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1 20:25: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認識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本文基于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的教學及實訓的情況,提出在校內建立建筑示教模型實訓基地的思路,探討如何提高這門課程的學習質量,以推進中職技能實訓教學。
關鍵詞 :建筑施工示教模型實訓教學
在中職院校中建筑施工技術一直都是土建類專業重要的一門專業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這門課更注重實踐與綜合性。目前,學生學習該課程仍然主要是通過傳統教學方式,即任課教師簡單直接的課堂授課方式,學生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或者并不同步進行,主要原因一是安全問題,二是不一定找到合適的施工工地即實踐場所。因此,急需創建一個高效的實訓教學模式,做到理論緊密聯系實際,既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又能在實訓過程中注重學生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
一、示教模型實訓場地的建立
因校外實訓或實習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可選定校內某場地作為專門示教模型實訓場地,根據設計要求,完成建筑結構從場地勘察、基礎施工、主體結構施工、封頂等過程的半成品,這個建筑結構要求與實際建筑結構同樣大小,但是必須表現各項施工進程。我們稱之為反映一系列施工進程的示教模型。該模型可作為土建類專業的模擬仿真的實訓手段,盡管目前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實訓手段,但建設較完備的校內示教模型實訓場地,發揮多種功能,具有自身突出的優勢,可作為中職土建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補充。
二、示教模型實訓的多種功能
1.認識實習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從圖樣識讀、下料加工、安裝施工、質量驗收的全過程。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講解,讓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情境中完成了感性認識,這比在課堂中學習更生動、形象、便于理解。此外,在實訓工場的計算機中,可收集、制作一些有關施工過程的動畫片,作為參觀靜態施工過程的補充。還可以收集、自行拍攝一些實際工程當中的施工照片和視頻。了解、熟悉這些信息將極大地豐富示教模型實訓的內容,完全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
2.施工實習
顯然,示教模型實訓場地不能僅僅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還應該作為施工實習的場地,即直接動手進行施工操作、現場學習施工技術。實訓場地還要設有現場操作場地,教師根據授課的進度,隨時安排施工實訓,在校內實訓場地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必要時輔助施工照片、視頻,比如制作混凝土結構梁、板、柱、樓梯、樓蓋、雨篷等整個構件或一部分,整個制作過程強調學生自主決策實施,教師可以在之前課堂上介紹構件組成材料、制作流程、注意事項等,讓學生按小組查閱資料寫好操作步驟,做好充分準備,完成之后寫出總結或體會。這種結合親身動手操作,讓學生更了解建筑工程中施工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在工程技術的問題上,有更好的解決與分析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等方面的能力。
3.復合實訓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的全過程,這也涉及很多其他專業課程,比如:制圖與識圖、建筑力學、測量、施工組織、建筑構造、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安裝等重要課程。因此,還可以用來組織復合實訓。例如,在施工技術、混凝土結構課程中都講到雨棚,它有多種形式,可做成結構形式,也可做成建筑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雨棚的受力鋼筋應設置在上面,這與一般的梁配置受力鋼筋有區別,為什么呢?在建筑力學課程中可以找到答案,該課程常將結構形式的雨棚簡化為平面的懸臂梁,與墻的連接為固定端支座,受向下的均勻分布荷載作用時,上部受拉,因此必須將受拉鋼筋配置在上面。
此外,在復合實訓中由于時間長、涉及課程多,而且各門課程研究重點也不相同,所以也要注意場地的使用效率。如果某種構件在某課程中已要求制作過,在其他課也涉及時,不必再重復制作。這時可以利用計算機存取的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也可探討在電腦中制作三維立體模型、動畫模型。
筆者認為在復合實訓中可加強計算機的使用。如在平法識圖教學中,梁中的鋼筋關系十分復雜,理解難度很大,雖然在施工實訓中可以動手操作,但不會反復去做。這時可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一些三維立體模型,如三維模型軟件3DMAX 、MAYA、SketchUp等。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軟件,并利用它模擬從簡單到復雜的各種構件及施工過程,這樣學生對此更有興趣,既學習了軟件,又鞏固了專業知識。
三、小結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從圖樣識讀、下料加工、安裝施工、質量驗收的全過程。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講解,讓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情境中完成了感性認識,這比在課堂中學習更生動、形象、便于理解。此外,在實訓工場的計算機中,可收集、制作一些有關施工過程的動畫片,作為參觀靜態施工過程的補充。還可以收集、自行拍攝一些實際工程當中的施工照片和視頻。了解、熟悉這些信息將極大地豐富示教模型實訓的內容,完全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
2.施工實習
顯然,示教模型實訓場地不能僅僅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還應該作為施工實習的場地,即直接動手進行施工操作、現場學習施工技術。實訓場地還要設有現場操作場地,教師根據授課的進度,隨時安排施工實訓,在校內實訓場地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必要時輔助施工照片、視頻,比如制作混凝土結構梁、板、柱、樓梯、樓蓋、雨篷等整個構件或一部分,整個制作過程強調學生自主決策實施,教師可以在之前課堂上介紹構件組成材料、制作流程、注意事項等,讓學生按小組查閱資料寫好操作步驟,做好充分準備,完成之后寫出總結或體會。這種結合親身動手操作,讓學生更了解建筑工程中施工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在工程技術的問題上,有更好的解決與分析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等方面的能力。
