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9 19:30: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威尼斯的小艇課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小艇、船艄、船艙、保姆、禱告、嘩笑、停泊、威尼斯、縱橫交叉、操縱自如、手忙腳亂”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積累自己喜歡的語句。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的關系。
4.領會作者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
1.從幾個方面介紹事物的寫法;
2.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預習了課文,了解了威尼斯風情。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介紹小艇的,領略威尼斯獨特的風光。
2、課文中的這些生字新詞都認識了嗎?指名領讀。課件出示(略)
3、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快速地把課文默讀一遍,可以對照著上面這些詞語,想想課文圍繞著小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4、梳理內容結構,隨機板書: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技術好;小艇與人們生活關系密切。
二、感受小艇特點,品味表達方法
1、威尼斯的小艇那么重要,它是什么樣子的呢?請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想想小艇的哪些地方給你印象特別深刻?
2、相信小艇已經在同學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請將小艇的樣子用筆畫出來。抽一生上黑板畫。
3、為什么會把小艇畫出這樣的呢?
4、依據學生描述,概括小艇特點,板書重點詞語:長,又窄又深,向上翹起:輕快靈活。
5、老師注意到,作者在介紹小艇每一方面的特點時,都用了一個比喻句,課件出示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6、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生讀,品味。(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動,有趣。)
7、這樣的小艇你喜歡嗎,自由朗讀這一段,讀出小艇的獨特之處,讀出你對小艇的喜愛。指名讀。齊讀。
三、創設游覽情境,感受無盡“情趣”
1、光看小艇就很有意思了,如果我們置身其中,又會有怎樣一番味道呢?接下來,我們就乘坐小艇出發了。
2、自由讀課文,想一想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覽,會有怎樣的感受?
3、一生說“舒服”:師從哪里讀出了情趣?(形式不同的“石橋”,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筑”,跟來往的船只“打招呼”。)
4、教師課件出示石橋、古建筑的圖片,讓生欣賞,感受情趣。
5、(課件出示一幅有很多小艇行駛的圖片)假如你就坐在其中的一個小艇上,試著跟來往船只上的人打個招呼,進一步體會情趣。
6、把“舒服”和“情趣”帶進去自由讀。齊讀
四、結合具體語境,體驗技術高超
1、我們現在就來學習第四段。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找出中心句“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2、說船夫駕駛技術好,似乎有點太空洞了,誰能從這段話中找出一個成語來概括駕駛技術好?(操縱自如)
3、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思考:從哪些語句中能夠感受到船夫駕駛技術好,操縱自如?
4、依生匯報,課件出示:
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只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不管怎么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欤€能作急轉彎。兩邊的建筑飛一般地往后倒退,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看哪一處好。
5、我們細細地再來讀這幾句話,看看作者寫了在哪幾種情況下,船夫是怎樣表現的,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依據學生回答,體會作者抓住幾種典型情況詳細描寫:
A、來往船只很多操縱自如毫不毛忙腳亂(反義詞)
B、不管怎么擁擠左拐右拐擠過去
C、遇到極窄的地方平穩地穿過速度非??熳骷鞭D彎
在此環節中,結合語言環境,理解“操縱自如”,“擠”,“極窄”,“平穩”的意思和用詞的準確性。
6、教師創造情境,變換方式引讀,指導讀出語氣:
好了,船夫的駕駛技術好,我們已經領教了。現在都坐穩了,跟著老師出發吧(老師領讀行船遇到的情況,學生跟讀船夫的表現)
(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只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不管怎么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欤€能作急轉彎。
7、讀最后一句,體會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
最后一句話剛才大家都沒說到,從這句話中能不能感受到船夫駕駛技術好呢?(學生從“兩邊的建筑飛一般地往后倒退”感受船行駛性速度快。)你能把這飛一般的感覺讀出來嗎?
師小結:作者寫自己的感受,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如果說前面幾句是正面地、直接地對船夫的駕駛技術進行描寫。這一句是以自己的感受側面地、間接地來寫,加以襯托。二者結合起來,更具說服力!
五、指導學生自學“小艇與人們的關系”部分
師:我們不但欣賞了威尼斯著名的建筑,也看到了威尼斯人是如何生活的。自由讀第五自然段,看看威尼斯人坐小艇去干什么?填寫下表。想象還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干什么?(醫生、學生、郵差、病人、教師等)課件出示
師: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離不開小艇。白天,威尼斯因小艇而變得熱鬧而富有生氣,夜晚的威尼斯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輕聲讀第六自然段。欣賞夜晚威尼斯的圖片。體會威尼斯靜的美。
師:作者寫的是威尼斯的小艇,可為什么又寫夜晚的威尼斯呢?
