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1 11:29: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林地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我省宜林地拍賣與治理的現狀
宜林地主要指適宜植樹造林的荒山、荒地、荒灘,宜林地拍賣是指宜林地所有者將自己所有的宜林地使用權以拍賣的形式轉讓給他人,取得一定出讓金的行為,實質上是一種新的承包經營形式。通過宜林地拍賣把土地資源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可以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開發治理宜林地資源的積極性。
早在80年代,針對林業“三定”以來,群眾承包的責任山長期得不到治理的問題,有些地方就將集體的宜林荒山、荒地和荒灘(當時稱“三荒”)承包或無償分配給農民群眾開發治理。但由于群眾存有怕政策變等心理,開發治理成效不大。90年代以來,全省各地借鑒以前的經驗教訓,把拍賣“三荒”作為擴大我省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出臺了一系列文件。1990年省政府《關于動員全省社會力量加快發展林業的決定》規定:對林業“三定”后在荒山、荒灘、荒地上營造的中幼齡林,在明確權屬的基礎上,可以活立木為載體,實行營林勞動、管理、科技、資金投入的有償轉讓,或稱“買賣青山”。1994年省林業廳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拍賣宜林“三荒”工作的意見》,對我省宜林“三荒”范圍、拍賣的程序、拍賣價格的確定、拍賣年限及保持林業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等問題進行了規范。各地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拍賣“三荒”的優惠政策措施。全省出現了宜林地拍賣治理的,到目前為止,全省共拍賣荒山、荒丘、荒灘、荒地520萬畝,共有78533戶,366家企事業單位和團體購買了宜林地,其中已有60%得到了初步治理開發。
總結各地宜林地拍賣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單戶公開競爭拍賣。對交通方便、立地條件較好,治理難度較小的宜林地,單戶有能力治理的,采用單戶公開競爭招標拍賣。
2、聯戶購買,股份開發。對宜林地面積較大,分布
相對集中,一家一戶難以治理的,由農民群眾通過聯戶購買,股份開發,按股分紅。入股的方式包括:資金入股、技術入股、投勞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入股的股東包括農戶、個體戶、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
3、均分到戶,拍賣治理。有些地區,為了避免在治理見效后出現“紅眼病”,將宜林地按立地條件合理搭配,平均劃分到戶,由各戶向集體交納宜林地使用費或按收益分成。這種方式在遷西縣圍山轉治理中普遍存在,由于圍山轉多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木,效益較高,這種方式較受歡迎。
4、改包為賣。為了維持以前形成的承包關系,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進一步強化承包雙方的責任與義務,經雙方協商,修改承包合同,合理作價,一次性賣給原承包者。對承包后逾期未治理或治理效果較差的,集體收回,統一作價,公開招標拍賣。
5、面向社會跨地區跨行業拍賣。到目前為止,全省已有366家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購買了宜林地。目前,參與跨行業購買宜林地的主要有:城鎮下崗職工、城市個體工商戶、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在職職工等。團體主要有:礦企業、政府機關、賓館飯店等,其購買的目的主要作為本單位的生產開發基地或休閑旅游度假基地。投資達200萬元以上。
目前,農村宜林地的開發項目主要是發展林果業、養殖、旅游業、建立工業原料基地。
二、我省宜林地拍賣的主要做法和存在問題
(一)主要做法
總結我省宜林地拍賣工作,主要做法是:
1、強化組織領導積極穩妥推進
經過近幾年來的宣傳發動,各地對宜林地拍賣工作較為重視,多數地區把這項工作擺上了議事日程。在調查的縣(市)發現,多數縣的縣委、縣政府都成立了由縣主要領導掛帥,林業、水利、土地等有關部門參加的宜林地拍賣領導小組,有關鄉村建立了拍賣組織,精心組織拍賣工作。曲周縣成立了由主管副書記任組長,主管副縣長任副組長,農工部、土地局、林業局、開發辦等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鄉(鎮)、村也成立了相應組織,具體負責林地使用權拍賣工作的組織。
2、規范拍賣程序保證公正公開
在宜林地使用權拍賣過程中,各地著重抓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制訂拍賣方案。在拍賣前對宜林地進行摸底調查,統一規劃。制訂拍賣方案,交群眾代表討論,報鄉和縣有關部門審查。二是合理確定宜林地標底,公開競爭拍賣。由鄉村干部和群眾代表參加組成評估小組,根據宜林地的不同類型、立地條件合理確定標底,張榜公布,公開競爭招標。三是簽訂合同,進行公證。一般作法包括:統一制作合同樣本,規范合同內容,包括四至界限、承包期、治理標準和時間,雙方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等內容。合同簽訂后,進行司法公證,并報有關部門備案。土地和林業部門要及時確權發證。四是搞好拍賣金管理。多數地區的宜林地拍賣金管理較為規范,主要作法是村有鄉管或村有村管,拍賣金主要用于宜林地治理和改善農村的社會公益事業。有的縣將宜林地拍賣金納入村有鄉管范疇,能夠用活用好。
3、合理確定宜林地拍賣的范圍、面積、期限、價格
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宜林地的范圍進行了嚴格的界定,宜林地主要包括:荒山(約占全省宜林地面積的90%以上)、荒地、荒灘。有些地區對限制拍賣的宜林地也做了規定;宜林地的拍賣期限根據立地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立地條件較好的宜林地如遷西的圍山轉、平原地區的路、渠、廢耕地拍賣期為30年以下,立地條件一般的宜林地拍賣期為30-—50年,立地條件較差的邊遠山地一般確定為50-—70年;拍賣面積根據本地宜林地資源存量、購買者的治理能力,宜林地的分布特點及村民的意愿由村委會研究決定,一般控制在10--100畝,購買1000畝以上的大戶主要分布在承德市。關于拍賣價格的確定,一般由村委會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宜林地的立地條件等級、交通條件等確定底價。目前,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建立宜林地資源資產評估機構。相對而言,遷西縣的做法較為規范,對一般宜林地,由村集體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考察,根據治理難易程度、適合栽植的樹種、預期效益及群眾認可程度等情況確定價格;對拍賣的圍山轉,由村委會委托縣農經部門集體資產評估事務所,根據面積、株數、樹勢及效益等情況,進行資產評估。拍賣“三荒”和圍山轉須一次交清拍賣金,并逐年按每畝不低于50元交納資源使用費。均包到戶的圍山轉,逐年按每畝50-—80元交納資源使用費,競爭承包的,實行逐年繳納承包費(含資源使用費)。
4、不斷完善宜林地拍賣政策
為促進宜林地開發治理,各地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出臺了不少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如圍場、灤平、曲周、玉田、唐縣、遷西、元氏、贊皇等縣都出臺了關于加速開發治理宜林荒山、荒地的政策性意見。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允許宜林地購買者依法擁有一定的經營自,允許繼承、轉讓、租賃、抵押;(2)延長宜林地拍賣使用期限,由原來的30年延長到50年,最長的為70-—100年。(3)購買宜林地可以分期付款;可以
在拍賣后產生效益前的3-—5年內,免收土地使用費或承包費;可以,依法適當減免農林特產稅、土地管理費、耕地占有稅、鄉村提留等。(4)宜林地拍賣金主要用于宜林地開發的基礎或配套設施建設,如在宜林地開發區修路、引水、架電等。(5)各類林業工程項目投資、小流域治理或經濟溝建設補助費可直接投資到宜林地購買戶。(6)堅持誰購買、誰治理、誰受益;鼓勵下崗職工開發治理宜林地的。
