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7 07:46: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施工技術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精品課程 授課方式 課堂與實踐
高職裝飾專業應注重于為本地區經濟發展服務,培養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具有 “善設計,識材料、會施工,懂管理”的職業能力的技術型、應用型大專層次建筑裝飾工程技術人才,省內各大職業院?;旧隙奸_設了與之相關的專業,如工科類的建筑裝飾工程技術,文科類的室內設計專業,而且各有不同的側重點。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凸顯我院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的特點,就要把我系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的優點充分地展示出來。在依托土木系的大環境下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對于施工技術這塊有突出優勢,為把這個優勢轉化成自己的特色,我們對《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這門課程下大力氣研究,把它努力做成一門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課程?!督ㄖb飾構造與施工技術》是實際操作能力很強的課程,而且由于施工現場復雜,構造和施工技術關系緊密,以及這門課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的獨特性,是強調“職業能力、應用能力”的高等職業院校建筑裝飾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課程。但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接受知識困難,掌握知識少,課堂上學習積極性差,教師上課困難。而且通過對畢業生的調查,發現《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與真正從事施工現場有較大差異。為了響應學?!胺e極開展課改,建立一堂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課程”的號召,把《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這門課程做有自身特色,與實際工程項目聯系緊密,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的課程,筆者結合教學與實踐經驗,擬對《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課進行探索、嘗試性課堂教學改革。
一、教學方法設想
課堂教學改革是關鍵,改革《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現行的教學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以實際裝修案例做課題,課堂按圖施工為教學內容,采取在施工現場先操作、后講解,邊操作、邊指導的課堂教學方法。
學生的職業能力、應用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才能得來。我系現行教學計劃中規定:“在一學期內,先在教室內講授《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理論知識,后集中3周時間在實習工場進行《工種實習》實踐教學?!边@種課程教學法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從幾學年的反饋信息和畢業生的反饋信息來看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在3周的實踐教學中學到的知識點凌亂,是局部施工,且與市場上施工內容脫節,學完后并不能夠馬上成為施工技術人員,還要在公司進行一段時期的培訓才能達到上崗要求,而前面12周的課堂理論教學等于浪費時間,從而造成了本專業特點不突出,畢業生就業優勢不明顯。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將現有的兩段式教學融合為一個整體,將教室搬在實習工場,實行現場教學,在一學期內按圖施工并結合教材知識為教學內容,完成一個實際專修項目為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先實際操作演示并講解,再讓學生操作,專業教師與實踐指導教師進行指導,并請裝飾公司中的高級工協助專業教師共同完成該實際工程。專業教師選擇一個一學期能完成的家居裝飾工程,在施工實訓場按設計圖紙要求,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結合裝飾施工的先后順序,對各個階段進行合理的分配,設計施工進度,并對本階段的建筑裝飾構造和施工理論進行通俗的講解,然后針對性地進行施工示范,接著將學生按實際工作量分組后輪流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專業教師、實習教師和高級工進行施工指導,在完成一道工序后再集中并總結、講解系統理論知識。用同樣方法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按“水電工布線、排管――瓦工鋪貼――木工制作――油漆工涂裱――水電安裝、油漆工修補”的正常施工工藝邏輯順序進行教學,直至完成該項施工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限定工期進行裝飾構造和施工技術技能比武,獎勵優秀,來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
這種教學可使學生了解各工種之間的搭接與協作的重要性、施工的連貫性等,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到如何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材料施工到基層上,將平面轉化為立體;施工后裝飾效果的好壞又能很直觀地啟示學生:材料是體現設計思路的重要環節,而施工工藝的精湛更會為精美的設計錦上添花,讓學生真正理解“設計、材料與施工”的有機統一。將《建筑裝飾材料》、《室內設計》和《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三門主要課程聯系起來,可以實現“技術型、應用型、具有大專層次的高職人才”的培養目標,為學生更快適用社會做好理論、基本實踐的能力準備。
二、教學實施設想
提供足夠的教學空間、合適處理實習成果,是《裝飾施工》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
要很好地實施本計劃首先要有足夠空間。我系以建筑工程技術為主體的國家級小型項目實訓基地已經立項,配套措施已逐步到位,并有實訓樓和室外實訓場,但做為裝飾專業的施工實訓有其特殊性。以高職裝飾專業08屆2個班為例,需要同時提供2套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毛坯房,兩室之間不要用磚墻隔開,墻面均為中級抹灰。每套毛坯房可以根據實際適當縮小面積,至少需長8米、寬5米的場地,兩套估計需寬16米、10米??紤]連續三屆的實踐教學,在施工完成后有半年作品展示時間,在這期間可以進行《室內陳設設計》課程實訓。在下屆學生上課時將所有室內裝飾拆除,在空間內重新進行下一輪實訓。
教師要求:每個一室一廳實習工地上,除專業主講師外,還需實習工場配備不同工種指導教師1―2名。目前,師資力量已具備,工種指導教師配合專業教師的安排,完成等分工作量及界面,完成用工分組,完成操作示范、講解,并指導學生進行施工準備、實施施工,進行驗收直至完成每個任務。施工成果處理:施工后的成果,實為教師與學生一學期辛勞所得,應該存留半年。一來可以給學生以成就感,二來可以給來檢查及參觀學習者以實物展示,三來可以供下屆學生學習。直至下一屆即可拆除,重新利用原有建筑場地并進行新的一輪實踐教學。
我們可以與建筑工程專業、環境藝術專業配合開展實訓,建筑工程專業學生在學期做建筑工程施工時將一室一廳的實訓房間砌好,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對室內、外進行裝修,完成后環境藝術專業提供室內設計圖紙或周邊環境的綠化實訓。
參考文獻:
[1]俞仲文,劉守義,朱方來.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 施工實訓 城市遠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in the Course Training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in the College in the City Exurb
CHEN Lingpei
(Tianhe College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40)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s one of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demands much more specialty practice. For the college in the city exurb, its geographical position restricts the course training. This paper will discusse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training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in the college in the city exurb.