通過寫威尼斯夜的靜,反襯出了小艇與城的關系密切,更說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關鍵詞】高效 精彩 自主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改變課程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形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中我嘗試著多變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學得愉快,且學有所獲。
一 采用“五步”教學模式
我將定向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歸納總結、拓展延伸這一形式引進課堂,在學習課文時我都出示了自學要求:(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樣子的?作者是怎么描述的?可以畫出重點語句,可以圈出關鍵詞語,可以畫一畫小艇的樣子,可以演一演小艇的行動輕快靈活。(2)自由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小艇的作用很大,完成填空:在威尼斯,白天,商人_____,青年婦女____,小孩____,老人____,晚上,看戲的人____。(3)除了課文所講到的,還有哪些人的活動離不開小艇,請仿照課文中的句式說一句話。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合作形式進行自主探究,其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基礎,小組討論學習、全班交流學習為學生成功學習提供幫助。此外,在定向自學時,我尊重學生的差異,讓學生開展選擇性的學習。
二 啟用學生的多種感官
如用筆畫小艇的簡筆畫,用手勢來表演小艇的行動輕快靈活;讓全體學生做“船夫”,以手代艇來表演課文中具體描寫船夫操縱自如的內容;讓學生閉上眼睛體悟一下坐上小艇的感覺。我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特別注重其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如:學生自學課文的第五、六小節,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交流匯報,學生說到了醫生、教師、市長、旅行者等等乘著小艇去干各種各樣的事,還說到了青年婦女乘著小艇去走親戚、逛商場等。在教學中我實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動眼看一看,動手演一演,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我想: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讓學生全員參與,并且努力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以此,吸引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
三 教學流程合理
科學的流程,才能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思考。這篇課文中我采用了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學習,廣泛涉獵。理解文意,領略人情風光;探究學習,鞏固提高的教學流程。在朗讀感知中,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世界各地的風光,從學生的話題中引出在歐洲的意大利有一座聞名遺跡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并讓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資料,整體感知文章圍繞中心句從三個方面具體介紹了威尼斯的小艇。
在自主學習中,我精心設計課文的導語和過渡語:(1)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小艇的呢?這樣在導入時對照課題,充分發揮教師體態語的作用,同時又提綱擎領復習了第一教時的內容;(2)小艇到底是什么樣兒呢?(3)小艇小巧玲瓏、新穎別致、外型美觀、內部舒適,你們想不想坐一坐呢?想不想讀一讀呢?這樣的過渡語讓學生產生情感的落差,給他們更多的認認真真讀書的機會。(4)難怪威尼斯人都喜歡乘坐這樣的小艇,駕駛這樣重要交通工具的船夫,他的駕駛技術又是如何呢?(5)新穎別致的小艇有如此技術熟練的船夫來駕駛,真是錦上添花。然而這樣的小艇有什么作用呢?這樣的導入語、過渡語就是教師組織教學的環節,在組織各環節的教學時,我關注著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更多地觸摸文章的語言文字,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指導學生朗讀中我精于評點,或描述意境強化學習動機,或聯系生活,使其產生親切感,或情感驅動,喚起心靈的共鳴,或拓寬思路,使思維更具廣闊性。
四 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在學生主體地位越來越得到重視的今天,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忽視。教師激情激趣的導入,聲情并茂的評點,畫龍點睛的總結,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才能使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科的人文魅力。為了推導好第六小節的朗讀,我相機輔以動情的敘述:“威尼斯的熱鬧和沉寂與小艇的開動、停泊息息相關,威尼斯獨特的風光與小艇有著密切的關系。水面漸漸靜下來,皎潔的月光給古老的威尼斯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忙碌了一天的小艇也不動了,威尼斯枕著波光粼粼的河水,沉沉地睡了,寂靜籠罩著這座喧鬧了一天的水上城市?!苯處熒钋榈臄⑹?,誘發起學生美好的想像,使他們不知不覺地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感悟到語言文字的優美,因而在感情朗讀時也讀得投入,讀得給人以恬靜、優美的感覺。
五 全開放的課堂格局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素質 興趣
