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培訓機構教師工作計劃
時間:2022-09-01 12:40: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培訓機構教師工作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xx年檢察官條例試行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提高檢察官隊伍素質,促進檢察事業發展,實現檢察官培訓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檢察官培訓工作實行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實施。
第三條 檢察官培訓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按需施教、講求實效。
第四條 檢察官培訓與檢察官任免、獎懲相結合。
第二章 培訓種類與方式
第五條 檢察官培訓分為領導素能培訓、任職資格培訓、專項業務培訓和崗位技能培訓。
第六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正副檢察長在任期內接受一次領導素能培訓。時間不少于1個月。
第七條 晉升高級檢察官的,應在晉升前接受晉升資格培訓。時間不少于1個月。
第八條 未達到檢察官法規定學歷條件的現任檢察官,除另有規定的以外,應接受續職資格培訓。培訓時間為6個月。
第九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應根據不同業務部門的特點,針對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開展專項業務培訓。
第十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廣泛開展以計算機、公文寫作、外語等通用性基礎技能為重點的崗位技能培訓。
第十一條 檢察官培訓應注重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培訓內容應按照少而精的原則,根據崗位職責、工作需要確定。同一種類的培訓應在教材、課程設置、考試考核方面統一。
第十二條 檢察官培訓應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有計劃地選派優秀檢察官出國培訓、進修、攻讀學位,邀請國外的專家、學者、檢察官來華講學。
第三章 培訓組織與管理
第十三條 檢察官培訓實行兩級為主的管理體制。最高人民檢察院統一領導全國檢察官的培訓工作,省級人民檢察院領導本轄區檢察官的培訓工作。
第十四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省級人民檢察院設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地市級人民檢察院設立專門機構或確定專人負責檢察官的教育培訓工作。
第十五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負責: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定檢察官培訓工作的具體政策和規章;組織制定全國檢察官培訓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指導、管理全國檢察機關培訓工作;
(二)規劃、管理和指導檢察機關的培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教材建設,組織編寫和審定統一使用的檢察官培訓教材;
(三)指導國家檢察官學院及其分院、地方檢察官學院和培訓機構的工作,制定國家檢察官學院及其分院的培訓計劃,并對其培訓工作進行檢查、監督;
(四)組織、指導和管理檢察官境外培訓工作。
第十六條 省級人民檢察院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負責:
(一)制定本轄區檢察官培訓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指導、組織、管理本轄區檢察官的培訓工作;
(二)制定省級檢察官學院及其他培訓機構的培訓計劃,并對其培訓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監督;
(三)具體管理本轄區檢察官的境外培訓工作。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立國家檢察官學院及分院;省級人民檢察院設立省級檢察官學院等培訓機構(或檢察官培訓學院、進修學院);經省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地市級人民檢察院可以設立培訓機構。
下級培訓機構在接受本院領導的同時,還應接受上級人民檢察院教育培訓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
國家檢察官學院指導分院的教學業務工作。
第十八條 國家檢察官學院承擔:
(一)省級人民檢察院正副檢察長、地市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領導素能培訓;
(二)晉升高級檢察官資格培訓;
(三)省級人民檢察院正副檢察長、地市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續職資格培訓;
(四)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的崗位培訓;
(五)國家檢察官學院分院、省級檢察官學院及其他培訓機構的師資培訓;
(六)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的其他培訓。
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規劃,國家檢察官學院分院可承擔部分上述培訓任務。
第十九條 省級檢察官學院和培訓機構承擔:
(一)地市級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縣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領導素能培訓;
(二)本轄區檢察官的續職資格培訓;
(三)本院或本轄區檢察官的專項業務培訓和崗位技能培訓;
(四)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和省級人民檢察院指定的其他培訓。
第二十條 對檢察官的各類培訓,應進行嚴格的考試考核,并將情況存入干部人事檔案。對考試考核合格的,應頒發合格證書或結業證書。
第二十一條 任職資格培訓結果應作為檢察官任命、晉升、續職的重要條件;領導素能、專項業務和崗位技能培訓結果應作為檢察官年度考核、晉升職級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二條 上級人民檢察院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應定期對同級培訓機構和下級培訓機構的辦學質量和效果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對培訓機構獎懲和整頓的主要依據。
第四章 教師與教材
第二十三條 國家檢察官學院及其分院、省級檢察官學院及其他培訓機構應按照工作需要配備專職教師、聘請兼職教師。
第二十四條 專職教師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
(二)碩士以上學位;
(三)教育教學能力和經驗。
第二十五條 兼職教師應當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法學理論水平,一般從檢察機關或其他政法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部門聘請。
第二十六條 檢察機關教育培訓機構實行專職教師與檢察業務骨干崗位輪換制度,有計劃地選送專職教師到人民檢察院掛職,選拔符合專職教師條件、具有一定學術水平和檢察工作經驗的業務骨干到培訓機構任教。
第二十七條 專、兼職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要定期接受考核、考評。對不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專、兼職教師,應調離教學崗位或者解聘;對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應予以表彰、獎勵。
第二十八條 專職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按規定享受教學崗位津貼和其他津貼。專兼職教師及教育管理人員授課、閱卷、監考等應當獲取相應的報酬。
第二十九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立檢察教材編審委員會員,負責領導檢察教材建設,統一規劃并組織各類教材的編寫、審定和修訂工作。
經檢察教材編審委員會批準,省級人民檢察院根據需要,可編寫培訓輔助教材。
第五章 基地與經費
第三十條 國家檢察官學院及其分院、省級檢察官學院應當具備適應檢察官培訓工作需要、具有較完善培訓設施和培訓功能的固定場所。
第三十一條 培訓基地應具備能滿足檢察官培訓工作需要的規模及教室、圖書閱覽室、計算機房、學員宿舍、食堂和其他附屬設施。
第三十二條 檢察官培訓經費屬業務經費,應單獨列支,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培訓工作的需要逐年增加。檢察官培訓經費應嚴格管理,??顚S?,不得截留、挪用、擠占和浪費。
第六章 附則
工作計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前提。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學校招生辦工作計劃范文,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學校招生辦工作計劃范文1一、工作目標
嚴格按照省市要求完成各項報名考試工作,實現隊伍素質不斷提高、責任落實進一步到位、考試管理精細規范、四大統考平穩順利,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二、具體工作(一)做好高考(包括中國少數民族漢語言水平等級考試)、中考、成考和自考的報名考試組織工作。
1.高考工作。
做好高考政策的宣傳,使學校、社會、家長、考生熟悉高考政策法規,做到家喻戶曉。把好考生報名資格審查關,責任到人,層層把關,誰主管誰簽字,誰簽字誰負責,杜絕不合格考生參加高考。
2.中考工作。
嚴把資格審查,做好報名工作。對全縣初中畢業生統一電子采像,資格審查實行三級負責制,嚴防不合格學生報考和重復報考。做好中考特長生、省三好(市三好)、少數民族學生等照顧加分的資格審查工作。
3.成考、自考工作。
做好成人高考和自學考試的宣傳組織工作,把好資格關。做好考生的報名、繳費和報名信息確認的技術指導,及時準確發放準考證、成績通知和畢業證辦理工作。
(二)繼續狠抓考風考紀。進一步細化我縣招生考試工作的各個環節,切實做到每個環節都責任到人,堵塞各種工作漏洞,把維護招生考試信譽的要求落到實處。
1.加強對考生的考前教育。
督促各學校搞好考生的考前教育,組成工作組深入各學校宣傳招生考試政策,制定有效防范措施。5月份前完成此項工作。
2.加強業務培訓。
4—5月份,舉辦學校負責招生的同志培訓會,學習省市招生政策,明確工作職責。
3.加強對主監考教師隊伍的培訓和管理。
建立各學校主監考檔案,督促各學校搞好監考教師的培訓和管理。
4.完善電子監控系統。
