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學校績效考核方案
時間:2023-02-02 23:07: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學??冃Э己朔桨阜段?,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績效考核 對策
2008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決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義務教育學??冃ЧべY改革,是黨和國家優先發展教育的重大舉措,對于依法保障和改善義務教育教師的工資待遇,提高教師地位,吸引和鼓勵各類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改革既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也是用人制度的改革,它使教師管理從“身份管理”向“績效管理”[1]轉變,有助于促進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截至目前,各省市均已經制定績效工資實施意見和方案,并逐步落實,得到了廣大教師的擁護和支持。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是爭議不斷,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學校的績效考核上。
一、義務教育學??冃ЧべY和績效考核的涵義
績效工資(performance related pay),又稱績效加薪、獎勵工資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Appraisal relate Pay),是以職工被聘上崗的工作崗位為主,根據崗位技術含量、責任大小、勞動強度和環境優劣確定崗級,以企業事業經濟效益和勞動力價位確定工資總量,以職工的勞動成果為依據支付勞動報酬,是勞動制度、人事制度與工資制度密切結合的工資制度[2]。
在我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三部分構成,績效工資又分為基礎性(占70%)和獎勵性(占30%)兩部分?;A性績效工資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相聯系,在績效評價的基礎上,只要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學校教學任務的教師就可以全額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確定分配方式和辦法??梢?無論基礎性績效工資還是獎勵性績效工資都是與績效考核密切相關的。因此,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工資分配是以績效考核為基礎,以崗位聘任為核心的,是一種以崗定薪的分配模式。
績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是用科學的方法對組織或個人的工作實績進行檢驗和評定[3]??冃Э己税ńM織績效考核、個人績效考核。義務教育學校績效考核指的是針對員工的個人績效考核。
學??冃Ч芾硎且粋€包括績效計劃、績效實施、績效考核、績效反饋和績效改進等環節的復雜的綜合體系。它是學校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全面、系統、科學地進行考察、分析、評估,使員工完成個人的績效目標,并通過績效考核發現存在的問題,通過溝通、跟蹤、反饋、改進和激勵,提高教職工的能力與績效,進而實現學校的組織績效目標,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不斷提升的過程。因此,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的一個環節,它必須為本質上致力于對績效的改進和提高的學??冃Ч芾矸丈?并在此前提下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系統。
二、義務教育學??冃Э己说默F狀
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重點是切實做好學??冃Э己?這不僅事關教師的切身利益,也直接關系到績效工資激勵功能的體現。但是,在已經推行績效考核的義務教育學校,廣大教師對其效果的評價卻褒貶不一,許多學校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一)觀念問題
從領導認識層面看,一是績效考核本來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普遍性難題,而教師績效考核因受職業特點限制具體操作難度更大,多數學校不想改變原有的分配機制,傾向于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似乎這樣比較公平,便于操作,也不易產生矛盾。但這種做法直接導致了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完全背離了績效工資改革“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打壓了有積極創造性教師的工作熱情,喪失了績效考核的真正作用,甚至起了反作用;二是對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認識不到位,把績效管理等同于績效考核,認為學校績效管理就是“量化評分”,以傳統的“得分”作為最終結果來評判教師的工作業績,發放績效工資。這種做法孤立了教師個人績效考核,不能發揮績效工資改革的激勵效能,即通過幫助教師提升績效,最終實現組織績效的提升。當組織價值提升的績效管理目的被忽視,績效考核會反其道而行之,阻礙學校教師團隊凝聚力和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高。
從教師認識層面看,仍有部分教師固守鐵飯碗、大鍋飯的思想認識,簡單地將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理解為“漲工資”,認為崗位聘任已經形成了教師因聘任職稱不同而造成的工資差距,希望學校能夠把獎勵性績效工資“公平”地分配給每一位教師,不要再拉大收入差距;還有一部分人雖然也會抱怨現有的學校管理效率低下,但是真正實行績效考核,真正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在管理上時,他們又覺得不適應,認為績效考核浪費時間、走形式,甚至擔心增加工作負擔,擔心既得利益受到不公正、不科學的損害,往往采取抵制和應付這兩種應對方式。
(二)實務操作問題
1.考核標準籠統,缺乏可操作性
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是做人的“社會化”工作。教育效果的延遲性、勞動成果的不完全可計量性、影響學生成長因素的復雜多樣性以及群體合作的集體性工作方式,都決定了教師工作的特殊性,使得考核教師績效時如何將個體績效從組織績效中離析出來成為一個難題?,F在的學校績效考核指標大都囊括“德、能、勤、績、廉”,這些方面在實際操作中彈性很大。如何將這些主觀性較強的指標進行質的量化考核,充分體現教師工作的特殊性、不同崗位之間的差異性等,確實存在著一定難度。許多學校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對不同的崗位采用相同的評價標準,不能充分體現不同崗位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與貢獻大小;還有的學校僅是簡單地將考核指標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劃分過于寬泛,不能體現出教師之間的實際績效差別。
2.考核指標缺失,不能有效評價教師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些影響有的是顯性可以量化的,如教師的出勤、任課節數、學生成績、發表文章數量等,有的是隱性不可以量化的,如師德修養、對教育教學的精力投入、對學生的日常品德教育和心靈陶冶等。面對這些隱性的、難以計量的因素,許多學校在績效考核實踐中“避而不考”或“輕描淡寫”,往往只是將一些比較容易量化、可測性較強的硬指標列入考核或作為考核重點。如果僅以這些指標來考核教師績效,難以得出全面而準確的結論。長此以往,教師必然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升學率、學業排名等易于量化的考核重點上,所以,因評估指標偏頗而造成的機會主義傾向必然會將教育推向功利與狹隘,素質教育不可能真正落到實處。
3.考核主體缺失,不能全面評價教師
不同的評價主體,基于不同的價值取向,站在不同的角度,對于同一評判對象作出的評價往往是會有差異的。[4]因此,要全面、真實、準確地考核教師績效,參與的考核主體應是多方面的,而且因為教學是一種充滿個性特色的活動,不同的教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所以尤其不能將教師個人主體排除在外,應給教師評判自己的機會。雖然,各地在實施績效考核時,都強調“多個評價主體參與”“適當聽取學生、家長及社區的意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多數義務教育學校的考核主體還是學校的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僅以“民主評議”的形式參與,所占份額很小,與教師接觸最多的學生,往往因年齡小、缺乏判斷力而被排除在外。本應作為績效考核主體同時也是考核對象的教師,僅以考核對象的身份被動接受。其他考核主體的評價固然能夠反映教師的工作表現,但是畢竟是外在刺激,不如教師發自內心的反思、評價更能激起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動機,使績效考核結果更能如實反映教師的狀況,幫助教師提高自我、發展自我。
4.考核反饋和應用機制不健全
目前,義務教育學校都能做到向教師本人反饋績效考核結果,并把其作為職稱聘任、績效工資發放的依據。但是績效考核反饋和應用的意義并不僅局限于此。學校把考核結果反饋給教師時,必須注重與教師的溝通,讓教師了解自己的工作情況,了解自己與他人相比有哪些不足和長處,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并對教師進行適當、明確的指導,使教師的個人發展與實現組織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提高績效的目的。此外,考核結果的應用不能單純地與獎勵掛鉤,更應該將其應用于指導教師發現下一階段工作的改進點,應用于制訂個人發展計劃和培訓計劃,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長點,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這才是績效考核的本質。
三、教師績效考核的對策分析
1.加大宣傳力度,轉變思想觀念
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是教育人事制度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改革。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都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通過學習、培訓、宣傳等形式,對校長、教師進行政策宣講,引導校長和教師統一思想,將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主要政策,包括教育部的意見和相關的宣傳提綱及本地的實施辦法,傳達到每一位教職工,讓所有校長和教師都能深刻認識這項改革的重大意義、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徹底打破原有的平均主義觀念,自覺地理解、支持、參與和實施改革,為實施績效改革奠定基礎。
2.引入增值評估,建立公正有效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績效工資的實施需要建立一個客觀公正、受廣大教師普遍認可的績效評價體系,它可以提供切實的績效成績以及有助于判斷教師績效情況的信息。目前,在美國各地教師績效工資改革模式大都不同程度地采用或借鑒了“增值評估”(value-added assessment, VAA)的做法?!霸鲋翟u估”是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由田納西州立大學的威廉?桑德斯博士最先倡導的,是一種用來確定學生在某一年進步程度的統計模式。VAA不僅可以使領導與教師都能看到教師在提高學生成績方面的客觀證據,而且也為獎勵那些成績突出的教師提供了根據,同時,知道自己教學成績的統計分析結果還能促使教師不斷改進教學質量。[5]正因為VAA能夠區分哪些教師在提升學生的成績方面卓有成效,所以它不僅能有效解決教師績效考核隱性工作不易量化的問題,而且能夠解決目前我國因義務教育尚未實現均衡發展而造成的校際教師績效考核差異的問題。
3.做好三個結合,提高績效考核的實效性
一是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茖W的教師績效考核方法將定量與定性有機融合,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教師工作的質量。學校要注重通過面談、課堂觀察、非正式交流等形式準確把握并記錄分析教師日常工作的節點,對教師進行鼓勵或提醒,全面反映教師的工作業績。二是結果與過程相結合。通常情況下,教師工作結果的優劣與其工作過程的好壞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教師的工作結果并不是其工作過程的真實反映。例如同樣是教學成績優異,有的教師是通過改革教法、學法,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能力得來的,而有的則是通過加班加點、加大作業量、犧牲學生身心健康換得的。績效工資發放是以學期或學年為單位的,因此,學校要采取月考核的持續考核與學期末或學年末的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克服終結性考核的“近因效因”,更準確地評估教師的工作成績。三是反饋與改進相結合。對教師的績效考核結果進行分析診斷,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及時反饋給教師??冃Э己酥械娜粘贤ǚ答佉脖环Q為績效輔導,它可以幫助教師制訂績效改進方案,明確發展目標,不斷改善和提高個人績效,進而使學校的組織績效不斷得到提升。
4.構建發展性的教師考評指標體系,增強績效考核的激勵性
義務教育學校績效考核既要重約束,更要重激勵,以正面激勵為主,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全面成長作為重要導向,有效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在績效考核的價值取向和功能定位上,不能僅局限于績效考核的獎懲,僅以教師過去和當前的表現作為獎懲和績效工資發放的依據,而應注重績效考核形成的發揮以及教師長期的發展。根據績效考核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目標、績效考核主體的多元化和多維性的評價指標,按照新課程改革在教師的倫理規范、專業理論知識和自等方面的要求,發展性的、激勵性的指標體系不再以淘汰后進老師為目的,而是旨在促進每一位教師獲得新發展;不再面向過去教師已有的工作表現,而是面向未來,更關注教師內在發展動力的激發;不再是單向度的“判決”式評價,而是吸納管理者、同事、學生、教師本人、學生家長和社區等評價主體參與的交互式的評價,以評價過程中更注重雙向的交流和溝通,真正構建促進教師發展的全面、綜合、多元地教師考評體系,激發教師對個人素質提升、教育績效提升的執著追求。
5.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實現學校民主管理