(二)存在問題
我省宜林地拍賣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表現在:
一是宜林地開發治理工作進展不平衡。目前全省宜林地面積仍有3000萬畝,主要分布在山區。盡管我省在拍賣宜林地,促進開發治理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多數地區在治理宜林地上還沒有突破,特別是有些山區縣,大面積宜林地長期得不到開發治理,難以擺脫貧困落后的狀況。
二是拍賣行為不規范。有些地方存在仗權拍賣現象,拍賣缺少透明度;有的地方拍賣宜林地沒有整體方案,沒有統一規劃和長遠打算,拍賣的程序和手續不健全,有的拍賣后沒有簽訂拍賣合同,有的雖然有合同,但合同容很不完善。
三是宜林地資源的價格評估不科學,評估結果不合法。宜林地拍賣價格偏低的現象普遍存在,有的每畝僅1元。有些地區拍賣合同不合理造成集體資產的流失,形成新的分配不公;有些地方拍賣金管理不善,資金不能及時收回,或收回后管理混亂,沒有建立起會計和審計監督機制;有的村干部將宜林地拍賣作為自己,發財致富的捷徑。
四是社會化服務體系仍不健全。群眾治理宜林地缺乏技術指導和服務;用于宜林地開發的基礎設施不健全;在群眾投資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得不到及時的資金扶持或貸款從而限制了宜林地開發治理的進度;宜林地產品銷路問題沒解決,影響了開發的資金周轉。特別是資金、勞力、資源、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問題。仍是制約宜林地開發的主要問題之一。
五是宜林地開發后的土地流轉機制沒有建立,造成農民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治理之后,短期內難以見到收益,從而給治理者造成新的“經濟危機”。
六是有些地方,為了搞形式,不顧群眾意愿,在宜林地拍賣中搞一刀切,將宜林地平均分配給農戶,難以達到宜林地治理的預期效果;有些地方為謀取短期利益,存在重拍賣輕治理的問題。
三、對我省宜林地拍賣工作的幾項建議
為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推動我省宜林地拍賣工作的健康發展,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更新觀念,加強領導
實踐證明,通過宜林地拍賣,開拓農村市場,可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調查的情況看,宜林地開發存在著巨大的潛力。遷西縣有4.5萬戶農民投資1800萬元,購買了15萬畝荒山和圍山轉工程的使用權,通過宜林地治理使該縣的板栗產量由83年的700萬斤增加到96年的1500萬斤,全縣417個村靠治理宜林地發展林果實現奔小康,占全縣的53%;圍場縣已經出現了靠宜林地開發脫貧的百萬富戶(按現有資源估價);由此可見,拍賣宜林地,對增加農村投資和消費總需求,確保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此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要更新觀念換腦筋,加強領導和引導,從政策中找出路,從機制上尋動力,因地制宜,把宜林地開發作為振興本地經濟的突破口,切實抓緊抓好。
2、不斷完善拍賣政策,建立競爭激勵機制。
(1)合理確定拍賣承包期。目前導致宜林地長期得不到治理的主要原因是群眾擔心政策變化。合理確定宜林地拍賣期限,可以消除群眾顧慮,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其積極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快治理步伐,盡快形成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2)依法合理地給予購買者經營自,允許其在合同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主經營,允許繼承和轉讓土地使用權和治理成果。
(3)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合理減免一定的費稅。特別是在宜林地治理的初期產生經濟效益之前,減免稅費的政策十分必要。因為,目前農民群眾的經濟實力還很薄弱,治理初期無力負擔應交的稅費,適當減免,可以促使購買者集中精力投資治理宜林地。
(4)林業、水利、農業、土地等相關部門對于涉及宜林地治理的工程項目可以搞一些直接投資入戶的政策。這樣不僅可以激發群眾治理宜林地的熱情,而且能夠加快工程的進度,提高工程的質量。
(5)鼓勵下崗職工及社會力量投資治理宜林地。鼓勵農民、城鎮職工、個體工商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投資開發宜林地。在符合國家政策和有關規定,遵守有關合同或協議的前提下,鼓勵他們投資開發治理宜林地,發展林果業。林業部門要積極提供技術、信息服務,積極協助開拓市場。對于當地農民無力開發的宜林地,可以面向社會通過招標、租賃、拍賣、聯營、股份合作等形式轉讓資源經營權或使用權。通過開拓多元化投資渠道,促進社會各方面的資金、技術、勞力、信息、生產資料向宜林地流動。使宜林地開發形成集環境保護、文化旅游、林果產品開發于一體的多元化產業體系。同時,各級政府要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建立健全宜林地治理開發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建立技術、信息、勞務、物資等社會化服務網絡,促使各類生產要素與宜林地資源形成合理配置。
3、加強拍賣管理,規范拍賣行為
針對宜林地拍賣中存在的問題,各地在宜林地拍賣管理中應在以下環節中加以規范:
(1)嚴格界定拍賣范圍。各地要根據本地情況,嚴格界定拍賣范圍,宜林地拍賣應掌握:有林地不賣;有爭議的不賣;按規定經營,合同期不滿的不賣,嚴防借拍賣宜林地之名,破壞森林資源和其它土地資源。
(2)合理確定拍賣價格。為了使拍賣行為納入規范管理,各地有關部門要成立專門的宜林地拍賣評估機構,合理確定拍賣價格,防止集體資產流失。要嚴格拍賣金管理。各地對拍賣金的使用和管理要加強檢查監督,建立嚴格的會計審計制度,定期檢查拍賣金使用情況。
(3)規范拍賣程序。宜林地拍賣前要搞好宣傳發動,使群眾家喻戶曉,要對拍賣對象和標的張榜公布,拍賣后要及時簽訂拍賣合同,并對合同進行司法公證。
(4)完善拍賣合同。為避免將來出現爭議,各地要制訂統一格式的合同,規范合同內容,合同中對雙方的責權利要充分明確,特別對違約的責任,及違約后的裁定方式要嚴格規定。合同簽訂后,有關各方要簽字蓋章,有關部門要及時備案。
(5)合理確定拍賣面積,適度規模、自愿開發。各地要根據本地的宜林地資源總量、農民的治理要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合理確定承包、購買戶的開發治理規模。要保證既能調動農民群眾治理宜林地的積極性,又能保護集體和本村農民的合法權益。一般掌握:對條件較好,單戶經營干鮮果品等經濟林的,每戶開發治理的面積以30-—50畝為宜,聯戶購買股份開發的或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個體戶從事宜林地開發的,以50-—500畝為宜;對立地條件較差,從事防護林或用材林開發的,單戶以50-—200畝為宜;聯戶或大戶及團體以200-—2000畝為宜。
(6)及時確權發證。林業、土地等有關部門對已經拍賣的宜林地要及時確權發證,對出現變化的,要及時在林權證或林地使用證上注明。
4、建立土地資源流轉機制,促使宜林地治理形成良性循環。為了使已治理的宜林地資源進入市場流轉,應盡快建立適應我省特點的土地資源流轉法律制度或政策規定,對土地流轉的方式、允許流轉的土地種類和范圍,土地價格的評估,及土地資源的分類標準加以規定。
5、因地制宜穩步推進。
各地要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推進宜林地的拍賣治理工作,在治理方式上要本著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原則;有利于促使農民脫貧致富,振興當地經濟的原則;有利于加快宜林地開發治理的原則,可以先治理后拍賣,也可以先拍賣后治理,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于本地的治理方式。針對宜林地治理投資大,治理時間長的特點,結合目前農民群眾經濟實力薄弱的現狀,我們認為聯戶購買股份經營的經營方式很有推廣價值。這種方式,一是增強了購買者的投資治理能力,二是提高了抵抗投資風險的能力,三是提高了購買者治理開發宜林地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四是有利于形成規模經濟的形成。