強化硬件管理,重點搞好監控系統的技術維護。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保證考場監控、考點監控、縣招辦電子監控指揮平臺和省市電子監控指揮中心在考試期間成功鏈接,切實發揮電子監控的監管作用。
5.做好試卷的安全。
加強保密室建設,與公安、保密部門配合,做好試卷的安全、保密、保管和押運工作。堅持試卷由招生辦、公安、保密三部門共管制度,堅持試卷追蹤檢查制度,堅持考試日報制度、堅持責任追究制度。
6.搞好社會宣傳工作。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畫廊、條幅等形式,向社會及時宣傳招生考試政策和相關事宜。
7.層層簽定責任狀,做好考試安全工作。
繼續按照“分級管理,逐級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組織領導,加強對備考、組考、施考等每一環節的安全管理和監控。繼續做好與各高中、初中學校校長、招生負責人員簽訂招生考試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
(三)抓好招生隊伍自身建設。
一是要加強學習。組織招生辦和各學校招生工作人員,采取集中、分散自學和座談研討的方式,學習招生政策和有關操作規程,不斷提高業務素質。二是要增強責任心。制定工作責任制,增強責任意識,確保全年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學校招生辦工作計劃范文2一、招生前期工作安排(20__年6月15日——6月20日)
1.統一各院校所招聘教師與負責人,分配不同的工作點,并分組進行實地調研,調研內容分包括教學點所在地有哪些學校(主要為中、小學),各學校放假時間,附近還有哪些培訓機構及其培訓內容與動態。
2.調研結果匯總,在了解其他培訓機構動態及招生情況的基礎上,選定我們需要進行重點宣傳的學校,確定我們進行招生所用的形式(具體見招生中期),招生目標,開設課程及優惠政策等。
3.調整各區域任務,確定各站點負責人和注冊招生員,并進行招生人員的培訓,請有經驗的教師或宣傳人員講解招生計劃與宣傳技巧,并分配任務,做到程度的挖掘招生人員潛力和舉實例,在20__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招生網絡。
3.材料準備部要制定廣告標語、條幅、展板、招生簡章、宣傳單的內容及其數量,派發小禮品(印有學校標識字樣的太陽帽、廣告氣球、扇子等),去年培訓課及優秀學員的照片記錄、上課所要向學員發放的資料等。
二、招生中期工作安排(20__年6月20日——20__年7月5日)
1.普通發單
派發對象:小學生到初中學生,發給學生家長
派發地點:學校門口、大型超市附近、公園等學生家長常出沒的地方
派發時機:對于學校,一般在學生中午、下午放學,周末放學及暑期放假當天(此時接送學生的家長較多);對于超市、公園等,選擇在下午購物家長較多且較清閑的時候為好
具體辦法:可提前半小時到達學校派發現場,和等待孩子放學的家長進行攀談、溝通,盡可能取得家長的聯系電話、有意向的科目、希望我們暑假開設的科目等等。每個點覆蓋2到3個發單人員。
2.搭建咨詢臺:
在每所學校門口設立宣傳咨詢服務臺,接待由發單人員帶來的想具體咨詢的家長,吸引家長前來主動咨詢??煞胖眯麄鳈冢榻B我機構的情況、特色等,并加以布置以前優秀學員的照片及培訓情況的宣傳我機構的學習效果,布置彩色氣球等,將小禮品放在醒目位置,吸引家長前來咨詢,并為其贈送禮品。當場報名者可優惠。
設點時間:與在學校進行宣傳的發單人員同時工作
人數:2-3人
任務:為家長具體介紹我機構培訓項目;幫其選擇適合其孩子的培訓課程;介紹其參加公開課等;當場未報名但稍有意向者即可記下其聯系方式,事后再電話聯系,親切關心其孩子情況3.教學點工作
接待報名組:接待家長報名,并鼓勵帶動鄰居、朋友,說明優惠政策優秀教師組:準備公開課,積極投入,讓家長與學生在公開課中感受到我們的
認真與熱情
財務組:負責統計各項消費支出
后勤組:加強與招生人員的聯系,為咨詢點提供水、宣傳單、彩印頁等的供應
【注】:
1.宣傳單頁要簡單明了。
很多培訓學校設計的彩頁,往往都想著面面俱到,任何時候都可以派上用場,其實這樣往往適得其反,密密麻麻的子發到家長手中,家長很難有耐心看完。
2.彩頁設計要遵循以下幾個要點:色彩明快、內容簡潔、有針對的區分制作、重點部分一定要醒目。
3.要確定好本機構的標語,如“讓你的孩子超越自己”、“別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引起家長情感上的共鳴,在家長中形成獨特的形象。
4.老師的專業水平(在以往的接待中,發現家長很注重任課老師的學歷、教學經驗等)。
5.為了讓我們的宣傳人員更加正規,可以統一著裝,或佩戴統一工作牌,盡可能多的使用文明宣傳術語。
6.充分運用敏捷的思維邏輯,良好到位的言語表達,耐心為學生、家長解決問題,與學生、家長之間保持朋友間的信任與好感,避免過度推銷。
7.全體人員都應對工作充滿信心,要井然有序的做好每天每項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招生后期工作安排(20__年7月5日——7月8日)
1.此時學生已放假,保留小一部分宣傳人員,主要在下午一些休閑場所進行招生宣傳工作。
2.對登記了但未報名的家長要加強聯系,關心其孩子動態,爭取最后的學員數量;
關心問候已報名學員,及時通知各項事宜,爭取沒有退費人員。
3.整理學員資料,根據數量及所學課程準備需要的材料等。
4.完善教學點的布置及教師教學任務的分配,根據招生情況及時做出相應調整。
5.若無意外情況,7月9日開始正式授課。
學校招生辦工作計劃范文3一、首先園況分析
__園內現有的教室,如托班、大班、中班或小班,各有幾個,各個教室里現有人數與滿員人數顯示對比。
二、統計預計招生考試人數
經過園況分析,預計各教室的招生考試人數外,另外是否還需增加教室,現有教室加新增教室共計招生考試人數
三、招生考試措施
1、通過幼兒園網站上相關信息進行宣傳,將校園網站進行完善。
2、通過才藝表演進行宣傳。
利用節日進行宣傳活動:如商場內部或一些少年宮廣場,由各教室內部進行演出,與此同時教師進行宣傳和介紹活動。
四、與父母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具體辦法:到各小區、商場、超市進行宣傳活動。與小區的物業進行聯系,可以張貼海報,可設專門咨詢點。
注意事項:在與父母交流的內容要完整、準確的體現幼兒園的特色,并留下父母資料和聯系電話。事后與父母取得聯系,以便確定其來園參觀或參加活動的時間。
時間安排:各位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安排,如下班后、周六、周日等。
五、園內老師主動性獎勵方法
1、教師向父母宣傳我園并留下咨詢父母的詳細聯系方法和資料的,每份資料獎勵該教師__元。
2、和父母取得聯系后父母來園參觀或參加活動的,來一位父母獎勵該教師__元。
3、父母帶幼兒參觀或參加活動后滿意,并交費入園的,每入園一名幼兒獎勵該宣傳人__元。
4、如果半內幼兒數量達到定額,則獎勵該班教師__元。
5、如果全園完成招生考試人數,達到定額,則獎勵全體職工共計__元。
學校招生辦工作計劃范文4根據學校工作計劃結合招生辦工作實際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電話回訪各縣580分以上考生的情況,了見他們的去向,繼續做工作力爭到我校就讀。
二、配合學校教務處對09高一新生做一次全面的審查。
三、總結__年招生經驗及教訓,為20__年招生工作積累經驗。
四、核實各縣高一新生錄取名單,為12月發放招生獎勵提供準確數據。
五、關注外籍考生的學習成績,分析外籍考生與呂梁考生的差距,為明年錄取外籍考生提供依據。
六、了解各縣580分以上學生的去向,分析其原因。為我校20__年招生政策的出臺提供參考。
七、關注我校高一、高二、高三各個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中發現問題,為明年招生向那些縣政策傾斜提供依據。
八、關注平川四縣和西山九縣同分數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作比較,從而分析同分數段的學生教育水平不同,發展是否有差距。為20__年劃定分數線提供依據。
九、年終繼續和市招辦保持聯系,為明年拉實用可操作的成績冊做準備。
十、完成學校領導安排的其他任務。
一、本校教師目標責任制的制定:
(一)教師目標責任制的指導思想
我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韓愈在《師說》中提到: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青少年宮的教師應該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化基礎培訓教育體制改革,堅持積極創新思想讓青少年宮培訓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堅持以教師為本,將教師專業化的發展當作首要目標,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競爭日益激烈,社會關系的日益復雜,要將培訓學校辦得有聲有色,就需要通過全面,恰當,準確的評估方法,充分調動所有培訓教師的積極性。
(二)認真做好教學培訓工作
教學質量是我們機構的生命線,不斷完善我們機構培訓服務的機制,認真制定好學科教學計劃,確定教學目標并突出教學重難點,教師的教學內容必須和學生培訓活動一一對應,積極與學生互動,并注重課后教學反思。堅持從整體再到局部把握美術,樂器,棋,舞蹈,跆拳道,聲樂各個學科,對于藝術學科的備課應該大膽創新,去改造,去生成,產生自己獨特的見解,讓課堂更加的生動有效。
為更好地促進教師在課堂上做到認真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宮在制定教師崗位設責任目標時,結合工作實際,將教師責任內容細化,并將具體任務、標準和目標要求下發到各個老師頭上。因此教師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在美術課堂上應該盡量挖掘學生的美術潛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習樂器的學生進行小班教學,理論與實踐并重,注重教學質量,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舞蹈方面,注重學生形體和舞蹈基礎的教育,鍛煉身體的柔軟度,平衡力,協調度,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姿態和高貴的氣質;在聲樂方面,對學生實行系統性,模塊化教學,正確解讀新課改,樹立新音樂課程觀。為了進一步落實教師目標責任制的實施,我宮將學生的考級情況直接與老師的目標責任掛鉤,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分工負責,具體要求是參加學生考級數必須達到考級學生數的一半。
現在是網絡時代,教師更好的在網上查詢,網上交流,利用電腦備課,努力提高培訓機構的網絡管理,有助于順利開展培訓教育工作,落實培訓工作計劃。
(三)體貼關心學生日常生活
雖說作為課后的培訓機構,對于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方面相對較少,但只是單單做一個傳授知識的“經師”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又能做到關注學生成長示范的人師。愛心來自每個教師的無私奉獻,老師應該在課后多多與學生溝通,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進一步了解學生,知道他們在生活中更需要什么,喜歡玩什么,學生才會認為老師更懂他們,老師的開導和批評才能夠讓學生虛心的接受,將學生的關愛踐行在課堂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培訓效果。經??洫剬W生,每個人都愛聽表揚的話,學生更是如此,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信心,給學生一種被關愛,被肯定的感覺。真心的夸贊能煥發一切生機。
