動學生的課外學習
課堂教學效果的取得與鞏固,少不了課外學習的配合。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引導、推動學生的課外學習。
第一,推動主題閱讀,夯實理論功底。閱讀是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理論思維能力的基本載體。針對學生閱讀經典的困難,教師一方面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少而精地選擇一些經典的章節,先教師導讀再學生閱讀;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學科發展前沿與中國政治熱點、難點為依托,推薦學生閱讀一些比較具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還可以通過舉辦“兩會精神我解讀”、“讀書筆記大賽”等常規性的學生素質拓展活動為學生提供閱讀交流、提高的平臺;也可以以讀書筆記、小論文等作為作業形式與學生考核方式來推動學生的課外閱讀。
第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推進課外學習。一是利用多種網絡形式建立師生的課外互動。微博、微信、QQ群等多種網絡形式為師生課外的提問答疑、討論交流、分享資源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關鍵是教師在網絡交流平臺中要起到組織者的作用,除了答疑與分享資源,要善于拋出問題、引起討論、適當總結,營造活躍、熱鬧的學習討論、交流的氛圍。二是充分利用《政治學概論》精品課程等教學網絡資源,為學生課外學習提供參考書目和復習思考題等,補充和豐富課堂教學的參考資料,通過題目等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三是利用政治學學術網站與名家博客等網絡資源為學生課外學習提供高質量的資源。如“選舉與治理網”、“中國政治學網”、“中國政治學研究網”、“中國農村研究網”、“共識網”、“愛思想”等學術網站吸取了大量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前沿動態信息等,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及時了解到學術界的新成果和新動向。一些學者、專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論述往往就是政治學中的理論難題與現實難題,可以從某種程度彌補教材未能及時反映政治生活變化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理論分析現實政治現象的能力。
三、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雖然學生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學習困難,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是由教師根據自身的授課風格、所擁有的資源和學生的能力與專業要求等的不同,依據課程的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減少教學目標和學生認知間的差距,以提高教學效果。教師也需要做好備課工作,運用新的教學方式使政治學概論課程變得生動有趣,不再抽象難懂。
參考文獻:
[1]唐睿.關于《政治學原理》教學方法改進的分析[J].世紀橋,2012,9(248).
[2]陶艷華.凸顯《政治學原理》理論性的教學方法設計[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2):104-107.
一、存在問題
在平時的教學中,當我們幾個政治教師談到學生在政治學科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時,幾乎所有的政治教師都會提到這么幾個問題:“他們寫作業時,甚至連題目都看不懂!”“我看不懂他們的答案,不知道他們在講什么?”“他們寫了一大堆,但沒有中心詞”“他們了解材料要表達的涵義,但卻不能找到合適的詞句將之表達出來!”……盡管每個具體的答案可能都不近相同,但幾乎所有的答案最終都會歸于一個問題即――學生的政治學術語言表達能力太差。
二、分析原因
第一、政治學科的性質和農村中學的現實條件影響。政治課是一門既具有邏輯性又具有語言要求的課,它要求學生在政治課學習中,具有全面的素質。對政治課來說,要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就必須注意對學術語言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術語言表達水平越高,其思維的邏輯性就越強。因此,平時要求學生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語言表達要清楚、流利、嚴謹,政治術語要準確。而政治學科強理論性、強抽象性的特點,使很多學生望文生疑,難理解,失信心,也就不會主動去學習政治術語。
第二、政治學科學術語言所用的專業術語與日常生活語言或先入為主的其他學科語言有很大的區別。如果缺少廣泛而真實豐富的語言體驗的話,大多數學生都會在理解這些專業術語所包含的意義時面臨困難。學生容易處理不當,使概念產生歧義,以至學生在實際答題中隱患無窮。
第三、農村學生相對較差的基礎使教師降低了原有的要求。一般來說,留在農村中學的學生尤其是初中學生,基礎較差,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農村教師在課堂上可能更多地會使用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語言,關心的是學生是否能懂而忽略了政治學術語言的運用。
三、解決方案
第一,做好示范,教師自己首先要努力實現課堂語言專業化。政治教師在政治術語上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政治課理論性強,也比較抽象,尤其是一些哲學用語,學生往往很難理解,由此失去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因此,為了把課講“活”,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政治老師們常常借助大量的笑話、故事、比喻、歌曲、影象資料等手段來激活課堂,這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也是人們所稱頌的。但教師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學科學術語言,要講求課堂語言藝術,做到“言傳身教”,切忌顧此失彼,活了形象,失了本質。政治課學術語言的積累首先應該從課堂入手。
第二,激發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動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驅使學生去積極思考、觀察和研究。學生興趣的提高,就能導致其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學術語言表達能力就不斷得到鍛煉、完善。教師對學生的講議給予真誠的肯定,熱情的鼓勵,給他們成功的體驗,讓他們在教師真誠熱情的評價中取得成功的喜悅,受到自尊的滋養,提高講話的信心和勇氣。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活躍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表現自己的強烈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學術語言能力。
第三,創設環境,引導學生學習政治學術語言。偉大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政治課新教材時代感強,貼近生活,比如廣告語言、宣傳語言、新聞語言等,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或不少語言本身就是政治術語。它們既形象直觀,也利于學生掌握。教師應該創造環境或鼓勵學生多接觸社會生活,積極引導學生去學習這些新鮮活潑的語言。
第四,加強訓練,熟練掌握,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俗話說:“熟能生巧”。要把政治專業術語變為學習的工具,變為靈活的答題語言,平時要求學生對語言進行反復練習是必要的。例如,可以通過提問、辯論和討論、講演、競賽、寫小論文等形式逐步培養鍛煉學生的政治術語表達能力。這種訓練,內容多樣,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教師有意識地加強訓練,相信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學生對政治學術語言的運用自然熟能生巧,答題的信心自然也會增強。
總之,作為一名農村高中政治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學術語言的表達能力,才能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和課堂效率的提高。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和熟練使用政治學術語言以及學術語言的運用能力,是每個政治教師應該做到的也能夠做到的。
【參考文獻】
[1]國家教委 《高中政治新課程標準》 2005年9月
[2]哈蒙德著《教師應該做到的和能夠做到的》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7年一月版
關鍵詞:興趣主體創新質量
我在多年的政治教學中一貫把握導課、上課、活動課這三步驟,上好政治課,現在寫成論文,與大家共勉。
一、導課
我深知,初中的學生仍然保持著很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具有極強的求知欲。我們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這種良好的心理特點,來優化自己的導課內容,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盡快縮短學生與教材的距離,使導課成為一節課成功的鋪墊。
1.運用多媒體導課,激發學生興趣
2.利用情境導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巧用懸念導課,促使學生積極思考
二、上課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足以見得“快樂教學”的重要性?!翱鞓方虒W”是當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討的課題,還初中學生以快樂,很有必要。更何況初中政治課課時少,教學任務繁重,所以爭取政治課堂的最佳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快樂教學”就是取得課堂最佳效果的很有效的方法。
1.幽默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教師缺乏幽默感,就會筑起一道師生互不理解的高墻”。教學幽默是輕松教學、快樂學習的良方。海特認為:“幽默是一個好教師最優秀的品質之一”。學生崇拜有幽默感的老師,幽默可以使學生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良好效果。
2.情境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創設快樂的教學情境是上好政治課的基本教學方法。新課標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到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中來,并以其親身體驗為基礎,從而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3.引入歷史,擴大學生知識面
思想政治課蘊含哲理的多少,是衡量思想教育質量高低的標尺。精品式的課堂必定是富有哲理的,這也會使課堂的內涵更加深刻,因而也就更能震撼和啟迪學生的心靈。而運用歷史故事來反射哲理,不但能增加教師魅力,還可以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一則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可以使學生整堂課都處于一種意味深長的情境體驗中,從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活躍的思維狀態。在實際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一方面要認真精選導入的歷史故事,努力做到融思想性、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于一體;另一方面要注意,在運用歷史故事導入的方法時,要做到通俗、生動,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能把學生帶入到故事情境之中。
三、活動課
1.活動課的形式要多種多樣
我在組織學生上好活動課、鞏固知識方面采用了多種多樣的形式。
(1)我組織學生查閱資料,收集數據,用實際事例解釋教材理論,又用教材理論分析實際問題,指導實踐。
(2)我組織學生做好訪問,做好調查,把握時展脈搏,做“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新時代少年。
(3)我組織學生對照理論,找出自己的差距,用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思想高尚、情感豐富、意志堅強、人格健全、品德優良的中學生。