績效考核事關廣大教師的切實利益,離不開廣大教師的參與和支持。一是民主制訂考核方案。沒有教師參與設計的改革方案,無論其形式多么完美,事實上是難以行得通的。[6]在制訂績效考核方案時,學校應建立開放式的交流方式,全面滿足教師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管理者與教師共同討論、協商。只有在此基礎上確定的考核方案,才能合理地把握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關聯,制訂出教師認可的符合學校長遠發展利益的績效考核目標,才能既幫助教師建立與學校發展一致的方向感,又增強了方案的可信度、可行性。二是考核過程采取考核組織進行考核的方式。學??冃Э己说目己诵〗M成員應包含校內各個層面和群體的代表,充分體現民意,同時組織考核人員業務培訓,掌握正確的考核方法。組成人員的多元化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為因素對考核結果造成的負面影響。三是建立考核申訴機會和程序。暢通教師反映意見的渠道,給予對考核不滿意或認為不合理的人員申訴的機會和程序,這不僅是對考核工作民主化的要求,也是績效考核發揮作用的必要措施。建立這種制度,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僅能夠及時發現績效考核中的各種失誤并予以糾正,維護績效考核的準確性,而且在與教師的溝通、探討中,進一步統一認識,加深教師對績效考核的信任度,提高績效考核的公信力。
參考文獻:
[1]績效工資改革加速.評估體系至為關鍵[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9-4.
[2]MBA智庫百科.什么是績效工資[EB/OL].wiki.省略
[3]遠距離開放教育詞典.省略.
[4]吳志宏主編.《教育管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52.
[5]賈建國.美國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9.(9).
關鍵詞: 技術支持者 教學促進者 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
1.新時期我國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面臨的困難和機遇
21世紀是知識大爆炸、科技大發展的信息時代,隨著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迅猛發展,全國各大中小學都已經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教育現代化建設。但從目前中小學實際教學情況來看,信息技術老師已成為教育技術老師的代名詞,難以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是在他們的思想意識的深處,不能清醒地認識到運用教育技術對于促進教學的意義,另一方面是他們的技術水平難以勝任教學資源開發等如此重大的任務。所以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說:“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要緊跟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以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p>
與此同時,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呼聲日益高漲?!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充分運用最新的技術手段,全面深入地為教學服務?!痹谥行W大力推進教育改革,促進內涵建設的新時期,教育技術老師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更好地服務教師,服務學生,服務教學,既關系到能否提升其自身的地位,又直接影響著教育改革成效。
2.技術支持者: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的主體角色
所謂技術支持者,就是中小學教學設備的維護和運行者,是指為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而開展的一系列技術活動。
2.1硬件服務者。
在1978年我國電教重新起步時,由于缺乏有經驗、懂技術的教育技術老師,各個地方教育當局,都是從理科教師中挑選出對電腦有興趣、志愿去學習電腦知識的青年教師來充當信息技術教師,其主要任務包括設備的維護管理、組織師生學習基本的電腦操作等。
2.2硬件服務者+視音頻教學資源制作服務者+技術培訓服務者。
在進入21實際初期,國家對于中小學的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全國大部分中小學都設有微機室,并且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水平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提升,因此它的職能也從原來簡單的硬件服務拓展到培訓和軟件制作;負責學校電化教育設備的維護;采購、制作教學所學的音像教材等[2]。
2.3硬件服務者+軟件服務者+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服務者+技術培訓服務者。
改革開放30余年的發展,中國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當今的中國正處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擊著中小學教育。網絡技術在中小學的應用成為廣大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的工作中心,具體包括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的管理與維護,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系統、多媒體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數字化資源平臺、多媒體教學平臺等教學軟件的建設、管理與維護,網絡課件、多媒體課件等教學資源的制作與管理及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等。
3.教學促進者: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的本質要求
3.1教育技術在中小學應用的本質是促進學習。
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由于AECT(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教育技術94定義的,高校的教育技術專業開始迅猛發展,也給中小學在信息技術教學和教學服務上,吹來了一股清風。教育技術在中小學應用過程中不僅強調學習者獲得“知識與技能”的能力,更關注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即以更少的時間、努力、精力達到學習的目的?,F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情境創設,協作學習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發展聯想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
3.2教學促進是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的本質要求。
所謂促進教學,就是指提升課堂效率、教學質量和資源使用率的一系列活動。在中小學,培養人才主要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而教學活動又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一整體。教育技術教師不僅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一切網絡資源并加以充分整合,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創造良好的資源環境和技術氛圍,更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教育技術的實踐者,積極幫助其他學科的老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學校軟、硬件設備,開發視頻教材,制作多媒體課件,積極引進先進教學模式等,促進學習模式改革,通過“促進教學”活動來達到“促進學習”的目標。從表面上看,教育技術教師主要職責是傳遞信息技術知識,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供硬件、軟件服務資源,實現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小學的應用與推廣;從本質上看,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的工作主旨是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改善教育環境,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引進先進的教育理論和理念,倡導先進的教學模式,改革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最終促進學習者的學習[2]。
4.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角色轉變過程中的困難與對策
4.1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角色轉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角色轉變過程中主要遇到來自內外兩方面的困難。從其自身來看,教師的組成可分為師范生和非師范生;從教齡來看,可分為資深老教師和年輕新手等。正是因為學科教師內部的千差萬別和參差不齊,所以很難統一思想和認識。從其外部來看,教育技術老師主要是以信息技術教學為主,對其他教學工作參與程度不高。普遍認識是教育技術老師即技術型的信息技術老師,已經深入人心,要改變這種慣性思維并非易事。
4.2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角色轉變過程中相應的對策。
4.2.1完善教育技術人員的專業結構,聯合其他學科成立教育技術應用中心。
積極引進具有課程設計和開發、網絡資源管理、現代信息技術等教育學背景的教育技術專業人員,優化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的人才隊伍,形成一支專業性強、敬業心重的高素質、嚴要求的教學促進隊伍。要加強對教育技術學老師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的培訓,提高教學能力,并成立教育技術應用中心,和其他學科的骨干老師一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模式,探討如何更好地把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4.2.2切實有效推行績效政策,全方位調動老師的積極性。
所謂教師績效考核是指對教師工作的數量、質量、效率和貢獻的評價,其目的是要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變資源為資本,使學校永葆活力。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國義務教育實施績效工資制度以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義務教育學校認真貫徹國務院等相關部門關于義務教育實施績效工資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并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績效工資考核方案,完善義務教育學校分配激勵機制,建立健全教師績效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標體系,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效果[3]。
4.2.3綜合利用多種途徑,宣傳在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面向教師,要積極做好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學理念的運用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實際操作。在信息化理念方面,教育技術的老師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研討會,比如教學模式學習、教學理論的探討、教學案例分析等,也可以邀請高校專家給予點評和主持。在信息化教學能力方面,教育技術老師可以借助教育技術應用中心這個平臺,組成教研組,結合學校實際教學需求,分模塊設計或者購買相關軟硬件,如制作網絡課程、制作音視頻教學素材、購買多媒體教學設備、購買網絡教學平臺及其后續的開發與維護等。面向學生,可以開設貼近實際生活的相關課程,激發興趣,幫助他們了解和掌握信息時代下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設計情景和提供充沛資源,運用相關教學理論與模式,通過小組討論在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發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體會教育技術的相關理論與實踐目標。
4.2.4作為學校靈魂的校長,更要與時俱進,不斷鼓舞教師開拓進取。
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是一個學校的靈魂。當學校的校長并非有全校教職員工民主選舉產生,而是由政府部門選拔、任命時,校長們往往容易不自覺地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對政府部門負責、考慮政府部門反應的思維取向和行動指南,往往會陷入既要對學校負責,但又要政府部門負責的兩難境地之中[4]。作為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的代言人,校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溝通和橋梁作用,一方面要與時俱進,積極投身教育改革事業,改變教育技術老師就是信息技術老師的這種傳統思想,為廣大一線的教師特別是教育技術老師,營造氛圍,創造一切有利條件,鼓勵和支持在學校中進行合理有序的改革和創新。另一方面要向教育管理部門爭取多種的崗前和崗后培訓,爭取多種教師進修的機會,讓教育技術老師及時了解當前最新的科技動態和學術前沿,抓住時代的脈搏。
5.結語
教學促進是中小學教育技術老師的本質要求,但在實際操作上,作為信息技術老師的角色已經深入人心,中小學的教育技術老師要實現從“技術支持者”到“教學促進者”的角色轉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需要廣大的教育技術老師共同努力,開創進取。我們相信,在從技術支持者到教學促進者轉變的過程中,教育技術學的宗旨會進一步彰顯,教育技術老師的地位會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的教育質量也會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朱亞莉.從“教學技術支持者”到“教學促進者”[J].現在教育技術,2012(1):45-48.