(四)不斷提升自身基本素質
在新形式下,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首先是思想意識方面,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尋找生命的價值;關注時事政治,與時俱進,努力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其次是自學的學習意識,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自學相關讀物,學習教育理論,加強新理論的研究,確保用新理念和新課程武裝自己,學習最廣最新的知識;在思考意識方面,積極組織教科研活動,互相學習,積極進取,在實踐中不斷得出真知,努力提高教師責任感意識,爭當優秀教師。
二、教師目標責任的組織實施
(一)嚴格落實匯報評價工作,確保責任考核的公平
要注意讓教師參與制定,積極穩妥的實行分配制度的改革,青少年培訓機構的領導對培訓教師的教育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定期根據教師教學服務對教師進行評價,民主評議,排除了不公平因素,讓老師真正得到了合格的待遇,能夠更加調動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在教師目標責任的組織實施過程中必須加強定期匯報制度的落實,每個學生、老師都要將每個月的計劃內容一一匯報,各部門負責人每月按時向少年宮如實匯報教師崗位責任落實情況,并利用職工會向全體教職工總結青少年宮教師崗位職責落實情況和出現的問題,主動接受群眾監督,這樣更有利于教師崗位職責評定的公平、公開、公正。
(二)明確追究責任規定,落實追究責任
責任追究是落實責任制的關鍵環節。我宮應該緊緊抓住這個環節,在責任追究上狠下功夫。對責任追究的內容、原則、程序、方式作了明確的規定,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通過責任追究,讓工作不力者丟面子,維護責任制的嚴肅性。
(三)讓教師了解更多新的教育理念。
制定明確的目標,只有確定了自覺期待的目標,才能有行動的指導性。增強培訓班教師責任感意識,一個教師的責任感有多大,他的人生舞臺就有多大
三、實施責任制的結果
(一)實施責任制過程中好的經驗和做法
實施責任制過程中,獎勵機制充分調動了老師的積極性。崗位的培訓學習工作提高了老師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
一、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時代背景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一個新的世紀,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經濟全球化、公共行政現代化對政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各國面臨著許多共同性的課題。與此同時,由于文化的和歷史的原因,當今世界依然存在著動蕩和不安。國家公務員作為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其素質的提高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
1、經濟全球化
到20世紀末,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變化,“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以信息化、數字化和全球知識共享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日益顯露,全球化的競爭與合作逐漸加強??茖W技術的進步、社會分工的深入和市場的擴大、跨國公司的發展進一步推動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各國在經濟上的聯系越來越顯得密不可分?!拔覀円呀浛梢郧宄乜吹匠瑖业?、超國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動?!保ㄗⅲ呵匮灾吨R經濟時代》,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頁。)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經濟和社會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以及組織行為和公眾觀念等等都將發生重大變革,各國政府都將面臨許多全球性的問題。
2、公共行政現代化
政府運行的外部環境和社會基礎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必將對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政府效率、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對外部環境的各種變化和公眾的要求反應更加迅速,政府的決策和管理更加科學化、民主化,政府功能實現服務化等等。(注:朱麗蘭、張志堅主編《知識經濟干部讀本》,黨建讀物出版社,第261頁。)這些要求促使各國政府積極推進行政改革,“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現代化浪潮由此產生。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歐美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的某些國家率先開始了與市場化的經濟改革相呼應的行政改革,之后,其他國家和地區相繼開始了行政改革。(注:《西方國家行政改革述評》,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年,序言第1頁。)尤其是東亞和南亞,在90年代末爆發的金融危機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日益凸顯,行政改革成為各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3、文化差異
盡管世界逐漸成為“地球村”,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日益拉近,但各民族國家在文化上的差異依然存在,而且文化差異所產生的隔閡往往超過經濟和政治本身,因此,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彼此之間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對于世界的穩定與發展都有重大意義?!吧钤谝粋€擁擠的和脆弱的平衡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系統中,我們不得不互相依賴,同時也依靠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保ㄗⅲ呵匮灾吨R經濟時代》,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頁。)
4、歷史啟示
世界歷史的發展規律表明,合作與交流對歷史進步、文明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當今時代的變革更是全球性的變革,人類面臨的希望和危機遠遠超出世界歷史上的任何時代,人類文明的發展日益取決于人類的合作與理解。從此意義上講,各國政府所發揮的作用就尤為重要。
二、國外公務員培訓的新特點
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發展歷史較長,在公務員培訓方面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培訓模式。隨著世界經濟與政治形勢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在培訓機構、培訓者、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上都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
1、培訓機構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變,政府導向與市場導向相結合
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機構按辦學功能模式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短期、中期培訓相結合,以短中期在職培訓為主的獨立培訓機構,以英國和北歐諸國為代表,培訓課程中往往穿插管理、政策方面的研究咨詢活動;第二類是“招、培、考、任”相結合,以“招錄—職前培訓—考評—任用”一體化項目為主的獨立培訓機構,以法國國家行政學院(ENA)為代表,它以培養后備高級公務員為使命,把預選、招錄、中長期培訓、考評、任用結合起來,對新錄用公務員進行在職前的定向培養,每個環節都按公平、公開原則層層選拔。第三類是以教育、培訓、研究為主的大學研究生院,這些研究生院不僅開辦全日制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MPA)、公共政策(MPP)碩士研究生教育,還為公職人員開設非全日制的碩士學位課程和各種非學分制的短期培訓課程。如美國錫拉丘茲大學馬克斯維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Maxwell)、德國施派爾學院(Speyer)等。這些機構都注重培訓、科研和咨詢三者的結合,呈現出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變的趨勢。俄羅斯國家公務學院(PATC)集第二學歷教育、研究生教育、在職公務員短期培訓、資格證書培訓和科學研究于一體。
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機構如果按機構屬性和運行機制又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的國家培訓機構,如法國國家行政學院(ENA)、德國聯邦行政學院(FHB)、日本人事院公務員研修所、韓國中央公務員教育院(COTI)、希臘公共行政中心、瑞士聯邦公務員培訓中心、西班牙國家行政學院(INAC)、加拿大管理開發中心(CCMD)等,這些機構中有些也在不同程度上依托市場機制運作。第二類是政府導向、依托市場機制運行的國家培訓機構,如美國FEI,以短期課程“培養優秀行政官員,保證聯邦政府工作的行政效率”,并“致力于為公眾服務”為主要內容,其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學費收入。俄羅斯PATC,經費的70%靠學費收入。葡萄牙國家行政學院(INA),辦學經費的一半從培訓市場獲得。第三類是市場導向的國家培訓機構,英國公務員學院(CSC)奉行“顧客至上”準則,以500門短期課程為“商品”,每年舉辦2500項培訓、研討活動,參訓3萬人次。新加坡公務員學院(CSC)以220門課程、每人120新幣/日的學費在培訓市場上吸引著全國75%的公務員參訓。(注:資料來源:張修學主編《國外著名行政院校概覽》,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3~8頁。)