3.復合實訓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的全過程,這也涉及很多其他專業課程,比如:制圖與識圖、建筑力學、測量、施工組織、建筑構造、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安裝等重要課程。因此,還可以用來組織復合實訓。例如,在施工技術、混凝土結構課程中都講到雨棚,它有多種形式,可做成結構形式,也可做成建筑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雨棚的受力鋼筋應設置在上面,這與一般的梁配置受力鋼筋有區別,為什么呢?在建筑力學課程中可以找到答案,該課程常將結構形式的雨棚簡化為平面的懸臂梁,與墻的連接為固定端支座,受向下的均勻分布荷載作用時,上部受拉,因此必須將受拉鋼筋配置在上面。此外,在復合實訓中由于時間長、涉及課程多,而且各門課程研究重點也不相同,所以也要注意場地的使用效率。如果某種構件在某課程中已要求制作過,在其他課也涉及時,不必再重復制作。這時可以利用計算機存取的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也可探討在電腦中制作三維立體模型、動畫模型。筆者認為在復合實訓中可加強計算機的使用。如在平法識圖教學中,梁中的鋼筋關系十分復雜,理解難度很大,雖然在施工實訓中可以動手操作,但不會反復去做。這時可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一些三維立體模型,如三維模型軟件3DMAX、MAYA、SketchUp等。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軟件,并利用它模擬從簡單到復雜的各種構件及施工過程,這樣學生對此更有興趣,既學習了軟件,又鞏固了專業知識。
4.小結
關鍵詞:中職預算教學;綜合實踐能力
我國目前建筑業的職業技術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擺脫不了普教模式的影響,即教學以學科為中心,重理論,輕實踐,忽視能力培養。但近年在教學改革中出現了另一種主張,即中職教育的目的就是單純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教學的方法就是通過大量的實操訓練來強化這種職業技能。對于這兩種教育的思維與方向,應結合具體的專業進行分析,筆者不敢妄加論斷。筆者從事多年的建筑、裝飾等工程預算學科的課程教學,目前仍存在著不少問題和爭議。以下是筆者對當前中職預算課程的特點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一些看法,以及筆者在教學思維與方法方面的一些探索與實踐。
預算課程的特點
預算課程的綜合性這是因為預算課程是建立在建筑類的相關課程包括建筑識圖、建筑結構與構造、建筑施工與建筑材料等課程基礎之上的一門課程,需要學生具有綜合應用上述課程的能力,即學生要看懂建筑施工圖,對建筑結構構造要有較全面深入的理解,對施工的過程、工藝及建筑材料能大致了解,才能準確地計算工程量及其費用。
預算課程的實操性預算課程教學的基本目標是會獨立編制單位工程預算。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僅憑理論上學會預算方法是不行的,學習者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了解各種各樣的工程量計算及計價中的實際情況和問題,并且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預算方法的理解。
中職預算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預算課程教學不注重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目前的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較差,他們在學習預算之前已經學過建筑類相關基礎課程,但學習這些課程時是孤立地學習,真正做預算時不善于將建筑構造、結構、施工及建筑材料的知識聯系起來,以形成對建筑物的整體感覺與認識。有的學生甚至連施工圖都看不懂,所以在學習預算時根本無從下手。因此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是中職預算課教學中最大的難點,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目前中職預算課教學中有一種誤解,認為預算課就是教預算方法,因此缺乏對學生綜合應用基礎知識的能力的培養。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已經具備學習預算的基礎知識與能力,因而按自己的思路去組織教學。結果發現一遍遍地重復工程量計算方法或預算方法,而學生仍然無法理解和接受,從而導致學生喪失信心,教師也失去耐心,最終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預算課程教學理論化,學習時過于抽象預算課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雖然教師很清楚該學科的性質,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會由于案例準備不夠或者由于傳統教學習慣的影響而使教學理論化。如定額工程量計算規則很細,條款很多,教師最容易、最省事的方法是將規則解釋一遍,缺乏直觀地演示具體的實例,給學生實訓準備的預算實例又太過簡單,缺乏代表性。結果學生學完預算后只是背了大量的條款規則,理論上的預算知識很豐富,實際做預算時無從下手。
將預算課程的教學變成單純的技能訓練課與理論化的教學方式相反,另一種預算教學傾向是將預算課程看成是單純的技能課,在教學中只注重實訓,而不注重教學中的歸納和總結。預算課既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課程,也是一門需要應用各種建筑相關知識的綜合課程,它既要求學生在實踐中會進行具體的計算,又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綜合應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以及觸類旁通的能力。簡單地說,如果教師只是在教學中單純地通過實訓讓學生去理解預算方法而不注重對方法的歸納、總結,學生通過實訓可能確實會做一份或幾份簡單的單位工程預算。但學生就業后所接觸的工程會很復雜,這種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到舉一反三、靈活應變。
預算課程教學的思維和方法探討
預算課程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注重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增強學生的“建筑感覺”學習預算課需要學生具有綜合應用建筑類的相關課程的能力,這并不是要求教師簡單地復習建筑識圖、建筑結構與構造、建筑施工與建筑材料等課程的相關知識,而是要求教師能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引導學生從建筑、結構、施工、建材等幾個方面來綜合認識建筑物。筆者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的同時,進行建筑相關基礎知識的傳授。學生如果對自己所學知識能看得見,摸得著,那么就很容易將教師講授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認知。為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去參觀工地。例如在講土石方工程量計算前,帶學生去正在開挖基坑的工地參觀。這樣學生對坑槽開挖為何要放坡、如何留工作面、坑槽應挖的深度有了非常直觀的認識。在講解挖坑槽體積的計算時,不用教師費勁地講解其工程量計算方法。學生就會根據所學基礎的尺寸和標高計算應挖坑槽的長寬高,自己完成計算。