[2]張麗霞,俞鳳茹.對我國電化教育歷史的回顧與未來的思考[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73-74.
關鍵詞:中學校長,課程領導
1.前言
課程領導,顧名思義是以課程理論和領導理論為基礎的研究。當今中國內地,由于學校并未設有課程發展主任一職,因此在課程領導過程中,校長的角色就顯得更為重要。
2.個案概況
(1)在全校師生大會上,校長提出構建以“體育”與“藝術”為特色,多元全面發展的想法,并了《告家長書》,將學校的愿景向學生家長做了詳細說明。
(2)布置校園特色環境,包括“英語角”、“科技之窗”、“創客工作室”等,并開展活動――“如果我是校長,我的學校將是這樣的”,向全校師生征集校園布置方案。全校范圍內征集校歌方案,并邀請學生自行設計并舉辦“體育節”、“藝術節”。
(3)完善拓展課制度。拓展課的科目根據學生需求而設,同時鼓勵學生成立學生社團,第一期成立的社團有“京劇社”、“環保社”、“足球社”等。
(4)成立學科教研組、備課組,制定教研組、備課組制度,包括定期舉行教研組、備課組會議以及教研組、備課組績效考核方案。要求學科教研組的所有教師共同組織編寫校本教材。組織教師定期學習,要求每學期每位教師在學校至少開設一節公開課,組織聽課、評課以及教師自我反思。
3.個案分析
3.1優勢(Strengths)
3.1.1設立明確的愿景
Peter(1990)首先提出了共同設立愿景的概念。之后設立愿景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重視。陳學賢(2006)認為設立建設學校愿景非常必要,只有預先設立了學校的愿景,才能更好地追求學校的目標與發展,在設立學校的愿景時還需要根據學校的歷史、特色等因素量身打造。學校的愿景應讓學校相關成員都能清楚了解,這樣有利于激勵與學校相關的成員為學校的愿景而共同努力(吳清山和林天佑,2002)。該愿景在全校的師生大會上提出,并以告家長書的形式告知了學生家長,所以師生以及家長很快就清楚了解了學校的愿景,這也會多方配合學校去達到愿景埋下伏筆。
3.1.2建立特色學校文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Heckman(1993)認為學校文化應該是具備學校特色的,同時又是校長、教師和學生共同建立并認可的信念。不被學生認可的學校文化只會是一句流于形式的口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學校文化需要關注學生對之的認可程度,同時學校文化和領導還應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丁鋼,2004)。
這實際上就是構建校園文化的一個過程。在學校中,學生并不只是單單學習課程本身,學生還會學到課程之外的東西(鐘啟全和張華,2010)。而校長的上述舉動也讓教師與學生清楚感受到自己就是學校的主人,增強師生主動參與其中的積極性。
3.1.3提升師生參與課程領導積極性
羅生全(2008)認為教師與學生是課程的共同創造人,在學校的課程領導中起到關鍵作用。教師與學生都是課程領導的主體,充分發揮他們參與課程領導的積極性有利于增大了課程領導的參與面,實現了課程領導主體多元化(鄭先俐和靳玉,2004)。該學校校長制定了教研組、備課組制度,包括定期舉行教研組、備課組會議以及教研組、備課組績效考核方案。正所謂“無規則不成方圓”。清晰明確的規則制度有利于課程改革的良好發展。教師也是平常人,也具有物質和精神需求(劉曉紅,2007)。因此,良好的績效制度更是有利于提高教師參與到課程改革中的積極性。
該學校校長還要求學科教研組共同組織編寫校本教材,使教師成為開發課程的主體,這也有利于推動校本課程的實施。此外,該學校校長組織教師定期學習,要求每學期每位教師在學校至少開設一節公開課,組織聽課、評課以及教師自我反思,則是為了提高教師的課程領導力,促使教師真正成為課程領導的主人。徐國棟教授(2010)指出:學校層面的課程改革,雖然校長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教師才是課程決策以及校本課程的真正落實者,是影響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如果能充分調動教師參與課程領導的積極性,對于課程改革的成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3.2劣勢(Weakness)
3.2.1愿景設立缺乏事先溝通,愿景實施無具體期限
Conley,Dunlap & Goldman(1992)認為設立愿景可以分為兩類方式:一類為領導者強勢推行自身想法,以期通過個人魅力將其轉化為學校共有愿景,適用于成員較少的私人組織,在學校中較難成功;另一類則是組織成員共同設立愿景并實施,適用于學校中設立共有愿景。學校在設立了良好的共同愿景之后,還需要根據愿景制定相應的學校長中短期發展計劃(陳學賢,2006)。領導一門言的學校的愿景會與所有師生共有的價值觀相違背(帥婷,2004)。僅僅是校長個人所認可的愿景,這個愿景很可能是不被師生所認可的。由于學校的愿景會直接影響著學校之后的發展,所以在制定學校愿景之前,理應充分發揮學校的優勢,克服學校的劣勢,制定發展的重點以及優先級別,并創造出學校自有的特色。
3.2.2校本教材編寫分工不明,對教師關心不夠
課程改革并不只是一種簡單的知識方面的工作,更是一種情感態度方面的工作(Hargreaves,et al,2001)。參與課程改革的教師往往會陷入情感困境,并產生負面情緒,課程領導者應加大對教師的關注,幫助鼓勵教師真心成為課程改革的實施者(包燕,2007)。
本案例中,該學校校長要求學科教研組的所有教師共同組織編寫校本教材。由于是整個學科教研組的所有老師共同編寫,卻又沒有明確規定分工,教師間權責不分明,工作事項更是混亂不清,而且還導致了所有教師的工作量均有所增大,學校里出現了教師抱怨的聲音。此外,由于校本教材是該校長要求教師所編寫,校長在編寫過程中始終高高在上,并未從實質上去幫助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校本教材完成質量不高,教師只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進行編寫。只有校長以協調人或是合作者的身份給予教師在課程領導的過程中以真正的支持,教師才能更好的成為一名合格的課程領導者(徐京魁,2013)。
3.3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s)
內地基礎教育方面的課程改革已經經歷了十數年的風風雨雨,而內地的中小學校長也在這十數年中伴隨著種種新課程改革的洗禮而逐漸成長。近年來,隨著學校獲得了更多的課程設計方面的自,中小學校長對于課程改革的熱情也與日俱增。由于課程改革的成敗與否與課程領導有密切相關性,這也引起了教育領域對課程領導的廣泛重視(陳伯璋,2003;黃旭均,2003;歐用生,2003a)。
當然,課程領導并不僅僅需要校長滿腔的熱情,更需要校長自身專業的課程領導知識與理論基礎。值得稱贊的是,在當前環境下的,大多數內地的中小學校長近年來已經參加了非常之多的新課程培訓,能很好的理解課程變革,也具備良好的課程領導理論基礎。有研究數據表明:絕大多數內地中小學校長都具備非常良好的課程領導觀念(鮑東明,于澤元,2014)??梢?,近幾年新課程的培訓對于內地中小學校長的課程領導知識與理論基礎方面的提高的效果非常良好的。大多數內地的中小學校長,包括本個案中該校的校長對與學校的教育愿景、校本課程的意義、課程領導的目標的認識也是非常清晰的,這也為內地中小學成功實施課程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
然而,課程領導發展的道路卻并非一帆風順。歐用生(2003b)指出,課程領導的最大問題在于仍然沿用之前的課程管理的標準。當前這樣的問題也依舊存在。部分校長迫于社會的壓力、輿論的導向以及現有的一些體制,不能很好的將課程領導的理論基礎都落實到實際的課程改革行動中。包括本人在與本個案中校長的交流中,該校長也提到,他非常認可在學校中,學生需要學習的課程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成長成才,但如果要涉及改變國家課程則需要極大的勇氣,也許可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作為學校的校長,他可能承擔不起太多的負面后果。其實,國家層面的教育政策、教育部門的監督管理、社會輿論或是學生家長對中高考的過分關注等等,都可能成為威脅內地中小學校長課程改革的因素,但這些同樣給予了各位中小學校長在逆境中求發展的課程領導實戰機會。中小學校長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化威脅為機會,也將成為我們今后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
4.結語
相對而言,本個案中的校長還是具有一定大刀闊斧的實干能力,然而目前仍有較多內地的中小學校長仍將課程領導的理念僅僅停滯在頭腦意識層面。可見,在未來這幾年中,如何將內地中小學校長心中的課程領導意識直接轉化為能夠實施的課程領導能力,我們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參考文獻:
[1] Hargreaves,A,Earl,L,Moore,S,& Manning,S.(2001).Learningto change:Teachingbeyond subjects and standards.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2] Heckman,P.E.(1993).School Restructuring in Practice:Reckoning with the Culture of Scho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form.2(3),263-272.