中國公務員培訓機構——行政學院基本上均屬于第一類,即政府主導、國家財政支持,以短中期在職培訓為主。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隸屬于國務院,主要負責培訓高、中級國家公務員和培養高層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員,學院經費由國家財政全額預算撥款。學院建院10年來(1988至1999年),共舉辦培訓班104期,培訓4600多人,各類培訓以短期為主,單班平均培訓期為34天。(注:《我院邊建設邊培訓的十年探索》,摘自《國家行政學院教學調研資料》第29期,1999年1月20日。)行政學院在舉行短、中期在職培訓的同時,也在積極努力開拓培訓市場,獨立或聯合開展其他形式的培訓,這類班次主要以市場導向為主,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這些班次的舉辦,為學院今后部分培訓班依托市場機制運行作了有益的嘗試。
2、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
作為獨立培訓機構的培訓者或指導者,專職教師需要面對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成人學員,起著組織、引導、協調、輔導的作用,必須具備管理項目、掌握研究班課程、主持專題討論會的能力,要有豐富的閱歷和公職經驗。兼職教師一般是各相關學科專家、學者、知名教授,或者是相當一級的政府官員。由于培訓項目類別、數量比例和在更高層次上的總體功能差異,大學研究院和獨立培訓機構,所擁有的師資力量和結構常常有很大差別。在機構規模有限、資源不足的條件下,從政府和社會聘用兼職教師和培訓者已成為通行做法,也是提高培訓課程實用性的有效措施。
根據專、兼職教師的數量比例關系和專職教師占全校教職員工總數的比例,可以將公務員培訓機構分為“學院型”、“社會型”和“中間型”三類?!皩W院型”專職教師絕對數量多,而且相對于管理、服務人員的相對數量也多,在功能模式上大多屬于研究生院類型;“社會型”專職教師不僅絕對數量少,而且相對數量也少,靠經常、有效的組織聯絡工作來維系龐大的兼職教師隊伍,如法國ENA;“中間型”則專、兼職教師數量成反比,在總體功能上有偏向于“學院型”的,也有偏向于“社會型”的。中國國家行政學院基本上屬于“社會型”,師資隊伍建設堅持“專兼結合、以兼為主”的方針。專職教師隊伍按照“優化精干、結構合理和專業配套”原則組成,兼職教師主要從具有較深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省部級、司局級國家公務員以及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中選聘,學院還根據需要聘請有關專家學者擔任教學顧問,聘請國外專家、教授為客座教授。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專兼結合,保持主要課程兼職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吸收兼職教師參加教學、科研和有關學術活動,使專、兼職教師協作配合、優勢互補。
3、培訓對象多元化
許多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機構在培訓中高級公務員、在職公務員的同時,也對非政府工作人員進行項目培訓,同時還直接面向社會招錄人員。在以短中期在職培訓為主的獨立培訓機構中,主要培訓對象是中高級公務員。在以中、長期培訓為主的培訓機構中,以法國ENA為典型,培訓對象包括28歲以下的大學畢業生,47歲以下、有5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的在職公務員,以及40歲以下、有8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的非政府工作人員。在大學有關專業研究生院中,培訓對象大都是面向社會,公開招錄的人員,如MPP、MPA教育等。培訓對象的多元化對于我國公務員的培訓和隊伍建設具有啟發意義。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除培訓國家中、高級公務員和國有重要企業的領導干部之外,還面向各高等院校招錄應屆畢業生,作為國家公務員后備力量的培養對象。根據培訓對象和內容的不同,培訓班可分為:省部級干部專題班、司局級公務員任職班、香港和澳門高級公務員培訓班、國有重要企業領導干部培訓班、稽查特派員培訓班、青年干部培訓班等。從全國范圍看,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行政院校還沒有做到直接面向社會招生。
4、在職培訓與學位教育相結合
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內容(項目)主要包括有:MPA學位項目、初任公務員培訓項目、在職公務員培訓項目和國際培訓項目等。中國公務員培訓則主要以初任培訓和在職培訓為主,相信MPA學位教育不久將成為中國公務員培訓的一個重要的項目。
國外開展的公共管理專業學位教育已有許多年歷史,最早起源于美國。1924年,美國馬克斯維爾學院(Maxwell)啟動了美國第一個MPA計劃,面向公共行政或管理領域創辦了綜合性的教育與培訓課程。之后,美國越來越多的大學、專業學校開辦了MPA教育。70年代以后,美國的MPA教育進入規范化的發展時期。有關院校開始建立共同的組織,加強聯系,相互學習,建立統一的MPA課程標準,對開辦MPA單位進行審核、評估。據統計,現在全美開設MPA課程的院校有220多所,在學學生有30000多人,而且發展勢頭很好。之后,MPA教育在歐洲也發展起來。歐美MPA教育的發展及其成功的經驗,受到世界其他國家的重視,不少國家正積極學習、借鑒歐美這方面的經驗??梢灶A見,MPA教育在不久的將來會很快在世界范圍內發展起來,具有與MBA一樣的地位與聲譽。
中國公務員隊伍的現狀對開辦MPA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530多萬公務員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43.9%,35歲及其以下人員占56.8%,在受過高等教育的公務員中,也極少有受過系統的高層次公共行政教育的。(注:季明明:“國家公務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一個途徑——論我國設置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必要性與可行性”,載《中國行政管理》1999年第3期。)而MPA教育則正是針對廣大管理者,特別是政府公務員的,它重視實際能力與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面向社會實際,尤其是政府管理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因此,學習國外MPA辦學經驗,盡快開辦行政院校的MPA教育,就顯得尤為必要。
5、傳統方式與現代手段相結合
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特別注重實踐性,在方法上呈現出一些共同的特點:
(1)強調“實踐”,緊密聯系工作實際,適應政府改革需要。在培訓內容上緊密聯系政府工作的現實問題,或通過政府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案例教學,或以政府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為研討專題。法國、希臘行政學院還安排學員2次到政府部門或企業去實習,每次半年,法國將此比作培養“醫師”的方法,因為高明的醫生需要經歷大量臨床實踐才能獲得豐富的經驗,而該學院的課程是讓學員在不長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經過提煉的、豐富的政府工作經驗。
(2)強調“實用”,重視能力培養。國外著名行政院校雖也重視知識的學習與教育,但更重視以問題為中心,強調運用現有的知識、特別是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重點培養學員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職公務員知識更新培訓以專題為主,堅持“短而精”,每次只針對一個專題,時間1周左右,有的只有2至3天,突出專題性和時效性。
(3)堅持“擇優”,這是培養高級公務員的首要前提。以法國國家行政學院為例,其生源來自大學畢業生、在職政府公務員和非政府公共機構工作人員。他們都被要求參加激烈的競爭性考試,取得優異成績后才能被錄取。每次考試都要組成一個考官委員會,由行政學院、人事、司法、審計部門的高級官員和公共部門的高級職員與行政院校的教授組成??荚嚦绦蛞话惴譃楣P試和面試,筆試以考核考生運用豐富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為主,面試則檢驗考生是否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4)實行“重用”,學成后憑成績任職。這一點在法國表現得最為突出,法國公職部每年為行政學院提供多于畢業生數的職位,由長期班學員憑分數排名依次挑選,一般排名在前的畢業生可得到副司級職位,排名最后的畢業生可得到處級職務?!爸赜谩痹瓌t有利于增加招生的吸引力,可在更大范圍和人數中選拔優秀人才,同時也給學院自身加大了壓力,使其必須千方百計地改進課程和改革教學,真正能培養出名副其實的能夠擔當重任的畢業生。
(5)方法“靈活”,實現傳統形式與現代手段的相結合。國外行政院校的教學適應公務員的需求與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和方法,除傳統的課堂講授、案例教學外,還比較廣泛地采用了研討班、研討會、實習、現場觀摩、角色扮演與情景模擬等方式、方法,這樣既適應了公務員培訓的特點,也有利于學員能力的培養,不僅更新知識、提高技能,而且還從能力、動機和態度等方面作全面的培訓。作為一種新興的培訓方法,參訓者“角色模式轉換”,已經成為世界公務員培訓改革與發展的動向之一。
三、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前景展望:公務員培訓的信息化、網絡化和國際化
1、公務員培訓的信息化、網絡化
新技術革命來勢迅猛,雖然十多年前預測將出現的“課堂革命”并未發生,但信息技術(IT)滲入教育、培訓領域的巨大勢能已不可逆轉。世界各國有2/3的政府功能與信息管理相連接,電子政務、政府上網對公務員教育、培訓提出的要求日益緊迫。美國聯邦政府根據克林頓1998年初要求“通過提高培訓和學習技術含量,以完善現行聯邦政府培訓和學習”的執行備忘錄,成立了“總統聯邦政府培訓技術特別任務組”,制定了建立高技術遠程學習系統框架的工作計劃,營造面向終身學習的遠程學習技術市場。法國制定了《使法國準備進入信息社會》的政府行動計劃,其中包括大力發展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教育、培訓。公務員教育、培訓在信息化過程中必將趨向網絡化、數據庫化,并從集中型培訓轉向分散型培訓。從發達國家的先行軌跡看,其成功要訣在于:“三分技術、七分協調和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understanding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train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nalyzes the actual effect valuation model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training, studi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s, and builds the model of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joint assessment.
