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2 20:08: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名詩名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著名法籍華人藝術家、哲學家熊秉明在《中國書法理論體系》中說:“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哲學,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之核心?!?/p>
此觀點,正與張仲亭的思路相契合。作為一個書法家,張仲亭一直在為怎樣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思考。
終于,這個思考在2010年臻于成熟,而破題契機是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由張仲亭書寫的杜甫詩《望岳》,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在全運會開幕式巨大的視頻“碗幕”上,那典型的二王風格,那瀟灑俊美的線條,讓山東、全國、乃至世界欣賞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美,看到了齊魯文化的博大精深。聯系到2013年“十藝節”將要在山東舉辦這一文藝盛事,一個創意油然而生:舉辦“齊魯情――全國書法名家書歷代名人詠山東”書法展覽系列活動。
齊魯文化的核心是“一山、一水、一圣人”,那么,把一山一水一圣人分為三個部分,每次一個主題,舉辦一個展覽活動,然后匯總起來,作為獻給十藝節的厚禮,豈不是一次對齊魯文化的系統推廣和弘揚?
于是,在以張仲亭為院長的蘭亭書法院努力下,在中國書協、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山東省社科聯、濟南市委宣傳部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齊魯情”書法展覽系列活動順利開展起來。
目前,活動的前兩部分已經成功舉辦,即2010年,“巍巍岱宗 雄峙天地――全國書法名家書歷代名人詠泰山”;2011年,“黃河入海 趵突騰空――全國書法名家書歷代名人詠母親河、第一泉”。活動的第三部分,“齊魯圣賢 禮運大同――全國書法名家書歷代圣賢經典詩句”將在2012年舉行。
在世界各民族中,把應用文字的書寫同時作為獨立觀賞藝術的,只有中華民族。這一藝術,以應用漢字作為它唯一的載體。歐陽中石說:“作字行文,文以載道。以書煥彩,賦以生機?!?/p>
張仲亭創意并正努力實施的這一系列活動就是利用書法藝術這一載體,以最便捷而又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承并發揚齊魯傳統文化。作品內容基本上以名言警句、名詩名文、經典句章等為主。讀者在欣賞書法作品的同時,通過內容可強烈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煥發愛國思想,振奮精神,對宣傳山東,展示齊魯文化品牌,提升山東形象,建設文化強省都有極大的意義。
正如張仲亭所說,作品都是從浩如煙海的名詩名詞中選出的,本身就是一絕;參與者從全國書協主席、副主席、理事,到各省書協主席、副主席,是一個名家群體的聚集,代表著當今書壇不同流派和風格;三個活動分別結集出版三套郵票珍藏冊。
2012年2月20日,一份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山東省籌委會的紅頭文件送到了張仲亭手上,看著“關于把 ‘齊魯情’書法展覽活動列為籌辦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社會文化活動的通知”,張仲亭感慨良久,這是省委省政府對自己多年為齊魯文化奔波的認可,在這中國最高的藝術盛會上展示齊魯文化是張仲亭的心愿。
2013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將整合推出“齊魯情――全國書法名家書歷代名人詠山東”書法展覽,以“名山廳、名水廳、名人廳”集體亮相,一定會成為十藝節的一大亮點。同時三套珍藏冊將打包結集出版,無疑也是一套集學習、傳播、收藏為一體的,具有山東文化特色的很好的珍藏禮品。而由濟南蘭亭書法院征集的全部作品將無償捐贈給山東省博物館永久保存,這對于山東更是一筆很大的寶貴財富。
現如今,當我們國家逐漸富裕起來的時候,一些國人的文化素養卻正在出現危機,尤其是許多青少年,其傳統文化知識之少和感情之薄令人擔憂。作為書法家,技巧不是問題,問題是怎樣將技巧和情感以及文化精神相融合,文化精神是一個書法家最后成為書法大家的必然條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歷史只記載那些真正有學問、有人格精神者的書法作品。
【關鍵詞】語文 教學 古典文學
課前五分鐘演講的內容五花八門,有散文朗誦,有對國際國內新聞發表意見,也有講幽默故事等等。經過幾年的觀察摸索,并結合自己輔導學生的實踐,我覺得在這短短五分鐘內,真正能夠讓學生既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又促進語文教學的是賞析古詩詞。現在我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首先,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上講臺介紹一首古詩詞,可以使學生溫故而知新,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
《語文教學大綱》談到基礎知識要求時指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必要的文學知識文體知識。高招試題中有對古詩詞的鑒賞和對名言名句的默寫,而名言名句除了一部分出自教材外,另一部分中的大部分就出自古代詩詞。在小學初中階段,雖然學生已接觸過一百多首古詩詞,但我發現大多數同學對這些詩詞的理解還處于皮毛狀態,只是會口頭背誦,卻不知其蘊藏的豐富內涵。這遠遠滿足不了高中階段的需要,還必須讓學生在掌握古詩詞知識并不多的基礎上了解更多的內容,有步驟地指導演講的學生向同學介紹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等著名詩人的生平事跡及其重要成就;介紹初唐四杰、蘇門四學士、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及其影響;介紹古體詩、近體詩等有關文學常識,進而達到豐富學生文學知識和文體知識的目的。
其次,課前五分鐘演講古詩詞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