注重學生實訓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預算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方法和原理很簡單,但實際計算過程中遇到的情況較復雜。如在計算工程量時具體計算步驟怎樣,遇到不同材質、不同構件、不同工程特征及一些特殊情況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學生在沒有實際做過具體預算之前是不清楚的,而教師在知識講授時也不宜面面俱到,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情況都講一遍,最好讓學生在自己實踐的過程中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預算課程教學中應以學生的學和練為主導,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提示及歸納總結上。如筆者在講解墻體工程量的計算時,先將墻體工程量計算的基本方法講解給學生:墻體工程量按體積計算,應扣除柱、梁、板等砼構件所占體積及門窗洞口所占體積。在學生練習時遇到了具體的問題:柱、梁、板的體積和門、窗體積怎樣扣除?這時教師便引導學生看教室墻體構造,框架結構柱、梁、板在整個墻體高或長度方向是通長的,而門、窗洞口在墻的高度和長度方向都不是通長的,就像一個大的四方板上挖了一個小洞。這時學生很直觀地看出:計算墻體凈高時可由層高減去梁板高度得出,而墻的凈長可由墻體軸線長度減去柱位即可。墻體按凈長、凈高及墻厚計算出體積后,最后再扣除門、窗洞口所占體積。這樣學生便在學習的過程中將實際計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解決了,比教師直接講解具體的計算步驟效果要好得多,且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發展能力學生在完成一個部分的實訓后,對預算的具體過程熟悉了,對預算方法也能更直觀地理解了。那么,如何讓學生對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不同情況時靈活應變呢?筆者的方法是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如學生在學完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后,學生往往會遇到很多計算規則中沒有講到的情況:如天井要不要計算面積?外飄窗臺要不要計算面積?等等。教師如果只是直接回答學生問題,學生工作后就很難處理其他情況。因此筆者引導學生總結了計算建筑面積的三個條件:一是上有頂蓋;二是四周有圍護;三是層高大于2.2m。這樣學生工作后遇到什么情況都可以用這三個條件來自己解決計算建筑面積的問題了。在學生學完課程并有一定實操經驗之后進行歸納總結,能進一步理清學生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靈活處理各種不同的情況,培養學生在專業學習上融會貫通的能力。
教學體系是人才培養目標、人才規格以及培養過程的總體設計,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教學體制的基本依據,也是現代教育思想、觀念在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具體體現。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是實現專業應用技能培養的總體規劃和依據,只有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才能順利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目前,高職高專建筑裝飾施工技術專業還剛起步,均處于摸索階段,存在很多不足。下面針對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談點個人的經驗和看法。
一、現狀分析
目前,高職高專建筑裝飾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體系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上不到位。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學校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的,學生只需掌握知識技能,而知識應用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職業道德的培養應靠社會大舞臺。因而,存在著注重理論教學體系及理論教學,實踐性教學體系及教學僅留意于形式的不良現象。
2、實踐性教學體系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相關專業院校在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和產學研結合方面也進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實踐教學的內容、組織形式和教學目標上,還只是注意到與理論教學的簡單對應,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實踐課程體系和課程大綱,使實踐性教學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可操作性與行之有效性,試行起來不切實際,效果難盡人意。
3、實踐性教學方面沒有規范化考核和管理措施。考核方法不明確必然導致教學的盲目性和敷衍了事;管理出效益,管理不到位,致使教學過程中,只有計劃,沒有把計劃真正落實到實處,消耗了人力、資金和時間,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4、不重視“雙師”素質教育,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差,知識運用能力低,從而使教學與社會脫軌,教學質量也隨之難以保證和提高。
5、只注重畢業證書,不重視市場準入的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學生就業,缺了一張綠卡,少了多次就業機會。
以上不合理的因素必然導致培養出的建筑裝飾專業的高職高專人才是與高職高專的教育理念相差甚遠的高分低能,只會紙上談兵,技術應用技能怯弱的低能兒。
二、構建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的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基本思路
1、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逐步明確建筑裝飾專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在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熟練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室內設計和效果圖表現能力,適應建筑裝飾行業的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2、以調研職業崗位分析職業能力與素質分析知識結構分析確定課程體系編寫專業培養方案專家論證制定主干課程教學大綱專家論證定案程序為基本思路,先對從業人員現狀、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標準、專業知識、能力結構等幾個方面,深入建筑裝飾市場、國家大、中型建筑裝飾企業,也不可忽視有市場優勢的小型企業,充分了解建筑裝飾業的人才市場需求,對就業崗位進行分析,得出建筑裝飾工程專業最直接的就業崗位是建筑裝飾工程施工技術員,擴展的崗位群為設計員、預算員、質檢員和監理員;分析職業崗位能力如圖1示;對應知識能力結構分析如圖2示;最后圍繞能力培養把專業課程體系分為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