Key wordsconstruction training; city exurb
0 引言
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是土建類專業重要的專業課,對實踐性要求很高。由于該課程內容豐富,且涉及大量實際操作的內容,僅通過課堂講解,學生難以有直觀認識。通過課程實訓,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很好地結合起來,并在實踐中對所學知識具體化,對提高學生認識水平有重要作用。
1 研究現狀
對于如何進行建筑施工技術實訓,許多學校對此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積累了一些經驗,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方式:
(1)頂崗實習。學生通過在企業頂崗實習的方法,可以最近距離地接觸工地現場,并通過與工人和技術人員同生活同勞動的方式可以最快地熟悉施工現場的狀況,是最佳的實習方式。此種方式的缺點是學校能聯系的工地往往是有限的,每個工地容納學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這使頂崗實習只能在部分學生中開展,難以大規模開展。
(2)工地參觀。教師組織學生集體去工地參觀,使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施工的過程。學生在參觀的過程中,將工地看到的內容與所學的知識進行對比,更容易消化所學的理論知識。此種方式為各高校建筑施工技術課程實訓的常規方式。其缺點是工地進度與教學進度不一致,如果遇到雨雪或大風還可能停工。同時,如果工地距離學校較遠,每一次外出參觀所花的時間往往較長,對后勤保障的要求高。
(3)多媒體工具。教師利用視頻、圖片、PPT等形式展示施工工藝和施工現場。學生通過多媒體工具,可以拉近書本和實踐的距離。①此種方式的優點是通過多媒體,學生可以在校園內了解施工知識,比較直觀,安全可控性強。缺點是學生只看不做,缺乏立體的感性認識,學習過程中難以提出問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2 城市遠郊的特點
自1999年以來,由于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城市用地的緊張,新建高校和擴建遷建高校往往選址在城市遠郊。這對建筑施工技術實訓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首先是地理位置決定了校外實訓的成本高昂。這包括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高校遠離市區,使各種校外實訓耗費在車上的時間較多,真正用于工地現場實訓的時間較少,時間利用率不高;同時,通過租車方式外出,資金成本較高,對后勤保障要求也高。其次,城市遠郊高校的選址遠離市區,附近的大型基建項目較少,學生在校園附近接觸工地的機會也少。再次,由于交通不便,聯系實習基地的難度增加,對擴大實習面不利。
綜上所述,既要完成建筑施工技術的課程實訓,讓學生得所得益,又要考慮實訓成本較低,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利用校園及附近條件進行實訓,也是許多同類高校正在研究的對象。筆者根據所在高校的實際情況,對建筑施工技術的實訓內容進行了一些探索。
3 實訓建議
在具體考慮施工實訓內容方面,建議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展開:
第一方面是“看”,即施工現場參觀(如果條件具備,通過頂崗實習的方法更好)。根據不同高校的實際情況,有不同的要求。
(1)學校內有在建工程的。施工實訓時間建議分散為主,不搞集中實訓,根據施工進度,不定時地帶領學生到工地參觀。這樣的話不用出遠門,就可以根據施工的進度來安排實訓。平時的課堂教學可以根據工程進度有所調整。在工程建設過程,鼓勵學生關注工程的進度,并加強觀察。
經檢驗,這種實訓效果良好,學生平時對工程的關注度較高,能主動把觀察到的結果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鞏固了學習的效果。
(2)學校附近有在建工程的。由于學校位于城市遠郊,大型基建工程較少,附近居民自建房可以成為重點實訓對象。在實訓過程中,教師不要強求講解復雜先進的施工方法。在現場講解過程中,要告訴學生哪些施工方法是正確的,哪些施工方法是不規范的,如何整改;如果某種方法和書上標準做法不一致的話,又是考慮了什么要求,這種考慮是否合理;在施工中,可能存在哪些質量隱患或者安全隱患,應該如何整改。
經檢驗,此種方法結合正反兩方面的例子來指導學生,學生在施工現場往往能提出一些問題來,通過問題的解答,學生對“因地制宜”這個施工原則理解得比較深刻。②
(3)學校內部有較新已建建筑物的。實訓前,先收集整套建筑圖紙,然后在建筑物現場教學??梢詫κ┕がF場平面布置、施工方案的現場選擇、水電曖的走向布置、建筑材料與裝修施工、建筑物使用過程中對建筑設計的反思、單棟建筑與校園整體協調等方面進行講解。
經檢驗,此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增強學生的識圖能力。通過建筑圖紙與建筑物的比較,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所提高。
(4)學校內部有較舊已建建筑物的。建筑物使用時間長了,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有些可能是當時的施工工藝留下的隱患,有些可能是設計或使用不當造成的問題,有些可能是材料老化造成的問題。教師可以帶學生到建筑物參觀,結合建筑物出現的問題進行成因分析,再講解處理方法,進一步再講預防措施;也可以針對建筑物提出修繕要求,并且現場提問和分析修繕的方法。
經檢驗,通過現場提問,讓學生分析質量問題的成因,實訓教師再總結的方法效果較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
第二方面是“做”,即布置實訓作業讓學生操作。根據各學校的條件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實踐內容。
(1)施工測量。實訓教師在學校劃出一塊空地,按給定的圖紙及精度要求,要求學生在現場將建筑物平面位置測設出來;還可以形成方格網,結合土方量計算。為了增加難度,可以考慮在斜坡或長滿草的場地進行。值得重視的是,在測量實訓完以后,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測量成果進行驗收,這樣才能避免學生的懶惰現象。