2.活動課要具有強烈的針對性
初中政治活動課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教育資源,緊貼學生生活和社會熱點。觸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學生上網”、“國際形勢”、“西部大開發”、“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社會實踐,以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活動課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政治教材根據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活動課,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具有一定的時間性、現實性的問題來設計活動內容。學生可以采取調查、討論、訪問、演講、辯論等多種方式進行活動。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通過個人努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這些都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活動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初中政治活動課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為學生創新品質提供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學生在活動課上可以不受學科知識體系的限制,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不斷地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敢于質疑、批判的精神,為將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我認為,只要我們把握好導課、上課、活動課這三大步驟,就為上好政治課提供了必要且比較充分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楊光斌.政治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王仲田.政治學導論.中央黨校出版社
3.房寧主編.政治學分析教程.首都師大出版社
4.石永義等.現代政治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畢業以來,我一直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動力,以"教書育人"為己任,關心愛護學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嚴謹治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教育水平,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進一步總結經驗,發揚優點,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現將任現職以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教研工作
1、勤勉教學,成績突出。作為一名教師,我始終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己任,把成為學者型的教師作為自己的目標,孜孜追求。任現職以來,我要求自己不斷增強業務素養,深入鉆研教材,認真進行教學研究,堅持系統式、啟發性、研究性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我堅決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始終把學生的"學"放在教學的核心位置上,把學生的個性體驗貫穿于課堂教學實際。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興趣、特長和實際情況,其理解、分析、體驗、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實施上,不強求"齊頭并進",而是正視事實,追求"差異發展"。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我突出落實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每一節課都要設計學生參與的問題,來激發、引導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熱情。
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前三分鐘政治演講活動”,如“成語故事辨析”、“哲理詩賞析”、“時事評述”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表現欲,在輕松之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為適應新世紀的教學要求,近兩年積極投身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改革中去,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任現職期間,我所任班的政治成績均排在年級前列,畢業會考成績均超過本市平均水平,大大超過自治區平均水平,其中2000屆、2001屆參加畢業會考學生的會考合格率達到100%,優秀率也超過自治區平均水平。1999-2000學年、2000-2001學年、2001-2002學年連續三年所任教班的高考政治成績均獲得學校一等獎,上自治區大專線均保持在50%-60%之間,超過了自治區平均水平,在同類學校中成績突出;2001屆的劉洋和2005屆的馬林林兩位同學分別獲得了當年高考全市政治最高分。為市一中的崛起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深入鉆研,大膽創新。任現職以來,我始終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為一個學者型的教師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不斷鞭策自己,勤奮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把握政治學科最新的改革趨勢,理解國家基礎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積極參加科組、備課組活動,與同科組老師一起鉆研教材、教法與學法,共同開發教學研究專題。任現職7年來主要研究課堂教學,研究的專題有:“如何激活政治課堂教學”、“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激發政治學習興趣”、“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課堂教學”“研究性學習與高三復習”;深入鉆研高考,高考的研究專題有:“政治常識歸類記憶法”、“哲理詩歸類教學”、“主要經濟現象分析”、“經濟常識專題訓練”、“生活中的哲學專題”、“如何看待評價國際關系專題”、“高考政治答題方法與技巧”、“高考考點研究”、“主觀性試題的審題技巧與方法”等。通過對這些專題的探討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006學年被評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3、重視實踐,總結提高。在大膽開展教學研究進行優化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我及時總結自己的得失,堅持撰寫教學教育論文。任教期間先后撰寫了《思想政治課的預習程式》、《政府工作報告原理淺析》、《理論聯系實際――思想政治課的永恒主題》、《淺論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課前預習》、《情感教學在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等論文。其中《思想政治課的預習程式》入選于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教師論文集》(書號:ISBN7-80506-626-4/Z·95)一書中,并被評為優秀論文;《理論聯系實際――思想政治課的永恒主題》一文發表于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社會科學戰線》;《政府工作報告原理淺析》一文,在03年中國教育學會和《思想政治課教學》雜志社舉辦的思想政治教師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淺論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課前預習》被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評為2003年優秀論文二等獎;《情感教學在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因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2005年被收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科學研究與探索》(書號:ISBN7-5041-2190-8)一書中,屬國家級優秀論文。正因為勤于思考、總結,從而使自己的教學不斷得到提高,在2006年全市教學能手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教學能手。
4、信息革新,多元發展。我深深懂得適應時代的發展,努力運用現代化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現代化教育要求教育手段要多元化,為此我努力學習電腦方面的有關知識,收集電腦課件素材,力求在課堂教學上有新的突破。經過努力,我在電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績。2000年12月參加了X林郭勒市計算機全員培訓并取得了初級資格,2006年通過了教師電腦高級考試;現在,可以熟練地運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應用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為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興趣打下良好的基礎。
5、扶持后輩,共同進步。“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一級教師、教研組長,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我還十分重視教研組建設的問題,認真組織備課組活動,積極承擔培訓青年教師的工作。任現職期間,為了能讓青年教師盡快成為學校教學的主力,我主動承擔培訓青年教師的任務,在教學“結對子”、“一幫一”活動中,積極扶持青年教師成長,幾年來先后培養了我校李桂霞、王連蒂、白艷玲、丁旭濤等青年政治教師,為我校政治學科教學的健康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二、德育教育工作
【論文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途徑,也是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重要標志。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探討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面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應著重研究和解決如何培養高中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
創新教育,就是根據創新原理,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個性為主要目標的教育理論和方法,重在使學生牢固、系統地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高中肩負著向高校輸送優秀人才的使命,人才的質量對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培養一批符合時展需要的高素質優秀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當前,高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效率低、效果差,只重視考分,學生普遍缺少創新思維能力的狀況。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應著重研究和解決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
