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1 04:45: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信息化審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日益深入,傳統的手工會計核算手段正逐步被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應用為特點的會計電算化核算取代,傳統的審計方法和手段已明顯滯后,會計的電算化必將導致會計信息化審計。文章首先闡述會計信息化審計的必然性,然后通過分析會計信息化審計的面臨的問題,簡要地概述會計信息化審計應采取的對策。
一、會計信息化審計產生的必然性
網絡經濟時代以“網絡財務”為代表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以erp為方向的廣義管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和以bpr為代表的現代管理思想的高速發展及廣泛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商務的構架和流程,從本質和表象兩方面更加深刻地改變著審計的對象和環境,使審計的對象隱性化、數字化、網絡化并呈現出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趨勢,促使傳統審計向計算機網絡審計方向發展。
(一)業務與財務信息的高度集成使會計信息化審計更顯必要和可行
internet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給財務管理帶來了重大變革,財務管理從“桌面”走向“網絡”,這是企業財務管理從思想觀念到方式手段的一次重大發展,代表了網絡經濟時代財務管理的方式,是歷史上計算機技術對會計模式與會計理論影響最大的一次變革,并使審計面臨著網絡的挑戰。加快發展計算機網絡審計技術已是審計領域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二)網上理財和自助式會計軟件的興起拓展了計算機審計的客體
網絡經濟時代使網上理財和自助式會計軟件得以發展,咨詢服務機構可以利用互聯網強大功能根據用戶的要求代為記賬、算賬、報賬,甚至可以設想將來企業可不必設置專門從事記賬、算賬、報賬的會計人員。這樣,會計信息化審計就不能再局限于被審單位的經濟活動,還應擴展到對提供下載財務會計軟件的網站以及網上為廣大用戶進行記賬、算賬、報賬及理財活動的那些網絡服務公司的業務進行審計,使審計的客體進一步拓展。
二、會計信息化審計所面臨的問題
(一)審計線索隱蔽性
1.計算機審計是隨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而產生的,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的審計。在過去的手工會計核算系統中,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從登賬到報表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載和經辦人員簽名,審計線索比較清晰。而在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中,由于數據存儲介質的磁性化和數據處理過程的自動化,業務數據進入計算機系統之后,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生成會計報表,即使有篡改也不會留有痕跡,比起手工系統來,電算化系統中的審計線索更隱蔽、更容易引發經濟犯罪。
2.在電算化系統中,會計賬簿是由系統自動登記的,用戶能修改的數據主要在憑證和報表中。所謂數據文件的修改,是指對未登賬的憑證以及報表數據的修改,已登賬的憑證是不能修改的。目前電算化系統中使用的會計軟件對操作人員的每次操作都有記錄,但這樣的記錄顯得過于寬泛,使得有價值的線索隱蔽其中,難以發現。
(二)會計軟件缺乏權威的可審計認證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會計軟件層出不窮,擺在審計人員面前的是該軟件是否具有可審計性的問題。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和數據文件審計的同時,很難對應用系統及軟件的開發進行審計。曾有人嘗試讓審計人員參與會計軟件的系統開發,但事實證明這一做法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不僅不能達到目的,還增加了審計人員的勞動量。
(三)審計人員的素質還不能完全達到要求
眾所周知,在手工系統中,審計人員憑借自己的經驗、專業知識,結合運用各種審查的方法,就可以達到目的。然而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下,除了需要運用一般的傳統方法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借助計算機輔助技術來達到審計目的,審計人員除需具備一般審計所需的知識外,還應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對會計電算化系統有一定的了解,對會計電算化系統有可能出現的錯誤及舞弊情況要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審計人員應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審計。
然而在實踐中,我國大部分審計人員沒有達到以上的要求,業務能力不能令人滿意,這也是導致計算機審計滯后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會計信息化審計應采取的措施
(一)制定一套嚴謹的計算機審計程序標準
除了對憑證、賬簿、報表等數據文件的實質性審查加以規定外,更要對被審計系統的健全性、符合性,系統控制功能的有效性、各項初始化工作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加以規定。尤其要突出對操作員及系統管理員或財務主管工作權限的規定,以便審計人員在審計前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從而在進行審計時,依據相應的規定進行審查。這樣不僅減少審計人員的工作量,也降低了計算機審計的風險。
(二)加強會計軟件的完善和標準化
1.目前會計軟件帶有的操作日志,對所有的操作人員的每一次操作內容都進行記錄,這樣記錄內容顯得過于寬泛,不利于突出重要審計線索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在審計日志的基礎上,在會計軟件開發過程中,對其進行改進,以便能提供一個記錄所有修改數據的操作記錄,而不是記錄對數據進行正常的輸入輸出工作。這樣可使審計人員通過對數據改動的操作記錄,找到相應的審計線索,達到審計監督的目的。
2.對于會計軟件的可審計性問題,不能僅僅讓審計人員參與會計軟件的系統開發,還要將審計人員參與會計軟件的系統開發和軟件的審評緊密結合,嚴格控制。一方面,審計人員在會計軟件的系統開發過程中,要發揮監督作用,對軟件開發的可行性、可用性進行分析和調試;另一方面,在評審階段,應由財政部門與同級的審計機關聯合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對軟件的各項指標提出意見,從而保證會計軟件的可審計性。
(三)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
1.審計人員要充分意識到掌握計算機審計知識的重要性,認識到計算機審計是審計發展的未來趨勢。進入信息時代,審計人員若還想憑借傳統的審計方法工作,將難以適應審計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網絡;信息時代;會計信息化審計