3、通過開設認識實習、各類實驗、見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定崗實習、綜合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證書培訓等實踐性課程,構建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實踐性教學體系主要是通過三個模塊、四個層次來構建。三個模塊是指知識技能實訓、操作技能實訓和技能證書實訓。知識技能實訓是指學生通過實訓熟悉或掌握基本理論的一種實訓或實驗,如:各種實驗、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操作技能實訓是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一種實訓,如:建筑裝飾施工各工種基本操作技能;技能證書實訓主要是學生通過考核取得各種證書的實訓,如:CAD證、預算員證。四個層次主要是指基本技能實訓(建筑識圖制圖實訓、美術實訓、計算機應用實訓等)、專業基本技能實訓(建筑材料實驗、構成藝術實訓、房屋構造實訓、計算機輔助設計實訓等)、專門技能實訓(表現技法實訓、室內設計實訓、裝飾施工實訓、裝飾工程預決算實訓、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和綜合技能實訓(畢業設計、模擬建筑工程招標投標等)。在學時分配上,實踐教學學時占總理論教學學時的應超過40%以上,而理論教學學時還包含了數學、英語、政治、體育等基礎課,實際上占專業課程教學課時的50%以上,從而加大專業課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時間。
4、在課程體系安排上,構建以培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突出崗位能力訓練,確保實踐能力訓練不斷線:第一學期進行整體感覺認識實習、《制圖與識圖》和《美術》集中周實訓;第二學期進行《建筑材料》認識與實驗、《裝飾CAD》和《構成藝術》集中周實訓;第三學期進行《民用建筑構造與裝飾設計》課題設計集中周實訓、《3DMAX計算機輔助設計》集中周實訓;第四學期進行《室內設計原理》《裝飾表現技法》、《PS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設計集中周實訓、《裝飾施工技術》常用崗位工種操作實訓;第五學期進行《室內設計原理》、《建筑裝飾預決算》、《建筑裝飾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課題設計集中周實訓;第六學期進行畢業綜合實踐和畢業設計。同時,保障計算機技術應用和學習不斷線:第一學期開《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第
二、
三、四學期開《建筑裝飾AUTOCAD》、《3DMAX》、《PHOTOSHOP》;第
三、
四、
五、六學期應用計算機知訓進行建筑裝飾構造設計和室內設計;第五學期進行施工組織、管理和預算應用軟件學習;第六學期利用計算機進行畢業調研、畢業實習、模擬建筑工程招標投標和畢業設計。針對核心課程,在學時分配上理論和實訓各半,有些主干課程更偏重實訓部分,例如:《CAD》、《3DMAX》、《PS》、《室內設計原理》、《裝飾施工技術》則應偏重。另外,應緊跟市場,緊跟社會,拓寬專業知識面,以便更好適應社會,附加如《監理概論》、《施工項目管理規范》等課程,穿插《三法一條例》、《安全法》等工程建設相關法律;《建筑設計規范》、《結構設計規范》及《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等專業規范知識;并進行安全、組織、預算、管理等案例或名人專家講座,盡可能與社會接軌。
5、制定與課程體系相適應的實踐性課程教學大綱。結合理論教學大綱和專業技術技能的要求及專業技能的認知規律,制訂實踐性教學大綱,指導實踐性教學。
6、完善并規范實踐性課程教學的考試考核辦法及教學管理辦法,使考試和考核真正達到考出水平,考出技能的水準,且嚴格管理,確保教學質量的實現和提高。
構建實踐性教學體系同時應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和“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基礎建設,建立穩定合理、長效健全的人力、環境、設備三保的支撐保障體系。
三、構建實踐性教學體系的現實意義
1、通過該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可使實踐與理論并重,彌補相應不足,以達培養目標,有力推動高職高專建筑裝飾專業的教學改革。
2、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改革符合本專業職業能力形成規律,探索出了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的科學途徑,經過專業技能應用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強化訓練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才能提高本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出合格的高職高專人才。
3、依托行業并服務行業,有利于提高“雙師”素質,實行產、學、研相結合,兩者共同發展,達“雙贏”效果。同時,使學生大學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有機結合,為就業開通綠色通道。
總之,教學體系的科學合理安排主要突出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現了專業技術不是考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理論知識一般掌握就行,主要是學會應用,只要通過了生產實踐中的考核,怎會得不到社會的認可?也只有在生產實踐中考核合格,才會得到社會的認可。
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進步,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要促進高職高專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應用型建設人才,就必須在高等教育的競爭潮流中準確和科學定位,形成和突出自身特色。只要定位準確,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就能夠“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只有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并通過對技術應用性、實用性及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崗位技能的訓練,才能更好地主動服務行業,緊貼行業發展急需,抓住機遇,謀求發展。
【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養;必要途徑
建筑業屬于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筑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培養中初級建筑技術人才的主要基地。建筑類專業的特點是實踐性較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二者缺一不可。本人從事建筑職業教學十六年,經歷了課堂理論教學的一書一筆,也經歷了建筑工地的風霜雪雨,深刻體會到合格的建筑技術人才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經過實踐階段才能運用自如,工作才能創新。
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筑類專業教學現狀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逐步深入,建筑業迅速發展,需要一大批具有專業技能的建筑技術人才,有許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設建筑類專業,但那時教學狀況與畢業生就業狀況怎樣?