一、創新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到來之際,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之時,怎樣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人才,已成為高中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政治學科也不例外。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各個領域都發生了和正在發生著重大改變,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使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也隨之發生了改變。面對新的情況,廣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牢固的貴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面對困難和問題,要毫不退縮和畏懼.發揚善于學習、勇于探索的精神;既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和高度的責任感,又要有創新、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特別要善于學習和吸收新的教育成果,并努力運用到工作中去。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推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向深入發展。
二、創新教學模式,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如何才能正確處理政治課教育與創新教育的關系,使之有效的結合起來,這是教學模式創新的最主要的目的。政治課教學主要精力仍應放在課內,充分發揮教材的主導作用,扎扎實實地搞好課堂教學.向45分鐘要質量.絕不能舍本逐末。與此同時.探求政治課的教學規律,必須要以“情”、“知”、“識”等引發動機,激趣。在情趣共具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按科學的方法引入到競爭機制中去,使之推進學習活動的開展,從而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對于促進學習效果、智力發展、能力培養都有重要作用。有興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鮮的事物,排除干擾,提高效率??梢?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成功的先導。正因為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去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并用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地思考、探索和創造。 三、跨越學科界限,實現知識的超鏈接
在政治學科的教學中,應大膽實踐.打破學科界限,比如:哲學常識里在講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這一原理時,可以列舉生物中學生學過的內容“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原生質是生命物質的基礎,原生質是由C.H.O,N等多種元素組成的,因此一切生物都是由自然界最普通的元素構成的,從而揭示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均統一于物質的事實?!笔箤W生理解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原理;又如,用“生命是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展的”幫助學生理解有關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在學習聯系的觀點時,用“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生物體與其生活環境相統一”來啟發學生,效果很好。
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高中生由于正處于世界觀的形成時期,他們興趣廣泛但又不成熟,往往思想偏激,不能正確認識與處理和周圍環境的關系,不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客觀現實的矛盾與沖突,同時,由于他們的判斷能力和導向能力較差,對不健康的思想意識不能自覺抵制,對于以上心理問題,教師應以多種形式,啟發引導學生.幫助他們認識人生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防止各種心理偏頗的發生。
在緊張的學習中教師應輔之健康愉快的活動,調節學生的情緒,避免由于管理過程中的急于求成而經常斥貴、處罰和否定學生所導致的學生“情緒饑餓”,讓學生在適度的心理壓力下學習和生活。同時,教師還應不斷培養學生的情緒控制能力,使學生學會用一定的方法自覺調節情緒的緊張程度,克制消極情緒.培養健康情緒。
五、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內容,改變考核、評價制度
思想政治課的閃光之處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政治教學應該增加實踐內容,走出學校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將課內外的觀察、思考、學習結合起來,因為創造性思維的源泉不是在課本中,而是在生活中,只有對生活保持高度敏感和洞察力的人,其創造性思維才具有實質性的內涵,才不會使自我迷失在課本知識之中,也才能真正顯示出思想政治理論的價值。
摘要: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文化建設在民族地區政治文化的轉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對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的概念與特征、政治文化建設的必要性以及政治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及路徑進行研究,對于加強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少數民族;政治文化;必要性;路徑探析
一、相關概念綜述
1.對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
政治文化的概念,在政治學研究領域一直眾說紛紜,沒有統一的說法。不同學者對政治文化的概念有不同理解,國內外學者對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其內涵與外延:
(1)第一種觀點認為政治文化是政治行為主體的主觀心理層面,如態度、價值、信仰、情感等,是一種狹義的政治文化觀。阿爾蒙德是政治文化概念研究的鼻祖,他認為政治文化應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態度等內容,強調政治文化是“政治體系的心理方面”。羅金斯認為政治文化因國別而異,一國的政治文化應包含信念、價值等內容??梢哉f,“政治文化就是一個民族關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學?!?/p>
受西方學者對政治文化概念界定的影響,國內學者中從一個民族的主觀心理層面出發來界定政治文化概念的主要有燕繼榮、王浦劬等。燕繼榮認為政治文化是政治體系的主觀因素,內容主要包括政治行為主體對政治體系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王浦劬認為政治文化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是人們在政治實踐中對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認知等,是政治關系在人們心理和精神上的反映。
(2)第二種觀點則從廣義的角度來界定政治文化,認為政治制度、政治行為等也屬于政治文化的內容。美國學者穆迪認為政治文化不應只集中在思想和態度上,應該在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的相互關聯中探討政治文化,不能僅把它們看作為一套意見或價值觀。亨廷頓認為政治文化的內容除了信仰與價值外還應包括社會成員對政治體系、政治過程等的其他取向。
我國的很多學者也從廣義角度界定了政治文化。如王滬寧認為政治文化是人們對政治活動的主觀認知,包括一系列的內容,如民族政治意識、思想、道德,民族精神、氣質等等。孫正甲認為政治文化是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具體包括政治心理、政治意識、政治行為這幾個層面,每一層面又都含有豐富的內容。
總之,學者們對于政治文化的概念還存在許多爭議,但綜合國內外學者觀點,我們可以從較為中性的角度對這一概念做出理解:政治文化與政治實踐的主體相一致,有團體性的和個體性的;政治文化的基礎與一國社會歷史和現實緊密相連;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政治體系、政治過程等是政治文化的對象;政治文化的內容則可包括政治認知、情感、態度、理想等等方面。
2.少數民族政治文化的特征
除去政治文化的一般性特征,每一個民族的政治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本民族與其他民族相區別的重要特征之一,這與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活動,歷史與現狀密切相關?,F將學者們的主流觀點歸納如下:
(1)傳統性: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地區各領域的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其他地區相比,自然地理環境還是相對封閉,社會經濟發展也相對滯后,使得傳統政治文化在少數民族地區對民眾的政治行為仍具有較大影響力,他們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現為:“人們習慣于借助傳統的習俗和方式來解決各種經濟社會問題;具有濃厚的等級觀念和特權意識,政治信任和政治寬容不足,容易結成各種非正式的政治團體;自主參與意識不強,疏遠和逃避政治,易產生過激的政治行為等?!?/p>
(2)宗教性:眾所周知,宗教信仰在少數民族地區是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一種廣泛而普遍的群眾性現象。有資料表明,在我國的55 個少數民族中,有50%以上的人口有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全民都有宗教信仰,如藏族、回族等,使得民族地區的政治文化打上了深刻的宗教烙印。王宗禮認為:“要了解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文化,不了解西部少數民族的宗教習俗則難見其真。宗教至今還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各個領域發揮著重大影響,是一種普遍而重要的社會存在?!?/p>
(3)地域性:少數民族政治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形成,與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地理條件、生產生活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文化傳統和民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地區分布差異密切相關。杜軍林認為“: 少數民族地區大都交通閉塞、信息封閉、思想保守和經濟社會發展滯后,與發達地區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顯差距?!痹诖嘶A上形成的地域性特點,使得不同民族形成不同的政治文化,且政治文化在傳播、維持和延續的方式和途徑上,也不相同。
也有學者在以上幾種主要特性基礎上做了闡發,比如,丁志剛、韓作珍認為少數民主政治文化還具有回避政治、遠離政治的疏離性特征;王肅元則認為少數民族政治文化迎合與服從主導型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劉海霞則認為少數民族政治文化具有逐漸向自主、開放的現代政治文化形態轉變的變遷性特征等等。
二、研究內容綜述
1.加強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加強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現從以下幾個角度對學者的主要觀點進行歸納:
(1)目前學術界普遍持有一種觀點,即民族地區是整個國家系統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加強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可帶來多方面的益處,比如:減小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差距,改善民族地區人民生活質量,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2)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是保證民族地區政治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譚衛國、鄧薇等學者從此出發,提出加強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可以為民族地區各領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政治穩定基礎,是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穩定的基礎性工程。