關鍵詞: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評估模型
Key words: rural labor force;training for transfer;effectiveness evaluation;evaluation model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9-0001-03
0 引言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是勞動力轉移的核心保障,扎實有效的培訓對提升人力資本、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成功轉移具有重要意義。做好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有利于明確培訓目標是否能夠良好的實現、分析培訓的投入是否獲得了較高的產出,有助于挖掘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培訓中產生的經驗教訓,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下一輪培訓工作計劃,提高培訓管理的效率和培訓工作的效益。
1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的認識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是指應用科學的方法與合理的手段,測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整體價值與實際效果的過程。這一培訓效果評估的對象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培訓對象(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培訓前、培訓中和培訓后的評估,主要評價勞動力培訓在反應、學習、行為與結果等層面的實際效果;二是對培訓本身的效果評估,評價培訓在成本、收益、潛在優勢及競爭力方面所產生的實際效果;三是對培訓管理的效果評估,評價進行培訓管理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管理機構所發揮的實際效果。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比一般培訓項目的評估具有更強的復雜性和系統性,它涉及人數多、部門多、范圍廣、時間長,并且各地區在管理部門、培訓機構、企業需求、產業發展、勞動力的數量與質量等方面差異巨大,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又是一個全國性的系統工程,所以特別需要建立全面科學的培訓實效評估方法與體系。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是一項目的性強、意識明確的行為,在開展實效評估時,首先要確定采用什么樣的實效評估模型,只有確定了合適的實效評估模型,才能選擇正確的評估方法與評估技術,從而對轉移培訓實效作出準確的評估。
2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模型分析
2.1 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 D. L.)評估模型 Kirkpatrick[1]從反應、學習、行為、和結果四個層面評估培訓的實效,在提高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效果和論證勞動力轉移培訓活動的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反應評估層面,主要分析農民對培訓課程的授課方法、授課手段、培訓程序的接受情況和滿意程度,具體包括培訓內容、培訓教材、培訓教師、培訓時間等評估內容;在培訓的學習評估層面,主要分析農民對培訓課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具體包括“培訓中學到什么”和“培訓技能怎樣使用”等評估內容;培訓的行為評估側重于分析農民接受培訓后的技能應用情況,具體包括“新技能能否得到應用”、“工作行為是否得到改善”、“工作效率是否獲得提升”等評估內容;結果評估注重對勞動力培訓后所獲得成果的評價,包括“勞動力個人能力與素質的提升”、“勞動力收入提高”、“雇工企業績效提升”等方面的評估內容。
2.2 考夫曼(Kaufman, P.)評估模型 Kaufman[2]對Kirkpatrick評估模型做了兩處改進,一是拓展了反應評估的內涵,認為評估的第一層級除了要了解學員對課程的滿意度與興趣度,還需要對培訓的可能性進行深入考察,特別是對培訓中所需的各種資源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做出詳細的評估與分析;二是增添了社會效益評估這一新的層級,認為培訓評估不僅要考慮培訓中個人與組織的效益,還應該包括培訓的社會效益,了解社會及客戶對組織的反應情況,見表1。
Kaufman評估模型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的應用中,一方面要求在培訓實施前有效的分析培訓可行性,合理的組織資源,保障培訓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還要分析勞動力轉移培訓給社會環境帶來的影響,比如對當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促進。
2.3 菲利普斯(Phillips, J. J.)投資回報率模型
Phillips[3]認可Kirkpatrick評估模型的四個層面,他把全部要素轉化為培訓的成本與收益來分析培訓的投資回報率,具有更高的經濟分析價值。菲利普斯投資回報率模型首先分析評估的目的,評估目的直接決定了評估的范圍;然后按照評估手冊,為各級別評估層次選擇合適的評估時間,按照計劃完成培訓數據的收集;接下來將培訓的影響因素分為成本類與收益類兩大類,并把這些因素轉化為貨幣表示,培訓收益包括勞動力轉移培訓中明確獲得的有形收益與分析估計得到的無形收益兩部分,這兩部分加總后減去培訓所消耗的成本,就是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投資回報,如圖1。投資回報率分析方法主要是比較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成本和收益,對數據的全面性、分析的透徹性有著較高的要求,能否準確的運用該模型,取決于對勞動力轉移培訓的熟悉與把握程度。
2.4 CIPP培訓評估模型 CIPP模型是由背景評估(Context evaluation)、投入評估(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估(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評估(Product evaluation)構成。背景評估主要是考察培訓項目運行所需要的基本條件,研究培訓開展面臨的問題,分析培訓需求,確定培訓目標;投入評估分析可利用的資源,確定最優開發與合理利用這些資源的方案;過程評估則是選用合適的方法,準確及時的收集培訓過程中學員的反饋信息,分析深層原因,改進培訓工作;成果評估通過收集與分析培訓成果與績效方面的信息,針對預期目標尋找差距,不斷提高培訓效果。CIPP評估模型具有更強的系統性,它不是把實效評估活動看作培訓的最后一個步驟,而是將其融入在整個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過程中,成為轉移培訓的一個環節,擴大了培訓實效評估的內涵與外延,更加突出了培訓實效評估的全程意義、過程意義和反饋意義。
2.5 “培訓圈”評估模型 “培訓圈”評估模型[4]是一種培訓新思想,該模型認為培訓是一項由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設計、培訓實施、培訓實效評估四個環節構成的系統工程,這四個環節緊密結合、協同運作,形成螺旋式上升形狀的循環體系。模型涵蓋培訓前、培訓中、培訓后三個方面,同時研究培訓接受者的個人態度、培訓組織和培訓環境對培訓動力和培訓技能轉化力的影響。培訓前評估是培訓實效形成的基礎,培訓中評估是培訓實效形成的過程,培訓后評估是培訓實效的最終表現形式,三者密切關聯。利用“培訓圈”模型能夠從培訓前、培訓中、培訓后全過程構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體系,體現出培訓實效評估是整個培訓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它既是上一輪培訓圈的終點,又是下一輪培訓圈的起點?!芭嘤柸Α蹦P湍軌虼龠M培訓實效評估不斷升級與改進,使整個勞動力轉移培訓更加系統化、集成化和一體化。
2.6 培訓的平衡計分卡評估模型 僅僅分析培訓的財務收益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關注非財務指標,需要把培訓行為與培訓結果統一起來,實現它們之間的平衡與協調。Kaplan等[5]建立的平衡計分卡評價模式值得借鑒,他認為傳統的財務評價指標只關注運作績效的過去與結果,而忽視了組織運作的過程與未來。圍繞國家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戰略,從財務、客戶、員工學習與成長、流程四個方面來評估培訓實效,平衡地設計評價指標體系,才能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培訓實效評估更加合理。在具體應用中首先要以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戰略為內核,綜合與平衡考慮轉移培訓的具體情況,將勞動力轉移培訓戰略轉化為下屬各相關部門、機構在財務、客戶、學習與成長、流程四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并建立對應的實效評估體系,實現轉移培訓的長期和短期目標統一、各方面利益的協調與平衡,綜合反映培訓管理實效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
3 當前培訓實效評估模型的應用與不足
3.1 當前培訓實效評估模型的應用 在具體的研究中,張景林[6]應用Kirkpatrick模型對4縣704戶農民進行了問卷調研,選取了影響農民科技培訓組織與實施中的幾個重要因素來分析不同地區、不同產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實際效果,然后針對關鍵影響因素提出了培訓改進的對策和建議。李玉高,邵長芹[7]用Kaufman評估模型從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受訓農民情況、環境四個方面,量化分析了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效果,對各個方面的相關性也進行了探究,突破了僅僅選取關鍵因素考察的局限,從更大的范圍展開分析。李叢蕾[8]用投資回報率模型從決策績效、過程績效、結果績效三個方面構筑河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這一指標體系能夠用成本——收益方法全面、客觀的評估培訓實效。宮靜靜[9]基于CIPP模型,以開闊的社會協同與集成視角,從培訓管理機構、培訓機構與受訓者三個主體構建了農村勞動力培訓實效評估體系。
3.2 當前培訓實效評估模型的不足 當前的評估模型在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效評估中仍然存在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評估對象不夠全面,二是評估指標針對性不強。從評估對象來看,勞動力轉移培訓的主體包括接受培訓的農民、培訓管理部門、培訓機構和培訓相關組織,這些參與者都是接受評估的對象。如果僅僅針對單一的或者少數的幾個培訓參與者或培訓參與組織開展實效評估,往往不利于從宏觀上對評估系統進行整體推進,難以有效的指導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的長遠發展。從評估指標設計來看,培訓涉及到不同的參與者、組織機構和部門,比如有的是農村勞動力群體,有的是政府行政部門、有的是培訓企業、有的是從事培訓的事業單位,還有盈利的中介機構和非盈利的行業協會等,他們的屬性、職責、分工、流程存在很大的差異。如果用相似的指標體系去評估各種機構,針對性和實用性就很難保證,得出的實效評估結果可信度就不高。
4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四維聯合評估模型
為此,本文建立了整合性較強的四維聯合評估模型。模型中以接受培訓的農民、培訓管理部門(政府相關部門)、培訓機構、培訓相關組織(勞務中介、行業協會等)這四維主體作為評估對象,針對不同主體的特點,制定不同的實效評價方法,如圖2。
4.1 培訓農民實效分析 針對接受培訓的農民,通過Kirkpatrick評估模型的反應、學習、行為與結果評估較為合理,在培訓農民的反應層面,由接受培訓的農民對培訓內容、教師、方法、時間等進行打分;在學習層面要考核培訓農民對培訓技能的熟悉與掌握程度;在行為層面要分析勞動力是否能找到對口的工作、是否能勝任工作、是否能發揮出培訓的價值;在結果層面要研究農民培訓后是否獲得了適當的回報、這種培訓是否有助于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從這四個方面調研培訓的實際情況,對農民培訓情況進行動態的綜合分析評估。這四個層面對于分析接受培訓農民的培訓實效非常合適,能夠更容易、更方便、更準確的獲取評估數據,得出準確的實效評估結果。