(2)土方量計算。學生在做完施工測量實訓內容以后,會在地面上形成測設棉線。由于場地的不平整,造成地面高程變化。學生應根據施工現場實測成果,結合基礎施工方案,進行土方量計算。由于各組學生場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計算出來的結果應該有所區別。這就有效地防止抄襲現象。
(3)質量驗收。在每個單項工程施工完成后,都要經過質量驗收的程序。教師可以結合現有的建筑物,讓學生模擬驗收程序。質量驗收以無損檢驗為主,如檢驗飾面磚的垂直度、地磚的平整度、砼的回彈強度等。
(4)工種實操。學校在場地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建設施工工種實操實訓室。③在實訓室里,學生可以學習工人的操作技能。如抹灰、鋼筑綁扎、腳手架搭設、砌筑等。
4 小結
建筑施工技術是土建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在實訓條件不足時,可以通過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實訓效果。城市遠郊高校應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實訓方法。
注釋
①華建兵,孫愛琴.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施工教學方法探討[J].山西建筑,2011.37(15).
一、目前建筑施工技術課程現狀
1.教材內容陳舊,無新的技術、工藝,與行業的發展脫節。
多數教材還在沿用多年以前的教材,沒有新的工藝知識,包括現行國家的規范、標準有些內容也沒有更改,給學生造成誤導,使得學生畢業后,新舊知識的轉換、適應需較長一段時間。這樣就要求教師對新的技術、工藝、材料對學生進行補充講解,使得所學的知識更實用。
2.學校課堂上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無實踐教學的內容。
施工技術是一線施工現場知識經驗的總結,而因為課本上理論性太強,學生只能抽象的去聽教師講解,去背記相關理論知識,記憶難度較大,運用起來與實踐結合有難度,類似于紙上談兵,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通過實踐來加強記憶,把所學的知識直接應用于工程實例,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課程改革的措施
1.緊密結合建筑技術的發展,更新教材內容
由于專業教材內容的滯后性,原有教材許多技術內容為多年以前的工藝、技術,有些是早已被淘汰的內容,而面對建筑業的飛速發展,新的技術大量涌現,教學中應及時補充新的內容,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教學的內容應與實際專業技術相適應,施工技術涉及多種工藝、技術知識。比如目前行業施工的工程,多數為高層、小高層及鋼結構工程,磚混結構工程越來越少,那么要求教材的重點難點也要轉移,把樁基工程、混凝土工程、泵混凝土、大型模板、滑升模板、鋼結構,外墻及屋面節能保溫、新型的防水材料技術,電梯、消防等,作為課程的重點內容予以補充。
即在講授傳統的工藝技術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化、擴展,把新材料、新技術、新標準、新規范、新觀念、新的政策法規及本學科發展的動態及時充實到教材中去,使得學生所學內容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學到的內容有一定的超前性。
2.安排建筑施工技術實訓課
建筑施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強,很復雜的一項綜合類課程,單靠課堂上的理論講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必須緊密結合實踐,深入到實踐中去,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操作,掌握幾項技能為以后的從事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校內施工技術的實訓:實訓內容可設置一些基礎性的課程,如砌筑、模板、混凝土、抹灰、吊頂等,另設難度大重點的課程如:鋼筋混凝土樓梯的設計及制作模型,框架結構柱、梁、板鋼筋的下料加工制作。通過同學們動手去計算加工,制作安裝,切身體驗到這些工藝方法,掌握理論與實際操作的差距,使學生感覺到難度較大的鋼筋結構的構造問題迎刃而解,即使在理論學習中程度比較差的學生,通過實踐能化解理論上的疑惑,這樣也真正體現出了以學生為主體,增強了實踐能力,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3.校外實習的安排
建筑施工技術的校外實習是學好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理論課相輔相成,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重理論,輕實踐,內容陳舊,學生完全靠記憶來掌握施工工藝,忽略了現場實習的能動性。理論教學針對抽象的內容、復雜的工藝和先進的技術,課堂講解是不能詳細表述的,通過校外的實習,把所學施工技術的每章節內容,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的內容都通過實踐與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施工現場學到更多的是國家現行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和標準,學習的是工程圖紙、圖集,在學校學到的只是個專業理論基礎,通過實踐使兩者緊密地結合,更快的使學生適應工程實際,這樣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潛能,學習效果顯著。
4.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由于施工技術的實踐性,靠傳統的理論講解很難講解透徹,許多內容是無法表述清楚的,授課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圖片、模型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工程實例,從實踐出發,把現有的工程案例剖析講解,教學效果會更好。
5.課程的考核