[3] Hord,S.M,& Hall,G.E.(1983).Three images:What principals do i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4] Snyder,J,Bolin,F,& Zumwalt,K.(1992).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In P.W.Jacks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pp.402-435).New York:Macmillan.
[5] Senge,P,M.(1990).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New York:Crown Business.
[6] 包燕(2007):《學校課程領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7] 陳學賢(2006):高雄市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愿景發展與教師組織承諾關系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7(1),頁77-106。
[8] 陳伯璋(2003,10月):《實踐智慧與校長課程領導》,發表于大陸課程教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國立臺北師范學院舉辦之“課程領導與課程評鑒”學術研討會。大陸,蘭州。
[9] 丁鋼(2004):學校文化與領導,《全球教育展望》,33,頁7-11。
[10] 黃旭均(2003):《課程領導:理論與實際》,中國臺北:心理出版社,2,頁5。
[11] 劉曉紅(2007):教師行為的功利主義價值取向及其合理性辯護,《現代教育論叢》,頁8。
[12] 羅生全(2008):學校課程領導:模式、發展趨向及啟示,《課程?教材?教法》,28(7),頁28-33。
[13] 歐用生(2003a,10月):《課程慎思與課程領導》,發表于大陸課程教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國立臺北師范學院舉辦之“課程領導與課程評鑒”研討會。大陸,蘭州。
[14] 帥婷(2004):《論學習型教師組織的創建》,北京:石油教育出版社,1,頁65-68。
[15] 吳清山、林天右(2002)。教育名詞:愿景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01,頁130。
[16] 徐國棟(2010):課程領導與學校發展:回顧與展望,《教育曙光》,58(2),頁83-92。
[17] 徐京魁(2013):職業院校教師作為課程領導者的實踐與探索――以《應用文寫作》課程為例,《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頁6。
我校在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親切關懷下,全學年各項工作全面有序開展,在教學質量提升、校園規化、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F將本學年度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績與榮譽
1.學校的榮譽:合江縣學校安全工作考核“一等獎”、合江縣學校教學質量考核“二等獎”、 合江縣學校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
2.教師的獲獎:第一學期,丁興圣被評為瀘州市“優秀教師”,唐開順等五名教師主研的課題《農村初中現代教育技術情景下課堂交流與對話實踐的研究》榮獲瀘州市教育局成果評選“二等獎”,趙楚榮撰寫的〈初中數學作業批改方式的探索〉榮獲瀘州市教育局論文評選“一等獎”,王文君等10名教師榮獲縣級論文評選和說課比賽分獲一、二等獎; 第二學期,唐開順被評為合江縣學校安全工作管理先進個人,湯連鮮被評為佛蔭鎮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牟小紅在“三八節”被鎮黨委、政府評為“巾幗建功標兵”,何祖權被縣委宣傳部評為“2016年度優秀新聞閱評員” 湯連鮮、王登軒參加校長優質課獲“二等獎”,趙楚賢等9名教師參加縣上論文、實驗操作比賽分獲一、二等獎。
3.學生學業質量及獲獎:2014級126名學生參加中考,43名學生硬上線合江中學。韓光蘭同學在全市中小學生“法潤瀘州、法育未來”法治征文活動中,獲中學組征文“二等獎”。丁曉燕“少年傳承中華美德,小小百家講壇”人間處處有真情獲“三等獎”。
二、工作回顧
(一)善于管理,正確指引學校發展
1.加強依法辦學。為真正實現依法治校、規范辦學的要求,這學期學校校務管理以教師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為抓手,修訂完善《合江縣佛蔭鎮中學崗位晉升考核評定方案》、《佛蔭鎮中學教師高級、一級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考核評定辦法》。本年度,我校成立了以湯連鮮校長為組長,王登軒副校長為副組長、學校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依法辦學領導小組,聘請了佛蔭鎮派出所指導員李光橋同志為我校的法制副校長,向廣大師生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學校嚴格按照上級規定開齊課程,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方案,無違法舉辦重點班、無節假日有償補課、無強制訂購校服、無強制購買保險、無出租學校設施辦班等現象,教材征訂規范,學生入學、休學、復學、轉入、轉出、畢業、升學手續齊全、規范,并為“留守兒童”和“問題學生”建立了關愛幫扶檔案,班主任和授課老師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家訪,認真做好家訪記錄,并撰寫幫教心得,得到學生家長的好評。由于我校重視依法辦學,措施得力,師生面貌得到根本性轉變,學生違法犯罪一直保持零記錄,教師教學行為規范,無體罰學生現象發生。
2.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本學期,學校黨支部按照“圍繞中心,拓寬渠道、發揮功能”黨建工作思路,在凝聚人心、民主監督、師德建設、核心價值觀引領都發揮出了積極的政治核心作用。在校園里強化政治學習、弘揚先進事跡、不斷傳遞正能量。下半期,召開了黨員民主生活(擴大會),會上學習了新的黨的紀律處分條例、班子成員逐一進行了自我剖析。增進了班子成員的規范管理意識和服務意識。遇到重大事情,支部成員深入教師中間進行宣傳,開展談心活動,廣泛聽取教職工意見,引導全校教職工關心支持學校工作。學校黨支部積極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每位黨員虛心學習,根據“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對照“”認真查擺自身問題,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提高黨員素質和組織凝聚力。
3.推進學校民主管理。今年,學校繼續推進民主管理,學校制度修訂,先提出討論稿交教師討論征求建議意見,對教師提出的意見建議在教師會上進行解答,最后有三分之二以上教師同意制度才算通過。學校工程項目建設、教師績效考核等學校重大事項都有教師代表參與監督。嚴格落實各項民生政策,深化黨務、校務公開,下半期對職稱推薦委員會、教師代表、工程領導組、績效考核審查小組、理財小組進行換屆改選,民主管理使得制度更加公平合理,干群關系更加和諧。
(二)精于教學,雕琢教學全部過程
這學期,學校教學以“精準、精確、重過程”三個關鍵詞統領整個學年工作,開展常規工作的項目化管理,改善師生關系,促進個別化教學,加強教研組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加強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向管理要質量。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的檢查與督促,探討新形勢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建立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課堂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下半年,學校開展九年級視導活動。班子成員和教研組長深入各班級課堂聽課并及時反饋信息,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建立全校性的月考反饋制度,了解教與學的第一手材料,及時調整教與學的規劃。
2.深化課堂教育教學改革。以“兩增兩減一提高”為目標,促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將課堂教學改革納入績效考核,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和學科教學研究能力。扎實有效地開展師培師訓、繼續教育、校本教研工作,市級普教科研課題《農村初中學校校園安全有效監管動作策略研究》順利開民研究。
3.扎實開展校本教研工作。各個教研組堅持間周1次的教研活動,學期活動不少于8次,每次活動有主題,參與面達到100%。積極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曬課活動,44名教師成功曬課。積極開展走出去、引進來活動,2017年3月份湯連鮮校長帶領部分中層干部去納溪合面中學開展學校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均衡教育迎檢、學生活動的組織學習交流,4月份王登軒副校長帶領部分中層干部去納溪大渡中學開展校園文化建、均衡教育迎檢、大課間活動的組織學習交流,5月份湯連鮮校長帶領教務室、教研組到瀘州十二中開展對流學習;2017年上期縣教師進修校對我校送培:《教師專業情誼的自我培育》、《薄弱學科課堂教學把控與“一分三率”提升策略》文理分科、《班級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多媒體課件制作與應用》、《如何實現信息技術和教學深度融合》共六次全員培訓。
4.有序推進“學困生”轉化工作。學校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二縣四鎮八校的學困生幫扶聯盟,成立了以湯連鮮為組長的學困生幫扶工作領導組,確立了以“小組合作”幫扶模式,以教務室牽頭的學困生幫扶工作室,參加聯盟組織的三次交流學習,2017年春期開學以班為單位分班組織學困生幫扶暨教學質量提升研討會,形成了《佛蔭鎮中學學困生轉化工作手冊》。
(三)樂于探究,搭建多元成長舞臺
學校德育工作本著培養“感恩、自信、擔當、自律”的佛蔭學子為目標,以“自主管理”為載體,重點抓班集體建設中的內涵和外延建設;又以“學生社團建設”為載體,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成長視角和舞臺,增強了班主任隊伍的問題研究意識,促進了學生的自我教育。
1.抓好隊伍建設,抓好常規工作,通過以會代訓,布置工作,交流探討團的工作方法及經驗,本學期共組織了兩次團干部的培訓活動,同時各支部制定了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工作計劃和方案,每次活動做到有記錄、有總結。根據開學初的工作計劃,以及聯系學生思想實際,確定每周升旗儀式主題,增強了升旗儀式教育的實效性.此外,在五四期間又發展了27名新團員,壯大了我校團員隊伍。