要處理好改革和穩定的關系,在建立新機制的同時,要注意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以為基礎,對群眾依法或依照合同正常經營管理的宜林地資源要嚴格按合同執行,嚴禁集體強行收回轉讓,防止一刀切,積極穩妥地引導農民轉變經營觀念,加快治理步伐,盡快脫貧致富。
7、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
要強化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的執法、監督、指導職能。完善各項基礎工作,特別是各項規章制度的建設。要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在促進開發的同時,搞好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嚴防借開發之名,亂砍濫伐,破壞森林資源;要引導群眾遵照林業部門的規劃進行治理開發,對明顯不宜開發或開發不合理易造成資源環境破壞的,林業部門有權責令其改變經營方式,屢禁不止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肅處理。各級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檢查監督,防止對資源轉讓取得的資金流失。對仗權承包或的行為要嚴肅處理。
8、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
【關鍵詞】:林地可行性報告;問題;建議
1、設計原則與方法
1.1設計原則
該系統開發的主要原則為數據采集、數據加工處理、數據更新、報表統計的標準化;充分考慮使用林地設計管理的業務實際和用戶需求,在系統實施全過程中,以服務為本;系統對用戶開放,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格式能夠與其他主流軟件兼容;設計時應考慮各方面因素,在數據編碼和系統功能設計方面留有余地和功能接口,系統具有開放性。
1.2設計方法
該系統基于國家林業局最新的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制規范要求進行開發。在分析項目使用單位當地林地資源數據特點和使用林地設計管理需求基礎上,本系統按照使用林地設計工作順序,即:制作外業調查基礎數據、外業調查、內業統計整理、成圖、出卷、數據更新的步驟進行設計。同時,依據當地森林資源數據庫,結合外業調查數據,通過數據下載、數據錄入、數據編輯處理、數據檢查匯總等環節,以一年為周期實現當地使用林地數據的更新。
2、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2.1內容缺失
根據作者統計,由甲級和乙級資質單位編寫的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章節基本完全,符合國家林業局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寫規范;由丙級和丁級資質單位編寫的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或使用林地現狀調查報告多出現章節不全的現象,缺失的章節主要為“綜合評價”、“保障措施”與“相關說明”。綜合評價:一般包括項目使用林地必要性、迫切性評價;項目建設條件、使用林地和采取保護措施評價;使用林地環境影響及相關技術措施評價;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評價等。只有做好以上各項評價,才能對項目占用征收林地產生的各種影響進行研究,才可以確定項目使用林地是否可行。
2.2附表、附圖中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筆者通過實際工作發現,有些資質單位編寫的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附圖與附表組成不全,或者相互矛盾。主要表現在:小班因子登記表與使用林地現狀圖不一致,圖上劃分小班個數與表上不同;其次是表中的面積、地類、林種等主要因子與現狀圖不一致,有時兩者面積誤差較大。小班因子調查表是實地調查林地與否的證明和重要記錄表,與使用林地現狀圖相對應,兩者間不可缺失或矛盾。
3建議
3.1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主要是分年度、分項目對每年所做的項目進行管理。因每個項目內容不同,地址不同,需要設定不同的補償標準和計算公式。項目管理內容主要包括增加項目、修改項目、刪除項目、數據導入、項目完整性檢查、移動數據邏輯檢查、前期數據處理、外業數據處理等功能。項目設定后,首先需要導入項目外業調查用數據。主要為dwg格式的紅線數據和shp格式的森林資源數據。當導入該項使用林地項目所涉及區域的林保數據和建設方提供的紅線數據后,首先需要對這兩項數據進行前期處理,制作外業采集設備(平板電腦)可以使用的外業調查用數據。
3.2外業數據采集
使用林地設計需要大量的外業調查工作,在準確測量調繪使用林地小班界線的基礎上,還需要通過標準地調查或全林檢尺的方式對林木株數、蓄積等林木因子進行詳細調查,需要填寫的調查表格繁多,工作量巨大。該系統針對使用林地設計外業調查工作研發了智能平板采集軟件,內置各類數據字典,可自動求算小班面積、蓄積、株數等因子,自動生成使用林地小班調查因子表,實現了無紙化采集外業數據,并能與內業管理系統無接,減輕了外業調查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提高了外業調查工作的效率。
3.3數據處理
該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對外業數據進行處理,包括數據表管理和空間地理數據庫管理。數據表管理的內容包括:修改數據表的結構、重新命名數據表、刪除數據表。它是系統數據庫的中心樞紐,實現對系統所有基礎表和報表的管理。通過它能實現對系統基礎表和報表的增刪修改。同時圖層的創建、統計表的數據來源及報表結果表的生成,都是依賴于它及其對應的“數據表模式”??臻g地理數據庫管理的內容包括:地理數據庫創建、附加、刪除、壓縮等。此模塊是整個系統運行的基礎所在,系統的創新點之一―版本管理在此被充分應用,對各類數據進行錄入、提取、編輯、檢查和保存?;静僮鞴δ馨ㄍ鈽I數據導入、小班錄入、屬性查看、圖形定位、刪除、補償標準、導出成果、報告生成、生成圖件等。
3.4系統特點
該系統從實際需求出發,根據國家林業局的最新技術規程,將使用林地設計和管理中制作外業調查數據、內業處理系統與外業采集軟件無縫對接、內置補償標準并可與項目對接、生成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等現階段急需解決而又具有技術難度的工作納入信息系y中,實現了數據采集和成果的智能化、信息化。該系統外業采集客戶端基于安卓系統開發,以智能平板電腦作為調查手段,人機對話方式進行操作,易學易操作,替代了手動記錄;采用C+、Java等編程語言實現系統開發,程序結構精巧,利于基層單位進行二次開發。
結束語:
使用林地設計管理系統是根據國家林業局最新的政策文件和技術標準研發,系統根據用戶需要內置當地森林資源規劃設計數據字典庫和使用林地補償費用標準,可適用于各級林業部門使用林地設計管理工作。該系統實現了使用林地設計外業工作無紙化,將以往使用林地設計管理工作中小班外業調查因子記錄、標準地每木檢尺記錄、小班圖形編輯、各類統計表匯總、補償費用計算統計、可行性報告編寫、現場查驗表錄入、專題圖制作輸出等一系列難點工作實現了智能化和自動化,在大大提高外業調查、內業數據處理統計工作效率的同時,提高了工作質量,更縮短了使用林地項目審核審批時間。同時,由于基層林業工作的復雜性,使得開發一個完善的使用林地設計管理系統難度較大,本系統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實踐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設項目;征占林地;優化措施
近些年來,由于地方基本建設的快速發展,對林地的過度侵占也逐漸的暴露出來,沒有科學合理的征占用林地就是其中最明顯的弊端之一。如若對此種不良現象置之不理,不僅會浪費土地資源,還會使我國林業遭到破壞,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我國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針對此種情況,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建設項目的征占用林地工作,優化調整此項工作,并且積極調動廣大人民群眾,使之能夠參與林地保護,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奠定基礎。
1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的類型及特點