4.2 培訓管理部門實效分析 作為培訓管理部門,使用CIPP法從背景評估、投入評估、過程評估、產出評估四方面分析更為切合。背景評估主要分析培訓管理部門目標制定的合理性、審批流程的完整性和政策制定的有效性,通過背景評估能夠不斷修正培訓目標與計劃、優化培訓管理流程、完善培訓支持政策;投入評估主要分析培訓管理部門的預算資金實效、培訓補貼實效和組織管理實效,通過投入評估分析,可以準確衡量培訓管理部門資金的使用效率,對下一步資金、補貼的安排和使用也起到反饋作用,同時也能準確評價和掌握培訓組織的管理水平與運行效率;過程評估主要分析培訓管理部門組織的規范程度、培訓管理能力和政策的執行力,對于規范管理、約束權利、提高效率十分有益;產出評估主要分析勞動力轉移培訓整體上的農民增收實效與轉移就業實效,考核培訓管理部門最終的成果。
4.3 培訓機構實效分析 作為市場主體的培訓機構,則按照平衡計分卡的財務、流程、客戶、學習與成長這四個指標考核績效更為妥當,像其他企業一樣從平衡計分卡的四個方面提升培訓質量與競爭力。從財務方面看。培訓機構要有合適的利潤,才能保證培訓機構的長期穩定發展,這種獲利能力是考核培訓機構實效的一個重要方面;從流程方面來看,要考核培訓機構的培訓與運營流程能否適合農民的需求,能否以高效率的流程服務好培訓農民;從客戶方面看,要評價企業的客戶滿意度,農民是否滿意培訓機構提供的服務,培訓機構要把農民作為客戶,仔細研究他們的需求,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提升自身的培訓水平與轉移服務能力;從培訓機構員工的學習與成長方面來看,主要考核培訓師資的不斷提升與學習的能力,培訓機構需要吸收與培養具有優秀技能與傳授能力的教師,也要讓師資隊伍不斷學習進步,保證師資隊伍的穩定性與先進性。
4.4 培訓相關組織實效分析 相關組織機構如勞務中介、行業協會、第三方評估機構等,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同樣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評估研究中常常被忽視。培訓相關組織是實現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的橋梁,失去了這些中介機構的協同與支持,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實效就大打折扣。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銜接、集成與整合,需要從持續學習文化、整合溝通能力、協同運作能力三個方面評價相關組織機構。實現農村勞動力順利轉移是這些相關組織的存在價值,對于他們來說特別要發揚持續學習的文化,使這些勞務中介、行業協會、第三方評估機能及時了解最新的用工需求、培訓農民情況、培訓機構特色及國家培訓政策;還要考核相關組織的整合溝通能力與協同運作能力,分析其能否有效實現用工輸出地與輸入地之政府間的溝通與對接、能否有效實現用工企業、轉移培訓農民、轉移培訓機構間的溝通與對接。
這種四維聯合評估模型既考慮當前利益,又結合長遠利益;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分析;既重顯性成果,又重隱性效益;既重經濟效益,又重社會效益;既考慮多方主體,又有較強的針對性,對指導培訓實效評估工作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Kirkpatrick Donald. Evaluation of training[M]. McGraw-Hill,1987.
[2]萊斯利·瑞.培訓效果評估[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3]J.J.Philips.ROI.The Search for Best Practices[J].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996,50(1):54-57.
[4][美]杰克·J·菲利普斯.李元明,林佳封譯.培訓評估與衡量方法手冊[M].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1.
[5]Kaplan R,Norton D.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That Drive Performan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70(1):71-79.
[6]張景林.農民培訓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05.
[7]李玉高,邵長芹.關于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效果評估的探究[J].中國農業教育,2006(4).
一、指導思想
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和穩定就業的實際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下崗失業人員轉業轉崗所需技能水平,并提供相應的技能鑒定和技能崗位對接服務,增強勞動者技能,促進下崗失業人員更多更好地實現再就業。
二、目標任務
按照每年2萬的目標,在*年至2010年五年內,對10萬下崗失業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訓合格率90%以上,培訓后再就業率60%以上。建立再就業培訓與技能鑒定的銜接機制。
三、主要內容
(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市場需求,堅持培訓與就業相結合的原則,開發和選定適合下崗失業人員的培訓項目和培訓課程,大力開展訂單培訓和定向培訓,已經開展這項工作的市縣要認真總結經驗,繼續抓好做實,為城鎮技能再就業計劃的實施起到示范作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要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和用人單位崗位要求,強化職業技能實訓,突出操作訓練,著力提高下崗失業人員的崗位適應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要采取開辦日夜班、長短班以及遠程培訓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吸引和方便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培訓,促使更多的勞動者掌握就業技能。
(二)實施職業技能鑒定,提供技能水平認證服務。對參加培訓并有鑒定要求的下崗失業人員,鑒定機構要主動提供鑒定服務,對鑒定合格的,要按規定發放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通過初次技能鑒定、生活確有困難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和我省相關政策落實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三)做好就業服務,促進技能崗位對接。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對定點培訓機構和培訓項目進行公告和公示,廣泛開展職業指導,幫助下崗失業人員選擇合適的培訓項目,繼續實施“技能崗位對接行動”,完善就業服務,面向下崗失業人員開展專項就業服務活動,加強就業信息、職業介紹、勞動保障事務、社會保險服務等工作,為技能勞動者培訓后就業提供有效支持,切實幫助下崗失業人員盡快實現再就業。
四、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目標,積極溝通合作,共同推動再就業培訓工作。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再就業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要對再就業培訓工作實行目標管理,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專項工作計劃,逐級落實目標責任,定期督促檢查考核,逐步建立培訓、鑒定和就業服務相結合的促進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再就業的長效機制。要加強工作的主動性,提高協調溝通能力,要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工作進展情況,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推動再就業培訓工作。
(二)強化培訓機制,健全培訓網絡,實現崗位對接。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按照“條件公開、平等競爭、合理布局、擇優認定、社會公示和公布”原則,確定一批社會信譽佳、專業特色強、培訓質量高、就業效果好的再就業培訓定點機構。要根據市場需求引導定點機構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實現技能培訓與市場需求的有效銜接。有條件的市縣可建立公共實訓基地,面向社會開展技能操作訓練和技能鑒定服務。
(三)落實補貼經費,完善補貼辦法,健全培訓效果評價機制。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從各級財政促進再就業資金中落實培訓和鑒定補貼經費,要根據培訓和鑒定的實際成本,合理確定補貼標準,進一步完善經費補貼與培訓質量和促進就業效果掛鉤的機制和辦法,要根據培訓合格率、職業資格證書取得率、就業率以及培訓計劃落實等情況對定點機構進行定期監督檢查和業績考核。
(四)積極引導,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各地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勞動網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培訓就業政策,宣傳提高職業技能對促進就業的重要性,宣傳培訓工作成效顯著的教育培訓機構的經驗做法,宣傳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培訓后成功實現再就業的典型事例,引導更多勞動者參加培訓,提高技能,實現技能再就業。
五、時間安排
(一)2006年5月1日前,布置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完成培訓項目和定點培訓機構的認定等準備工作。
(二)*年6月1日前,按照再就業培訓計劃,在部分市縣進行試點。
(三)*年8月1日前,對試點市縣進行培訓效果檢查。
(四)*年9月1日前,全面啟動再就業培訓計劃。
能力促創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要求,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城鎮技能再就業計劃和能力促創業計劃的通知》(勞社部發[*]30號,以下簡稱《通知》),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國家發展中小企業促進就業和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需要,通過提供政策、資金、技術、信息等措施,面向下崗失業人員、青年學生、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者以及其他群體開展創業培訓,增強其創業能力和經營能力,為勞動者成功開業和帶動就業創造更好的環境。
二、目標任務
(一)在*年至2010年五年內,對1萬城鄉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力爭培訓結束后3個月內開業成功率達到30%,半年內開業成功率達到50%,穩定經營一年以上的比率達到80%,實現1人創業平均帶動至少3人就業的倍增效應。
(二)建立社會化、開放式創業服務體系,實現開業指導、項目開發、融資服務、創業孵化、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
三、主要內容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培訓。在海口、三亞等勞動力密集地區,積極推廣“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培訓。對有創業意向但尚未創業的人員,要幫助他們創新觀念,明確創業目標,掌握創業必備的專業知識,提高其創業基本能力。對已開辦企業的人員,重點開展企業管理方面的專業培訓,提升其經營管理能力。要采用案例剖析、互動教學、現身說法等方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靈活性,要利用現代培訓技術,開發遠程多媒體教學課件,豐富培訓內容和手段,不斷提升勞動者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二)提供開業指導,搞好項目開發。聘請有經驗的企業家、經營管理專家和政府有關人員組建創業專家隊伍,收集和開發投資少、見效快、市場發展前景好的創業項目,建立省市(縣)兩級項目資源庫,為創業者提供指導和服務,幫助創業者掌握基本開業技巧,并能運用經營策略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科學、適用的開業方案,指導其成功開業。