(3)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李樂為、鄧薇等學者則從民族地區社會發展存在著特殊性和復雜性出發,指出:“政治文化的建設客觀上有助于解決民族地區目前普遍存在的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現實難題?!?/p>
此外,還有學者從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地方政府執政能力、民族政策制定的科學性以及基層群眾性自治和法制建設的角度,對加強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的必要性進行了闡述。
2.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現狀
有很多學者對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目前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分析論述,在這些觀點中,學者杜軍林的剖析最為系統、最具有代表性,他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了論述:
(1)政治認同角度: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傳統的政治認同如宗教認同、家族認同等在少數民族地區正慢慢消解,而現代政治認同如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等正在逐漸加強,少數民族公民的現代政治認同趨于成熟。
(2)政治態度角度:少數民族群眾由于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受教育程度及生產方式等影響,政治態度有明顯的多層次性。隨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其對政府的政治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對政府的認同度也由弱變強。
(3)政治人格角度:隨著社會的轉型,少數民族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質和政治組織化程度明顯增強,政治人格多重交織、相互影響,既有傳統政治人格,也有現代政治人格。
(4)政治價值觀角度: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公民的政治主體意識和法制觀念有所增強,自覺追求政治上的民主、平等,依法表達自己的政治意志,公民逐漸形成了“依法治國”、“科教興國”等基本政治共識。
3.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學者們首先普遍從政治心理的角度指出了目前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指出民族地區的民眾存在政治心理欠成熟, 政治情感易偏執的現象, 無法產生有效的政治參與, 帶來政治的不穩定,從而制約了政治文化的建設。
(2)也有學者以政治意識為視角研究該問題。如鄧薇、譚衛國指出:少數民族地區等級觀念和人治意識頑固,政治意識形態無法帶來有效的權威,不重視民主與法治的建設。這些因素給少數民族的政治文化建設帶來了負面影響。
(3)眾所周知,由于地理環境封閉等因素,少數民族在社會各領域的發展都相對滯后,許多學者在此方面也進行了研究,認為少數民族地區政治價值觀念比較落后,政治思維相對保守,不發達的經濟還使得民眾的政治興趣和熱情不高;且政策價值取向無法與社會政治變化同步,導致了制度供給缺位和制度創新不足。
(4)我國的傳統政治文化在民族地區還存在著較為深刻的影響,學者尹毅、杜軍林認為: 傳統的政治文化仍然保持著較大的滲透力,傳統政治文化產生的消極影響使得少數民族地區的公民缺乏政治參與意識。
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從自然地理因素所導致的政治信息渠道失衡、宗教習俗的影響以及世界民族問題的沖擊等方面對少數民族政治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4.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路徑探析
針對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學者們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歸納總結:
(1)學術界普遍認為,堅定地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可為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制約了民族政治文化向現代化的轉型。要改變這一現象,國家應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不斷提高人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敖⒔∪袌鼋洕w制是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向現代化轉型的重要途徑?!?/p>
(2)也有學者認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文化建設要強化正確的國家觀與平等的民族觀的宣傳和教育, 培養“開放、合作與寬容”的政治心態,要做到這一點,“客觀上要求對各族群眾進行正確的國家觀與平等的民族觀的宣傳和教育,把民族角色與公民角色有機地協調起來, 將民族意識從屬于國家意識, 樹立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國家的統一高于一切、民族團結高于一切的意識, 自覺地把民族自豪感與愛國主義精神統一起來?!?/p>
(3)大力培養和普及參與型政治文化,把參與政治實踐作為傳播民主政治文化最有效的途徑,也是眾多學者所積極提倡的。民族地區公民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和了解政治是如何運作的, 還能獲得所需的政治知識與信息?!霸跇嫿▍⑴c型的政治文化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開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少數民族公民的政治素質和政治熱情,增強政治使命感,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國家和本地區本民族的政治生活?!?/p>
(4)有學者認為,促使民族地區政治文化與社會主義主流政治文化的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其融合程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少數民族政治文化的現代化程度。因此,有學者認為要努力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先進因素與主流政治文化進行銜接與融合。還應“實行開放的文化政策,促進民族政治文化交流, 在文化交流和沖突中”。
(5)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和學校教育等政治社會化的主要媒介的功能,也是加強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的重要渠道之一。李樂為認為,“少數民族地區學校的政治教育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和傳播的實效性”;譚衛國認為,“針對少數民族地區大眾傳媒普及率低、傳播技術水平落后的實際狀況, 應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大眾傳媒對傳播少數民族地區優秀的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意義,并加大資金設備的投入,加快發展和普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大眾傳媒, 提高對公民進行少數民族地區優秀的傳統政治文化等社會主義政治文化傳播的覆蓋率,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政治社會化功能?!?/p>
(6)有學者認為,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的建設還要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民族地區政治文化的轉型也有賴于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民族保護主義、經濟本位主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少數民族地區思想政治工作逐漸被淡化,因此,加強和改善少數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迫在眉睫了。學者們認為要“強化正確的國家觀與平等的民族觀的宣傳和教育, 培養開放、合作與寬容的政治心態”,有的學者認為要“加大政治知識、政治信息的含量, 加強對公民民主法制的教育”。
學者們還從其他一些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如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積極發展協商民主,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是推進民族自治地方和諧政治文化建設的一種有效方式”;如加強民主法治建設, 促進民主法治建設意識的提高,“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法制教育, 積極引導少數民族群眾對自由、平等權利的向往和追求, 提升自身的權利意識和參與意識, 樹立社會主義的民主觀和法制觀,養成運用民主方式和法律手段解決一切問題的思維習慣”,等等。這些觀點也豐富了關于加強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路徑選擇的研究。
三、評述
在各地學者的不斷努力下,國內關于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的相關理論研究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專著和論文的出版數量也在逐步增長。在學者們眾多的研究中,比較完善的是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問題解決方法的研究,而對于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的成因等方面的剖析還有所不足。
在對少數民族政治文化相關理論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我們還應看到,目前學界對于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的研究總體上還相對薄弱,還未形成專門研究民族政治文化的政治學分支學科,對這一課題還有待于更深入地研究。
參考文獻
[1] 燕繼榮.政治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 羅金斯.政治科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 阿爾蒙德.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4] 王浦劬.政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 王惠巖.政治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王滬寧.政治的邏輯:政治學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 周平.中國少數民族政治文化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0.
[8] 王樂理.政治文化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9] 楊順清.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民族自治地方和諧政治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5(1).
[10] 蔡明干.對少數民族政治文化沖突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4年第28期.
[11] 周玉琴.民族地區社會秩序和諧穩定的實現路徑[J].政治學研究,2014(11).
[12] 南德慶.文化、政治文化、意識形態概念辨析[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2013(3).
[13] 王宗禮.國家建構視域中的后發多民族國家政治發展[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5).