隨著全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受到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信息化審計就是在傳統審計的基礎上,引入更多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大大提升這部分工作的比例。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審計迎來了比較好的轉型機遇,同時也受到非常大的挑戰。會計信息化審計的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開展這一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都有待提升??偟膩碚f,會計信息化審計是審計實踐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產物,其發展水平的高低也受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筆者在此主要對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審計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探索出如何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的策略。
1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審計存在的問題
審計事業的發展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迎來了比較好的發展契機。但是現階段的發展受到了多個方面因素的限制,比如經濟環境更加復雜以及審計人員能力欠缺等。這些方面的因素也給審計工作帶來了比較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如下方面:
1.1法律方面的缺失
信息化審計是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在傳統審計的基礎上,所發展的新興事物,也是審計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現階段對很多網絡信息環境下,審計工作所出現的問題,仍然處于不斷的探索和改進之中。最為重要的是我國在信息化審計方面的法律還比較欠缺,在很多方面都缺乏法律的規范,并且相關的立法以及規則的制定還處于不斷的探索之中。對于信息化審計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新的問題和糾紛等,并不能有效的解決。對于審計人員來說,在這種情況下獨立進行審計工作,非常的不便,并且也大大的增加了審計工作的風險性。
1.2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還有待提升
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需要審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作為確保信息化審計工作的質量。審計人員必須要能夠學會在電子數據處理的環境下,充分熟悉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以及處理系統等方面的知識。此外,還必須要能夠精通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這就要求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審計人員必須要具備計算機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還充分了解審計理論,并且還要對審計軟件相關的操作和維護等熟練掌握。但是這種綜合型的人才目前還非常缺乏,使得信息化審計工作開展起來存在比較大的困難。
1.3審計軟件的技術水平還有待提升
開展會計信息化審計需要依靠計算機網絡,審計人員開展審計工作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審計軟件。但是現階段我國對于審計軟件的開發還不夠成熟,一些大型的軟件公司主要的目標是對財務軟件進行設計與開發,而專門用于審計工作的軟件還比較少。另一方面,財務軟件與審計軟件在對接時也存在不小的困難,使得很多數據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此外,審計軟件在功能方面還有待豐富,尤其缺乏管理方面的功能,在技術方面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2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促進會計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策略
2.1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
伴隨網絡的普及,網絡層面的違法犯罪活動日益增多,對于信息化審計也是如此,急需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建設,加快網絡立法的進程。網絡立法的主要目標應當是對網絡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解決,進而對網絡活動進行規范,使一切網絡活動都能在規定的框架內進行。并且對于網絡的安全等,也必須要有法律作為保障,對于一切泄漏商業機密的行為都必須利用法律進行制裁。對于網絡信息時代下審計工作的開展來說,也必須要完善相關法律和制度的制定,以實現對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的行為進行約束,利用法律的威懾,來杜絕尋租行為等的出現。同時也要通過法律對會計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以促進其更加公正的開展會計工作,進而間接的幫助審計人員更好的進行信息化審計。
2.2加強對信息化審計人才的培養力度
要更好的開展審計工作,審計人員必須要能夠掌握并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和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符合這兩方面要求的人才必然能夠在這個行業中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很難達到這兩方面的要求,大多數人員的技能比較單一。因此,需要完善對信息化審計人才的培養方案,從深度與廣度上強化對人才的培訓力度。首先,應當以高校為依托,由高校按照審計行業的實際需求制定培養計劃,又審計與計算機兩個專業聯合對學生進行培養;其次,高校還要加強與審計機關和企業的合作,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促進學生通過實踐實現對理論知識的深度理解,對于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非常有利。審計機關和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引進優秀的高校畢業生以實現對審計隊伍結構的優化。
2.3加大對審計軟件的開發力度
審計軟件是進行信息化審計的重要工具,必須要加大對審計軟件的開發力度,同時做好評審和驗收等工作。通過不斷提升審計軟件的技術水平,促使審計軟件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等得以提升,同時優化審計人員使用審計軟件的體驗,使其較為容易的接受不斷更新的審計軟件。在實際開發時,要更加注重對審計軟件的防火墻功能以及篡改數據功能的完善,并且要促使開發出來的審計軟件同時具有分析和查證的功能,以促進審計軟件與財務軟件一體化的實現。
3結語
本文對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審計工作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析,重點分析了法律、人才和軟件三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促進會計信息化審計在此背景下發展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邢智慧,尹慧.信息時代的網絡會計[J].現代審計與會計,2009(04):54-54.