2.豐富學生活動,促進內涵發展。上學期開展了隊列體操比賽、“一二、九”演講比賽、組織參加縣上乒乓球比賽,本期舉辦學校田徑運動會、“五四”青春正能量詩歌朗誦比賽、組織參加縣上田徑運動會,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培養學生團隊品質,提升文化品位。
3.落實常規教育,提高學生素質。通過開展假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了即將面臨中考的初三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教育活動,磨練學生意志;開展“安全教育周”、全民國防教育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糧食減損增效”宣傳周活動、“七五”普法啟動之后的第一個憲法宣傳周、“綠色星期三”垃圾分類日等各類主題活動周(日)活動,使學生接受了法制、安全、環保等各方面的教育。
4.加強家校合作,發揮教育合力。本學年,學校籌備“校級、年級、班級”三級結構的家委會組織,召開兩次家長會,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促進了“密切的接觸,高效的合作”。
(四)勤于服務,創建美好溫馨校園
這學期,后勤工作在全體后勤人員的共同努力,本著全心全意地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的宗旨,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確保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1.加強財務和固定財產管理。學校財務工作,嚴格按規定的財務、會計制度實施管理,在資金使用上,嚴格執行審批制度,認真做好2017年度的預算和結算工作,確保收支平衡;在學生收費管理上,對代辦性收費項目及時做好備案審批工作,做到無亂收費現象,及時進行清算。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及時做好財產記賬和報損調整工作。
2.完成每期開學準備工作和設施設備養護。開學初,及時維修,服務到位。維修更換電管200多只,更換水管開關閥門60余只,零星維修50余次,跑道維修200多平米。及時采購教師需要的辦公用品,采購打印紙80件,備課本100個,會議本100個。改善教學環境和學習環境,調整辦公室,由原來的學科為辦公室改為以年級為辦公室,便于同年級同班的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每間辦公室都有2臺電空調,3臺電腦,1臺打印機。為教師和學生的生活服好務。每天堅持檢查食堂、小賣部的食品安全及其它方面安全,確保食堂的食品安全及其它安全,給食堂安裝了一臺空調,更利于食物的存儲保鮮。
3.我?,F共有建檔立卡生67名,2017年春期比2016年秋期建檔立卡生新增3名。建檔立卡生享受資助政策有住校生生活補助以及教育救助基金補助(住校生生活補助為625元/生,主要針對建檔立卡未脫貧學生;教育救助基金主要是免教輔資料費用具體金額依據每個年級教輔使用情況而定,補助學生為全體建檔立卡學生)以及2016年秋期特困貧困生教育救助基金的補發(人員數為8人,主要是根據建檔立卡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以及貧困情況來定,并做了具體情況說明)。
4.本學期學校投入了一些資金對食堂內部環境進行改造,添置了消毒柜等設備,安裝了監控,達到了上級規定標準,并對食堂服務人員進行培訓,食堂“兩證”齊全,每天對食品進行留樣待查,總務處每天查看,嚴把食品的入貨關,要求各樣食品從正規渠道進貨,票據齊全。
5.為迎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省級檢查,學校360萬元綜合樓項目于6月份正式開工,9月初完成建設,9月底投入使用,運動場項目前期手續已基本完成,7月份動工,8月底完工,9月初投入使用,運動場新征地6畝左右,現已完成農戶租地合同,7月初動工,8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學校硬件建設較過去有了很大提高,校容校貌明顯改善。
(五)落實責任,確保學校安全穩定
1.健全安全機制,扎實做好各項安全工作。按照學校安全工作“五級五覆蓋、五落實五到位”要求,學校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安全工作制度,明確學校各個層面的安全職責及崗位“主體責任”,狠抓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構建安全工作長效機制,切實將安全工作納入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管理的軌道。
2.加強安全教育及應急演練,進一步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護自救能力。充分發揮校園廣播、宣傳欄等的陣地作用,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切實將安全教育列入教學計劃,上好安全課,全面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每周開展1次專項培訓,每月開展1次安全應急演練。
3.突出重點,進一步做好關鍵環節的安全工作。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投入,進一步提高“四防”標準,防控效果=人防效果×(物防效果+技防效果+心防效果),增加學校安全系數;加強門衛管理,健全外來人員審查、通報、登記制度,嚴格全面審查、控制進出車輛,加大對宿舍、食堂、微機室、實驗室等重點部位的監管;加強“一崗雙責”、各時段各區域安全監管“主體責任”的督促落實;加強帶值班和夜間巡查制度,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和校產安全,
三、工作設想
(一)啟動規劃,逐步推進規劃落地。制定好各項配套的實施方案和工作措施,進一步分解細化規劃學期任務,讓每位師生參與到規劃的實施中來。
(二)加強建設,不斷優化教學工作。學校教學工作中還有一些需要提升和改進的地方。擬在教育科研上、課程建設上、多元評價建設上都將進一步完善。
(三)補齊短板,不斷提高德育實效。在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教育科研以及在對個別行為偏差生的教育上還應多動腦筋多想辦法,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校風。
——某縣教師繼續教育匯報材料
近年來,我縣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在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師培科的指導下,在縣教育和體育局的領導下,既創新培訓形式,提高培訓質量,又真正把培訓工作做細做實,成效顯著。
一、基本情況
梓潼面積1443.92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轄16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全縣有公辦中小學、幼兒園45所,其中縣城學校7所,鄉村學校38所。共有中小學教師1600余人,縣城教師440人,鄉村教師1200人。
二、領導高度重視,指導督促到位
縣教體局范曉彬局長、張仁寶副書記、政工股趙國邦股長特別重視教師培訓提升工作,對教師培訓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決定,多次主動參加師培會議,給予指示;積極參與培訓活動,給予督促和指導;多次親自策劃縣級專項培訓。縣教體局成立了教師培訓領導小組,由范曉彬局長親自擔任組長,張仁寶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相關股室和縣教師進修學校領導為成員,負責全縣各級培訓的組織領導,同時將培訓工作納入學校師培工作目標年度考核內容。近年來,縣教體局大幅度增加師培經費,確保各項培訓活動順利開展;師培設備設施投入持續發力,極大地改善了培訓條件。市教體局師培科劉成??崎L關心我縣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多次蒞臨我縣指導師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培訓建議;多次帶領我縣教師和領導參加國家和省級短期集中培訓;多次組織我縣教師參加市級培訓。
三、近年來我縣師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認真開展“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1.工作措施。
2018年10月我縣申報“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成功。為圓滿完成國培計劃,縣教體局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多次召開“國培計劃”專題研究會議,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充分整合、利用縣局機關股室、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電教站、學區、學校等多方培訓資源,制定了《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總體實施方案》(梓教體局〔2018〕271號),成立了梓潼縣國培領導小組(梓教體局〔2018〕272號)。同時制定了各類管理辦法,認真按上級要求組織開展各項國培活動,切實做好“五到位五落實”。
(1)宣傳到位,職責落實。通過會議、新聞報道、簡報、活動開班動員等多種形式加大國培工作的宣傳力度,使校長、教師充分認識到國培工作是國家扶持教育事業、關心教師成長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國家教育意志的體現,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機會和平臺,是推動學校健康持續發展的重大機遇和動力。校長、教師提高了認識,就能明白自己在國培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才能妥善處理好當前工作與長遠發展的關系,校長的管理督導職責才能落實,教師參加學習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緩解工學矛盾、確保學員安心學習,縣國培辦、各學校實施了本校同學科教師頂崗、以空間換時間、分解化小培訓時段等辦法。
(2)重視到位,人員落實。為確保國培工作有序、有效地順利開展,縣教體局領導高度重視,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建立健全了國培工作的良好運行機制。
一是成立了縣“國培計劃”領導小組、國培工作辦公室、國培工作督導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職責。