(三)搞好創業孵化。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爭取支持,依托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或利用關閉破產企業的閑置廠房,建立相對集中的創業市場或孵化基地,完成創業見習,豐富創業者的創業體驗,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為參與市場競爭,做強做穩做大企業奠定基礎。
(四)開展融資服務。一方面,要進一步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要多渠道籌集資金,為創業者提供多種形式的融資服務。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貸款人的誠信教育,跟蹤了解資金使用情況,協同有關部門完備貸款程序,建立創業者誠信檔案,提高創業者的誠信意識和資金運作能力。
(五)加強跟蹤扶持。在省市縣(區)就業部門設立創業指導中心或創業者接待站,開通咨詢熱線或網站,跟蹤了解所辦企業的運營和發展,并根據創業者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咨詢和指導服務,幫助提高經營能力和改善經營狀況。同時,要支持創業學員自發成立創業者聯誼會(或協會),鼓勵他們加強創業交流和信息溝通,不斷提高創業者的經營能力,實現共同發展。
四、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目標。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工作力度,統籌規劃,分解落實,要從各級財政促進就業再就業資金中,盡快落實創業培訓所需經費。要建立以培訓合格率、企業開辦率、穩定經營率、帶動就業率等為重點的創業培訓績效考評體系。???、三亞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擴大培訓規模,樹立城市培訓品牌。
(二)密切部門合作,進一步落實扶持政策。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密切與財政、稅務、工商、銀行、經貿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的合作,加強與企業界和企業服務機構、小額貸款擔保機構的溝通與聯系,共同搭建面向創業者的公共服務平臺,使符合條件的人員能夠及時享受到國家和我省的培訓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不斷改善和優化創業環境。
(三)加強創業培訓隊伍建設,確保創業培訓質量。*年至2010年五年內,我省要通過考核選拔方式,每年推薦1-2人參加SIYB教師培訓,逐步建立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在創業培訓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方面,要選派業務能力強的人員負責這項工作,并通過舉辦專業培訓、業務考察交流等活動,不斷提高創業培訓管理人員的組織管理能力。
(四)大力宣傳創業典型,逐步形成全民創業氛圍。各地要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勞動網站等新聞媒體,以及舉辦創業論壇、創業大賽、創業座談會、創業成果展示活動、編輯創業明星事跡集錦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政府鼓勵勞動者創業和就業的政策,宣傳在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培訓機構和社會中介組織的經驗,宣傳成功創業的典型事跡,引導和帶動更多勞動者走自主創業、能力創業道路,逐步在全社會形成鼓勵創業、支持創業、全民創業的氛圍。
五、時間安排
(一)*年5月1日前,布置工作,落實經費,制定實施方案,完成定點機構的認定等準備工作。
(二)*年6月10日前,力爭在海口、三亞啟動技能促創業計劃。
一、做法與成效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對校本培訓重要性的認識
校本培訓是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以教育教學實踐為落腳點,以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為目的的一種開放式的教師培訓方式。中小學校和教師對校本培訓擁有充分的自,提高中小學校長和廣大教師對校本培訓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調動他們組織、開展、參與校本培訓活動的積極性,是實施校本培訓的關鍵。為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舉辦校本培訓專題研修班。我們先后組織全縣中小學校長及校本培訓組織管理者圍繞《校本培訓的理念與方案設計》、《校本培訓的組織與實施》、《校本培訓與教師專業成長》、《校本培訓的管理與評價》等專題進行了專題研討培訓;其次,提供校本培訓學習材料。我們為全縣中小學校推薦了《校本培訓實施指南》(首都師大出版社出版,張祖春主編)一書,做為各校組織學習的主要材料,同時編印《校本培訓知識問答》,圍繞廣大中小學教師關心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第三,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我們經常在中小學校長會議、教務主任會議及參與各校教研活動等活動中,積極宣講校本培訓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廣泛深入地學習、宣傳、研討,許多中小學校長及中小學教師進一步明確了開展校本培訓是新時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是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的需要;是提升學校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2、統籌規劃,明確職責,確保校本培訓工作的落實
校本培訓工作得以持續開展的關鍵在于能否取得實效。為避免出現“轟轟烈烈搞培訓、認認真真走過場”的現象,確保我縣校本培訓工作的良好開局,在認真總結新課程教師培訓工作的經驗教訓、深入中小學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寧德市校本培訓實施方案》的要求,縣教育局以文件形式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的通知》。該《通知》遵循“加強領導、上下互動、分工協作、形成合力”的原則,對校本培訓的目標和意義、組織與領導、實施與管理、條件與保障等方面做了的明確規定、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锻ㄖ分赋觯骸翱h教師進修學校具體負責全縣中小學、幼兒園的校本培訓的管理和指導工作”、“各校要將培訓內容向縣教師進修學校申報”、“培訓方案須經審核同意后,方可實施”。《通知》進一步明確:各中小學校長是校本培訓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各校要根據市實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并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校本培訓工作,中學以校為主,各鄉鎮小學以中心校為主體開展此項工作”,要求各中小學校長要結合校情提出校本培訓的思路和構想,充分發揮校長在校本培訓中導向和引領作用。按照《通知》要求,全縣中小學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初步形成了我縣校本培訓工作的組織網絡。
3、立足校情,突出重點,科學確定校本培訓的內容
校本培訓的內容應與學校的校情緊密相聯,與教師的工作相伴而行。近年來針對許多教師對于如何將新課程理念應用于教學實踐,如何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育教學行為等仍感困惑的問題,我們確定了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為校本培訓的重點內容,圍繞這一重點,許多學校通過召開師生座談會、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方式,把握培訓需求、確定培訓內容、制訂培訓計劃。如牙城中心小學以“重讀課程標準、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率”為培訓主要內容;*中心小學以“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為培訓主題;縣一小以“教師角色轉換與建立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關系”為培訓主題;海島中心小學以“復式教學如何體現課堂新理念”為培訓專題??傮w上看,我縣各中小學校本培訓的內容大多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為重點,在關注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同時也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
4、創新模式,研訓一體,促進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的有機結合
先進的培訓理念,只有外化為具體的培訓形式,才能有所依托、落到實處。實踐經驗表明,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上是相互滲透的有機整體,校本教研是前提和基礎,校本培訓是手段和保障。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研中有訓、訓中有研、以研代訓、以訓促研,研訓一體,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才能有效地開展校本培訓工作。為此,我們在校本培訓形式上不斷創新和探索。在組織實施校本培訓工作中,積極嘗試以活動為載體,以校際交流為媒介,以實踐反思為突破口,以競賽評優為動力,來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以推動校本培訓的深入開展。如沙江中心小學通過開展“朝陽工程”活動,來進一步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與管理,溪南中心小學通過開展“課改三星”評選活動,激發教師積極參與課改熱情;水門中心小學通過開展“自我研讀”活動,引導教師帶著問題學習,在學習中不斷解決問題。通過定期舉辦校際協作交流研討活動、教壇新秀評選活動、教育教學案例征集活動、課堂教學開放周等活動展示各校風采,提高培訓效益,擴大培訓成果。由于學校不同、學科不同、教師本身的特點不同,各校校本培訓的組織形式和開展方式也表現得不盡相同。如許多學校廣泛采用的基于校際協作的校本培訓形式、基于課堂觀摩的校本培訓形式、基于專題講座的校本培訓形式、基于課題引領的校本培訓形式。*年隨著我縣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工作的開展,一些學校還開展了基于網絡資源的校本培訓形式的嘗試。*年初我們受市教師進修學院的委托,承辦*年市校本培訓現場研討會,分別在*中心小學、十八中開展基于課例研討和案例分析的校本培訓的嘗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受到與會領導、老師的一致好評。
5、關注過程,講求實效,加強對校本培訓的管理
校本培訓是一項涉及面廣、業務性強的復雜系統工程。要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必須要有一個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做保障。為此,我們主要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校本培訓管理機構,在明確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前提下,要求指定具體召集人,明確承辦部門。我縣各中小學普遍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研室、教務處、骨干教師共同參與的培訓管理機構,初步建立統一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二是建立校本培訓管理制度。根據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訂了《霞浦縣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管理辦法》,建立了校本培訓申報審批制度、培訓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及考核評估制度等。許多學校的校本培訓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組織、有計劃、有措施,一些學校還制定和完善了專題講座學習制度、課題研究制度、師徒結對和名師幫帶制度、骨干教師示范制度等等,這些既為校本培訓活動的開展、增強培訓實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每一位教師的參與和投入的積極性。