近幾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受到很大沖擊,并促使教育發生了重大變革。目前,應用在教育領域中的信息技術主要包括衛星電視技術、數字音像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虛擬仿真技術等。其中,在校教學領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計算機多媒體與網絡技術。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優化了教學過程和資源,為探索和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靈活多樣、生動逼真、易于控制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運用全方位的立體信息技術,使學生能夠真正進入視覺、聽覺與觸覺等多種感官并用的情境,充分發揮抽象邏輯思維與具體形象思維,語文教學成為共同參與、學習的多維動態方式。引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突破抽象邏輯思維的難點和局限,使教學活動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維習慣,從而使學生獲得語文素養。下面談談自己淺顯的認識。
1、巧用媒體,激趣導入
心理學研究證明,濃厚興趣會使個體產生積極學習態度,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記憶力明顯提高,思維敏捷,信息傳輸系統處于最佳導通狀態。運用電教手段可創造一種愉快、和諧、熱烈的教學氣氛,推動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教師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巧用電教媒體,創設出好的課堂開頭,使上課一開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學生。如《威尼斯的小艇》的導入:先出示課件,威尼斯文字概括資料: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勝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梁在117條水道上,連接著118個小島。因此,有“水城”、“百島城”、“橋城”之稱。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艇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師以導游的形式簡介了威尼斯概況。再出示課件2.波音飛機飛翔在天空。教師設置導語: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乘坐波音飛機,跨過千山萬水,去游覽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2、巧用媒體,突破閱讀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閱讀能力的主要標志是理解,小學語文教學形成難點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對教材中某些文字內容缺乏相應的感性知識,缺少進行抽象思維活動的中間媒介。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把多媒體這一現代教學技術巧妙地運用到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不但有利于重、難點的突破,而且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爬山虎的腳》一課,在講課文時,為了能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使教學重點、難點直觀化、具體化。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這一動感的過程是很難用抽象的文字把它講解清楚的,利用多媒體,把爬山虎腳爬的過程用動畫的形式演示出來,學生看到的是動感的畫面,鮮艷的圖畫,準確的詞匯,這樣將有關的知識和語言材料牢固地保持在頭腦中,達到感知、積累、內化的目的。
3、巧用媒體,創設情境,激感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忽視知識的教學是失掉基礎的教學,沒有情感的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重視激發學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發必須靠創設情境來實現,因為學生只有置身于具體的情境之中,才會受到感染,產生情感的共鳴。巧用媒體,就可以創設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情境。
4、巧用媒體,指導練習朗讀
小學語文多媒體以其具有聲感、色感、行感、動感的獨特功能,在教學中起到傳統教學所無法替代的作用。它能把靜止的文字變為生動形象的畫面,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孩子們的熱情火花,促進感情朗讀,形成共鳴,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如在指導朗讀《小毛蟲》第五小節時,我是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的:先讓學生看看小毛蟲變成蝴蝶的經過,再讓學生談談:假如你就是這只蝴蝶,你的心情如何?有說開心的,有說高興的,有說興奮的,有說快樂的,在情感得到激發時學生讀得有滋有味,其樂無窮。
5、巧用媒體,啟發想象
導游解說法。小學語文課文入選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從內容上看,風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蟲魚,無所不及,結合教學內容和目的,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在課堂上進行藝術的渲染,先擇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情境,引導學生以游人的角色,身臨其境,促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導入。首先出示課件,威尼斯文字資料:威尼斯是世界著名旅游勝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梁在117條水道上,連接著118個小島。因此有“水城”“百島城”“橋城”之稱。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艇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師以導游的形式簡介了威尼斯概況。教師設置導語: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乘坐飛機穿越時空隧道,跨過千山萬水,去游覽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背景介紹法。有些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相去甚遠,學生感到生疏,難于理解。對此,可以通過介紹背景導入新課。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在上《月光曲》時,這樣導入:“同學們,一百多年前,德國有個偉大的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說過:‘我的音樂只應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么幸福?!簧V寫了許多著名的曲子。我們現在聽到的優美動聽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毕襁@樣的介紹背景式的導入,不僅可以使學生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而且對理解課文的內容都有很大的幫助。