二是建立健全各項工作的職責及管理考核制度,權責清析,分工明確、責任到頭。制定并實施的主要方案、辦法、制度等如下: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總體實施方案;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送教下鄉、教師工作坊研修實施方案;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團隊研修成員考核辦法;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送教下鄉學員考核方案;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工作坊坊主、輔導老師、學員考評辦法 ;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小學教師線下集中研修活動方案和考評辦法;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經費管理使用制度。
(3)管理到位,活動落實。建立健全縣、校管理網絡體系,管理工作細化到每個項目、每次研修活動。建立健全國培工作管理制度;完各項考核評估細則,確保國培工作管理到位、研修活動開展實施落實到位、考評獎懲到位;堅持并完善對外出研修活動的訓前培訓、訓中跟蹤、訓后考評的管理機制,使培訓成果不斷鞏固、延伸和擴大。一是對學員外出集中培訓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進行管理;二是積極配合四川師范大學集中培訓。如組織學員教育教學研討、診斷示范、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等;三是返校后,將學員出勤、記錄、心得等情況交進修校進行考評;四是學員回校后,要在學校內進行二級培訓或匯報交流后,學校憑考核等級報銷差旅費。
(4)督導到位,獎懲落實。加強并完善縣、校督導網絡體系,層層落實督導責任,傳導壓力、傳遞動力,強力推進督導工作。嚴格考勤考核,做到資料記錄詳實、情況通報及時、逗硬獎懲落實,保證國培工作制度有力、推進有序、措施有效。如教師工作坊網絡培訓階段,除了電話、短信、QQ群、微信群督導外,縣管理員、輔導員每周至少兩次情況通報,重點加強對學習進度、線下實踐研修活動的督促和指導;根據考評細則和督導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考核直接掛鉤。
(5)服務到位,保障落實。為保證培訓順利推進,縣、學校均努力為教師學習提供熱情周到的后勤服務,落實好學習條件保障。一是保證教師的學習時間;二是保障通暢的網絡條件;三是建立返崗實踐研修、總結反思的學習舞臺;四是搭建成果展示的交流平臺;五是營造良好的研討互動的學習環境;六是解決好教師學習的困難和經費補助,讓學員能安心學習、積極學習、認真學習,提升學習效益。
2.國培實施方式
(1)團隊研修培訓
教師團隊研修小學的語文和數學各20人,初中的語文、數學和英語各10人,分別由張先樹,何清萍,楊秀蓉,羅曉蓉,敬紀作為學科牽頭教師。
教師團隊研修成員每年由四川師范大學組織到院校集中研修20天,到教師發展中心和中小學?!坝白咏處煛备鷯弻嵺`研修10天,返崗和自主研修30天,同時參加網絡研修80學時的培訓,從師德修養、教學、教研和培訓四個維度提升參訓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和培訓能力,并在返崗實踐中至少完成送教下鄉和教師工作坊兩類項目中的其中一項主持任務。期間縣教師進修校與培訓機構共同管理考核,多方搭建展示平臺,推動骨干教師迅速成長。
(2)送教下鄉培訓。
根據我縣實際情況,結合對鄉村教師需求的調研分析、在四川師范大學首席專家的指導下,以我縣教師團隊為主體,按照《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送教下鄉實施方案》及“問題診斷、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四個環節認真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每年4次,每次2天,共計8天/年。有力緩解了我縣教師工學矛盾突出的實際問題,為鄉村教師專業成長、自我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兩年來,各學科送教團隊已共計開展40班次國培送教下鄉活動, 3500余人次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培。
(3)教師工作坊研修
按照《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教師工作坊實施方案》面向鄉村教師遴選參坊學員,組建6個學科10個教師工作坊,每坊50人,完成每年不少于80學時的網絡研修;并在參加教師培訓團隊研修的學員中遴選工作坊主持人和“三人行”團隊,主持工作坊開展線上線下研修活動。一是根據培訓計劃,各工作坊每年集中培訓兩次,由四川師范大學學科首席專家根據學員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和收集的典型問題進行現場答疑,對工作坊研修活動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解決策略的指導;二是在專家、輔導教師和坊主的指導下,各研修組長主持日常研修活動,開展以教學中的問題為主的學科專題研究,并督促學員完成網絡研修任務;三是督導各研修小組教師切實開展好線下實踐應用研修活動,積極推廣研修成果,優化教師的日常教研行為,為我縣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教學輔導與研修管理團隊,并極大地推動了區域內教師的研修活動。兩年來,各坊已共計開展42班次國培線下研修,3500余人次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培。
3.國培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為止,近七千人次參與了培訓,培養出了70人的本地教學專家隊伍,我縣圓滿實現了預期的培訓目標,促進了全縣中小學教師專業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強了國培研修成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積極應用,推動了我縣教育事業提質升位。
(1)促進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通過兩年的國培,我縣教師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師堅守教育、奉獻教育、引領示范、為人師表,專業快速發展,很多教師迅速成長為教學骨干。
(2)打造了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培訓專家團隊。我縣和四川師范大學、中國教師教育網的密切配合,通過集中培訓、跟崗研修、返崗實踐研修、教師工作坊研修和送教下鄉等系列研培活動,使70名培訓團隊教師在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培訓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2018、2019兩年,我縣開展的縣級培訓和送教下鄉培訓活動中,教師培訓團隊有96人次通過上示范課、專題講座等形式,培訓教師3000余人次,收到了“名優示范、全員提高”的良好效果。教師培訓團隊現已逐步成長為一支組織者依賴、受訓者歡迎、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用得上、干得好”的一線本土培訓專家團隊,是我縣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要力量。
(3)形成了特色鮮明、實用有效的研修成果。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為將我縣國培資源利用最大化、最優化,宣傳最大化,2020年春季學期,根據縣國培辦安排,我縣國培項目負責人和小學語文、數學、科學;初中語文、數學、英語六位學科老師精心整理了兩年國培活動資料,精選學科優秀教學設計、教學PPT、典型例練卷、優秀教學反思、特色活動、優秀小論文、研修感悟等編撰成學科研修書籍26本(其中項目縣6本,小學語文3本,數學4本、科學3本,初中語文3本,數學3本,英語4本);設計制作了29張項目縣及學科展板;編輯宣傳視頻6個;錄制了50節示范課;規范建設好了6個教師工作坊。
(二)認真參加市級及以上培訓
近兩年,我縣精心組織參加了市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暨藝術領域教育教學成果展評活動,我縣文昌二幼郭桂華老師執教的《糖樂樂糖畫》、何金梅老師的論文《淺談梓潼折席在幼兒園美工活動中的運用》雙雙榮獲市級一等獎,東風幼兒園園長白莉萍在全市作交流發言。認真參與綿陽市“文軒教育杯”小學語文和數學骨干教師培訓暨優質課展評活動。積極參加市教體局組織的幼兒園和特教學校教師提高培訓、中小學校長和培訓者培訓、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及緊缺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疫情期間網絡研修、網上全員師德培訓等。凡有市教體局師培科安排給我縣的省級、國家級培訓,縣教體局和進修校及時安排參訓人員,認真督促,確保完成參訓任務。
(三)縣級培訓持續發力,努力提高全縣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
1.以生本互動專題研修為載體,打造高效優質課堂。
采取同課異構、集眾智慧,同課異上、互助提升,骨干示范、專家引領,同課競賽、打造名師等方式,創新課堂模式,提升教學技藝,打造高效優質課堂?;顒咏M織嚴實,計劃落實,過程扎實。全體參研教師共同感受到:研修長真知,評導識灼見。
2.積極推進教師工作坊工作。根據梓教體局〔2016〕175號《梓潼縣教師工作坊實施與管理辦法》精神,全縣 21個教師工作坊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上示范課、上研討課、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網絡交流研討、指導青年教師、送教到薄弱學校等,教師工作坊真正成為了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中老年教師的加油站。
3.督促各校規范開展校本研修工作。根據梓教體局〔2016〕194號《縣、校區域整合常態培研項目規劃》精神,縣教師進修校認真督促各校開展校本研修培訓工作,要求活動要有方案、有記錄、有總結,既要有集體資料,又要有個人資料。校本研修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教研活動的開展,讓學校充滿了學術研討的風氣。
4.積極組織新教師培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增強新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規范他們的崗位行為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我縣堅持每學年開展一次新教師培訓,培訓形式分專題講座與跟崗培訓。參培教師專心聽講,受益匪淺,整個活動氛圍莊重而熱烈,有聲有色,如沐春風。
5.持續開展專項培訓。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時地開展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培訓、副校長培訓、教務主任培訓、語言文字工作管理培訓等,及時提高管理者水平,為我縣教育教學水平上檔升位提供管理人才支持。
四、我縣教師繼續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