[14] 丁志剛.現代政治文化與民族國家治理[J].新疆社會科學,2012(1).
[15] 馬小兵.試論我國少數民族政治社會化的實現策略[J].中國科技投資,2012年第27期.
[16] 杜軍林.西北少數民族政治文化建設面臨的國內發展機遇和現實挑戰[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1(6).
[17] 李樂為.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的現狀及路徑選擇[J].湖南社會科學,2010(4).
[18] 譚衛國.新時期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建設[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9(1).
[19] 王肅元.西北少數民族傳統社會政治文化對政府行為文明的制約因素分析[J].科學·經濟·社會,2009.
[20] 鄧薇.和諧社會視野下民族地區的政治文化建設[J].青海社會科學,2007(4).
[21] 周玉琴.當代社會變革與少數民族政治社會化芻議[J].青海社會科學,2007(4).
[22] 劉海霞.論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政治文化的現代化[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06(3).
[23] 王宗禮.論少數民族的政治社會化[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4(1).
[24]澤珍卓瑪.少數民族政治亞文化與中華民族主流政治文化的差異與協調問題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碩士論文,2014.
[25] 杜軍林.西北少數民族政治文化建設研究[D].蘭州大學博士論文,2010.
關鍵詞:憲法學,研究方法,中國憲法問題,實踐
近期以來,關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探討成了憲法學者關注的焦點之一,[i]憲法學者對研究方法的反思是學科成長的體現,研究方法的成熟是一門學科成熟的標志,反之,研究方法的滯后也會對學科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憲法學者對研究方法的反思是有意義的,但是目前中國憲法學界的研究方法還遠遠沒有真正成熟?;诖耍疚脑趯χ袊鴳椃▽W研究方法簡單回顧的基礎上,探討確立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主張以中國憲法問題為中心的方法論模式。以期對憲法學界同仁的研究有些微助益。[ii]
一、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回顧
(一)第一代憲法學教材對研究方法的探討[iii]
1982年憲法的修改通過迎來了憲法學研究的春天,一些憲法學教材和普法性質的憲法讀物相繼出現,[iv]1985年10月份在貴陽召開了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標志著憲法學人開始有一個正式對話和交流的平臺。當時憲法學研究會的學者在自己編寫的教材、專著或者論文中所提及的憲法學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1、階級分析方法;[v]2、歷史分析方法;3、比較分析方法;[vi]4、系統分析方法;5、理論聯系實際方法。[vii]
從學者們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其方法的自覺意識開始萌芽,不同的教材都提及了研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貫穿了研究方法,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但是正如學者們自己所言,其所論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主要是當時的憲法學研究方法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憲法學研究方法還沒有與法理學及一般部門法有根本區別;方法與教材內容聯系不大,相互脫節,方法與內容是兩張皮;對憲法進行注釋成為教材的主要內容等。
(二)第二代教材及論文對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探討[viii]
如果說第一代憲法學者開啟了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偉大航程,第二代憲法學人則開辟了不同的航線,其所倡導的研究方法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方法論自覺性也大大增強。[ix]憲法學人所運用的方法舉其要,有以下幾種:
1、用法權分析方法重構憲法學體系。[x]2、經濟分析方法。包括的經濟分析和經濟憲法學。[xi]3、規范憲法學的方法。[xii]4、憲法哲學的方法。[xiii]5、憲法解釋學的方法,文本分析方法。[xiv]6、憲法社會學方法。[xv]7、憲法學的實證研究方法。[xvi]8、憲法學研究的邏輯分析方法、價值分析方法、語義分析方法等。[xvii]
方法的多元與流派化是學科成熟的標志之一,也是憲法學研究開始進步的體現。憲法學研究與其他學科一樣,忌諱的是只有一種聲音、一種方法、一種立場。
但是在“繁榮”的背后也有少許值得反思的地方,本文認為憲法學者在確立憲法學研究方法時至少要考慮如下因素:什么是研究方法?何為憲法學研究方法?確立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要注意那些問題等?以下分述之。
二,什么是研究方法
所謂研究方法是指在探討問題或社會現象時所持的立場基礎和方式方法手段的總和。方法是有層次的,一般而言,方法有方法論和普通方法、具體方法之分。[xviii]方法論基礎是本,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是末。方法論基礎決定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的運用,而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又為一定的方法論立場服務。學者在論及方法時要意識到自己是在那一個層次上探討方法的,否則討論就會失去共同的話語平臺。
本文認為法學研究方法有以下幾個層次:
(1)方法論:哲學基礎、邏輯、范式、價值、客觀性;
(2)普通方法:歷史分析、比較研究、規范分析、階級(本質)分析、理論聯系實際、系統分析法等;
(3)具體方法:方法手段如:問卷、訪問法、觀察法、計算機技術、統計分析、利益衡量、價值補充、漏洞補充、文獻研究等具體方法
憲法學是法學學科分支之一,憲法學研究方法要遵循法學研究方法的共性,上述法學研究方法的分類在一般意義上也適用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分類。憲法學包括理論憲法學和實用憲法學,前者主要運用方法論進行研究,[xix]后者主要用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進行研究,方法論基礎決定了具體方法的運用。一般而言,憲法學的方法論基礎與政治哲學、邏輯、價值取向連在一起。作為普通方法的傳統注釋憲法學方法不太注重憲法的政治哲學基礎,其實憲法學研究要建立在一定的政治哲學基礎上,即你的立場是什么?一定的政治哲學觀念、立場又指導對憲法本質、基本價值、范疇等的看法。因此,規范分析等具體方法離不開一定的方法論指導。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憲法學方法不太注重規范分析等普通方法的運用,而過多關注政治哲學的“立場”問題,而規范分析又是憲法學研究之特色的體現,這樣離開規范分析,只注重政治哲學基礎的研究方法就很容易流于意識形態的無謂爭論中。因此,方法的融合才是憲法學研究的方法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一種方法都是“偏見”。
三、什么是憲法學研究方法
憲法學研究方法是指對憲法現象進行研究的方式方法總和。憲法學研究方法有一般研究方法的共性,更有憲法學學科特性,其特性是由憲法現象不同于其他社會現象,憲法學所要面對的問題不同于其他學科所要面對的問題決定的,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特性主要體現在與其他學科研究方法的比較上,在比較中體現其方法特性。
(一)法學研究方法與憲法學研究方法
法學研究方法主要從法的一般規律出發來研究法這一社會現象,其研究對象主要是圍繞法的產生、運行、變更、存廢等而展開,憲法是法的一種,也有一般法的特性,但憲法是高級法,其特性也決定了憲法學研究方法與一般法的研究方法有區別。因此,把法特別是法理學的研究方法移植到憲法學中是不可取,因為這種做法只是看到憲法的法的維度,而沒有看到憲法“憲”的維度,而“憲”的維度決定了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特性所在。