這一階段的教學狀況可以說是封閉的、脫離實際的理論教學模式,教師備課―講課―看作業,學生聽課―做作業―考試。學校專業教師少,有的學校就沒有合格的專業教師,多數專業教師是從學校其它專業“轉業”而來。師資力量不足,結構也不合理。有條件的學校聘請企業技術人員講課,這些人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教學經驗沒有,所以他們難以將自己的知識準確傳授給學生。要進行實驗實訓,學校又沒有條件,因此他們也不能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加上學校投資不夠,不注重實踐教學,認為實驗實訓是工作以后的事情,使實踐教學被荒棄。
那為什么說這一個階段的教學又是脫離實際的呢?正因為以上的師資狀況,教學投資觀念,使得教材多年得不到更新,教材陳舊,規范過時,課堂上講的和工程實際中用的知識差距越來越遠。學非所用,也使得畢業生就業出現低谷的重要原因。
畢業生就業難了,不是沒有市場需求,而是畢業生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在這一方面,師資好的學校,教學觀念轉變快的學校保存了下來。沒有轉變教學觀念的學校退出了。
二、校企合作為職業教育教學提供了實驗實訓平臺
校企合作十分必要,校企合作實現雙贏。理論教學需要雄厚的師資力量,實驗實訓是職業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不斷更新實驗實訓設施。加上建筑產品的單件性和不可重復性特點,要進行施工全過程的實驗實訓不可能。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普遍資金短缺。投入實驗實訓的資金有限,只能購買部分必須的儀器、設施。建筑企業年復一年地進行建筑產品的生產,擁有廣闊的生產場地。學校如果讓學生適時介入企業生產場地,不僅可以使學校開闊視野,將課堂教學轉移到生產現場,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及素質,而且可以節約大量投資于設施的資金,企業也可以優先錄用合作學校的畢業生,利于學校教育教學,利于學生就業,對學校十分有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材料新工藝日新月異。建筑企業人才流動性大,更新速度快,懂專業知識、懂組織管理的技能性人才市場需要很大。統計資料顯示,從2003年起,職業技術院校每年培養的畢業生全部吸納到建筑行業,只能占建筑市場年需求量的50%。雖然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的機制還沒有形成,但通過校企合作,企業為職業教育教學提供了實驗實訓平臺。企業需要人才,企業要發展,更需要懂技術,會管理的技術人才,人才需要教育。讓企業自己培養人才,會使企業增加教育等方面的費用,而且不能保證人才培養的持續性,即使培養成功,人才也不一定留用到本企業。所以到建筑技術學校吸納人才是條捷徑,校企合作對雙方有利,校企合作有利于學校發展,有利于企業發展,會取得雙贏的效果。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技能型人才,服務社會,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學校自身也得到發展壯大。企業錄用人才,不僅提高了技術力量和管理能力,也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三、校企合作中加強實驗實訓有利于保持教育教學內容的先進性
校企合作,加強實驗實訓是培養提高技能型人才素質的關鍵。校企合作,搞好實驗實訓,理論聯系實際地組織教學,利于提高學生綜合技能,減小了理論與實際的偏差,減少或消除了學生就業過程中空談理論、不切實際的“書呆子”,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對我校建立實驗實訓基地后畢業生就業及轉行狀況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建立實驗實訓基地前,(96年前)畢業生就業率不足40%,而且以后轉行的達初始從業者的22%。建立實驗實訓基地后(96年以后),畢業生就業率幾乎是100%,而且幾乎都在建筑業從業,許多學生成為企業技術骨干、項目經理,個別還獨立經營當了老板,轉行的極少。學生能在建筑企業單位留下來,一方面說明企業需要人才,另一方面說明學生掌握的技能可以發揮作用。如果用非所學,他們也很難在建筑業立足,更談不上發展了。
校企合作,加強實驗實訓,有利于保持教育教學內容的先進性。以富平職中為例,在建立實驗實訓基地以前,教學內容多年一直陳舊,教師的知識面得不到拓寬,與實際脫節。企業要用的技術知識,教學計劃中沒有,也很少進行實踐教學,難免造成畢業技能差,就業難,立足難的現象。在建立實驗實訓基地以后,每次實驗實訓,學生有收獲,教師有收獲,及時掌握企業對知識結構的要求,促進學校調整改進教學計劃。例如建筑施工專業,《建筑識圖與構造》課中未講述混凝土結構平面整體表示法,《建筑結構》課也只是提及了一部分,但不全面。與富平職中合作的多數建筑施工企業施工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所以我們及時將《平法規則》作為補充教材進行教學,畢業生一就業,就能輕松地完成施工任務。
四、利用實驗實訓基地全面實施培養培訓技能型人才計劃
校企合作是建立實驗實訓基地、是培養培訓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徑。利用實驗實訓基地,通過教學點形式、全過程跟蹤教學形式、自發組織形式,實施培養培訓技能型人才計劃。教學點形式是各校根據校本專業設置與相關企業合作,建立的實驗實訓教學點。這些教學點應根據校本專業設置情況建立。比如以建筑施工為主的校本專業,根據開設的主干課程,與多個建筑施工企業合作,根據課程進度到適合進行教育教學的企業進行實訓。與建材生產企業合作,如水泥廠,混凝土構件廠,鋼構件制作安裝公司等,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建筑材料及構配件的生產工藝、技術要求、產品性能等。掌握相關實驗作法,懂得強制性指標的執行原因等;與質檢部門合作,可以根據課程教學進度,做有關材料實驗,掌握材料取樣方法、試驗方法、技術指標、檢驗方法等。與監理單位合作,可以使學生掌握各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要求、工藝要求及控制質量、進度、投資的措施以及組織協調的方法。理論教學在課堂進行,講述各學科的基本理論、原則方法、注意事項等。教學往往是各科目獨立地進行,缺少學科間的橫向聯系。有了實驗實訓基地,理論教學進行到一定程度,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到本學科有關的實驗實訓基地去進行現場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利于鞏固教學效果,增強感性認識。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學校還可請企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開展專業知識講座,講本企業的相關管理制度、管理經驗、實施各項控制(如投資,質量,進度)的措施等。根據我們的經驗,每次到實驗實訓基地教學,指導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進行本次實訓活動的講解。