一
作為未來會計的發展方面,會計信息化與傳統的會計模式相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以實現會計業務的信息化管理為目標,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決策職能。
會計信息化不僅是實現會計核算業務的計算機處理,而且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其他管理子系統充分融合,以及與互聯網上的其他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或網上交易系統充分融合,實現購銷存、人財物的統一會計核算和財務監控的一體化管理,實現物資、資金、信息(包括內部信息和市場信息)流通的協調統一,同時充分利用大型數據庫技術進行財務和決策,及時提供滿足經營管理需要的信息,達到對會計業務的信息化管理,從而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決策職能。
2、依據會計目標,按信息管理原理與信息技術重組的會計流程。
在以實現會計業務的信息管理為目標的前提下,會計信息化不再是簡單模仿手工會計處理事務,或是計算機的延伸,而是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優勢突破傳統手工會計的局限。具體表現為:會計數據的采集是通過網絡從企業務個管理子系統直接取得,并通過公共接口,與有關外部系統(如銀行、稅務、供應商、經銷商等)相聯結,使會計系統不再是信息的“孤島”,使會計數據的輸入呈分布化和多元化之特點;會計數據處理中人工干預大大減少,從憑證到報表均由計算機來完成,同時整個會計數據處理可即時完成,使其呈集中化、實時化之特點。
3、對于信息輸出,信息使用者通過授權直接獲取,信息提供既及時又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傳統的會計模式使得信息的輸出往往滯后于管理者及其投資人的需要。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由于受通訊技術的限制,遠距離的信息獲取仍受限制。但隨著網絡環境的改善,WEB技術應用于企業的發展,企業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隨心所欲地進行信息的交流。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會計信息的及時獲取使得會計工作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會計信息在優化資源配置過程中的有效性。
4、會計信息化是以計算機、網絡及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技術手段。
會計信息化的所有特征都是建立在計算機、網絡及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基礎上。沒有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不可能產生會計信息化的財務軟件,也不可能有實現會計信息化的現實基礎,會計信息化是在“信息技術——業務——財務——管理”四方面信息高度共享的條件下構筑的。
由此可見,會計信息化的出現使會計處理工作在信息存貯介質和存取方式、信息處理流程、處理方式、內部控制方式及組織的機構設置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傳統的會計和實務將產生巨大的。由于審計和會計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的,它們所面臨的巨變環境是一致性的。毋庸置疑,會計信息化必將導致新的審計體系和審計技術產生,傳統的審計技術模式和體系必將在新世紀、新的環境下進行必要的變革,以適應經濟對現代審計的需求。
二
信息化審計,無論是采用的工具、審計的重點、參與的人員,還是審計的以及覆蓋面上,較之傳統的審計工作,都有其獨一之處:
1、審計的所有領域將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這是指在審計的理論、實務工作、管理模式、知識結構等方面都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技術與審計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審計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在理論研究方面,要構筑起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可用于解釋和預測多種審計現象的審計理論。在實務工作方面,要使審計工作面向“計算機內在審計”和“使用計算機審計”轉變;審計人員不再只依賴于紙張記錄的會計數據而大部分或全部依賴于磁盤、光盤等介質記錄的數據,或直接從網絡下載的電子數據,諸如電子商務之類;審計底稿和審計證據及其有關審計檔案也全部電子化;審計工作將從定期的現場審計轉向實時或定時的在線網絡審計,即通過網絡分散和實時連續抽取證據進行審計。在管理模式上,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管理責任與風險俱在的審計行業。知識結構上,審計人員除了掌握傳統審計的基本知識外,還應掌握計算機知識及其應用技術,掌握數據處理和管理技術,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例如網絡知識等;不僅要會操作審計軟件,而且要能根據需要編寫出各種測試審查程序;使所有審計人員都應成為完全意義上的電腦審計人員。
2、明細信息的數據安全性、可靠性是未來審計的重點。
在信息化條件下,所提供的最主要的會計信息將是各種明細信息,因此,審計的工作重點在于驗證企業內部形成的明細信息的真實可靠性,以及審核進入外部的明細信息的安全性。
企業內部形成的明細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如何,取決于企業會計信息化系統內部控制的強弱程度,而審計人員的主要工作將是證實從數據庫存取信息的可靠性。為此,他們應當側重于驗證機內原始憑證數據是否真實可靠(如果數據是從網絡上下載的,則應對遠程數據的通訊過程進行審計),會計憑證數據庫的存取是否得當,以及這些數據被不留痕跡修改的風險有多大等。對于進入外部網絡的明細信息,必須通過對整個系統的網絡進行安全控制,以保證此信息的安全性。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必須對會計信息進行連續審計,這種審計不僅應延伸到進入企業內部網絡的明細信息,而且應延伸到進入外部網絡系統的明細信息。
3、機專家參與審計工作。
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審計工作所面臨的會計系統非常復雜,對審計人員的信息技術掌握程度要求非常高,審計人員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專家的專業能力進行審計工作。需要計算機專家參與的工作是深層次的、與技術高度融合的審計工作,如數據倉庫的評價、網絡系統的安全評價、實時監控和實時審計軟件的開發、信息系統軟件的審計等。這些工作,單純依靠審計人員是難以完成的。審計人員在開展實質性工作前,應與計算機專家交流并擬定專家工作的項目和收集、評價審計證據的索引,以便能充分利用計算機專家的工作結果進行3審計判斷。
4、審計工作將從原來事后的靜態審計轉向事中和事前動態、實時審計。
由于公眾對信息質量要求將不斷提高,企業經營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的及時取得和應用,所以對于未來的財務非財務信息的審核和披露,將比傳統的報表審計更重要。未來的審計人員在執行業務時,將更注重對這些信息的審核和披露。對企業進行事前和事中的動態審計,可經常性提供管理審計建議書和其他監控必要的信息,從而為企業提供管理決策所需的信息。在上市股份公司實時報告的出現時,民間審計機構的事中審計監督也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證券市場的一個基本要求。
5、審計的覆蓋面將擴大。
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審計的對象是以計算機為處理手段的信息處理系統。這是信息技術下的審計區別其他審計的標志,同時這也表明不僅會計信息化的會計信息系統是審計的對象,其他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像企業資源計劃ERP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子系統、銷售與分發管理子系統、物料管理子系統、生產計劃子系統、質量管理子系統等)也是審計的對象,甚至包括從互聯網下載的所有管理信息都是審計的對象,因為這些管理信息將會企業管理者的決策。
6、對審計人員的素質要求提高了。
一、會計信息化對審計的影響――基于SWOT矩陣分析