學生為了使自己在講臺上講好,必然會積極思考,翻閱資料,請教老師。由往日的“老師教我學”的狀態進入到主動鉆研一首詩詞的境界。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種知識逐漸滲入的過程。其獲得的知識量遠遠超過單聽老師講的內容。例如劉禹錫的《烏衣巷》這樣寫到: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通過查閱資料,學生透過詩的字面,可以發現:詩人從“朱雀橋”想到“烏衣巷”,從“野草花”想到“殘照的夕陽”,在這種景物的烘托下,作者把筆觸轉到上空正就巢的飛燕,由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聯想到王謝權門昔日的輝煌,喚起讀者的想象。在指導學生背講時,完全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深入觀察生活進而聯想的方法。
第三,課前五分鐘演講名詩名詞對于培養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大有好處。
古典文化,尤其是詩歌的語言是凝練而深刻的,要真正弄懂古詩詞的含義,決不能停留在詩句的表面上,而要挖掘隱含在字里行間的深層內涵。比如高中語文教材中《病梅館記》這篇文章的注釋中有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中“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本筒荒軆H僅從字面上理解。而要聯系詩人當時的處境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挖掘出“萬馬齊喑”的比喻義。在探究詩詞的過程中,學生理解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第四,通過課前五分鐘賞析古詩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大凡作家、詩人在青年時代都背誦了大量的古典詩詞,所以寫起文章來才會左右逢源,出口成章。像臺灣作家瓊瑤,她的作品盡管有人視為“窮極無聊”,“愛情模式”,但她的古典文化功底不容忽視。她作品下的主人公,現代的多能賦詞作曲,信手拈來;古代的多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出口成章,下筆成詩。她賦予她故事中的人物一種超乎常人的語言能力:《一簾幽夢》中的紫菱會寫“一簾幽夢”,費云帆便能把它譜成歌曲;《彩霞滿天》里的殷采芹更是從小就會歌唱“彩霞滿天”。她的語言讓人細細品味起來,總有齒頰留芳的感覺,這種運用詩詞營造美輪美奐意境的功夫,怕是每位讀者都會大加贊賞的。
由此可見,要求學生在緊張的高中階段,每節課前有5分鐘咀嚼玩味古詩詞的時間,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詠”是很有道理的。
值得欣慰的是,在有意識地引導之下,我竟發現不少同學在周記、作文里談到、用到往日講過的詩詞。這一點很能說明學生在寫作時已經有了一種意識:想用恰當的詩詞名句讓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
第五,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準備課前五分鐘古詩詞演講,還可陶冶學生情操。
古代優秀詩詞,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精華。研讀古典文化中的精品,不僅可以學到文化知識,而且可以從中汲取精神養料。學習杜甫的《望岳》,可以激發同學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學習詩人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學習岳飛的《滿江紅》,可以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學清照的《夏日絕句》,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可以讓我們體會作者在當時那個時代有才干卻不能施展抱負的慘況,進而珍惜現在的生活,爭取早日擁有一技之長。
最后,對于課前五分鐘演講過的古詩詞,教師還可要求背誦其中的二到三首。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寫作”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如何在作文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趨動是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關鍵環節。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主要從體驗生活,借鑒經典生活的積累;預設情景,引發學生的寫作沖動;合理評價,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等三方面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
作文 教學 情感驅動 學生
根據筆者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發現相當數量的學生作文,從謀篇布局,到詞語的選用,甚至開頭結尾,都如出一轍,很難看到有個性的文章。言語方式、寫作內容是學生把心里自我話語在文本中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來,中學生作文的內容,問題集中體現為內容的空洞和內容的虛化,寫作內容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多方面,但有些老師在作文教學中沒有很好地關注學生在作文中的情感趨動,應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一、體驗生活,借鑒經典生活的積累
生活寶庫是寫作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提醒、指點、啟發他們要觀察和體驗。蘇軾說:山川之秀美,風俗之樸陋,賢人君子之遺跡,凡耳目之所接者,雜然有觸于中,而發于詠嘆。
學生之所以怕寫作頭號難題是做飯無米,總覺得無話可說,無物可記,無事可續,心中茫茫然。其實,這樣的學生并非真的無米,只是不覺得那些就是米,教師引導他們重新認識,他們就會品嘗到獲得寫作材料的喜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從兩方面啟發,一是啟發他們從記憶中去尋覓,抓住某些記憶上的人、事、景、物,開展聯想與想象,使模糊的印象清晰起來,籠統的具體起來,單薄的豐富起來,成為筆下的可寫之物;二是啟發他們就地捕捉,學會用心看周圍的事物。如寫春天的校園,實地觀察一番,把平時從眼皮底下溜走的東西捕捉?。憾鄻渎淙~,黃金條先花后葉,五彩海棠的花蕾掩映在綠葉中,啟發學生打開認識的窗戶。