企業技術人員講解工程概況,技術組織管理措施,現場解答學生提問;指導教師講解教學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在本工程中的應用。這樣,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還可以根據實驗實訓基地工程進度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教學。全過程跟蹤教學形式是教育教學過程和企業生產過程保持同步的實驗實訓形式。跟蹤教學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實踐教學方法,只是這種方法適用于已經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在校學生。比如建筑施工專業的畢業生,當某實訓基地施工的單位工程進行基礎施工時,安排兩到三次活動,實訓基礎工程的施工及組織管理方法,并參加基礎工程預驗收;當工程進行主體施工時,實訓主體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及組織管理,掌握砌體的保證項目、基本項目及允許偏差項目檢驗、鋼筋工程預驗收等;對重出的問題提出處理方案,鍛煉學生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工程一般常見問題的能力;工程施工進行到裝修部分,組織學生進行質量控制,檢查驗收分項工程等。使學生對工程施工及驗收過程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認識。這樣全過程跟蹤實訓,強化實踐教學,使得學生畢業后經過較短時間(一般3個月到6個月)即能頂崗,進行基層管理工作,而且這些學生理論知識全面系統,吃苦精神強,有發展空間,企業樂于接受。
自發組織形式是學生自發組織,利用假期,到校企合作單位進行實驗實訓。我們做了這方面的嘗試。下達實訓任務書,學生填寫實訓記錄,返校后召開假期實訓座談會進行總結。經調查,參加實訓的學生占總人數的45%,得到鍛煉的學生占實訓人數的50%以上,綜合技能提高較大的學生占實訓者的33%,這部分學生后來成為畢業生中的姣姣者,很快走上管理崗位,成為企業骨干力量。
【關鍵詞】建筑初步 工作室化教學法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247-02
1.研究背景和目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市場蓬勃發展,亟需大量的建筑設計技術人員,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于1993年創辦了建筑系,十幾年來建筑系緊扣職業教育這個主題,培養出了一大批建筑設計的技術人才;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專職教師的年輕化和雙師化,帶來了建筑行業的最新的信息和技術,校外兼職教師來自建筑設計企業的比例增加,具有職業資格的占大多數,這使得培養的畢業生廣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對建筑設計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定位是“助理建筑師”,就業后能較好地理解建筑設計師的創意,并能把設計方案草圖繪制成各種表現要求和各設計階段深度要求的圖紙,協助設計師完成整個項目設計。“建筑設計基礎――建筑初步”是一門重在基礎設計能力培養的實踐性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建筑工程識制圖技能及建筑形態與空間分析與表達技能,并逐步學會理解建筑設計的基本問題,為其它后續課程如《建筑設計與原理》《綜合設計》打下必要的專業基礎。
2.主要問題分析
目前建筑初步課已經成為“上海市精品課程”,并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課程體系、校內實訓基地、網上課堂以及配套教材,也參與市級和校級各類教學改革,如筆者所負責的上海市優秀青年科研基金項目“高職院校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整合研究”已經順利結題并獲得專家一致好評;另外,該課程有一支高學歷、年富力強的雙師型教學隊伍,包括副教授2名、講師3名,團隊不定期地與國內外優秀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交流,如英國博爾頓大學、德國漢堡國際傳媒藝術與新媒體學院、日本日建工科專門學校、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等。
盡管經過了建筑系師生的共同努力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缺乏系統的職教理論指導,由于與就業市場的結合和互動還不夠緊密,由于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分析還不夠深入,因此建筑初步課還存在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
雖然本專業在培養對象、教學時數、市場定位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特點,但由于職業教育起步不長,對這方面的研究還沒跟上,因此還是借鑒本科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課時數的限制導致最后就成為“壓縮餅干”,教師也選擇性講解和任意刪減內容,而沒有認真研究每個知識點的技能培養目標。
(2)教學方法較單一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知識基礎和學習態度等方面都還比較欠缺,因此,老師就更應該在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能自覺地學習;而目前的這種通過板書講課的形式不會讓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可能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因此,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關乎教學成敗的重要手段。
(3)效果反饋不及時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對部分知識的學習效率比較低,有的內容需要反復講解才可能理解,因此,如果在教學時不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單方面按照教學進度來執行,就可能事倍工半,問題越積越多,最終就導致學生放棄這門課程,因此如果多和學生溝通、進行模擬實際工作場景的技能測試、階段性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出現了問題馬上解決,就會大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3.基本思路