所謂SWOT分析法,是指優勢、劣勢、機遇、威脅。根據這四個要素對所處的環境和形勢進行分析,以便充分認識、掌握和利用有利條件和優勢,控制或化解不利因素和威脅,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
(一)優勢
1、提高了審計質量。由于手工審計受到操作技術和速度的限制,難以解決審計任務日趨繁重與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在實現會計信息化后,由于運算速度快,實現了數據共享,不同會計核算方法和許多數學方法得以有效運用,特別是管理型會計軟件和會計決策支持系統、會計專家系統的出現,使提高審計質量的要求成為現實。
2、增強了審計的實時化、多元化。會計信息系統具有的多元、實時、開放性將使得信息化審計系統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實時審計、社會責任審計、環境審計、境外審計等都將因此而變得更加容易。
(二)劣勢
1、傳統的審計線索缺失。在手工會計方式下,憑證、賬簿及會計報表等各種審計資料都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填寫與登記,并有經手人簽字,是可見的文字、數字記錄。而在信息化會計系統中,原先審計所必須審查的大量書面資料都存儲在磁性介質中,肉眼不可見,會計數據的生成方式、傳遞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原有的審計線索改變了方式或干脆消失了。
2、審計技術的復雜化。在會計信息化的條件下,原有的審計技術方法雖然仍然有效、仍很重要,但已不能滿足對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審計的需要,信息處理的電算化和信息存儲的電磁化,使得審計人員只能利用計算機對數據和系統進行審查,計算機輔助審計成為必不可少、效率更高的審計技術。
(三)機遇
1、會計信息化有利于審計職能的發揮。當前,審計任務面臨重大調整,審計工作的力度按《審計法》的要求也在進一步加大。審計工作面臨這樣的新情況、新任務,傳統審計難以適應和承擔。信息化能給審計帶來新的思維方式,是改進審計手段、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的有力武器。只有審計信息化建設跟上了,才能全面履行審計的國家監督職能。
2、有利于推進審計工作的規范化。會計信息化以后,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核算更加規范,會計處理更加及時。這一變化對傳統審計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對審計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使其實施的許多審計程序更為有效,推動審計工作的規范化,從而大大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四)威脅
1、信息化環境下審計準則與標準的缺失。在手工審計工作中,審計業界已經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審計標準和準則,如審計人員標準、現場作業標準、審計報告標準、職業道德規范等等。但在信息化會計系統中,審計線索、審計內容以及審計方法都受到影響,都相應地發生了改變,過去的許多規范和準則已不再適用,因此急需建立與新情況相適應的規范和準則。
2、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問題。在會計信息系統環境下,電子數據的安全性已成為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如計算機病毒的破壞、黑客的侵襲,內部人員的計算機舞弊、數據丟失等等。
二、會計信息化對審計的影響――SWOT戰略匹配
(一)SO的戰略選擇
1、大力推行計算機審計。計算機審計,是指計算機環境下的審計,較傳統審計而言,審查的內容可以擴充至計算機系統產生的與財務報表有關的電子數據以及產生電子數據的現行系統,從而使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和其他資料及其所反映的經濟活動發表審計意見。計算機審計其實就是在計算機環境下的財政、財務審計,它與傳統審計相比,審計目標大體是相同的,僅僅是審計機關、審計人員所面對的審計環境由手工會計轉變為計算機系統下的會計,也就是會計電算化環境或者是會計信息系統環境。環境的改變,使審計計劃的制定、內部控制的測試與評價、審計程序、審計證據、審計重要性、實質性測試程序等都發生了變化,進而影響最后審計意見的發表。
2、為審計信息化創造良好的審計環境。創造良好的審計環境包括:(1)良好的審計監督法律環境。特別要建立和完善有關計算機審計的法律、法規,為全面推行計算機審計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2)良好的審計質量控制環境。通過建立和完善審計工作質量控制制度和審計人員后續教育制度,創造一個良好的審計質量控制環境。(3)良好的與其他監督形式相配合的環境。審計監督屬于高層次、綜合性強的經濟監督,具有和其他多種監督形式相互協調和相互配合的功能。信息時代,切實加強與其他監督形式的配合與協調,對于最大限度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二)WO的戰略選擇
1、加快對計算機審計人才的培養。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審計人員不僅需要會計、財務、審計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知識以及電算化審計軟件的開發適用、維護技術。因此,一方面要分階段、分層次地對現有專職審計人員在計算機知識、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控制及計算機審計技術等方面加以培訓,使他們能夠勝任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審計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引進高層次的計算機軟件開發人才加入審計隊伍,對他們進行會計和審計基礎知識的培訓,積極培養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計算機審計系統開發人員,負擔起計算機審計軟件開發的任務。
2、細化“利用專家的工作”,提高可操作性。具體內容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界定計算機審計需要計算機專家做的工作。目前,需要計算機專家協助的工作有: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應用軟件審計、數據庫結構和數據安全分析、輔導審計人員開發專用的審計程序等。(2)確定勝任計算機審計的專家人選。計算機審計專家來源于兩方面:一是從事企業信息系統開發工作,同時熟悉一些計算機信息系統審計的計算機專家;二是掌握計算機在審計方面應用技能的審計專家。
(三)ST的戰略選擇
1、加快審計準則和程序的建立。實現會計電算化后,傳統的審計標準和程序某些方面已經不再適用,急需建立一套新的適應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審計準則和程序,如計算機審計人員培訓考核標準、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開發的審計準則、內部控制審計準則、審計應用軟件標準。
2、保證信息系統安全,防范系統風險。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措施,至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安全技術方面的措施;二是安全管理方面的措施;三是法律保障方面的措施。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應重點評價:(1)安全技術側重檢查防火墻技術,網絡系統反病毒功能、數據加密措施、身份認證和授權等軟件技術的應用實施情況;實施這一審計可以用模型數據對系統的各安全關鍵點進行全面檢查;(2)審查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一般采用面談法、訪問和實地察看法,按預先給定的內控制度評價清單進行,注意檢查崗位責任實施、安全日志制度;(3)審查有關計算機安全的國家法律和管理條例的執行情況。
(四)WT的戰略選擇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水管單位;內部審核;原因;問題;改進