由于把傳統的理論課教學分解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性教學兩部分,就要求考核要真實地反映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效果,宜采用理論考試和學生的實際操作或口試相結合來綜合評價。實踐課程的考題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實習內容來出題。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養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創新的好習慣。
總之,建筑施工課程的教學要以理論教學為基礎,以實踐性教學來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教師認真地設計、計劃、安排此課程的課時,加強校內校外實踐教學的管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趣味性,來解決工程實踐中的難題,體現出所學知識的價值,使得理論與實踐完美的結合,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管理意識,同時也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課程 教學改革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加強實踐教學是確保高職學生具有實踐應用能力的重要保證。作為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干課程的《建筑施工技術》、《施工測量》、《施工工種操作》等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如何根據當前建筑市場的需要,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傳統的課程教學進行改革以適應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崗位的需求,將成為建筑類高職亟待解決的課題。
1、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職業能力
高職教育教學的培養目標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其最后落腳點就是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具體到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其培養目標及職業能力則是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及進取精神,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本專業相關領域工作的崗位能力和職業技能,實踐能力強,適應建筑工程施工一線技術管理崗位要求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高職高專教育既屬于職業教育的范疇又屬于高等教育序列,它既與中等職業教育不同,又同屬職業教育的范疇,同時,它又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高專教育的教學實施,在從職業角度為學生奠定堅實必要的技術理論基礎,并考慮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又要直面學生的職業崗位需要,著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根據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求和建筑市場的崗位需要,構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是我們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2、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定位不合理,專業基礎不夠寬
認為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工民建中專升格而成或是本科壓縮而成的看法是不對的,工民建中專的定位是施工生產一線的崗位群,本科的定位是建筑和結構設計的崗位群。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定位應本著“知識夠用為度,突出技能培養”的原則,使之具有較寬的專業面,以適應工程施工、管理、造價、設計、咨詢、監理、服務等建筑崗位的需要。
2.2 實踐環節與課程教學環節脫節
實踐教學環節是本專業核心課程《建筑施工技術》的重要教學環節。一般高職高專對建筑工程專業學生集中安排有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認識實習在開學之初,這時學生還沒有學習本課程,對施工技術的認識較膚淺。而生產實習雖然在專業課結束后進行,但銜接不太緊密,課程教學環節與實踐環節有脫節現象。
3、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3.1 采用項目驅動法教學
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設計《住宅室內設計》實訓教學為例?!蹲≌覂仍O計》課程項目驅動教學法是以項目的構思、設計、表達、實現的整個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設計項目各環節知識。
3.2 構建技能訓練占優的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本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實施“4.5+1.5” 的學時分配方案,即前4.5個學期完成所有理論課的教學,包括課程設計和課程學習規定的部分實踐,同時學生須利用雙休日、寒暑假的時間到指定工地或實訓場所跟隨指定教師(一般為現場技術或管理人員)從事規定的勞動和實習;后1.5個學期安排學生全身心、全日制在施工一線從事實習,同時完成畢業設計,設計課題必須針對本工程特點進行研究,編制可使用的技術或管理文件。這樣,三年學制中的技能訓練與理論教學的學時比例達到1.5∶1,保證技能訓練的時間和效果。
3.3 整合課程,強化應用能力和崗位能力