故事誘導法?!肮适率莾和囊淮笮枰?,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要學的教材的興趣。興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動力。在新課教學中就是要利用兒童喜聞樂見的事例,激發他們求知的情趣,引導他們在歡樂中進入學習。例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在讓同學們回憶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講述了這樣的故事: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長長的金黃頭發,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從小沒有了媽媽。天天靠賣火柴維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極了,還下著雪,這天沒有人買她的火柴,天已經黑了,她還在街上走著,走著,講述了與主人公命運相關的故事,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的心情,從而促使學生急不可待地去讀書,去了解。
情境創設法。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只有要求兒童作用于環境,其認識才能順利進行。只有當兒童對環境中的刺激物進行同化和順應時,其認識結構的發展,才能得到保障?!币虼?,創設情境,才能激發學生感情共鳴,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理去獲取知識,讓他們盡快進入課文角色,成為學習的主人。教材中的不少課文,或敘述了生動的故事,或描寫了美妙的景色,此類課文,可選其中精彩的畫面或精彩的情節,通過具體形象的描述,聲情并茂的表述,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這樣的課文的導語設計,教師要選準切入點,引“生”入情、入境,課堂教學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課時,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大年夜對你們來說,是多么美好??!可是在另一個社會里,卻有一個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頭赤腳,手拿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賣著?!苯處煾挥星楦械难哉Z,把學生的思想感情帶入了文中所描述是悲慘情境中,引起學生內心世界的強烈共鳴,促進了課堂交流的藝術效果。
目標定位法。導語設計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主題教學內容的講授,一定要有針對性、有技巧地設計和選擇導語類型,要注意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性,導語內容不能脫離主題,嘩眾取寵。違背科學性的導入,盡管非常生動精彩,也不足取。例如我在教學《爬山虎的腳》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導入:我先在黑板上寫個“腳”字,并親切的問:“同學們,你們能說出哪些動物有腳嗎?這些動物的腳用來干什么?你們聽說過植物也長腳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爬山虎的腳,它的腳是用來干什么的?長在哪兒?……”這樣一連串的問題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開始思考,緊接著我把課前準備的爬山虎發給學生?!斑@就是爬山虎,大家仔細看,注意它的腳長在哪兒?是什么顏色的?……”這一安排,使學生由好奇而產生濃厚的興趣,促使學生仔細觀察,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學生觀察后爭先回答以上問題。這樣的導入不但使學生有所知,而且有所想,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達到了我的目的,讓學生認識爬山虎的腳。
設置懸念法?!耙墒撬贾迹瑢W之端,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币虼嗽谛W語文課堂教學中導入新課時,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有效的問題,留下懸念,激發學生探求答案欲望,讓他們開動腦筋,活躍思維。比如在教《山中訪友》一課時,可以問學生:“你們拜訪過自己的好友嗎?都拜訪過哪些朋友?”學生說出自己拜訪的朋友,接著又問:“這節課我們要學的課文,作者也拜訪了他的朋友,他都拜訪了哪些朋友呢?”學生個個流露出困惑的目光,“學了課文就知道了?!睂W生聽后頓時就提高了學習興趣。
【關 鍵 詞】 順學而導;生本課堂;導學;維度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強調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節奏中,不能忽視教師的導學作用。“何時導”“怎么導”“導什么”等一系列的問題隨之而來。當學生在學習時沒有方向,思維沒有打開時,我們要導;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困惑、有難處時,我們要導;當學生獲得的信息雜亂無章、不能整合時,我們要導。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
今天的學生,學習起點不再是從零開始的那道起跑線,他們有著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和思維方式,所以我們要合理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才能更好地營造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
我以張志和的詩詞《漁歌子》一課教學為例: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已經破解了“斜風細雨”和“鱖魚肥”這兩處景物后所隱藏的密碼,那其他還有嗎?
生1:我從“桃花流水”這一景色中,體會到了作者向往自由的生活。桃花落在流水中,很舒心的感覺,讓作者覺得很美好。
師:自古以來,就有許多詩人對于“桃花”有著特別的衷情,寫下了很多的詩句。
課件出示兩句詩:“桃花流水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薄疤一ㄒ恢Υ簬в?,流水此去非人間?!?/p>
學生讀。
師:讀兩句詩,你發現了什么特點?
生2:兩位作者都寫到了“非人間”。
師:同學們,你們怎么理解“非人間”?