在寫作教學中,切不可讓學生說他們經驗范圍以外的話,寫超出他們經驗范圍以外的事。誠如葉圣陶先生所說:一個人如有自知之明,總不肯做這樣的傻事,超出了自己的經驗范圍去瞎說,他一定知道自己有多少經驗,什么方面可以說話,什么方面他不配開口,作文自然應該單把經驗范圍以內的事物作為材料,不可把經驗范圍以外的事物勉強拉到筆下來。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二、預設情景,引發學生的寫作沖動
學生是寫作活動的主體,只有聯系他們自身的經歷,才能引發他們的寫作沖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們在教學方法上,要以開啟學生的內心世界為切入點,引發他們心靈深處的寫作欲望。首先,在作文的命題上,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寫作的沖動不是自天而降,憑空產生的,而是寫作的人頻繁地接觸自然,接觸社會,對自然界的山水景物,花草鳥獸,對社會上的人和事認識、理解、感受的結果。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為他們引入創作的活水,以便于他們能從自己親身經歷過或發生在身邊的事中去選擇材料和發現問題,哪怕是小小的一件事、一次談話、一個故事、一件東西,都可以從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中引發出無限遐思和感慨。
其次,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為他們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自我并完善自我的平臺,給他們一塊自由的天地和開放的環境,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開放取材的渠道,拓寬認識的視野。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對學生尊重和包容,實行開放式作文,給他們營造一個和諧而輕松的作文氛圍,他們就會迸發出滿腔的作文激情,就會寫出自我實現的文章。在寫作的構思階段,情感對表象操作和抽象邏輯思維起著制約的作用,情感和思想綜合起來成為不輕易改變的心理狀態,它能促進或組織工作記憶,推理操作和問題解決,對當時的思維活動起著組織與協調的作用。思想觀念制約著作者聯想與想象的范圍,理解與表現主題的全面與深刻,以及素材加工的深入性。
為了使思維活動順利進行,教師不僅要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便快捷地完成作文構思,更要注意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結合課文和日常生活培養學生積極的情緒,健康的感情和正確的思想觀念依據思維加工模型,作文過程涉及到知識、能力與情感三個方面。知識包括日常生活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以及寫作知識、知識主要解決寫什么的問題、學生頭腦中具有什么樣的知識、具有多少知識、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對知識理解的深度等,都決定著學生作文的內容,解決了學生的知識問題,也就解決了學生作文的內容問題。能力包括觀察事物能力、表像操作能力、思維加工能力、口頭與書面的詞語表達能力。能力主要解決如何寫的問題,情感屬于情操的范圍。情操則包括情緒,情感以及道德,審美,價值等方面的思想觀念,它主要決定為什么寫的問題。
依據心理學中情感對寫作過程的影響,我們將構建新的作文教學模式,針對主體情積累采用如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第一,用百首以上的詩詞打底,細水長流地組織學生理解與背誦古代名詩名詞,咀嚼語言的甘甜,領略意境的優美,涉足于中華民族詩歌寶庫之中,激發熱愛民族語言的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第二,廣泛閱讀書報雜志開拓視野。創設種種條件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如以課內帶課文的擴展閱讀、對比閱讀、新雜志展覽、新作品推薦、名著介紹等等。學生博覽猶如蠶食桑,不能要求吃桑吐桑,硬加模仿,而是引導他們破其卷而取其神,領略其中的意、情、辭、章,消化融會,慢慢吐出絲來。目前我教的班級據不完全的統計,學生閱讀的雜志多達七八十種,由于這些讀物涉及的知識面較廣,不僅有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的,而且航海、航空、兵器、旅游、空間探索等均有所涉獵,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在熏陶感染之際,有躍躍欲試的愿望,學生習作中的佳篇或精彩段落也可組織賞析,激發寫作的興趣。
三、合理評價,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如何評價學生的作文,關系到學生的作文價值能否實現,成就感是否能得以體現,反饋及時廣泛與否的重要環節。在對學生作品的評價上,要變終端定型性為過程式、發展式評價;要以正面肯定鼓勵提高為原則;要及時看到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運用習作成果引起連鎖反應,牽動學生習作的上進心。學生好勝心強,喜歡挑別人的毛病,喜歡和別的同學比高低。同齡人的作品最容易在同齡人中產生心電感應,相仿的經歷、類似的探索追求的心理,寫出來的作文雖有好差之別,但共同語言多,可比較,可參照,可從中吸收長處吸取教訓。
總之,大家談,作者自己談,切磋琢磨,使某篇、某幾篇習作中有為大家所理解承認,并進而吸收,在自己文章中有所反映,發揮連鎖作用,實現水漲船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白堅,我們怎樣教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孫勤東,作文教學應張揚生命意識,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3期
3.劉森,作文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盧家揭,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李元功,語文教學藝術與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