對近些年涉及的工程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的實際情況予以分析,確定征占用林地的類型及特點為:1.1線性建設項目。近些年我國經濟、科技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此種情況下各地區將公路、鐵路、高壓輸電線路等線性建設項目作為建設重點。而通過對線性建設項目予以詳細了解與分析,確定無論是何種類型的線性建設項目都需要征占用林地。當然,具體如何征占用林地?征占用林地面積多少?這類具體問題的解決,還需要根據線性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來規劃與確定[1]。1.2水電站及水路建設項目。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是否良好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高低。為了能夠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國家經濟實力,近些年來我國大力發展農業,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現象,這使得水電站及水庫建設項目備受關注。各地區響應國家號召,紛紛通過引進外資等渠道來融資,建設水電站項目。水電站建設項目的關鍵是為了滿足農民生產生活所需,這使得諸多水電站項目需要征占用林地,并且征占用林地的面積較大[2]。1.3企業建設項目。某些企業為了滿足發展所需,需要新建或擴建工廠、基地等也會出現征占用林地的現象?;谝酝髽I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的實際情況來看,變電站建設項目、商品房建設項目、混凝土攪拌站建設項目等征占用林地。當然,具體需要征占用林地面積的多少,則是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及政府批復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才能進一步確定。
2征占用林地的工作步驟
出于保證建設項目的征占用林地工作標準,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促進當地經濟良好發展的考慮,征占用林地工作的具體推進需要嚴格按照工作步驟執行的,即:2.1用地單位提交申請。要想征占用林地作為建設項目用地,第一步就是向林業主管部門提交征占用林地的申請,也就是用地單位根據建設項目的立項文件,并參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具體規劃與編制建設項目的規劃布局圖,說明所需要征占用的林地,包括林地的具置、林地的面積、土地現狀、土地應用計劃等方面[3]。2.2林業主管部門提出預審。在接收到用地單位申請文件的情況下,林業主管部門需要對提交的材料做初步的審查,包括材料的查閱、征占用林地的現狀、建設項目審查等。在此基礎上參考林地保護數據庫及公益林數據庫,對所要征占用林地的類型、面積、權屬及林種等方面予以了解,確定所征占用林地是否屬于公益林,進而確定是否可以作為建設用地,進而擬定請示文件上報上級林業主管部門預審。2.3編寫《征占用林地的可行性報告》。對于《征占用林地的可行性報告》的編寫,應當交由丙級以上設計資質的單位負責,具體的編寫內容為:其一,用地單位簽訂委托合同。也就是在取得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預審文件后,與丙級以上設計資質的林業調查設計單位簽訂委托合同,使之能夠負責編寫征占用林地資源調查報告及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二,調查單位外業調查。這部分調查是為了制定完整的征占用林地可行性研究報告服務的,主要是根據合同內容,調查設計單位對所要征占用林地資源進行詳細的、全面的調查,了解林地的具體情況,如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古樹名木等[4]。其三,內業整理,編制報告。也就是對獲得的征占用林地的相關資料予以整理,從而確定林地的林木蓄積、征收林地的面積及蓄積、森林植被恢復費等,進而科學合理的編制林地可行性報告。2.4相關費用的繳納。根據《項目占用征收林地可行性報告》的要求,按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2.5編制申請材料。用地單位還需要在責任林地管理的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組織編寫征占用林地的申報材料,在材料內寫明林地申請、法人資格證明、申報資料真實性聲明、補償協議等。2.6核發征占用林地審核同意書。省廳組織對征占用林地的審查通過后,由縣級林地主管部門負責裝訂申報材料,上報省廳審批,在審批通過后,征占用林地的審核同意書。
3建設項目的征占用林地工作之中存在的問題
規范化、合理化的展開建設項目的征占用林地工作,不僅能夠滿足建設項目所需,還能保證林業不受到破壞。而回顧分析近些年我國建設項目的征占用林地工作實際情況,確定此項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即:3.1非法占用林地現象嚴重。因征占用林地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加之市場競爭越發激烈,某些地區的企事業單位為了能夠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盲目的征占用林地,將公共林地私有化。另外,我國某些地區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薄弱,并沒有正確認識到林地保護的重要性,進而其容易受到某些企業的蠱惑,在給予一定經濟效益的情況下,允許其征占用林地[5]。3.2地方政府林業保護認識不足。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某些地區經濟發展不佳,與其他地區之間差距越來越大,為了改變此種現狀,當地政府不惜犧牲林地資源來換取短期經濟發展,進而積極招商引資,征占用林地來進行工程建設。這充分說明,政府林地保護認識不足,會使其肆意的征占用林地來用做經濟開發,這不僅會影響征占用林地工作效果,還會嚴重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4優化建設項目的征占用林地工作的措施
4.1強化群眾保護林地的認識。改變林地被隨意征用,造成土地資源浪費、林業受損現象,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林地保護中來。也就是借助廣播電視、宣傳標語等手段,在城市或鄉村內大力宣傳林地保護及其重要性,并且積極播報林地相關法律法規、林地保護的意義等,逐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林地保護意識,使之能夠高度重視保護當地林地,為保障自己的家園良好而努力。4.2掃清非法占用林地的行為。為了杜絕一切非法占用的行為,保障林業健康、持續發展,還需要明確保護管理責任,將保護責任落實到部門、人員的頭上,如此部門及個人能夠從責任出發,積極參與到林地保護中來,整治非法占用林地的現象,掃清非法占用林地的企業事業單位,如此能夠切實有效的保護林業。所以,積極掃清非法占用林地的行為也是非常必要的[6]。
5結束語
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確定企業建設項目、線性建設項目、水電站建設項目等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可能涉及到征占用林地的情況,對此需要按照標準流程來申請征占用林地。而實際情況不然,目前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工作不佳,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林地被隨意征用現象比較嚴重。對此,應當通過強化群眾保護林地的認識、掃清非法占用林地的行為,改善建設項目的征占用林地工作現狀。
作者:余超刊 單位:象州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
【參考文獻】
[1]陸玉蓮.高等級公路建設征占用林地、林木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5(6):205-205.
[2]蔣銀莉.現形式下林地征占用存在問題與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5(5):78-79.
[3]賈宏,周波,劉廣兵,等.四川部分水電工程項目征占用林地后的環境影響分析[J].四川林業科技,2009,30(5):72-75.
[4]陳紅平,彭學林,譚傳階,等.工程建設項目占用征收林地工作探討[J].防護林科技,2015,(2):86-88.