生3:“非人間”就是很美的天堂。
在這一個教學片段中,在引導學生破解“桃花流水”這一景物密碼時,學生對于“桃花流水”的理解其實已經很不錯了,這就是學生學習的起點。那如何在這一起點上教師再來做“導”學工作呢?于是我及時補學,引入兩句相關的詩,并借用“非人間”的理解,使“桃花流水”這美好的感覺深得學生的心理。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層面上,進行高一層的引導,于是這一“導”就有了“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二、關注“學生的學習盲點”
在我認為,“學習盲點”即學習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知識點、困難點等,在課堂中,如果我們能找到學習盲點,并在此基礎上了解每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的放矢地改進教學上的偏差,那么勢必能收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高效。
我以《金錢的魔力》一課教學為例:
師: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提示,請你在書上作批注,寫寫人的的心理。
課件出示:當托德微笑著從“我”手中接過鈔票時,心想:( ),于是笑容遍布滿臉;當他向那鈔票瞟了一眼的時候,心里咯噔一下,心想:( ),于是笑容馬上牢牢地凝結起來了,整個人都呆住了,陷入了窘況。
學生自主學習作批注。
師:誰能先來說說第一處的想法?
生1:“心想:看來,哎呀,這人還是帶錢來的,于是笑容遍布滿臉?!?/p>
生2:“心想:像這種人的鈔票,一定不會很大的,于是笑容遍布滿臉?!?/p>
師:那第二處的想法呢?誰能來說一說?
生1:天哪,這么大的數目,這怎么找得出呢?這人竟然是百萬富翁!
生2:哈哈,原來他是個大富翁啊,那可要好好對他呀!
生3:完了完了,我剛才說了些什么呀!我居然得罪了一位百萬富翁,太窘了!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緊緊抓住了托德的“笑容”,而作者正是用人物的神態描寫將托德這一丑陋的人物形象體現出來的。在自讀的基礎上,借用“小練筆”――描寫人物的心理,通過前后的對比、想象說話,幫助學生走進托德這一人物形象。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奮點”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情緒狀態會彼此影響、相互感染,從而形成交流回路。由此可見,尋求彼此的“共鳴點”,關注教學的興奮點,能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我以《清平樂?村居》一課教學為例:
師:“同學們,本首詞中,你最喜歡哪一句?請與同學們分享你的體會!”
生1:我最喜歡“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這句,這戶人家的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邊鋤豆,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我體會到這兩個兒子很勤勞。
生2:我最喜歡小兒子,“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蔽覐摹巴鲑嚒币辉~中感受到小兒子很調皮,他在溪邊剝蓮蓬。
生3:我也喜歡小兒子,我是從“臥”這個字中體會到的。小兒子剝蓮蓬是躺在地上的,一幅憨態可掬的樣。
此時,我覺得這個“臥”字抓得很好,于是我馬上追問:“同學們,這個“臥”字我們可以換成哪些字?“
生:“躺”“睡”“趴”……
師:這些字中,你們覺得哪個最好?請說說理由。
接著就在這樣的比較閱讀中,體會到了孩子生活的無拘無束和樂趣。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把“讓學”“研學”“補學”這一生本“三學”模式得到了較好的體現?!芭P”字的妙用,引發出了學生對詩中人物的討論,那牧童和小兒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真是一字千金?。〈颂?,充分展示了孩子們個性化閱讀背后的個性化理解。他們從古詩的一個字入手,體會到其中深蘊的意味,很輕松就將古代兒童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得淋漓盡致。
四、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成點”
作為教師,面對課堂上一個個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學生,怎能孤芳自賞?作為教師,面對每一個學生折射出的不同的思維火花,又豈能自顧自地在講臺上做尊者呢?這就要求我們要關注教學時的“生成點”。
我以《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教學為例:
課的結尾,小陳同學高舉小手:老師,我發現這里“一動一靜”的描寫,與威尼斯人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小艇是威尼斯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小艇。
師:是的,這小艇就是威尼斯這座城市的象征。白天的威尼斯熱鬧、祥和,人們的生活有序、井然,晚上的威尼斯靜寂、美麗,人們的生活也畫上了一天的句號。
小超:朱老師,我覺得課文的結尾不該是這樣的。
師:你覺得應該是怎樣的?
小超:我覺得后面還應該再加一段文字:旭日東升,古老的城市又與他連在了一起。模糊的水蛇,何嘗不是又游躍出來了呢?
聽了后,我很是欣賞他的即興寫作,意境很美。面對這么一個突然的“結尾”,我該怎么處理呢?