信息化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現代化數據處理的技術,而會計信息化則是把這種技術運用到會計工作中。在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加強對會計電算化應用的探究,對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水平、促進整體運轉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會計信息化的原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對財務方面的預算、核算等管理變礙越來越重要。財務管理工作控制和反映著社會經濟活動的全部過程,而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直接關系到單位各項費用的預算、實際支出、具體安排和分布等,是單位財務管理的核心。而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快、經濟發展水平高,競爭意識和競爭現象越來越激烈,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要想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不僅要重視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要加強在財務管理上的指導作用。
隨著水管單位的發展,規模也日漸擴大。新的形勢,對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來的手動和人工會計核算的方式往往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大多數的會計人員整日忙于做賬,沒有時間顧及單位整體財務的運行和管理狀況,這就使水管單位財務管理存在著滯后性和繁雜性,而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會計電信息化的應用,可以使財務人員的工作更加便利,擺脫了手工記賬的繁瑣,節約工作時間,同時也使單位的財務更加清晰,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應用會計電算化,能夠充分發揮會計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較好地解決單位財務管理中核算與管理之間的沖突和矛盾,提高單位財務管理的質量,為領導制定合理、科學的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這是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會計信息化應用的原因。
二、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會計信息化應用的問題
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會計信息化可以應用在預算管理、帳務核算管理、銀行對帳管理、收費管理、員工工資管理、往來款項管理、部門指標管理、報表報賬管理等方面。但由于信息化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乏相關的經驗和技術,使單位財務管理中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存在很多問題。
(1)會計制度的滯后?,F行現在許多水管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依然是以手工預算和核算為基礎的,而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則需要在賬戶登記方法、會計工作的組織、賬戶設置、內部控制的方式、賬務處理程序、會計系統設計和會計檔案的保存等方面作出相應的變化。同時,有些會計制度本身就不夠完善,過分重視會計信息化在財務上的作用,缺乏對會計管理功能的認識,使會計信息化的功能局限在預算、報賬、核算上,忽視了對整體管理的掌控。因此,對水管單位財務管理中會計制度做出相應的調整和修改也勢在必行。如果僅僅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會計信息化軟件的使用上,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滯后也會在很大成度上影響會計電算化的應用。
(2)信息系統的陳舊。盡管現在有許多水管單位在財務管理上應用會計信息化,但是缺少對會計信息系統的完善,仍然是在原有的信息系統下進行工作,這也造成了水管單位財務信息處理不及時、管理效率低下、工作流程重復、反饋成果不準確等缺陷。還有一些水管單位,在對會計信息化信息系統調整和設置時,對原有手工系統的的分析和改進不到位,使財務管理上的中間環節和重復環節較多,無法按照會計信息化的要求進行規劃業務流程。
(3)專業人才的缺少。水管單位財務會計信息化的應用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會計專業的基礎知識、相關行業會計制度、國家政策法規,還要對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及財務軟件的使用進行系統的學習,并懂得對信息系統的維護和更新。但是,目前這種專業型的會計信息化人員還較為缺少,這也是水管單位財務管理中會計信息化應用發展的重要障礙。
三、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會計信息化應用的改進
針對水管單位財務管理中會計電算化應用存在的一些問題,合理地利用會計信息化,充分提高水管單位財務管理水平,還應該有許多不斷改進的地方。
(1)完善會計制度。制定適應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會計電算化應用的相關制度,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和控制,利用會計電算化的多級管理體制,完善相應的會計制度,使水管單位財務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明確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流程,明確不同財務管理人員的操作權限,形成制單、審核、二次審核等多級管理模式,從而保證水管單位財務數據的準確性。
(2)改進信息系統。確保水管單位財務信息的及時、有效,建立網絡體系,為水管單位的財務系統準確地掌握信息提供保障。設立專業部門進行更新和分析財務數據,并將交易款項、員工工資、結算、欠費等信息的查詢進行公開、公示,做到共同監督、共同管理。
(3)培養專業人才。適應水管財務管理會計信息化應用的需要,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使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財務人員對會計的專業知識和計算機財務軟件的使用等能夠熟練掌握,大幅度提高水管單位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
總結:
信息化的今天,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會計信息化的應用勢在必行,注意會計信息化在水管單位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合理的調整策略,對積極推進學水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進展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一、引言
隨著當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它的影響力深入到各個角落,對于cpa審計服務業務也不例外。會計信息技術的發展,使cpa的審計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進而影響到cpa的審計方法。這要求注冊會計師的知識結構和執業能力也要與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相適應。而cpa考試作為執業資格和行業準入的權威性考試,其考試科目和內容對cpa 的學習與培訓起著指揮棒的作用。因此,為了加強和完善cpa 的會計本文由收集整理信息化知識與技能,提高cpa的執業質量和執業水平,我國cpa考試應盡快增加會計信息化方面的科目或內容,或者改變cpa的考試形式。而我國從去年的注冊會計師考試開始,就開始采用機考形式,可以說是對cpa考試的重大改革。
二、會計信息化的涵義及發展
所謂會計信息化是指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網絡通信為主的信息技術對其獲取、加工、傳輸、應用等處理,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全方位的信息。而從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進程來看,會計信息化這一詞匯是由會計電算化演化而來。20世紀七八十年代起,電子計算機開始應用于會計工作中,即開始處于會計電算化階段。而九十年代以后,隨著計算技術的發展,會計信息處理進入會計信息化階段。所以,會計信息化是對電算化階段的優化和進步。