憲法學研究方法是以憲法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對象不同決定了方法具體運用的不同方式,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特性在于其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有學者總結憲法現象主要有以下四大要素:1、憲法規范;2、憲法意識;3、憲法制度;4、憲法關系。[xx]這種總結當然非常有道理,但是本文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認識憲法學的研究對象,上述四大要素其本質是圍繞個人自由、社會權利和國家權力“三位一體”而展開的,憲法就是在上述三者之間劃定界限,達到“定分止爭”之目的。法的一般研究方法只有用來分析如何控制、規范、保障國家權力,確保個人自由和社會秩序時,這時法的一般研究方法運用到憲法學中才有意義,如果法理學的研究方法沒有用來研究憲法現象及其本質規律,只是簡單的“嫁接”,則對憲法學研究的意義就不大,而這個“轉化”要多年的功力,特別要在對憲法現象有深刻的認識基礎上才可能完成,否則一般的法理學研究方法對于解釋憲法現象是沒有說服力的。
(二)憲法學研究方法與政治學研究方法
政治學與憲法學是聯系最為密切的學科,中國傳統上,這兩個學科沒有明顯的界限,研究方法也沒有分野,[xxi]近些年,學術界又出現一個新的趨向,有學者認為一個學科的成熟是它與相關學科越來越遠,因此,憲法學研究要遠離政治學。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偏頗之處,因為事實上學科成熟的標志是一個學科與相關學科既遠又近,說遠,是指一個學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范式和相對獨立的學科話語系統,說近,是指一個學科會吸收相關學科的營養,不斷完善自己,在交叉中獲得發展。憲法學與政治學等學科的關系不是平行線,他們之間有“交集”。
我們認為憲法學研究要直面政治問題,[xxii]憲法與政治有著天然的聯系,離開政治問題就沒有憲法存在的價值,關鍵是憲法學者主動或者被動對待政治問題的態度,如果像“”時期中國情景那樣,學者對政治聲音只能附和,而不能有自己獨立的立場,這才是問題的本質。這種憲法學術完全依附于政治的研究方法是我們所要反對的。今天憲法學的部分學者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以為憲法學研究方法成熟的標志之一是憲法學研究與政治、政治學的分野,我們以為憲法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憲法政治現象,憲法學研究與政治學研究共同的對象是國家,是對國家權力進行控制、規范、保障等的研究,憲法學的研究離不開政治和政治學,這是憲法的本質特點決定的,只是要以憲法學的方法和立場研究政治問題罷了,而不是說憲法學研究可以回避政治問題。
研究對象的大致相同決定了研究方法的類似,特別是政治哲學與憲法學的方法論基礎有極大的一致性,因此,憲法學研究方法離不開政治學研究成果的支持。但是,憲法學和政治學研究的角度畢竟有極大的差別,因此,又要反對憲法學與政治學研究方法混同。
(三)憲法學研究方法與憲法解釋方法
一般學者在論及憲法研究方法時可能會混淆二者的界限,我們認為憲法解釋方法與憲法學研究方法有區別也有聯系。憲法解釋方法是在解釋憲法時所用的方法,它的目的是解決憲法適用中的問題,屬于實用憲法學的范疇。憲法解釋方法其實是憲法學研究中對憲法進行解釋的具體方法,這些具體方法與憲法學研究的具體方法有區別也有聯系。憲法解釋方法限于對憲法及相關憲法性文本進行解釋,而憲法學具體方法所涉及的有憲法文本,也有其他憲法現象。當然,由于憲法解釋在司憲國家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占去了憲法學研究的大部分領域,因而部分學者把憲法解釋學方法等同于憲法學研究方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民法學者在談及方法時,其本質是民法解釋學,甚至民法解釋學就等同于法學方法論。[xxiii]因此,把憲法解釋學看作是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精粹,甚至等同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全部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抽象的憲法和靜態的憲法只有經過解釋才可以適用于具體的案件事實,而憲法適用于具體的案件是憲法的生命所在,適用具體案件的憲法解釋方法也是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生命所在。
但是,憲法解釋方法畢竟不等同于憲法學研究方法,憲法學研究方法除了憲法解釋方法外,還有方法論、其他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其中方法論是理論憲法學研究方法,這明顯有別于作為實用憲法學方法的憲法解釋方法。
四、什么是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
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是指對中國憲法進行研究的方式方法總和。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當然要遵循法學及憲法學研究方法的一般規律及共通的方面,但是其研究對象畢竟是“中國”,而且是“當代中國”。因此,研究方法注定會有一些特殊。本文認為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要堅持一般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共性,也要注意個性,本文不重點探討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的方法類型或者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只是探討在確立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時要注意的幾個維度。
(一)要有問題意識,注意到憲法學研究的中國問題面向。[xxiv]研究方法其實只是說明或者研究具體問題的手段,中國憲法學所面對的是中國問題。目前憲法學界研究方法與內容、問題脫節的情況依然存在,問題意識還不夠強。[xxv]學界純粹談方法,開了研討會,也寫作了不少研究憲法學方法的論文,但是其方法論上的自覺性還是不夠,少有運用自己所主張的方法寫作、針對具體問題論述的專門著作。方法與自己的學術著作及所要探討的問題是兩張皮。
“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這句話對憲法學界而言仍然是有意義的,只有在自己的專著或者論文中使用了方法來探討問題,方法多元的格局自然會到來,如果硬要創造一些所謂的方法來,實在是不可取的。憲法學學術流派和學術良性爭鳴的局面要靠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回答來形成,對一個問題可以運用一定的方法論從歷史、比較、邏輯、價值、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而作出回答,不同的回答構成了不同的方法,這就是方法存在的地方和意義所在,而這種局面現今還遠遠沒有形成。
方法要以問題為中心,問題是本,方法是末,在問題中體現方法、運用方法。筆者甚至設想,什么時候不談方法了,在憲法學教材中也不論述方法了,[xxvi]而只是在教材論述中或者研究憲法具體問題時運用方法,這時憲法學研究才會真正成熟。
(二)要對中國憲法文本持相對“中立”的立場。在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中,對中國憲法文本主要有兩種大致相反的看法,一種研究者潛意識里認為中國憲法文本缺乏科學性、合理性、正當性基礎,對憲法文本指責成分大于辯護,這種研究者本文稱為憲法悲觀主義者,憲法悲觀主義者研究憲法主要以西方理念,特別是西方自由主義理念為理論基礎,其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論意義上的,側重對憲法的原則、價值、民主、法治等憲法理念的研究,這種研究者在憲法學研究會中人數相對較少。另外一部分學者認為憲法本身是良好的、有其正當性基礎,認為建設主要是一個現行憲法的實施問題,在貫徹實施中國憲法后所達致的就是狀況,這種研究者是憲法樂觀主義者,憲法樂觀主義者相信,只要運用憲法解釋方法對憲法文本進行分析,堅持現行憲法,就能夠逐步實現。
應該說,持上述兩種憲法觀的研究者都有一定的中國憲法問題意識,我們認為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確立既不能建立在對中國現行憲法“妖魔化”的基礎上,也不能建立在對中國憲法文本無限“美化”的基礎上。既要看到中國憲法文本的優點,也要看到中國憲法文本所可能存在的問題,這是研究者要保持的適度理論張力。當然,正如斯密特所持的看法一樣,憲法分為與憲律,憲法文本特別是其中的“”部分的決定權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政治決斷的結果,研究者從自律的角度看,只能在現行憲法的前提下研究中國憲法問題,這是學者所要注意的面向。
當然,理論上對中國憲法文本進行各種研究都是值得提倡的,這種研究也許是從批評或者建設的角度出發,也許是從合理性論證角度出發。本文主張要對憲法文本持相對“中立”的立場,不事先預設價值判斷,只是在研究具體問題時實事求是進行客觀評價,這是研究者確立中國憲法研究方法時所應持的態度。