師:同學們,魏超同學覺得課文后面還可以再加這么一段。你們覺得可不可加?并說明理由。
在這樣即興的爭辯中,學生對于威尼斯夜晚的寧靜又多了另一份獨到的理解。
對孩子們來說,課堂上的40分鐘是非常寶貴的,當我們的“預設”遭遇“生成”時,我們該如何取舍?當語文課堂中的“知識能力”與“生命素養”并駕來襲時,我們該如何處理?當以“推進閱讀”為學科特點的教學主旋律時,我們又該如何組織呢?我想我們要秉承“為了每一位學生的自覺發展”的教學理念,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遵循“多學少教,先學后教,以學定教,順學而教”的法則,相信我們的課堂會閃爍出更多、更亮、更美的光環!
課堂教學之路漫漫,我們要實現教師輕松教、學生快樂學的愿景,就要固本培根,就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貼近學生的心,走進學生的世界。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的“源頭活水”!努力打造學生學習、展示學習、交流學習、深化學習的“生本課堂”,我們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文”,即語言形式,以現代的觀點審視“文以載道”,“道”應是文章負載的社會生活、百科知識、思想感情等,即文章的思想內容。文道結合是我國語文教育的基本思想,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閱讀教學以“披文見道”為目標定位,教師的工作就是帶領學生走進課文,獲取書面語言負載的社會生活、百科知識、思想情感等信息。新的閱讀教學理念則認為:這種以“披文”為手段,以“見道”為首要目標取向的閱讀,方為文章閱讀,人們在生產勞動、科技活動、日常和文化生活中的絕大多數閱讀,均屬于此。但是,在中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還有一種更主要的閱讀,它是以語文教材的課文為對象,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正確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材料和語文經驗,學會運用語言的本領。在這個過程中,同時獲取有關社會生活、百科知識和作者思想感情等信息。這種以文道兼得為目標取向的閱讀,是為語文閱讀。課內的閱讀教學,尤其是對精讀課文必須引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否則閱讀教學就會失去本性而異化。比如,“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保ā锻崴沟男⊥А罚﹤鹘y的閱讀教學,只是一味地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把認識威尼斯的小艇的外形特點作為首要甚至全部目的。而有一位老師教學時,則出示一句話:“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起來輕快,靈活。”讓學生與課文原句進行比較,通過自我品讀和玩味、小組研討和交流,學生明白:“像獨木舟”具體寫出小艇的窄和大體模樣;“像掛在天邊的新月”不僅形象地勾畫出小艇向上翹起的外形特點,而且使之充滿美感;“仿佛田溝里的水蛇”不但具體形象地寫出小艇的靈活輕快,而且賦予它動感,好像就在讀者眼前蜿蜒游走。作者通過巧妙設喻,使小艇的特點具體化、形象化,同時使作品語言生動活潑,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和清新的美感。通過玩味賞讀,學生充分認識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當,消化吸收了課文語言,積累掌握了表達的技巧和經驗。同時大大豐富了有關小艇的表象,對小艇的特點的認識更加深刻,這就是語文閱讀?!拔摹钡膶W習已置于首要位置,“道”的獲得也因此而強化。
二、閱讀主體的切實回歸
在教師、課文和學生三者中,學生無疑是閱讀的主體。但傳統的閱讀教學,教師一味把自己對閱讀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生吞活剝,被動接受,教師是主宰,學生只是一個忠實的聽眾,失落了應有的閱讀主體的地位。一段時期以來,許多教師在課堂上注意運用課堂提問,以喚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參與對課文的學習過程,無疑,這是一大進步,但運用中,常見的則是教師讓學生猜自己手中的底牌,而不是促進學生更好地直面課文,走近閱讀對象;或者課堂成為少數尖子學生答問的表演舞臺,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新的閱讀教學理念主張還權于學生,強調閱讀主體的切實回歸。下面是《可愛的草塘》的教學片斷: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挑一個你最喜歡的句子反復地、有滋味地讀。待會兒,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生自由地讀。師巡視,傾聽,提醒學生:讓老師一看到你讀書的表情,就知道你真的喜歡所讀的句子。)
生:我最喜歡這個句子:“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走進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樣。”因為這個句子把“草塘”比做“大?!保屛腋惺艿讲萏练浅4?。
生:我也覺得這句話寫得好,讓人一讀就深刻地感受到茫茫的草塘沒有邊際,像大海般廣闊。
生:我喜歡的是:“仔細瞧那浪花,近處的呈鮮綠色……茫茫的跟藍天相接。”這句話寫出草塘的草綠得有變化、有層次。
生:我補充。這句話不但寫出草塘的草綠得有變化,還寫出草塘大得很,沒有邊際。
師:你讀書真認真??!