1.進一步借助國培,加強新入職教師的培訓和培養,促使他們很快成長為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
2.充分發揮教學名師的作用,進一步建好教師工作坊,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為中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一個平臺和展示的空間。
一、夯實資金投入,實現教育經費均衡配置
1.保障教育經費投入。蓮花縣是一個國定貧困縣,但在教育投入上堅持按照標準優先撥付、足額撥付,實現了財政窮縣創建教育強縣的目標。蓮花縣委、縣政府對教育工作非常重視,切實保障了教育經費投入,確保了“六個增長”。近三年來,在保證預算投入逐年增長的同時,縣財政投入配套資金430萬元,定期撥付用于全縣中小學教學儀器、電教設備、音體美器材、圖書資料的購置補充。教師的工資、獎金、培訓費、醫保金等都納入了縣財政預算。從2009年起,在教師中發放了績效工資,做到“待遇與公務員一視同仁,發放優先安排”,使農村教師安心從教、樂于育人。
2.落實以縣為主經費管理體制??h財政設立教育資金專戶,由教育局、財政局共同管理,縣財政局憑縣教育局的審核數直接下撥公用經費到各中小學,資金封閉運行。蓮花縣成立了教育財務核算中心,建立了“校財局管”的財務管理體制,做到獨立賬戶、獨立運作,并全面掌握和了解農村學校資金運行情況,為均衡全縣學校的資金和教師的福利待遇發揮了重要作用。
3.保障困難群體受教育權益。為鞏固提高“普九”成果,蓮花縣建立了扶貧助學機制,重點關注困難家庭學生的生活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近兩年來,通過“兩免一補”、結對幫扶、國家助學金、食宿補助、“春蕾計劃”、減免學費、成立縣助學基金會等措施,扶助貧困學生38630人次,扶助金額達1878萬元。該縣爭取到上海德仁基金會的資助,投資40萬元新建了琴亭鎮“德仁苑”托孤學校,基本解決了孤兒入學問題。托孤學校的建立開創了蓮花縣扶貧助學的新模式,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在縣明珠中學設立了留守兒童“愛心所”,面向全縣招收留守初中生。為確保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順利接受義務教育,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原則,無條件確保農民工子女入學。多年來,全縣進城務工農民工適齡隨遷子女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
二、優化布局規劃,確保辦學條件均衡配置
1.優化教育網點布局。針對全縣城鎮化建設發展迅猛、農村人口逐步減少、山區學校成班率低、教師配足配齊難的實際,蓮花縣進行了學校布局調整。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實現均衡”的原則,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堅持“撤、擴、并、建”的思路,制訂了《蓮花縣調整學校布局實施方案》。近年來,共撤并“麻雀”學校8所、教學點10個,建立“九年一貫制學?!?所,設立完善寄宿制學校12所。2011年,該縣無償劃撥土地300畝用于新城教育園區建設,計劃用兩年的時間完成教育園區建設任務。
2.推進各類工程建設。蓮花縣始終堅持“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想方設法籌措資金,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實施“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投資1292.4萬元新建了升坊中學、清水中學等學校的校舍。結合中小學校校安工程、農村寄宿制工程等項目,投資1498萬元新建了南陂中小學、清水小學、神泉中小學食堂,長埠小學、坊樓小學綜合樓,高洲小學學生宿舍等。投資100萬元完成農村學校配套建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同時,采取“建設增容、分散擴容”的辦法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一方面,擴大城區學校建設規模。投資230萬元在縣城學校新建了三棟教學樓,新增教室60間,緩解了縣城學校的大班額問題。另一方面,提高城郊學校的容納量。擴大城北小學、花塘小學等臨近縣城學校的招生規模,緩解了縣城學校的招生壓力。
3.完善學校各功能室建設?!稗r遠工程”項目的實施,使全縣學校擁有了現代教育設備。如今,該縣的“農遠工程”已經覆蓋到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各個學校,邊遠學校也擁有遠程教學接收平臺,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該縣還進行了中學實驗室的改造、小學綜合樓的建設,近兩年來,新建標準化實驗室8個,新增圖書1.8萬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生均圖書達到15冊。同時,通過為各校補充必需的電教設備和音體器材以及啟動全縣中心小學多媒體教室建設工程等,徹底改變了該縣中小學?!皸l件簡陋、設施不足、設備落后”的現狀,全縣呈現出“環境美、設施齊、條件優”的良好局面。
三、加強隊伍建設,確保城鄉師資均衡配置
1.建立農村教師補充長效機制。一直堅持由縣教育行政部門統管全縣教育編制,統一招聘、調配教師,真正做到從管理體制上來確保城鄉師資均衡。為了進一步充實農村師資力量,該縣通過國家“特崗計劃”和“三支一扶”等途徑,近兩年來共向社會和大專院校畢業生中招聘“特崗教師”和“支教教師”220人,確保了該縣在編制范圍內每年教師的補充數不少于上年教師自然減少數,以此逐年緩解并最終解決農村教師數量不足、素質較低的問題。
2.建立農村教師培訓機制。為教師素質的提高搭建平臺,設立專門的培訓經費,制訂定期培訓制度。近三年來,共派送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各種培訓人次達860人次,縣教育行政部門還利用教師暑期休假時間積極組織了縣級學歷培訓等活動,開展了“送培下鄉”“送課下鄉”“老帶新”“城助鄉”等多種形式的教學交流活動,增加了農村學校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通過開展學科大比武、評選學科帶頭人、申報省市級教研課題、撰寫教研論文等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和教研能力。目前,該縣有4人獲國家級學科競賽一等獎,3人被評為省級優秀校長和優秀班主任,26人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55人被認定為市級骨干教師,71人被認定為縣級骨干教師。
3.建立“以城帶鄉”幫扶機制。蓮花縣啟動“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程”,開展支教交流活動,每年在縣城學校選派一批優秀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支教。三年來,共選派了300名教師下鄉支教。同時,在縣城學校選派一些能吃苦耐勞又有培養前途的中層干部到農村學校擔任一定的職務。通過縣級支教和選派學校領導,將城里的優秀教師資源、先進的教學理念、精湛的授課藝術傳遞到農村學校,緩解了農村學校師資緊張的矛盾,促進了城鄉教師之間的交流,提升了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4.建立全縣教師激勵機制。2007年以來,蓮花縣全面落實山區教師山區津貼發放制,共有720個教師享受山區津貼,每年發放山區津貼72萬元。在職稱評聘、評優評模、績效考核中,該縣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對邊遠地區教師實行政策傾斜,讓鄉村教師“進得去、留得下、出得來”,形成了良好的激勵機制和教師配置良性循環系統。為了建立長效的教師激勵機制,2011年,蓮花縣委、縣政府設立了 “教育貢獻獎”,此后每年將獎勵一批對教育作出突出貢獻的教育工作者,在全縣掀起尊師重教的熱潮。
四、實施素質教育,確保教學質量均衡推進
1.德育工作有新內容。堅持學校德育工作首要地位不動搖的原則,健全學校德育工作機制,構建社會、學校、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全面開展德育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了“千名教師訪萬家”“開課日”“校社共建”“警校共建”等活動,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質量;實施了“班主任德育建設工程”,即每月組織班主任觀看一部優秀班主任紀錄片、每學期舉辦一次班主任德育論壇、每學年評選一批優秀班主任,提高了教師的師德水平;實施了“學生情感體驗營”計劃,通過開展緬懷革命先烈、保護綠色生態家園、珍惜幸福生活等主題活動,培養學生愛國愛家、感恩社會、感恩父母的良好品格。
2.課改和招生制度有新舉措。堅持以課程改革為主抓手,按照“整體規劃、分層推進、以研究促實驗”的原則,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在初中招生工作中全面實施德育評價等級制,將實驗操作和體育測試納入考核,對學生有了更綜合全面的評價。在招生方面,從2008年開始,每年將20%的重點高中錄取指標均衡分配到學校,實行均衡招生,特別是2011年將重點高中錄取指標提高到30%,增加了農村學校學生考入重點高中的機會。
3.教育督導評估有新辦法。將學校隊伍教育教學、德育工作、辦學條件、后勤管理、安全穩定、教學成績等方面都納入年度督導評估方案,注重對學校管理過程質量的評價,并分層考評,計分設獎。這些措施促使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推行素質教育。
4.校園文化建設有新成效。以開展創建“名師名校”示范引領工程為載體,開展了一系列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在學校積極建設“四個校園”(文化校園、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和素質教育校園),力爭用2~3年時間實現校校有亮點和校校有特色的目標。在教師中,推出了“一培二樹三推”新舉措?!耙慌唷本褪峭ㄟ^校本培訓,讓教師盡快掌握先進的新課改理念,錘煉教學技能技巧;“二樹”就是樹立教師中的優秀典型,讓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建立起全新的激勵機制;“三推”就是推出一批名優教師,讓他們走出學校。開展創建“名師名?!笔痉兑I工程以來,已有50%的學校參加了市級以上“法制教育示范學?!薄八刭|教育示范校”等獎項的評選,其中蓮花中學先后榮獲江西省首批人民滿意學校、江西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江西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城廂中學先后榮獲江西省第二屆中小學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江西省陽光體育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
------三撥子中心小學讀寫工程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
你們好!