“4.5+1.5”人才培養模式在實現課程整體優化的前提下,要通過課程整合、課程內容改革等手段,逐步減少課內總學時。本著“必需、夠用”的原則,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強化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崗位能力的培養,實現“零距離上崗”的教育目標。
3.4 加強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
認識實習采用校內外集中實習的方式,通過加強出勤考核和交實習報告的方式,必要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口試進行管理,保證達到實習效果。
測量實習采用校內分組且每組安排一個指導教師的實習方式,由指導教師進行出勤考核,再加上學生每個人要交實結。每組交內外業資料和圖形,且對每名學生進行經緯儀和水準儀觀測的考核方式,經緯儀和水準儀的考核,必須操作正確,閉合差符合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否則定為不及格。因為是每個人單獨進行操作考核,學生的實習非常認真,測量水平非常過硬,受到施工和就業單位的好評。
建筑材料綜合實驗實訓采用校內實驗室分組,且每個實驗都安排一個指導教師和若干個實驗教師進行指導的實習方式,由實驗教師進行出勤考核,再加上每人交試驗報告和試驗總結,還對每名學生進行口試,通過抽題簽的方式來進行實訓口試考核,以督促每個同學認真實習,實驗效果比較理想。
施工實訓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它對實現專業培養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分散學生到校外各施工現場,現場指定技術人員隨時進行指導,校內指導老師定期到工地走訪和電話網絡聯系的實訓管理方式,隨時掌握著學生的實習情況,保證施工過程的真實;學生實訓結束后,每人要交實習報告、每周周記和實習單位鑒定,還有口試抽查,以保證施工實訓效果。實踐證明,這種分散實訓的效果非常好,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非常認真努力,不但真正掌握了施工技術,而且也同時讓實習單位了解了自己,80~90%的單位都愿意接收專業實習的學生就業,為學生就業打下了基礎。
崗位實訓是學生畢業前針對建筑工程企業技術崗位的崗位實際訓練。通過實訓使學生對建筑工程企業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施工及管理,以及工程監理等各崗位有較詳細的了解,并且在導師的指導下能夠獨立勝任其中某一個或幾個崗位的工作,使學生畢業后能夠零距離的勝任建筑工程企業技術崗位的工作。因為有18周的施工實習墊底,絕大多數同學此時都能夠承擔建筑工程企業的某個技術崗位,為零距離就業打下
了比較牢固的基礎。
4、結語
改革課程教學的評價觀念, 構建技能訓練占優的人才培養模式,整合課程內容,強化應用能力和崗位能力,建立以教育理論為指導、學生實踐技能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并付諸實施,必將大大提高高職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崗位能力,為社會培養出職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暉,程忠國,鄢維峰.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以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0,(23):17-19.
[2] 宋艷清,王付全.高職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8(26):34-35.
【關鍵詞】高職 園林工程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4-0038-03
園林工程施工技術是園林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實踐性很強;是漢中職業技術學院首批基于高職教育新理念的課改課題之一。對怎樣立足農林業生產和園林工程特點,從園林工程施工崗位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有效設計并開展實踐教學,高質量地完成人才培養目標,我們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 實踐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1.按照職業活動項目,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和比例
第一,緊貼職業活動內容,設計實踐教學內容。由表1可知,該課程將復雜的施工任務進行了歸納,整合為5個實用、夠用的實訓項目,并細化為12個緊貼行動領域的工作任務。使學生在學習與訓練、教師在教學與指導時目標明確、內容具體。第二,加強實踐教學的課時數與比例。由表2可知,該課程實踐教學在校內的開設途徑有課堂教學和集中實訓,課堂教學有教師的理論教授部分和學生訓練部分,而集中實訓則全部為實踐訓練。學時占總比例的2/3。由表3可看出:在5個項目中,占有課時比例較大的有“綠化工程”、“園林硬景工程”和“識讀繪制園林施工圖”,這是課程的三個重點技能。
2.遵循認知規律特點,建立循環遞進的四級實踐教學體系
人類對知識的學習、認知,再到熟練掌握有一個反復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知道怎樣做事,了解會犯什么錯誤,再在有生產性質的項目中進行實訓,最后到企業頂崗實習,這個過程貫穿于整個專業學習,見下圖。
第一,企業見習。在入學教育時,帶領學生到園林工地現場,初步了解工程方向的職業崗位和工作情況,并給予引導,使之對專業、課程有感性認識,初步確立職業發展方向。
表1 實踐教學內容設計一覽表
實訓項目 實訓教學內容
識讀繪制園林施工圖 識讀繪制園林總平面圖;識讀繪制整套園林施工圖
園林土方工程施工 園林地形工程設計;土方施工
綠化種植工程施工 綠化栽植施工;綠化養護
硬景工程設計與施工 園路廣場工程設計與施工;景墻工程設計與施工;水景工程設計與施工;假山工程施工
園林水電工程施工 園林給排水工程施工;園林用電工程施工
表2 課程教學時數設計一覽表
項目 教學形式 周課時(節) 教學周
(周) 學時小計(節) 所占比例
(%)
課堂教學 理論 3 15 45 33.3
實踐 3 45 66.7