生:我喜歡“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這句話,因為它讓我感受到草塘的草很綠很綠。
師:能抓住關鍵詞具體談談嗎?
生:“發光”和“鮮亮”這兩個詞用得好!
生:我還從這兩個詞中感受到草旺盛的生命力,生機勃勃,令人百看不厭。
生:我也喜歡這句話。特別是句中“歡笑”和“翻滾”這兩個詞把草塘當作小孩來寫,寫出草塘的動態,把草塘寫活了。
師:是把草塘當小孩來寫嗎?
生:(思考片刻)噢,是把草塘里的草當作活潑可愛的小孩來寫。
生:我也認為這兩個詞用得好,我還從中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非常愉快,所以他才會說這草是在“歡笑”。
師:你體會得真好!那么,讀這句話時應該懷著怎樣的心情?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準確把握住自己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把自己視為組織者、指導者,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其突出的表征是:在不背離本課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擁有適度的、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學生應該擁有的權利是多方面的,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機,我們必須讓學生擁有對教學目標的認同權,以及適當的制定目標的參與權;在不誤解或不曲解內容要旨的前提下,對課文的自我感悟、自我詮釋權;對教材和教師講解的質疑權;對學習方法選用的決定權等等。只有把這些權利真心實意地還給學生,才能實現主體的切實回歸。
三、綜合共振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閱讀教學理念,把閱讀的功能定位于吸收與寫作的表達,涇渭分明。于是乎,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吸收的聽讀,而鮮見學生表達的說寫。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語文能力的提高和發展不是各個單項能力的累加,而是綜合地、整體地、螺旋式地向前推進和發展,聽讀與說寫分家,吸收與表達分離,弊多利少。新的閱讀教學理念不贊成閱讀是寫作的附庸的觀點,也堅決反對在聽讀與說寫之間,在閱讀與寫作之間,劃一條天然溝塹的做法,主張把說寫請進閱讀教學課堂,使之成為聽說讀寫能力的培育場。當然,強調聽說讀寫并重,并不意味著主張平均占有課堂教學時間,或教學時應平均用力;而是主張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使吸收與表達融為一體,以期產生合力與共振效應,獲取語文能力提高發展的高效益。注重綜合、追求合力與共振,還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過程中,必須相機滲透思想教育、情感熏陶,盡可能與思維能力、創造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等彼此融合。請看學習《林海》中“林”的部分的教學設計:
1.用剛才學習“嶺”的部分的學法繼續學習,出示自學提示:自由讀課文,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交流反饋學習情況,并展開深入的訓練。(1)“綠”句。先指名讀,讓學生說出喜歡的原因;接著,讓學生說出形容綠色的詞語。然后,讓學生用比喻句形容大興安嶺中樹木的綠顏色。(2)“落葉松”句;(出示課件)品詞:海洋;朗讀。(3)“白樺”句;(出示課件)品詞:俏麗;朗讀。(4)(出示課件)品詞:銀裙;朗讀。
4.依照《桂林山水》的寫景句式,先概括地說大興安嶺中“林”的總體特點,再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把它的特點具體化。
在這里,教師借助充分到位的品讀訓練,讓學生消化吸收課文語言;同時有機地進行表達的訓練,讓學生用比喻句說大興安嶺的綠色,用學過的句式說大興安嶺“林”的特點。積累吸收是表達的基礎,而表達則促進了積累和吸收,獲得互動效應。在吸收和表達訓練的過程中,學生情感和美感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自學能力、創造能力也得到培養。
四、開放廣博的教學視野
傳統的閱讀教學是自我封閉的。表現在:其一,空間上,囿于課堂;其二,資源上,限于課本;其三,即使鼓勵課外閱讀,也只是偏于學生個人的喜好?!霸础钡乃ノⅲK至“流”的枯竭。學生視野不寬,語言積累不豐,閱讀能力不強,寫作能力、綜合素質的提高受到嚴重制約。新的閱讀教學理念主張:在教學空間上,開放教室的四壁,溝通課內外聯系,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在教學資源上,既重視課文的閱讀,也重視課外的時文、古文的閱讀;既廣開書本閱讀的資源,又另辟屏幕閱讀、網絡閱讀的新途徑;不但鼓勵學生在自己興趣的領域更多地閱讀,而且鼓勵學生在自然、社會、思維各大領域廣泛涉獵,變“偏讀”為“博讀”。既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自由,也強調課外閱讀的指導。對如何選擇真、善、美的讀物,獲取閱讀高效益的途徑等加以因勢利導。力求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修養素質,增強綜合能力,以求更好地發展。
一、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審美教育的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是學生的審美對象。因此,現代語文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這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教師素質的美可以從三個方面體現:一是觀念美。首先,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學生綜合發展觀、學生主體觀;其次,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美的素質,尤其要注重自身身心審美修養的培養和提高。比如要有高尚的審美情操,對文藝、體育有廣泛的情趣,能在自然、社會和藝術的感受體驗中追求美、鑒賞美和創造美。二是語言美。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苯處煹慕虒W語言是創造美的氛圍的第一要義。語言美取決于教師愛生的情感和語言表現力,取決于教師對教材思想內容、情感特點的理解和把握,方能做到“辭以情發”,而不故作姿態?;蜴告傅纴?、或抑揚頓挫,都應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許多語言才能出眾的教師,講述都非常生動、有趣。三是形象美。教師的勞動特點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舉止端莊、禮貌待人、儀容整潔大方、板書優美的教師形象能成為激發學生審美心理的誘因和創造美的氛圍的因素。因此,加強教師自身形象建設,強化師范技能訓練,對有效開展審美教育,提升教學質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創設意境,感受語言文字美