目前高職教學領域探索總結的“工作室化教學法”,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緊扣職業能力培養這個總目標,培養出大批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設計人才,這對于其他專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肮ぷ魇一虒W法”精髓在于以“項目”作為開展和組織教學工作的基礎,圍繞項目建立課程內容、教學場所、教學方法、評價方法、教學團隊,并模擬“工作室”的場景組織教學。
由于建筑初步課是一年級的專業基礎課,不像二三年級的設計課那樣可直接以實際工程項目為基礎,因此需要對每個“項目”進行特別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始終圍繞“基礎技能培養”這個教學目標從四方面入手進行。(1)分析當前建筑市場的基本走勢、就業崗位的人才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對基礎技能進行深化,確定每個“項目”的具體技能培訓目標。(2)根據專業教學計劃,分析各課程的關系,打破課程之間的傳統界線,通過“項目”來整合各課程的內容。(3)研究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從而因材施教,建立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4)基于課程中各“項目”的實際需求而進行“雙師型”團隊建設。
4.教學設計
4.1“工作室化”課程內容
首先從基礎技能培養這個目標出發,把課程內容大致分成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兩個板塊,然后根據“技能培訓為主、理論知識夠用”的原則將基本技能再分為“識圖與制圖能力、方案理解能力、方案理解和表達的綜合能力”。基于三大技能目標,進一步確定五大“項目”,即建筑抄繪、建筑測繪、建筑形態與空間基礎、建筑形態與空間分析、建筑形態與空間表達(圖1),并根據每一個“項目”制定若干教學單元,分層多維地進行技能訓練。這種以“項目”為引領的思路,使得各教學單元之間既相對獨立,又有較強的關聯性。
4.2“工作室化”教學場所
(1)校內實訓基地
目前建筑系已經建成了“建筑仿真實訓室”、“建筑主體與模型制作實訓室”“建筑圖文實訓室”、“環境控制技術實訓室”、“建筑構造實訓室”,正在建設“裝飾構造實訓室”、“建筑施工實訓室”、“建筑法規與施工圖標準實訓室”、“藝術實踐創新基地”等。在此基礎上,下一步工作就是結合建筑初步課各“項目”的需要,重點建設“建筑主體與模型制作實訓室”,形成“工作室化”的教學場所,使這門課教學擺脫理論的枯燥,增加學生參與的興趣,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2)校外“工作室”
建筑系的教師團隊中有一批“雙師型”的教師,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企業工作的背景,同時在校外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因此,可以將“項目”的部分教學單元搬入教師工作室內,經過教師工作室的仿真實習,使學生能進一步掌握了崗位需要的知識,實現了與崗位的近距離接觸,同時又能積累崗位經驗,為以后的頂崗實習作準備。另一方面,目前建筑系已經與多家設計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如現代設計集團、同濟大學設計集團、遠東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等,每學期建筑系將派出學生到實習基地集中實習,基于這樣的條件,可以在每個“項目”的后期搬入到這些單位進行。
4.3“工作室化”教學方法
在將課程內容分成若干“項目”后,接下來就是需要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將傳統的板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是可以更多的直觀展示和課程相關的圖片和錄像,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學習的內容,信息量比傳統的板書教學更大;而板書的優勢在于其針對性和自由性,可以隨時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統一的指導和講解。兩者結合將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2)小組討論法。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任務編排,如建筑測繪與經典建筑分析是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完成,也培養學生互相交流、相互協作的能力。
(3)師生點評法。通過教師點評和學生互評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對于自己的工作有更客觀深入的認識,同時老師根據反饋結果,也可以不斷充實教學內容和調整教學進度。
(4)直觀教學法。對于重點教學單元,如平立剖面、空間限定等內容采用三維動畫或者實體模型,加深學生的直觀、感性認識。
(5)虛擬工作室法。通過建立網上的適時在線答疑系統和網上教學論壇,建立討論平臺,較好地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及時溝通交流,釋疑解惑。
4.4“工作室化”評價方法
在每個“項目”結束后,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綜合評價學生的成績。(1)邀請企業教師,根據實際工作場景下的制圖標準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2)由于每個“項目”下設置若干教學單元節點,因此根據每個教學單元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3)模擬實際工作狀態,根據學生的日常工作態度和出勤率進行評價。
綜合確定各項目的權重值,然后在學期末將成績疊加來評定學期總成績,這改變原先籠統的計分方式,使得對學生的評價更為客觀公正。
4.5“工作室化”教學團隊
根據建筑初步的課程特點,鼓勵教師成立專業設計工作室,為工作室化教學提供場所,也為學生的創業提供樣板,并積極尋求學校的政策支持,提供公司注冊場地。其次,需要與學校人事處協商,對具備職業資格證書的專業行業的優秀人士,給以靈活的教師聘任協議,使團隊中具有更多更優秀的企業兼職教師,發揮設計企業兼職教師的實踐經驗。最后,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安排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合作教學,使得他們能夠取長補短,相互學習。
5.總結與展望
本課程探索首先分析建筑初步課存在的幾個關鍵問題,然后從問題入手,通過對“工作室化教學法”的認真學習,抓住“以項目為引領”這個精髓,并以此為指導從五方面進行課程框架設計。
參考文獻:
[1]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編寫組.“工作室化教學法”講義[C]. 上海: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2012.