楊周南(2003)就曾討論過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傳統會計電算化向會計管理信息化轉變的理論問題。她認為“會計電算化”已發展為“會計管理信息化”,即“會計信息化”,并提出了會計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她指出會計信息化的工作內容應包括建立和實施會計信息系統(ias);建立健全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制度以及開展對ais和內部控制制度的審計。這進一步印證了會計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有著本質的區別。傳統的會計電算化,實質上并未突破手工會計核算的思想框架。而企業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信息化系統,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內容上都是一次質的飛躍,兩者的內涵大相徑庭。尤其是在歷史背景、目標、技術手段、功能范圍和會計程序、信息輸入輸出的對象和系統層次等方面。
總之,這種會計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概念的變遷,而且是會計領域的一次變革,是會計思想上的革新。我們應著重考慮這種信息技術對會計的影響。
三、會計信息化對cpa 審計的影響
(一)審計內容的擴展
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信息是基于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而產生的, 所以會計信息系統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將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會計處理及會計報表的真實、公允。因此,審計的內容除了關注財務審計外, 還應加入對會計信息系統功能及其控制的審查,即審計人員要審查應用系統的處理功能是否符合會計制度和財經法規的規定, 是否能合理、合法、正確地處理各項經濟業務, 檢查嵌入到應用程序中的程序控制措施是否恰當有效, 是否達到預期的控制目標。
(二)審計證據采集的復雜化
在審計過程中,為了確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審計人員需要全面了解內部控制,并取得相關的支持證據。而面對相比手工環境更為復雜的內部控制技術,采集審計證據的難度和復雜性都大大增加。特別是在某些情況下,采用手工方式根本無法取得所需的證據,必須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此外, 由于信息系統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系統如果停止運行, 有時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給企業帶來損失。因此, cpa 審計時往往是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進行審計取證。審計人員一方面要及時完成審計任務, 另一方面又不能妨礙和干擾被審系統的正常運作, 這也使審計證據的采集更為復雜。
(三)審計線索的變化
在審計中,審計線索有助于審計人員跟蹤經濟業務的處理過程,并確定現有的會計信息是否正確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在傳統環境下,會計信息的載體主要為紙張,審計線索清晰,并且紙質的會計資料及其相關信息都便于審計人員直接查看并根據審計線索進行順差或逆差。但是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會計的整個處理過程主要在會計信息系統中進行。會計憑證由會計人員錄入計算機后,計算機依據程序自動完成賬簿登記和報表編制等相關工作。所以,除了部分原始憑證和打印出的會計報表外,大量數據和處理都在計算機系統中,而審計線索大都存儲在磁性介質中,甚至某些信息僅是暫時性儲存。這些信息只能依靠計算機查閱。而且存儲在磁性介質上的信息具有被更改而不留痕跡的特點。因此,當信息系統發展到高級階段,各項業務和會計處理的無紙化使審計線索更為復雜, 必須運用新的審計手段和審計技術, 才能跟蹤審計線索,取得審計證據。
(四)審計風險的增大
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通過審計活動,未能發現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以及會計信息系統本身存在重大缺陷或漏洞,而在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在計算機信息處理環境下,由于信息系統本身的復雜性,特別是會計信息系統在發展變化過程中,系統本身可能存在的不穩定性以及對會計信息造成的影響,更加增大了審計風險。審計人員要消除或降低審計風險,必須采取能夠適應計算機信息系統發展的,較為先進的審計技術和手段,而且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勞動量,同時要求審計人員具有更高的業務素質。
(五)審計技術的變化
由于在計算機信息處理環境下,審計內容、審計線索、審計證據、審計風險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致使傳統審計技術不足以勝任計算機信息處理環境下的審計工作。因此,必須不斷推出新的審計技術和手段。比如,審計人員需要應用基于計算機的審計數據采集與分析技術,利用審計軟件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隨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也在不斷發展。
四、信息化對cpa的素質要求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會計信息化對cpa的審計服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更好的適應現在的審計環境,以提高審計服務的質量,這些影響要求審計人員需要對自身的知識結構,審計技術及理念做出改變,提供自身的專業素質。cpa 要在傳統的審計理論和實務知識基礎上,熟悉會計軟件和審計軟件的使用,懂得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注冊會計師只有懂得會計軟件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方法,才能準確把握審計線索和審計證據, 有效判斷和控制審計風險, 否則會增加審計的盲目性。因此, cpa 從事審計職業,必須要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會計軟件、審計軟件和計算機輔助審計方面的知識,以適應實現會計信息化后審計線索和審計技術的變化。
在應用的基礎上,注冊會計師一方面要增加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包括計算機網絡、數據庫、電子商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F在的會計業務不僅僅只是涉及會計知識,而是已包含很多現代信息技術的知識。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深入理解會計信息系統的原理與應用過程。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內部控制產生影響, 注冊會計師需要把握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建立的原則,熟悉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在執行審計時,其要了解和評價被審單位的內部控制,除注意內部控制中涉及的各個業務處理環節的控制外, 還應注意被審計單位對信息系統的控制。
此外,cpa還應具備一定的信息系統審計知識, 包括信息系統審計的目標、審計內容、審計方法、審計過程和審計技術。cpa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審計與鑒證, 必須置身于企業整個管理信息系統之中來進行,而不能跳過信息系統,進行孤立的審計。注冊會計師只有做到原有知識與信息系統審計知識的結合,才能有效地把握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五、cpa考試的現狀及缺陷
作為cpa從業資格和行業準入的權威考試——cpa考試,其對于注冊會計師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決定意義。它是注冊會計師在理念、知識體系及自我提高方面的航向標,它的形式及執行結果直接影響到我國審計行業的質量水平。本文以國際acca考試為比較模板,來分析我國cpa考試的現狀及存在的缺陷。