集中實訓 30 1.5 45
總學時 16.5 135
表3 各實訓項目教學時數和比例設計一覽表
實訓項目名稱 教學時數(節) 所占比例(%) 備注
課堂訓練 集中實訓
識讀繪制園林施工圖 18 2 22.2
園林土方工程施工 4 2 6.7
綠化種植工程施工 6 24 33.3
硬景工程設計與施工 12 14 29
園林水電工程施工 5 3 8.8
總學時 學時小計(節) 45 45 100
學時合計(節) 90
第二,課堂訓練。當學生有了一定專業興趣和方向時,圍繞工程施工崗位工作內容,設定一些技能訓練項目,分解成若干訓練任務,再細化為技能點,在課堂上
――――――――――――――――――――――――
* 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改革”項目研究成果
反復訓練,使之熟練。這個過程允許學生不斷重復、不斷改正錯誤。
第三,集中實訓。當學生對必備及常用技能熟練掌握后,安排規模和難易適中、內容較全面的真實項目進行集中實訓,考驗并訓練學生為完成任務而開展資訊、計劃、實施、評估等過程性工作的能力。這個過程盡量避免重復、返工,但允許學生犯錯誤、走彎路。
第四,頂崗實習。當學生具備完成一般項目的能力時,到企業的項目中擔任各工種工長的助手或者施工員、測繪員等工程類崗位職務,經過半年及以上的生產訓練,職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這個過程盡量避免重復,也要求少犯錯誤、少走彎路,但仍然屬于實習階段。
四級循環遞進實踐教學體系
由上可見,見習重在培養興趣、明確目標;課堂是反復訓練技能點;集中實訓以技能運用和培養職業素養為目標;頂崗實習是“真刀實槍”參與更大規模的工程任務,接受企業文化熏陶。這四級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由點到面,循環往復,遞進上升,遵循認知規律。
3.立足專業生產與課程邏輯關系特點,因時開展實踐教學
由于農林業生產的時令特點,園林植物栽植施工最好在早春進行,對照課程邏輯關系,應在第四學期開設,見表4。
表4 課程開設一覽表
課程性質 課程名稱 開設學期 總課時量(節) 備注
前導課程 園林制圖 2 78
園林測量技術 3 88
平行課程 植物配置與造景 4 90 有前導性質
本課程 園林工程施工技術 4 135
平行課程 園林工程概預算 4 90 有后續性質
后續課程 園林工程項目管理 5 60
頂崗實習 5、6 840 分方向實施
4.挖掘資源,有效利用實訓基地開展實踐教學
第一,利用實訓室開展課堂演練。充分利用校內園林設計、制圖實訓室開展課堂訓練。如施工圖識讀,選擇真實案例全套圖紙,用問題引導學生掌握識讀方法、內容。再如建筑防水的施工流程,播放視頻,掌握施工要點。第二,協調學院待建綠地開展集中實訓。利用校園和城市中已建成的具代表性的工程案例開展課堂見習、養護訓練等實訓。與學院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利用校園綠化資金,實施對新校區規劃待建的綠化空地的設計、施工和養護項目訓練。第三,聯系合作企業開展專業頂崗實習。學生赴合作企業進行工程頂崗實習,并實現就業,效果良好,見表5。
表5 該專業近三屆學生工程崗位頂崗實習及就業情況統計表
調查
對象 調查學
生人數* 工程崗位實習 工程崗位就業
人數 比例(%) 人數 占工程實習崗位人數的比例(%)
2012屆 28 6 21.4 2 33.3
2013屆 36 12 33.3 5 41.7
2014屆 23 10 43.5 7 70
調查學生人數*:在我院該專業中隨機選擇一個班進行調查所得的數據
由表5可以看出,工程崗位實習和就業率逐年增長,在植物生產、設計和工程三大崗位群和其他崗位中,工程崗位實習的人數所占比重較大。該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對學生實習和就業崗位選擇發生了作用。
二 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1.專業課程體系不夠合理
問題:目前執行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有三大方向,培養目標雜、教學內容多,導致專業課程體系不合理,技能培養缺乏專一性,深度不夠,很多都是淺嘗輒止。
解決思路:細分專業方向,開發學習領域課程體系,開設課程有側重。
2.課程技能訓練項目之間有脫節
問題:前導、后續課程的技能訓練項目間存在脫節,未進行大力整合,前導課程不能為后續課程奠定基礎。工程集中實訓項目的工作過程應是“基址調查現場測繪方案設計手繪圖表現電腦表現制作模型工程造價現場施工管理完成”,但實施時出現脫節,如景觀模型制作目前無法完成。
解決思路:加強教學研究和改革,突出團隊建設,一個專業方向的多門課程在校期間共同完成2~4個適宜的實訓項目,教師共同指導、學生打包完成。
3.教師專業技能應不斷更新提升
問題:缺乏實訓項目的操作標準;課程教師人數少,課程團隊建設乏力;雙師型、教練型師資缺乏,教師的實踐能力不強。
解決思路:對現有師資培訓,尤其是企業工程項目鍛煉;引進有園林工程施工資質企業的工程師協同我院教師進行實踐指導;招聘教師時,側重考核實踐能力,不要只注重學歷和理論水平。
4.學生的參與度不夠
問題:工程崗位要求有較強的吃苦精神、責任意識以及精益求精的態度,還要有交往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目前的學生往往表現出缺乏耐心、不愿吃虧、不顧大局等,不利于開展工作。
解決思路:尋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循序漸進地培養責任意識和吃苦精神;國家和行業要建立行業準入制度,從刺激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 結論
本課程實踐教學經過深入改革,實施項目化教學,經過三輪教學檢驗以及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效果在不斷優化。接下來要在共享性課程學習資源建設、課程實施效果評價、教學團隊建設和帶動示范方面發揮作用,才能推動整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h.高職《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探索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4(9)
關鍵詞:施工工藝實訓理論與實踐 安全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 A