[2]荀勇,程鵬環,王延樹,吳發紅.高等工程教育――德國工程技術教育的研究與實踐[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
關鍵詞:職高教學;建筑專業;任務教學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我國建筑行業對于應用型的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個給職高建筑專業院校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同時,隨著建筑技g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從事建筑行業的技術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如何在職高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達到職高教學的根本目標一直是職高教學者思考的問題。所謂的任務教學法,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所需要講授的知識融于一個個單獨、獨立的任務當中,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就能學到將來在工作中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盡早的進入工作狀態,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可以增強學生對于知識記憶的深刻程度。
1、任務教學法在職高建筑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高質量的專業課程設置對于確保學生知識面的全面性以及將來順利進入工作狀態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職高專業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對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而科學合理的專業課設置是建立在可靠的職業分析及專業分析的基礎上的。因此,在進行專業課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其所處的工作及職業環境,對職業環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樣才有利于下一步教學行動的開展。同時,教師在進行課程設置時要根據時代的最新要求進行設置,通過市場需求來指導教學,對所選的課程進行實時的調整。以人才培養、基本的工作需求以及職業能力來構建一整套科學合理的建筑專業課程。由于建筑工程是一個生產周期相對較長、涉及的工藝流程較多、施工現場變化較大以及手工參與較多的一個連續性極強的工種。以土力學基礎的教學為例,土力學基礎是一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課程較多而且是一門理論和實踐聯系緊密的基礎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建筑類專業的特點和該課程的培養方案對教學任務進行分析和確定以培養學生具有能對土進行工程分類和土工試驗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對擋土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進行分析計算、驗算的能力,具有能識別和應用工程地質勘查資料的能力,具有對基礎沉降量及地基承載能力進行核算的能力,具有對一般性的淺基礎與樁基礎進行設計并繪制成施工圖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這些零碎的環節用一個典型的任務串接起來。例如,可以通過以地基的設計及防沉降為目的,以地基的基底壓力為線索,通過任務的設計來貫穿整個課程體系。這樣就通過一個典型的任務既可以將學生需要掌握的本門課程所有知識進行全面的概況,不僅使學生能更好的把握知識的整體性,還能使學生的應用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2、任務教學法在職高建筑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建筑專業是學生的一門基礎課程,特別是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廣泛采用識別專業圖紙,并能熟練的操作專業軟件來繪制建筑施工圖紙是一個現代的建筑行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張典型的專業圖紙,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這張圖紙要盡可能的具有典型性,可以相對較復雜。之后,教師再對該圖進行一定的分析,是學生對基本概念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在對軟件的具體操作進行講解。這是任務教學在建筑專業教學中的一個基本程序,下面將對具體的流程進行詳細的論述。
首先,應該是任務項目的提出和選擇。在建筑專業的任務教學過程中,任務項目的選擇相當重要,它對于教學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選擇項目時應該以所需要教授的知識作為主線,然后根據教學的基本目標來進行教學設計,盡量保證任務項目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在初學時,可以適當的簡化任務,但是要保證就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創造及思維能力。
其次,在任務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按照這樣的程序來進行,教師確定任務項目――相關專業知識的教授――分小組進行討論――小組進行任務信息的收集與整理――任務項目方案的設計――方案的修正和完善――任務項目的設計和實施――任務項目的相互評價――教學反饋與總結。
再次在教學任務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差異性來確定合適的任務。任務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對任務的重點及難點進行合理分散,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在進行項目的評價過程中,盡量采用學生互評的方式來進行,這樣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更加容易發現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對工程實訓基地加以充分的利用。
在任務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學校的教學資源加以充分合理的應用,尤其是對于職高學生而言,應用技術主要是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因此教學要結合工程實訓來進行。例如,學生可以在工程實訓基地通過邊學邊練的方式,對建筑實踐中需要完成的測量方法、測量儀器的使用、計算機的應用以及繪圖實訓等任務進行現場的學習。同時,對導線、高程以及地形的測量,建筑工程放樣等項目也能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由于實訓場地一般都可以給學生提供完成四等以下的平面與高程的控制測量為地形圖的測繪、相關數據的采集及定位放線提供條件,這對于任務項目的選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