為引導學生徜徉書海,健康成長,營造濃厚的書香校園氛圍,讓師生在學習中提高能力和素質,樹立我校提出的“讓閱讀生活化,讀書終身化”的師生讀書理念,打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保證我校“3311”讀書活動規范化、常態化、特色化,本學期我校嚴格按照市級讀書試點校的考核細則,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師生讀寫活動,現將活動的開展情況,向各位領導匯報如下:
一、建立組織,讓讀寫有引領。
我們在學校層面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讀寫組織機構領導小組,對學校的讀寫活動進行規劃,小組成員明確指責,期初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三撥子中心小學3311師生讀寫工作實施方案》,并周密安排學期讀書活動,然后制定與之相關的制度,先后出臺了《三撥子中心小學教師讀寫活動考核細則》和《三撥子中心小學學生讀寫活動考核辦法》,教師考核與績效工資、晉職晉級掛鉤。班級層面成立了“書海拾貝”讀書興趣小組、“星星墨苑”書法小組,每一個組有自己的活動宣言,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相互監督,效果很好。
二、設立課程,讓讀寫有時間、有指導。
為了保障閱讀時間,每個班級期初制定了閱讀計劃,計劃中規定了本學期必讀篇目、讀書時間和具體讀書活動,我們在課程中設立了每周各一課時閱讀課和書法課,其中閱讀課我們又分閱讀指導課、閱讀欣賞課、閱讀交流課、讀物推薦課等多種形式。在這閱讀指導課中,我們又將它細化為“計劃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
另外,我校每周又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語文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帶領學生潛心閱讀經典美文,老師們利用材料,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如: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等等,引導學生領略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強化國學教育,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初步掌握讀書的方法。同時,控制作業量,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時自由閱讀時間。
為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堅持每天“三讀”:晨間交流讀:運用早自習時間,倡導學生自由交流讀書體會,暢談讀書感受;午間休閑讀:每天用20分鐘午讀時間認真閱讀,將讀書當作時尚休閑形式;睡前放松讀:建議學生床頭放一本自己喜愛的書,輕松翻閱、慢慢品嘗、讓書香陪伴入睡。一份耕耘一分收獲,10月我校舉行了以活動課為主的閱讀指導課大賽,其中劉克鵬、張爽、代向男老師的閱讀指導課被評為優質課。
以往的書法課,大多數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本學期書法課我們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課上穿插書法家的故事,讓學生愛上書法課
小學生愛聽故事好像就是他們的天性,聽老師講故事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因此,在書法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把學生引入到教學的內容中去。一般把故事安排在教學的導入部分比較恰當,故事情節要與教材內容相符合,這樣“講故事”的形式就能起到更好的激發興趣的作用。
2、用多媒體教書法,讓學生喜歡書法
在書法教學中自覺地應用多媒體,可以把抽象的起筆、運筆、收筆等過程直觀化,把內容化靜態為動態、化復雜為簡單、化深難為通俗,使學生看得更為清晰、感受更為完整,易于理解字的形態、結構、比例,更便于記憶。學生在課上不僅學到了知識,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觀察習慣。難度降低了,學生的興趣自然就不會減。
用多媒體可以把書法作品之美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對書法概念獲得直觀的認識和理解,也能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多向交流和互動,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3、課外組織書法活動,讓學生迷上書法課
在書法教學的過程中,經常組織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例如“書法大賽”和“書法水平檢測”等活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設法讓學生品嘗書法學習的成果,讓學生更加愛上書法課
書法學習的成績,如果能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強大動力,作為教師應該自覺地發掘這種推動力。學習書法單調、辛苦,不僅需要動手,更需要動腦,是綜合性很強的一項長期勞動。為了讓學生的書法學習由被迫轉化為自覺,變“讓我學”為“我要學”,我校老師通過一些媒體發揮作用,調動其積極性。如,有針對性地支持學生將作品寄送校刊《翱翔》發表,另外比較優秀寄送到《都山雛鷹》,以此來肯定學生的成績。
通過以上幾種方法和途徑,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就會慢慢得到了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漸漸增強了。
三、好書推薦,讓閱讀有方向。
引導孩子們有方向的閱讀,讓孩子們知道那些書可以讀。學校根據師生必讀書目以及古詩、現代詩、經典書目,將圖書購置齊全,另外還購置一定的選讀篇目,學校圖書室全天開放,圖書管理員不定期推薦一些好書給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大大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需要。
四、經常檢查,讓讀寫有保證
為保證3311讀寫活動常態化,我們對各班晨誦、午讀、暮省情況進行定期與不定期檢查、并做好記錄,檢查情況每周公示一次,對于不按規定開展活動的班級周例會通報批評,在班級量化考核中酌情扣分,并與班主任績效考核掛鉤。
其次,為使讀寫活動更加有效,我們規定師生都要做好專用的讀書筆記,教師方面,讀好規定的篇目(《班主任必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做班主任》、《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優秀教師的六種核心品質》、《名師名校長教育演講錄》),學期內不少于2本,摘記不少于5000字,每位教師每月寫不少于1000字的讀書心得,學期末完成3000字左右的讀書活動總結。選讀書目不少于兩本。學生方面,根據必讀篇目做好每周一頁的讀書筆記,做好摘抄,低年級用好寫字本,中高年級用好寫話本,班級每月對上述幾個本進行檢查一次,并做出評價,學期末學校統一評出各年級優秀讀書筆記、摘抄本、寫話本、寫字本若干名并表彰。
五、建立班級圖書角,讓閱讀有保障。
班級圖書角的書,一部分是學校圖書室提供的必讀篇目,一部分是學生自己帶的書。學生根據學校推薦的書目,在班主任老師的統一調配下自由購買,做到了每個班都有推薦的書目,讓好書在班級間漂流,讓學生能花最少的錢讀最多的書。同時我們還鼓勵學生在家里建立自己的藏書架。
六、增設校園圖書櫥,讓閱讀有創新
本學期,我們除了經常在教室、樓道、櫥窗展示我校讀書活動外,還在校園內大墻、棋藝園、教學樓道、宿舍樓道、食堂等顯著位置,增設小圖書櫥42個,小圖書管理員42個,購置600余本繪本圖書(過去的小人書),繪本內容以成套經典名著為主(例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等),每個圖書櫥所裝圖書為一類一套繪本,讓學生隨時讀,隨處讀,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讀書興趣,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孩子們讀書的身影,這也變成了學校的一道亮麗風景。
七、開展讀寫活動,讓讀寫成為一種責任。
本學期我們舉行了小學生各年級書法水平檢測、以八德教育之“禮”為主題的小學生講故事比賽、以“以書為伴,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和“禮”為主題的學生手抄報比賽、教師讀書活動交流會等大型讀寫活動,通過活動,師生們深刻地認識到讀好書、寫好字是一種責任。
八、經常檢查糾正學生“三姿”,讓讀寫規范化、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