建筑施工工藝實訓是我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二年級各班級在下學期進行的室外課程教學。從課程內容的設置、課時安排、場地要求、指導教師的配備等都是按照課程的專業要求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而定的。下面是我對該課程的幾點看法和思考。
一、施工工藝實訓的目的。
建筑施工技術是工程施工專業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主干課程,學生在課堂上無論怎么用功,掌握的也只能是理論知識,對于實踐操作,也只能是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教學來學習,很難達到本專業的教學效果。怎么辦?施工工藝實訓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而且整個實操過程中學生也特別愿意動手。所以,通過施工工藝實訓,不但可以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而且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培養他們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敬業精神及安全意識。
二、施工工藝實訓的內容及過程。
根據教學大綱和學?,F有的實訓條件,共開設了腳手架工程、砌筑工程、模板工程和鋼筋工程四項實訓內容,所有實訓內容均在學校建筑施工實訓基地完成。
1、腳手架工程。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的構造要求和質量標準,并結合教材理論部分內容制定了該模塊的實訓目的、要求及實訓的具體內容等。要求學生搭設一規定尺寸的“一步兩跨”腳手架。在實訓場地首先進行安全教育并介紹本實訓模塊的內容、目的,然后解釋實訓具體內容、操作要點及質量要求等。通過教師講解讓學生先熟悉腳手架搭設的施工工藝流程及要點,接著學生按照課前的分組進行動手操作,全程由教師跟蹤指導。
2、砌筑工程。砌筑實訓主要是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單片墻的組砌,塊材為燒結普通磚和砌塊,為了便于課后拆除,砂漿采用石灰砂漿。砌筑質量要求嚴格按照《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的標準來執行。首先由指導教師說明實訓內容、要求、目的等,然后解釋并演示具體操作的步驟和方法,再由學生進行動手砌筑,最后進行質量評定。該模塊主要是從材料選擇和準備、工具的正確使用、皮數桿的制作和設置、組砌方式的選用、砌筑質量和驗收方法的把握、操作的規范性等各方面進行訓練。
3、模板工程。模板實訓采用的是定型組合鋼模板,要求學生首先按照給定的構件形狀尺寸和規定規格型號和數量的模板進行模板配板圖的設計,并繪制其展開圖,然后按照設計圖紙領取材料、拼接組裝。該實訓內容關鍵是熟悉模板的規格、配板原則、拼裝要點等,并能熟練的畫出模板配板圖。另外,還鍛煉學生的動手安裝能力。
4、鋼筋工程。該實訓模塊包括三部分內容:鋼筋下料計算及配料單的填寫、鋼筋下料加工、鋼筋綁扎。實訓中先給每組學生發一張圖紙,讓學生按照圖紙及標注和相關規范的要求完成上述實訓內容。這項實訓主要鍛煉學生的識圖能力、計算能力和操作能力。由于鋼筋工程實訓涉及到加工機械,所以在學生動手前由指導教師先講解機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并進行演示操作,以保證安全。
三、施工工藝實訓的教學反思。
實訓教學與課堂理論教學具有很大的不同,不論是教學內容、要求、教學組織等都存在
差異。第一,實訓教學必須考慮內容的可操作性和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同時還得和課堂上的理論教學統一、銜接,這樣既可以使理論與實踐良好的結合在一起,又可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學方式方法與課堂不同。實訓教學除了要考慮學生的個人能力,同時還必須考慮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因為有些工種必須是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實訓中根據各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實訓內容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并按照動手能力的強弱均衡搭配。在實訓過程中,指導教師針對實訓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并解釋說明,保證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第三,教學要求有所不同。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基本上都是現場一線工作,如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等,所以他們必須熟悉各工種的施工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質量驗收標準等,而不是死記硬背,而且還得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不能完全依靠理論知識。
四、安全教育。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建筑施工技術,教育方式
中圖分類號:TP393.092-4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
1.行動導向教學法簡介
行動導向教學法產生于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是德國職業教育領域改革的核心內容[1],它要求訓練者具有較高專業能力和核心能力的一種職業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師處于核心地位:由教師營造一種與工作實際相類似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再選擇學習任務和目標,進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手、腦”并用,“教、學、做”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團結協作等通用能力的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法包括引導文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探索式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等。