(一)從課程設置上來看
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考試自1991年實行以來至2008年,其考試科目一直未發生改變,共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和稅法五門。從2009年開始,cpa考試開始采用“6+1”考試制度,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專業階段的考試科目在原有考試科目的基礎上增加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綜合階段考試科目則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勝任能力指南》的要求進行考核。
而國際acca考試始于1904年,考試分為三個階段,共考查14門。第一階段為基本的會計原理,第二階段為專業財會人員應具備的核心專業技能,而第三階段為戰略管理。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從第二階段開始,acca考試就強調了信息系統技術的重要性。其第二階段第一門所需通過的科目就是信息系統,而第三階段中也有企業信息管理科目。
這表明,我國雖然對cpa考試做出了調整,但就其內容而言,并沒有涉及信息系統和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
(二)從課程的關聯性和漸進性來看
我國cpa考試的各課程之間是相對獨立的,報考其中的任何一門幾乎無須涉及另外4門的知識。但相比之下,acca考試的14門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和漸進性,如果不能通過前一階段的考試,那么就沒有資格參加后一階段的考試。前面的知識是后面所考科目的基礎,具有很強的知識連貫性。
(三)從考題設計來看
我國cpa考試題型主要為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和綜合題,其中,主觀題的分值僅占一半左右,而且對于會計相關知識的考查以分錄的編制為主。acca考試中大部分課程的考題是主觀題,包括問答題和案例分析題,并且一些相對不重要的公式會在考試時給出,不需要死記硬背公式。并且知識點的考查側重于報表的編制。這樣有利于cpa從總體來把握相關會計信息。
(四)從報考資格來看
我國對于cpa考試的報考資格要求較低,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均可報名。但是acca的考試資格報名要求較高。這種低資格要求,降低了我國注冊會計師的整體素質。
(五)從考試模式來看
英國的acca考試從2004年開始采用計算機化考試模式,并于2007年將機考擴大到第一階段的所有科目。但我國在2012年之前都是采用筆試形式進行考試,自 2012年開始,采用機考形式進行考試。
由以上的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cpa考試所存在的主要缺陷表現為考試內容不重視會計信息化及計算機審計,根本不涉及信息技術和信息化方面的內容。這使得注冊會計師的知識結構存在一定缺陷。許多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信息化和計算機審計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在執行審計時,對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內部控制難以進行全面深入地了解與評價,往往繞過計算機進行審計,致使審計風險加大,難以高質量的完成審計工作。同時,面對全球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又出現了一些與信息技術有關的新的業務領域,這些都迫切需要提高注冊會計師隊伍的信息技術水平。我國目前cpa 考試的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審計工作和近幾年來出現的新的業務領域對cpa 知識結構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cpa 考試的內容。
六、信息化對我國cpa考試改革的借鑒意義
會計信息化對審計工作的最大沖擊是對于審計人員素質的沖擊。審計人員如果僅僅是掌握單一的審計知識,缺乏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是難以勝任計算機信息處理環境下的審計工作。因此, 會計職業較發達的國家和會計組織, 在會計職業考試中都設置了與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有關的考試科目或內容。如英國的acca考試,其有關內容涉及信息系統,審計與內部控制及企業信息管理;美國的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涉及到的信息技術、信息系統方面的內容主要有計算機環境下的審計風險,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商業環境中信息系統的應用等。這些知識都是會計信息環境下,審計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所以,我國cpa 考試必須增加會計信息系統和計算機審計的相關內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 可以分步進行:第一步, 首先在《會計》《審計》課程中增加會計信息系統和計算機審計的有關內容;第二步, 可考慮將會計信息系統和計算機審計作為相對獨立的課程, 增加1-2門相應的考試科目, 使cap 的知識結構更加充實和完整。
具體而言,借鑒國外有關考試的科目和內容,結合我國目前企業信息化程度和cpa 考試的基本情況,我國cpa 考試應逐漸增加以下方面的內容:(1) 信息技術基礎。包括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等。(2) 會計信息系統。包括會計信息系統的整體架構、會計信息系統的建立和應用、會計信息的管理控制等。(3) 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包括數據查詢、提取與分析, 計算機環境下的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 嵌入審計模塊, 通用審計軟件, 電子表格分析, 自動化工作底稿等。(4) 信息系統審計。包括信息系統審計的目標、審計內容、審計方法、審計過程和審計技術等。(5) 管理信息系統。涉及管理信息系統的原理與應用,在應用環節應涉及物料需求計劃 、制造資源計劃、企業資源計劃、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統管理等系統。
(一)會計信息化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含義
會計信息化下注冊會計師審計是在電算化審計、計算機審計、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的,對其前期審計既有繼承又有發展,通常情況下將其理解為在滿足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標準及相關規定的情況下,由與審計對象無任何利益關系的審計注冊師對參與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會計資源審查,并根據審查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對于出現問題的企業要給予改善的意見,使其會計信息化系統能夠保證企業的信息安全,并有效存儲、更新企業的有效會計數據信息,全方位的為企業提供會計服務。
(二)會計信息化下注冊會計師審計和傳統審計的差異
會計信息化下注冊會計師審計將審計的目標由傳統的單一紙質資料審查轉變成對包括對企業會計系統的安全性及使用性進行判斷的多角度審查,所以財務報表不再是會計審查的唯一依據,會計信息化系統的開發、程序、運營都成為審查的對象,所以審查不再局限于事后或定期,而使注冊會計師更加具有主動性,可以有效增強對審計企業內部會計信息控制的時效性;除此之外會計信息化下對審計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和信息化處理技能也有更高水平的要求,傳統的針對財務報表的審計能力已經不再能夠滿足需求,如何判斷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企業降低風險,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成為會計信息化下對會計審計師的新要求。
(三)會計信息化的實施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影響
1.審計準則的變化。