關鍵詞:農村土地調查;內容;程序;重要環節
農村土地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國土資源管理更為合理,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農村土地調查的質量,使之能夠更好地為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土地資源評價、建設用地審批等提供快速、高效、準確、直觀地服務。
1.農村土地調查的的概念及內容
農村土地調查是指對城市、建制鎮以外的土地進行調查。按照調查內容,農村土地調查分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和農村土地權屬調查兩部分。
1.1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以縣(區)為基本單位,以一定的比例,按照統一的土地調查技術標準,以正射影像圖為基礎,實地調查城鎮以外的每塊土地的地類、位置、范圍、面積、分布等利用狀況,查清全市耕地、園地、林地、草地、農村居民點等各類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現狀。
1.2 農村土地權屬調查。農村土地權屬調查主要是查清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公路、鐵路、河流以及農、林、牧場(含部隊、勞改農場及使用的土地)等國有土地的使用權狀況。充分利用土地調的成果,加快推進土地登記發證,使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更加準確、真實。
2.農村土地調查程序與步驟
縣級農村土地調查主要分為準備階段、權屬調查階段、外業階段、內業階段、成果檢查驗收和核查等階段。
2.1準備階段
調查準備工作包括技術準備、人員準備,資料準備和儀器設備準備等。采用綜合調繪法進行調查的地區,依據調查底圖,參照原有土地利用數據庫或土地利用現狀圖,對影像進行解譯。調查準備工作做得越細、越周到、越充分,調查的質量和效率就越高;未準備充分就開展調查,容易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增加不必要的返工和重復工作。
2.2權屬調查階段
權屬調查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按宗地開展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調查,將權屬界線調繪或標繪在調查工作底圖上或直接標繪在土地利用現狀較長上,篩理和調處土地權屬爭議,簽訂或繼續使用原簽訂的《土地權屬界結線協議書》或《土地權屬界線爭議原由書〉
2.3外業地類調查階段
在確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土地權屬界線范圍內,經實地核實確認,將地類、界線、權屬以及必要的注記等調繪、標繪、標注在調查底圖上或《農村土地調查記錄手簿》上。
2.4內業階段
內業階段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對外業階段的調查成果進行整理,形成原始調查成果;二是依據原始調查成果建設農村土地調查數據庫,通過數據庫形成土地調查的各種圖件、數據成果;三是編寫土地調查報告,全面記錄、反映調查的組織實施全過程,分析土地利用程度,總結土地利用經驗和存在問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建議等。
2.5成果檢查驗收和核查階段
調查成果的檢查驗收是保證調查數據真實、可靠的主要手段之一。
3.對農村土地調查幾個重要環節的探討
3.1確認地類首要原則應以土地所發揮的功能為依據
根據土地所發揮的具體功能和用途來確認地類,這是地類確認的首要原則,是與土地覆蓋分類的本質區別。近二十余年來,基于RS的土地覆蓋分類與信息提取已為廣大從業人員所熟知。土地覆蓋是指自然和人工營造的地表覆蓋狀況和不同類型的覆蓋特征,突出反映地表的自然屬性和物理屬性,遙感圖像最能夠直接反映的是土地覆蓋?;赗S的土地利用調查絕不能直接按照土地覆蓋特征來確認地類。利用類型相同的土地可能表現為多種覆蓋類型,同一種土地覆蓋類型也可能表現為多種土地利用類型。舉例而言,同樣是沙棘林,若為采摘果實之用,該片地應確認為園地;若該片地沿河分布,作為護岸林,則地類應確認為林地。無獨有偶,主要用于采集果、葉、根、莖、汁等的各種喬木、灌木林,則應確認為園地而非林地;而山坡上,粗放經營核桃、板栗、柿子等干果果樹的土地則確認為林地。園地中,直接為其服務的土地,如晾曬場、粗加工場所、簡易倉庫等,亦應確認為園地;林地中,修筑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設施,如培育苗木(苗圃)、種子生產、存儲種子等的土地應確認為林地。種植農作物的路、渠、堤、堰等的邊坡、斜坡地、田坎等不能確認為耕地,須按照地塊發揮的主要功能來確定相應的地類。生長喬木、竹類、灌木的墓地,據其功能,顯然不能確認為林地。
3.2實地調繪是使土地調查最接近真實的有效方法
實地調繪法就是攜帶打印的底圖到實地進行調繪。到實地調繪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比如打印底圖時不要用相紙打印,因為相紙不便攜帶,最好用普通打印紙打印,但普通打印紙打印的底圖不能濕水,淋雨、濺水后影像就會模糊,所以要做好防雨等工作。同時要設計好調繪路線?,F場將實地的線狀地物、圖斑、零星地物和補測地物與影像圖加以對照,按照土地調查所規定的線劃、符號及數字標繪方法在影像圖上標繪出來,將補測地物的形狀及所需要的數據進行詳細記錄,以為內業地籍數據庫建庫提供真實、有效的依據。
3.3權屬調查是農村土地調查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
權屬調查就是對集體土地所有權以及公路、鐵路、河流和國營農、林、牧、漁、企事業單位等用地權屬狀況的調查,即確定土地產權的歸屬進行確認,包括土地位置、界址點、界址線、界標、權屬性質、權利主體等的認定。在土地調過程中,應將行政界線和權屬界線清楚地標繪在調繪底圖上。
權屬調查的基本原則是①沿用性原則。已有確權資料經過核實未發生變更且與實地一致時,原資料可繼續沿用,不需重新調查。②完善性原則。已有的確權資料手續不完善時,應補辦相關手續,不需重新確權。③重新確權。已有確權資料發生變化的應重新確權,一方無明確使用者的單方指界,填寫《土地權屬界線確認書》;有明確使用者的雙方指界,簽訂《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地權屬界線有爭議的,協商或由上一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暫時劃定一條工作界線并簽定《土地權屬界線爭議原由書》。
權屬調查的最小單元為宗地,宗地劃分原則:①被權屬界線封閉的地塊劃為一宗地;②同一所有者的集體土地被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等線狀國有或其他集體土地分割的,應分別劃分宗地。對線狀地物狹窄、圖上難以準確反映其實地狀況的,也可不單獨分宗,但應予以注明,并相應扣除其面積;③有爭議的土地,不得劃入任何宗地,待爭議調解、處理、確權后,再劃入相關宗地或單獨立宗。
結語:土地資源調查涉及大量的時間、空間、屬性信息以及其他各種數據,是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農村土地調查的目的是清查土地利用情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建立和完善土地調查、統計和登記制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因此,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提升農村土地調查質量,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R1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3)16-0041-03