文學作品是用形象來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語言塑造出來的。在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具體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走入作品中,學生才可能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意境、制造氣氛、表情范讀、看圖描述、配樂朗誦等多種藝術手段,以情動情,激發學生的情感,使語文教學達到一個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可創設情境,利用課件通過畫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動的配樂朗誦,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所描寫的意境中。學生聽著輕柔的音樂,邊聽邊想,仿佛自己已“飛”到桂林,眼前出現“奇、秀、險”的山和“靜、清、綠”的水。隨著語言文字的描繪,還可引導學生在音樂中閉眼進行想象:桂林的山是怎么個奇法,是怎么個秀法,是怎么個險法。這樣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麗的意境之中,陶醉在如詩如歌的語言描寫中。又如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課,課文講到當小艇行始在水面上時,威尼斯的水面上生氣盎然,熱鬧非凡;當小艇修憩時,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這一段內容動靜對比,文字優美,語言極富魅力,教師可通過音樂、語言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朗讀、品位與積累。學生通過情境學習,仿佛身臨其境,確確實實地感受到景色的美及語言的美。
教師通過以上教學,可以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做到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相隨,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諧發展。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奇”與“美麗”,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達到理解語言文字和塑造心靈相統一的效果。
三、把握誦讀,體會節奏美
一節成功的閱讀課,瑯瑯的書聲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葉圣陶稱誦讀為“美讀”,他說:“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侯傳達出來。”這告訴我們誦讀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相通。只有真正做到與作者同歡娛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語同己出。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要重視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生與課文之間架起感情的橋梁,否則難有理想的效果。例如《五彩池》一文的朗讀指導。如果學生對五彩池的美感知不足,體驗不夠,而老師從技巧方面指導朗讀,是達不到效果的。必須激發起學生從心里去體會五彩池的美,才能在讀中表現出五彩池的美。實踐證明,學生在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朗讀中,領會了文章的思想內涵、表達技巧,同時又體會到課文的情感美,享受到節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四、利用對古詩詞的聯想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對古詩詞的學習與理解,是小學語文教育階段的重點內容,也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古詩詞教學,從古詩詞所展現的優美意境中,引領生品詞析句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生受到自身知識結構的限制,在學習古詩詞過程中常常遇到理解不好的情況,這也就影響了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創新地利用聯想教學方法,通過運用生動的語言表達以及合理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針對詩詞展開聯想,并在聯想的基礎上品詞析句,理解詩詞中所蘊含的關于“美”的感情,進而發展審美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審美教育,并著力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教師不僅要生動而充分地展現課文的思想意境美、藝術形象美、語言結構美,而且也要讓學生在產生心理愉悅、精神滿足、情感共鳴,進一步啟發他們的思想認識,進而在使他們在享受美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美化心靈以及完善人格。
參考文獻:
[1]楊萍.審美教育應滲透于語文課堂教學[J].考試(教研),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