隨著企業會計信息化應用的普及,審計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審計會計師需獨立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樣化,傳統的審計準則已經不能夠涵蓋所有的情況,所以國內外相關人士開始共同為新的審計準則出現而積極努力,我國于2006年出臺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不僅涵蓋了傳統審計的各種情況,而且對會計信息化下的電子證據存在和會計自動化辦公等新出現的情況予以規定,更大程度的滿足了現階段注冊會計師審計對準則的依賴。
2.審計手段和內容的變化。
會計信息化的大趨勢決定審計過程也必須結合信息化的手段,從而提升審計的效率及準確性,磁盤、光盤、會計軟件等在紙質資料的基礎上出現,審計人員可以通過這些電子數據對被審查企業進行檢查,而且利用網絡的傳輸作用,將傳統審計中的事后審計轉變成事前、事中、事后皆可,審查工作更加的靈活;另外審計的內容也由傳統的紙質資料擴展到會計信息化下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審計內容和手段的變化直接導致其審計的范圍發生了變化,不僅包括傳統的審計工作,而且還要求審計人員與計算機專家能夠協同合作共同研發會計信息化下可以廣泛應用,并有很好審計效果的軟件,另外會計信息化下,對企業的內控風險也有進行分析,這是傳統審計過程中不會著重考慮的問題。
3.審計人員的變化。
在會計信息化下,審計人員不僅要具備傳統的審計紙質資料的能力,還要具有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處理會計軟件的能力,對審計人員自身的知識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傳統的審計人員已經不能夠滿足會計信息化的要求,所以審計人員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為了能夠適應時展對審計人員素質的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堅持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和技能,不然一定會被經濟科技的發展拋棄。
二、會計信息化下注冊會計師審計流程
(一)準備階段
1.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
在審計過程開始之前審計人員必須明確審計的目標,并根據設定的目標對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和數據采集,其不僅包括對會計信息系統的硬件進行檢測,也包括對系統的軟件進行審查,為對其做出綜合性的評價做準備,除此之外對審查企業的組織情況也要有系統的了解,如企業性質、企業的子公司相關信息、甚至對企業之前的會計顧問、注冊會計師的聯系方式等都要有詳細的信息,具體應該了解的基本情況在新頒布的《審計法》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審計人員只要嚴格的按照規定進行基本情況審查就可以。
2.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
審計業務約定書是在進行審計之前由雙方在自愿的情況下簽訂的,用于明確審查過程中雙方各自的權利與義務,以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進行,被審計單位應該全面履行自身被審計的義務,為審計人員提供完整、準確的會計資料,真實的將企業的財務狀況向審計人員呈現,這些工作都應該在審計人員進行審計之前做好;而實際事務所要承擔的責任是對被審計企業提供的資料及其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全面詳細的審查后,對審查單位的財務狀況做出全面的評價,并提出有效的改進意見,如果沒有被審計企業的同意,審計事務所無權將改進意見向其他主體透露,審計業務約定書應一式兩份,由被審計單位和審計事務所各保存一份,如遇到相關問題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3.評價內部控制制度。
評價內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只存在于審計的過程中,在審計前期進行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為評審過程中所得數據提供參考,而且評價的重點和問題可以為過程中的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確定測試的目的和重點,使測試更加具有針對性,內部控制主要是針對被審查企業的風險進行控制,所以不僅要對企業所處的宏觀和行業環境做出評價,而且要對企業自身的會計信息化系統做出全面的評價,這樣才能對企業循環內部系統控制有較準確的把握。
4.分析審計風險、制定審計計劃。
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前期準備的過程中就應該對被審查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嘗試性的把握,這有利于審計人員制定的審計計劃能夠與后期審計更大可能的匹配,使審計計劃中的重點工作和審計的對應范圍調控的更加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審計風險需要有大量的被審查企業的財務數據做基礎,例如其總體情況、財務靶標等,對風險的審計程度在一定度上受到會計審計師自身能力的限制,所以更突出了會計信息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重要性。
(二)實施階段
在準備階段審計人員已經對內部控制數據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做出了結合當時所掌握的基本信息的評價,在實施階段就要根據其內部控制評價進行系統的測試,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1.符合性測試。
審計人員對被審計企業內部控制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通過信息分析,確定被審計企業現階段哪部分內部控制是完全正常工作,其信息是完全可以作為有效分析數據的,發現其中存在漏洞,需要在審查工作中予以注意的部分,根據此次全面了解的新數據與準備階段的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進行對比分析,確定符合性測試的重點,開始符合性測試。由此可見符合性測試就是確定被審查企業在會計信息化下所提供的數據是否值得信任,如果值得信任則可以直接對其內部控制系統作出評價,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如果不值得信任那么確定被審查企業所提供的會計資料與現實不符,審計工作繼續進行就失去了意義。
2.實質性測試。
實質性測試已經脫離了對被審查企業基本情況的再了解,它是在符合性測試結束后由注冊會計師直接對被審查企業的賬簿、報表等原始單據直接進行實質性的審查,這種審查在會計信息化下已經不再僅限于紙質資料,電子數據也成為審查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友、金蝶等會計實用性很強的計算機軟件是審計人員必須能夠獨立操作使用的,由此可見實質性測試很大程度上由符合性測試結果影響,其具體操作內容比較復雜,企業可信任數據是進行實質性測試的依據。
(三)終結階段
1.整理審計資料。
在審計過程結束后,審計人員應該為整個審計活動編制底稿,包括其在審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不確定因素,將審計過程中得出的各類匯表及報表進行嚴格的分類,為后期的注冊會計師審計做準備,另外被審計的企業與審計事務所之間還應該針對審計工作交換意見,特別是審計事務所要對企業提出改進建議,并制作出可行性的報表,如果在整理審計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新的問題,審計人員要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必要時要重新進行某個環節的審查。
2.復核審計工作底稿。
復核審計工作主要由負責審核企業的項目經理、審計部門經理、事務所主管會計師分別進行,以保證審計工作數據的完整及分析的準確性,最大限度的確定企業內部控制風險,并提出對企業切實有效的建議,使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的效果最優化。
3.形成審計報告。
審計報告的制定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審計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積累審計經驗,為以后本企業的審計提供數據,為其他企業的審計提供參考,審計報告包括審計總結、業務復核核對表、審計報告等,至此審計過程完全結束。
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