傳染病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根據不同病種及病例數疫情分為4級:由社區主導處置的三級預警疫情和二級預警疫情,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導處置的一級預警疫情和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導處置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2]。上海田林地區是人口導入區,社區面積小而人口密度大,為進一步做好傳染病突發事件的防控,我們對2009-2012年地區傳染病突發事件處置工作進行了回顧性分析,以期為衛生行政部門決策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上海田林社區14所托幼機構,13所中、小學,3所大專院校,2處外來人口聚集地、散居兒童中發生的所有常見傳染病突況資料。常見傳染病突發事件的分級依據衛辦疾控發(2006)108號文件《流感樣病例爆發疫情報告及調查處理指南(試行)》,衛辦應急發(2005)288號《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和《徐匯區社區公共衛生工作規范》、《徐匯區常見傳染病突發事件分級和應急處理規范》文件。
1.2 方法
查閱并核實各類常見傳染病突發事件的初步流行病調查報告、突發事件報告記錄單、現場處置記錄,個案調查表、調查一覽表、幼托機構手足口病關班協議書、續發報告、結案報告[3-4],進行數據統計和疫情分析。
2 結果
調查顯示“常見傳染病突發事件主要還是分布在托幼機構和小學,以一般傳染病突發事件為主。重癥手足口病以散居兒童而為主。病種主要以聚集性發熱、水痘和手足口病為主。以上情況與這3種疾病的傳播方式和人群的易感性有關。中學和幼兒園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較多,這與幼兒對疾病的抵抗力和中學的消毒隔離現狀有關。因此托幼機構中的幼兒和學校學生中的傳染病疫情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重點[5]。2009-2012年田林地區常見傳染病突發事件、病種分布,常見傳染病突發事件分級[4]統計見表1~3。
3 討論
3.1 常見傳染病突發事件處置
據調查,各學校領導重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保健老師處置基本到位。有些學校的工作細致深入,如田林某幼兒園手足口發生后及時進行了終末消毒,在發病人數達3例之后又及時關班,但仍有新發病例,保健老師通過家訪發現因為患兒回家后與其他幼兒一起玩耍,導致傳染。另一幼兒園出現水痘疫情,保健老師則發現與兒童校外體操訓練有關,該幼兒園幼兒停止了一段時間的訓練,疫情即得到了控制。如何消毒隔離也影響疫情,我們在手足口病爆發事件調查中發現,有一班級在所有防控工作到位的情況下仍不斷有新病例出現,區疾控的醫生發現該班為托小班,幼兒使用同一便器接觸引發了流行,采取措施后,未見新病例,我們將這一經驗及時進行推廣,整個地區未再有類似的暴發流行。
但目前中小學晨檢工作力度不夠,通常消毒工作僅停留在空氣消毒一個環節,這對于可以接觸傳播的手足口病等是不夠的。餐具、飲水機的消毒還有待督導。一些營利性幼托機構則少有晨檢,傳染病后的消毒隔離也難做到規范化。而中小學家長怕耽誤孩子學習,傳染病瞞報現象時有發生,這極易造成暴發流行。據對今年的一起散居兒童手足口突發事件調查,散居兒童居家消毒隔離工作情況不容樂觀,外來人口聚集地人口密度大,環境狀況較差,衛生設施缺乏,患兒家長缺乏消毒隔離的意識,該地區控制傳染病流行爆發有一定難度。
3.2 常見傳染病突發事件的衛生宣教
學校在傳染病發生后會及時進行衛生宣教,但效果如何未見有人進行過評估,缺乏評估就難有更好更適合的方法。而大學、營利性幼托機構、散居兒童則少有宣教。
3.3 建議
在基層,傳染病管理和傳染病突發事件的管理分屬疾控不同的條線,當傳染病發生時由傳染病條線進行管理;發生到一定程度傳染病突發事件條線才會接手管理。如水痘,托幼機構發生1例時,由消毒條線管理,2例時屬傳染病突發事件,傳染病突發事件條線才會接手進行管理。
從對田林地區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情況分析,建議上級部門對傳染病極易發生而又沒有消毒隔離措施的營利性集體機構,和外來人口聚集地的散居兒童地區應制定傳染病突發衛生事件的管理意見,以便基層衛生工作者防控工作有章可循,便于日常督導。其次,加強中小學常見傳染病突發衛生事件后晨檢工作的督導力度,使晨檢工作落到實處而不流于形式。落實保健老師傳染病后的統計上報,認真地做好家訪,杜絕瞞報。有必要對各類場所衛生宣教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使傳染病突發事件處置工作越做越好。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流感樣病例爆發疫情報告及調查處理指南(試行)[Z]. 2006-6-1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Z]. 2005-12-27.
[3] 李申生. 社區公共衛生工作規范[M]. 上海: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2008: 20-52.
[4] 徐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徐匯區常見傳染病突發事件分級和應急處理規范[Z]. 2012-03-12.
[關鍵詞]硼礦 吉林省 資源現狀 開發利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 P619.21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9-58-2
1資源概述
硼是用途廣泛的重要非金屬元素,中國的硼礦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硼資源總儲量為4 9080kt,其中90%以上集中分布于遼寧、吉林、青海和4個省區(2014,孫青等)。其中吉林省位居全國第四(2010年邵世寧,熊先孝),吉林省硼礦全部分布在集安市清河一帶下元古界集安群螞蟻河巖組中,與遼寧東部共同形成長達300多km,寬約50km的遼東-吉南沉積變質型硼礦成礦帶,目前共有硼礦區13個,累計查明B2O3資源儲量665.67kt,幾十年來,硼資源被過度無序開采,使得以硼鎂礦為代表的易開采型硼富礦現已瀕臨枯竭,已消耗資源儲量335.65kt,保有資源儲量330.02kt,保有資源多為難選的硼鐵礦。
2礦床的分布及特征
2.1礦床分布特征
吉林省硼礦床集中分布在集安市北部,大地構造位于華北陸塊(Ⅰ2)華北東部陸塊(Ⅱ3)膠遼吉裂谷(Ⅲ5)的集安裂谷盆地(Ⅳ15)內。按礦床規模分,中型礦區2個,小型礦區11個。成因類型為火山沉積-變質改造型硼礦(張景山,1994),古元古代,這一區域產生近EW向的張裂斷陷盆地―遼-吉古裂谷,并沉積了一套鎂質碳酸鹽巖建造, 即集安群含硼地層(吉林省地質礦產局,1988),呂梁運動使遼-吉古裂谷閉合,集安群發生褶皺,巖石遭受綠片巖相-角閃巖相的區域變質(賀高品等,1998)和強烈的混合巖化(張秋生,1988),形成非金屬鎂質成礦系統(蔡克勤等,2000)。
2.2地質特征
2.2.1地層
硼礦的控制地層主要為早元古界集安群螞蟻河組。主要巖性為磁鐵淺粒巖、黑云變粒巖、蛇紋石化大理巖、橄欖大理巖、斜長角閃巖、含硼蛇紋巖、菱鎂蛇紋巖、鎂質大理巖、電氣石變粒巖,其均呈大小不等殘留體分布于早元古界鉀長花崗巖中。
硼礦體嚴格受地層層位控制,螞蟻河組有上段、中段、下段三個含硼層位,以上段含礦層為主,后兩者次之。上段含礦層層位穩定,位于荒岔溝組之下90m-180m,電氣石變粒巖(標志層)之下10m-15m。
2.2.2褶皺變形對硼礦體賦存的控制