(三)在研究方法運用時處理好憲法學研究中的普世性價值與中國特性的關系,即世情與國情的關系。糾纏在憲法學研究者心中的“結”之一是憲法有沒有普世性價值,如果有,則普世性價值與中國特性是什么關系?怎樣理解憲法的普世性價值?如果憲法沒有普世性價值,則中國憲法價值觀與西方憲法價值觀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從理論上作出回答,否則會影響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的選擇使用。[xxvii]
主張憲法普世性價值者認為:憲法的普世性價值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縱向范圍是沒有例外的。一般而言,西方學者特別是美國部分學者主張民主、個人自由、在民、權力的相互制約、法治、違憲審查等具有普世性價值,這些普世性價值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不同歷史時期所實現的方式是不同的,即所謂的途徑差異。而主張亞洲價值觀的學者更愿意看到憲法價值的地區特色,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憲法經驗是不可以照搬的,主張中國憲法研究者要看到中國憲法所堅持的特色道路,這是一條不同于西方憲法價值觀的道路,他們更加強調憲法的中國特色。
在中國憲法學研究者的潛意識中,這種所謂西方價值與中國特色之爭是客觀存在的,前述對中國憲法持悲觀態度的學者其研究的前提預設是中國憲法文本與憲法的普世性價值有悖,其所持的是憲法的普世性價值觀。而對中國憲法文本持樂觀態度的學者可能更愿意看到中國憲法文本所體現的中國特色價值觀。對憲法的普世性價值和中國特色所持的理論傾向可能會影響到憲法學具體研究方法的運用,持普世性價值觀的學者在對中國憲法文本解釋時可能會更加傾向于“批判”,甚至不屑于所謂文本分析,這種學者的潛意識里是中國有憲法文本,但只是“名義”憲法,不是“實質”憲法。這種學者的知識背景主要是美國或者西方其他國家的憲法價值觀,其研究方法的特色是更加注重對西方憲法的研究,并且相信西方憲法價值觀可以在中國得到適用的。持中國特色價值觀的學者不承認憲法的“名義”與“實質”之分,認為中國現行憲法既是“名義”憲法,也是“實質”憲法,他們的研究中沒有區分的概念,認為也沒有區分的必要。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強調中國傳統的憲法學研究方法,注意中國憲法所特有的歷史文化特色,側重對現行憲法進行合理性、正當性的詮釋和理解運用,認為建設法治國家,只有在堅持現行憲法基礎上進行,任何偏離現行憲法的改革都是不可取的,因而反對任何急劇變革憲法的思路。
其實,人的兩面性決定了憲法價值觀的兩面性,人之為人的普遍性決定了關乎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憲法價值觀的普世性。人在不同社會和歷史狀況的不同存在方式決定了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實現與憲法保護方式的特殊性。過分強調憲法的普世性價值會使問題簡單化,看不到人的社會性差異的一面。過分強調憲法的中國特色則沒有充分認識到人性中的共通性的一面,沒有看到保護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憲法規制方式的一致性。因此,既要看到憲法的普世性價值,又要看到普世性價值的實現方式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具體途徑的不同。因此,我們不可以照搬西方的制度,也不可以拒斥其成熟的經驗,既要看到中國的特色,也要看到中國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中國與世界他國法律趨同化趨勢。[xxviii]把普世性價值與中國特殊國情相結合,既注意到憲法的普遍性原則,又看到憲法原則的具體實現途徑的差異,在此基礎上運用方法,否則在研究方法的取舍上就會迷失方向。
(四)正確處理“時差”問題。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諸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都不是在同一水平線上,這也是中國基本國情之一。中國憲法與西方國家的憲法也存在“時差”,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法治觀念、民主實踐、憲法觀念、憲法原則、憲法文本、憲法的司法適用等。西方國家近代憲法所解決的問題在中國目前還沒有完全解決,還是要認真考量的。由于中國問題與西方問題存在“時差”,當代中國還沒有西方意義上的實踐,主義的背景和前提更是應當研究的重點,即的社會基礎和條件是什么?如何達致等難題。當然中國部分學者意識到了這種“時差”,他們研究的重點是近代憲法諸如控制國家權力,確保個人自由,司法權的獨立性等問題。
當然也有少數學者的研究語境是把中國看作成熟的國家,把中國憲法文本無限美化,其研究的中國憲法問題主要目的是對中國憲法的合理性和正當性進行證明和論證,這樣在研究方法的選擇和對憲法問題的看法勢必會“水土不服”。同時,在對憲法所研究的問題取舍方面,比較注重“前沿”問題,其實有些憲法問題即使在當代西方也存在重大的觀點分歧,這種“前沿”問題對中國憲法研究的實踐意義不大,我們主張當代中國憲法研究的重心還是憲法基礎理論和主義的背景,這是確立當代中國憲法研究方法的務實態度。
在確立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時,對當下中國憲法所處的世界革局中的“位置”是要牢記的,只有認識到“時差”,才會注意到研究問題的“語境”,才不會照搬西方憲法學話語,其實西方理論有自己的言說語境,離開具體的語境而論述憲法問題是很難對解決中國憲法問題有所幫助的。只有認識到“時差”,才會意識并且發現當代中國憲法學所面臨的主要難題是什么?其研究才會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否則就會超越當代中國的憲法實踐,其所研究的就不是“中國憲法問題”。
當然,在看到“時差”的同時,研究中國憲法時也要考慮到目前中國憲法與世界他國憲法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即除了歷時性的差異外,也有一些“接軌”的共時性問題,這也是確立研究方法時要認真考慮的,我們反對走極端的偏見。
(五)要注意到確立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根本難題在于實踐的虧缺。憲法與法律一樣,其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根本困境在于沒有或者很少有違憲審查實踐,中國目前為止還沒有違憲審查的案件,只有少數憲法“事例”。因此,學者研究的“題材”少,年輕學者或者海外歸國人員只好在研究中引用大量外國憲法案例,這種研究對于了解外國憲法的運用和理解其憲法原則、精神、價值、制度等方面當然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如果其研究不“發現”外國憲法與中國憲法的“對接”點所在,則實用價值也不大,畢竟憲法學研究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所以我們面臨的難題是論述外國憲法時引經據典,鴻篇巨制,而中國憲法教材或論文在論述中國憲法問題時則顯得相對較“空”。這樣,憲法學研究經過多年的發展后就到了瓶頸階段,這是目前所謂方法困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我們要繼續研究西方國家的憲法,但是我們不能停留于此,要從西方憲法中提煉對中國憲法發展有價值的原則和經驗。另一方面,學者在價值研究和規范研究的同時,應當用更多和更大的精力去關注中國的社會實踐問題,用憲法學原理去說明、分析、闡釋社會實踐中所發生的各種事件,以憲法理念為指導去關懷我們這個社會共同體中的所有人和一切事,豐富的社會實踐是憲法學研究的唯一源泉。
注釋:
[i]比如在2004年度,中國憲法學會、中國人民大學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與浙江大學公法研究中心于杭州聯合舉辦了“憲法學基本范疇與研究方法研討會”。另外也有就憲法研究方法進行探討的專業論文,部分論文在下文會提及。
[ii]中國研究憲法的學者主要有兩大類,一類為以憲法學研究會為標準,參加憲法學研究會的學者在本文被當作一個群體對待。另外一部分學者也研究憲法及憲法現象,但是他們沒有參加憲法學研究會,這一部分學者主要以自由主義學說或者其他學說作為自己的政治哲學基礎,對憲法問題進行更加寬泛的研究。當然,對研究憲法的學者進行的這種界分是不精確的、粗線條的,憲法學研究會中的憲法學者也有以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為理論基礎進行憲法學研究的,而憲法學會外的研究者包括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他們對自由主義政治哲學也有觀點上的分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規范研究。本文所探討的方法及其反思主要是針對參加憲法學研究會的學者而言。
[iii]這里所舉主要是第一屆憲法學研究會干事會及其領導機構成員所編寫的教材及專著、論文的觀點。
[iv]1982年到2002年憲法學教材索引參見胡錦光、韓大元主編:《中國憲法發展研究報告》(1982——2002),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57——959頁。
[v]參見張光博主編:《憲法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張光博著:《法辯》,2002年征求意見稿等。