2. 具體實施
正如前面所述,行動導向教學法適用于操作性、應用性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重視使用實際案例進行教學,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強調“自我管理式學習”,而不是傳統教學方式中的教師一貫式講授。行動導向教學法引進我國,是為了使更好地與國際接軌,運用行為引導教學法,目的在于培養具有綜合職業素質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技能標準為依據、以職業活動為學習內容。
二、《建筑施工技術》課程
《建筑施工技術》內容豐富,需要具備力學基礎,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三年制高技學生普遍反映《建筑施工技術》理解難、理論多、知識點容易混淆,甚至很多學生反映去到施工現場后對其中的知識不會應用。作為一名技工學校的理論老師,我也深有感觸,《建筑施工技術》在傳統教學中備課準備多,教學設計難,課堂信息量廣,而且與力學知識聯系緊密,有些知識點較難,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考試及格率比其他專業課低,盡管對教學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改進,但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是對我校三年制高技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在《建筑施工技術》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組織學生在實際或模擬的專業環境中,參與設計、實施、檢查和點評職業活動的一系列過程,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對施工現場的掌控能力。
《建筑施工技術》 是高技工程造價班的專業課程,該課程是安排在高技階段的第三學期,正是由于操作性教強,同時其中也有一些施工工法需要用力學理論知識去分析,這樣的課程基本適合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學。
三、教學方式設置
1.對象
2013級高技工程造價專業4個班的學生248人,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教學。
2013級高技工程造價專業,學制3年,已經過1個學年的基礎文化課學習,通過一個學期的不同教育方式,本年級的《建筑施工技術》平均成績比以往年級提升3.8分,更重要的是,2013級的學生參加實訓課程時,動手能力、協作能力明顯增強,考慮問題也較全面。
2.實施流程
這里主要闡述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實施流程,在此之前,教師必須對所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具體的準備方式就不展開,只是對課堂上的具體實施步驟進行闡述。由于《建筑施工技術》中所講述的施工工法有幾十種之多,故在這里只舉一種典型工法講述,下面就以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為例講述實施流程。
(1)設計情景
以2013級工程造價(2)班為例,將該班看成施工現場的項目部,并將63名學生分為10個組,每組6~7名,將每一組看成是施工班組,每個小組即將接受施工任務――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
讓每個小組挑選一名組長,然后由組長對每個成員進行定位,并分配任務。各組將熟悉本組所在位置、工程特點、班組情況和本次施工任務的具體要求,讓學生盡量的以施工人員的身份投入到實際現場中,并按要求完成所分配的任務。
本次任務是廣州蘿崗區某樓盤的地基施工現場,工程地下水位位-5.0m,地質類型為粉質黏土,樁徑1.5m,樁長14.8m,采用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其中各樁的位置有微小差別,可以根據施工圖查閱,要求各組根據實際情況編寫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方案。
(2)任務實施
本階段主要由學生完成,教師將自完全交給了學生,只要沒有涉及到安全和違規操作,教師原則上是不對學生進行指導,各組開始進行任務的實施。這里針對有代表性的第3小組的任務實施過程進行介紹。
1)任務細分
小組成員6人,小組長根據實際情況對所分配的任務再進行細分,將小組成員分為泥漿制備人員1名,材料員1名,機械操作人員1名,鋼筋工1名,混凝土灌注工1名,小組長自己負責協調和監督。
2)小組討論
小組中的各成員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分配的任務,確定自己應該完成哪些實施步驟,在每個步驟中各自需要哪些設備、機械、材料、工期、需要配合的部門、可能碰到的責任問題,以及施工過程中的難點等等,初步形成自己負責的施工程序。接著各成員將施工程序放在一起,并進行討論,將分散的工作程序有機組合在一起,在此過程中各施工程序取長補短、優勢互補。
3)形成施工方案
小組討論之后,將各成員的施工程序編寫成具體的施工方案,這一過程中,小組長起到統領作用。該小組將施工方案的主要內容羅列如下:
①工程概況與特點;
②施工平面圖布置;
③施工方法和機械選擇;
④施工順序;
⑤質量保證措施;
⑥安全保證措施。
4)小組總結
各小組根據本小組的施工方案進行總結,編寫成海報,這就是各個小組的工作成果。在成果中也可以提出問題,或是將未能完成的環節提出來,以尋求相應的解決措施。
(3)點評
每個小組的任務完成結果根據以上的表格進行評分,由于表格中的評分標準是通過事先準備的,因此對每個小組的完成情況的評價做到客觀、公平。
(4)教師總結
任務完成后,通過各小組和教師的點評,教師在最后要對這次的任務完成情況做一個總結,取得哪些成績,哪些做法值得肯定,哪些需要改正,使學生對自己和本組的情況有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