下元古界集安群遭受區域變質的同時地層發生強烈褶皺變形。這種變形對硼礦的富集、礦體賦存起控制作用。從已知硼礦床礦體賦存部位看,大多數礦體賦存于褶皺核部。集安群有三期以上變形,多期褶皺迭加,兩期以上褶皺迭加處是硼礦體賦存的最佳部位。
2.2.3區域變質對硼礦富集的作用
下元古界集安群普遍遭受區域變質及混合巖化作用?;旌蠋r化作用產生熱能,使硼元素發生生活化遷移,向有利于硼賦存部位遷移富集成礦,混合巖化作用產生熱液交代圍巖(鎂質大理巖)生成硼鎂石。區域上由西向東混合巖化作用逐漸增強,硼化亦增強。
2.3礦床特征
區域硼礦體一般長170m-250m,厚度5m-15m,最長1050m。礦體均賦存于中上部蛇紋巖、菱鎂礦蛇紋巖中。礦體多為盲礦體,成群出現,平行迭置的礦體最多層數可達三層。礦石結構常見有粒狀變晶結構、包含變晶結構;熱液交代結構顯著,表現為粒狀、纖維狀、鱗片狀交代殘余結構及火焰狀結構;硼鎂鐵礦石見“丁”字形分解殘骸結構。
礦石構造,有典型的條帶狀、條痕狀變質構造;過渡類型的團塊狀、斑點狀構造;典型熱液交代的云朵狀、塊狀、脈狀、網脈狀構造。
礦石礦物組合:礦石礦物為硼鎂石,脈石礦物以蛇紋石、菱鎂石為主,白云石、方解石、橄欖石、磁鐵礦次之,綠泥石少量。
2.4礦石類型及可利用性
2.4.1礦石類型
集安市硼礦礦石的工業類型較為為簡單,為單一型硼礦石或主要硼礦石,多數適合手選,主要為以硼鎂石為主礦石,其次為以硼鎂鐵礦為主。
2.4.2可利用性
按可利用性我省硼礦石分為三種:
(1)易選礦石,以硼鎂石為主,選礦工藝簡單,大部分易選礦資源枯竭;
(2)低品位礦石,B2O3品位多在1%-3%之間,不易開采,造成硼資源浪費;
(3)難選礦石,是以硼鎂鐵礦為主,選礦工業沒有解決,一直沒有開采利用。
3資源現狀
3.1查明資源儲量
吉林省硼礦床產地和資源儲量非常集中,全省13個核查礦區全部分布在通化地區集安市,累計查明B2O3資源儲量665.67kt,按規模劃分中型礦區2個,資源儲量578.51kt,占累計查明量的75.56%;小型礦區11個,資源儲量187.16kt,占累計查明量的24.44%。按礦產組合分以硼鎂石為主單一礦產資源儲量635.13kt,占累計查明量的95.41%;以硼鎂鐵礦為主礦石資源儲量30.54kt,占累計查明量的4.59%。按控制程度分,111b基礎儲量307.49kt,占查明量的46.19%;122b基礎儲量297.95kt,占查明量的44.76%;333資源量60.23kt,占查明量的9.05%。
硼礦資源按品位從高到低,累計查明硼礦資源儲量品位大于3.00%的658.43kt,占總量的98.91%;品位大于5.00%的629.11kt,占總量的94.51%;品位大于8.07%的426.48kt,占總量的64%;品位大于11%的74.50kt,占總量的11.19%。我省硼礦已查明資源儲量88.81%均屬貧礦,見圖2。
3.2資源儲量利用情況
集安市硼礦資源已占用保有資源儲量17.56kt,占累計查明資源儲量的2.64%,未占用保有資源儲量312.46kt,占累計查明資源儲量的46.94%,消耗資源儲量335.65kt,占累計查明資源儲量的50.42%,未有壓覆資源。全省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占用結構見圖3。
4資源特征與開發利用前景
4.1集安市硼礦資源特征
(1)集安市硼礦保有資源儲量非常集中,是吉林省唯一硼礦產地。
(2)集安市硼礦產資源貧礦多,富礦少。小型礦床多,中型礦床少,且基本都已停采。
(3)硼礦中伴生組分Fe、Mg具有綜合回收利用價值。
(4)查明資源儲量以硼鐵礦石、硼鎂礦石為主,共生的有鐵礦。
(5)工業類型較為簡單,以單一礦產(硼鎂石)為主,易選,其次為硼鎂鐵礦。
4.2資源利用現狀
幾十年來,硼資源被過度無序開采,使得以硼鎂礦為代表的易開采型硼富礦現已瀕臨枯竭,我國的硼礦資源屢屢告急,高品位硼礦已消耗殆盡,對于硼鎂石礦(白硼礦)資源來說,雖然品位較高,隨著剩余儲量的逐年減少,開采難度也逐漸加大。集安市硼礦中9個礦區存在保有資源儲量,4個核查礦區資源儲量全部消耗,目前只有3家硼礦開采企業,占用保有資源儲量154.34kt,不具有足夠的資源儲備,按現在產能其靜態保障年限最長也只有10年,現有礦山不同程度的面臨資源枯竭的問題。未占用保有資源儲量開發利用面臨著一定困難:部分礦區礦石品位偏低,選礦工藝沒有解決,近期難以開采利用,如二道陽岔硼礦、文字溝硼鐵礦;未占用保有儲量規模小,經濟價值低,規模型開發不經濟,保有儲量達不到礦山設計年產能力,近期難以開發利用。
4.3開發利用前景
近年隨著市場對硼礦資源的需求增大,很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低品位硼礦或難選的硼鐵礦,選冶技術上磁重法、磁選法和磁浮聯選等選礦技術的應用提高了低品位硼礦的利用,火法分離法、硫浸法(張麗清,2014年)等工藝使得硼鐵礦得到綜合利用,同時硼鋼等合金的生產也將加快了文字溝等硼鐵礦的開發利用,隨著選冶技術和工藝的提高,吉林省的硼礦資源開發將重獲生機。
Resource Situation and Exploitation Prospect of Boron Ore in Jilin Province
LOU Xue-jia1,WANG Lang2,Li Ding-ding 1,ZHANG Da-wei1,3
(1.Team 606,Bureau of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Jilin Province,Tonghua,134002;2.Northeastern Jiangxi Geological Party of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Jiangxi Province,Shangrao 334000,3.Jilin University , Changchun 130012)
Abstract: Based on the work of mine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survey in Jilin Provinc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boron ore and the utilization in Jilin Province. Although the high-grade boron ore has depleted, the 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ow-grade boron ore and ludwigite.
Key words: Boron ore, Jilin Province, Situation of resource,Exploitation prospect
參考文獻
[1]孫青,鄭水林,李慧,侯會麗.中國硼資源及硼泥資源化綜合利用前景[J].地學前緣,2014,21(5):325-330.
[2]宋紹軍,楚湘濤,郭真,靳克.吉林省礦產資源的基本現狀及開發利用展望[J].吉林地質,2005,24(1):62-66.
[3]邵世寧,熊先孝,中國硼礦主要礦集區及其資源潛力探討[J].化工礦產地質,2010,32(2):65-74.
[4]王顯武,韓雪.吉林省集安地區硼礦成礦規律研究[J].吉林地質,1989,8(1):72-76.
[5]胡墨田,王培君.遼東-吉南地區硼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規律[J].化工礦產地質,1993,15(3):161-168.
[6]王翠芝,肖榮閣,劉敬黨.遼東-吉南硼礦的控礦因素及成礦作用研究[J].礦床地質,2008,27(6):727-741.
[7]張艷飛,劉敬黨,王剛,王瑾,賈玉國,李洪衛.遼東地區硼礦床區域成礦系統分析[J].地質與勘探,2011,47(4):605-614.
[8]張斌,婁雪家,崔丹.吉林省硼礦資源利用現狀調查成果匯總報告[R].吉林省地質調查院,2011年12月
[9]張春陽,婁雪家,張大偉等.吉林高臺溝硼礦核查礦區資源儲量調查報告[R].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六O六隊,2010年9月.