[vi]參見吳家麟主編:《憲法學》,群眾出版社1983年版,吳教授較早提出了階級分析、歷史分析、比較對照與聯系實際四種方法。
[vii]參見許崇德主編:《憲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頁,許教授認為階級分析方法是本質分析方法的一種。
[viii]本文所謂第二代憲法學人的著作主要是指第一代學者指導的博士、碩士第子們所編寫的教材、專著、論文等。主要是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等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的當時在讀或者后來畢業的博士和碩士。當然在中國參加憲法學研究會并且對憲法進行系統的研究者絕不僅僅限于上述高校的老師與學生,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國外留學回來的憲法學者也對憲法學研究方法有貢獻,因此,本文的劃分是粗線條的。
[ix]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第二代學者所編的憲法教材都有關于憲法研究方法的介紹,也有少數沒有介紹研究方法的,比如朱?;葜骶帲骸稇椃▽W原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潘偉杰著:《憲法的理念與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
[x]參見童之偉:《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改造》,載《法學》1994年第9期。童之偉:《用社會權利分析方法重構憲法學體系》,《法學研究》,1994年第5期。童之偉:《法權與》,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
[xi]參見鄒平學:《的經濟分析》,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經濟分析方法對研究的導入芻議》,《法制與社會發展》1996年第1期。趙世義:《資源配置與權利保障:公民權利的經濟學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趙世義:《經濟憲法學基本問題》,《法學研究》2001年第4期。趙世義:《憲法學的方法論基礎》,《法學評論》2002年第3期等。
[xii]參見林來梵著:《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規范憲法學的一種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頁以下。
[xiii]參見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著:《憲法學專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在該書導論部分,鄭賢君教授認為自己主張憲法哲學研究方法,并且有高度的自覺。也可參見鄭賢君:《憲法學及其學科體系科學性的理論依據》,載《論從》(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等。江國華博士也對憲法哲學有濃厚的興趣,其博士學位論文就與憲法哲學有關,參見江國華:《憲法哲學批判》,載《論從》(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等。
[xiv]參見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著:《憲法學專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在該書導論部分,作者介紹了韓大元教授主張憲法解釋學的研究方法,同時韓教授還對憲法文本研究有很有興趣,寫過相關論文,參見“中國網”所載韓教授及其與學生合作的論文。
[xv]參見韓大元:《試論憲法社會學的基本框架與方法》,《浙江學刊》,2005年第2期。
[xvi]參見張千帆主編:《憲法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5頁。
[xvii]莫紀宏教授所編教材提出了歷史、邏輯、實證、價值、比較、哲學研究方法。參見莫紀宏主編:《憲法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莫紀宏著:《現代憲法的邏輯基礎》,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等。
[xviii]有學者認為方法有基本方法與具體方法之分,參見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著:《憲法學專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頁。也有學者認為方法有根本方法、普通方法、具體方法之分,參見林來梵著:《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本文認為方法有方法論與普通方法、具體方法之分,憲法學者一般談及的方法事實上都是具體方法,而很少從方法論角度談及方法,方法論關涉到憲法的政治哲學或者其他理論基礎,他決定學者的“立場”。有關方法論的書籍主要是政治哲學或者法理學、法解釋學方面的,本文不一一提及。
[xix]一般而言,政治哲學是憲法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當今憲法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主要有自由主義、民主主義、社會主義三種政治哲學基礎,其中自由主義又因具體觀點不同可分為形形的各種派別,除了上述三大派別外,其他如功利主義、社群主義、文化多元主義、女權主義等也是政治哲學的派別分支。參見[加]威爾·金里卡著:《當代政治哲學》,劉莘譯,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版。
[xx]參見林來梵著:《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頁。
[xxi]最先的政治學研究會和憲法學研究會沒有分開,憲法學研究從屬于政治學研究,第一界憲法學研究會成立后,憲法學研究與政治學研究開始在體制上分開。
[xxii]斯密特把憲法分為與憲律,前者主要是掌握制定憲法權力者,對一個政治實體存在的形式及屬性,所作的政治決定。參見吳庚著:《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書局2004年版,第17—18頁。
[xxiii]參見[德]卡爾·拉倫茨著:《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楊仁壽著:《法學方法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這兩本書都以“法學方法論”命名,但是談及的都是民法解釋學的內容。
[xxiv]所謂注意中國問題面向的研究者主張解決當代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憲法學研究的根本,憲法學研究要注意不同的利益問題,人的利益是憲法學研究的邏輯起點,國家權力要尊重不同的利益,憲法的精神在于規范、控制、保障國家權力,以達致尊重人的利益和人權保障的最終目的,憲法學研究的核心范疇是國家權力和個人自由,用憲法來規制國家權力以達保障個人自由之目的是憲法的基本價值所在,其中違憲審查機制是制度性保障,因而是憲法學研究的最重要課題。這種研究范式被稱為“利益——權力”模式。其研究特點是把研究方法融入到所探討的問題中,不具體討論研究方法,但是運用了研究方法。探討相關問題的論著參見胡錦光著:《中國憲法問題研究》,新華出版社1998年版。《憲法的精神》,載王鍇著:《公法論衡》(代序),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版。胡錦光著:《尊重利益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本前提》等。
[xxv]至于憲法學要研究什么樣的“問題”和“范疇”、如何獲得“問題”等,不是本文的主要探討內容。
[xxvi]國外學者除日本外很少有專門探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比如德國阿列克西是方法論大師,其名著《法律論證理論》探討了方法,但是在其《憲法權利理論》(ATheoryofConstitutionalRights)一書中也沒有專門探討方法的章節,只是其研究過程中方法自覺性很強,閱讀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美國的憲法學著作也很少有探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在憲法學研究比大陸發達的我國臺灣地區學者也很少在自己的著作中專門探討憲法學研究方法,參見臺灣學者的憲法學論著如陳慈陽著:《憲法學》,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法治斌、董保城著:《憲法新論》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吳庚著:《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書局2004年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