6、深入基層,加強指導,充分發揮培訓機構的作用
新課程突出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導下,課程設置、教材選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考試評價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使教學實踐遇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從而使許多教師在新課程面前感到茫然和困惑,這使得中小學開展校本培訓成為必須,同時也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角色轉變及作用發揮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尤其是在校本培訓中引領示范、參與合作、評價指導、服務推廣、溝通互聯等作用的發揮。為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建立校本培訓試點校,我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選擇了四所層次不同、特色各異的中小學作為市級校本培訓試點校,通過試點校校本培訓工作的開展,以點帶面,推動全縣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其次,通過組織研討會、深入中小學巡回輔導、幫助分析診斷校情、指導制訂計劃等方式為中小學提供幫助指導。第三,經常組織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送教下鄉”、開展校際交流活動、舉辦專題講座、參與教學研討等,努力做到培訓資源共享,培訓優勢互補。
二、問題與困惑
1、認識不足,觀念模糊
雖然從整體上看,校本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中小學校長和教師所接受和重視,但認識不足、觀念模糊等情況仍較普遍存在,一些學校領導對于教師培訓的認識并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認為教育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應集中精力抓考試成績、升學率的提高,而校本培訓是可有可無的,可以忽略或不必開展,存在降低要求,流于形式的現象。有的學校雖然把校本培訓工作雖然寫入了學校的工作目標,列入了年度的工作計劃,而更多的情況下是抓而不實、流于形式的。因此進一步提高對校本培訓的認識,這是做好校本培訓工作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此外一些教師困于沉重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沒能把參加培訓學習與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聯系起來,對校本培訓的意義認識不足,認為是搞形式,是增加負擔,因而對培訓存在抵觸情緒,參加培訓學習自主性不強、積極性不高。
2、內容單一,形式泛化
雖然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進行校本培訓,但究竟什么是校本培訓、怎樣培訓、培訓什么,許多學校還不是很清楚,缺乏對校本培訓的理性思考。一些學校把校本培訓的簡單理解為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教育教學經驗介紹、專題講座、聽課評課等,因此開展校本培訓工作內容陳舊、模式僵化、缺乏新意。主要表現為:第
一、培訓目標缺乏科學性。一些學校在制定培訓計劃時過多考慮學校的工作安排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卻忽視了教師的培訓需求,缺少針對性、層次性,特別是對于不同專業發展階段的教師需求有何不同,如何在保證通識培訓需要的前提下,滿足教師的個人專業成長需要方面。有些學校前后年度的培訓計劃幾乎完全不同,毫無聯系,缺少連續性。第
二、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多數學校的校本培訓內容過于集中和單一化,注重理論觀念培訓,信息技術培訓,忽視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學科知識的拓展培訓。學校在選擇和確定培訓內容時存在想培訓什么就培訓什么,流行什么就培訓什么的隨意性,難以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無法滿足不同教師的不同學習需要和個體成長需要。第
三、培訓形式泛化。有的學校用常規教研代替校本培訓,認為定期舉辦一些專題講座、適時開展課堂觀摩、組織優秀論文評選等便是校本培訓,培訓缺乏層次性、互動性,形式單一,培訓低效。常常是不同學科、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教師同時聽一個報告、一個講座,其效果可想而知。陳舊落后的培訓方式,低劣的培訓手段,常常造成教師被動的接受培訓,自我培訓動力不足,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培訓的效果。
4、資源不足,管理滯后
目前,我縣的校本培訓工作仍存在管理滯后的問題,配套的考核、獎懲機制仍未建立,無法評定優劣,難以激發學校組織校本培訓的積極性。同時,培訓設施落后,培訓資源缺乏,專業指導不力等現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校本培訓的開展以及培訓質量的提高。就我縣校本培訓工作進展情況看,許多學校反映教學任務繁重,時間緊,缺乏培訓師資和學科帶頭人,加上資料、設施和經費等客觀方面的困難比較多,影響了校本培訓的開展及其效果。如培訓師資問題的解決,如果一味外聘勢必受到學校財力等多方面的影響,而一味的校內開發則一所學校中的名師畢竟有限,而且容易出現“近親繁殖”、低水平重復的現象。
5、經費短缺,研訓分離
機構設置的不合理,分工協作機制的缺乏,人為造成了研訓分離。目前就我縣來說,教師進修學校與中學教研室尚未整合,就教師進修學校內部來說,仍分設小學教研室與培訓處。其次,在師訓經費尚未到位的情況下,縣教師進修學校組織開展校本培訓,深入中小學指導推動校本培訓,以及提高研訓人員專業素質等工作動力何來,能持續多久。高質量的教師培訓需要現代化的培訓手段、良好的培訓環境,沒有一定經費投入是難以運行的。就目前的校本培訓來看,教育行政部門對校本培訓的經費投入微乎其微,大多的情況是學校自籌資金組織開展培訓活動,學校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組織培訓活動。
三、認識與感受
1、實施校本培訓,提高認識是關鍵
要使校本培訓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校長的認識是關鍵,必須強化“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中小學校長應在校本培訓工作中,努力成為學習研討的積極參與者、專業引領上的平等研究者、財力支持上的主動服務者。應從教育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高度,重新認識和定位校本培訓工作。要充分充分認識到校本培訓工作對于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改進傳統教育教學方式、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等方面的重大意義,全面把握校本培訓的內涵和實質,充分認識校本培訓的特點和優勢,正確處理好校本培訓工作中近期發展和持續發展的關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規范和自由等方面的關系。
2、實施校本培訓,形成氛圍是前提
校本培訓具有針對性、靈活性、多樣性、自主性的特點,能否形成有利教師研討、交流、對話的工作氛圍;能否給教師提供民主、開放、自由的空間,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顯示個性的舞臺,是開展校本培訓工作的前提,只有這樣,校本培訓才能生機勃勃地持續開展起來。學校管理者要積極營造了寬松、參與、互動、整體推進的培訓環境,搭建專家、校長、教師對話、交流的平臺。校長應成為教師的合作伙伴,與教師合作探究新的教學機制與教師一道攻克難關;校長成為教師的良師益友,激勵教師教學創新和專業成長,促進教師的良好個性發展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為教師的成功和成長創造機會。要著力于建設注重學習、注重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文化,積極在學校建設學習型團隊,促進學校教師共同發展,建立學習工作一體化機制,把學校建設成學習型組織,形成寬松的環境和開放的氛圍,讓教師在交流與合作、溝通與對話中,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3、實施校本培訓,關注課堂是重點
課堂不僅是教學的時空場所,是師生對話與交流的舞臺,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陣地。以關注教師專業成長為首要目標的校本培訓,應以關注課堂,分析課堂,優化課堂為重點。問題是教師學習與成長必經的過程,因此,校本培訓不僅不應回避問題,而且應主動地回到每一個教師的課堂中去尋找問題,在研究課堂的同時研究教師、學生,從而加以總結、提升,以此作為校本教師培訓的內容。也只有當教師的培訓回歸到真實的課堂,研究課堂教學情境下的具體問題,才能吸引和調動教師參與培訓的熱情。所以,校本培訓必須植根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具體實踐,聚焦課堂教育教學實踐,貼近課程改革實際,選擇教育教學中的真實問題作為培訓內容,將教師在教育過程和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產生的困惑作為培訓的起點,以問題得以解決作為培訓的歸宿,引導中小學教師立足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不斷反思、研究和改進自身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實施校本培訓,制度建設是保障
校本培訓的針對性、自主性的特征,對校本培訓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校本培訓制度建設是實施校本培訓的重要保障,中小學應結合學校實際,建立一套校本培訓的計劃審批制度、培訓管理制度、考核評估制度以及學時登記制度,是校本培訓工作持續開展的重要保證。教育行政部門應高度重視校本培訓工作,把校本培訓當作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大事來抓,及時研究制定政策,確保中小學校本培訓的順利開展;應將學校校本培訓開展情況作為年終評估檢查的一項主要內容,對校本培訓開展好的學校進行表彰獎勵,同時設立專項資金解決校本培訓經費的不足。各學校在年終考評時應將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情況納入考核的重要內容,與評優、評職、晉級掛鉤。
5、實施校本培訓,專業引領是支撐
校本培訓是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但要開展好校本培訓,僅僅依靠各個中小學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中小學受自身條件的制約,僅僅依靠他們自身的力量來組織校本培訓,培訓工作常常會陷入低層次、低效率、低格局的狀態。實踐表明,專業研究人員的介入是校本培訓不可缺少的因素,離開了專業人員的學術支持和專業引領,校本培訓就會處在低水平重復的狀態,所以說校本培訓要取得實質性的進步,取得可持續地發展,獲得專業人員的支持和幫助是一重要支撐。教師培訓機構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通過確定校本培訓試點校,實行教研員掛校指導,推動校本培訓工作的開展;第
二、深入研究校本培訓的規律、特點以及操作層面的問題,積極開發培訓資源,定期深入基層學校,為基層學校有效開展校本培訓提供幫助和指導;第
三、充分發揮教研員的作用,有計劃地培訓輔導教師隊伍,逐步建立一個逐級負責、縱向貫通、橫向輻射、協調高效的立體的培訓網絡格局。