[10]張春陽,婁雪家,張大偉等.吉林文字溝硼鐵礦核查礦區資源儲量調查報告[R].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六O六隊,2010年9月.
[11]唐堯,陳春琳,熊先孝,高鵬.世界硼資源分布及開發利用現狀分析[J],現代化工,2013,33(10):1-4.
[12]申軍.國內外硼礦資源及硼工業發展綜述[J].化工礦物與加工,2013(3):38-42.
[13]彭勝,彭其春,范丹萍,周春泉,彭明耀,周明偉.硼微合金化中碳鋼生產試驗研究[J].煉鋼,2014,30(1):34-37.
[14]胡古月,范昌福,李延河,侯可軍,劉V,王天慧.遼東明安硼鎂礦床混合花崗巖的鋯石U-Pb年齡及對成礦時代的制約[J].礦床地質,2014,33(2):397-405.
[15]于長水.硼鐵礦的選礦技術[J].遼寧化工,2014,43(2):193-197.
關鍵詞:長吉圖先導區特色信息服務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 C37文獻標識碼:A
一、 長吉圖餐飲企業特色信息資源庫構建必要性
長吉圖餐飲企業特色信息資源庫構建是圍繞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進行的研究。此研究為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提升現代服務業層次,拓寬產業領域建設,對長吉圖飲食旅游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長吉圖餐飲業特色信息資源庫構建是指以長吉圖餐飲業為基礎,具有吉林地方特色、我院飯店管理專業特色、烹飪工藝原料資源特色,服務于學院教學與科研,建立的具有我院學科專業的資源特色專題信息資源庫。本項目在“十一五”期間,遵循“分散建設、統一檢索、資源共享”的原則,進一步統一長吉圖餐飲業的管理標準和服務功能,構建統一的資源公共檢索平臺,建設具有學科優勢和長吉圖地方區域文獻資源特色的專題特色信息資源庫,建成一批具有吉林地方特色、我院特色和資源特色、服務于我院教學科研和長吉圖國民經濟建設,方便實用、技術先進的專題文獻資源庫。
其特色體現為:學科特色,以我院重點學科飯店管理專業、烹飪工藝為主,體現學院特色的資源;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長吉圖地域和歷史人文特色,與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密切相關的資源;館藏特色,是其他館、他校所不具備,只有我院具備的飯店管理、烹飪工藝管理的特色館藏。
長吉圖餐飲企業特色信息資源庫構建是高等學校信息資源特色庫建設的重要內容,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我院利用飯店管理專業、烹飪工藝專業學科優勢和獨特信息資源特色,參加信息資源特色庫建設,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吉林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資源特色,服務于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和長吉圖餐飲旅游業經濟建設,方便實用、技術先進的專題信息資源庫,這些信息資源庫構建不僅是支持高校重點學科建設的一批重要數字信息資源,而且將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圖書館的基礎信息之一。填補我院圖書館建立特色信息資源庫空白。
通過我院長吉圖餐飲企業特色信息資源特色庫構建,實現校、企聯合,產、學、研結合,促進我院學科建設及專業建設。對我院飯店管理國家教學重點試點專業建設具有良好的實際應用價值。
長吉圖餐飲企業特色信息資源特色庫構建,為建立綠色消費、綠色飲食、綠色環保提供條件,為長吉圖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宣傳吉菜,推廣吉菜,推介吉菜,發展高科技吉菜,使之產業化、鏈條化,科學飲食,營養餐飲,推廣原料、風味、品牌;為吉林省長吉圖區域特色資源開發利用,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國民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的網絡發展平臺。
因此長吉圖餐飲企業特色信息資源庫構建,具有更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通過調查情況分析
1.通過走訪吉菜企業,對600名員工進行抽樣調查,64%的員工了解吉菜知識。
68%的員工經常查閱有關吉菜相關知識,并且53%掌握吉菜知識,大大提高業務水平。
2.通過對飯店管理專業學生調查情況分析
通過對400名餐旅在校學生調查,有90%的學生認為吉菜信息資源庫對檢索專業知識幫助大,對畢業論文設計幫助大。
100%的學生認為有建設長吉圖企業特色信息資源庫,對他們實踐專業知識幫助大、有必要。
本課題組織我系學生深入到我省吉菜企業調查研究,與企業合作,了解企業實際,做到理論與實際結合,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對我系400名學生抽樣調查,使我們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專業知識情況,我們更有針對性地、合理地設置專業課程,可以加強學科建設。
三、長吉圖餐飲企業特色信息資源庫構建內容分析
長吉圖餐飲企業特色信息資源庫構建建設包括:全文特色信息資源子庫(原料、菜品)、書目特色信息資源子庫、圖片特色信息資源子庫(原料、菜品)三部分。
它以長吉圖餐飲企業菜品開發、原料特色及創新管理為基礎,以菜系原料、菜品為基礎,采用統一編制方法,實現餐飲企業聯機查詢、互借共享,而把飯店管理專業、烹飪工藝專業的全部館藏信息,建立起來的全文特色信息資源庫。包括全文原料子庫、全文菜品子庫。書目庫建設依據文獻編目規則、文獻的分類、主題標引及機讀格式等,嚴格按照其規范化、標準化制作的。書目子庫是由隨時到館的新書建庫和非新書的回溯編目建庫組成。以吉菜菜系為基礎,采用統一編制方法,為了實現聯機查詢、把飯店管理專業的全部館藏信息,建立起來的圖片特色信息資源子庫,包括圖片原料子庫、圖片菜品子庫。
重點,采用調查研究的方式,圍繞我院飯店管理專業、烹飪工藝專業組織研究。
組織市場調研:針對長吉圖餐飲企業系列管理搜集、整理信息。包括系列的菜品品種、品種的原料、配料、營養價值、功用效能等資料,圍繞長吉圖餐飲企業信息資源庫構建現狀、信息資源特色庫建設與服務的必要性、菜品的成分、營養價值及藥用功效、特色信息資源特色庫的建立等形成論文及調查報告。然后針對特色菜品造型、工藝、設計配有形象照片、圖解等。
研究難點及關鍵技術:信息資源特色庫全文MARC數據、圖片MARC數據參數設置。
1書目信息資源子庫中計算機機讀目錄的建立:建立書目信息
表格形式,書目信息MARC格式、書目信息卡片格式 。
2圖片信息資源子庫建設技術:圖片掃描、識別、剪裁技術。圖片掃描、識別、剪裁軟件選擇、安裝、調試、使用等。
3圖片裁剪技術:圖片參數設置等。
四、課題在旅游、飯店管理專業的應用、推廣價值
2001年7月我系飯店管理專業被確定為省級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3年3月被確定為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為學科、專業建設充分體現了既有的辦學優勢和特色以及適應社會對人才需要的較強能力。長吉圖吉菜特色信息資源庫建設,實現產、學、研結合,更好地促進我院飯店管理專業建設。
本課題研究內容對我院飯店管理國家教學重點試點專業建設具有良好的實際應用價值。我院利用飯店管理專業、烹飪工藝專業學科優勢和吉菜信息資源特色,參加信息資源特色庫建設,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吉林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資源特色,進一步、深層次地服務于我系教學、科研。
本課題進一步加強了我系國家級重點教學改革試點專業飯店管理專業建設,提高教學、科研質量,加強了學生與企業的聯系,大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我系學科專業建設起到重大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